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汇总12篇)

时间:2023-11-07 作者:雨中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汇总12篇)

教学计划还可以帮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需的学习任务,培养他们的学习计划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教学计划范文中的教学时间和顺序是根据学科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进行调整和优化的。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汇总12篇)篇一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  呼吸(    )        打开(    )  。

描绘(    )        显示(    )。

二、按要求用“苍劲”造句。

2、形容书画:       。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上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诗人(      )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        ),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                        )。号召我们少年儿童(                                               )。

2、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是(                                  )。

诗的开头和结尾的特点是(      ),其中的妙处是(          )。

四、拓展练习。

1、在诗人眼里,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在你的眼里,大自然是什么颜色的课本?说说你的理由。

2、大自然是五彩缤纷的,请你写出5句带有各种颜色的古诗句。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汇总12篇)篇二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本。

2、学会本课文8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朗读品味语言文字,启发学生通过想象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2课时。

第一课时。

1、正确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层次。

一、揭题设疑。

1、板书“课本”,让学生说说课本的用处。

2、补全课题,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

2、检查自读情况。

(1)生字词正音。

芬芳绚丽耕耘洋溢温馨浩瀚黄昏胸襟。

(2)检查生字词的意思。

(3)指名朗读课文。

3、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每一节的意思。

4、交流自然段的意思。

5、运用自然段相加法,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作业。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温馨()绚丽()喧闹()胸襟()包蕴()。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语言文字,感受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2、自由读第一节,在重点词语下做记号。

3、全班交流汇报。(绿色的大门、清凉的绿阴、芬芳的空气)。

4、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去吧”要读出召唤的语气)。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节。

2、理解诗句,边读边想象这一节描绘了大自然哪些动人的画面,在书中画下重点的词句。

3、交流所画内容。

4、四人小组描述根据所画内容想象的画面。

5、全班交流。

6、指导朗读: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调来读?

7、听录音范读,练读,指名试读,集体齐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女生齐读第三节。

2、图文对照,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鸣禽”、野花“的活泼和少年朋友的热情友好)。

3、指导朗读。(用轻快的语调,读出大自然的热情友好)。

4、指名试读,全体齐读。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男生齐读第4、5节。

2、理解诗句的意思:祖国的山水、天地有什么特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

3、怎样才能饱览风光,尽享自然的给予?

5、录音范读,指名试读,集体齐读。

五、朗读第二至五节。

六、学习第六自然段。

1、自由读第6节。

2、浏览全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

3、指导朗读:语调可热烈、高昂些。

4、录音范读,自由练读,集体朗读。

七、总结全文。

1、这首诗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这首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八、作业。

1、背诵课文。

2、选择一处景物或一种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并写一个片段,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热爱之情。

3、收集描绘大自然的诗歌,写在或剪帖在积累本上。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汇总12篇)篇三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在对课文语言的朗读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能有感情地背诵全文,并能流畅地默写。

难点:

1、 理解诗歌中字词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课时。

三课时。

一、课前准备:

1、 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让学生初步读一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 标出课文中,第一课时重点要学习的近义词、反义词等字词内容。

3、基础知识:

