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文重要(通用17篇)

时间:2023-11-15 作者:翰墨德育论文重要(通用17篇)

年末将至,总结工作是我们对一年来的努力的一种肯定和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德育论文重要(通用17篇)篇一

摘要:北京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二年了,但美术新课改刚刚实施了一年,而笔者所在学校不仅开足了必修模块课时,而且还同时开设了八个选修模块。这一年的美术教学中,笔者越发体会到德育教育对美术教学的影响力。德育是当前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在学校中,实施德育的途径很多,其中通过各学科教学使德育与教学相结合,用知识本身去吸引、教育、影响学生是重要的途径之一。美术教学作为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美术课以其自身的特点证明在教学中也可以渗透德育。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不同的形式将德育教育渗透进课堂中,而德育又促进了美术教学,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美育;德育;美术教学;德育渗透。

美术教育是一种形象化、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审美教育。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给学生以积极的思想影响。美好的艺术形象,可以给学生展示出社会生活的画卷,展现出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如果说,德育重在晓之以理,那么,美育则重在动之以情,只有有情,才可达理,情理结合,然后导之以行,方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美育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陶冶其道德情操。所以我们的美育应当以德育教育为中心,两者相辅相承、互补互利。美育中渗透着德育,从而进一步也促进了美育的纵深发展。

新《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美术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教师既要懂得在教学中进行美育,更要懂得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美育和德育情理结合,相辅相成,寓美育于各种德育活动之中,寓德育于各种美育活动之中。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美术教学也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大力提倡美育,并企图以美感教育完成道德教育的任务。

美术新课程改革实施已经一年了,在必修和选修模块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充分感受艺术美的同时提升其情感素养、培养良好品质的德育渗透作为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过去了,在积累经验的同时也有了更深的体会,那就是找好切入点,就可以达到美育与德育相得益彰的效果。我在美术教学中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德育渗透的。

国家教委在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开设艺术欣赏课是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开阔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使之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其全面发展。”主要是通过对中外古今的各种优秀作品,有代表性的作品的介绍、赏析,使学生逐步获得审美的愉悦,受到教益和启迪。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欣赏课对学生思想意志、情感有很大的影响,而思想、意志、情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的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利源泉。”

对于美,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而对于美术作品中不同的`表达方式很多人则表示了不理解。在刚上欣赏课时,有很多同学往往只会接受具像的美术作品,认为只有画得像才能称得上是一幅好作品,对抽象与意向作品的艺术价值则表示了质疑。在后来的欣赏课上,学生明白了事实上东方和西方在文化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在美术作品上就表现出了不同的创作手段。如中国画就是以线造型为主,在宋元明清文入画中更多地体现了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文人思想。而以欧洲为主的西方古典绘画则以明暗造型为主,强调光线对物体的影响,追求真实的艺术效果。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作品更是艺术家对生活的体验,借助艺术语言进行表达。他们的创作会不仅受到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响,还和本人的经历、性格、世界观、艺术馆、潜意识等密不可分。比如在朱耷形象怪异、信笔挥洒、奔肆不羁的作品中就反映出本人内心所压抑的痛苦。同样从徐渭的画与诗文中感受到画家“胸中有一段不可磨灭志气”。体会到齐白石你苍劲有力的笔法和浓淡干湿的墨色变化中蕴藏的美感。从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中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从他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感受到艺术家天才的想象力创造力。达・芬奇的严谨、拉菲尔的唯美、米开朗基罗的力量以及文艺复兴的人文气息给同学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了解了蒙克的身世后,学生们看懂了《呐喊》。理解了为什么中国古代花鸟画家喜欢表现被称作“四君子”的梅、兰、竹、菊,那是因为这些植物的特性与人们的思想情感有着某种联系。课堂上,一幅幅作品为学生打开了一个由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组成的多元化的美术世界,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学生们也从画面的色调中找到了生活中的色彩,了解了色彩对人类及整个自然界的重要性。懂得了生活中的色彩与自然界中色彩的区别,知道了什么是协调,什么是对比,学会了用色彩装扮自己。课堂上,学生们习惯了交流,学会了沟通,懂得了理解与宽容,我确确实实感受到了学生在精神状态上的变化。

陶艺课中有很多以小组为单位的制作活动。俗话说“千人千面”,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生活环境、成长经历、思维习惯、认知方式都是有差异的,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想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某些优势,及时启发并提供帮助,还要强调每个小组的分工协作。陶艺教学首先体现的是操作性,课上应立足于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尽量提供条件使之多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受陶艺的魅力及学习的乐趣。如在盘条制作中,我没有提过多的要求,而是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由于泥条盘制法是陶艺成型技法中最为方便、造型表现力最强的技法之一,学生操作起来比较容易,发挥空间很大,课上,充分展示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搓泥条的,有盘筑的,还有做装饰的,大家快乐的参与其中,团结协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瞬间里改变的形态,打开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展现了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制作过程中学生找到了久违的快乐。

德育论文重要(通用17篇)篇二

岁月如梭,每位班主任都要依依不舍地送走一批又一批自己辛勤耕耘的学生。我们作为教师的都这样感到,当学校生活已成为逝去的一页,当学生时代的憧憬正变为生活的现实,当人们十年或几十年后相聚时,谈起当年的校园生活,最难忘的话题之一就是当年班主任精心组织的一个又一个成功的班级活动。其实,在校学生日常谈论得最多的话题之一也是校园和班级开展的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首先,开展班级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和途径。通过开展各种主题鲜明、思想政治色彩浓厚的活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觉悟。

通过各种活动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好传统。五六十年代的学雷锋、学王杰、学焦裕禄等活动,在提高人们思想觉悟特别是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曾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遗憾的是,我们不少班主任没有很好地继承这种可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只局限在一般的口头传授上,效果不明显,如在宣传雷锋精神中,相当班主任只是说说而已,并不认真组织实施,没有计划性,使得“学雷锋”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实际效果。为把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得生动活泼,让学生主动接受,我经常开展一些主题鲜明的活动,寓教于乐,却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学生的思想觉悟提高很快。如,为学习和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精神,我组织开展了《纲要》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还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开展的《纲要》黑板报比赛。在活动中,学生主动去学《纲要》内容,并去查找相关材料出版报,这样,活动的过程就变为学生学习的过程、自我教育的过程。同样,在组织学生学习和宣传党的十六大精神中,我也采用活动的形式进行,如手抄报比赛、诗朗诵小组赛、“十六大知多少”问答赛、观看“十六大”专题图片展等,效果相当好。其他的活动如“走向世界的中国”读书教育活动、“讲文明、树新风”、“科普周(月)”、“青年志愿者行动”等等,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因为这些活动的内容本身从根本上说就是为宣传和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而设计的,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而开展起来的,有明确的教育目的,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其次,开展班级活动是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有利于班集体建设。表现在:

1、通过开展班级活动,能不断地实现班级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

要建设班集体,开展班级活动是一个重要的措施。班级活动是一个班生命力的具体体现,根据班级建设的不同阶段开展相应的活动,能使班集体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如在团队活动中,都要求学生做到“守规”“民主”“团结”“互助”“奋进”等要求,而班主任在组织这些活动中就会有意识地贯彻这些要求,并用以衡量学生的表现,从而达到把班集体建设成为“讲文明”“讲纪律”“勇攀登”等相应目标的班级。我发现每开展一个活动,就是向班级目标的一次迈进,而搞好一次活动,就是增强班集体凝聚力的一次契机。

2、通过开展班级活动,能不断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平时教师不易发觉学生的才能,而通过活动,却很快地发现他们的特长,以便日后让他们做到人尽其才,安排他们担任适当职务。如在开展体育活动中班主任会发现体育人才,在文娱活动中,会发现艺术人才,在演讲和朗诵比赛中会发现口才特长生。同时在活动的准备、实施、小结的过程中,班级干部会得到相应的锻炼,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班干、团干在组织活动时,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赢得同学们的尊敬和信任。如果班干、团干一个学期从头到尾只是负责干送作业、安排扫地等“粗活”,那只能是培养了一个听话但没有创造能力的干部。一个良好班级的形成,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班级干部群体和各种有创造性发展的学生,这是建设班集体的重要保证和力量所在。

3、通过开展活动,能不断地促进班级学生的人际交往,使学生之间更加民主、和谐。

不少班主任在对内向型学生进行教育时,都选择了活动这一方式,因为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有助于同学间彼此了解、相互帮助,在活动中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我班的一位男生,平时寡言少语,与同学交往与交流都很少,用同学的话说,就是一个“寡人”,我多次与其进行面对面的谈话都无济于事。后来,我特意安排他参与班级间的篮球赛、拔活赛、20×50米男女接力赛以及小组辩论赛等活动,在活动中他很快就受到感化,主动与同学交流看法、讨论问题。慢慢地,他开始关注班集体的荣誉了,也主动向小组提见意了,还帮助策划开主题班会,班上的同学也对他刮目相看,原来死气沉沉的小组活跃起来了。实践证明,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的班级活动,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调整,对学生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而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又有助于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再次,开展班级活动是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培养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开展活动除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外,还在以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通过开展班级活动,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应试教育下,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践是相差甚远的。如果开展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将会得到明显的提高。现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强调“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活动”成为教学的一项新要求和评价学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学生在活动时不仅要看、要听、要写,而且要说、要做。如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学生要深入社区、家庭、厂矿、相关单位,与相关人员进行交谈,收集材料,甚至要亲自动手感受、感悟。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实践活动课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这也说明了班级活动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2、通过开展班级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

