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的教育方式论文(精选13篇)

时间:2023-12-13 作者:书香墨

范文范本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写作素材和技巧,能够帮助我们在写作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和自信。通过阅读以下总结示例,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成功总结的特点和要素。

学前教育的教育方式论文(精选13篇)篇一

学前教育是一个既要有足够的耐心,又十分细致的工作,它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在多年的学前教育实践中,我深深入体会到:

一、耐心,是搭建师生感情融洽的桥梁。

不少孩子刚进入幼儿园,由于还不适应环境的改变,这就需要老师耐心与孩子沟通、交流,消除孩子的不适应感。孩子哭了,就要细心开导,甚至抱在怀里说说话,背着他走一走,做一些搞笑的动作,讲故事,做游戏等,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这样,会很快使孩子不惧生,拉近和你的距离。只要对工作有足够的耐心,细致地做好每个细节,孩子们会很快围在老师的身边。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幼儿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

适宜的环境是幼儿学习、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学前教育中,应努力把教育环境的创设融入活动之中,为幼儿的学习、探索提供有效的帮助。在活动初期,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首先做好准备,可通过网上下载、报纸、广告宣传等,收集好资料,将孩子们所关注的话题、问题用文字表现出来,给他们自由的表现空间,用“小问号”公布在展板上,供家长和孩子阅读和解答;在活动期中,继续将问题公布在“小问号”展板上,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寻找答案和接受新的问题,这期间,老师需要与幼儿进行互动,发辉教师的主导作用。比如,将有关动物的问题及答案用画框装饰起来,吊在教室里,让孩子们画一张动物的食物链,看看各种动物都吃些什么;活动后期,展示幼儿的创造成果,帮助幼儿巩固认知,拓展学习经验,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成果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探索新知的兴趣。在开展活动的同时,还可以为孩子们相互提供交流的场所,不断丰富和更新活动的内容。

三、以自制玩具为载体,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为孩子的智力开发创造条件。

为了充分开发自制玩具的功能和价值,我以《自制玩具真开心》为主题,经常性的开展自制玩具活动。活动的主要方式有:同材异设法、异材同设法等。如在大班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猴娃摘桃》的活动,把彩球喻为桃子。活动中以小猴们帮大王孙悟空为西天取经的师傅和师弟们寻找食物为情景,进行猴娃摘桃的活动,望着在“桃树”下蹦跳着来回向上蹿,不把桃子摘完不肯罢休的“小猴们”,大家都乐了。通过自制玩具主题活动的开展,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快乐,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认知兴趣。

四、合理安排幼儿的活动时间,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

幼儿在活动中,往往处于消极的等待状态,这不仅浪费了孩子美好的时间,还减少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活动的兴趣,压抑了个性的发展。为了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把一天的活动内容这样作了安排:在孩子入园后,开展“小故事会”环节,他们可以把自己在家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以及从其它渠道知道的故事讲出来,和其他孩子一起分享,上课时安排看书、识字、数数、美术、音乐,有时还进行猜谜语、抵纸做趣味游戏等活动。采用这种固定的时间安排,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可以使幼儿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相互间的.配合犹为重要,安排好幼儿的各项活动时间,使他们在进行活动时,井然有序。比如在排队上厕所,排队洗手等环节,一位老师组织一部分孩子上厕所、洗手,另一位老师组织剩下的孩子猜谜语、背儿歌曲等;在上美术课之前,先让幼儿把上课要用到的腊笔和剪刀之类的东西放在自己的位置上,上课的时候,让他们分组去拿,这样,孩子们在每次活动中拿东西的时候秩序井然。为了减少幼儿消极等待的现象,我根据幼儿的具体特色及喜爱,在教室内设手工区和阅读区,为幼儿增添乐趣,他们可以自己去阅读区选自己喜欢的书阅读,可以去做手工,去玩折纸游戏等,这样,既减少幼儿之间乱跳,嬉闹的现象,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长时间合理有序地安排幼儿的活动时间,他们就会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前教育方法的优劣,对孩子后天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为幼儿教师肩负着极其重要的使命,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把此项工作做得更好。

学前教育的教育方式论文(精选13篇)篇二

摘要:当今社会,人才为道,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学府,旨在培养有能力的青少年,为适应创新社会对人才的广泛需求,传统教育方式以不适应当前教育趋势,大学开始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为了响应国家提倡人才创新的口号。为此学校在保持原有的课堂进度的同时,还注重应用实践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帮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充分扩大了他们的眼界,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综合素质。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创新型的社会,那么对于高校来说,它就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针对就业难的社会形势,大学应该把提升人才的层次与质量作为着力点,通过实验教学的方法,将学生的创新教育和创业道路与所学的专业有机的结合起来,这套理论与实践教学已渗透在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所以高等教育要向走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道路。势必要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促进高等院校学生高质量的就业、适应经济社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模式。

一、实验教学法的相关内容。

二、实验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

一湖清泉,清澈见底,那是水在源源不断的流淌,高校的教育也是如此,在教学上不断地进行创新,学校的教育体系才会更加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提出为高校增添了无限的活力,这活力影响着老师也影响着学生。高校的实验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的结合,有利于发掘一些可塑性人才,还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传统的考查学生能力的方法是根据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一张试卷就决定的学生好与坏。实验教学与创新创业结合,它对学生的考查能力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还有自身能力。再者,能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一些实验来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举个例子来说,拿大学生创业来说,创业是一个需要去付诸行动的工作,但老师如果一味地去讲创业该怎么做,将一些干巴巴的理论知识堆到学生的面前,学生是很难去吸收它接受它。学生最后的成功率也不会有多大,但是如果将在学校模拟一场小小的创业工作,让学生都参与进来,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创业中会有更大的成功率。这就是实验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的魅力。

三、实验教学在创新教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把实验教学应用于创新创业教育中这是极为好的,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有好就有坏,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来说,学生的接受能力薄弱,习惯了传统的教育方式,一时无法完全适应新的教育模式,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有些力不从心。学生也不愿费脑力去思考,去动手。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实现实验教学的最佳效果。其次,有些老师对实验教学的热情不高,在教学中他会很少去使用此种方法。有的老师运用了但它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自主发挥,[2]到最后都变成了学生按照自己规定的原则去执行。怕麻烦,也不愿去跟学生互动,还是习惯用老套的教学模式。再者,学校本身的教育体系不完善,课程类别少,宣传创业教育理念的工作做得不到位,对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没有给予强大的支持,使实验教学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未得到实质性的教育。

