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逛商场教案小班 自选商场的教案设计(优秀9篇)

时间:2023-10-14 作者:文轩2023年逛商场教案小班 自选商场的教案设计(优秀9篇)

在中班教案中,教师会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设计出一系列合适的教学活动和任务。接下来是一些经过认真策划和设计的初三教案,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逛商场教案小班篇一


1。认识14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观察自选商场,了解自选商场的售货方式,体会它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4。愿意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认识本课的14个生字。愿意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讲。教学设计

1。看图:这是什么地方?揭示课题。

2。认读生字:商、场

1。大家搜集了很多食品包装,认识了上面的汉字,请读给的同伴听。

2。将食品包装贴在展示板上。

3。小结:自选商场里的东西真多。学习生字:东、西。

1。通过生活识字,你认识了哪些字?(指名认读不注音词语。)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让学生选择识字方法)

2。借助拼音认读词语。小组交流。

3。读书上九个注音词语。

4。巩固字词

(1)认读不注音的词语。

(2)认读词语中的生字。

(3)怎样记住汉字。“本、笔”?(“本”用“木”字加一横的方法记;“笔”,用出示毛笔引导识记)

(4)找学习伙伴,把你认识的字读给同伴听。

(5)在“识字迷宫”里认读生字(。课件演示)。

(6)“找朋友”(拼合体字:场、奶、笔、作)。

(7)出示商品图,学生贴商品标签(词卡)。

(8)商品分类。哪些东西摆在同一个货架上?指名摆词卡(面包、牙膏、铅笔、牛奶、毛巾、尽子、洗衣粉、火腿肠、作业本)。读词。

(9)小结:商品分类摆放,人们在自选商场购物真方便。

(10)出示句子:“在自选商场买东西真方便”。指导朗读。

1。指名认读商品包装上的汉字。

2。生去展板前认读食品包装上的汉字。

3。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在生活中认识更多的字。

逛商场教案小班篇二

1、学习观察与发现物品之间的相同特征。

2、能按物品的大小进行排序,并能说出排序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3、积极参与数学分类与操作活动,初步学会按物品的用途分类,懂得整理与收拾操作教具,初步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意识。

重点难点

1、能按物品的大小进行排序,并能说出排序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2、学习按物品的用途分类。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幼儿常见的吃的、玩的、用的玩具和材料若干,如常见的水果、蔬菜、饼干、小蛋糕、棒棒糖、糖葫芦、积木、布娃娃、七巧板、汽车、插塑玩具、各种服饰材料、分类筐。

2、知识准备:请家长带幼儿参观超市,初步知道“服饰”的概念。

活动过程

1、游戏:“服饰超市有什么”。

(1)教师出示各种玩具和自制材料,引导幼儿说说这些物品的名称,并说出其用途(吃的,玩的,穿的)。

(3)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总结幼儿的发言,引导幼儿可按物品用途进行归类。

(4)认识与制作分类标志:“吃的(嘴巴图)”、“玩的(小朋友在玩的图)”、“穿的(小朋友穿衣服的图)”。

(5)给物品按用途分类。

请幼儿看标志给物品分类,说说摆放的理由,并请其他幼儿评价摆放的结果,看看哪些物品摆放的不对,为什么。难点:装饰物的分类(属于服饰类)。

2、给“服饰”分类。

(1)请幼儿观察“服装超市”里的物品,说一说都有什么物品。

(2)现在超市里有许多商品了,但是太多太乱了,我们给他们分类再摆好它,好吗?

(3)出示几个专柜:帽子、上衣、裤子、裙子、鞋子、袜子、装饰物。请幼儿认识专柜名称,讲述分类的方法。

(4)请幼儿给“服饰超市”里的商品按专柜进行分类摆放。

(5)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操作方法,摆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摆?

3、给“服饰”商品按大小分类。

引导幼儿用大小排序的方法给不同品种的物品进行排序。

(2)“服务员”摆放商品,给每种商品按大小排序。

(3)请幼儿说说摆放商品的方法;先把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如:短裤“,再按大到小的顺序排序。

(4)请“商店总经理”作巡查,给每个专柜的服务员评分,看谁摆的整齐。

4、伸活动:“服饰超市”开张啦!

