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实务课程体系中国际贸易论文(精选20篇)

时间:2023-12-13 作者:FS文字使者

贸易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实现经济独立和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各国贸易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对于全球贸易格局和市场格局的影响不容忽视。

高职实务课程体系中国际贸易论文(精选20篇)篇一

职业技能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核心环节,是专业与就业之间“服务”与“导向”关系的具体体现。这里谈的职业技能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是人在职业活动范围内需要掌握的技能。职业技能的养成与知识的掌握截然不同,知识的掌握可以通过讲授或灌输来实现,技能必须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或模拟条件下的实际操作中进行训练和培养。熟练的技能必须在长期不断的练习和实践中才能获得,高水平的技能更需要在有意识的实践和培训中,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巩固和提高。从就业导向的角度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也是反映本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互动关系的过程,集中体现着幼教行业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因此,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体系既是当务之急,也是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一、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体系的理念。

高职实务课程体系中国际贸易论文(精选20篇)篇二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过程的学科,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技能,并且培养良好的专业素质。尽管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断丰富,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实践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目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

以往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通常以理论教学为主,而忽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直接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理论知识,但一到实践中就会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而用人单位也普遍反映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1教材内容注重理论知识,更新滞后。

多数高职国际贸易实务教材过于强调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内容的重点集中在理论阐述上,在实际运用方面却很少提及,一般都是通过案例引出概念,概念引出理论,最后再利用理论分析案例。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疲于对大量的概念、理论的记忆和理解,导致多数学生学习时都不主动去思考如何做一笔完整的进出口业务。而有些教材内容则滞后于国际贸易政策,没有随着国际形势而变化,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1.2缺乏双师型教师。

目前,很多高校缺乏既精通国际经贸知识又熟悉进出口业务操作的双师型教师,因为多数主讲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师是毕业后直接加入到教师队伍的,他们没有外贸实践工作的经历,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过度的依赖于课本,照本宣科,教学内容显得较空洞。

1.3实训。

由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技术性和实务操作性较强,所以除了理论教学之外,实践性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而很多学校贸易实训的硬件设施薄弱,学生不能体验外贸业务中商品进出口的操作过程。当然,也一些院校购买了国际贸易实训平台软件,但是从使用效果上看不尽如人意,学生在实训前,通常没有做好准备工作,根本不清楚业务流程,很多学生只是当作好玩,实训达不到既定的要求。

2.教学方法。

2.1方法传统,单一。

很多老师在教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过程中,一般都把教学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理论的研究上,他们要求学生针对教材当中的知识点,通过做笔记和练习题的模式来进行学习。虽然很多老师上课都会采用多媒体设备,比如使用ppt课,也会列举案例、提问学生和要求学生分组讨论等。但有的教师使用ppt课时,课件不够生动,加上课件承载的内容多,教师不注意与学生互动,只顾自己讲,学生学习会觉得容易疲劳,不能激发出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

2.2全中文教学。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具有很强的涉外性和实践性,该课程与英语紧密联系,其中合同条款的磋商与订立、信用证的开立、审核与修改、提单、汇票、商业发票等出口单据的缮制等都要用英文来完成,因此对英语水平有较高要求。如果该课程继续采用全中文的教学模式,将不利于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很难将理论结合实践。

3.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多数高校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单一,期末笔试的卷面分数在学期总评成绩的分值比例较高。而通常笔试的考试内容偏重于知识记忆,有的任课教师甚至在考前划重点,缩小复习范围,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能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一些误区,认为只要卷面成绩高,就算学好了实务课程,就会忽视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实践性训练,这对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十分不利。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措施。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1.1选择合适的教材。

在教材的选择方面,应该尽量选择一些最新版本的高职高专教材,这些教材往往比较注重实践操作,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而针对那些还没来得及纳入到教材内的新出台的政策、法规及规则,则需要任课教师及时通过网络搜集最近资料,并穿插在课堂教学中,作为对教材的补充。

另外,鉴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涉外性特点,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选择双语教材或英汉对照教材,这样有利于学生加强对专业术语的学习、掌握和应用。

2.加强师资培训,丰富师资队伍。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由于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更需要同时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职业技能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高校应鼓励教师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利用寒暑假或者业余时间到一些外贸企业做兼职,或者挂职锻炼。通过直接参与进出口业务的实际操作,可以使教师更好地将教学内容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同时也可将企业实际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另外,高校还可以请企业或有关部门(如海关、货代公司、银行等)的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或作为兼职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操作性强的业务以及最新、最前沿的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信息和动态。

3.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首先,高校应加强校内的实训室建设,购买用于贸易实训所必须的硬件和软件,使学生在实训室中通过贸易实务模拟实验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通常,实验项目和内容的设计应尽量模拟真实的外贸业务流程,比如可以从商务谈判开始,然后是签订合同、备货、运输、保险、商检、报关、结算,最后是索赔和理赔。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进口商、出口商、生产商、进出口地的银行、保险公司等角色,来完成一项进出口业务的流程。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仿真的贸易环境中锻炼谈判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处理相关业务的能力。虽然目前很多高校的正在使用的国际贸易模拟软件可以模拟外贸业务流程和场景,但它毕竟是一个虚拟环境,和外贸公司实际工作仍有很大差距。要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目标,就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应进行校外实训。因此,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可以选择当地进出口公司、货运代理公司、外贸代理公司等单位作为实践教学的基地。同时,也可以带学生到海关、码头、运输公司等参观学习,使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渗透结合。

2.教学方法多元化。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老师应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原则来组织教学活动。目前,创新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结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特点,结合一些方法展开多元化的教学:

2.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克服传统的教科书式教学方式的最好方法,它可以增加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讲授该课程时可以采用两种案例展开教学。第一种,每讲完一个知识点,找一个和该知识点相关的经典案例让学生分析。这种案例一般短小精悍,可以根据内容需要灵活使用,在讲解知识点时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时还能短时间内调节课堂气氛。第二种是综合性案例,这类案例往往涵盖了较多的知识点,一般可以在讲授完某一章或几章内容的基础上,运用这种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让他们积极发言。这样能够综合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模拟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通过设定的外贸人物角色设计案例,把学生引到实务情境,动态、立体地传授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教学中许多难以理解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模拟真实的贸易环境,在不同的情境下,要求学生完成各项任务。比如在运输、保险、信用证环节的讲授中,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布置学生做情境演示,每个小组选定一个合适的案例,小组每一名成员充当一名当事人,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每一小组在进行展示时,其他小组可与之进行互动。通过这种情境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团队合作,强化专业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

3.采用多元化的考核形式。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考核要改变一张考卷定成绩的简单模式,应该结合该课程教学方式的改变,考核内容也可作相应增加,除了传统的平时分和期末卷面分之外,还可以增加实训分、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教学中的表现分等。其中平时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出勤、作业及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实训分则考察学生在实训室里操作国际贸易业务的情况;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教学中的表现分主要考核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团队合作程度;而期末卷面分则主要考核学生对一些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各项考核内容的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