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各大高校也开始注重对学生加强教育管理,创新教育体制。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大量的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就必须进行实验教学,实践出真知,加强了实验教学,就意味着加强了创新理念。实验教学也对创新创业教育起到促进的作用,实验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引领学生从多种思想角度考虑问题,会让学生明白看待问题不能片面性,要多角度的去看待问题。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相对来说就减少了难度。实验教学保证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正常进行。[3]学生在实验教学中通过与老师的交流,能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创新创业就是要强求人的认知能力是极高的,有发散性的思维能力,通过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作家在成功发表一篇文章之前肯定是经过了无数次的修改;鸟在学会飞翔之前肯定是经历了无数的伤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时间的重要地位,实验教学对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就好比这个,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就要通过实验教学来实现。实验教学就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它也有利的保障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

五、结语。

目前,社会属于人才性社会,没才能你就好比掉队的孤雁,寸步难行,甚至失去了人生的方向。那么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对高校来说,抓紧对学生的培养与管理。我们的国家需要更多的有才之人来为国家做出贡献,来造福社会。这对高校来说是一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学校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提供优质的实验教学,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会帮助到许许多多的学生,也会让学生感到学校良好的教学质量。多样化的实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接受到的是以前从未接触的。学校作为家庭,社会、国家之间的中间纽带,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身上肩负着不一样的使命与责任。大学生在这个大摇篮里会焕发不一样的光彩。

参考文献:。

[4]王彦军.电工学实验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j].榆林学院学报,2013,4.。

学前教育的教育方式论文(精选13篇)篇三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力求做到重难点突出,而弹唱能力的培养便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应该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让学生掌握成熟的声乐技巧,从而提高学生歌曲弹唱能力。在实际的声乐教学中,由于学生声乐技巧的局限,但教师声乐教学转向儿歌版块时,学生便对演唱感到力不从心。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忽略喉头、声音位置及呼吸的稳定性,造成白声演唱。因此,学生认识上的不足,成熟的声乐技巧的缺乏,造成演唱与标准存在较大偏差。此外,有的学生甚至错误地认为儿歌的标准唱法应该是白声演唱。对此,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纠正学生错误认识,通过示范引导学生保证儿歌演唱的音色效果,并缓和气息,保证声音处于高位置,力求准确发音,这样才是歌唱的理想状态,可以保证弹唱质量。由此可见,声乐技巧在学生弹唱能力的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促进声乐技巧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可以从以下方面实现。

(一)抓住作品的精髓。

演唱儿童歌曲,不仅意味着将歌曲填词、旋律带传达出去,更意味着演唱者对作品作者情感体验的一种生动演绎,而这种情感体验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作品的精髓与灵活,抓住了这一点,歌曲演唱才具有着真正的意义。演唱者要确保自己的音色处于最佳状态,发音准确、清晰,有效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传达给听众,引起观众对自己情感体验的共鸣。因此,演唱者在弹唱歌曲时,应该深入分析作品的背景、风格及语言层面背后承载的沉甸甸的感情,然后在歌曲演唱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绪。根据作品作者表达音乐形象的不同,相应转换演唱音色与情绪,保证歌曲表达的准确、形象和生动。总之,演唱者在演奏歌曲时,首先要保证正确唱法,再结合对作品感情的体验,不断进行变换,以保证作品的精髓能准确、全面地传达给听众。

(二)以唱为主,弹为辅。

在进行儿歌演奏时,应该在着力演唱的基础上,辅以弹奏,做到演唱与弹奏的有效结合,从整体上提高表现的韵味。因此,学前教育应该有效协调学生的声音技巧与弹唱能力。首先,确保学生唱姿的正确。学生在演唱儿童歌曲时,应该坐着唱,有效结合单独演唱和单独弹奏,保证二者之间的协调、平衡。其次,要正确区分“主”与“辅”。弹唱绝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若“唱”是展示和表达的焦点、主体,那么“弹”便是绿叶、是衬托与辅助。“唱”若失去了“弹”,难免会黯然失色、枯燥无味,而“弹”失去了“唱”就相当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失去现实意义。因此,要保证演唱的统一性、整体性,应该有效实现“唱”与“弹”的结合,以唱为主,弹为辅。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演唱的质量与水平。

(三)掌握声音教学技巧。

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僵化、单一,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层面的灌输,忽略了学生实际演唱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真正面对舞台上感觉力不从心,表现力不足。因此,教师应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局限,实现教学模式创新。在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应该准确、全面地掌握音乐教学的情感性、教育性、实践性与科学性等特性,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通过学习都有所进步和提高。教师应该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与思想,在强化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演奏能力,保证学生在理论、实践及表现力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此外,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深入了解本班学情的基础上,借鉴先进、成熟的教学经验,根据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不断进行教学经验总结,实现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

歌曲弹唱集艺术与技术于一身,教师在进行学生的演唱训练中,应该确保学生正确掌握歌唱发音,保证发音的清晰,掌握基本的弹唱方法与技巧。此外,引导学生深入全面分析、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深层含义,准确地融进情绪和进行情绪变换,突出作品的艺术风格,确保作品形象和感情形象生动地演绎出来,引起听众的共鸣,这是弹唱训练的最终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确保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应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舞台表现力。因此,应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在实际教学中,做到以唱为主,弹为辅,将作品精髓完美地传达给听众。

学前教育的教育方式论文(精选13篇)篇四

(一)老师帮助学生回答问题。

有些职高经常会出现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大包大揽的情况。其实老师是非常渴望能从学生口中听到问题的正确答案,但是,结果却恰恰相反,经常是需要老师帮助学生回答,否则学生就一直沉默,课程无法继续下去,长此以往,老师的这种做法会使学生养成一定程度的惰性,学生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老师应该发挥其课堂主导作用,让学生发挥课堂主体作用,老师完全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一点提示,使学生自己思考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

(二)老师误认为学生已明白自己的讲解。

老师在课堂上组织一些小活动的时候,不管老师讲解得多么清楚,依然还会有一些学生不按照老师的讲解去做,这样的现象不是因为学生对老师的话还没有理解,就是学生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开小差,因此,老师不能指望说一遍就能使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必须在讲解之后反复询问是否明白了老师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样才能保证课堂上的活动顺利进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老师对答案的反复讲解。

