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读项羽本纪有感 项羽本纪读书心得个人有感(优秀5篇)

时间:2023-09-30 作者:GZ才子最新读项羽本纪有感 项羽本纪读书心得个人有感(优秀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项羽本纪有感篇一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项羽虽然失了天下,但却得到了后世人的肯定。而我们今人活在当下,有的人为了金钱忙忙碌碌,有的人为了名利尔虞我诈,有的人为了美色朝秦暮楚,有的人为了一时安逸玩物丧志。试问有多少人能够像项王一样活出自己最最真实的一面,即使历经沧海桑田,如今回首仍然让人感觉到如此的鲜活如此的呼之欲出。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放下书本,拾起心情,却又感觉是如此的感慨良多。每天都要把自己藏在面具与外衣之下,在很多人的价值观的压迫下生活。虽然能得到上级的肯定,得到朋友的羡慕,却在这日复一日的庸庸碌碌中失去了自我。到头来也许我们的墓志铭上会有华丽的语句来形容我们短暂的一生,但是这是否就是我们想要的呢?人人生而不同,但是很多人都走上了同样的路,重复了同样的事,人的个性在社会的砂轮不断的砥砺下变的暗淡。

项羽的一生可能比我们很多人都短暂,但是他活的是如此的本色。虽然他会因为久攻不下而把别人的父亲妻子架在油锅上要挟;虽然他会因为一个官职,把已经刻好了的官印拿在手上反复把玩却不舍得给;虽然他会因为一句“沐猴而冠”而暴跳如雷;虽然他会为了一个歌姬而愁肠百转。但是谁又能说他不是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毫无顾忌的展现了出来呢,比起那些在乎“众口铄金”而畏首畏尾,首鼠两端,总把自己藏在迷彩下的人项羽的这些缺点反而更让他显得亲切与真实。

往事越千年,在品读《项羽本纪》的时候或许才真正能体会李清照发出的“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感慨。在大浪淘沙,泥沙俱下后,细心去捡拾,会发现原来项羽带给我们的率真与不羁是如此的珍贵,如同一颗夜明珠在冥迷的夜中照亮了前进的路。

读项羽本纪有感篇二

现在,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不记得是谁说了这番话,但觉得这话特别正确,且特别适合拿来考量项羽。

《项羽本纪》可算是《史记》里的一篇奇文:从史记的体例看,“本纪”是不该为一个失败的“草头王”作传的,它属于坐了江山君临天下的封建帝王。项羽没有坐江山自然也没有君临天下,却享受了“本纪”的待遇,不能不说这个“待遇”是司马迁给他的。然而正因司马迁给了项羽高级待遇,我们才看到了一个有着悲剧性格的失败的英雄形象,司马迁以其悲剧感极强的审美眼光给了我们一个血肉丰满的项羽,从项羽的身上,不同时代的人们都可以汲取一点精神营养,当然有的是从正面汲取,有的是从反面吸取。

在中国从来都是成者王败者寇,成功的让后世景仰,世人称道,而失败者则会被万夫所指世人不屑,但项羽却是一个例外。项羽最后败在了刘邦的手下,自刎在乌江边上,虽然他败了,但项羽在人们心中从来都是一个不可一世的大将军,一个让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大英雄,刘邦虽然胜了,但我们听到的更多的人们的贬低;项羽虽然败了,但我们给予他的却多是同情与奖掖。有人说是刘邦打败了项羽,有人说是韩信打败了项羽,但我认为是项羽自己打败了自己,在那个年代,除了他自己,没人可以打败他。

项羽小时候学文但不感兴趣转而习武,他叔叔对他说武学习得再好不过是敌一人敌十人,要敌万人就得学习兵法,项羽听后很感兴趣,转而苦读兵书,同时也习文练武。那时候有一句话叫“楚人三户,亡秦必楚”。意思是说即便是楚人只有三户了,最后也一定会灭掉秦国的。项羽从小志向远大,他暗暗立志要推翻暴秦。曾有个故事,说是项羽年少的时候看到秦王带一帮人浩浩荡荡在江中游玩,秦王被众人护拥好不气派,项羽看到了就对身边的人说“彼可取而代也”,令旁人大惊失色,他叔叔在边上听到了,知道项羽非常人也,志存高远他日必成大器。