一些校园活动少的学校或班级,学生在起始年级“闲得慌”,而毕业班学生则“忙得昏”。“闲得慌”的学生常常违纪、受批评,带来了一大串的问题,“忙得昏”的学生却被课业压得喘不过气来,成绩又不见上进。特别是在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下,上课、补课、赶课使相当学生感到心理疲劳和形体疲劳,由疲劳而产生厌学甚至弃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开展班级活动不仅应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开展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可想而知,一个班级里有书声、有笑声、有歌声,是多么生机活泼的局面。

3、通过开展班级活动,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心理素质。

学生的个性特长在哪里体现?班级活动就是重要的舞台和场所,也是机会。爱好文娱的学生可在联欢会上纵情歌舞,喜欢争论的学生可在演讲、辩论活动中磨练口才,爱好体育的学生可在运动会上大显身手,特别是一些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会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知识海洋。开展班级活动,从不同角度让学生有机会表现自己,发挥自己的才能,这对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很有益,受教师表扬的不再限于学习好的少数几个学生。实施素质教育须要学生有良好的个性和心理,而开展活动就是其中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综上所述,有计划地开展班级活动能使班集体充满活力与生机,能不断实现班级和个人奋斗目标,能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创建先进班集体的一个重要载体和途径。班主任应乐于和善于组织班级活动。

德育论文重要(通用17篇)篇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观察能力显得如其重要。课堂观察能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课堂学习状况并据此作出教学调控的行为。

日本教育专家板元昂认为,新老教师在教学能力上最大的差别在于对学生的反馈信息能否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及时的评价。此话也许过于偏激,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教师课堂观察的重要性。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观察,提高自己的课堂观察能力。

一践行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要求。

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要做这一点,教师在课堂观察中必需将眼光平等地分配给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差异。通过用心细致的课堂观察,获得有效的信息反馈,防止有部分学生的思想游离于课堂学习之外。通过全面全局的课堂观察,来促使每一个语文学习个体都能全程参与语文学习过程。

1实现三维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

语文课堂教学不但要关注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更要关注过程性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改变过去那种以结果论英雄式的做法,通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课堂观察,通过对观察得到的信息的分析、加工、取舍来进行调整、动态规划自己的课堂教学进程和安排,确保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

2转变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要求。

课堂教学并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上的单向传授,教师要创造合适的条件和恰当的情境,促进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式的地进行学习。要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两种方式的有效转变,教师的课堂观察显得犹为重要,通过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和情感状态、参与程度、学习热情和学习困难、学生交往与师生互动等等多方位多角度的课堂观察,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状态,以便及时调控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行为,确保新的教与学方式的有效性。

二转变语文学习评价方式的要求。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生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要真正实现语文学习评价方式的转变,有赖于教师的课堂观察。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要求教师课堂观察的多元化和多角度,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要求教师课堂观察的多维度和全局全程性。可见,也只有在教师对整个语文课堂作为一个全面的、动态的、有机的学习共同体进行有意识的认真深入地观察基础上,才能真正地实现语文学习评价方式的转变。

三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观察的原则。

语文教师的课堂观察对践行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语文教师的课堂观察并不能盲目的、随意的进行,在实施课堂观察的时候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

1准备性原则。

可靠、有效的观察来自于周到的安排、严密的计划和精心地准备。富有教学经验的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会有意识地在教学的难点突破处、重点突出处事先准备,设置观察点,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观察,以获取可靠的反馈信息,从而选择相应的课堂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益,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一个语文概念的形成,一条语文定理、法则的`呈现,一段语文探究的情境切入等都可能成为语文教师精心准备的观察点。诚如巴斯德所说的那样:“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盲目的、无准备的观察,只会得到零碎的、割裂的、无价值的信息反馈,不但于事无补,有时甚至还会使教师在课堂上出现手足无措的局面,这样的课堂观察也就失去其应有的意义。

2准确性原则。

课堂观察的准确性原则,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对由课堂观察而得到的信息加以分析取舍,去伪存真,判断出表面现象之下的真实含义。如在课堂教学之后教师问全班同学是否都懂了,这时也许有调皮的同学滥竽充数,或者有自尊心强的同学怕遭受责备,于是一齐大声地喊“懂了”,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细致地观察,从而对学生的真实掌握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另一方面,课堂观察的准确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观察时必需做到全面、全局。比如,在分组进行探究性学习时,也许整个班级气氛都相当热烈,所有学生都热情高涨,积极投入,但教师一定不能被观察到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而要开阔视野、善于捕捉,及时发现隐藏在热闹背后的问题。同样,在进行课堂教学环节转换时,教师在课堂观察中要防止以偏概全,不可想当然地认为上个教学步骤中取得的良好效果也一定会持续到下一个教学步骤。

3即时性原则。

虽然说语文课堂观察的第一原则是准备性,但语文教师同样不能忽视课堂。。。

德育论文重要(通用17篇)篇四

教师应认识到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养。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活的德育教材,其应以身作则、以身立德,快看看关于德育的经典论文吧!

关于德育的经典论文:班主任工作的德育管理。

摘要为了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我们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几个方面,探寻其终极关怀的理论和依据,以发现德育工作的目标和方向,为考究中职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力度提供依据,从而达到优化德育管理的目的。伟大的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担任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

关键词德育工作探讨终极关怀德育管理。

一、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

“理解万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往往是形成共识的基础。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就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作为班主任就要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基本原则。

首先是要尊重学生――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现在的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把人格看的尤为重要,而事实上尊重学生的人格确实是任何一位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

作为一个班主任、一个老师,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只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不能用挖苦、讽刺的话语伤学生的心。教师对学生尊重,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而每到期中、期末家长会的光荣榜上多列表扬细目表,多表扬更多学生。试问,谁不盼望被人赞扬?谁会不肯亲近赞扬自己的人?如果班中的多数学生都因此亲近、尊敬班主任,这样的班怎会带不好?当然,德育工作有时也要用到处罚的方法。不少人认为德育工作中只要有处罚,师生关系就必然处理不好,其实不然――只要你公平公正,罚得有分寸;只要你尊重学生,不侮辱他们的人格,学生就能感受到你的爱。当然你还必须要讲道理————不管是处罚前,还是处罚后,你一定要把道理说清楚。学生嘴里不说,但他是会知道你的爱的,这样师生间就有了互相信任,误会减少,感情加深。由于师生关系好,班里的气氛也会随之好起来,学的愉快,教的也愉快。

二、良好行为习惯方面。

(1)语言文明方面。

我们要明白学生有时候说粗话,不用礼貌语言,不主动问候,并非品质问题。而是生活环境的污染,性格的粗疏,或者自信心的不足,是“无心”的语言。

我们要让他们意识到一句“良言”的作用;要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观念,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积累好的语言。有必要在班级中制造一个互相监督的氛围;要创设一个语言文明的环境和氛围,使得学生在一个人文美好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而不是用谴责和批判的方式定论人性的优劣。还可以让学生感受职场语言的魅力。

(2)卫生习惯方面。

我们的学生大多来自于“开轩面场圃”的农村生活环境,缺乏卫生意识。还有的从小缺乏劳动意识。在学校校园、教室、宿舍都严格进行每天多次的清扫和检查,但垃圾依然天天没有穷尽。我们采用严格的德育评分评价,进行文明的宿舍和班级嘉奖,可依然收效甚微。原因是治标不治本。有的学生认为过后扫了就行,没有意识到习惯的重要性。不知道养成卫生习惯才是真正的目的。也有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我们要致力于培养学生高雅的举止,勤劳的品质,美好的情操。将卫生教育和职业教育相联系,在职场上有时候“细节决定命运”。同时还要尽量完善我们的制度。

三、量化管理抓落实。

量化管理原来是经济管理中的一种方法,用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其可行性和操作性也是很强的。叶圣陶说:“无论是改掉学生身上哪一个坏习惯,在一开始都要以一定的压力来强制。”量化管理就是在民主的基础上产生一种强化的措施。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青少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制力,他们不仅是教育的客体,同时又是认识的主体,已具备一定的控制和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量化管理,又是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

量化管理是以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为出发点,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通过从整体着眼,从细处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达到开展班级德育工作,提高学生德育素质为最终目的。如:中学生守则要求学生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为个“迟到”问题,班级就是经过点名、登记、相应的处罚,以至培养学生遵守作息时间。又如:不乱扔纸屑果皮的问题,班级有检查,罚扫地等管理制度,来克服同学不注意环境卫生的不良现象,促使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开学第一天,我就向学生宣布诸如此类简单合理而可行的班级规章制度,并要切实执行,要让学生切切实实的感受到班主任是个言出必行的人。教室里的“春天”要建基于对原则的坚持,而非退让。如果发现所定的规章制度过于苛刻,当然可以修定甚至废除,但一切都要经过讨论和解释,且公开进行。要让学生知道你的意图,他们才肯合作,才会自觉守纪律。当然,德育工作除了学校、班级,还要家庭、社会三方面一起来实现量化管理,才可以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多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班级即是学生的一个大家庭。学习环境包括教室环境和思想环境。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也是起了一定的作用。教室环境中可布置几张班级集体照、学生专刊等,让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象今年,我们班的学生还自发的在教室前面养了金鱼,在教室里养了十来盆花草,让人觉得很是温馨。在孩子们眼里,教室就是他们的家。良好的环境促使良好班风的养成,使学生在外部影响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下积极向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良好的环境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五、关于职业引导教育。

