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教案 成语故事亡羊补牢教案(实用8篇)

时间:2023-10-15 作者:紫衣梦成语故事教案 成语故事亡羊补牢教案(实用8篇)

高一教案一般包括课程目标、教学步骤、教学重点和难点等内容。幼儿园教案范文的阅读和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编写教案的技巧和要领。

成语故事教案篇一

战国末期,楚国已由强盛走向衰败。楚襄王即位以后,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还任用奸臣子兰为令尹。子兰把持朝政后,朝纲败坏,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老臣庄辛看到楚国如此境况,痛心疾首,寝食难安。有一天,他闯进深宫劝谏楚襄王。他对楚襄王说:“大王,令尹子兰专权妄为,排斥异己,迫害贤臣,长此以往,楚国危矣!”

此时,楚襄王正玩得开心,看到庄辛闯进来斥责自己,顿时大发雷霆,高声骂道:“你真是个老糊涂,楚国现在平安无事,你怎么说出这种不吉利的话来,还不快给我滚出去!”庄辛回到家中,想想自己闯宫进谏,却遭到昏君的一顿辱骂,深感痛心,一气之下,便带着全家迁到赵国去了。

庄辛走后不久,秦国派大将白起率强兵直逼楚国。秦军来势汹汹,杀得楚军兵逃将散,都城郢很快便陷落了。楚襄王仓皇出逃,直到阳城才暂时脱离了险境。此时,楚襄王冷静下来,想起庄辛闯宫时劝谏的忠言,追悔莫及。于是,他立即派人去赵国接庄辛。

楚襄王见到庄辛马上说:“当初我听不进您的金玉良言,使国家败落到如此地步,令人痛心。事已至此,我该怎么办呢,还请您为我指点一二!”

庄辛见楚襄王确有悔改之意,便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人养了一群羊。一天清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查看,原来是羊圈破了个洞,夜里狼钻进来,叼走了一只羊。邻居都劝他赶紧修补羊圈,但那个人不听劝告,说:“羊已经丢了,何必再修羊圈呢?”第二天,他发现又少了一只羊。他后悔没有听从邻居的劝诫,于是赶快把羊圈修好。以后,羊再也没有被狼叼走。

讲完故事后,庄辛又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楚国都城虽然被攻陷,但楚襄王只要振作起来,楚国是不会灭亡的。楚襄王听后,便依庄辛所说励精图治,重振了国威。

成语故事教案篇二

【出处】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释义】为画好的龙点上眼珠,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也比喻做事在紧要之处着力。

张僧繇,中国南朝画家。吴中(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一说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6世纪上半叶。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曾任武陵王国侍郎,以后又任直秘书阁知画事、右军将军、吴兴太守等职。苦学成才,长于写真,并擅画佛像、龙、鹰,多作卷轴画和壁画。成语“画龙点睛”的故事即出自于有关他的传说。记载他在金陵一乘寺用讲求明暗、烘托的“退晕法”画“凸凹花”,有立体感,可知他已接受了外来的绘画技法。文献里说他作画,“笔才一二、像已应焉”,很象现在的速写,被称为“疏体”。今有唐人梁令瓒临摹的《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传世,现已流往日本,但这幅画的用笔和记载并不相同。他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唐朝画家阎立本和吴道子都远师于他。此外,他还善于雕塑,有“张家样”之称。

成语故事教案篇三

五年级组语文教案习作六练习六(初稿)