三、结论。

伴随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发展,社会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不断赋予新的要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应从如何培养应用型的国际贸易人才出发,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

文档为doc格式。

高职实务课程体系中国际贸易论文(精选20篇)篇三

课程体系构建应坚持以市场需求状况调查分析为主要依据:

(1)要考虑与区域行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适应度,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要求的符合度,以此提高课程体系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切实做到以市场化促进课程体系建设的标准化,以信息化带动课程体系建设的现代化。

(2)要进行规范化的人才素质需求分析,准确把握专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短、中、长期需求态势和现代幼教职业的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国内外同类院校相关专业技能课程体系发展的历程、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态势,认真分析校本专业建设的优势与劣势,市场需求不多、对就业作用不大的课程应坚决取消。

高职实务课程体系中国际贸易论文(精选20篇)篇四

我院工程监理专业从开始招生,被定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为搞好建设重点进行教学改革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与职业竞争力。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就是课程体系建设,只有依靠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才能完成构建符合我院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我院工程监理专业构建的课程体系,主要面向建筑质量监督部门、工程监理公司、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建筑施工企业等企事业单位,优化课程体系,以岗位能力为主导改革教学内容,着重技能培养。以就业导向、实践能力来重构课程体系,注重以培养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为主的理论课体系和实践课体系。依据实用、适用的原则调整教学内容,将传统课程进行适当调整,基于工作过程开发新课,适当删减课程内容,将理论知识重组融入工作任务中,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实际工作任务作为引导,进行实践教学,注重可操作性、实用性,培养学生在日后工作中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天津滨海新区建筑行业及工程监理企业的走访调研与行业企业专家、工程监理专业毕业生的座谈,结果说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面向建筑行业,培养具有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的能力,具备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安全管理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可在建筑质量监督部门、工程监理公司、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建筑施工企业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技术及管理工作。我院工程监理专业主要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法,经过实践探索,合理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逐步贴近建筑监理行业和企业实际工作任务,教学效果改善显著。工程监理专业实行“工学结合,德学同步,技能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专业教学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专业能力初步培养阶段(第一、二学期)、第二阶段为专业能力强化培养阶段(第三、四学期)、第三阶段为专业能力综合提高阶段(第五、六学期)。(1)专业能力初步培养阶段课程:《经济数学》、《大学英语》、《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装饰材料》、《安装工程识图》等课程。(2)专业能力强化培养阶段课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程概预算与投资控制》、《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工艺》、《工程合同管理与招投标实训》、《安装工程造价实训》等课程。(3)专业能力综合提高阶段课程:《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工程建设进度控制》、《工程经济学》、《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等课程。我专业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注重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与能力素质的提高,将工程监理专业三年的课程重新整合成新的课程体系,并将工程监理的职业精华“三控、三管、一协调”贯穿其中,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根据用人单位反馈意见和企业需求,对专业课程进行适当调整、补充,与时俱进才能满足行业、企业及用人单位的需要。

3工程监理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

在我院工程监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的地位与作用不容小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是指由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的设计中,对学习情境进行的重组和设计。核心课程建设中的学习领域是指具体体现完整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即原有学科体系中的课程。核心课程建设中的学习情境是指在职业的行动过程和工作任务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进行方法论和教学论和转换而构成的学习领域小型主题学习单元。学习情境也可以说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通过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这种新型课程设计,可使学生从不同的工作过程中去获取不变的思维过程及规律,从具体的个性中去获取一般的共性,并能够用抽象出来的共性和一般规律,去应对新的个性和具体,充分体现高职课程体系的特色。按照“工学结合,德学同步,技能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依据工程监理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建设原则,结合工程监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及监理员的岗位需求,来建设工程监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其中核心课程包括:《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程概预算与投资控制》、《工程建设进度控制》、《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工艺》、《工程合同管理与招投标实训》、《安装工程造价实训》。以《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为例,依据建筑工程施工图会审这一典型工作任务来构建新的学习情境,该课程为《建筑施工工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等其它专业核心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每个学习情境都是完整的独立的工作过程,其中的难度与深度逐步提升,但它们仍属于同一工作领域,操作步骤类似,可以进行对比。因此通过设置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学习任务是由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合作完成的,选取建筑工程中具有代表性、可操作性的实际工作情境,并能真正做到理实一体的工作任务,就是能够作为学习性的工作任务,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根据任务要求,分组组成团队,结合真实的建筑工程图纸,根据工程类型与要求查阅相关资料或图集,在分专业研讨的基础上制定方案,结合工程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等组织工作实施,最后经过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总体评价等进行总结、反思和提高。完成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熟练识读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并可根据工程施工图的要求完成建筑构造实施任务,具备参与施工图纸会审工作的专业能力,能够更好的完成日后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任务。

4结束语。

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的改革,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能够增强实践性、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改变了原有的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再进行教条的理论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更好的将我院工程监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工作落到实处,将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工程监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理论研究彻底转化到实践教学中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我系的建筑模型实训基地在筹建过程中,预计在年底到明年年初能初具规模,并于明年正式在教学中投入使用,把模拟的“真实”施工现场搬到学校,使学生足不出校就能完成认识实践的教学过程,再配合现有的建筑工程实训室,教学过程能够真正实现“理实一体”,从理论教学到认识实践,再到学生动手操作,完成从学习到认知到实践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才能完成。将理论知识、团队协作、实训技能三者有机相结合,确保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能够顺利应用到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j].教育部职业枝长技育中心研究所.。

[2]俞建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对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实务课程体系中国际贸易论文(精选20篇)篇五

(一)职业素质养成和职业能力培养并重。

在与滑雪企业研讨的过程中,企业提出“企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对企业的忠诚度、诚信度和良好的执行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时不仅要强调提升职业能力,同时不能忽视职业素质的培养。构建课程体系时应关注职业岗位(群)的整体任职要求,通过公共素质领域课程和隐性课程培养学生职业素质,通过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提升学生职业技能,通过基于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和职业氛围的实践学习领域课程深化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

(二)精简整合理论知识,突出动手能力培养。

高职教育强调学生掌握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不要求学生掌握一门系统的科学知识,由此高职雪场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要精简整合。在理论课程门类上,要有所选择,以“适度够用”为原则,对相应课程进行整合和内容筛选。重点突出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仿真企业岗位的实习实训课程和真实岗位的实习课程,保证学生具有充分的实践训练机会,实现了校企零距离对接。

“工学结合,能力素质并重”的课程体系由公共素质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和实践学习领域三个领域组成(详见图1):公共素质领域突出学生基本素质养成和基本工作能力培养。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操作基础》、《实用英语》、《应用写作》、《企业认知实训》使学生养成基本素质,并对滑雪企业有初步认识,了解工作环境、性质和岗位需求。专业学习领域强调学生养成基本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能力。通过《滑雪场运营管理》、《雪场安全管理》、《雪场人力资源管理》、《雪场客户服务管理》、《雪场市场营销》、《管理沟通》、《企业模拟经营实训》等专业课程,使学生具备判断雪场事件、处理雪场日常事务,解决雪场基层岗位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实践学习领域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通过《滑雪装备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滑雪运动技术》、《顶岗实习》等课程,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岗位应变能力,完成学生实际工作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综合培养,使其从学生顺利转变为职业人。

