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欣赏的诗歌 诗词一组欣赏(精选11篇)

时间:2023-10-16 作者:雁落霞2023年我欣赏的诗歌 诗词一组欣赏(精选11篇)

爱国标语是引导社会风气向上向善的有力工具。如何运用巧妙的细节来增强爱国标语的感染力和表达效果?借助一些经典爱国标语,我们一起探讨什么是真正的爱国精神。

我欣赏的诗歌篇一

真珠帘

流光分付池塘色。随风曳、云锦鳞波烟幂。婀娜绿裙移,送清芬柔密。叶底蛙声鸣不已,悄飞入、小荷青翼。花魄,问谁与魂销,堆晴泼碧。盈滴、小月银杯,有瑶台旧梦,珠凝露溢。并蒂醉临波,又藕连相惜。软语殷勤依耳畔,伴昵昵、两心同织。脉脉,念清圆欢喜,年年今日。

昼锦堂*重阳有寄

坠叶残花,寒风浸雨,夜阑铃澈斜檐。寂寞梧桐深院,往事眉尖。还将心痕纤指绕,却看窗外水垂帘。频回首,唤了流光,寻来沈醉三三。遥参。烟眷眷,更漏断,人间有梦微酣。景色清明又逝,笑也恹恹。聚离轻许多情泪,温柔化作落梅签。天涯处,长记那年新月,红袖香添。

惜秋华

叶卷西风,坠斜阳,蝶舞梧桐西苑。冷浸翠帘,霜阶又添深浅。迎秋细数流光,漫惹影、心头长短。留连,话温存、眼底烟痕轻剪。飞梦伴云远,怯空鸣断雁,危楼凭晚。许小字,皆付与、世间寒暖。青山望断枫红,暮景移,岁华偷转。谁换。听檐铃,月光吹满。

我欣赏的诗歌篇二

(一)扫除字词障碍(包括查明典故)

阅读诗词可能会碰到两种情况:第一种通俗易懂,没有艰涩的字词,也没有生僻的典故,比如清代陆次之的《五人墓》:“五人五匹夫,五人五君子。埋骨在青山,题名在青史。”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就能读下来;但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不见得能读懂;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可能读懂,但未必能挖掘出其中深刻的含义。其中的关键是要了解“五人墓”是怎么回事。高中同学读过张博的《五人墓碑记》,因此可能读懂,但要从赏析角度讲。能从此诗挖掘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人,应该怎样生;又应如何死”,就不是很简单的事情了,所以,通俗易懂的诗词不见得能理解深透。

第二种情况是有较多的生字和典故。读下来都较困难,这就非借助工具书不可了。比如南宋戴复古的.《饮中》这首七律:布衣不换锦宫袍,刺骨清寒气自豪。腹有别肠能贮酒,天生左手能持螯。蝇随骥尾宜千里,鹤在鸡群亦九皋。贤似屈平因独醒,不禁憔悴《离骚》。

此诗困难的是用典太多,全诗共用了五个典故。

一是“别肠贮酒”。此为古语,言酒量过人,

二是“左手持螯”。典出《世说新语》:晋代毕卓嗜酒如命,曾说:“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三是“蝇随骥尾”。典出《后汉书・隗嚣传》,刘秀曾对隗嚣说:“……苍蝇之飞不过数步,即托骥尾得以超群。”骥,良马也。

四是“鹤鸣九皋”。典出《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九皋,指深远的水泽淤地。

五是“屈平独醒”。典出《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被放逐于滨,遇见渔父,见屈原“颜色憔淬,形容枯稿”便问他何以到这个地步,屈原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但查清典故并不是目的。关键是搞清作者用典意图即他想通过用典表达什么思想或感情。

比如第三个典故,诗人的用意是什么?从原诗句“蝇随骥尾宜千里”来看,估计复古有难言之隐。这从“宜”字可以看出。既是“随骥”本应(宜)可以飞黄腾达,平步青云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里有两种推测:一是复古曾有意“随骥”,想借他人名势而封印成名,结果却落了空。二是并无事实,只是假设:如果我有蝇苟之心,便可“随骥尾”,也早该飞黄腾达了,然而我不愿做这种丧失气节的事,从复古的性格和经历看,当以后者的推论为准,这由下句更可得到印证。