项羽精通兵法,力能举鼎,文武双全,同时具有先天的领导力和不凡气度,他懂得带兵最重要的是要立军威,项羽一向言必行,行必果,他武力过人,有万夫不挡之勇,同时能征善战,足智多谋,带兵打仗所向无敌,仿佛出世就是与众不同的大人物大英雄。

项羽除了上述特征外,最重要是他非常的自信、坚强、果敢、威猛,这样无比的自信,使他很少相信别人,他只相信自己。他个人能在万敌之中进退自如,百万雄兵指挥起来同样应对自如得心应手。但同时他也刚愎自用、性情暴戾,他的能力优秀,使他常常目中无人,口出狂言,一般人在他眼里都是凡夫俗子,极少有人能让他敬佩。

项羽最大的错误不是鸿门宴上没杀掉刘邦,而是对于韩信的轻视。韩信本是在项羽手下当差的,韩信熟读兵书,有谋略有胆识,对军事之事了如指掌,能忍他人胯下之辱就是为了不负生平所学,为了有朝一日出人头地。他在项羽帐下时虽是小兵一个,但每每都能未卜先知,对项羽的作战思路了如指掌,后来在钟离昧推荐下到项羽帐下,让项羽授他一个好职位,可是项羽偏偏对自己过份自信,目中无人。他虽然知道韩信有谋有略对作战之事更是有独到之处,但他看不起这个曾经的“胯下小人”,他认为韩信这样的人如果也当了将军那将对他项羽的不敬,会给他项羽丢人,这使他没有重用韩信――他的最大对手。这是项羽最失败的地方,虽然英雄一世,但没能逃过世俗的偏见,以有色眼睛来对待一个天才。

项羽是一员名将,他的致命伤是不懂政治,却在打了几场胜仗之后,忽然间自以为很懂政治。政治比军事复杂得多,绝不是一个习惯于发号施令、政治资质平凡的军事将领所能胜任。项羽不但自认为他能够胜任,而且还游刃有余,他就注定的要付出代价,并连累千万无辜的人,跟着付出代价。

秦末是一个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刘邦、项羽、韩信、张良、陈平、萧何、樊哙,这些人都是英雄,但他们是不同的英雄,刘邦属于政治,张良、陈平、萧何属于谋士,韩信属于军事,而项羽,我认为他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没有遮掩顾忌、不计利害成败的英雄行为,因此在“成者王败者寇”这样一种历史传统中,项羽依然能得到人们的凭吊和同情。

司马迁以他的雄健之笔,动摇了一个几乎不可动摇的俗见:成王败寇――最起码项羽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还是英雄。他的悲剧显然是性格悲剧,然而司马迁笔下项羽的不完美性格恰恰具有非常震撼人心的审美价值。

读项羽本纪有感篇三

优秀作文推荐!读《史记》项羽本纪篇,钜鹿之战、四面楚歌、垓下之围等,都可看出项羽是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猛将,但是有勇无谋、刚愎自负,最终导致了英雄末路,自刎乌江。

项羽求学无耐心,“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於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虽不肯学,钜鹿之战却能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大破秦军;战场英勇无比,无惧无畏;但鸿门宴上却又优柔寡断,没能狠下心杀刘邦。

有勇无谋、用人不当、偏听偏信,失去将士谋臣之心;性格残暴又让其失去民心。

性格上的严重缺陷,即使连续多场大胜,却因一场大败,而无力回天,感叹“时不利兮骓不逝”!甚至没有卧薪尝胆、东山再起之心。

读史读古人,除了向古人学习,更重要的是自己从自身上反思。

说项羽身上有性格缺陷,那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呢?

我们身上没有项羽的勇就罢了,但我们都有各自不同的缺陷。

比如,项羽求学无恒心,浅尝辄止,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呢?读书不够深入,甚至坚持也没能坚持多久。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

不管求学,还是工作,或者精通一项技能,莫不是在孤独中孜孜以求、试错、反馈、练习、继续尝试,周而复始,经年累月才能有所成,却又往往急功近利、毫无耐心。

比如,听不得别人的忠言逆耳,虽没有项羽的愤而杀人,却也常常听不进良言。

至于谋略、策略,不管学习,还是成长,都可以慢慢学习、成长,关键是即使遇到挫折,也坚持,培养自己坚毅的性格。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以此敬大英雄!

