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母亲的恩情作文议论文素材精选

时间:2023-05-16 作者:储xy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母亲的恩情母亲的恩爱篇一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

3、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3个字只识不写。

重点:识字、写字。

用具:字卡、教学图片。

一、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1、同学们,自古以来,人们都说母爱是伟大的。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就是歌颂母爱的。说的就是唐代诗人孟郊感受母爱而作诗的故事。

3、简介作者。

二、范读课文。

三、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圈生字,读准音,标出小节数。

2、小组讨论记忆生字的办法。

3、指名读字卡,齐读。

4、全班交流记忆生字的办法。

5、请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小节,齐读。

6、齐读全文。

四、写字指导

1、学生书空笔顺。

2、观察生字的字形和在格中的位置。

3、指导描红。

4、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内容:学习课文。

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

3、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重点: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用具:字卡、教学图片。

一、复习

1、认读字卡。

2、读词卡。

过渡:母亲的恩情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二、精读指导

1、指名读第一到二小节。

2、读后你想说什么?

1) 亲的恩情表现在她的行动中,出示有关句子(夜深了••••••缝着)。

(1)  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母亲的恩情?

(2)  “夜深了”的“深”是什么意思?

2)母亲的恩情还表现在语言上,出示句子:她望••••••

(1)小朋友们请看图,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当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后,母亲每天都在挂念儿子,盼望儿子回来。母亲的恩情多么感人啊!

1) 出示图三,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读课文。

(1)他看到了什么?

(2)他想到了什么?读有关句子,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3)出示句子: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恩情啊!

这一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

3是啊,母亲的恩情孟郊永远铭记在心。

1) 指名读四、五小节。

2) 这首诗是什么时候写的?从“50岁”中你能想到些什么?

3)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作者用吟诵诗歌的方

去赞美母亲,就叫《游子吟》。

4) 谁想吟诵这首诗?指名读。

5) 指导理解诗意。

6) 齐读全诗。

7) 这首诗中的母爱是那么平常,又那么伟大。千百年来感染了

无数游子之心。这首诗也成了千古传唱的佳句,让我们记住它。背诵全诗。

三、指导朗读全文。

母亲的恩情母亲的恩爱篇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看到”、“忙着”造句。

2、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生字卡片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课文

1、小小格言:世界上任何一种爱都比不上无私的母爱。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妈妈是我们身边的天使。

3、小朋友们,我们现在经常用《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敬爱,而古代却与我们不一样,他们喜欢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也就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好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篇课文,就写了古代诗人因为到感受到母亲的恩情而写诗的事。

二、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母亲的恩情。教学恩

2、知道“母亲的恩情”这个题目的意思吗?

3、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三、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们轻轻打开书,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词

a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b去掉拼音读,齐读

3、理解长句子

(2)母亲的恩情孟郊永远铭记在心,在他50周岁那年,写成了这首著名的小诗《游子吟》。

4、把生字词和句子带入课文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5、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

1、读了课文,你们明白了什么?

2、再读课文,你在读书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发现课文有什么独特之处?(介绍文包诗)

五、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补   针  根  抚   摸   报 

2、自己先去认读一下生字的字形和结构,这6个字有什么特点?

5、出示生字卡片

恩   迟  寸   永

4、你记住了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5、重点指导书写摸 报

6、学生描红,仿写,完成习字册

六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孟郊和他的母亲,母亲对孟郊有怎样的恩情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母亲的恩情》。

第二课时

一、谈话,整体感知

2、是啊,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让我们深情地呼唤这个平凡而伟大的称呼——母亲(齐读两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母亲的恩情》(板书课题,齐读)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唐带诗人孟郊就是一个把母亲恩情永远铭记在心的人。在他50岁时,写了一首著名的小诗《游子吟》,出示诗句,谁能饱含深情地朗读一下。(指名读,齐读)

二、品读,感悟真情

1、师:短短的一首小诗,字字句句流露出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儿子对母亲的感恩,今天,我们进一步来体会这份浓浓的深情。

图片,问:图上画了谁,正在干什么?她缝得怎么样?

