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范文(16篇)

时间:2023-11-12 作者:笔砚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范文(16篇)

教案中的教学内容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良好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质量,以下是一些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范文(16篇)篇一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习部首“双耳旁(左耳旁)、女字旁、走之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中“我”为雨中的小鸟担心的真挚情感,学会关心弱小。

4、培养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习部首“双耳旁(左耳旁)、女字旁、走之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关心弱小。

一、导入。

1、你喜欢哪些小动物?为什么?

2、板书课题。

阳台上的小鸟。

二、释题。

1、你知道什么是“阳台”吗?(板书简笔画)。

2、认识“阳、台”两字。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些什么?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学生互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3、同桌相互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4、指名分段读文,相机指导。

四、细读熟思,深入领悟。

(一)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1、边读边数: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2、再读细思:小鸟是什么样子的?

3、三读激情。

(1)小鸟为什么会来到“我”家的阳台上?

(2)你看到这幅场景,心中会怎么想?

(二)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读文及己。

(1)文中的“我”有什么感受?

(2)“我”为什么“悄悄地看着它”?

2、再读细品。

(三)指导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妈妈”要去阳台上干什么?

2、“我”为什么要拉住“妈妈”?你还能从哪些词语看出“我”关心小鸟?

3、你喜欢文章中的小朋友吗?为什么?

(四)自学第五自然段。

先读后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五、重读课文,重新感悟。

六、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收获?

七、指导书写生字。

先自己观察,再和同桌交流:每个生字怎样写才好看?

八、练习。

读一读,再给句子加上标点。

(课后第三题)。

板书设计:

阳台上的小鸟“我”

湿漉漉的(迷了路)可怜(有同情心)。

别吓着它(关心弱小)。

欢快地叫。

和谐,需要心与心的交流。

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范文(16篇)篇二

1、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2、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3、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单元教学建议:

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3.课时安排:2课时。

题目整理房间备课人邹艳华。

教学。

目标。

通过活动,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渗透爱劳动、爱家庭的教育。

教学。

重难点。

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

准备水彩笔、各种学具、课件课时。

安排1。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体会分类的重要性。

1、师:看见淘气的房间,你想说点什么?

生1:感觉太乱了。

生2:我发现很漂亮。

生3:我觉得应该帮他整理一下。

师:那你想为淘气做点什么呢?

生:帮淘气整理房间。

(板书:整理房间)。

生:衣服、裤子、帽子、鞋子……。

3、师:安静的想一想,这么多物品,你会这么整理?

师:想好了吗?拿出信封里的学具,摆一摆。

学生独立操作。

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的?

生:我把玩具和玩具放在一起,把衣服、裤子和帽子放在一起。

……。

师:谁愿意到上面了,带上你整理好的物品,把你是怎样整理的介绍给大家。

学生介绍。

师:哦,大家的意思就是把衣服和裤子、帽子放在一起,……这样我们把淘气房间里的物品分成文具、玩具、衣物三类。

师:下面,老师要请一个小朋友到上面来,把我们整理好的物品摆放到房间里。

师:我们把衣服裤子帽子放在?书本铅笔盒放在?

7、小结:

师:大家把学习用品放在一起,玩具放在一起,这个过程就叫作“分类”。

二、拓展巩固,练一练。

1、引导学生完成“练一练”中的第2题。

师:刚才我们帮淘气整理了房间,为了感谢小朋友,淘气请大家吃水果。(出示一盘只有一样是水果的水果蔬菜盘)。

生:不对,有些不是水果。

师:(出示第二盘)现在对了吗?

生:不对有些不是水果,是蔬菜。

师:那你把它们按水果和蔬菜分一分吗?

先想一想。

师:和你的同桌小朋友说一说,你想怎么分?

生:

师:哪一桌小朋友愿意到上面来分一分,最好能边说边分。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谁能完整的来说一说?

香蕉、是水果把它们放在一起。

青菜、红萝卜都是水果,把它们放在一起。

生说,教师引导。

师:除了这些是水果外,你还知道哪些是水果呢?

生回答。

师:你还知道哪些蔬菜呢,和你的同桌小朋友说一说!

2、练习1。

师:帮淘气,整理好了房间,就让我们一起去大自然看一看。呀,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鸟、毛毛虫…。

师: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生:我把鸟、蝴蝶、蜻蜓放在一起,把毛毛虫、小狗放在一起。

师:你是怎么分的呢?

生:天上的和地上的。

师:原来你是按天上的和地上的分,把鸟、蝴蝶、蜻蜓放在一起,把毛毛虫放在一起。

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引导:我是按。

师:他们分的对吗?为什么?

小结:分的标准不同,分的结果就不同下面请小朋友按能不能飞来分一分,把能飞的涂上颜色。

(1)学生练习。

(2)汇报,小结。

三、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呢?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要用到分类的知识,你能举个例子吗?

四、实践活动。

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把在教室里的人分分类吗?