学科语文(第九册)主备教师郭哲授课时间第周月日使用教师五年级语文教师课题习作6(第一课时)三维目标1、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两幅图画,准确地把握图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教学重点难点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教学方法与手段师:点拨、引导法生:观察想象相结合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出示挂图激趣同学们,你们看,图上画的是什么?2.聊一聊,说一说。看到图上内容,你们能猜出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学生看图各自练习说话。二、启发点拨,情感互动1.瞧一瞧,说一说。大家看到这两幅图,一定非常感兴趣。愿意把你看到的图画内容说给大家听吗?2.猜一猜,议一议。眼看着这只大花猫就要捉到燕子了,情况十分紧急。你们能猜出事情的结果吗?学生讨论事情的结果。三、拓宽思路,体验实践1.想一想,说一说。大家根据课本上两幅图的内容,大胆地想象一下,后来会发生什么情况?最后会怎么样呢?2.议一议,比一比。小组讨论,说说这个故事的发展和结果,比比哪个小组说得好。(要求内容具体,叙事详略得当)四、总结升华,放飞情感1.评一评,比一比。组织学生小组自评,比一比谁写的故事最出色。2.总结升华。五、各自写作,表达体验学生各人按照自己对两幅画面的'理解和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的想象,把整个故事完整地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二次备课课堂练习设计课外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参考资料教学参考书学科语文(第九册)主备教师郭哲授课时间第周月日使用教师五年级语文教师课题习作6(第二课时)三维目标1、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两幅图画,准确地把握图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教学重点难点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教学方法与手段师:点拨、引导法生:观察想象相结合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设计一、评讲作文1、指名读习作。2、提出修改意见。3、学生修改。二、学生誊写二次备课课堂练习设计课外作业设计板书设计习作6大胆想象看图续编故事内容要具体叙事要详略得当教学反思参考资料教学参考书学科语文(第九册)主备教师郭哲授课时间第周月日使用教师五年级语文教师课题练习6(第一课时)三维目标1、语文与生活,培养学生对航天知识的兴趣,增加对飞行器的了解。2、诵读与感悟,在读中积累语言。教学重点难点读背《浪花和礁石》,学会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有声有色地读。教学方法与手段师:点拨法生:合作交流教学准备查找相关的资料。教学过程设计一、语文与生活。1、第习第一部分: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查字典。(1)指名读题。(2)指名读“哥哥”发表的那句话演说。(3)小结:这句话含有深刻的道理,可以理解为最会说的未必是本领高的,有真才实学的人不一定是话说得最多的人;还可以理解为从说与做来看,做比说更重要,只说不做的人将一事无成。2、教学第二部分。(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2)在这些飞行器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谈谈你对它的了解。(3)小结:看来只有课外多学习,做学习的有心人,才能得到多方面的知识。二、诵读与感悟。1、审题,明确要求。2、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向老师请教。3、范读后学生讨论:怎样才能读得有声有色?(一边读一边体会“礁石”、“小浪花”思想情感的变化,就会读出各不相同的语气。)4、自由练读,一边读一边体会“礁石”、“小浪花”思想情感的变化。5、体会:礁石:暴跳如雷――狂忘自大――少气无力、自叹不如浪花:始终是自信的、平和的、执着的6、小组内分角色练习朗读。7、指名朗读,集体朗读。8、练习背诵。二次备课课堂练习设计练习背诵《浪花和礁石》。课外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参考资料教学参考书学科语文(第九册)主备教师郭哲授课时间第周月日使用教师五年级语文教师课题练习6(第二课时)三维目标1、写好钢笔字。2、口语交际,学当健康小顾问。3、练写毛笔字。教学重点难点口语交际。教学方法与手段师:点拨法生: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准备与健康相关的资料。教学过程设计一、写好钢笔字。1、我们写好钢笔字同样也需要持之以恒,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段文字,看清行款布局及每个字的间架结构。2、指导书写:专废滴3、反馈评议。4、学生描红、临写。二、口语交际。1、健康,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工作。可是,一些同学由于缺乏健康知识,养成了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这时,你能为他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健康小顾问,介绍有关健康的小常识。2、在小组内交流各自搜集到的有关健康的小资料,并在组内推选一名代表当健康小顾问,将组内的资料进行整合。3、分组推荐代表上台做健康小顾问,介绍健康小常识。4、引导学生对小顾问提问,小顾问做出回答。5、你觉得今天登台的小顾问中谁最棒,为什么?三、学习毛笔字。1、出示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2、学生对照自己的字谈感受。3、明确本次写的偏旁。4、教师指导。5、学生练习。二次备课课堂练习设计练习写字。课外作业设计完成本课同步练。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参考资料教学参考书

成语故事教案篇四

五年级组语文教案习作3(初稿)

