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新农村(实用16篇)

时间:2023-12-13 作者:曼珠

优秀作文充满了创造性的思维和独特的观点,给人以全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学习优秀作文的篇章结构和表达方式,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

我眼中的新农村(实用16篇)篇一

荷塘里有小鱼、荷叶、荷花,以绿柳为衬托,日出为装扮,尤其是农村的荷塘。

早晨,随着冉冉的日出,太阳一升到天空,我就来到了乡下的荷塘。露珠还在绿色的荷叶和粉色的荷花上闪耀,在“床上”调皮地翻滚,不小心只听“扑通”一声,翻身下床,掉进池水里。池里的鱼似乎被吓坏了,都游走了。没多久又在一起了,玩啊玩。

荷塘,当然最吸引眼球的还是荷叶和荷花。从这边看,一片绿色里有几千朵莲花,一眼看不到边。值得一说的是“第二天的荷叶无限鲜艳,第二天的荷花红得不一样”。说`是现场。

荷塘不仅早上美,中午也美。

中午,阳光明媚,鱼藏在水里。烈日下,池水被太阳微微加热。烈日下的池水里荷花不怕。它向游客展示了它最美的一面。这种坚强的性格,是优雅的水仙花和优雅的牡丹都无法比拟的。

傍晚,晚霞中的玫瑰色天空为池中的荷花增添了神秘。晚上,天空中有星星,你仍然可以看到荷花和池塘的美丽景色。

乡下的荷塘真美!

我眼中的新农村(实用16篇)篇二

铜陵县朱村中心小学和我想的一点都不一样,原本想象中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变成了干净笔直的水泥路,而且一直通到村里。汽车直接开到了此次活动的目的地,我们一眼就看见了崭新的电动校门和那漂亮的教学楼。

在那里,我结识了一个叫黄星的小妹妹,我俩互换了礼物。我送上了来时前一天晚上亲手做的一张贺卡,上面有我的联系方式和一些祝福的话以及手工做的软陶制品。我俩很快就熟悉起来成了好朋友。

走进村子,她告诉我,村民们都已经住进又大又亮的.砖瓦房子,更有一些提前富起来的村民搬进了三层楼的小洋房。不知不觉小妹妹带我走进了一个大院子,迎面走来了叔叔、阿姨、姐姐、哥哥,他们是她的家人,这里就是她的家。他们都特别热情,拿好吃的给我吃,和我聊天,还给我讲一些关于民生工程的事。阿姨乐呵呵地说:“我现在不用出门打井水了,在家里直接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烧饭、洗衣、拖地也方便省事多了。”叔叔点着头一个劲地说:“是的,是的。吃上放心的水,我们也少生病了。”哥哥和姐姐抢着告诉我:“家里装上电话、电视、电脑,还连上了网络,看新闻、玩游戏、聊qq,与外面联系变得方便、快捷,了解信息的方式变得更多了,足不出户就可知天下大事。咱们家还根据电视、电脑提供的信息,知道了怎样温室养鸡,怎样利用高科技种植蔬菜等。”叔叔还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这些年农村变化很大,大伙对现在的生活感到很满意,都说是托市领导的福,感谢民生工程,让农村道路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信息通讯村村通。这些政策措施为村里的人们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让村里的孩子们拥有更美好的明天,渐渐地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很快我们这次活动就要结束了,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仅结交了很多新朋友,还了解了平时接触不到的农村生活,让我透过双眼了解不一样的新农村。

我眼中的新农村(实用16篇)篇三

生产要发展种植业为先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是首要目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国际情报研究室主任聂凤英介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生产发展最重要的前提,因为通过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可以使农村地区的`农业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从而使农业产业结构的效益、水平不断提高.

作者:常丽君作者单位:刊名:山西农业(村委主任)英文刊名:shanxiagriculture年,卷(期):”“(3)分类号:关键词:

我眼中的新农村(实用16篇)篇四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也在普遍提高,我们国家的农村风貌也在发生着积极变化。

过去的农村给我们一种贫困落后、破败不堪的印象,农民们因为接触不到先进的`现代文化也显得落时窘困。然而随着国家经济的逐渐发展,农村蕴藏的巨大经济潜力受到了国家重视。与此同时,城市的扩张,互联网与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也时刻缩减着城乡距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国家的农村将彻底脱掉贫穷落后的帽子,呈现出一幅优美怡然的乡村画卷。

对于美好的生活,人们都是期盼的。在这里,我们不妨畅想一下新农村,新农民,新风尚:

一,农村的自然风景得到良好的保持保存。过去在城市的经济发展当中,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空气、水体、土壤都受到了污染。而今后的农村发展当中,人们必然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在农村发展中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由此以来,未来的新农村必会呈现在一幅优美自然风景的画卷中。

二,农民们也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养,在各自行业中有所建树。过去的农民因为没有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文化素质常常不尽人意,而未来的新农民不仅可能具备与城市人相差无几的文化知识水平,更可能因为在乡村优美的环境中受到了优美自然风景的熏陶,显得更具韵味。

三,新风尚。在未来,农村的生活方式与交流方式会更先进,对于环境更友好。垃圾分类,节能发电,生态农业。随着许多知识青年厌倦了城市的繁忙拥堵,回到乡村开办新式农业,兴办乡村旅游,新农村就会迎来一股新风尚。

文档为doc格式。

我眼中的新农村(实用16篇)篇五

体验地点:丹江口市左较村。

体验内容:对20户村民的收入和支出进行调查。

体验经历:挎上背包、装上必备的洗漱用具,登上北去的客车,我来到和郧县交界的丹江口市习家店镇左较村,体验当地农民的生活。我先是来到村民刘喜家,他家有五口人:父亲刘文双、母亲段正秀、妻子张英、上小学的儿子刘飞。刘喜家有三间砖木结构瓦房,房子是上世纪90年代盖的,从外观上看房子有些旧。走进他家后,我感到惊讶。他家除了靠后堂屋后墙放着用来装粮食的两个大铁柜算是“文物”之外,家中高清晰数字彩电、冰箱、真皮沙发、组合柜子,全是现代化的东西。他家种了15亩地,每年的农作物收入有8000多元,扣除化肥、农药等生产性支出,净落7000元。闲暇季节出去打工,一年挣上万元,加上卖牛、卖猪的收入,一年就是3万元。

接下来,我对左较村的情况做了具体调查,这个村子一般家庭人口数量是五口人,人均年收入为5000元。收入最低的一户四口之家现金收入为18000元,其中生产性支出为1600元,平均每人的年生活支出为2500元。经过详细调查,我感触最深的是:现在的农村很不一般!

启示:有了这次切身体验后,我决心今后不再和同学攀吃、比阔,追求时尚、名牌,我要以饱满的热情,坚强的毅力,顽强的斗志,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将来到农村去发展。因为我知道农村、城市的贫富差距在逐渐缩小,将来农村必是一个广阔的天地。

打工一族的村落。

人物:八年级(2)班杨苗苗。

体验地点:丹江口市最为偏僻的农村山区塘寨村。

体验内容:农村人家吃穿情况,农村“留守学生”的情况。

体验经历:先坐颠簸的三轮车,再经过半个小时的艰难跋涉,我终于来到了目的地塘寨村。中午,我在村里朱妈妈家吃饭。朱妈妈做的是米饭,有腌制的青椒和浸泡的酸菜,还有一盘青菜、一盘鸡蛋。朱妈妈拿出一双筷子递给我,我犹豫了一下,这双筷子上面有细灰,且很陈旧,夹菜的那端黑乎乎的。见我为难,朱妈妈拿起筷子在掖下一擦,把筷子再次递给我,说“干净了,吃吧,小孩子家饿着不好。”我接过筷子夹起一口酸菜放进嘴里,实在难以下咽。

在这个村子里,我采访了一位年近30岁的留守妇女,她说:“丈夫出去打工,每年只能回家一趟,有时也想他在身边方便些,可孩子将来上学需要钱啊!”这位留守妇女的情况在这个村子里是非常普遍的。在镇中学八年级教室我了解到,全班48位同学中有32位同学的父母在外打工。

体会:想起自己吃过的美味佳肴,想起自己把大鱼大肉轻易倒掉,实在有愧。这次体验,使我深刻体会到珍惜粮食,就是珍爱农民的感情。回到学校后,我在同学中发出倡议:携起手来,给农村“留守学生”以帮助和支持。我希望同学们能和那些留守孩子“结对”成为好朋友,通过书信及电话交流,使他们的心灵不再孤单,使他们和城里的学生一样快乐地成长。