常言道“男怕选错行”。它道出了选错行的严重性。中等职业学校入学的学生,极度缺乏对社会行业的观察力,也不很了解社会行业的特点。所以我们招生工作中要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班主任要是一个专业懂行人。

首先,懂行业对于性格的要求,以利于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性格特点选择与相关专业。为将来的教育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懂行业对从业者兴趣的要求。兴趣就是动力之一。可以依据兴趣指导学生选择专业,为将来激发学习热情,挖掘潜能,提高学习成效做准备。第三,懂行业对素质的要求。以利于培养学生远大的职业理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方便了解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的状况。使教育工作“一发中的”,提高成效,不致“隔靴搔痒”。

总之,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涉及内容名目繁多。在此,我们仅从以上这些问题来阐述,实希望能抛砖以引玉,希望得到同行们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希望从中摸索到中职教育工作行之有效的规律,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关文丽。点一粒人文的种子,让它发芽[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7)。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

[3]龙淑玉。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革新,,(7)。

[4]腾讯评论。德国人给我们上了四堂课。

[5]罗永源。走近魏书生[m]。漓江出版社,。

德育论文重要(通用17篇)篇五

音乐是一种很奇妙的存在形式,会在无形中给人带来一种精神上的享受、震撼以及灵魂深处的触动。音乐往往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这或许也是现在的学校教育开始渐渐地重视音乐教育的原因之一。

德育;音乐素养;初中教育。

随着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提出,现在的学校教育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音乐本身有着无穷的魅力,它可以在无形中对学生的美学修养、道德品质塑造、身心健康等产生很大影响。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在音乐课堂上的一些音乐作品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思索怎样通过音乐的教学来增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百育德为先。对于学生来说,其实思想品德教育是最重要的。中国的很多的学校或者教师的教育理念都是先成人、后成才。这就体现了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对于德育的重视。其实,在教育改革纲要中已经早就明确地提出要把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贯穿、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中。要求各个学科的教师的教学都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教育。特别是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由于处在青春期,年纪又比较小许多的价值观念还没有形成,所以在这个阶段就特别需要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引导,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一)音乐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娱乐和教化的作用。音乐作为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我们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音乐作为一种超越文字的载体的存在、作为人类的精神文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我们产生娱乐和教化的作用。在音乐课堂上,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感受音乐作品本身及作者的当时的情感。这对于学生来说既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无形的教化,并且这种教化功能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情操的陶冶完成的。正是由于音乐是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鲜明意向的艺术,所以通过演奏及艺术实践就能够更加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并理解到音乐作品中的道德情感和内涵,这就将娱乐与教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给学生带来了心灵的震撼。比如《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首音乐作品,我们在欣赏的时候通过他的歌词以及饱含深情地演唱就能够感受到了作为教师的责任感以及传承性,这在无形中就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职业的神圣与伟大。

(二)音乐可以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塑造学生的价值观。音乐美是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的课题,正是由于音乐的表现的内容的广泛性、蕴含的情感的丰富性,所以音乐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在音乐课堂上,通过对各种类型的音乐的学习及各类音乐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并且学生可以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的学习中,去领悟各式各样的风俗文化和社会内容,领悟人生道理,进而形成正确的主流价值观。其实正是由于音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感染力,才能够真正地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进而取得良好的德育教育的效果。音乐教育和音乐作品注重情感上的感染,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真、善、美。比如音乐作品《让我们荡起双桨》,每当这首优秀的音乐作品想起来的时候,都会激起我们对于童年的美好回忆及对于那种和谐生活的向往。而对于中学生来说,教师播放这样的音乐作品给他们欣赏的时候,他们不禁都会聚精会神的跟着一起去唱。这就是音乐作品的魅力,这就是音乐作品在无形中对于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培养。

(三)音乐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与德育也有很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在一定的程度上学生的身心健康就是德育的结果。科学证明,音乐可以促进人类身心的健康发展。对于学生来说,音乐可以缓解他们的紧张的学习氛围,改善他们的低落的情绪。比如在学生的情绪低落的时候,给他们欣赏一些摇滚的音乐作品,就能够立刻调动他们的情绪,让他们重新获得激情;而在学生感觉学习的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就可以适当地播放一些悠缓的钢琴曲来抚慰他们的心灵。

德育教育作为现在学生教育的重点之一,可以与音乐课堂教育很好地结合,因为音乐教育和德育教育都是有着同样的教育目的。音乐作为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情感和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重视音乐课堂上的德育教育是正确的理念和选择。因为要想把道德教育真正地落到实处,必须需要情感作为基础,而音乐就为道德教育特供了这样的一个情感基础。总之,音乐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产生影响,在无形中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1]李琴.钢琴即兴伴奏课《送别》教学设计[j].北方音乐,2012(02).

[2]彭微琴,仲佳静.浅谈实效的音乐课堂教学[j].时代教育,2010(08).

[3]吴蕾.论连动性思维教学在视唱练耳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j].大舞台,2011(10).

[4]都臣.对雷默关于音乐教育中“审美”前提的探讨[j].大舞台,2011(11).

德育论文重要(通用17篇)篇六

摘要:职业院校的道德教育工作是具有长效性的工程,职业院校主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劳动人才,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差、集体主义观念淡薄、思想比较自我,所以在校期间要加强他们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本文分析强化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针对德育教育工作现存主要问题提出了强化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德育教育;现存问题;改进措施。

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目的就是促使学生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讲文明、懂礼貌、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建立好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能够明确的摆正个人、集体与国家之间存在的利益关系,使学生在未来职业的道路上能够完成国家和人民所赋予的使命。职业教育德育为先,德育工作是当前职业院校的紧迫任务,把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做好的前提就是要注重德育教育形式的创新和德育教育内容方面的丰富,使德育工作在职业院校内更加的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职业院校的老师也要对于德育工作的教育有针对性,增强德育教育在职业院校内的实效性。

强化职业院校的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等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政治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可以说我国德育是一种涵盖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大德育”。然而品德的发展、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形成、政治觉悟的提高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其过程机制相差甚大,不能以一样的手段、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样的原则来实施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在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方面,要以班主任为核心,并且选拔出思想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优秀教师作为班主任,在学校领导,老师以及同学们的配合下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在此之上要大力开设德育课程,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学生的行为习惯加以强化教育,培养且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相对应的教育活动,深入进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教育,引导职业院校的学生正确认识和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树立起民族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正确理想信念。

2职业院校内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大多数职业院校老师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理解不够深刻,只是一味的追求就业率和强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导致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缺少重视。(2)职业院校的老师没有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只是单一的把德育当成纪律教育重点培养起来,甚至把德育教育当做思想教育,完全忽视了学生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培养,在职业院校内并没有给予学生系统的德育教育。(3)现在职业院校的学生基本都是90后,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在劳动观念、公民道德、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存在较多问题。(4)职业院校内的德育教育课程通常为考查课,考核比较简单,导致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习德育课程时有不重视的心理,甚至逃课。

作为一名德育教育的工作者,为了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教育和培养,还要重视学生将来步入社会、从事社会职业需要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培养。

3.1举办以德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职业院校的学生班主任要加强对于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工作的学习和认知,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校开展以德育教育为主题的班会,使同学们更加深入的感受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号召同学们提高思想认识并积极转化为实际行动。

3.2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职业院校的`老师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心理素质培养,要发挥好班主任、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的作用,发现学生思想道德问题,尤其是心理素质问题,要建立心理档案、加强交流引导。并利用好班级心理委员和班干部、学生会干部的监督作用,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与行为及时反馈与掌控。

3.3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在校园内给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学习形象、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学校生活中开展一些有关道德教育的校园活动,让职业院校的学生感受到道德教育的高尚情操,让职业院校的学生对未来将要踏入的社会充满信心,养成对社会的公德心和责任心,激发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并且加强学生对于爱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创造出绿色文明的校园,开展一些学校评比活动,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热爱劳动的观念和习惯,把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教育相结合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生成长的环境。

3.4德育教育的改革:根据当代职业院校学生的现状,如果还使用概念化的空洞理论说教,使用“老传统”、“老经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已经行不通了,仅仅通过开设德育课和靠着学生管理部门以及班主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还是不够的,老师要在课堂上使用微课、翻转课堂等比较新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们对于学习道德教育产生兴趣,在课外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道德教育实践当中,此外还可以创新的运用微博客、微信公众平台、bbs、贴吧、直播等手段丰富职业院校学生德育教育形式与内容。

3.5要强化职业院校德育课程的考核,将理论简单考试转化为注重学生日常德育实践的过程考核。

4结束语。

职业院校德育教育方面的研究是关系到新时期社会风气和民族文明水平的重要内容,在实施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才能做到真正的搞好职业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才能够培养出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5]邓素碧;论新时期大学生道德建设[d];西南师范大学;2014年.。

