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学小论文初中 初中数学教学的论文(通用10篇)

时间:2023-09-26 作者:琴心月最新数学小论文初中 初中数学教学的论文(通用1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数学小论文初中篇一

浅谈初中数学合作教学

文/尚升

摘要:初中时期是奠基初中生数学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运用合作教学法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介绍合作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几点有效应用合作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合作教学

一、合作教学的重要意义

初中时期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思维关键阶段,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就是在初中深深爱上了数学,后来在孜孜不倦的学习中终成一代大师。我国的中学教育中也十分重视数学教学。但是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单一,主要依赖教师的苦心督促和学生的自觉学习,取得的教学效果比较有限,而合作教学法的优势在于它以合作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团队的互助学习模式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发挥最好的教学相长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应用合作教学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数学能力有重要意义。

二、有效应用合作教学法的措施

合作教学法在初中数学的应用模式以教师组织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并完成一系列的合作学习任务为主要的形式。数学课堂中有效地应用合作教学法,能够让教师的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一下新课改下初中数学开展合作学习的具体措施,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1.选择合适的合作学习内容和时机

合作教学的应用中,学习内容和时机的选择很重要,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中要用到合作教学法的地方有所计划,并且对整个学期中如何有效地应用合作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有所准备。教师可以选择初中数学中比较需要学生发挥团队合作互助学习的内容,比如说,比较难的空间几何和方程式,而时机则把握在每完成一个章节的教授之后,教师可以让同各小组的学生对章节的主要内容进行讨论和总结,最后以一张表的形式罗列出章节的重难点内容和需要学生注意的易错的地方。或者在章节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出一份卷子,让小组在课堂上以小组讨论的学生共同完成这套题目。()这样,小组的`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就会对学习的章节有一定的总结和理解,在课堂测验中,学生的解题问题也会暴露出来,通过借鉴其他学生解题的正确方式,对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2.运用多种形式的合作方式

学生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运用多种形式的合作方式,可以有效地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比如说,教师可以在分组的时候,将有明显强项和弱项的学生分到同一个组内,这样学生就可以进行弱项互补。假如有的学生在空间几何的学习上存在空间想象的困难,那么其他学生就会在这上面给予一定的建议。学生在相互分享学习方法和解题思维的过程中,以自己的强项带动别人的弱项,以优秀带动落后,带动小组的整体水平的上升。教师也可以在合作教学中强调团队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塑造一个团结合作,和谐上进的学习团队,发扬乐于助人的精神,不吝于帮助其他同学提高数学能力,使整个团队能够拧成一股绳,共同进步。

3.采用竞争与合作并齐的方式

合作教学的教学方针中体现了在团结中求进步、在竞争中求发展的特点。教师让学生发挥团结友爱、共同合作的精神,有利于学生在其他学生的鼓励和带动下努力学习。但是适当的竞争更加能够激起学生的求胜心,燃烧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每隔一个章节或者一个阶段就为学生展开一场小组之间的团队之战,让小组的成员之间展开比赛,为自己的团队赢得荣誉。比如说,教师可以让小组之间展开数学知识竞赛,以教师为裁判,考查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解题能力。小组之间实行淘汰赛,最后得胜的小组就能获得欢呼和奖励,而落后的小组就要受到惩罚。这样一来,小组的成员在其他小组的压力下,一直保持着认真的学习态度,为了避免被其他小组远远地甩下,他们会更加团结,更加扎实自己的数学学习,不拖小组其他成员的后腿,同时也让自己有机会和能力为小组赢得荣誉。教师在应用合作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运用竞争机制和评价激励机制,能够让学生一直保持旺盛的学习激情,为课堂教学塑造一个既轻松又紧张、既活跃又有序的氛围,促进班级学风的改善,增加学生们的数学积累,提高数学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应用合作教学,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更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团结合作精神,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显著作用。教师应该坚持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有效的合作教学实施措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为学生未来长久的学习过程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元飞。初中数学合作学习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

[2]石冶。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和意义的探讨[d]。延边大学,.