(1)根据交流引导:“一针针一线线”,从这个词语中感悟到了什么?适时讲民间习俗(家里有人出远门,母亲或妻子为出门人做衣服,必须做得针脚细密,要不然出门人归期就会延迟,母亲把一针针一线线密密地缝着,是为了让儿子早点归来)你能读好这个词语吗?指名练习朗读,师评价。

(3)你们能把这句句子读好吗?指名读,齐读。

(4)师: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一针一线都凝聚着母亲的深情,让我们用担心的语气读好这一段。(齐读)

2、过渡:衣服缝好了,这时,天已经亮了。母亲把衣服放进孟郊的包袱里,把他送到郊外,母子两人,依依惜别。

出示图片,交流: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师总结:是啊,这是不舍的泪,担心的泪,愧疚的泪!母亲年纪大了,多么需要儿子陪伴在她身边啊,孟郊却不得不远行,谁来读好这句话,练习朗读。

师总结:儿子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为远走他乡的儿子做衣服,针脚缝得又细又密,只怕儿子回家迟了。一边想象一边用你的真情去读好这两句诗,相信你会读得更好!(生自由练读,再指名读,齐读)。

出示图,他看到了什么?(当学生说到小草时,出示词语“生机勃勃”,什么叫生机勃勃?小草为什么会长得这样生机勃勃?)

引导学生说因为有了阳光雨露的沐浴才会长得如此有生机。

看到此情此景,孟郊不禁写下了:出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下面老师要来考考小朋友,这两句诗的意思就在课文的第三段,自己读读,说说哪几句话就是写这两句诗的?同捉可以讨论讨论。

根据交流出示第三段内容,练习朗读。解释:“寸草”就是“小草”,“春晖”就是“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意思。

师小结:母亲的慈爱,就像春天里太阳的光辉。而孟郊,就把自己想象成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母亲的恩情,是无论如何也报答不完的。孟郊上京赶考,做了一名县官,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母亲接进城。在他50岁时写了这首著名的小诗《游子吟》,师配乐朗诵。你们也能像老师那样读好它吗?练读,指名读,师作恰当评价。

师:这首诗中的母爱是那么平常,又是那么伟大,千百年来感动了无数游子之心,成了千古传唱的佳诗。让我们全体起立,一起来吟诵(集体配乐吟诵)

你们能美美地把它背诵下来吗?练背。

三、总结,升华情感

师:小朋友,我们都有深爱自己的母亲,小草尚且知道用生机勃勃报答太阳的恩情,孟郊把自己对母亲的恩情化作了一首著名的小诗。小朋友,你们作为儿女怎样报答母亲的恩情呢?(配乐交流,可以联系母亲节,3。8妇女节,平时等)

是啊,一张小小的卡片,一句温馨的问候,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都能让妈妈感到幸福和安慰。(音乐响起)让我们随着音乐,唱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让我们永远铭记----(齐读课题:母亲的恩情)全体起立,唱《世上只有妈妈好》(cai音乐,母子图片。)

四、作业

练一练

(1)母亲忙着给孟郊缝补衣裳。(选择意思)

忙:①事情多,没空闲。②急速地做。

(2)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

(3)谁忙着干什么?

做一做:

(1)把《游子吟》美美地朗诵给妈妈听。(2)搜集有关母爱的古诗、歌曲、文章,准备下节课交流。

母亲的恩情母亲的恩爱篇三

1、学习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背诵《游子吟》。

3、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难点: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

教辅资源:挂图;生字卡片;

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

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

一、导入课文

小朋友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不管是古代的人还是现代的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说古代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

二、揭示课题,解题,结合学习题中生字

1、板书课题:母亲的恩情

2、“母亲的恩情”这个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意

3、老师一边听学生的问题一边轻轻地在题旁打问号。

三、初读指导

1、课文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依次写上序号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4、指名试读课文每一节,师生共同纠正

四、教学生字

1、读读生字词

3、老师巡视指导。

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

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

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比赛读书

对于刚才的问题,你读懂了什么?