请幼儿扮演顾客和服务员进行买卖游戏。

活动反思

该活动的操作材料与游戏角色都和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幼儿特别感兴趣。我们利用实物和图片,让幼儿进行操作和游戏,幼儿能边操作边讲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游戏设置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操作材料有趣、便于操作,幼儿积极投入。在游戏与实际操作中,幼儿的逻辑思维、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归类能力、讲述能力都有了提高。

逛商场教案小班篇三

活动目标:

1、创设玩具城情境,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和同伴共同学习的愉快情绪。

2、通过看看、说说、粘粘等形式感知4以内数量,发展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玩具车幼儿人手一辆、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份、教师示范教具一套

活动过程:

一、激发去玩具城的兴趣

1、我们小朋友喜不喜欢玩玩具?你喜欢玩什么玩具?(幼儿自由讲述)

2、随律动《开火车》进入活动室

二、玩玩具,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

1、幼儿第一次玩玩具,感知轮子能滚动的特性,初步学习点数4以内的数量

小结:原来轮子都会滚动,而且都不一样。

2、幼儿互相交换第二次玩玩具,感知不同数量的轮子,巩固对数量的认识

3、送玩具回家,幼儿按点送物

三、帮玩具宝宝数轮子

1、玩具宝宝要去参加装轮子大赛,可是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该装几个轮子,怎么办呢?

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思考

这是什么车?它应该装几个轮子?(根据幼儿讲述示范粘贴一种,其他的请幼儿思考并轻轻告诉老师)

3、幼儿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相互进行验证,适当启发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

4、集体验证

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帮什么车装了几个轮子?是不是每一个玩具宝宝都会数自己的轮子了?

四、我们也来变一变

1、我们小朋友想不想跟着玩具宝宝一起去参加比赛?

2、请你们动一动小脑筋,变一变,你想变成什么车去?

3、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

五、延伸

1、在数学区投放相应材料供幼儿巩固

2、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由的变成轮子数量不同的玩具车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逛商场教案小班篇四

1.学习按物体的两种特征(形状、颜色)进行分类。

2.能看懂标记进行分类活动。

3.乐意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课程准备

物质准备:ppt一则、好饿的小蛇操作卡、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操作卡片若干、带有标记的小蛇的家三幢。

经验准备:阅读过绘本《好饿的小蛇》,对故事内容有一定了解。

课程过程

一、谈话导入,萌发兴趣

1.出示《好饿的小蛇》绘本ppt。

师:孩子们,还记得这本书吗?故事中,好饿的小蛇都吃了哪些食物?

过渡:今天,小蛇又饿了,于是它又打算去寻找食物。

2.观察ppt,理解小蛇爱吃什么样的食物。

提问:这次小蛇想吃什么样的食物呢?

过渡:原来小蛇想吃不同形状的食物。有了计划后,小蛇准备出发了。

二、出示第一次操作卡,尝试根据物体的一种特征进行分类

1.出示小蛇操作卡,幼儿观察、理解操作卡上图形的特征。

小结:原来,小蛇戴什么形状的帽子就表示它要吃什么形状的食物。

2.幼儿操作,按要求给小蛇喂食。

操作要求:(1)每人选择一条小蛇,根据标记选择它喜欢吃的食物。(2)将小蛇喜欢吃的食物贴在小蛇的身体上。(3)请把吃饱了的小蛇送回相应的家中。

3.展示幼儿的操作材料,相互纠错。

三、出示第二次操作卡,尝试根据物体的两种特征进行分类

1.出示有形状、颜色符号的操作卡,幼儿观察并说说自己的发现。

提问:这一次小蛇想吃的食物,又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根据图形的颜色特征,进行喂食游戏。

3.评价交流幼儿的操作材料。

四、活动延伸

今天,小蛇吃得饱饱的,真开心!好饿的小蛇下次又想吃什么样的食物呢?我们到区域里可以继续帮它找一找!

课程反思

整节活动我以幼儿熟悉的绘本情景进行导入,在轻松的氛围中引起幼儿共鸣,激发幼儿兴趣,从而进一步学习分类的方法。

本节活动的重点是学习按物体的两种特征(形状、颜色)进行分类;难点是能看懂标记进行分类活动。

在重难点的处理上,我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对比的方法来理解小蛇寻找食物的要求,继而在两次不同难度的实际操作中巩固认知,体验分类的乐趣。

不足: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加上对于此类操作活动经验的缺乏,在操作交代要求时,教师还需精简话语,在回应幼儿、激发幼儿思维的过程中,提问、回应还需更精炼。

逛商场教案小班篇五

一、教案目标:

1、通过讨论,实践操作,尝试按一定的规律对物体进行排序。

2、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二、教案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胸饰人手一份(猫、狗)分颜色与大小。

学具:

(1)鲜花铺(分颜色、分大小)

(2)服装铺(分颜色、分大小、分款式)

(3)日用品架(餐具)(分大小、分颜色、分种类)

(4)食品架(薯片)(分颜色、分高矮)

(5)课件

(6)图书架(分大小、分颜色)

三、教案过程:

1、实践感知:(听音乐进场)

t:小朋友,快来看,这是谁呀?(汪汪),他们呢?(咪咪),今天我们一起来做咪咪和汪汪排队进大商场好吗?想一想,商量一下,怎么排?咪咪,我们一起来看看汪汪是怎么排队的?再来看看咪咪是怎么排的?(幼儿集体说,教师总结)

t:队伍都排整齐啦,接下来我们要进大商场啦,大商场里的货物可真多,有鲜花、有食品、有餐具、有图书、有服装,还有一个好玩的电子游戏室,请汪汪和咪咪一样一样地去玩一玩,如果你发现那些商品没有排列整齐呀,就来做理货员,把它们理一理,排一排。

2、幼儿分组操作:

3、集体参观百货商店,

讨论:

t:咪咪,快来食品柜看看,这里的薯片可真多,颜色不一样,高矮也不一样,看看刚才的'理货员是怎么排的呀?(讨论,如有错误,集体修改)

4、运用迁移

t:马上要过新年啦,百货商场里呀想挂一些漂亮的气球来布置新年的气氛,请我们的小汪汪,小咪咪一起来帮忙想一想该怎么挂呢?看看谁想出的方法多?(先讨论)然后个别幼儿回答说一种,显示一种。

t:原来挂气球可以想到那么多不一样的方法呀,你们的本领可真大!

逛商场教案小班篇六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实践操作,尝试按一定的规律对物体进行排序。

2、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胸饰人手一份(猫、狗)分颜色与大小。

学具:

(1)鲜花铺(分颜色、分大小);

(2)服装铺(分颜色、分大小、分款式);

(3)日用品架(餐具)(分大小、分颜色、分种类);

(4)食品架(薯片)(分颜色、分高矮);

(5)课件;

(6)图书架(分大小、分颜色)。

三、活动过程:

1、实践感知:(听音乐进场)

t:小朋友,快来看,这是谁呀?(汪汪),他们呢?(咪咪),今天我们一起来做咪咪和汪汪排队进大商场好吗?想一想,商量一下,怎么排?咪咪,我们一起来看看汪汪是怎么排队的?再来看看咪咪是怎么排的?(幼儿集体说,教师总结)

t:队伍都排整齐啦,接下来我们要进大商场啦,大商场里的货物可真多,有鲜花、有食品、有餐具、有图书、有服装,还有一个好玩的电子游戏室,请汪汪和咪咪一样一样地去玩一玩,如果你发现那些商品没有排列整齐呀,就来做理货员,把它们理一理,排一排。

2、幼儿分组操作:

3、集体参观百货商店,

讨论:

4、运用迁移

t:马上要过新年啦,百货商场里呀想挂一些漂亮的气球来布置新年的气氛,请我们的小汪汪,小咪咪一起来帮忙想一想该怎么挂呢?看看谁想出的方法多?(先讨论)然后个别幼儿回答说一种,显示一种。

t:原来挂气球可以想到那么多不一样的方法呀,你们的本领可真大!

逛商场教案小班篇七

1、在活动中体验不同方位,能根据要求寻找对应位置。

2、在活动中提高幼儿投掷的兴趣,体验游戏快乐。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桌子若干、帐篷两个、可以钻的圆筒两个、海洋球两篮、圆形红色即时贴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兴趣

引出话题:你们知道吗?我们来学习的本领,学做小士兵。

二、热身游戏:望远镜

带领幼儿做热身游戏,以“望远镜”的形式引导幼儿以自身为中心表现上、下、后、

前的方位。

以“望远镜”的游戏形式,感知里、外的方位,同时熟悉周围材料。

三、幼儿结合方位贴“小红心”

教师出示“红心”(红色即时贴),介绍游戏方法:打敌人时一定要瞄得准,所以练习时就要瞄准“小红心”,小红心贴在哪,炮弹就要打在哪。

教师和幼儿一起商量贴红心的位置:

------我们把小红心贴在哪?

------除了上面还有其他地方吗?(互动时,可以请幼儿用手指出方位)

小结:桌子的上面、下面;帐篷的里面、外面;山洞的里面、外面都可以贴红心。

教师和幼儿一起贴红心,并说说红心贴的位置。

四、幼儿在投掷运动中感知方位

教师出示海洋球,幼儿开展投掷游戏

教师在幼儿游戏时,引导个别幼儿说说炮弹打在什么地方。

教师引导幼儿将散落在地上的海洋球捡回篮子里。

----引导提问:桌子下面都看过了吗?帐篷里面还有吗?

本节活动是结合方位来开展的带有游戏性的一个活动,还和一个户外的体育活动结合起来,整个活动进行下来,看得出孩子们是对这个游戏的情境特别感兴趣,也有可能是在户外的关系,活动中老师预设目标与实际开展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请老师们根据本次活动,结合以下话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讨论话题:

1、本次活动有何特点与值得借鉴之处?

