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艺术理论论文(模板14篇)

时间:2023-11-03 作者:雨中梧专业艺术理论论文(模板14篇)

通过参考范文,我们可以学会如何选取适当的材料和论证观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总结范例,供大家参考,期待能帮助到大家。

专业艺术理论论文(模板14篇)篇一

研究历史,离不开史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史料作为遗留下来的痕迹成为研究历史的载体。梁启超在《历史研究法》中写道:“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可见,史学理论是史料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地使用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史料、解读史料的基础上得出历史结论。然而,史料教学在展开课堂实践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掌握必要的史学理论并加以应用。史料教学的组织与三维目标的达成需要史学理论的支撑。

一、史料教学的思想内核是史学理论。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学生与史料之问的对话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它体现着历史学的本质。在历史学科的发展史上,有的学者重视史料,有的学者推崇理论或思想,更为深入的看法是审视两者之问的关系。随着当代历史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有学之士认识到史学理论或思想已经成为探究历史的先行介入者。

例如,近代哲学家康德首先提出了先天范畴相对于人类观察世界的优先性,即人们只有在先天范畴所规定的框架内对感觉材料综合才能得出结论。何兆武先生提出:“只有笔者们大体上有一致的思想和意识,笔者们才可能有大抵一致的历史知识……面对一大堆史料,史学家便要有一套规范的标准,否则就无从着手。而一旦有一套规范的标准,史家就只能把所谓的史实置于这个标准之下进行评判,也就是把历史置于一个一定的坐标之上。而这个坐标却不是史实本身所自行给定的,而是史家本人所预先设定的。”史料的选择、甄别与运用都无法离开史学理论的支持,同时必须强调的是史学理论与历史结论与观点有着区分,它们涉及的更是一种方法与思考角度,而并非以论带史。历史学发展的根本问题就是史料和史学的辩证关系,史料的产生离不开史学的加工,史学的完善又在史料中得到验证,重视史料的真实、选择史学的深思推动了历史学一步又一步向前发展。

二、史料教学的实践基础是史学理论。

史料教学在展开课堂实践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掌握必要的史学理论并加以应用。史料教学的组织与三维目标的达成需要史学理论的支撑。

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同样,史料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围绕着历史教学的目标而进行。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现有的三维目标的达成有着梯度性。当教师在涉及方法与价值观目标时,当从记忆目标向理解与应用目标推进时,缺少思想支持的史料教学是无法达到上述较高级目标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史学理论来为教学与学习活动搭建起内部支架整合教学行为,这就离不开史学理论的帮助。史学理论作为历史学科教学内部支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帮助学习者了解与融入历史学科的方法,丰富知识,从而形成更为深刻的思考与感受。

中学历史教师由于各种各样的局限,在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史学理论就为史料教学在实践上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依据。

史学理论的发展,不同范式的出现描绘出史学的成长与前进,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学习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时问内,围绕教学目标了解不同史学理论,可以让学生从这些史料教学活动中更深入理解自己的学习对象,在不同的理论中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史学理论为中学历史教学指明了发展方向,史料教学的发展历程也是建立在史学理论不断完善的这一事实基础之上的。随着史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史料和史学的进一步融合,史料教学本身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也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中学历史教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必定是依托史学理论的史料教学。

三、兰克客观史学理论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兰克的史料批判原则可以通过三大原则得到一定的说明,首先是重视原始史料;其次,注重史料的相互补充、相互完善与相互印证;最后摆脱先入为主的观念。从兰克客观主义史学的角度出发,作为中学史料教学的最重要的史料批判领域摆在教师面前准备性工作可以划分为两种方式,各有侧重:。

2.提供给学生关于史料种类、“内证”与“外证”方法的相关知识,让他们自己去寻找史料来阐述历史事实。

在越来越强调目的论和方法论的中学历史教学背景下,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的培养往往容易被忽视,史料教学将学生带进了一个充斥着各种各样主客观并存的史料迷宫中,如果不加以引导,往往会将学生的主观世界带向错误的出口,这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格外注意的地方。而史料注定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学会客观主义史学的思维方式,才能让史料真实客观地映射到学生空白的历史内心世界。

例如,在讲到必修——《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时,就可以运用兰克的史学理论进行指导。抗日战争因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较强,是中国近代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关于抗日战争的各种史料汗牛充栋,则为研究这段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提供了充足的素材,而客观主义史学思想在史料分析中就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就“南京大屠杀”而言,中日两国主要历史教材的解读存在明显差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很有教学“拓展”意义。

在我国,中学历史教材对学生进行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教育很重视。中国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内容标准”中专门要求“以侵华的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在随后的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同样对“列举侵华的日军罪行”的课程内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我国,中学历史教材不管哪种版本都很注重对“南京大屠杀”的细节描写,所有教材还都配有插图,除正文外,大多数版本教材还通过小字部分进行补偿描述,目的是要加深学生对“南京大屠杀”的直观印象。而在日本的中学历史教材中,对“南京大屠杀”的观点和描写是难以让中国人民所接受的,且很多都不符合事实。在现行的日本十几套历史教材中,只有三省堂的《详解世界史》、清水书院的《日本的历史与世界》、大阪书籍的《中学社会》、东京书籍的《改定新社会》和高教的《高校世界史》5本书直接写到“南京大屠杀”,但对一些侵略史实都是含含糊糊,尽量淡化,试图把“南京大屠杀”的发生归因于中国民众“加强抗日意识”上,且没有把重点放在描写大屠杀的残酷、野蛮上。

通过对“南京大屠杀”的中日两国历史教材史料的比较,使笔者们更加感受到客观主义史学理论对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让笔者更加清晰地意识到在历史教学中值得关注的一些问题:。

5.中国部分地区的有资源条件的学校在开展历史教学时,除课堂教学外,最好能就“南京大屠杀”的内容开展实地调查研究活动等体验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对这一教学内容的史料进行更深一步的开发,可以让学生不忘历史、正视历史,在当今可以更为理性、客观、全面地认识和看待日本,这才是史料的教学价值。当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和认识的日本,在不忘那场侵略战争的前提下,也要充分地让学生对日本的认识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客观主义史学理论的引入能很好地使学生分清什么是真正的历史,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史料教学也能给自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带来很大的影响。

总之,充分认识史学理论在史料教学中的价值是运用史学理论进行史料教学的关键,当我们认识到史料教学要有史学理论的指导时,我们才能身体力行地加以运用,以提高史料教学的质量。

专业艺术理论论文(模板14篇)篇二

论文摘要:实施针对艺术类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有一定的特殊性。在《白皮书》和高等学校文科《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基本要求》的指导下,我院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概述。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定位。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本科一年级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是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理解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基本掌握典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的操作及常用软件的使用,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安全与社会责任意识,为后继计算机技术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我院计算机课程设置采用三层次原则,即第一学年开设《计算机基础》大公共课必修课程;从第二学年起开设计算机小公共课程按学科进行分类和分层教学,例如《非线性编辑》在我院不同系均有开设;以必修课、院级选修课不同形式开设《计算机音乐技术》、《数据库管理》等计算机专业课程。

作为计算机大公共课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在知识点设置时要求具有一定的广度,涵盖更多的计算机领域,同时考虑作为其它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先导课程,知识点设置时要求具有一定的深度,例如针对计算机中的常用编码,多媒体技术,二进制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不同专业应具有不同的培养类型,例如,我院舞蹈系的学生受集训、排练、文艺活动的影响,课后时间相对紧张,要求所有的`知识点都必须在课堂内被消化并相对减少课后作业的数量。

三、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我院自2003年开始组织学生参加cct考试以来,由于首次参加规范考试的陌生性,加之教师、教材、大纲、备考辅导等方面准备不足,因而初考结果不尽理想,总结前几届考试组织及教学复习指导的正反经验,2004年以2004级本科学生为主参加cct考试成绩获得显著提高,及格率较上届提高了48个百分点,通过近几年的努力,cct考试成绩总体逐年呈上升趋势,部分院系本科学生的cct过级率已达到了96%-98%。以下就该门课程教学结合cct考试谈一些教学体会。

(一)更新教学内容,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根据我院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具体安排,从培养目标出发,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具体部署: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结合考试大纲,讲授教学内容时强调基本性,注重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避免简单性,由于教学内容涵盖范围较大,如果面面俱到,看似什么都教了,实际什么都没学会;讲授内容应有侧重点,根据不同专业,求同存异;坚持系统性和动态性,由于计算机知识不断发展,后续课程知识点可能需要调整。这就要求后续课程知识点与“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必须有效衔接,动态调整,不断迭代优化。

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xp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网页制作初步、计算机应用信息技术。依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分为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教学时数为72课时(即理论课36学时,实践课36学时)。

(二)强化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2]。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要围绕学生开展。为了促进学生计算机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的提高,在授课过程中强化师生的互动,从而使学生参与教学,达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目的。

本课程教学(讲授,实验)过程均在实验室完成,通过投影教学,学生实践来完成相应教学内容,如何合理组织教学,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即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本着“培养能力,强调自力,思路创新,应用为本”的原则,从自学能力的培养开始,做足课堂100分钟有限时间的“文章”,教师“精”于引导,学生“勤”于实践。学生有事可“做”,自然兴趣注意便会由“负”转“正”,课堂学习氛围及学习效果因此大为好转。同时集中所有软硬件资源,力争在有限学时内实施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针对性教学。

(三)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几年来,由任课教师自行开发软件、并配套建立的各类客观试题,无纸化民、汉界面实践训练试题,任课教师利用教学资源指导教学,行课答疑,使得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这些基础性积累在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产生了十分具体的教学效率。

(四)建立教学反馈系统,做到因材施教。

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在注重课堂教学时,更应重视教学反馈的重要作用。

针对目前本科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建立教学反馈系统,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等基本情况,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使得教学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建立教学反馈系统有助于教师在授课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反馈系统还可以对收集学生意见、形成常见问题、对改进教学效果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

例如:2011年我们分别对本科一年级的开课班级在学期初和学期末进行一次网上调查,可以看到学生上大学之前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了解占到42%,课堂希望有更多师生互动,例如问答,同学讨论,报告等占到36%,建议增加团队合作课题,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51%,喜欢比较简单而且要求明确的实验题目占到76%,对于本学期所完成的实验练习中,觉得练习的难易程度还可以占到84%,认为该门课程实用占到81%,认为该门课程实用,喜欢学占到60%,认为教材中网络和windowsxp章节需要修改和补充占到34%,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学生对该门课程能够认可,同时我们根据调查结果,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四、结束语。

针对艺术类学生实施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整个工作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努力使学生掌握更多、更新、更实用的知识和技术。对于该门课程的教学还有很多可探讨的地方。因此,需要我们集思广益,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肖晓强,祝恩,柳靖,何鸿君.关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6,(28):1.

[2]孙占锋,李萍.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3):9.

专业艺术理论论文(模板14篇)篇三

摘要:学者多认为《声无哀乐论》是一篇艺术理论文献或者音乐美学文献,事实上它是一篇哲学文献。嵇康认为声音只有音阶节奏是否平和的体性,而没有哀乐的属性;哀乐是人的情感属性,平和的音乐只是宣导人本有的哀乐之情。他进一步认为音乐本身也没有德行、功用等“象”。他认为音乐是有教化作用的,首先要实行无为之政的良善政治,使得人心平和,产生平和之乐,二者相互涵养天下才会大治。与儒家以礼乐为主的乐教观不同,嵇康的乐教思想是以人心平和,从而实际上是以无为政治为首要目的的。因此嵇康的音乐理论最终指向的是乐教何以可能的政治哲学问题,《声论》是一篇政治哲学文献。

关键词:声无哀乐;和声无象;无为之治。

人们一般将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以下简称《声论》)视为艺术理论文献或者音乐美学文献,认为同《乐记》相比,《声论》深入音乐之体性,探讨音声自身的规律,并表现了审美的艺术性。比如叶朗认为,嵇康“认为音乐(艺术)和社会生活没有任何联系”,其积极意义是“人们对于艺术的审美形象的认识的深化”[1]。李曙明更是提出“音心对映论”的说法,认为嵇康的音乐理论是一种有别于西方“自律论”、“他律论”的“和律论”[2]。可见无论是音乐学研究者还是美学研究者,大都是就音乐本身或者审美来讲的,而没有认识到嵇康写作《声论》一文的真实目的。

事实上,嵇康并不对音乐艺术或音乐理论本身感兴趣,或者说他并不认为音乐与政治无关。《声论》的写作很多地方是直接针对代表儒家乐教观的阮籍《乐论》而发的。比如《乐论》说“满堂而饮酒,乐奏而流涕,此非皆有忧者也,则此乐非乐也”[3]72,认为酒宴上人们闻乐而泣是由于音乐自身不快乐的原因;嵇康则指出“酒酣奏琴而欢戚并用”,是由于人们在听音乐之前内心已有了哀乐之别,音乐自身并没有快乐与否的区别。也因此,《乐论》以“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发问,《声论》则以之作结,二人可谓殊途同归,都回到音乐的教化作用上面,这才是嵇康作《声论》的根本原因。而《声论》的开始,秦客以儒家“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的乐教观发问,引出东野主人“声无哀乐”的主要观点;其间经过六个回合的问难与答辩,结尾回到音乐“移风易俗”的主题,进一步佐证了《声论》的写作目的是乐教而非乐理。