芬:芬芳、清芬   。

吩:吩咐  氛:气氛、氛围。

绚:绚丽多彩、绚丽多姿、文采绚丽、绚烂(绚烂的朝霞)。

溢:充溢、溢出、溢于言表:(感情)流露在言辞上、神情上。

瀚:(广大)浩瀚、瀚海:指沙漠(瀚海无垠)。

襟:连襟、胸襟、襟怀、襟抱。

昏:1、天刚黑的时候:黄昏、晨昏。

2、黑暗、模糊:昏暗、昏黄、昏花、天昏地暗、昏天黑地。

3、头脑迷糊,神智不清:昏庸、昏头昏脑、昏沉、昏君。

4、失去知觉:昏迷、昏厥。

拔(拔草)(拔剑)(选拔)(海拔)(出类拔萃)(拔刀相助)(拔河)(拔苗助长)(拔腿)。

拨(拨开云雾)(拨付)(拨款)(拨乱反正)(拨云见日)。

泼(泼妇)(泼辣)(活泼)(泼墨)(泼水节)。

沃(沃田)(肥沃)(沃土)(沃野:肥沃的田野)。

连(骨肉相连)(藕断丝连)(连续)(连队)(连环)(连接)(连累)(连忙)(连绵起伏)(连锁店)(连载)(连夜)。

联(联合)(联盟)(联系)(联欢)(联络)(联名)(春联)(联播)(联唱)(联手)。

(联网)(联谊)(联想)(联展)。

聚(聚集)(聚会)(聚宝盆)(聚餐)(聚合)(聚精会神)(聚居)(聚沙成塔)。

览(游览)(展览)(浏览)(阅览)(一览无余)。

空kong(第一声)天空、空城计、空谈、空荡荡、空口无凭、空前绝后、空虚。

kong(第四声)空白、空地、空缺、空闲、空余。

近义词:

绚丽(绚烂)胸襟(胸怀)描绘(描写)敞开(打开)。

反义词:

清凉(炎热)相聚(分离)黄昏(清晨)浩瀚(渺小)。

二、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今天,我们学习第一篇课文。我们大声一起来读一读课题《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今天,我们以小组间比赛形式来学习这篇课文的基础知识。优胜者除了能给自己这一组加分外,自己还可以得到一颗星。但我有一点要申明,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不可以大声的喧哗,有不明白的地方或有话可说都应该举手表示。

(二)“自主—合作”学习,巩固基础知识。

今天,比赛的内容都是有关课文的基础知识,先给同学们十分钟的时间,可以同桌相互先考一考,读准字音,生字可以写一写。(十分钟)。

我们以“读、写”为主,想考一考读。

黑板出示:

云锦(前鼻音) 明媚 绚丽。

1、指名读。

2、齐读。

3、练写。

4、默写(分成两组,一组比较中等同学,一组基础较差的学生)。

词语读完了,我们来比一比读课文。

5、轮读课文,明确全文的分段。

6、自由读全文,特别是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

7、指名读正音。

(三)梳理课文结构。

1、 细心的同学在刚刚读课文中,有什么发现?

2、 你能根据你的发现给课文分段,并写下段意吗?(指名上黑板写)。

(四)质疑问难。

1、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谁在读课文中,有什么疑问?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细读第一部分(第1节)。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诗句意思。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明。

什么意思?(生动形象,热情召唤)。

“去吧……,去吧……。”是谁发出的召唤?“芬芳”是什么意思?“打开大自然绿。

色的课本”的含义是什么?(指接触、认识大自然)。

3、指导朗读。

三、细读第二部分(第2~5节)。

1、指名读第2节。(1)想想这一节大自然描绘了哪些动人的画面?

(2)指导朗读。

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

(3)练读。

2、女生齐读第3节。

(1)图文对照,说说自己的感受。

(2)“温馨”是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用轻快的语调,读出大自然的热情友好)。

(4)练读。

3、男生齐读第4、5节。

(1)祖国的山水、大地有什么特点?

(2)怎样才能饱览风光,尽享大自然的给予?(必须不怕艰难险阻,勇于攀登)。

(3)“胸襟”可以换成什么词?“明媚”是什么意思?

(4)指导朗读(热烈、欢快的语调)(5)练读。

4、齐读第二部分。

四、细读第三部分(第6节)。

1、齐读第6节。

2、首尾呼应,弄清作者将大自然比作“绿色课本”的缘由。(大自然美妙神奇,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就会给我们以丰富的回报。)。

3、指导朗读。(这一部分语调可热烈、高昂些)范读、自由练读、集体朗读。

五、总结写法特点。

(1)反复:前后呼应,回环起伏,有鲜明的节奏感。

(2)押韵:韵律美。

(3)拟人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

第三课时。

1、组词。

芬(     )溢(     )禁(     )绚(     )。

纷(     )益(     )襟(     )循(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动词)。

(     )风光    (     )早晨。

(     )的大海。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汇总12篇)篇四

1.理解“打开”的含义,明白自然与课本的共同点,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打开”的含义,明白自然与课本的共同点,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

理解“打开”的含义。

1.师检查主要内容、大自然特点、文章结构;生回答,师重现上节课的板书。

2.师激疑:上节课我们留下一个问题,这节课我们来解决它。

1.师黑板或幻灯展示自学题:

2)为什么可以把自然比作课本,自然与课本到底有什么共同点呢?