2、活动中老师预设目标与实际开展中存在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文档为doc格式

逛商场教案小班篇八

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让幼儿亲身感知理解——1个、1个合起来就成了许多。

活动准备:

教师将多只玩具小熊散放在教室的各个角落里、房子模型1个。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小朋友们,小熊乐园里的熊宝宝们都出来做游戏了,可是它们太贪玩、走得太远了,现在,它们找不到回小熊乐园的路了?让我们每个小朋友把1只小熊送回家好吗?(小朋友每人抱起1只小熊,然后每人说一遍:“我找到了1只小熊?”)

2、请小朋友轮流把自己的小熊送到“小熊乐园”里。并请每名小朋友说一遍“我把1只小熊送回家”。

3、最后,请小朋友观察现在的“小熊乐园”,引导他们说出“1只1只小熊合起来就是许多只小熊,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逛商场教案小班篇九

设计思路:

本活动源自主题活动“小兔乖乖”,随着主题的开展,我们班幼儿对于小兔乖乖的故事非常喜欢也非常熟悉,在语言方面他们也能熟悉故事中的对话与人物,因此,我思考:能不能将小班的数活动结合一定的情境展开?翻阅小班《学习活动》“敲门声”这一教案,研读《指南》对于幼儿的数学活动提出的明确目标:“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我感觉,可以根据我们班幼儿对数概念的把握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因此,在目标1上,我把数的认识定位在了“4以内”,整个环节也都是贯穿在故事的情境中开展。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中尝试4以内的听觉数数。

2、体验扮演角色玩游戏的快乐,建立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小鼓、小棒

3、1—4的数点卡: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目的:回忆小兔乖乖的故事,能够用数字一一对应介绍小兔)

出示ppt课件:

1、它们是谁啊?兔妈妈有几个乖乖?叫什么名字?

2、小结:一个兔妈妈和三个小兔乖乖,一个叫红眼睛,一个叫长耳朵,还有一个叫短尾巴。

二、看看听听,尝试数数(目的:运用看、听的感官,尝试4以内数数)

(一)特别的约定(听觉数数)

1、今天兔妈妈又要出去摘萝卜了,她和小兔乖乖们有个特别的约定,悄悄地告诉小兔她回来时敲门的次数。听一听兔妈妈约定敲几下门?(ppt课件)

2、敲了几下门?(如果幼儿没听清,可以再听一遍)

3、一起数一数,到底是几下?(出示四个圆点的数点卡)

小结:兔妈妈回来会敲4下门,如果敲的不对,就……(逐渐慢慢引导幼儿说出游戏规则)

(二)小兔玩游戏(看看数数)

过渡语:兔妈妈出发了,看看三个小兔乖乖在家做什么呢?(ppt课件)

重点提问:

(1)小兔乖乖们在家做什么呢?

(2)小兔乖乖们在家里做游戏啦,短尾巴小兔玩翻跟头的游戏,我们一起数数她翻了几个跟头?1个跟头(根据幼儿说出的数字作记录)

(3)红眼睛玩转圈圈的游戏,一共转了几圈?转了2圈(根据幼儿说出的数字作记录)

(4)长耳朵玩跳一跳的游戏,一共跳了几下?跳了3下(根据幼儿说出的数字作记录)

(三)妈妈回来了,回忆敲门次数。(巩固听觉数数)过渡语:嘘,听,好像有人在敲门噢。(ppt课件)

(1)是不是妈妈呢?妈妈说会敲几下门?

(2)播放声音,幼儿判断是不是与兔妈妈约定的敲门声次数一样。

4、兔妈妈回来了,按约定的敲门次数敲门,小兔把门打开。

三、游戏“敲门”,巩固数数(目的: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巩固数数)

1、一起共同确定兔妈妈敲门的次数。出示数字2的数点卡:现在我是兔妈妈,这次我们约定敲……下门,如果我敲对了,兔宝宝给我开门哦!(游戏)

2、请2到3名幼儿扮演兔妈妈,其他幼儿扮作小兔,教师给兔妈妈出示不同的点数卡,兔妈妈按点子数敲击小鼓。与事先商量的敲门次数相同时,小兔立即开门!现在谁来做兔妈妈呢?(请一名幼儿做兔妈妈),教师出示数点卡,这次敲几下门?(根据时间请2—3名幼儿做兔妈妈来敲击小鼓玩游戏)

引导语:

1、如果敲对了,说:妈妈回来了,我就把门开!

2、如果敲错了,说:你不是我们的妈妈,不开不开就不开!

结束语:

我的小兔乖乖们,真聪明,会保护自己了!兔妈妈要奖励你们,等会带你们下去玩哦!

玩游戏:蹲一蹲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