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模板18篇)

时间:2023-11-14 作者:翰墨最新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模板18篇)

理想是我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是我们不断进取的力量和动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成功人士的理想实现故事,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最新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一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春天,作者回忆了自己学生时代的一位年过五十的残疾老师,赞扬了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和蔼可亲,对生活无比热爱的精神,表现了作者对老师尊敬、爱戴之情。全文以第一人称叙述,采用倒叙的写法,触景生情,回忆了自己的亲眼所见。文章语言生动,饱含深情。

二、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春天的景物和刘老师之间的关系。把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讨论解决。

3.体会文中流露出来的师生情,受到刘老师人格魅力的影响和熏陶,热爱生活、勇敢地面对生活。

4.学习作者见物思人、列举事例、边叙边议的写作方法。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从作者含蓄的叙述中,体会文章表达的中心:热爱生活,顽强地面对生活。

四、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我们先来观赏一段舞蹈吧!(欣赏《千手观音》。)觉得这个舞蹈怎么样?(交流)。

同学们,他们都是既聋又哑的残疾人,很多人看了这个节目后不由自主的都伸出了大拇指。

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很多残疾人,面对自己的体残表现得非常自卑,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一蹶不正。但,有些残疾人,他们却以顽强的毅力及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成为了生活的强者。

(二)导入。

1.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去认识一位身残志坚的残疾老师。尽管和刘老师分别近30年了,但刘老师那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始终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中。

2.作者在回忆刘老师时写了这样一段独白让我们一起读读作者心中的真情告白——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幻想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3.刘老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作者在分别30年后还对刘老师记忆犹新?这节课我们就跟随着作者苏叔阳先生一起去认识他的刘老师,一起去放飞那—理想的风筝。

(三)初读课文。

1.同学们,本文结构严谨,善于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形象。下面就请同学们将课文打开,自己把课文快速浏览一遍。画出描写刘老师外貌的句子。概括一下,课文中具体描写了刘老师的哪些事情?(听清楚要求了吗?开始。注意良好习惯的培养:脚放平,身坐正,一拳、一尺和一寸。)。

(四)反馈。

1.完成的同学坐正,用你端正的坐姿来告诉老师,你已经完成了。

3.谁来读一读第一组词语:

女娲造人捏泥人甩泥巴丢了腿。

4.(正音)还有谁想读?(指名)。

5.这组词让你联想到了刘老师的哪件事情?

(板书:谈丢腿)。

6.谁来读一读第二组词语:

旋转跳跃撑离急速一转。

7.(正音)还有谁想读?(指名)。

8.这组词让你联想到了刘老师的哪件事情?

(板书:写板书)。

9.谁来读一读第三组词语:

撒脱蹦跳气喘吁吁得意洋洋。

10.这组词让你联想到了刘老师的哪件事情?

(板书:放风筝)。

12.交流。

(五)再读课文。

同学们,通过刚才初读课文,刘老师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呢?

那课文又是通过哪些典型的事来写刘老师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谁来说?

()-----对,写板书,他在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呢?

1、同学们把这几件事归纳得很好,相信你们课文一定读得很棒!谁来读刘老师谈腿疾的那一段?你来。

2、谁接着读写板书的这一段?

3、放风筝可是作者印象最深刻的,谁来读?

4、请你把第10自然段也来读读。

(六)学习第二自然段。

1、同学们,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很不错。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景色描写也很美,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

2、能谈谈你的`感受吗?

3、指名读。

5、多美的春景呀!让我们一起再美美地读!

(七)学习第四自然段。

1、每逢这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风筝。

2、看,这就是可亲可爱的刘老师。谁来介绍介绍他?

3、刘老师这条腿什么时候,为什么截去的,我们不知道,那他是怎么说的?

4、听了他的话,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同学们为什么会笑?

5、笑声中,感受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6、你能幽默风趣地说一说刘老师的这段话吗?

7、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理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这又是为什么呢?

【他乐观、坚强。是呀,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几遍,一定有更深的体会。】。

为什么有一股酸涩的感情?仔细琢磨琢磨。

一起读。

9、刘老师的一笑一说,让我们读懂了他的风趣,他的坚强,他的乐观。那他写板书、放风筝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动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八)写字环节。

下面进入我们的写字环节。看课文的生字,你会写吗?

那老师来考考你们,这个“翘”字怎么写?

先观察,你说。

对呀!像这样先观察,再书写,一定会把字写好。

轻轻地把笔放下,写好字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那需要有认真的态度、持之以恒的精神。

最新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二

认识本课5个生字及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课文,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一)教师教法。

启发谈话、引导、点拨。

(二)学生学法。

自读感悟,讨论。

(一)重点、难点。

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疑点。

结尾句的理解。

(三)解决办法。

通过阅读、质疑、解疑来解决重、难点;教师点拨疑点。

(一)教师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自读及讨论,在学生交流中点拨、评价、布置作业。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课文。

2、课上自读、提问、讨论、交流。

3、课下阅读相关篇目。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常常会看见一些身体有残疾的人。有些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走出了一条灿烂的人生之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理想的风筝”讲述的就是一个残疾人的故事。

(二)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3、交流所得。

(三)再读探究。

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再读揣摩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

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教师深入某些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3、班上汇报。

(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

(因为刘老师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

(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刘老师在课堂上,“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不知道要跳跃旋转多少次”。这是靠顽强的毅力给学生上课。

刘老师课讲得好。他对学生充满了爱。

刘老师课下喜欢放亲手制作的风筝。“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故意撒脱手”,“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强烈的热爱之情的流露。

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都展示了刘老师意志的顽强和热爱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

(3)结尾句“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这句话既是对刘老师身残志坚的赞叹,又是在告诫我们:应该像刘老师那样热爱生活,不断地追求、创造生活。

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标志,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题目中“理想的风筝”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不懈追求。

(四)总结、扩展。

1、通读全文,或听范读录音。

2、谈谈对课文或对刘老师的印象。

3、写法上的启示。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一篇读后感。

最新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细节描写体会刘老师开朗、乐观、风趣、坚强的良好品质。