2.点一生读题;

3.生小组轮读课文2—5节,边读边找边圈划答案;

5.师生交流,指导朗读:

1)交流第一题答案:

b.生举手答说,他生评说,如遇学生冷场举手少,教师则相应借助上节课的板书启发:课本中是读文字,看插图,那大自然中的空气、翠竹、青山、绿水……又是怎样被“打开”的呢?再让生思考后回答、补充、更正、朗读。

a)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b)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c)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

d)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

e)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

f)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c.生或师小结:“打开”就是“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也就是叫我们到大自然中闻、看、画、听、登、走。

e.师说:大自然如此绚丽、神奇、多姿多彩……我们一定会响应号召:到大自然中“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请带着自己理解的感情去读2—5节。

f.师提醒语调热烈、高昂、欢快,要蕴含兴奋的心情和赞美的感情,再次分别叫喜欢读2—5节的人站立起来齐读。

2)交流第二题答案:

b.生思考、讨论;

c.点生回答、补充、更正:自然中有知识,课本中也有知识,所以可以把大自然比作课本。

3)小结全文,指导朗读第1节和第6节:

a.师说:这是祖国的号召,这是祖国的期待,让我们再回味一下总结段第1节和第6节:男生读第1节,女生读第6节。

b.男生读第1节,女生读第6节。

1.师总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得就是既要向课本学习,还要向自然学习,知识无处不在,关键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勇于探索的心灵。

2.生再品味: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本课课题隐含了课文的所要谈的主要问题,一为课本,即课本有何作用,为什么要打开;二为孩子如何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文;三为大自然绿色的课文中有什么。它是全课的总纲。提纲方能楔领,抓住了总纲,再去理解课文,就会登堂入室,一目俱下,眼光放得长远。

课本在文中是指绿色的大自然,这是比喻的说法。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承载了和常理中的课本相似的作用。它的作用,它的意义,需在学生理解完后面两个问题后才能回答。

如何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第一用眼睛去看,正如文中说,用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即使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也是用眼睛发现的结果。第二耳朵听,“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青山、绿水的话,也是听到的结果。第三用心去感受。用心感受到什么?“生活里洋溢”的“欢乐和温馨”,“明媚的早晨”,“愉快的黄昏”。

让学生续写,作品没有比较精彩的,毕竟是出至大家之手,学生是仿写不来的。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汇总12篇)篇五

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文题蕴涵丰富而又明快生动。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大自然的迷人、神奇形神毕肖,而“去打开”的渴望自然也在情理之中。整首诗歌在描绘大自然绚丽多姿景色的同时,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生动的笔触展示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流畅而又饱含激情,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高林生老师提出,要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让精读精起来。落实到这篇课文上,我想可以这样处理:

关键词一:课本。

为什么大自然是课本?我想学生会有许多丰富多彩的答案。比如,大自然有许多的植物、动物,有许多自然景观等等,可以让我们学到许多知识。除此之外,大自然还教给我们什么呢?丰收靠耕耘创造,花鸟是那么的和谐,攀登才能会当凌绝顶,孜孜以求才能融会贯通……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五下的习惯是“多种渠道学语文”,生活中学习,学习中生活,这些都是学习语文的一般规律。因此,大自然是我们的课本,而且是最广博、最形象的课本。

关键词二:绿色。

为什么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这里,我想我们可以借鉴周益民老师的教学设计。抓住一个“绿”字做文章。为什么不是别的颜色呢?我的答案是,绿色象征着生命和活力,所以作者说是“绿色的课本。”在这里可以让学生去讨论一下,为什么要用“绿色”。

弄清楚了以上两点,我想这篇课文的教学就可以告一段落了,就让孩子们“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汇总12篇)篇六

1、玩个文字游戏,老师出上联,同学们对下联。上联是:课堂小天地。(下联:天地大课堂)。

2、是的,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有人说:大自然是本无字书。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诗人孙友田先生去读一读大自然这本书。板书课题。

3、读一读课题,能读懂课题吗?读懂了什么?(在泛泛交流中抓住这几个要点:a、绿色的课本指的是大自然,是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b、对“课本”的已有认识。c、题目是一种呼唤。)通过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引发学生猜想,让生泛泛而谈,唤起阅读期待。师适时总结引导:a、大自然会是一本怎样的绿色课本,从中能收获到什么。b、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c、如何去打开这绿色的课本。)。