德育论文重要(通用17篇)篇七

最近有初学摄影的朋友问我学摄影的时候,其实用甚么器材,是否一开始就用一些十分高级的slr,又或者有些甚么的镜头。其实,笔者最早期接触摄影时,用的只是一部kodak的塑料玩具相机,用127菲林,这一种形式,可能很多朋友听也没有听过,但我起码用127菲林用了三五年,后来又用过126一阵子,那时用的kodak塑料相机太简单,远比如今的lomo相机还要简单,根本拍摄不到任何好照片,但那时候由它所拍摄的影像,已教自己入迷,是自己最早期的snapshot!后来改用126相机,是不知问谁人借的相机,自然也是「傻瓜机」的一类,但可以加上闪光胆(不是闪光灯),一排几个,闪完便不可再用,十分「矜贵」,那时的器材简陋,拍出来的照片更见珍贵。

我的摄影启蒙年代,用的就是这样的两部玩具相机,对我来说,它们十分重要,因为它们带给我摄影的感觉,给我拍摄的经验,至于它们并不能让我拍摄到怎样怎样的好照片,那已甚不重要。摄影的再启蒙小时候用kodak塑料相机拍摄照片,完全没有任何「拍摄好照片」的动机,那时拍摄的,是生活的snapshot,是生活的纪录。

我说,摄影是生活,此观念由来已久。和多数玩摄影的朋友一样,我正式开始摄影,是由中学时代开始,我也是在高中开始才全情堕入摄影,一去廿多年。而且,我也是在中学时已参加摄影比赛,开始便获奖,很早期已参加「联展」,但奇怪的是我一直没有参加过中学的摄影学会,时至今日而没有参与任何学会,至今亦没有举办个任何个人展览,这都是办《摄影杂志》的错,人在「江湖」,总有点「避忌」,又是「避忌」!

有一次,他向我展示一帧小孩子的黑白照片,照中的小女孩大约几岁大,天真的笑脸,令人神往,但他却告诉我,照片拍摄不到半个月,刚晒好大相,正要送去给小女孩的父母的.,却知道小女孩已于一两天前生水痘急症病死了.

人生唏嘘,但摄影却可以让那一x那留住,是摄影的特性,也是影像的魔法,此事令我对摄影更加着迷。于是,我便开始了现在钻研摄影的生涯。开始的时候,我只用一部yashica的连动测距相机,不可以换镜头的,但可以调校光圈及快门,要手动叠影对焦,我利用它来拍摄夜景、拍摄日出日落、拍摄街头照片。和大多数拍友一样,你们体验过的,我曾体验过,那是一段颇愉快的日子。后来,我不再安分固定镜头的限制,开始使用单镜反光相机,第一部拥有的slr,是minolta的srt-super,至今仍令我难忘,我人生第一张得奖的作品,就是买了srt-super第一个晚上练习时所拍摄的一帧习作,没有这一部相机,我不会有那一帧得奖作品,也可能不再玩摄影,更可能不会在后来出版《摄影杂志》,但那已是后话。

德育论文重要(通用17篇)篇八

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大部分家庭父母都外出打工,留下孩子由公婆或外公婆隔代抚养,特别是近几年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和心灵上的抚慰,大多心理发展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如偏激,叛逆,自私,自卑等极端情绪严重。加上照顾他们的公婆或外公婆就认为给他们零用钱花就可以了,教育孩子则是学校老师班主任的事情。心理发展的不健康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作为农村初中班主任的工作就显得更加重要和艰巨了。

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种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加,社会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学生除了教师的教育和书本的信息来源外,电影,报刊,网络,杂志也是学生易接触到的信息源。这些信息在丰富学生视野的同时,也使学生的思想复杂化,农村初中学生多是留守儿童,缺乏与家长的交流沟通,而社会监督力量的锐减,孩子不规范行为的隐蔽性,自由性就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他们早恋,打群架,喝酒,吸烟,逃课,出入游戏厅网吧,甚至和社会上的问题少年混在一起,染上了恶习。有些学生上课不听讲,打瞌睡,不做作业,成绩直线下滑。尽管学校有十分严格的制度,班主任也苦口婆心的做大量工作,可仍有部分学生屡禁屡犯。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管理者,组织者和教育者。在班集体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的一言一行深刻影响着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比较年轻的班主任,我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了解学生就是获取学生学习、生活、道理、政治、情感、意志、信念等状况,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要能深入到学生中去,经常到学生中走一走,看一看,谈一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至诚的心去接近、关心、体贴学生。从中掌握、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平时要仔细观察,注意调查研究,善于体察学生的情绪,接受学生反馈的各种信息,做到教有对象,育有目标。

其次,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促进学生发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及时加以引导,是十分必要的。班主任接管班级后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本着强的责任心与每一个学生进行了有效的交谈,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工作,及时稳定学生的心态,加强学生对自己的信心,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进步,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班级目标的确立同样是管理班级的关键,他是一个班航船的灯塔,具有导向和激励学生的作用。没有班级目标的班级就像是无源之水,班级没有动力的源泉。因此,班主任要重视目标的定位,根据目标管理班级,但目标也不能全由班主任说了算,而是大家定,体现民主原则,也体现学生是班集体的主人。

家访,是我们老师都熟悉的“词”,但我们大多数老师的家访都是学生在学校出了乱子后才家访,这样的家访是很容易造成老师与学生对立情绪的,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老师这样的家访纯粹是告状,从而产生警备和反叛心理,使老师和学生不能通过家访了解情况,很好的与学生沟通、交流,达成共识。所以我认为我们做老师的要在平时多家访,通过家访与家长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采纳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因材施教,从而在老师和家长之间形成和谐、协助的关系,在老师和家长之间建立起互相信任、尊重的氛围。家访既有助于我们开展教书工作,又有助于我们开展育人工作,我们何乐而不为呢?这方面我是有过教训的:我班有个学生叫王小强,虽然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纪律还是比较好的,学校规定学生不能带手机到校,有一次午休时间到的时候我刚走到学生宿舍门口,就发现他在宿舍里用手机,作为纪律较好的一个学生,竟然违反学校规定在宿舍用手机。我非常气愤,把他从宿舍叫到办公室一顿臭骂,并把他手机没收叫他回家叫家长回来领回去,他怏怏的回去了,之后好几天没来,我便到他家去家访,家访后才知道原来小强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父母为了方便联系给他配了个手机,但叫他上课期间不要联系,周末了可以用手机联系,但那天他爸爸最近得了严重的癌症,那天病情突然加重要转院,所以她母亲就打电话叫他回家跟爷爷说下,所以就违规在校使用了手机。事后,我悔恨极了,作为一个班的班主任,学生家出了那么大的事都不知道,还错怪了可怜的学生,对他的身心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这是多么失职的行为啊!所以我奉劝班主任们不能只在教室里管学生,要多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进学生的家庭去!

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表扬往往少于批评,在批评中一定要出言谨慎,要把“恨”铁不成钢转化为“爱”铁能成钢。贯穿“爱”字,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在批评教育后通过了解,学生反映能接受老师的批评,但希望老师也肯定他们的优点,不要挫伤他们的自尊心。教育引导时重视体现“情”字,“晓之以礼、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明之以纪”的科学方法,保护好学生的信心,使学生得到最真切的教育。

一个好的班级的班干部就相当于半个班主任了,可见一个班级中班干部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发挥好班干部的作用,依靠班干部的集体力量加强班级管理的各项工作,当然这需要班主任的精心谋划和巧妙的安排。班主任首先要帮助班干部树立在班级中的威信,班干部在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时候我们应该私下和他们谈话,避免打击班干的信心,要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多在班级表彰他们的管理成效。其次要调动他们管理的积极性,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知认善用的用人观,放手让班干部去管理班级,让他们敢于管理班级。如果班干部有名无实,也就发挥不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引领作用了。当然这个过程中班干部难免出现失误,方法的不妥,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及时指导班干部的管理办法,使得他们的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同时无形中也减少了很多班主任的工作压力。

班主任老师是学生的榜样,我们都知道“身教重于言教”,因此我们时刻注意自身对学生的影响,处处做到以身作则。平时我在班级经常强调:“要讲卫生,不能随便乱扔垃圾。”有一天,我看见教室的地面上有垃圾,就随手捡起扔到垃圾桶现代教育参考里。我的动作被学生看见了,他们也都开始检查自己的周围是否有垃圾,并有同学在周记中写道:“老师都能弯下腰去捡一片小小的垃圾,我们更应该按照她的要求去做。”事后,班级卫生明显有了好转。又有一日,我正在教育学生要有礼貌,见到老师或长辈要主动问好,班上忽然有一个学生问我:我们向老师问好,可是有些老师他却不回应我们,老师都没礼貌,凭什么要求我们讲礼貌?这个学生的话听起来有些刺耳,但却提醒了我们为人师者一个道理: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发生影响。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要完成这项具有多变性和艰巨性的工作,班主任只有在管理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责任感;严慈并济,贯彻班级规范;尊重学生,培养自主管理,搞好文化建设等,只有做好了上述工作,将上述工作做“细”做“实”,那么,对一个班级的管理就有了实质的内容,才会激励初中学生在学习的大道上不断努力前行,最终成为新时代的有用之才。