3.感受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同学们,我们先来观赏一段舞蹈吧!(欣赏《千手观音》。)。

觉得这个舞蹈怎么样?(交流)。

同学们,他们都是既聋又哑的残疾人,很多人看了这个节目后不由自主的都伸出了大拇指。

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很多残疾人,面对自己的体残表现得非常自卑,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一蹶不正。但,有些残疾人,他们却以顽强的毅力及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成为了生活的强者。

一、导入。

1.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去认识一位身残志坚的残疾老师。尽管和刘老师分别近30年了,但刘老师那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始终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中。

2.作者在回忆刘老师时写了这样一段独白让我们一起读读作者心中的真情告白——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幻想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3.刘老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作者在分别近30年后还对刘老师记忆犹新?这节课,我们就跟随着作者苏叔阳先生一起去认识他的刘老师,一起去放飞那——理想的风筝。

二、初读课文。

1.同学们,本文结构严谨,善于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形象。下面就请同学们将课文打开,自己把课文快速浏览一遍。画出描写刘老师外貌的句子。概括一下,课文中具体描写了刘老师的哪些事情?(听清楚要求了吗?开始。注意良好习惯的培养:脚放平,身坐正,一拳、一尺和一寸。)。

三、反馈。

1.完成的同学坐正,用你端正的坐姿来告诉老师,你已经完成了。

3.谁来读一读第一组词语:

女娲造人捏泥人甩泥巴丢了腿。

4.(正音)还有谁想读?(指名)。

5.这组词让你联想到了刘老师的哪件事情?

(板书:谈丢腿)。

6.谁来读一读第二组词语:

旋转跳跃撑离急速一转。

7.(正音,)还有谁想读?(指名)。

8.这组词让你联想到了刘老师的哪件事情?

(板书:写板书)。

8.谁来读一读第三组词语:

撒脱蹦跳气喘吁吁得意洋洋。

10.这组词让你联想到了刘老师的哪件事情?

(板书:放风筝)。

12.交流。

四、深度感悟。

谈丢腿。

1.想见见刘老师吗?

出示图片,同学们,这就是刘老师,谁能结合课文为我们介绍一下刘老师的样子。(慈祥、忠厚、身体残缺)。

2.课文中是如何描写的呢?谁来为我们读读课文中描写刘老师外貌的句子?

4.指名读。

5.刘老师在讲这个故事时的神情怎样?(笑着)。

6.带着刘老师的神情,谁再讲讲读读这个故事?(指名读)。

7.这是文章中第一次出现笑,从刘老师的笑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刘老师?(乐观、开朗,对未来充满希望,)。

8.说得真好!老师奖励你,将你说的词写在黑板上“谈丢腿”的后面对应得地方好吗?

9.带着刘老师的乐观、开朗的神情我们一起来讲讲这个故事。(齐读)。

10.听了刘老师讲的故事,同学们有哪些反应?谁来读读相关的句子?(指名读)。

11.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孩子们怎样的情感?

12.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三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14.同学们的情感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请你仔细体会体会,完成下面的填空。

(出示)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是因为。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是因为。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又是因为。

(笑:故事讲的有趣、好笑,刘老师很风趣酸涩:同情刘老师的遭遇尊敬:被刘老师的乐观、开朗的精神打动。泛:慢慢地)。

16.指名读。(我听出了你对刘老师的尊敬,我感受到你心中的那一丝酸涩。)。

17.身残、志坚,刘老师以他那独特的人格魅力折服了每一位学生,作者永远都不会忘记刘老师那灿烂的笑容。

让我们再来读读作者对刘老师的真情告白——“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幻想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写板书。

1.对于一个身体残疾的老师来说,上课写板书是多么的不易呀!用心读读课文的第5节(出示),划出刘老师写板书的句子,圈出刘老师写板书是做的动作,将这些动词连起来体会体会,你有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刘老师?(交流)。

2.谁来读读描写刘老师写板书的句子。(指名)。

3.为了完成一次板书,刘老师要做出一连串的动作。你发现了吗?

4.同学们,动词要连起来看,从这一连串的动词背后,你你读懂了什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坚强、敬业)。

5.多么令人难忘的旋转呀!这一次次的旋转就是动人心弦的细节描写!谁来读一读?

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谁再来读?

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年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我们一起读。

6.刘老师的每一次旋转都撞击着孩子的心,引起孩子们一阵阵激动的心跳,孩子们的心为什么会激动?(感谢、担心、敬意)。

7.刘老师就是这样,以残疾的躯体、顽强的毅力,辛勤执教,多么叫人心动,多么叫人心跳,作者怎能忘记刘老师板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怎能忘记刘老师板书时一次次的旋转,让我们再来读读作者对刘老师那心灵的告白——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幻想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8.刘老师那乐观、开朗、风趣、坚强、敬业的高贵品质仿佛是一只只理想的风筝飞进了作者心灵的天空。作者毕业后选择当一名老师并且是一名历史老师,就是因为对刘老师的热爱。

9.像刘老师一样有着坚强品质的残疾人还有很多,此时此刻能回忆起他们的名字吗?

10.其实,作者苏叔阳自己就是一个生活的强者,1994年4月,作者做了肾癌手术,切除了左肾;20xx年10月,又做了肺癌手术,切除了一叶左肺。但是他仍然坚强而乐观地生活着,写作着。这都是因为受到了刘老师那坚强不屈的伟大灵魂的影响。

他在6卷本《苏叔阳文选》的总序中说(齐读):“不管我多么衰弱,只要生命的烛火还在烧着,我就会走,哪怕是爬行,也还在这路上挣扎。”

——摘自《苏叔阳文选》。

11.30年,能让一个年幼的少年从懵懂走向成熟,30年,同样可以让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年人失去年轮的光华,漫长的30年呀,每到春天,作者就会不由自主地思念起他的刘老师。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同样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映像,下节课龚老师会带着大家继续品味。

12.同学们,最后老师想送同学们一些名言,希望你们能从中感悟些什么!