4、从题目中,大家就想到了这么多,这真是个精彩的题目!那诗一定是更加精彩!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检查初读情况:(1)词与词组:敞开、芬芳、无限、云锦、黄昏、描绘、微风、相聚、苍劲、饱览、温馨、豪情、攀登、洋溢、胸襟、浩瀚 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清凉的绿阴、绚丽的色彩、无限的风光、明媚的早晨。(2)指名分节朗读。

6、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打开了这绿色的课本,你收获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本,从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等方面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7、这真是一本五彩缤纷的课本,一起来读读课文,再次感受感受。

8、写字,完成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1、上节课,我们一起打开了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如果要用一个字来表达你对这课本的感受,你会用哪个字呢?(美)。

2、哦,美,美在哪里?让你感受到怎样的美?读读诗句,体会体会。

3、指名交流,扣词句谈体会,并相机指导朗读。

4、总结:同学们打开了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还用自己的语言创造了美。真是美不可言啊!下面就请大家美美地读一读,再次感受这其中的美。

5、选择自己读得最满意的一节全班朗读。

6、指名朗读。

7、那这绿色的课本如何去打开呢?请默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

8、指名交流,相机板书:发现——描绘——亲近——感悟(2——4节)。

9、不知同学们发现没有这首诗的首尾两节相同,这是无意义的重复吗?(不是,是从召唤起笔,又以召唤收笔,首尾呼应。)。

10、齐读全诗,整体感悟。

11、自由读背。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汇总12篇)篇七

2.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了解自然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

3.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2.了解自然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

了解自然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

2.生读题揭错:少了绿色两字。

3.师再次板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注:此处的课题中的绿色两字用绿色粉笔写成绿色)生重读后师追问:课本怎么会是绿色的呢?生恍然大悟:大自然是绿色的。

4.师板书:自然、课本,问这句话完整吗?缩句后是什么?

5.生答:不完整,缩句后是打开课本。

1.师黑板或幻灯展示自学题: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可多读两遍;。

3)课文重点写课本,还是写自然?又描写了自然界中的哪些事物?

2.点一生读题;。

3.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找边圈划答案;。

5.师生交流,指导朗读:

1)点生开火车读6小节课文,他生边听边再次检验或思考答案,并适时纠正读音断句;(此处可进行学生暴露的读音断句的`纠正教学,点也)。

2)教学生字长句:(此为面也)。

d.再巩固:生再次整体逐字齐读两遍。

3)交流自学题答案,相机指导朗读:

a.点生回答第二题答案:

有生回答(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有生回答(诗人让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有生回答(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师说:哪个更准确呢?

学生比较选择,教师让学生举手表决,结果生大都赞同:(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师小结后让生齐读补充完整的题目。

师说:知道了内容,我们再讨论一下结构是什么,谁能告诉大家?

生举手答读,他生评读,如遇学生冷场举手少,教师则相应启发:文中几处写到了祖国号召我们,让生找后分男女生读1和6节,生水到渠成地想到是总分总结构。2-5节具体写的是大自然。

b.点生回答第三题答案:

师说:到现在课文真正写了什么,相信大家已经了然于胸了吧?是什么呢?

生齐答:自然。

师再问:哪课文都描写了自然界中的哪些事物呢?注意借助插图在文中寻找。

师随机点生回答,几生回答、补充、更正后得出:空气、翠竹、松柏、果园、沃野鸣禽、野花、青山、绿水、云锦。

师说:插图这么美,诗人的描写也这么美,那么你能完成填充,概括出大自然的特点吗?

师随后呈现小黑板:()的大自然。

生思考寻找后师点生回答、补充:美丽、绚丽、神奇、多姿多彩。

师说:大自然如此美丽、绚丽、神奇、多姿多彩你能用朗读表达出来吗?

生自由练读,师再点生读、评、赛。

优生或师范读,他生齐读。

6.师小结板书:

课本打开:读课文、看图片等。

自然打开:空气、翠竹、松柏、果园、沃野鸣禽、野花、青山、绿水、云锦。

1.师围绕板书总结:我们感知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了文章的结构,受到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可黑板上的自然打开中打开加引号又是为什么呢,下节课再继续学习讨论。

2.最后请同学们选自己喜欢的语句或小节美美地读一读,让我们身临其境,也到美丽、绚丽、神奇、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中去享受欢乐和温馨。

1.理解打开的含义,明白自然与课本的共同点,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理解打开的含义,明白自然与课本的共同点,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

1.理解打开的含义。

1.师检查主要内容、大自然特点、文章结构;生回答,师重现上节课的板书。

2.师激疑:上节课我们留下一个问题,这节课我们来解决它。

1.师黑板或幻灯展示自学题:

2)为什么可以把自然比作课本,自然与课本到底有什么共同点呢?