学科语文(第九册)主备教师郭哲授课时间第周月日使用教师五年级语文教师课题习作3・秋天的树叶三维目标1.通过组织观察,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以及采集标本、积累写作素材的技能。2.对照本组课文,学习状物的基本方法,写出秋天植物叶子的形状和色彩的变化。3.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2.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相结合。教学方法与手段师:实物观察、范文引路生:资料搜集法,实物观察法相结合教学准备1.组织学生个人搜集观察,明确观察的目的、要求、方法,搜集常见的树叶标本。2.查阅资料,了解秋天树叶色彩变化的原因,并做好笔记。教学过程设计一、导人,激发兴趣1.昨天,老师要求同学们外出搜集、观察秋天的树叶,你们观察到了哪些树叶?2.在我们课本中还有几种树叶的照片,这些树叶我们昨天发现了吗?它们的形状、颜色各有什么特点?3.小结:秋天到了,很多树叶都换上了新的色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观察这些树叶,写一篇介绍秋天的树叶的习作。(板书课题)二、明确要求,指导选材1.指名读课本中的习作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学生讨论,教师结合讨论情况相机板书:形状、颜色。(变化)2.拿出自己搜集的树叶标本,边看边思考:你最喜欢什么树叶?它有什么特点?你准备向大家介绍哪几种树叶?(枫叶、冬青叶……)3、学生交流。三、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写作1.出示枫叶标本,问:(1)枫叶由哪两部分构成?(板书:叶柄、叶片)(2)叶片、叶的.边缘各有什么特点?(3)叶脉有什么作用?(4)枫树叶的叶柄有什么特点?(5)你知道枫叶秋天为什么会变红吗?讨论、小结:秋天气温降低,枫叶里的叶绿素被破坏了,产生了花青素,有了它,枫叶的叶子就变红了。2.指名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秋天的枫叶,注意枫叶的形状、色彩,还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色彩变化的原因。3.评议口述情况。4.根据评议情况将介绍枫叶的内容完整地写下来。5.按同样的方法,将另外一种树叶的特点写下来。四、指导学生写好全文1.通过介绍,老师发现同学们都不止熟悉一种树叶,有的熟悉两种、三种甚至更多,那么如果你想把两三种都写下来,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学生讨论。小结:要确定好介绍的顺序,并且在介绍不同的树叶时过渡要自然。2.讨论:如果把介绍几种树叶的话写下来,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吗?当然不是,还应该加上什么?(开头和结尾)3.复习本单元学过的课文,进一步明确“总一分一总”的写作方法。4.开头可以怎么写?写外出时看到秋叶的总印象。5.结尾可怎么写?讨论,小结:可以写对秋叶的赞美,也可以写这次活动给自己带来哪些快乐,增长了哪些见识。五、修改评议,完成习作1.把刚才已写好的片断加上开头,段与段之间要注意衔接,还可以再介绍一两种与刚才写的色彩变化不同的树叶。2.学生独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3.指名读习作,集体评议、修改,对写得有新意的同学加以表扬。4.誊写。二次备课课堂练习设计口头描述树叶的特点课外作业设计无板书设计习作3・秋天的树叶形状颜色教学反思参考资料教学参考书

成语故事教案篇五

五年级组语文教案8成语故事(初稿)

学科语文(第九册)主备教师郭哲授课时间第周月日使用教师五年级语文教师课题8、成语故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解课文内容,知道成语的意思。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弄懂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教学难点: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教学方法与手段师:导读法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引入。1.指生复述《自相矛盾》。2.这个课我们继续学习另外两个成语故事。二、精读《滥竽充数》。1.请同学们查查字典,看看“滥”、“竽”、“充”、“数”这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滥”就是不加选择,“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充”指冒充,“数”就是数目。)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3.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出示三个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比较这三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朗读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这句话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南郭先生装模作样的语气)4.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指名用“不要……而要……”造句。5.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三、精读《画龙点睛》。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l)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2)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3)“点睛”的结果怎样?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l)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子的?(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所以人们觉得怎样?(人们觉得奇怪、可惜)(2)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应游客的一再要求)(3)“点睛”的结果怎样?(点睛后天气突变,龙腾空飞去)此刻人们的态度又怎样?(惊叹不已)(4)读这则故事时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人们由奇怪到怀疑最后惊叹的语气)3.启发想象,领悟寓意。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龙真的腾空飞去,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讨论。课堂练习设计复述故事内容。教后修改课外作业设计1、背诵《画龙点睛》。2、读一些成语故事。板书设计8成语故事滥竽充数画龙点睛教学反思参考资料教学参考书