在老师的教学中,有些行为是善意的,希望学生能将正确答案深深记在脑海中,但是,往往这样善意的行为却造成了学生思考过程的欠缺,学生并没有了解这答案是从何而来,只是明白最终的结果而已,这样就容易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种定向思维,不理解其他同学的答案和想法,只是一味地听从老师的讲解,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思考,因为他们知道,即使不思考答案,老师一样会反复讲解正确答案,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加强课堂管理手段。

(一)在课堂管理中老师的不断反思。

教师在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课堂管理在传统教学方式上来说,衡量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条件就是课堂是否井然有序,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无法将教学目标和学校设计的教学活动相结合,老师需要不断地对课堂管理进行反思,打破传统的课堂管理手段,不断反思课堂管理的方式方法,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从而提高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使课堂秩序焕然一新。

(二)老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互换。

从古至今,不同时期人们对老师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老师进行课堂管理时,应当明确自己的职责,有效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课堂管理更加高效。老师作为课堂秩序的管理者,也是学生遵守课堂秩序的榜样。目前,有很多学生不理会课堂管理制度,甚至产生蔑视和抱怨的不良情绪。老师在课堂上不能只讲课,而忽略了课堂秩序,这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要及时对课堂秩序做出调整,及时对出现的状况进行分析,并及时调整管理手段,老师要以身作则,保证良好的教学状态和热情。最后,老师也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的监督者,老师应当对学生之间的差异加以重视,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三、结语。

课堂环境是老师和学生进行沟通的一个桥梁,然而课堂上的管理不仅是规章制度的遵守,更是把将教育价值和课堂管理相融合,在明白学生需求下确定教学任务,定期调整课堂教学管理手段,使良好的课堂秩序成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就课堂观念而言,师生观念应该是开放的,学生和老师之间应该是合作的关系,这就需要老师充分利用课堂管理手段,从实际角度出发,提升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只有对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才能创造出良好的课堂环境,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学习成绩,更可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学前教育的教育方式论文(精选13篇)篇五

1、客观看待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教师应该客观的看待每一位学生,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差等生,只要他们的智力没有问题,就都有能学好数学的机会,差等生并不意味着他的智商不够,多数原因是由于教学条件、学习方法等非智力因素,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抱以信心,坚信能够提高全体同学的学习水平。然而,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气质等原因,避免不了的出现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对此,教师要敢于面对这种差异,并根据这些存在的差异,有针对性的计划教学。

2、统一教学与因材施教的有机结合。学生之间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的差异会很大程度的影响我们的教学计划,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又要求我们必须实行因材施教,所以教师必须要将统一教学与因材施教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在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下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落实。首先,教师应该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整体教学,使学生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提高大体的教学质量。然后,教师就应该具体实行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给与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克服灰心、丧气的心理,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弥补学生学习中的不足,不仅要帮助学生补充缺乏的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找到最佳的学习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使这些学生逐渐的提高、不断的进步,最后赶上同学们的学习步伐;对于优等生,同样不能忽略,要避免他们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要对他们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使他们时刻保持积极学习的状态,教师可以为他们安排适当难度的拓展题,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数学才能。通过两种措施的有效结合,使学生的学习水平能够实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目标,使每位同学都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以满足素质教育提出的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目标要求。

二、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1、结合教材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教师要理解到教书育人的内在含义,时刻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养成认真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养成仔细计算、书写工整、认真检查、专心听课、积极回答的学习习惯,养成课前主动预习、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后按时复习的学习流程。

2、将辩证唯物主义渗透于教学内容中。数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很多理论、概念都是由于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测量、计量和度量得出的.,所以在为学生讲解各种理论概念的时候要充分结合实际,向学生渗透“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的观念,例如教师可以把加减、乘除、积商等一些相互联系的形象提示出来或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使学生意识到矛盾的对立和统一的观点,通过指导学生观察量与量之间、概念之间、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通过“控制定量解决变量”、“一题多解及多题一解”等的训练,使学生增强事物发展、运动、变化的观念。

三、使学生由学习的被动者转化为主动者。

1、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努力学习的意识较单薄,还有的过于惧怕教师,即便有不懂的问题也不敢问出来,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小学教师作为教育的启蒙者、组织者和引导着,应该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尊重、理解、信任,把学生当做自己的一群小朋友,善于用亲切的话语、真诚的眼神、细心的动作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鼓励学生勇敢的说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耐心的为学生讲解,为学生构建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教师的和蔼态度中逐渐喜欢上学习,积极、主动的与教师合作,逐渐提高学习的兴趣。

2、促进学生主动投身于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各种创新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问,不断培养学生们独立思考和探索研究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准确的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不足,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合适的学习方法,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学生操作、推理、概括、整理的能力。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不只看重学生的考试分数,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意识。

四、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核与评价。

1、阶段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阶段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不仅可以反映学生学习水平的进展状况,还能使教师客观的掌握学生在哪个阶段学习中存在不足,并及时根据反馈的信息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并且这两种评价方式同时开展还能激烈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数学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

2、各种测试方式相结合。教师在验收学生学习效果的时候,可以采用课堂提问、课后笔试、实践操作等相互结合的方式,有的学生可能回答问题的时候井井有条,可一旦落笔就会写错,还有的学生考试成绩很高,可是自己却表达不清解题的具体思路和方法,因此教师应该全面的考核评价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以此作为改进教学策略的依据。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实施,小学数学是学生的启蒙教学,在小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还能影响他们的思想品德及心理素质,在学生刚接触数学的阶段就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以后的学习积累知识和技能,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注重素质教育目标的体现,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

学前教育的教育方式论文(精选13篇)篇六

美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主观的目所能及的美,还包括一些隐形的美,比如美好的心灵还有一些美好的事情,美和丑恶是对立的,一些善良的纯洁的真能量的事物,都可以算的上美。

那么,一个人对于美的感受或者审美的能力对于个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把握美的能力,就得从小培养,从小学生做起,使美扎根于整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在以后的生活中,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远离一些丑恶的.东西。

在社会上,从古到今,丑恶的犯罪的肮脏的事情比比皆是,为什么这些事情会发生呢?因为有些人没有正常的审美能力,或者在生活中,被一些不好的事情所盅惑,眛了心智,才做出一些犯罪的举动,但凡这些人内心存在真善美,具有正常的审美的能力,辨别美的智慧,不至于走上犯罪的道路。