这就联系到第四典的用意。复古以鹤自比,觉得自己是鹤立鸡群,但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鹤的本性。鹤总要独立孤鸣,其声闻于野,而鸡群是无法理解的。诗人为自己绘出一幅孑然傲立,顾影自怜的画像,清高傲岸使他不可能去作“蝇随骥尾”的事情。

这样,两典就和作品的思想联系起来了。由此更能深刻理解诗人阶

[1][2][3][4][5]

我欣赏的诗歌篇三

风流子

枯叶枝头几许?一对痴男怨女。卿我我,我卿卿,羞得鹊儿飞去。无语,秋暮,慢慢搜寻高树。

风流子

游荡长衢年少,有女回眸浅笑。双蝶绣,绿罗裙,柳叶弯弯面好。真巧,真巧,偶遇天涯芳草。

花前饮

冷风寒露渐秋暮。百花谢、愁肠何去?酌酒孤影单,对月饮、时情苦。

大醉凭阑万千绪。几多怨、魂无归处。泪眼闻老歌,却道是、数数数。

七绝.随感

秋去冬来冷气生,鹊巢入雪到天明。

早知霜露枯花近,何不辛勤在五更?

七律.观国庆阅兵有感

神州腾跃亿人欢,跨海翻江莫畏难。

伏虎猎狼强国惧,除妖斩怪友邻安。

大鹏展翅飞千里,鸾凤和鸣涅九盘。

歌舞升平春色好,万民合力耀峰峦。

依照佛教传统的说法,农历二月十九是观音菩萨诞生的日子,六月十九是观音菩萨成道的日子,九月十九是观音菩萨出家的日子,这三个十九都叫观音节。今天是农历九月十九,为观音胜缘(出家日)。特作一首《庆金枝》词赞南无大慈大悲广大灵感救苦救难白衣大士观世音菩萨。

庆金枝(新韵)

王燚

南海观世音,静端坐、紫竹林,杨枝轻洒落甘露,万众苦离身。

悲心法眼观三界,寻声现、难离人。净瓶大愿誓弘深,苦海度迷津。

七律.观海随感

一望无垠碧水边,祥云朵朵住神仙。

轻舟数点漂天际,翠岛三枚隐浪沿。

洁白沙滩游客聚,蔚蓝镜面海鸥旋。

虚怀若谷容千类,大气磅礴纳百川。

如梦令

枯树残花几许?落叶飘零无数。细雨伴斜风,凉透条条荒路。无助,无助,冷枕寒衾秋暮。

如梦令

秋暮松江两岸,燕舞莺歌消散。满眼草枯黄,落叶飘飞梦断。幽怨,幽怨,寂寞深闺桃面。

七律.随感

寞坐鸡窗忆往情,才华横溢远山惊。

风生水起千般顺,雨落花开万事平。

柳绿桃红春色盎,天蓝景秀日晖明。

黄粱一梦韶光去,直叫孤魂怨泪盈。

七绝.夜凭栏

灯火阑珊夜未央,寒烟浓雾两茫茫。

松江北侧霓虹暗,孤鹊哀鸣怨冷霜。

我欣赏的诗歌篇四

一剪梅心路迢迢

一夜东风万物娇,醉了黄莺,醒了红桃。

群花绽放吐芬芳,蝶舞逍遥,燕舞逍遥。

漫写新词慰寂寥,心雨潇潇,泪雨潇潇。

青春几度负时光,路也迢迢,梦也迢迢。

画堂春

一帘幽梦几回真,醒来细雨纷纷。

杜鹃啼过乱红尘,无处销魂。

花谢花飞满地,依然陌路行人。

拈花无奈抚伤痕,又到黄昏。

七绝无题【新韵】

闲来逸兴逛山坡,翠郁红衰意欲何,

待到春迟花事了,几人曾记那时歌?

