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大全(13篇)

时间:2023-10-30 作者:QJ墨客精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大全(13篇)

事迹材料可以是一种文学形式,也可以是一种教育工具,它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触动性,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究。这些事迹材料范文是对人性的赞美,对努力和奋斗的礼赞。

精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大全(13篇)篇一

杨善洲,男,汉族,施甸县人,中共党员,1927年生,曾任中共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区、县主要领导,担任地委领导近20年,工作35年来,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986年6月退休以後,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0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峰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修建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了4公里多的输电线路,使深居大亮山附近的村寨农户,通电通路。1991年6月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9年8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2000年12月被全国环保总局授予“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2002年被评为全省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2004年10月被评为全国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2010年9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在《人民日报内参》第1542期《六十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记云南省保山市原地委书记杨善洲)一文上作出重要批示:云南省保山市原地委书记杨善洲六十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他的进行事迹和思想境界十分感人,他是老干部中突出的优秀共产党员。建议作为创先争优的重大典型予以宣传。

省委书记白恩培的批示:杨善洲同志六十年如一日,恪守信念,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他始终如一地践行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了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是我省老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创先争优”的突出典型,是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望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精心安排,结合“创先争优”深入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

坚守信念绿染大亮山。

--记保山市人大代表、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

人们真正体会到杨善洲造林之举的功德无量是在这场百年一遇的旱灾中。

“给乡亲的承诺总得兑现”

“担任地委领导期间,有乡亲不止一次找上门,让我为家乡办点事情。我是保山地区的书记,哪能光想着自己的家乡,但毕竟心里过意不去呀,是家乡养育了我。于是我就向他们承诺,等退休后,一定帮家乡办点实事。”关于种树,年逾八旬的杨善洲这样解释。

为了实现“帮家乡办点实事”的承诺,杨善洲把目光锁定在施甸县城东南44公里处的大亮山。杨善洲的家乡就在大亮山脚下的姚关镇陡坡村,儿时,母亲常带他到山上挖野菜、草药等到集市上卖。原来这里林木参天,当年大炼钢铁时大量砍伐树木,后来当地贫困农民又大规模毁林开荒,原本翠绿的大亮山变得山秃水枯,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周边十几个村寨陷入了“一人种一亩,三亩吃不饱”的困难境地。“再这么下去,子孙后代的日子可怎么过?”杨善洲忧心忡忡。

退休前,杨善洲到大亮山实地考察,家乡的人听说他要回来种树就劝他:“你到别处去种吧,这地方连野樱桃树和杞木树都不长。”然而,他还是来了,他以普通大山之子的身份带着一颗赤子之心回来了。退休当天,杨善洲背起铺盖,赶到了离大亮山最近的黄泥沟。翌日,大亮山国社联营林场正式挂牌成立,那天,他们人挑马驮把粮食、行李搬到离公路14公里远的打水杆坪子,临时搭建了一个简易棚安营扎寨。深夜,狂风四起,棚子被掀翻,倾盆大雨又不期而至,几个人只好钻到马鞍下,躲过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就这样,杨善洲带着县里抽调的几个同志开始了艰苦创业。

很多年之后,人们都还记得杨善洲初上大亮山时的情景。那时他住在用树杈搭起的窝棚里,脚上穿着草鞋,俨然是一个放牧的老人。后来,得益于省里的资金支持,林场终于盖了一排简易的油毛毡房,杨善洲和工人们在里面一住就是近10年。10年后,当他们用砖瓦平房取代油毛毡房时,破败不堪的油毛毡房已被四周的绿荫所掩盖。1999年11月,手提砍刀给树修枝时,杨善洲不幸踩着青苔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但半年后他又执意爬上了大亮山。从此,他再也离不开拐杖了。

2009年4月,杨善洲把自己用20年时间辛苦创办的大亮山林场的经营管理权,正式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林业局。有人算过一笔账:大亮山林场共占地7.2万亩,其中5.8万亩华山松中有3万亩已郁闭成林,按1亩地种200棵树,一棵树按最低价30元计算,大亮山林场的活立木蓄积量价值已经超过3亿元。

这就是一位老地委书记帮家乡办的实事。“没钱买苗木,只好去街上捡果核”

在杨善洲最早种树的山坡上,我们看到了一些造型优美的大树,很像巨型盆景。“盆景要是能长这么大就好了。”我和当地宣传部的同志开玩笑说。“算你说对了,这些树还真是盆景移栽过来的。”他们应道。啊?我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要把大亮山变成林海,需要大量的树苗,可没有资金去哪弄树苗呢?杨善洲可谓绞尽了脑汁。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每天和林工们带上工具,到处寻找树苗。树苗太缺了,以至于他不得不把平时种下的几十盆盆景也全部移种到大亮山上。这些原来摆放在家里的雪松、白梅、银杏,从此在山上尽情地汲取雨露和养分,自由自在地生长,如今这些庭院花木都已经成为挺拔的大树,成为装点大亮山的一抹别致的色彩。

最让人震撼的还不是这些巨型盆景,而是20年前杨善洲从街上捡回来的果核,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大片繁茂的树林。

“当时没钱买苗木,怎么办呢,只好去街上捡果核。”拄着拐杖站在大亮山上最初种树的地方,杨善洲指着一大片林子说。在资金极其短缺的创业之初,捡果核育苗栽种成为杨善洲破解苗木困局的主要途径。每次回到城里,他就到马路上捡别人随意扔掉的果核,然后放到家里用麻袋装好,积少成多后便用马驮到山上。

原地委书记到大街上捡别人扔掉的果核,这在当时成为轰动保山地区的新闻。可是杨善洲不在乎,林场资金紧,省一个是一个。“可你是地委书记啊,在大街上捡别人吃剩的果核,大家会怎么想?”有人开导他。“那是他们的事,不花钱就能弄到种子,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好。”他说。一次在街上捡果核时,杨善洲不小心撞到了一个小伙子的自行车上,小伙子大发雷霆,冲着老人破口大骂。旁边有人赶紧过来把小伙子拉到一边,告诉他那位老人就是原来的地委书记。小伙子顿时傻了,他怎么都不会想到这个毫不起眼的在他看来甚至有些卑微的老人会当过那么大的官。杨善洲却丝毫不理会旁边发生的一切,依然低着头自顾自地捡他的果核。每年的端阳花市是保山的传统节日,也是果核最多的季节。每每这个时候,杨善洲就会发动全场林工,一起到街上去捡果核。如今一个个小小的果核,都已在岁月轮回中演变成为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果树。

“正是因为有老书记带着干,我们才能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一步步挺了过来。”林场的工人说。

20多年前,初上大亮山的杨善洲头发只是灰黑,如今却已满头飘雪……。

“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

大亮山林场带给当地群众的好处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显现和显著起来。

创办林场之初,省林业厅、财政厅给大亮山林场拨付了100多万元,对杨善洲造林之举给予支持。当时,需要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慎重考虑后,杨善洲用这笔钱在大亮山修了一条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起了5公里长的高压线,盖了一排简易的油毛毡房,并挤出7万元为附近的四平寨通了电。通路、通电为植树造林奠定了基础,也大大推动了当地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

大亮山林场最显著的社会效益表现在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的人畜饮水难题。场长董继军告诉我们:“林场现在承担着3个乡镇11个村委会70个村民小组2.5万人的饮水供给任务和两个糖厂的蔗区灌溉任务。”我们来到了距离大亮山林场20多公里的陡坡村大柳水自然村,杨善洲就出生在这里。“新中国成立前,因为饮水太困难,这里的村民婚丧嫁娶,用水都要纳入人情簿子。”老书记说。可是,走家串户后,我实在难以相信这个地方曾经饮水困难到那种程度,我们看到的情况是,各家各户都通了自来水管,拧开开关就有清泉汩汩流出。