成语故事教案篇六

五年级组语文教案8成语故事(初稿)

学科语文(第九册)主备教师郭哲授课时间第周月日使用教师五年级语文老师课题8、成语故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教学重、难点1、弄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2、强朗读和复述训练。3、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教学方法与手段师:导读法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入了不少的成语,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学生交流回答。)今天,我们一起来再来学习几个成语故事。(板书:8、成语故事)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样的词叫作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二、初读指导。1、课文中讲了哪三个成语故事呢?请大家一起来读课文。(小黑板出示初读要求)(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2)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3)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4)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准备质疑。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3、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词。楚国戳穿演奏腮帮俸禄滥竽充数南郭先生(2)请你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注意。“楚”、“戳”是翘舌音;“奏”、“腮”是平舌音;“滥”、“禄”是边音;“竽”是第二声,不能读成第三声。(3)启发学生质疑:文中的哪些词语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夸口:说大话。戳穿:刺穿。(用实物进行演示)腮帮:腮。(让学生指指自己的腮帮,再鼓鼓腮帮)俸禄: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4)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三、指导书写。滥: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禄:左边是“示字旁”,同时提醒右下不是“水”。四、精读《自相矛盾》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写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2.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说大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指名朗读,学生评议。3.“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4.你能说说“自相矛盾”的意思吗?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了什么。课堂练习设计1、描红生字。2、感情朗读课文。教后修改课外作业设计1、完成同步练习题。2、写出几个你知道的成语故事名称。板书设计8、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教学反思参考资料教学参考书

成语故事教案篇七

六年级组教案8爱之链(初稿)

学科六年级语文(上册)主备教师王海田授课时间第周月日使用教师课题8、爱之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8个,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达人物品质的写法。4、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的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达人物品质的写法,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的真情。教学方法与手段自读,质疑,想象,交流教学准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1、激情导入:爱,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永恒的话题。在那飘雪的寒夜,爱就是一股驱走寒流的暖流,就是一种克服万难的力量。2、围绕课题进行质疑:这是一种怎样的爱?这“爱”发生在谁与谁之间?这“爱”又是怎样被链接起来的?二、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字词。(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2)指名朗读,纠正读音。(3)了解词语理解情况,提出质疑。3、指名分段读课文,相机指点重点句子的朗读。4、默读课文,抓住关键人物来理清脉络,初步搞清楚“乔依”、“老妇人”、“女店主”之间的关系。5、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内容。三、指导书写重点指导:簸餐四、作业:朗读课文,抄写生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我说爱更是一根心链,栓紧你我彼此的心,串起了一个个爱的故事。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爱之链》,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品味一下这根爱的珠链上那感人的一幕幕。3、你还记得那一个个故事吗?指名答,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二、学习2―8小节1、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寒风挟裹着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一条乡间公路伸向远方。这里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一切显得是那么寂静、荒凉。一位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请你自己读一读文章二至八小节。静静地想一想,谁愿意先来交流一下。(第二小节“又冷又怕”---在冷风中发抖紧张地闭上眼睛)(第五小节“紧张绝望”---荒芜人烟等了一个小时几乎完全绝望)谁愿意通过朗读把老妇人此刻内心的绝望、害怕表达出来。指读――齐读2、尽管老妇人此时几乎绝望了,但她的内心始终在期望着有人来帮她一把。这时乔依驾驶着他那辆破汽车来到了老妇人面前,看到这一切,他怎么做的,请你自己去文中读一读、找一找。交流:你从乔依安慰老妇人的话中体会到什么?(热情、体贴、细心)淡淡的几句话如暖风吹拂过老妇人的心田,谁还愿意来读一读。竭尽全力无私助人“难”手和脚腕蹭破出血顾不上擦“冷”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清水鼻涕流下来[出示第六小节]来,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相信你读了这段话,对乔依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乔依的行为会有新的理解。齐读交流,理解“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不容质疑)多么质朴,多么纯洁的想法啊。再读第六小节3、引读6、7所以,当乔依修好车,老妇人满怀感激地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乔依,他从来没想到,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所以他从来就认为。因此,乔依笑着对老妇人说。4、小结:在乔依困难的时候,他曾经得到过别人爱的帮助,(板书……)所以当他看到被困雪地,孤立无助的老妇人需要帮助时,不容质疑地伸出援助之手。他不求报酬,只希望老妇人也能把悠悠爱心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三、学习9-11小节1、这爱之链的第二个故事,就请同学们自己学习。2、自读9~113、[出示填空]到小餐馆,老妇人看到---------,突然想起了------,于是---------。她还看到了什么?还会想起什么?你可以结合前文,也可以展开想象,自己先练习说一说。自说――指名说。还有谁愿意说,说出自己的见解。4、让我们再次回到那简陋但温馨的小餐馆去感受这动人的故事,齐读9-11小节四、学习12小节1、引读:关上店门,女店主走进里屋。-----2、[出示句子]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从女店主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爱之链老妇人帮助女店主五、拓展延伸1、老师请你再读读课题――爱之链,现在你如何理解这根爱之链,请你用简洁而富有创意的图画、文字或你喜欢的任何一种形式来表达你对课文及课题的诠释。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2、上讲台交流展示六、总结1、是啊,所有发生的这一切感人的故事都是因为爱,也正是因为同学们心中有爱,才会激情勃发,创作出这么多有创意、有思想的好作品。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曲爱的赞歌。2、结束语:因为爱,冰雪会消融,因为爱,枯木会逢春,就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就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就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就因为爱,奇迹正在赶过来。就让我们一起把爱之链的故事延续下去吧!二次备课课堂练习设计续写《爱之链》课外作业设计练习册板书设计8、爱之链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女店主安慰丈夫乔依(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教学反思参考资料