经济富有的村落。

人物:八年级(3)班夏燕。

体验地点:丹江口市和郧县交界处的下较村。

体验内容:农民勤劳致富、发展经济的情况。

体验经历:地处丹江口市偏远处的下较村在上世纪80年代,勤劳的农民打通了1公里的穿山洞,修建了3公里的河堤,村子成了“红旗”村。我走访了该村的20多位农民,他们的经济意识都很强,有的种经济作物收入不错,比如:种芝麻、绿豆、油菜,有的养殖业搞得很不错,一年卖二三头猪,过年杀一头,全年不愁没油、没肉吃。村里王增富老人说:“有村民前几年种植了柑橘、银杏、花椒,现在不少有了收成,银杏拿到城里可以卖到3元钱1公斤,到十堰大城市就可以卖到四五元,干花椒卖到了每公斤七八元,农村需要有经济头脑、精懂市场的能人。”

我随后又走访了村书记王增全,王书记说:“前几年,想把村子里的山和闲置的土地承包给城里人开发,人家就来考证了,可村民们却吵翻了天,说什么也不愿意,后来经过反复做群众的'工作,说服了村民,现在是农村人坐在家门口收城里人的钱。”

体会:我为下较村农民的经济意识而感到骄傲。农业发展,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致富必须找准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项目,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才能更快、更强地发展。

富裕人家的生活。

人物:八年级(4)班王艳俊。

体验地点:凉水河镇三官庙村唐兵家。

体验内容:农村“富裕人家”的生活。

体验经历:上世纪50年代,中国人建设了形成了亚洲最大的人工湖的水利工程――丹江口大坝,也造福了凉水河镇的许多农民,他们靠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大力发展果园,早日迈进了“小康”,唐兵一家就是典型的代表。他家现在年收入超过五万元。

我想看看这个村里最有钱的人家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午饭时,唐兵一家炒了一荤一蔬两菜,主食是米饭,全家人吃得津津有味。我随手掏出了“太子奶”喝,唐兵说:“还没喝过这么‘昂贵’的饮料,农村人渴了就喝几口凉水。”我提起衣袖,看着手表告诉唐兵:“这只表价值一千多元,是12岁生日时爸爸给买的。”唐兵说:“我儿子在镇中学读七年级,我花5元钱给他买的电子表走得也很准。”

在唐兵家里,全家人洗脸水累积不到一盆,唐兵说:“自来水要花钱啊!省着点用。”这就是农村富裕人家的生活啊!我简直有些不敢相信。

体会:如果城市里富了的人都像唐兵那样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把钱捐献给贫穷的人们,贡献给西部建设,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国家发展的步伐就会更快。

我眼中的新农村(实用16篇)篇六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在这一伟大工程中,县以上各级政府会在政策、项目建设、资金上予以帮扶,也可发挥协调指导的积极作用。而乡镇政府本级财力拮据,无力支持农村,政策上又没有决定权,从而导致无法有效发挥作用。为此,乡镇政府至少可从四个方面力求创新。

一、努力做好政策宣传工作。政策信息的宣传渠道主要是电视传播、书报传播、会议传播。农民因其自身条件的局限,通过书报主动学习政策、寻求致富信息的人较少,电视传播又缺少系统性,从其它先进媒体中获取信息的可能性也很少。而乡镇政府组成人员大多文化素质较高,又有一定的时间系统研读政策文件,向上获取的信息量也大,加之乡镇政府面对的就是农民,完全能在向农民宣传政策信息、搞好农业科技培训方面做出成绩,从而赢得农民的'认可。二、组织指导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编制建设规划可以防止建设杂乱无章,机械模仿,浪费人力物力。乡镇政府直接领导农村,对地域历史、现状和特点十分清楚,对上面政策也十分熟悉,乡镇政府应按因地制宜、突出特点、整体推进、量力而行的原则组织指导各村及早编制好新农村建设规划。

三、努力发挥桥梁作用。乡镇政府向上联系的是县及县以上各级政府部门,向下面对的是群众。为此,乡镇政府可以从以下做起:一是将各级政府的项目建设资金投向及时整体向下传输,列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并结合当地实际,向上申报、储备一批能切实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并努力协助村组做好争跑工作;二是深入村组、农户认真调查研究,及时分析掌握农村建设中的经验,政策运行、生产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农民的意见建议并迅速向上级反映,以便调整决策,破除障碍,确保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四、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有物质建设又有精神建设。在物质建设方面,乡镇政府因财力不足等原因,难以发挥主导作用,但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完全有可能掌握主动权,乡镇政府完全可以在“乡风文明”上做出成绩。新农村建设不光是发展经济,还要提高农民素质。当前,相当一部分农民集体观念淡化,农村封建迷信活动有所抬头,许多传统陋习以新的形式出现,传统美德日渐丧失。统筹城乡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讲,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因此,乡镇政府可以通过采取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强化对农民的教育,逐步树立起他们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的良好集体观念,克服各自为政、集体观念淡化的不足,树立起文明向上的美德;克服狭隘落后、斤斤计较、弃老欺弱的陋习,树立起团结互助、尊老扶弱的意识,移风易俗,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文档为doc格式。

我眼中的新农村(实用16篇)篇七

经济增长的同时却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农村环境正在接受严峻的考验。在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迫在眉睫。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的讲话中都对农村环境保护问题作了重要指示,提出了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民的关心和对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视。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广大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还直接制约了农村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最终将影响国家经济与社会的整体良性运行。

现在很多城市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还很原始,基本上是拉到郊外的大型垃圾场堆放。即使做一些处理,方法也及其简单。于是,很多城市的周围便出现了许多巨大的垃圾场。这些生活垃圾中有大量不可降解的塑料、玻璃物品和废旧电池等,成分复杂。可利用率低。大部分农村对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致使环境污染加剧。

种植业污染源主要由农用化肥、农药、农膜和农田秸杆等构成,起源分散,成因复杂。种植业污染源造成生态环境的冲击是多方面的,最明显和直观的影响是对地表水、江、河、湖泊和地下水源的污染。它具有潜在性、复杂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在治理和控制上有一定的难度,也不容易被人们重视。此外,养殖业也是农业生产的另一污染源,据国家农业部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农村仅猪、牛、鸡三类畜禽粪便的年排放量就多达30亿t左右。有30%直接排入了地表水体的污染。据调查,养殖一头牛产生并排放的污水超过22个人生活产生的污水,养殖一只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生活产生的污水。另外,还有养殖獭兔、狐等对当地的空气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些造纸、冶炼、化工等能耗大、污染重的企业纷纷在各个乡村建立起来,这些企业往往规模小。设备陈旧简陋,工艺技术落后,基本没有污染防治设施。同时.农民的环保意识差,加上地方领导为搞活农村经济又给污染企业做保护,从而导致农村环境污染越加严重。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近几年因固体废弃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已达13.3万hm2以上,533.3万hm2以上的农田遭受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全国利用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已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7.3%。由于环境的严重污染,导致我国每年粮食减产100亿kg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25亿元。

我眼中的新农村(实用16篇)篇八

竹子是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优良林种,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被誉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植物类型,竹产业与花卉业、森林食品业、森林旅游业构成了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林业四大朝阳产业。竹子良好的多功能效益,也赋予了竹子在我国主要产竹区农村各项事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我县是产竹大县,分析竹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存在的主要涉及“三农”的问题及其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竹业富民。

龙游县是浙江省主要产竹县之一,有竹林面积2.7万hm2,经30多年的持续努力,已建成比较完备、在国内处于前列的竹产业体系。竹业产值13亿元,其中直接利益于农民的竹业栽培产值达1.8亿元。竹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主要产竹乡镇农村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溪口、庙下、大街等竹资源集中分布的乡镇重点村农民人均收入的70%以上来自于竹业,出现了一批因竹子而富裕起来的小康村。

1.2生态环境保护。

竹子具有可择伐作业的特点,科学经营可持续利用,是其它树种所不具备的。不仅可年年有产出,而且由于竹林林分结构的稳定和固有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对持水固土、防止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有很好的作用。研究表明,立竹密度3893株・hm2、平均胸径9.1cm、平均高14.6m的毛竹纯林,林冠表面最大持水率平均为22.10%,林冠层最大持水量0.84mm;1m3上层土壤中,竹地下茎、根系占50-70%空间,固土能力为马尾松林的1.5倍,吸收降水能力为杉木的1.3倍,涵养水量比杉木多30-45%;0-40cm的上层土壤抗冲指数和抗蚀指数,毛竹分别为0.998和1.051,高于刺槐、水杉和杨树。我县处于钱江水系源头,丰富的竹子资源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维护,尤其是水资源的保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3竹子的绿化和景观改善作用。