七绝闲钓【新韵】

风和日丽鸟欢歌,柳影亭亭映入河。

此景此情人已醉,鱼竿收起赏清波。

我欣赏的诗歌篇五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送崔九》

唐·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渡汉江》

唐·李频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我欣赏的诗歌篇六

登紫荆山怀远

紫荆高处望神州

一片繁华入烟流

长江水流天尽处

两岸春色一眼收

秦淮话别

旧时水榭楼台,今朝高楼别院。

流水不见往昔清,柳色不减当年。

千年烟花地,今又是,明月空照楼台。

缘定今生相遇,来路也等千年。

情话说到心痛时,爱是刻骨缠绵。

一曲未尽弦断,别泪眼,从此天涯路远。

遥寄白娘子

西湖烟雨今又是,断桥边。

仙子何去,豆蔻风姿未见,只留佳话千古流传。

想当年,同船渡,十年修来。

谁说天无情,雨下断桥,一伞定来三生姻缘。

不求江山万里,只愿美人一倾笑。

一叶兰舟泛江上,朝看日出暮看潮。

烟雨笼村郭,湖水生青岚。

翠柳含烟,桃花渡口画船,又是春色江南。

病起相思遥寄

情断江南路,宿雨初收,留下一地伤愁。

一院海棠春不管,侬替花愁!

人散情未了,转眼都休,真爱难为相守。

梦醒不见旧时人,花替侬愁!

难为情

远山暗,烟月昏。

风不止,浪难平。

凄雨将近,远处虫鸣三两声。

天涯路,隔相思,西楼雁去无归信。

夜凉寂冷。谁人寄吹笛,愁杀夜思人。

难眠夜,杯酒借浇愁,孤影伴青灯。

身世薄,似浮萍,浪迹天涯踏舟行。

难做人,难为情,错爱苦了相思人!

叹只叹,前途渺茫,功名难期心愿难成!

恨只恨,流年似水,花样年华过了谁等?

怨只怨,天不遂人愿,造化弄人!

无奈是,空留遗恨,日落西沉又送黄昏!

别离恨

人生自古是

伤离别

不堪岁月生误差

多情人

掩面泪

日夜煎熬憔悴

看不尽

芳草鲜花

却不是

心中她

现实里没有童话

只有断肠人在天涯

望月怀人

他乡独饮对黄昏,流水东去断梦魂。

推门遥看天上月,月光依旧照离人。

去年月在人同在,今年月同人不同。

同样望月人何处?此时此地难为情!

我欣赏的诗歌篇七

1、阴山岩画

满岫天书满岫谜,青峰埂下悟禅机。

桑田沧海谁能解,问罢娲皇问伏羲。

2、再游奈伦胡

放眼平湖顿释愁,惜无双翼逐飞鸥。

躬身欲问垂纶者,哪种鱼儿肯上钩?

3、游马兰花谷

偷闲一日小神仙,软草酥酥气味鲜。

我欲花丛眠一宿,恐因重露湿衣衫。

4、环卫工

一曲晨歌唱亮天,长街寂寂帚声传。

向来专管不平事,扫尽腌臜路更宽。

5、五律在京能风电场

躁动因春暖,驱车向草原。

茫茫无极致,缓缓显悠闲。

钱自高空落,能从域外传。

西风真一狗,驯顺任人牵。

我欣赏的诗歌篇八

欣赏诗词九要(二)

(三)研究布局结构

诗词无论长短,分析前都要研究结构。尤其是较长的诗词,如果不能解剖,分成几块,那就很难入手分析了。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全诗共120句,内容非常丰富,如果你逐句串下来,每句的意思大致能懂,但全诗的脉络却显得模糊。所以必须进行结构分析,把诗分成三大部分:一、“尽口君王看不足”。写出一个重色轻国的天子,一个娇媚恃宠的贵妃,为后面迷色误国必然演出的一幕血泪悲剧做好铺垫。二、“魂魄不曾来入梦”。写爱情破灭,贵妃赐死。尽力渲染凄凉萧索的环境以突出明皇的寂寞和悲伤。“此恨绵绵无绝期”。写贵妃已在仙境,但两人对爱情的向往已成泡影。最后点出“长恨”的题旨。这样对全诗的概貌有了基本理解。再对每部分进行细致分析就较容易了。

