空巢老人演讲稿三分钟 老人与海三分钟演讲稿(优秀8篇)

时间:2023-10-17 作者:XY字客空巢老人演讲稿三分钟 老人与海三分钟演讲稿(优秀8篇)

竞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幼儿教师写的优秀教学论文和教育研究报告,欢迎阅读。

空巢老人演讲稿三分钟篇一

大家好!下面我要讲的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首先,我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古巴的老渔夫圣地亚哥,连续84天都没有钓到鱼,他被别的渔夫看作是失败者,可是他坚持不懈,终于在第85天掉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马林鱼将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两天两夜才筋疲力尽。接着,他杀死了马林鱼,绑在小船上,可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他用尽了一切手段来反击。最后,他提着一副鱼骨架走上了岸边。

这本书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可以被摧毁,但不能被打败!

其实这本书是我上初中时读的,现在好多东西也都忘了,材料也是昨天才完成,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那位圣地亚哥老人。

我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我也曾经犹豫过,迷茫过,痛苦过,绝望过。可一想到那位老人,我就觉得我所经历的其实都不算什么,或许根本就不值一提。

老人是倔强的,他没有放弃。就像听了周杰伦的《蜗牛》后,我把我所有的网名都改成了蜗牛一样,因为我觉得蜗牛是踏实的!

老人的坚持让我获益匪浅,不论在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告诉自己:坚持才能成功!

同时也希望大家在面对困难时,学会用坚持来伪装自己,谢谢,我的演讲完毕!

空巢老人演讲稿三分钟篇二

演讲稿是在大会上或其他公开场合发表个人的观点、见解和主张的文稿。下面是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几篇老人与海三分钟演讲稿,希望能帮到你哟。

大家好!下面我要讲的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首先,我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古巴的老渔夫圣地亚哥,连续84天都没有钓到鱼,他被别的渔夫看作是失败者,可是他坚持不懈,终于在第85天掉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马林鱼将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两天两夜才筋疲力尽。接着,他杀死了马林鱼,绑在小船上,可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他用尽了一切手段来反击。最后,他提着一副鱼骨架走上了岸边。

这本书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可以被摧毁,但不能被打败!

其实这本书是我上初中时读的,现在好多东西也都忘了,材料也是昨天才完成,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那位圣地亚哥老人。

我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我也曾经犹豫过,迷茫过,痛苦过,绝望过。可一想到那位老人,我就觉得我所经历的其实都不算什么,或许根本就不值一提。

老人是倔强的,他没有放弃。就像听了周杰伦的《蜗牛》后,我把我所有的网名都改成了蜗牛一样,因为我觉得蜗牛是踏实的!

老人的坚持让我获益匪浅,不论在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告诉自己:坚持才能成功!

同时也希望大家在面对困难时,学会用坚持来伪装自己,谢谢,我的演讲完毕!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五(1)班的程恒希,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老人与海伴我成长》。

书是动人心弦的歌曲,让人如痴如醉;书是韵味无穷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书是色彩艳丽的图画,让人称赞不已。书是我无声的老师,叫我做人的道理;书是我忠实的朋友,与我形影不离。

《老人与海》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是,书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全镇的渔民无人不笑话他,可他没有放弃。第85天,老人依旧如同往常一样出海。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钓到了一条巨大无比的马林鱼。大马林鱼将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三夜才筋疲力尽。可就在他满载而归时,却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他用尽了一切手段来反击。等到回港时还是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合上《老人与海》,我不禁思绪万千,心随着墨香的文字飘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这位普通而又可敬的老人虽然屡受打击,却从未放弃;虽然险遭丧命,却一次次点燃胜利的火炬。想起自己以前,一遇到困难就想退缩;一碰到挫折就想屈服。在学习上,只要考试不理想就垂头丧气,灰心失望。可是老人在与鲨鱼的搏斗中,鱼叉被鲨鱼带走了,他就把小刀绑在桨把上。刀子被折断了,他就用短棍;短棍也丢掉了,他就用舵把。这种充满信心、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正是我所缺少的吗?我要感谢这本书,感谢它让我懂得了那么多的道理,感谢它让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感谢它给了与困难做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老人与还海,伴我成长,催我奋进。即便有一天,我把那情节忘了,内容忘了;但我忘不了老人与海,忘不了那永不言败的勇气与精神。因为我时刻感到生活就是那海,我要做的就是那老人,永不言败!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同学们,大家好!