13.同学们,生活中虽然有太多太多意料不到的磨难、挫折,但是,只要我们有一颗永远爱生活的年轻的心,只要我们顽强地面对生活,微笑着不断追求,蓝蓝的天空一样属于你,灿烂的明天一定属于你。

14.课后,认真去读一读课文,联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用“理想的风筝”做题目?

最新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四

播放歌曲《又是一年三月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听到这首歌,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

我们想到的是放飞风筝的快乐,而作家苏叔阳,每当看到天空中放飞的风筝时,不由自主就会想起他敬爱的刘老师,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理想的风筝》。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质疑。

(一)回忆略读方法。

意图:1、树立自学信心。

2、激活知识储备。

过程: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只要同学们运用常用的学习方法,自己就可以读懂课文,说说你都积累了哪些学习课文的方法呢?(学生汇报)。

师梳理并制定学习这篇课文所运用的'方法——“给自己提问题”。

同学们提出的都是读书的好方法,阅读这篇文章,咱们主要运用“给自己提问题”的方法来学习。课件出示:“阅读方法提示:给自己提问题”

(二)初读质疑。

意图:1、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

2、继续锻炼提出问题的能力,为快速捕捉文章重点做铺垫。

过程: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做到边读边思考,捕捉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做出标记。

(1)速读课文。

(2)学生汇报。例:1、刘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2、为什么看到风筝就想起刘老师?

3、刘老师的哪些事让学生们难忘呢?

5、作者写刘老师上课和放风筝二者有何关系?

(3)师梳理问题。(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中,只要解决了“刘老师的哪些事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问题,其它的问题便不攻自破了。)。

三、自读探究。

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探讨“刘老师的哪些事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问题,要求先认真读文章做批注,然后小组同学讨论交流。

四、品读体验。

(一)阅读交流。

意图:

抓住重点语句,借助想象,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自由读、想象画面读、配乐读、师生接读等)体会刘老师热爱工作、生活的完美品质。

过程:

我们一起谈谈到底是哪些事,将近过去三十年了,还让作者记忆犹新。

工作方面:

1、学生自由谈“板书、讲课、提问”三方面给作者和自己留下的印象或体会。

师小结:我们怎能忘记年过半百、身有残疾的刘老师,还毅然地站立在三尺讲台上,认真地板书每一个字,慷慨激昂地讲每一堂课,视生如子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一起读读那激动人心地旋转和跳跃吧。齐读。

生活方面:

刘老师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足以让我们为之感动了,然而,更让我们难以置信的是,他居然——(放风筝)。

1、找到最感动的句子读一读。

2、课件出示指名读,并谈体会。

3、配乐指名读。

4、师生合作读(刘老师残疾了,可他没有灰心丧志,他甚至比正常人还热爱工作,热爱生活。我们仿佛看到了:操场上刘老师笑着,学生接读“叫着”,拄着拐杖,学生接读“蹦跳着去追”,嘴里还不停地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

(二)情感升华,畅谈感悟。

意图:

升华学生的情感,留时间让学生回味,思考。

过程:

1、出示配乐图片,学生回味思考。

刘老师就象像一首激情澎湃的诗,也像一曲催人奋进的歌,让我们永远记住他那灿烂的笑容吧。课件播放音乐图片。

2、学生畅谈感悟。

师总结:

风筝带着刘老师的理想和追求越飞越高,刘老师顽强、执着、热情的完美品质在作者和我们的心中播下了理想的种子,放飞了理想的风筝。

五、拓展延伸。

意图:

1、回忆学习方法,梳理学习过程;

2、拓展阅读,学习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

过程:

(一)领悟写法。

1、同位讨论作者运用什么写法。

2、汇报。

3、小结:热爱生活的刘老师怎么能不热爱他的工作?所以作者抓住工作、生活两方面的典型事例,通过细节刻画,向我们展现了一位可敬的刘老师。正是这样的描写,打动了我们,震撼了我们。

(二)阅读:《吾家有弟未长成》、《一件珍贵的衬衫》。

(三)自读交流。

(四)汇报交流。

材料一《吾家有弟未长成》。

a、谈人物特点(读这篇文章时你是否给自己提出问题了?例: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小弟弟?)。

b、谈作者写法。

c、读具体描写典型事例的句子。

材料二《一件珍贵的衬衫》。

谈作者抓住什么事,来反映周总理的?

(五)练习写作。

最新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五

设计理念:

此课堂教学是晓院附小先学后教,提升教学品质的研究专题下的系列研究课之一。该课题旨在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结合高年段学生的特点及教材的特点,文章中学生能读懂的情节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到人物的内心活动,揣摩文章中景物描写的作用,读懂文章的内涵。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文中的心理描写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教学难点:

揣摩文章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一、复习引入。

1、读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理想的风筝)。

又是一年春来到。

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

每逢这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

课文写了刘老师哪几件事情?

(板书:笑谈腿疾。

旋转板书。

放飞风筝)。

二、讲读课文。

(1)笑谈腿疾。

只是有一次,他在讲女娲造人的传说时,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一条腿的。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1、谁给我们读读刘老师说的话?

2、交流感受。

4、听老师这么说自己腿断的经历,同学们心中会怎么想?

(2)旋转板书。

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次一转,就引起同学们一阵激动的心跳。

1、请每位同学小声读读。

2、交流感受。

3、你能想象一下,刘老师是怎样旋转的吗?

刘老师的一言一行都震撼着同学们的心,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

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

人们的身心也(一齐苏醒),刘老师便放起了他亲手制作的风筝。

(3)放飞风筝。

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而最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1、谁给大家念念?

2、交流感受。

连转身写个字都很困难,却能做出各种各样的风筝,这心灵手巧的背后是什么?(对生活的热爱)。

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欢乐就是说他(一定要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他是在(制造欢乐)。

3、放飞风筝的时候,作者常常看到刘老师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他的笑容是因为。

4、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注视着风筝,刘老师也许会想。

1、每位同学放开声音读读。

2、交流感受。

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绳端中体会到了什么?

3这里得意写出了刘老师。

4、我们一起读读这一段描写,你觉得此刻的刘老师像什么?

