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汇总19篇)

时间:2023-12-12 作者:书香墨

工作汇报是一个反思和总结的过程,通过写汇报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请大家仔细阅读以下工作汇报参考范文,借鉴其中的写作经验和技巧,提升自己的工作汇报水平。

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汇总19篇)篇一

我市是省的重点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全市8个县(市、区)均属山区县,1985年前是xx省荒山面积最大、水土流失最严重、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当时全市贫困人口33.9万户、173万人,分别占农村总户数、人数的49%和50%。4个全国重点贫困县,我市就有xxxxx三个县。全市104个镇,2040个村,农村居民89万户、397万人,其中老区分布90个镇(场)1136个行政村,老区人口230万人,占农村人口的60.7%。

近年来,扶贫开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扶贫办的具体指导下,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扶贫开发方针政策,把推进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建设和谐xx的重要举措来抓,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积极实施“四个xx”(开放xx、工业xx、生态xx、文化xx)和“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的发展战略,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新思路,探索扶贫开发新举措,始终把增加贫困村、贫困户收入、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提高贫困户素质作为工作重点,全面落实领导挂点、单位挂村、干部结对帮户的扶贫责任制,真扶贫,扶真贫,促进了扶贫工作落实,加快了扶贫开发步伐,经过全市人民共同努力,全市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贫困户逐步减少。全市农村人均收入由的3539元增长至的5038元,增长42.3%;贫困人口的人均收入由不足1000元增至的1288元,增长30%。基本解决了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农村贫困人口由的10.2万户、41.2万人减少到目前的8.5万户、29.8万人。

二是山区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十年绿化xx大地”,我市于xx年实现绿化达标;山区农业综合开发xx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东学xx”的典型;五华县红山村被国务院扶贫办授予全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先进村”称号。产业扶贫有较快发展,目前全市共培育发展各级扶贫龙头企业47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2家,市级33家,这些企业辐射带动农户6.6万户,其中贫困户2.1万户,户均年增收1779元。

三是贫困村“五难”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镇到行政村基本实现公路水泥硬底化,实现行政村通邮、通电、通电话网络信息、通广播电视;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完成农村2万多户贫困户危房改造,缓解了贫困农户住房难的问题。“绿满x州、洁净家园”行动正在全市普开,农村脏乱差状况有明显改变。

四是扶贫技能培训有新的进展。近年来,全市每年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达6万人以上,依托扶贫技能培训基地,每年培训输出贫困户劳动力300人以上。农村实用技术每年累计培训7万多人次,使相当一部分贫困户掌握一至两门种养技术,为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是农村教育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提高到90.4%,农村年人均收入在1500元以下贫困户列入最低生活保障,保障人口达20.4万多人。解决农村老有所养问题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正在x县、x县开展试点。

六是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农村社会基本实现和谐稳定。

近年来,我市扶贫开发能够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做法可概括为“三有”:

1、有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扶贫工作,从政治的高度,把推进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促进全市经济协调发展和建设和谐xx的重要举措来抓。

一是亲自调研扶贫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刘书记、李x市长和分管领导陈副书记、邓副市长经常下乡镇,进村入户,访贫问苦。去年以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委汪书记提出的扶贫开发要“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以及加快老区建设发展的指示精神,市委刘书记先后深入x县老区贫困村x县南口镇金声村、x县镇九龙村;李x市长到兴宁市径南镇章峰村;分管领导陈xx副书记到五华县水寨镇中洞村、邓副市长到平远县八尺镇八尺村进行扶贫和老区建设工作调研,其他市领导也分别深入到贫困村、老区村进行调研。市委刘书记通过调研,提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站在践行党的宗旨,体现党的承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老区建设和扶贫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工作力度,让更多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李嘉市长要求,贫困村今后要重点抓好整体规划、加快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科学带动村民增收、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加强和谐新农村建设、净化美化村容村貌等方面做好文章。市政协、市扶贫办专题开展了新时期如何落实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调研,先后形成了《全面落实“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帮扶责任制开创新阶段扶贫工作新局面的建议》和《全面落实“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帮扶措施,加快贫困户脱贫解困步伐》的调研报告。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门通过扶贫和老区建设工作的调研,统一了思想认识,针对x州贫困面仍较大,相对贫困问题较突出的现象,提出要把落实汪书记关于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内容,把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放在首位,把加大贫困村、贫困户扶持力度,缩小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经济工作和政治任务来抓,制定新的实施意见,明确新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提出具体工作措施,抓好贯彻落实。

二是作出多项决定。把扶贫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事项。,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农村“十五”扶贫开发纲要〉的决定》,又作出了《关于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加快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奔康步伐的决定》和《关于实施“十项民心工程”的决定》,把扶贫开发与解决农村“一保五难”的问题和实施《十项民心工程》结合起来。今年初,市委、市政府又先后作出了《关于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大对革命老区发展扶持力度的工作意见》的两个文件,明确提出了新阶段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主要措施。

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汇总19篇)篇二

我镇位于**市区以北35公里处,镇总流域面积299.1平方公里,镇辖15个行政村,112个社,3910户,农业人口4460人。整户外出579户1777人,农村劳动力8174人,其中文盲半文盲2404人。底全镇共有耕地面积92124亩人均耕地6.37亩。甄别的贫困对象为1478户,5864人。20脱贫226户,875人,扶贫对象下降到1286户,4989人,占总人口的34.5%。脱贫810人,贫困面下降到28.96%,计划脱贫739人,使贫困面下降到23.85%。

为加强扶贫开发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部署,努力开创全镇扶贫开发新局面。镇党委、镇政府把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一是成立组织,健全制度。镇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扶贫开发工作的副镇长具体负责。认真讨论研究制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推进扶贫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二是认真调研,确定思路。镇领导班子深入一线进行调查,详细了解全镇各村的自然状况、贫困原因、发展潜力,根据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广泛征求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的意见,研究制定了符合我镇实际的脱贫规划,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走上了科学种养、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勇于创新,把扶贫落实到主导产业上。

镇在实施扶贫项目的过程中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发展了马铃薯、畜草、旱作农业、劳务四大产业。

马铃薯产业,种植面积达到6.9万亩,其中以黑色全膜覆盖为主的标准化种植基地4.5万亩。建立一级种扩繁基地1万亩、二级种扩繁基地2.8万亩。畜草产业,新种植及改造提升优质紫花苜蓿4900亩;示范种植饲用甜高粱120亩;建成牧草收购加工点2处。青贮玉米秸秆3万吨,氨化3000吨;新建圈舍232间,引进基础母畜2500只,发展规模养殖户103户,建立养殖小区2个。劳务产业,全年累计培训达1839人次,输转务工人员4852人(次),其中组织输转2991人,创劳务收入5987万元。旱作农业,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为目标,完成以全膜双垄沟播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推广7.5万亩,其中地膜玉米3万亩,地膜马铃薯4.5万亩。完成秋季覆膜7.2万亩。其中黑膜4.5万亩,白膜2.7万亩。蔬菜产业,新建塑料大棚200座,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00亩,实现产值约5000万元。

无论从项目整合的程度上看,还是从撬动民间融资的力度上讲,均取得明显突破。尤其是抢抓全省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计划等历史机遇,坚持把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和智力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全力组织实施将台片区(包括将台、**、小岔口、太平)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先后整合各类项目资金万元,撬动民间融资2亿元以上。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家养十只羊,轻松奔小康”的发展战略,结合我镇“户均五棚菜,收入增得快“的发展思路,实施“个、十、百、千、万”工程。建成标准化暖棚260间,引进基础母羊2900只,扶持743户贫困户发展养羊产业,培育起了项目区贫困户的增收产业,当年建成塑料大棚200座,规划实施的以水电路房为主的基础设施全面完成了年度建设任务。全年共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7期,培训人数1500人次;开展普通农技培训6期,培训人数1500人次;开展新型农民职业培训3期50人次,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技术员培训19期3500人次。累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3万余份,书籍3000余册。培训内容涵盖养殖、马铃薯、蔬菜等多个方面,为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镇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扶贫开发所取得的成效只是阶段性的,也是很不稳固的,今后的工作任务仍很艰巨。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我镇扶贫开发在客观现状、扶贫环境和具体工作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一)基础设施依然相对薄弱。从基础设施上看,我镇大多地处偏僻山区,如我镇罗川、大湾、御风、张沟等村,地域偏避,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扶贫开发难度大。近年来,虽然通过扶贫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仍不能满足当前及今后的发展需要。从人口素质上看,贫困人口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低,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在走访农户中发现,贫困户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病残户或无劳动力户,脱贫难度较大。

(二)扶贫资金投入仍显不足。目前,我镇扶贫资金主要是依靠扶贫项目资金和双联单位的支持,贫困村筹资较为困难。

(三)农民思想认识不高。农民思想认识不高是影响扶贫开发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赶超求进思想不强,得过且过,缺乏学习和接受新生事的思想认识,思想保守,不思进取,等、依、靠思想严重,久而久之形成思维定势,部分群众对参与式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存在抵触心理,配合程度不高,导致部分扶贫项目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扶贫开发进程。

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汇总19篇)篇三

2011年以来,我村在xxx的关怀下,在对口帮扶单位的大力帮助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坚持以科学规划为指导,以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为抓手,推动扶贫工作大力开展,初步实现了村级组织建设加强、村民增收、基础设施改善的目标。目前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45元,人均增收1465元,比2015年度增长31%。现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科学制定规划,确立扶贫工作指导方针

按照xxx对我村扶贫工作的要求,已于2011年5月制定了xxx村2011-2012年发展规划,即《xxx村2011-2012年扶贫工作发展规划》。

根据该规划,我村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紧密结合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积极推广“1+4”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完善土地股份合作社,把“扶发展”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通过完善村级道路设施、水利设施,提高村民生产效率,通过开发扶贫项目,引导村民组建土地合作社、蔬菜合作社,劳务合作社,拓宽农产品和劳动力输出渠道,保障农民增产增收。

二、合理实施规划,确保扶贫工作达到效果

(一)修建了4.3公里的扶贫机耕道路。按照市交委安排的扶贫道路建设3公里,每公里补贴20万元,目前补贴经费已经到账。机耕道路实际硬化4.3公里已完成,共计花费106余万元,其中46万余元由我村2012年村级公共服务资金解决。

(二)新建了u50型排灌沟渠2000米。水务局承诺出资8万元,加上

农田水利项目资金配套,目前此项工程已完成。

(三)新建了提灌站5口,项目已经验收完成。市移民办下达扶贫项目资金50万元。

(四)在市移民办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xxx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项目及xx村生产扶持项目的建设。市移民办下达扶贫项目资金20万元,其中xx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项目5万元,xxx村生产扶持项目15万元。已对土地股份合作社职业经理人、大田种植人员等进行了各类培训6期,培训132人次,农业技能培训285人次。促使劳动力就近务工增加151人,人均收益近1000元。目前正在筹建劳务合作社1个。

(五)完成了120亩脱毒马铃薯生产基地项目的建设,目前已由市财政局验收合格,实现了人均增收260元 。

(六)在市农发局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10个,共建成粮油生产基地1317亩,蔬菜生产基地350亩,大田蘑菇、球盖菇、羊肚菌生产基地180亩。

建设的粮油基地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共计1600亩,大春种植优质水稻1600亩;小春种植有机生态草莓60亩、大田蘑菇50亩、球盖菇50亩、羊肚菌80亩,为125个村民提供劳务岗位,人均增收387元。

建设优质红提基地95亩、优质草莓基地60亩、蔬菜基地500亩;拟配套建设“1+4”现代农业循环养殖示范园区。为90个村民提供了劳务岗位,人均增收350元。

工作受到了市扶贫办的高度肯定,特别是我村作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整村推进示范点,创新农业生产体制机制的工作先后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关注报道。

三、存在的问题及工作打算

(一)优质草莓种植基地建设。目前,草莓基地育苗10亩,管理到位、长势良好,能满足60亩草莓基地栽种,目前已筹资金50万元,用于草莓基地的建设,包括钢架大棚、竹杆中棚、钢丝网打围、道路、沟渠、滴管带等,但仍存在资金缺口70万元,筹措困难。

(二)基础设施项目。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原计划建设村级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超市,目前资金筹措困难。望相关部门帮助解决。

(三)劳务合作社建设。原计划成立劳务合作社1个(现在还未正式注册),为解放出来的劳动力搭建就业平台。但用于就业技术技能培训、就业联系、劳务合作社办公场所设置及工商注册的资金还未到位。且目前就业平台有一定局限性,希望对口单位积极协调解决,拓宽渠道,同时加强行业对口培训。

决蔬菜合作社目前存在的资金问题。

(五)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

原计划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将扶贫搬迁与新村开发建设相结合,加快推进新农村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

1、土地综合整理项目。通过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持钩试点项目建设,全村拟建两个集中居住区。目前该试点项目资金回报政策不明朗,业主不愿投资,资金筹措困难。

2、新建村级服务活动中心。我村办公场所面积窄小、设施简陋,已经不适应服务群众的需求。原计划在今年内建成设施配套、功能完善、服务快捷的村级服务活动中心,改善我村的办公条件和服务环境。预计需资金100万元。目前资金筹措困难。

2012年3月

我村扶贫攻坚工作在前几年的基础上,目前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我村村民主导xx产业发展,可在近几年xx形势下,很多基础条件相对落后的村民就面临很多困难,帮助他们找到新的产业转型思路,并积极采取新的应对举措,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我村扶贫攻坚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根据上级要求,我村总结近年扶贫攻坚工作经验,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三二五村贫困户总体情况

xx村是地处寻乌县城所在地,辖xx个村民小组,有农户xx户xx人,劳动力xx人,贫困户xx户,贫困人口xx人,占总人口的xx%。我村村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以xx为主,产业比较单一。普遍致贫原因为xx导致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中断。部分从事开店经商及手工业等也因受xx害影响,很多生意基本开销都难维持,群众消费能力逐渐下降。近年来,在、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何支持下,我村把“一升一降”目标作为扶贫攻坚方向,通过加强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切实提升扶贫攻坚的工作成效。

二、村小组民主评定,村组审核,再次精准识别贫困户。

却还没有调整到新的名单中。针对这种现状在,按县里统一部署,xx年开展精准扶贫过程前,必须把贫困户进行再次核查,做到精准定位,分类汇总,让我们的扶贫工作真正做到精准扶贫。在这次核查工作中,为了在全村角度更准确的定位贫困户,我们通过村民小组代表会议民主选出新增贫困户,再在村民小组长会议上,站在全村贫困户的情况对比下,将所有贫困户名单进行了逐一情况核对,并筛查出不符合条件的进行删除,最终评定出我村贫困户xx户,xx人,并做出公示。公示期内无任何异议,顺利完成了我村贫困户精准定位工作。

三、工作目标及规划

村扶贫帮扶到户工作。确保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应保尽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应扶尽扶。

二是全面推行新农村建设、危旧房改造、生态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有效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措施,大力推进。

三是抓好培训转移就业扶贫。通过实施“雨露计划”等培训工程,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快“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的工作进程。集中扶持贫困户职业学历教育培训和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特色产业的发展,努力构建“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制定出台中国2011至2012扶贫开发纲要,提出了新的标准,制定了新的扶贫政策,我乡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竖立“大扶贫”理念,认真落实扶贫促发展,低保保生存的扶贫方针,扎实推进整村推进、产业开发、科技扶贫、社会帮扶等扶贫开发,制定扶贫发展规划,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健全扶贫机制,强化扶贫责任,大力推进扶贫攻坚,全乡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全乡扶贫开发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我乡贫困基本现况

2011年我乡被列为扶贫整村推进乡,是全县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乡镇之一。全乡辖17村80个村民小组,有3254户14499人,有劳动力8670人,贫困人口12249人,占总人口的84%。境内沟壑纵横,高寒阴湿,交通不便,特别是南北两山,历史自然条件差,人口整体素质低,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扶贫难度大;特色产业多以零星种养为主,尚未形成品牌和经规规模,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底子薄弱,开发任务艰巨,尽管近年来、县政府加大了对我乡的扶贫开发力度,但全乡群众生活还尚未摆脱贫困现状。

二、我们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省、市、县扶贫开发新政策机遇,立

足乡情,明确提出了大力实施扶贫开发战略,是实现洮坪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有效法宝,是解决制约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站在空前高度、新的起点,坚持以扶贫开发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多方争取项目,积极实施整村推进,发展特色产业,“两项”制度衔接,农村低保的扩面提标,救灾救济,劳务技能扶贫培训等工作,不断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全乡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扎实推进整乡推进扶贫开发

2011年我们申报并编制完成了整乡扶贫开发项目实施规划、秦巴山区整片整流域扶贫开发规划,组织实施了下坪、山根、康河等11村的整村推进项目,今年又申报了马坝、中滩、大山、义堤4村的整村推进项目规划。一年来,我们在扶贫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硬化村道1.248万平方米,新修文化培训室4处18间230平方米,拓宽、砂化3村村组道路13.6公里,新修便民桥5座,加固维修1座,推广太阳能灶1488台,新修河堤3140米,建文化墙40米,新建过水路面1处,新修管网供水1处解决了50户210人的吃水问题,目前,康河村整村推进项目已全面完成,其余10村的部分项目在建,计划今年10月底全面完成全乡整村推进建设任务。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全乡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养殖基地,养鸡1万只以上,兴隆养鸡场,养鸡1000只以上;创建坪阳、兴隆、下坪3处优质洋芋示范基地,种植面积达到2380亩;创建了大山养牛基地,养牛2000头以上。

(三)扎实开展了“两项”制度衔接、农村低保、农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

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相继出台,扶贫开发的渠道和内容、广度和深度越来越多样化、系统化和全面化,我们以此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了中央、省、市、县关于扶贫开发的各项决策。

(1)扎实开展了“两项”制度衔接,建立了贫困家庭档案。我们结合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全面开展了贫困家庭的调查摸底,建立了贫困家庭档案2702户12249人。通过调查摸底,全面掌握了贫困农户的基本现状和需求,摸清了贫困户底子,为实施分类扶贫、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确定扶贫内容、方法、途径和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25.07225万元,这些资金的及时发放,切实解决了贫困家庭的生活困难,保障了他们的生活问题,确保了农村社会的合谐稳定。

(3)扎实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调查摸底,为全面实施新农保政策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按照省、市、县会议及文件精神,对全乡14499人的基本信息进行了采集,建立了新农保家庭档案。加强了政策宣传,采取召开村民大会、张贴宣传标语、举办专栏,多形式、全方位地进行了宣传动员,使广大群众对新农保政策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了解,为进一步实施新农保政策做好了前期准备。

(4)认真开展了救灾救济工作,保障因灾返贫,因灾受穷农户的生活问题。我乡自然条件恶劣,高寒阴湿,自然灾频发,特别是暴雨、冰雹、雪冻灾害时有发生,致使农户返贫率高。近年来,因自然灾害受灾人口达到310户1480人,因灾返贫人口达到500多人,扶贫开发成果巩固难。为了使贫困户能够度过难关,乡上多方筹集资金,为受灾户分忧解难,三年来,共发放救灾资金10.6万元,救助资金49.2166万元,切实解决了受灾群众的生活困难。

(四)大力开展劳务培训及输转工作,为贫困群众开避了脱贫致富途径

型转变。在农民工输转方面,充分发挥村级劳务联络员作用,积极向北京、天津、新疆、内蒙等地输转劳务工,三年来,共向外输转劳务工12000余人,创劳务收入1.5亿多元。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近年来,我们虽然在扶贫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经济社会得到明显进步,民生、农村工作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但在扶贫开发上还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民文化程度低,思想素质不高,治理扶贫任重道远。一方面由于我乡处于边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通,教育教学条件简陋,村民接受教育的条件差,全乡8670个劳动力人口中,高中文化的有190人,仅占劳动力人口的2.2%,初中文化的有1851人,占劳动力人口的21.3%,小学以下文化的有6629人,占劳动力人口的76.5%,全乡人口整素质低下;另一方面由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使相当一部分青少年丧失了接受较高教育的机会。贫困形成了低素质的劳动力,而低素质的劳动力又往往缺乏进取心和经营技能,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外出务工也只能靠休力来争钱,必然形成收入低下的状况。收入微薄、思想素质低,两者互为因果,形成了恶性循环。村民文化程度和思想素质不高,间接影响了扶贫开发进程,实现脱贫致富的难度大、任务艰巨。

过且过,缺乏学习和接受新生事的思想认识,思想保守,不思进取,等、依、靠思想严重,久而久之形成思维定势,对参与式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存在抵触心理,配合程度不高,导致部分扶贫项目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扶贫开发进程。

(三)自然历史条件恶劣,扶贫开发任务坚巨,任重道远。我乡属高寒阴湿山区,地域偏避,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扶贫开发难度大。另一方面,村民小组分布零散,村民居住环境艰苦,境内林地荒山为多,耕地少,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部分群众生活难以自供自足,生活水平低下,基础设施条件差,扶贫开发底子薄弱,脱贫致富的路子窄,也是我乡扶贫开发难度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实施扶贫开发是解决我乡贫困现状的根本途径,责任重大。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大扶贫”理念,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扶贫方法和措施,在争取并实施好扶贫项目的同时,结合当前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干部下基层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切实强化责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行深层次、深结构的帮扶,努力实现由帮资金、帮项目为主向帮科技、帮思想转变,加强科技培训,积极引导和鼓励有志青年自主创业,使贫困户利用科技知识和专业技能,走上依靠科技自主脱贫致富的道路。

首先,感谢市xx局各位领导对我们xx乡xx村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之前,市局几位领导多次到xx村帮助谋划扶贫发展工作)。下面,我就xx乡基本情况和xx村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向市局各位领导做以汇报,不妥之处,请多提宝贵意见。

一、基本情况:

xx满族蒙古族乡位于县城东北部,距县城35公里,全乡总面积124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7万人,其中满族人口为15210人、蒙古族人口为678人,是一个少数民族乡镇。xx乡经济基础薄弱,没有矿产资源,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导产业,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

xx村位于xx乡中心地带(乡政府所在地),也是全乡中最大的一个行政村(是由原xx村和xx村合并而来),是新一轮扶贫开发中市级帮扶的重点贫困村,也是县政府2012年重点建设的16个中心村之一。全村总面积20.5平方公理,分布在一川三沟.全村共有11个自然村、28个居民组,912户3300口人,全村贫困人口、特困人口较多,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为1840元。

二、新一轮扶贫开发主要工作思路和打算:

们xx村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今后五年,xx村扶贫工作的总体思路:抢抓扶贫机遇,用好支持政策,借力打造,合力攻坚,重点突破,分步实施,争取早日脱贫致富。目标定位:三年有起色,五年脱贫,八年达小康。奋斗目标:通过全面落实扶贫开发各项工作措施,打造梁北第一村。对此,在五年内争取实现以下工作目标(这里有五年发展规划,我就不详细说了,我就2012年重点实施的几项工作向xx局长做以汇报)。

(一)抓实产业发展项目,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夯实食用菌主导产业。xx村近两年食用菌产业发展较快,有百亩以上园区3个,总面积达到了550亩,是我乡食用菌发展第一村。按照乡里五大产业发展思路,我们把xx村确为 “全乡重点打造的食用菌生产基地”,而且打造全县食用菌生产高标准示范基地(xx园区),目前已初具规模。今年秋季,我们准备再发展200亩园区一个,而且采取“园区大户+农户”的扶贫合作方式,让更多地老百姓参与园区建设,得实惠。二是利用本村水源、地利、光照适宜发展设施菜的有利条件,在该村xx地发展百亩蔬菜大棚一处。采取“村里第一年提供租地费用、吸引种植大户来投资、当地有意愿群众出资出劳参与”相结合的办法来实施建设。今年收秋后,准备启动这项工作。三是发展畜牧养殖规模经营。今年,xx村规划畜牧养殖园区3个,其中2个养羊园区、1个养牛园区 ,占地均在50亩以上,每个园区规模养羊2000只以上、养牛500头以上。

(二)抓好生产生活建设项目,改善人居基础设施落后状况。一是实施组组通(连村)道路建设工程。今年,通过村村通和一事一议实施道路硬化6.5公里和连村道路7.5公里,资金来源主要是项目资金支持一部分,群众自筹一部分(筹资筹劳),但群众自筹难度大。目前,这项工作正在实施中。二是实施饮水工程。太平梁村8组、17组21组居住相对集中,但饮水困难,我们找水务局测算一下,要完成这三个组自来水安装,需要投入120万元,我们目前正运作当中,但资金是个难题。三是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因xx村位于乡政府所在地,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紧靠平双公路,村容村貌很重要。(上次,x来xx村调研,也提到了这个环境问题)。我们今年要把这个事情做好,准备分期分批、分村庄分地块进行。建设垃圾池30个、垃圾中转站3个、购臵垃圾清运车2台,雇用保洁员10名,总投资121万元。四是实施偏远村整体搬迁工程。充分利用生态移民搬迁政策、扶贫搬迁政策和国家土地转换增减挂钩政策,五年内将xx、xx、xx、xx、xx等五个村实施整体搬迁,搬迁户达87户,臵换土地220亩,这些人搬出后,将安排到新民居二、三期居住。今年,我们将重点对xx三个村实施搬迁。目前正在研究制定整村搬迁方案,搞好入户调查。

xx、县政府着眼于全县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升乡村幸福指数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全力支持中心村建设,这是、县政府2012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xx村今年的工作重点。我的总体思路是:以中心村建设为契,着手打造xx小城镇建设,坚持小城镇建设和中心村建设同规划、同实施。借助县里中心村优惠政策、市级扶贫村和基层建设年帮扶的有利契机,优先打造和建设中心村,以中心村建设带动小城镇建设。围绕县里中心村“一校、两院、三中心”的建设要求,我们在xx村谋划、实施了高标准中心幼儿园、村级卫生所、便民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购物中心、xx信用社等工程项目。