竹子的美学特征和意境,历来为人们所推崇,有梅、兰、菊、竹“四君子”,松、竹、梅“岁寒三友”等雅称。我国民间一直有种竹、爱竹、赏竹等传统习惯,竹子是世界闻名的中国园林的一大特色。而且,中国竹子种质资源丰富,有39属500多种,其中有许多竹种具有独特的观赏性,可分为观叶、观秆、观形、观笋等。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给具有良好观赏性的竹子提供了巨大的应用空间。近年来,我县在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中,宜竹地栽植竹子已尉然成风,既能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又绿化、美化了环境。

1.4竹业的劳动力就地有效安置作用。

竹产业无论是竹业栽培,还是竹加工业均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从业人员的文化要求相对较低,发达的竹产业可解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我县竹业栽培从业人员按人均0.4hm2竹林计,一产从业人员达6.7万人,全县585家不一规模的竹加工企业,农村就业人员达1.5万余人,而从事竹贸易的农民也达人以上。各项合计,竹从业人员有8.4万之多,占全县农村人口(33.03万)的25.4%。可见,我县竹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就地安置、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贡献巨大。

1.5竹业科技对农民素质提高的作用。

得到了明显提高。

2、竹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涉农问题。

2.1竹林立地生产力衰退。

化学、生物性劣变,立地生产力严重退化,产品产量和质量下降,甚至无产出的负面影响。如果继续实施上述不能维持竹林生产力长期稳定的经营措施,预计5年后,大规模竹林严重衰退的局面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尤其是笋用小径竹林,还可能导致灾难性的竹林大面积开花。

2.2竹业经营中的“谷贱伤农”

我县竹加工产品主要是竹板材、水煮笋、竹工艺品等,加工能力已具相当规模,年消耗竹材1200万支,竹笋4.5万吨。从表象看当地资源已满足不了竹加工业对原料的需求,年需引进竹材400万支、鲜笋及半成品3万吨,竹材、竹笋价格逐年提高。但深层次分析,竹农利益维护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主要为:竹加工产品结构单调,科技含量不高,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极少,易受国内外市场冲击;竹林资源和丰产面积将不断扩大,5-8年后全县竹林总产量将翻番,有可能出现竹林产品供过于求的现象;周边地区是我国散生竹资源集中分布区,劳动力成本、竹加工原料价格较我县低30%以上,且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大量原料“引进”势必出现。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竹林丰产或许就意味着竹农减收。

2.3竹产业链环节的利益分配。

竹资源扩增、竹林培育、竹加工和贸易等构成了现代竹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产业发展的作用,也通过市场这一杠杆分配着其中的利益。从社会经济学角度出发,市场分配原则无可厚非,但在我国市场体制还不太健全的环境下,农民往往是利益分配的“低端”,除无可奈何承受农资涨价外,还需面对企业原料收购的压价、资金拖欠、农民工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等诸多问题。再者,在竹业发展中,资源培育是基础,加工利用是龙头已成共识,但政府往往注重于竹加工业的发展,在政策优惠、经济扶持上倾向于后者,而竹农这方面的受益往往被忽视。还有,竹林维护环境的生态价值在目前还未得到经济上的体现,而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一些竹加工企业未付出应有的环境恢复代价。

2.4竹业科技支撑薄弱。

经过长期与技术依托单位合作开展竹类研究和技术推广,在实践中我县已建立了一支县、乡、村各个层次的竹业知识较为扎实、年龄结构较为合理、敬业精神良好的技术队伍。但总体而言,技术队伍人员数量偏小,高层次人才过少,尤其是竹加工方面人才更为缺乏。技术人员忙于日常事务,“充电”机会少,知识未能及时更新,已跟不上现代竹业发展的形势需要。而且,技术人员经若干年的奋斗,取得了一些成就,“改弦”从政或易地流失现象也时有出现。一个地区要快速、健康地发展竹产业,本地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是内因,科研院所技术力量是借助,是外因,本末不能倒置。

2.5竹业生产中的环境恶化。

竹子具有多功能效益,但竹业生产中不合理的.经营方式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我县竹业生产导致环境破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个方面。(1)竹林栽培中频繁竹林地垦复和化学除草剂施用,林下植物丧失,造成水土流失,有益生物数量减少,病虫害时有发生;(2)长期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竹林土壤有害物质大量残留,影响竹笋品质。地表径流导致水系的富营养化和有害物质超标;(3)竹加工业废弃物(竹屑、笋箨等)未得到综合利用,乱抛乱弃,既影响景观,废弃物的腐烂又污染了环境,特别是竹笋加工下脚料对水系污染较为严重;(4)竹笋加工废水对水系ph和富营养化、对土壤盐碱化的影响,竹材加工中的化学胶剂对大气、土壤的污染。

3解决竹业发展中涉农问题的建议。

3.1依靠科技,最大化长期发挥竹林的多功能效益。

如上所述,我县在竹业栽培中存在着与现代竹业栽培发展趋势不吻合的“音符”,为切实改变落后经营方式带来的不利影响,应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托科技进步,以维护竹林长期立地生产力稳定、保障竹林生态效益良好发挥的竹林高效可持续经营技术为载体,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示范基地建立、技术培训、政策引导等手段,培育出质地优良、产材量高的毛竹品种,在较短时期内促进我县竹业栽培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3.2构筑竹产业链各环节的利益共同体。

竹产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竹产品的深度开发、产业链的拉长及新产品开发等,无论竹产业链有多长,链中各个环节都是产业利益的“受体”,应树立共兴共荣理念,即建立利益共同体,让各个环节均能享受合理的利益分配。目前竹加工业是竹产业链中的最大获益者(我县粗加工环节除外),应采用与竹农联合建立工业竹林基地、支持竹区基础设施建设、培训竹农等实际行动,实现工业“反哺”农业,达到共同富裕。政府在政策制定、资金扶持等方面多从竹农利益出发,充分调动竹产业中最大数量群体经营竹业的积极性,达到竹产业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的目标。

3.3建立健全竹业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作用。

在未来的竹产业发展中,行业协会在技术推广、市场信息传播、咨询、协调与沟通等方面的作用将越显重要。我县虽然建立了竹产业行业协会,但总体而言,存在着面不广、参与人员不多、运作难度大等问题。政府应积极鼓励竹加工龙头企业、竹业经营大户等组建以竹林培育或竹加工产品为类型的行业协会,并积极开展业务活动和与外界的各种交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3.4统筹协调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在竹业发展中,要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坚持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真正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针对我县竹业生产实际,要应用先进竹业栽培技术改变目前对环境负面影响大的经营措施,变废为宝提高竹加工原料的综合利用率,实行废物无害化处理,坚决关、停对环境污染严重或不及时进行环保整改的企业。

3.5机制创新与体制完善。

机制创新和体制完善是区域竹产业发展的强力“助推器”。小面积竹林家庭经营方式已不利于现代竹业向规模化、效益化、科技化发展的趋势,有条件的竹区可尝试采取竹林土地流转或大户承包等方式。对竹加工业,在实行加工园区产业集聚的基础上,利用招商引资或企业产品调整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以细化的分级、分类加工来提高原料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在政策层面上,应将科技创新重点放在企业上,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产生。在财政资金扶持上可采取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建设、竹业补助、乃至生态补偿等方式适当向弱势群体的竹农倾斜。

我眼中的新农村(实用16篇)篇九

经济的全面发展要能够从多方面考虑,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工作不断有新的突破,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村镇规划主要是为了将农村构筑物以及建筑物等空间进行提高,在整体的视觉效果上能够得到优化,让人们通过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在这些方面得到具体化的反映。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最为主要的任务是实现村镇的合理化科学化的规划管理,这是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基础条件[1]。无论是城市的发展还是农村的发展,都要能够有科学化的规划管理作为指导方向。村镇的规划管理是通过政府进行调控指导的,通过经济的调节以及市场的监管等手段来进行实现。村镇规划有着保护公共利益以及协调社会利益和配置空间等诸多的职能,这在全局性以及综合性的战略实现方面都有着积极作用。新农村建设中,在科学的村镇规划管理下,就能对村镇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和民意得到了解,从而为进一步发展农村的建设化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能够在发展中有章可循。

我眼中的新农村(实用16篇)篇十

1.购买者——买方拟明确以组织机构代码为标识的法人及以身份证为标识的自然人为主体的购买者,建立网上可查询的买方信用数据库,记录买方的网上交易次数、交易活跃度、付款速度、交易成功率等信息,供卖方查询买方信用状况、资金状况等信息,以此判断交易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2.供应者——卖方拟明确以组织机构代码为标识的法人及以身份证为标识的自然人为主体的销售者,建立网上可查询的卖方信用数据库,记录卖方产品质量、信用状况、近期交易情况、发货速度、售后服务质量等信息,供买方判断卖方的诚信度,增加交易的安全性。