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非常的重要的,从小让真善美灌注于每个人的心灵,长大以后,才会明智,理智,对美的事物珍惜和感恩。也经常会做一些有助于社会有助于人类有助于自然的事情。所以,审美能力,应该从小培养。

学前教育的教育方式论文(精选13篇)篇七

首先是画具的准备:油画刷、扇形笔、油画方头笔、圆头笔、勾线笔、调色油、洗笔筒、油画箱、画框、油画颜料、油画刀、松节油等等这些都是写生常备的工具。因为是短期作业,油画刷和扇形笔是必须的,在画大色块的时候非常好用,扇形笔便于清洗,又能像刷子一样。连续几天或是长期在外写生,带上一个洗笔筒是非常有必要的,装上松节油,清洗起来非常方便,用洗衣粉、肥皂清洗的话,特别麻烦,且没有必要。油画颜料不必带太多,通常写生的话带上几只常用的颜色就可以了,多数颜料可以直接挤到画箱的调色盘上,这样的话,可以减轻出行的重量,有时我就带一只白色,调色盘上的颜色往往就已经能画两、三张画了。其他物品的准备:帽子、伞、扑克牌、钉枪、射钉、油画框分离夹、绳子、相机、风油精、矿泉水、手套等等也是写生常备的物品。在外写生,免不了阳光暴晒,雨打风吹,所以遮阳工具的选择是重要的。帽子最好选择帽檐比较大的、能遮住脖子的。然后再备一把雨伞,以防下雨。在外画风景和钓鱼有较强的相似性,都要和恶劣的天气作斗争,所以我们可以到钓鱼的器材店购买更专业的遮阳工具。扑克牌、钉枪、射钉的作用主要是让油画框分离,通常带上两张或是几张尺寸相同的油画框,画好后,两个间隔3公分钉到一块,方便携带。也有油画框分离夹卖,但缺点就是会损伤画面,一般还是提倡用扑克牌比较好。绳子主要用来固定油画框、画箱、画架的,如果油画框的尺寸比较大,有时甚至可以把油画框直接绑到树上,四周固定,防止被大风吹翻。风油精是驱蚊虫的,尤其是首次出去写生很实用。

选景首先是自己喜欢的、让你激动的风景。切记不能尾随别人,随随便便抓个景来画,往往画不好,原因很简单:他人的意识强加给你,未必适合;他人的审美代替不了你自己的审美,每个人接受到教育环境不同,是有差异的。在选景的时候,要找到恰当的着眼点,根据自己擅长的技法特点,有所偏重,好看的景不一定入画。选景时要注意的两点:第一是风景与太阳的位置关系。早晨时,西边的景受到阳光的直射,色彩饱和。而东边的景相对逆光,色彩倾向不明朗。如果考虑到用早上时间完成一张画的话,优先选择西边的风景。下午时,由于太阳的位置变化,正好相反,东边的景色彩上优于西边的风景。第二,突出主体、意境,优先考虑色彩。多数学生选景时,缺乏画面的主体意识,往往看到风景还不错,就开始动手就画,画面中没有主体、重点,像一张画的局部,分不清主角和配角。更谈不上产生意境,意境的前提必须被眼前的风景所感动,情与景交融,从而有了表现主观感受的愿望和想法。意境成为了画好风景油画的重要因素之一,意境深远,作品的品位自然高,意境平淡无奇,作品必然低俗粗劣。油画风景与国画风景不同,油画独有的色彩美及材质美是国画不具有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油画的优势还在于色彩,油画的色彩具有较强的表现力,所以,在选景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优先考虑色彩,美的风景首先是它的色彩打动你,其次才是它的造型。

在选定景之后,就可以开始动手写生了,作画过程的第一步即构图。通常我们会把想表现的主体放在画面的显著的位置(黄金分割线或者黄金分割线点)上,很多成功的创作基本上都遵循了这一规律。但有时因为意境的需要,我们可能会把主体安排在画面的边缘的位置,比如说:表现空灵。就像南宋山水画家马远和夏圭一样,被后人称为“马一角”和“夏半边”。艺术需要创新,只有去不断的'探索新的规律,才有生命力。好的构图,主体与背景融为一体,相互映衬,反之,没有了主体和意境。构图与构成同时存在,在构图之前,就必须考虑构成,考虑构成的元素选择,思考对称、均衡、疏密、大小等等形式美的法则在画面中的构成运用。构图只是画面中大的布局变化,而构成可能涉及画面中每一平方厘米的位置。如何把客观对象转化画面中的点、线、面的构成,是整个风景油画写生中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转化得自然,客观美能变为艺术美。许多人知道“构图”,但不理解“构成”,这可能是专业和业余最大的区别所在!“构成”恰似中国书法中的“框架结构”。每件书法作品就是一幅画,而每个字相当于一幅画的一个局部构成。

油画的魅力就是色彩,油画颜料能像宝石一样发出光芒,在众多的印象派大师的原作面前可以看到这一点。然而多数同学在初次接触油画风景写生时,色彩往往把握不住,容易出现脏、乱、灰。画色彩首先是颜色之间的搭配,同类色、类似色以及对比色搭配。就像穿衣服一样,怎样穿才协调、耐看。红色配绿色并非难看,搭配得好,色彩更具品味和魅力。后印象派的凡高和高更就喜欢用对比色的搭配,中国民间美术的工艺品中,红、黄、蓝、绿的搭配也较为多见,同样好看。哪种红配什么样的绿就成为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一种方式可以以客观世界为依据,用色彩的冷暖、色相、明度找准客观色,大自然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自然界中的色彩搭配本来就很漂亮。另一种方式则是以心理色彩为主,像德国表现主义绘画,挑选自己平时喜欢的几种颜色构成画面,具有一定的经验性,主观能动性更强。不管用哪种方式,都应该先把对象进行慨括处理,将复杂的自然简单化。在简洁、概括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层次、细节,从而做到简约而不简单。黑、白、灰是隐藏在色彩背后较为重要的因素,画面的脏和灰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黑、白、灰错乱导致的,所以调整黑、白、灰的均衡及比重也是画面色彩亮丽的重要一环。

学前教育的教育方式论文(精选13篇)篇八

摘要:西方经济学是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一门较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但在教学实践中,其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本文提出了高职教育西方经济学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课堂教学的对策。