大亮山林场采取的是“国社合作”营运模式,即由村社集体为单位出林地,由国家进行植树造林,产生的经济利润按一定比例双方分成。“这些年,大亮山林场都只是进行抚育型间伐,带给当地老百姓的经济效益不是很明显。2006年到2008年,林场共支付给村集体4万多元的分红。”董继军说。2006年,林场建起了一所木材加工厂,加工抚育间伐的林材。到2008年3年间,林场共支付给当地村民间伐林木、加工林材的劳务费超过了36万元。

不久前,施甸县政府用大亮山林场做抵押,贷款1.7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中1亿元已经支付到位。

发端于大亮山林场的植树造林热情还波及到了更广的范围:“这些年,感觉整个施甸县的植树造林热情都在上涨。”穿行在林海中,县委宣传部的同志感慨地说。我们从林业部门了解到这样一组数据:1988年施甸县的森林覆盖率为17.1%,2009年提高到了44.8%。

在担任大亮山林场义务承包人的20年间,杨善洲接受的唯一报酬是:每月70元的伙食补助,1996年,随着物价上涨,林场将补助标准提高到了100元。2009年底,保山市委、市政府为杨善洲颁发特别贡献奖,并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今年5月,杨善洲将其中的10万元捐给了保山一中,6万元捐给了林场和附近的村子搞建设。

“我只是在尽一名党员的职责,只要活着,我就有义务和责任帮群众办实事。”杨善洲说,“实在干不动了,只好把林场交还给国家,但这不是说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是要接着帮老百姓办,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

杨善洲有3个女儿:大女儿至今务农;二女儿在县城当小学教师;33岁的小女儿杨惠琴是保山烟草公司的普通员工。杨惠琴对父亲的记忆是:小时候总是很晚回家,第二天早早就走了……“但是我们全家都敬爱父亲,知道他全心全意投入了工作”

杨善洲说:“愧对我的妻子和女儿啊!过去长期在区、县、地岗位上工作,没有顾得上家里,没有尽到做丈夫和父亲的责任,欠下了永远还不清的债。现在,我每月的工资,主要都给她们。我也抽出一些时间关心她们。”

杨善洲的妻子张玉珍至今还是乡间农妇。15年前我访问过他们家,常年辛苦的田间劳作使妻子比杨善洲显老。那时杨善洲就告诉我,妻子“农转非”的报告都被他“压住了”。因为手下有不少局长、处长的妻子还没转,地委书记的妻子就不应该先转。

最近,认真学习了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使我深有感触。我们要学习他始终如一的坚守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要学习他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学习他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他曾经是地委书记,是一个受人敬重的“大官”,退休之后完全可以享受许多人羡慕的安逸闲适的晚年,可他偏偏一头扎进家乡的荒山,用20余年的时间,用生命的余热把曾经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为官30余载,他把全部的心血和热情都用在了为人民群众办事实上,回家的时间极少。他的小女儿在奶奶生病时,才第一次看到父亲回家,当时她已经8岁。他的老伴一直是农民,组织多次提出把他家人转为城镇户口,他坚决不同意:“我相信我们的农村能建设好,我们全家都乐意和农民同甘共苦建设家乡。”我们就是要像他那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2009年4月,杨善洲无偿向施甸县林业局移交活立木蓄积量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的经营管理权,移交中不沾林场一点好处,不带林场一根草……”

“大亮山上,杨善洲的全部家当是一张简易床、一张学生用的书桌、两个小坐凳、一个火盆、一把熏满火烟的烧水壶,旁边是用来煮药的两个小罗锅、四个小碗……”

曾被一代代英雄模范、先进典型人物感动过、激励过的我,每当拾起《杨善洲先进事迹材料》,总是被他胸怀大爱、赤诚一生的事迹所打动。杨善洲同志“忠”、“诚”、“勤”、“检”、“信”的优秀品格,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始终如一的高尚情操。今天我们缅怀先进、学习先进,就是要传承和发扬他们的信仰追求,不断矫正和找准自己的生命航向。

——学习杨善洲同志忠以报国、恪守信念的执着精神,在创先争优中锤炼政治品质。忠诚于党和人民,是共产党员最基本的政治品质和要求。杨善洲同志退休后放弃省城的舒适条件,带领家人和群众扎根荒山、植树造林,正是怀着对党的忠诚、对家乡和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把全部精力倾注山区的治理和发展,把整个身心献给了山区人民,用言行诠释了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给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

当前,有人对忠诚于党的时代价值认识模糊,有的甚至片面认为忠诚于党是“老话题、老经验、老传统”,是空喊口号,无需费时劳神重新再提,殊不知这就是理想信念淡化的问题。学习杨善洲,我们就是要学习他忠以报国,恪守信念的执着精神,把党和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党和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党和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自觉地把推动改革发展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在推动发展中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学习杨善洲同志诚以修身、一心为民的探索精神,在创先争优中培育公仆情怀。“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是胡总书记对每个党员干部的要求。杨善洲同志担任保山地委领导20多年,退休后植树造林20多年,始终坚持群众利益高于一切,殚精竭虑地为群众办事,无愧于诚以修身、心系人民的“公仆”称号。当下,党的改革发展事业步入关键时期,意识形态多元化,诱惑不断增多,一些人不能经受考验,只顾追求个人利益,在工作上得过且过,脱离甚至背离群众,对党和国家形象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学习杨善洲,就要学习他诚以修身、一心为民、求是探索的精神,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永葆公仆本色,全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致力于为群众更好地服务,甘做人民的公仆,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事业中去,以对党和人民的忠心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学习杨善洲同志勤以自强、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在创先争优中改进工作作风。拥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具备无私奉献的高尚境界和优秀品德,是共产党人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之一。杨善洲曾经是地委书记,为官30余载,把全部的心血和热情都投入在了为民群众办实事上,受人敬重,退休之后又放弃安度舒逸闲适的晚年,用生命的余热把家乡的荒山变得山清水秀,多次被授予全国“绿化标兵提名奖”、“环境保护杰出贡献奖”等,无论为官还是做事,从不谋私求利,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如今,奉献和勤奋在部分人看来太“老套”,他们更愿意讲求回报和享受,突出表现为工作作风“散”、“满”、“推”、“浮”、“混”。学习杨善洲,就要学习他勤以自强,恪尽职守的奉献精神,倡导忘我工作、无私奉献,顾全大局的精神境界和工作作风,自觉抵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始终坚持把实现远大目标和做好本职工作统一起来,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干事。

——学习杨善洲同志检以养德、知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在创先争优中树立高尚情操。杨善洲甘于清贫,一生清正廉洁、生活简朴,从不以职务之便为家人和身边人员谋取任何私利。他身居简陋的住所,工作在寂寞的深山,始终以苦为乐、以苦为荣,为了人民和自己心中崇高的事业无怨无悔地奉献,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和人格力量鼓舞和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感召和引领着人们为建设美好家园而不懈奋斗,充分体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忠于使命的优秀品质。在物质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的今天,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不断受到西方享乐主义的侵蚀,重物质享受,轻精神修为已经成为一些人的时尚追求。部分人虚荣心作祟,讲排场,比阔气;部分干部喜好公款消费,铺张浪费,助长了歪风邪气。学习杨善洲,就要学习他检以养德,知行一致的革命精神,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学习杨善洲同志信以立业、矢志不渝的无私奉献精神,在创先争优中坚定政治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动力之源。杨善洲30岁担任县级领导,39岁担任地委副书记,50岁担任地委书记,在地方党委部门工作的40多年间,牢记党的宗旨,保持平民干部本色,带草帽,穿草鞋,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呼他为“草帽书记”;他60岁退休又毅然奔赴深山植树造林20余年,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到收获劳动成果的时候,把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自己不要任何报酬,这就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共产党员矢志不渝的无私奉献精神,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

