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ted演讲自律的人生才自由演讲稿

时间:2023-08-02 作者:储xy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ted自律的演讲ted演讲自律的人生才自由篇一

那个人就是我,就是这种自律让我在学鼓生涯中获得了一定的成绩。

20__年夏天,第三届广西青少年鼓手大赛现场。月光照进窗子,赛场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55号选手罗丁——《月光曲》。”

一曲终了,“哗啦啦”的掌声带我回到了从前。

一天,老师又告诫我:“敲鼓,一定要养成肌肉习惯。”于是我每天用举击、全击、点击、下击在“咚次哒次”中练单击、双击、复合跳、重音移位,从4分音符到32分音符,一小时练下来累得像狗,满身臭汗,满手水泡,甚至出血,有点爆裂鼓手的味道,这种艰苦、枯燥的练习真让人难以继续。

“你的音色呢?打出魔鬼音!节奏能稳点吗?”

“什么?你没练?你的自律呢?”老师的大嗓门吓得我不敢看他的眼睛,轮起鼓棒胡乱地敲击着套鼓,杂乱无章的“通通镲”差点把屋顶掀翻。

“你在干嘛?重来!”

老师的嗓子伴着我的鼓声,一次、两次,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转眼四个年头了,每天坚持练习一个小时以上。我终于进入状态,当右手演奏节奏镲时,左脚在后半拍或每二、四拍打拍时也极为熟练,同时能很好控制左脚踩锤的速度,疯狂成了我的代名词。

一声“少年组冠军——罗丁”把我拉回到比赛现场,我笑了,我敢肯定,那一刻的笑容一定灿烂极了。

科比十年如一日行走在零晨四点的洛杉机街道上,他的自律“代价”是成为举世闻名的篮球巨星,而我的自律“代价”则是成为这次比赛的少年组冠军,领到了20__年的全国鼓手大赛入场卷。

ted自律的演讲ted演讲自律的人生才自由篇二

大家好!

在生活中,有许多节日。有团团圆圆的中秋节,举国欢庆的国庆节,热热闹闹的元宵节,还有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春节……但是我想设定一个自律节。

因为在生活中,我看到许多不文明的现象。记得有一天早上,我来到学校门口,只见一位环卫工人正在打扫路面。他满脸皱纹,大约六十多岁,双手戴着手套,认真地不放过任何果皮纸屑。虽然是寒风瑟瑟的冬日,他却满头大汗。当他刚刚扫完最后一片枯叶时,只见一位小学生,把刚吃完的早餐袋随手一扔,便跑走了。环卫工人看到了,皱了皱眉头,轻轻地叹口气,将塑料袋轻轻扫起,然后倒进了垃圾桶。看到这个情景,我非常气愤,环卫工人这么辛苦,这位小学生却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三国志》里曾经说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所以我想设定一个自律节。

自律节到了。这一天,人们的垃圾不落地;公共场所没有人吸烟;行人、非机动车不再闯红灯;机动车礼让行人;没有人再破坏公共设施、花草树木……我们的天空更蓝,草地更绿,湖水更清澈,城市更美好,社会更和谐,环卫工人也不再辛劳,就像我们的清洁车上写的,“你丢得少,我扫得好”一样。而且还给我们城市减少了许许多多的白色污染,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大家心里都装着“文明”这两个字,自律和文明是紧紧相关的。希望每天都是自律节,让文明伴随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

ted自律的演讲ted演讲自律的人生才自由篇三

可我觉得太难啦!

老师在假钱留了好多的作业。我自己做个计划,每天按时完成,可时间好似长了脚:在我写作业的时候,好慢,可在我写了一会作业以后,心里就闹腾了:玩会游戏呗,就一会,一会下来就写作业。就这样,作业写不下去了,玩游戏的时候,时间过得飞快。

吃过了午饭,和妈妈爸爸聊会天,他们又叮嘱我认真完成作业。我拍着胸脯说:“爸爸妈妈你们放心吧,你们的宝贝这点事情要是完成不好,还怎么当好学生呢……”保证的话说了一大推,他们前走一走,我就又打开了电脑,作文没有思路,百度了一下,有了灵感,写下了提纲。又想:就玩一会,开心一些,然后再写作业速度就会很快的,对了,约上同桌一起玩,这样让他们见识一下我的游戏天才。

