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年级美术回家的路教案 二年级回家路上说课稿(汇总5篇)

时间:2023-09-29 作者:BW笔侠最新二年级美术回家的路教案 二年级回家路上说课稿(汇总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美术回家的路教案篇一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的第5课时《回家路上》。本节课是在已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乘法,掌握“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意在培养学生建立、运用数学模型来解决相关问题能力,从而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于以上教学内容,我作了如下的教学设计:本节课是在完成了“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以回家路上作为主要线索,并通过以下活动实现教学目标。

1、创设“回家路上”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本节课的一些数学问题。

2、通过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建立“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

3、运用所建模型,解决相关问题,并通过练习,让学生感受数学简捷思维的优势和广泛应用的价值。

据教学设计,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过自主探索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学会用乘法口诀解决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收集并处理信息,进而利用相关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把建立“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作为教学重点;对复杂的信息进行恰当的选择与判断作为教学的难点。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在教法上,我力求运用启发式、引导式、演示的方法进行教学。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我在教学时特别注重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教学,如: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生动有趣地呈现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探索的空间,多创设同学之间交流的机会;特别注重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学法上,我让学生把手、口、眼、脑全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在轻松、愉快、充满活力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助于学生正确、全面、深刻地认识内容。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为本次教学设计了如下流程:

第一步复习旧知,引生导题

第二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第三步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第四步利用口诀,知识拓展

第五步引生尝试、课堂总结

下面我将具体说一说我的教学过程。

在这一步骤过程中,首先齐背2、3、4、5的乘法口诀。

课件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能找出规律横着

这样设计的用意:口诀的复习为本节课--解决乘法问题做好知识积累。)

在这一步骤中,我首先根据学生刚才的解题情况直接引导学生

你们的口诀记得真不错,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会不会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了。动物学校放学了,小动物们高高兴兴的走在回家的路上,请同学门仔细看图,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数学问题,试着自己列算式解决。

(设计思考: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经历数学再发现的过程。从而培养他们善于发现、善于思考,敢于创新,主动获取的精神,发展他们终身学习数学的愿望和能力。)

我首先出示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出示书p23.1:请同学先自己完成在书上,再集体订正

要求:认真审题,将+、x看清楚。

看图列算式

然后出示书p23.2题图,请同学门仔细观察,列出算式,再集体交流

(1)每横排有6颗星,4排有几颗星?

4x6=24(个)或6x4=24(个)

(2)每横排有7个圆,3排有几个圆?

3x7=21(个)或7x3=21(个)

最后送信游戏

师:同学们不光口诀背的熟练,还能解决这么多的数学问题,真是爱学习的好孩子,你们愿意用你们学到的本领帮助小动物们找家吗?快来试一试吧。

比比,谁送得又快又准!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评价。

设计这三种游戏活动的目的:通过比赛,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本节课的第一、第二个教学目标是此步骤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1、找一找,生活中还有那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与同学说说。

2、为了表扬同学们爱学习,今天我们一起到水果超市逛一逛,买一些自己爱吃水果吧。

(1)香蕉每千克3元,买8千克需要多少元?

(2)橙子每千克4元,买7千克需要多少元?

(3)西瓜每千克2元,小红想买一个9千克的西瓜,20元够吗?

(4)草莓每千克5元,小丽有30元够买几千克草莓?

(5)估计一下樱桃每千克多少元?如果每千克9元,买4千克一共需要多少钱?

(设计思考:拓展练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趣味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作用,明确学好数学的必要性,更重要的是促进对知识的领会与掌握)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

二年级美术回家的路教案篇二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清晰地口述出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及途中的景物,能清楚地辩认方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美术上册回家的路上说课稿,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绘画方法,大胆、自由地表达回家路上的人、景、物。

教学难点:

画面大胆、自由、生动,富于创造力。

课前准备:

学生:绘图工具(油画棒、水彩笔、水彩、水粉颜料、记号笔等)。

教师:准备与学生相同的材料及范图数张。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你会看地图吗?地图是怎样给人们指路的?