一、关于“声无哀乐”问题。

《声论》的开始,秦客认为,国家的治乱取决于政治的好坏,而音声则对政治好坏作出相应的反映(“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因此悲哀忧思、安详快乐的感情表现于乐器也就是音乐之中(“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秦客引用的前论“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源于《乐记·乐本》,其原文是:“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4]1077。

“声音之道”与政治的相通之处在于,声音通过自身的哀乐表现,体现了政治的治乱好坏。秦客的引用是符合《乐记》的说法的。在儒家那里,声音之所以一定要有哀乐的属性,是因为一方面音乐秉受天地之情和人之性情而来,这就是《乐记》所说的“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以及“乐由天作”[4]1075,1090,因而自身被赋予了哀乐情感;另一方面只有具有了情感属性,音乐的教化作用才能得以可能。

东野主人也认可“亡国之音哀以思”的说法,但他的理解与秦客不同。秦客认为,这句话说明了音乐是有哀乐情感的;东野主人则指出,风俗民情反映了国家的政治状况,国史通过审查政教得失、民风盛衰,用“吟咏情性”的方式来讽喻国君。“吟咏情性,以讽其上”的说法源于《毛诗正义》,《毛诗正义·周南·关雎训诂传第一》说“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4]15,这是就诗教来讲的,嵇康显然知道所谓的“亡国之音”是就诗教乐教合一而言的,并不是指音声如何。

嵇康是明确区分“音声”与“乐”的。据笔者统计,在《声论》里,“声”字出现125次,“音”出现76次(包括二字连出的情况),“音声”出现9次,“声音”出现28次,音“岳”的“乐”字出现16次。“音”、“声”或二者连言主要是指自然界中客观的声音或者人声以及人使用乐器发出的声音即纯音乐,嵇康认为,不但自然界中的声音是客观的、没有哀乐的,人通过鼻口或者借助器乐发出的声音也是客观的无哀乐的。而“乐”(音“岳”)则主要是指先王制作所传下的“至乐”,是在儒家诗乐教化中的乐;这是诗歌、音乐、舞蹈合一的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嵇康将其中的“音乐”特别是器乐所表现的纯音乐拈出来,作为其重新探讨乐教的重点,试图通过对纯音乐的新的理解来解决以往乐教未能成功的问题。

秦客主张的“声有哀乐”,完全是从儒家的理路出发的。“心动于中,而声出于心”、“心戚者则形为之动,情悲者则声为之哀”、“喜怒章于色诊,哀乐亦形于声音”[3]432-433,这些观点总结起来就是,声音是有情感的人发出来的',因而被赋予了情感的性质。

东野主人的辩难有以下几个要点:

其一,从名实角度看,喜怒哀乐爱憎惭惧是人的属性,是用来描述人的情感的,与声音无关;描述声音的只能是自身音律是否和谐,而与哀乐没有关系,二者各有名实,不可混淆。

其二,哀乐是人在听音乐之前遇到别的事情而先已形成于内心的情感,在听到形式和谐的音乐时显露出来而已。因此音乐触发人本有的哀乐之情,而不能说音乐自身有哀乐的属性。

其三,形式和谐的音乐由于自身音调大小的不同,对人的情绪影响有的猛烈有的恬静,人的形体便有或躁动或安静的反应。躁静与哀乐不同,前者是音乐引起的人的体态反应,后者是情感表现,因此不能说哀乐是音乐引起的。

其五,音乐秉受天地之情与个人性情,自身只有和谐的性质,其音调、音律、音阶、音色都有其不随人类、时代而变化的“常体”,因此它才能够感发众人,其对人的感染没有固定的方向;人心则事先已有一定的情感方向,应和着音乐的感染而表露出来。二者各有轨道,虽有关系,但不能将哀乐这种情感属性赋予音乐的身上。

嵇康对“声无哀乐”观点的论证,一方面是从“名实之辩”或者说“主客二分”的角度考虑的,另一方面是从分析乐理、音乐现象、情感自身的性质等角度考虑的。这使得嵇康对音乐的分析在深度上远远超过《乐记》,后者更关注“教化”的层面而对“乐理”本身没有多少探讨。不过讨论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只是第一步,嵇康不得不面临儒家典籍记载中音乐的道德、政教功用等问题,从而他进入了音乐的“象”的问题。

二、关于“和声无象”问题。

由“声无哀乐”过渡到“和声无象”是很自然的,儒家乐教传统中乐对人情感的影响只是一种中介,其目的还是使道德规则借助乐的力量内化为心灵的一部分,使之成为外在的自然行为。因此儒家是主张“乐以象德”的,乐象征着德行,是儒家比德观念在音乐上的表现,这在《声论》中秦客所举的各种“前言往记”中多有见到。

不过历来人们对“和声无象”的理解多有不同。蔡仲德说“‘象在此是‘表现之意,‘无象与‘有主相对而言,意谓平和而不表现什么感情,故下文说人已有哀心在内,听了不表现什么感情的‘和声也会流露出悲哀的感情。”[5]戴琏璋认为,“所谓和声无象,是说和谐的声音无所模拟,无所反映。”[6]二人的诠释只是说出了《声论》中“象”字的一部分含义。张玉安认为,汉魏时期的音声之象受象数影响而有三层含义,即“征象、象征;表象、表现;气象、象感”,嵇康没有讨论“和声无象”的内涵而是将之当作一个自明的前提,《声论》是“在音乐领域扫除象数的一种努力,和荀粲、王弼在易学方面扫除象数的工作有异曲同工之妙。”[7]刘莉则认为张玉安的理解过于狭隘,“嵇康提出“和声无象”的观点主要是为了批判儒家功利主义的乐象观,并非汉魏流行的象数观念”。她从《声论》对“盛衰吉凶,莫不存乎声音”,“文王之功德与风俗之盛衰,皆可象之于声音”和“声音莫不象其体而传其心”的批判出发,认为“和声无象”批判的是“儒家人为附会在音乐上的盛衰吉凶之象、功德之象和主体心象,目的是剥离附会在音乐上的谶纬迷信、道德教化和主体情感内容”[8]。

笔者认同刘莉对“象”的外延的界定,但是对于其内涵,则认为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和声无象”是直接针对《乐记》的。《乐记·乐象篇》说“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君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饰”,《正义》解释“声者,乐之象”曰“乐本无体,由声而见,是声为乐之形象也”[4]1113)。音乐本身只有通过声音才能表达自己,声音作为乐的外在形象,也传达着乐自身所包含的历史性内容,这就是秦客所说的“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但是《乐记》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后乐器从之”[4]1111-1112,就是说在诗、舞、乐一体的乐教传统中,三者还是有明显区别的:诗,是以言辞说其志向;歌,是以有韵律的节奏应和诗词;舞,是以舞蹈动作振动仪容以表达心志。诗、歌、舞三者本于人的内心而与乐器生发的节奏韵律相应,就形成了整体性的乐。因此“乐以象德”的功能未必就是“声音”产生的:“昔伯牙理琴,而钟子知其所至;隶人击磬,而子产识其心哀;鲁人晨哭,而颜渊审其生离”[3]433。这三个记载,秦客认为是伯牙、隶人、鲁人将心志赋予乐器产生的声音或者自己的哭声之上,听者从而得知他们的心志。但是,主人认为秦客承认声音变化无常且有哀乐的观点,与后文秦客观点的推论“文王之《操》有常度,《韶》《武》之音有定数,不可杂以他变、操以余声”是矛盾的,因而不能成立。主人随后指出如果“仲尼识微”、“季子听声”和“师襄奏《操》”的记载成立,则文王之功德、风俗之盛衰也当流传到后世,这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记载也是不成立的。主人由此指出,类似的记载只是“俗儒妄记”,神化先人迷惑后世而已。对于秦客的进一步质疑,主人详细剖析了“葛卢闻牛鸣”、“师旷吹律”、“羊舌母听闻儿啼”三个“前言往记”,指出这些记载有的只是偶然有的是后人添油加醋有意为之的。

但是主人是认同“《咸池》、《六茎》、《大章》、《韶》、《夏》”这些“先王之至乐”“动天地、感鬼神”的功效的,对于季子、仲尼的记载,他又问道“岂徒任声以决臧否哉”、“何必因声以知虞舜之德”,就是说他反对的是把这些功德之象赋予音声之上,而对整体性的乐是否有“象德”的问题,他一直没有正面回答。并且对于秦客提出的各种“前言往记”,主人反对的只是俗儒认为音声蕴涵、传达功德之象的做法,而对“先王之至乐”所具有的教化功能并没有反对。因此,嵇康讲“和声无象”而不是讲“乐无象”,将纯音乐从整体性的乐中抽离出来,为的是以便更好地理解音声自身的特性,从而更好地阐发其解决音乐的教化功能的问题。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琴赋》中,嵇康对琴声所作的艺术想象,与“和声无象”的“象”含义不同。前者是演奏者或者欣赏者在演奏或者欣赏音乐时产生的艺术联想,在琴声中达到人乐合一的境界,并没有给音声增加任何内容,而只是对音声之美的一种艺术描述;后者则是赋予音乐以功德、情感的属性,甚至将这种附加的属性作为音乐的本质。因此,《琴赋》中的“艺术之象”与《声论》中的“和声无象”并不矛盾,钱锺书先生所谓“《琴赋》初非析理之篇,固尚巧构形似(visualimages),未脱窠臼,如‘状若崇山,又象流波等。《声无哀乐论》则扫除净尽矣”[9],当是其未深思熟虑之论见。

三、关于“乐教之本”问题。

《声论》的主体内容是通过对音声与情感关系的分析探讨音声之本性的,因此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篇音乐美学或者音乐理论文献;而其第八问难却突然讨论礼乐,其观点与儒家的礼乐一体的乐教观似乎也很相类,似乎脱离了主旨。冯友兰先生就认为,《声论》的主题是讲“音声之理”的,“作为一篇美学论文,这就够了。讲‘礼乐之情是画蛇添足”,甚至认为第八个回应讲“礼和乐的配合”,与其反对“名教”“礼法”的观念不符,因此“这也是他(嵇康)的思想中的一个内部矛盾。”[10]事实上,将嵇康思想僵化地看作反对“名教”“礼法”是一种简单化的处理,其思想的“矛盾”是无从谈起的。综合嵇康的人生轨迹,一个试图逃离政治而不得的人,很难想象他会对音乐理论或音乐美学本身感兴趣。事实情况是他自身的音乐实践与音乐素养,以及当时音乐逐渐从政治中脱离出来而独立发展的现实,促使其更深刻地思考儒家乐教观中最重要的部分——纯音乐——本身的性质与意义,从而使政治与音乐的关系能够得到重新梳理,这样二者才能都合理健康的发展。因此由“音声”到“乐教”,成为嵇康思考的合理路径。也因此,从根本上说,嵇康探讨的是政治哲学问题,《声论》是一篇政治哲学文献。

在嵇康看来,儒家乐教理论中强调音乐对民众的教化作用,以之作为音乐的根本性质和治国的重要手段,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态度,既对音乐的发展不利,又不能很好地治理国家。一方面,儒家强调音乐对人心和社会的教化作用,不仅否定了“音声之体”,而且其僵化的、无创新性的音乐越来越形成一种压抑人性、强迫人心的仪式性力量,成为一种伪饰的、异化的外在力量,从而成为人性的束缚。因此,儒家的乐论是从人心出发而最终却违背人心的,而其保守的音乐随着历史的发展越发抵不过“新声”的冲击,音乐在它那里走向了死胡同。另一方面,在“人心-伦理-政治”的序列中,由人心的性情之和推及到社会家国的天下大和,并不是一种必然的、自然而然的、无矛盾的联系。儒家认为音乐能实现这种自然的“施化”,使得统治者不在根本上思考为政之道而在音乐上下功夫,追求歌功颂德式的表面繁荣。这在嵇康看来,统治者还是没有抓住政治的根本,而是将“声音”与“政治”做了一个错误的链接。因此,在嵇康看来,儒家乐论以政治功用为音乐的根本、以音乐为政治功用的手段,既没有理清音乐的问题,也没有明白政治的根本。几百年来,儒者纠缠在音乐与政治的关系上,都没有使音乐对政治产生实质上的正面作用。而其解决之道,必然是对音乐的本质进行一个新的解读。这就是他提出的“心为乐体”的乐教观点。

第八问难中,嵇康在论述“古之王者”时的音乐与政治的关系之后说:“然乐之为体,以心为主。故无声之乐,民之父母也。至八音会谐,人之所悦,亦总谓之乐。然风俗移易,本不在此也”[3]422。“乐之为体,以心为主”,有读“乐”为“快乐”之“乐”的[7]80,有认为这说明在“乐-心”一体音乐欣赏中心的感受作用是主要的,即一个音乐只有经历过欣赏才完成了自身[2]。但是,既然此段是在讲乐的移风易俗的社会功能,这句话就不该只是讲乐理或者音乐审美,而应该是讲乐教的。