由于党和国家的事业正处在社会变革和转轨变型的环境中,新问题不断提出、新矛盾不断凸现,其中就有部分人信念动摇,迷失方向甚至误入了歧途。学习杨善洲,就是要学习他信以立业,矢志不渝的实践精神,既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又要做一个让群众信得过的人,忠诚党的事业,不断校正人生目标,不断清除身心污点,排除干扰和诱惑,用干事创业的实践精神推动党的事业向前发展。当前,正是创先争优活动实践承诺和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全局上下要把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作为实践承和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全局上下深入发动、广泛宣传,掀起了学习杨善洲同志事迹的热潮。作为一名农业工作者,更应以杨善洲同志模范事迹为榜样,在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中,把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继续传承和发扬杨善洲同志“忠以报国、诚以修身、勤以自强、检以养德、信以立业”的优秀品质,用心把党的决策部署和各项惠民政策及农业科技措施贯彻好,落实好,用心把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任务完成好,在科学发展中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精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大全(13篇)篇二

柴生芳从来不把自己当作“官”。他常说,我是农民的儿子。在临洮,他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全县323个行政村,他走了近300个。

看着长达140页的临洮县扶贫攻坚6年《方案》,我就想起了柴生芳的心血和汗水。省委作出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战略部署后,柴生芳认为,要落实省委精神,就必须首先摸清家底、了解农民意愿。在他的提议下,县里组成三个工作组分赴各乡镇、各行政村摸底核查。他还指导设计了一份详尽的“‘三农’情况普查表”,大家都惊诧地说,柴县长真是把工作做到家了!

看着交通扶贫攻坚示范试点县项目施工现场,我就想起了柴生芳抓工作的执着。柴生芳说:“当县长,就一定要让老百姓能走上硬化路,喝上自来水,住上砖瓦房。”他先后六次到交通运输部汇报项目。如今,投资9亿多元的交通扶贫攻坚示范试点县项目落地临洮,两年内将修建各类道路1100公里。

看着柴生芳坐过的那辆旧越野车,我就想起了他丈量过的城镇和山村。今年4月29日,他去一个村调研。途中,一辆摩托车挡住去路,随后又围上了20来人。柴生芳弄明白了群众恼火的原因后,又走访了七八个农户。回到县里,柴生芳就跟我沟通,决定第二天就派调查组进村。根据调查结果,重新确定了低保户,向群众公布了集体收入情况,乡党委调整了村支书。村民们没有怨气了。

就这样,一桩桩、一件件,柴生芳同志模范地践行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践行了共产党员不是要做官,而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成了人民心中的好县长。

柴生芳普通而又光辉的经历,生动地印证了这句话—“要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事实证明,当初组织选择他是完全正确的,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三严三实”,为班子成员树立了标杆。

看着柴生芳办公室那扇已经紧闭的门,我就想起了他开门办公的往事。

看着这一摞熟悉而又陌生的笔记本,我就想起了柴生芳平凡而又伟大的点点滴滴。

他在笔记本里经常这样记下他的心声,“不为官大官小而烦恼,不为利多利少而计较”。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柴生芳笔记本的扉页,大大地写着“此木生芳”。他用这4个字诠释了自己的名字,诠释了自己的追求,诠释了自己的人生。是的!他就是一棵参天的大树,沐浴着党的阳光,植根于百姓的大地,向着他所热爱的人民,永远传递着时代的正能量!

精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大全(13篇)篇三

杨善洲(1927.01—2010.10),男,汉族,1927年1月生,云南施甸人,2011年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入党,原任保山地委书记,1988年退休,2010年10月10日因病逝世。杨善洲同志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任保山地委领导,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

义务植树绿荒山晚年做出新贡献。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当地农民缺衣少粮,就开始大规模的毁林开荒,原本翠绿的大亮山生态遭到极大破坏,山光水枯,荒凉空旷,山石裸露,山间溪流逐年减少乃至枯竭,当地农民饮水大多要到几公里外的地方人挑马驮,周边十几个村也陷入“一人种三亩,三亩吃不饱”的贫困境地。为了增加粮食产量,村民只有进一步开荒耕种面积,导致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人却还过着艰难日子,那么,我们常说的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不是成了骗人的假话吗?无论在什么时候,何种环境中,我们都不能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都应该把坚持党的宗旨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杨善洲下乡途中,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种包谷就种包谷,他的足迹遍布保山的村村寨寨,为改变保山地区的面貌,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他经常拿出自己的钱来,帮助农村生产队购买良种、肥料、牲畜等。一次,听说保山县大官市大队成立了一个茶叶专业组,没有生产基金,到处借钱,马上给送去了800元。有些人感到吃惊:“杨善洲这样埋头苦干和无私奉献图个啥?”他说:“我们共产党员就要像鲁迅说的那样,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输出的是血!”

艰苦奋斗严要求淡泊名利讲奉献。

杨善洲虽然是大亮山林场的主要创办人,但他从不从林场领取报酬。林场场长自洪学曾跟杨善洲谈过很多次,自洪学说:“老书记,多的钱咱们林场拿不出来,一月补助你500元林场还是有的”,但杨善洲一句话就把自洪学顶了回去:“我上山来是种树的,要那么多钱干什么?”保山地区经济协作办公室得知杨善洲的情况后对他说:“老书记,你来做我们的顾问吧,一个月我们给你1000块钱”。杨善洲谢绝了,他说:“我现在是林场的顾问,没有时间给你们做顾问”。

杨善洲无论下乡还是出差,都是自掏腰包,从来不拿林场的半分半厘,也不占公家的便宜。23年来从未在林场报过一张发票和单子,也没有报过一分钱出差费。林场职工感慨地说:“人们都说叫花子还有三担,而我们的老书记连一担也没有。”

精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大全(13篇)篇四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拉开序幕大埔县银江镇副镇长林开樊同志明知普查苦、普查难还是肩负起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组长这个重担他发扬攻坚不畏难的精神欣然接受任务,负责全镇经普工作的组织实施。他深深感到摸清家底责任重大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很重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到这项工作中。

镇经普办成立之初,林开樊同志深感重任在肩,第一次经济普查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谁先行一步谁就会占有一定优势。于是他在没有接到上级安排任务前,从网上下载了大量普查材料进行反复学习,并且把他认为必须掌握的业务要点分发给其他同志学习。在他的带动下,镇经普办形成了学普查、钻普查、议普查的良好氛围,为开展经济普查奠定了坚实的业务基础。

对普查中统计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他首先自已积极参加县普办的培训会,认真学习业务知识,然后分批、分阶段多次组织开展全镇业务培训会,他还不定期召开业务知识答疑会,解决大家普查中的业务问题。特别是对工作中的难题,不上推、不下压,自己想办法,带领大家排除困难,高标准解决好。

二、认真负责,作风扎实。

他对工作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率先垂范。他几乎每天早来晚走,为的就是安排好当天和下一天的工作。每天的经普工作使他精疲力竭,但他仍坚持在经普第一线指挥,无论填表、录入、审核、改错,还是查找遗漏单位都能见到他的身影。他的敬业精神为其他同志所折服,也深深影响和带动了经普工作的其他人员。比如在银江镇明德普查小区,经普查员反复宣传,该小区内的其它个体经营户和单位都按时上交了报表。唯有一家餐厅对经济普查工作一直不买帐、不配合,甚至对普查人员有过分言语。尽管这样,我们的普查员还是胸怀大局,向他们宣传普查政策及相关政策,也表态让餐厅老板相信我们的`一言一行,对报表的各项内容保证进行保密,耐心宣讲了普查员的权力和义务。但是该餐厅老板还是不予填表,对普查员非常冷淡。在这种情况下,林开樊同志多次给餐厅老板打电话,最后找到餐厅老板,亲自把普查报表放在了餐厅,但该餐厅至今也没有完成填表任务。在这之前,不管是送达通知,还是签承诺书,林开樊同志找餐厅老板不下30次,用电话联系近10次,始终没有和他们发生纠纷。但是,在对待该餐厅的经济普查工作上,林开樊同志坚持了原则,坚持了党性,尽到了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