[3]赵明月。初中数学有效合作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4]车丽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1.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达拉特旗第六中学)

数学小论文初中篇二

1.1创新性

作为发表研究结果的一种文体,应反映作者本人所提供的新的事实,新的方法,新的见解。

论文选题不新颖,实验没有值的报道的成果,即使有高超写作技巧,也不可能妙笔生花,硬写出新东西来。

基础性研究最忌低水平重复,如受试对象,处理因素,观测指标,结果与前人雷同,毫无新意,这样论文不值得发表。

1.2科学性

科技论文的生命在于它的科学性。

没有科学性论文毫无价值,而且可能把别人引入歧途,造成有害结果。

撰写论文应具备:(1)反映事实的真实性;(2)选题材料的客观性;(3)分析判定的合理性;(4)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1.3规范性

规范性是论文在表现形式上的重要特点。

科技论文已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论文格式,大体上由文题,一般不超过20字;

摘要(应用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具有意义等);

索引关键词;

引言;

研究方法,讨论,结果等部分组成。

这种规范化的'程序是无数科学家经验总结。

它的优越性在于:(1)符合认识规律;(2)简洁明快,较少篇幅容纳较多信息;(3)方便读者阅读。

数学小论文初中篇三

摘要: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其参与学习的情况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因如何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部分学生对于数学的参与和学习常常会出现明显的抵触情绪,使数学课堂的改革进行的不顺利。本文根据数学学科本身的教学特点,提出了再创造教学,依据再创造教学原则的特点,分析得出再创造有利于学生把握和理解数学课堂所学内容的本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转变了数学学习的态度,有效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再创造教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初中数学课堂上,作为数学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数学教师,要使学生熟练掌握和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能够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学生生活中运用数学的实际操作和运用能力,形成理性的创新思维来学习数学。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属于应试的教学模式,教师就像是知识的搬运工一样,根据教材内容,机械地灌输学生数学定义、枯燥地让学生背诵数学公式,学生也没有深入地探索和思考,而是被动地接受。本文通过对初中数学再创造课堂教学的梳理,分析得出再创造教学的原则和特点,在再创造原则的指导下,实证研究了再创造教学对学生参与课堂程度的影响,得出了再创造教学有利于学生转变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利于学生的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

1再创造的内涵及实施原则

1.1再创造的内涵:荷兰的教育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是人们对普通常识的系统化,因此在一定的指导下,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获得这些数学知识。弗赖登塔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生在一定的指导下都能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所要学习的知识,这就是“再创造”教学策略。“再创造”教学策略应该是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体验去创造相关的数学知识,而不是重复地、机械地“原始创造”。再创造不能与创造相混淆。创造的重点在于结果,是指之前从来没有见到过、想到过或出现过的东西。再创造包含了有学习过程中的形式和内容,既有新发现,也有原先的组织内容。“再”字强调了是对自己而言的新发现、新收获、虽然属于创造,但是对于老师来说确是已经存在和知道的,再创造属于学生的高级学习和发现,比普通的学习更自由,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和学习的热情。

1.2再创造教学的课堂实施原则:教学原则是是指导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基本准则。在遵循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和教学规律的基础基础上,深刻认识了再创造数学教学思想,得出再创造数学教学的原则:

1.2.1再创造教学的数学化原则:数学化是人们通过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观察现实存在的世界,来分析和研究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具体的现象,以达到发现其规律的过程。很多初中学生因为数学比较抽象,远离于现实世界之外,无法将数学符号以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所以认为学习数学很难且没有相对应的思维的载体。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能够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思考问题,且随着数学化的深入学会用数学的逻辑来观察我们所熟悉的世界,使学生根据所学数学知识建立恰当的、具体的数学模型,而实现数学的再创造教学。