秦客认为,乐之所以能移风易俗,就在于其能引起人的哀乐情感,东野主人否定了音声有哀乐情感的属性,也否定了音声能引起人的哀乐情感,那么如何解释“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说法呢?主人并没有否定乐的这一社会功能,而是对之作了新的解读。他认为,一般人常说的“移风易俗”,是在世道衰弊之后才想起的,实际上已经晚了。在实行简易之教、无为之政的时代,上静下顺、天人通泰、百姓安逸、自求多福,人们自然而然地依循正道、怀忠抱义,而不追求其原因。因此人们内心平和,也就发出平和的声音,以舞蹈、歌词、乐器装饰之,让它引导、迎合、培养人的自然性情,使人心与“道”会通而达到和谐的境界。由此随着乐的传播,万国万民都受其感化,从而整个天下百姓都达到了和谐的地步。因此所谓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就是指在世道还未衰弊之前,人心本就是平和的,平和之乐能涵养这种平和之心,进而感化天下万民之心。所以说在乐的教化作用中,“心”是最主要的,而保持人心平和的方法,就是采取无为的治国之道,这就是“无声之乐”。这个“无声之乐”被赋予了道家的内涵。在儒家那里,统治者要采取有为的德政,正如《礼记》所记载的“‘夙夜其命宥密,无声之乐也”[4]1394,统治者要勤政爱民才能治理好国家,这种“德政”为“无声之乐”。但在主人那里,所谓的“无声之乐”是要无为之治,显然嵇康接受的是道家的“无为之治”式的“无声之乐”的。

不过,嵇康又明显部分地接受了“礼乐合一”的儒家乐教观。嵇康认为人的性情喜欢和谐的音乐,为使之不过于放纵淫逸,圣人便制礼作乐加以引导。君臣百姓自幼至长都加以学习固守,教化的作用也就完成了,这就是“先王用乐之意”。这段嵇康没有明说,实际上是指“古之王者”之后的衰弊时代。在这个时代,嵇康承认了在礼乐的共同作用下教化的可能性。并且嵇康又强调,在衰弊无道之世,需要平和的心与平和的乐相互配合,涵养人的情性,从而形成良好的世风民俗。但是音乐并不能纠治邪淫之心,因此更为根本的,还是要实行合适的政治,使人心平和,这才是音乐教化的根本意义。

另外,嵇康反对“至妙”的“郑声”与“流俗浅近”的世俗小曲,只是从功利主义考虑的。因为二者并不能与平和的人心发生正面的契合,因此应当舍弃。但是他指出,无论“郑声”还是“小曲”,其自身只有“善恶”即韵律音阶平和与否的区别,而没有淫正之别。淫正同哀乐一样是属于人心的,对其的纠治只能是由平和之政引发平和之心,而不能寄托于音乐。

四、结语。

在嵇康那里,作为乐教体系重要组成元素的音声自身没有哀乐,只有和谐的体性,因此只能引发、宣导人本有的哀乐之情。为了使乐教得以可能,只能是使人的情感与音乐契合而不是相反;也就是说使人心平和是首要的,音声的善恶平和与否是次要的。所以只有良善的政治结构与治国之道,使人心平和,进而平和之心与平和之乐相互涵养,才能使这种和谐的社会结构推广到整个天下万民,从而实现“移易风俗”的目的,这种良善的政治就是嵇康所向往的道家式的无为之治。因此虽然《声论》的主体部分都在探讨音声的本体、论证音声与情感乃至政治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但其探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音乐对人心、政治的教化作用,因而嵇康的音乐思想实际上是一种政治哲学,《声论》根本上是一篇政治哲学文献。

[参考文献]。

[2]李曙明.音心对映论:《乐记》”和律论"音乐美学初探[m]//韩锺恩,李槐子.音心对映论争鸣与研究.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3]韩格平.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4]《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5]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520.

[6]戴琏璋.玄学中的音乐思想[j].中国文哲研究集刊,1997(10):76.

专业艺术理论论文(模板14篇)篇四

《艺术概论》从学科上讲,属于艺术学范畴。艺术学是系统研究有关艺术的各种问题的科学,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艺术史。对于学习艺术的学生,对于理论的掌握十分重要。每一位有成就的艺术家,大多数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中国有嵇康、顾恺之、梅兰芳,西方有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他们既是优秀的艺术家,又能通过对艺术规律的发掘成为一流的总结者。但是,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对于理论的学习常常认识不足,一方面有轻理论,重创作的倾向;一方面对于深奥的理论,有畏难情绪,裹足不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教法上不断创新,立足学生现状,步步引导,将他们带进艺术理论学习与研究的大门,让他们深切领略学问的魅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可能性与重要意义。

以下,将从三个方面探讨艺术类高校《艺术概论》教学中如何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的方式。

一、引导学生意识到理论的重要意义,引发学生探究理论的兴趣。

此刻,教师的回答是:是当时被誉为“喜剧王子”的英国籍的明星劳伦斯·奥利弗。为什么会降半旗?不仅仅因为他表演上的成就,最为关键的是他在理论上的贡献。他为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改编为电影制定了一套规范,莎士比亚的剧作原本为舞台剧,奥利弗成功地将它转化为电影的形式,并成功保留了原作的精神,而且人们发现,他制定的这一套规范,很难后人被超越。

随着这一问题的产生,教师顺应这一心理倾向,继续介绍理论对于艺术创作的意义:从理论起源的角度来讲,艺术魔力无边,但是,人们对于艺术常常不甘心只流于体验和欣赏,想留住它,想再创造,希望发掘出艺术魅力的展现中具有规定性、规律性的东西。希望以理性分析和归纳的方式让艺术中的魔力因素凝固下来,成为可追溯、可复制、可再现的永恒原则——也就是艺术得以存活的它的灵魂,它的心。

这便有了和艺术的起源、繁荣、流衍并驾齐驱的艺术理论。

让学生认识到,作为艺术的起源、过程、范围、规则的形而上抽象提炼的理论,在艺术的创造、发展过程中意义非凡。理论家们希图以此勘破艺术的秘密,寻求一种放之四海,具有概括性、普遍性的审美规范。这一理论提升的努力,与艺术创作并驾齐驱,相互影响,与时俱进。同时,在随后的教育过程中以实例演示的方式,让学生们逐渐了解先进、超前的艺术理论,如何能推动艺术的极大发展。许多学生对前卫的后现代艺术感兴趣,比如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大师达利,他的作品前卫、怪诞、夸张、扭曲、深刻,正是受到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以及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

在讲解的过程中,则从达利的自传开始,以艺术家创作的真实的心路历程,让学生们清晰地认识到达利的作品是如何解析自我,如何借鉴弗洛伊德心理学的“三我”层次,来建构自身崭新的感知方式、创新艺术表现手法。从其作品实例的分析开始,由此层层深入,从作品进入到理论玄奥的世界。生动形象、由浅入深的讲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

二、结合实例,让学生形象地见识理论与创作的密切关联。

艺术学院学生,因为高中阶段相关文化知识的.积累比较薄弱,对于艺术作品、对于自身所从事的专业认识不足,停留在比较感性的阶段。而且由于中国文化在近现代之后出现的断层,对于艺术内涵与思想性的感知与把握相当欠缺。而中国的艺术家,若要真正达到大师的境界,有前途、有潜力,将来其作品能够参与国际竞争,对于理论的关注与掌握相当重要。

所以,在课程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见识经典作品与深刻理论的关联是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但是这一问题虽然亟待解决,但是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课堂上将理论与经典文化结合,有效地传授知识并激发学生的神圣感、好奇心是必须做到的关键环节。

例如,在介绍美国艺术理论家苏珊·朗格的“艺术是情感的符号”这一观点时,结合《红楼梦》分析,在伟大的作品中,一个真正的大艺术家,是如何开掘情感、升华情感。结合“情感说”的理论阐释与来源,让学生们了解《红楼梦》是如何突破狭隘的“情”的范围,写广义的、辽阔的情感。正如《红楼梦》开篇所言:世俗写男女之情的作品,“动不动就才子佳人,千部共出一套。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如剧中之小丑然。”而《红楼梦》则突破了这种浅薄的定势思维,超出了一般的男女私情,功利之情,写天地古今男女不能尽之情。故事中既有宝玉与黛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纯真爱情,也有更多的纯洁又深厚的友情、同情、关爱之情。如宝玉与晴雯,互相尊重、平等相处、相互扶持,突破了封建时代主仆之间的尊卑;宝玉与香菱,相互信任,宝玉为香菱找裙子一段,突破了礼教对女性的压抑、歧视。再如宝玉对刘姥姥虚构中的女孩念念不忘,盘算着去拜祭她的亡魂。

在一个严酷礼教统治飞环境中,主人公偏要做一个情感的采集者,珍视情感的每一处幽暗的闪光,达到崇高圣洁的人生态度的境界。

这种经典分析的方式,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年轻人的心灵,同时深刻地体会到“情感论”所阐发的丰富内涵。

学术论文。

相关信息。

与学生高中阶段所写的读后感、观后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如何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实现这一转换与提升,也是大学本科阶段必须面临的问题。

教学的第一步,是让学生了解,艺术评论与论文和一般观后感相比,在理论上的要求更加严格、规范。它们必须以一定的艺术理论为标准、为评价的依托,对某些具体的艺术作品、创作者进行分析与评判。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将优秀的艺术评论作品介绍给学生,更有示范作用的是在讲授的过程中,将一种理论的分析介绍用学术论文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就能得到直观的学习。前提是教师备课的环节即成为论文写作的环节,一步一步,教学生如何列出分析层次,层层深入地说理,并最后提出个人的见解。

例如在讲解“艺术模仿自然”这一艺术本质说时,结合《孔雀》这部经典电影,分析艺术是如何在模仿现实生活的自然。在介绍这一学说的历史源流与内涵之后,结合影视作品中的实际,展开讨论。首先,艺术如何模仿生活的真,如何诚实、到位地还原影片中的时代场景,让观众首先建立发自内心的信任感。其中包括环境的真、人物的真、情节的真,细节的真;其次,艺术如何模仿生活之善,艺术家如何尊重日常生活,以更真切博大的胸怀揭示残忍真相背后的深情与温暖;第三,艺术如何模仿生活之美,如何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展现诗意的美,展示理想主义的光芒。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自身感受,层层推进,逐步领略艺术理论的延展性与深刻性。在这一过程中,模仿老师授课布局与推进的方式,得到学术与思想的训练,最终进入到理论学习与研究的大门中。

总之,艺术理论的学习,在当今艺术类本科生的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涉及到艺术作品的灵魂、精神是否能被真正领会,以及学生在将来的创作中能否借鉴当代艺术理论研究的成果,体验辨析、融会贯通,臻于经典的问题。

但是,在学习的开端,教师有责任循循善诱,帮助他们克服陈见与畏难,兴致盎然地进入到理论丰富多彩的世界,以此扩大艺术思想的视野,懂得已有的范围,认清自身所处的位置,确立目标,励精图治,寻找艺术思想创新的可能。

专业艺术理论论文(模板14篇)篇五

髙校艺术类学生学习艺术的基本理论通常是“艺术概论”,是大学生综合艺术理论素质必修课,对提高综合人文学科和艺术指导实践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这门课程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前前后后涉及到摄影、美术、音乐、舞蹈、影视、戏曲、建筑园林等多种艺术门类和形态,基本上对艺术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基本问题进行专门梳理,围绕艺术理论的核心概念推衍展开;依据艺术创作与欣赏的一般规律,具体探讨有关艺术的本质、特征、作用、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艺术风格与流派、艺术欣赏、艺术批评、艺术市场、艺术与社会各系统的关系。而现有的教材体系,旨在揭示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建立艺术学科教育的基本平台,在较大学科框架下引用极少原典,在反映艺术理论的风采与精华方面显得有些不足。文章认为非常有必对现有教材体系进一步做教学创新和研究。

(1)重理论,轻理解。

知识本身具有丰富而生动的实际内容,而刻画它的语言是抽象和简约。据观点教育心理学角度,学生学习不管,应通过语言哪些知识,符号图的什么,他们代表了一个清晰的认识的实际内容,即达到学习的理解,这种学习是有意义的。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只记住了很多干文字符号,不理解它的真正含义,这是学会学习的机器内存。这种教学学生严重违反了法律,将最终导致厌学的学生。

(2)重知识灌输,轻建构过程。

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盲目追求数量,强调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教师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心理,却忽视了通过身体所获得的知识积极建设这一点,忽略了学生的经验,这从知识的获取和应用的实际过程知识的严重背离。即使学生了解一些方面中,它不能解决与具体情况有关的实际问题。