读项羽本纪有感篇四

《史记・项羽本纪》(后文均称“羽纪”)历来是《史记》名篇。太史公可以说是非常用心而写的。历代学者、文人对羽纪推崇备至。我也曾几次读过羽纪,几年之前我讲过《项羽之死》,都觉得既然项羽并未称帝而却能位列本纪,实在是太史公对项羽“青睐”有加。

最近再读《史记》,最开始是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而来,本想吃老本,却忽然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曾一次性的系统的读过全书。从读过全书的角度再来读羽纪,忽然发现和原来的感觉大不一样了。

再读羽纪,忽然觉得之前自己对太史公的“秉笔直书”少了一份真挚的虔敬,多了一丝从众的“阿谀”。

项羽能入本纪,我们必须要从《史记》全书来读,断章取义去读,则辜负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太史公精神”。

其实说本纪是记录帝王一说,并不够严谨。前有《秦本纪》洋洋洒洒记录大秦帝国的崛起的漫漫历程,后有《吕太后本纪》细致传奇记录一位握有实权而没有帝号的女枭雄。羽纪的位置,前面是秦始皇,后面是汉高祖。项羽正在其中,恰恰说明,太史公只是把项羽看成是一个时期内的全国号令发出者,执政当家第一人。

夜深至此,戛然而止,改天再续。

读项羽本纪有感篇五

之所以称之为粗读,主要是时间不足,又患于文言文功底的浅薄,几乎只是草草浏览,若要说读懂,则还是靠了译文。虽说如此,凭借这次的阅读和已往对项羽这个人的认识,还是产生了一些想法与见解,借此表述一下而已。

他是狗熊,亦或是一代枭雄?读罢掩卷,这个问题却始终挥之不去。也许,项羽真就是两者的统一吧。若是客观的评价历史,单方面的不满,单方面的崇敬都是不可以的。虽说《史记》中掺杂了许多司马迁的观点,字里行间溢出的是他的感情,他的思想,但是,却仍旧有许多地方,他的情感与我的情感产生了共鸣。我不是历史学家,我不指望着什么还原历史真相,我更渴望从人性,从项羽的本质上来阅读《史记》,从中发掘我想要的。

他是雄。他是贵族出身。“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在封建社会初期,贵族出身,加之秦王暴政,项羽不知凭此笼络了多少民心。又加之“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更是说明了项羽先天条件好,有着成为一代豪杰的各种条件,枭雄之相!

他是熊。本已接近“天下无敌”的他,在鸿门宴上坦言“此沛公左司王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如此出卖了为他报信的曹无伤,可见做人之无心机;又“君王为人不忍”,不杀刘邦,错失良机,可见之优柔寡断;又“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显示其人目中无人,骄傲自大,不够低调。

他是雄。汉二年春,“项王乃西从大萧,晨击汉军而来,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谷,泗水,杀汉卒十余万人”。体现了他的作战才能,英勇善战,为人们所敬佩,感慨。

他是熊,碍于面子与那层虚荣与羞耻之情,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亡我,我可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自刎而死。“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他失去了最为宝贵的东西――勇气与希望。过了江东,发生了什么事情,又有谁会知道呢?历史也许就在项羽的一念之间而被颠覆,为什么不勇于尝试呢?逃避的人是胆小的人,胆小的人绝不是勇士!

他是雄。司马迁曰:“夫秦失政,陈涉难守,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王诸侯来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他是熊。司马迁又曰:“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为征经营下下,五年卒之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由引观之,项羽的确是“熊”与“雄”的统一。既然没有绝对,没有所谓的尽善尽美,那么我将尽力学习项羽的“雄”的一面,摒弃项羽“熊”的一面,“博古以为通今”,就让项羽的故事永远尘封在历史的卷轴之中,让我的故事在明天更加精彩!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节致辞(实用1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

    先进事迹材料共多少字 先进事迹材料(优质8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

    2023年电厂党员事迹材料(实用7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

    2023年母亲节幼儿园老师发朋友圈文案(精选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

    中西式婚礼策划方案 西式婚礼策划方案(优秀9篇)

    确定目标是置顶工作方案的重要环节。在公司计划开展某项工作的时候,我们需要为领导提供多种工作方案。方案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方案。以下是我给大家

    弱电施工信息 安全施工协议(大全1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

    最新医院评审的心得体会(优质5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

    实践报告中的实践形式填(模板5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通过报告,人们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深入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

    校长国旗下讲话心得体会(优秀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2023年小学数学教师个人校本研修总结报告(模板5篇)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