(一)深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雪场经营管理专业发展的重要条件。雪场经营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有较大不同,学校很难在校内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模拟演练的机会。想让学生毕业就能与滑雪企业零对接上岗,从事滑雪服务、赛事组织和管理,进行雪场管理,就应该在学校期间对滑雪运动有基本的了解,对滑雪场有实地的考察和调研,对滑雪场的基本运营现状有较深入的了解。对学校来说,可以使学校充分利用滑雪企业的地理优势和设备优势,节约办学成本;对于滑雪企业来说,可以有效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为企业后续发展奠定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可以解决其实践能力、实习实训场所乃至就业问题。

(二)建立一支“懂雪场,会管理”的师资队伍。

强大的师资力量是雪场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我国培养雪场专业管理人才的渠道较少,现有专职教师均毕业自于管理类专业,虽然对滑雪场有一定了解,但没有参与过滑雪场实际经营管理工作,要保障课程体系顺利运行,必须改变这一现状,大力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我们采取“送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打破现有局面。“送出去”即教师每隔几年回到企业中去,接受雪场管理的最新理念,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始终与行业接轨。“引进来”即聘请经验丰富的滑雪场优秀管理人员为学生讲授专业课程、定期到学校作报告。

高职实务课程体系中国际贸易论文(精选20篇)篇六

高职职业技能课程体系需要体现务实性,应努力做到课程开发看实际,课程实施求实用,课程管理重实践,课程评估讲实效,强化课程开设的综合性和应用性。课程体系应按以下原则构建:

(1)公共课以“必需、够用”为度,主要发挥知识性、工具性两个功能,淡化理论推导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对理论成果的应用能力,注重教学内容的精选和更新,如《计算机基础》课程。

(2)专业课以“必知、必会’,为度,体现职业针对性。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不属于理论形态,而属于实用技术,具有应用性和实施性,专门课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组合课程内容或教学模块,注意把握时代特征,对内容相关联而又有交叉的课程应进行适当综合,如《幼儿语言教育》课程。

(3)实训课以“先进、实用”为度,根据专业方向进行定向开发,如《少儿舞蹈编排》课程。

内涵发展是职业技能课程体系改革的根本动力。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基本上沿袭高师课程体系的内容,其特点是专业实践课课时安排较少,这种课程体系的弊端在于实践课程附属于理论课程;课程设置重复交叉,主要验证理论知识点,学生对实践环节普遍不重视;理论知识程度偏深、新知识缺乏,培养出来的学生技能特长不过硬。如幼儿园开设了电脑绘画课,但一些幼教毕业生只会电脑打字、上网聊天,不会绘画、动画和课件制作;很多学生虽然学过英语,却无法胜任幼儿英语口语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必须突出内涵发展的理念:

(1)改革课程内容。学前教育对教师的职业技能和弹、说、舞、唱、画等艺术教育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要强化基本职业能力训练,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创造机会使学生接受基本能力训练,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能够真正满足幼儿园工作的需要,提高学生对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力,保证毕业后能独立开展工作。

(2)改革课程教学方法。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切实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是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如何教”比“教什么”更重要,课程要让学生懂得“怎么做”,并且“能做”、“会做”。

二、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体系的内容。

职业技能核心课程模块的构建。

职业技能核心课程模块的构建目的在于促成学生的职业技能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通过专门化、系统化的学习,促进职业核心技能的形成和巩固职业技能核心课程模块由四个主要模版构成:教学技能模版、音乐技能模版、舞蹈技能模版、美术技能模版,其中各科教学法,弹、唱、跳、写、画等课程为各模版的主要支撑课程职业技能核心课程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辅助.围绕幼儿教师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设计.要强调课程的综合化所谓“课程综合化”就是将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经过一定的调整、删改、补充,有机地重组为一门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如将思想品德、动植物、天文地理、自然等多领域的知识综合为《幼儿科学与社会教学法》课程.通过职业技能核心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用”、“会用”、“活用”。

职业技能选修课程模块的构建。

职业技能选修课程模块是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的有机组合.可有效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丰富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拓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知识面.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及进一步发展的渠道就业导向下的职业技能选修课程模块的设置要着眼于扩大学生的职业视野.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着眼于学生自我学习的知识结构,体现个性化教育的特色职业技能选修课程应是最灵活、最具个性的特色课程.职业技能选修课程的改革应增加专业对教学内容调整的灵活性.使课程的更新加快.从而有效加强课程的针对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不断提高.使学生掌握的职业技能特色更加鲜明。

职业技能渗透课程模块的构建。

职业技能渗透课程模块的构建就是加强理论教材与职业技能的联系.通过各门理论学科给学生提供综合技术基础知识.给学生以职业预备教育和职业定向指导.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的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理论课课时较多,专业基础课、理论课均需安排一定数量的课内实践环节。通过加强基础课、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渗透职业技能训练项目如学前儿童教育学课程的实践环节可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授课技能训练:幼儿园班级管理课程的实践环节可开展主题活动技能训练:幼儿营养学课程的实践环节可进行幼儿配餐技能训练等等有条件的学校可让学生边实验边听课,专业基础课、理论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应接近1:1.这样能更好地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职业技能渗透的效果更好。

职业技能实践课程模块的构建。

职业技能实践课程模块通过教学见习、课堂教学观摩与实训、毕业实习、毕业综合实践报告、礼会调查等环节实施。教育见习课程从一年级就开始安排.每学期一周,主要是到见习基地幼儿园见习。职业技能实践课程模块可分以下几个阶段完成:在新生人校后不久.安排学生到幼儿园感受教学环境.一年级第二学期见习班主任工作二年级第二学期见习教学工作.三年级第二学期全学期安排顶岗实习.同时.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和三年级第一学期均安排校内实训,观摩优秀课堂教学录像。另外.每个假期安排调查,完成实践报告。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身心与幼教事业保持“零距离”接触.使每个学生都能认真投入到职业角色或准职业角色的历练中职业技能实践课程模块改革的趋势是逐步增加实践课时量.形成以后期实习和顶岗为主.集中与分散并行的模式当然.各种实践环节应依据学科的序列与专业其他课程的有机结合.科学安排并贯穿始终。

高职实务课程体系中国际贸易论文(精选20篇)篇七

摘要: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要素,只有依靠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才能完成构建符合我院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本文结合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工程监理专业“工学结合,德学同步,技能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我院工程监理专业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案及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情况。

在工学结合、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中,其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的核心要素应当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为本,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要想以工作过程来构建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其课程教学内容应当与职业的主要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及工作目标相关,其课程教学过程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构建课程体系主要为了突出职业工作任务的专业性和应用性,为培养高职工程监理专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以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工程监理专业为例,就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及实施情况进行探讨。