短诗也一样要分析结构,如郑燮的题画诗《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结构上讲,首句写根坚,不但为第二句写根基铺垫,且为后两句的万劫不毁张本。第二句写根基,第三句写磨难(结合他的经历分析)已经可以看到韧竹(实际就是作者)的坚韧性格。第四句写骨气,把韧竹形象推到最高潮。四句诗,句句推进,前后照应,形成一个完美的艺术形象。

词如果是双调,已分出上下片,大的结构已然分明,一般规律是上片重景下片重情。如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上片写江边所见雄伟景色。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束句,承上启下,过渡到下片赞扬周瑜的英雄业绩,进而和自己对比,抒发出“人生如梦”的消极慨叹。

但词的结构并非全是上景下情。如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上片)便已含很深的感情:江水中有多少逃难百姓的眼泪!西北望长安,可叹被群山所阻,哪里望得到!忧国忧民之情已跃然纸上。

对诗词结构的分析,有时可看出作者的匠心,好的诗词句段不可轻移,是非常严谨的。

(四)体会诗中意境

意,指作者的主观想像;境,指客观存在的环境。意境是客观景物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经再创造的产物。意境本来就是带有主观色彩的“有我之境”。读诗如果不能把作者创造的意境体会出来,当然就不会产生审美感受。因此读写景诗体会意境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现在我们该回答第一部分提出的问题了。

如何把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所写的意境体会出来呢?请看下面这段描写:

这是一个长镜头:在去往黄四娘家的小溪两旁,绿肥红艳,姹紫嫣红。诗人一路走,一路观赏,浮在花的海洋中,弥望的是奇花异卉,闻到的是浓郁花香。从色彩的艳丽,到沁人的花香,都使诗人沉浸在美的享受中。镜头集中在大小各异、色彩不同的花枝上。镜头推近,映出众多花朵。“千朵万朵”已使人有数不尽之感,但写其多还不能写出花的质感和重量。而“压技低”却形象而逼真地写出花的质和量。这是一个特写镜头,读者仿佛看到数朵硕大的花团盛开在绿叶陪衬下的枝叶中。微风吹来,枝条在微微颤动,似有不胜花重之态,而艳丽的花朵却含靥放蕊。显出一种少女对青春的矜夸。这是一个多么迷人的镜头啊!“压”“低”两字不但写出花朵的大而多,同时从静态中写出微微的动态,更赋予花枝以感情,引发读者广泛的联想。

再看,戏蕊彩蝶在花丛中流连忘返,不时在花间翩翩起舞。如果说上两句还是描绘花朵静态的妩媚,那么第三句则写出戏蝶动态的舞姿。这里的“戏”和“舞”都用了拟人之法,写出了众多彩蝶忽上忽下、时左时右、乍停乍飞,扇动翅膀的优美舞姿。此时作者已把艳丽的花丛作为背景,而把镜头集中在翩然起舞的彩蝶上,由静过渡到动,更加深化了“春意闹”的意境。但作者并未止笔,正当诗人也“流连”于花艳煤舞之时,耳边又传来黄莺娇嫩的啼声。至此,诗人便把视觉、嗅觉、听觉等感受写全。从多方面唤起读者的美感体验。“恰恰”两字也恰到好处地写出诗人对当时意境的潜在感受:当诗人从视觉、嗅觉感知外界自然的色艳、形美、花香、蝶舞等多种景色时--恰在此时从听觉又感知了娇莺自由自在的啼叫,这就形成了一曲多角度的优美的自然交响曲,今诗人也令读者陶醉在这一幅大自然的美景中。