相信大家都已读过《老人与海》这本书,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对这本书的看法。

书中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精辟的话总是那么简短,这句话是《老人与海》这本书的精髓,深深打入了我的脑海。

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主人公圣地亚哥,他是个可怜的老头,84天都没有捕到一条鱼,可是他第85天继续出去捕鱼,这反映出他对生活始终抱着一种希望,他相信明天,相信自己,这是一种态度,一种生活中难能可贵的态度,也是一种成功者必须具备的态度--相信生活,相信希望。

老人身上最令人难忘的品质,就是他的执着。他的回忆中有一次经历是和一个黑人扳手腕,比了一天一夜,他和黑人的手指甲里都流出血来,最终,他获得了胜利。这样的故事不免让人惊叹,也许有人会说他倔,有必要为了赢这样一个小小的游戏而如此较真吗?可这样的倔强或许正是他值得骄傲的地方,在奋斗者身上,那叫执着,那是对目标的不懈追求,这是一种性格,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品质,这一品质贯穿全文,是人物形象中的钢骨,有这种品质,才有这故事的灵魂,才有两天一夜的斗争,才有渔夫与大海相抗衡的气势。执着是我们必须学习的,因为太多的梦想需要执着,太多的奋斗需要执着,太多的成功需要执着。生活,真正的生活,离不开心底最原始最可贵的执着。

读遍全书,我最喜欢的一处细节描写是这样写的:“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像海水一般蓝,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这处描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见,老人的心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这样的心永远年轻,古老的身体上有这样一颗心有这样一双眼睛,就像钻石在朴素的背景下显得格外迷人,或许,一个人的魅力正在于此。有人评价老人为“打不败的失败者”,确实,老人不会认输,这就是他打不败的原因,这样的失败者没有失败的耻辱,反而是一个英雄,他能坚强地面对生活,在困难和挫折的挑战中始终不放弃最初的信念,拿出对生活得勇气去面对一切不幸,在厄运之中不断抗争,在挑战中寻求奋力拼搏的快乐,在追求中达到忘乎一切全神贯注的境界,这样的人生才有真正的价值,没有给后悔留一丝余地,这样的人,身体会老,心,却永远都不会老,就算不能取胜,那也不能认输,正如我最喜欢的歌词那样:“问句天多高,心中志比天更高,自信打不死的心态活到老。”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皱纹会布满我的脸,就像老人那样,我身上的一切都会显得很古老,除了,我这双眼睛,因为它们永远都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

在这里,我希望大家在三年的奋斗中,像老人一样,时时刻刻睁大你们那双愉快而不认输的眼睛。

谢谢!

空巢老人演讲稿三分钟篇三

同学们,大家好!

相信大家都已读过《老人与海》这本书,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对这本书的看法。

书中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精辟的话总是那么简短,这句话是《老人与海》这本书的精髓,深深打入了我的脑海。

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主人公圣地亚哥,他是个可怜的老头,84天都没有捕到一条鱼,可是他第85天继续出去捕鱼,这反映出他对生活始终抱着一种希望,他相信明天,相信自己,这是一种态度,一种生活中难能可贵的态度,也是一种成功者必须具备的态度--相信生活,相信希望。

老人身上最令人难忘的品质,就是他的执着。他的回忆中有一次经历是和一个黑人扳手腕,比了一天一夜,他和黑人的手指甲里都流出血来,最终,他获得了胜利。这样的故事不免让人惊叹,也许有人会说他倔,有必要为了赢这样一个小小的游戏而如此较真吗?可这样的倔强或许正是他值得骄傲的地方,在奋斗者身上,那叫执着,那是对目标的不懈追求,这是一种性格,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品质,这一品质贯穿全文,是人物形象中的钢骨,有这种品质,才有这故事的灵魂,才有两天一夜的斗争,才有渔夫与大海相抗衡的气势。执着是我们必须学习的,因为太多的梦想需要执着,太多的奋斗需要执着,太多的成功需要执着。生活,真正的生活,离不开心底最原始最可贵的执着。