1、高标准中心幼儿园建设(含xx小学):总投资350万元,其中争取项目资金258万元、基础建设年支持配套资金70万元、自筹22万元,规划占地10亩,建二层楼,建筑面积为1720平米,各类辅助用房1032平米,接纳xx9个行政村普幼适龄儿童910名,其中普教(1-2年级)580人、幼儿330人。目前,校园选址已确定,就等项目审批和资金。

2、村级卫生所建设:和便民服务中心合作建设,建筑面积为100平米,总投资20万元。资金来源渠道:采取上级支持、村医个人出资与村级投入相结合的办法,其中上级支持6万元、个人出资4万元、村级投入10万元。通过租赁的形式,由村医承租经营。

3、便民服务中心建设:xx村原村部办场所,因年久失修破烂不堪,不能满足便民服务的要求,经社区“两委”班子研究,同意迁址新建社区办公场所,规划占地3亩,建二层办公楼,上下两层建筑面积为550平米,总投资80万元,目前正在施工建设。

4、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包括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室),建村民活动广场一处,占地1亩,配齐各种健身器材,为村民健身娱乐提供服务。

5、购物中心建设:征占地14亩,整体结构三层,建筑面积5000平米,总投资600万元,已于2012年6月初开工建设。

6、xx信用社建设:征占地3亩,建二层楼,建筑面积为900平米,总投资180万元(含附属设施)。该项目已于2012年6月初开工建设。

村民就业服务合作社”,打造集培训、中介、就业、增收和社会保障于一体便民服务组织,为解决产业发展、村民就业、产业园区“用工荒”等提供服务与保障。这也是扶贫工作突出扶智的的有益尝识。(过去讲帮钱帮物不如帮个好思路)。二是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升村民素质。利用农闲时节,邀请农技专家深入到村和田间地头,举办农业实用技术、科技培训班,每年不少于三次。同时争取大学生村官或大学生村医来我村创业,为村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三是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分期分批组织村民到技能培训学校进行职业技能学习和培训,使外出务工人员至少掌握1-2门职业技能,并获得专业资格,提高务工人员劳务收入,重点对贫困户的劳动力进行培训。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二)xx小城镇建设,需要整体规划一下,请x局长帮助找市规划院的专家帮助我们搞一个小城镇建设专项规划和控制性祥规。

(三)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涉及文化、教育、卫生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但用地指标和资金是最大难题。

(四)xx村贫困人员较多,开展扶贫济困活动,要制定帮扶长效机制,需要市xx局各位领导帮助共同研究。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一日

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汇总19篇)篇四

按照省市县农村扶贫开发规划要求,我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乡列入“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登记造册的贫困人口由1994年的250xx-xx下降到现在的37xx-xx,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1994年的18xx-xx提高到现在的66xx-xx,增加了48xx-xx,不少贫困户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过上了较×××的生活。贫困面貌明显改观,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支柱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以小水电建设为突破口,乡镇财政收入比1994年的1xx-xx元提高到现在的16xx-xx元,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我乡扶贫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可喜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全乡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以发展为先导,夯实思想基础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扶贫开发,既是事关人民生产生活的德政工程,又是保持新时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首先完成的历史任务。我乡贫困面大,群体性贫困已成为制约我乡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上级部门确定我乡为特困乡。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抓住、珍惜、用好机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增强了干部群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了贫困群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我乡形成了“依靠内业谋发展,借助外力保发展,形成合力大发展”的共识,为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以发展支柱产业为突破口,整合资源优势

我乡地处×××西部边陲,为全省乡镇政府所在地海拔最高的乡镇。早在前几年乡党委政府就提出“山顶种药采菜,山中采矿取宝,山坡种果种椒,山窝种竹育笋,山下蓄水发电,山外设点流通”的扶贫开发思路。依托我乡独特的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把扶贫开发与发展农村,支柱产业结合起来,通过扶贫资金扶持,我乡xx-xx村,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桐古、禾坑、营盘村种药采菜,户平种植药材在xx-xx以上,户平采摘红薇菜在10公斤以上,梅竹、大夏、小夏、桥头三个村以毛竹、竹笋为主导产业,年均收入每户在100xx-xx以上,大户在万元以上,贫困户群众可以从支柱产业中人平增加25xx-xx以上,据统计:我乡新种植药材1000xx-xx,花椒100xx-xx,毛竹500xx-xx,养鹅鸭5000羽,生猪千头,已建成小电站1xx-xx,-xxkw,我乡七个村全部受益。大部分贫困群众依靠支柱产业开发脱了贫。

三、严把扶贫资金使用关,夯实设施建设基础

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扶贫资金真正为贫困群众办实事,见实效,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已经完成xx-xx村通公路,总里程为35公里,投资2xx-xx元解决了多年未解决的人畜饮水问题,xx-xx村全部通电、通电话,新建七所小学,圩镇街面已大部分硬化,并安装路灯10盏,彻底改变了我乡的落后面貌,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四、重点突破,举全乡之力实施移民工程

实施移民扶贫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创新与突破,是彻底解决贫困群众温饱问题的战略选择。也是从根本上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途径。通过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三年来共落实移民安置点四个,征用土地3xx-xx,-xx立方米。基础设施总投入10xx-xx元。共安置深山区、地质灾害区农户16xx-xx,79xx-xx,上级给予每人350xx-xx的建房资金及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总共达30xx-xx元。我乡将近六分之一的人口实施了移民搬迁。这样就极大地改善了居住在深山区、地质灾害区的贫困群众的生存条件,有效地解决了行路难、运输难、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等问题,为早日脱贫致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尽管我乡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今后面临的任务非常艰巨。一遇天灾人祸,极易返贫,所以我们要提高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的认识,要时刻绷紧扶贫开发这根弦,进一步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使贫困群众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彻底摆脱贫困,过上×××的生活。为此,提几点建议:

一、加强科技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本着“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二、加大移民扶贫力度,适当提高建房补助标准。深山区贫困群众本来就贫困,几乎没有积蓄,经统计,有80以上的贫困群众移民建房后要负债xx-xx元以上,搬迁后要发展生活,脱贫致富就更加举步维艰。

三、扶贫资金应及时到位。扶贫资金是实施扶贫工程的基础,如不及时下拨,当年资金不能发挥当年的效益,直接影响当年的工程。

四、贫困户贴息贷款金额太少,贷款期限太短。很难发挥应有的效益

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上级扶持贫困乡村修建公路、移民安置点自来水工程,移民点的配套设施建设资金等标准太低,乡村无法筹措差欠部分,无形中加重了乡村债务。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制定出台中国2011至2012扶贫开发纲要,提出了新的标准,制定了新的扶贫政策,我乡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竖立“大扶贫”理念,认真落实扶贫促发展,低保保生存的扶贫方针,扎实推进整村推进、产业开发、科技扶贫、社会帮扶等扶贫开发,制定扶贫发展规划,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健全扶贫机制,强化扶贫责任,大力推进扶贫攻坚,全乡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全乡扶贫开发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我乡贫困基本现况

2011年我乡被列为扶贫整村推进乡,是全县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乡镇之一。全乡辖17村80个村民小组,有3254户14499人,有劳动力8670人,贫困人口12249人,占总人口的84%。境内沟壑纵横,高寒阴湿,交通不便,特别是南北两山,历史自然条件差,人口整体素质低,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扶贫难度大;特色产业多以零星种养为主,尚未形成品牌和经规规模,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底子薄弱,开发任务艰巨,尽管近年来、县政府加大了对我乡的扶贫开发力度,但全乡群众生活还尚未摆脱贫困现状。

二、我们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省、市、县扶贫开发新政策机遇,立

足乡情,明确提出了大力实施扶贫开发战略,是实现洮坪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有效法宝,是解决制约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站在空前高度、新的起点,坚持以扶贫开发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多方争取项目,积极实施整村推进,发展特色产业,“两项”制度衔接,农村低保的扩面提标,救灾救济,劳务技能扶贫培训等工作,不断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全乡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扎实推进整乡推进扶贫开发

2011年我们申报并编制完成了整乡扶贫开发项目实施规划、秦巴山区整片整流域扶贫开发规划,组织实施了下坪、山根、康河等11村的整村推进项目,今年又申报了马坝、中滩、大山、义堤4村的整村推进项目规划。一年来,我们在扶贫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硬化村道1.248万平方米,新修文化培训室4处18间230平方米,拓宽、砂化3村村组道路13.6公里,新修便民桥5座,加固维修1座,推广太阳能灶1488台,新修河堤3140米,建文化墙40米,新建过水路面1处,新修管网供水1处解决了50户210人的吃水问题,目前,康河村整村推进项目已全面完成,其余10村的部分项目在建,计划今年10月底全面完成全乡整村推进建设任务。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全乡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养殖基地,养鸡1万只以上,兴隆养鸡场,养鸡1000只以上;创建坪阳、兴隆、下坪3处优质洋芋示范基地,种植面积达到2380亩;创建了大山养牛基地,养牛2000头以上。

(三)扎实开展了“两项”制度衔接、农村低保、农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

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相继出台,扶贫开发的渠道和内容、广度和深度越来越多样化、系统化和全面化,我们以此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了中央、省、市、县关于扶贫开发的各项决策。

(1)扎实开展了“两项”制度衔接,建立了贫困家庭档案。我们结合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全面开展了贫困家庭的调查摸底,建立了贫困家庭档案2702户12249人。通过调查摸底,全面掌握了贫困农户的基本现状和需求,摸清了贫困户底子,为实施分类扶贫、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确定扶贫内容、方法、途径和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25.07225万元,这些资金的及时发放,切实解决了贫困家庭的生活困难,保障了他们的生活问题,确保了农村社会的合谐稳定。

(3)扎实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调查摸底,为全面实施新农保政策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按照省、市、县会议及文件精神,对全乡14499人的基本信息进行了采集,建立了新农保家庭档案。加强了政策宣传,采取召开村民大会、张贴宣传标语、举办专栏,多形式、全方位地进行了宣传动员,使广大群众对新农保政策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了解,为进一步实施新农保政策做好了前期准备。

(4)认真开展了救灾救济工作,保障因灾返贫,因灾受穷农户的生活问题。我乡自然条件恶劣,高寒阴湿,自然灾频发,特别是暴雨、冰雹、雪冻灾害时有发生,致使农户返贫率高。近年来,因自然灾害受灾人口达到310户1480人,因灾返贫人口达到500多人,扶贫开发成果巩固难。为了使贫困户能够度过难关,乡上多方筹集资金,为受灾户分忧解难,三年来,共发放救灾资金10.6万元,救助资金49.2166万元,切实解决了受灾群众的生活困难。

(四)大力开展劳务培训及输转工作,为贫困群众开避了脱贫致富途径

型转变。在农民工输转方面,充分发挥村级劳务联络员作用,积极向北京、天津、新疆、内蒙等地输转劳务工,三年来,共向外输转劳务工12000余人,创劳务收入1.5亿多元。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近年来,我们虽然在扶贫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经济社会得到明显进步,民生、农村工作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但在扶贫开发上还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民文化程度低,思想素质不高,治理扶贫任重道远。一方面由于我乡处于边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通,教育教学条件简陋,村民接受教育的条件差,全乡8670个劳动力人口中,高中文化的有190人,仅占劳动力人口的2.2%,初中文化的有1851人,占劳动力人口的21.3%,小学以下文化的有6629人,占劳动力人口的76.5%,全乡人口整素质低下;另一方面由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使相当一部分青少年丧失了接受较高教育的机会。贫困形成了低素质的劳动力,而低素质的劳动力又往往缺乏进取心和经营技能,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外出务工也只能靠休力来争钱,必然形成收入低下的状况。收入微薄、思想素质低,两者互为因果,形成了恶性循环。村民文化程度和思想素质不高,间接影响了扶贫开发进程,实现脱贫致富的难度大、任务艰巨。

过且过,缺乏学习和接受新生事的思想认识,思想保守,不思进取,等、依、靠思想严重,久而久之形成思维定势,对参与式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存在抵触心理,配合程度不高,导致部分扶贫项目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扶贫开发进程。

(三)自然历史条件恶劣,扶贫开发任务坚巨,任重道远。我乡属高寒阴湿山区,地域偏避,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扶贫开发难度大。另一方面,村民小组分布零散,村民居住环境艰苦,境内林地荒山为多,耕地少,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部分群众生活难以自供自足,生活水平低下,基础设施条件差,扶贫开发底子薄弱,脱贫致富的路子窄,也是我乡扶贫开发难度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实施扶贫开发是解决我乡贫困现状的根本途径,责任重大。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大扶贫”理念,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扶贫方法和措施,在争取并实施好扶贫项目的同时,结合当前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干部下基层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切实强化责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行深层次、深结构的帮扶,努力实现由帮资金、帮项目为主向帮科技、帮思想转变,加强科技培训,积极引导和鼓励有志青年自主创业,使贫困户利用科技知识和专业技能,走上依靠科技自主脱贫致富的道路。

2011年,我乡扶贫开发工作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按照“整村推进、到村入户”的原则,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对象,坚持“项目到村、资金到户”的方针,立足本乡实际,发挥资源优势,依托项目拉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上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乡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现就一年的扶贫开发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各级扶贫组织建设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为此,我乡及时成立了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和主管扶贫开发副乡长为副组长的乡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时,各村也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聘请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民群众参与扶贫开发、资金监督和项目实施。为了确保扶贫工作切实能从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我乡还建立了《扶贫资金管理制度》、《项目招投标制度》、《项目监督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了扶贫开发工作办事人员的工作职责。

二、明确重点,理清思路,狠抓扶贫项目的实施

扶贫项目的确定不但与贫困户脱贫致富息息相关,而且直接关系到全乡的经济发展,为此,我乡在确定扶贫项目时,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周密考虑,广泛征求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让农民群众提出本村经济发展思路,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并将各种建议汇总,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愿望。我乡积极转变扶贫方式,由政府主导式扶贫向群众参与式扶贫转变,通过宣传教育,激发广大贫困户的热情和积极性,发动贫困人群积极主动投身于扶贫工作,参与扶贫开发,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通过自身辛勤劳动取得扶贫效果。在年初,我乡积极为麻子沟、大庄科两村协调争取贫困互助资金贷款项目,现正在办理各项手续中;完成了全乡33户136人困难群众危窑危房改造任务;配合老区办完成了全乡“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并开展了全乡608户1259人低收入人口普查工作,彻底摸清了困难群众的底子,为下一步扶贫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立足实际,加大宣传,认真做好扶贫开发培训教育工作

农民收入相结合,加强对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力争使每个农民都能掌握1-2门致富技术。今年以来,全乡共举办各类宣讲活动63场次,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9场(次),参加教育培训农民累计达到5200人(次),彻底改变了以往农民群众“想致富,没技术”状况,为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一年来,我乡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让部分贫困人群切实受益,但离整体实现脱贫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相信,只要全乡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就一定能使双河农民早日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的生活。

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汇总19篇)篇五

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扶贫开发和强农惠农政策,自我加压,奋力追赶,特别是换届以来,新一届党政班子立足县情,牢固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理念,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大力实施“强攻工业、主攻旅游、产业兴县、富民强县”发展战略,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面貌不断改观,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1.2亿元,同比增长14.3%;财政总收入达3.9亿元,同比增长30%;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556元,同比增长13.5%。主要体现在:

1.坚持推进产业扶贫。一是做优农业促农业增收。通过多年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基本形成了“田里烟、莲、稻三分天下,山上油茶、果业、香樟三业并举”的农业产业格局。今年种植烟叶3.3万亩、白莲7万亩,白莲、烟叶两项产业可实现农民人均增收约1500元。此外,全县油茶面积达10万余亩,果业林5.3万亩,香樟面积达2万亩,新增连片百亩以上大棚蔬菜基地2个共716亩,成为新兴农业产业。我县被列为“中央财政现代农业油茶产业项目示范县”,并连续多年在国家、省组织的年度油茶发展业绩考核中名列前茅。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全县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22家,带动农户4.2万户。大力发展和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3个,累计128个,入社成员1637个。二是强攻工业促农村劳动力转移。坚持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总体思路,加大对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力度,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公民职业化”培训工程,确保每户贫困家庭均有一位家庭成员熟练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积极引导富余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和县内工业园区转移,通过劳务输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0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7619人,帮助困难群体就业872人,城镇新增就业2781人。三是发展旅游带动服务业和农产品销售。依托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已建成通天寨4a级景区、大畲乡村旅游示范区、九寨温泉、赣江源漂流等四大核心景区,年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乡村旅游文化节,累计接待游客80万人次,同比增长68%,大力促进了城乡餐饮酒店业的发展,2012年全县新增餐饮酒店经营户101家,使农村一大部分人员转移到服务业脱贫增收。今年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63.98万人次,增长27.6%,实现旅游总收入1.7亿元,增长27.9%。通天寨景区、赣江源景区周边农民依托旅游的驱动,经营宾招酒店和经销土特产品,收入大大增加。

2.坚持推进项目扶贫。一是坚持以项目推进扶贫开发。为改善贫困乡、贫困村基础条件,近十年来,全县累计实施扶贫项目399个,投入扶贫开发资金总额4981.96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2061万元,整合部门和社会资金2634万元,自筹及投工投劳折款286.96万元。原来“十五”及“十一五”期间扶持的37个重点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的862元增长至的2086元,增长2.42倍。2012年我县安排的64个重点建设项目中,近一半项目涉及社会民生,特别是今年我县从本级财政拿出5000万元用于农村改水、改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危旧土坯房改造等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二是加强《若干意见》的项目对接工作。我县根据《若干意见》出台了35条实施意见,编制了《县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加强项目储备,目前已编制重大项目385个,总投资达476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180个;积极申报争取国家、省扶持资金或报批的项目102个,总投资129亿元,为把国家政策尽快转化为项目、促进新一轮扶贫攻坚尽快取得实效打下了坚实基础。

3.坚持推进整村扶贫。一是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把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整村扶贫的有效载体,以做优做大村庄规模为突破口,突出抓好村镇联动、村落连片、综合示范区建设、公路沿线整治,着力改变农村面貌。2012年全县共启动100个村庄建设点(55个省批建设点、45个乡镇自主建设点),涉及农户2434户、9585人,大部分建设点已基本成型。今年争取村庄整治项目资金860万元,对全县29个重点村村庄整治进行了科学规划,共规划实施项目81个,有39个项目已全面竣工,对18个土坯房建设点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二是推进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把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作为贯彻《若干意见》、促进扶贫开发的首要大事、开局工程和民生工程,2012年省市下达的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任务4770户,现已全面完成改造任务,其中打造了50个危旧土坯房集中改造示范点建设。今年确定年度改造农村危旧土坯房9063户、拆除空心房5347户,上半年开工建设5384户,启动集中改造点建设50个,拆除空心房3389户。其做法在《中国建设报》登载。

4.坚持推进移民扶贫。切实做好深山移民搬迁工作,截止2012年底,全县累计搬迁安置深山移民1203户、5863人,建成了53个移民集中安置点,建成了怡然居、客家源、大畲旅游新村等多个特色移民新村点,实现了“三个百分之百”目标,即100%实行集中安置、100%与新农村省级示范点相结合、100%在每年春节前迁入新居。今年已确定避灾移民搬迁对象293户1319人,计划建设6个集中安置示范点,目前进展顺利,有121户移民户正在兴建房屋。该项工作连续多年获省、市先进,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成为扶贫开发工作的一张名片。

5.坚持推进社会扶贫。一是“四个一”组合式扶贫效果显。省委常委、省军区陶正明政委挂点联系我县,对我县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非常关心。经常深入一线访贫问苦,协调省直机关解决影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2012年,省军区全体官兵捐资150万元将我县温坊小学建成省希望小学。1000万元产业专项资金覆盖全县10个乡镇,27个项目突出贫困村全部实施验收。省卫生厅落实中央、省级对我县的卫生专项资金补助1834.61万元。江钨集团帮扶90余万元用于两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推行“三联系一挂职”机制。全面推行县领导联系乡、县直部门联系村、干部联系户、新列后备干部和新聘工作人员到村挂职锻炼工作机制。全县29名县领导联系10个乡镇,每人挂点一个国家或省级重点扶贫村,落实“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有力推动了扶贫开发工作的落实。三是以县老区促进会为平台,拓宽社会扶贫渠道。加强与上级老区促进会和社会各界的联系沟通,精心编制了老区建设项目100多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老区建设项目达10个,上报国家、省、市老促会。同时积极向社会推介,获取社会各界企业、爱心人士赞助,共获取捐赠款100多万元,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四是以“三送”(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为载体,推进行业扶贫。2012年县直各单位挂点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503个,为群众办好事实事4430件,为群众送上帮扶慰问金326万元。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经济发展水平低。受历史条件、基础条件、自然条件、交通区位等因素制约,我县主要经济指标长期处在全省、全市倒数位置。2012年,财政总收入3.9亿元,是全省唯一一个财政未过4亿元的县。人均财政总收入1226元,仅为全国的14.1%、全省的26.9%;农民人均纯收入3556元,仅为全国的44.9%、全省的45.4%。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还有76935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8.84%。

2.民生保障水平低。教育教学条件差。全县仍有校园缺口39.75万平方米、校舍缺口3.05万平方米,仍有危房校舍建筑面积4.9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严重不足,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缺乏。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仍有17个村无卫生室、2个乡镇卫生院至今无业务用房,卫生系统危房面积达14527平方米,乡镇卫生院设备普遍陈旧老化,大多数村卫生室缺乏主要的诊疗设备。文体活动条件差。全县没有一个标准的运动场所;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房屋老旧、设施陈旧,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级文化活动室离上级要求差距大。特困人群保障水平低。城乡低保、社会救济、五保供养等弱势群体的保障标准和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标准均为省定低档次标准。

3.基础设施欠账大。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仍有15个行政村不通客车,有四级以下低等级公路460公里,四、五类危桥38座;仍有757个村小组、1251个自然村未通公路,严重制约县域经济的发展。农田水利设施薄弱。还有24座水库及393座重点山塘存在安全隐患,有20座小(2)型病险水库需要除险加固,4000多座山塘需要加固整治,还有60%的灌区需要配套改造。农村人畜饮水极不安全。还有77个行政村、1255个村民小组、1745个自然村、38847户农家不通自来水,涉及人口75900人,多数农民的饮用水基本上是溪水、河水、井水、塘水等不安全用水。全县还有近50%的.农村人口没有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饮用水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电力供应能力差。只有110kv输变电站,高峰时期突然断电现象时有发生。

4.突破瓶颈压力大。资金难题突出。2012年,全县财政总收入3.9亿元,其中公共财政收入2.96亿元,而保正常运转和按照上级政策要求需要配套的支出超过7.37亿元,其中工资性支出达2.9亿元(未全额负担津补贴),保运转及社会必办事业开支1.35亿元,各项民生及项目县配套3.12亿元(按照相关政策,地方承担城乡低保、五保配套资金550万元,民政、就业等配套资金650万元,城乡医疗保险配套资金1100万元,城乡养老保险、高龄补贴等配套资金1300万元,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等配套2400万元,医疗卫生、教育等配套1050万元,保障性住房配套15045万元,其他项目建设配套约9000万元)。收支矛盾突出,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在此情况下,重大项目建设投资只能依靠融资运作,资金压力巨大。用地难以解决。省政府批准我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只有8900亩,而我县2006-已使用新增建设用地规模9821亩,已超出921亩。根据近几年实际情况来看,我县每年用地至少在亩以上。我县没有省级工业园,发展平台不优,用地指标只能依靠争取重大项目来解决。落户的所有企业享受不了工业园区的土地、资金、项目扶持和各项政策优惠,重大项目引进难。人才严重缺乏。至2012年底,全县人才队伍总量36851名,仅占总人口的11.8%,特别是懂项目编制、工业规划、工业设计、城乡规划建设、水利水电等专业技术型人才非常缺乏,人才缺乏成为各项工作快速推进的制约瓶颈。

5.致贫因素较多,群众增收难度大。一是自然灾害频发。我县地质结构复杂,自然灾害频繁,属四大暴雨区,局部特大暴雨及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农村房屋、农田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二是扶贫产业投入少,规模小,产出低,难以做强做大做优,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难以形成。三是致富门路窄,收入渠道单一。因缺技术、缺资金、缺门路等因素,谋生手段极少,80%的贫困户主要依靠传统的种养殖业,经济效益低。四是因病、因学返贫现象严重。

三、下一步主要工作思路。

我县将以纳入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区域、《若干意见》实施为契机,紧紧抓住国务院扶贫办对口支援我县发展机遇,全面贯彻落实最近召开的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推动扶贫开发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努力为振兴发展当好“助力器”,为国务院扶贫办推进“五项改革”、落实“十大行动”先行先试当好“试验田”。

1.以“建档立卡”落实扶贫到户政策。提高扶贫精准度,对国家新扶贫标准下农村扶贫对象基础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完善扶贫对象动态识别机制,通过项目规划到户、资金扶持到户、产业发展到户、素质提升到人、帮扶责任到人、档案建立到人,确保扶贫到户政策全面落实。

2.以整村推进改善贫困村人居环境。按照建设和谐秀美乡村的总体要求,将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土坯房改造有效衔接,加大贫困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每个点改造整治到位,到20贫困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3.以进城进园加快移民搬迁步伐。高标准建设县城古樟工业园移民住宅小区,规划建设用地50亩。完成移民搬迁700户3000人,其中整体搬迁的自然村或居住点达到50个以上。到年,计划投资5720万元,完成4084户14300人的深山移民及地质灾害避灾移民任务,精心打造100个集中移民安置点。