(1)生:……按男的和女的分一分。

师:请男同学站起来。

生:按学习认真的和不认真的分。

师:请认为自己是学习认真的小朋友坐正。

师:看来分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所以请小朋友在分类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去分。

板书设计。

整理房间。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整理书包备课人卓敬敏。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思想及其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

重难点。

按照确定好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

准备学习用具,几何图形。课时。

安排1。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让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

组织讨论:说一说是怎样整理的,

2、让学生看一看教科书的图。

说一说这两个小朋友怎样整理的。

3、小结:

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是一样的,在不同标准下呈现多样性。

二、练一练。

1、分一分,说一说。

(1)怎么分?说标准。

可以按年龄分类,按性别分类。

(2)图上有什么,怎么分?

可以按颜色分类,按样式分类,按样式和颜色分类。

(3)图上有什么,怎么分?

可以分成机动车和非动车两类:大车、小车、自行车三类,按分配个数分成三类。

2、看一看,可以怎样分。

(1)图上画着什么,可以怎么分。

(2)汇报,交流:可以按大小分类,按形状分类。

3、想一想有哪几种分法。

看图,可以怎样分。

按大小分类,按颜色分类,按用途分类。

三、小结,实践。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2、实践活动。

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

板书设计。

修改及补充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范文(16篇)篇三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读本课生字,继续练习独立识字。会写田字格中的字,继续培养揣摩字形的习惯。

3、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培养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学习和积累词语。

2、掌握本课生字。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丁丁在太空中看到了银河,他现在有许多问题想问银河,你们听!

2、丁丁把这些问题写成了小诗,你们想读读吗?请试着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它。多读几遍。读的时候注意两点:一是要读准生字的字音,二是要注意把句子读通读顺。

3、检查,展示。【出示生词】。

a、这些词你们会读吗?同桌试着读一读,互相听一听。当他读得准确的时候表扬表扬他;读得不对时你就帮他纠正纠正。

b、好,哪位同学得到表扬了?或者得到别人的帮助了?说一说。

c、齐读。

d、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说一句话。

4、游戏识字:摘星星。如果你摘下一颗星后能迅速读出藏在后面的生字,并且词一个和书上不一样的词语,那么这颗星就送给你。

5、指名分小节朗读。

6、评读。

三、表情朗读,读文感悟。

1、表情朗读。

(1)边读边想像,带着表情读出自己心中对银河的疑问。

(2)自由读。

(3)交流。

四、步入情境,拓展思维。

1、乘坐宇宙飞船去银河看一看。

2、像丁丁这样子问一问银河。

(1)试着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一听。

(2)全班交流。

3、让我们随着这优美的乐曲,再去问问那神秘的银河吧!

五、学写字。

1、观察生字“诉”“落”,写字时应该注意什么?(生答)。

2、师范写,生临摹。

3、展示,评价。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范文(16篇)篇四

例3是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材通过创设用整块的正方形地砖铺满长方形地面的问题情境,应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求方砖的边长机器最大值。

学生已掌握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及求法,本课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通过分析,使学生发现这样的地砖必须即使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课不难。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方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激趣导入。

(约5分钟)。

课件展示教材62页例3,今天我们要给这个房子铺砖大家感兴趣吗?要求要用整数块。

二、自主学习。

(约5分钟)。

1.几个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

2.16的因数有(),24的因数有(),16和24的公因数是(),最小公因数是(),最大公因数是()。

3.a=225,b=235,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4.用短除法求出99和36的最大公因数。

三、合作交流。

(约13分钟)。

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62页例3。

1.学具操作。

用按一定比例缩小的方格纸表示地面,用不同边长的正方形纸表示地砖,我们发现边长是厘米的正方形的纸可以正好铺满,没有剩余,其它的都不行。

2.仔细观察,你们发现能铺满的地砖边长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

3.总结。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铺砖问题转化成求公因数的问题来求。

四、精讲点拨。

(约8分钟)。

根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示。教师引导讲解。

五、测评总结。

(约9分钟)。

1.达标练习。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布置。

练习十五5,6题。

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

铺砖问题:求公因。

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范文(16篇)篇五

〖教学目标〗1.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4.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设计〗。

(一)学前准备。

2.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谁?(出示一个青蛙手偶)我们来听听青蛙说什么?(让青蛙做个自我介绍。)。

师:小青蛙对人类是有益的,以后我们不但自己不要去伤害它们,而且还要阻止别人去伤害它们,做一个保护有益动物的好孩子,你们愿意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吃害虫。(揭题板书)。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利用主题图(课件)自编一个青蛙妈妈带小青蛙捉害虫的故事情境。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你们打算怎样列式呢?生:56+30。

师:56+30=?该怎样计算呢?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探究56+30的计算方法师:四人一组合作利用桌上的学具,来摆一摆、拨一拨,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2.小组汇报交流。

生1:摆小棒:5捆加3捆是8捆,再加上6根,合起来是86根。生2:从计数器上拨珠,56里有5个十和6个一,再加3个十,合起来是8个十6个一,就是86。(师边听边整理计算过程。)。

生3:把56分成50和6,先用50+30=80,再用80+6=86。……。

3.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学生四人一组讨论。(2)汇报交流。(3)师强调: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

4.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多少只害虫?怎样列式?