三、精心组织,协调各方。

经济普查是一项涉及全社会、覆盖各方面的工作。林开樊同志深知,仅靠自己一个人强不算强,只有大家强才是真正强。于是,他加强组织协调,坚持以身作则,充分调动全镇普查人员的积极性。在经普的不同阶段,抽调企业办,经管站的干部充实镇经普办。针对经普清查摸底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普查单位数量多、涉及面广的实际,根据工作进度,他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安排工作,每一项工作都实行专人负责制。一项项工作丝丝相扣,紧密联结,这种合理分工,保证了普查工作高效运转。

林开樊同志就是这样一位在普查工作中,既做指导员又当战斗员,带领全镇普查员圆满完成了普查任务。

精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大全(13篇)篇五

“每一个孤儿背后都有一个悲剧性的母亲,有杀死家暴丈夫获刑的母亲,有因重男轻女陋习导致分娩死亡的母亲,有与丈夫感情不和离家出走的母亲。”在担任“儿童之家”院长过程中,张桂梅对女孩接受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得愈发深刻。

这让她意识到,贫困的女孩成为贫困的母亲,贫困的母亲又将养育贫困的下一代,“恶性循环一直存在。”

班里女孩本就不多,张桂梅发现,总有女孩读着读着就不见了,她去大山里找,发现有的女孩十几岁就嫁人了。

“只要母亲的素质高,孩子的素质就高。要解决偏远山区的贫困问题,就必须从提升妇女素质入手。”由此,张桂梅萌发了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从20__年起,她开始为这个看来“根本无法实现”的梦想而四处奔走。

“要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你是不是有神经病?”张桂梅的“宏伟蓝图”遭到不少人的质疑,但张桂梅没有放弃,为此饱尝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

“20__年1月7日,姐姐从哈尔滨打来电话,说哥哥病危,一直喊着我的名字,盼着见我最后一面。恰好当时宣传部通知我9日到中央电视台录制节目。我想北京离哈尔滨近,可以去看看哥哥了。”但到了中央电视台后,热情的编导找了位企业家和张桂梅对话,争取帮她解决女子高中的困难。

那种锥心之痛,张桂梅至今难忘。

精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大全(13篇)篇六

二00四年六月,肩负着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期盼,年仅30岁的徐思晨同志来到贾楼镇陈庄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一名普通的机关干部,自此翻开了人生新的一页。经过一年的奋斗,陈庄村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乡村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农民收有了明显增长,这些成绩的取得虽有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和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更凝聚者徐思晨同志的艰辛和心血。

陈庄村位于洋河岸边6个自村,是一个人口2100多人,耕地面积2400亩,以种植药材为主的大村,本来农民收入应该富裕的村子,由于派系争头,人心浮动。原村“两委”班子思想涣散,观念陈旧,党的宗旨观念不强;村务没召开,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经济结构单一,农民增收无望,致富无门,造成上访事件不断,农业税长期拖欠,该村成了远近有名的老大难村和贫困村,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思晨同志没有退缩,到任后同群众同吃同住、促膝谈心,进行调查研究,经过反复思考,理清了思路,一要建立一个坚强的“两委”班子,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求发展,二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密切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征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三是创造良好的发展经济环境,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奋斗目标是:第一年打基础,站稳脚,第二年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第三年增强发展后劲,拓宽致富门路,彻底改变贫困面貌。理清了思路制定了目标,工作就有了头绪。

一、  建班子带队伍。思晨同志在镇党委支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团结、务实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两委”班子现在的“两委”班子在思晨书记的带领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群众中树起了新形象,为搞好村的各项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二、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到陈庄村不到半年时间里,在上级党委和部门的支持下,徐思晨同志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一道,为群众办了6件实事。第一件实事:今年汛期,连降暴雨,陈庄村又遭到龙卷风袭击,造成大面积农作物被淹,农田积水排不出去,房屋倒塌120多间,树木刮断了1200多棵,经济损失105多万元。受灾后,思晨同志带着村“两委”班子成员同镇包片干部一起为群众清理道路,查看危房。又购置涵管,疏通水路,帮助群众搞好生产自救。由于措施得力,使重灾减到最低程度,市电视台对此作了专题报道。第二件实事;陈庄村本以河灌为主,近年来,由于洋河水位低,河灌逐渐不能适应灌溉,打井抗旱对老百姓来说是最急最盼的事。尤其是去年秋天遇到大旱,群众急需引水抗旱,思晨同志多方筹集资金,在市组织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为村共打机井36眼,解决了群众抗旱难问题,保证了秋种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三件实事:积极宣传税收政策,确保农业顺利完成。由于陈庄村是贫困村,农民收入低,拖欠农业税问题严重,在去年的农业税收缴工作中,思晨同志和村班子成员针对每个自然村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先易后难的工作方法,积极地做工作,讲政策,并请了一位叫胡成山的老人编成快板进行宣传,让群众懂得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加之税改后农民负担也切实有所减轻,保证了2004年的农业税顺利完成。第四件实事:今年入秋有为陈庄村贫困户购买了1500斤面粉,为30户困难户解了燃眉之急,受到群众的称赞。第五件实事:今年秋播期间思晨同志又多方筹集资金并在市种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引进一批优质黄种20公斤,可育苗20亩作为种殖,为日后以点带面打下基础,预计年底每亩收入可达5千元以上。第六件实事,今年夏季是少有的高温天气,农村旱象严重,原打机井淤积严重,为解决抗旱总是必须立即洗井,除陈庄村外,镇其它7个行政村也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徐思晨同志,徐思晨同志二话没说,立即到市水务部门反映情况,并冒着酷暑和局技术人员进行逐井察看,对全镇12个行政村100多眼机井进行清洗,现正全面展开检井工作。由于我们干部努力转变干部作风,认真为群众办事,树立了良好的基层干部形象,群众对我们村干部的信任度提高了,干群关系融洽了。

三、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找准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

为了尽快让群众脱贫致富,思晨同志和村党支部一班人加大全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开拓发展经济的路子。(一)陈庄村主要以种植白牡丹为主,由于道路不通,销路不畅,没有形成规模,更谈不上特色,为此,思晨同志与村“两委”班子成员认真商量,和群众一起进行市场调查,在贾楼镇办起了牡丹产交易行,解决对外销路问题。(二)原陈庄村养猪厂系村民自筹资金建成后因亏损濒临倒闭,思晨同志经过调查,摸索出合股经营的新途径,结合实际,用省专项资金和村民自筹资金创办村级集体企业,合股经营养猪厂,现已初具规模,毛猪成批销往上海、江苏等地,固定资产已达30万元,年利润可达2万元。(三)光明同志为发展养殖业,与外资办联系,争取到外资10万元黄牛养殖业。(四)通过努力争取到农村电网改造资金,使村民用上了放心电。群众说:“优秀年轻干部任后进村、贫困村党支部书记,特别是徐书记到我村入农户、听意见,为我们办了许多实事,解决了很多问题,我们欢迎这样的干部到我们村来。”

思晨同志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认真学习好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去做好每项工作,为群众多办实事,办好事,搞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陈庄村群众早日脱贫,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精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大全(13篇)篇七

对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务副市长兼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认真学习重要指示和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大家表示,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一定要以廖俊波同志为楷模和榜样,以实际行动诠释忠诚、干净、担当,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优异工作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4月15日,福建省委、省纪委书记刘学新主持召开省纪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重要指示和《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追授廖俊波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开展向廖俊波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全省纪检监察干部在开展向廖俊波同志学习活动中走前头、作表率。当日,省纪委印发了《关于在全省纪检监察系统认真组织开展向廖俊波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福建省南平市纪委第一时间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集体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并对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开展向廖俊波同志学习活动作出部署安排。要求市纪委监察局机关带头学习讨论,带头宣传践行,委局班子成员要以上率下、示范引领,结合实际、真学实干,以工作的实际成效检验学习成果。