4.以产业扶贫提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争取开展中央彩票公益金、贫困村互助资金、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扶贫项目贷款贴息等试点工作,重点培育壮大扶贫龙头企业和贫困村特色产业发展,努力构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特别是立足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大旅游扶贫工作力度,努力将打造成旅游扶贫示范县。

5.以智力扶贫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坚持“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培训工程,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到2020年,实现农民培训全覆盖,普遍掌握1-2门实用技术。

6.以专项扶贫营造浓厚氛围,进一步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建立全社会参与扶贫工作机制,组织好县直单位(企业)定点扶持贫困村、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围绕中央开展行业扶贫的新要求,着力推进行业扶贫,积极推动行业部门支持扶贫的责任全面落到实处。

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汇总19篇)篇六

省人大常委会:

根据会议安排,受孙志刚省长委托,现将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在省委的正确领导和省人大的有效监督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脱贫攻坚重大战略思想特别是视察贵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践行五大发展新理念,围绕“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工作总纲,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省减少贫困人口130万人占全国减贫人口的9.3%是减贫人口最多的省份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十二五”期间全省共减少贫困人口656万人贫困人口从1149万人减少到493万人占全国比重下降到8.8%35个贫困县、744个贫困乡镇实现省定标准“摘帽”。50个重点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964元年均增长15.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与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缩小到5.7%为全省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我省还形成了一揽子扶贫开发工作政策举措和很多好经验好做法,如“三变”改革、精准识别“四看法”、“十子工作法”、“六个到村到户”、“低保标准和贫困标准两线合一”、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易地扶贫搬迁、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医疗兜底、民生监督、农村信用工程精准扶贫等实践经验,多项实践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引起了全国的广泛关注,被誉为脱贫攻坚“贵州样板”,并被中央有关部门借鉴转化为全国政策推广执行,如贫困县“摘帽不摘政策”退出机制、考核机制、脱贫攻坚问责机制、“六个到村到户”等。

二、实施大扶贫战略的主要工作。

紧紧围绕中央扶贫开发战略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的重大政治任务、重大发展任务和重大民生任务,启动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打响了脱贫攻坚战,主要开展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顶层设计,着力构建脱贫攻坚政策体系。按照中央的要求,结合贵州实际,我们在实施“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和科学编制“十三五”脱贫攻坚系列规划等工作基础上,省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以及10个配套文件,从扶持生产和就业等10个方面初步构建了精准扶贫政策体系;印发了《关于落实大扶贫战略行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从分解目标任务等10个方面对抓好中央精神的贯彻落实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安排部置。针对强化精准识别、规范贫困退出、压实脱贫攻坚责任等,还分别制定实施了《贵州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贵州省精准扶贫对象识别和脱贫退出程序管理暂行办法》、《贵州省脱贫攻坚工作督查实施办法》、《贵州省脱贫攻坚问责暂行办法》,以及易地扶贫搬迁“1+6”政策措施,进一步丰富完善了贵州脱贫攻坚政策体系。

(二)落实“五个一批”要求,着力推进“六大脱贫攻坚战”。认真按照总书记指出的“五个一批”脱贫路径要求,结合贵州实际,全力推进“六大脱贫攻坚战”。一是打好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战中的重中之重,选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贫困人口实施自然村寨整体搬迁,同步统筹安排搬迁安置人口的劳动技能培训、创业就业服务、医疗、教育、社会保险、政策兜底保障等工作,确保130万贫困人口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能致富。,计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5万人,其中第一批30万人共307个安置点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计划投资180亿元,已完成67.6亿元;第二批15万人已完成前期工作,正在陆续开工建设。二是打好产业脱贫攻坚战。围绕到通过产业扶持使265万贫困人口脱贫目标,坚持走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之路,着力打造扶贫攻坚示范县、扶贫特色优势产业、扶贫产业园区,积极发展种养业、加工业、旅游服务业等扶贫产业,增加贫困人口的就业创业机会和收入。20,已投入33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约2万个,打造乡村旅游景点231个,在1300个贫困村设立电商网点,为5万就地脱贫人口每人整治1亩优质农田,对7.5万贫困地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行了规范化技能培训。三是打好绿色贵州建设脱贫攻坚战。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全面完成1042万亩宜林荒山造林绿化,对25度以上陡坡耕地和重要水源区15—25度坡耕地全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力争20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0%,让林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移成护林员等公益性生态保护人员,力争解决10万个就业岗位,带动30万贫困人口脱贫。今年争取到国家支持我省退耕还林473万亩,占全国退耕还林计划的35.4%,位居全国第一;预计可以争取到国家分配我省护林员指标2.5万人,可直接带动近10万人脱贫。四是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今年将投资400多亿元继续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重点针对制约贫困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特困地区发展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欠账问题,切实改善发展条件,增强这些地区自我发展、自我脱贫的能力。五是打好教育医疗脱贫攻坚战。从年起,压缩行政经费6%用于支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对16.65万贫困学生实行“两助三免(补)”补助政策。加快推进“健康贵州”建设工程,全面推行大病保险,把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对73.8万贫困人口提供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从根本上解决因学致贫、因病致贫问题。六是打好社会保障兜底攻坚战。稳步推进民政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对158万无业可扶、无力脱贫人口实行政策性兜底保障。20民政低保标准已提高到3182元,已经高于扶贫标准36元。

(三)推进改革创新,着力完善脱贫攻坚体制机制。一是建立完善协调调度机制。从省至乡,逐级成立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每季度召开一次省委常委会会议,每月召开一次政府常务会议或专题会议,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不定期召开全体会议研究、调度和督促落实脱贫攻坚工作。二是建立脱贫攻坚责任制。完善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重在乡村的责任分工机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层层立下军令状,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脱贫攻坚责任链。全面推行省领导包县、市领导包乡、县领导包村、乡领导包户、党员干部包人的“五包”工作责任制,确保每个贫困县、贫困乡、贫困村、贫困户、贫困群众都有人帮、有人扶、有人负责脱贫。2016年,抽调4.3万名干部组建8519个驻村工作组,对全省贫困村、贫困户实现了全覆盖。组建了52支党建扶贫工作队,明确216个单位在贫困县开展党建扶贫。三是完善扶贫资金使用整合机制。积极做好金融扶贫服务,推进精准扶贫“特惠贷”,目前已为30万贫困户发放贷款99亿元。全面实行财政扶贫资金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在50个国家级贫困县推行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用于脱贫攻坚。四是建立完善监督机制。设立政府“扶贫专线”,畅通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沟通渠道,受理群众有效来电多个,办结率近50%,切实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探索建立“第三方”监督和“民生特派员”机制,坚决遏制“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行为。五是强化考核机制。以脱贫实效作为考核贫困县一切工作的指挥棒,将扶贫工作成效与干部选拔任用、年度考核及奖惩“精准挂钩”,引导贫困县党政领导干部聚集精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六是建立比学赶超机制。今年4月上旬,专门组织了一次以“大扶贫”为主题的项目建设观摩会,由有关省领导带队分组赴9个市(州)和贵安新区,对全省53个县140多个扶贫项目进行现场观摩,促使各地在工作中比学赶超,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

(四)利用帮扶资源,着力打造“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坚持自我发力与向外借力并举,加快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一是大力推进单位定点扶贫。建立与中央国家机关和央企定点帮扶沟通协调机制,推进帮扶单位的帮扶政策、帮扶资金、帮扶项目等精准流向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二是大力推进城市对口帮扶。重点加强8个东部城市与我省8个市(州)在经济协作、园区共建、职业教育、人才交流、引企入黔、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与帮扶,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提高帮扶成效。三是大力引导社会力量扶贫。全力配合恒大集团帮扶大方县、万达集团帮扶丹寨县,深入推进省内12户大型国有企业结对帮扶12个重点贫困县,积极引导其他大中型企业帮扶贫困县,小型企业帮扶贫困村,推进国企“百企帮百村”、民企“千企帮千村”。创新“扶贫日”活动开展模式、建立社会扶贫网络“直通车”平台、倡导扶贫志愿行动、打造扶贫公益品牌等方式,拓展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便捷通道,实现援助人与受助人点对点精准帮扶。

(五)搭建平台载体,着力强化精准扶贫支撑。一是打造产业园区平台,为扶贫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紧扣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做大做强园区主导产业,完善配套设施,壮大基地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切实发挥扶贫产业带动示范作用。目前,全省建成省级扶贫园区118个,覆盖50余个贫困县。二是组建扶贫融资平台,为易地扶贫搬迁提供资金保障。去年底,我省成立注册资本为200亿元的国有独资大二型扶贫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专门负责承接和融集易地扶贫搬迁所需资金,全省易地扶贫搬迁资金除国家支持补助外,不足部分由省级财政按购买公共服务进行支持,由公司向金融部门融资解决。三是构建大数据管理平台,推动扶贫开发精准高效管理。建设贵州“扶贫云”,健全“大扶贫”数据动态交换机制,促进扶贫、民政、卫生、移民等部门数据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打造扶贫系统统计监测数据中心,为各级党委政府和扶贫部门提供决策支撑,为各级干部开展工作提供精确指导,为各级监管部门提供可靠的资源协助,为贫困群众和社会公众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省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但仍是全国贫困面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全省贫困发生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2个百分点,其中贫困县平均贫困发生率为16%,最高达28%。实现到年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乡、村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不少,任务还很艰巨。

一是区域性整体贫困依然突出。在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涉及我省的有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石漠化3个片区,覆盖了全省66个县。还有很多极贫乡(镇)和攻坚难点,这都是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最难啃的“硬骨头”。

二是贫困群众就业增收不稳定现象突出。我省贫困地区农业仍以种植业为主,贫困群众经营性收入增长空间有限。新常态下外出务工稳定就业难度加大,贫困群众工资性收入增长缓慢,持续增收困难。

三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突出。近年来,我省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很大提升,通了高铁,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重点骨干水源工程也在提速加快建设,但通村路、连户路等“毛细血管”仍然不畅,贫困乡镇尤为突出。“六个小康”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文化等基础设施欠账大,公共服务水平远不能完全满足群众需要。

四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贯彻还不够彻底,尤其是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措施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还需大幅提高,脱贫攻坚责任还需压实压紧,扶贫资金投入不够,还不能惠及全部贫困人口,监管力度还需加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主观能动性和扶贫项目效益有待提高。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围绕实现今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万人以上,8个贫困县和120个贫困乡镇摘帽、2000个贫困村退出的脱贫攻坚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六项工作。

第一,进一步强化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坚持问题导向,深化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继续组织五级干部遍访回访贫困村、贫困户,进一步逐户摸清贫困户情况,进一步落实贫困户帮扶措施。加快推进“扶贫云”建设,实现扶贫相关部门数据融合共享,完善精准扶贫台账,做到该进即进、该出即出,动态管理。全面实施《贵州省精准识别和脱贫认定管理暂行办法》,严格进行评估,做到脱贫到人、逐户销号。

第二,进一步推动脱贫政策落地。加强政策宣传培训,加大对扶贫政策实施、扶贫项目安排、扶贫资金使用等情况的公开力度,让干部群众进行监督,确保工作落实和公平公正。抓好各项扶贫政策的叠加、融通、运用,注重公共政策的惠及面和公平性,既大力帮扶贫困户摆脱贫困,又积极支持非贫困户增加收入,促进群众共同富裕。

第三,进一步抓好扶贫项目落实。抓好职业教育项目,实施职业教育脱贫富民计划,努力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抓好基础设施项目,深入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建设,尽快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抓好公共服务项目,推动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向贫困村、贫困户延伸。抓好农村电商项目,让电商扶贫成为我省扶贫开发的新引擎。抓好生态经济项目,大力发展山上经济、林下经济、水中经济。抓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保障。

第四,进一步深化扶贫改革。创新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工作不实、弄虚作假的干部严格问责。创新农村生产经营体制,总结推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经验,推进供销社、农信社、各类专业合作社“三社”融合发展,以“三社”促“三农”。创新财政金融扶贫方式,整合用好管好财政资金,引导更多信贷资金、社会资金投向扶贫。

第五,进一步压实扶贫责任。认真落实“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和“省领导包县、市领导包乡、县领导包村、乡领导包户、党员干部包人”责任制,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用心用情用力抓好扶贫工作。充分发挥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作用,进一步加强各级扶贫机构力量。启动实施脱贫攻坚督查和问责办法,把督战督查作为脱贫攻坚的制度利器,抓好事中督查、问题查找、整改落实,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第六,进一步抓好极贫乡镇脱贫攻坚。我省还存在着少数整体贫困为特征的极贫乡(镇),这些地方贫困人口数量多、远离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贫困劳动力素质低下、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是片区脱贫攻坚中的“最短板”和“硬骨头”,影响全省脱贫攻坚进程。按照敏尔书记的指示要求,我省将以三大片区中的20个左右极贫乡(镇)作为“决战点”,坚持要素配齐、资源配优、干部配强、机制配活的原则,由省领导分别牵头,进一步整合各方力量、聚合资源、改进方法、突出重点、集中攻坚、各个突破。

我们将在省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贯彻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部署,履行好扶贫开发工作赋予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作出新的贡献。

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汇总19篇)篇七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扶贫开发总体部署和要求,全面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自我发展能力,切实把打赢脱贫攻坚战这项政治任务和历史责任落到实处,街道严格落实“扶贫促发展、低保保生存”的扶贫方针,不断强化扶贫责任,健全工作机制,积极作为、真抓实干,有力保障了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部署扶贫开发工作

街道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及时召开扶贫工作推进会,传达学习上级会议精神,对全街道扶贫开发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不断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具体措施。调整充实了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从最初的安排部署、人员培训、贫困户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到实施帮扶等环节,均严格按照上级政策和程序开展工作。特别是对确定的贫困户,根据其各自的家庭情况,制定了帮扶措施,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

二、严格规范程序,确保扶贫对象底数清、措施准

一是在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中:成立帮扶责任工作组,开展扶贫开发精准识别的业务培训,明确了工作步骤和贫困户识别的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和具体方法,确保精准识别工作规范有序进行。特别是在入户调查环节,严格按照“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一进:工作人员入户与户主及其他家庭成员进行交流,了解家庭情况、生活质量状况、子女读书情况、家庭成员健康情况等。二看:看室内,即看住房、家电、农机、交通工具等生产生活设施;看室外,即看水电路、农田、山林、种养等发展基础和状况。三算:算农户收入、支出、债务等情况。四比:与本村农户比住房、比收入、比资产、比外出务工等情况。五议:议纳入是否合理,是否漏户,是否弄虚作假,是否拆户、分户、空挂户,家庭人口是否真实等情况)的方法进行核实,重点突出家庭劳动力工资性收入、村集体收益分配、承包地收益和老人的社保金、赡养费等收入项目,客观公正的核实农户经济状况,确保了精准识别的公平公正、合情合理。

二是在民主评议公示工作中:充分借助民主议政日这一契机,让全街道党员和村民代表广泛参与讨论评议和监督,一律采取无记名、书面投票的方式,公开计票唱票,并在村庄显著位置张贴公示,确保了程序的公开透明。通过精准识别,认定我街道26个村中的9个村有贫困户19户、42人。

三是在建档立卡和综合信息录入工作中:对确定的贫困户进行了分类梳理,填写综合信息、建立各类台账。对采集的信息确保内容数字真实准确;对家庭户口、人员身份和因疾、因病、因学致贫的证件进行原件核查、复印存档,确保材料的真实完整;对家庭收入证明,工资性收入、生产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项目认真核算后,由本人,村书记、主任,包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进行签字确认,做到了程序上的仔细严谨。在市、县精准扶贫综合信息平台的信息录入中,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流程、档案材料以及各项工作动态,全部录入到了网络系统中,确保了市、县两级都能够随时随地的查阅检查。

四是在帮扶脱贫工作中:紧密结合街道实际,创新扶贫模式,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案”的工作思路,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坚持一个贫困工作组负责一个贫困户的原则,对全街道19户贫困户的不同情况,通过分类梳理、认真研究,分别制定了帮扶救助措施,使扶贫方案“私人订制”化,比如:对6户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根据贫困人口的年龄、身体状况、残疾程度,协调相关单位、企业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岗位,力争实现就业脱贫;对13户确无劳动能力又无专业技能,因年老体弱、重病重残造成贫困的,按照民主程序,为其办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对特殊原因致贫的5户,根据困难原因分别实施帮扶救助。

截止2016年底,我街道19户42人的贫困人口,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目前,已死亡3人、迁走1人(户主死亡,小孩迁至外地亲戚处)、销户1户,实际管理脱贫人口还有18户、38人,其中,低保户13户,稳定就业4户,政策扶持脱贫1户。在具体工作中:为4户贫困户完成了危房改造;帮助7人实现就业;为8名残疾人员办理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对5户大病和重残家庭实施大病困难临时救助,发放救助金1.4万元;帮助2名大病患者享受了11万余元的医疗大病救助;对13户无劳动能力无收入的家庭按程序办理了低保待遇。

三、坚持动态监管,持续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

一是今年上半年,再次对全街道农村贫困人口进行筛查,确认无新增贫困人口。针对全部脱贫人员,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教育、医疗、住房有保障)的标准,实施帮扶责任小组负责制,对脱贫人口进行动态监测,确保其能继续享受优惠政策,切实达到稳定脱贫。

二是按照滨扶发[2017]9号文件要求,对全街道2016年度退出的贫困家庭进行了认真核查。在核查中严格程序和标准,注重摸准贫困群众的实际生活状况,认真审查真实可靠的脱贫支撑材料,将核查的收入数额及享受政策的证明材料完善至贫困户档案中,确保做到精准帮扶。根据核查工作方案,按照谁核查、谁签字、谁负责的要求,确保核查工作落实到位、结果真实,杜绝出现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现象。

三是研究制定低收入困难家庭临时救助制度,对遭遇突发事故、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经济支出过大,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家庭,根据政策条件,视情给予2000--10000元的医疗救助或应急性救助,实现基本生活保障的全覆盖。

四是深入贯彻落实8月1日全县扶贫开发推进会议精神,针对市县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安排工作组开展了扎实细致的入户走访,重点调查贫困户的住房安全、家庭收入、享受救助及赡养人情况,认真核查了就业、医疗、教育等政策落实情况,明确了工作短板,制定了工作措施。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街道将持续关注贫困家庭需求,为其提供就业、家庭护理、卫生保洁、医疗救助、教育托管等各项帮扶举措,不断完善扶贫开发的常态工作机制,千方百计帮扶贫困群众,真正做到“不让每一个贫困户掉队”,确保全街道彻底消除贫困家庭,努力实现“幸福美丽新”的奋斗目标。

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汇总19篇)篇八

临西县扶贫办根据《河北省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脱贫攻坚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绩定量考核指标体系解释和评分标准》的要求,认真进行自查,现将考核自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2015。

年,在省、市扶贫办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促进扶贫增收产业发展、改善贫困群体生产生活条件等重点工作,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相结合,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围绕。

30。

个村发展。

3000。

20。

各村发展。

1000。

个食用菌大棚;建设以吕寨镇、老官寨镇、河西镇、东枣园乡为中心的。

4

个综合养殖区,引导建立“合作组织。

+

农户”和“基地。

+

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2015。

年,东张堤道路硬化。

6000。

平方米、常元道路硬化。

2000。

平方米、陈庄道路硬化。

1500。

平方米等;安装变压器北孟庄、邵庄、东马、西郭各一台;陈庄安装电缆。

6000。

米。

26。

期,参训人员达。

5000。

多人,参加省、市科技培训。

50。

人次,参加寿光学习蔬菜大棚种植技术。

50。

人次。

目前,落实帮扶资金。

677.3。

万元,其中直接投入帮扶资金。

31。

万元,物资折款约。

4.8。

万元,协调资金。

641.5。

万元,为帮扶村新上增收项目。

12。

个,其中种植业。

6

个,养殖业。

4

个,其他。

2

个;组织各类培训。

51。

次,参训人员达到。

4500。

人。

为确保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县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胡晓铭任组长,

18。

个相关单位为成员的扶贫开发考核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扶贫办,具体负责考核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资料收集、数据汇总、审核上报等工作。

由副县长、县扶贫开发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胡晓铭主持召开专题会议,传达贯彻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试行)》文件,全面安排部署了考核自评工作,并将考核任务分解到有关部门,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由县相关部门负责准确填报考核指标数据,提供证明文件资料,经部门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报县扶贫办统一汇总。对照考核内容、任务指标、评分标准逐项进行自我考核评价,起草自评报告,提交县考核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审定,客观准确反映了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成效,并将资料归档立卷,为迎接省、市考核做好准备。

1

2

次,县扶贫领导小组会。

3

次,县长办公会。

6

2

2013。

年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指标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工作落实。

2

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情况。

2015。

年我县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克服各种困难,预算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190。

万元,同比增长。

18%。

;占同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

1%。

占省预算安排资金的。

17.4%。

达到了省委省政府要求的。

1%。

比例。

3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

2015。

年,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1288。

万元(含县财政。

190。

万元),其中,产业扶贫。

715。

万元,科技扶贫。

35。

万元,基础设施建设。

300。

万元,其他。

238。

万元。在资金管理上,认真落实项目申报制,全面推行项目公示制,积极实施联合验收制,严格执行县级报账制。并且严格操作程序,设立专户专账,坚持阳光操作,确保了财政扶贫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转。

4

1

)各行业部门投入情况。

2015。

年,全县各行业部门投入资金。

50537.57。

万元,较上年增长。

186%。

2

2015。

年投入社会帮扶资金。

677.3。

万元。

较上年增长。

78.8。

倍;

3

)全县。

40。

个扶贫重点村均有县直机关参与定点帮扶,参与率达到。

100%。

1

减贫成效。

1

2015。

年,脱贫人口。

1.2。

万人,与。

2014。

年脱贫。

8900。

人相比,全国发生率。

5.98%。

2

)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8269。

元,同比增长。

13.9%。

高出全市平均水平。

0.6。

个百分点;

3

2014。

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3738。

元,

2013。

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3745。

元。

2

股份合作制经济发展情况。

1

2015。

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1098。

万元,其中投入股份合作制企业。

715。

万元,占全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总额的。

65%。

2

)我县农村合作组织共计。

253。

家,其中贫困村。

52。

家,

覆盖率为。

100%。

3

)农民合作组织参与率为。

100%。

4

)股份合作制企业贫困户参与率为。

100%。

3

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情况。

1

2014。

年农村人口安全饮水占总人口的。

90%。

2013。

年,农村人口安全饮水占总人口的。

96.8%。

同比提升。

6.8。

个百分点;

2

)全县。

299。

个行政村,

2014。

年,行政村通达客运班车率是。

100%。

2015。

年达到。

100%。

3

2012。

年,有无房户和住危房农户。

3138。

户,当年改造。

1102。

户,下降率。

34.6%。

2013。

年底有无房户和住危房农户。

1493。

户,下降率。

71.7%。

4

基本公共服务条件改善情况。

1

)义务教育辍学率为。

0.53%。

比上年度降低。

0.04。

个百分点;

2

2014。

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

85.4%。

2015。

年达到。

85.6%。

比上年增长。

0.2。

个百分点;

3

2015。

年,有合格卫生室村。

55。

个,比率为。

18.4%。

2013。

年达到。

226。

个,比率为。

75.6%。

比上年增长。

57.2。

个百分点;

5

金融服务。

全县贷款余额为。

212695。

万元,增长率为。

16.2%。

6

创新工作管理制度和方法。

1

)建立了“零障碍”服务全程协办机制。设立协办员并明确带班领导,专门为前来办事的企业、群众提供接待受理、咨询答疑、全程导引、办结回复等服务,确保企业和群众办事“零障碍”。

2

28。

期,参训人员达。

3600。

多人,为贫困群体早日实现脱贫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40。

个,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52。

个,实现了贫困村全覆盖,并全部实行“政府。

+

龙头。

+

合作组织。

+

金融。

+

农户”的“五位一体”扶贫模式。二是对所建设的各类畜禽养殖小区全部推行了集中管理,统一分红的经营模式。各有畜户与养殖小区签订《联合办场分红协议》,由小区集中饲养管理,统一销售,统一分红。

经逐项对照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制定的扶贫开发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临西县。

2015。

98.9。

分,自评等次为。

a

级。

1

考核办法中要求考核的部分数据和扶贫部门相关联不大,扶贫办去获得数据的难度非常大。

例如部门投入情况,由于涵盖的内容广泛,涉及部门多,甚至还包括一些企业,数据收集难度极大,影响数据的可获得性和真实准确性,同时有的数据根本无法提供。

2

个别考核指标设置不尽合理。

如本级行业部门投入扶贫资金增长率,行业部门投入的资金量受中省政策和资金计划影响较大,县级无法控制。

1

对扶贫开发工作的考核不要涵盖的内容过于广泛,涉及部门过于多,应该主要针对扶贫开发工作涉及的内容,不要去过多的考核其它指标。

2

关于考核中提供佐证材料问题。一些指标数据涉及原始证明文件材料非常多,而且涉及保密等问题,不宜作为附录。建议此类指标数据采集以相关部门盖章签字文本证明为准,需要进行原始文本核查的到相关部门进行核实。

总体来说,我县。

2015。

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各项任务的落实,各项考核目标基本达标,但和领导的要求相比,和省、市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将更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力争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

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汇总19篇)篇九

尊敬的××市长、各位领导:

新年伊始,×××市长及各位领导莅临××调研指导扶贫开发工作,充分体现了对我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一、基本情况及2015年工作成效。