成语故事教案篇八

五年级组语文教案12.伊索寓言(初稿)

学科语文(第九册)主备教师郭哲授课时间第周月日使用教师五年级语文教师课题12.伊索寓言(第一课时)三维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读懂这三则寓言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教学重点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方法与手段师:读议法生:资料搜集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伊索寓言》教学过程设计一、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1、同学们都很喜欢看寓言故事,那你们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2、简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曾经是一个奴隶。他机智幽默,聪颖过人,在儿童心目中始终扮演一个故事大王的角色。《伊索寓言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内容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从不同角度反映古希腊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人情,尤其集中反映了下层社会里奴隶的思想感情。《伊索寓言集》里的角色大都由动物担任。这些动物和人一样,会思考,能说话,从本质上说仍是人的化身,代表着当时社会上的各色人物。二、引入课题,初读寓言。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伊索的寓言,课文中共有三个故事。我们首先来学习《狐狸和葡萄》。(板课题)学生齐读课题。2、提出初读要求: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读通读顺句子。3、汇报初读情况。学生说说自己对寓言内容的理解。提醒学生注意“狐狸”在一起连读时,“狸”读轻声,“馋”读翘舌音,“酸”读平舌音。三、细读课文,领会寓意。1、齐读第一、二自然段。2、自读各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馋得直流口水想尽各种办法)自己先找出来读一读。师生交流。3、小组合作讨论:狐狸能想到哪些方法去够葡萄?4、“白费劲”说明了什么?你能想象出此时狐狸的神情吗?5、自读第二段。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白费劲”、“无望”的情况下,仍然对葡萄恋恋不舍?6、同学们吃过成熟的`葡萄吗?是什么滋味?狐狸为什么说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7、默读第三自然段。从上面的故事你能知道“无能为力”是什么意思吗?你怎么理解这段话?8、对照前面的故事或生活中的事例把你所读懂的道理讲给同学听听。四、指导写字。狸、葡、萄、馋、酸二次备课课堂练习设计1、感情朗读课文。2、描红本课生字。课外作业设计1、抄写词语。2、读《伊索寓言》中的其他故事。板书设计12.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无能为力说时机未成熟教学反思参考资料教学参考书学科语文(第九册)主备教师郭哲授课时间第周月日使用教师五年级语文教师课题12.伊索寓言(第二课时)三维目标1、知道这两则寓言的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2、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教学重点难点知道这三则寓言的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教学方法与手段师:读议法生:资料搜集法,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学准备读《伊索寓言》教学过程设计一、故事引入,提示课题。1、大家还记得我们熟悉的那个《狼来了》的故事吗?谁来给同学们讲一讲。2、这个故事也是选自《伊索寓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板课题)齐读课题。二、学习《牧童和狼》(一)初读寓言,了解内容。1、自读寓言,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2、指名读,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细读寓言,领会寓意。1、默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在“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一步读懂课文。狼没来牧童:几次大叫(说谎)村民:闻声赶来(上当)不禁哈哈大笑(捉弄村民)惊慌失措(气愤)狼来了牧童:吓坏大叫(真话)村民:没人帮忙(不相信)2、体会:牧童两次“大叫”时的不同情感,村民两次听到“大叫”的不同情感。3、生活中你有经历过或见过听过类似的例子吗?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三、学习《蝉和狐狸》。(一)初读寓言,了解内容。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一想这篇寓言说了了件什么事?2、自读反馈。(二)细读寓言,领会寓意。1、师讲《狐狸和乌鸦》的故事。2、生思考:《狐狸和乌鸦》与《蝉和狐狸》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相似的是狐狸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都在说奉承话。“故意”点出狐狸的假心假意,“赞叹”是为吃蝉而设下的“圈套”。不同之处是乌鸦上当了,而蝉没有上当。)3、读第3、4自然段,思考:蝉为什么没有上当?4、学生交流。5、读第5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四、回顾拓展。1、快速默读三则寓言,说说有什么相同之处。体会寓言的特点。2、你还读过别的寓言故事吗?讲给同学听。二次备课课堂练习设计选一两个你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课外作业设计完成本课同步练板书设计12伊索寓言牧童和狼蝉和狐狸教学反思参考资料教学参考书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往出租房合同(汇总16篇)