(四)实践运用,内化新知。

1.趣味游戏,练一练第3题。

2.同学们,刚刚在做游戏的时候,小青蛙好像又有什么新的发现了,是怎么回事?大家瞧!(出示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适时告诉学生啄木鸟也是益鸟,我们应该保护它。)。

3.练一练第2题。

师:同学们,青蛙妈妈和小青蛙忙碌了一天,青蛙爸爸为慰劳它们,特意为它们举行了一场跳水比赛。看,多热闹呀!(课件)。

师:大家从图中能获得什么信息?生:有38只青蛙。

师:忙了一天,青蛙该回家了,看荷叶上最后还剩下几只青蛙?(5只)那么谁知道跳下去几只青蛙?比比看谁最先算出来。(算式不要求统一。)。

(五)总结评价,知识延伸。

师:今天大家都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呢?我们和青蛙一块度过了愉快的40分,对它也有了一些了解,对它有兴趣的,回家查一查:一只青蛙一年大约可以吃掉多少只害虫呢?现在请听一首关于青蛙的儿歌(在欢快的音乐中结束新课)。

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范文(16篇)篇六

1、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

通过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调查及一些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

单元教学重点。

1、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

2、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及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

3、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步的统计知识。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和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会把统计的结果在统计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具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如果我们班要组织一次比赛,同学们想一想组织下面的什么活动好?

1、出示:

(1)踢毽子、跳绳、拍球、套圈。

(2)学生自由选择。

(3)为了使大家都满意,我们来统计一下。

2、出示统计图。

3、根据数据在统计图上涂一涂。

4、观察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名学生。

(2)喜欢()活动的人最多,喜欢()活动的人最少。

(3)如果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猜测他最有可能喜欢()活动。

(4)你认为你们班最好组织什么比赛?

二、课堂作业:

调查本班参加课外小组的人数,整理后制成统计图。

看统计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看出,一共调查了()名学生。

2、参加哪个组的人数最多?哪个组的人数最少?

3、唱歌组比美术组多()人?

4、电脑组和手工组一共有()人?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统计,统计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处非常广泛。我们今天只是学习了初步的统计知识,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它的用处在于可以直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非常直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统计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统计的过程,掌握统计的方法,会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2、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统计的方法,体验和感受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

观察统计图,回答提出的问题。

教具准备。

投影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

同学们,新年快到了,我们布置教室需要一些气球,你们说是哪种颜色的气球可以多买一些。

二、制成条形统计图。

红色黄色绿色蓝色。

1、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名同学。

2、喜欢()颜色的人最多?喜欢()颜色的人最少?

3、如果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他最有可能喜欢()颜色?

4、布置会场,多买些什么颜色的气球比较好呢?

三、实践活动:

每一位同学调查本组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做一次统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范文(16篇)篇七

《组织比赛》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教材的地位、作用。

在一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过分类、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等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本课内容。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用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的形式呈现数据;进而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这与象形统计图相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另外在对统计图的分析中,学生通过阅读条形统计图作出合理的判断,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同时,也为后续学习相关的知识作铺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主探索中经历统计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依据信息作出判断和决策。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教学应尽可能有趣味性,可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因此,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激趣法、鼓励探索、引导发现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的内容,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我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动手操作、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我把学生分成5个学习小组进行交流活动,并以奖奖品的形式激励学生,同时也为课堂的练习作铺垫。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安排了以下这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为了让学生乐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一开始,我先播放一段动物奔跑的视频:“这些动物跑得真快,它们想去哪呢?哦,原来在大森林里狮子大王组织动物们进行运动比赛,动物们都赶去参加!你们也想去看看吗?”我顺势引出课题:组织比赛(板书)。

(二)参与操作,体验过程。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我通过三个活动来完成。

活动一:数一数,填一填——收集整理数据。沿着新课导入所创设的动物组织比赛的情境:“动物们有的说喜欢跳绳,有的说喜欢跑步,也有的喜欢拍球!哎,狮子大王可头疼了!到底组织什么比赛呢?”我引导学生说出喜欢哪一项比赛的动物最多就组织哪一项。我出示统计表,指导学生根据课件填写,喜欢哪一项比赛的小动物有几只,就在下面的()里填几。观察统计表,比较后得出喜欢拍球的小动物最多。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主要让学生感受整理数据的必要性,并经历数据整理的过程。】。

活动二:数一数,涂一涂——认识条形统计图。这时,我说:“老师有一个更好的办法能让狮子大王一眼就看出喜欢什么比赛的动物最多”,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注意力又一下子集中起来。我接着出示条形统计图,指出----“这是条形统计图”(板书),并让学生观察,并明确在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一格表示1。我一边讲解一边根据统计表来示范完成条形统计图中的一项,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动手完成统计图。从统计图中,一眼就看出喜欢拍球比赛的动物最多,“狮子大王”就决定组织拍球比赛。