这样一想,就约同桌一起玩上了,这一玩,我们杀个天昏地暗。没有觉得玩多久啊,电脑一黑屏。我瘫坐在椅子上,咋了,我半天的心血就这样付之东流,正是关键时刻,咋停电了呢?我正郁闷着呢。回头一看妈妈怒气冲冲的站在我身后,她什么时间回来的,我全然不知道。

“作业拿出来,我检查作业”妈妈气冲冲地说。

“我,我,”我语无伦次的回答“还有一个作文,还有一个作文就写完了”。

ted自律的演讲ted演讲自律的人生才自由篇四

现在我才明白,妈妈为什么要那样对我说了。这源于一本书。

那天,我和妈妈、妹妹去哥哥家玩,由于哥哥不在家,我只能东转转西瞧瞧。突然,我发现哥哥的书桌上有一本《自律力》的书,我拿起书来专心致志地看起来,眼一眨也不眨。

这本书很有趣,它教会人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它教会人怎样规划时间,它还教会人怎样爬上人生的巅峰。在这本书里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故事《如何过一天,就如何过一年》。

这篇故事为什么会这么好呢?因为它里面写的是教人养成优良的生活习惯。

第二个我喜欢的故事是《人生本来就是奶酪和蛋糕不可兼得》,故事情节特别真实,讲了美国船王哈利是怎样教育儿子的。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自律的心,因为你有多么的自律,就有多么的自由。

现在我们只会面对一些简简单单的事,可你是否有想过,以后你会面对什么?以后你会面对生活,面对工作,甚至面对欲望。所以,你现在不自律,以后后悔都来不及了。

人为何要自律?你懂了吗?

ted自律的演讲ted演讲自律的人生才自由篇五

自律是一门学问,这们学问,自先秦时期就开始做了。

《礼记》中,记述了儒家先贤的一句话:“君子必慎其独也”。

“慎独”二字,也许我们听过数遍,但我们中的大多数仍无法道出这简简单单两个字所包含的意境。“慎”即“心真”,“独”指“独处”,独处之时仍旧心真,谨慎处事,行,有律于己,做,无愧于心,这便是这千年古训的要旨所在。

我们都曾对“四知先生”杨震的故事有所耳闻,他严肃而略带谴责地说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然后拒绝了手捧黄金的来客。

我们也曾在今年的八月领略了我国奥运健儿的风采,他们严于律己,奉献给我们一场绝对真实的竞技表演,让我们领略了体育这无与伦比的艺术。

慎独,让他们更坦荡;自律,让他们的灵魂变得高大坚挺。

在大多数时候,自律是我们内心的一股力量。“律”即是约束,我们向来认为约束是对心灵的桎梏,却不曾看到约束背后的美丽。它的美,正如一首诗,平平仄仄按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就会呈现出令人赞叹的音韵节律。

自律也是一种坚持,容不得人半点懈怠。千里之堤,尚且会毁于蚁穴。再高的修养德望,也会因为一时的不自律,而给人生留下抹不去的污点。

所以,自律是一种坚持的力量,也是一种力量的坚持。

也许,我们曾经在路上如无其事地丢弃过垃圾;也许,我们曾经在无人监督的自习课上讲过小话;也许,我们曾经为了图便利而横穿马路。

曾经的我们都或多或少有过不自律不慎独的举止。

但而今的我们,即将成人,即将迈入高校学府中深造的我们,也应当听一听孔夫子千年前的教会,做一个“慎独”的坦荡君子。

ted自律的演讲ted演讲自律的人生才自由篇六

甚至连许多西方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已经找到了主要依靠国家财政与控制的繁荣之路。但是,他们大错特错了。

2009年3月 • 黄亚生

但是,在宣布新的中国世纪的曙光到来之前,全球的领导人和高管们需要好好再想一想,中国活力的源泉到底是什么。说到中国经济奇迹产生的原因,获得广泛认可的看法——那是专家治国论的胜利,共产党依靠国家控制的企业实现了向市场经济的逐步转型——从各个重要方面来讲都错了。这种标准的看法认为,企业家精神、私有财产权、金融自由化和政治改革对中国的经济奇迹只发挥了很小的作用。但是,基于对中国政府的调查数据和中央及地方政府文件的详细分析,我的研究结论是,财产权和私营企业是高速增长和贫困水平降低最主要的激励因素。

