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单元反思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反思(优质7篇)

时间:2023-10-02 作者:梦幻泡2023年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单元反思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反思(优质7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单元反思篇一

教学内容: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例2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

1、根据《标准》提出的“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要求,在加法的教学中按照先估算,再计算的顺序,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并结合例2,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2、能进行三位数的加法,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学情分析

1、本节内容涉及到两次进位及三位数之间的加法,这些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独立计算、口算、估算等方式来对这些内容进行重点教学。

2、本班学困生多,在学习时,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和学习计算方法;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讨论和交流。

3、通过对加法计算的教学,使学生养成谨慎仔细的办事态度;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计算是学生学习的障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3、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1、列竖式计算:

59+77

85+68

59+89

问: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吗?

2、口算:

600+800+900+100+1000+100

3、估算:

599+800+900+101+989+112

问:不用笔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吗?你是怎么想的?

二、学习新课

1、估算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把数字转化成整百整千的数字进行计算,很快估计出了上面的3道算式的大概得数,这也是一种估算的方法。下面让我们再估算一道算式的得数。

爬行类376两栖类284

师:你能估计出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

四人小组讨论,要求每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方法。

师:376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400)

师:284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300)

问: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大约一共有多少种?(700)

问:如果精确计算,你认为会比700多还是比700少呢?为什么?

(376不到400,284不到300,所以它们的和肯定不到700)

2、笔算

师:请同学们列竖式做精确计算,看看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1。

三、巩固发展

学生自由找出表中的数量关系,形成问题,并列竖式解决问题。

2、做一做:课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单元反思篇二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的热爱,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 了解诗的结构,了解本诗运用拟人、比喻的写法把诗句写的更加生动形象。

4、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歌。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的热爱,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目标:

1、 初读课文,解决文中不认识的生字。

2、 学习诗歌,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导学过程:

一、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你喜欢草坪吗?为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歌《草叶上的歌》就是写草坪的。

二、 初读课文,解决文中不认识的生字。

1、 自渎课文,想办法学会生字。

2、 检测字词,分组朗读诗歌,有错纠错。

三、 学习诗歌。

1、 自己读一读诗歌,说说这是一块怎样的草坪?(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小节)

2、 你最喜欢哪块草坪?为什么?学生结合诗句谈感受。

3、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像:

(2)早上起来或下雨过后时看到露珠落在草叶上,随风滚动的情景。

(3)各种小动物在绿色的草坪上玩耍嬉戏的情景。

4、及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鼓励学生边想象边朗读。并采用多种形式的读。

四、 布置作业:

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单元反思篇三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同学们试着计算两位数乘法:35+53=;35+39=;59+93=

(要求用竖式计算),并让同学们说出各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进位次数不同。)

出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

(二)讲授新知:

出示课本第15页图片,让同学们认识这些动物,并引导学生回答这四种动物分别属于哪个种类。

接着让同学们看图下面的《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试着分析。教师让学生试着讲解“已知种类”、“中国特有种数”以及“濒危和受威胁的种数”各是什么意思。

在此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渗透保护动物的思想,让同学们接受全面的教育。

例1。

让同学们试着从15页的《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找出问题“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所需要的已知量,而不是去看16页上面的简化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观察统计表。

由学生列出算式:98+25=_____(种)

再让同学们不用笔算,是这估计一下结果是多少?(教师指导估算的方法。)

再让同学们用笔算计算出,让一名同学上黑板列式计算并点评。

98

+215

――――――――

123

最后提示同学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写“答”。并根据学生计算的实际情况做单独指导。

(三)强化新知,巩固练习:

让同学们先估算、后用竖式计算第16页“做一做”第1题。

65+7839+8667+9543+88

教师巡视,并对所发现的问题给与提示与解答,特别是不要忘了进位,计算要认真……

(四)课堂小结:

着重提示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的方法,渗透估算的思想。

(五)课外作业的布置:

1。第16页“做一做”第2题(用竖式计算);