3.可持续的农产品追溯物流虽然只是若干环节的一部分,但往往是商品和服务价值的最终体现,拟建立以物品编码为基础的农产品追溯技术。

4.电子商务的信用评价及认证拟建立非盈利性的电子商务交易第三方涉信评估及认证中心,使网上交易的各方能够相互确认身份,提高交易双方的信用度。

二、面向农业领域的电子商务平台探索角度。

从质监视角来看,可通过以组织机构代码、物品编码、标准技术为依托的研究,综合运用企业质量档案和质量信用信息数据,解决电子商务运行中的企业质量信用的问题,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相关企业的有序、诚信经营。

1.提供平台运行大环境。拟依托组织机构代码、物品编码、标准文献技术的拓展运用,提供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顺利运行的大环境。

2.探索完善电子商务业务流程。通过法人基础信息库的运用,为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构建科学有效的宏观信息结构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保障,向企业和社会其他非政府机构开放法人基础信息库,促使得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能够实现无缝隙链接,为政府和企业开展信息网络条件下的业务流程再造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三、对策建议。

根据国务院提出的以组织机构代码和个人身份证为基础的诚信体系建设,结合安徽省在农业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建设有安徽特色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是发展安徽省农业产业的必由之路。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建议如下:

1.加大政府投入和政策扶持,为电子商务提供保障政府的支持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是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根本保障。政府在电子商务建设的规划和宏观管理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应立足于农村实际,给予必要的政策鼓励和资金支持,促进、管理、协调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建设,制定出农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建设的标准和规划,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2.加强信息化设施建设和提升交易主体的`综合素质安徽省农村的网络建设是落后的,无法满足信息技术的要求。政府要加大投入,积极扶持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信息服务网络,开辟信息沟通渠道,构建预警监管系统,规范市场行为。同时,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成立电子商务培训学校,针对农民、企业等主要交易主体开展电子商务知识的专项培训,提升交易主体的综合素质。

3.加快电子商务诚信体系的建设电子商务诚信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各方通力合作,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政府要明确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的信用管理责任,加强指导,强化企业自律,结合社会监督,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的监督作用。坚持诚信褒奖与失信惩戒的原则,并将此录入诚信档案系统,鼓励和引导电子商务经营主体重视和培育诚信形象。

4.加快安徽省农产品企业的质量信用等级评价方法的建立安徽省农产品企业的质量信用等级评价方法的建立是农产品企业质量信誉等级制度形成的必备条件。政府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引导企业信守质量信誉,推进企业质量诚信自律机制的形成,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形成信息收集队伍、专家分析研究队伍以及多位一体的、科学的质量信用评估流程。

四、结论。

全球范围内已然形成利用网络进行商业活动的经营模式。面向农业领域,探索依托质监系统行政资源——组织机构代码、物品编码、标准文献技术等,在解决企业质量诚信关键点的基础上,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可有效推动农业领域电子商务平台的蓬勃发展。

我眼中的新农村(实用16篇)篇十一

随着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一四六小”的增值税管理基本思路,加强农产品收购发票管理已成为当前国税机关征管的一个热点。从新税制实施以来,总局下发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农副产品收购凭证管理的相关文件,对加强税收管理、防范和遏制偷骗税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这并些规定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利用农副产品收购发票进行偷骗税的问题。农副产品收购发票管理有何难?能否有治本之策?笔者带着这些问题,对总局下发的一系列规定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深入实际,结合企业用票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企业违法使用收购发票的方法五花八门,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形:

1、虚假开票。虚假开票可分三类:一是无中生有虚构收购业务,根据当月的销售和偷税、骗税的需要随意填开,出售人、收购的产品、收购金额、支付款项都是虚假的;二是将应取得而未取得发票的购进非农业产品或劳务业务开具相同金额的收购发票入帐;三是将虽已取得发票但无法抵扣的费用或超出税法列支标准的费用开具相同金额的收购发票入帐。在违法使用收购发票的几种情形中,虚假开票的比重最高,危害最大。

2、调节开票时间。有的企业在本月的应纳税数额较大时,把开具收购发票的时间提前,在下月开票时调整,自行调整纳税时间和金额。

3、扩大对象和范围开票。现行税法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的对象是农业生产者,范围是自产农产品。对销售外购的农业产品和外购农业产品生产、加工后销售的仍然属于税法所列举的农业产品,以及非农业生产者(包括个体经营者和经营单位)销售农产品,不属于免税的范围,因此也不得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

但在实际操作中,收购企业对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经营者的划分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是客观上不易划分,千家万户,都是带着一张身份证来出售农产品,收购人员无法甄别;另一方面,收购企业即使知道对方是农产品经营者,正常情况下也不会让对方提供发票,因为要对方提供发票,对方很可能提出提高收购价。有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的收购企业,对农产品经营者存在着货源上的依赖关系。这是目前绝大部分农产品经营者无证经营的主要原因。

4、汇总开票和补开票。有的收购企业认为开收购发票给农业生产者太麻烦,特别是在收购旺季人流量大、单笔收购金额小的情况下,逐笔开票既容易出错又无必要,不如一边过磅一边付款省事。至于抵扣发票,事后再选择一些大户汇总填开。还有的收购企业到外地进行收购,不按规定到当地国税机关申请领用收购发票,而是回来以后根据收购数量、收购金额补开发票,发票上农民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一般都是编造的或冒用本地农户的。

企业在发生上述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还要对付税务管理人员的审核和稽查人员的稽查,那么在帐务上肯定不会实事求是地进行反映,总要进行一些所谓的“技术处理”。

以虚假开具收购发票为例,企业财务具体操作方法一般是这样的:首先是虚开收购发票,根据发票金额编造收购码单、入库单,同时做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现金。

帐面减少的现金怎么办?有的是实际库存现金随之一起减少,直接装入老板的口袋;有的则不减少实际库存现金,以假借款的形式平帐:

借:现金。

贷:短期借款或其他应付款等。

如果虚开的数量大,“现金”科目贷方发生额就会相应虚增,这时如果假借款的会计处理不及时,则在现金日记帐甚至总帐上会出现现金科目余额为负数的情况,所以有的企业干脆不通过现金科目核算,直接挂往来帐: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帐款。

有的企业长期这样操作形成大额的应付帐款或其他应付款余额;有的企业则在“应付帐款”余额过大且有一定帐面现金的时候,做一笔假还款分录:

借:应付帐款。

贷:现金。

同样这时的现金又进了老板的腰包或再以假借款的形式平帐。这是第一步假收购。下一步是进入生产成本,会计根据销售额的大小,将全部或部分虚假收购的原材料编造材料领料单等内部会计原始凭证,混在真实的原始凭证中一起进行核算,计算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有的小企业就更省事了,实际使用的是一套内部凭证,记帐时再另编一套。当然,这种手法不是收购加工企业的“专利”。

进入成本核算这个“大口袋”后,虚假收购行为在帐面上似乎就被“抹平”了,但假帐毕竟是假帐,总有一些不同于真实帐务处理的特点:

出,有虚假收购行为的企业,它的有些大额资金往来只是做假帐的需要,根本不存在,怎么能有银行的单据呢?所以它的这些所谓“资金往来”,不管是几万还是几十万,证明的原始单据只有一张借据或者收条。当然帐上这些往来对象的姓名大多也是编造或冒用的,明显一点的是挂老板或其亲属的户头。

二是现金科目帐务混乱。财务会计制度对现金的管理和核算要求是很明确、很严格的,但有虚开行为的企业难以遵守也不会遵守这些规定。比如,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的规定收支现金,根据业务需要核定库存现金余额,超过库存现金限额的部分应当及时交存银行。而它的现金收支业务中大额的虚进虚出部分,没法通过银行存款的进出反映,只能在现金科目上反映,所以在帐面上很容易出现大额的现金余额或负数;再比如,企业应当设置“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笔登记。而虚开的收购发票行为涉及几个环节,很难按正常程序走,否则真假业务自己都容易搞不清。一般都是集中补做。如果现金日记账是按规定逐笔登记的话,补做的痕迹就很明显。企业不会这么傻,有三种办法可以掩盖:一是真假两本帐,真的自己用,假的应付检查;二是不逐笔登记,一段时间汇总登记一次,鱼目混珠;第三种方法最彻底,不记现金日记帐,只是在总帐上汇总记载。

三是产品成本中材料耗用比例较正常企业高。由于虚开的原材料成本最终要进入产成品成本,所以如果拿几个有同类业务的收购企业进行比较,看相同的一段较长时间内(比如一年、一个收购季节),各自的材料耗用占产品成本的比例,那么有虚假收购行为的企业或虚开行为严重的企业的比例无疑要比其他企业高。