认真学习了重要指示和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后,浙江省杭州市纪委副书记陈建华说,当前,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任务艰巨,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正在稳步实施,需要我们像廖俊波一样担当尽责,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职能。

“廖俊波同志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号召全区纪检监察干部,从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中汲取力量,用行动诠释初心,用担当诠释忠诚。”重庆市渝中区委、区纪委书记张刚对记者说。

4月16日,云南省纪委监察厅对开展向廖俊波同志学习活动作出部署。机关党委组织部分党员干部开展座谈交流,委厅机关各支部集中学习,开展讨论,谈认识、讲体会、话责任。“我们每一名纪检监察干部都应学习廖俊波那种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云南省纪委干部梁兵表示。

“作为党员干部,就要像指示要求的那样,不忘初心,立足岗位,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中。”吉林省纪委机关党委副书记张景隆表示。

“一草一木当晓百姓利益,一言一行勿忘党的宗旨。”河南省新蔡县委、县纪委书记魏华伟告诉记者,县纪委要求全县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结合实际,把学习先进事迹同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职责联系起来,在实际行动中检验学习成效。

说起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委、区纪委书记张虎感触很深:“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信念和宗旨。我们要求全区纪检监察干部以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质为镜,严守廉洁底线,坚持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撸起袖子加油干,俯下身子抓落实。”

精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大全(13篇)篇八

滕启刚已经离世157天,但他的手机一直开启着。

妻子李淑华每天都把丈夫的手机充满电带在身上。“他这个人视工作如生命,现在突然走了,肯定还有没办完的案子。”李淑华念叨着,“我就想,万一有人来电话,我得告诉人家,别再等启刚了。”

滕启刚的手机里存着一张全家人的照片,李淑华每天看了又看。儿子滕海宁在20__年仁川亚运会男子800米决赛中夺得亚军,身披国旗跑向看台,一家三口喜泣相拥。

6月4日一早,滕海宁看到来电显示,心里咯噔一下。母亲话没说完,他觉得天塌了。打车去南京机场的路上,哭成泪人的滕海宁把微信里父亲的语音听了一遍又一遍。“我能感受到他特别累。”滕海宁记得,一次早晨8点给父亲打电话,没接;12点再打,还没接;直到晚上7点父亲才接听电话。“他第一句话就说:‘哎呀,爸爸今天开了一天庭。’听那声音,我知道他已疲惫到极致。”

这种极致疲惫,滕海宁感同身受。20__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他参加800米和1500米比赛,预决赛7天5枪。“看到我最后一百米冲刺的玩命状态,父亲哭了。”回忆往事,滕海宁不禁落泪,“今年5月份,父亲来南京出差。我说您还有两年就退休了,咱不要这么累了吧。他说不行啊,工作哪能离得开!”

在滕海宁看来,父亲过去是“虎爸”,自己14岁离家去田径队,父亲说“男儿当自强”,现在终于领悟,800米最后的无氧冲刺和退休前钉在岗位上的坚守,岂不是心灵相通?!后来听母亲说,“慈父”每年过年因为想儿子会偷偷抹泪。这几年,父亲唯独对一件事着急。“他一直催我早日加入党组织,我去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现在就要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滕海宁坚定地说。

“后来父亲到行政庭工作,我和他通话中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开庭’。”滕海宁说,“法院的叔叔阿姨也总劝他,‘老滕啊,该歇歇啦’,而父亲每次都是同样的回答,‘干活累不死人!’”

滕海宁还记得,父亲生前常说“坚持和责任”。这两个词已成为滕海宁的人生信条,“坚持就是胜利,它让我不断向更高目标冲击;责任就是担当,男子中长跑项目是中国田径弱项,可我为国争光的信念从未动摇”。而对这两个词,千山法院审管办负责人黄茜也深有感触,她会向每个人推荐滕启刚撰写的心得体会《这就是我的忠诚》,因为自己“每读一次就被打动一次”。

滕启刚在文中写道,在刑庭从书记员干起,整理卷宗的习惯保持几十年不改;连续三个春节在千山法庭值班,万家灯火夜,顶烟烧锅炉;为庆祝入党,媳妇特意包了韭菜馅饺子,那是1995年11月的一天,那时候日子还没那么好,吃饺子是很幸福和奢侈的事儿;20__年当“戴帽业务副庭长”,偏要费力把不讨好的工作干好,让不信服的同事信服……5749字的长文里,没有轰轰烈烈大作为,都是片片小事理。但每位读过的人,都会从这些细微的小事中读懂滕启刚的忠诚。

滕启刚病逝后,鞍山中院的黄绘如参与整理滕启刚生前留下的文字资料。“从滕叔电脑里拷贝,有案件分析,有学习体会,有工作总结,总共47万字。”一段段文字让黄绘如无数次落泪,“他是用真情实意去写。”

这种真情实意,千山法院的赵恒起不止一次讲起。那年夏天,还是执业律师的赵恒起代理一件财产纠纷案,倒了两趟公交车才来到千山法庭。在等待立案过程中,他第一次见到了被村民团团围住的滕启刚。用赵恒起的话说,眨眼间,两三个案件调解成功,矛盾烟消云散,那些打官司的村民不见剑拔弩张,而是和谐相处,甚至有人发出爽朗的笑声,最后一拍大腿:“还得是咱们滕法官!”从不理解到惊讶再到感动,那一刻,赵恒起被滕启刚与村民打交道的方式深深震撼,进而迸发出坚定的职业信念,“我要成为滕叔那样的法官”。

千山法院的年轻人都管滕启刚叫“滕叔”。他和年轻人打成一片,爬山比赛,男子第一是“滕叔”,女子第一是他的学生。千山法院院长金峰说:“老滕对年轻人的培养和爱护是发自内心的,他像盯自己孩子一样盯着这些年轻人。”

对此,同事傅兴的体会颇深。一次立案,傅兴没弄明白,滕庭长发了脾气,“你看我还有两年就退休了,这么简单的案子你咋还不行,怎么能让我放心?”傅兴深谙“滕叔”的良苦用心,跟着滕庭长,用心用情办案。滕启刚病逝后,傅兴把师傅的话刻在心里,“一个案子对我们来说是工作,对当事人来说就是人生”。

逝者已往,追思付诸笔端。

“跟他在一起,感觉都是正经事儿,他有使不完的劲,干不完的工作,操不完的心,用不完的激情……”

“他是个亲切的老头,迎面遇到时,我们都喜欢叫他‘滕叔’而不是‘滕庭长’……”

“我有些怕他,因为每次开审委会他总提出各种刁钻的问题,我又很敬他……”

……。

细细品读,字里行间不仅是对作为法官的滕启刚的怀念,更是对滕启刚人格的致敬。

金永伟最难忘那年的冬天,二十岁出头的滕启刚还是民办老师,每天留下班里调皮的孩子给他们补课,然后再挨个送回家。金永伟家最远,俩人聊的时间也最长。“以前哪想过理想,可滕老师总问,你长大想干啥呀?”金永伟回忆,当时正播放电视剧《便衣警察》,当他脱口而出“警察”的同时,理想的火花瞬间被点燃。“滕老师天天鼓励我,少年壮志,只要努力一定行!”说话间,48岁的金永伟身着警服,胸前党徽闪闪,泪水漫过眼窝,一如12岁时的自己,抬起泪眼望去,滕老师的眉毛头发呵气成霜。

采访中,滕启刚的亲人、同事、朋友、学生用深情的讲述,拼接起滕启刚的完整人生——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对需要帮助的人无私慷慨,对同事、朋友掏出心窝,把当负和不当负的责任都担了起来。