1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意义。

与传统课程体系模式不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具有其独特之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中融合了核心岗位的工作任务,模拟岗位工作过程,结合专业知识进行课程开发与重组,明确工作过程在构建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专业课程体系的培养主线和培养基础分别是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实际的工作情景及工作过程是分不开的,高职学生的最大特点就是动手能力较强,在构建高职工程监理专业课程体系时,我们尝试适当增加模拟岗位工作的实践项目和内容,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工作过程动手操作、实践,完成从被动听课者到主动实践者的转变,真正做到理实一体,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工作的责任心,职业岗位能力不断增强,同时对于专业岗位的了解与专业技能的操作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符合企业对于专业岗位职责的要求,为毕业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做足准备。

高职实务课程体系中国际贸易论文(精选20篇)篇八

职业教育要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中,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实际操作能力为本位、以项目课程为基础的宽基础、活模块、多元化课程体系,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在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注重根据专业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设置课程体系,参照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全面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以实现现代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笔者所在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符合高职教育理念,构建了“六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培养人才。而目前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既掌握相关外贸知识,又具备实践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是:培养能熟练掌握商务管理业务流程,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与实务操作,熟悉国际商务管理惯例和国际贸易惯例,具有较强商务沟通和谈判能力、较强的商务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

这些变化都使得国际贸易实用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度地增加,造成国际贸易实用人才的供应短缺。由于高职院校开设该专业的时间不长,经验不足,加上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主要的不足如下:

(1)课程体系构建未体现“能力本位”的基本要求。专业课程设置仍是“本科压缩”型模式,采用传统式的三段式,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结构模式以及理论课、实践课的模块来设计课程体系,缺少综合性课程与职业性课程,无法体现职业能力培养的职业教育特色。

(2)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对职业能力的分析不适应企业行业需求,相应使得课程体系内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无法与企业行业对外经贸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要求相接轨。

(3)课程体系构建中未合理体理“教学做”一体化的工学结合模式,实践教学环节不足,实践教学的比例仍在40%以下。

(4)课程体系构建未遵循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没有分析各课程之间的关联关系,课程设置时间不合理,且未参照国际贸易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资格标准对所开设课程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2.构建课程体系。

鉴于以上在目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的不足,正确评估当前国际贸易行业人才需求状况,分析国际贸易岗位群定位,明确各岗位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能力要求,并根据以上依据合理构建“六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将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为外经贸企业和行业培养和输送具备较强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提供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课题组成员已经对国际贸易岗位群及其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能力要求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明确了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就业行业、岗位及核心职业岗位技能,因此对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已经有一个初步的框架假设,即拟构建“六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六位”即指根据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能力而设立的六个课程模块,分别是:基本素质与能力模块、专业基础理念模块、专业英语能力模块、专业技能操作模块、专业综合素质模块、专业拓展技能模块。六个模块中,基本素质能力模块与专业基础理念模块课程在人才培养初期开设,其他四个模块课程在各学期交错开设。

通过六个模块的课程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从经济环境分析到市场开发到合同签订和履行的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与素质,顺利完成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过渡。

(1)学生可以进行经济环境分析。学生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宏观认识经济社会;然后通过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对经济、贸易的初步认识,并能初步分析经济数据与经济环境。

(2)学生可以进行市场开发工作。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显得非常重要,在课程设置中通过专业英语能力模块及专业综合素质模块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素质,锻炼学生开拓市场的能力。

(3)学生可以进行合同签订与履行的实践工作。通过专业技能操作模块与专业能力拓展模块锻炼学生专业实操技能,并拓展学生专业所需的知识,从而完成从合同签订到履行的实践工作。

构建“六位一体”的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既符合职业岗位的需要,又适应高职教育的实际;既注重专业实操能力的锻炼,又强调英语能力与职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各项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实务课程体系中国际贸易论文(精选20篇)篇九

摘要: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综合型外贸人才,除了熟悉进出口贸易理论知识外,实践教学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从几个方面对中职国际贸易课程实践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有效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能有效地促进课程教学改革。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应用课程,财经商贸类专业中职学生毕业很多都要从事国际贸易相关工作,这就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理论,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操作技能。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具备综合职业技能,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中初级专门人才高素质劳动者,而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初级专门人才,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践,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但是囿于条件限制,很多中职学校都偏重于理论讲授,实践环节薄弱,与此同时,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意愿不强,知识转移能力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不利于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也不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这些方面就显得格外重要。结合《国际贸易实务》这一课程的内容和中职学生的特点以及所在学校的设备条件等可采取以下几种实践教学活动。

1多途径完善课程资源库,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教学。

通过搜集一些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案例、例题、习题、试卷、图片、表格、flash动画、电子课件、视频、网站微博、实践操作视频等资源,把各个教学模块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专业操作要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微课、微视频等形式,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使以前比较单调的教学内容更形象、更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国际贸易中一笔业务从洽谈到交易完成,涉及很多环节和相关机构,海关、物流公司、保险公司、商检机构和银行等,这就要求老师收集各相关业务机构的各种实物资料,包括各种单证、图片、工作场景等,丰富教学模块的内容,制作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或者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营造轻松、积极向学的课堂氛围,而通过学习,学生对国际贸易中涉及到的有关机构的功能、作用及如何到这些机构办理相关业务进行了解,缩短从学习到就业的适应性,更好地满足社会、企业的需要。

2选取适合中职学生认知特点的案例,构建情境教学环境。

中职商贸类教学中比较常用案例教学,对于没有实践经验的中职学生而言,使用恰当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重难点的深刻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借鉴实践经验,而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案例选择数量多、典型性较欠缺或者真实性差,不能准确体现出课程所学的内容。对案例的选取应多从生活中进行选取,由易到难,通过对身边案例的解读,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逐步引导到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实现知识迁移,对于涉及的知识点多的案例,按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将案例收集在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典型性。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应考虑选取此案例时学生的认知情况,及分析此案例时所需的知识储备,对讨论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引导学生提前查找、阅读、小组讨论相关资料,分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引导共同解读,最后归纳总结,实现教学目标。

3利用校内实训设备,加强模拟操作练习,巩固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结合课程内容进行角色模拟,使学生结合模拟情景和过程进行思考和学习。通过教学过程中模拟不同业务环节能够让学生产生配合的同时对相关业务流程有一个相对详细的认知,进而对制单技能和业务流程能够进行熟练操作。模拟操作完成后,可在教学安排中,使用实体单证,构建贸易工作场景,使学生建立起学习内容与实际业务的直接联系机制,学生在以前模拟学习中对流程有整体认识,强化认识,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模块在整个业务环节中处于什么位置,根据工作场景填制单证、报关等练习,如有疑问及时向教师咨询,师生共同探讨,以提出比较合理的解决措施,采用这种方式教学,使教学内容更为直观、实用,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丰富校内实训形式,邀请外贸业务相关专员、操作员等来校进行专题介绍讲演,为师生介绍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状况和新的进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时代接轨,并结合自身实战经验为师生展示自己的业务案例,结合国际贸易相关业务的动态为学生创造一个多形式、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国际贸易,并且对学习业务知识产生较强的动力,激发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