我们经常读到这样的文章,认为渐进主义是中国成功地从马克思主义转型到市场经济的关键因素;许多文章称赞北京摒弃了俄罗斯式的休克疗法,采用更加务实的方法,创建了良好的商业环境,让私营企业有机地发展。这种观点认为,通过在上世纪80年代首先进行小范围改革,中国经济发展的自由度和市场导向水平逐渐提高,并在90年代后期积蓄了发展动力。但事实并非如此。实际发生的情况是,上世纪80年代进行的金融自由化和私营企业的早期地方性试验,催生了乡镇企业最初的蓬勃发展。正是这些早期的收获——而并非国家主导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和90年代的城市化——为中国奇迹奠定了真正的基础。尽管有许多专家将中国宏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和利用外国资金建设的崭新工厂与印度破败不堪的公路和微不足道的外国直接投资流进行比较,但这种观点夸大了公共开支和外国投资对中国发展的贡献。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前,这两种因素在中国的影响力所占比重都不大——它们的出现比80年代宽松的金融控制和最初的乡镇企业发展大潮要晚得多。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的发展要比90年代快得多,并且产生了更好的社会效益:贫困人口下降,贫富差距缩小,而且劳动力在gdp中所占份额——衡量从经济发展中人均获益的指标——显著上升。从1978年到1988年,生活水平低于中国贫困线的农村人口减少了1.5亿以上。而在90年代,尽管gdp几乎都达到了两位数增长,并且实施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但贫困人口数量却只下降了6,000万。此外,在8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而不是消费驱动的程度远不像今天这样严重。

换句话说,企业资本主义与国家资本主义不同,它不仅带来了增长,而且还对增长所带来的利益进行了广泛的分配。企业主义(entrepreneurialism)既充满活力,又符合社会道德。

西方媒体总爱把像北京、上海和深圳这样的大城市称颂为生机勃勃的发展中心(见图表)。而中国的农村地区,即使被提到,也通常被形容为贫困的穷乡僻壤。但是,只要对经济数据进行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对中国现代化城市高楼大厦的这些令人震撼的描述完全是一种误导:事实上,中国的农村才具有最大的经济活力,而政府的强势干预已经窒息了中心城市的企业家精神和所有权。

后一种观点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事实上大部分都可以被描述为两个中国的斗争:由市场推动的、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农村与由国家主导的城市之间的斗争。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中国农村占据优势地位,中国的资本主义就是企业式的、独立于政治的,并且是充满竞争活力的。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中国城市占据主导地位,中国的资本主义就会朝着依赖于政治和国家集权的方向发展。

上海是中国城市发展最显著的象征,其现代化的摩天大楼、外国奢侈品商店和全国最高的人均gdp使其成为中国的模范城市——一个国家资本主义获得成功的最好例证。事实果真如此吗?采用更具有实际意义的经济成就指标来衡量,上海的发展远不及温州。温州是位于上海南边数百英里以外一个浙江省的城市,这里是企业资本主义的一片乐土。上世纪80年代初期,使温州闻名于世的仅仅是它那勤劳的农民。当时,在温州的500万居民中,城市人口还不到10%。如今,温州是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其数量众多的企业主宰着欧洲的服装市场。而相比之下,曾经是中国最早的实业家乐园的上海,如今却很少涌现出本土企业家。

温州的转型几乎完全是靠自由市场政策来实现的。早在1982年,当地官员就开始试行民间借贷、自由利率、存贷款机构的跨地区竞争,以及向私营企业提供贷款等。温州市政府还大力保护私营企业家的财产权,并从其他诸多方面使城市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本土企业为民生福祉带来了什么变化吗?非常多。按人均gdp计,上海几乎是温州所在的浙江省的两倍(难以获得温州人均gdp的详细数据)。但是,如果衡量家庭收入——一般居民的实际的支出能力——这两个地区的繁荣程度就旗鼓相当了。2006年,一个典型上海居民的家庭收入比一个典型浙江居民的家庭收入高13%,但上海居民的非工薪收入水平(如政府福利)却几乎是浙江居民的两倍。两地居民的平均劳动收入大体相当。平均来看,上海居民从经营企业中获得的收入比浙江居民低44%,而从所拥有的资产中获得的收入则要低34%。这就意味着:国家资本主义可以提高城市高楼大厦的楼高和gdp的统计数据,但并未提升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

