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读中国读后感 中国梦读后感(模板8篇)

时间:2023-10-07 作者:琴心月2023年读中国读后感 中国梦读后感(模板8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读中国读后感篇一

故事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在大地震发生时,林浩和其它同学不幸被压在了废墟下。

许多同学因为害怕而哭了起来,而林浩却镇定自若,在废墟下为同学鼓气。经过两小时的挣扎,林浩终于爬了出来,并在废墟中展开救援。他用他那瘦小的身体背出了一名名同学。事后,当记者问他为何不自己逃生时,他的回答出乎所有人意料:“我是班长。”

林浩有着无比强大的.责任感,令我深深地感动了。

读中国读后感篇二

面对着瘦肉精,面对着注水羊,面对着外国人对中国人特点的标语。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我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叫做《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是中国人,看了都有所感触。

这篇文章是湖南衡山人龙应台女士写的。写的是中国人的种种陋习。她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出写出来,让中国看了,没有道理不生气。使中国人如坐针毡。由于作者对中国爱的深沉,所以对国人的劣根性恨之入骨。连连问: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声讨懦弱的中国人,直逼我们每一个人的良知,撕开中国人丑陋的灵魂,质问我们的尊严。是啊,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我们应该站起来,指着不道德人的鼻尖,告诉他们,我们生气了!

中国人应该站起来了,我们一定要改掉陋习,从自己,从大家,从点滴开始做起。告诉他人,你生气了!你受够了!你已不再沉默了!

我想信中国人一定,会改变,一定会清醒过来。加油!每一个中国人!

读中国读后感篇三

以前,我总是洋洋得意的对人说,如果我家财万贯的话,我一定会报考历史专业的。这样说的原因是一方面表明自己其实是有理想的,另一方面表明自己其实很酷。

历史是酷的,我却是浅薄的。历史并非全是鲜衣怒马繁华似锦,它事实上如此残酷,战争和暴政将它涂抹得血迹斑斑。这斑斑血迹又迷惘了众生的眼睛,在穿越历史重重迷雾之后却对狰狞的人流露出顶礼膜拜的眼神。原来颠倒众生的,并非只有倾国倾城的美女。

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何明孝陵甬道上的牌匾会将朱元璋这个热爱杀人的混蛋描述成恩泽天下的圣主,就像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何人们会赋予项羽这个徒有武力的莽夫以英雄的地位并崇拜了幽幽数千年。项羽一把大火烧掉了咸阳,不但给后世的人们开了一个以焚烧故都来章显自己盖世武功的恶劣先例,而且烧尽了保存在咸阳的记录着春秋战国以来璀璨学术思想的珍贵典籍。而同样是因焚烧罗马城而闻名的尼罗,却遗臭千古。相形之下的差别和痛心,我不知怎样才能言语。

不要说造成黄金时代学术典籍遗失的罪魁应是焚书坑儒的始皇赢政,那本是另一片迷茫的眼神。焚书的原因上儒生建议赢政崇古分封子弟和功臣,这本是儒家阿谀奉承的的手段,但不幸碰上始皇这个一切都向前看的人政治硬汉。法家的李斯作出细致分析之后建议"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是为焚书。可见焚书焚的多是民间非科学方面的书籍,而秦朝所设为数众多的博士官,仍然存有大量诸子百家的典籍。事实上,按当时的条件,民间就真的能存有很多的书么?藏书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政府行为。

而坑儒的原因则是两个道士为赢政寻仙药不得,怕上面怪罪,便毁谤赢政后逃之夭夭。始皇勃然大怒,坑杀相关四百六十于人。这其中大抵是些方术之士,不过因为赢政也提到了儒生在咸阳言论蛊惑人心,大概也有一些儒家人士混迹于被坑杀之列。

因为这两个原因,儒者们穷尽所有能够想到的恶毒词汇加诸于始皇赢政的身上。古人说三人成虎。儒者们一代接一代孜孜不倦的毁谤始皇,毁了两千年,终是迷惘住了后人的眼睛,把赢政变成集天下恶毒为一身的大妖怪。

暴政是有的,但暴政是每个朝代都有,而赢政所做的开创性的事业却只在于秦朝。不用螯述从小学课本就介绍的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光算赢政所建立的政治体制这一项,其后两千年的中国帝王便从未有能超越,统统因袭下来。"始皇帝"这一称谓,真的是名副其实。