2.点一生读题;。

3.生小组轮读课文25节,边读边找边圈划答案;。

5.师生交流,指导朗读:

1)交流第一题答案:

a.我们知道课文中有文字让我们读,有插图让我们看,而大自然又是怎样被打开的呢?

b.生举手答说,他生评说,如遇学生冷场举手少,教师则相应借助上节课的板书启发:课本中是读文字,看插图,那大自然中的空气、翠竹、青山、绿水又是怎样被打开的呢?再让生思考后回答、补充、更正、朗读。

a)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b)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c)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

d)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

e)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

f)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c.生或师小结:打开就是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也就是叫我们到大自然中闻、看、画、听、登、走。

d.师小结板书:

课本打开:读、看。

自然打开:闻、看、画、听、登、走。

e.师说:大自然如此绚丽、神奇、多姿多彩我们一定会响应号召:到大自然中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请带着自己理解的感情去读25节。

f.师提醒语调热烈、高昂、欢快,要蕴含兴奋的心情和赞美的感情,再次分别叫喜欢读25节的人站立起来齐读。

2)交流第二题答案:

b.生思考、讨论;。

c.点生回答、补充、更正:自然中有知识,课本中也有知识,所以可以把大自然比作课本。

3)小结全文,指导朗读第1节和第6节:

a.师说:这是祖国的号召,这是祖国的期待,让我们再回味一下总结段第1节和第6节:男生读第1节,女生读第6节。

b.男生读第1节,女生读第6节。

1.师总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得就是既要向课本学习,还要向自然学习,知识无处不在,关键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勇于探索的心灵。

2.生再品味: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汇总12篇)篇八

一、揭题导入,初读感知。

2、师:对呀,不打开课本,我们就不能够学到里面那丰富的知识了。

4、(生齐读课题)师:看到题目,你希望知道些什么?(要求生把问题写在堂上笔记本或书上)。

5、师:现在,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去探个究竟,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老师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人孙友田所描绘的画面。(师配乐朗读)。

6、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通顺流利。

7、师:有谁来读读第一小节?(师相机纠正,带学生字词,其他小节同法)。

8、师: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这本那么特别的课本里面究竟有什么呢?(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找到的事物)(生汇报)。

9、师:大自然这课本可真棒!朋友们,听呀!连祖国也在召唤我们呢!(师导读第一自然段)(小组读,个人读,师相机指导朗读)巧用多媒体,在“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中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我不仅体会到了现代教育技术“从直观到形象的思维,从感性到理性”的教学原则,也体会到了我们老师如果能合理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正确处理好多媒体的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机,必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细读欣赏,感情课文。

3、师:你听到了什么?(生:鸣禽,风声,青山和绿水的声音……)你觉得好听吗?用上形容词(悦耳、动听……)。

4、师:你闻到了什么?(花香、草香、水果香……)从文中哪里知道有这些香味儿?(野花、沃野、丰收……)。

5、师小结:是呀,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看到了挺拔苍劲,看到了丰收景象;

是呀,我们听到了大自然,听到了声声鸟语,听到了动人旋律;

是呀,我们闻到了大自然,闻到了阵阵花香,闻到了郁郁果味。

6、师:多美的大自然,请同学们带着喜悦之情来自由朗读第二节。(个人汇报,师指导:假如你现在就站在那么美丽的大自然中,你心情觉得怎么样?对,就用那感觉来读)。

7、师:太棒了,同学们的朗读水平又提高了,好,下面咱们来赛一赛,看那一小组读第三节读得最好,只有一分钟时间酝酿酝酿噢!(师找出闪光点,指出不足之处)。

8、师:听着同学们那朗朗的读书声,老师也跃跃欲试,请允许我也来读一读,可以吗?(可以)谢谢!(师范读,齐读)。

9、师:同学们,这么好的诗,来个男女对唱,怎么样?(好)(男生:青山……女生:绿水……)。

10、师引读第五节。师:去吧,……生:给你们…… 师:去吧,……生:给你们……)。

11、师:我觉得大自然是一本音乐书,它让我听到动人的旋律。你呢?你觉得大自然这课本是一本什么样的课本?(生自由发挥)。

12、师:多美的图画,多好的课本,我们一定要(师指题学生读题)“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嗯,那怎么打开呀?请同学们找上自己最好的朋友一同去发现,探索,看看要怎么样才能打开这课本?从文中找出来。(生汇报,师板书)。