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是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因此学好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进而提高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并培养出学生的基本经济思维。西方经济学虽然重要,但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各种问题。

在多年的高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我直接或间接了解到学生普遍反映本课程的难度大,过于抽象,理论性强,数理要求高。由于西方经济学个章节之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部分学生在某些章节没有听懂后,后面的课程根本听不懂,甚至根本不听课。那些能听懂课、看懂书的学生也反映本课程和实际生活似乎有些脱节,对课程得出某些结论、规律持怀疑态度。总之,本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二、原因分析。

如何提高西方经济学在高职教育教学的效果,当然需要对整个课程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但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因而要提高教学效果,主要还是要加强该课程的课堂教学。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差的主要原因也是课堂教学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

1、教学目标不明确。教育部《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在完成高中阶段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门教育,培养能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的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即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主要是为生产一线服务,具有较宽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技术实现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运用高新技术,创造性地解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中的技术问题的高级技术应用人才。部分教师不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的完备性,对许多定理、理论进行大幅详细的数学推导,而学生在下面听得云里雾里,没有任何丝毫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满堂灌”。由于高校教学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很多教师使用传统的“黑板+粉笔”这一教学手段,进行“填鸭式”灌输,从课程开始到结束,老师在讲台上不停地讲理论、画图表、讲模型、推公式。很少有讨论和提问的时间,这样的做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而且由于课堂上师生讨论的机会少,信息单向传递,学生对老师讲的内容是否掌握,掌握的程度如何,老师心里没有底,这样就无法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等予以调整,因而也就很难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3、学生数学基础差、缺乏社会经验,理解相关原理困难。由于高职院校高考录取分数较低,所以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较弱,大多数同学的数学知识较差。学生很容易对西方经济学产生乏味、枯燥、难学的印象,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因此,要让其真正理解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或实质问题,就显得十分困难。

4、教学安排方面的原因。教育部《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明确要求:“三年制专业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所能安排的理论课时极为有限,最多不过60学时左右。相对于这门课程的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就显得比较紧张。为了讲完教学大纲或教材上的内容,常常需要赶进度。学生对前面的内容没有掌握好后面的.课就听不懂,学习效果难免就会受到影响。

1、调整教学内容。西方经济学内容博大而精深,通过几十节课的教学介绍其全部内容,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选择。在进行内容选择时要根据高职教育的“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特点和要体现高职教育理论课时的“必需”和“够用”原则。所以,在确定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时要以微观经济学为主。就宏观经济学来说,着重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让学生能了解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依据和对整体宏观经济环境有所认识,以能正确作出微观决策。

2、完善教学手段。高职教育的理论课时较为有限,而西方经济学的图表、公式较多,老师在课堂上在黑板上现场画,不仅准确度难以把握,而且费时费力,影响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多媒体教学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能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教学内容,可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3、改进教学方法。针对高职学生数学基础差而且缺乏社会经验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我逐渐摸索出“三化”教学法,即“具体化”、“形象化”和“数字化”。所谓“具体化”就是针对西方经济学许多概念、定理、规律过于抽象的特点,用具体的实例进行表述。他心里后悔莫及,逢人就说,“如果早知道吃半块饼干就饱了,我何必花钱买六块饼干呢?”这个故事夸张地反映了我们平时对增量比对总量更感兴趣。通过这个故事使学生明白边际也就是增量的概念。

“形象化”就是在教学中对那些难于理解的概念、定理用具体形象的现实对应物进行讲解,增加学生对上述概念和定理的理解。例如,如图1,在讲解生产者均衡中,成本既定的条件下产量最大,单独通过图形讲解等产量曲线q3所代表的产量是生产者无法实现的,等产量曲线q1与等成本曲线ab交于r和s点,但等产量曲线q1所代表的产量低于等产量曲线q2,所以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q2的切点,才是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这种讲解的方法,大部分高职学生根本不能理解其中意义。同理,在s点是工人太多,而机械设备太少,那么,有许多工人无事可干,同样不能达到最大产量,所以,只有在e点,工人和机械设备到达最佳的比例,才能生产出最大的产量。通过这种形象的讲解,大多数学生能够明白生产者均衡,对这种抽象的图形也能理解。

在西方经济学中,许多规律是通过数学推导得出来的,而高职学生许多同学的数学基础并不好,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喜欢对这些规律进行详细地推导,而大多数同学并不能很好地明白其中推导的过程,似懂非懂,有的根本就是全然不懂,教学效果差。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数字化”的教学方法。所谓“数字化”,就是用具体的数字去代替抽象符号推导。例如,如图2,缺乏需求价格弹性商品的价格变化和总收益的关系,在讲解中。我直接赋予p1=1,q1=100,tr1=p1q1=100,如果涨价后。假设价格p2=3,由于缺乏需求弹性需求量降为q2=80,tr2=p2q2=240,如果降价p2=o.5,需求量为q3=110,tr3=p3q3=55。通过赋予价格和需求量数字,学生通过直观的数字的变化可以感受到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这比运用数学符号推导,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4、增加学生的参与。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用问题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原来由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设计成若干个问题,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来,或者是在讲完某个原理后,随即向学生提出―个跟原理应用相关的问题,通过“即问即答”,进行引导,同时使学生看、听、说、思考联动,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程度。课堂上的问答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可以是老师问,学生答,也可以是学生问,老师答,学生问,学生答,而不只是老师讲,学生记。

学前教育的教育方式论文(精选13篇)篇九

随着李总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创业创新已经进入普通大众的视野,从社会青年到在校大学生、从社会舆论到个人行为,从线上到线下,创业热情喷薄而出,势不可挡。大学生是全民创业的主体,因此高校创业教育紧跟其后,并承担了极其重要的责任。本文主要探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堂从内容到形式如何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创新理念一经李总理提出,即获得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目前,创业教育在社会和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共青团、人社部、教育部三个口子同时提供了大量优惠政策和资金,用于扶持有创业意向的社会青年和在校大学生,尤其是高校大学生创业目前态势可喜。有关创业教育起源的说法有多种,从宏观层面而言创业创新的兴起和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有必然的关系;从微观层面而言,就业难是当前大学生的一个现状,创业则是很好的出路。可见,创业教育既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也是适应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育理念,是融创新教育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的一种教育模式。通过麦可思调查,近五年高职院校的创业率一直高于本科院校,其中高职高专创业率为3.3%,本科生为1.2%。