和科学一样,读史让我们接近世界本来的样子。

而我呢,喜欢事物本来的面貌。不论它是好是丑。

因为啊,我总坚信,真正的完美,总是包含了残缺于其中。

文档为doc格式

读中国读后感篇四

实话讲,很久以来我就对林语堂的书充满好奇,渴望拜读之心已久,想知道这样一位能用英文来写中国文化的中国人能写出什么样的文字来描绘自己的国家。毕竟用并非母语的语言来写一个国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就像我们读翻译过来的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相对于英文原著永远是驴唇不对马嘴一样,巨大的文化差异再加上不同的语言,这种难度可想而知,而这样一位似乎能克服这种难度的作家,的确令我对他的作品吊足了胃口。

初次拿到中国人的时候着实令我有点头大。三百余页的厚度的确不少,况且是密密麻麻的小字,通篇找不到几幅图片,不免令我感到有些失望。当然不是因为觉得读起来有多么费劲,而是觉得不能把它当做一本闲书来慢慢品读,却是当做任务来完成有些可惜。毕竟有作业在身,读起来不乏走马观花的感觉。果真,到目前动笔,惭愧的讲,我并没有完全读完它。但是即便如此,其中作者各种对我们这个民族细腻的刻画还是令我颇有感触。尤其是那些对中国人劣根性的深度剖析,更是畅快淋漓。

翻开这本书,匆匆看过几眼,不觉有些奇怪,难道那些“懦弱”、“腐化”、“虚伪”的词汇是来描写中国人的?!那个我们每天称颂的民族吗?那个我们印象中一直冠以坚强、伟大的民族吗?好像不是吧,我这样安慰着自己。毕竟这是一本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书本。我们的历史书中那个时候的中国就该如此,贫病交加,积弱不堪。但是,渐渐地我发现我错了,林语堂先生毕竟是一代大师,看似写的是中国的昨天,实际上他写的就是今天的中国!那些不是只存在于所谓“旧社会”中国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作劣根性,是形成于长久的封建思想,并扎根于中国人的血液之中,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东西。说到对封建思想的毒害,我们很容易就想到同一个时代的鲁迅。他同样以畅快淋漓的文字扁他了封建思想吃人的本性,但是,她却没有看到这种思想对人性的扼杀。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鲁迅先生所说的现象在当今的中国人身上几乎没有体现,可是,林语堂先生所指出的那种缺乏社会责任感、无集体意识、好安逸、好享受的弊病却依然存在,而且似乎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而逐渐加重。这不得不令我们这些中日高喊民族复兴口号的政客与文人感到羞愧。

官僚们。正是这种麻木不仁,消极态度的影响,大家总是在逃避。分析下去,人们似乎没什么必要去逃避,也许大家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逃避,只是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响应改革的人便越来越少。更何况中国人历来是一个易于满足的.群体,只要能填饱肚子,革命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换个年号而已。而在革命的决策者中间也不乏这种思想。辛亥革命在牺牲了无数革命党人的生命之后终于取得了武昌起义的胜利,眼看革命胜利在即,面对摇摇欲坠的清王朝,孙中山却选定了袁世凯来做推翻它的最后一根稻草。面对袁世凯的各种无理要求,孙中山更是尽数满足,最终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才使得民国的民主政治名存实亡。正是这种“丢卒保车”的思想葬送了革命的前程。话题拉到今天的中国,半个世纪过去了,封建制度与思想已经消亡殆尽,可封建思想带给中国人的劣根性却依旧存在,并无改观。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新闻,人们对受伤者频频采取冷漠的态度,见义勇为虽然仍被称颂,但对于“精明”的人来说,见死不救私会成为一种聪明的举动,人民总是在逃避责任,害怕引火烧身。大多数人总把这种行为归咎于道德的缺失,却忽略了封建思想蚕食下人性的泯灭。由于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实利心态与消极避世的态度,致使中国人极度的缺乏社会责任感与群体意识,冷漠、固执。从前如此,如今亦如此。

封建制度的灭亡并没有让封建思想彻底的消亡,表面上的隐退却带不走内心深处的劣根性质。这一点林语堂先生给出了深度的解读。当然,作者生活的年代较如今的确有着很大的差异。那是个沉睡中的中国,一个病态下的中国,但是,那也是个值得庆幸的中国,因为她拥有一批清醒的儿女,即使大多是人都沉睡这,但有这样一批人,就想林语堂先生,他们敢于站出来,把自己放在镜子面前细细的端详,敢于说出实话与真相。如今的中国仍需要这样一批人,更需要一个包容的社会,一个不会简单的把敢于讲话的人冠以“五毛”和“愤青”的社会。我想,如果有一天中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中国的复兴,也就真的不远了。