1.2.2再创造教学的主体性原则:过去的教学中常常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学生的主体性,并且学生在课程上是否参与一级参的程度,直接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总是为了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而我讲你听地唱独角戏,导致了学生没有了问问题的意识,就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了了。数学课堂标准提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通过自主地学习而获得进步和发展的前提条件,肯定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己大脑存在的一部分记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经过自己的猜想、观察和交流探索,激发学习数学的动力,体现出再创造思想。

1.2.3再创造教学的数学现实原则:数学现实是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生活以及思考着的客观世界,以及这个客观世界所反映出来的数学基本概念、运算规律和方法,及相关的知识结构,它是实现课堂教学实际的出发点。如果教师总是以自己的思维进行数学教学,而没有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的课堂就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2再创造教育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根据上述早创造的教学实施原则,针对如何将再创造教学运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2.1加强方法的指导、鼓励实践的猜想:在初中的数学教学课堂上,数学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开拓自己的思维空间,对存在的一切新鲜失误用于怀疑,指导学生正确地探索数学知识的演变过程与结果。因为数学的发明过程,就是通过不断地学习,在学习中猜想,在猜想中探索,从而推理得出我们所熟知和不知的数学科学理论。

2.2循序渐进地引导和分层指导再创造:由于初中生正处在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初步形成极端,对于同一个问题的理解和思考能力是不可能在一个层次上的,这就增加了教授授课教学的难度。如果教师对此客观现象掌握的不恰当,教学效果上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将再创造思想教学运用在实际课堂中。因此,教师应该走下讲台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引导学生能够自我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实施再创造思想教学,提高整个初中数学的教学水平。

3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的再创造教学对教材进行了重组,打破了传统的教材束缚,也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因此我们在加强教师在数学课堂上预设教学再创造思想的同时,更要能够融合更多的教学资源,提高课堂的驾驭能力,在互动中教学,激发学生的再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2]卢隆君.初中数学再创造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数学小论文初中篇四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

4.写.要有诚心,一个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表现在他的写作能力上,也是所学知识的客观体现.是学习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学习活动中去.培养学生“写”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着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其次,给学生搭建一个创新的平台.在素质教育中,任何一门学科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所以,数学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在课堂教学中,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设计中教师应该注意学生思维的层次性,.教学设计先难后易.对于同一个教学内容来说,不同的设计方案体现出不同思维水平,会有难易之分,教师在选用时应从难处入手进行调整..教师设问先大后小.教师在使用问题法引入教学时,可在一开始就让学生思考一个涉及知识点比较多的问题,在适当提示的基础上将问题由大化小..教师提问先低后高,先错后对.课堂上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应先提问思维水平较低的学生,在他们的发言中寻找思维偏差.这样就出现了矛盾,学生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就会进行积极的探索.这样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水平.总之,在提倡“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做到数学教学中的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创造潜力的发掘,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发挥.在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时数学教师应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小论文初中篇五

在初中阶段,数学是一门令许多学生感到头疼的科目,不少学生曾反映,自己在课堂上跟不上其他同学的思路和教师的讲课进度。初中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一些数学课程内容的思维跳跃度较大,而许多学生在上课之前没有对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因此在听课时就很难理解教师讲述的内容。开展自学辅导,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对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后,再去听教师的课堂讲解,就能很快理解教师所讲的知识。

(二)开展自学辅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过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总是习惯于采用固定的模式开展课堂教学。例如,在讲述“三角形余弦定理”这章内容时,教师总是习惯于先将三角形余弦定理的内容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背下来,然后为学生讲述定理的含义,接着给学生分析例题,最后让学生自己完成课后练习。如果教师总是在一开始就将学习内容明明白白地告诉学生,很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采用自学辅导方式,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先自己阅读余弦定理,然后画一个三角形来思考余弦和正弦之间的关系,可以提高学生从定理中提取知识信息的能力,掌握自学的窍门。