出示。

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

这哪里是在写春天的景物,分明就是在写人,就是写刘老师在舒展腰身,在吹奏生命之歌,在同白云戏耍。

1、现在,你能回答吗?课题为什么叫理想的风筝?

2、如果让你在刘老师的风筝上写一句话,你会写什么?

最新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六

1、认识本课生字及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质疑问难的能力。

3、通过理解课文,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常常会看见一些身体有残疾的人。有些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走出了一条灿烂的人生之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理想的风筝”讲述的就是一个残疾人的故事。

(二)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3、交流所得。

(三)再读探究。

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再读揣摩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

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教师深入某些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3、班上汇报。

(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

(因为刘老师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

(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刘老师在课堂上,“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不知道要跳跃旋转多少次”。这是靠顽强的毅力给学生上课。

刘老师课讲得好。他对学生充满了爱。

刘老师课下喜欢放亲手制作的风筝。“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故意撒脱手”,“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强烈的热爱之情的流露。

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都展示了刘老师意志的顽强和热爱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

(3)结尾句“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这句话既是对刘老师身残志坚的赞叹,又是在告诫我们:应该像刘老师那样热爱生活,不断地追求、创造生活。

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标志,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题目中“理想的风筝”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不懈追求。

(四)总结、扩展。

1、通读全文,或听范读录音。

2、谈谈对课文或对刘老师的印象。

3、写法上的启示。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上课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和蔼可亲。

放风筝热爱生活自强不息。

最新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七

1、认识本课生字及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质疑问难的能力。

3、通过理解课文,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常常会看见一些身体有残疾的人。有些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走出了一条灿烂的人生之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理想的风筝”讲述的就是一个残疾人的故事。

(二)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3.交流所得。

(三)再读探究。

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再读揣摩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

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教师深入某些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3.班上汇报。

(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

(因为刘老师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

(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刘老师在课堂上,“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不知道要跳跃旋转多少次”。这是靠顽强的毅力给学生上课。

刘老师课讲得好。他对学生充满了爱。

刘老师课下喜欢放亲手制作的风筝。“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故意撒脱手”,“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强烈的热爱之情的流露。

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都展示了刘老师意志的顽强和热爱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

(3)结尾句“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这句话既是对刘老师身残志坚的赞叹,又是在告诫我们:应该像刘老师那样热爱生活,不断地追求、创造生活。

(4)题目“理想的风筝”有什么含义。

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标志,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题目中“理想的风筝”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不懈追求。

(四)总结、扩展。

1.通读全文,或听范读录音。

2.谈谈对课文或对刘老师的印象。

3.写法上的启示。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一篇读后感。

放风筝 热爱生活自强不息。

最新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八

1.会认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春天的景物和刘老师之间的关系。把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讨论解决。

3.体会文中流露出来的师生情,受到刘老师人格魅力的影响和熏陶,热爱生活、勇敢地面对生活。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手拿风筝,问,这是什么?(板书课题),说说你在放风筝时的心理感受。

二、教师出示提纲,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1.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找出文中具体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认真品读,联系全文,想想这些句子有何象征意义。

3.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围绕刘老师讲了哪些事。

4.标出文中令你感动的句子,说说自己为什么感动?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小组同学讨论、交流。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逐题反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一)检查生字。

(二)检查读通课文情况。

(三)结合问题反馈,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思想。

1.品读描绘春天景色的语段。

2.读文,了解刘老师,受他人格魅力的影响和熏陶。

3.谈谈你了解到关于刘老师的事后的心里感受。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总结全文,感情朗读课文。

1.谈谈你学文后有何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谈。课文内容思想;文章的表达方法。)。

2.教师系统地小结。

3.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为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上课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和蔼可亲。

放风筝热爱生活自强不息。

最新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九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5个生字及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常常会看见一些身体有残疾的人。有些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走出了一条灿烂的人生之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理想的风筝”讲述的就是一个残疾人的故事。

板书:

二、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3、交流所得。

三、再读探究。

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再读揣摩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

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教师深入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3、班上汇报。

(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因为刘老师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

(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都展示了刘老师意志的顽强和热爱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

(3)对结尾句有什么理解?(这句话既是对刘老师身残志坚的赞叹,又是在告诫我们应该像刘老师那样热爱生活,不断地追求、创造生活。)。

(4)题目“理想的风筝”有什么含义?(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标志,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要在广阔的天地间在有作为的理想。题目中“理想的风筝”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不懈追求。)。

四、总结扩展。

1、通读全文,或听范读录音。

2、谈谈对课文或对刘老师的印象。

3、写法上启示。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课上:跳跃旋转关爱学生生命顽强。

刘老师。

课下:放飞风筝追赶风筝热爱生活。

最新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十

这篇略读课文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以一个学生的语气,描写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文中的刘老师乐观开朗,爱学生,爱工作,爱祖国,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与执着的追求。 整篇文章结构严谨,善于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并充分注意了人物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之间的联系,使这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能相映生辉,互为例证,共同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学情分析 因课文较长,又是略读课文,教学时不宜过细。教学前应先让学生把课文读熟,通过预习,解决文中生字词。课上根据“阅读提示”自学,小组交流。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从感性上对刘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个初步的印象。

一.教法:自学引导。

二.学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学习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能力目标:学习本文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

三.认知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

2.认识本课5个生字。

了解课文通过哪两方面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

理解两方面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紧密联系的。

一.导入、质疑。

二.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学生带着疑问听读思考。

三.学生谈听读后的感想,就读前疑问谈谈各自理解。 教师相机介绍作家苏叔阳的一些情况,使学生知道,作者曾遭受过不公正待遇和绝症的折磨,因而对刘老师了解更深,对刘老师的尊敬、怀念更浓、更重。

四.指导自学,合作探究。

1.自学生字新词。

2.读“阅读提示”,自学探究。

(1) 本课“阅读提示”中例举了哪些给自己提出的问题?这些“自问”有什么特点? (2) 鼓励学生学习“阅读提示”的方法,通过给自己提问题,思考解答学习课文。

3.默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结构,掌握文章内容重点。 课文的重点部分写的什么内容?(刘老师讲课和课下放风筝这两件事。)