读中国读后感篇五

“历史是酷的,人却是浅薄的”。读完柏杨的旧作《中国人史纲》后,脑海里随即出现了这句话。“爱之深,责之切”作为柏杨的写作宗旨,在此书中也得到了贯彻,尽管批评的是不太令人敏感的“史观”。历史,并非是繁华似锦,它事实上是如此残酷,战争与暴政把它涂抹得血迹斑斑,这血迹又遮挡了后人的眼睛,让人在穿越重重历史迷雾后却开始膜拜狰狞的人。原来颠倒众生的,不仅是倾国倾城的美人。

也许很多人也都无法理解,为何明史会把朱元璋这个疑心重重,杀人无数的暴君描述成一个仁慈的圣祖?为何后人会向项羽这个将国都一炬焚之,以显示自己盖世武功的莽汉致敬?而同样是因焚烧罗马城而成名的尼罗却遗臭万年,相比之下的差别,实在无法形容。人们不该随意责怪焚书坑儒的始皇嬴政,那是另一片迷茫的眼神。焚书,是由于儒生们在当时大力倡议分封皇室子孙,这种疑似夺权的行为自然让始皇恼怒,随后李斯的乘机进谗言,说什么百家俱为邪说,才导致了惨剧的发生。坑儒,则是由于方士卢生等人为始皇寻仙不得,便诽谤皇帝后一走了之,使始皇在盛怒之下坑杀相关人等,而其中恰恰是儒生居多。所谓“三人成虎”,千百年来,儒生们出于报复心理而孜孜不倦地给始皇抹黑,终于成功地把嬴政变成了恶毒的大妖怪。我倒觉得,相对于项羽,嬴政更值得尊崇。

京剧中的红脸关云长,白脸曹操都只能当作文艺形象来观赏,万不可与其真实历史形象混淆,正如《三国演义》不能代表史实一样。可惜现在大多数人的双眼都被强行或自愿地戴上了有色眼镜。迷茫的世界中,怎能浮现出一个真实历史!

和科学一样,读史,让我们更接近世界的真实。其实,人应该习惯于接受事物的原貌,无论它是美是丑,是善或是恶。我总坚信,真正的完美,总是包含了残缺于其中。是否能拥有,就看人是否能包容。

读中国读后感篇六

20xx年“决战现代化”主题读书活动,第一批阅读市干教推荐了50本书。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关系,本人认真研读了几本与自身相关的书籍。其中《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一书让我印象深刻、获益匪浅。下面我就主要谈谈在此次主题读书活动中,对于研读了这本书后的心得体会。

精神家园是指心灵获得安慰的地方,精神寄托之所。精神家园既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向心力,也是某个具体个体安身立命的精神之柱。

中国人的精神家园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精神。它所反映的是中华儿女在长期共同生活、共同奋斗和共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道德模范、精神气质、情感态度等凝聚而成的民族精神合力。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在长斯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就是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执著追求,是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如果是普通干部,那们坚定的理想信念,牢记的宗旨意识,就是正确的精神归宿;如果是领导,那么,清正廉明的操守,为民的服务思想,就是正确的精神支撑。作为乡镇机关的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我认为我们的精神家园,就是要洁身自好,一身正气,带领群众将南丰建设成“实力强劲、品位高雅、民风淳朴”的'江南现代化新城镇,提高南丰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

当今社会,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已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现实意义,这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这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扩大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越来越有条件来重视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网络普及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出现多元化趋势,特别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以及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许多人的心理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冲突越来越大,一些人道德失落,信仰迷茫,迷失了人生方向,形成了心灵的空虚,这就是当代人的心灵冲突。要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化解人的心灵冲突,就必须弘扬中华文化,安顿人们的心灵,建设精神家园。

其次,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需要。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交融也迅速增多,特别在西方强势文化冲击下,如果不重视弘扬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那就很容易失去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使我们民族的文化身份变得模糊不清,甚至造成一些人淡化自己的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接受的西方文化也越来越多。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俘获,丧失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成为某些西方大国的“文化殖民地”.

再次,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提升核心价值理念,建设现代化社会的需要。现代化社会需要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而建设和谐文化,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等等,这都需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需要重视人的精神归宿和核心价值。

三、如何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

一是加强教育。要建设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还须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文化教育。比如,要善于联系人们的精神需要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实际进行宣传教育,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大众教育经验,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资,尽量降低人民群众接受文化的成本。又如,应当加强对青少年的礼仪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课中应适当增加礼仪教育的内容,从家庭礼仪到社会礼仪。只有通过全方位的文化建设,才能使人们真正懂得真善美,自觉抵制假恶丑,形成健康的现代意识和社会风尚,为我们中国人营造美好的精神家园。