13、师小结:是呀,要想“饱览”无限风光,尽享大自然无私的给予,就必须不怕险阻,勇于“攀登”;要想“奔向”浩瀚的大海,就要搏击狂风巨浪,奋勇“前进”。只有勇于探索,细心观察,善于发现,我们才能找出大自然的奥秘。同学们,祖国敞开了……(学生续读)(教师要饱含激情,以此调动学生的情绪)(指出与第一小节的感情不同之处)。

14、尝试堂上有感情背诵。

板书设计:

云锦 云锦小鸟  云锦。

这里画翠竹 云锦   云锦这里画松柏。

蝴蝶。

花………………朵(五颜六色)。

野……………………………………草。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汇总12篇)篇九

一、看拼音写词语。

苍劲 饱览 相聚 芬芳 黄昏 描绘 无限 云锦 敞开。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鸣禽 野花 联欢 欢乐。

2、攀登吧 饱览无限 豪情。

3、前进吧 奔向浩瀚 胸襟。

三、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再联系课文和自己的感悟填空。

2、因为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能给我们带来欢乐和收获。

四、阅读诗歌,然后仿写。

你的画我收到了,那浩瀚的大海。

你的请柬我收到了,那绽开了粉红笑脸的桃花。

你的问候我收到了,那细细飘落的雨丝。

你的贺卡我收到了,那缀着鲜花的绿草地。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汇总12篇)篇十

昨天我学了《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篇课文,读了题目我就知道是让我们,走进大自然,去打开这绿色的课本,你会发现许多美丽的景色。

田野边,挺立着几十颗硕大的白菜,叶片又绿又肥,放眼望去,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田野旁,有一丛丛扁豆,扁豆全身都是紫色的,像一弯紫色的新月。

你会发现,所看到的都是和往常不一样的,这些景物,给了们一种美的享受!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汇总12篇)篇十一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对课文语言的朗读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2.引导学生想象绿色的大自然充满奇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投影、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3)。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分步揭题,设下悬念。

1.先板书“课本”两个字,再让学生说说课本的用处。

2.补全课题,学生读题后设下悬念:“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教学后记:学生对带着问题去学文很好奇也很有兴趣,给学习课文开了一个好头。)。

二、初读课文。

1.媒体播放课文录音。

2.检查自读情况。

(1)逐节指名读课文。

(2)卡片正音。(教学后记:在以后的朗读中提醒学生读准这几个字:览,边音;芬、馨、襟,均为前鼻韵母。)。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部分(第1节)。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诗句意思。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荫。”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明了什么意思?(开头这样写生动形象,“绿色的大门”、“清凉的绿荫”描绘了大自然的美好。表明了祖国热情召唤孩子去绿色的大自然探索。)。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两个“去吧”是谁发出的召唤?“芬芳”是什么意思?“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的含义是什么?(两个“去吧”是祖国深情的召唤。“芬芳”是香的意思。“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点题,指接触、认识大自然。)。

(3)指导朗读。

绿色的大自然是那样美妙神奇,等着我们去呼吸那芬芳的空气、感受那清凉的绿荫,我们应用什么语气来读这一节?(用向往、赞美的语气来读)。

指名读,集体读。

2.细读第二部分(第2—5节)。

(1)细读第2节。

指名读。

理解诗句,边读边想这一节描绘了大自然哪些动人的画面。(启发学生张大“明亮的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诗人描绘的画面: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果园的丰收景象、“沃野”的耕耘场面)。

指导朗读。

小结板书:发现 翠竹、松柏。

描绘 果园、沃野。

(2)细读第3节。

女生齐读。

图文对照,说说自己的感受。

使用工具书,理解“温馨”是什么意思。

指导朗读。

小节板书:与 鸣禽野花联欢。

与 青山绿水相聚。

(3)细读4、5节。

男生读。

理解诗句的意思。祖国的山水、天地有什么特点?(教学后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践谈,加深感悟。学生也能谈出写东西来。)。