德育论文重要(通用17篇)篇九

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不仅是当前学校体育改革和学校品牌提升的需要,也是教育观念更新和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中职体育教学不但承担着传授学生体育知识技能和提升学生体质的任务,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使其成为国家需要技术人才的责任。如何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中职体育教学中,已成为当前中职体育教师和学校管理者们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2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身的行为举止对学生有着直接的示范引导作用。教师必须给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教师只有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很好的教育学生,教师的体育教学动作必须要规范,教学方法必须要合理,课堂组织方式必须要科学,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会在学生和教师间建立起一条友爱互助的良好人际关系,并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2)学生在课堂上会受到教师言行的感染,这决定了教师必须在教学时提高自身修养和道德素质,加强自身职业道德,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都必须要成为嘘声的榜样,在教学时,课堂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从而让学生在和谐环境中接受道德教育。a中职院校对体育教师严格职业道德要求,每个月都会对全校的体育教师开展职业道德评比,评比分数由学生参与确定,每名体育教师都会得到相应的评比分数。教师要依据评比分数将自身职业道德中的不足之处总结出来并加以改进,在下个月再评比时必须要有所进步,否则会有相应的工资处罚。通过此办法,a院校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教师在上课时真正做到认真负责、为人师表,并随时用良好的言谈举止来感染学生,从而很好地对学生开展了德育教育。

3利用合理的体验教学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

(1)体育课堂中利用科学合理的体验教学方法,既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又是对学生开展教学的有效途径。运用体验教学法,不仅会将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传授给学生,还会对学生产生很好的道德教育作用。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并使教学意识和教学行为相结合,要通过体验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2)体育教学以身体练习为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科目,学生在体育练习的过程中既可以通过身体锻炼获得对体育的触觉感受,又可以在学习体育时在自身意志的磨炼中获得对体育的精神感受。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亲自体验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思想的渗透,要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要做好冲刺,做好坚持,磨练意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2]。a中职院校体育教师在对学生开展800米跑教学时,很多学生特别是很多女生都无法将全程坚持下来,教师为了鼓励学生坚持将全程跑下来,不仅会在班级大会上表扬坚持跑下全程的学生,在上课时教师还会和学生一起跑,以此来鼓励学生提高意志力和耐力,从而让学生真正在体育学习中获得精神上的磨炼,使其思想道德水平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不小的提升。

4选择不同课程的特点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

(1)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营造好教育氛围,不断更新自身教育观念,拓宽自身教育知识面,提升自身德育教育理念,不断深化自身教育理念,提升自己认识水平,从而真正让更多学生能够感受到德育教育给自身带来的快乐。(2)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其思想道德教育的优势,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和课堂中的各类因素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之中,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特别是要做好对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道德思想,要结合教学内容,及时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要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具备良好品德和意志的重要性,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a中职院校体育教师在开展乒乓球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乒乓球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先在室内让学生看了一些我国乒乓球健儿获得国际冠军的画面,并对学生讲:“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学好乒乓球不仅有利于我们自己,更会给国家增光。”由此,不但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乒乓球的积极性,还间接地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在思想认识上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

5通过体育运动竞赛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

(1)运动竞赛是体育课上教师采用德育教育的很好时机,体育课上教师要多开展运动竞赛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对学生多进行鼓励,尤其在学生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时,教师更要对其进行当面表扬,这样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会让学生感受到挑战自我的快乐和完成教师布置任务的轻松,从让学生看到自身潜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使其认识到体育对自己的重要意义,增加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人热情度;(2)教师要调动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要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在开展体育运动竞赛时,第一要教育学生对待胜负的心态,使其面对比赛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第二要让学生明白体育竞赛中纪律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懂得任何的竞争都是有条件的,所有的竞争都必须在规则的范围内进行,竞争是不能超过法律范围之外的,否则将会犯很严重的错误。这将极大的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学生懂得法律的神圣性和庄严性[3]。a中职院校体育教师在学校中开展足球比赛时,为了让参加比赛的学生端正心态,不仅对赢球的一队进行表扬,还同时进行了最佳球员的评选,而最佳球员都是从输球的一队中进行选择的,这样不但鼓励了获胜的一方,也让失败的一方收获了荣誉,并使学生明白了只要努力就有收获,即使最终失败了也不会一无所有的道理,从而让学生的思想品质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6结合课堂偶发事件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

教师在体育活动中要多留心观察一些可以开展德育教育的点,并抓住此点来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确保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发展。要多鼓励学生,这可以使学生建立起自信,同时还要增强学生的勇气,使学生不惧失败,获得在面对失败时可以永不放弃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a中职院校体育教师在课堂上经常借助偶发事件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比如某学生在篮球比赛中摔倒受伤无法自己爬起来,教师将全班同学集合起来对受伤的学生进行鼓励,鼓励他自己站起来,学生自己站起来之后教师让别的学生将其搀扶到医务室。这既使学生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又增加了学生自身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助人为乐之心,对其思想品质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

7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集中探讨了对中职院校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的相关方法,运用这些教学方法可以取得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的良好效果,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提升我国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为我国中职教育水平获得更好的进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林俊杰。浅谈德育教育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1(12):149+120。

[2]门跃科。如何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a]。。新教育时代(2015年10月总第1辑)[c]。:,2015:1。

[3]魏杨南,李哲。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3):154+156。

德育论文重要(通用17篇)篇十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人自身道德品质的完美、完善。在当今社会,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影响及人格的塑造十分必要。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中国传统文化;现实途径。

目前,人们总是感觉到一种很矛盾的现象,即一方面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而另一方面却是社会上一些人的人文精神、文化品格的衰落。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与社会上普遍存在着轻视文化、贬低文化、甚至反文化的现象以及缺乏人文教育有关。尤其在我们的高校教育中,由于市场经济和教育产业化的影响,一些有悖道德规范的不良行为日益成为校园内常见的现象。

一、当前大学生的不良道德现象及成因。

应该说,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健康和积极向上的,但也有少数的不和谐的音符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们注意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正确的引导。

缺乏诚信。考试作弊是大学生诚信危机的主要表现之一,一些学生认为在不重要的考试中作弊是可以原谅的,复习了但还是担心考不及格而作弊也是可以理解的,总之并不把考试作弊与道德及个人信用联系在一起。此外,毕业求职简历夸大造假、拖欠助学贷款以及在求职过程中的随意毁约现象等也是大学生缺乏诚信的种种表现。

颓废、空虚,看重眼前功利。高中三年,紧张和劳累,使大多数学生丧失了业余生活,等到高考结束,便是完全的放松和自由,同时又不知如何是好。有些人甚至把逃课、作弊、谈恋爱视为大学真正的必修课,时光是在消磨而不是利用。这样的人多了,时间久了,就成了一种空虚颓废的“环境”。

此外,在竞选学生干部和入党等问题上,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着较明显功利性倾向,根据有关资料调查表明,有39%的学生党员承认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动机是“为了个人就业的需要”。

学生之所以有这些道德问题,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家庭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利,而作为高校育人重要内容的道德教育,似乎面临一种无力和尴尬的困境。究其原因,根本问题出在学校道德教育的历史惯性及教育理念的某种滞后性与时代道德教育精神的脱节,以及与大学生思维方式的脱节。很多学校的德育课内容比较枯燥,授课方式单一。教师在上面念教材,学生或者逃课。或者在下面听歌、发短信、看小说等等。

二、大学生德育必须从传统文化中吸收丰富的营养。

党的17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更有必要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进入教材、进入课堂。

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人自身道德品质的完美、完善,钱穆先生说:“中国文化之内顷,主要从理想上创造人,完成人,要使人生符合于理想,有意义、有价值、有道德。这样的人,就必然要具有一个人格,中国人谓之德性。中国传统文化最看重这些有理想与德行的人。”可以说,个人自身行为的规范和自律,必然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序、进步和发展。

这与大学生德育的目的是相契合的,具体地说:第一,浓厚的道德色彩。中国自古以来称为礼仪之邦,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非常浓厚的道德色彩,而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教导学生如何进行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水平,将来按照道德原则为人处世。第二,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普遍存在,“生于安乐,死于忧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千百年来这种以对国家民族的关注、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谛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风貌,增强着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凝聚力。第三,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进取精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对世界、对人类文明负责的民族,这种责任感与进取精神紧密相连,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国家强盛时期,还是民族处于危难之际,都曾激发民族斗志,培育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境界。这种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有着尤为重要的指导意义。第四,群体意识与团结和谐的人际观。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人的理解总是从这种关系中去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否定以个人主义为动力,而注重群体和谐,勤奋合作,提倡齐心协力等等。这些对于重建校园公正、扶植校园正气,调节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三、吸收传统文化的现实途径。

调整课程设置,以中国传统文化丰富高校德育内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在教育,而当下高校思德教育内容设置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使得高校德育建设没有力度,缺乏说服力。建议在高校普遍开设传统文化课,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列入教学大纲,纳入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此外,还可以在课程中增加中国书法、中国棋艺、古典戏曲、古典音乐、古典建筑、篆刻等中国传统文化讲座的教育内容,丰富学生思想,陶冶情操。以课程为载体,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依托,对学生进行为人处事、学习生活所应具有的道德规范、意志品质、行为习惯教育。

改变传统灌输训诫式的教学方法,代之以“以人为本”的和风细雨和身体力行。对于传统文化经典不能板着面孔,以古释古,要以现代的眼光,更加贴近生活,深入浅出,使之通俗易懂,这方面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于丹《论语》心得和《易中天品三国》等都可以借鉴。此外,教师自身言行一致,真正实践中国优秀传统道德就是最有效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尤其是要建立一支高学历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型辅导员队伍,改变传统辅导员队伍以思想政治专业为主的格局,提倡辅导员专业的多样化,除考查其政治思想外,更要注重其国学修养。甚至可以尝试由辅导员直接兼任德育课程的教师。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代表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同步传输图、字、声、像等信息,能够很好地反映德育内容所表述的真实世界,可以在课堂播放一些传统文化的视频短片或多媒体课件,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德育效果。