4推进校企合作,实现校内外无缝链接。

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对校内实训的空白进行填充,作为校内实训课程的延伸,同时也是对于学生国际贸易课程相关知识的再检验。通过校外实训教学可以使学生得到锻炼,对其在校内总结和发现关于该专业相关实际操作的领悟进行再整理,同时也对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通过校外实训教学给以客观评价。教学的相关任务来源于真实的工作业务,在完成校内实训教学任务的学生能否达到实训岗位的工作任务要求,是对校内教学成果的一个检验,而结合校外实训过程中学生的总结、教师的反馈及企业的反应是对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改进,完善教学各方面设置的最佳依据。加强校企合作联系,教学中定期或不定期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教学实习,进行部分外贸业务环节的实践操作,既可以加强学生与企业的密切沟通,为企业培养实用人才,又可以让学生早一点参与国际贸易相关工作实践,实现学习与就业无缝对接。

5为学生建立社会实践档案,发掘学生潜力。

将学生的课余社会实践(社区服务、课余兼职)纳入实践教学,根据学生社会实践的岗位,建立社会实践档案,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不断地发现新问题,吸收新知识,从而实现其技能的逐渐完善和提高,通过社会实践还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潜能、兴趣,为未来发展打好基础。学生的社会实践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校、老师与企业(社区)负责人要建立有效沟通机制,鼓励、引导学生进行专业以及实践课程的选择,关注社会热点、时事,学校积极为学生联系企业,为学生创设环境安全、实践有效、有益的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实践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实践结束后,收集学生实践与企业(社区)反馈信息,进行校企交流实践总结,讨论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教师作为指导者,要引导学生能将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与创新精神,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建立评价体系,对于实践完成好、企业反馈好的同学给予奖励,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要以培养高素质的外贸操作人才为宗旨,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模式,把实践教学作为加强学生操作能力素质训练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动脑深思在不同的国际贸易活动中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积累经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职实务课程体系中国际贸易论文(精选20篇)篇十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核心技能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关系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然而,目前高校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整体设计、组织实施、管理评价诸多环节,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和主客观制约因素,笔者借助课程建构原理,对本课程的改革提出相应的思考和探索.

作者:朱选良作者单位: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刊名:企业家天地(下旬刊)英文刊名:worldofentrepreneurs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课程建构国际贸易实务改革

高职实务课程体系中国际贸易论文(精选20篇)篇十一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一般分为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两种。高技能实际上是心智技能发展的高层次,是借助一定的知识、技术原理在头脑中以合理的程序进行的完善化与自动化的活动方式。以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为着眼点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体现如下特征:

(3)个性化专业技能选修课的开设。由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面向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具有较为明显的职业定向性和地域性,因此还要根据当地幼教的具体情况进行职业技能分析,开设特色专业技能课程,使培养的人才更具有个性。

高职实务课程体系中国际贸易论文(精选20篇)篇十二

1.目前高职类《国际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计划及教材基本上均照搬普高教育模式,偏重理论教学。纵观高职类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大纲和教材,大多数虽然在局部内容上对普高的计划和教材有所扬弃,更注重实践性,但体系上仍然是普高计划和教材的翻版,在实际教学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太理论化或不实用的问题。

2.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往往以理论为中心,教学方法单一,案例教学,互动教学应用不足。学生只能凭想象力,理解力去掌握,导致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掌握得不灵活,不牢固,对课程的学习兴趣降低。

3.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实习实训基地和实习的平台。传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没有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学生缺少体验进出口业务操作过程的机会,造成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差,很难全面系统规范的掌握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导致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业务中,缺乏外贸业务实际操作技能。

4.严重缺乏双师型教师,师资队伍满足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业务操作能力。可是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就进入高职院校做老师,根本没有外贸实战经验,讲起课来只能是纸上谈兵,使教学效果明显下降。

5.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脱节。职业资格证书是以职业资格为导向的社会考核,即是检验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毕业生是否具有实用型人才类型非常重要的标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并没有把教学与考证结合起来。很多学校也没有制定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的相关制度,导致学生只学课本,与职业技能相脱钩。

高职实务课程体系中国际贸易论文(精选20篇)篇十三

针对开学初自主选择田径课程的36个学生进行测试,测试项目包括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终身体育意识等方面。实验得知学生的身体素质各方面差别较大,据此把课程班学生分为:速度提高组、耐力提高组、力量提高组、灵敏提高组进行为期12周的实验干预(田径课程教学)。实验初即制定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且每个运动处方制定2~3套不同的练习内容,以保持学生练习兴趣。从公平性与准确性的`角度出发,实验前对执教教师进行统一培训和学习。在授课时,教师首先讲授运动处方教学的原则、方法和作用,然后针对每一位学生原始测试成绩进行分析比较,让学生在思想上真正意识到自己身体素质在哪些方面较差,行动上该采取哪些措施(方法和内容)达到学习目标。教师在此基础上指导和督促学生根据运动处方进行认真练习,每3周进行一次测试,时时对学生进行监测和反馈。对于达到目标的学生,提高目标,重新制定运动处方;对于没有达到目标的学生,对运动处方进行检查和修订,对执行不到位的学生进行帮扶。在教学实验6周后进行中期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和效果对运动处方进行针对性的微调,再继续进入第二阶段的教学实验,进而完成教学实验。

高职实务课程体系中国际贸易论文(精选20篇)篇十四

在我国,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作为行业的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事情,它是指接受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的委托,在授权范围内代理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并收取相关费用的企业。经过20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在我国对外经济多年的快速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近些年来,对国际货运代理从业人员的需求量更是不断增加。作为培养国际货运代理从业人员的高职院校,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工学结合,突出实用性特点,实现学生零距离的上岗工作,这也是我们教师一直追寻和探索的事情。虽然目前来说,已有些院校和教育工作者尝试在教材和教学中进行了必要的改革,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总结,提出以下一些看法,以期改进《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1教材的选择和教学内容安排方面应更注重实用性。

在高职《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教材的选择上,应选择那些在内容上更针对工作实际,案例更丰富,更多、更详尽地附录了货运单据样本及国际货代行业国家标准的教材。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接触到实际业务,理解相关知识及国家标准规范。但是,参阅目前市场上的居多教材,发现大多数教材虽然在局部内容结构安排上有所扬弃,更突显出实践性,但体系上仍然是普通高校教材的翻版、浓缩。在实际教学中,若完全参照这些教材,必然会存在太理论化或不实用的问题,与本科教学极其相似。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和熟悉高职《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教材的基础上,以国际货运代理的职业活动、职业情景为参照系,对职业活动的行动领域(工作任务、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导出学习领域,并通过设计适合于教学的学习情景使其具体化,形成课程内容。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实用性,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国际货物运输方式不同,把国际货运代理分为五大模块,其中模块一是国际货运代理公司的组建。主要让同学们从总体上了解国际货运代理行业,掌握有关法规对组建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及组建程序;模块二是国际货物海运代理操作规程;模块三是国际货物空运代理操作规程;模块四是国际铁路联运代理操作规程;模块五是国际货物仓储配送业务操作规程。在每一个模块,根据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在实际业务办理的先后顺序又划分为若干个具体的任务。以模块二国际货物海运代理操作规程为例,该模块又划分为揽货、订舱、装货、报检、报关、保险、制单、收费和放货等九个具体任务。在每一个任务中,分别向同学介绍各项工作的操作规范、操作技巧及工作前、中、后所应注意的事项。