    运输合同是一种法律文件,用于明确运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婚前协议的范文涵盖了财产、债务、子女抚养等多个方面,可以满足不同夫妻的需求。往出租房合同篇一身份证号码

    2023年校庆活动标语(精选14篇)

    青春是一个拥有无限可能性的时期,我们应该积极发掘自己的潜力。青春是一段关于选择的时期,我们应该如何做出明智的决策?青春是短暂的,以下是一些关于珍惜青春的文章,希

    2023年聚会的周记(汇总8篇)

    请示是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时向上级或有经验人士请教、请示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法,我想我们应该请示一下。在请示中,我们应该注意语言的客观和礼貌,尽量

    祝福老师中秋节祝福语(模板20篇)

    答谢词不仅仅是一种礼仪行为,更是一种传递着真诚情感的沟通方式。答谢词应当包括感谢的原因、细节和对方的帮助给予的影响等内容。以下是一些优秀的答谢词范例,它们都是真

    公司车辆租赁的简单版协议书(优秀8篇)

    致辞致谢是在重要场合或活动上表达感激之情和探讨主题的一种正式演讲方式。在写致辞致谢之前应对受众和场合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准备。下面是一些致辞致谢的例子,希望能帮助到

    办公室文员辞职报告 文秘辞职报告(实用18篇)

    在我们离开之际,用一份辞职报告来总结我们在这家公司的成长和收获,也是对公司的一份感恩和告别。以下是一份精心准备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办公

    最新开发工作经验总结(通用14篇)

    军训总结是一种对自己军训期间的经历和心理变化进行记录和分析的方式,以便更好地认识自己。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考试总结范文,希望能激发大家对自身学习的思考和反思。开

    小产权房买卖合同版 房屋买卖合同书小产权房(实用11篇)

    运输合同是保证货物运输安全和顺利进行的基础,它为双方的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授权委托范文是授权委托的实践总结和经验分享,对于我们掌握授权委托的技巧和方法具有重要意

    最新大班中秋节的活动教案设计(实用13篇)

    高一教案不仅包括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还包括教学资源和评估方法等。编写初二教案是教师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以下是一些例题和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大班中秋节的活

    2023年护理申请书(模板6篇)

    转专业申请书的撰写需要有条理、有逻辑、有说服力,以增加审核官对申请人的认可。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转专业申请的成功案例,供大家参考。护理申请书篇一个人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