(3)重智力发展,轻人格塑造。

智力是一个人认识、理解和运用客观事物的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智力发展,尤其是人类步人信息时代的今天,需要社会对人才的智力发展更加重视。片面强调传统的课堂教学智能化的人才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和完善的全面发展,带动了隔离和心理和心理失衡。这不仅有害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但也带来了这样的道德堕落、人情识薄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1)改革教学目标的。

中国本科教学目标应该提高,应该更接近研究生的培训和教育。高等艺术要求教师在学期开始,将按照教学大纲,划分并分配给相关研究的毕业生完成,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相关主题的论文写作。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往的课堂教学艺术理论没有实践像一个专业实践课程有针对性的个别教学,而是集中授课,统一的方式倾听实施。应该说,这项研究是非常有效的自然科学的教授,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把数学,物理等知识准确地传播到许多学生。客观性和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独特的,不同的精度,艺术是主观的,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文,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不恰当的。

(3)改革教学内容。

从关注教学传授知识到专注于思考,思想激发启发式教学。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传播与接受的文化知识已经变得极为方便。对于青年大学生的知识逐渐深人,对课堂知识的魅力自然会减少。在这种新形势下,课堂教学艺术理论,再从注重知识传授,注重教学励志模式转变。

(4)改革教学理念。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它使学习成为学习者的被动应对外界刺激,强调承接各种像一个被动的知识和信息刺激的过程。后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人类认知过程的法律更准确的研究,但也产生了新的认知学习理论被认为是信息处理,学习,偏重于内部心理过程认知主体的主体。随着认知学习理论,法律认知学习过程中的好兆头的建设。在认知学习理论建设的指导,它改变了“满堂灌”的传统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并为学生,学习和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然后积极构建的意义是什么他们所学。在这个过程中,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教师的教学活动,使高校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利用课堂教学艺术理论,指导学生的建设的重要性,目前的认识有效的。

专业艺术理论论文(模板14篇)篇六

孟菲斯(memphis)是由意大利一群青年设计师组成的后现代主义设计集团,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成为影响西方社会艺术设计潮流的一股力量,是国际公认的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的代表。其创始人和领导者,年近七旬的老翁爱多尔·索塔萨斯(ettoresottsass),是意大利设计界的宿将,曾加入“阿基米亚集团”,但不久即退出。1980年,他在米兰与七名不满30岁的青年设计师组成“孟菲斯”。“孟菲斯”一名来源于美国歌曲《蓝色的孟菲斯》,是美国西部田纳西州一个小城的名字。同时,“孟菲斯”也是古代埃及都城的名字,是尼罗河畔的古老城市。除索塔萨斯之外,参加孟菲斯集团的设计师还有阿尔多·齐别克(aldocibic)、米切尔·达·卢齐(micheledalucchi)、马可·查尼尼(marcozanini)、马丁·贝定(martinebedin)、马提奥·苏恩(matteothun)、安德列亚·布兰兹(andreabranzi)、雷达兹(radice)、乔治·苏登(georgesouden)和拉查里·帕斯奎尔(nathaliepaasquier)。他们没有发表任何宣言,也没有公布自己的主张,因为他们都反对任何限制设计思维的固有观念。

虽然索塔萨斯声称他们不想宣布什么宗旨和宣言,即“没有自己的形态和标志的百科全书,但却通过它的能力与生命描绘了打破过去、走向未来的百科全书。”不过通过孟菲斯成员的设计实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其无形的设计思想,其主旨都是为了打破艺术设计界“现代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开放式的设计思想。

在孟菲斯看来,整个艺术设计界从包豪斯成立到20世纪60、70年代的几十年一直宣扬的功能主义、包豪斯思想、未来主义等等,都是企图对设计原则做出一个思辨性的、逻辑性的、唯理性的结论。设计服务于生产生活,这样无形之中就铸成了一种千篇一律的生活模式。孟菲斯对现代主义设计所倡导的设计思想和生活方式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整个世界是通过感性来认识的,并不存在一个先验的模式等待设计师去探索。索塔萨斯说:“世界是凭感官发现的地方,我不谈及某一种形态,而只是提出一种姿态。设计对于我来说,是一种讨论生活、社会、政治、饮食,甚至于设计本身的途径。”设计不再是一个结论,而是一种假设;不是一种宣言,而是一个步骤、一个瞬间。这里没有确定性,只有可能性;没有真实性,只有经验性;没有“那是什么”,只有“发生了什么”。就这样,孟菲斯创造了一种现代社会中无视一切模式、突破一切框框的开放式设计思想,与以现代主义设计中以功能为主旨的设计理念形成鲜明对照。

二、对功能的新解释。

设计的形式与功能的关系是现代主义设计着力阐述的问题,“少即是多”、“形式服从功能”代表了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思想。现代主义对产品功能的研究促进了人体工学的新发展,满足人体工学中数学和物理要求,因此也成为现代主义设计追求的目标。而索塔萨斯认为,这是一种误解。他说:“当你试图规定某产品的功能时,功能就从你的手指缝中漏掉了。因为功能有它自己的生命。功能并不是度量出来的,它是产品与生活之间的一种可能性。当查尔斯·依姆斯设计出他的椅子之时,他其实并不是设计了一把椅子,而是设计了一种坐的姿势。也就是说,他设计了一种功能,而不是为了一种功能而设计。他认为功能不是一种生理的、物理的系统,而是一种文化系统。设计师的责任不是去实现功能,而是去发现功能。“设计是一种积极的、对人的行为的修饰方法”。孟菲斯成员之一,青年设计师勃兰齐说:“新的功能就是新的自由”。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功能便可以把设计师的工作从冷酷、严峻的计算和公式中解放出来,像诗人和画家一样,向着乐观、果断、热情洋溢的新境界迈进。

三、树立产品语义的新内涵。

孟菲斯设计师们认为产品是一种自觉的信息载体,是某种文化体系的隐喻或符号。当设计师完成了产品的设计时,他不仅肯定了一种有使用价值的产品,而且也肯定了某一种有特定文化内涵的价值指标。勃兰齐说:“作为现代运动的一部分,所有工业设计及观念都建立在外在环境的基本性质和内在结构的合理性基础上。这就是说,形式、结构和功能的协调具有语义上和社会价值上的意义。从文艺复兴时代、基督教时代到工业革命时代都是这样。”因此,孟菲斯设计师们在设计实践中总是竭力表现富有个性的文化涵义,或者天真自然,或者矫揉造作,或者滑稽幽默,或者怪诞离奇,使产品的符号语义呈现出独特的个性情趣,由此派生出关于材料、工艺、色彩、图案等诸多方面的独创性来。

四、赋予材料以人文涵义。

孟菲斯设计师们不仅把材料看成是设计的物质保证,而且还是一种积极交流感情的媒介,是设计师表现自我的一面镜子。“不同的材料组合、廉价材料与贵重材料的组合、粗糙材料与光洁材料的组合、发光材料与不发光材料的组合,使产品成为一个和谐的复杂系统,一个以体量感或表面肌理感为语言的诗篇,一个新的、富有表现力的天地。孟菲斯对于材料的态度是感性而非理性的,他们不考虑材料的真实感。大理石像塑料、或者塑料像木材,在孟菲斯看来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材料本身的肌理、花纹、色彩、浓度、透明度、发光度、反光率以及它们所具有的表现力。孟菲斯用材料没有限制,木材、塑料、玻璃、赛璐珞片、油漆、氖管灯、彩色灯泡、玻璃纤维、铝材、大理石……,一切无所不用。当时被设计师广泛采用的三聚氰胺塑料胶合板,色彩鲜艳,花纹种类繁多,被大量运用在酒吧,舞厅等游乐场所的装饰中,因而被认为是一种很“俗气”的材料,但孟菲斯设计师很喜欢用它,也将这种材料大量用于客厅、卧室和餐室家具设计上。人们对它的浅薄、粗俗、简单等贬义,被孟菲斯代之以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品格,用来表达一种酣畅的、活泼向上的设计意图。

五、装饰不是罪恶。

功能主义者的口号“装饰是罪恶”(卢斯语),遭到了孟菲斯的批判。孟菲斯设计师十分重视装饰,把装饰作为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像木材的纹理是由内部结构决定一样。米切尔·达·卢齐说:“材料和装饰是组成产品的细胞,我们应当做到研究细胞比产品更多”。他们认为,功能主义者反对装饰是因为他们是以理性的态度、逻辑的态度对待设计。“时代不同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更有弹性,更少说教,更少严肃性。因此,装饰的时代又到了”。乔治·苏登说:“装饰属于电子时代,正如功能主义属于机械时代一样”。孟菲斯设计师一般采用抽象图案来装饰,使它布满产品表面,变产品的静态为活跃的动态结构。他们对表面色彩的考虑,也有其独立思考,认为色彩是传达产品信息的最迅速、最直接、最富有感情的手段。但他们不喜欢照现代主义者所规定的色彩学法则和配色规律办事,往往不去区分什么是主色调、什么是衬托色,而喜欢采用色调差别很大的色块并列,产生一种颤动的视觉效果,甚至不惜互相干扰,以创造一种风趣、滑稽、诙谐、戏谑的后现代情调,造成亦庄亦谐的效果。索塔萨斯宣称:“孟菲斯的家具是非常感人的,它只能与感情炽烈的人们在一起,与高度发展、自我完善的人们在一起,也许这些人明白,如何在社会中生活而无需任何制度或文化的保护。”

在设计艺术界,也有的反对者认为:孟菲斯的设计是一种“文化冒险”(cultureventure),他们的产品只有艺术家才能喜欢,没有什么市场效应,他们设计的产品都很昂贵,一般消费者购买不起,这与他们追求面向大众文化的设计理念格格不入。孟菲斯认为:当前社会中,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通过现代传播媒介(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的无孔不入的宣传,消费者选择合乎心意的产品的可能性大大增长,对他们的个性化的消费倾向也提供了更多的满足率。即便是艺术家喜欢的商品,也很快会因为潮流的普及而迅速流向普通消费者群。另外,教育的普及和教育内容对艺术的日见重视,使人们的艺术水平普遍比过去大为提高,艺术已经不再是少数精神贵族的占有物,艺术家与普通人之间的鸿沟在一天天地被填平,这一现象使人们对产品的普遍文化内涵产生更高的要求。

由于孟菲斯强调设计的个性化,因此,他们设计的产品一般生产量都不大,使一部分热衷于“赶时髦”的“新潮一族”,更加以得到孟菲斯产品为荣,这样的广告效应也是孟菲斯声誉鹊起的原因之一。正是由于这样的社会根源,孟菲斯集团的设计师们也明智地宣布:孟菲斯也终将成为过去。它的成员之一乔治·苏登也说:“孟菲斯的模式便是扩充模式的范畴,永不满足它已做的工作。”

专业艺术理论论文(模板14篇)篇七

后现代主义艺术颠覆了传统的艺术概念,也对人们的审美意识产生巨大冲击,其反叛性和颠覆性招来众多的口诛笔伐。事实上,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也并非只有“弑父”的可怕面孔,它的反叛行为有其自身的逻辑前提,以及对艺术的概念及其历史的深刻思考。

关于后现代主义理论,科斯洛夫斯基将其总结为三种主要思潮:“(1)晚期现代论或转型前卫派;(2)作为思维取向与思维风格的无政府主义的后现代理论;(3)在建筑学中作为后现代古典主义的后现代理论,以及在哲学中的后现代本质主义,或者说对自然权力理论与自由主义所作出的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合题”。后现代主义理论颠覆了理性主义权威,解构了中心和边缘及所指和能指的对立,主张多元主义和自由主义,它必然容忍并欢迎矛盾性和复杂性的存在,因此它便不可避免地陷入自我矛盾之中。在科氏的三种划分中,我们可以看出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内在矛盾,解构主义的无政府主义与后现代的本质主义同时并存,古典的与后现代的杂糅相处。这说明后现代主义并非毫无选择地解构本质性的形而上学的东西,它不过是对形而上学的权威性予以质疑,或者说,它是现代主义的延续,是后现代的现代主义。

汤因比认为,后现代并不等于后现代性。这与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强调是一致的。在哈贝马斯看来,现代性还没有完全成熟,后现代是现代性的继续,是现代的一部分,它所从事的是现代主义未竟的事业。理性自身是无辜的,它只是被人类错误地利用。我们所应反对的是工具理性和人类中心主义,而不是反对所有的形而上学。用德里达的话说,我们反对的是在场的形而上学,它将自己视为事物的第一原因和根据,成为压制、权力、权威的制造者。在他看来,西方的形而上学就是逻各斯中心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根本问题是基础主义,即认为有一种固定的意义秩序,思想、真理、理性、逻辑或词作为基础都是自身存在,或者说始终在场,……对于这种形而上学来说,只有存在、在场才是根本重要的,非存在和缺席是没有意义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是一种固定的结构和秩序,解构就是要打破结构的稳定性和固定性,它要追问秩序和权威从哪里来,即对它们的合法性予以追问。德里达通过吸收尼采、维特根斯坦以及弗洛伊德主义以及结构主义的思想,以釜底抽薪的方式,颠覆形而上学的根基,瓦解了中心与边缘,所指与能指,在场与缺席等传统哲学的区分,于是,一切权威和压制都受到质疑,边缘、能指、无意识等都获得了自己的地位,基础主义、中心主义等彻底崩溃,多元化的,无政府主义的格局便形成。法国另一位哲学家福柯则通过考察知识如何形成压制和偏见的过程来质疑权力。他认为权力总是通过某种话语,譬如禁忌、规定等来掩饰它的霸权,确立说话者的主体地位。譬如在《性史》中,他就揭示出性欲的压抑与一定的权力动机是有关系的。权力通过建立某种机制、话语将威胁其主体地位的东西逐出主流,打入黑暗之中。但是,通过知识考古,他质疑了“人”的主体性。他认为,“人的主体化乃是19世纪初才在西方完成的”,这就意味着人的主体性如果不可能由上帝设立,那它必定是被人自身设立的。“如果‘人’这个概念不是思想的最古老的问题,而事实上是最近的问题,那么由此可以推论出,它也可能是当代思想的一种暂时的偏见”。如果说,德里达是从主流哲学去解构形而上学的权威,福柯则是从边缘文化去予以解构,这样所有对权威的、压制性的话语予以质疑的思想和行为都具有合法性。