(三)自学辅导能够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一门偏重于运用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学科。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两项能力,许多教师总是习惯于将每个数学问题的完整推理过程告诉学生,并将解题过程中的每个要点巨细无遗地分析给学生听。但不少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采用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是因为,教师的讲解虽然十分详细,但却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机会,如果学生不能独立思考,就不可能养成推理能力。在自学辅导教学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可以拥有很多独立思考数学问题的机会,在学生思考问题的《www.》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就是从旁辅导,适时为学生提供一些建议,帮助学生对问题展开探究。

(一)在预习时通过自学辅导,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

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下课之前,提前告诉学生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让学生先阅读教材内容,在脑海中对这节知识有个大体印象,并将预习过程中不理解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课堂上询问教师。同时,学生在进行预习时,还可以通过网络渠道,寻找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作为预习的辅助,帮助自己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例如,教师在讲到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平面直角坐标系”这章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对知识点内容进行预习。在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为学生提供一些启示,帮助学生思考问题。如果有学生无法理解坐标点的概念,教师给出适当的提示,让学生想想坐标图上的网格像什么,一些学生会想到,这些网格很像地球上的经纬线、一些学生会想到围棋棋盘上的目。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可以将班级上的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然后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来提高自学能力。例如,教师在讲到七年级上册的“二元一次方程式”时,可以创设这样一个问题:假如现在共有蓝色和紫色的礼物盒25个,礼物盒中总共装了66件礼物,在紫色的盒子中装着2件礼物,在蓝色的盒子中装着4件礼物,请问蓝色和紫色的礼物盒分别有几个?这个问题乍看之下有些复杂,但事实上这个题目是十分典型的“鸡兔同笼”问题。在讲到这个问题时,教师应该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问题展开讨论,尝试自己寻找建立方程式的方法。经过讨论,学生商量出,将蓝色和紫色盒子的个数设为x和y,则有方程4x+2y=66,x+y=25,将两个方程联合起来就能算出x=8,y=17。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想想怎样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答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三)在下课后通过自主复习,巩固学过的数学知识

古语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就是指,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领悟出新的知识,达到自学的目的。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复习的好习惯。例如,教师在讲完“三角形的内角和”这节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回顾和复习,并尝试在不了解外角和定理的情况下,运用内角和定理来推测外角和。又如,教师在讲到“全等三角形判定”时,可以先详细地给学生讲述“sss”(三边全等)和“sas”(两边及夹角相等)为什么可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并嘱咐学生在下课后自己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复习,在复习时尝试分析“asa”(两角及公共边相等)为什么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复习是巩固数学知识的最佳方式,在自主复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回想起旧知识,还能尝试对新知识进行推理。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课堂开展自学辅导,可以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抽象思维对数学问题展开思考,并运用自己的方法探究数学问题的答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还能帮助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灵活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为高中阶段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小论文初中篇六

从选词,造句,段落,篇章,标点符号都应正确无误。

4.2语言表达清晰简洁

语句通顺,脉络清楚,行文流畅,语言简洁。

4.3语言朴实

语言朴实无华是科技论文本色。

对于科学问题阐述无须华丽词藻也不必夸张修饰。

总之撰写论文应有感而写,有为而写,有目的而写。

借鉴他人成果,博采众长,涉足实践,提炼新意,在你的论文中拿出你的真实感受,不简单重复别人的观点,这样的论文才可能发表,并为广大读者接受。

相关阅读

数学小论文初中篇七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富有个性的学习方式;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按照新的教学理念,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数学教学要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师的主导下,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知道数学概念形成的背景,克服单纯、机械记忆数学结论和数学概念的学习方式,才能提高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例如在讲授绝对值概念时,要使学生明白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指这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从而不难得到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即)的重要结论。再如负数为什么没有平方根?要回答这个问题,显然要知道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意义,明确了平方根的意义,对求解在的什么条件下有意义,就可容易确定为解不等式。