同时调查结果表明:创业项目与创业者所学专业关联度不大,其中20高职生创业项目与专业关联度为27%。对此,有学者提出缺乏有效的创业教育成为我国创业人才短缺的一个制约因素。有关创业教育的提法早在20世纪末就已经出现,,国务院批转《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采取措施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8月,教育部下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文件规定要把“创业基础”作为必修课在本科院校开展。同时,教育部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从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普及创新创业教育。但长期以来,有关创业教育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没有一个标准,作为一名高职院校从事创业教学的专职老师,笔者以为,要想上好一堂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

创业教育目前在高校的现状是归属到公共课或者是文化通识课,其地位和专业课比起来显然不是那么重要,所以,要想上好创业课第一步是建立一个积极的态度。首当其冲的是老师本人要有积极的态度和较新的理念。在一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由思政、语文、数学或者行管人员担任,本科院校一般由管理学院的老师担任。创业教育主观性比较强,课程内容到底教什么、怎么教,大多由任课老师根据教材自行决定,因此,上课质量很大程度上是看你是否遇到一位德才兼备的专任老师,其整体上的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改变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创业教育理念的`改变,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创业教育是什么?

学术界对此定义很多,主要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创新性行为,创立事业、职业,创办企业。近几年,有关组织在全球21个国家做的一个调查表明:中国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排名都倒数。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是否可依此类推,创新能力也比知识更重要。创新精神狭义的理解是创造一个新的东西,如新技术、新理念、新市场或者是一个新企业;广义理解为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生活的态度,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创业的突出特点更强调创新或创造,即用创新精神来创业,这个“业”可以是学业、职业或者是事业,甚至可以是我们自己的人生。,当学生有了创新创业意识后,不管在生活还是工作上都会形成自主规划的意识,其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远远大于父母老师的耳提面命。

(二)创业教育教什么?

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纵观目前中国创业教育培训市场和高校创业课堂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创业教育就像个筐,什么内容都往里面装,诸如创业精神、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控制,甚至心理学的一些原理都直接课堂上搬。可见,创业教育教什么,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笔者从自身从事创业教育的一线经验总结,创业教育可以分为三个模块,一是创新精神启蒙和训练。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人的创造天赋反映到高校创业教育目标上表现为开创性,不管任何时代,具有创造精神品质的人始终是最大的创造者;二是掌握创业基本流程。熟悉与创业相关的国家政策,把握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掌握能够支持学生成功创业的技巧和方法;三是创业实践的落地。即各个高校的创业园或者企业孵化基地,其职责主要是帮助和促成有条件的大学生真实实现创业,完成创业的实体化和市场化,从而培养出能适应乃至引领区域发展的应用型创造人才。目前湖北省有华中科技大学的“创业实践中心”、武汉理工大学的“青铜时代”、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孝文化创业学院”等创业平台,并在创业实践这一块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三)创业教育怎么教?

这一点本文第二大部分将要阐述。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创业教育课程的创新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这就决定了它不能像其他传统课程那样一本教材、一张桌子、外加一个黑板即可,也不单单是一台多媒体就可以搞定,要想上好一堂创业课,教学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根据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把学习过程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动学习,其教学设计主要是以讨论、演讲或者模拟实践的方式进行,被动学习包括听讲、阅读和视频,介于主动和被动学习之间的则是观摩和考察。据此,在创业教育课堂的教学设计中,主要的教学方式以主动学习为主,即多讨论和实践,少灌输和讲解。

(二)根据学习注意力曲线原理,学生往往在一堂课20至25分钟左右的学习注意力曲线下降到最低点,如何抓住这个最低点也就抓住了45分钟的课堂。因此,教学设计应把握时间管理和教学内容管理相结合,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三)创业教育课堂不同于文化通识课的地方在于他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不同于专业课的地方在于他不是某种技术或理论的训练,创业课不仅要有理论,还要有实践,更要有创新。这就要求创业教育不管从形势还是内容都不能用传统的方法进行,一改传统黑板和多媒体教学模式,采用“多彩白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多媒体、彩色卡片、白板、活页挂纸,其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大量的讨论、观摩和实践参与到课程中去,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从而改变知识结构和行为。学习的本质就是改变通过经验形成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三、教学内容的呈现。

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游戏化,换言之,以游戏的形式教学,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在欢快的活动中,甚至在激烈的竞争情景中,不知不觉地学到教学大纲上的内容。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力莫过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内在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这种内在兴趣的莫过于游戏。对于理论基础不是很扎实的高职生而言,再好的理论都要以他们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否则可能部分学生理解不了,比如在教学设计中辅以各种游戏。从目前我们国家一些创业教育培训项目来看,都用到了游戏,像kab、syb、dmc,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创业教育课堂中,理论部分主要以参与式教学方法,实践部分则以游戏为主。目前,在我的创业课堂上,主要用到破冰、暖场、主题三类游戏,实践证明,其效果在提高学生注意力和活跃课堂氛围上效果非常显著。教学内容游戏化可以达成以下两个效果:

(一)良好的课堂效果。

创业教育游戏环节的设计具有很强的竞争性,比如主题游戏中的抢答,在比赛中,每个学生都急速地开动脑筋,尽力做到最好,以求自己或者本组能得到好成绩,专注力高的同学会产生轻松愉快的感觉,整个过程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这种氛围的带动下,大多数学生能振奋精神,积极地转动脑筋,努力争取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机会。整个课堂中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最终获得高质量的学习效果。

(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游戏中,学生的专注力、创造能力、接受能力、合作意识得到明显的锻炼和提高,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对于高职生而言,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游戏化深受他们的喜爱,尤其是每次课堂的主题游戏深受学生欢迎。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游戏化对任课教师要求非常高,因为游戏教学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教”和“乐”有严格的界定:教,必须是教材中的内容,尤其是其中的重点难点内容。乐,必须有比较成熟的游戏法则,有很强的竞赛性,有明确的输和赢,有极大的趣味性,并且在一定的机遇前提下,给参赛者以很大的发挥主观能力的空间。这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熟悉游戏的玩法,还要有一定的课堂管理能力,二者缺一都会导致课堂混乱。

学前教育的教育方式论文(精选13篇)篇十

1.说话时,要想一下,自己是否在撒谎,是否说了实在话。

2.提出一个问题,我就奖励你。

3.听到什么的时候,要考虑一下,偏听了没有,轻信了没有。

4.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5.我很高兴你有一颗同情心。

6.你知道关心父母,这让我很开心。

7.做事时,要想一下自己是否在敬业、认真。

8.自己要发脾气时,要想一下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想一下你自己也反感别人发怒。

9.只要今天比昨天强就好!