2课堂教学中应有更多生动、实用案例分析和单据样本。

《国际货物海运代理实务》作为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课程,若没有生动实用的教学案例和文件式样,要想让学生学好该门课程,特别是掌握一些具体的业务操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要想实现教学目标,就要求我们教师平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走进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在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的同时,还可以搜集到一些真实的案例,用于我们的教学。即使条件不容许,作为教师也应多关注该行业的现状、发展,浏览各站,搜寻跟授课内容相关的经典案例。对于自己搜寻到的各案例,去粗取精用于课堂教学。通过这些真实的案例呈现,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真实的接触到具体的业务,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锻炼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在国际货运代理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涉及到一系列的单据,比如在国际货物海运代理操作过程中,会设计到托运单、订舱单、订舱确认书、舱单、海运提单等几十种单据。在众多的单据中,有些单据的格式虽有所差异,但内容基本相似。假如仅凭老师口头讲解各单据包括那些内容,学生仍会觉得比较模糊,老师讲解起来也比较费劲。但假如借助多媒体或投影仪等现代教学手段,把各单据的式样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将有着非常直观的感受,老师讲解起来也轻松。所以这要求我们授课教师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处处留心,收集各种单据,特别是填制完整的业务单据,以便辅助我们的教学活动。

3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实训教学的安排。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的实训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对该门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实际操作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的时候,一定要安排充足的实训课时。在课时有保障的同时,还必须要注重实际的实训效果,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的满足。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认真研究实训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有机地融入实训教学中。比如在完成每一个任务理论教学或几个关联比较密切的任务理论教学后安排一定时数的实训教学,以企业经营为背景,以岗位设置为模块,把学生分为若干组,由他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完成各项具体任务。这种“实战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在实际使用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充分利用现代话的.多媒体设备,精心设计教学课件,使其内容丰富有趣,以相对减少对理论过多的讲解。二是要发挥好引导、指导作用,否则这个教学将失去目标,变成一种“游戏”,而达不到教学目的。最后是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及时调整要求“程度”,要鼓励、激励学生,使其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顺利配合完成“实战法”的训练。

此外,由于各个模块之间存在部分重复交叉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这些内容进行优化、更新和有机重组,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4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中英文结合。

因为国际贸易是涉外经济活动,所以国际货运代理业务必然也是涉外经济活动,这就要求国际货运代理的从业人员,必须要掌握好外语(在此主要指英语),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不仅要与外国客户进行流利的磋商,同时也要缮制相关的英文合同和英文单据。因此,这就对《国际货运代理实务》的双语教学提出了要求。比如对一些专业术语的解释,我们尽量作到用英文解释和表达,以帮助学生在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的阅读和表达水平,成为能说英语、写英文的专业国际货运代理人才。

总之,在《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教学中,我们必须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依据教学大纲及有关国家标准,结合行业发展情况,与时俱进,大胆的探索,进行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天宇.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职外贸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经济师,.

[2]邹勇.国际货运代理实务的教学方法改进初探.现代企业教育,(7).

[3]杨占林.国际货运代理实务精讲[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

高职实务课程体系中国际贸易论文(精选20篇)篇十五

企业形象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视觉传达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课程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从事平面设计所必备的市场调查、视觉识别设计和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走到工作岗位能独当一面。正因为企业形象设计这门课程的学习目标像是一个工作任务,所以特别适合项目教学法去实施它。

二、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既是一种模式,又是一种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行为导向和“一体化”教学理念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项目”为主线穿插到课程中,学生以分小组的形式完成项目,在完成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调查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演说能力、实践能力等。老师则要求有完成项目的引导能力、组织能力、把控能力、鼓励能力等。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传统教学相比,学生以听为主转变为以实践为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传统教学相比,项目教学法是完成一个项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程序是:确定任务、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结果应用。

1.确定任务。

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即综合分析教学知识点和教学技能提出一个或几个任务,然后让学生讨论并确定项目任务。企业形象设计这门课程主要包括基础部分和应用部分,其中基础部分有标志设计、标准字设计、标准色设计、字体设计、辅助图形设计;应用部分有吉祥物设计、广告设计、向导设计。然而这整个教学内容刚好像是一项任务,可以布置为自创品牌并为企业设计一套完整的vi。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任务各组自由讨论。确定品牌名字、品牌从事行业、品牌文化内涵等。

2.制訂计划。

制订计划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项目进行调查分析并设计出本组的工作计划,例如各组员中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哪些任务。在企业形象设计课程中,假设一组为4位学生,那么a同学负责标志设计、负责标准字设计和字体设计,b同学负责辅助图形设计和吉祥物设计,c同学负责衍生产品设计(广告牌、服装、文具用品等),d同学负责导向设计(路牌、路标、地图、紧急疏散图等)。制订计划能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合作能力、获得知识的能力以及组长的组织能力。老师起主导作用,巡回检查,发现学生问题并向该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3.实施计划。

无论是确定任务还是制订计划,最终目的都是要实施计划。所有小组都按照已计划好的开始实施。在整个项目中,由于整套视觉识别系统风格必须统一,造成了只有a同学完成任务后,b同学才好进行任务。这就有可能引发出一个问题,即一个同学在做任务而其他同学无事可干。这时候老师要起调节督促作用,要求a同学在做任务时,其他人员必须帮忙查询资料并给予建议,同组同学必须充分沟通。如果发现有不积极的组,可要求每组上交各组员的建议以及哪一条建议有被采纳。实施计划的过程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老师应该具备引导能力、督促能力、调节能力。

4.检查评估。

检查评估对项目的质量有重大意义。评估的步骤可以先由各组学生派代表上台演说,再由各组同学发表意见,最后老师做出评价。这个步骤能考核学生的演讲能力、交流能力、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等。老师通过以上步骤能考察出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完全掌握以及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5.结果应用。

这个步骤非常有意义。在企业形象设计这门课程中,让各组打印出所有的作品并订制成一本书,或者是按比例打印出应用系统做出成品,如办公系统成品(信封、档案袋、日历、纸杯等),又如导向系统成品(让学生利用纸或者塑料板,手工制作一栋实物楼,把本组设计的导向系统成品粘贴进去)。成品的出现能让学生有巨大的成就感,而成就感是学生对学习最大的精神动力。虽然此次课程结束,但是学生发现是教师给了他巨大的成就感,这样老师担任另一课程时,他就会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到新课程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能越学越好。