科斯洛夫斯基提出后现代本质主义概念,它“以人类学形而上学而不是以自然形而上学作为它自身的基础”。“后现代理论就是这种本质主义,因为它致力于摆脱前现代古典主义的两个危险:矫揉造作的学究气;社会分工与等级划分”。后现代本质主义要保留并继承现代的理性、民主、平等、自由,解构主义便成为一种积极的方法论,就这一点而言,对解构主义的全盘否定就值得反思。即使是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他也并非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是一个极端的否定主义。他说:“没有无记忆的解构,这一点具有普世有效性”。张汝伦解释说:“对于德里达来说,解构始终是一种伦理和政治姿态,它要叛逆霸权并质疑权威,解构一直是对非正当的教条、权威和霸权的对抗”。解构要追问权威、霸权的正当与否,因而要追问它的根源。因此它必须回到传统之中,而非毫无原则地破坏传统。现代主义建立起的民主、公正、自由等原则本身是不可解构的,解构的目的恰恰也要达到这个宏伟的目标,也就是说它要解构现代性中存在的缺陷,使其趋于完善,所以,后现代主义是现代性的延续。

从另一个角度说,后现代主义也存在着缺陷,它声称“人死了”,那么,主体性的人一定如其所愿地死去吗?主体性死去了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很显然,这里存在着一个悖论:理性的主体性死亡,理性对人的规定性失效后,又陷入另一种“主体性”——欲望的主体性,人被欲望规定,陷入欲望的枷锁之中。而人是一个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整体,其需要也是多方面的。在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科技越发展,理性思维能力越发达,人就越来越远离自然,丧失自然所赋予人的整体性和丰富性。正是如此,后现代主义才如此迫切地追问事物的本源,寻找其始源性的东西,它带着一种向人自身回归的欲望,这不是一种形而上学是什么?因而人类不仅要保留理性和形而上学,而且要对现代性予以反思,很好地利用、完善他们,对现代性予以重新反思。因此,在后现代时期,既存在现代主义,也存在古典主义。

我们既要把后现代主义看成主要是属于后现代的,它是现代的延续,继续着现代的使命,又要将其看成属于任何时代的,只不过在现代及现代以前,这种精神是不自觉的,它往往以异端的角色出现。其次,在当代社会,后现代主义所带来的反叛性和多元化结局并非无懈可击,而且其合法性也会受到其自身理论的质疑。就如许多学者(如哈贝马斯、吉登斯等)所认为的:理性还没有死亡,也不可能死亡,问题不在于理性本身,而在于它被人误用,或者说它还没有达于完善。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后现代主义,从而才能理解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意义。

后现代主义哲学对传统哲学提出了挑战和质疑,后现代主义艺术也颠覆了传统艺术的概念,它改变了艺术的游戏规则,将现成的、偶然的、正在发生的以及纯感官的东西当作艺术,使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艺术与自然物的界限模糊,艺术的深度模式也被取消;艺术家已不再独享缪斯女神的宠爱,由高贵的创造者蜕变为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制作者”。尽管后现代艺术的“弑父”行为令许多人不安和愤怒,但这促使人们重新严肃地思考、探索艺术是什么,艺术的本源究竟是什么。

在某种程度上说,由于后现代艺术的解构作用,艺术的等级性消失了(它包括艺术门类的等级性、艺术家和非艺术家、高雅艺术和低级艺术的等级制等等),艺术殿堂——这个曾经如水中月、镜中花的玄秘境界,失却了它的神秘,艺术似乎又回到了它古之又古的源头——原始艺术。现代艺术由于反对艺术中的理性专制的需要,从原始艺术中吸取灵感。后现代艺术由于反对等级、权威的需要,也表现出对原始艺术的回归,因此,后现代艺术与原始艺术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在原始社会,艺术不是为了纯粹的游戏,也不是为了闲适中的审美,它就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都是为着一定的生活目的进行的。原始艺术没有艺术家与非艺术家的区分,也没有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界限。一切都是一种原初状态,还没有某种强势观念对其他观念构成压制,对艺术活动的参与,带有原始的民主性、平等性,艺术家与公众之间也不存在什么明显的区别、对立或矛盾。

但是,原始艺术与后现代艺术有一个极大的不同:原始艺术中蕴含着极其严肃神圣的情感,即对神的敬仰和敬畏,以及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原始艺术中神秘的原始宗教情绪使艺术染上了神性的光辉,在看似简单拙劣的图画和舞蹈中,隐藏着对生命的殷殷期盼,对不可把握的“神”的眷恋和依赖。在那里,艺术是人的精神家园。“在如痴如醉的狂舞之中,那些饥饿、恐惧的原始人通过在精神和肉体上都达到极限强度的歇斯底里行为来表现他们对自然的怯懦。在此过程中,他们失去了对外部现实世界的意识;陷入了下意识的、梦幻的内心世界中,这个世界正是他们渴求的那个世界。他们借助极度的意志力,力求把幻想强加于现实。……由此,他们与环境之间在心理上的冲突被消除了,恢复了心理上的平静。所以,当他们回到现实中后,他们比起以前来是更善于与现实作斗争了”。后现代艺术彻底抛弃、毁坏了艺术对生命家园的'渴望。后现代艺术的过程性、仪式性、表演性注重读者的积极参与,以及歇斯底里的情感表达,但作品本身往往缺乏深度,它采取一种甘愿以边缘来争取关注的反叛姿态,即使这种反叛也可能带有哲学或政治的严肃性,由于它着意于赤裸裸的欲望表达,艺术的神性因素消失殆尽,它的思想性也就大打折扣。譬如,女性主义艺术家直接用抛掉胸罩的行为,表达他们要求平等、解放的愿望,严肃的思想却以游戏化的行为来表达,它使人对这种“行为艺术”本身的思想的神圣性产生怀疑,从而这种行为就只剩下游戏的成分,这样,它的实际效果与它的思想意图恰恰相反。

艺术向生活回归,不是将艺术降格为低俗的生活,而是将生活提升到艺术,让其充满诗意。正如荷尔德林所言,“让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依靠诗意的生活,人充满敬意、充满喜悦地居住在大地上。艺术的本质是诗,诗就是思,是思念、思索、感谢和祈祷,是一种与神相通的体验。原始社会如此,现代艺术如此,后现代主义艺术亦应如此。在原始社会,人们依靠仪式、祭祀等日常活动表达他们对祖先的信赖和热爱,对劳动成果的期盼,对生命延续的期盼。这种情感本身是真实的,没有等级差别的,也是人人都可以用行为表达的。艺术就是通过一定的形式将这种情感真实地表达出来,因而祈祷可以是艺术,沉默可以成为艺术,一声长啸,一声叹息也可以是艺术。文明人的艺术(原始艺术后的艺术)继承了原始艺术的形式,并将原始艺术中对天、地、神、人的敬畏、依恋和思念转化为不带功利性的纯粹的审美情感,这种审美情感的获得、表达需要高度的技巧,需要缪斯女神的偏爱才能完成,而且它不再是人人都可以从事的活动。人类的文明、理性精神的发展,情感中真实的生命激情逐渐消逝,它要么沦落为工具,成为虚假的东西;要么被理性压制,被视为欲望、罪恶之源泉。德国古典艺术美学追求理性与感性相统一的理想,即是理性对情感予以控制的精致论述。尼采对酒神精神的歌颂,现代艺术对无意识和超现实的运用,都意在反对理性向艺术领域的僭越,创造一种无可替代的个人的诗意世界,这种对情感的追随既是对艺术的追随,也是对人及人自身生活的追随。后现代主义艺术继承了原始艺术的民主性、平等性,但它丧失了原始艺术诞生以来的浓浓的诗意。在人类的生活中,诗意和理性一样具有同等的价值和意义,它是人生存、信仰的重要支柱。从这个意义上说,后现代艺术想接近、拯救艺术,但又偏离了艺术。

后现代艺术充满着悖论:一方面它是艺术的逻辑发展,另一方面它又偏离艺术的轨迹;一方面它被接受为艺术,另一方面它又反艺术。后现代艺术虽然带着解构的特征登堂入室,但它只是后现代社会艺术的一部分,并且是处于边缘的部分,它的解构性意义主要在于以下两点。

(一)对艺术创造性的强调。

解构主义不仅是一种思潮,而且是一种创造方法。后现代艺术通过解构的思维方式打破固有的艺术观念,使艺术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艺术的发展离不开解构,离不开对前人所创造的艺术范式和典范的突破,后印象派对印象派的背离,毕加索对自身的超越,都是对他人的解构或自我解构。如果说在后现代艺术以前,这种超越的意识还很不自觉的话,在后现代艺术那里,超越、创造性则成为了艺术的目标,后现代艺术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艺术家别出心裁的创造性,因此,模仿者往往是毫无意义的。

当然,正如后现代主义对理性的质疑、解构值得质疑,后现代艺术对艺术的解构也并非总是正确的,反叛和解构本身并不一定总蕴含着真理。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艺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充满着高度自觉的创造意识。后现代艺术时刻扬起它的鞭子,对艺术及艺术家予以质询和警醒。

(二)建构开放、民主、平等的艺术观念。

在现代艺术以前,艺术门类、艺术家与非艺术家、民间艺术与高雅艺术、宫廷艺术与非宫廷艺术等等之间都存在着对立和等级的差别。在古希腊,只有诗歌(先知或巫师所朗诵的)和音乐是艺术,它们由缪斯女神管辖,且带有迷狂的特征,需要灵感才能创造;而绘画和雕塑则没有地位,它们由工匠制作,不属于缪斯管辖的范围。“因此,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美学家的首要任务就表现在通过种种曲折的方式,一方面是诗歌脱离神赐的灵感这种高不可攀的假设,史诗从天上降下来;另一方面则不断使造型艺术摆脱工匠技艺的境地,上升到能与诗并驾齐驱的地位”。虽然造型艺术争得了与诗同等的地位,但它是以牺牲艺术的物质性、民主性、民间性为代价的,它达到了地位上升的目标,却走进纯粹的精神性生产的象牙塔。在哲学领域,理性对庞杂的,不可靠的感性欲望进行了清除;在艺术领域,精神性的艺术(诗、音乐)对物质性的艺术(造型艺术)予以整编。这两者是同步进行的。在这种情形下,民间艺术、实用艺术这些曾经是艺术之本源的艺术却遭到了鄙弃,艺术脱离了它的土壤、疏远了它的母亲,从而它的道路也就越来越狭窄。后现代艺术种种怪异的行为举止既是艺术日暮途穷的表现,也是极力回归艺术本源的反映,只不过它剑走偏锋。

后现代艺术对物质性的强调,对固有艺术观念的颠覆给艺术带来了开放、平等、民主的艺术观念。它将艺术从只有先知或依靠灵感才能创造的神秘观念中解放出来,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什么都可以是艺术品。所以,原先处于边缘地位的艺术如民间艺术、设计艺术等都被广泛接受,并受到重视。这种转变不仅具有艺术上的意义,而且具有文化上的意义,它反映出整个社会的民主、平等和开放意识观念的增强,也反映出人类文化对人自身的更加人性化的关注。造型艺术、实用艺术之所以长期受到压制,并不单纯是艺术概念的狭隘问题,它同社会的意识形态、文化观念息息相关。欧洲在现代社会以前,理性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它规定着人的本性。古希腊的柏拉图以理式世界为楷模,认为感性世界是不真实的。中世纪将神作为人的规定,要人放弃对物质的欲望。近代社会,理性的地位空前提高,一切事物都要置于理性面前予以拷问。在此思想背景下,物质、身体都是没有地位的,并被看成是可鄙的、肮脏的东西,古希腊艺术对于美的艺术的强调,中世纪艺术对节制的强调都是这一思想的体现。这样,人总是被作为一个被给予者存在着,它自身的完整性被剥离了,人的世界的真实性也被歪曲,依照一定的要求被清洗得面目全非。在现代艺术中,我们已经能看到人的这种异化状态的描述。而直接通过身体、物质来表现人的欲望和生存状况是后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无论从艺术史的角度,还是从文化角度说,这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意义不仅仅对西方世界有效,在中国当代同样有效。我们须注意的是,后现代艺术是西方艺术发展的逻辑产物,它有深刻的政治、哲学、文化土壤作为根基,因此,理解西方的后现代艺术在中国可能是一件困难的事。这更说明,对后现代艺术进行生硬移植和模仿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建立在对自身文化予以省察和批判的基础之上,它才可能具有真正的解构性意义。