你怎样记住这些字?我们在写这些左右结构的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学生描红

母亲的恩情母亲的恩爱篇四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掌握一个多音字的读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小朋友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说古代的一位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

二、揭示课题。

1、板书:母亲的恩情

2、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谊。

三、初读指导。

1、课文有5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效果。

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和多音字。

报答不了

指名试读课文。

四、描红指导。

1、提示注意点。

2、学生练习描红。

五、布置作业 。

1、抄写词语。见文后练习3。

2、读课文。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这首诗。

能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

一、细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孟郊要出远门,他母亲是怎么想的?从哪儿看出母亲是在深夜缝衣,从母亲手中的针线和衣服上的针脚可以看出一针针一线线地缝。

2、指名读。

3、这一自然段讲了孟郊要出远门,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服。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母亲送儿子,会说些什么?板书:送儿天天挂念早点回来

2、提示: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当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以后母亲每天要承受挂念儿子,盼望儿子的痛苦,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那孟郊听了有什么反应呢?他会想些什么呢?(孟郊会想:母亲年纪大了,我出门后谁来服侍她?所以伤心得要流泪,眼睛湿润了)

3、看图,谁能说说自己对第2自然段内容的体会。

看母子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多么难舍难分!他们的深厚感情太令人感动了。

4、指名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挂图,问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

4、这一节写了孟郊上路时所见所感。

学习四、五自然段。

1、这首诗是孟郊在什么时候写的?诗题是什么?孟郊为什么要写诗?(他不能忘记母亲的恩情)

2、谁能读读《游子吟》。

3、理解诗歌。

二、总结。

这篇课文写孟郊要出远门,母亲深夜给他缝补衣服,天明送别的情景,引出孟郊50多岁写的《游子吟》这首诗,反映诗人不忘母亲的恩情。

学生谈体会。

三、布置作业 。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内容:指导背诵,课堂练习。

教学目标 :背诵《游子吟》,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 :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

1、利用板书,引导背诵。

2、分两个大组,一个背,另一组听,再交换一次。

3、同桌交替背、听、互评。

4、指名背诵。

三、课堂练习。

1、读句子,写话。

各人自读句子,注意“忙着、看到”用在句中的什么位置。

造句,先仿说,再写下来。

忙着——

看到——

2、比一比,组词。

补摸恩

扑漠思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母亲的恩情母亲的恩爱篇五

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 “忙着”造句。

3、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

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古诗,初步感知 

⒉老师很羡慕你们,你们都有一个好妈妈,老师更为你们的妈妈感到欣慰,因为你们从小就铭记母亲对你的恩情!而孟郊同样把母亲的恩情铭记在心,在他50岁时写了著名的诗篇《游子吟》。千百年来,多少游子吟诵这首诗时心灵震颤,热泪滚滚,他道出了每个游子的心声,哪位同学愿意为在座的同学和老师吟诵这首诗。

出示古诗:指名朗读。

这首诗为什么如此动人心弦?它蕴涵着怎样的深意呢?让我们带着这首诗走进课文中去细细地品位,去感悟。

二、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学习第一自然段

出示: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裳。

t2:(出示“忙着”)“忙着”是什么意思呢?你可以用忙着来说句话吗?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母亲正忙着给孟郊缝补衣裳?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出示: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板书(夜深 缝补衣裳)

结合词语“夜深了”,“一针针一线线”体会忙着。从这句中同学们还体会到了什么呢?(母亲做了很长的时间了)(母亲做的相当认真和仔细)

t3:出示图片瞧,她就在这盏油灯下为儿子缝制衣服,请同学们看,她缝得怎么样?(母亲缝制非常仔细,针脚细密)

t4:民间有风俗,家里有人出远门,为出门人做衣服,必须做得针脚细密,要不然,出门人的回来的日子就会延迟。妈妈为了让儿子早日归来,所以也给孩子的衣服缝上细密针脚。时间就在这一针针一线线中不知不觉的流逝,此刻夜已经很深很深了,瞧她前倾着身子,依然在为儿子缝补着衣裳,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么长时间的缝呀缝,中间母亲可能会有些什么动作?(揉眼、捶背、擦汗)谁愿意把母亲此刻的动作表演出来呢?(动作展示)

t4:看到这位母亲细密的针脚和她劳累的身影,你有什么话要说呢?