二是弘扬中国文化。首先,应该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继承和发扬我们祖先留下来的灿烂文化。其次,我们在对外文化交往中,一方面,要对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充分的自信心,不要迷失自我,不要盲目崇外;另一方面,要有开放包容的精神,主动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要从小事小节做起,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自觉抵制低级、庸俗、腐朽的生活方式。事实说明,不论外界的诱惑多大,只要自身关口把得严,努力做到慎独、慎微、慎初、慎欲、慎名,时刻保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各种细菌侵蚀和腐化就会被拒之门外。共产党员更要虚心接受组织和群众的全面监督,时刻用共产党人的标准和宗旨检查对照自己,把全部的才能、精力和热情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做到思想不浮躁、步子不乱套,时刻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

读中国读后感篇七

我们有幸生活在处处有真情的社会主义的中国,没有感受到像于勒所遭遇过的那种炎凉世态。

我们中国文化在很多领域是引领世界的。比如刚才有人告诉我,这是唐代的美女、这是宋代的美女。每个人都知道,唐代的美女以胖为美,世界各国都学我们胖。我相信日本的和服是当时看到我们唐代的美女拖了个背影,他看错了,回去学了个和服。我说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唐代的文化引领世界。日本学的最好,在日本会看到很多唐代的建筑。日本有很多缺点,但是它有一点做得很好,就是把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结合的非常好,但传统文化的根本是我们中国的唐汉文化。

从历史来看,我们的文化在唐、宋,包括明朝都是在世界领先的。十七世纪的欧洲,拿破仑时代的贵族阶层以收购中国的瓷器、使用丝绸和饮茶为荣,就像我们现在用了苹果电脑和开着奔驰600的感觉一样。如果当时拿破仑享受一下我们刚才一开始的茶道,他一定会很震撼。其实今天我还忘了一点,今天我喝了一段人生中最美味的文化茶。今天这个文化茶很少见,其实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很多一定阶层的人家里都是这样喝茶的,你看看我们中国人是不是有文化。

到了1860年,我看到的数据是,英国人开始文化领先,靠他们的文艺复兴,靠他们的工业革命产生了现代的机械工业,形成了日不落国家。英国领先世界靠的是什么?工业革命是后来的,首先靠的是宗教,第二靠的是英语、法制、军舰。你会发现,最后它的军舰没了、日不落国家没了,但是它的文化依然引领世界,它的英语、法制依然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使用。看看文化是多么的厉害,影响世界、影响人类多么伟大的一项工具。

读中国读后感篇八

当我读到闻一多在自然博物馆跟讲解员辩论和反驳美国学生对中国的羞辱时,不禁被他那种骨气所打动。他明明可以在美国迷恋高楼大厦,过好生活。但是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自己是个中国人,就要像个中国人。

自然博物馆之行,使闻一多对苦难的祖国更加思念。他给国内的朋友写信说:“不出国不知道想家的滋味。但是不要误以为我想的是狭义的‘家’。不是!我所想的是中国的山川,中国的草木,中国的鸟兽,中国的屋宇,中国的人!”闻一多是多么的思念祖国啊!如果是我,我肯定没有他做的好。我读过这篇文章后,我更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

然而,有些中国留学生却渐渐的看不起自己的祖国了。他们迷恋美国的`高楼大厦,一心想留在美国。每每和他们谈起祖国时,总说这也不是那也落后。闻一多看不惯他们的行为,常常提醒他:“身为中国人,就要像个中国人!”

闻一多还专门写了一首诗叫做《我是中国人》来表达读祖国的热爱。诗中写道:

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民族!

五岳一般的庄严正肃,

广漠的太平洋的度量,

春云的柔和,秋风的豪放!

……

我没有睡着!我没有睡着!

我心中的灵火还在燃烧;

我的火焰他越烧越燃,

我为我的祖国烧得发颤。

……

闻一多那种骨气,那种不忘祖国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我们国家是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虽然我们国家不是很富裕,不是很强大,落后就要被别人欺负,不要让别人对我们中国人畜意侮辱。为了使我们的国家发展壮大,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象闻一多那样,不但不迷恋美国的高楼大厦,不忘自己是个中国人。俗话说:“狗不嫌家平,子不嫌母丑”。我是中国人,我是祖国的孩子,我从小发奋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技术知识,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美好。

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象闻一多那样,“身为中国人,就要像个中国人!”

我要做有骨气的中国人。

我要做有知识、有贡献的中国人。

……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祖国颂读后感(大全7篇)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接下

    田园赋读后感 田园交响曲读后感(通用5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最新醒悟的读后感(实用5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

    最新莎士比亚戏剧的读后感(优质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我

    蛋壳船读后感(汇总5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

    创业的书的读后感(精选5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

    读后感参考 分析与思考读后感(模板5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

    2023年渐的读后感(优秀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

    最新老鼠读后感(精选5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最新杨家将读后感(汇总10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