10.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11.有问题或疑问时,是否马上问人了,以求得正解。人非圣贤,孰能无惑?惑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2.我相信你能找回学习的信心。

13.你就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吧。

14.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15.你将会成为了不起的人!

16.跌到了,要自己爬起来。

17.懂得尊重自己的人,也会懂得尊重别人,这包括尊重自己的孩子在内。

18.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19.路是自己选的,就要对自己负责。

20.拿出男子汉的勇气,闯过来。

21.能够管住自己是你将来成功的保障。

22.你大胆去锻炼一下不是很好吗。

23.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挫折教育并非只是让孩子过过苦日子,干点苦活,挫折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孩子直面挫折的坚强品质。

25.诚实是做人的第一美德。

26.你将来会成大器的,好好努力吧。

27.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8.你是个聪明孩子,成绩一定会赶上去的。

29.我希望你是个懂礼貌的孩子。

30.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学前教育的教育方式论文(精选13篇)篇十一

作为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职业教育也有自己的教学特色,那就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技能型,实用型的技术人才。那么,怎样才能检验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高含量的专业技术呢?毋庸置疑,技能大赛就是最好的平台。最近几年,技能大赛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政府、学校、企业等对技能大赛越来越重视,高职教育的技能大赛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简单地说,技能大赛可以检测高职教育的效果,能将高职教育的模式和教学方法的优势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从深度上说,技能大赛可以对高职教育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组织、师资力量等进行优化,对教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一、技能大赛促进了高职教育的改革。

(一)技能大赛引导高职教育改革。

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开展的技能大赛,大多数都与实际接近,与企业相关,与生产岗位贴切的活动,这些活动主要目的在于突出高职教育的技术化、技能化,是完全符合现代教育新标准的。在技能大赛中,除了要参加技术竞技的学生外,还会请到一些行业专家、企业人才等,这些专家将直接参与技能比赛,全程观察比赛,并专业化地对比赛做出评选,使整个比赛过程,包括比赛内容、比赛方式、比赛实际操作环节都更加规范。另外,竞赛所选用的试题和项目都符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又与社会实际需求贴切,既能完全体现高职教育中的高端技术,还能使选手所表现出来的水平更加真实,由此可见,技能大赛对高职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是高职教育重新规划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

(二)拉动高职教育的进程。

技能大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拉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在开展技能大赛时,各大高职院校都积极主动地联系企业,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将“学习”和“就业”衔接在一起,从而实现高职技能教学与岗位就业的零距离接触,为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基础。

二、对教师自身的强化作用。

(一)帮助教师树立职业观念。

在实际的比赛中,所涉及的比赛项目和比赛内容,都与社会的实际需求比较贴近,并且还能更加方便地衡量某些岗位的人才需求量,技能大赛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树立职业教学观念,强化教师的职业素养,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研讨、阅读赛组委发布的文件,观察、学习比赛项目等形式,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另外,经过邀请企业管理者,企业专家来指导比赛后,教师可以更加明确地指导社会人才需求的方向以及当前学生实际掌握的技能程度等,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轨的问题,使高职教育更加具有先进性和针对性。

(二)提升教师的专业性。

在高职院校举办的技能大赛中,教师是领导者,是比赛项目规划,比赛规则制定的直接参与者,在实际比赛过程中,教师通过与企业专家、行业人才进行交流沟通后,能更加讲解企业生产运转的情况,比如,机器加工,维修类的比赛,教师就可以通过专家更清晰地了解到目前市场上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帮助教师开展专业化的素质提升,检验教师固有的教学水平,弥补教师教学的缺陷,让教师的自身内涵持续提升,让教师更加深度地认识行业,从而让教师从纯粹的教学者和指导者变成行业内的专家。

三、技能大赛对学生的素质提升。

(一)帮助学生形成职业素养。

在比赛中,学生可以通过赛前、赛中、赛后等环节获得不同的职业素养指导;在日常技能训练中,学生也会自主关注相关企业发展的动态,并且制定一系列针对该企业发展的学习计划,同时,在比赛中,学生自身的创新思想和专业技术,通过碰撞和融合,学生的创造力也能大幅度的提升,在实际的技能操作中,因比赛规则和好胜心的原因,学生的思维严谨度和学习动力都能有所增强,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冷静处理突发事件,比赛结束时,正确面对自身的不足,学会总结和积累,从而形成终身职业素养。

(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技能比赛中,具有创新意识的项目总能获得高分,为了能够在众多的选手中脱颖而出,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探索,挖掘新方法、新技术,进而促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磨砺,再加上赛后评委的专业化点评,学生的创新思维会有很大提升。

四、总结。

总而言之,无论是学生自身还是教师,都能从技能大赛中获得帮助,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可以得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可以得到提升。另外,高职院校的学校方面,学校还可以通过技能大赛的渠道,了解更多的社会发展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高职人才培养教学,为社会输送更多优异的人才。

参考文献:

潘芊芊.试论高职《剧本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j].戏剧之家,(8).

学前教育的教育方式论文(精选13篇)篇十二

对特殊儿童的教育,目前比较公认的有效教育方式是为其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个别化教育.但是,教育者在制定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的过程中常容易出现以下两个问题:个别教育计划的.制定过程缺乏系统性;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系统支持的重要性.本文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以供一线工作者参考.