活动三:想一想,说一说——分析条形统计图。现代教育论认为,让学生在亲身感受数学中提出问题,在经历数学中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形成技能的方式。我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想一想并解决这些数学问题,再请学生说说“根据这个条形统计图,你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三)开展比赛,反馈深化。

首要教学原理指出,当要求学习者运用知识或技能解决问题时,才能促进学习。对低年级儿童来说,适宜的方法是把问题情趣化,生活化。因此,我请孩子们进行拍球比赛,先提出这样的比赛规则,根据比赛规则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比赛。学生通过拍球——数数——记录——完成统计表等学习活动,收集整理数据,并完成手中的条形统计图。我根据条形统计图,宣布比赛的冠军。再引导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提出并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四)联系生活,巩固新知。

练习是学生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下面这一环节中我紧抓本节课的重点,加以巩固,加以拓展。

1、体会生活中统计的广泛应用。我让学生说说身边哪些问题要用统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然后,我就地取材,进入下一个练习。

2、统计课堂评价情况,应用提高。“这节课哪个小组表现得呢?你能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我请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整理奖品,完成条形统计图。

3、调查最爱看的动画片。我让学生观察“最爱看的动画片条形统计图”,提出并解决其中的数学问题,同时也使学生对统计的认识上升一个新的高度。

(五)互动评价,课堂总结。

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

(六)课后练习,拓展延伸。

一位数学教学家所言:“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所以,我继续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了拓展延伸,让学生把数学应用于生活:请调查我们班的同学最喜欢什么活动,把调查结果记录下来,并完成课本第85页的条形统计图。

四、说板书设计。

这是我这节课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简洁性,既突出了重点,又击破难点。纵观整节课的设计,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自己的具体活动中主动参与学习,经历一个“体验--感知--理解--概括--运用--提高”的认知过程。在教学中,我立足发展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在探索活动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交流、澄清,享受学习的乐趣与成就。

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范文(16篇)篇八

2、利用丰富的活动情景,让学生体验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

3、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线段中点的含义。

线段大小比较,线段的性质是重点。

线段上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的表示方法及运用是难点。

棉线、中国地图等。

创设情境。

1、多媒体演示十字路口:为什么有些人要过马路到对面,但又没走人行横道呢?

2、讨论第124页思考题:

学生分组讨论:从a地到b地有四条道路,如果要你选择,你走哪条路?为什么?

在小组活动中,让他们猜一猜,动动手,再说一说。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除它们外能否再修一条从a地到b地的最短道路?

为什么?

小组交流后得到结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结合图形提示:此时线段ab的长度就是a、b两点之间的距离。

3、做一做:

测量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之间的距离。

(小组合作完成)。

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范文(16篇)篇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具体情境,体会整十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能正确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运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活用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主题图1,谁能看这幅图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学生讲故事,并出示课题(板书:小兔请客)。

二、建立模型。

1.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小兔子先拿出了3盘果子,又拿出了2盘果子。还知道每盘有10个果子。)。

2.请你数数小兔先拿出了多少个果子,又拿出了多少个果子,你是怎么数的?

(10个10个数的,先拿出30个果子,又拿出20个果子。)。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一共有多少个果子?)。

4.谁会列算式?并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列算式?

(30+20=50,求一共有多少,表示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所以用加法。)。

5.30+20你是怎样计算的呢?请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1捆小棒是10根,摆30+20,就是先摆2捆小棒,再摆3捆小棒,合起来就是5捆小棒,5捆小棒就是5个十,5个十就是50.所以30+20=50。)。

(在计数器的十位上先拨3个珠子,表示30,再拨2个珠子,表示20,合起来是5个珠子,表示50。即30+20=50)。

7.30和20都是整十数,30是3个十,20是2个十,3个十和2个十合起来是5个十,所以30+20=50。

8.因为果子我们都说成是几个,所以我们在算式的结果后面加个“(个)”,(个)就是这个算式的单位名称。

9.这个算式中每个数字还有它的名字呢?你们想知道它们都叫什么吗?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做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和。

10.我们再来看看第二幅图,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小兔一共拿来了50个果子,小刺猬扎走了10个。)。

11.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还剩多少个果子?)。

12.你会列式计算吗?并说说为什么这么列算式。

13.用你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他说得40对还是不对。

14.老师介绍: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做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差。

三、巩固练习。

1.p21-1题,先说一说题意,再列算式说出得数。介绍:因为我们通常说几根小棒,所以这道题的单位名称是“根”。

2.p21-2题,计算,先用格尺把所有的等号都画上,然后再计算。

3.p21-3题,讲清要求,连线必须用格尺连直线。

4.p21-4题,先观察,说一说图中的信息,同桌之间相互提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然后再汇报。

四、总结。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得几就是几十。

《小兔请客》教学反思。

对于这一节课,我本人觉得上得比较成功,因为在小朋友们已经学习了2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面,再进一步来学习两位数的加法,整十数加减法这课可谓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我先用一个小兔请客的故事来展开今节课的教学,因为每10个果子装在一个盆子上面,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数盘子来进行计算,这个对于小朋友们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了,然后慢慢的再引入两位数的加法,情节生动气氛活泼,大家都在玩中学到了新知识,再次用到了计数器,形象直观的让小朋友们感受到了数学以生活息息相关。最后,分组做习题巩固新知,让小朋友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范文(16篇)篇十