遗憾的是,中国当代许多艺术家未能很好地区分西方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的美学特征,也不能对后现代艺术自身的意义予以区分,更谈不上对西方文化、哲学的理解,迫不及待地引入、模仿西方当代艺术,对中国传统艺术、艺术观念予以颠覆、解构。将一个极其肤浅的逻辑——新的就是好的——视为真理。事实上,西方许多现代、后现代艺术大师都是在对传统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完成自己的艺术转变的。塞尚、马蒂斯、毕加索等都对原始艺术情有独钟,只有深刻地研究了艺术史,对历史予以省察,才可能找到自己创新的动力和方向。杜尚的行为看起来是怪异的、惊世骇俗的,但他绝不将他的行为看成是一种儿戏。从某种意义上说,杜尚是一个出色的艺术史家和艺术哲学家。艺术家的颠覆和创造性的行为离不开它的艺术素养和文化素养,他的创新性是其艺术历程的逻辑性转变。国内许多艺术家在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启示下,结合中国本土文化,创作出了一些颇有艺术个性的作品。应该说,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艺术给中国艺术界带来了开放性的、多元化的艺术思潮,使中国艺术界涌动着一股不断创新的潮流。当然,也有许多艺术家不研究、体会传统艺术的历史和美学精神,也不能找到自己解构、颠覆的逻辑前提,盲目移植西方现代和后现代艺术,可谓是剑走偏锋。譬如,从血淋淋的牛肚里钻出来;在身上涂满蛋清,关在厕所里,让蚊叮虫咬,美其名曰行为艺术;甚至做出“吃死婴”这样违反人性的恶俗之举。我们不可否认这些“艺术品”的制作者可能也有着一定的对人类行为的思考,但是其表达的方式还是应该遵循最起码的人类道德,尊重人的审美感。

海德格尔说:“艺术的本质是诗。”神性是诗意的尺度,是人的尺度,也是艺术的尺度。只有秉承诗意的、神性的精神,充满敬意地理解、阐释我们生存的时代和世界,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任何时代的艺术,它也必须摒弃浮华,承担起对其所处社会进行批判和反思的责任,中国当代艺术也应严肃地肩负起这个责任,形成自己的文化反思能力,创作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

专业艺术理论论文(模板14篇)篇八

艺术理论是指对艺术创作和表现的原理、方法和规律进行系统化总结和归纳的学科体系。在学习艺术理论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一种对世界、对生命的独特认知和体验。通过学习艺术理论,我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自己的创作和欣赏能力有了提升。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的艺术理论心得体会。

第二段:艺术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语言,通过感性和理性的结合,艺术家能够创造出无穷的美和意义。感性是艺术的源泉,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表达,艺术家能够创作出真实、饱满和动人的作品。然而,单纯的感性是不够的,艺术还需要理性的引导和控制。艺术理论的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艺术创作需要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而这些规律和方法正是理性的体现。只有在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中,艺术才能展现出更加卓越的力量和价值。

第三段:艺术与文化的关系。

艺术与文化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文化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的精神遗产,而艺术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艺术通过对文化的表达和传播,能够进一步丰富和延伸文化的深度和广度。学习艺术理论,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艺术与文化的紧密联系。在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时,了解其所处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脉络,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解读和欣赏作品。同时,艺术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通过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和内涵的作品,艺术家能够为文化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第四段:艺术的多元性和开放性。

艺术是多元的,不同艺术门类在形式和表现方式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学习艺术理论,我不仅了解到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各种艺术门类的基本原理,还认识到艺术门类之间也存在着交叉和互动。例如,绘画和音乐之间可以进行对应或呼应,舞蹈和戏剧可以相互融合。艺术的多元性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艺术体验,也给了我们更多的创作可能性。同时,艺术是开放的,它不拘泥于固定的定义和标准,艺术的形式和表现方式可以随时发展和改变。艺术理论的学习,让我更加明白在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时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追求创新和突破。

第五段:艺术与社会的关系。

艺术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艺术家的创作离不开社会的影响,艺术作品也会反哺社会。艺术不仅仅是审美的追求和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是反映社会现实和抒发社会情感的重要方式。学习艺术理论,我不仅学会了如何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还了解到艺术作品与社会议题之间的联系。在创作时,我会思考自己的作品是否能够与社会对话,能够传达出积极的价值观和社会关怀。同时,通过观赏艺术作品,我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知社会,从艺术中汲取力量和启示,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

通过学习艺术理论,我对艺术的认知和理解得到了极大提升。艺术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是文化的表达和传承,是多元和开放的,同时也与社会紧密相连。在今后的创作和欣赏中,我将更加注重对艺术理论的学习和运用,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创作和欣赏水平,为社会的文化繁荣做出贡献。

专业艺术理论论文(模板14篇)篇九

论文摘要:自我效能感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比较重视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本文从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出发,提出一些关于培养自我效能感的方法。

论文关键词:艺术类;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1977年提出来的,它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理论是把个体的需要、认知、情感结合起来研究人的动机。多项研究表明,高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处于较低水平,而且自我效能感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动机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密切联系。

(一)影响高职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期望与制定

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学生,会把自己的精力集中于当前的学习任务上,为自己制定更高的学习目标,他们想通过独立学习达到学习目标,从而证明自己的实力。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通常不会对学习任务全身心地付出,他们所制订的学习目标较低,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总觉得很难完成学习任务。这些学生对目标的期望值较低,目光短浅、模糊,没有长远规划,没有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

(二)影响高职学生对学习目标、方法和策略的选择

假设学习情境可以自由选择,那么高职学生会乐意选择那些在他们看来可以完成并且对之有浓厚兴趣的学习任务,在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任务的选择中,学生会选择那些有把握且容易完成的学习目标或学习任务,避免或放弃那些看起来很难而且不能很好地完成的学习目标或学习任务。如高职学生对英语的兴趣索然,上英语课情绪低落,对于专业课特别是实践课程则充满激情。

(三)影响高职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努力与坚持程度

高职生对某项学习任务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在遇到困难时所能坚持的时间,都会受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会付出更多的努力,遇到困难会迎难而上,不断坚持,直到达到学习目标。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会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学习目标产生怀疑,思前想后,畏首畏尾,总是在想自己的不足,把潜在的困难看得比实际困难要重,从而停在原地,不肯向前,最终导致半途而废。

(四)影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些心理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恐惧、沮丧、多种情景压力等临床现象有关。其中,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焦虑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抑郁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内心心灵本身非常脆弱,比较自卑,难以经受失败的打击。失败对他们来说已是平常事,如果再加上生活中突发事件、应激性事件的增加,会使他们的免疫功能不断下降,从而更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的心理,甚至引发各种身心疾病。

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由于依靠自身经验所得到的知识最为可靠,因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在每个人的经验中,成功的次数越多,那么人的自我效能感就会提高,反之,失败的次数越多,那么自我效能感会大大降低。因此,要想提高自我效能感水平,需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让学生能够更多地体验到成功。艺术类高职学生都具有一技之长,或有多种特长,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演出活动,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发挥潜能,认识到自己有一定的能力,并将其展现出来,获得成就感。此外,艺术类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在文化基础课的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英语课,这就要求教师要给学生布置较为容易的学习任务,让他们能够较好地完成,从而体验到成功带来的愉悦感受,更相信自己的能力。

(二)为学生提供榜样示范

除了个体的直接经验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外,间接经验也会对其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人们从观察别人所得到的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也很大。提供榜样示范指的是让高职学生在替代性经验中获得自我效能感,即通过观察能力相近者的进步行为来培养自信心和提升自我效能感。当个体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取得成功时,则会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实现同样目标的信心;但是如果看到与自己能力相似的人失败,特别是在经过努力后失败时,会使个体的自我效能感降低,他们觉得自己也很难取得成功。教师可以在专业学习、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理想信念等方面树立典型,为学生提供可供模仿的榜样,学生会在观察和激励中,增强自我推动力,提高自我效能。但是在选取榜样的时候,要注意选择与学生相似的同学,不能选择比学生各方面能力高出很多的,否则会让学生觉得可望而不可及,难以起到提高和培养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三)对学生给予积极评价和鼓励

言语劝说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之一,具体来说是指他人对个体的积极评价和鼓励能够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言语劝说是一种力图借用一些具有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和自我引导来改变人们自我效能感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容易操作,所以经常被使用。但是由于缺少经验基础,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自我效能感很容易消失,不容易保持,而且其有效性,还会受到劝说者的声望、地位、专长及劝说内容的可信性等因素的影响。艺术类高职学生大多较敏锐,感情丰富,情绪易波动,易受感染。因此教师应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积极关注学生,让学生体验到关爱的情绪,在课堂、活动、竞赛等很多场合对他们做出表扬和鼓励,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自己的进步,从而获得自信。

(四)指导高职学生对结果正确归因

因方式直接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如果个体认为成功的经验源于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如运气、难度等),那么就无法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为内部的可控因素(如努力)也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不仅可以解释以往学习结果产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对以后的学习产生影响。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学习结果,找到成功与失败的正确原因。例如定期让学生写学习日志,记录对所学内容的感受,内容上主要是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学习目标等方面进行总结,比如?我学到了哪些知识?对哪些知识感兴趣?在哪些方面有所提高?哪些方面还不明白?需要哪些帮助?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找到问题的关键,从而解决问题。

五)指导学生设定目标

不同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在目标的选择上存在差距。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愿意选择那些与其能力水平相近,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并能全身心投入其中,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指导学生设定合理的目标。学生个性化的目标既不能过低,导致实现起来非常容易,这样不容易形成自我效能感;也不能过高,如果达不到目标,则会产生失败的情绪体验,对会较低自我效能感。指导学生学会在学习过程中修正难以实现的目标,设立富有挑战性的目标。

自我效能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逐步习得的,其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或生活中,教育者要积极地重视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专业艺术理论论文(模板14篇)篇十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近年来又在各教学领域实行新课程改革。20xx年,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在教育部的指导下,高校音乐课程改革的步伐逐步加大,改革力度也日渐深化,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在课程改革的同时,各高校在音乐艺术教材中也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针对其中的问题,及时作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对于深化课程改革非常必要。

自改革开放后一些高校开设音乐艺术教育课以来,由于教材建设没跟上时代的步伐,很多学校都在使用音乐专业的专门教材。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才有了一系列针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教材问世,现将80年代至今公开发表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教材列表如:左面这个表格并不能全面反映大学音乐教材使用的情况,但可看出,无论是出版的数量还是规模,近年来音乐艺术类教材都有“百花齐放”的趋势,这也造成各高校教材使用的鱼龙混杂。综观高校音乐教育,教材的使用往往根据教师自己的意志,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所缺亦无针对性的举措。

(一)高校音乐艺术教材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由于教材建设的不完善,各高校所使用的音乐教材也都相对落后,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材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对此,《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xx一20xx)》强调:“重视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教材建设,逐步建立高校艺术教育教材的评审制度,积极推荐一批质量高、特色鲜明、深受学生欢迎的艺术教育教材。”音乐并不单纯只是音乐,而是融合了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等诸多因素在内的艺术感官享受,应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和科学性。另外,高校音乐艺术是针对大学生的,教材的开发也应有针对性地符合和适应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2.教材设置不规范,内容单调陈旧。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音乐教材的编写依然沿袭了过去“正统教育”的模式,教材所选歌曲大都以歌颂、赞扬为主,对民族、民歌、民间生活的关怀不够,且依旧趋向于集中思维,缺乏个性培养。一些音乐入门所须掌握的内容没能在教材中足够体现。[1]但这一内容在大学音乐教育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普通高校音乐教材谈之甚少,因此,高校音乐教材的编写和使用,还存在着相当程度上的不规范性。

3.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与学生身心发展不符。说话办事要讲究因人而异,教学也应根据对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式。具体说来,教材的设置和编排应最大限度地符合所针对对象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高校音乐教材的教育对象是20多岁的青年学生,他们已形成了尚不完善的对世界和对人生的看法,教材的内容会使之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形成一定影响。综观当今高校音乐教材,其内容有很多不适宜大学生之处,有的过于浅显,激不起兴趣;有些内容过于专业性,超出了理解能力;还有一些内容民族性、社会化过强,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这些问题都不利于高校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二)音乐艺术教材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面对高校推行艺术教育改革大潮的步步逼近,音乐艺术教材的改革不单单源于当今教材中的种种弊病,而且也是时代的要求。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上亟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种发展应是与时俱进的,表现在教育层面,音乐艺术教材的改革就显得十分必要。