农产品收购发票的各种违法行为能给违法企业带来很多利益,但其对国家对社会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是偷逃国家税收。特别是虚开行为对几个主体税种都有冲击。

1、增值税。多开发票就可以多计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就可以少交或不交增值税。更有甚者,一些收购企业一边多开农产品收购发票进行抵扣,一边向其他企业大肆虚开增值税发票,把危害向外扩散,严重破坏了增值税的税收链条。对于出口企业来讲,多开收购发票则能多享受国家的出口退税。

2、企业所得税。虚增的原材料不仅多抵扣增值税,还进入企业成本,减少企业利润;虚假的借款不仅掩饰了虚开行为,还可以冠冕堂皇地在税前列支利息,这样一来,企业所得税还能有多少?所以我们在一些地方会看到,有的企业甚至是当地的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办得红红火火,销售连年扩大,帐面上却连年亏损。

其次是破坏征管秩序。农产品收购企业的所有收购业务中,一部分是直接向农户收购的,另一部分是通过个体经营者、其他收购企业等途径间接收购的。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比例。有的企业座落在农产品产区,农户直接向企业出售农产品价格高,直接收购的比例就高;有的企业对外地农产品依赖性强,间接收购的比例就会高一些。由于前面所述的原因,有很多收购企业会将间接收购业务(应由出售方提供发票)处理为直接收购业务(向出售方开具收购发票),这使得大量的农产品经营者逃避了税收监管。

第三是有害公平竞争。农产品收购发票开具上可变通操作的巨大空间,让一些不守法企业获得了非法的税收收益。如果剔除其他因素,这种非法的税收收益使得不守法的企业在同业竞争中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而守法经营的企业越来越处于劣势。经济学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理论认为,真币和假币如果能同时在市场上通行无阻,那么假币就会逐渐在市场上取代真币。同样,如果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的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遏止的话,那么我们的税收政策就成了不守法企业的“竞争手段”了。长此以往,自觉守法的企业将越来越少,违法的情节会越来越严重。

二、加强管理的思路及建议。

问题出在哪里?以笔者浅见,出在农产品发票抵扣政策的制度设计上。农产品发票抵扣政策本身很正确,能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深加工,能促进农(林、牧、渔)业的发展和农(林、牧、渔)民的增收。但它规定的抵扣条件太简单了,就是企业自己说了算,规范的企业能做到,不规范的企业更能做到。它似乎有一个理想的前提就是所有的企业都有较为健全的内部控制,都能自觉遵守税法。政策层面更多的是规定不允许企业怎样做,却没有好的办法让它无法做;税收征管只有事后处罚规定,没有有效的事前预防机制。

解决的办法是什么?笔者以为可以从增值税发票管理的成功经验得到借鉴。应该说以前增值税发票违法犯罪现象也是层出不穷,大案要案屡见不鲜。税务机关怎么加强管理、怎么加强宣传,司法机关怎么惩罚犯罪分子,仍然不能有效遏止。直到金税二期的推行才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金税二期的本质是利用科技手段,加强对企业的外部信息制约和事前预防。企业不是仅凭自己提供的内部信息就能证明涉税行为的真实性,必须要和外部信息互相印证才能被视为真实有效,提供虚假信息并得到认可的难度非常大。光靠自己说了不算,自己想不守法都难。最近的一窗式管理、运输发票的管理也是延续了这个思路,强调外部信息制约,强调事前预防。

虽然农产品有其特殊性,但只要认真研究其特性,外部信息制约和事前预防的思路还是可以用于农产品发票管理的。笔者认为,要最终达到基本杜绝农产品发票违法行为的目的可以分两步走。近期目标:改变农产品发票抵扣条件,利用银行支付环节加强对企业的外部制约,加强税务机关对收购发票信息的利用和查核。中远期目标:建立全国农产品信息数据库,将收购发票管理纳入金税工程系统,进行信息比对。具体说:

(一)实行不付款不抵扣的制度。与其他行业不同,实行不付款不抵扣的制度在农产品收购行业既有可能也有必要。农产品收购面对的是大量农户,真正的收购行为一般都是支付现金,很少有拖欠的,除非出现买方市场或垄断的情形,但在这种情况下实行不付款不抵扣的制度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利益。

(二)企业在银行开立收购专户,收购款直接从专户上划转进农户的储蓄户,企业不得直接用现金支付收购款。开立收购专户的好处就是将收购资金与其他经营资金分开,收购专户的资金专门用于收购,每月的对帐单可以清楚地看出企业的收购资金实际支出是多少。规定企业不得直接用现金支付收购款而是从专户上划转的好处是防止企业利用虚假的资金支付虚开发票。他只开一张发票没用,必须得有银行的资金支付记录,银行是不会帮他做假帐的。

从专户上给农民划款的方式有两种选择。一是参照银行代发放企业工资的做法,由企业会计按收购发票逐笔开具转帐支票(代发工资是汇总开具),农户持转帐支票到银行将货款转入自己的储蓄户。这里要指出的是必须使用转帐支票,而非现金支票。转帐支票只有在转入储蓄户后才能提取现金,那么在储蓄户上就有了记录,必要时税务机关可以按法定程序进行检查,直接支付现金就难以核实了。这种方法有它的优缺点:优点是操作起来难度不大;缺点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会计人员的量非常大,特别是在收购旺季;另一方面是农户没有取得发票的主动性,只要支票不要发票,支票和发票很可能产生不对应的情况从而形成新的征管漏洞。

第二个选择是在收购发票中增设一联与支票功能相同的银行付款联,收购专户的资金只能凭该联才能支付。这个方法可以真正让企业象重视增值税发票一样重视收购发票。农户会主动要求开具发票,不索要就拿不到钱;企业也必须提供发票,企业不从专户上付款、不提供发票就无法抵扣。它能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既解决了企业会计人员量大的问题,又让发票和支票绝对一一对应,还能保证收购资金支付的真实性。当然这条措施最大障碍在于它不是税务机关就能决定的,必须得到金融部门的大力配合。票据法第一百零九条明确规定:汇票、本票、支票的格式应当统一,票据凭证的格式和印制管理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但是这个办法的实施效果要优于上一个办法,即便一时不能到位,也应作为一个努力的方向。

(三)改手工开具为电脑开具,改进对收购发票信息的利用效率。收购发票手工开具的最大缺点就是对发票所记录的信息不能充分利用。因为发票的使用量都很大,要汇总统计发票的某一项信息量大又容易出错。可以开发两个软件,一个是企业开票的软件,另一个是税务机关接收分析的软件。企业在电脑上开具收购发票,开票信息形成并确认后,企业不能在电脑上任意修改。下月初企业将上月开票的电子信息通过一定方式(ic卡、软盘、因特网等)传递给主管国税机关。主管国税机关的软件不仅能读取企业上报的数据,还要具备较强的查询功能,比如对某一农户根据其身份证号或姓名查询他在一段时期内出售农产品的数量和金额,便于税务人员查核。在手工开票的情况下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以上三项措施表现在申报环节就是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收购发票电子信息和银行划帐清单或对帐单,作为抵扣的凭据。条件成熟时可以由税务机关从银行取得企业收购专户的电子信息,与企业报送的电子信息自动逐笔核对,两者一致可以计算抵扣进项税。

(四)收购发票信息核查和协查。上面的办法不能自动预防另外两个问题,一是扩大对象和范围开票;二是企业冒用农户的名义虚开收购发票并将资金从收购专户转出用于其他用途。这时税务机关的分析软件就可以发挥作用了,税务人员可以利用分析软件对收购发票进行核查和协查。税务人员先按某一口径比如收购数量、收购价格、农产品品名等,筛选出一定比例的异常户:收购价格偏高的、收购数额偏大的、同一销售者多次销售的等等,再对这些异常户进行核查。核查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果怀疑企业冒用农户的名义虚开收购发票的,可以向该农户发出信函或到实地询问,求证该农户是否出售了企业申报的农产品,数量、金额是否一致;如果怀疑企业扩大对象或范围开票,可以向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证实该户是不是农产品经营者,还可以到实地去勘察。由于软件统计筛选作用的发挥,使得核查能有的放矢,很有针对性,容易取得实质性的成果,从而能有效地弥补银行环节制约的不足。

有些农产品不一定限于本地流通,有的甚至是在全国范围内流通。那么对于企业外出收购和外地农户、经营者来本地出售农产品的信息,主管国税机关就难以核查了。必须象增值税发票一样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协查制度,将核查的委托异地国税机关进行。协查的数量、内容和回复时间必须有明确的规定。

近期目标的实现可以大大压缩企业违法操作的空间,但它对于少量的虚假开票、扩大对象和范围开票难以杜绝。这一方面可以通过对违法企业的查处来警示其他企业,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实现农产品发票管理的中长期目标来解决。