仅仅四句诗,诗人不可能像小说家那样把自己创造的意境详细地给你描绘出来。只有通过你的想象,才能把诗合成一幅幅生动画面并像电影一样衔接起来。这也是一种审美创造。每个人的审美联想可能不尽相同,但都可以得到审美愉悦。联想越丰富越细致,画面便越生动越动人。诗是形象的又是凝炼的,它为读者提供了广泛的想象余地。阅读写景诗如果缺乏这种想象力,那就必然觉得枯燥无味了。

学习诗词鉴赏应该逐渐培养锻炼这种能力。比如给你一首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迹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你能把诗的意境描绘出来吗?不妨试一试。

对于写景诗意境的体会可参见本部分第一个问题中对姜夔《湘月》的描绘。

(五)考查有关背景(包括了解有关史实)

有些诗词在阅读时并不需要去考查背景,如某些写景诗,像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杨万里的《昭君怨》(咏荷上雨)等。但有些写景诗却较为复杂了。比如南朝诗人江淹的《望荆州》:

奉义至江汉,始知楚塞长。南关绕桐柏,西岳出鲁阳。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悲风挠重林。云霞肃川涨。岁晏君如何?零泪沾衣裳。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一闻《苦寒》奏,再使艳歌伤。

此诗结构可视为前八后六两部分。前八基本上是写景,后六则重在抒情。但写景中已带有浓烈的政治悲叹,和后面的抒情实为有机的整体。

首句便言自己是“奉义”到荆州的。江淹曾作为属僚随宋建平王刘景素往镇荆州,而刘景素早有谋反之心。江淹已有察觉,曾规诫苦谏,但刘因受左右怂恿已难易辙,故此江淹时时有危惧之感。下两句描写“楚塞”之长,实为夸张之笔,恐怕有侧写镇守荆楚责任重大之意。而再下的写景也正是他危惧之感的外现。深秋,凄冷的荒郊,万木萧条,一阵悲风吹过,发出阵阵哀鸣;天上的云霞照在暴涨的沮漳二水之上,更显得周围一片寒瑟。这寒秋之景正象征着政治前景的险恶。“岁晏君如何”这里的“君”当指刘景素。“岁晏”似有双关,一指时令已至深秋,另似暗指刘已到岁暮途穷之日,预示其险恶前景,故有“君如何”之问。从“玉柱”、“金樽”来看,似乎这是一次露大宴饮,但既无热烈场面,又无欢愉情绪,有的却是一片冷寂。琴瑟不奏,徒然蒙上一层露水;金樽未饮,白白凝上一层冷霜。突然,不知那里奏起《苦寒行》来。这支描述行军艰难苦寒的'乐曲,更增加了诗人的悲戚。

刘景素不久移镇京口,“与腹心日夜谋议”,江淹知祸机将发,又赠诗隐谏,终触怒刘而被斥为吴兴令。不久,刘举兵失败,招致杀身之祸,而江淹幸免株连。联系他写《望荆州》前后背景,便知此诗绝非一般游山玩水之作。

全诗这种冷寂悲惧的基调,如果你不知道当时的背景和诗人的处境,你就会感到莫名其妙。或者只视为一般纪游之作,那就谈不上对诗的深刻理解了。

我们在前面还曾提过范仲淹的一首词《剔银灯》(第二部分抒情诗中的“读后有感”例证)读这首词也须对范仲淹的经历、思想以及背景有所了解,否则,对词的理解不是失之浅薄,就是矛盾百出。大家知道,范仲淹以他的一曲苍凉悲壮的《渔家傲》而名垂千古,而他《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成千古名句。他确实不愧为一位忧国爱民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然而《剔银灯》一词看去却颇为消极,似乎诗人已看破红尘,视宦海为畏途,大有“生年不满百,一醉解干愁”之叹。你怎么解释这个矛盾?如果你不了解某些史实,你就会陷入迷惆之中。