老师可以给大家看看本地的交通图,然后,找找“我们学校”所在的位置。请学生描述一下从学校回家的线路,把转弯的地方如:立交桥、铁路道口、十字路口描绘得详细些,教师提醒介绍那些标志性建筑或物体。

二、发展阶段

1.讨论:

我们要表现的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与交通图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2.谈谈创作思路。

3.出示学生作品。

提供建议:先画学校,在按照回家的路线一点一点的延伸出去,一直画到你的家,形状可以不规则。

最后根据需要添画人、景,也可用剪贴的方法。

三、收拾与整理

将自己的工具收拾好,将课桌整理干净。

四、课后拓展

将学校画在画面的中央,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画出不同往家行走的线路图。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参考交通图的表达方式,绘画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能够画出一路上有标志性的建筑、景或物。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清晰地口述出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及途中的景物,能清楚地辩认方向。

2、引导学生完整地画出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及路上主要景物。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2、新授:

(1)我们从自己住的地方来上学,你住的地方又是什么路呢?

(路牌、两边的建筑、路口等)

3、画地图可以让我们对身边的道路和环境记得更牢,首先你要能说出身边环境中的一些明显的重要的道路和转弯,还有比较大的建筑物,让我们从学校到家的过程画起吧。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以学校为中心,画出往各人家的路线,出了校门往何处去,画出主要的标志性建筑和路口的景物,重点画出家与学校。

四、作业讲评:请学生介绍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五、拓展:尝试画出从家到公园或亲戚家的路线图。

课时:2课时

教学重、难点:

1.是否喜欢这种绘画题材。

2.是否能将从学校到家的路线交代清楚。

3.绘画语言是否具有创意。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交通地图、旅游地图,范作。

2.学生准备纸、笔、胶水、剪刀,收集一些房产广告纸、建筑物、风景图片。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11月10日

活动一:

教师出示自己准备的青岛市区大地图,问:地图是怎样给人们指路的?请学生从大地图上找一找“我们的学校在地图上的位置”。

请学生描述一下学校回家的线路,把转弯的地方(特别是三岔路口、十字路口)描述的详细一些,教师要提醒大家这一路上有哪些标志性建筑或物体。如:家世界、热电厂的大烟囱。

活动二:

观察教材上的学生作品及交通或旅游地图,讨论:我们要表现的从学校到家的线路图与交通图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然后交流。

请学生谈创作思路。教师启发学生:

先画学校,再按照回家的路线一点一点延伸出去,一直画到你的家,纸不够可以拼接,作品完成后的形状可以是不规则的。

活动三:

学生绘画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线图。

如果有的学生将路线图画在一张完整的作业纸上,那么可以建议他们先将学校与家的位置定好,然后,先用单线轻轻的画出线路,确定后再具体描绘。

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活动四:

作业展示,布置学生按照居住的区域分成几个小组,下节课按照小组来进行路线图的绘画。

第二节

施教时间:11月11日——11月14日

活动一:

学生按照上节课布置的分组坐好。各组派代表起来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说一说自己上学的途中所看到的标志性的建筑或物体以及交叉路口的具体的情况。

活动二:

分配各组的任务:教师带领住在学校旁边的几座楼上的同学画学校周边的几条小区内的路;住在从港口医院到辽阳西路区域的学生一起画这一部分的路线图;住在军休五所、三所以及伊春路的同学画这一部分的路线图;住在海城宾馆以及哈尔滨路周边的同学画这一部分的路线图;住在通榆路周边的同学画这一部分的路线图。

每组发一张四开的纸,小组分路段共同来绘制这一部分的路线图,根据需要可以添加人物与景物(可以用剪贴或绘画的方式)

活动三:

各组将自己画的路线图以学校为中心按照实际的方向粘到一起。

活动四:

展览我们共同制作的“青师附小学区图”大家一起分享创作的快乐。

课后拓展:画出从不同方向回家的路线,还可以画出路上看到的事情。

札记:

让学生按照居住的区域分成几个小组,按照小组来进行路线图的绘画,是我在备课时的突发奇想。这一招儿果然灵,学生们非常乐于和住的近的同学合作,而且大家一起回忆,画出的路线图内容非常丰富、翔实,也更有趣味性。合作拉近了同学的心,相信他们以后在一起上学、放学的路上会更加得开心。