9.1—9.5。

生活中的数(4)。

9.8—9.12。

生活中的数(4)、比较(1)。

9.15—9.19。

9.22—9.26。

比较(2)、加减法(一)(3)。

9.29—10.3。

加减法(一)(2)。

10.6—10.10。

加减法(一)(5)。

10.13—10.17。

加减法(一)(5)。

10.20—10.24。

加减法(一)(5)。

10.27—10.31。

大家来锻炼(1)、分类(3)、位置(1)。

11.3—11.7。

位置与顺序(5)。

11.10—11.14。

认识物体(3)、加减法(二)(2)。

11.17—11.21。

加减法(二)(5)。

11.24—11.28。

加减法(二)(5)。

12.1—12.5。

加减法(二)(5)。

12.8—12.12。

认识钟表(2)、统计(2)。

12.15—12.19。

迎新年(1)、总复习(4)。

12.22—12.26。

12.29—1.2。

1.5—1.9。

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范文(16篇)篇十一

1.通过比较高矮、长短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经历比较事物的高矮、长短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体验具体的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

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体验具体的比较方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

(一)认识学生,了解学生情况.

1.班上最爱举手的是谁呀?

2.上课回答问题声音最大的是谁呀?

3.班上谁的个子最高?谁的个子最矮?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比较高矮。

这2个同学谁高谁矮?(随意指名两人)怎么就能出来他们的高矮?

(三)寻找方法。

立正站直、背靠背、看头顶……。

(四)谈话引入新课。

你们也想和同学比比高矮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比高矮.

(板书课题:高矮)。

二、参与比较,体验方法.

(一)比较高矮。

1.小组内活动:比高矮.

(1)想想要和小组内哪个同学比?

(2)想跟他怎么比?

(3)最后比出了什么结果?

(4)当组内有两个同学都和你比个子,你怎么处理呢?

2.汇报小组比高矮的情况:请小组同学上台示范怎样比出高矮的.

3.出示图片:比高矮1。

教师提问:看看这2个同学谁高谁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4.出示图片:比高矮2。

教师提问:再看看这2个同学谁高谁矮?你怎么认为?

通过刚才的几次比较,你对比较高矮有些什么想法吗?

5.出示图片:练一练2(三幅贴得不一样高)。

教师提问:你能比出什么?(让学生体会比较要在同一标准下进行.)。

(二)比较长短。

1.小组内活动:2人一组,比绳子的长短.

2.汇报小组比绳子的情况。

3.引导学生领悟出比较长短的方法:2根绳子一头对齐,绳子要拉直。

(三)练习。

1.出示图片:做一做3。

2.出示图片:练一练4。

课间休息:播放音频《拍手歌》。

三、实践探索,拓展练习.

教师:刚才学习了比较绳子长短的方法,下面还要进行长短的比较,这一次来比一比跑步路线的长短.

(一)出示图片:做一做4。

(二)出示图片:练一练5。

1.3只兔子都站到地面上,再比较高矮.3只兔子谁最高?谁最矮?

4.引导学生通过数背景中的格子数的方法分出兔子的高矮.

(三)出示图片:练一练1内容来自斐斐课件园。

1.教师提问: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吗?要想使汽车顺利通过大桥下,可以怎样做呢?

2.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说出合理的想象.

四、课堂总结。

你们喜欢这节数学课吗?为什么?你都喜欢什么地方呢?你又从中学到了什么?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高和矮,长和短的现象呢?回家后,把你见到的这些现象画下来,或从书本、杂志上剪贴下来,甚至写下来,记录下我们生活中的数字!

教案点评:

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上,老师注意让学生亲身经历比较的过程,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比较物体的高矮和长短.教学时,教师自创情境,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两名同学比高矮,小组内互相比高矮,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关系,体验高矮的相对性,同时,也能从中感悟到比较高矮的具体方法.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在这节课上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在让学生亲历比较两根毛线长短的过程中悟出比较长短的具体方法,学生边比较边总结方法,积极参与活动与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教师能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数学.

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范文(16篇)篇十二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学会合作.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判断能力.

3.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其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导入。

1.同学们都乘坐过公共汽车,乘车时有什么规则吗?

2.乘车时要按顺序排队,要先下后上,要遵守乘车秩序.乘车时也有关于数学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研究乘车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乘车。

二、活动二:乘车。

(一)教学主题图1。

1.出示图片:乘车图1。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驶来了,驶向白石桥站.

2.教师提问.

(1)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3)你们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3.小组讨论.

4.集体反馈.

2+1+4=7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二)教学主题图2。

1.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上现在有7人.

2.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车继续向前开,到百万庄站.后门下去3人,前门上去2人.

3.小组讨论:看了刚才的演示,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

4.集体反馈。

7-3+2=6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三)教学主题图3。

1.出示图片:乘车图4。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继续向前开,到总站白云路站前门和后门都下去3人.