五.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学习课文主体部分。

2.按照“自问”自学探究,讨论交流。 (1) 指导方法:先找出有关句段;再读那些句段(反复地读,边读边品味);思考并说说对“自问”的理解。 (2) 点拨、指导,通过群体评议,归纳总结。 作者写人物的表达方法:选材是最能表现人物的典型事例;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我”在其中,作者写自己的心情、想法。 这样写人,一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感染力;二更重要的是使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对工作和生活强烈热爱、有理想、有追求的思想品质更鲜明突出。三“我”在其中地写,通过衬托更强化了刘老师的美德和形象。 a 写“我”的心理活动“后来我考入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进一步说明了刘老师的课讲得好,对学生的发展、成长影响至深。这也是在暗点文题——在“我”的心中播下理想的种子,升起了理想的风筝。 b 刘老师的身教,给学生深刻地影响,使作者在心灵里升起了理想的风筝,要像刘老师那样身残志坚、乐观向上、有理想、有追求。

六.有感情地朗读、品读。

七.作业: 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本课后的一些收获。

最新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十一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

3.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本文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常常会看见一些身体有残疾的人。有些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走出了一条灿烂的人生之路。今天,我们的课文“理想的风筝”讲述的就是一个残疾人的故事。

板书:14 理想的风筝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3.交流所得。

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思考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的疑问。

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

3.班上汇报。

(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

(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3)结尾句“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4)题目“理想的风筝”有什么含义。

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标志,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题目中“理想的风筝”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不懈追求。

1.听范读录音。

2.谈谈对课文或对刘老师的印象。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阅读《积累·运用四》中的《风筝》一文。

附:

教案点评:

本课重难点:1.题目“理想的风筝”的含义。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疑点是对结尾句的理解。通过阅读、质疑、解疑来解决重、难点;教师点拨疑点。引导学生课前进行预习。课上自读、提问、讨论、交流。课下阅读相关篇目。

最新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十二

认识本课5个生字及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1.培养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通过理解课文,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1.题目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理解两方面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紧密联系的,

选取了两方面的事例来写人,才能更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放一次风筝

(实物)风筝一只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师手拿风筝,问:这是什么?(板书:风筝),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放飞过风筝,

那么你在放风筝时的心里感受是怎样的?请说一说。

理想的风筝)。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3、交流所得。

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再读揣摩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

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教师深入某些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3.班上汇报。(同学之间互作补充、评价,师作适当点拨)

(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因为刘老师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

(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刘老师在课堂上,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不知道要跳跃旋转多少次。这是靠顽强的毅力给学生上课。

刘老师课讲得好。他对学生充满了爱。

刘老师课下喜欢放亲手制作的风筝。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故意撒脱手,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强烈的热爱之情的流露。

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都展示了刘老师意志的顽强和热爱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

(3)结尾句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这句话既是对刘老师身残志坚的赞叹,又是在告诫我们:应该像刘老师那样热爱生活,不断地追求、创造生活。

(4)题目理想的风筝有什么含义。

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标志,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题目中理想的风筝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不懈追求。

1.挑选你最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

2.谈谈对课文或对刘老师的印象。

3.写法上的启示。(师作适当的补充。)

1、(必做题)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2、(选做题)以我最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短文,并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最新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十三

1、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清课文层次,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刘老师坚强、乐观、风趣的人生态度。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清课文层次,了解课文内容。

课件(词语、回忆老师的话)。

一.板书课题,问题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

2.读了课文的题目,你有什么问题?

(以题目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事?同时,自学生字新词,查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不动笔墨不读书,不动脑筋不读书,要让读书有所目的,有所要求。)。

2、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巡视并帮助学生。

三、检查自读,了解内容。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正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重点指导朗读能体现出刘老师热爱生活,顽强的生命的句子。这样,无形中引起他们的注意,加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读书是自主的,自由的思想感悟,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个平台,让他们畅所欲言。)。

正是因为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追求在无时不刻的鼓励着作者,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刘老师。

4.出示课件。

5.指名读,齐读。(读出对刘老师深深的怀念之情。)。

四、作业巩固: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理想的风筝》这篇课文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回忆了自己学生时代的一位年过五十的残疾老师,赞扬了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对生活无比热爱的精神,表现了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思念之情。文章中,作者细腻感人的笔触和刘老师坚强乐观、爱生敬业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这节课是第一课时,我从一点入手:

注重了朗读的指导。让学生在读中先对刘老师的形象有所感悟。在初读课文上,我一般都会让学生先朗读一遍课文,然后,指名一些学生进行朗读,再进行一些指导,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这篇课文有深情的细腻的描写,也有点睛的议论,这些地方都是值得我们反复去朗读的,而也就是在这不断反复读书中,学生能够初步体会到作者对老师尊敬,佩服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因为事先对景山的学生的能力估计不充分。开场时,不够灵活的把握,导致,课堂不是很活跃。同时,还犯下了一心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有点赶堂了。这点,黄慧娟老师说得好:课堂应该讲究简单,过程简单、思路简单、教法简单。简单中培养学生的能力,简单中锻炼学生的思维。问题过多,过杂,只会适得其反。我铭记于心。

最新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十四

1,学习揣摩刘老师具体事件的描述感受人物形象,体验人物丰富的情感。

2,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感受文中细腻生动描写的作用,理解文章关键词句在文中的意思。

3,感情朗读文章,学习文中人物积极的生活态度及顽强的生命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揣摩课文生动细腻的描述,体验人物丰富的情感和表现的积极精神。

教学策略:开展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创建自由流畅的交流平台,指导有效的阅读方法。