××地处××省中西部、××东麓,县域面积×××平方公里,辖××个乡(镇、办事处),×××个行政村,总人口××万,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是一个集深山区、水库淹没区、革命老区为一体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截至目前,全县有贫困村×××个,贫困户×××户、×××人。

1×××人,超额完成省、市确定的目标任务。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确立目标、全面部署。县委、县政府将扶贫开发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去年以来,结合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新部署,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明确目标,及早谋划、全面部署。根据省委、省政府分步退出贫困县和市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要求,我们提出到×××年底前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围绕总体目标,制订出台了《关于强力推进扶贫攻坚工作意见》、《××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暨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县驻村帮扶工作实施办法》、《关于切实做好选派第三批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在此基础上,去年召开了各乡(镇、办事处)、各贫困村、县直各部门参加的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大会,对扶贫攻坚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与各乡镇、各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扶贫开发目标任务分解到单位,具体到村、落实到人。

(二)创新机制,精准落实。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积极探索新路子、新机制,着力提高脱贫攻坚的成效。

做到应扶尽扶,应出尽出。制作了爱心帮扶卡,明确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和责任人,钉到每家贫困户门前。

二是精准制订规划。结合实际,制定了全县扶贫开发规划和年度脱贫计划,指导各乡(镇、办事处)、各贫困村做好乡村两级脱贫规划和扶贫户脱贫规划。每年脱贫多少人,脱贫对象是谁,谁来帮扶,怎样脱贫都一一明确,做到家家都有帮扶干部,户户都有脱贫措施。

三是精准安排资金。在资金筹措上,一方面县财政每年拿出×××元以上预算资金,并在攻坚期内逐年增加;另一方面整合全县涉农资金,各有关部门涉农资金的×××以上,按照“政策不变,渠道不乱”要求,集中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扶贫资金100%用于贫困村、贫困户。针对到户增收项目资金不足问题,我们创新机制,成立了扶贫助困联合会,在邮储银行注入资金×××元作为种子担保金,支持入会贫困户发展产业项目,已入会×××个贫困村,×××名社员,目前正在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宣传发动,落实贷款。在资金管理上,制订了《深化改革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监管,确保资金下拨快、项目实施快、农民收益快。

四是精准落实措施。

3区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15年全县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达×××人(贫困人口×××人)以上,年创收入×××元(贫困人口创收×××元)以上。

2、着力实施产业扶贫。大力发展新型工业、旅游、农村特色产业、光伏发电、电商下乡等,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发电方面,×××项目去年完成投资×××元,×××项目正抓紧建设,今年底将形成×××规模,以上2个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带动×××人脱贫。旅游扶贫方面,全县有农家游专业村×××多个,农家宾馆×××多家,旅游从业人员×××万人,其中贫困人口×××余人,年人均增收×××余元。积极实施“百企帮百村”活动,支持龙头企业和种养殖大户参与扶贫开发,大力发展特色养殖、种植项目,形成了×××、×××、×××、×××等一批特色农业基地,带动×××人脱贫。×××实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人脱贫。

3、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按照“统一规划,捆绑使用,集中投放”原则,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集中解决贫困群众的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2015年实施整村推进项目×××个,使×××个乡镇×××个贫困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明显改善。新建农村公路×××公里、大中桥××座;完成农网改造单项工程×××个;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处,解决×万名群众和××名师生饮水困难问题。

4、着力开展扶贫搬迁。对深山区独居户、散居户采取异地搬迁方式进行扶贫。结合各乡镇实际,采用集中建设与分散建设相结合,搬迁扶贫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搬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扎实推进搬迁扶贫。2015年,对×××个搬迁安臵点开展了前期工作,建成可容纳×××户贫困群众的四棵树乡黄沟土楼安臵点主体工程,搬迁安臵工作即将启动。

五是精准因村派人。抓好驻村帮扶工作,向全县×××个贫困村派驻中直单位第一书记××个、省直单位第一书记××个、市直单位第一书记××个、县直单位第一书记××个,××个贫困村都成立了2-3人的驻村工作队,实现了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驻村帮扶全覆盖,帮助贫困村引进项目××余个,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余起。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与原单位工作脱钩,吃住在村,一抓到底,不脱贫不撤离。

三、强化措施,强力推动做到三个到位:

5人包的贫困村抓成示范村,把产业抓成示范片区。各乡镇班子成员分包到村、到户,深入一线指导各乡镇、贫困村开展工作。实施全民动员,建立扶贫短信平台和微信平台,定期发布扶贫信息,在县电视台、×××开辟扶贫专栏,在各乡镇、贫困村道路沿线书写固定标语×××余幅,切实改变抢穷帽子的传统观念,使摘穷帽、拔穷根、挪穷窝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

二是村级组织建设到位。能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重点在基层,关键在村级组织。我们把扶贫开发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落实基层四项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基层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从全县年轻干部中选拔×××名优秀人员担任第一书记,并将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人选到班子中来,实现“能人做村官、村官做能人”,努力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三是考核奖惩到位。按照县委、县政府出台的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实施办法,严格落实绩效考评,奖优罚劣,对工作突出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对有功人员优先提拔使用;对工作不力,影响全县整体工作的乡镇、县直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并对主要领导采取组织措施,通过奖优罚劣,树立鲜明导向,激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存在主要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一)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山区面积大,自然条件恶劣。二是贫困人口基数大,扶贫攻坚难度大;三是县域经济不发达,产业带动能力不强;四是民生欠账较多,基础设施仍不完善;五是县财政十分困难,项目配套资金不足等。

(二)下步工作打算: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开发有关指示要求,创新机制,狠抓落实,攻坚突破,确保如期圆满完成脱贫目标。

一是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引导各级干部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特别是要发挥乡、村两级组织的积极性,制定完善切实可行的脱贫规划和脱贫措施,把精准扶贫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切实做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二是认真落实扶贫政策,因地制宜,深入实施“五个一批工程:通过转移就业脱贫一批、通过搬迁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产业帮扶脱贫一批、通过政府兜底保一批、通过大病救助救一批。全县×万贫困人口,计划通过转移就业脱贫×××人;通过发展产业脱贫×××人;通过搬迁扶贫脱贫×××人,通过政府兜底脱贫×××人。其中2016年脱贫×××人,2017年脱贫×××,2018年脱贫×××人,兜底×××人落实低保政策,我们正在研究制订兜底扶贫集中供养的方法措施,对近千名无劳动能力、无生活能力、7无自理能力、无依无靠人员实行集中供养。

三是全民动员,深入发动,调动社会各阶层积极性,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四是进一步强化对各乡镇、帮扶单位、各村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的督查考核,传导压力,激发动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汇总19篇)篇十

扶贫开发工作启动一年多以来,根据中共xx、xx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实施意见》(汕委[2015]11号)、中共xx、xx市人民政府《推进我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实施细则》文件精神和中共xx、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考评办法》文件的规定,我局着力帮助增强村集体和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先后从人才、资金、技术、信息和项目方面实行了帮扶,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该村位于xx镇西南部,下辖二个自然村,现有总人口2284人,346户(其中第一村民小组1280人,185户;第二村民小组1004人,161户)。贫困户数81户,贫困人口384人。村“两委”干部6人;中共-党员30名,其中女党员2名,预备党员1名。耕地面积1050亩,其中水田面积700亩(第一村民小组380亩,第二村民小组320亩),旱地面积350亩(第一村民小组190亩,第二村民小组160亩)。村民产业以耕种为主,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纯农村庄。

二、扶贫开发工作开展情况

(一)成立扶贫开发领导机构

为建立帮扶工作责任制,加强对我局扶贫工作的领导和开展, 1

于2015年11月2日成立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实施方案和挂钩贫困户任务分配表,具体明确各贫困户帮扶责任人。2015年1月15日经局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成立驻xx村工作组,具体负责帮扶工作组织实施,xx为驻村干部,此项具体工作由局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分管,并在挂扶村进行了公布。

(二)落实“一户一法”帮扶措施

(三)深入调研,掌握实际情况,制订村发展规划和制度建设

局领导多次深入xx村开展调研,指导帮扶工作,帮助xx村理清了发展思路,完善了发展规划,按照“轻重缓急、重点突破、分布实施、扎实推进”的原则,制定帮扶工作年度实施计划,明确帮扶任务与目标。并协同村“两委”班子制定了村班子建设方案和村民主制度建设方案。

掌握贫困村、贫困户具体情况,了解群众实际生产生活困难,选定帮扶贫困对象81户(其中有劳动力74户,无劳动力7户)。通过深入调查研究,重点摸清了xx村存在的困难,急需解决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调查核实了xx村81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并严格按要求做好基础性工作,张榜公示帮扶对象的贫困户名单,接受村民和社会各界监督,逐户开展登记造册,建立帮扶台帐档案,及时填报帮扶工作进展情况表,落实情况统计表,做到贫困户档案“一户一表”。

了解,国家对建立一定规模及配套耕作工具齐全的生产服务队将给予一定的补助,我们力争利用这一优惠政策,争取补贴资金壮大村生产服务队的队伍,着力提高村集体的经济实力和收入。

(五)落实督促检查制度

二0一0年一月,我局制定了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督促检查制度,分别对扶贫项目、扶贫资金管理制度,对口帮扶干部工作制度及奖罚措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该制度对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完成任务的情况和实现村稳步脱贫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六)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文化设施方面:去年年初,局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到村委办公场地实地视察后,拍板完善办公场地设施,想办法筹集帮扶资金3万元,为村办公及组织活动阵地实现了“五有”做了前提条件。

2、安全饮水:根据xx镇农业部门安全引水规划,自来水管道建设已开工,预计今年八月管道通水。现全村农户所饮用的是用井开采的地下水,为保障农户的安全饮水,我局驻村工作组将每年一次对村农户饮用水源进行抽取后,送有关部门检验。

3、交通方面:镇到村路道全长2.1公里已全部实现水泥公路硬底化。下属两个自然村已全部实现通机耕路硬底化。

成了生活的诸多不便。由此问题我单位xx供电所和xx供电局沟通多次,已知是由xx镇电网主线残旧电压负荷过大所引起。经与供电部门协调请示后,已将xx电网主线改造列入2011年工作计划,该工程总投资622.6万,已完成占用土地赔偿,招投标等相关前期工作。现已在建设之中,预计今年六月完工,将可解决农户日常电器的正常使用和生活用电问题。

5、教育、医疗、公共卫生设施方面:目前xx村已建立一所小学,现该学校设有1-6年级6个班,师生共两百多名;村已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站,该站药品和医生配备齐全,基本满足农户一般患病的需要;村现有公厕一所,根据制定的村规划,我们将在明年再建立一所公厕。

(七)积极申报治污保洁项目,改进村生态和卫生环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建设部门的一项职责,为发挥建设部门在扶贫工作上的职能作用,我今年加大力度,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申报挂扶村的治污保洁项目,已争取到建设资金50万元,该资金已拨付到xx镇财政所,由镇政府统一管理和使用。下来我们将协调和指导好镇政府做好全镇治污保洁项目这一工作,针对各村公厕、排污整治、垃圾处理等方面进行建设、整治改造,推动村生态环境建设。

(八)产业化项目的扶持和发展

指导这个项目今年在我局驻点扶贫村和贫困户推广,对首批购买马铃薯种苗启动资金由我局筹集出资,现该项目已到收获的季节,经过工作组对农户的调查和到田地的实地考察,今年马铃薯将大丰收,平均亩产量6千余斤,可实现每亩增收9千余元,这个数据将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测范围。

(八)贫困户帮扶情况和成效

1、脱贫成果: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和意愿,通过养牛、培训转移就业、种养技能培训、产业化项目(种养马铃薯)等有效帮扶措施,有劳动力贫困户实现了稳定增收,已达到脱贫指标(年人均纯收入2500以上)的74户,占该村任务总数100%。

2、危房改造:2011年3月3日我局制定了xx村危房改造建设规划,对核定进行危房改造的贫困户14户进行了编制计划,并通过稳定增加的收入、朋友亲戚借钱和帮扶单位帮助改造资金等方法落实危房改造资金,在建设过程中以村民自治组织、户主自主施工、自主采购物资、自主选择技工的方式实施改造,现14家危房改造户已完成了改造,住上新房。

3、符合低保条件:通过各种措施帮扶,现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符合低保条件)已剩7户(属无劳动能力贫困户),比原来的27户整整少了20户,现这这7户中3户已经纳入低保户,剩余4户我们将和村委班子请示和协调有关部门,争取今年全部纳入最低社会保障。

问题。对贫困户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信息统计我们也是做了进一步的采集,针对新农合这一新政策,我们向镇社保部门协调后,已将贫困户中满60周岁以上的老人全部纳入新农合对象,确保每月能得到国家最低补助55元。

5、义务教育:通过村委会、帮扶单位、学校的核实,贫困户适龄义务教育子女130名,现这些子女分别在xx小学和xx中学读书,普及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

6、转移就业:利用目前工厂和公司“用工荒”这一契机,通过征集贫困户意愿,发动剩余劳动力参加培训外出就业,对外出贫困户劳工培训就业给予车租费、伙食费和见习期补助一次性2000和1700元不等,成功输送外出劳工110人,人均就业月收入1000元以上,为贫困户每月增加了稳定收入。

7、种养技能培训及扶持项目:利用节假日xx村下属xx小学教室空余时间,通过聘请中山市坦洲太和农场技术员举办免费培训班,对种植马铃薯技术要点、马铃薯的病虫害防治等科目对贫困户务农人员进行了培训,参加对象178人次。据统计扶持贫困户的项目(养菜牛)通过养殖后销售每户收益五千余元,商品率达100%。

三、存在主要问题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xx村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贫困户增收难。

文化素质偏低,外出打工也只能靠出卖劳动力赚钱,劳动报酬很低,也很难达到外出务工增收迅速的目的。

(二)转变贫困户观念难。

一部分贫困户的“等、靠、要”思想严重,没有主动“造血”的思想,缺乏难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意识,对工作的配合积极性不高,影响工作的推进。

(三)资金筹措难。

扶贫工作量大,时间长,需要不断地投入大量的资金,目前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加上我局经济也较为困难,难以筹措大量资金投入扶贫开发,一些项目难以实施。

四、下一步工作

(一)继续加强领导,进一步落实帮扶责任。

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在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安排下,加强调查研究,完善脱贫计划,定期听取汇报,定期赴村检查,抓好督促落实;要拓宽帮扶渠道,丰富帮扶手段,积极帮助贫困户筹措资金、联系就业、扶持种养、认购农产品等,形成扶贫工作合力,推动帮扶工作协调高效开展。

(二)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组织协调。

经验介绍、座谈讨论等形式,做到工作互动,资源共享,扶贫共进。

(三)抓好项目落实,提升工作实效。

加强养猪场项目的管理,协调好养牛场建设和经营方式,促使项目产生效益,切实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配合县农业部门开展农田基本建设项目,提高农田生产能力。当前,要根据冬种工作实际,积极谋划开展百亩连片生产基地,以冬种经济作物(种植马铃薯)为主导产业,让81户贫困户发展高产出的种植生产,增加贫困户经济收入。同时,要通过多种形式引导贫困户转变观念,消除“等、靠、要”思想,在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充分调动脱贫致富积极性,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

扶贫开发工作启动一年多以来,根据中共xx、xx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实施意见》(汕委[2015]11号)、中共xx、xx市人民政府《推进我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实施细则》文件精神和中共xx、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考评办法》文件的规定,我局着力帮助增强村集体和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先后从人才、资金、技术、信息和项目方面实行了帮扶,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该村位于xx镇西南部,下辖二个自然村,现有总人口2284人,346户(其中第一村民小组1280人,185户;第二村民小组1004人,161户)。贫困户数81户,贫困人口384人。村“两委”干部6人;中共-党员30名,其中女党员2名,预备党员1名。耕地面积1050亩,其中水田面积700亩(第一村民小组380亩,第二村民小组320亩),旱地面积350亩(第一村民小组190亩,第二村民小组160亩)。村民产业以耕种为主,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纯农村庄。

二、扶贫开发工作开展情况

(一)成立扶贫开发领导机构

1

为建立帮扶工作责任制,加强对我局扶贫工作的领导和开展,于2015年11月2日成立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实施方案和挂钩贫困户任务分配表,具体明确各贫困户帮扶责任人。2015年1月15日经局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成立驻xx村工作组,具体负责帮扶工作组织实施,xx为驻村干部,此项具体工作由局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分管,并在挂扶村进行了公布。

(二)落实“一户一法”帮扶措施

(三)深入调研,掌握实际情况,制订村发展规划和制度建设

局领导多次深入xx村开展调研,指导帮扶工作,帮助xx村理清了发展思路,完善了发展规划,按照“轻重缓急、重点突破、分布实施、扎实推进”的原则,制定帮扶工作年度实施计划,明确帮扶任务与目标。并协同村“两委”班子制定了村班子建设方案和村民主制度建设方案。

局主要领导带队驻村驻点对xx村开展实地调研的过程中,深 2

入农户家里和田头,察民情、听民-意、访民生,与群众交心倾谈,掌握贫困村、贫困户具体情况,了解群众实际生产生活困难,选定帮扶贫困对象81户(其中有劳动力74户,无劳动力7户)。通过深入调查研究,重点摸清了xx村存在的困难,急需解决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调查核实了xx村81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并严格按要求做好基础性工作,张榜公示帮扶对象的贫困户名单,接受村民和社会各界监督,逐户开展登记造册,建立帮扶台帐档案,及时填报帮扶工作进展情况表,落实情况统计表,做到贫困户档案“一户一表”。

务队,已筹集资金20余万元,现资金已到村帐户。据向相关农业部门了解,国家对建立一定规模及配套耕作工具齐全的生产服务队将给予一定的补助,我们力争利用这一优惠政策,争取补贴资金壮大村生产服务队的队伍,着力提高村集体的经济实力和收入。

(五)落实督促检查制度

二0一0年一月,我局制定了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督促检查制度,分别对扶贫项目、扶贫资金管理制度,对口帮扶干部工作制度及奖罚措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该制度对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完成任务的情况和实现村稳步脱贫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六)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文化设施方面:去年年初,局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到村委办公场地实地视察后,拍板完善办公场地设施,想办法筹集帮扶资金3万元,为村办公及组织活动阵地实现了“五有”做了前提条件。

2、安全饮水:根据xx镇农业部门安全引水规划,自来水管道建设已开工,预计今年八月管道通水。现全村农户所饮用的是用井开采的地下水,为保障农户的安全饮水,我局驻村工作组将每年一次对村农户饮用水源进行抽取后,送有关部门检验。

3、交通方面:镇到村路道全长2.1公里已全部实现水泥公路硬底化。下属两个自然村已全部实现通机耕路硬底化。

前该村的电网线路电压已经负荷不起农户家用电器的正常使用,造成了生活的诸多不便。由此问题我单位xx供电所和xx供电局沟通多次,已知是由xx镇电网主线残旧电压负荷过大所引起。经与供电部门协调请示后,已将xx电网主线改造列入2011年工作计划,该工程总投资622.6万,已完成占用土地赔偿,招投标等相关前期工作。现已在建设之中,预计今年六月完工,将可解决农户日常电器的正常使用和生活用电问题。

5、教育、医疗、公共卫生设施方面:目前xx村已建立一所小学,现该学校设有1-6年级6个班,师生共两百多名;村已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站,该站药品和医生配备齐全,基本满足农户一般患病的需要;村现有公厕一所,根据制定的村规划,我们将在明年再建立一所公厕。

(七)积极申报治污保洁项目,改进村生态和卫生环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建设部门的一项职责,为发挥建设部门在扶贫工作上的职能作用,我今年加大力度,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申报挂扶村的治污保洁项目,已争取到建设资金50万元,该资金已拨付到xx镇财政所,由镇政府统一管理和使用。下来我们将协调和指导好镇政府做好全镇治污保洁项目这一工作,针对各村公厕、排污整治、垃圾处理等方面进行建设、整治改造,推动村生态环境建设。

(八)产业化项目的扶持和发展

学习和参照去年xx扶贫单位所推广的产业化项目(种植马铃薯),在去年中此项目的种植使村和农户得到了丰硕的经济效益。

协调xx市扶贫办和xx镇政府,借助xx市扶贫单位的技术和力量,指导这个项目今年在我局驻点扶贫村和贫困户推广,对首批购买马铃薯种苗启动资金由我局筹集出资,现该项目已到收获的季节,经过工作组对农户的调查和到田地的`实地考察,今年马铃薯将大丰收,平均亩产量6千余斤,可实现每亩增收9千余元,这个数据将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测范围。

(八)贫困户帮扶情况和成效

1、脱贫成果: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和意愿,通过养牛、培训转移就业、种养技能培训、产业化项目(种养马铃薯)等有效帮扶措施,有劳动力贫困户实现了稳定增收,已达到脱贫指标(年人均纯收入2500以上)的74户,占该村任务总数100%。

2、危房改造:2011年3月3日我局制定了xx村危房改造建设规划,对核定进行危房改造的贫困户14户进行了编制计划,并通过稳定增加的收入、朋友亲戚借钱和帮扶单位帮助改造资金等方法落实危房改造资金,在建设过程中以村民自治组织、户主自主施工、自主采购物资、自主选择技工的方式实施改造,现14家危房改造户已完成了改造,住上新房。

3、符合低保条件:通过各种措施帮扶,现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符合低保条件)已剩7户(属无劳动能力贫困户),比原来的27户整整少了20户,现这这7户中3户已经纳入低保户,剩余4户我们将和村委班子请示和协调有关部门,争取今年全部纳入最低社会保障。

4、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农合:通过大力宣传和帮助,贫困户81

户已全部参加(2015年度)农村合作医疗,较好地解决了看病贵问题。对贫困户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信息统计我们也是做了进一步的采集,针对新农合这一新政策,我们向镇社保部门协调后,已将贫困户中满60周岁以上的老人全部纳入新农合对象,确保每月能得到国家最低补助55元。

5、义务教育:通过村委会、帮扶单位、学校的核实,贫困户适龄义务教育子女130名,现这些子女分别在xx小学和xx中学读书,普及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

6、转移就业:利用目前工厂和公司“用工荒”这一契机,通过征集贫困户意愿,发动剩余劳动力参加培训外出就业,对外出贫困户劳工培训就业给予车租费、伙食费和见习期补助一次性2000和1700元不等,成功输送外出劳工110人,人均就业月收入1000元以上,为贫困户每月增加了稳定收入。

7、种养技能培训及扶持项目:利用节假日xx村下属xx小学教室空余时间,通过聘请中山市坦洲太和农场技术员举办免费培训班,对种植马铃薯技术要点、马铃薯的病虫害防治等科目对贫困户务农人员进行了培训,参加对象178人次。据统计扶持贫困户的项目(养菜牛)通过养殖后销售每户收益五千余元,商品率达100%。

三、存在主要问题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xx村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贫困户增收难。

贫困户老弱病残较多,劳动力较为缺乏,加上自然灾害频繁,

依靠传统的家庭种养增收难度越来越大。因教育条件所限制,全民文化素质偏低,外出打工也只能靠出卖劳动力赚钱,劳动报酬很低,也很难达到外出务工增收迅速的目的。

(二)转变贫困户观念难。

一部分贫困户的“等、靠、要”思想严重,没有主动“造血”的思想,缺乏难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意识,对工作的配合积极性不高,影响工作的推进。

(三)资金筹措难。

扶贫工作量大,时间长,需要不断地投入大量的资金,目前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加上我局经济也较为困难,难以筹措大量资金投入扶贫开发,一些项目难以实施。

四、下一步工作

(一)继续加强领导,进一步落实帮扶责任。

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在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安排下,加强调查研究,完善脱贫计划,定期听取汇报,定期赴村检查,抓好督促落实;要拓宽帮扶渠道,丰富帮扶手段,积极帮助贫困户筹措资金、联系就业、扶持种养、认购农产品等,形成扶贫工作合力,推动帮扶工作协调高效开展。

(二)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组织协调。

作政策规定和最新动态;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通过情况通报、经验介绍、座谈讨论等形式,做到工作互动,资源共享,扶贫共进。

(三)抓好项目落实,提升工作实效。

加强养猪场项目的管理,协调好养牛场建设和经营方式,促使项目产生效益,切实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配合县农业部门开展农田基本建设项目,提高农田生产能力。当前,要根据冬种工作实际,积极谋划开展百亩连片生产基地,以冬种经济作物(种植马铃薯)为主导产业,让81户贫困户发展高产出的种植生产,增加贫困户经济收入。同时,要通过多种形式引导贫困户转变观念,消除“等、靠、要”思想,在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充分调动脱贫致富积极性,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在****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做一简要汇报。

今年以来,****紧紧围绕“1236”扶贫攻坚行动、州委“4155”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和“12138”精准扶贫总体工作思路,积极学习借鉴关卜“梅滩模式”,按照****提出的“一做、二争、三抓”的扶贫工作要求,迅速行动,扎实推进联系村精准扶贫各项工作。

一、联系村基本情况

赵家沟村位于百和乡西部,属典型的干旱山区,属汉族、东乡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贫困村。全村有179户、932人,其中:筛选出贫困户39户,贫困面覆盖率22%,已全部建档立卡。全村耕地面积1584.4亩,人均占有耕地1.7亩。全村草原总面积4713亩,草畜平衡1279亩,羊存栏达699只,出栏1165只,牛存栏233头;全村共有劳力352名,其中劳务输出200人。