“我们讲的都是亲身经历,无需拔高,滕叔在我们心里已无比高大。”千山法院一级法官吕晋锋也是滕启刚一手带出来的“徒弟”,“滕庭长就是这样的人,他对党忠诚,那是党性修养;他一心为民,那是职业操守。但回到原点,他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心中有爱的人。”

思念,因爱而生。关于父亲的所有报道,滕海宁都会在朋友圈认真转发,有时附上一句:“爸,挺想您的。”

“说实话,读到只会‘狗刨’的父亲下水救人,读到那么多案件当事人的感谢、同事学生的缅怀,我很震惊。”滕海宁说,对父亲的了解,在父亲离开后更深了一层。

“他离开后,我没有一天不想他。”李淑华悄悄拭去眼角的泪花,“现在要让我和启刚说几句话,我想告诉他,儿子说过、你的同事们也说过、还有很多人都说过,要成为你那样的人。”

精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大全(13篇)篇九

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杜富国的伤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向他表达慰问。国防部评价说:杜富国同志面对危险、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____________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

颁奖词。

你退后,让我来!

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

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

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

杜富国人物事迹。

杜富国,1991年出生,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兴隆镇太平村人,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中士。

他已获得的荣誉包括:

月24日,被授一等功奖章和证书。12月18日,被授予“云岭楷模”荣誉称号。12月20日,被评为陆军首届“四有”____________革命军人标兵。在18年12月里,陆军党委召开常委会,作出关于开展向献身强军备战的排雷英雄杜富国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此外,他还入选了感动中国候选人物。

他是于6月15日主动申请从原单位加入到临时组建的扫雷部队的。2018年他才27岁,当年才刚结婚。

2018年10月11日下午,他们扫雷大队四队在云南某雷场进行扫雷作业,作业组长杜富国带战士艾岩在一个爆炸物密集的阵地雷场搜排时,发现一个少部分露于地表的弹体,初步判断是一颗当量大、危险性高的加重手榴弹,且下面可能埋着一个雷窝。杜富国马上向分队长报告。接到“查明有无诡计设置”的指令后,他命令艾岩:“你退后,让我来!”正当他按照作业规程,小心翼翼清除弹体周围的浮土时,突然弹体发生爆炸,他下意识地倒向艾岩一侧。飞来的弹片伴随着强烈的冲击波,把杜富国的防护服炸成了棉花状,也把他炸成了一个血人,他因此失去了双手和双眼。而正是由于杜富国这舍生忘死的刹那一挡,两三米之外的艾岩仅受了皮外伤。

发生爆炸后,杜富国当场昏迷休克、伤情十分严重。经过军地双方医护人员近3个小时的共同努力,杜富国术后伤情才得到有效控制,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但他却永远地失去了双手和双眼,而同组战友则在他的保护下安然无恙。

精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大全(13篇)篇十

每一次采访,都是通向一群会“发光”的平凡人,那里有最真实的感动和力量。

对滕启刚生前事迹的采访,也不例外。

采访之前,拿到了些材料,对滕启刚法官算是有了些初步认识——扎根基层、爱岗敬业。但当走进滕启刚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通过对他同事、家人、案件当事人等进行深入采访交流,当那些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被一一“拾起”时,照片中那个戴着老花镜、头发稀疏的基层法官形象愈发伟岸,他的事迹令人动容,更让人崇敬。

他的心中有党。

“入党宣誓那天,大冬天的,零下20来度,却一点儿都不觉得冷,真是打心眼里高兴!”

“无论何时,集体利益高于我的个人利益,一切服从组织需要,党叫干啥就干啥。”

“正因为只剩两年多退休,我更要珍惜为党工作的机会,一定要对得起这身衣服。”

……。

采访中被还原的这些话语何其朴实,但背后却深藏着他对党的无限忠诚,带给人莫名的感动。

他的心中有民。

采访中,这种为民情怀在一件件“小事儿”中足见一斑。

一个个小细节,无不让人泪目。一位心中有人民的法官,怎会不是一位好法官!

他的心中有责。

为不负头上的国徽、心中的天平,他肩挑责任,守望正义。

在做书记员和助审员的5年间,“半路出家”的他利用业余时间,先后在职攻读取得了法律专业大专和本科学历;他的电脑里留有他撰写的总结、论文、心得等文字材料超过50万字;在他的年度总结电子文件夹下,每年都有一个“自查报告”……在守护公平正义的道路上,他从容不得半点马虎。“一个案子,对法官来说是工作,可对当事人来说,也许就是他的人生。”他发自肺腑的话语至今激励并鼓舞着年轻同事。

他的心中有戒。

这就是一名真实的基层法官,是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人物”;可透过一件件、一桩桩回访中的“小事儿”,愈发让人感慨:扎根基层30载,于平凡中坚守便是不凡。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

滕启刚似一面旗帜,如一座灯塔,将始终给后来人以力量。

精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大全(13篇)篇十一

--89年6月12日,聂海胜开始第一次驾驶某型歼击机单飞。第二天,遇上事故,妥善处理突发事故,部队党委为他记了三等功。

20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聂海胜“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

荣获感动中国人物。

10月31日入选《首届王顺利百年中国人物榜》。

1月25日,聂海胜、杨利伟、费俊龙、景海鹏、翟志刚、刘伯明、陈冬、邓清明、张晓光、刘旺、刘洋、王亚平等12名航天员被中央宣传部授予航天员群体“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2021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聂海胜颁发“一级航天功勋奖章”。

聂海胜人物成就聂海胜是首位以将军身份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也是首位在轨100天的中国航天员。

年10月,他与费俊龙执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年6月23日10时07分,在聂海胜的精准操控和张晓光、王亚平的密切配合下,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实现手控交会对接。聂海胜成为继刘旺之后,第二个手动驾驶神舟飞船的中国人。

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2021年9月6日消息,聂海胜成首位在轨100天的中国航天员。聂海胜曾先后于2005年10月12日至16日执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2013年6月11日至26日执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2021年6月17日至今,聂海胜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

精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大全(13篇)篇十二

金永伟曾哭着收到过一份来自滕启刚的礼物。“我家不是穷嘛!我穿的鞋破了个洞,他注意到了,就用自己的工资给我买了一双鞋”,略微停顿后,金永伟强调,“是双小白鞋。隔了这么多年,我都记得那双鞋。”顽皮捣蛋的孩子没有因为斥骂低过头,却在一双鞋前落了泪。

滕启刚没有点石成金的魔法,送不出价值连城的礼物,却能换回这世界上最珍贵的回应,因为他爱学生的表达,就是捧出一颗真心。

刚结婚的时候,金永伟没有房子,滕启刚就让小两口住到自己那儿,度过了最紧张的日子。“谁家有什么事儿,他都管”,金永伟说:“两口子吵架,他都管”。夫妻吵架,都叫来家里,听听这个问问那个,“滕法官”现场调解,效果显著……这样的场景往往没有特指,因为只要是学生有事儿找到他,他都“一把抓”。

付出真心,收获真情。自1987年毕业,金永伟每年过年都会去看望自己的老师,34年从未间断。

也许就是因为滕启刚总能在大家需要他的时候及时出现,失去他时,才会令人如此猝不及防。回忆噩耗传来的那一天,金永伟连续说了几个“不敢相信”。

斯人已去,他留给人们的印记却因这份真情而永恒不灭。

推开鞍山市千山区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原庭长滕启刚生前办公室的房门,他的那些“老物件”仍在:贴满索引标签的工作笔记、写有“新世纪开创新思维”的自制笔筒、一个镜片已破碎的老花镜、扶手已磨掉皮的座椅,还有放在打印机旁那本标有“眼巴前要用的东西暂存”的文件夹。