德育论文重要(通用17篇)篇十一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意识,避免德育教育的虚无、浮夸、等形式主义,提高小学生的文明程度,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当前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德育地位的弱化和德育目标的单一。

面对升学竞争,不少学校重智育轻德育,教师管教不管导的现象相当普遍,一些学校团队、班级思想教育活动花架子多,内容空洞,学生消极应付,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德育处于“战略上重视,战术上忽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尴尬状态,德育地位得不到保障。如今,就存在一种教育现状――“圈养”,用繁重的课业把孩子困在教室内的时候校园和教室就成了“饲养场”;在那里,教师并不顾及学生的饥饱与口味,而是实时定量地“喂食”。根据课程表规定的时间,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依照教师的理解,向不同的学生教授同样的知识。

以往的学校德育目标往往缺少明显的层次和梯度,小学生时常进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教育,教育目标的单一导致思想品德教育的空洞说教和教育效果的苍白无力。

二、德育主体的缺失和德育内容的刻板。

与学业教育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相反,思想品德教育恰恰喜欢把学生当作道德知识的接受器,学生没有情感诉求,也没有自主建构。德育内容应该回归凡人生活,贴近凡人现实,即充分重视多元共存的社会中普通人的思想状态,而以往的德育习惯于用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来进行正面教育,或用典型的反面人物来进行反面教育,即习惯于用“超人”和“坏人”来教育学生。这样的德育内容往往远离学生的生活。学校德育应该拉近学生与凡人的距离,“培养他们对多样化的尊重和开放与宽容的心态,培养他们自主判断与自主选择的能力。”

三、德育评价的空泛和德育网络的松散。

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仍缺少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机制,从而导致对德育工作的评估流于形式或干脆以智育代德育,一俊遮百丑。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应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家庭育人和社会环境育人的三维统一,努力增强教育的实效。而有的学校与家长相互埋怨,相互推诿,与社区不相往来,不通力协作,这也是德育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针对小学德育存在的以上问题,为了让德育落到实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善学校德育工作:

一、提高教师素养,注重言传身教。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启迪与帮助,并非仅仅限于课堂上,也不只是书本里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言传身教,即对学生的影响力是终身的,也是难以估量的。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就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首先,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其次,教师应和学生真正建立一种彼此敞开、彼此接纳、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有着人格碰撞与精神交流的新型师生关系,即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二、抓好课堂教育,注重学科与德育的整合。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可采取“以美辅德”的方法。遵循德、智、体、美、劳“五育”相辅相承的客观规律,寓美育于各科教学和活动之中,与其它各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这样就可以形成合力,发挥“以美辅德”的功能。一是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音乐教学应根据学生模仿力强的特点,注意寓思想教育于唱、游之中。在歌词乐曲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美术教学立足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把绘画和手工制作结合起来,使教材从平面到立体、从立体到活动,由浅人深,形成系列;体育课教师可以通过健身操等人体运动,让学生获得自我满足的运动美感,使学生在欣赏美的旋律和动作的同时,逐步形成创造运动美的能力。另外体育教学中多开展竞赛,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行为规范等良好的习惯,这对学生的审美情操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二是使学生眼中有形,心中有情,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品质。如语文学科不仅使学生从一篇篇课文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而且在审美观上初步形成一种正确的审美判断能力。注重这种启迪和培养,可进一步使学生知道什么东西应该赞美、效仿,什么东西应该憎恨、鄙视。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发挥课文中“形象”的感染作用。使学生眼中有形,心中有情,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品质。三是开展各种活动,而活动的过程可成为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认识,启迪心灵的过程,为学生把“知”转化为“行”提供实践机会。因此必须重视活动的传统性、时代性、趣味性、服务性和社会实践性。让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中,挖掘素材,表现自我。如低年级学生可开展“寻找校园内的美”,中高年级学生开展“美在哪里”的讨论,让学生懂得只有内在美和形式美的统一,外表美和心灵美的结合,才是完整的美。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及相应的情感共鸣时,教师应积极引导他们进行抽象和概括,把某种情感引入到对道德观念的思考之中,促使他们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外部情绪转化为内部的道德体验,做到在明理的基础上激情,在激情中渗入明理,理中有情,情中有理。

三、抓好班级这个小集体的德育工作,营造扬善抑恶的德育氛围。

班级是学校德育工作组织实施的基本单位。因此,抓好班级这个小集体的德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远大的影响力量。在一个富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班集体中,每个学生不仅受到其他个别学生的影响,而且受到群体及其特性的影响。置身于其中的学生会感受到有形和无形的压力。例如在一个以勤学上进为主导风气的班级里,一个懒散的孩子会感到与环境格格不入;在一个充满友爱互助气氛的集体里,一个任性自私的学生会感到孤立、受谴责、没人理。因此努力把德育目标所确定的各项要求变成为班集体的共同意志,变成占有主导地位的风气和传统,是通过集体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前提。

四、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教育学生的隐性课堂,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净化校园环境要从学校宣传媒体、绿化美化工程、校园环境卫生建设抓起,使学生置身于一个优美、文明、整洁、有序的环境中。整洁、优美富于教育性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而且可以对学生思想品德乃至个性的形成起着积极的影响。同时校园环境建设和管理本身就蕴含着大量的德育潜能。

德育论文重要(通用17篇)篇十二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问题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工作不容乐观,应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原则和举措积极进行探索和研究,更多尽在top期刊论文网。

21世纪是科技发展的时期,是人才培养的世纪,而科技和人才大多是由高校培养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培养人才依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因此高校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而德智体美劳中“德”是第一位的。

1当代高校的德育方向。

当代高校不仅只重视和增强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而且也应与时俱进,完善合理的德育教育内容和方法,加强对大学生德育的教育,致力于培养和促进大学生“德才兼备”。当代大学生自身不仅只重视知识、能力的学习,还应加强自身德育建设,努力实践,努力做到“有德有才”。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1]高校应以此作为大学生成长长才的行动指南,以此科学理论作为德育的指导思想。高校在对大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应改变传统观念,由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转变。学校应根据当代大学生新的时代特点和需求,审时度势的调整大学生德育教育体系,因材施教,致力于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道德行为水平。

“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成才的前提,是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先决条件。大学生的“德”育是一个全面的、长期的、经常性的培养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违心的假装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自身素养的真实映射,大学生真正的“德”应是“德在平时”“德在身边”。

2当代大学生的德育内容。

因此,大学生德育教育应充分发挥:理想信念教育是前提,爱国主义教育是核心,自身素养教育是动力,人文素养教育是催化剂的功能,全面促进大学生“德”的形成。

3新时代高校的德育潜在问题。

4高校对大学生德育的策略分析。

(1)高校应努力抓好并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大学生思想觉悟的提升,高校应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校“必修课、考试课”,安排优秀的专业教师成员负责,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改善教育方法,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努力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之一。

(2)每周安排一定课时的形式政策课教育。形式政策课有利于学生接触掌握最近最新的社会形式变化与国家动态、国际动态等。高校应安排每周固定时间、固定课时、不固定的教师专家、形式多样的课堂主题的形式政策课,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甚至校外实践等。打造形式政策课“周周学、周周新”,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之一。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生会建设、社团建设等的完善,它们都具有潜在的德育功能。高校应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优化学校的教育环境,加强校园附有人文气息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其环境优美、舒适宜人,大学生身临其境、感染熏陶,这样的硬件设施建设也就渗透了“硬德育”的潜在功能。高校还可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积极有益的社团活动、各种比赛及学术活动,促进大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这样也就渗透了“软德育”的潜在功能。“软硬兼施、互相结合”更有利于对大学生良好的德育教育。

(4)顺应时代发展,运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过网络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5]高校组织专门网络人才加强校园网络建设,运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如:通过校园网络表彰先进个人事迹、传播校园文化建设动态、展现国家、社会最新事件、最新成就、前沿新闻、国际动态等,也可以开展网上辩论赛、组织各种网上文化交流活动和网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动等,运用网络带动德育教育更新颖、更便捷、更全面。

(5)大学生自身应自觉自律,好学习勤思考,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积极互动交流,转变旧的陈腐的思想观念,不急功近利、不自负、不轻浮、不争强好胜,加强自身辨别能力、自身社会适应能力,“树德于心,施德于身”。

总之,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德育教育应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不断更新、不断完善,顺应时代发展、遵从教育规律、利用内容丰富多方面的德育手段,传“德之正能量”于学生,并用于实践,让学生“德在平时”“德在身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邱伟光.新世纪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之再认识[c]//明德:邱伟光德育文集.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xx:12.