1.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求。“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实施手段,而音乐教育则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科目。”[2]由此可知音乐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美育功能实施的要求。新时代的优秀人才,不仅要掌握较高的专业技能,且应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高雅的艺术情操,而音乐艺术教育则是培养学生高雅情趣和人格修养的不可替代的因素。因此,新课程改革要求音乐艺术教材能够从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性、动手能力等方面入手,力争做到与时俱进。

2.音乐艺术教育功能转变的必然要求。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已越来越不满足于“死读书”“读死书”,无论是时代的需求,还是自身发展的必然,不得不承认传统的读书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追求新知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的发展完善逐渐成为大众追求的人生理想,完善自我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读书娱乐,可以是运动锻炼,在人类追求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艺术教育成为大众的首选。蔡元培认为:艺术教育不仅仅有助于美育的发展,还能够帮助德育的培养,能够通过艺术美发展真知、启迪人的善良品质。也正是源于此,艺术教育的功能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传统观念里,音乐艺术是正统教育的附属品,具有陶冶情操、培养情趣、休闲娱乐等种种作用,如今,音乐艺术已不仅仅依附于正规教育,而是同正规教育趋于平等,且成为人们追求完美人生的必需,是一个人人生发展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正是音乐艺术教育这一功能的转变,要求相关教材也能跟上人类思想的脚步,朝着面向人的完善发展的方向迈进。

(一)转变教育观念,重视普通高校音乐教材的编写。我国艺术教育之所以起步晚,就是源于在人们的观念里并未形成真正的艺术教育思想,多数家长依旧认为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等同于“玩儿”,与学习无关,更与教育无关。虽然有些人已意识到了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全面人才的必要性,但由于力量不足,没能推动整个思想观念的转变。因此,国家把艺术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是必要的,通过政策导向指引各地、各校切实推行更是必不可少的举措。只有这样,高校教育才会真正把音乐教育纳入其教育系统中去。另外,国家应通过奖励、经费资助、政策激励等措施加强音乐艺术教材的编写力度,并从中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书籍作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指定教材,改变高校教材使用混杂不堪的现象。

(二)新教材的编写要适合大学生的身心状况。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只有适合学生的教材才是好教材,且教材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到课堂效果。目前高校开展音乐教育所使用的教材中存在着的诸如内容、结构方面的一些问题,并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也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变革或重新组合音乐教材中的内容、结构是必要的。新教材应考虑到教育对象是基础薄弱非音乐专业学生,内容应以简单欣赏艺术作品、介绍作品创作背景以及讲述基本乐理和中外音乐发展史为主,不应涉猎过多的音乐流派、音乐风格等内容,这也是超出学生能力和知识范围的。总的来说,应以学生的现实需求来编写合适的音乐教材。

(三)教材内容要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音乐教育同样不例外。因此,为教育服务的教材的编写也应以“育人”为原则。显然,作为艺术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音乐教材无疑应当以艺术型为主。

总之,要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成果,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改变当今高校音乐艺术教育薄弱、落后的现状,以政策为引导,以经费为补充,以教育改革为理念导向,以科学性、艺术性为指导的新教材改革势在必行。只有在认真研究大学生思想现状和素质教育改革方向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变革旧教育体系的不合理内容,添加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教学理念,才能体现音乐教育的“美育”的功能,实现素质教育新发展。

专业艺术理论论文(模板14篇)篇十一

艺术类职业院校相比于普通职业学院,学生文化基础更加薄弱。也对英语教育普遍提不起兴趣。如何提高艺术生对英语教育的兴趣,不仅仅应当从学生方面入手,更应当思考当今艺术类职业院校的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善的途径。本质主要阐述了当前艺术类职业院校英语教育的现状,对艺术类职业院校英语教育方式的进行了思考探究。

英语教育;职业院校;探索。

当今,职业院校的培养学生方式主要在于专业技术人才。而与非艺术类职业院校不同的是,艺术类职业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大部分学生甚至对文化课程提不起兴趣。一到文化课堂,就出现倒头大睡或交头接耳,无心上課的现象。但英语教育在国家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上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加强艺术类职业院校的英语教育,培养新时期的综合发展的艺术专业人才,正是每个艺术类职业院校应当思考的问题。

当前,艺术类职业院校的英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英语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

艺术类职业院校主要是培养艺术类专业技术型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艺术类专业课程的安排相对比较完善,而文化基础课则较为薄弱。目前,虽然艺术类职业院校的英语课程每周都有安排,也有针对性的教材。但英语课程的教学应当达到何种程度,培养怎样的实用性人才尚不明确。

(二)英语教育课堂的不重视。

艺术类职业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学生课堂上兴致不高。再加上职业院校对英语教育达到的培养目标未做硬性要求,没有具体考核的指标。导致教师对课堂教学也越来越不重视,大多数草草了事,只是简单完成课时量。课后也鲜少有布置作业,进一步导致了学生对课后学习的不重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也更少关注新的教学手段、教育方式。

(三)英语教育配套设施跟不上。

英语教育是融合听说读写、应用于实践中的综合教育。目前,大多数艺术类职业院校在教室安装了多媒体设备,但也仍然不是每间文化教室都配备。每学期都会有部分班级的英语课堂安排在没有多媒体设备的教室,而没有多媒体设备,英语课堂的教育只能局限在说、读、写三方面。英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听的环节,则在日常的英语教育中被忽略了。

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主要是知识方面、能力方面以及素质方面的要求。艺术类职业院校对学生英语教育的目的也应当围绕这三方面开展。

(一)知识方面,明确英语教育的培养目标。

艺术类职业院校不仅要培养专业型的艺术人才,更要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艺术人才。更长远来看,要让艺术人才在国际演出中也能正常的无沟通障碍地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首先,艺术类职业院校应当对学生的英语教育的知识培养,系统地形成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应当包括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及长期目标。并用一些硬性指标来衡量。比如,英语交流应当达到何种流利程度,英语三级及四级的通过率,能够翻译多少词汇量的文章等等。其次,加强艺术生英语的课外知识培养。要提高艺术生对英语的兴趣,不仅仅要从教材入手,更应当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从他们的兴趣切入,将英语教育融入进去。组织一些英语教育的课外活动。比如,阅读学生感兴趣的英文名著,课下组织学生一起观看英文节目。

(二)能力方面,重视课堂及课外实践对英语教育的作用。

职业院校的英语教育,课堂是第一教育环境。英语教育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指学生走出课堂之后的听说的能力。要培养艺术生的听说能力,首先,应当加强课堂的教学,教师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寻求英语教学的新手段、新方法,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英文表达能力。在课堂上,塑造用英文沟通的氛围,从而提高艺术生对英语课堂的兴趣。其次,重视课后的英文实践活动。教师应当积极主动,组织学生课后开展各项英文实践活动。努力让学生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投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三)素质方面,加强教学设施的建设。

英语的素质教育,应当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态度、学生能够树立起对英语学习的信心的各方面综合发展的教育。艺术类职业院校,若想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学生,在教学设施上就必须努力跟上教学发展。对英文教育来说,多媒体及语音室是必备的基础设施。当前,大多数艺术类职业院校都没有专门的语音室,学院应当多努力争取财政拨款、优秀校友捐赠等各种投资,为英语教育创造良好的设施条件,使英语教学多样、全面发展。

艺术类职业院校的英语教育是一条道阻且长的道路,这不仅仅关乎教师的英语教育方式的改善和发展,更在于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培养文化与专业双向发展的优质艺术生,也能为学院发展争取到更高质量的生源。

专业艺术理论论文(模板14篇)篇十二

非艺术类学生在中国学习艺术设计专业是一种普遍现象,如何提高这类学生的设计水平,达到行业要求,是大家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教学的实际经验,分析了该类生源的综合能力现状,提出了各高校在开办专业时的观念导向,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思考,以为非艺术类生源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寻找一条切实可行之路。

非艺术类;生源;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自20世纪后期我国开始引进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有了飞跃性的进步。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在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引导下,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迅速扩张,在进入21世纪后的今天,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大国[1,2]。艺术设计专业已成为高校办学的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以往只有艺术类院校开办的专业,现在很多普通高校也都开设了相关的专业,这使得教育主体和教学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艺术设计的生源也呈现多元化的倾向,很多本科院校都有文理考生学习艺术设计专业的情况,在专科院校这种现象更为普遍。部分院校为保证招生规模,在艺术设计招生计划中加入了文理考生,我们在这里把这部分学生称为“非艺术类生源”[3]。对于非艺术类学生学习艺术设计专业及其相关的课程,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教育者,都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几个方面剖析对非艺术类学生的艺术设计教学的思考。

非艺术类学生由于没有美术基础的教育经历,在审美层次和动手能力方面与艺术类学生有很大差距,相比较而言,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具有更强的空间想象能力[4]。而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则表现为思维逻辑能力上更缜密,比较周到细致。两者对比优劣势很明显。在构成、色彩和计算机软件操作上,艺术类专业学生比较有优势,他们在造型能力、色彩处理、画面的控制等方面,由于考前受到系统的美术基础训练,对于一个设计方案的处理更显得得心应手一些,对画面的处理具有一定的自我诊断能力,从而较容易对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往往缺少这种自我诊断能力。而在文化课、材料加工工艺方面,非艺术类的学生则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此外,2类学生在思维方式及学习方法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非艺术类学生习惯于逻辑思维,而艺术设计要求的是发散性思维,所以给新生上的第1节课就是要谈谈两者不同的学习方法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

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必须面向市场,顺应社会需求,以培养适应用人单位要求,具有设计、管理、服务等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非艺术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和传统艺术院校的培养模式几乎一致,根本不具备多学科教育的特点,更不符合非艺术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层次学生的现实情况[5]。如何根据非艺术类学生特点,找出卓有成效的培养模式,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个挑战性的课题。笔者认为,不同的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整合教育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办出具有特色的专业来,尤其是具有艺工结合和多学科交叉优越资源的综合性大学,可以依据生源背景的多样性,文、理、艺皆有的特点,培养出厚基础、宽专业、综合素质全面的设计人才。有些多学科综合性大学是在近几年大学合并和学科调整中建立艺术设计专业或设计院系的,这些学校有着雄厚的学科基础和高水平的研究条件以及良好的品牌资源,为培养高层次的理论研究型艺术设计人才提供了优越的环境。为此,多学科性大学应该先有重点地做强1~2个有本专业特色的艺术设计专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后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可以办出具有特色的艺术设计专业品牌。

3.1引导兴趣,强化基础。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以绘画造型能力为基础的学科,其设计与制作都必须以一定的造型能力基础为前提,对于非艺术类学生来讲,这一课必须在基础教学阶段就补上,然而在这一教学环节上让从来没有拿过画笔的学生来画画,并非一件易事。首先是学生没有养成从绘画的角度来观察物体的习惯,其次,由于学生已经从高中阶段进入大学,学习的心态也产生了很大变化,没有过去升学的压力,如果方法不得当,学生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如何在这个方面找到突破点,笔者认为,首先兴趣的培养是个很重要的环节,兴趣是一个技能掌握的推进器,只有培养对设计的兴趣,水平才会达到一定的高度,其次是对艺术的认识,培养自身的审美能力,以及进行基本的构成训练,最后是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掌握。这3方面对非艺术类学生从事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是很好的突破点。

3.2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

的授课方式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动,以加强基础课之间的联系,注重交叉与融合;在认识方式上注意借鉴与比较;在表现形式上注重再现与现实;在方法手段上注重过去与现代的衔接,不拘一格。把基础教育中理论知识部分和与之有关的事务实际联系起来,通过方法训练将他们设计编排成套,以课题形式展现,对训练中的知识资源,内容、介质、技法进行有效地编排,从而体现课程的实质与表现机能,强调学生对设计过程的体验,加强教学环节的衔接与整合,多方位多角度地讲授课程,以综合多样的教学方法介绍课程内容,加大艺术欣赏的比例。艺术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视觉艺术,仅靠教师的叙述来让学生体会思想不太可能,只有将经典作品与现实意义用立体的手法展现给学生,介绍创作过程及创作环境,才有可能被学生吸收。必要时可聘请有实践经验的设计人员进校讲课或举办讲座,传授给学生一些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3.3提高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创意思维。

对于非艺术类学生来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意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创意思维的培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能千篇一律。设计需要实践,非艺术类学生在进行创意思维训练时,应该符合这类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在基础教学中加入创意训练,让学生在非常放松的环境中,放开手脚大胆尝试新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再使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完全放开。安徽农业大学在非艺术类学生艺术设计的专业基础课中加入了《设计思维》这门课程,从观念和方法上进行引导,通过几年的实践,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次,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首先分析、综合设计作品使学生对设计作品,有自己的认识,在认识中重新整理、组合成新的作品,在整理、组合中设计意识得到升华;最后再让学生投入到实际的设计创作中,通过收集素材,对素材整理,找到设计的切入点[6]。经过这3步的训练,非艺术类学生在设计意识、创意过程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3.4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弥补非艺类学生动手能力的不足。