作者:刘明清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重庆市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7刊名:文教资料英文刊名:dataofcultureandeducation年,卷(期):2009”"(7)分类号:g76关键词: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过程实施过程

学前教育的教育方式论文(精选13篇)篇十三

高职院校必须深刻领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客观分析智能制造对高职教育的要求和自身不足,围绕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提高。

高职教育服务智能制造的问题分析。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高职教育提高服务智能制造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必须深刻领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客观分析智能制造对高职教育的要求和自身不足,围绕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提高。

关键词: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服务;智能制造。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明确了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前提,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

职业教育作为与社会生产一线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其生存和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息息相关。

《中国制造2025》赋予了高职教育新的新的使命和任务,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高职院校技术服务与研发提出了新的挑战,更为高职院校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高职院校必须紧密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加大专业改革力度,从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设置管理等方面,大力推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为国家战略发展和湖南智造提供匹配和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持。

1智能制造对高职教育的影响。

在智能制造发展的新阶段,制造企业纷纷将智能制造作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制高点,科技水平的提升和制造水平的进步将对传统制造业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传统制造业也将面对一系列新的改革,企业发展趋势、岗位及人才需求变化对高职教育正在发生冲击,人才培养的标准与市场岗位对接正悄然发生变化。

一方面,随着智能制造的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有效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企业的岗位设置也随之发生变化,一些传统岗位,比如工时审核员、晒图员等岗位正在消失,由此,智能制造对高职教育就业市场的冲击将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另一方面,智能生产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将产生新的工作岗位,如设备维护维修人员,数控操作编程人员等,需求旺盛。

传统岗位的减少和新岗位的产生将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

二是面对新的工作模式,技术技能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高度复合型人才将成为智能化生产系统中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主流。

对从业者的要求更高、设备智能化改造升级快、等特点和趋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意是指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教育供给,包括高职教育供给远远没有满足社会经济生产活动的客观需要,这既有教育总量的问题,更关键的是由于教育供给与人民需求之间不匹配而产生的结构性矛盾问题。

通过专业动态调整、深化校企合作、加强课程改革、提升师资队伍执教能力等方面实践,盘活资源、提升效益,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不断创造和引领新的需求,培育和激发高职教育发展新动力。

3智能制造对高职教育的要求。

3.1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办学永恒的主题。

校企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企业用人机制和学校育人机制的耦合作用,无疑是实现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需求无缝对接的最有效途径。

特别是在制造业,校企双方共同编制培养计划、课程内容、实训就业,达到生产与教学一体化,为企业“个性定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

3.2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更高。

智能制造以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要特征,对高端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需求旺盛。

具体为迫切需要一批爱技术、驾驭技术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能适应时代需求、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研发人才和既掌握系统理论知识、又能转化先进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

3.3对专业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缘于智能制造对人才需求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改变目前单个专业建设的模式,以对接产业为引领,以专业群建设为载体,构建特色专业体系,为学生综合技能培养奠定基础。

4高职教育服务智能制造发展的存在的问题。

相较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主要使命,其与社会经济生产活动联系更加紧密,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能主动关注并紧跟企业技术升级、设备改造步伐,服务企业人才需求更加精准、有效。

但受限于办学层次的影响,对行业前沿科学技术水平把握不够,引领行业产业发展能力不足。

由此,在智能制造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服务能力疲态犹显。

4.1产业引领能力缺乏。

在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主要发展模式的大背景下,主要科研力量、项目、资金绝大多数流向本学院校和高水平院校。

其次,重视科学研究但成果转化率低,大多数学术研究成果脱离国内产业实际水平,指导性不强,不能从战略上引导产业发展。

4.2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轨迹来看,提升竞争力较为可靠的路径是工艺层面的突破。

这就是我国高职教育提出要培养“大国工匠”的核心意义所在。

而技术精湛的工匠培养关键在于校企深度合作,而我国目前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主要依托学校高职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深度还远远不够。

4.3专业动态调整力度不够。

坚持以市场导向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重要依据。

面对智能制造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虽然意识到了要以专业调整进行适应,但受到学体制机制不活、对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不准等因素限制,其力度还远远不够。

4.4课程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人才培养最终要依托课程。

职业能力标准体系建立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有效运行的前提。

基于实际岗位职业能力设计的课程体系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最直接有效的载体。

这就涉及如何开发基于实际工作的职业能力并进行课程组织的问题,这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的关键环节,如果缺乏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职业能力的培养就只会是一种概念或理想,无法满足智能化时代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的需求。

5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服务智能制造的策略。

5.1以专业动态调整促进专业结构优化。

不能及时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职业的要求,从而出现结构性缺失,更无从引领产业发展。

高职院校应首先深入开展企业调研,以调研报告为依据,根据区域制造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相应地规划、优化专业布局,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适应产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促进人才供给链与经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

同时,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构建与制造产业发展高度契合的专业群,系统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造服务智能制造业发展的特色专业体系。

5.2以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首先,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培养适应智能制造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能力递进为主线,践行校企双主体育人,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与智能制造企业岗位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平台,在此平台框架下,实施企业定制人才、交叉复合型人才、现代学徒制人才等多样化人才培养等个性化发展路径,形成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

相关范文推荐

    清明节的日记清明节的日记三年级范文(18篇)

    每天写一篇日记可以培养良好的记录习惯,让我们更加细致地观察和感受身边的世界。请欣赏下面这篇日记,作者用简洁而精彩的文字描绘了一次难忘的经历。又是一年一次的清明节

    观看画展小学生(优秀18篇)

    优秀学生乐于助人,对周围的人关怀备至,能够积极推动和改善身边的环境,并乐于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以下是一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实用方法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足球文化节(模板23篇)

    优秀作文是在学生作文中表现得较为突出、内容独特、结构完整、语言得体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它不仅能够展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给读

    远程教育农村党员培训计划(汇总16篇)

    培训计划可以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如果你有任何关于培训计划的问题和需求,欢迎随时咨询小编,我们将竭诚为你提供帮助和支持。根据农村基层组

    期试心得感想范文(14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某个问题或经历的深入思考和独特见解的呈现。阅读一些成功人士的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成功的要素和路径。迷彩服特有的粗糙质感,阳光爬过皮

    医生个人工作报告(汇总17篇)

    在写工作报告时,我们要注意语言的规范和准确性,避免出现拼写和语法错误。下面是一份精选的工作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工作报告写作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我最喜欢的秋天写景(优秀16篇)

    优秀作文以独特的观点和深入的思考打动人心,引发读者共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思路。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保险经纪人年终个人工作总结(精选20篇)

    保险工作总结是一个重要的反思过程,可以帮助我们认清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并改进和提升自己。以下是一些保险行业的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我期待的老师(汇总15篇)

    在写作时,我们要注重用词精准、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提升作文的文采和感染力。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摘录,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其中的思想火花和艺术魅力。1.高山在欢呼,

    学生交通安全活动总结(实用18篇)

    活动总结是对活动中的收获、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梳理和总结的过程。这些精心挑选的活动总结范文,将带领大家走进活动的世界,感受其中的乐趣和改变。为进一步增强我园的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