一,词语组读,构建课文内容框架,交流人物初步形象

1,读下面每组词语,联系课文想一想,每组词语使你想到文章中刘老师什么样的故事

女娲造人 捏泥人 甩泥巴 丢了腿

旋转跳跃 撑 离 急速一转

手持线拐 翩翩起舞 扶摇直上 翱翔盘旋

撒脱 蹦跳 气喘吁吁 得以满足

2,交流板书:说丢腿 写板书 放风筝 追风筝

3,交流:初读课文,在你的心里,刘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

二,学习事件,体验人物丰富情感,感受细腻描写之妙

(一)学习刘老师笑谈丢退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读了这一段你认为文中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3,情感体验: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情感,同时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二)学习刘老师上课写板书

1,自读课文感受: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觉得刘老师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2,具体学习刘老师上课写板书的生动描述,体验刘老师的敬业精神和上课换发的工作激情。

(三)学习刘老师春天放风筝

1,自学课文相关内容,自学要求:

思考你读懂了刘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 圈画文中关键词句,写上读后感。

2,交流学习,执导朗读

重点语句(1)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和我一样的少年。(2)它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

三,感受主要画面,揣摩课文主旨,步入深深思念

1,出示语言,感受画面: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绳,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子在风中翱翔盘旋。

3,出示课文一二段,讨论:是什么让我那么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

4,深情呼唤:刘老师啊,您在哪里 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着您……

最新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十五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细节描写体会刘老师开朗、乐观、风趣、坚强的良好品质。

3.感受刘老师 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课前交流:

同学们,我们先来观赏一段舞蹈吧!(欣赏《千手观音》。)

觉得这个舞蹈怎么样?(交流)

同学们,他们都是既聋又哑的残疾人,很多人看了这个节目后不由自主的都伸出了大拇指。

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很多残疾人,面对自己的体残表现得非常自卑,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一蹶不正。但,有些残疾人,他们却以顽强的毅力及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成为了生活的强者。

一、导入

1.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去认识一位身残志坚的残疾老师。尽管和刘老师分别近30年了,但刘老师那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始终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中。

2.作者在回忆刘老师时写了这样一段独白让我们一起读读作者心中的真情告白——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幻想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3.刘老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作者在分别近30年后还对刘老师记忆犹新?这节课,我们就跟随着作者苏叔阳先生一起去认识他的刘老师,一起去放飞那——理想的风筝。

二、初读课文

1.同学们,本文结构严谨,善于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形象。下面就请同学们将课文打开,自己把课文快速浏览一遍。画出描写刘老师外貌的句子。概括一下,课文中具体描写了刘老师的哪些事情?(听清楚要求了吗?开始。注意良好习惯的培养:脚放平,身坐正,一拳、一尺和一寸。)

三、反馈

1.完成的同学坐正,用你端正的坐姿来告诉老师,你已经完成了。

3.谁来读一读第一组词语:

女娲造人 捏泥人 甩泥巴 丢了腿

4.(正音)还有谁想读?(指名)

5.这组词让你联想到了刘老师的哪件事情?

(板书:谈丢腿)

6.谁来读一读第二组词语:

旋转跳跃 撑 离 急速一转

7.(正音,)还有谁想读?(指名)

8.这组词让你联想到了刘老师的哪件事情?

(板书:写板书)

8.谁来读一读第三组词语:

撒脱 蹦跳 气喘吁吁 得意洋洋

10.这组词让你联想到了刘老师的哪件事情?

(板书:放风筝)

12.交流。

四、深度感悟

谈丢腿

1.想见见刘老师吗?

出示图片,同学们,这就是刘老师,谁能结合课文为我们介绍一下刘老师的样子。(慈祥、忠厚、身体残缺)

2.课文中是如何描写的呢?谁来为我们读读课文中描写刘老师外貌的句子?

4.指名读。

5.刘老师在讲这个故事时的神情怎样?(笑着)

6.带着刘老师的神情,谁再讲讲读读这个故事?(指名读)

7.这是文章中第一次出现笑,从刘老师的笑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刘老师?(乐观、开朗,对未来充满希望,)

8.说得真好!老师奖励你,将你说的词写在黑板上“谈丢腿”的后面对应得地方好吗?

9.带着刘老师的乐观、开朗的神情我们一起来讲讲这个故事。(齐读)

10.听了刘老师讲的故事,同学们有哪些反应?谁来读读相关的句子?(指名读)

11.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孩子们怎样的情感?

12.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三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14.同学们的情感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请你仔细体会体会,完成下面的填空。

(出示)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是因为 。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是因为 。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又是因为 。

(笑:故事讲的有趣、好笑,刘老师很风趣酸涩:同情刘老师的遭遇尊敬:被刘老师的乐观、开朗的精神打动。泛:慢慢地)

16.指名读。(我听出了你对刘老师的尊敬,我感受到你心中的那一丝酸涩。)

17.身残、志坚,刘老师以他那独特的人格魅力折服了每一位学生,作者永远都不会忘记刘老师那灿烂的笑容。

让我们再来读读作者对刘老师的真情告白—— “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幻想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写板书

1.对于一个身体残疾的老师来说,上课写板书是多么的不易呀!用心读读课文的第5节(出示),划出刘老师写板书的句子,圈出刘老师写板书是做的动作,将这些动词连起来体会体会,你有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刘老师?(交流)

2.谁来读读描写刘老师写板书的句子。(指名)

3.为了完成一次板书,刘老师要做出一连串的动作。你发现了吗?

4.同学们,动词要连起来看,从这一连串的动词背后,你你读懂了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坚强、敬业)

5.多么令人难忘的旋转呀!这一次次的旋转就是动人心弦的细节描写!谁来读一读?

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谁再来读?

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年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我们一起读

6.刘老师的每一次旋转都撞击着孩子的心,引起孩子们一阵阵激动的心跳,孩子们的心为什么会激动?(感谢、担心、敬意)

7.刘老师就是这样,以残疾的躯体、顽强的毅力,辛勤执教,多么叫人心动,多么叫人心跳,作者怎能忘记刘老师板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怎能忘记刘老师板书时一次次的旋转,让我们再来读读作者对刘老师那心灵的告白——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幻想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8.刘老师那乐观、开朗、风趣、坚强、敬业的高贵品质仿佛是一只只理想的风筝飞进了作者心灵的天空。作者毕业后选择当一名老师并且是一名历史老师,就是因为对刘老师的热爱。

9.像刘老师一样有着坚强品质的残疾人还有很多,此时此刻能回忆起他们的名字吗?