二、所做的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根据、县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县***班子高度重视,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成立了双联扶贫党建“三位一体”精准扶贫帮扶工作队,抽调了**名专职工作人员,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帮扶工作。紧紧围绕实现脱贫和实现小康两大目标,按照“一村一规划、一户一计划、增收有路子、脱贫有目标”的要求,研究制定了切合实际的一年扶贫工作方案、精准扶贫三年发展规划和五年奋斗目标,进一步把减贫目标和脱贫时间细化,做到村有发展目标,户有致富项目,为全面开展好此项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是严格工作程序,做到对象精准。赵家沟村、何闫家村两村群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按照精准扶贫核心要求,为进一步摸清扶贫工作底数,全面了解群众在吃水、行路、住房、上学、就医、增收等方面的困难,严格规范对象识别程序,我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利用2周的时间,逐门逐户对贫困农户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摸底,将贫困户人口信息、住房、羊圈等基本信息以文本和图片等形进行了归档整理,并认真组织开展了“回头看”工作,全面完成了两个村258户、1032人的建档立卡工作,真正做到了贫困数据清,贫困底子明,为下一步全面落实好扶贫项目提供了详实准确的数据资料。

又在青海诺木洪、格尔木等地在原有的种植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近**亩,进一步增加了劳务创收。

四是关注民生困难,夯实发展基础。牢固树立“发展抓项目”的工作理念,认真谋划,向省财政厅争取的总投资700万元的百和乡赵家沟、何闫家等三个村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已下达,项目建设规模426.5公顷。项目实施后,新增耕地面积13.65公顷。通过农、田、水、路、林工程的实施,实现“田块平整化、排水沟永久化、道路网络化”,逐步完善百和乡赵家沟、何闫家等村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和提高农业生产收入。

一是全力实施好“六个一”到村到户帮扶措施,真正把扶贫攻坚任务落实到每一个贫困村、每一个贫困户,每一个贫困人口身上,集中精力,抓好各项帮扶措施的落实。

二是加大基础项目争取实施力度。针对两个贫困村缺乏的基础所需,进一步加大汇报衔接和争取力度,千方百计实施一批道路硬化、饮水、医疗、住房、荒山造林等项目,帮助两个村进一步改善基础条件、人居环境。

三是着力加大产业培育力度。积极向省州部门的汇报争取,千方百计发动、组织、引导群众发展规模养殖、药材种植,鼓励更多的能人发展清真餐饮业。进一步加强与县劳务部门和双联帮扶单位的衔接联系,及时掌握并提供各类用工信息,进一步扩大劳务输转规模,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发言完毕。

尊敬的吴主席,在座各位领导:

现将县政府办驻蒿坪镇黄金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情况做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黄金村位于蒿坪镇西北部,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216户783人,其中贫困户128户430人,低保户15户,五保户20户,353人常年外出务工。全村耕地面积1650亩,林地面积5700余亩,退耕还林面积763.5亩。村内通村公路共有17.8公里,其中,硬化公路9.8公里,普通泥土公路8公里。全村约一半的农户存在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全村有砖房33户,进城入镇购房46户,土墙房118户。(在即将进行的镇村机构改革中,原黄金村与龙泉村合并成黄金村,合并后全村共456户1763人,其中贫困户181户610人,低保户26户,五保户22户。全村耕地面积3620亩。辖区内现有三处小型移民安置点。)

二、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会主义新农村。

(一)抓搬迁,改善居住条件“挪穷窝”

由于前期精准扶贫工作没有具体的项目及资金扶持政策,但县上给71个贫困村开了口子可以建村级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享受陕南避灾移民搬迁补助,我们认为这个政策才是能够真正惠及群众个人的,因此,驻村扶贫工作首先确定了抓搬迁。

经过实地调研,确定在黄金村交通便利的显月寺规划移民搬迁安置点。规划建设58户,其中:实施42户搬迁户,设计两户连体二层建筑,每户131平米,3室2厅2卫1厨,造价每平米不超过1000元;实施特困户“交钥匙”工程16户,按50平米建设,1室1厅1厨1厕。该安置点于2015年9月初启动建设后,吗、进展顺利,预计6月底前可主体竣工。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干部入户宣传,目前已有36户缴纳了首付款,共计133万元(首付每户至少缴3万元)。

(二)建果园,特色产业增收“换穷业”

实现亩产值2万元以上。该产业若取得成功,届时鼓励村民以家庭为单位发展,力争使猕猴桃产业成为促进该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与此同时,因地制宜发展魔芋、畜牧养殖、茶叶等产业,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三)促务工,推进劳务输出“转穷路”

黄金村青壮劳力大多学历低,无技术专长,男的在外大多下矿挖煤风险大,女的在外大多洗衣做饭当保姆收入低。都处于想致富无门路的尴尬境地。县政府领导经过前期调研,紫阳籍外出创业成功人士郑远元兴起的“远元修脚足疗”行业市场前景好,门槛低,没得学历要求,男女不限,收益高,月工资保底3000元以上,低风险,工作环境好,没得啥危险。这个项目正好适合黄金村这些想致富又找不到门路的人。针对这一实际,我办在黄金村召开了村民大会,专门邀请高桥铁佛村的支书及在外从事足浴足疗行业取得成功的老板,到黄金村现身说法,传经送宝,包联干部进村入户动员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投入“远元足疗”行业,经过宣传动员,村民观念已经基本转变,目前已有37人报名参加培训,16人赴武汉等地就业。其中一组的刘改艳因工作成绩突出,已被任命为店长,底薪每月达5000元。刘改艳的丈夫开始思想转不弯,看到妻子从事修脚行业,不但提高了收入,而且体现了个人价值,得到了社会认可,今年开年也报名参加了培训并和妻子一起外出修脚务工。

(四)搞三讲,激发正能量“拔穷根”

群众树立“讲良心,讲诚信,讲孝心,与人为善,和睦相处”的新民风,组织有正气,讲正气,德高望重的村民成立民风纠察队,严厉打击赌博歪风、要钱不要德,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欺人讹人的不正民风。同时,村上召开群众大会时通报村上的好人好事和歪风邪气的典型案例,引导群众监督群众,促使民风好转,年底召开村民大会,设立“孝敬老人奖、乐于助人奖、邻里和睦奖、勤奋发家奖”四大奖项,对16名获奖人员公开表彰。

三、保障措施

一是干部真联。充分发挥县政府办公室驻村扶贫的牵头作用,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政府办抽调一名正科级领导、一名副科级领导一名干部驻村,每年驻村工作220天以上,镇包村干部每周下村工作3天以上,村两委班子成员每周办公时间5天以上,建立了精准扶贫工作考核机制,整合部门及镇村优势资源,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合力,努力实现黄金村增收脱贫目标。

二是村民实干。通过宣传、鼓动,凝聚民心、团结力量,逐户与村民签订脱贫致富决心书,充分发挥其自身主体作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迎难而上、苦拼实干,尽全力达到增收脱贫目标。

三是落实责任。建立扶贫到户、精准到人的工作机制,科级领导干部每人包联一个组,普通干部每人包联5户农户,要求每月入户不少于1次,帮助包联户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实行包联工作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包联干部每月在办公室全体会上汇报包联工作开展情况。

依据,把扶贫对象脱贫增收效果作为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与年度工作考核挂钩。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劳动力大量流失。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趋势加重,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增加了贫困识别、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等工作难度。

二是产业扶贫投入不足。目前,村上没有形成优势新型产业,而传统种养殖产业劳动力需求大、风险高、经济效益低,且缺少明确的奖补政策,依靠农户自身发展,规模小、经营粗放,难以形成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发展格局,导致工作队为农户制定的发展规划中,涉及到种养殖业的落实程度都相对较差。

三是上级资金投入不足。上级财政资金有限,无法满足贫困村扶持需求。尽管县上整合了许多项目和资金,仍然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贫困村参与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比如黄金村水利建设严重滞后,全村仅有两条山沟,因径流量小且落差大,引水工程建设难度大,配套设施不完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交通路网结构不完善,通村公路等级低、质量差,晴通雨阻现象突出。可是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保障。

四是残障、慢病占比大。黄金村共有五保户20户,即将列入五保供养的1户,残疾、智障丧失劳动能力64人,对这类人,只能通过低保、五保、残疾救助、社会救助等政府“兜底”政策帮助其维持基本生活。另一方面,全村有46户贫困户中有长期慢性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高昂的医疗费用,导致一些农民债台高筑,甚至重新返贫。

五、意见建议

一是要把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村“两委”班子是农村群众的主心骨,是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其抓落实、促发展能力如何,其自身的作风怎样,直接影响到当地的村风、民风,直接关系到村上的经济发展。如果村级班子每名成员都能在工作作风、干事魄力、能力水平上“过得硬”,脱贫致富的目标就会早日实现。

二是要把政策和资金支持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保障。上级应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助推精准扶贫,用政策调动产业扶贫、社会扶贫的积极性,并对农民发展产业、生产经营予以鼓励和支持。同时,要积极协调财政、金融、扶贫等部门为扶贫融资予以大力支持,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更多的提供一些低息或无息贷款以及专项资金拨付。

三是要把项目带动作为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支撑。项目扶贫、项目拉动,是精准扶贫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要加大对贫困村的项目争取力度,使他们通过项目的实施和拉动,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尊敬的吴主席,在座各位领导,县政府办所做的精准扶贫工作,得益于市、县领导的支持指导,领导亲自理清思路,确定目标,制定措施,办公室只是在此基础上认真抓落实,扎实搞推进。但是目前推进程度与上级要求与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再加力度,再鼓干劲,尽职尽责,尽力而为做好驻村扶贫工作。

按照、县政府安排,我局包抓***村的“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工作,现对我局包扶工作汇报如下:

一、当前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成立机构,确保扶贫责任精准。全县“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工作部署之后,***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精心安排部署,成立了局长任组长,三名副局长任副组长,局班子其他成员和局属各股室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落实了专人具体办公,并抽调2名干部长期驻村开展工作。

二是调查摸排,确保扶贫对象精准。村上在2015年新一轮扶贫开发调查的过程中,已经作了大量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先后三次派出工作人员,深入到***村对一百多户贫困户家里进行了调查核实,最终识别出全村共有***户***人符合精准扶贫条件,并对第一批***户帮扶对象名单和首批扶贫贷款***户名单进行了公示,为下一步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工作基础。

三是科学规划,确保扶贫项目精准。在摸底调研的基础上,我局及时制定了《***村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确定了以******龙头,高山村组发展核桃、牛羊养殖业,川道村组发展商贸劳务的产业发展思路,并对未来三年全村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居住环境、人力资源等五个方面的项目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目前规划文本已经完成。

四是干部包抓,确保示范带动精准。按照科级领导帮扶2户,一般干部帮扶1户的要求,采取抓点带面,示范带动的模式,首轮由***、镇、村干部共包抓42户精准扶贫示范户,协助贫困户选准项目,提供技术,发展产业,协调***银行为符合条件的贫困户配套3-5万元的扶贫贴息贷款专项资金,充分调动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力争通过一对一包扶,使贫困户都能够顺利脱贫。

二、当前项目投资完成情况

2015年计划在***村实施的***个项目,目前有***个已启动实施,累计完成投资***万元,其中****投资***万元新修***米河堤工程已基本完工,******户发放名单已确定;危房改造、移民搬迁、新修便民桥等其他项目也正在积极谋划中。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完善实施方案,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我局将结合***实际情况和中、省、市、县有关政策,科学定位,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该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三年发展规划和2015年度精准扶贫计划,为***村的整体发展和***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开出实实在在,操作性强,能够实现的好“方子”。

二是创造工作条件,抓紧实施帮扶工作。结合我局分户包扶方案,创造条件,落实驻村联户帮扶机制,让帮扶干部深入帮扶户一对一制定帮扶计划,真帮实干,尽快让贫困户早日脱贫。

三是发挥***优势,抓好扶贫政策机遇。通过筛选、包装、

点,力争将***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四是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督促考核。进一步落实完善包抓责任制,驻村联户工作制,完善档案管理,加强协调管理,加强督促考核,形成全局上下人人抓扶贫,真扶贫的良好工作局面。

2015 年*月*日

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汇总19篇)篇十一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制定出台中国2011至2012扶贫开发纲要,提出了新的标准,制定了新的扶贫政策,我乡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竖立“大扶贫”理念,认真落实扶贫促发展,低保保生存的扶贫方针,扎实推进整村推进、产业开发、科技扶贫、社会帮扶等扶贫开发,制定扶贫发展规划,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健全扶贫机制,强化扶贫责任,大力推进扶贫攻坚,全乡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全乡扶贫开发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我乡贫困基本现况

2011年我乡被列为扶贫整村推进乡,是全县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乡镇之一。全乡辖17村80个村民小组,有3254户14499人,有劳动力8670人,贫困人口12249人,占总人口的84%。境内沟壑纵横,高寒阴湿,交通不便,特别是南北两山,历史自然条件差,人口整体素质低,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扶贫难度大;特色产业多以零星种养为主,尚未形成品牌和经规规模,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底子薄弱,开发任务艰巨,尽管近年来、县政府加大了对我乡的扶贫开发力度,但全乡群众生活还尚未摆脱贫困现状。

二、我们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省、市、县扶贫开发新政策机遇,立

足乡情,明确提出了大力实施扶贫开发战略,是实现洮坪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有效法宝,是解决制约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站在空前高度、新的起点,坚持以扶贫开发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多方争取项目,积极实施整村推进,发展特色产业,“两项”制度衔接,农村低保的扩面提标,救灾救济,劳务技能扶贫培训等工作,不断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全乡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扎实推进整乡推进扶贫开发

2011年我们申报并编制完成了整乡扶贫开发项目实施规划、秦巴山区整片整流域扶贫开发规划,组织实施了下坪、山根、康河等11村的整村推进项目,今年又申报了马坝、中滩、大山、义堤4村的整村推进项目规划。一年来,我们在扶贫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硬化村道1.248万平方米,新修文化培训室4处18间230平方米,拓宽、砂化3村村组道路13.6公里,新修便民桥5座,加固维修1座,推广太阳能灶1488台,新修河堤3140米,建文化墙40米,新建过水路面1处,新修管网供水1处解决了50户210人的吃水问题,目前,康河村整村推进项目已全面完成,其余10村的部分项目在建,计划今年10月底全面完成全乡整村推进建设任务。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全乡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养殖基地,养鸡1万只以上,兴隆养鸡场,养鸡1000只以上;创建坪阳、兴隆、下坪3处优质洋芋示范基地,种植面积达到2380亩;创建了大山养牛基地,养牛2000头以上。

(三)扎实开展了“两项”制度衔接、农村低保、农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

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相继出台,扶贫开发的渠道和内容、广度和深度越来越多样化、系统化和全面化,我们以此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了中央、省、市、县关于扶贫开发的各项决策。

(1)扎实开展了“两项”制度衔接,建立了贫困家庭档案。我们结合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全面开展了贫困家庭的调查摸底,建立了贫困家庭档案2702户12249人。通过调查摸底,全面掌握了贫困农户的基本现状和需求,摸清了贫困户底子,为实施分类扶贫、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确定扶贫内容、方法、途径和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25.07225万元,这些资金的及时发放,切实解决了贫困家庭的生活困难,保障了他们的生活问题,确保了农村社会的合谐稳定。

(3)扎实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调查摸底,为全面实施新农保政策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按照省、市、县会议及文件精神,对全乡14499人的.基本信息进行了采集,建立了新农保家庭档案。加强了政策宣传,采取召开村民大会、张贴宣传标语、举办专栏,多形式、全方位地进行了宣传动员,使广大群众对新农保政策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了解,为进一步实施新农保政策做好了前期准备。

(4)认真开展了救灾救济工作,保障因灾返贫,因灾受穷农户的生活问题。我乡自然条件恶劣,高寒阴湿,自然灾频发,特别是暴雨、冰雹、雪冻灾害时有发生,致使农户返贫率高。近年来,因自然灾害受灾人口达到310户1480人,因灾返贫人口达到500多人,扶贫开发成果巩固难。为了使贫困户能够度过难关,乡上多方筹集资金,为受灾户分忧解难,三年来,共发放救灾资金10.6万元,救助资金49.2166万元,切实解决了受灾群众的生活困难。

(四)大力开展劳务培训及输转工作,为贫困群众开避了脱贫致富途径

型转变。在农民工输转方面,充分发挥村级劳务联络员作用,积极向北京、天津、新疆、内蒙等地输转劳务工,三年来,共向外输转劳务工12000余人,创劳务收入1.5亿多元。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近年来,我们虽然在扶贫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经济社会得到明显进步,民生、农村工作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但在扶贫开发上还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民文化程度低,思想素质不高,治理扶贫任重道远。一方面由于我乡处于边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通,教育教学条件简陋,村民接受教育的条件差,全乡8670个劳动力人口中,高中文化的有190人,仅占劳动力人口的2.2%,初中文化的有1851人,占劳动力人口的21.3%,小学以下文化的有6629人,占劳动力人口的76.5%,全乡人口整素质低下;另一方面由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使相当一部分青少年丧失了接受较高教育的机会。贫困形成了低素质的劳动力,而低素质的劳动力又往往缺乏进取心和经营技能,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外出务工也只能靠休力来争钱,必然形成收入低下的状况。收入微薄、思想素质低,两者互为因果,形成了恶性循环。村民文化程度和思想素质不高,间接影响了扶贫开发进程,实现脱贫致富的难度大、任务艰巨。

过且过,缺乏学习和接受新生事的思想认识,思想保守,不思进取,等、依、靠思想严重,久而久之形成思维定势,对参与式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存在抵触心理,配合程度不高,导致部分扶贫项目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扶贫开发进程。

(三)自然历史条件恶劣,扶贫开发任务坚巨,任重道远。我乡属高寒阴湿山区,地域偏避,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扶贫开发难度大。另一方面,村民小组分布零散,村民居住环境艰苦,境内林地荒山为多,耕地少,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部分群众生活难以自供自足,生活水平低下,基础设施条件差,扶贫开发底子薄弱,脱贫致富的路子窄,也是我乡扶贫开发难度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实施扶贫开发是解决我乡贫困现状的根本途径,责任重大。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大扶贫”理念,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扶贫方法和措施,在争取并实施好扶贫项目的同时,结合当前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干部下基层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切实强化责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行深层次、深结构的帮扶,努力实现由帮资金、帮项目为主向帮科技、帮思想转变,加强科技培训,积极引导和鼓励有志青年自主创业,使贫困户利用科技知识和专业技能,走上依靠科技自主脱贫致富的道路。

一、全县基本情况

某某县辖14个乡镇、301个行政村,总人口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4万人,耕地82.5万亩,其中水浇地32.5万亩。县内地形呈两山夹一川的狭长盆地,自然条件恶劣,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由于受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气候影响,阳原十年九旱,十春十旱,自然灾害频繁。加上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差,传统农业脆弱,农民丰年温饱,轻灾返贫,重灾绝收,历史上就是有名的穷县。尽管我县组织实施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扶贫攻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因灾、因病、因学等返贫人口很多。按照国家最新贫困标准人均收入2300元测算,我县仍有贫困人口13.6万人,占农业人口的56%,贫困人口占村人口60%以上的村有185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61%。因而再度列入国家2011-2020年重点扶持贫困县。

二、扶贫思路、目标和措施

十二五期间,我县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以一年示范引领,两年辐射扩面,三年集中攻坚,四年巩固提升为目标,把‘两线’(109国道和芦大公路沿线)扶贫攻坚示范带作为主战场,深入实施中心村建设核心战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打造全市扶贫开发示范县。

任务目标:十二五期间,我县重点扶持51个省定贫困村,其中,筛选出14个贫困村和其他8个非贫困村作为中心示范村,进行集中打造。同时兼顾扶持其他贫困村。2012示范引领年。坚持先易后难原则,重点扶持17个贫困村,实现14个村脱贫,集中打造12个(9个贫困村、3个非贫困村)中心示范村。2015持续推进年。重点扶持18个贫困村,实现15个村脱贫,集中打造5个(3个贫困村、2个非贫困村)中心示范村。2015集中攻坚年。重点扶持16个贫困村和前两年度未脱贫的6个贫困村,实现18个村脱贫出列。集中打造5个(2个贫困村、3个非贫困村)中心示范村。2015巩固提升年。对尚未脱贫出列的4个村集中整治,对其它村进行全面回头看,查找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补课,巩固成果,完善提高。实现51个村全部脱贫出列。

主要措施:

年,全县农村人口实现户均1台缝皮机、1亩大杏扁、1亩糯玉米、1亩设施菜地、0.5亩优质葡萄;人均纯收入达到8500元,增幅4000元。

二是强化基础扶贫。“十二五”期间,计划整合资金8亿元,集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首先,瞄准两线区域,积极打造22个吸附承载能力较强的中心村,广泛吸纳空壳村、空巢村群众搬迁聚集。其次,强力实施整村推进战略。四年间计划修建村级公路300公里,新打并配套机井60眼,新建和修复各类水利工程1250处,新增和改善水浇地5万亩,解决5.7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第三,改善社会事业。通过改造农村危房等多种有力措施整治村容村貌,建立健全环境保洁长效机制,突出抓好农村四绿化,到年底扶持的贫困村、中心村要达到四清四化的标准。建设和改善村级卫生室、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 加强文化站、农家书屋、文体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实现广播电视、通讯全覆盖。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基础上,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到2015年,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人口应保尽保,新型养老保险覆盖9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以上。

个劳动力接受过劳动技能培训,掌握一项致富技能。同时,依托各级培训基地,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做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2012年依靠各级培训基地、龙头企业和帮扶单位完成转移培训3000人以上。

四是强化社会扶贫。国家、省、市共计安排24个单位到我县结对帮扶,对市级以上帮扶的机关、企业、部队等单位,我们各乡镇、贫困村切实抓好协调服务,激发其最大的帮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县直单位包村扶贫工作上,专门印发了《关于做好新一轮贫困村帮扶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县直部门包村扶贫工作的考核办法》等文件,安排了28名县级领导联系贫困村,抽调了51个单位包扶贫困村。要求县直帮扶单位要积极筹措资金,选派优秀干部,制定有力措施,确保帮扶村按期稳定脱贫。此外,广泛组织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事业。

三、扶贫开发进展情况

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培训。县内围绕大棚蔬菜、獭兔养殖、葵花种植等培训农民630多人次。依托首钢订单,在县职教中心组建了首钢定向就业班,新生入学达到45人。全县通过各种途径向县内外输出农民 人。八是扶贫开发工程稳步推进。各相关部门、行业按照规划,通过多种渠道向省市申报项目,争取项目资金。县政府协调农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采取发放惠农信用卡、政府担保、财政贴息等形式向农户、中心村发放贷款。目前,在各类资金尚未到位的情况下,采取赊、欠、垫、筹等多种措施,部分村水、电、路、棚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工,缝皮机、獭兔、周转牛等发放到户,调拨种子、农技培训、调整地块等产前服务全面启动。

尊敬的吴主席,在座各位领导:

现将县政府办驻蒿坪镇黄金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情况做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黄金村位于蒿坪镇西北部,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216户783人,其中贫困户128户430人,低保户15户,五保户20户,353人常年外出务工。全村耕地面积1650亩,林地面积5700余亩,退耕还林面积763.5亩。村内通村公路共有17.8公里,其中,硬化公路9.8公里,普通泥土公路8公里。全村约一半的农户存在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全村有砖房33户,进城入镇购房46户,土墙房118户。(在即将进行的镇村机构改革中,原黄金村与龙泉村合并成黄金村,合并后全村共456户1763人,其中贫困户181户610人,低保户26户,五保户22户。全村耕地面积3620亩。辖区内现有三处小型移民安置点。)

二、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会主义新农村。

(一)抓搬迁,改善居住条件“挪穷窝”

由于前期精准扶贫工作没有具体的项目及资金扶持政策,但县上给71个贫困村开了口子可以建村级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享受陕南避灾移民搬迁补助,我们认为这个政策才是能够真正惠及群众个人的,因此,驻村扶贫工作首先确定了抓搬迁。

经过实地调研,确定在黄金村交通便利的显月寺规划移民搬迁安置点。规划建设58户,其中:实施42户搬迁户,设计两户连体二层建筑,每户131平米,3室2厅2卫1厨,造价每平米不超过1000元;实施特困户“交钥匙”工程16户,按50平米建设,1室1厅1厨1厕。该安置点于2015年9月初启动建设后,吗、进展顺利,预计6月底前可主体竣工。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干部入户宣传,目前已有36户缴纳了首付款,共计133万元(首付每户至少缴3万元)。

(二)建果园,特色产业增收“换穷业”

实现亩产值2万元以上。该产业若取得成功,届时鼓励村民以家庭为单位发展,力争使猕猴桃产业成为促进该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与此同时,因地制宜发展魔芋、畜牧养殖、茶叶等产业,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三)促务工,推进劳务输出“转穷路”

黄金村青壮劳力大多学历低,无技术专长,男的在外大多下矿挖煤风险大,女的在外大多洗衣做饭当保姆收入低。都处于想致富无门路的尴尬境地。县政府领导经过前期调研,紫阳籍外出创业成功人士郑远元兴起的“远元修脚足疗”行业市场前景好,门槛低,没得学历要求,男女不限,收益高,月工资保底3000元以上,低风险,工作环境好,没得啥危险。这个项目正好适合黄金村这些想致富又找不到门路的人。针对这一实际,我办在黄金村召开了村民大会,专门邀请高桥铁佛村的支书及在外从事足浴足疗行业取得成功的老板,到黄金村现身说法,传经送宝,包联干部进村入户动员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投入“远元足疗”行业,经过宣传动员,村民观念已经基本转变,目前已有37人报名参加培训,16人赴武汉等地就业。其中一组的刘改艳因工作成绩突出,已被任命为店长,底薪每月达5000元。刘改艳的丈夫开始思想转不弯,看到妻子从事修脚行业,不但提高了收入,而且体现了个人价值,得到了社会认可,今年开年也报名参加了培训并和妻子一起外出修脚务工。