同事们依旧每天过来打扫卫生、给花浇水,仿佛滕庭长从未离开。在大家心中,那个不知疲倦、总是充满正能量的“老滕”永远也不会离开。

“近期,我们全院要搬到新院区,到时,我们会最大限度地保留这间办公室的原貌,因为滕启刚是我们法院的一面旗帜!”院长金峰说。

扎根基层法院30年,滕启刚始终保持对审判事业的热爱和忠诚,无论在哪个岗位,他从未提过困难,总是把工作做到极致。“全国优秀直播法官”“省人民满意政法干警”“办案标兵”“调解能手”“个人三等功”等30项荣誉,是对他一生坚守法治初心、守护公平正义的最好见证。

对待工作,滕启刚有着近乎严苛的要求。他常说:“一个案子,对我们来说,是工作,可对当事人来说,也许就是他的人生。在守护司法公正的这条生命线上,容不得半点马虎。”

20__年,最高人民法院再审撤销二审有罪判决,改判民营企业家赵明利无罪,一时间轰动全国。而23年前,一审时准确区分经济纠纷和诈骗犯罪,并作出无罪判决的那个法官,正是滕启刚。

20世纪90年代,鞍山民营企业家赵明利与某公司有长期业务往来,因4次提货未付款,涉嫌诈骗罪被提起公诉。作为案件一审的主审法官,滕启刚经过两次开庭审理,并对案件证据仔细梳理,认为赵明利没有诈骗的故意和诈骗行为,构成诈骗罪证据不足,一审作出无罪判决。最终,最高人民法院就二审判决给出的改判理由,与滕启刚的观点基本一致,该案也被业内称为敲响了东北地区“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第一槌。

无论是对待企业家,还是对待普通群众,滕启刚始终秉持一颗公平正义之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在滕启刚生前办公桌前,副院长侯俊拿起一柄8倍放大镜,向记者讲述了背后的故事。

精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大全(13篇)篇十三

马金平同志是石家庄市房屋资产权属登记监理中心的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也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出身于革命英烈家庭,曾是光荣的8341部队的一员,在北京保卫过党中央。在党的长期培养教育下,他几十年如一日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努力为党工作,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好人老马”。特别是在三年下乡扶贫的工作中,他排除万难带领干部群众干了打井、修路、建沼气池、发展养殖业等14件实事。使历史上一个老大难的乱村、穷村变成和谐发展的富裕村,村民年人均收入由600元增长到8000多元。

老马说――我主动要求到中王庄扶贫,就是要踏踏实实地为老百姓做事,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头。

6月25日,刚刚做完肠粘连手术不久并伴有高血压等八种慢性病的马金平,带着单位领导的信任,告别妻子提着行李包登上长途汽车,前往200里外的行唐县中王庄村扶贫,这年他55岁。

一口救命井竖起党的干部的好形象。

行唐是河北省贫困县,地处县城西北部丘陵山区的中王庄在城寨乡25个行政村中又是最乱最穷的一个村,人均年收入600元,村集体欠债4万元。由来已久的重重矛盾,盘根错节乱成一团麻,有的问题可以上溯到几十年几百年几辈人。

老马一到村里,正赶上唯一的那口吃水机井塌了。村支书老偏(张勤祥)和村主任二狗(张胜军)见到上边派来扶贫的马金平就像迎来了救星一样说:“老马啊,可把你盼来了,我们将近两年了吃的都是浑水,好像米汤一样,这下倒好连浑水也没了,你赶快帮着想法吧。”

村民们找到老马说:“你看看街里的道,没法儿走,一下雨就往屋里灌。”“你是上边派来的,你就得给解决吃水问题!”“俺家养着奶牛收不上奶钱,二道贩子不给,现在一毛钱一斤都没人收了。还有……。”

为解决生命之源的水,连续13天大小会议走家串户,光在坍塌机井那儿就开了3次全村大会,最终都是因为钱没有着落不欢而散。

大热的天,全村560多号人干渴的都冒烟了,男女老少齐出动,不是到张庄、侯庄,就是到城寨乡,车拉肩挑往回买水,连远在外地打工的青壮劳力也被家人紧急召回弄水救命;人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骂娘的、吵架的、抄家伙动手的……娘说闺女――做饭都没水,你还洗什么脸?臭什么美?儿媳妇对寡妇婆婆说――你还要喝水?牛喝了还能下奶,你喝了有奶吗?大田里白菜萝卜等着定苗,玉米叶都旱得黄稍了,麦子也快该下种了……中王庄乱成一锅爆炒栗子。

村民担心被视为救星的扶贫干部马金平跑掉,便轮流暗地里看着。一位小名叫老鼠的老汉无奈地说:“老马,你也别见外,老百姓实在没办法了,只好守住你。你现在是救星,是神!你也别犯愁,押着你咱们找乡里,你说不说话都没关系,你是上边来的干部,只要能证明我们不是无理取闹,不是刁民就行了。乡里不行县里,县里不行市里,市里不行省里……反正没水吃人活不了啦。”

这时好心的二狗把马金平拉到一边低声说:“老马,你走吧,往下快出人命了,打着你了我也没办法,你来十多天都看见了,中王庄的事没法办啊。先上我那小卖部吃点东西,天一黑我就用摩托车送你到县城,从那儿坐长途走吧……”

马金平心情极为沉重,行唐是养育他的家乡,(事迹材料)父亲是党的地下交通员,大姑父、二姑父和养父都是革命军人。从小深受革命传统教育,伴着向张思德、邱少云、雷锋、焦裕禄等英模学习长大的他,现在老百姓遇到难事了,自己怎能看着不管呢?他对干部群众说:大家放心,我马金平决不当逃兵!赶紧筹款打井,一天也不能耽搁了,远水解不了近渴,眼下就靠咱们自己了。我刚做了手术钱不多,我出5000块,这就回家拿钱去!

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到第11天,井腔彻底掏空,清清亮亮的井水终于冒上来了,人们欢呼跳跃,工地上一片沸腾……水塔上水了,自来水流到了家家户户。人们说老马要不来,咱可真连尿也喝不上了。从这天起,老马成了大忙人――东家叫吃饭,西家叫喝茶,谁家不进也不行!79岁的张栓柱从家里端了碗蜜水,老马通过村支书转给了他3块钱……在老百姓眼里马金平就是党的形象,党的代表。群众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鼓起了干劲!

一条路走向和谐新农村。

行唐县位于太行山东麓,中王庄村地势西高东低,西边人家的地基比东边人家的炕头都高,一下雨,水哗哗地从西往东灌,东边人家的屋里、猪圈、地窨子全是水。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儿子在太原打工,家里就她一个人,跑也跑不动,堵也堵不了,曾绝望地说:“活着这是家,砸死了我就把屋子当坟了。”

因为村里这泥泞不堪的街道,路两边人家世代经常为排水问题争吵,全村闹得不安宁。打官司告状成了家常便饭,从村里打到乡里县里,一直闹到市里省里,干部一茬茬地来做工作,就是解决不了。一提这路,人们的头都大了。

[nextpage]。

老马这次真急了,他从旁边的民工手里抢过一把铁锨,跳上一辆三轮车,在车帮子上砰砰拍了几下――都住手!你们这是哄抢公共财产,是违法的!