读遍全书,我最喜欢的一处细节描写是这样写的:“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像海水一般蓝,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这处描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见,老人的心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这样的心永远年轻,古老的身体上有这样一颗心有这样一双眼睛,就像钻石在朴素的背景下显得格外迷人,或许,一个人的魅力正在于此。有人评价老人为“打不败的失败者”,确实,老人不会认输,这就是他打不败的原因,这样的失败者没有失败的耻辱,反而是一个英雄,他能坚强地面对生活,在困难和挫折的挑战中始终不放弃最初的信念,拿出对生活得勇气去面对一切不幸,在厄运之中不断抗争,在挑战中寻求奋力拼搏的快乐,在追求中达到忘乎一切全神贯注的境界,这样的人生才有真正的价值,没有给后悔留一丝余地,这样的人,身体会老,心,却永远都不会老,就算不能取胜,那也不能认输,正如我最喜欢的歌词那样:“问句天多高,心中志比天更高,自信打不死的心态活到老。”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皱纹会布满我的脸,就像老人那样,我身上的一切都会显得很古老,除了,我这双眼睛,因为它们永远都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

在这里,我希望大家在三年的奋斗中,像老人一样,时时刻刻睁大你们那双愉快而不认输的眼睛。

谢谢!

空巢老人演讲稿三分钟篇四

儿时,看着老人安静的坐着,向那些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们搭讪着总会有些心有余悸,然后自己也灰溜溜的“逃走”,只留下老人那双让人读不懂的眼睛。大人们都说老人那时造了孽,儿子不成器,现在终遭报应了!

我现在尚且不能参透这因果,何况那时还小。只是说的人多了,也就听得多了,就没有人会花时间探讨了。偶尔会听见大人们训斥孩子:“你再闹,我让疯老太太把你领去”,然后,孩子便会消停了。

母亲还算是有涵养的,从不允许我们这样叫老人,按辈分还得叫她一声太奶奶每次路过矮屋子前,她总是对我笑着,偶尔说上两句话:“上学了?”“放学了?”起初还是有点害怕,但出于礼貌还是点头应付一下。后来,或许是熟悉了,感觉老人并无恶意,也就慢慢熟识了。

每次路过都会与她谈上几句,她有时也会问我学校里有趣的事,我也很乐意说,因为父母大多时候都很忙,没时间听我谈着那些“无聊”的话题。有时间的话,他们宁愿看看电视,或是早早的睡下了。

刚开始的时候母亲还会叮嘱一下我少与老人说话,可后来也不予理会了。童年就这样不知觉的溜走了,我告别了那条小路,也告别了路过小屋的机会。在另一个陌生的城市里,我偶尔也会怀念那小屋,那老人,但那毕竟只是偶尔。

多年以后,坐在矮屋前忍受着别人冷嘲热讽的该会是我们吧?只是怕到时我们不会有老人这样的胸襟了!

空巢老人演讲稿三分钟篇五

老人已经年过古稀,但身子看起来却很健康。平时喜欢蹲在门口抽旱烟,稀疏的头发已经花白,眼角旁爬满鱼尾纹,整个人挺干瘦,弓着腰,夏天穿着洗得发黄的背心,冬天也就套件颜色已经褪色到不能再褪的外套。起居的房子虽不大,但也算是那老屋子里较大的房间了。妻子秀英病逝之后就一直自己生活,儿子孙女就过年过节偶尔回来片刻。不过他也常说笑:“有时倒还挺想秀英那唠叨的,现耳朵清净太久了,都不习惯了。”虽然老人节俭,不过却是个热心肠,哪家有什么困难,都会去帮个忙,干起事来也毫不含糊。