(五)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农产品信息数据库,将收购发票管理纳入金税工程系统,进行信息比对,以农户产量核对企业收购量,最大限度地杜绝虚开现象。这是在实现农产品发票管理近期目标的基础上努力的目标。农产品信息数据库按年采集和维护,对象是全国范围内所有生产农产品的农户,内容包括农户姓名、家庭成员、农田(水面、牧场等)面积、预计年产量,在收获季节根据各地的年景将预计年产量乘以一个系数来确定实际产量,这个实际产量是确定各农户出售农产品数量的基数,所有企业收购农产品的信息都要与之核对,一个农户出售农产品,不管是一次出售还是分次出售,不管是在一家收购企业出售还是在多家收购企业出售,不管是在本地出售还是在外地出售,都不应超出这个基数。收购的对象也应该在数据库范围内。数据库里没有记录的农户出售农产品和超基数出售农产品都应由税务机关进行检查。这样以农产品的源头信息来确定收购信息的真实性,收购企业弄虚作假的空间就几乎没有了。

当然这个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关键在于数据库建立涉及的范围太广(全国约有1.8亿农户)、业务复杂,必须得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数据不全或不真实都没有使用价值。较理想的做法是如果中央及地方政府能建立一个全国范围内的农业信息数据库,将税务部门的业务需求考虑进去,或与税务部门共建共享,这样难度会降低,数据也有使用价值。

出,有虚假收购行为的企业,它的有些大额资金往来只是做假帐的需要,根本不存在,怎么能有银行的单据呢?所以它的这些所谓“资金往来”,不管是几万还是几十万,证明的原始单据只有一张借据或者收条。当然帐上这些往来对象的姓名大多也是编造或冒用的,明显一点的是挂老板或其亲属的户头。

二是现金科目帐务混乱。财务会计制度对现金的管理和核算要求是很明确、很严格的,但有虚开行为的企业难以遵守也不会遵守这些规定。比如,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的规定收支现金,根据业务需要核定库存现金余额,超过库存现金限额的部分应当及时交存银行。而它的现金收支业务中大额的虚进虚出部分,没法通过银行存款的进出反映,只能在现金科目上反映,所以在帐面上很容易出现大额的现金余额或负数;再比如,企业应当设置“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笔登记。而虚开的收购发票行为涉及几个环节,很难按正常程序走,否则真假业务自己都容易搞不清。一般都是集中补做。如果现金日记账是按规定逐笔登记的话,补做的痕迹就很明显。企业不会这么傻,有三种办法可以掩盖:一是真假两本帐,真的自己用,假的应付检查;二是不逐笔登记,一段时间汇总登记一次,鱼目混珠;第三种方法最彻底,不记现金日记帐,只是在总帐上汇总记载。

三是产品成本中材料耗用比例较正常企业高。由于虚开的原材料成本最终要进入产成品成本,所以如果拿几个有同类业务的收购企业进行比较,看相同的一段较长时间内(比如一年、一个收购季节),各自的材料耗用占产品成本的比例,那么有虚假收购行为的企业或虚开行为严重的企业的比例无疑要比其他企业高。

农产品收购发票的各种违法行为能给违法企业带来很多利益,但其对国家对社会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是偷逃国家税收。特别是虚开行为对几个主体税种都有冲击。

1、增值税。多开发票就可以多计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就可以少交或不交增值税。更有甚者,一些收购企业一边多开农产品收购发票进行抵扣,一边向其他企业大肆虚开增值税发票,把危害向外扩散,严重破坏了增值税的税收链条。对于出口企业来讲,多开收购发票则能多享受国家的出口退税。

2、企业所得税。虚增的原材料不仅多抵扣增值税,还进入企业成本,减少企业利润;虚假的借款不仅掩饰了虚开行为,还可以冠冕堂皇地在税前列支利息,这样一来,企业所得税还能有多少?所以我们在一些地方会看到,有的企业甚至是当地的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办得红红火火,销售连年扩大,帐面上却连年亏损。

其次是破坏征管秩序。农产品收购企业的所有收购业务中,一部分是直接向农户收购的,另一部分是通过个体经营者、其他收购企业等途径间接收购的。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比例。有的企业座落在农产品产区,农户直接向企业出售农产品价格高,直接收购的比例就高;有的企业对外地农产品依赖性强,间接收购的比例就会高一些。由于前面所述的原因,有很多收购企业会将间接收购业务(应由出售方提供发票)处理为直接收购业务(向出售方开具收购发票),这使得大量的农产品经营者逃避了税收监管。

第三是有害公平竞争。农产品收购发票开具上可变通操作的巨大空间,让一些不守法企业获得了非法的税收收益。如果剔除其他因素,这种非法的税收收益使得不守法的企业在同业竞争中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而守法经营的企业越来越处于劣势。经济学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理论认为,真币和假币如果能同时在市场上通行无阻,那么假币就会逐渐在市场上取代真币。同样,如果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的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遏止的话,那么我们的税收政策就成了不守法企业的“竞争手段”了。长此以往,自觉守法的企业将越来越少,违法的情节会越来越严重。

二、加强管理的思路及建议。

问题出在哪里?以笔者浅见,出在农产品发票抵扣政策的制度设计上。农产品发票抵扣政策本身很正确,能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深加工,能促进农(林、牧、渔)业的发展和农(林、牧、渔)民的增收。但它规定的抵扣条件太简单了,就是企业自己说了算,规范的企业能做到,不规范的企业更能做到。它似乎有一个理想的前提就是所有的企业都有较为健全的内部控制,都能自觉遵守税法。政策层面更多的是规定不允许企业怎样做,却没有好的办法让它无法做;税收征管只有事后处罚规定,没有有效的事前预防机制。

解决的办法是什么?笔者以为可以从增值税发票管理的成功经验得到借鉴。应该说以前增值税发票违法犯罪现象也是层出不穷,大案要案屡见不鲜。税务机关怎么加强管理、怎么加强宣传,司法机关怎么惩罚犯罪分子,仍然不能有效遏止。直到金税二期的推行才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金税二期的本质是利用科技手段,加强对企业的外部信息制约和事前预防。企业不是仅凭自己提供的内部信息就能证明涉税行为的真实性,必须要和外部信息互相印证才能被视为真实有效,提供虚假信息并得到认可的难度非常大。光靠自己说了不算,自己想不守法都难。最近的一窗式管理、运输发票的管理也是延续了这个思路,强调外部信息制约,强调事前预防。

虽然农产品有其特殊性,但只要认真研究其特性,外部信息制约和事前预防的思路还是可以用于农产品发票管理的。笔者认为,要最终达到基本杜绝农产品发票违法行为的目的可以分两步走。近期目标:改变农产品发票抵扣条件,利用银行支付环节加强对企业的外部制约,加强税务机关对收购发票信息的利用和查核。中远期目标:建立全国农产品信息数据库,将收购发票管理纳入金税工程系统,进行信息比对。具体说:

(一)实行不付款不抵扣的制度。与其他行业不同,实行不付款不抵扣的制度在农产品收购行业既有可能也有必要。农产品收购面对的是大量农户,真正的收购行为一般都是支付现金,很少有拖欠的,除非出现买方市场或垄断的情形,但在这种情况下实行不付款不抵扣的制度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利益。

(二)企业在银行开立收购专户,收购款直接从专户上划转进农户的储蓄户,企业不得直接用现金支付收购款。开立收购专户的好处就是将收购资金与其他经营资金分开,收购专户的资金专门用于收购,每月的对帐单可以清楚地看出企业的收购资金实际支出是多少。规定企业不得直接用现金支付收购款而是从专户上划转的好处是防止企业利用虚假的资金支付虚开发票。他只开一张发票没用,必须得有银行的资金支付记录,银行是不会帮他做假帐的。

从专户上给农民划款的方式有两种选择。一是参照银行代发放企业工资的做法,由企业会计按收购发票逐笔开具转帐支票(代发工资是汇总开具),农户持转帐支票到银行将货款转入自己的储蓄户。这里要指出的是必须使用转帐支票,而非现金支票。转帐支票只有在转入储蓄户后才能提取现金,那么在储蓄户上就有了记录,必要时税务机关可以按法定程序进行检查,直接支付现金就难以核实了。这种方法有它的优缺点:优点是操作起来难度不大;缺点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会计人员的量非常大,特别是在收购旺季;另一方面是农户没有取得发票的主动性,只要支票不要发票,支票和发票很可能产生不对应的情况从而形成新的征管漏洞。