高职实务课程体系中国际贸易论文(精选20篇)篇十六

摘要:该文在“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背景下,立足我国高校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的事实,借着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东风,结合当今“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和“课程”热点展开研究。从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田径课程现有教学模式分析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田径课程中的实施及效果,以期为体育相关课程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运动处方;教学模式;课程;实施;效果。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原有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现在就读的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中一家一个孩子为数居多,因此,六个家长围着一个孩子转成为不争的事实。由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不良习惯导致的学生亚健康及体质下降成为社会各界对这一代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教育与体育研究者一直重视的研究课题,如何解决和改善迫在眉睫。新形势下,学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田径课程教学模式也不例外。

1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

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是在体育课堂中以运动处方的运行过程作为教学程序开展教学,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锻炼兴趣等的一种教学活动[2]。运动处方作为概念最早被医学界使用,后来,这一概念被体育界所引用。在这以后,学术界关于运动处方的概念定义有多种,其中较为权威和多用的概念当属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田继宗教授在一项研究中所阐述的:运动处方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为改进、完善、提高、增强身体某一部分或某一些器官的功能而有针对性地实施的系列练习方法。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是近些年来提出的较为年轻的概念,学术界普遍认为,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是以运动处方教学为主要手段完成体育任务,解决教学问题的。

2田径课程现有教学模式分析。

田径是运动之母。田径课程多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强化基本动作学习,以练为主等方式来实现的。甚至,近些年来提出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合作学习,通过培养创新精神,加强团队建设,将训练与竞赛融为一体,加强课外实践活动等方式也逐渐被采用。具体分为理论指导,实践提高;讲解清楚,示范到位;强化基础,精讲多练;提高成绩,学以致用。但目前的这些教学模式不能顾及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因此值得反思和改进。

高职实务课程体系中国际贸易论文(精选20篇)篇十七

摘要: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综合型外贸人才,除了熟悉进出口贸易理论知识外,实践教学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从几个方面对中职国际贸易课程实践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有效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能有效地促进课程教学改革。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应用课程,财经商贸类专业中职学生毕业很多都要从事国际贸易相关工作,这就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理论,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操作技能。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具备综合职业技能,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中初级专门人才高素质劳动者,而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初级专门人才,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践,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但是囿于条件限制,很多中职学校都偏重于理论讲授,实践环节薄弱,与此同时,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意愿不强,知识转移能力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不利于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也不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这些方面就显得格外重要。结合《国际贸易实务》这一课程的内容和中职学生的特点以及所在学校的设备条件等可采取以下几种实践教学活动。

1多途径完善课程资源库,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教学。

通过搜集一些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案例、例题、习题、试卷、图片、表格、flash动画、电子课件、视频、网站微博、实践操作视频等资源,把各个教学模块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专业操作要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微课、微视频等形式,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使以前比较单调的教学内容更形象、更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国际贸易中一笔业务从洽谈到交易完成,涉及很多环节和相关机构,海关、物流公司、保险公司、商检机构和银行等,这就要求老师收集各相关业务机构的各种实物资料,包括各种单证、图片、工作场景等,丰富教学模块的内容,制作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或者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营造轻松、积极向学的课堂氛围,而通过学习,学生对国际贸易中涉及到的有关机构的功能、作用及如何到这些机构办理相关业务进行了解,缩短从学习到就业的适应性,更好地满足社会、企业的需要。

2选取适合中职学生认知特点的案例,构建情境教学环境。

中职商贸类教学中比较常用案例教学,对于没有实践经验的中职学生而言,使用恰当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重难点的深刻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借鉴实践经验,而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案例选择数量多、典型性较欠缺或者真实性差,不能准确体现出课程所学的内容。对案例的选取应多从生活中进行选取,由易到难,通过对身边案例的解读,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逐步引导到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实现知识迁移,对于涉及的知识点多的案例,按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将案例收集在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典型性。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应考虑选取此案例时学生的认知情况,及分析此案例时所需的知识储备,对讨论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引导学生提前查找、阅读、小组讨论相关资料,分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引导共同解读,最后归纳总结,实现教学目标。

3利用校内实训设备,加强模拟操作练习,巩固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结合课程内容进行角色模拟,使学生结合模拟情景和过程进行思考和学习。通过教学过程中模拟不同业务环节能够让学生产生配合的同时对相关业务流程有一个相对详细的认知,进而对制单技能和业务流程能够进行熟练操作。模拟操作完成后,可在教学安排中,使用实体单证,构建贸易工作场景,使学生建立起学习内容与实际业务的直接联系机制,学生在以前模拟学习中对流程有整体认识,强化认识,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模块在整个业务环节中处于什么位置,根据工作场景填制单证、报关等练习,如有疑问及时向教师咨询,师生共同探讨,以提出比较合理的解决措施,采用这种方式教学,使教学内容更为直观、实用,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丰富校内实训形式,邀请外贸业务相关专员、操作员等来校进行专题介绍讲演,为师生介绍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状况和新的进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时代接轨,并结合自身实战经验为师生展示自己的业务案例,结合国际贸易相关业务的动态为学生创造一个多形式、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国际贸易,并且对学习业务知识产生较强的动力,激发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

4推进校企合作,实现校内外无缝链接。

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对校内实训的空白进行填充,作为校内实训课程的延伸,同时也是对于学生国际贸易课程相关知识的再检验。通过校外实训教学可以使学生得到锻炼,对其在校内总结和发现关于该专业相关实际操作的领悟进行再整理,同时也对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通过校外实训教学给以客观评价。教学的相关任务来源于真实的工作业务,在完成校内实训教学任务的学生能否达到实训岗位的工作任务要求,是对校内教学成果的一个检验,而结合校外实训过程中学生的总结、教师的反馈及企业的反应是对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改进,完善教学各方面设置的最佳依据。加强校企合作联系,教学中定期或不定期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教学实习,进行部分外贸业务环节的实践操作,既可以加强学生与企业的密切沟通,为企业培养实用人才,又可以让学生早一点参与国际贸易相关工作实践,实现学习与就业无缝对接。

5为学生建立社会实践档案,发掘学生潜力。

将学生的课余社会实践(社区服务、课余兼职)纳入实践教学,根据学生社会实践的岗位,建立社会实践档案,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不断地发现新问题,吸收新知识,从而实现其技能的逐渐完善和提高,通过社会实践还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潜能、兴趣,为未来发展打好基础。学生的社会实践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校、老师与企业(社区)负责人要建立有效沟通机制,鼓励、引导学生进行专业以及实践课程的选择,关注社会热点、时事,学校积极为学生联系企业,为学生创设环境安全、实践有效、有益的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实践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实践结束后,收集学生实践与企业(社区)反馈信息,进行校企交流实践总结,讨论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教师作为指导者,要引导学生能将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与创新精神,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建立评价体系,对于实践完成好、企业反馈好的同学给予奖励,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要以培养高素质的外贸操作人才为宗旨,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模式,把实践教学作为加强学生操作能力素质训练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动脑深思在不同的国际贸易活动中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积累经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高职实务课程体系中国际贸易论文(精选20篇)篇十八