那时候,父母带我去探访老人。老人有一双粗糙的.手,满手皱纹,厚厚的茧,觉得十分吓人,让我感到他是不好相处的人。但是我错了,因为经不住那干燥手中拿着闪闪糖果的诱惑,当糖果在我口中甜蜜地融化,我也改变了对老人的第一印象。之后便常常去老人那陪他,其实就是借机会讨糖。拿到糖后听老人讲过去的事,不知不觉度过一下午,直到母亲叫我回家,我才恋恋不舍忍住嘴馋和老人的故事回家。身后老人露出慈祥的笑容,挥手告别,然后一个人默默转过身进屋。让人说不出的沧桑和孤独。

有一次我吃掉了老人整整一小罐糖,母亲知道了,责备了一顿,并告诫我那些糖是老人留给他孙女吃的,我感到深深歉意。第二天便按母亲要求用零花钱去杂货店买了罐糖送给老人,老人不但没收,还说那罐糖就是给你吃的。我高兴极了,连忙打开糖罐拿出几颗和老人分享,老人开心地笑着拿在手里,看我吃完了又全部给回我吃。听着老人讲着以前的事情,我也咯咯地笑了。

老人又准备卷烟抽,看到我盯着烟,他问我知不知道为什么抽烟么?我摇头。他苦笑,不语。老人有时倒也奇怪,讲完以前的故事后,常常沉默着。

中秋节,老人的家人们回来了。也是他的孙女生日,邀请我们一起参加。这天老人特别高兴,从老柜子下面拿出来一瓶酒,并给大家都倒了点,大家也都很欢快。这时他儿子说,老人下周要搬去城里一起住。老人顿时沉静下来,慢慢的但很清晰的声音说:“搬什么搬,我在这挺好的,你妈还在这呢!”就这样,老人的一句话,大家安静下来沉闷地吃完饭。老人的儿子只能拜托我们照看好老人。

后来,听爸爸说,其实老人有时也希望和儿子孙女们一起住,一个人也会孤单。抽旱烟也是从结婚带到现在的***惯,她妻子还在的时候老唠叨他抽烟……听完后,我顿时明白了。

空巢老人演讲稿三分钟篇六

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重视人伦道德、讲究家庭和睦是我们文化传统中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与亲和力的具体体现。中国古代就有“卧冰求鲤”、“亲尝汤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为做人的一个准则。

因为老年人,是对我们这个社会作出过贡献的人,在他们有能力的时候,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我们的国家,共和国的大厦是用他们辛勤的劳动甚至生命建造起来的。今天,他们年纪大了,没有劳动能力了,全社会就应该关心他们,有能力的人就应该照顾他们,让他们幸福地度过晚年。我们要学会关心身边的老人。尊敬老人;我们能做的事很多:早晨起床、放学归来,都主动向长辈问好;尊敬长辈,听他们的话;有好吃的,先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帮爷爷、奶奶做事。乘坐公共汽车时,主动给老年人让座位等等。

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敬爱的毛泽东主席是尊老敬老的楷模。1959年,毛主席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湖南韶山。在短暂逗留的日子里,他特地请家乡的老人吃饭。在他向一位70多岁的老人敬酒时,那位老人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说:“敬老尊贤,应该应该。”这件事一时传为佳话。全心全意地照顾鳏寡孤独的老人,用毛主席说:“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句话来衡量和要求自己多为老人做好事做善事。

重要标志。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会发展规律,就是尊重历史。父母生养了子女,子女必须孝敬父母,这是儿女们应该尽到的责任。老年人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智慧和经验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筑成了社会的生命线,老年人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需要人们去关爱。

空巢老人演讲稿三分钟篇七

那是三间草房。草房里住着两位老人。它是我的家,是我的避风港。他们是我的亲人,是我的守护神。

草房最初是三面土墙,只有南墙是砖结构的。犹记得在春暖花开、菜花浪漫的季节里和小伙伴一起掏蜜蜂窝。在土墙上有无数的小洞洞,里面住在一只或多只蜜蜂。我们用一根小棒轻轻的拨出小蜜蜂,把它装在小瓶里,火柴盒里。为什么要拨弄它们,破坏它们,已经记不大清楚了。