2.小组讨论:现在车上还有乘客吗?你会解决吗?

3.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6-3-3=0。

小结:通过乘车活动,我们计算了乘车中的几个问题,你知道先算什么了吗?

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范文(16篇)篇十三

师:看看我们刚才列出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把你的发现跟你的同桌说一说。(同桌讨论、汇报)相同的地方两个算式里都有6、2、8三个数,不同的地方一个是加2,一个是减2、6、2、8在加法中和减法中的待的位置不一样。加法算式中的和跑到减法算式中被减数的位置了。加法算式中的两个加数跑到减法算式中减数和差的位置了。我发现加法与减法的算式是相反的。

师小结:你们的眼睛真亮呀!加法算式中的和就相当于减法算式中的被减数,加法算式中的两个加数就相当于减法算式中的减数和差。(再请几名学生说一说)。

师:(边说边板书)如果老师用一个向右的箭头表示6+2=8,那在这同一张图上我们又要同时表示出8-2=6,我们可以用向哪个方向的箭头来表示?(向左)。

师:在这张图上,从左向右看我们看到了(6+2=8),而反过来从右向左看我们看到了(8-2=6),这幅用箭头来表示加减法的图正是对应着刚才的两道加减法算式,从图上我们也更清楚地看出减法与加法是相反的。

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范文(16篇)篇十四

教学目标:

1.认识高矮的区别,学会比较高矮的方法,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小组合作能力。

2.渗透高矮相对性的辩证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分析:

教材中“高矮”一课,先呈现两名学生帮助一位盲人叔叔过街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再“说一说”谁高、谁矮;接着呈现同学间彼此“比一比”身高的情境,让学生自己从中观察并领悟到比身高的要领和规则,再进行实践体验;最后“做一做”则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对绳子或路线的长短、书的厚薄等进行推理、判断。

这一节课,为了便于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我对教材提供的素材作了一些改动,首先是情境的变化;其次是活动程序的变化。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地处郑东新区,学生大部分来自郑州市区,一小部分来自其他地方,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程度也有很大差异。我校各班学生数较少,均为小班教学。因此,真正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就比较现实。我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精良的师资队伍,坚实的导师后盾,因此,在教学中,我在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生活背景等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努力进行创新。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掌握比高矮、长短、厚薄的方法。

2、三个物体比较时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做游戏:

活动一:师生比,生生比。

师: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

生:看出来了。

师:你来说。

生:李老师高,矮。

师:很好,还可以怎么说?

生:李老师比高。

师:说得真好,也可以怎么说?

生:比李老师矮。

生:不一定。我们长大了也可能比你高,也可能比你矮。

师:说的真好,你们长大了也可能比李老师高,也可能李老师比你们高对吧?

生:对。

生:好。

师:刚才李老师和他比了高矮,现在谁想上来和他比比看?

(师找和台上的生高矮差不多的一生上台后,一人站一边。下边的学生会有不同意见,师多挑几个孩子说说自己的意见从中发现问题)。

生:踮起脚尖了,不公平,我觉得如果他们两个都站直,不踮脚尖。就能比出来了。

师:,真是个细心的孩子,你们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同意。

师:好!你们两个现在都站直,不踮脚尖来比比看。谁看出来了?

生:比高,比矮。

师:说的真好。他们现在这样比你同意吗?

生:同意。

师:背对背的比,到底应该怎样比才公平呢?小朋友想不想背对背的来比比看?

生:想。

活动二:小组活动。

师:下面呢,我们就四个人一组,两个两个的比,其他的两个当裁判,互相当小老师想一想应该怎样比才公平。给生一分钟钟时间比高矮。

(生活动时,教师到处巡视,帮小朋友比高矮,再问问他们比高矮时应该注意什么?如:不能踮脚、要站直、还有的说要把鞋子脱掉)。

师:谁来告诉大家刚才你们比的结果。

(生回答完以后)。

生:要站直、不要踮脚尖。

师:说得多好呀!谁再来说一遍,看谁听的最认真。(生重复完以后)。

活动三:生生互动,寻找比高矮的方法。

师:刚才呀,李老师就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用了其他许多不同的比高矮的方法,除了可以背靠背的比,比高矮的方法可多了。现在请小朋友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还可以怎样比高矮,也可以站出来用你们想出来的办法来试一试,比一比。咱们来比比看哪一组的方法最多。(给孩子两分钟时间比高矮,教师巡视检查)。

师:能拿上给大家看一看吗?(找两生上台演示怎么用尺子比高矮)(师:非常大方的主持人,大家看看)。

师:哦!你们使用这把尺子量出来比高矮的,对吧?小朋友觉得他们的方法怎么样?

生:很好!

师:他们这两位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懂得用这把钢尺来比高矮。谁还有好办法。好你来,你来给大家说说,用什么比的?(不要害怕,孩子上来,你真大方)。

生:我是用这把卷尺来量完再比高矮的。

师:谁还有不同的办法?看来这个办法很多小朋友都懂得用的。你来。

生:用医院里带量身高的秤量身高。

师:谁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生:我是用背对背比的。

师:背对背的比行吗?