2。练习四第2、3题。

六、板书设计加法

98

+215

――――――――

123

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单元反思篇四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几节课下来,我就有点发愁了,计算错误五花八门,而且速度很慢,很多孩子20以内的加减法还不够熟练,也有个别孩子得不停地掰着手指。总体感受,效率很差。而后的几节课,我在教学设计上又下了功夫,针对计算难点,容易混淆的`地方,特别作了个详细的对比并进行了重点强调。对计算的注意点,每节课伊始都让学生反复强调。整个单元上完,经过考查,还是让我大失所望。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计算教学这么失败呢?认真地回忆、细细地分析,我想可能应该归因于以下三方面吧。其一,练习的量不够。计算毕竟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新教材的计算教学全部是贯穿于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每节课的巩固练习最多只安排2至4道题目。再加上配套的作业题难度偏大,得由老师在课堂上扶着做,因此,每天光课本和导与练上的作业都弄得师生筋疲力尽,课外也就没有时间好好地补充一些练习,一二年级不布置书写作业,这样,仅仅靠课本和作业本上少得可怜的几道练习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生的计算不熟练,导致了在计算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错误。其二,缺少良好的计算习惯。我们天天要求自己要“授之以渔”,而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还是很不够的。刚入学,我就非常注重学生作业书写的习惯,要求他们把字写端正,列竖式要用尺划直等,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在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但读题的习惯还存在问题。有的孩子对解决问题的题目只读一遍就匆匆动笔,导致方法错误。有的孩子拿到题目就列竖式,导致抄错数字的现象相当严重。再如,对加减法的验算,虽然教师一再强调验算的目的与方法,可绝大部分的孩子还是为了验算而验算,所以验算结果与原题目中的数不同也不会察觉。另外,做完作业后不会检查也是导致计算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三,对学困生的指导还不够。孩子毕竟是有差异的,课堂上老师讲的方法、同学讲的方法,其实有些孩子是听得一知半解,但在课堂上能运用最多只能算一种正迁移,一种短时记忆。于是,例题后的几道对应练习,他们还马马虎虎能应付过去,而在独立练习中,各种题目混为一体,量又相对较多,他们就乱了手脚。虽然孩子经常在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连续进位加法不要忘了加进上来的1,计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就要从十位借,别忘了点退位点。十位计算时得减去退掉的1”等等。但在实际练习中,部分学困生往往不能与强调的联系起来,一不注意就问题百出。

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单元反思篇五

打开这一组教材,你一定会发现它是围绕景物来写的。你看,那壮丽的《瀑布》让人震撼,那雄伟的《乐山大佛》让人赞叹,那神奇的《西藏高原》令人向往,那可爱的《家乡的红橘》令人垂涎……多么迷人的风光啊!学习本组教材,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品读课文,大胆想象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感受生活的美好!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本次“积累与运用”紧扣单元主题“祖国风光美”,既注意了字词句的复习巩固、积累运用,又注意了单元知识的扩展。其中,“综合性学习”、“习作百花园”旨在“由彼及此”地搜集相关资料,学做家乡小导游,增进对家乡的了解;通过向别人介绍家乡,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中要充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调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他们认识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能背诵《瀑布》、《家乡的红橘》部分段落,能自觉主动地积累美词佳句、妙段,将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于生活之中、实践之中,从而丰富语言积累,感受阅读乐趣,提高语文素养。

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单元反思篇六

成功之处:平行四边形是几何图形中,学生即将认识一个新朋友,怎样学生学会简单辨认平行四边形呢?通过复习长方形,对长方形特征的复习,再拉一拉,让学生观察什么变了?什么不变?再给这种新图形命名,我认为还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接着让量一量书上的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然后,学生示范围一围,画一画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认知。其次,对比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得出不稳定性。最后通过观察例举,猜一猜巩固认知。