非艺术类学生大部分没有美术功底,这对于艺术设计教学是非常不利的,但是这并不能证明非艺术类学生就不能创作出好的设计作品。当今世界是一个科技的世界,对传统的设计教学理念要进行改革,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弥补非艺术类学生动手能力不足的特点。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使学生在大量的练习中,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从而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弥补手绘能力的不足。

3.5专业教学和企业实现零距离。

传统设计教学的实践课程大都是课堂练习或在实验室中训练,忽略了社会实践的环节,学生很难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致使教学与社会实际严重脱节。因此,在实践环节上要选择企业、工厂、设计单位合作,进行模拟或实际的设计—生产—销售训练,大幅度增加实践课时,对一些抽象的理论放在实践中解决,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领会到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转化的过程。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学为研究和实践服务,研究为教学和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实践为教学和研究提供验证,同时也为现代设计教育提供可能的经济支持。通过教学方式和企业实现了零距离接触。

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无疑对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迫使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非艺术类学生的艺术设计教学是一个新生事物,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找到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法,使非艺术类学生更加具有竞争力。

专业艺术理论论文(模板14篇)篇十三

艺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独特形式,是人类的灵魂与思想的结晶。在艺术中蕴藏着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和意义,艺术的价值和意义也是不断被探索和理解的。通过学习和研究艺术理论,我对艺术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体会到了艺术的独特魅力。

第二段:审美体验的多样性。

艺术的实质就是审美,而人们对审美的理解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和形式。通过学习艺术理论,我认识到艺术的审美体验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都可能不尽相同。艺术作品可以通过形式、内容、情感等多个层面来触动观众的内心,给每个人带来独特的美的感受。这种多样性使得艺术变得丰富多彩,也为观众提供了更自由的选择与欣赏。

第三段:艺术与社会的关系。

艺术不仅仅是个体审美的表达,也是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与社会的关系紧密相连,相互作用。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个体创造的结果,也反映了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通过学习艺术理论,我明白了艺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艺术作品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和影响社会观念和价值观,扮演着记录历史、反映社会真实与呈现美好的角色。

第四段:艺术创作的探索与创新。

通过艺术理论的学习,我理解到艺术创作是一个探索和创新的过程。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新的表现方式和形式,挑战传统的艺术观念和形式。艺术创作的价值也在于其对于当代社会的思考和反思。艺术家通过创新和表达,传达出自己的思想与感受,同时也为观众带来新的视角和体验。

第五段:艺术的永恒之处。

艺术的真正魅力在于其永恒性。尽管时代变迁,社会价值观不断改变,但艺术始终存在并绽放着光彩。艺术作品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跨越文化和语言的界限,给人们带来共鸣和情感的共鸣。艺术通过审美的力量,触动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和思考,成为人们心灵的寄托和永恒的源泉。

总结:

通过学习和研究艺术理论,我对艺术的认识得到了深化与拓展。艺术的多样性、与社会的关系、创作的探索与创新以及其永恒性,让我对艺术产生了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感悟。艺术无处不在,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精神追求的重要推动力量。我相信,通过对艺术的深入了解和感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品味生活,感悟人生的意义。

专业艺术理论论文(模板14篇)篇十四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和创业能力的增长,是一所高校发展的源动力。美国于1980年颁布了《拜杜法案》,促进了科研成果的商业运用,催生了硅谷技术型企业群,保持了技术优势,促进了经济繁荣。我们正逢国家推动创新创业的大好时机,高校必须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实施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质行动,构建完整的、符合传媒艺术类人才创新创业特点的课程体系,激发创新创业的源动力,促进学校与人才的共同发展。

(一)传媒艺术类高校学生作为创业者的特质。

1.创业热情度高,创业意识强烈。

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在作为创业者的心理品质上,有着较强的优势。他们独立思考、判断、行动力强;敢想敢做、敢冒风险、敢于承担后果;善于交流和合作。突出表现在创业热情度高,创业意识强烈。据对河北省传媒艺术类专业学生所做的《创新创业教育调查问卷》(以下简称《调查问卷》)的问题5:您是否有创新创业方面的意愿?选择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共占比64.5%,说明传媒艺术类专业学生有较高的创业热情和强烈的创业意识。

2.知识储备不够,商业能力不足。

反观传媒艺术类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最明显的就是经济管理类知识储备较为欠缺,商业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业者缺乏产生企业构思的系统思考能力。对项目可行性分析不全面,对商业模式的系统构建能力不足。二是企业创办后缺乏战略规划、营销、财务、团队管理等知识和能力。据《调查问卷》问题14显示:您认为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a缺乏好的创新创业项目;b缺乏社会关系;c缺乏创新创业素质及技能,三项累计占比56.7%,说明传媒艺术类学生在商业能力方面是比较欠缺的。

(二)传媒艺术类高校学生创业的特点。

1.以“才华、创意”创新,创业易实现。

传媒艺术类学生的创业项目多作品多集中在文化创意产业,学生以“才华”和“创意”创新,创作出的产品可在极短的时间以极低的成本孵化成商业产品,周期短易实践,投入少易产出。比如,一部新媒体产品网络大电影,从创意的产生、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到网络发行,一般只需两三个月的时间,拍摄成本也只需几十万元,知识产权转化为商业运用成本低,易实现。

2.学而优则“创”,专业特色鲜明。

传媒艺术类的学生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多会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行业。如编导专业学生创办影视剧制作公司,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办设计制作公司,表演、音乐和舞蹈专业创办艺术培训学校,这些创业项目与专业紧密相关,学有所用,学而优则“创”。

3.项目可复制性强,缺乏可持续性。

在传媒艺术类行业创业门槛较低,设备与人员配置相对灵活,没有硬性的资金投入标准,项目运营启动快。但由此产生的问题就是竞争力较差,可复制性强,缺乏可持续性。许多创业项目由于技术含量不高,极容易被同行企业所复制、替代,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造成项目发展的后劲不足,创业失败率较高。

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传媒艺术类高校学生创业者及创业项目有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然而,这些特质和特点却没有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培养理念和计划,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实践主导性。

传媒艺术类高校学生具有创业热度高但商业能力不足的特质,创业本身就是一个“实践-学习-实践”不断循环的过程,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实践的锻炼与经验的积累才可以提高。然而据调查,大多数的传媒艺术类高校往往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制定上缺乏实践主导性,没有体现创业实践的思想,或者只注重创新而不注重实践,导致课堂知识传授与实际应用缺乏衔接,学生没有机会去把创新作品变成商业运用,没有时间去进行创业实践。与之相配套的各项规章制度也不完善,比如学生休学创业、创业学生学分转换、创业指导教师激励制度等各个方面缺乏具体完善的措施。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融通结合不够紧密。

真正的创新创业教育一定是和专业教学紧密结合、互相融通的,是教师在专业课堂上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潜移默化,是在科学研究中促进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是带领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的真枪实干。然而据调查,多数传媒艺术类高校尚未做到在专业教学中体现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大纲和考核大纲未能与时俱进,不能有效指导学生如何在专业领域内创业,没有达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的融会贯通。

(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特色不明显。

当前,传媒艺术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不能有效提高学生商业能力。从纵向来看,没有建立层次化的、阶梯式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从横向来看,没有形成以不同的授课群体和不同的专业群为划分的教育计划;从内容来看,“同质化”现象严重,不能体现本学校、本专业的鲜明特色。《调查问卷》中问题21:您希望传媒艺术类高校应开设怎样的创业课程?有244人作答,其中选项b单独开设与传媒艺术类行业紧密相关的创业课程占比最高,达32.4%。

(四)教学成果转化为商业运用程度不够。

传媒艺术类高校的许多创新创意作品仅仅停留在“作业”阶段,而未能有效转化成“商品”;或者运作模式不成熟、产品转化不彻底。在产、学、研、用一体化,教学成果的商业转化上,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一)重塑“实践主导性”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

充分考虑教育客体创业热度高意识强的特质,制定“实践主导性”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充分鼓励创业实践,将创新素质高,创业能力强作为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和配套管理制度上,制定学分认定和竞赛活动的转换方式,鼓励学生参与活动和竞赛等实践环节,成绩优异者可直接冲抵创新创业课程学分;鼓励和资助教师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将教师指导创新创业纳入效果职称评聘、上岗晋级的考核范围等。例如,麻省理工大学率先规定的“五分之一原则”,规定教师可以在一周内任选一天去从事咨询或参与企业活动。在美国很多高校,学生既可全日制上课,也可半日制上课。

(二)制订“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的培养方案。

要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教育的融会贯通,关键是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专业核心课程对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学时分配和考核办法。建议在培养方案中体现完整的、递进的、以创新创作为目的的教学体系理念,加大实践教学的学时比重。其中,递进关系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低年级在单门专业核心课程中以学生个体的创新作品为教学目的;高年级可多门专业核心课程联合、以学生创业团队的创新作品为教学目的;毕业设计阶段则要实现作品的创新性、经济性、可产业化。

(三)构建“系统化、层次化、特色化”的课程体系。

传媒艺术类高校应抓住学生经济管理知识储备不足以及商业能力较差的特点和劣势,加强对创业学生知识、能力方面的全方位立体式培养,致力于构建一个系统化、层次化、特色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系统化。

创业教育课程应该是包括基础必修课+能力提升选修课+核心专业课+特色选修课在内的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教学体系,其中,基础必修课包括《创业基础》、《kyb》等通识课程;能力提升选修课包括《syb》、《市场营销学》、《领导力训练》、《互联网商业模式》等课程;核心专业课则是将创业具体行动融合到专业核心课的教学中,边学习专业边创业;而特色选修课则是与所学专业及创业行业领域紧密结合的具体实践课程。

2.层次化。

根据《调查问卷》问题22显示:您认为学校有没有必要对创新创业课程进行分层,在开设满足所有学生需求的通识课后,再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开设与专业相结合的创新创业课程,及培养创业领袖能力的创业深化课程?有123人作答,其中选择a答案有必要的占比76.4%,绝大多数人持赞成态度。具体实施可以设计为,第一层次通识教育的课程结束后,以专业群为划分依据,开设第二层次即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激发学生创新创作能力,比如艺术设计专业群可以开设《创意思维训练》等课程;而第三层次的课程则是针对创业学生就如何获得风险投资、如何管理团队等开展深化培训,提升学生在商业实践方面的具体能力。

3.特色化。

“创业教育模式构建不能简单照抄照搬,盲目跟风,追求整齐划一,而应该错位设计,彰显校本特色”。应针对传媒艺术类创业项目复制性强、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劣势,聘请创业成功校友或业内人士,专门开设特色选修课,手把手教在校生如何在专业领域内创业。比如开设课程《新媒体内容的制作和发行》、《广告公司的运营》、《艺术培训学校的经营》等;开创体验式教学方法,带领学生走进企业,学习了解市场行情和竞争参数,思考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提高创业成功率。

(四)创新“以产促教”的教学模式。

传媒艺术类高校应推进创新创业项目的产业化,将师生的创新创作成果孵化成市场产品,以市场去检验教学成果,创新“以产促教”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教学的考核方式也从单一的课堂考试、作业考核等,演变成包括“创业竞赛”、“商业运用”、“市场认可度”在内的多维度的考核方式。以市场为检验手段,衡量作品的商业价值,并作为评价专业教学的重要技术指标。

相关范文推荐

    优质同学聚会策划书范文(16篇)

    策划书是策划人员与相关部门之间有效沟通的媒介,可以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任务。策划书的编写要注重创意和想法的完整性,下面是一些充满创意的策划书范文供大家参考。

    优质单位出纳年终个人工作总结(汇总19篇)

    月工作总结是一个反思和思考的过程,让我们审视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为下一个月的工作做好准备。接下来是一些经验丰富的同事们的月工作总结,他们的经验和思路或许对大家

    2023年四个要做到心得体会(汇总14篇)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总结经验,发现了很多有用的心得。以下是一些心得体会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对大家写心得体会有所启发。2019年,在局领导的正确组织下,

    2023年初一学生检讨书(汇总23篇)

    检讨书的写作可以让我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不仅对自己有益,也对他人的观感有所改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检讨书,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优普法年度工作总结范文(19篇)

    月工作总结是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的一种重要方式。下面是一些月工作总结的模板和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帮助我们写出一份更好的总结。

    最优白鹿原读书心得体会大全(14篇)

    心得体会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过程,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学习和成长的态度。下面是一些写得非常好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写作上的指导和帮助。白灵的死既出乎意

    热门小班工作自我评价(通用20篇)

    自我评价是一个理性审视自己的过程,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地做出改进。下面是一些自我评价的经典案例,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1、积极进取、工作态

    专业脾胃科入科心得体会范文(20篇)

    心得体会是对某一事件或经验的提炼和归纳,可以指导我们未来的行为和思考。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成功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脾胃,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

    专业党支部书记研修班心得体会(通用23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理解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阅读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可以培养自己的写作思维和表达能力。第一段:冬训的重要性和目标(200字)。

    优秀采购部个人总结大全(20篇)

    个人总结也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学习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和回报。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个人总结范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