生:行。

师:小朋友可真厉害想的办法真多,还有不同的办法吗?来你说。

生:我是用靠着墙做记号的办法比出来的。

师:小朋友觉得他的方法怎么样?

生:很好。

师:我觉得这个小朋友很会动脑筋。这个小数学家真棒。还有不同的方法吗?你来。

生:可以用手指(上台拉着老师演示一柞一柞的量)。

师:小朋友说行吗?

生:行。

师:行。但是用手指量的时候要小心对吧。

生:我觉得她这样子量有点麻烦,有点浪费时间。

生:好。

看大屏幕。

二、巩固提高。

练习1、2、3:

师:谁来说说,这些又是让你比什么呢?你来说第一题让我们比什么?

生:第一题让我们比长短,(师带孩子读题)。

师:第二题谁知道?你来说。

生:比长短(师带孩子读题)。

师:第三题谁来读题?你来。

生:最长的画勾,最短的画圆。

师:现在你能帮他们比比吗?

生:能。

生:做好了。

师:找几个坐姿端正的来说一下答案,第一题谁来说?

生:第一条画勾,第二条画圈。

师:同意吗?(同时出示课件答案)。

生:同意。

师:第二题谁来说一说?

生:第一本画勾、第二本画圈。

师:同意吗?(同时出示课件答案)。

生:同意。

师:第三题谁来说一说?

生:第二条绳子是最长的,第三条绳子是最短的。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妈妈说谁打的结多,谁就是最长的。

师:哦!他说谁的打结多,谁就最长。他是这样想的你是怎么想的?谁有不同的想法来发表一下,你来说。

生:因为第二条有两个圆圈,其他的没有。所以第二条最长。

师:那我们把它拉直来看看是不是第二条最长。(课件显示)谁是最长的?

生:第二条是最长的。

师:我们给它打勾。这一条是?

生:最短的。

(有的说第二条最短、有的说第三条最短,还有的说一样长)。

师:有的小朋友说第二条短、有的说第三条短、还有的说两根一样长。现在有什么办法才能帮他们比出长短呀?谁有好办法呀?好!你来说。

生:把它拉近。

生:第一条长,第三条短。

师:看来呀。我们在比绳子长短的时候要怎么做呀?小朋友发现了吗?发现的把你的小手举起来。在比绳子长短的时候要怎样做才能比出绳子的长短来,刚才小朋友看到了吗?非常多的小朋友都发现了他们非常细心的。你说。

生:线条要排整齐才能比出长短。

师:说的太棒了,要把绳子对齐的对吧?(看大屏幕)第一条是最长的,第三条是最短的。

练习4:

师:接下来我们再看一看,这三只小蚂蚁要干什么呀?

生:回家。

师:这三只小蚂蚁他们要进行走迷宫比赛,邀请小朋友来当裁判呢,你们喜欢当裁判吗?

生:喜欢!

师:接下来大家一起看屏幕,第一只小蚂蚁选择了这条路线,第二只小蚂蚁选择了这条路线,第三只小蚂蚁选择了这条路,小朋友赶快来帮他们看看,哪一只小蚂蚁选择的路线是最长的,哪一只选择的路线是最短的?请小朋友看数学书第17页的第四题开动你的脑筋想一想,填一填,填完的和小组的小朋友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好吗?(教师巡视指导四人一组交流想法)。

师:好,这一组的小朋友已经开始交流了。其他小组做完也互相交流一下想法吧。

生:好。

师:哇!你看小手都举起来了太棒了。你来说,对了就是你别怕。

生:第一只走了很多弯是最长的。

师:有几个弯能数给小朋友听一听吗?我们下面一起看大屏幕来数一数有几个弯?

生:我把小蚂蚁走的线分成一段一段的来数。

师:数小线段的对吧。(对)小朋友想不想听她数一数?

生:想。

师:你来看看那位小朋友最认真听你数的。好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生一起数发现第一只走了10小段、第二只走了8小段、第三只走了9小段)。

师:现在我们看看小朋友的眼力怎么样?我们把他拉直了,小朋友来比比看,哪一条最长,哪一条最短?谁来说一说。

生:第一条最长,第二条最短。

师:小朋友非常有眼力的。

三、找一找生活中的例子:(比高矮、长短、厚薄)。

生:好。

生:我的铅笔比他的铅笔长。

师:你看看哪个小朋友是最遵守纪律的那颗小星星,小眼睛都看到这里来了。(师走到最守纪律的小朋友旁边)你看看这个小朋友表现多好呀,他的小眼睛都看着你呢!大家看看这个小朋友表现棒不棒。

生:棒。

师:我们把掌声送给她好吗?生:棒棒棒,你真棒。

师:你想不想像他一样棒,请你坐端正了,小眼睛都看到哪里去了。好,你继续说吧。

生:我的铅笔短,他的铅笔长。

师:对了,铅笔可以比长短的,还有吗?