和企业家阶层做出过重大贡献。然而,在改革以后的若干年里,江苏省吸引了外国投资并从公共建设工程开支中受益颇多,而浙江省却不然。这种差异产生了令人吃惊的结果。

20年前,江苏省比浙江省更为富庶,但如今却比浙江穷,在每一项重要的经济和社会福利指标上都落后于浙江。平均来看,浙江居民的资产性收入要大大高于其北方邻省的居民,他们居住的房子更大,拥有电话、计算机、彩电、相机或汽车的比例更高。浙江的婴儿死亡率更低,浙江人的平均预期寿命更长,识字率也更高。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的收入不平等程度也远远低于江苏。应该如何解释浙江更胜一筹的繁荣呢?最令人信服的解释是,在江苏,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多,歧视本地企业而青睐外国资本;而浙江的官员则让本土企业家拥有自由支配权,允许他们构建更大、更富有活力的本地供应链。

中国经济奇迹的真正难解之处并不是其经济如何发展,而是西方专家为何对其发展历程的理解错误百出。一个原因是,这些外来旁观者误解了构成中国经济体系最基本的元素之一——乡镇企业——的性质。一些西方最知名的经济学家将乡镇企业称为具有中国特色——具有创新意义的混合体,在政府的控制下实现了高速增长——的资本主义象征。例如,诺贝尔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里兹就称赞乡镇企业为从社会主义到资本主义转型时最常见的问题——私人投资者的资产剥离——提供了具有独创性的解决方案1他认为,这些企业既具有公有制的形式,可以避免被掠夺,同时又能实现私营企业的高效率。

简而言之,西方经济学家常常认为乡镇企业归乡镇政府所有。就在2005年,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道格拉斯•罗斯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指出,乡镇企业“与经济学中的标准企业很少有相似之处” 2。但有证据表明,情况并非如此。在中国国务院1984年3月1日发布的一份政策性文件中,第一次正式提到了乡镇企业的名称。该文件将它们定义为“由乡镇主办的企业、由农民组成的联合企业、其他联合企业和个体企业。”“由乡镇主办的企业”一词指的是归乡镇所有并管理的集体企业。该政策文件中提到的所有其他企业均为私营企业:个人所有的企业或有多个股东的较大型企业——都是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中的标准企业”。官方对“乡镇企业”一词的使用具有非常显著的一致性:它一直是既包括私营企业,也包括政府主办的企业。

西方经济学家之所以会犯错误,是因为他们认定该名称涉及到所有制。但中国官方却从地理含义上去理解它——位于乡镇的企业。中国农业部的记录证明,私人拥有并管理的企业实体在乡镇企业中占绝大部分。在1985年到2002年期间,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数量于1986年达到顶峰,为173万家,而私营企业的数量却迅猛增长,从大约1050万家增加到超过2,000万家。换句话说,在改革时期,乡镇企业数量的增长完全归功于私营企业。到1990年,在改革的头10年中,此类私营企业雇用的劳动力数量占到了乡镇企业雇用劳动力总数的50%,而税后利润则占到了58%。

对中国发展的真正源泉的思想混乱也搅乱了外国人对中国企业出现在国际市场上的理解认知。人们常说,中国为全球竞争带来了新的企业模式,国家所有制与明智的运用政府对金融的控制相结合,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竞争力源泉。计算机制造商联想公司就经常被赞颂为中国非传统商业环境中的一个杰作。

动资金,但其后所有重大投资的资金均来自于香港3。1988年,该公司从总部位于香港的中国技术公司获得了90万港币(11.6万美元)的投资,成立了合资公司,使联想能够将香港作为其法定的公司所在地。1993年,香港联想公司在香港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上市,集资1,200万美元。联想公司是香港基于市场的金融与法律体系的成功故事,而并非中国由国家控制的金融体系的成功案例。

当中国在汲取华尔街崩溃的教训,并准备应对全球经济低迷之时,它可能做的最糟糕的事情莫过于去接受它已经发现了比自由市场更高效的发展模式的说法。中国经济奇迹的真正经验其实非常传统——基于私有制和自由市场金融。中国的经验为全世界提供了非常及时的提示:旨在鼓励这些力量发展的改革的确奏效。

作者简介:

黄亚生,麻省理工学院sloan管理学院副教授,从事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工作,创建并管理麻省理工学院的中国和印度实验室,该实验室旨在帮助本土企业家提高管理技能。本文摘自其《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企业精神与国家》(capit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state)一书。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