(生1:夜很深了,母亲还在缝衣,我觉得母亲很辛苦,疲劳!;我觉得母亲为了孩儿出门能穿上又好又暖的衣服而熬夜,她太疼爱自己的孩子;一针针一线线都是母亲对儿子的爱;我读出了母亲对孩子的深情)

t6此刻妈妈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不知孩子出门是否顺利;我把针脚缝的密密的,你一定按时回来的;儿子啊,你能不能早点回来。……)

t7是呀!此刻妈妈的心里是多么盼望儿子能早点回来呀!

出示: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t8:谁能体会此刻孟郊妈妈的心,用朗读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好吗?(试读、指名读,齐读)

学习第二自然段

临行送别)

出示图片(村口送别),

t6:听了母亲的话,诗人是怎么做的呢?(不住的点头)。

t7:望着母亲头上新生的白发,为什么诗人的眼睛会湿润了呢?(母亲这么大年纪还在为自己操劳,把头发都染白了,作为儿子心里很感动)。

(母亲,你放心,儿子长大了,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母亲,我一定争取金榜题名,让你过个幸福的晚年;母亲,我不在你身边的日子你一定要保重身体……。)

t9:母子俩彼此挂念,多么让人感动的一幕呀!这里,哪句话也特别能体现诗句意恐迟迟归的意思?(“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

过渡: 虽然母子俩难舍难分,但千里相送终有一别,于是孟郊穿着母亲缝制的衣服,也带着母亲殷殷期望走向远方,他一路走啊走,在晨曦中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结合图片自读第三小节。

学习第三自然段

出示图片

t1:诗人看到了什么?(绿色的小草、和太阳)你觉得小草长得怎么样?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相机板书:日出  景  小草  太阳)

t2:

小草生机盎然的样子你能读出来吗。屏显句子 指名读

t3:看着沐浴着阳光的小草,孟郊想了什么?

出示: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

t4:这是一个什么句子,你能换个说法表达它的意思吗?(母亲的慈爱,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

t5:很好!我们来比较一下,两句话,哪句好?说说为什么?

出示句子

⒈母亲的慈爱,不就是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

⒉母亲的慈爱,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

生:第一句是陈述句,第二句是反问句,比第一句感情强烈。

t6:诗人为什么说母亲的慈爱就像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呢?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呢?(都让人感到温暖)

t7:诗人从什么地方也感受到了母亲给予的温暖?

相机出示句子“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

t8:这里有两个表示动作的词语,你能把动作展示出来吗?从这两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诗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同学们真聪明,理解真深刻,能把这句话读好吗?练读、齐读体会

t9:沐浴着阳光的小草能够报答太阳的恩情吗?(不能)

出示: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t10:这句话同学们是怎么理解的?(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怎样报答都报答不完太阳的恩情呀!)

t11:是的,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法报答太阳的恩情,小草唯一能做的就是展露勃勃的生机,让太阳感到欣慰。诗人由小草无法报答太阳的恩情,也想到了自己。此时,孟郊觉得什么是春天里太阳的光辉?谁是小草呢?(相机板书:情  自己   母亲)

t12你觉得哪句话可以用来解释诗句(出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的意思呢?请你把它划出来。

t13:孟郊铭记着妈妈的养育之恩,假如他现在就站在我们面前,他会怎样读这首诗?谁愿意当一回诗人。(指名诵读古诗、. 齐读古诗)

学习第五自然段

t1: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这一小节告诉了我们什么?你觉得孟郊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从“永远”“铭记”“50岁”体会诗人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之情。)(相机板书  孟郊  铭记)

t2:相信此刻,孟郊母子情深的画面深深地留在我们心理。现在谁能结合课文来说说诗句的意思呢?(出示诗句)

t3:这首浸透着浓浓感情的诗,你们愿意把他记在心里吗?(指导背诵)

t4在座的每个小朋友,都沐浴在深深的母爱中,你想怎样报答母亲的的恩情呢?现在我作为记者来采访各位?拿话筒:你会怎样报答母亲恩情?(我们要好好学习;我要帮妈妈做家务;我以后一定要做个听话的好孩子,不再给父母添麻烦)