10.其实,作者苏叔阳自己就是一个生活的强者,1994年4月,作者做了肾癌手术,切除了左肾;20xx年10月,又做了肺癌手术,切除了一叶左肺。但是他仍然坚强而乐观地生活着,写作着。这都是因为受到了刘老师那坚强不屈的伟大灵魂的影响。

他在6卷本《苏叔阳文选》的总序中说(齐读):“不管我多么衰弱,只要生命的烛火还在烧着,我就会走,哪怕是爬行,也还在这路上挣扎。”

——摘自《苏叔阳文选》

11.30年,能让一个年幼的少年从懵懂走向成熟,30年,同样可以让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年人失去年轮的光华,漫长的30年呀,每到春天,作者就会不由自主地思念起他的刘老师。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同样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映像,下节课龚老师会带着大家继续品味。

12.同学们,最后老师想送同学们一些名言,希望你们能从中感悟些什么!

13.同学们,生活中虽然有太多太多意料不到的磨难、挫折,但是,只要我们有一颗永远爱生活的年轻的心,只要我们顽强地面对生活,微笑着不断追求,蓝蓝的天空一样属于你,灿烂的明天一定属于你。

14.课后,认真去读一读课文,联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用“理想的风筝”做题目?

最新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十六

1.会认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春天的景物和刘老师之间的关系。把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讨论解决。

3.体会文中流露出来的师生情,受到刘老师人格魅力的影响和熏陶,热爱生活、勇敢地面对生活。

4.学习作者见物思人、列举事例、边叙边议的写作方法。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从作者含蓄的叙述中,体会文章表达的中心:热爱生活,顽强地面对生活。

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小黑板。

一课时。

1.教师手拿风筝,问,这是什么?(板书课题),说说你在放风筝时的心理感受。

2.师导入:然而作者对风筝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他的心中风筝就是理想的象征。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1.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找出文中具体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认真品读,联系全文,想想这些句子有何象征意义。

3.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围绕刘老师讲了哪些事。

4.标出文中令你感动的句子,说说自己为什么感动?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小组同学讨论、交流。

(一)检查生字。

(二)检查读通课文情况。

(三)结合问题反馈,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思想。

1.品读描绘春天景色的语段。

2.读文,了解刘老师,受他人格魅力的影响和熏陶。

3.谈谈你了解到关于刘老师的事后的心里感受。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谈谈你学文后有何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谈。课文内容思想;文章的表达方法。)。

2.教师系统地小结。

3.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为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最新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十七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理解文章脉络,初步了解作者见物思人、列举事例、边叙边议的写作方法。

4、初步体会文中流露出来的师生情,受到刘老师人格魅力的影响和熏陶。

设计理念:立足学生的实际,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追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把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让每一位学生读通课文,掌握长文读短的阅读方法并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文字蕴涵的情意。

1、培养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把长文读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作者把浓浓的师生情意融入平淡的文字之中,让学生品出情、读出情。

问:同学们,放过风筝吗?放风筝时你心情怎样?让我们带着这愉悦的心情来写这个“筝”字(提醒是后鼻音,第一声,在和风组成“风筝”一词后它读轻声。学生读词)。

2、有一位叫苏叔阳的当代作家,每逢看到那一只同蓝天白云戏耍的风筝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刘老师,想起刘老师放上天空的风筝。请看他离开这位老师近三十年后写的一篇文章——理想的风筝(补充板书)(齐读课题)。

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或问题?——学生提出问题。设计理念: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审题入手,有疑问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

1、读准生字字音,读通顺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划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能自己解决的尽量自己解决。

3、标出自然段序号。

1、连翘花(出字图片)。

2、扶摇直上。

3、翱翔盘旋。

4、气喘吁吁。

5、功德无量(读文中学生提出难理解的词,相机讨论交流理解)。

设计理念:初读课文,学生会遇到一些生字新词和新的表达方式,从而形成一定的阅读障碍,他们读得不正确,不流畅是正常的。况且,这篇课文长达11个自然段,千余字,我想,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让接触文本,而匆匆深入文本,势必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于是,在课堂上我关注学生,给足时间让他们读课文。

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分解在几次读书环节中去落实。初读时我要求学生读准生字字音,读通顺课文的每一句话,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二读要求是划出生字词或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三读是标出自然段序号。

1、这篇文章是写谁的?(请快速浏览课文思考)。

写人的文章我们都知道要用典型事例来描写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特点。课文写了刘老师的几件事?分两步完成:

(1)请你用简单的话概括一下。指名概括。

(2)再将每一件事分别用一个词概括出来,指名概括。

(3)相机完成板书:笑谈腿疾课讲得极好提问学生放风筝。

2、课文1~3节写什么?(板书:忆起老师)。

课文10~11节写什么?(板书:思念老师)。

3.根据板书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理念:“长文读短”意在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概括能力,教学过程中,我不要求一步到位,而是分三步走,设计了有梯度的练习。先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中回忆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

在此基础上,我随机调控,引导学生把几句话压缩成一句话,再把一句话概括为一个词语。这种“标题式”概括,可以把长文读短,迅速把握课文内容,原来课文是通过“笑谈腿疾、艰难板书、开心放风筝”这三件事来写刘老师的。这一点拔,有利于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迁移。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内容,体现了阅读教学“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这一规律。

1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作者写景导入,很有特色,齐读1~3节。

2、指导第2节的朗读,读出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第二自然段写了几种景物?把它们当成什么来写的?