见群众静下来,他语重心长地说:“没有国家支持就修不成咱村的路,没有大路就没有小路。大家相信我,相信村委会,我们会想办法把村里路都修好。”

马金平的真诚再次感动了村民,拆碾盘、挪猪圈、移大树……,这些以前绝对没人敢碰的矛盾焦点,老百姓破天荒地为修路化解了。人们跟着他没黑没白地干了32天用工1000多个,马金平穿烂了3双皮鞋,村里4条总长800多米的道路和排水沟终于修好了,村民可以安安稳稳地睡觉,再也不用担心晚上下雨会灌到炕沿上了。一天,马金平正在刚修好的四条街道上走访沿路住户,一位70多岁的老汉找到他后扑通跪在地上说:“谢天谢地,你可把俺村的路弄好了,共产党有好人啊!”马金平忙扶起老汉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原来,老汉一个半月前因患严重眼病去市里住院手术,治好回来发现过去连门都不敢出的孬路都变成了平整的水泥路,就是打滚也没事了。村民们念叨,走在路上就像走在金平的脊梁背上一样。

为感谢马金平,群众自发竖起一块水泥碑,上刻“金平街”三个大字,背面刻着:“晴天人难行,下雨水不通。垃圾满街是,矛盾更重重。硬化此大街,全凭马金平。”

一头牛跨上康庄大道。

207月15日中王庄召开村民大会,马金平号召大力发展奶牛。他给大家算了一笔账:一头牛每天产奶70斤,每斤奶1.2元,如果一家养五头、十头牛,一年下来几十万。

他带领村民5次出村参观标杆式挤奶厅和养牛小区,请县畜牧局科技人员进村给养殖户传授知识。最后,村民张二用承包建起了奶厅和奶牛小区,10组先进的挤奶设备安装在标准的挤奶大厅。奶的质量有保证,自然不愁卖,价格也上去了,仅养牛这一项每年村民增收上百万元,养牛户开始尝到集中养殖科学喂养的甜头,村民也越发感觉离不开马金平,想着法感谢他。

有个奶农家里的奶牛下了小牛,特意把马金平叫到家里,将挤出的第一碗牛初乳煮开后端给他品尝。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手捧3个苹果在村口等着送给马金平,马金平说:“大娘,我不吃。”老人诚恳地说:“金平啊,你就吃了这几个苹果吧,不脏,现在不愁水我都洗了好几遍,擦的干干净净的。知道你快从小区回来了,我就在这等你呢。你可是办了大好事了,以前呀,我儿子养的牛都在家里,院子里一天到晚臭哄哄的,熏的我都喘不上气来。可养牛是为了挣钱,我也不能说什么,只好整天闻着臭气捱日子。这下好了,牛都牵到小区了,我也闻到了新鲜空气。”说完,老人又从兜里掏出一把枣递给马金平“这就是我的心,你为我们诚心实意地办事,我们也得把心掏出来给你呀!”

到4月奶牛小区的牛发展到548头,奶牛真正成了中王庄发家致富的“摇钱树”。

马金平觉得应该进一步开阔大家的视野,转变村民思想观念。便组织了一个由党员、两委班子、扶贫代表、村民代表、红白理事会代表、妇女代表共35人,带着面包、油条等干粮,坐上了他一天花250块钱租的中巴,到邻县参观养貂、养鱼、养蜂、养鸡等项目。很快,一个以奶牛为龙头的养殖业在中王庄形成了。接着,他又在上级的支持下,于村东头山脚下新打一眼深水井,让400亩的冈坡旱地摇身变成了水浇田,自此,全村1120亩地也能像人畜一样按时喝上了水,仅粮食增产给农民增加收入逾百万元。他还把邻县种树的经验引来,院子种果树,村子空地种速生树,中王庄的树从最初不足千棵,发展到现在两万余棵。他还在单位领导帮助下,组织500人次剩余劳力外出务工。

一个种植、养殖、生态和谐发展的中王庄已经呈现,一半以上农户盖了新房,去年人均收入超过15000元,从全乡最穷村变为最富村。

好人马金平。

在马金平60多平米的两居室家里,除了挂满墙壁的`各时期表扬镜匾,所有家具都简朴得与现代无关。从纺织厂下岗提前退休的妻子王焕芹织着毛活告诉记者:“他从乡下回来经常不高兴,一张嘴就要掉泪。我说你血压高血糖高不舒心就别干了,又快退休了。他说你不懂……就这样呆几天静静心又去了。村里来了人都在我家吃住,睡沙发,有时他从村里来电话说有几个人去市里办事,你管好食宿……”

就是这样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先后贡献出6万多元用于马金平驻村扶贫。春节前,为让老百姓过一个水清、路平的快乐春节,他动员全家凑了4.5万元把乡亲们打井、修路的集资款还上,以兑现当初的承诺。第二年春节前,他又从家里拿走7675.6元为村民兑现了利息。

老马的真诚奉献,赢得了老百姓的认可。(事迹材料)在干满半年后,老百姓生怕他走了,20多位村民代表敲锣打鼓将10多面写有“人民的老黄牛”、“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大红锦旗送到单位和市扶贫办,要求把这位党培养出的真心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好干部继续留下来,带领大家干下去。一年后,更有40多户村民再次联名上书乡、县、市,再留马金平。在农民一次次的挽留下,老马一干便是3年。去年村里专门来了10多位代表参加朋友们为他举行的马金平为党工作43年光荣退休纪念活动。

马金平是普通的,也是非凡的;马金平是渺小的,也是高大的。

马金平是幸运的,在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大环境下,他以中王庄为舞台,演出了一部扶贫爱民的大戏,展现了自己的领导能力,实现了自己的政治追求和人生价值,物化了心中的理想,延续了先辈的光荣传统和献身精神,受到了老百姓的衷心爱戴!

20马金平结束3年扶贫工作后,仍然关心着中王庄的乡亲们。经常回去看望他们,为老弱病残送温暖。乡亲们有事就来找他商量。那里已经成为他永不退休的岗位。

马金平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多年来在社会上做了数不清的好事。救助儿童、孝敬老人、拾金不昧、抢救澡堂病危老人、捐献衣物给受伤的农民工、到河北大学和老年大学传播先进思想……如今他还光荣地当上了市总工会的一名志愿者。

马金平――一个让乡亲们永难忘怀的扶贫干部!一个广受社会赞誉的好人!一个真正的优秀的共产党员!

相关范文推荐

    最热小学教师四年级工作总结范文(21篇)

    教师工作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的过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教师工作总结样例,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xx指出:“创新是一个民

    2023年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大全(22篇)

    开题报告的撰写对于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它是项目申请和立项的前提。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开题报告的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表述为什么要做本课

    精选国培新教师培训心得范文(17篇)

    精选范文中的优秀作品饱含着作者的智慧和情感,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欣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借鉴和参考。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袁爱玲教授的《对幼儿园

    优质手机销售个人工作总结范文(18篇)

    10.通过销售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反思并总结出适合自己的销售方法和策略,实现更好的销售效果。销售工作总结是销售人员个人成长的重要记录和见证,以下是一些个人风格鲜明

    优秀婚礼讲话致辞(模板24篇)

    致辞可以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生动的表达方式,引起听众的共鸣和认同。请大家充分利用这些致辞范文的资源,提升自己的致辞写作能力。各位尊敬的来宾:大家好!首先,我代表

    最热孩子家长会讲话稿(汇总18篇)

    家长会是家长们了解学校教学和管理情况的重要窗口,有利于家长参与学校决策。家长会是家长关注孩子教育成长的重要方式。如何有效组织一次富有成效的家长会?以下是一些成功

    最优难忘的那一幕初中(案例16篇)

    写好作文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和不断努力的过程,我们应该保持坚持和耐心。接下来是一些优秀作文的摘抄,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借鉴。夜,静悄悄的,我躺在床上,透过玻

    精选小学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方案(汇总20篇)

    活动方案中包含了各种活动的具体内容、时间、地点等细节信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活动方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生产建设兵团卫

    精选申请法院结案申请书(案例19篇)

    在撰写申请书时,要特别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所谓成功的申请书,不仅仅是要具备良好的内容和逻辑,还要能够打动读者,下面这些申请书范文或许有所启发。

    实用租房有效合同大全(21篇)

    租房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需要充分准备和计划。租房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通过读一些租房范文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租房流程和注意事项。(一)合同主体是否符合规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