第二个选择是在收购发票中增设一联与支票功能相同的银行付款联,收购专户的资金只能凭该联才能支付。这个方法可以真正让企业象重视增值税发票一样重视收购发票。农户会主动要求开具发票,不索要就拿不到钱;企业也必须提供发票,企业不从专户上付款、不提供发票就无法抵扣。它能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既解决了企业会计人员量大的问题,又让发票和支票绝对一一对应,还能保证收购资金支付的真实性。当然这条措施最大障碍在于它不是税务机关就能决定的,必须得到金融部门的大力配合。票据法第一百零九条明确规定:汇票、本票、支票的格式应当统一,票据凭证的格式和印制管理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但是这个办法的实施效果要优于上一个办法,即便一时不能到位,也应作为一个努力的方向。

(三)改手工开具为电脑开具,改进对收购发票信息的利用效率。收购发票手工开具的最大缺点就是对发票所记录的信息不能充分利用。因为发票的使用量都很大,要汇总统计发票的某一项信息量大又容易出错。可以开发两个软件,一个是企业开票的软件,另一个是税务机关接收分析的软件。企业在电脑上开具收购发票,开票信息形成并确认后,企业不能在电脑上任意修改。下月初企业将上月开票的电子信息通过一定方式(ic卡、软盘、因特网等)传递给主管国税机关。主管国税机关的软件不仅能读取企业上报的数据,还要具备较强的查询功能,比如对某一农户根据其身份证号或姓名查询他在一段时期内出售农产品的数量和金额,便于税务人员查核。在手工开票的情况下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以上三项措施表现在申报环节就是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收购发票电子信息和银行划帐清单或对帐单,作为抵扣的凭据。条件成熟时可以由税务机关从银行取得企业收购专户的电子信息,与企业报送的电子信息自动逐笔核对,两者一致可以计算抵扣进项税。

(四)收购发票信息核查和协查。上面的办法不能自动预防另外两个问题,一是扩大对象和范围开票;二是企业冒用农户的名义虚开收购发票并将资金从收购专户转出用于其他用途。这时税务机关的分析软件就可以发挥作用了,税务人员可以利用分析软件对收购发票进行核查和协查。税务人员先按某一口径比如收购数量、收购价格、农产品品名等,筛选出一定比例的异常户:收购价格偏高的、收购数额偏大的、同一销售者多次销售的等等,再对这些异常户进行核查。核查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果怀疑企业冒用农户的名义虚开收购发票的,可以向该农户发出信函或到实地询问,求证该农户是否出售了企业申报的农产品,数量、金额是否一致;如果怀疑企业扩大对象或范围开票,可以向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证实该户是不是农产品经营者,还可以到实地去勘察。由于软件统计筛选作用的发挥,使得核查能有的放矢,很有针对性,容易取得实质性的成果,从而能有效地弥补银行环节制约的不足。

有些农产品不一定限于本地流通,有的甚至是在全国范围内流通。那么对于企业外出收购和外地农户、经营者来本地出售农产品的信息,主管国税机关就难以核查了。必须象增值税发票一样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协查制度,将核查的委托异地国税机关进行。协查的数量、内容和回复时间必须有明确的规定。

近期目标的实现可以大大压缩企业违法操作的空间,但它对于少量的虚假开票、扩大对象和范围开票难以杜绝。这一方面可以通过对违法企业的查处来警示其他企业,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实现农产品发票管理的中长期目标来解决。

(五)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农产品信息数据库,将收购发票管理纳入金税工程系统,进行信息比对,以农户产量核对企业收购量,最大限度地杜绝虚开现象。这是在实现农产品发票管理近期目标的基础上努力的目标。农产品信息数据库按年采集和维护,对象是全国范围内所有生产农产品的农户,内容包括农户姓名、家庭成员、农田(水面、牧场等)面积、预计年产量,在收获季节根据各地的年景将预计年产量乘以一个系数来确定实际产量,这个实际产量是确定各农户出售农产品数量的基数,所有企业收购农产品的信息都要与之核对,一个农户出售农产品,不管是一次出售还是分次出售,不管是在一家收购企业出售还是在多家收购企业出售,不管是在本地出售还是在外地出售,都不应超出这个基数。收购的对象也应该在数据库范围内。数据库里没有记录的农户出售农产品和超基数出售农产品都应由税务机关进行检查。这样以农产品的源头信息来确定收购信息的真实性,收购企业弄虚作假的空间就几乎没有了。

当然这个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关键在于数据库建立涉及的范围太广(全国约有1.8亿农户)、业务复杂,必须得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数据不全或不真实都没有使用价值。较理想的做法是如果中央及地方政府能建立一个全国范围内的农业信息数据库,将税务部门的业务需求考虑进去,或与税务部门共建共享,这样难度会降低,数据也有使用价值。

我眼中的新农村(实用16篇)篇十二

随着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一四六小”的增值税管理基本思路,加强农产品收购发票管理已成为当前国税机关征管工作的一个热点。从新税制实施以来,总局下发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农副产品收购凭证管理的相关文件,对加强税收管理、防范和遏制偷骗税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这并些规定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利用农副产品收购发票进行偷骗税的问题。农副产品收购发票管理有何难?能否有治本之策?笔者带着这些问题,对总局下发的一系列规定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深入实际,结合企业用票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企业违法使用收购发票的方法五花八门,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形:

1、虚假开票。虚假开票可分三类:一是无中生有虚构收购业务,根据当月的销售和偷税、骗税的需要随意填开,出售人、收购的产品、收购金额、支付款项都是虚假的;二是将应取得而未取得发票的购进非农业产品或劳务业务开具相同金额的收购发票入帐;三是将虽已取得发票但无法抵扣的费用或超出税法列支标准的费用开具相同金额的收购发票入帐。在违法使用收购发票的几种情形中,虚假开票的比重最高,危害最大。

2、调节开票时间。有的企业在本月的应纳税数额较大时,把开具收购发票的时间提前,在下月开票时调整,自行调整纳税时间和金额。

3、扩大对象和范围开票。现行税法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的对象是农业生产者,范围是自产农产品。对销售外购的农业产品和外购农业产品生产、加工后销售的仍然属于税法所列举的农业产品,以及非农业生产者(包括个体经营者和经营单位)销售农产品,不属于免税的范围,因此也不得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

但在实际操作中,收购企业对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经营者的划分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是客观上不易划分,千家万户,都是带着一张身份证来出售农产品,收购人员无法甄别;另一方面,收购企业即使知道对方是农产品经营者,正常情况下也不会让对方提供发票,因为要对方提供发票,对方很可能提出提高收购价。有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的收购企业,对农产品经营者存在着货源上的依赖关系。这是目前绝大部分农产品经营者无证经营的主要原因。

4、汇总开票和补开票。有的收购企业认为开收购发票给农业生产者太麻烦,特别是在收购旺季人流量大、单笔收购金额小的情况下,逐笔开票既容易出错又无必要,不如一边过磅一边付款省事。至于抵扣发票,事后再选择一些大户汇总填开。还有的收购企业到外地进行收购,不按规定到当地国税机关申请领用收购发票,而是回来以后根据收购数量、收购金额补开发票,发票上农民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一般都是编造的或冒用本地农户的。

企业在发生上述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还要对付税务管理人员的审核和稽查人员的稽查,那么在帐务上肯定不会实事求是地进行反映,总要进行一些所谓的`“技术处理”。

以虚假开具收购发票为例,企业财务具体操作方法一般是这样的:首先是虚开收购发票,根据发票金额编造收购码单、入库单,同时做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现金。

帐面减少的现金怎么办?有的是实际库存现金随之一起减少,直接装入老板的口袋;有的则不减少实际库存现金,以假借款的形式平帐:

借:现金。

贷:短期借款或其他应付款等。

如果虚开的数量大,“现金”科目贷方发生额就会相应虚增,这时如果假借款的会计处理不及时,则在现金日记帐甚至总帐上会出现现金科目余额为负数的情况,所以有的企业干脆不通过现金科目核算,直接挂往来帐: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帐款。

有的企业长期这样操作形成大额的应付帐款或其他应付款余额;有的企业则在“应付帐款”余额过大且有一定帐面现金的时候,做一笔假还款分录:

借:应付帐款。

贷:现金。

同样这时的现金又进了老板的腰包或再以假借款的形式平帐。这是第一步假收购。下一步是进入生产成本,会计根据销售额的大小,将全部或部分虚假收购的原材料编造材料领料单等内部会计原始凭证,混在真实的原始凭证中一起进行核算,计算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有的小企业就更省事了,实际使用的是一套内部凭证,记帐时再另编一套。当然,这种手法不是收购加工企业的“专利”。

进入成本核算这个“大口袋”后,虚假收购行为在帐面上似乎就被“抹平”了,但假帐毕竟是假帐,总有一些不同于真实帐务处理的特点:

我眼中的新农村(实用16篇)篇十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发展农村的'重要战略,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当下农村地区的环境由于诸多因素而不断的恶化,尤其是农村的固体废物.如果没有良好的管理,经济再发达也不能称其为新农村.所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农村固体废物管理.