不足之处:因为我担心学生不能备好学具,于是一手操办。学具准备不充分,在课堂上学生只能通过观察,利用对长方形旧知的迁移,认识平行四边形及其特点。围一围的操作范围小,马上进入画一画环节。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就开始画长方形,并没有把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区分开来。于是“没有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成了学生画图的要求,但是在要求之后,部分学生都排除了水平画法和垂直画法,都在方格纸上画倾斜的平行四边形,这样难度大幅度增加了。疑惑:这是在哪里出了岔子了?幸好在说你是怎么画的?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怎样简便的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同时鼓励能正确得画出倾斜的平行四边形。但是,又多占据了一些课堂时间。总缺乏课堂练习。

重新设计应该注意的地方: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围平行四边形的活动中,在学生画平行四边形之前,应让学生说说画时应注意的地方,同时在学生画时出现不规则的地方让学生展开讨论。预设出学生画时可能出现的错误,先画两条与方格重合的现,再画两条斜边。画完后总结最佳画法:先把直边画对了,斜边再连线就可以了。

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单元反思篇七

1、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练习有感情朗读。

2、概括课文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3、学习描写瀑布的表达方法,感悟人类破坏环境造成的严重后果。

:学习描写瀑布的表达方法

投影描写瀑布的语段。

指名读课文各自然段,读后评议是否读出文章的感情色彩。相机指导读法,再指名读或范读、领读,力求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来。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及时点拨,总结板书。

一(1)举行葬礼

二(2-6)由胜转衰

三(7-8)葬礼过程

教师提示:本文的重点在第二段(2--6自然段)

黑板出示:

1、塞特凯达斯瀑布原来是什么样的?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又是什么样的?用----画下来。

2、什么原因造成了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枯竭?用﹏﹏画下来。

学生自读后,做好发言的准备,举起手来。

1、学生围绕教师的问题自主发言,朗读自己找到的有关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2、教师在学生发言之后,适时投影有关的语段,引导大家讨论。

投影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原来,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的瀑布,()的河水从悬崖上(),(),()。尤其是每年汛期,塞特凯达斯瀑布气势更是雄伟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人们在这()的()面前,流连忘返。

这段话表现了塞特凯达斯瀑布的(),不仅通过所填的这些词语,正面描写了塞特凯达斯瀑布,还通过对()的介绍,侧面衬托了瀑布的特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描写瀑布的雄伟壮观,一要准确描写水流,运用“汹涌”、“咆哮而下”、“一泻千里”等词语;二要运用衬托手法,描写人们的反映,突出瀑布。

板书:雄伟壮观

投影2:

认真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填空:

几年过去了,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再也见不到昔日的壮观气势了。它在群山之中无奈的低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着最后的消亡。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见到这样的情景,都失望地离去。

1、这段话运用了()和()修辞手法,描写了即将枯竭的瀑布的。

2、你能想象它真实的景象吗?

3、游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会有那些感想?会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拟人手法。并通过描述塞特凯达斯瀑布即将枯竭的情景和游人的反映,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描写瀑布能力。

板书:奄奄一息

投影3:

认真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但这雄伟的景观,竟然不辞而别。瀑布周围的许多工厂用水毫无节制,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沿河两岸的森林被乱砍乱伐,又造成了水土大量流失。大瀑布的水量因此逐年减少。

1、这段话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的原因的?

2、请你用“‖”给这段话分层。

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的滥用水源、乱砍乱伐,是造成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的原因,使学生受到节约水资源、爱护树木的教育。

板书:滥用水源、乱砍乱伐

指导学生读好投影的片段。指名读,评议后再指名读,或者范读、领读,读得声情并茂,身临其境,争取会背诵。

1、师问:同学们学了本文,思想道德上有什么收获?

引导巩固认识:节约用水、爱护树木。

2、师又问:描写瀑布景观上有什么收获呢?

引导学生巩固认识:抓住水流直接描写,结合拟人手法和衬托手法。

3、课文为什么把举行葬礼放到文章的开头,而不集中放在瀑布枯竭之后?

引导学生认识到:倒叙方法,可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4、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3—5自然段

(2)课后习题4:描述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样子以及游人的所想所说。

板书设计:

特殊的葬礼

一(1)举行葬礼

雄伟壮观

二(2-6)由胜转衰——人类滥用水源、乱砍乱伐

奄奄一息

三(7-8)葬礼过程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