二年级美术回家的路教案篇三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数数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乘法口诀的起始阶段,也是进一步学习乘法运算的基础。

1、知识目标:结合小动物回家的具体情境,逐步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力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3、4、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的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

根据题意提出问题,并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这一堂课的设计,我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数学用数学,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巧,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方法如下。

(1)直观演示,操作发现。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知,理解新知,应用新知,从而巩固和深化新知。

(2)巧设疑问,体现两“主”教师通过设疑,指名学习方向,营造探索新知的氛围,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研究等活动中参与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3)运用迁移,深化提高: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教学学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概况出知识点,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

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六个教学程序,情景导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数学游戏、课堂加油站、总结。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老师现在有一段语音想让大家听一听,对于我门来说一点也不陌生,每天都可以听到的,仔细听完之后告诉老师,你是在什么时候听到过呢?学生会回答放学的时候听到过。接下来出示本节课的主视图说,这是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放学的情景,他们在干吗呢?学生会说回家的路上,因此(板书:回家路上)

1、发现数学信息

2、小组讨论,写出自己想的数学问题,比一比谁写的多。

3、学生反馈(采用你问我答)我会这么问:哪位同学的勇气先来提一个数学问题,接着请另一个同学进行回答。给予拍档奖励。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1、看图回答问题

2、填一填(引导学生说出每段表示多少)

3、看图列示计算

同学们练习了那么久让我们放松一下吧,接下来有两个游戏。

1、乘法口诀小组内对口令

2、乘法口诀接龙

这一部分是本节课学生提升的环节,出示一副情景图,学生自主发现数学信息,在练习本上写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并对于完成好的学生进行当场批改。

二年级美术回家的路教案篇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绘画方法,大胆、自由地表达回家路上的人、景、物。

教学难点:

画面大胆、自由、生动,富于创造力。

课前准备:

学生:绘图工具(油画棒、水彩笔、水彩、水粉颜料、记号笔等)。

教师:准备与学生相同的材料及范图数张。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你会看地图吗?地图是怎样给人们指路的?

老师可以给大家看看本地的交通图,然后,找找“我们学校”所在的位置。请学生描述一下从学校回家的线路,把转弯的地方如:立交桥、铁路道口、十字路口描绘得详细些,教师提醒介绍那些标志性建筑或物体。

二、发展阶段

1、讨论:

我们要表现的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与交通图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2、谈谈创作思路。

3、出示学生作品。

提供建议:先画学校,在按照回家的路线一点一点的延伸出去,一直画到你的家,形状可以不规则。

最后根据需要添画人、景,也可用剪贴的方法。

三、收拾与整理

将自己的工具收拾好,将课桌整理干净。

四、课后拓展

将学校画在画面的中央,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画出不同往家行走的线路图。

二年级美术回家的路教案篇五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2、3、4、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练习课,是对2、3、4、5的乘法口诀的巩固与疏理。学生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主动提出数学问题,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从而提高学生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在数学游戏的方式下会主动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了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能力目标:提高根据题中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说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利用数学游戏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根据题意提出问题,并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取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体系。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相互促进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方法,真正做到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在具体的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中,来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总体回顾课,也是综合复习课,我从以下几方面设计此课。

1、通过学生背诵2、3、4、5的乘法口诀来了解学生对口诀的掌握程度。

2、出示一组口算题,要求学生说出结果的同时,说出对应的乘法口诀,以此来巩固乘法口诀的应用。

3、出示书中图画,并用讲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说知道的`信息(在这里采用自己说,同桌说,全班交流并补充的形式),这样,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且培养了学生勤于动脑,善于观察的能力。

4、根据信息提出乘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这些问题。在这里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边提问题边计算,然后同桌合作一人问问题一人回答,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了有条理地表明自己看法的能力。

5、最后做几组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的乘法口诀。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我尝试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力图营造一种积极愉快而又富有智慧的教学环境,更好地将学生的情感与认知,感受与理解,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通过教学促进学生数学智能整体而和谐地发展。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