(生有的比橡皮,有的比文具盒、有的比尺子、有的比书)。

四、小结:

师;小朋友生活中啊!原来有很多东西是可以比高矮、长短、厚薄的。小朋友今天你学会了什么?谁来告诉大家,你说。

(生说自己的收获)。

生:是。

师:好我们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希望小朋友把今天在课堂上学到的本领带回家,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也比一比高矮。

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范文(16篇)篇十五

师:学习数学上我们有一个好帮手,看看是谁呀?双色片!小小的双色片也蕴含了加与减。

(出示)。

1、师:你能看图列出一道加、一道减吗?

6+3=9师:你能根据图意,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9-3=6师:你也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师: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生:减法算式中的被减数是加法算式中的和,减法算式中的差是加法算式中的加数,减法算式中的减数是加法算式中的另一个加数。

师:(出示图)根据这两道算式,我们在它所对应的箭头图上的方框中应该填什么?

师:在这个图上从左向右你看到了什么?从右向左你看到了什么?

(生可能回答:我看到了6+3=9、9-3=6)。

师:对,从左向右看它对就是我们刚才列出的加法算式6+3=9,反过来,从右向左看,它就是我们列出的减法算式9-3=6。好,现在请你们拿出练习纸,完成练习纸上第1题。

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范文(16篇)篇十六

教学目的。

1.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2.组织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3.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

在实际中应用理解.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步骤。

一、情境引入,进行环保教育.

1.出示图片:主题图。

2.教师谈话。

二、问题摆现,体会计算多样.

(一)教学“8+?”

1.根据问题,同学自己思考.

2.小组交流.

3.全班讨论.(出示图片:说一说1和说一说2)。

(二)比较。

1.计算对比。

9+6=15。

8+6=14。

教师提问:你有什么收获吗?我们再看几组,先计算,如果有收获请你验证你的想法,

如果没有,请你继续总结.

2.口算。

9+9=9+8=9+7=9+6=。

9+5=9+4=9+3=9+2=·。

8+9=8+8=8+7=8+6=。

8+5=8+4=8+3=。

3.小组交流心得.

4.全班交流小结.

9加几就减1,8加几就减2.

5.反馈练习.比一比,谁算得快.(说一道,算一道,并说算的方法)。

8+87+88+4。

5+88+68+3·。

8+52+84+8。

8+79+88+9。

3+86+88+2。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一)出示图片:摆一摆,算一算。

(二)出示图片:蝴蝶。

(三)出示图片:蜻蜓。

(四)组织学生到生活中寻找蕴含的数学问题(如:种树问题、游戏问题、银行问题),

选一些挑战性问题大家进行讨论,并加以解决,使之深刻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四、课外研究.

7+()6+()。

有什么办法计算更快?

教学点评:

本节课创设了故事情境,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掌握了多种算法,并知道哪种算法最简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教学中应注意练习的形式应多样化,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相关范文推荐

    s店前台接待工作计划(热门23篇)

    前台是一个机构、企业或者团体的门面,是给外来客人、顾客或者访客的第一印象,所以前台职位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前台工作中的小技巧,可以帮助大家提升工作效率。

    2023年物业半年个人工作总结(通用18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工作目标和计划进行评估和调整,从而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成果。在下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月工作总结中提到了自己取得的成绩和遇到

    2023年学校巡察问题反馈会表态发言材料(优秀16篇)

    学校是一个团结友爱、和谐进取的集体,我们共同努力,共同进步。以下是一些写学校总结的范文,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巡察组对我村各项工

    2023年初中物理功教案一等奖(通用18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理的教案可以帮助他们更加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以下这些例子是初中语文教案的典型范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这堂课的核心就是要做好几个演示实

    最新工程保洁服务合同(汇总16篇)

    服务月是为了让客户感受到更加关怀和贴心的服务,加强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以下是一份来自社区居民的服务月总结,展示了他们对活动的认可和感谢。甲方:乙方:甲、

    最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案(专业19篇)

    教案是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等制定的教学计划,它是实施教学的重要指导工具,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课堂教学。通过研读这些二年级教案范文,你可

    最新人才之家建设情况汇报(热门14篇)

    情况汇报需要我们注意说服力和逻辑性,以确保接收者能够理解和接受所提供的信息。如果你感到写情况汇报比较困难,不妨阅读以下的范文,或许可以给你一些启发。

    最新感恩教师演讲比赛方案(热门15篇)

    感恩是一种智慧,让我们学会感激每一次成长和进步的机会。感恩的总结是一面镜子,以下范文或许能够让你看到自己在感恩的道路上的所思所想。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2023年幼儿国旗下演讲稿新年(精选20篇)

    国旗下,我们铭记着历史,反思着过去的痛苦与挣扎,更加珍惜和爱护现在的和平与幸福。下面是一些国旗下的总结范文,它们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发现更好的写作方式。

    2023年女生简单大方自我介绍文案(汇总23篇)

    通过自我介绍,我想让大家了解我不仅仅是表面展示的那个人,还有更多的内涵。通过对这些自我介绍范文的学习,相信大家可以掌握写出一篇较为完美的自我介绍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