二、数学教学中应把握好教材的整体性和联系性

学生对数学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用原有的数学知识,通过“同化”和“顺应”等认知活动来处理新的数学活动的过程。因此,按教材内容的安排,从整体性和联系性两方面,抓某些数学知识的“源头”,抓知识的“板块”,帮助学生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技能。例如在初二年级第二学期讲授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时,首先要联系到初二年级第一学期正整数指数幂这一知识点,把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如(、为正整数)。

再如对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及求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关键在于对二次三项式配方的掌握。事实上当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后,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一元二次函数有关问题的解决、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确定多数情况下是用配方法来完成的。“配方”显然成为这一部分知识“板块”的“源头”。

三、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严谨性很强的学科。一堂好的数学课不能只看表面的数学活动,而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动起来了,要看是否有高水平的数学思维活动。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要设计出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类比、联想、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辨,提升学生对数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例如讲解课本习题:利用一次函数的图像,求方程组的解。可向学生提出方程组与一次函数是怎样联系的?变元、的角色是如何变化的?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图像的交点坐标就是方程组的解,这样不但使学生明确解题思路,同时还提升了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几何意义的认识。

四、数学教学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策略、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教学时要注意它们的差异,使教学内容的展开、教法的设计,尽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接受,都能主动参与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在解题教学中,在批改作业、评阅试卷的过程中,都要尊重学生个性化解题经验和方法,倡导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题,体会探究解题的乐趣,展示他们解题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关照,帮助他们分析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寻找适合他们自身学习的有效方法,及时发现和肯定他们在学习上的成就,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教师应把学生的差异当作一种教学资源,面对差异在教学中给以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满足他们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使他们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数学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实践练习

运动员没有长期从严从难的艰苦训练,不可能在国际竞赛中夺魁。学习数学也不例外,总得做一些练习,实践所学知识,才能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才能熟练掌握解题方法及规律。在练习上除弄通各类例题之外,首先必须完成课本中的练习题、习题、复习题,这是最基本的数学训练题,也是学生应该完成的最基本的学习任务,对其中的个别难题教师要做到精讲。课堂上一定要保证学生有做练习的时间,课外一定要加强作业的收交管理。其次,现在教辅书上的题很多,在使用教辅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选题,题目不易难,注意选与教学要求相匹配的题,应加强基本题目的训练,这样学生负担轻,易于完成,在学习上就有信心。当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适当增加一些难题,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第三,要正确处理好练习题的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避免题海战术,但没有一定数量就难以保证一定的质量。

看过“初中数学教学论文”的还看了:

1.初中数学教学论文doc

数学小论文初中篇八

第一,生动性原则。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当遵循生动性的原则。用直观形象的情景设置来诠释理论性较强的数学原理,从不同的感觉渠道向学生大脑传输数学信息,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结论的理解和掌握;第二,实践性原则。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当遵循实践性的原则。初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放在生活上的,对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当结合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到的知识或者将数学故事的讲述落脚在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上,让学生学会用用掌握的数学知识去处理实际问题;第三,悬念性原则。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当遵循悬念性的原则。情境创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让他们产生求知的欲望。所以,情境的创设就离不开学生的兴趣,悬念性比较强的情境才可以让学生身心投入到数学问题的学习和探究之中。

二、初中数学教学情境渗透与融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导致学生课堂参与性低下。

受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影响,有些情况下,虽然教师进行了比较生动的教学情境创设,但是却很难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数学问题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导致出现成绩比价差的学生没有兴趣去学习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也日益低下,逐渐失去了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

2.教学情境创设千篇一律,缺乏新意。

新课表对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给教师教学情境的设置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是,部分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创新能力却比较有限,导致部分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大致相同。久而久之,就越来越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3.教学情境的创设一味追求新意,却不具有实用性。