指导朗读。

(4)朗读第二部分(第2—5节)。

3.细读第三部分(第6节)。

(1)齐读第6节。

(2)揭开新课开始设置的悬念,弄清作者将“大自然”比作“绿色课本”的缘由。(大自然神奇美妙,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回给我们以丰富的馈赠的。)。

(3)指导朗读。

(4)教师范读,自由练读,集体朗读。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4)。

1.指导学生书写课后生字。

2.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了解本诗写作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准备。

配乐磁带、课文录音、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朗读课文。

二、总结课文。

1.分层并概括每一层的意思。

第二层(第2—5节):写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我们丰富的馈赠的。

2.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1)反复:诗歌第1节与最后一节反复出现,一方面使诗歌前后呼应,回环起伏,有鲜明的节奏感。另一方面使诗歌意境更为深远,进一步升华中心。

(2)押韵:句末“阴、馨、襟”等的押韵,读起来颇具韵律美。

(3)生动形象的拟人手法。(引导学生举例谈并朗读。)。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熟读成诵。

2.再读课文,把你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并背诵出来。

3.教学后记:评议指导朗读,并引导当场背诵。对于个人展示者配乐朗诵或背诵。学习气氛很活跃。

四、指导书写。

1.说说生字的结构。

提示: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紧右松,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上紧下松。

2.怎么记住这些字?

3.重点书写“馨、襟、瀚”几个字。

4.学生描红临写。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习字册。

3.预习第2课。

板书。

发现 翠竹、松柏。

绿色的课本          与 鸣禽野花联欢。

与 青山绿水相聚。

启迪:热爱、探索大自然。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汇总12篇)篇十二

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理解、感悟文题丰富的含意和形象的比喻,通过对重点词语的品读、想象、积累、内化,感受大自然绚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热情。

教学准备:小黑板。

课程实施:

预习作业:

1.读通读顺课文,写批注。

2.自学生字词:描红、组词、解释。

3.概括主要内容。

4.提出1——2个问题。

一、揭示课题,问题深入。

1.直接揭示课题。

2.小黑板出示预习时发现的价值问题:

二、品读文本,想象画面。

1.探讨问题一: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

2.学生畅所欲言。

3.教师总结过渡学文:

我们讨论的是现实中的大自然和心中的大自然的关系。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来体会他心中的大自然吧。

4.(1)出示:(     )的绿阴。

(     )的空气。

(2)完成填空,想象画面。

(3)诵读第一节。

5.(1)出示:(       )的翠竹(       )的松柏。

(        )的果园(         )的沃野。

(2)完成填空,想象画面。

(3)大自然真是一副美丽的画卷,所以我们应该用明亮的眼睛去看,用最绚丽的色彩去描绘它,来吧,让我们把感受到的诵读出来。(相机板书:看、描绘)。

6.(1)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再来侧耳倾听它们的声音、闻闻它们的气息。(相机板书:听、闻)。

出示:鸣禽、野花、青山、绿水。

(2)想象画面,练习说话。

鸣禽在欢唱,听听它们在说什么?

野花灿烂开放,自由舞蹈,它们又说什么?

巍峨的青山满环激情地说——。

浩浩荡荡的绿水语重心长地说——。

7.朝霞满天,片片云锦,大自然为我们送来——。

晚霞绚烂,微风阵阵,大自然为我们留下——。

8.选择喜欢的小节读读。

三、深入探究,感悟内涵。

2.追问:你觉得大自然是本什么课本呢?