德育论文重要(通用17篇)篇十三

摘要:小学生的身心所处阶段,决定了其还不具备完善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还不能够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明辨是非,因此,加强小学生德育工作是必然性需求。然而,小学德育教学工作模式陈旧僵化,缺失情感渗透教育模式使得成效不佳,这使得教师要倾注积极的情感在小学德育教学活动中,能够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倾听他们的心声解疑释惑,从而凝聚学生的人心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德育教学活动,使德育教学活动富有活力。

关键词:教师情感;小学德育;教学活动;策略。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施以批评、讽刺打击的评价,那么学生就会产生沮丧感、自卑和敌意心理乃至一蹶不振;如果教师施以鼓励和激励,那么就会激发学生充满信心和斗志,由此可见,教师的情感导向对学生的品德塑造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小学德育教学活动中要发挥积极情感的疏导和引领作用,使小学生在正能量的感召下其充满动力和活力的思想品德得以培育,最终不断提升小学德育教学水平。

1小学德育本质属性要求发挥教师积极情感的必要性。

德育,具体来说,就是一种培养思想品德使其具有一定道德评价和选择标准的过程,而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基础教学工作。学校德育教学活动的实施,使学生在育德者的引导下,在道德认识、情感和言行上有了一定的提升,从而对诸多复杂的社会现象有了一定的是非判断和选择。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儿童为主体的社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并越发引起人们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关注。综合性对当前小学生的德育状况进行深入剖析和挖掘,不难看出小学生已经处于复杂多变的德育环境中,稍有不慎就会对小学生的身心给予重击,不利于其健康成长。例如在城镇,独生子女结构的家庭中儿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骄横无理、是非不分等现象日趋严重。而在农村,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留守家庭的儿童心理问题越来越明显,由于他们长期缺失情感关爱和德育引导,使得他们自卑、敏感、封闭等。这就使得在现代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的社会、家庭和学校和社会要重新调整教育方向,狠抓学生特别是儿童的`德育问题,使大量潜在的儿童家庭危机问题得以遏制和解决。因此,这需要在小学德育教学活动中,加强教师的情感引导教育,以积极的情感引导学生,与学生在心灵上形成交互沟通,在道德情感上形成共鸣,从而使学生在情感上感受到一种关注、认同和尊重,进而也就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德育价值观和评判标准。

2剖析教师的积极情感及其对小学德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2.1对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引导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者双重身份,不但要传授学生知识,而且要注重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的情感倾注,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乃至鞭笞和激励学生的一生。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品德还处于萌芽和催生阶段,他们没有一定的品德理念和标准来参考,很容易依着小学生的爱好来做事,不可避免地就会对社会、家庭以及他人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这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小学生的品德动向,从品德问题产生的根源着手在判断标准、价值方向和正确观念方面给予阐释和灌输,促使小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社会现象、家庭关系和人际交往等,最终以良好品德教养不断促使小学生获得学业发展。

2.2对学校德育发展的引领作用:长期以来,小学生的德育一般都是通过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守则和规范来推动实施的,守则和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学生的言行起了一定的约束和纠正作用,但是这种约束和纠正只是浅层性的教育,未能够使小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言行缺失之处,并切实自觉自愿地按照正确的标准去完善自我,因此,具有时效性,小学生的德育示范行为还会不时重复发生,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德育教育目的。因此,需要教师以生为本,以小学生的情感需求为出发点,在德育教学活动中以正面的情绪、正能量的评价和推心置腹的沟通对小学生进行心理疏通、品德塑造和价值观引领,最终使小学生的德育教化得以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3教师倾注积极情感,用心换心,开启学生德育教化之门。

在小学生教育阶段,通过日常教学活动小学生与教师形成每日相伴的亲密师生关系,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牵绊着小学生的心灵,无不影响着小学生的情绪。因此,对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修为修行和职业道德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德育教学活动中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调整主观情绪、严守职业操行从小学生的心理承受度和情感需求出发,循序渐进地、春风化雨般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德育现象分析、德育观念灌输和德育言行纠正和鼓励,以便于使小学生感受到关怀、尊重和认可,从而使小学生放下师生隔阂包袱,以积极的心态去向教师沟通,并愿意听从教师意见和建议从各个方面来纠正自己的不良德育言行,以正确的标准和观念去培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素养,也就实现了小学德育教化的目的。例如:在进行《做一名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一德育教学活动时,教师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用视频的形式,把社会不利于社会以及他人的不文明社会现象(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吐痰、打闹,无视交通规则闯红灯,公交车上乱扔垃圾和占位置等)展示出来,以非主观和理性的情绪对这些不良社会现象失范之处给予客观分析和评价,并有意识地引导小学生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行为,对于学生的各个角度回答,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给予肯定和鼓励。另外,教师与日常小学生德育实例相结合,树立身边德育小模范,对他们的良好德育行为给予表扬和鼓励,而对于德育有失的学生要以朋友式与学生沟通交流,以便于让学生信赖教师从心底接受德育教化。那么,教师积极情感在小学德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就发挥出来。结语毋庸置疑,积极的情感也是教师的职业素养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决定着教师的施教方式和成效如何,直接决定着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培育成果如何,因此,学校要不断引导和督促教师以积极情感教学模式开展小学德育教学活动,使师生之间在情感上形成共鸣,达成一致共识,从而使小学德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德育论文重要(通用17篇)篇十四

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动力在科技,关键在人才。科技人才队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重要力量之一,如何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大规模、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人才工作中的重要课题。实践中我们感到,科技人才载体建设在人才队伍建设中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加强科技人才载体建设,为科技人才的聚集搭建良好的创业平台,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和创业的社会环境,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广泛吸纳社会资源,鼓励民间资本兴办科技培训机构、科研院所、专业技术协会,引进高等院校、高层次科研院所等研发机构,努力为科技人才创业搭舞台、竖梯子、趟路子,已成为各级党政的共识。

一、明确目标,定位要准。

加强科技人才载体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加快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步伐,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科技人才载体的定位,一般应把握三个标准:

一是聚集吸引科技人才的“磁铁”。就是载体所在的部门或企事业文秘站网的决策层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有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支撑,科研资金有保证,能够为科技人才提供较好的科研条件和必要的生活条件,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是培养造就科技人才的“摇篮”。就是载体的用人机制要活,既要有一定数量较高水平的管理、决策人员,也有一定比例的学科、技术带头人,形成传帮带格局,努力营造尊重个人特点、鼓励大胆创新、充分理解信任、氛围宽松和谐的良好环境。这样,载体才能既出科技成果,又能快出人才、多出人才。

三是科技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就是载体应有明确的具有前瞻性、可发展性的科研项目。这样,科技人才攻关才有目标,在技术创新、转化科技成果等方面才能有所作为,从而更进一步地促进产学研联合,推动科技进步。

二、强化管理,机制要活。

科技人才载体建设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有利于科技人才聚集,有利于科技人才发挥作用的新型的人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此,要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科技人才使用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要积极同大专高校、科研院所、国际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合作交流,做好引智工作,达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人才共享的目的。要敢于引进这些文秘站网的科技人才,建立和完善开放吸纳、来去自由的科技人才吸引机制。

二是科技人才培养方式从“静态”向“动态”转变。科技人才载体是一个“静态”的概念,但是科技人才培养应采用“动态”的方式。要用市场运行机制来加强科技人才培养环节,建立和完善竞争择优、优胜劣汰、滚动发展的科技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促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涌现。

三是科技人才环境建设从“注重硬环境”向“硬、软环境并举”转变。要建立和完善技术先进、软硬并举、协调配套、解除后忧的科技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如,对做出突出贡献、创造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科技人才实行重奖,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才比较价格合理确定科技人才的工资收入水平等。四是科技人才载体人文建设从“单一文化”向“多元文化”转变。既要创造适合本地科技人才创新立业的.人文条件,也要营造适合外地科技人才成长的文化氛围,还要积极拓展适合海外科技人才归国创业的空间,尊重每个人才的文化习惯和生活方式,建立和完善公开平等、拴心留人的科技人才服务机制。

三、大力扶植,服务要优。

加强科技人才载体建设,离不开各级党政部门、载体主体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优质服务。首先,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充分借助报刊、广播电台、互联网等媒介,广泛宣传关于加强科技人才载体建设的各项政策和有关规定,大力报道科技人才在促进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联合过程中的先进事迹,着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营造宽松的用人环境。其次,要提供全方位服务。政府部门应切实转变职能,积极主动地为科技人才载体的设立创建提供政策咨询、业务指导、协助申报工作;对载体创建后的人才招聘引进、引智、促进产学研联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积极提供优质服务;对各类科技人才,应在培训进修、攻读学位、合作研究、查阅资料、使用科研仪器设备,以及科研经费等方面创造条件,提供保证;应在科技人才安家落户、配偶随迁就业、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提供便利,在工资福利、医疗社会保险、收益分配等方面逐步提高,充分保障;在职称评聘、成果评奖等方面优先办理。

四、健康发展,成效要实。

当前,要保证科技人才载体建设健康发展,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必须注意防止和克服三种倾向:

一是防止和克服“重设立、轻建设”的倾向。加快创建科技人才载体,已成为许多企业决策层的共识,然而,载体的设立、挂牌,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应当迅速把工作重心转向建设,抓紧制定载体建设的标准、管理细则、考评制度,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引智和培养管理力度,逐步扩大载体规模,充分发挥载体作用。

二是防止和克服“重使用、轻培养”倾向。要按照中央、省、市关于人才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强对科技人才的继续教育培训,通过开办讲座、组织研讨、考察交流,以补充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层次、增强创新为目标,把各类载体建成科技人才强化培训、继续教育的基地。

三是防止和克服“重眼前、轻长远”的倾向。在载体建设的规划目标上,既要破解当前机关、企事业发展的热点、难题问题,又要着眼于长远发展和科技人才的总体需求;在载体建设的投入上,不仅要注重对科研项目设备的投入,更要注重对科技人才的吸引、培养的投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开发投入是收益最大最长远的投入观念。