(四)搞三讲,激发正能量“拔穷根”

群众树立“讲良心,讲诚信,讲孝心,与人为善,和睦相处”的新民风,组织有正气,讲正气,德高望重的村民成立民风纠察队,严厉打击赌博歪风、要钱不要德,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欺人讹人的不正民风。同时,村上召开群众大会时通报村上的好人好事和歪风邪气的典型案例,引导群众监督群众,促使民风好转,年底召开村民大会,设立“孝敬老人奖、乐于助人奖、邻里和睦奖、勤奋发家奖”四大奖项,对16名获奖人员公开表彰。

三、保障措施

一是干部真联。充分发挥县政府办公室驻村扶贫的牵头作用,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政府办抽调一名正科级领导、一名副科级领导一名干部驻村,每年驻村工作220天以上,镇包村干部每周下村工作3天以上,村两委班子成员每周办公时间5天以上,建立了精准扶贫工作考核机制,整合部门及镇村优势资源,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合力,努力实现黄金村增收脱贫目标。

二是村民实干。通过宣传、鼓动,凝聚民心、团结力量,逐户与村民签订脱贫致富决心书,充分发挥其自身主体作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迎难而上、苦拼实干,尽全力达到增收脱贫目标。

三是落实责任。建立扶贫到户、精准到人的工作机制,科级领导干部每人包联一个组,普通干部每人包联5户农户,要求每月入户不少于1次,帮助包联户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实行包联工作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包联干部每月在办公室全体会上汇报包联工作开展情况。

依据,把扶贫对象脱贫增收效果作为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与年度工作考核挂钩。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劳动力大量流失。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趋势加重,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增加了贫困识别、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等工作难度。

二是产业扶贫投入不足。目前,村上没有形成优势新型产业,而传统种养殖产业劳动力需求大、风险高、经济效益低,且缺少明确的奖补政策,依靠农户自身发展,规模小、经营粗放,难以形成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发展格局,导致工作队为农户制定的发展规划中,涉及到种养殖业的落实程度都相对较差。

三是上级资金投入不足。上级财政资金有限,无法满足贫困村扶持需求。尽管县上整合了许多项目和资金,仍然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贫困村参与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比如黄金村水利建设严重滞后,全村仅有两条山沟,因径流量小且落差大,引水工程建设难度大,配套设施不完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交通路网结构不完善,通村公路等级低、质量差,晴通雨阻现象突出。可是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保障。

四是残障、慢病占比大。黄金村共有五保户20户,即将列入五保供养的1户,残疾、智障丧失劳动能力64人,对这类人,只能通过低保、五保、残疾救助、社会救助等政府“兜底”政策帮助其维持基本生活。另一方面,全村有46户贫困户中有长期慢性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高昂的医疗费用,导致一些农民债台高筑,甚至重新返贫。

五、意见建议

一是要把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村“两委”班子是农村群众的主心骨,是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其抓落实、促发展能力如何,其自身的作风怎样,直接影响到当地的村风、民风,直接关系到村上的经济发展。如果村级班子每名成员都能在工作作风、干事魄力、能力水平上“过得硬”,脱贫致富的目标就会早日实现。

二是要把政策和资金支持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保障。上级应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助推精准扶贫,用政策调动产业扶贫、社会扶贫的积极性,并对农民发展产业、生产经营予以鼓励和支持。同时,要积极协调财政、金融、扶贫等部门为扶贫融资予以大力支持,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更多的提供一些低息或无息贷款以及专项资金拨付。

三是要把项目带动作为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支撑。项目扶贫、项目拉动,是精准扶贫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要加大对贫困村的项目争取力度,使他们通过项目的实施和拉动,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尊敬的吴主席,在座各位领导,县政府办所做的精准扶贫工作,得益于市、县领导的支持指导,领导亲自理清思路,确定目标,制定措施,办公室只是在此基础上认真抓落实,扎实搞推进。但是目前推进程度与上级要求与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再加力度,再鼓干劲,尽职尽责,尽力而为做好驻村扶贫工作。

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汇总19篇)篇十二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点面结合创新推进1+6连片扶贫开发”的要求和县委创建“全国连片扶贫开发示范区”部署要求,以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六大扶贫工程”,围绕建设新居改善居住条件,强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保护改善发展环境,提升劳动技能、科技含量促进创业发展,壮大产业规模促进增收致富,突出精准扶贫促进贫困对象脱贫解困,着力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强力推进连片扶贫开发,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二、目标任务。

2017年,县委、县政府全面启动连片扶贫开发,我乡7个村:。通过强化村级组织建设,强力推进片区“六大扶贫工程”,使片区人口聚居度达40%以上;通村公路硬化率达100%;自来水入户率达90%以上;每户有1-2人成为产业工人;适龄儿童入学率、新农保参保率、新农合参合率、五保户集中供养率均达100%,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800元以上;通过精准扶贫减少连片区域项目村贫困对象人以上。促进片区内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

1.新居工程。建设聚居点2个,建新居265户(其中新建90户),配套完善村级阵地、交通、水利、教育、卫生等设施建设,群众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2.乡村道路建设工程。新建整治村组道路19.5公里、硬化13.5公里,切实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

3.产业扶贫工程。种植核桃3300亩、中药材700亩、鲜果500亩、蔬菜300亩、肉牛300头,建规模生猪养殖小区2个、养生猪1万头,养殖土鸡3万只,建生产便道2公里,有效促进和带动农民稳定致富增收。

4.农民技能培训工程。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70人、实用技术培训2400人次,增强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

5.公共服务建设工程。新建标准化卫生室3个;文化大院1个;庄稼医院农资网点2个;整治水库1座、山坪塘3口、整治灌溉渠5公里、集中供水站1处、解决安全饮水600人;建设村级阵地2个300平方米,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群众的幸福感明显增强。

6.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土地整治1300亩,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生态质量进一步提高。

1.整合项目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充分整合行业部门的项目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要求,以专项扶贫资金为导向,充分整合县农工委、财政、发改、交通、农业、林业、畜牧、国土、水务、住建、教育、文化、卫生、电力等部门的项目资金,集中力量解决贫困片区发展问题。各村要根据各自承担的扶贫职责,按照“项目打捆、资金统筹、连片开发、整体推进”的原则,将项目、资金整合。要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工作机制,坚持“农民主体、信贷帮扶、社会参与、政府奖补”的多元投入。要加强省、市、县对口帮扶单位的衔接协调,积极争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爱心人士等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参与。建立扶贫互助合作社、扶贫产业基金会、扶贫小额信贷社等,广泛吸收各类资金帮助群众脱贫增收。

2.优化帮扶方案,落实目标责任。依据《县扶贫开发纲要》和县委、县政府的年度脱贫解困目标,充分结合规划村的村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编制年度扶贫开发规划。各有关部门加强业务指导的责任主体,明确专门业务人员参与项目规划,落实项目计划,加快推进项目,强化项目监管。乡新村办要切实担负起牵头揽总、综合协调的职能,主动配合党委在巩固“挂包帮”成果的基础上,细化干部驻村帮扶。

工作方案。

各村是推进连片扶贫开发工作责任主体要细化贫困村建设方案和建卡困户精准帮扶方案落实帮扶措施确保下达到村的脱贫解困目标实现(附脱贫解困目标任务表)要深入宣传发动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贫困对象积极参与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协调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形成合力攻坚格局。

3.创新发展机制,开展精准扶贫。要通过开放合作、招商引资等方式大力吸纳工商资本和金融资本参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化服务。要按照《金融支持扶贫开发工作方案》的要求,盘活金融存款,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运用好“新居”贷、“特色产业”贷等新的金融产品,进一步发挥扶贫资金互助社效益,有效提高贫困户的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积极引进企业和各类经营主体,聚集资金、技术、人才,鼓励“公司+基地+农户”、“专合组织+农户”、家庭农场、大户等多种经营主体发展模式,深度研究经营主体与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促进产业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着力促进贫困户脱贫解困、致富增收,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要充分调动贫困对象的积极性,按照“五个到户”(即发展规划到户、干部帮扶到户、项目覆盖到户、技能培训到户、进退监管到户)的要求开展精准扶贫。

4.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考核督促。乡上成立2017年连片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肖前炳任组长,乡长李先志任副组长,驻村负责人及相关责任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各村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党委政府将连片扶贫开发工作纳入重点目标管理,建设任务分解到各村。乡政府要定时收集进度、实行按月督查、季度通报、年度考评相结合的办法,切实加强对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扶贫开发建设成效、脱贫解困目标任务、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的考核。各村要建立扶贫工作常态化研究机制,形成村与村之间良好的竞争态势,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构建人人关心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圆满完成扶贫开发年度目标任务。

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汇总19篇)篇十三

根据省、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部署,2012年是全省、全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攻坚年、决胜年,为进一步推进我局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确保我局挂钩帮扶的贫困村、贫困户稳定脱贫,顺利通过全省扶贫开发“双到”验收工作,结合我局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实施方案以及挂钩帮扶的贫困村、贫困户实际情况,特制定我局2012年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结合《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广东省农村扶贫开发实施意见》推进我局扶贫开发“双到”工作。

工作目标: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线,以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为工作对象,以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三年任务为总目标。到2012年底,村集体收入实现15万元,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9000元。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改善贫困村的村容村貌和发展环境,着力改善贫困村、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村、贫困户收入,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着力改善贫困村、贫困户的精神面貌,提高贫困村、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从贫困村、贫困户自身层面建立一支扶贫开发工作带不走的工作队伍,确保不返贫。

二、组织领导及工作机构。

成立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领导小组,由xx局长任组长、其他副局长和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其他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具体由副局长xx负责落实。

设立扶贫开发“双到”驻村工作组,组长由xx副局长担任,成员由驻村工作人员xx、xx同志组成。

设立督促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局长xx任组长,副局长xx任副组长。成员由局纪检监察室xx、办公室xx、xx组成。

三、

工作内容与措施。

(一)帮扶贫困户措施。

1、进一步提高认识。经过两年的帮扶,我局帮扶干部挂钩帮扶的贫困户生产生活都取。

得了一定成效,但国家、省、市对扶贫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提高帮扶干部和贫困户对。

扶贫开发的认识,统一思想,首先,要再次召开局务会以及我局全体帮扶干部会议进行。

再动员,深入学习扶贫开发工作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各帮扶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做好扶。

贫开发“双到”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一个关键。

环节,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做到有针对性、有方向。

性地帮扶。同时,计划第一季度,组织帮扶干部走村串巷,入户调研,站在贫困户的角。

度思考问题,真诚倾听贫困户呼声,有针对性地向贫困户宣传学习《中国农村扶贫开发。

纲要(2011-2020年)》、《广东省农村扶贫开发实施意见》,以授人以鱼不如授。

之以渔的观念,进一步引导大家树立起自力更生,彻底改变其等靠要的思想,并树立长。

期发展意识,防止返贫现象。(实施时间:2011年第一季度)。

2、继续采取“一户一法”实施帮扶。在基本维持原有结对子挂钩帮扶格局的基础上,安。

排新调进我局以及我局新提任的副科级以上干部参与结对子帮扶,一是对2名帮扶干部。

因退休等原因不便继续挂钩帮扶的,安排2名新提任的副科级干部代替其继续开展结对。

帮扶工作,二是对2名生活相对困难的帮扶干部,安排2名新提任的副科干部协助其实。

行结对子帮扶,三是对4户生活相对困难的贫困户,分别安排1名新提任的副科干部协。

今年帮扶项目。2月上旬组织驻村工作组分别与我局帮扶干部挂钩帮扶的42户贫困户进。

对性开展帮扶。帮扶干部根据各自挂钩帮扶的贫困户选择的种养项目、家庭劳力等实际。

情况,通过提供生产资金、种苗等方式有方向性地引导贫困户发展种养项目,改善种养。

结构,扩大种养规模。三是实现增收。在贫困户发展种养项目过程中,帮扶干部要引导。

贫困户实行循环发展生产,贫困户发展选准的种养项目取得效益,增加收入后,帮扶干。

部要继续通过投入生产资金或种苗等方式带领贫困户持续发展生产,确保通过扩大种养。

规模,实现增收。(实施时间:2012年1-12月)。

动贫困户脱贫效能,一要通过印发甜金针种植成功户的种植经验及组织贫困户参观甜金。

针种植成功户的种植现场等方式,继续宣传发动其它贫困户参与种植,提高产业化参与。

针干品销售工作,确保今年甜金针种植增收。(实施时间:2012年1-12月)。

4、组织剩余劳动力转移。2012年,计划对有富余劳动力的家庭,特别是贫困户毕业子。

女,根据其意愿以及劳动力人员文化水平、掌握技能等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其参加人。

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巡。

回扶贫招聘会、农民工招聘会,想法设法通过“一带一”、培训、联系企业等方式有效转。

户毕业子女、农闲时期新增的劳动力进行继续转移,确保有劳力者人人参与劳动与工作,提倡勤劳致富。(实施时间:2012年1-12月)。

5、协助完成危房改造工作。会同村委严格按照危房改造工作要求,开展危房改造工作。

调研和统计工作,将符合危房改造条件的贫困户及低保户列入危房改造计划表上报审核。

统计,根据审核部门下达的危房改造户数,及时跟踪危房改造施工进度,确保按要求完。

工。(实施时间:2012年1-12月)。

6、继续实施智力扶贫。第一,组织驻村工作人员对贫困村、特别是贫困户的适龄子女。

教育情况实行登记管理,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适龄子女教育动态,确保贫困户子女接。

受义务教育不辍学,确保考上大中专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第二,对。

有意愿继续升学就读免费技校的初中毕业生,主动帮助其联系学校,帮助其继续升学。

第三,继续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发动我局青年团员、年轻党员干部以自愿为前提,捐款。

放50元用于购买学习用具,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对期末考试成绩在各年级排名前两位的学生,则启动我局青年团员及年轻党员干部捐助设立的奖励金按每生每学期50元的标准对其进行奖励,勉励其再接再厉,树立发奋图强,努力读书,依靠知识脱贫的思想。

(实施时间:2012年1-12月)。

7、跟踪落实贫困户入股xx市雨露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获取分红工作。

级奖补25万元入股xx市雨露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参与分红,2012年加强与xx市雨。

露明实业有限公司的联系,确保其按入股协议按时发放贫困户分红。(实施时间:2012。

年1-12月)。

(二)帮扶贫困村措施。

1、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一是在巩固村集体入股xx县华侨城农贸市场、宝口镇山罗。

落实新增加入股xx市雨露明实业有限公司获取1.2万元分红有关事宜。二是加强与xx。

市雨露明实业有限公司的协调,督促xx市雨露明实业有限公司适时派出技术人员加强。

对大围村集体种植的10亩甜金针的指导与管理,确保第一年种植就有收成,壮大集体。

经济实力。(实施时间:2012年1-12月)。

2、协助完善村基础设施建设。协助村委完成各级政府下达、安排的农田水利设施、村。

道硬底化、危房改造、安全饮用水建设任务,特别是要加强与当地镇委政府的协调,完。

成大围村民小组作为全市幸福安居工程示范村,实现整村拆建建设目标。(实施时间:

20121年1-6月)。

发印有卫生知识宣传的作业本,发动学生带动家长提高讲卫生讲文明的思想认识,树立。

建设美丽大围靠大家的观念,引导村民向已建成的分布在各村民小组的5个垃圾池及垃。

圾定点投放点投放垃圾。二是指导大围村委定期组织村容村貌卫生大扫除活动。三是筹。

集资金支持大围村委聘请1-2名清洁工,专门负责本村垃圾池垃圾的清运工作。四是组。

织我局帮扶干部到大围村开展植树绿环村道活动。(实施时间:2012年1-12月)。

间:2012年第2季度)。

(三)帮扶完善组织建设。

1、提高村两委干部队伍战斗力。通过指导大围村两委完善民主生活制、四民工作法机。

制、岗位责任制、村务公开制、党员联系村务和联系群众责任制等,设立扶贫开发走访。

联系机制、责任包干制、奖惩机制等,改善村两委班子及干部队伍的工作作风,树立雷。

厉风行的精神面貌,建立一支团结有战斗力的村两委干部队伍,在村务管理、带领村民。

发展生产起到领导和带头作用。(实施时间:2011年1-12月)。

到贫困村大围村与村党支部成员、党员、贫困户开展活动交流,增进友谊,增强村委党。

支部班子成员、全村党员政策观和思想政治素质。(实施时间:2012年5-10月)。

3、协助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协助村党支部抓好党建基层工作,确保村党支部实现“五有”

目标;壮大基层党组织实力,特别是要发展年轻上进的年轻人、热衷村公益事业的人员。

入党或参与村务,打造高素质的基层党组织队伍。(实施时间:2012年1-12月)。

四、工作步骤与完成时间。

根据省、市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部署,结合各项工作内容实际,因地制宜地把各项措施。

细化按月份、季度、全年三种形式分类实施,确保在2013年1-3月全省扶贫开发“双到”

工作验收前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帮扶贫困村、贫困户100%稳定脱贫。

五、几点要求。

(一)加强认识。实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是全省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

容。2012年,更是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攻坚年,全局干部职工务必要提高认识,加强领。

导,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增加投入,真抓实干,确保大围村贫困户稳定脱贫,为我市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顺利完成做出努力。

(二)加强协调。局领导班子、驻村工作组、各帮扶干部要认真负起责任,严格履行职。

责。驻村工作组是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实施者,具体负。

责我局扶贫开发组织实施工作,要在局党组的领导下,主动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及有。

关部门沟通、协调和配合,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充分调动。

贫困农民的积极性,发动贫困户主动参与扶贫开发工作。

(三)加强考核。加强对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检查考核,实行每季度检查一次,由局。

扶贫开发工作督促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采取听取帮扶责任干部、驻村工作组汇。

报的方法,深入贫困村和贫困户了解情况,对帮扶干部结对帮户责任的落实情况和驻村。

工作人员扶贫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等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向局全体干部公布,列为干。

部政绩内容,作为评先推优和晋升主要依据。

附表:1。

合作经营协议书。

甲方:

乙方:

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就中石油煤层气保德区块地面工程合作。

经营事宜,自愿达成如下协议,以资信守:

一、合伙宗旨:共同合作、合法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二、合作经营项目:中石油煤层气保德区块地面建设工程。

三、合作经营地点:山西省保德县。

四、出资金额方式:期限垫付。

1、甲方以现金方式出资200万元;乙方以现金方式出资200万元。

(主要用于补足前任合伙人撤资款项)。

2、合同签订之日乙方向甲方交付100万元投资款,剩余100万元。

乙方须在2012年3月31日前全额到位。

3、2012年3月31日前应付前任合伙人撤资的17万利息,双方。

各承担8.5万元。

4、乙方垫付2012年2月开工前期全部费用。(回款前)。

五、股份划分:甲方%、乙方%。作为确定盈余分。

配和债务承担的基础。

六、合作期间甲乙双方的出资为双方共有资产,不得随意请求分割。

七、甲乙双方的任何一方原则上不得中途退撤,任何一方在不给合作。

事务造成不利影响的前提下可以退出,但须经双方协商认可。

八、甲乙双方的分工、权力与义务:

1、甲方为合作项目的负责人,全面负责合作业务的日常经营与管。

理,重点负责商务活动及工程的回款工作。费用不得超过工程总额的10%。

2、乙方负责合作项目的生产,施工、安全工作。

3、以甲方公司的名义,在保德县与当地银行开设账户,双方各留。

甲乙双方协商一致方可进行。同时,甲乙双方都有对财务账目的监督。

权利。

九、盈余分配与债务承担:

合作双方共同经营,共同合作、共担风险、共负盈亏。

十、合作任一方违反本协议导致合作损失的,应当对另一方承担。

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本协议一式2份,甲乙方各执一份,经甲乙方签字画押后生效。

甲方:乙方:

年月日年月日。

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汇总19篇)篇十四

同志们:

这次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是在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全市“十一五”扶贫开发近两来的工作情况,交流、探讨工作经验,研究、部署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刚才,市政协副主席、市扶贫办主任温会礼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省定点包扶单位的代表作了经验介绍。请各县(市、区)、各部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下面,我就如何抓好全市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讲五点意见。

消除贫困,促进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重大主题,是我国政府和人民一直为之奋斗的伟大目标,是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本质要求。多年的扶贫开发实践证明,扶贫开发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扶贫开发是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富裕,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需要。扶贫开发不仅仅是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解决温饱问题,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扶贫工作不断深化,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要看到,扶贫工作仍很艰巨。从全国看,光农村就有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4300多万人,按我国现行标准,我市到20xx年底,农村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总数有46万多。今年国家可能会将贫困标准提高到1300元,如果按照这个贫困标准,我市的贫困人口将达到80万人左右。从地区情况看,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自然环境恶劣、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脱贫致富的难度很大。而且,初步解决温饱的群众中,一部分生产生活条件仍然较差,稳定脱贫的能力较弱,返贫现象时常发生。这些情况表明,我们需要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气力、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推进扶贫工作,既要继续保持必要的工作力度和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扶贫措施,又要根据新阶段、新形势的要求和扶贫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创新和完善扶贫工作方式,使扶贫工作成为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富裕、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原动力并产生最直接、最突出的效应。

2、扶贫开发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区域协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改革开放以后,支持“三农”放到了突出重要的位置,农村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投资、资源要素向城市集聚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农民创业发展的一些关键性体制制约并没有根本消除。在市场化、工业化的形势下,农村向城市输送的不仅仅是廉价的产品与资源,而且进一步扩大到资金、土地和人才,城乡差别进一步拉大。当前,国家除了继续鼓励和推动发达地区率先发展,以迅速提高国家的财政实力外,重点是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支持,特别是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因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是实现区域科学协调发展的关键,扶持老、少、边、穷等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有利于尽快缩小区域差距,形成科学协调发展的趋向。一是它能够有效地缓解并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消除伴随贫困而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二是它能够有效地驱动贫困户和贫困地区的经济活力,加快其发展步伐。

3、扶贫开发是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与经济增长不相协调。在贫困地区,这一矛盾更加突出。根据20xx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数据,在教育方面,国家扶贫重点县劳动力文盲比例比全国高5.8个百分点,儿童入学率比全国低4.6个百分点。在医疗卫生方面,国家扶贫重点县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和医生数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左右,相当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水平。在文化方面,大部分贫困地区文化娱乐贫乏,相当一部分行政村没有广播电视。在社会保障方面,除民政救济、救助外,农村低保制度正在建立还很不完善,养老保险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贫困地区上学难、就医难、养老难问题还很突出,因灾返贫、因病返贫、因学返贫现象时常发生。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发展落后的这种状况,不仅影响到贫困群众均等地享受基本的公共服务,而且影响到社会稳定,影响到社会和谐。特别是在收入水平方面产生的两级分化,更容易产生和激化贫富矛盾,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贫困问题不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真正的、圆满的实现。解决贫富矛盾的关键是解决贫困问题,通过加强和改善扶贫工作,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有利于解决贫富矛盾,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扶贫工作历来是党和政府解决贫困问题、促进社会稳定与协调发展的大政策。因此,必须站在维护与促进社会稳定的高度,深刻认清扶贫开发的意义和作用,并自觉地、创造性地执行好扶贫开发这个大政策。

二、把握政策,明确要求,努力实现“十一五”扶贫开发各项目标。

近几年来,全市上下一致努力,全市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提升。但是,全市农村贫困人口仍占较大比例,至20xx年末,全市农村在册贫困人口有200486人、低收入人口268696人,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扶贫开发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因此,全市上下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建立和谐社会“五个统筹”的基本要求,把扶贫开发纳入“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以扶贫开发重点村为主战场,瞄准贫困人口,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

一是努力减少贫困人口。至“十一五”末,力争每年以10%的速度递减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到2020年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二是加快扶贫开发重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乡到村公路全面硬化;全面解决正常年景下人畜饮水困难,所有农户用上安全饮用水,50%以上的农户用上自来水;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重点村村庄整洁。

三是积极发展贫困乡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教育事业,贫困地区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达到99%和95%以上,切实做好贫困学生的救助工作;大力加强贫困地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力争贫困地区乡乡有合格的卫生院,重点村有若干医疗卫生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80%以上,全面落实医疗救助制度;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好战斗力强、有凝聚力、号召力的村级班子,提升村级组织服务水平;着力帮助建立适应经济发展的各种民间合作组织,不断拓展农村社会服务的领域和范围。

五是增强贫困乡村“造血”功能。着力培植扶贫产业,每个扶贫开发重点村有1―2个具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增加贫困群众经济收入,提高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

六是加大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力争每年培训1.8万人,三年完成5万人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

七是落实市、县两级定点扶贫单位。确保全市1047个扶贫开发重点村至少有一个省直或市、县直单位开展定点扶贫,一定三年不变。

各级党委政府要对照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十一五”扶贫开发以来的形势进行一次调研和分析,总结成功经验,找准症结所在,谋划长远发展。坚持把扶贫开发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协调各方力量、整合多方资源,综合治理制约贫困乡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十一五”扶贫开发各项目标。

三、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面完成“十一五”扶贫开发工作任务。

量力而行,突出重点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原则,因此,我们要处理好需求与可能的关系、宏观普惠与微观效率的关系,按照轻重缓急,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地完成扶贫任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点做好六项工作:

(一)围绕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强化扶贫开发新举措。

一要进一步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和致贫原因。要全面开展贫困现状情况调查,进一步摸清贫困底数,找出致贫原因,要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要求,组织群众参与认定贫困户,并以村为单位每年张榜公示,建档立卡,动态管理。

二要积极开展政策资金帮扶。要切实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保障问题,全面落实农村低保政策,确保农村贫困人口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要以开发式扶贫的方式解决低收入人口的脱贫致富问题;充分发挥扶贫到户贷款作用,帮助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缺乏资金的问题。市、县(市、区)政府要根据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加大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

三要全面落实智力技能帮扶。全面落实九年义务教育,贫困户子女入学实行“两免一补”资助政策;切实做好贫困学生的救助工作,要建立贫困户子女就读大学救助基金,对考入大学无钱就读的贫困户子女给予救助;对贫困户家庭劳动力短期技能培训实行免费;要组织贫困户家庭初高中毕业生参加中高级技能、学历培训;有计划地安排贫困户劳力参加农函大学习。

四要更加重视医疗救助帮扶。要重视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全面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重点解决贫困人口就医困难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病致贫返贫。

五要坚持实行分类指导帮扶。各级干部要进村入户、访贫问苦,因地因户制宜,建立帮扶台帐。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措施,分类指导,分类实施扶贫。对贫困村要通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对生存环境恶劣的地区,要通过移民搬迁改善贫困群众生存环境;对住危房或居住条件十分落后的贫困户,各级政府要以积极的态度,采取过硬的措施,结合新农村建设,逐步扶持贫困户实施住房改造;要因户因人制宜,一户一策,实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切实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二)围绕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力促整村推进取得新水平。

一要制定和完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今年新增的476个革命老区重点村要认真制定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规划的制定要按照量力而行,突出重点的原则,处理好需求与可能的关系。要召开好村民代表大会,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重点确保改善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项目、重点产业项目以及提高贫困劳力技能的项目列入规划。已实施“十一五”规划的571个重点村也要根据两年来的实施情况,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对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

二要抓好整村推进规划项目的组织实施。按照轻重缓急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地组织规划项目的实施。要继续执行和完善扶贫项目三级申报、群众参与、项目责任、项目验收等十项管理制度。对项目实施情况,各县(市、区)可用适当的整村推进资金,对扶贫开发重点村项目实施优劣情况进行奖惩。通过奖惩激励,确保整村推进规划项目有效实施,促进整村推进取得新的水平。

三要抓好中央苏区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工作。各县(市、区)要加强贫困乡村连片开发的探索,选择贫困乡村集中连片的区域开展调查,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制定连片开发规划。要抓住国家倾斜扶持革命苏区的大好机遇,进一步加强与中国老区促进会等方面的协调联系,争取各方面支持,为全面实施扶持中央苏区连片开发做好基础工作。宁都县列入了革命苏区连片开发试点县,要进一步完善项目规划,组织好、实施好规划项目,把试点工作做好,为全市提供借鉴。

(三)围绕改善生存环境,实现移民扶贫工作新突破。

一要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制定搬迁规划。各县(市、区)要组织人员对全市范围内的库区、深山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群众生存状况进行调查摸底,10个比较西部政策县和年初冰冻灾害严重的山区乡镇,是调查摸底的重点。调查工作要仔细,数据要真实。10个有移民扶贫工作任务的县(市)要根据调查的情况制定科学实际、切实可行的年度工作计划和长远规划,并做到分年有序实施,长期坚持下去。目前没有移民任务的县(市、区),也要把工作做在前面,为实施移民搬迁做好准备。

二要落实政策,加强移民集中安置点建设。各县(市)人民政府和各职能部门要按照《赣州市移民扶贫若干政策措施的规定》要求,落实移民扶贫有关政策。政府每年要将移民集中安置点的建房土地列入规划,保证每户移民不少于80平米的建房用地;各级财政要根据扶贫移民工作需要落实移民扶贫工作经费;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着力解决安置点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各县(市)的移民配套资金,不仅要全部配足,而且要全部落实到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有关部门要把移民集中安置点的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列入规划,优先安排解决,提高集中安置点建设标准。

三要加强移民后续扶持,为移民群众提供服务。各县(市)要有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搬迁群众的后期扶持。要倾斜安排小额贷款和扶贫贴息贷款,扶持移民群众发展产业,通过产业扶持带动移民群众增加收入;优先考虑移民户的就业问题,加强对移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和务工技能培训,确保无土安置的移民户每户至少有1个劳动力稳定就业;要引导移民群众建立经济合作组织和创办经济实体,开辟财源,增加收入;要实行县级领导联系移民点制度和干部结对帮扶移民户制度。

(四)围绕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推动扶贫产业新发展。

一要积极培植扶贫产业。要用足用好财政扶贫贴息资金。扶贫小额到户贷款贴息资金主要用于扶持贫困农户发展扶贫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扶贫项目贷款贴息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覆盖农村,带动农民产业增收。搞好科技示范带动。科技扶贫示范项目原则上用于发展扶贫产业,充分发挥科技扶贫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要整合产业资源,实现优势叠加,要在场地权属、资金扶持、税费减免等方面制定并兑现一系列“激励、保护、放开”的优惠政策,重点在脐橙、苗木花卉、生猪、食品加工等方面做文章,全面提高扶贫产业整体竞争力。

二要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各县(市、区)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作为扶持的重点,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每年的扶贫资金要适当安排用于发展扶贫产业。“十一五”期末,每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均要建立1个有较稳定收入来源的主导产业,全面提高贫困地区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

三要注重搞好产业服务。要抓好产业实用技术培训,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围绕扶贫主导产业,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和“一村一品”产业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群众产业发展技术水平。要建立扶贫科技网络,开展科技培训、科技示范,积极推广良种良法。要组建县、乡、村产业协会和科普协会、搞好流通服务,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使广大群众通过产业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五)围绕提高贫困劳动力综合素质,提升劳动力转移培训新成效。

一要认真组织培训,全面完成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各县(市、区)要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认真抓好培训对象的招生、培训、转移工作,确保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转移培训任务。扶贫部门要加强对培训基地的监督管理,指导督促培训基地按要求组织实施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培训基地要充分发挥培训职能作用,根据“符合实际、有利就业”的要求科学设置培训专业,积极开展培训,全力推进转移就业。

二要拓宽转移培训渠道,不断创新转移培训方式。坚持短中长相结合、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采取订单培训、校企联训等多种形式,下力气抓好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要着力抓好扶贫开发重点村“一村一名中专生和中高级技工”技能与学历培训,为扶贫重点村培养一批中等专业技术人才;认真抓好贫困劳动力中短期技能培训,积极为当地工业园区和沿海发达地区培养输送更多的具有一技之长的务工人员。同时要积极探索逐步提高转移培训补助标准、提高培训质量的新途径、新方法。

三要充分发挥优势,注重整合转移培训资源。各县(市、区)在依托省、市培训基地开展培训的同时,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认真抓好本级转移培训,注重整合转移培训资源,多措并举,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活动,确保转移培训任务落到实处。同时要继续办好农函大,充分发挥乡土能人作用,为广大农村培养一支留得住、用得上、扎根基层的科技扶贫队伍。

四要加强联系与合作,努力提高转移培训成效。扶贫部门要加强同劳动就业部门、用工单位、培训基地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不断开拓转移就业的新路子,努力提高转移就业率。用工单位要向培训基地提供用工对象需求、专业设置需求和用工计划安排,并提供必要的资金扶持。培训基地要加强与当地工业园区用工单位的联系与对接,签订培训就业合同,坚持做到用工企业需要什么人就培训什么人,需要什么专业就设置什么专业,促使贫困劳动力能就地就近就业,以解决用工企业招工难、培训转业就业难的问题,从而达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稳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的。

(六)围绕形成扶贫开发整体合力,探索社会扶贫工作新途径。

一要深入做好单位定点扶贫工作。20xx年,省委、省政府安排了53个省直机关、省属重点企事业单位和中央驻赣单位,在我市定点包扶了53个扶贫开发重点村。一年来,定点包扶单位认真按照中央、省委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扶贫开发的部署,为我市的扶贫开发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定点包扶单位领导普遍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把包扶工作当作本单位的一个处室工作,经常进行研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到包扶村调研,现场办公,从资金、技术、信息等方方面面给予了大力的帮助。据不完全统计,定点扶贫单位共投入扶贫资金1058万元,其中单位拔款590万元;引进资金269万元;争取无偿资金144万元,干部职工捐款捐物折款32万元。驻点干部克服家庭和自身的诸多困难,以包扶村为家,深入包扶村的山山水水,田间地头,走村串户,访贫问苦,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进包扶村的家家户户。由于包扶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包扶干部的辛勤努力,包扶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深受包扶村群众的高度评价。希望省直定点扶贫单位和包扶干部继续大力支持我市扶贫开发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有关部署,结合包扶村的村情民意,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予以扶持,从而加快我市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进入“十一五”扶贫开发以来,我市实行了新农村建设、村级组织建设、定点扶贫“三位一体”的包扶贫困村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省委、省政府把定点包扶贫困村工作列入全省民生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市委、市政府决定在继续实行“三位一体”工作模式的基础上,选择了61个市直及驻市单位、市属重点企事业单位定点包扶扶贫开发重点村。希望这次新增的61个单位要从讲政治的高度,用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身体力行地传承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美德,愉快地服从市委、市政府的安排。今天算作是动员,不另行开会了。这次会议以后,各定点单位要迅速地明确分管领导、组建工作组、选派优秀的工作队员,按照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安排部分市直及驻市单位、市属重点企业开展定点扶贫的工作方案》(赣市办字[20xx]43号)的要求,到指定的扶贫开发重点村开展工作。各县(市、区)也要按照民生工程定点扶贫工作重点村任务数,尽快落实县直单位到重点村开展定点扶贫,确保每个重点村有一个省直或市直、县直单位定点扶贫。各级党委每年要对单位定点帮扶工作进行检查考核,评比通报。各派出单位要从政治、生活、学习等方面关心定点扶贫干部。

二要扎实开展党员领导干部“321”结对帮扶。要按市级干部3户、县(处)级2户、科(局)级1户的要求,选择本人或单位所挂县、乡、村开展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参与结对帮扶的干部要根据帮扶对象情况制订帮扶计划,每年至少要三次上门服务。各级党委要进一步完善结对帮扶监督考核机制,每年对结对帮扶绩效进行考核检查和通报,并作为考核领导干部个人的重要内容。

三要进一步拓宽社会扶贫渠道,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积极创新爱心人士捐赠工作机制,努力搭建接受捐赠平台,为爱心人士和贫困户之间的帮扶活动牵好线、搭好桥。对捐赠100万元以上的爱心人士,市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捐赠50万元以上的,由所在县(市、区)授予荣誉;积极创新对外联络工作机制,争取更多的国内外社团、企业、慈善机构扶贫援助;积极探索企业家、国内外经济集团参与扶贫的路子;加强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

四要认真开展老区建设促进会工作。要积极发挥老区建设促进会的作用,推选那些德高望重、热心老区建设工作的老干部、当地企业家和社会知名人士进入理事会,制订可行的章程,使其成为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老促会要积极开展工作,搞好上、下、左、右的联系,努力争取社会各界对老区建设的支持。要积极利用“扶贫基金会”、“老区建设促进会”、“扶贫开发协会”等途径,争取多方面的扶贫资源帮助实施扶贫开发。

四、明确职责,强化配合,合力推进扶贫开发。

关注贫困弱势群体,推进扶贫开发,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各有关单位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积极配合,全力支持,树立扶贫开发一盘棋的思想,合力搞好扶贫开发。

财政部门对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要予以支持,确保上级下达的财政扶贫资金和配套资金计划落实到位,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管好资金,保证资金的安全运行,要围绕扶贫项目的实施情况,资金跟着项目走,及时将项目资金拨付到位;交通部门公路建设资金应重点考虑改善贫困乡、村和移民集中安置点的交通条件,到20xx年实现重点村村村通水泥路和所有移民安置点道路硬化的目标;发改委以工代赈资金应主要用于贫困乡(镇)的公路、农田水利、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国土资源部门对移民集中安置点的移民建房用地给予免费审批(省级以上规定的费用除外),每户只收取证书费10元;教育部门每年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项用于重点村修建、改建学校,彻底解决重点村办学条件落后、师资不全、教师队伍不稳等问题;卫生部门每年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项用于贫困乡、村和移民集中安置点修建卫生院建设,使重点村群众小病不出村、一般的大病不出乡就能得到有效治疗;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对扶贫开发重点村和移民集中安置点优先、优惠进行规划设计;供电部门要保证扶贫开发重点村和移民集中安置点的群众生产生活正常用电;地税部门对社会捐赠和各级财政扶贫资金用于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的项目,按税收政策予以减免地方税,对企业公益性捐赠的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所得税前扣除;农村信用社要发挥农村金融网络优势,积极为贫困户发展生产提供扶贫贴息贷款;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支持扶贫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扶贫产业,促进贫困农户增收;扶贫部门要具体组织协调和指导重点村的扶贫开发工作,要加强与各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认真组织和实施好整村推进、移民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社会扶贫等工作。

民政、林业、水利、劳动保障、就业、司法、计生、农业、广电、文化、统计、科技、果业等凡与扶贫开发相关的单位部门,都要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的要求,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履行好扶贫开发职责,特别是在资金安排、惠农政策落实等方面与贫困乡、村相衔接。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政要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把扶贫开发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全面推进消除贫困进程。扶贫开发工作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把扶贫开发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各级党政组织要积极为扶贫部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从政治、生活等方面进一步关心扶贫干部。各级扶贫工作机构必须加强,在机构确定、编制核算、人员配备、经费安排、办公条件等方面要给予必要的保障,使之与扶贫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重要性相适应。

2、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挑选那些责任心强、有经济头脑、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人充实到村级领导班子,特别要选准选好村级组织的带头人、“领头雁”,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加强对扶贫开发重点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的培训教育,提高实施扶贫开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巩固发展扶贫开发成果。

3、进一步加强扶贫部门的自身建设。扶贫部门承担着组织协调和指导扶贫开发工作的任务,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扶贫开发部门职能作用,积极当好党委政府参谋助手;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经常深入基层、深入贫困农户调查研究,密切与贫困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勇于开拓创新,以科学的态度、扎实的工作、过硬的作风,把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关怀落到实处;要廉洁勤政,时刻保持扶贫干部的良好形象;要不断提高扶贫干部业务水平、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扶贫工作效率,提升扶贫开发水平。

同志们,大力实施扶贫开发,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团结一心,知难而进,开拓创新,扎实苦干,努力开创我市扶贫开发工作新的局面。

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汇总19篇)篇十五

20xx年4月23至2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赴贵州省调研指导健康扶贫工作,了解全面两孩政策落实和医养结合工作进展情况。王培安一行深入赫章县水塘堡乡马圈岩村,了解村卫生计生服务室运行及健康扶贫情况,看望慰问了贫困户。调研期间,听取了贵州省卫生计生委、贵阳市、毕节市、赫章县、大方县及大方县羊场镇政府贯彻落实xx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卫生计生工作特别是健康扶贫、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医养结合工作等情况汇报。

贵州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卫生计生部门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工作,对11类贫困人群构筑起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扶助“三重医疗保障”网,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实现对贫困群众的医保兜底,通过多种保障政策的组合、叠加,最终让贫困患者看得起病。

明确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大病患者、特困供养人员、计生“两户”家庭成员等11类人群为健康扶贫对象,按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由各级民政、扶贫、卫计等部门分别审核,共同认定后与新农合信息系统对接,认定对象350万人,占全省493万农村贫困人口的71%。

包括实施资助参合政策、实施取消住院起付线政策、实施“三重医疗保障”托底政策,确保11类人群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例达到90%以上。

各级地方政府均成立了由政府一把手任组长、卫生计生、扶贫、民政、财政、人社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卫生计生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在救助对象认定、保障救助资金兑现方面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将原来条块分割的报销补偿救助渠道统一为“一站式”便民服务等等。通过开展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保障水平促进精准扶贫工作,在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看病贵的问题上取得了初步成效。贵州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发〔201x〕40号决定,审议通过《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并公布施行。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模式。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综合培养试点工作。

王培安强调,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重大举措,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重要实践,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在开展健康扶贫工作时,要紧紧围绕让农村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生病”,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加强资源整合力度,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的政策举措,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在医疗保障方面,要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健康保险等制度的衔接机制,发挥协同互补作用,形成保障合力,力争对贫困患者做到应治尽治。在控制医疗费用方面,要通过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分级诊疗、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措施,控制贫困人口大病治疗费用,有效减轻贫困人口看病就医费用负担。

要想方设法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有效提升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基本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方便贫困人口看病就医。要对患有大病和长期慢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有效救治,做到对象精准,精准到户、到人、到具体病种,实施分类救治,并通过防治结合,有效提升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健康水平。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贫困地区环境卫生,加强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广泛宣传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引导重点人群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力争让农村贫困人口少生病。王培安还对贵州省进一步组织实施好全面两孩政策、推进医养结合工作提出了工作要求。

贵州省省长孙志刚会见了调研组一行,副省长何力出席座谈会。委财务司主要负责同志、贵州省卫生计生委主要负责同志等陪同调研。

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汇总19篇)篇十六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有关精神,认真总结我市“十二五”以来扶贫开发工作,深入分析当前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对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努力走出一条富有桂林特色、更加精准有效的扶贫开发新路子,不断开创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刚才,全州县、市交通运输局、市林业局、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代表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介绍了扶贫开发的经验做法。琮沅市长全面总结了全市新一轮扶贫开发的成绩和经验,具体安排了新时期扶贫开发的目标和任务,讲得很好、很全面,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凝聚合力,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握全局、运筹帷幄,对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工作作出了改革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开展精准扶贫等一系列战略部署。特别是从起,国务院规定每年的10月17日为“扶贫日”,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自治区党委、政府也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彭清华书记、陈武主席在去年全区扶贫开发暨农民工工作会议上,就做好今后一个时期全区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自治区有关扶贫开发的新精神和新要求,准确把握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新定位、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自治区决策部署上来。

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以来,我市扶贫开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各级各部门积极帮扶,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有效激发了贫困地区发展的内在活力,扶贫事业取得明显成效。一是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全市农村贫困人口由20的63万人减少到20底的35万人,4年减少了2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的16.3%下降到2014年的.9.2%。二是增收渠道不断拓宽。不仅劳务输出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同时果、林、竹、蔬菜、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也已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三是民计民生有效改善。广大贫困地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贫困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四是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市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的2700元增加到2014年的5530元,年均递增19%以上,其中龙胜、资源、灌阳3个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制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扶贫开发面临着新挑战。一是扶贫标准更高。扶贫标准从2011年的2300元提高到现在的2736元,幅度提高较大,贫困人口相对增加不少。按照新标准测算,我市贫困人口还有35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6.7%。二是扶贫任务更重。新时期扶贫开发除了“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要求外,又增加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内容,任务更为艰巨繁重。三是扶贫难度更大。通过多年扶贫开发,目前的贫困地区多是区位条件较差、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生产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的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程度较深,减贫压力更大。四是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尽管我市贫困县和贫困村人均收入增幅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出很多,但由于贫困地区基数小,收入差距仍然逐年加大。目前,全市270个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9%。五是帮扶工作有待加强。个别单位对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认识深度不够、重视程度不高、工作力度不大;有的驻村工作队员没有按要求驻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扑下身子、沉下心来做工作,帮扶效果还不理想。

扶贫开发事关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头号民生工程”。加快全市30多万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让贫困地区群众与全市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也是对各级干部宗旨意识和作风能力的最好检验。我们一定要清醒认识到,扶贫开发不是阶段性的工作,而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任务,对桂林实现“两个建成”目标,具有全局而深远的意义。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加快实现“两个建成”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决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二、突出重点,精准扶贫,切实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根据中央和自治区的部署要求,结合桂林实际,我市新阶段扶贫开发,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要把整村推进作为主攻方向。

(二)要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重点任务。

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始终是扶贫开发的主要着力点。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通行政村公路、通村屯道路建设,为农民脱贫致富创造条件。要突出抓好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农田水利建设,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围绕“美丽桂林·生态乡村”活动,结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搬迁等工作,统筹推进贫困村水、电、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强调的是,在扶贫开发中,一定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切实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决不能急功近利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一时的发展。我市不少贫困村地处高寒深山区,生态资源十分丰富,一定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好,结合生态村和旅游示范村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农业、苗木产业、生态旅游,努力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现实生产力。

(三)要把增强自身发展能力作为核心环节。

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增强“造血”功能。要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努力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一是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围绕资源优势推进“一村一品”发展,积极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土地流转,鼓励和支持扶贫对象通过土地流转入股获得股份分红,并通过到产业基地就业等方式实现增收。通过技术推广、能人示范、企业引领,带动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二是着力发展乡村旅游。近年来,我们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农民增收。我市农村绿色、红色、古色“三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我们一定要在这方面下功夫、做文章,扶持、引导贫困地区兴办农家乐,开发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让更多贫困地区群众吃上旅游饭,多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三是着力实施教育扶贫。积极构建定户、定人的教育精准资助扶贫脱困体系,通过“雨露计划”“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资助行动”、农业实用技术免费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和脱贫致富能力。

(四)要把减少贫困地区农业人口作为根本出路。

从长远看,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强中心城区、县城、工业园区和集镇建设,引导贫困地区农业人口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通过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从当前看,要大力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动员和引导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农村群众,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扶贫成本极高的贫困群众,逐步向山下条件较好的地区搬迁转移。要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和“自治区统筹、市推进、县负责、乡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快实施异地搬迁安置,并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五)要把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作为重要保障。

搞好扶贫开发工作,不仅是党委、政府不可推卸的政治任务,也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必须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整合各方资源,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一是大力实施专项扶贫。坚持“产业第一、能力至上”,按照“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要求,组织实施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生态移民、资金互助等重点工作,切实做好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工作。二是着力实施行业扶贫。要把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发展环境、增强“造血”功能作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植特色支柱产业,开展科技扶贫,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机制,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扎实推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和扶贫攻坚。三是积极实施社会扶贫。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金融单位等,都要主动承担定点扶贫任务,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要主动承担起结对帮扶贫困户的任务,倡导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积极参与定点扶贫工作,支持驻桂林部队和武警部队参与地方扶贫开发,鼓励企业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四是努力推进参与式扶贫。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全面参与贫困村屯扶贫规划制定、项目选定和实施、资金使用和管理、监督和验收,努力提高贫困群众参与扶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强调的是,在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中,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建立健全扶贫开发投入和资金监管、扶贫考评和奖惩、精准扶贫、金融支持扶贫等工作机制,用创新的思路和举措,努力解决扶贫开发中的突出问题。

(六)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坚强后盾。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扶贫开发工作部署的战斗堡垒。要把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为重点,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抓班子、带队伍,选好配强贫困村领导班子,把基层党组织建成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充分发挥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的作用,通过他们的传、帮、带,大力培养能够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型”干部,培养政治素质强和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让优秀党员在支部中“唱主角”,让致富能手在班子里“挑大梁”。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成效。

扶贫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统筹推进,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一)要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二)要夯实基础,建好队伍。

队伍是落实政策的保障。要主动适应精准扶贫工作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扶贫机构,切实加强扶贫队伍建设,关心扶贫干部成长,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作风实、讲奉献的扶贫开发队伍。扎实做好年轻干部到贫困村挂职锻炼的选派工作,在实践中提高年轻干部的能力与才干。

(三)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广泛宣传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大力宣传贫困地区的优势资源、取得的成绩和发展前景,及时宣传各地扶贫开发进展情况,深入宣传各地各部门在扶贫开发中涌现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扶贫开发的浓厚氛围,为扶贫开发增添动力。

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汇总19篇)篇十七

同志们:

全省“两会”胜利闭幕不久,省委、省政府就召开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省委九届二次全委会精神,总结过去全省扶贫开发取得的主要成绩和经验,分析研究当前扶贫开发工作的形势任务,安排部署下一个10年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刚才会议表彰了“十一五”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接下来纪恒省长将要作重要讲话,下午有关州市、县的代表将进行大会交流,垂柱副省长还要对下步工作和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要求。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砥砺奋进、攻坚克难,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和中央定点扶贫单位及上海市的倾情帮扶下,省委、省政府紧密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机制,举全省之力攻坚克难,从更大的范围聚集扶贫资源、更高的层次聚焦深度贫困问题、更宽的领域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创造了具有云南特点的扶贫开发模式。

一是高位推动,强势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事关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重大任务,出台了《云南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xx—20xx年)》等一系列文件,每年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任务,创新政策措施,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累计投入省级以上财政扶贫资金168亿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50亿元,是全国省级配套资金最多的省份。贫困地区实施整村推进7万多个,新增经济作物和林果3000万亩,新增大牲畜出栏589万头,转移培训劳动力200多万人,易地搬迁64万人,安居工程改造200多万户,在云岭大地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扶贫济困热潮。

二是创新思路,推进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把边远地区、广大山区、民族地区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大了对藏区、怒江、昭通、文山和革命老区等特殊困难区域的扶贫力度,逐步实现从分散式扶贫向集中连片开发转变,探索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新路子。组织实施整乡整县整片扶贫开发,先后开展24个乡镇的整乡推进,18个县的“县为单位、整合资金、连片开发”试点,兴建祥云、宾川扶贫产业开发园区,在25个边境县(市)实施三轮“兴边富民工程”,推进了山区综合开发,试点地区面貌整体发生显著改变、边境县(市)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三是突出重点,加大对特困群体帮扶力度。按照“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的要求,坚持先难后易,实行首扶制度,把70%的扶贫资金投向最贫困的区域和最特殊的群体。聚焦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785元的160.2万深度贫困人口,锁定1.37万个深度贫困自然村,一次规划分步推进,着力实施安居温饱、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素质提高、服务体系建设、整村推进“六大工程”。在全国率先对基诺族、布朗族等人口较少民族实施综合扶贫。制定专项规划、采取倾斜政策加大对7个人口较少民族扶持力度,实行一村一策、特事特办措施重点帮扶苦聪人、莽人、克木人、僰人、山瑶支系等特困群体,着力改善安居条件、培育增收产业、提高综合素质、完善公共服务、推进基层组织建设,项目实施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是强化协作,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完善定点挂钩扶贫责任制,扩大了社会扶贫、沪滇对口帮扶的领域和范围,充分调动贫困地区群众的积极性,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群众自力更生的工作格局。着力强化政府主导分级负责机制,建立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整合资金、统筹政策。建立213家省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挂县扶乡责任制,各定点扶贫单位每年投入10万元以上资金用于挂钩点扶贫开发。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帮扶,探索建立企业包村帮扶、村企共建制度,全省1248个民营企业与贫困自然村开展千企扶千村行动,投入资金7.5亿元。深入开展“百企扶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

十年来,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圆满完成了《纲要》确定的任务。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697万人,深度贫困人口由337.5万人下降到160.2万人;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100元增加到3109元,人均gdp由2207元提高到8590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由120元提高到546元。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加强,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建立,贫困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特殊困难群体和区域脱贫进程持续加快,为促进我省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莽人、克木人和苦聪人帮扶工作得到胡锦涛、温家宝的肯定,茅草房改造和“866”整村推进得到回良玉副的赞许,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和小额信贷扶贫经验在全国引起反响。从更大的范围聚集扶贫资源、更高的层次聚焦深度贫困问题的思路和做法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充分肯定。20xx年7月在昆明召开的亚洲政党扶贫专题会议,认为“云南扶贫经验是亚洲的财富”。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鼎力相助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顽强拚搏、努力工作的结果,是全省各族人民特别是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和全省4600万各族人民,向长期以来对云南扶贫开发工作给予关心支持的中央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以及驻滇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中央驻滇各单位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对今天受表彰的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对长期工作在扶贫开发第一线的基层扶贫干部以及驻村帮扶工作人员表示亲切慰问!