那时候,夏天最怕下雨,尤其是绵绵不断的雨。土墙会因为雨水的浸泡而坍塌。房子少了一面或半面墙就不再是可以遮风避雨的家。老人的脸犹如这阴郁的天气般阴郁。到哪里去弄钱来修房子?小小的我也浸泡在无奈的情绪里无奈且心痛着。不管怎样,房子终究还是会修好的,它依然是温暖的家。

草房上的'草历经春夏秋冬、寒风酷暑的煎熬,会衰败、老化、不再紧密,变得轻飘飘,一阵风就会吹跑一大片。所以草房是需要经常修缮的,在麦收之后,在台风来临之前。五月,黄灿灿的麦子脱离了麦秸,金灿灿的麦秸就是最好的房草。请来几个手艺好的篱笆匠,卸下房上的旧草,换上金灿灿的,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过的新草。走在门前的小路上,看房子上有人在铺草,铺好的地方在阳光下闪着鱼鳞样的光波。匠人们高声交谈,屋里飘着菜香,老人脸上的皱纹如菊花般盛开。呵,今儿个真高兴。

老屋的西间房是厨房,朝西开着一扇窗。冬日里就喜欢站在窗前看夕阳。晚霞行千里,西边的天空瑰丽无比。窗里的世界因为晚霞亦变得温暖而光明。窗口下方就是灶台,多少次坐在灶前用火叉烤红薯,烤馒头片。爷爷奶奶在灶前锅前张罗着一日三餐。张罗着张罗着,他们老了,我长大了。灶南边有一口大水缸,里面的水总是满满的。那时候还没有井,吃的水就是每天清晨在西边的小河里汲取的。灶的东边有一张矮矮的条桌,每天的三餐就在这张桌上。夏日里在上面午睡,晚上把它搬到屋外吃午饭。吃过饭,洗过澡,躺在干净的桌上看星星,蒲扇轻摇,偶有风儿吹过,送来远方似有如无的笛声,如泣如诉。

冬日里,屋外寒风呼啸,雪花纷飞。屋里,一张八仙桌放在中间房的窗下。爷爷奶奶在桌上挑拣着棉花种子,为明年的棉花种植做准备。我在桌上做作业、看书。不记得当时说过些什么,记得的唯有温暖。寒风中的温暖,冬日的温暖,这份温暖会温暖我的一生。

夏日里,外面电闪雷鸣。屋门紧闭的屋里,我必定是依偎在爷爷或者是奶奶的身边。因为我怕被雷劈死。不知听谁说:雷如果想劈哪个坏人,如果他的身边有其他人,雷就不会劈,因为不能伤及无辜。也不记得小时候做过什么坏事啊,为什么就认定雷会劈死自己呢?这个问题到现在也没有弄明白,我小时候做过坏事吗?也许在我的小小心灵中,认定爷爷奶奶是好人,是雷不会劈的人,是可以保护我的人。事实是他们养育了我,保护了我。直至今日,我相信他们的在天之灵也一定在保佑着我。

老屋,老屋里的老人,是我的爱,我的温暖,我的思念,我永远的记忆。

空巢老人演讲稿三分钟篇八

从前有个很老的老人,他已经89岁了。他家里没钱,便出去当工人,可是他没干到2个月就病倒在床上了,工地的`头子给他两个月的工资,一共是800元,还叫人给他买了些饭吃。

老人躺在床上,想到少年时应该好好读书,长大才有好工作,老了也会有退休工资。便大声叫道:“时光啊时光,请让我回到少年时代吧!”时光就在这时来了。那个老工人躺在床上说:“我少年时只玩不读书,中年时打麻将,现在没钱了,让我回到少年时代吧,行吗?”时光在老人头上拍了几下,就不见了。

老人果然变成了小孩,他来到学校,见已经放学了,小朋友们都在玩机器人,于是又把自己以前工头给他的800元钱拿出来,用30元买了一个机器人玩,天天上课不听,中年时仍然打麻将,老了又病倒在床上。他又大声叫时光,时光又来了,对他说:“我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说完,就不见了。

老人果然变成了小孩,从此后便认真学习,后来考上了好大学,找到了好工作,这时时光又来了,时光祝福他,并提醒他要珍惜以后的时光。

从此,这人更珍惜时光,终于成了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