然而纵观范仲淹的历史,对他的消极情绪并非不能找到一些原因。仁宗时,他迁吏部员外郎,因忤吕夷简而罢知饶州。庆历三年(1043)他已64岁,任参知政事,同富弼、欧阳修等向仁宗建设十事,主张改革官制,重视农桑,整顿武备,减轻徭役,又因被谗,出为河东陕西四路宣抚使,徙青州,在赴颖州途中病死。这是他一生中两大挫折。尤其是改良运动的受挫,他和欧阳修一样,在政敌的打击和排挤下,不可能不产生消极思想。因此当他雪染双鬓、回首一生时,感到了政治斗争的险恶和无聊,进而产生“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的想法也就可以理解了。

再看下片,是对少年学子提出的由衷告诫:“人世都无百岁,少痴老成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这里作者给人们算了一笔帐:一般人都活不了一百岁,而年幼时尚未涉世,幼稚不免愚顿;到年老时,脑筋迟钝,四体不灵,弯腰驼背,也不免笨拙;只有中间一段,年富力强,思敏体健,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只可惜一些少年总是把心计牵挂在功名之上,或追利禄而蝇营狗苟,或逐功名于宦诲沉浮。到头来怎么样呢?还不是“用尽机关,徒劳心力”!最后作者提出忠告:“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当你们面对一品那样的高官,千金那样的厚禄时,请先问一问白发人,问问他们怎样才能避免陷在那争名逐利的可怕漩涡中。统观下片内容,虽从结构上象是上片思想的推进,但因为强调了看破名利,强调了看重韶华,强调了去“问白发”,遇到名利的诱惑又如何回避,这就可以使我们把作者的思想引到更积极方面去理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曾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由此可以看出,范仲淹一生就没有牵系浮名、看重名利。他的忧乐全系于国家和人民之上。如果我们把“刘伶一醉”的消极成分削减,而把作者看作一位指导少年如何步入人生的“白发”,那么他所指出的道路应当是一条正直而积极的道路吧!

由上述分析可知,如果你不了解作者的有关经历,你就无法解释他的消极思想;但如果你不能全面了解作者思想的单调,你就很难看出词中的积极万分,也分辨不出贯穿全词的主线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了。

人的感情毕竟是复杂的,在人生旅途中必定会反映出多层面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当然在弯路的行进中总有一个大趋势,在思想的大动荡中也有一条主流。我们读《剔银灯》也会感到在消极的心绪中却不觉得颓唐,在人生经验的大中仍含着几分耿介。

可见,分析诗词还需要一点辩证思想。

我欣赏的诗歌篇九

教材分析

《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这首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表现了诗人的爱国之情。

教学目标

1.背诵默写《春望》,了解五言律诗的特点。

2.在自读自悟、合作探讨中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及主旨,能准确流畅地背诵。

3.体会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情景交融、寄情于物的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到现在,将这些诗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长城,读这些诗就像长城那样绵延不绝。诗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来踏寻古人的足迹,推测名人心情,欣赏名作之境界。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作者杜甫(712—770)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生活的时代正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变时期。公元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第二年,诗人杜甫知道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被安禄山叛军拘留在长安。春天又来了,诗人登高远望,山河依旧,然而国家却四分五裂,人民流离失所,长安城一片残破景象。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表达感时恨别、忧国忧民之情的五言律诗《春望》。

三、学习《春望》

1.听配乐朗诵。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4.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并翻译全诗。

译诗参考:

国都残破,山河依旧,长安的春天草木深深。感伤国事,见花而溅泪;怅恨离别,闻鸟而惊心。战乱烽火已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书可抵万两黄金。忧而搔头,白发一天天短少,简直挂不住束发的簪针。

5.学生齐读全诗。

6.品味全诗。

(1)本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情。

(2)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

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叛军焚烧军宫室,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破山河在”,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城春草木深”。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战乱中的长安城却是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诗的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

颈联“烽火连三月”,烽火连天,杀伐不断,诗人远离家眷,由于战事紧张,音信隔绝,更觉“家书抵万金”,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啊!