与教学情境创设千篇一律问题相对应的就是教师一味追求教学情境创设的新颖性,而脱离了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具有实用性。这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虽然具有新颖性的特点,但是,由于受限于自身的理解能力,大多数学生并不能真正理会老师进行教学情境创设的真正目的,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甚至有适得其反的不良影响。

三、完善初中数学教学情境渗透与融合应当遵循的策略

1.通过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来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故事和数学典故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尤其是用熟知人物,但不知晓人物具体事迹的数学故事、典故,更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致,保持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的积极作用。例如,讲述勾股定理时,可以引用古典数学巨著《九章算术》的知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

2.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来进行情境创设。

初中学生认知中最熟悉的部分就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和用到的知识,甚至有些知识已经在他们头脑中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教学情境创设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更有利于数学知识的教授。

3.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

新课标要求进行互动性强的教学,在初中数学的教学情境创设,要求老师转变自身高高在上的思想观念,与学生建立人格平等的关系,老师要与学生一起进行数学理论的学习和探讨,要从学生认知状况和生活实际进行考虑,更多的让学生发挥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

4.情境创设应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在现实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比较重视在教授之前利用创设情境进行知识的引入,而忽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情境进行教学辅助。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和学生不同阶段的理解能力创设内容各异、难易有别的教学情境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保持和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四、结束语

成功的初中数学教学不在于让学生硬性的掌握多少数学知识,而是让学生形成数学知识探索和求知的习惯和方法。教学情境的渗透与融合要更多地服从于教学内容,服务于教学牧鞭,服务于教学重点,服务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和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让学生开心的学习数学,开心的锻炼能力,开心的全面发展,成长为知识、能力、情感和谐共进的有用之才。

数学小论文初中篇九

北师大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材是一种实验教材,它是由我国教委规划并出版,且于1993年的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13所中学的39个初一班级中试用。新教材的试行,不管是对于我国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还是对于整个九年制义务教育时期的教育目标的实施,都奠定了相当坚实的基础。本文针对北师大版初中代数第一、二册的具体使用情况,深入研究了北师大版初中数学试用教材的特色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新教材的特点

1.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能力

新教材开篇第一章即是《算术数的复习》,如此安排是为了启发学生对小学的重点内容采用全新的角度作深入了解,以便与中小学教材密切相连,同时也便于学生尽快适应过渡期里的知识内容、思维模式以及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转变,最终给初中代数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教材中对传统内容作了一定的删减,使理论目标与习题难度都有所下降,从而导致教学内容的难易度与分量更适应学生的认识能力。

2.凸显了数学理念和数学技巧

教材在编订时,主要着重突显了三方面内容,即: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解题思绪的探究、解题技巧与规律的归纳。在这些内容里,理应加强对数学理念与数学技巧的提取、整理与总结。比如,在“列方程解应用题”这章里,新教材的编订并非像旧教材那样依据内容应用作教学分类,而是采取了依据认知过程去搜寻解题技巧的方法,最终让学生凭借不断的自我训练去总结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思路。如此设计不仅便于知识内在关系的展示,而且还便于学生充分了解列方程解应用题所体现出的数学理念与数学技巧。

3.缩减习题量

和旧教材相比,新教材的习题量大大缩减,特别是删减了那些死板重复的习题。拿“整式的加减”这章来说,旧教材包含的习题量高达144道,而新教材仅54道。虽然新教材的习题量缩减了,可是习题的质量与梯度都明显增强了,而且目标极其明确,因此也能充分地达到大纲里对于训练强度的规定。另外,因为学生的作业负荷大大减轻了,那么他们独立思考的可能性就高多了。

4.强化了数学课本与实际的紧密度

新教材的每一个章节都力求着眼于学生所熟知的具体问题,导入定义、规律及相关性质。比如,在讲述“数轴”的定义时,就是拿学生在生活中所熟知的事物“皮尺”“杆秤”等导入,让学生在了解定义的。同时,接受“将具体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培训。此外,像“利率”“保险”等方面的知识也被编入了教材,如此便于学生数学运用理念与能力的训练。