小朋友说的真好,你们都是有孝心的同学,老师希望同学们和孟郊一样,能铭记母亲的恩情。

二:作业:

1:背诵《游子吟》

2:学了这篇课文,你此时最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呢?用两三句话写下来。

板书:

母亲的恩情-----铭记--------孟郊

夜深      缝补衣裳

清早      临行送别

日出      景 ---小草----太阳

情 ---自己----母亲

母亲的恩情母亲的恩爱篇六

9.母亲的恩情

共几课时

3

课型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

教学重点

难    点

认识5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5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资源

ppt、孟郊的资料

预习设计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用部首查字法给“补、针、根、抚、摸”扩词,并描红。

学 程 设 计

导 航 策 略

调正与反思

一、古诗导入

(预设5分钟)

二、揭示课题,解题。

(预设3分钟)

1.读生字“恩”,并扩词。

2.读课题,解题。

三、初读课文(预设20分钟)

学习单: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再读课文,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

3.朗读词语。

4.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四、观察生字,书写生字(预设12分钟)

学习单:

1.认读生字,说说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

2.怎么把它们记住。

3.描红。

一、古诗导入

1.出示《游子吟》。小朋友们,你们会读这首诗吗?自己读读。指名读,齐读。

2.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看看书上是怎样介绍的?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中第一句。齐读。

简介孟郊。

二、揭示课题,解题

1.孟郊为什么写这首诗呢?

2.板书课题:母亲的恩情

教学生字“恩”

恩情:深厚的情意。

三、初读课文

导学

1.出示词语:

(1)指名试读

(2)开火车读、 齐读

2.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3.指名试读课文每一节,相机评价。

四、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补、针、根、抚、摸。”

2.看看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

3.你怎样记住这些字?

4.我们在写这些左右结构的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5.老师巡视指导。

1.朗读课文。

2.完成《习字册》上的相关生字

3.《一课一练》诗歌《妈妈的爱》

教学反思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9.母亲的恩情

共几课时

3

课型

第几课时

2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诗文结合,明白古诗意思,背诵古诗《游子吟》。

教学重点

难    点

1.学会本课另外5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学资源

ppt;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关母爱的诗歌,如《妈妈的爱》

预习设计

1.背诵《游子吟》,并说说诗意。

2.想一想:母亲的恩情表现在哪里?

学 程 设 计

导 航 策 略

调正与反思

一、古诗导入,初步感知(预设2分钟)

朗读古诗

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预设25分钟)

学习第一自然段

学习单:

1.轻声读,重点读好有关句子。

2.投入地读这句话,体会到母亲的不辞劳苦和对儿子无私的爱。

3. 了解当时民间风俗。

4.反复朗读体会母亲的爱。

5.看着插图,展开想象的翅膀,把母亲想到的说出来。

6.引读诗句,理解诗句。

学习第二自然段

学习单:

1. 读第二自然段,你还从哪儿感受到母亲的恩情?

反复朗读句子,体会母亲的爱。

2.想象说话,体会

孟郊的心情。

3. 教师引读一二段。读出母子情深。

学习第三自然段

学习单:

1.带着问题轻声读课文。

2.理解“生机勃勃”。

3.读句子。

理解“抚摸”

4.朗读理解句子: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真正体会到母亲的慈爱,懂得感恩。

5.画出诗句意思。

6.诵读《游子吟》。

三、总结课文,升华感情(预设5分钟)

1.齐唱歌曲

2. 说说打算用怎样的行动报答自己的父母呢?

四、书写生字(预设8分钟)

1.认读生字。

2.观察字形。

3.描红临写

一、古诗导入,初步感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母亲的恩情》(齐读课题)。出示古诗:指名朗读。

让我们带着这首诗走进课文中去细细地品位,去感悟母亲的恩情。

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学习第一自然段

1.快速默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母亲的恩情呢?