诗的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3)本诗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来抒发的?

明确:全诗触景伤怀,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四、小结

1.寄情于物

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2.这首诗格律严整。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五、作业

背诵并会默写《春望》。

我欣赏的诗歌篇十

游桂林

一群老姐桂林游,

车驶愉情乐不休。

笑语欢歌飘野外,

山花绿竹羡投眸。

《临江仙聚龙潭》

月亮斜悬榕古茂,翠峦天洞奇峰。幽溪澈澈碧淙淙。千层钟乳秀,潭濑聚群龙。

玉溅泛槎亭阁现,迎宾龙女亲恭。金鸡报晓寿桃红,水晶宫里醉,鬼斧造神功。

注:聚龙潭位于月亮山河古榕公园旁;龙女迎宾、金鸡报晓、水晶宫等均为钟乳石的天然造型之景观。

《临江仙漓江印象》

云浣清江流映碧,几重绰影殊同。八仙飞越万千峰。悬崖盈瀑泻,岸竹翠无穷。

一抹红霞金潋滟,沈迷白鹭双瞳,嘹歌撒网半空中。轻舟归满载,只想做渔翁。

注:八仙过江是漓江奇石风景之一。

我欣赏的诗歌篇十一

1.《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2.《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来不似蓬莱远。

3.《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4.《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

云窗雾阁春迟,

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

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

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

暖风迟日也,

别到杏花肥。

6.《浣溪沙》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绣幕芙蓉一笑开,

斜偎宝鸭亲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

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7.《蝶恋花离情》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暖日晴风初破冻,

柳眼梅腮,

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

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

山枕斜欹,

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

夜阑犹翦灯花弄。

8.《永遇乐·落日熔金》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9.《绝句》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0.《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相关范文推荐

    打牌老婆检讨书(大全8篇)

    标语是企业形象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能够展示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和竞争优势。要注意标语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选择与目标受众相匹配的语言风格,使标语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

    最新中班语言小小熊教案 中班语言教案爱吃水果的牛(优质8篇)

    教案中应该包含恰当的评估和反思环节,以便教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下面是一份精心挑选的六年级教案范文,希望能够给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中班语言小小熊教

    圣诞节文案短句 圣诞节浪漫暖心文案(汇总8篇)

    情感是一种真实的力量,它可以激发我们内心的勇气和坚持,让我们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的挑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精选的生日文案,祝福你度过一个愉快的生日。圣诞

    2023年阳关曲中秋月 阳关曲·中秋月原文翻译及赏析(模板8篇)

    阳关曲中秋月篇一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

    对女领导的生日祝福贺卡(优秀8篇)

    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能够提升一个人的社交能力和职场竞争力。如何在各种场合下展示文明礼仪的基本规范?下面是一些有关文明礼仪的经典问题和解决办法,供大家参考

    2023年地产销售口号霸气个字 房地产销售口号(优秀14篇)

    梦想是我们精神世界的寄托,有了梦想,我们才有了奋斗的目标和方向。梦想的实现需要有正确的方向和方法,我们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接下来,请大家仔细阅读以

    小学学校教学工作总结(优秀8篇)

    社区工作总结是对社区工作中的成果和收获进行梳理和总结,使之更具实效性。以下是一些优秀年度总结范文的精选,希望能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小学学校教学工作总结篇一xx年

    最新小学语文所有知识点总结最全整理(优秀12篇)

    军训总结是对军训活动组织和指导的评估和建议的一种书面记录。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几篇学期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参考。小学语文所有知识点总结最全整理篇一一、班级

    观察蚂蚁记四年级 蚂蚁观察日记(实用14篇)

    导游词需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如何能够写出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导游词,让游客久久难忘?在这里,我们为您准备了一些精心编写的导游词范文,希望

    龙年公司新员工的个人工作总结(优质9篇)

    导游工作总结是对导游们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表现和工作量进行总结和评估的一种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党日活动范例,供大家参考。龙年公司新员工的个人工作总结篇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