五、注重实际,措施要硬。

我市科技人才建设的硬件同发达市(地)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这就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借鉴经验,要采取行之有效措施。

一要切实加强对外合作。应鼓励和支持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文秘站网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创办区域性产业开发基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并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工作站等载体,强化技术创新条件和能力建设。

二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类科研开发机构。有条件的企事业文秘站网应建立各种形式的科研所、研究室,做到机构、领导、人员、场所、指标、措施、经费“七落实”。应采取外部引进、内部培养等措施,确保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才占职工总数的比例。应在每年的财政投入和销售收入中做出预算,确保科研经费的投入和落实。

三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专业技术协会。各类学会、行业协会和专业技术协会具有门类齐全、人才荟萃的优势,是建言献策、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化的“基石”,是发展培养科技人才的园地。应高度重视各类学会、协会的发展,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大力扶持,努力构建数量众多、智力密集、充满活力的科技人才载体,不断扩大人才工作覆盖面,促进人才资源开发和优化配置。

德育论文重要(通用17篇)篇十五

提到班会课,在很多时候是班主任一个星期工作情况的总结,仅此而已。如果把班会课当成处理班级日常杂务的课来上,那是没有太大教育效果的;如果认为上班会课是浪费时间而用来上文化课,那是应试教育的极端表现;如果认为班会课是搞形式、走过场、没有什么内容可讲,而让学生上自习课,那是对德育工作的轻视。在形式上,如果仅由班主任唱独角戏,老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尽管是言之有理、用心良苦,但如果没有有效的教育方法,而只是空洞乏味的说教,其结果必然是效果不好。那么班会课到底应该“上什么?”、“怎么上?”,给我们每个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一、主题班会要主题鲜明。

该主题应来自学生实际,可以是思想方面的,也可以是心理方面的;可以是一个具体的问题,也可以是一系列的问题。主题必须有明确的针对性,是侧重于解决某一具体的问题。如针对上网影响上课,影响上进,可以组织“大话上网”主题班会,使学生对网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二、主题班会准备要充分。

没有准备的班会不是一个成功的班会,班会的准备就象一节文化课一样,如果没有做好“备课”的准备,其结果只能让自己更被动,甚至有不利于最初目的的舆论导向。还是以上网的主题班会为例。没有充分的准备,学生可能完全有机会将反方观点驳辩成正方观点,因此没有充分的准备不轻易接触任何一个话题。就如战场中不打没准备的仗一样。

三、要减少教师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想象一下,如果整个班会都是班主任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这样的班会只会回到刚才所讲到的空洞乏味的说教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同样如果是班干部组织班会,如果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只可能是那几个班干部的班会而已。所以,我认为一个让学生真正感兴趣的班会,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法有很多,例如:可以让学生自主发言,班主任做适当的点评;可以分散到各组,参与学生小组讨论,倾听学生心声;也可以让学生才艺展示,让学生充分参与整个班会中来,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形式的目的在于突出主题。

内容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才能表现出来,形式必须依托于一定的内容才有存在的价值,二者只能统一,不能分离。在选择主题班会的.形式时,应明确认识到,选择班会形式是为了使内容更好地表现出来,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受到深刻教育。如在“信心是成功的基石”的主题班会活动中,大家收集了许多古今中外科学家、作家、诗人、企业家的故事,或者可以采取辩论,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重新唤起了学生的自信,鼓起他们求学的信心。再如开展“好书伴我成长”读书活动时,可以采取书评座谈会、演讲会、知识竞赛以及出专刊等多种形式。总之,只要是适合既定内容的活动形式,都可以采用。当然,置班会的内容不顾,一味去追求形式上的新颖、有趣,就会违背主题班会预定目的,失去教育意义教书育人的过程是复杂的,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就得正确分析实情,遵循客观规律;是艺术就得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技巧技能,只有将二者在实际工作中很好地统一起来,才能获得教育的成功。以上是我在开展班会活动课中,为努力使之生动、高效而尝试着做的一些方法,虽自觉浅薄,但我想我会继续努力的,争取把班会课上得更好,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

德育论文重要(通用17篇)篇十六

在新世纪,应该创造一个更宽松、更民更合理的学术环境,要鼓励更多的科学工作者发表学术论文.从去年我国公布出的学术论文发表的`数量看,总体上是逐年增多,可是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一所高等院校一年中发表论文的数量,也只是美国一所大学的十分之一.

作者:冯长根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刊名:民主与科学英文刊名:democracy&science年,卷(期):“”(1)分类号:关键词:

德育论文重要(通用17篇)篇十七

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分享了体育教师的德育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应该更多的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因为这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加强品德教育,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我们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更多的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体育教学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和体能,也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通过对体育课结构的详解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体育教育是一项全方位的教育,其中包括,智利、体能、身体等诸多方面,学生通过系统的体育课程的学习,不但强健了体魄,增加了理性思维的能力,并且从提高觉悟,增强智力,扩大经验,提高适应能力方面,都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所以,作为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详尽的了解课程的机构,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内容,合理的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1、思想品德教育应该结合常规的课程教学。

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要符合课堂的教学常规,而且教学常规是向学生进行德语教育的根本,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特点把德语教育和课程本身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

2、品德教育要结合教学内容来进行。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上述都是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非常有利的元素。体育运动每个项目的内容都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了教学效果也不相同,作为老师来说,就要做到善于挖掘教学内涵,抓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利时机。比如说体育运动中比较枯燥的田径运动,这是一项会使学生感到枯燥的运动,但是对于学生顽强意志的培养是非常有效果的,还有球类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还能增强学生的顽强意志,这些都要靠我们教师来发掘。

3、思想品德教育中不同的组织教法的利用。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选择科学的组织教育法,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作为教师来说,要能够结合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活动,利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

4、校园的偶发事件的处理中德育。

教育的渗透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有很多的偶发事件,这是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的时候,真实的思想和行动的体现,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偶发事件,善于抓住学生真情流露的东西,然后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会在学生的是非能力的判断方面进行非常有效的教育。

5、教师应该以身作则。

在当前学校的体育教学当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言传身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生会以老师为榜样,效仿老师的做法,所以,教师应该努力的去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谈吐大方得体,举止言行合时宜,要当学生争相学习和效仿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方面一定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二、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的方法。

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也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追求的目标。

1、体态暗示法。

用体态暗示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中运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在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过程中,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使广大学生心悦诚服。比如说,在体育教学进行当中,老师如果发现某学生注意力分散,做小动作时,教师漫步走到该生跟前,递个眼神,摆摆手,以示提醒或制止,这要比中止教学,当众直呼其名批评教育效果更好。

2、实践体验法。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育项目本身又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学生可以在耐久跑的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在艺术体操的练习中得到美的享受,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着特征。.教师应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有目的的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使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炼意志,体会人生的价值,培养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品质。

3、激励竞争法。

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激励竞争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般多用语言刺激、体态暗示、榜样示范等手段,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师运用激励竞争法时,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暂时的胜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更能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因为任何竞争都是有条件的,都必须在规则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将受到惩罚,从而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

4、时机捕捉法。

不良个性心理的发展,应引起教育者的关注,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启发诱导,以促进其转化。例如在篮球比赛中,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应及时给该学生以恰当的鼓励和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有很大作用的。面对偶发的不良事件则指出要害,给予适当的批评,能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

5、情感感染法。

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感染学生,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去的敬业精神,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会给学生树立起一个好的形象,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新颖独特的教法,科学合理的分组,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人际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更有利于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使青少年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在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中,贯彻思想品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品质,也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德育教育的效果应该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它在我们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语教育必须和体育教育有机的结合,不能只是空洞的讲述和传授,这样才能让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这个环境下发挥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教学诊断报告大全(15篇)

    报告需要准确地使用专业术语和词汇,以保证我们的报告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以下报告范文的撰写风格各异,但都具备一定的思路清晰和论证严谨的特点,值得大家借鉴。

    土地住房申请书(实用16篇)

    在写更多申请书时,我们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逻辑性和连贯性。下面是一些经典的更多申请书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方向。校分房委员会:本人20xx年毕业

    培训内容收获的心得(精选18篇)

    编写培训心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享和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从而推动学习共同进步。以下是一些培训心得的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灵感和参考。继1月5日召开

    参加实践活动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模板21篇)

    心得体会的写作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思辨精神,提高自己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接下来,请大家一起阅读一些具有启示意义的心得体会,共同提高。作为一名研究生,在大学里接触过许多

    家务活动心得体会(通用16篇)

    总结心得体会是一个不断提高自己的过程,它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下面给大家推荐一些写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参考。

    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热门13篇)

    工作方案的编制需要充分考虑项目的特点、目标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制定工作方案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优秀作文推荐!根据

    初中毕业的心得体会(模板14篇)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思想和观点,增加我们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的能力。7.这次研讨会让我对专业领域的前沿动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积累了一些有价值的经

    国际博览会讲话心得体会总结(实用21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过去行为和决策的反思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梳理经验、吸取教训,做出更好的选择。在下面的范文中,可以看到一些作者对自己经历的真实感悟和深刻思考。

    房贷收入证明(汇总19篇)

    范文范本是一种参考文献,通过其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我们可以从范文范本中学习到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展开论述、运用语言表达等方面的

    共同富裕心得体会名(汇总22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各种经历中获得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珍惜和分享。心得体会的书写过程是一个思考和整理的过程,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我会坚持写心得体会,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