2.出示: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1)指名读

(2)自己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些什么?

(4)介绍民间风俗

引读:时间就在这一针针一线线中不知不觉的流逝,此刻夜已经很深很深了,人们早已进入了梦乡,可依然在为儿子缝补着衣裳。(齐读)母亲缝呀缝,眼睛酸了,就停下来揉一揉;腰疼了,就用手捶一捶。就这样不停地缝呀缝呀。

3.母亲边缝着衣服,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1)出示: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2)谁能体会此刻孟郊母亲的心,用朗读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好吗?(试读、指名读,齐读)

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句子:“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

(2)这句话中包含着母亲的依依不舍和母亲的期盼,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一生读)师:这就是母亲的叮咛呀!

(一生读)师:这就是母亲的嘱托呀!

(齐读)师:这就是母亲的恩情啊!

3.母爱是伟大的,又是平凡的,母亲的恩情就体现在那些细微的事情上。教师引读一二段。

母子俩彼此挂念,多么让人感动的一幕呀!这里,哪句话也特别能体现诗句意恐迟迟归的意思?(“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

学习第三自然段

2.“生机勃勃”指什么?(小草长得茂密绿绿的) 

3.孟郊看到小草,抚摸着母亲做的衣服,心里想:―――引读 

4.出示句子:“孟郊……恩情啊!” 

(1) 什么是抚摸?(轻轻地摸) 

谁曾经抚摸过你,抚摸你时,你有什么感受? 

老师也常抚摸你们的头(师动作),那是老师喜欢你们。 

孟郊又为什么抚摸着身上的衣服? 

(4) 小草的要长得好,离不开太阳的照耀。所以――“沐浴着……:诗人由小草无法报答太阳的恩情,也想到了自己。出示:我们这些孩子,无论怎样都————啊!

5.你觉得哪句话可以用来解释诗句(出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思呢?请你把它划出来。

6.同学们,《游子吟》记录着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寄托着儿女对母亲的恩情,轻轻地读这首诗。

(指名诵读古诗、齐读古诗)

7.这是孟郊感受母爱,感念母恩,献给母亲的诗,也是献给天下所有母亲的诗。谁愿意把这首诗献给自己的妈妈?指名多人读背。让我们再以无比感激之情来朗诵这首母爱之诗吧!(指导背诵)

三、总结课文,升华感情

四、书写生字

1.认读生字。2.观察字形。3.描红临写

读故事《孝敬父母的小乌鸦》。

教学反思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9、母亲的恩情

共几课时

3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3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会用“忙着”造句,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3、阅读《妈妈的爱》,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积累成语,丰富学生的词汇。

教学

重难

1、会用“忙着”造句,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2、阅读《妈妈的爱》,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

资源

《一课一练》、《补充习题》、《妈妈的爱》

预习

设计

背诵《游子吟》,会用“忙着”造句。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复习(5分钟)

读课文

读诗

二、指导背诵(5分钟)

三、读《新语文新习作》上的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母亲的恩情作文议论文800字 母亲的恩爱作文优秀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

    最新高中传统文化的议论文通用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

    2023年高中有关传统文化的议论文精选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

    感恩教育的演讲稿800字9篇(模板)

    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好的演讲稿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

    2023年感恩教育的演讲稿50字 感恩教育的演讲稿500字9篇(优质)

    演讲稿要求内容充实,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演讲稿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演讲稿,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我帮

    感恩孝道演讲稿200字通用

    演讲稿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稿,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用到演讲稿的地方越来越多。那么演讲稿怎么写才恰当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演讲稿怎

    2023年感恩与孝道演讲稿三分钟 感恩孝道演讲稿600字优秀

    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那么我们写演讲稿要注意的内容有

    最新纪念九一八国旗下讲话主题(模板四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

    最新纪念九·一八事变国旗下讲话(大全4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

    九.一八国旗下讲话精选(三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