3.想象画面,交流。

并相机板书:语文书、数学书、哲学书、科学书、历史书……。

4.写话练习:‘‘以大自然是本         课本(书)”为开头写一段话。

四、交流总结、布置作业。

1.同学们,大自然真是神奇而又美妙,打开它,你就会感受到它的魅力。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它还会是体育课本,甚至舞蹈课本等等。就像我们心中各有一种大自然的色彩一样,我们只要用心阅读,也同样会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大自然课本。

2.作业:诵读全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看                 美术课本。

描绘                语文课本。

听                 音乐课本。

闻                 科学课本。

想象               历史课本。

……               ……。

教后反思:

以诗歌的方式展开教学。

最近,一直在反反复复地阅读商友敬先生的《语言情感想象——谈中小学诗歌教育》,对我的触动很深。“诗歌教育教学,应该围绕着三个维度发展。一是发展学生的语言修养,二是发展学生的情感世界,三是发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这话将永远铭记于心。

紧紧抓住“语言情感想象”三个关键词我走近了现代诗人孙有田的《去打开大自然的绿色课本》,以我的视角、诗歌的特点解读了它:诗题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诗人紧紧围绕“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驰骋想象,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流畅而又饱含激情,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于是,我就循着诗歌的特点,以以诗歌的方式展开了我的教学——。

一、初读交流、感受诵读。

揭示课题后首先就是“初读交流、感受诵读”环节。在这里,围绕“想想,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呢?”话题,学生畅所欲言,敞开心扉,描述心中的大自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亲近的情感。心门打开,一切就犹如行云流水了。

二、品读语言,想象画面。

在这一环节中,我紧紧抓住诗人描述的几个意象“绿阴、空气、翠竹、松柏、果园、沃野、鸣禽、野花、青山、绿水”等让学生想象画面,描述画面,并相机指导学生感受诗人选择这些意象的慧心,当学生有了这样的画面感这样深入地与诗歌的语言亲密接触后,他们的朗读已无须指导任何技巧,都能深情诵读。

三、积累语言,感悟内涵。

“语文教学首先培养学生以听说读写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而听说读写能力必然需要在相应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薛法根)一直以来,我笃信语文课堂就是儿童与心中的诗音、与人类文化、与一切美好的情愫积极对话从而构建自我的历程。我想适时适地的“写话练习”对于儿童语言的积累、素养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今天,我依然让学生通过品读、想象出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写话练习:‘‘以大自然是本         课本(书)”为开头写一段话。

从学生的作品反馈来看,这本绚丽多姿的大自然的课本已在他们心中悄然打开。我坚信,怀揣着“语言情感想象”,以诗歌的方式展开诗的教学,诗之树定会在学生心中蓬蓬勃勃地成长,日益挺秀的。

相关范文推荐

    社保局演讲稿题目(热门19篇)

    演讲稿需要经过精心准备和反复修改,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在这里我们给大家分享了一些精选演讲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题目是内容的提要和主题的精华,是演讲稿不可或缺

    外勤工作总结报告范文(15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为接下来的工作制定更明确的目标和计划。这份月工作总结范文以事例为主线,详细描述了作者在一个月内的工作成果和遇到的问题。9月16日,我们展

    河南防汛抢险工作总结(专业22篇)

    最后,月工作总结是一个反思和总结的过程,也是我们对自己工作的一种负责和认真的态度。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____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机

    安全生产月演讲稿一等奖(热门15篇)

    安全演讲稿是一种通过演讲形式来宣传和提醒人们安全意识的书面材料,它具有引起人们重视的作用,我想我们需要准备一份安全演讲稿了吧。演讲稿的力量是巨大的,以下是小编为

    保险销售工作计划与目标(精选16篇)

    销售工作计划是对销售策略和手段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帮助销售团队明确工作重点和方向。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反馈,以下是一些销售工作计划的优化建议,供大家

    对班长述职报告的点评(优质20篇)

    写述职报告是一种自我管理的方式,有助于我们规划个人职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述职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你们好!我是

    食品促销方案案例大全(18篇)

    促销方案一般包括价格优惠、赠品促销、广告宣传、渠道推广等多种手段。如果你正在寻找一些新颖的促销方式,以下的案例可能会给你一些创意。目前市场上的普通蔬菜因为化肥、

    入团申请书多篇大全(17篇)

    入团申请书的撰写过程是一个自我思考、自我审视的过程。在这里,我们提供了一些入团申请书的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写作的启示。敬爱的校团委: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

    德育工作月计划表大全(22篇)

    工作计划书是我们对工作任务进行全面思考和计划的总结体现。这些工作计划书范文展示了作者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思考和规划自己的工作。以《小学德育纲要

    幼儿方面工作计划中班(优质18篇)

    写工作计划书的过程也是对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的过程,通过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和教训,可以帮助我们避免重复犯错,提高工作质量。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编写工作计划书,小编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