二、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全面加快新阶段扶贫开发进程。

我省是全国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历史上由于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和经济社会发育程度低等方面的原因,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状态。1949年以前,仍有13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绝大多数地区处于半封建社会,贫困问题十分突出。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年的努力,人民生活水平虽有显著提高,但受自然条件制约和发展机会不均衡影响,我省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社会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性,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依然庞大,深度贫困人口比重依然很高,边境和民族地区贫困问题依然突出。到20xx年底,全省有国定扶贫重点县73个、省定重点县7个,国定重点县居全国第一。按照国家新确定的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扶贫标准,目前我省还有农村贫困人口1500万人左右,约占我省3838万农业人口的39%,居全国第三;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785元以下的深度贫困人口还有160.2万人;乌蒙山区、石漠化地区、滇西边境山区、云南藏区四大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人口占全省80%以上,深度贫困人口占90%以上,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70%以上,尚有2.68万余个自然村不通公路,8679个自然村不通电,165万户住房困难,124万人未解决人畜安全饮用水问题,自我发展能力弱。贫困问题仍然是我省农业农村工作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贫困地区仍然是我省最需要加快发展的地区,贫困人口仍然是我省最需要帮扶的群体,扶贫攻坚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而繁重。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各族人民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当前,我省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深入发展,我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为新阶段加快扶贫开发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国家支持桥头堡建设、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东部产业战略转移步伐加快和国家把我省乌蒙山区、石漠化地区、滇西边境山区、藏区四个连片特困地区纳入重点扶持范围,为加快扶贫开发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省第九次党代会后全省上下认识进一步统一,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深入人心,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脱贫致富、建设家乡的愿望更加强烈,为扶贫开发聚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只要我们抓住机遇,趋利避害、乘势而上、克难攻坚,就一定能在扶贫开发上实现一个大的突破,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进程。这是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幸福新云南的迫切需要,是加快“两强一堡”建设的重要任务,是促进我省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把加快扶贫开发进程作为历史赋予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以更大的决心、更新的思路、更实的措施、更强的力度,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推进贫困地区跨越发展。

一要理清开发思路。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发展,加大投入力度,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为支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培植力度,加快劳动者素质提高,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巩固提升扶贫成果,突出解决深度贫困问题,全面推进扶贫对象脱贫致富,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二要瞄准贫困对象。扶贫开发工作一定要瞄准贫困对象,帮扶到村、覆盖到户。要健全对象识别机制。加快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建设,通过贫困农户建档立卡和动态监测管理,建立准确即时的资信资料,找准贫困村、贫困户,瞄准贫困群体进行项目规划、组织实施,确保有限的扶贫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体现真扶贫、扶真贫。要分类瞄准扶贫对象。首先是优先扶持对象,就是深度贫困群体,这是难度最大的扶贫对象,不管扶贫标准怎么变,始终是我们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其次是重点扶持对象,就是乌蒙山区、石漠化地区、滇西边境山区、藏区四个连片特困地区,是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再次是覆盖扶持对象,就是上述两类范围外,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这也是扶贫开发工作的覆盖范围。要先难后易开展帮扶。贫困对象和贫困程度是个动态过程,要实行贫困人口首扶制度,任何时候、任何地区都要把着力点放在最困难地区和最困难群众的脱贫问题上,扶贫工作只能雪中送炭、不能锦上添花,要坚决防止和避免重点不突出、帮扶不到位的问题,更要杜绝垒大户、搞形象工程的做法。

三要明确工作目标。紧紧围绕“巩固提升基本解决温饱农村人口的扶贫成果,全面推进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进程,突出实施深度贫困人口的扶贫攻坚”三大目标。到20xx年,全省实施5万个贫困自然村整村推进、35万贫困人口的扶贫易地搬迁、100万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贫困人口减少一半,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实现扶贫对象有饭吃、有水喝、有房住、有学上、有医疗、有产业。,基本解决深度贫困问题,基本解决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问题,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自然村村内通硬化道路、户户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信网络,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四要突出工作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集中力量,组织实施一批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实施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按照人均1亩以上高稳产农田(地)、户均1个沼气池或节能灶、20户以上自然村通简易公路、人人有安全饮水的要求,加大水利、土地整治和中低产田地改造、人畜饮水、电力、沼气、乡村公路等建设力度。推进一批安居房建设项目,主要依托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等项目,结合山地城镇建设,引导搬迁农户向中小城镇、工业园区移民,消除农村危房和人畜共居住房,使居住条件有较大改善。发展一批高原特色农业项目,围绕发展高原粮仓、特色种植、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观光农业,实现人均2亩以上经济林、年均出栏1头大牲畜或生猪、有条件的农户转移1名劳动力,实现乡有主导产业、村有骨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建设一批社会事业发展项目,实现贫困农户户均有1人以上科技明白人,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基本健全,20户以下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实现全覆盖,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一批农村劳动力转移,按照“就业导向、技能为本”的原则,继续实施“雨露计划”,完成贫困劳动力培训200万人,其中技能培训160万人。推进一批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落实“森林云南”建设任务,贫困地区森林覆盖率到20比20xx年增加5个百分点,石漠化得到有效治理,生态安全屏障作用不断巩固。

三、创新方式、完善举措,努力在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新时期扶贫开发,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机遇,要在继续坚持以往行之有效的扶贫开发措施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探索新途径、新模式、新机制,全面提升扶贫开发的质量和效益。

第一,突出重点,着力推进连片大开发。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是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新时期扶贫开发最显著的特点。我省共有“4片、85个县”被纳入国家重点扶持范围。一要坚持开发规划先行。高起点、高要求、高层次编制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推进产业连片发展、基础设施连片建设、村落连片整治。二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四大片区的特点,乌蒙山区解决资源承载过重的问题,石漠化地区以石漠化治理为重点进行生态恢复建设,滇西边境山区突出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升,藏区突出重大开发建设项目与扶贫开发的结合。三要推进产业连片开发。推进产业向优势特色区域集中、农村土地向合作经济组织和种植大户集中、农产品加工业向产业园区集中,积极发展“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强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培育,提高农业产业发展的集中度。四要抓好连片推进试点。继续实施整乡整县推进,加大独龙江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力度,抓好昆明倘甸综合扶贫试验示范区和怒江—宁蒗深度贫困大会战等试点。在连片特困地区实施100个特困乡镇整乡推进、100个连片开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项目,5万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

第二,齐心协力,着力推进资源大整合。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强协调合作,是形成攻坚合力,提升扶贫开发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措施。一要重点突出专项扶贫,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组织实施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易地搬迁、就业促进、以工代赈、兴边富民、革命老区建设、信贷扶贫等八项专项扶贫。二要着力强化行业扶贫,各专业部门要主动把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民营经济、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生态建设等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三要完善协同攻坚机制。各地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以区域扶贫开发规划为龙头,把需要建设的内容,优先列入行业和地方规划,做到项目优先安排、资金优先保障、措施优先落实,建立协同扶贫工作机制,形成合力攻坚新格局。四要发挥县级整合作用。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用途不变、各负其责、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支持县级在资源整合上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第三,广泛动员,着力推进社会大帮扶。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的共同责任。要进一步完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社会帮扶机制,奏响扶贫开发“大合唱”。一要强化定点扶贫责任。坚持和完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定点帮扶制度,继续扩大帮扶单位范围,使定点扶贫单位对重点县和连片特困地区涉及县全覆盖。二要加强沪滇对口帮扶合作。创新对口帮扶合作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机制,完善对口帮扶资金投入稳步增长机制,拓展对口帮扶合作新领域,深化对口地区和部门间的对口帮扶合作。三要完善企业、社会参与扶贫机制。加强村企共建、结对帮扶、项目投资发展等帮扶活动,落实优惠政策,鼓励非公企业加大扶贫投入力度;积极倡导扶贫志愿者行动,鼓励群团组织以及海外华人、华侨参与扶贫,发挥扶贫慈善组织的积极作用,加强扶贫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四要发挥军队和武警部队的作用。充分发挥部队组织严密、突击力强和人才、科技、装备等优势,进一步发动驻滇部队参与驻地定点扶贫工作,实现军地优势互补。

第四,深化改革、着力推进机制大创新。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是加快扶贫开发进程的强劲动力。一要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关键在于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收益,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尊重农户的土地流转主体地位,积极稳妥探索多种流转形式,搭建专业化、市场化服务平台和政策法律服务平台,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增长机制,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服务体系建设。二要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大配套改革力度,改革采伐配额管理方式,建立健全林权流转服务体系,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大幅度增加林权抵押贷款,推进林地规模经营,促进林产业发展。三要创新合作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村组与农户联合兴办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和发展产业协会、经纪人实体及农产品购销网络,引导有实力的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提升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联度,扩大订单农业规模。四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通过资源开发、土地整理、物业出租、委托经营、承包租赁等形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贫困地区集体经济薄弱村给予重点扶持。

第五,强化扶持,着力推进环境大改善。贫困地区发展,需要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优惠。一要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各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按照不低于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增长比例增加扶贫投入,新增财政扶贫资金主要用于深度贫困群体帮扶和连片特困地区扶持。二要增加信贷投入,切实增加信贷对贫困地区的投放,逐步提高扶贫贷款财政贴息额度,支持发展小额信贷,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加大在当地信贷投放力度。三要加大项目倾斜,各级基本建设支出要重点用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社会事业、生态保护等建设项目,国家大型项目、重点工程、新兴产业要优先向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安排。四要充实干部队伍,制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为贫困地区培养人才的鼓励政策,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对长期在贫困地区工作的干部要制定鼓励政策。五要土地利用优先,在严格执行国家耕地保护和农村土地利用管理有关制度规定的同时,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要优先满足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建房需求,合理安排贫困地区小城镇和产业聚集区建设用地。六要建立激励机制,制定重点县“脱帽”鼓励政策和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贫困群众收入倍增的鼓励政策;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制定贫困县、乡、村脱贫致富的奖励政策,调动各级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和加快区域发展的积极性。

第六,要突出主体地位,着力推进群众大发动。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发挥扶贫对象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水平和发展能力,激发贫困地区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要充分考虑群众利益。扶贫开发一定要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要为群众所想、所急、所盼之事,产业发展要长短结合,工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农民利益,让农民实实在在从开发中得到实惠。二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农民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策主体、实施主体,更应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受益主体。建设项目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绝不能违背群众意愿强行推行,建设过程要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三要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踊跃参加扶贫开发,千方百计投工投劳投料,大力提倡换工、互助等方式搞建设,掀起自己家园自己建、自己家业自己创的热潮。四要充发挥“一事一议”作用。在安居房建设、村组道路、村内道路硬化、水池水窖、人畜饮水、沼气池等工程项目上积极引导,采取行业部门设计、群众投工投劳为主、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群众基础好、积极性高、准备充分的村子靠前安排、优先扶持、重点倾斜。

四、强化领导、精心组织,确保扶贫开发任务全面完成。

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繁重、工作艰巨,事关上千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认真抓好中央和省委各项部署的贯彻落实。

一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扶贫开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始终不渝地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战略任务,作为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一任接着一任抓、一届接着一届干。坚持“省级统筹、州负总责、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部门领导是行业扶贫第一责任人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县和重点县更要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认真履行领导职责。主要领导要亲自调研作决策、亲自部署抓落实,进一步强化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综合协调职能。要完善对领导干部、工作部门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扶贫工作的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督促检查,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及时掌握扶贫开发规划执行情况、措施落实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工作进展情况,完善扶贫开发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办法。各级、各部门工作要重心下移、改进作风,结合“四群”教育活动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实施,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研究解决扶贫开发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二要抓牢党建、强基固本。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贯彻落实扶贫开发政策措施和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基层党建促进扶贫开发,以扶贫开发拉动农村发展,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经验。要把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贫困地区扎实开展“跨越发展先锋行动”,深化拓展“云岭先锋”工程、边疆党建长廊建设,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按照“五好五带头”和“双培双带”的要求,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努力做到每个村民小组都有党员,有党员的地方都有党的组织,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有一个合格的带头人、都有党的活动阵地或党员活动中心户,确保党员正常开展活动,把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堡垒。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退伍军人、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青年到贫困村工作,帮助建班子、带队伍、抓发展。以强村富民为目标,以强基固本为保证,积极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级集体积累的有效途径,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三要健全队伍、吸引人才。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各级扶贫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扶贫职能,改善工作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综合协调能力。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要适应新阶段扶贫开发任务的需要。加强扶贫干部培养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干部,强化素质培养,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可靠党性强、业务精通作风实、纪律严明为政廉、克难奋进打硬仗、精神饱满形象好的扶贫工作队伍,把贫困地区县级领导干部和县以上扶贫部门干部培训纳入各级党政干部培训规划。对长期在贫困地区一线工作,实绩突出的扶贫干部,要给予表彰,并注重提拔使用,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途径和方式。要鼓励和吸引各类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到贫困地区工作,为他们创造良好学习工作生活条件,形成对贫困地区扶贫与扶智、人才支持与项目支持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四要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各级宣传部门,要牢牢把握新闻宣传的正确导向,加强对扶贫开发的宣传报道,把扶贫开发的目的意义、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工作要求等,宣传到全社会、特别是贫困群众,让广大群众知晓。要把扶贫内容纳入干部培训范围,让广大干部系统学习扶贫开发知识,不断吸取新知识、新经验。要注重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发现典型、宣传典型,发挥好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要大力宣传和充分展示扶贫开发的经验和成就,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和支持扶贫开发的浓厚氛围,掀起新一轮扶贫开发热潮。

同志们,新一轮扶贫开发的战略蓝图已绘就、攻坚号角已吹响,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克难攻坚,树立高原情怀,倡导大山精神,奋力开创新阶段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汇总19篇)篇十八

(5月27日)。

同志们:

实施“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机制的创新。我县第一批“整村推进”**个贫困村的建设,任务艰巨、时间紧迫、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当前,必须着力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要充分认识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期实现新阶段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既是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直各部门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也是一项不可动摇的政治任务和经济任务,是我县当前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抓好这项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它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问题。我县现有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个贫困村,这些村大都自然环境恶劣,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集中,解决温饱难度大,是“八七”扶贫攻坚战后剩下的最难啃的硬骨头。因此,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意义,一定要清醒地看到我们面临的严峻形势,一定要克服松懈、消极厌战和畏难情绪,树立高度的政治感、责任感、紧迫感和压力感,下最大的决心,采取最有效的措施,坚决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二是要充分认识实施“整村推进”工作对完成新阶段扶贫开发任务的重要性。扶贫开发进行到今天,之所以要实行分批“整村推进”,这是由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实际情况决定。多年来,区党委、政府对我县的扶贫工作十分关心和重视,无论是在扶贫政策、还是在扶贫资金的安排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在解决贫困群众温饱问题,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现行体制、机制的制约和工作创新意识不强,致使在部分政策性资金使用上存在着四面出击、八方应对、缺乏重点、全面平推的状况;在项目配置上存在着单项推进,缺少其他项目支持,不能形成规模和特色,效能没有充分发挥的状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农村广大农民要求从各个方面得到系统扶持,尽快走向富裕的愿望日益强烈。在贫困村面大、任务重、扶贫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在一定时期内,只有实施重点突破战略,以贫困村为单元,以村级规划为载体,整合资金、集中时间和力量,分期分批打好歼灭战,才能攻克重点、突破难点,避免力量分散、作用不大、成果难以巩固的弊端,才能一批一批地解决制约贫困村发展的主要矛盾,使扶贫开发取得更大的整体效益。三是要明确“整村推进”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各乡镇党委、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及包村帮扶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深刻领会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批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工作意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从大局出发,着眼长远,确定重点工作目标、重点工作内容和具体措施,做到扎实推进。同时要采取各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自治区关于分批“整村推进”的决策和政策,大造声势,特别是在首批“整村推进”的贫困村中广泛宣传,使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整村推进”的意义、作用、目标和措施,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上来,使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决策变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加强领导,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

“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涉及门类和部门多,牵涉面广,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是繁重的经济建设任务,又是重大的政治工作任务。这一目标的实现与否,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也就没有全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因此,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直各部门务必加强领导,把分批“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工作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与当前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认真实施。首先是一把手到位。各乡镇、各单位一把手要带头调查研究“整村推进”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主要困难,拿出解决办法,对实施贫困村扶贫规划涉及到的'力量摆布、资金整合、产业规划、目标责任等重大问题,要亲自过问研究、部署,切实负起责任。要遵循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

工作意见》及这次会议的精神,结合本乡镇、本单位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实施方案,以便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其次是责任落实到位。责任到位就是要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如果完不成任务,出了问题,就要追查具体的责任人,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参照自治区规定的“整村推进”工作实行以县为基本责任单位的制度,我们也要实行以乡镇和县直单位为“整村推进”基本责任单位的制度,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直各有关单位的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按照“县抓乡镇,乡镇抓村,村抓农户”的责任要求,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乡镇党委、政府要把实施“整村推进”贫困村的扶贫开发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列入目标管理,并签订工作目标责任状。同时,实行行业扶贫责任制,各有关部门的工作重点、资金投入要向“整村推进”的贫困村倾斜,年初要有计划,年终要有总结汇报。把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好坏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准。第三,检查监督到位。各部门,特别县扶贫、财政部门,要加强对“整村推进”工作的检查监督。检查的形式要多样化。要定期检查,也要不定期检查,要全面检查,也要作专项检查。每次检查都要动真格,反映真实情况,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通过检查,发现问题,查明原因,拿出整改措施,保证“整村推进”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

三、严格制度,抓好资金使用和管理。

扶贫资金是政策性很强的专项资金,是“高压线”,必须加强管理。为管好用好扶贫资金,自治区已建立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包括集体决定制度、资金投向制度、公告公示制度、专户管理制度、报账制度、奖罚制度等等,我们一定要严格执行,使扶贫资金跟着项目走,按已审批的扶贫项目投放使用,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自行确定扶贫项目,更不能在审批的项目之外随意更改项目、更改扶贫资金用途。如发现擅自更改项目,改变扶贫资金使用用途,造成扶贫资金流失或损失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各部门要按照“渠道不变,统筹协调,统一安排,捆绑使用”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在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中为基层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同志们,今年是实施“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的第一年,这一扶贫计划的实施,意味着我县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攻坚阶段,这是一项光荣的任务,意义深远。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扎实的工作作风,精心组织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为实现巴马新阶段扶贫开发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汇总19篇)篇十九

20xx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扶贫开发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推进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为切实做好20xx年合肥市扶贫开发工作,现提出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发、开放、开拓”的扶贫方针,以稳定解决温饱、实现脱贫致富为首要任务,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以缩小贫困地区发展差距、帮助扶贫对象建立增收长效机制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着力构建行业扶贫、专项计划扶贫、惠农政策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统筹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

二、目标任务。

20xx年在国家提高贫困标准的基础上,全市力争减少贫困人口1万人,“雨露计划”培训贫困劳动力1200人,新建15个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实施19个重点贫困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建设,在长丰县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开发式的扶贫政策制度的有效衔接”试点,实现长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高于省市平均水平。

三、重点工作。

1、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扶贫办、《安徽政府关于继续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的意见》(皖政〔20xx〕27号)精神,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国家级项目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制定的标准,省级项目按照“8+1”的建设标准,市级项目在国定和省定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标扩面,统筹推进项目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现代农业协调发展。学习借鉴扶贫连片开发试点先行区的做法,结合万亩土地整治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合肥模式”的成功经验,适时在整村推进示范村启动连片开发工程,实行统筹规划,统筹政策措施,统筹组织实施,以点带面,扩面成片,形成区域联动的扶贫开发新格局。

2、实施产业化扶贫工程。始终把优化贫困乡镇和村农业产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作为扶贫开发的着力点。由市扶贫办牵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贫困地区实际,建立市级村企共建帮扶名单,组织一批上规模、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村进行结对帮扶,走“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市财政在扶贫贴息、农业、林业、畜牧水产、产业化政策奖补等方面进行优先安排。继续推进产业扶贫入户工程,大力支持和扶持贫困农户发展种、养、加项目,特别做好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帮扶工作。

3、实施“雨露计划”培训工程。整合“雨露计划”、“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农民工技能培训工程”等各类培训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培训,切实增强扶贫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开展农民技能和创业培训,增强贫困群众的就业技能和创业水平。继续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推进乡村扶贫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农业先进技术的示范和推广。整合各类扶贫助学资金,对建档贫困家庭在读高中、大学的学生实施扶贫助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开展“贫困家庭子女职业教育资助行动”。继续组织实施农村退伍军人碧桂园培训项目,力争参训的农村退伍士兵100%取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100%实现转移就业。

4、实施社会扶贫工程。积极协调争取中直机关对我市国家重点扶贫县长丰县的定点扶贫,继续做好省直机关对我市重点贫困村的对口帮扶工作。坚持市直机关联系帮扶农村贫困老人制度,各单位开展1次以上的慰问活动。坚持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制度,在县乡开展党员干部对口贫困户的“一帮一、一联一”结对帮扶活动。积极协调各类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驻肥部队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为贫困地区发展提供资金、技术和智力支持。

5、实施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建设工程。按照“规范管理、提升效能、扩大规模”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市级农村扶贫资金互助项目。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办、固点扩面、稳步推进”的方针,增加财政扶贫资金投入,适当提高农户缴纳资金标准,积极吸纳社会捐赠资金,适度扩大农村互助资金试点和范围,优先在条件成熟的整村推进重点村开展试点示范。逐步推广以产业为支撑的“1+1”模式,实现互助资金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有效联结。建立健全双层管理机制,完善内部民主管理制度,加强外部监管和业务指导,确保互助资金高效运转。扶贫、财政。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

    级学生中国梦演讲稿年(通用22篇)

    学生演讲稿是学生在演讲比赛或者学校活动中表达自己意见和观点的重要文体。下面是一些富有哲理的学生演讲稿,对于我们的成长很有启迪。身为中国人,心中就必然会怀揣着祖国

    军训的内心感受(汇总17篇)

    写作是一个不断尝试和提升的过程,只有积极实践才能取得更好的写作成果。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写作经验和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九天的军训生活已经

    经历让我沉稳(优秀19篇)

    优秀的作文不仅仅是一种文字的串联,更是一种思维的展示和思想的碰撞。小编特地整理了一份优秀作文的精选合集,欢迎大家一起欣赏和学习。在我刚出生三个月时,我就和国画结

    新课程标准培训方案(优秀23篇)

    在制定培训方案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员工的工作需求、公司的发展战略以及市场的需求。下面是一些企业成功实施的培训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为了贯彻落实区教育局

    护士工作实习心得体会(通用15篇)

    在实习心得体会中,我们可以回顾自己对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程度,进一步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以下是一些来自不同行业的实习心得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更全面

    家乡冬季写景范文(17篇)

    优秀作文需要有恰当的语言运用和精确的表达,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你的思想和情感。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时光如马驹过隙,不知不觉已

    线上教学工作衔接方案(通用18篇)

    工作方案的执行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节点,并进行及时的跟进和调整。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工作方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由于受疫情的影响,

    乡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模板14篇)

    工作汇报通常包括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进展、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等内容。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领域和职位的工作汇报范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

    大班教案顺风耳(优质17篇)

    教师编写大班教案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能力。下面是我为大家准备的一些大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

    小学读后感艾晚的水仙球读后感(通用17篇)

    读后感是我们在读完一本书之后,对其中所感受到的、思考到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的一种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