文中的句子与这个句子比较:柳枝绿了,连翘花开了,风筝飞上天了。(文中的句子好在哪里?)。

3、哪些字词表达了作者对刘老师的思念?(又,每逢,不由自主)指导品读1、3节。

4.指名读一读这几小节。读出景美、情美来。

设计理念:第一课时,我对教材作了适当的取舍,通过对1、3节中的“又、每逢、不由自主地想起”等词的品读来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思念,从第2节的写景引领学生体味这种写作方法的妙处——自然景物充满活力,对下文描写刘老师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

1、自由轻声读10~11节,体会作者对老师那深深的思念,感受他们浓浓的师生情谊。

2、请一位同学朗读。

3、师介绍苏叔阳生平材料,点出他的学业,工作、品性都深受刘老师的影响。

其实,苏叔阳一生都深受刘老师的影响,他在一篇回忆录里说:高中毕业后,受小时侯教历史的刘老师的影响,他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

他由一名大学教授变成一位伞厂工人,每天受到非人的折磨,就在他快要绝望时,是刘老师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他笑对命运。

就在他事业蒸蒸日上时,灾难又一次降临了。他的身体接连遭受病魔的袭击。1994年他因肾癌切除了左肾,2001年癌细胞又转移到肺部,手术后不久,又发现他脾脏内有肿瘤。躺在病床上的苏叔阳再次想到刘老师那顽强的生命和对生活的热爱,于是他一次次与癌魔抗争,他说:“不管我多么衰弱,只要生命的烛火还在烧着,我就会走,哪怕是爬行,也还在这路上挣扎。”抗癌十几年中,他仍然笔耕不辍,写作300多万字,创造了人类战胜病魔的奇迹。

4、再请同学读10~11节。

5、教师引读:

面对命运不公不低头,是谁影响了我——(刘老师)。

面对病病魔不倒下,是谁给了我力量——(刘老师)。

所以在文章最后作者喊出了自己的心声——(接读)“: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苏叔阳把自己对刘老师的思念、感激、敬意都包含在这深切的呼喊声中——(接读)“: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那一声声深切的呼唤饱含着苏叔阳对老师无尽的思念。

设计理念:最后2小节的品读,我以苏叔阳的生平资料的切入为突破口,点明他学业、工作、品性等深受刘老师的影响,正因为刘老师是苏叔阳精神的引路人,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一生,所以才会有课文结尾处深情地呼唤:“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同时又为下一课时的学习留下悬念:刘老师究竟有怎样的魔力,能让他一直在作者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下节课我们将从其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中去感悟刘老师的性格特点以及影响作者一生的人格魅力。

这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通过笑谈腿疾、艰难板书开心放风筝这三个典型事件,我们认识了生命顽强、热爱生活的刘老师,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苏叔阳对刘老师的绵绵思念之情。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作者走进课文,从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中去感悟刘老师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去体会他们那浓浓的师生情,去品味那在我们心中升腾起的一只只理想的风筝。

最新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模板18篇)篇十八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认识本课5个生字及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课文,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理解两方面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紧密联系的,

选取了两方面的事例来写人,才能更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讨论法。

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放一次风筝。

(实物)风筝一只。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手拿风筝,问:这是什么?(板书:风筝),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放飞过风筝,

那么你在放风筝时的心里感受是怎样的?请说一说。

二、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3、交流所得。

三、品读、探究。

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再读揣摩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

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教师深入某些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3.班上汇报。(同学之间互作补充、评价,师作适当点拨)。

(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因为刘老师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

(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刘老师在课堂上,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不知道要跳跃旋转多少次。这是靠顽强的毅力给学生上课。

刘老师课讲得好。他对学生充满了爱。

刘老师课下喜欢放亲手制作的风筝。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故意撒脱手,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强烈的热爱之情的流露。

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都展示了刘老师意志的顽强和热爱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

(3)结尾句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这句话既是对刘老师身残志坚的赞叹,又是在告诫我们:应该像刘老师那样热爱生活,不断地追求、创造生活。

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标志,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题目中理想的风筝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不懈追求。

四、总结、扩展。

1.挑选你最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

2.谈谈对课文或对刘老师的印象。

3.写法上的启示。(师作适当的补充。)。

五、课后延伸。

1、(必做题)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2、(选做题)以我最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短文,并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学生假期实践报告大全(21篇)

    实践报告不仅是一种实习或实践任务的要求,更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的重要方式。以下是一些实践报告的范例,希望能为你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大学生的第一个暑

    2023年元旦的广播稿(实用20篇)

    广播稿还可以用来进行宣传,帮助机构、企业等宣传产品、服务或活动。崇高的目标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让我们一起听听成功者们在广播中的感悟吧。今天,我的那颗虫牙又动了,

    2023年清明节例会主持稿(专业16篇)

    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本次盛会,让我们一起开启这个精彩的时刻。请大家留意下面这些获奖主持人的经验分享,也许对大家会有所帮助。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

    2023年中班美术说课稿(优质15篇)

    教案模板可以帮助教师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以下是一些教案模板的特色和亮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教学思路和教育理念。

    最新服务顾问工作计划范文(17篇)

    一个合理的工作计划可以增强我们的职业素养,展现出我们的专业能力和责任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实用型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参考。主要了解顾问单位的基本情况,

    最新台球店铺转让合同(模板20篇)

    转让合同通常需要明确约定转让的对象、转让的条件和转让的方式等内容。经过调研和整理,以下是一些转让合同模板,供您参考和使用。转让方(甲方):身份证号码

    最新班会总结主持稿(热门12篇)

    感谢大家的到来,我将竭尽全力为大家带来一个充满活力的活动。接下来我们将观看一段视频,了解更多有关本次活动的信息。(韩)有这样一朵用开不败的花,它美丽与奋斗。这朵

    2023年大学校运会加油稿(实用14篇)

    加油稿是一种鼓励和激励他人的文字材料,它可以让人们勇敢面对困难。为了激励大家持续努力,小编整理了一些励志的加油稿,希望能帮到你。800米的环形跑道上,你正在飞驰

    最新金工实训报告小结(通用12篇)

    通过撰写报告,可以客观地记录和呈现相关的情况和数据。通过阅读优秀的报告范文,我们可以了解不同领域和类型的报告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实习地点:**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基

    最新特色年会的策划方案大全(13篇)

    在策划方案中,需要明确目标和任务,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计划,确保按时完成工作。接下来请大家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些策划方案的实战案例,从中学习经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