作者:兰文王作者单位:福建省废物管理中心刊名:中国集体经济英文刊名:chinacollectiveeconomy年,卷(期):“”(7)分类号:x3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固体废物管理对策

我眼中的新农村(实用16篇)篇十四

新农村建设中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思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起步之际,通过对**县农村实际情况的调研,我们认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所在,也是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一个新课题。2005年我县农村人均年收入为3251元,虽然同比增长了7.8,但距全市平均水平和建设新农村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当前农村还存在一些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收入是重中之重,当务之急。

1、农业产业结构有待调整。由于种植习惯和农民认识等原因,农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大部分还停留在传统农业上,农产品与当前市场需要存在不适应现象,难以实现农业收入的较快提高。

2、农业投资能力有限。政府投入能力较低,村与乡集体普遍存在积累不足,农民小规模和分散式的经营方式,决定了农民投资十分有限,只能集中在短期投资上,主要是当年生产费用的支出,包括化肥、农药、种子、地膜等。近年来,由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相对较缓,农民的收入预期不高,用于扩大再生产的中长期投资更是少之又少,生产性投资下降,使农民收入增长遇到了很大的挑战。

3、农村市场发育程度较低。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县农村市场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现阶段的农村市场仍存在许多不足,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一是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环节过多,造成流通成本升高,农民在经济生活中利益损失严重。二是市场流通交易不够规范。产、销没有形成规范统一的整体,相对比较混乱。三是市场机制运用的效果不理想。以市场调查和预测为指导的结构调整和农作物品种改良等工作进展都相对缓慢。对农资价格与质量的市场调控也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4、农产品科技含量低。一般农业科研都把重点放在提高农产品单产、增加农产品总量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难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大多数科研集中在产中阶段,产前、产后科研力量薄弱,农产品加工、贮运等可大幅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科研成果不足。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慢,转化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5、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户的生产比较分散,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组织机构较少。虽然我县已经建立了三胜水稻合作社、养鸡协会等合作组织,但大部分农户还处于分散经营状态。

6、农民素质相对较低。由于“一免两补”政策的执行,种地收入相对提高,导致一些农户让孩子上到初二左右就辍学回家务农,能上高中或职业高中的更是凤毛鳞角,加之原来农民的总体文化水平较低,导致大部分农村农民增收致富能力差,增收渠道窄。尽管政府和学校做了多项努力,效果也不太明显。

二、增加农民收入的几点对策。

第一,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挥资源优势,在增强市场竞争力上增加农民收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同时,着力优化种养业结构,加快“主辅换位”进程,引导特色经济向多元化、规模化发展。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让农业生产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使农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不断拓宽产业化经营领域,针对现有资源和和市场需求,重点培植一些加工型龙头企业,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运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农民增收打好基础。

第二,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在创设优良环境上增加农民收入。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引导农民提高生产性投资的比例。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设施建设。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改善农民增收的基本条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严防农民负担反弹。继续认真落实和强化中央、省、市扶持农业发展的各项惠农政策。同时,要积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强化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责任、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逐步化解乡村债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逐步建立能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良好环境。

第三,大力培育农村市场体系,畅通流通渠道,从规范产销运作上增加农民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市场关系到农产品和农村生活用品的流通,这在农民收入的实现与使用方面起到直接作用。要进一步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切实保障农民利益不受损害。努力发展“订单农业”,把产、销有机结合,为确保农民收入提供保证。强化市场机制的运用效果,充分发挥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对市场和农业结构的调节作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眼中的新农村(实用16篇)篇十五

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管理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将村镇规划管理的编制工作得以完善化,要将城镇建设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得到完善。对于村镇的规划建设,要从大局着眼,协调乡村城镇间的关系,对区域设施实施统筹安排,让重复建设的现象能够得到避免,从而进一步的优化公共设施和配套基础设施。再有是将修编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工作能够得到加快,在建设水平上得到有效提升,在规划管理方面能够详细化[3]。对村镇规划管理要以人文本,相关的规划人员要能深入调查当地的农村发展历史以及文化自然背景等,还要将农村的调研工作积极完成,并发动居民参与其中,对居民的意见广泛听取,了解居民的真实想法然后进行规划。还要能够对相应的解决措施科学性的提出,坚持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编制能够适合农村自身发展的村镇规划。要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科学规划的原则,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选择最佳的发展模式。对村镇规划管理要能进一步的强化,从而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规划过程中要放眼长远,在村容村貌以及整洁卫生等方面充分重视,从而来建设农村的文明环境。从具体上进行落实,就是要从卫生、经济、给供水等方面综合性的加以规划,做到科学合理安排,经济化的利用。在村镇规划管理过程中,要能够将监管工作得以有效落实,保证规划设计能科学合理的实施,在质量上得以保障。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村镇规划管理要在理论宣传上做足,在当前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下,要善于将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加以应用,在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下进行宣传村镇规划管理的具体化措施和重要性。通过自身知识的储备能力的加强,就能为实际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4]。不仅如此,还要对村镇建设规划管理的职责进行强化,以及对村镇建设工作的科学论证以及工程建设跟踪指导进行有效强化,只有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和措施的实施,才能够真正的保障村镇规划管理的目标实现。

3.结语。

总而言之,处在新的发展时代,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开展会对农村的面貌以及经济水平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加强农村的规划管理的理论研究,就能对实际的操作进行指导,为新农村建设发展提供有益的发展思路。此次主要从新农村建设的村镇规划管理的现状以及相应措施实施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分析,希望能有助于实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成文,包研平.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监测指标与方法完善探讨[j].时代经贸.(03)。

[2]张春光.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j].理论学刊.(01)。

[3]黄晋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城镇化进程的对策[j].生产力研究.2014(06)。

[4]刘孝诚,肖刚.小城镇建设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01)。

我眼中的新农村(实用16篇)篇十六

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的村镇规划管理现状来看,还有诸多层面存在着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村镇的未来发展不能准确的预测,以及比较大的规划在实施过程中有着很大困难,对实现规划目标村组干部没有充分的信心。过多不确定因素对人口规模生产的影响是比较突出的,而对于一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村镇,实现规划目标就有着比较大的困难。还有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没有比较有效的规划管理理论体系,当前的村镇规划管理中,还存在着自然演进的形式。主要是规划管理中建设发展速度比村镇规划管理技术理论发展要迅速,所以无法形成理论技术的有机结合[2]。还有是比较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规范,在总体的标准方面相对比较笼统,双重的标准在应用过程中就难免会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再者,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管理的资金方面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国家对村镇建设规划管理的资金扶持虽然在不断的改善,但从总体上来看资金缺乏的问题还依然比较突出,大部分还是依靠自筹。当前还有不少的村镇建设服务部门,基于资金的缺乏就不能请到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这对村镇的.科学规划也形成了阻碍作用。

相关范文推荐

    下雨的校园二年级(优秀22篇)

    优秀作文是一面明镜,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样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借鉴。站在教室前的走廊上,

    致校长的建议书(精选16篇)

    意见是对某一事物或问题提出的一种看法或主张,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我觉得我们应该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意见建议范例,希望可以为

    项目经营合作协议范文(17篇)

    经营是一种复杂而又重要的管理活动,需要我们在市场竞争中谨慎运筹。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经营,我们整理了一些实用的经验和方法,供大家参考。甲方:

    快乐的一次考试大全(17篇)

    优秀作文是注重细节和语法的准确性,能够展示作者对语言规范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欢迎大家一起来看看以下这些优秀作文范文,相信它们能够给你带来不少的启发和思考。

    我爱动物园三年级(汇总22篇)

    优秀作文是以准确的语言表达和丰富的内容展示给读者的一种文学作品,每个人都可以努力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自我优点缺点(实用22篇)

    优秀作文是展现作者才华和思维深度的重要表现形式,我们应该学习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范文,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创作出更加出色的作品。

    小学文明交通建议书(优质18篇)

    意见和建议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取得进步。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情境下的意见建议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希望能够给大家一定的指导和

    给校长环境保护的建议书(通用21篇)

    意见建议不仅仅是对他人的指责和批评,更是一种积极的思考和贡献,通过合理的建议,我们可以推动事情的改善和进步。在处理工作压力时,我建议大家要学会放松和调整心态,保

    校长建议书范文(17篇)

    通过提出意见建议,我们可以发现问题的根源,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意见建议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尊敬的李校长:您好!在这里我想和

    真令我高兴优选(热门15篇)

    优秀作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作者的观点和思想。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一些优秀作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今天,老妈感觉身体不舒服,不想做饭了,这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