二、新教材具备的不足之处

1.理论性过强,趣味性不够

因为数学自身具备着极强的抽象性与严密的逻辑性,加之新教材过于谋求理论的齐整与完备,导致大部分学生难解其意。初中数学教材理应摒弃死板的面孔,力求在编订时使用浅显好懂的语言。多数定义、性质及定律在表述与解说时理应首先采用学生所熟知的语言,之后再慢慢转入严密、精准的语言描述之中。新教材里图表极其缺乏,就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而言,教材理应适宜增设部分图表,毕竟依靠图表去解说问题更具直观性、形象性与生动性,学生理解起来也更容易。另外,教材还应当插入部分趣味知识,比如,古今中外数学家们的学习体会、数学发展史以及数学小游戏等,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借此提升教材的趣味度与可读性,这样一来,不管是对于学生加深数学的理解度还是增强其数学素养都具备着极大益处。

2.亟待研究的问题

就教材第一册首章里的第三节内容来说,其希望借助例题讲述竖式乘法与长除法的正当性,事实上,在短短数节课的时间里,学生是难以弄懂这些内容的。到底应该如何解决,希望可以实施一定规模的探究与商讨。

三、若干意见

1.教师对新教材的试用提供更多指导意见

教材的实施者是教师,教材革新的效果与教师们的素质水平密切相关,所以对于新教材的师资培训必须予以加强。当前,尽管我国教委已开展了三级培训,且借助教育电视台开办了相关的讲座,可是对于多数基层教师的培训度不够,效果也较差。因此,教育行政机关理应多开展一些有关新教材的培训课程、讨论会与教学座谈会等,为教师对新教材的试用提供更多的指导意见,将新教材的编排意旨确实落实下去且增强教师的业务水平。

2.充分宣传新教材,提升广大教师的“教改”信心

因为少数教师具备相当守旧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难以达到新教材的教学目标,最终使其对新教材误会重重。同时,部分学生家长望子成龙之心过于迫切,对于新教材的接受度也不高。因此,对于新教材试用来说,不但要吸纳正确的建议,而且还需对其作充分宣传,借此提升全社会对“教改”的认知识与拥护。

3.组织人员编订数学运用的辅助资料

近几年来,数学教育领域对于中学时期需加强数学运用已达成共识。不过只凭借当前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国教委理应及早组织人员编订数学运用类资料,以此丰富中学数学的教学。类似于投入产出问题、人口控制问题、农药调配、科学计划等内容均能充作数学运用的形象教材。此外,为了提升学生利用数学术语及数学方式进行沟通与传达信息的水平,还应当把各类报刊中频繁出现的图表、数字以及出现在平常生活里的数学语言传授给学生。总而言之,就是要借助数学运用知识的传授去促使学生明了生活四周都有数学,生活与数学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刘海燕。初中数学建模思想初探。现代教育科学,(04)。

林海军。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对策。科技咨询导报,(01)。

数学小论文初中篇十

2. 让学生的创新之花绽放得更鲜艳

3. 对数学探索教学的观察与思考

4.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5. 心与心的交流、共创人文和谐

6. 展示过程学习,促进数学能力发展

7.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北师大教材的几点借鉴和反思

8.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

9. 借新课程理念,探中下生转化之路

10. 论新课标下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思考

11. 谈数学教学中的四个“适”

12. 是否一定要“探究”

13. 数学建模——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

14. 新课标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15. 新形势、新气象、新变化

16. 浅谈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教学体会

17. 让课堂充满问题 让问题充满思考

18. 改变试卷讲评方式,提高学生复习效率

19. 构建信息能力培养的平台----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

20. 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

21. 数学教学中的对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浅显研究

22. 对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