摘要:基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已成为当前高校课程研究改革的热点问题,在行政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使人才培养和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挂钩,摈弃原有的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从做中学,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精神的理念。本文以《行政文秘实务》课程为突破口,探讨如何应用主题式的教学方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实现毕业生与工作领域的零对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主题式;行政文秘实务;教学。

《行政文秘实务》课程是高等学校行政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本课程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型和操作型的行政与文秘类人才为目标,在基础理论知识和管理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相关的岗位技能和岗位操作规范,具备在基层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随着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行政文秘实务》课程也该进一步深化和创新,要摈弃原有的'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从做中学,理论联系实际。

一、主题式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一)智力技能的人才观。

教育的根本任务不在于你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了多少,学生真正掌握和吸收利用的,才是我们身为教师应该追寻的目的所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要切实考虑到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同时满足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改革原先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主题式教学能够在课程的主题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学科特点的同时,将企业所需的人才技能和素质贯穿到主题之中,每一个主题形成一个技能点,达到教学和实践相长的目的。

(二)能力本位的教育观。

学科本位的教育观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能力本位教育观则强调以学生的实际能力作为课程开发的中心,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相关技能和方法的应用以及社会能力,注重掌握技能、掌握知识,以获得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培养学生具备从事行政和文秘类工作的技能和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自我学习,培养自身有特色的工作技巧和方法。同时,在现今社会,越来越强调交往和沟通能力的应用,《行政文秘实务》课程在主题中可以针对这一需求,设置了相关的主题对学生进行训练。

(三)工作过程的课程观。

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更多是一种过程,课程开发的要素是基于学习和操作中的经验反思,以此来获得相应的能力和素质。通过分析工作过程所面对的对象,所需要的方式和方法,所针对的内容和组织等工作过程环节来建构《行政文秘实务》课程中的每一个主题。按照工作过程环节为突破口来设计课程内容,更加适应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四)行动导向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观。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变革,明确提出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提出了通过整合理论和实践来掌握相关的工作知识,处理和应对相关问题。课程主题和教学方法围绕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开展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实践形式。

二、基于主题式教学方案的设计。

《行政文秘实务》课程主要采用了主题式教学法,以任务激发、项目引领模式主导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首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本门课程所针对的行政和文秘类人才所需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设计了6个主题教学项目,如表1所示。

应用技术型高校行政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要克服学科体系下行政与文秘人才培养企业用人需求和工作实际相脱离的问题,优化高校行政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实现毕业生与工作领域“零对接”的培养目标,这就必须在人才培养中进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在《行政文秘实务》课程中,基于主题式的系统化课程开发与课程体系建设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也是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高职实务课程体系中国际贸易论文(精选20篇)篇十九

中国加入wto已经,这期间中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尽管世界各种经济危机不断,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浅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模拟。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世界各国的交往仍然不断加强与深化。为此,社会对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层次逐年提高,从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到业务经理、涉外律师、商务谈判师等,各种国际经贸职位在高速增长后保持了稳定需求态势。因而,高等教育要适应与时俱进的要求,适应当前的社会合理需求,培养应用型的国际贸易高素质的人才,其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模拟教学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开设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实验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外贸业务知识的.应用能力,真正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贵州财经学院开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模拟实验教学已6年,在这6年的仿真实验教学开展和探索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就,如仿真实验室硬件建设已具规模、教学模拟软件试用和选购工作完成、仿真实验教研室已成立、教学管理组织和制度已确定、仿真教学大纲编写及习题库建设已完成等。但随着我国外贸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复合性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操作性和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外贸人才深受用人单位喜爱,对此给高校提出了更高的人才培养要求,我校国际贸易仿真实验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如何在初具规模的国际贸易仿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如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课程实验转化为专业综合实验、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外贸人才、实验教学和科研结合及创建国际贸易实验教学特色等问题,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高职实务课程体系中国际贸易论文(精选20篇)篇二十

1.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选用合适的教材。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应地设置教学目标。使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能紧跟时代的变化。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更注重实用性。在高职《国际贸易实务》教材的选择上,应该选择那些在内容上接近工作实际,案例丰富,更多、更详尽地附录了外贸单据样本的教材,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接触到实际业务,理解相关的知识。

2.改进教学手段,加强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首先,在教学中应广泛运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手段,如多媒体技术可以向学生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在短时间内输送给学生大量的直观信息,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中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和作用。其既可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又可以帮助学生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的理解,能使理论与实际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在案例的选取上要做到真实型、典型性和适应性的统一。

3.加强实习和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实习可分为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校内实习主要通过建立模拟实验室完成。在模拟实验室以交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针对业务函电的草拟,商品价格核算,交易条件磋商、买卖合同签订、信用证审核与修改、出口货物订舱、报验、通关、投保,以及贸易单据制作及审核等主要的业务板块,通过生动的案例、详尽的操作指南、案例评析和具体的图表实例以及大量的操作练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在连贯的案例分析中了解和掌握交易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校外实习可以让学生真正体验实际的外贸业务操作过程和技巧,使学生在走入社会之前就能亲身去体验社会,提高实践操作能力。高职院校应该大力加强与企业的直接联系,实行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通过“订单式”培养,让企业参与学校招生、学生实习、学生就业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入学时就从根本上解决自己就业的后顾之忧,真正让企业来评判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4.狠抓教师培训,让教师到实践中锻炼。强化对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培训,使之尽快的向双师型教师转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对双师型教师的需要,必须安排专职专业课教师到生产第一线进行进行专业实践训练。引导青年教师在重视理论与实践进修的同时,创造必要的条件使理论与实践进修的成果及时转化为实际应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5.推行“双证”教育制度和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所谓“双证”教育制度,即高职生通过二年或三年的学习,一方面获得大学专科毕业证书,另一方面,高职生利用在校学习的有利时机,积极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相关职业培训,通过国家组织的相关考试,获得相关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考取外销员、报关员和单证员等职业资格证书,以大大提高其就业力。作为国际商务人才掌握良好的外语听说读写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其不仅要与外国客户进行流利的磋商,同时也要缮制相关的英文合同和英文单据,因此,《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应使用双语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讲授该门课程涉及到的国际惯例,应该用中英文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与现实联系得更加紧密。同时要加强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单据的缮制能力,使学生的业务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相关范文推荐

    优选教育实习总结(模板17篇)

    通过写实习总结,可以总结出实习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通过阅读实习总结范文,可以对不同行业和职业领域的实习经历有更深入的了解。

    幼儿园小班班级管理方案(优质20篇)

    幼儿园小班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和探索的地方,孩子们在这里度过了快乐的时光。下面是一些幼儿园小班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给孩子的教育带来一些启发。

    写未来家乡环境(热门15篇)

    一篇优秀的作文,除了有清晰的思路,还需要有逻辑的严密性和思维的深入性。在阅读这些优秀作文范文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反思自己的写作,不断提高。我的家乡是辽宁省本溪县小

    就这样慢慢长大初三(专业21篇)

    作文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通过写作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作文范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就是这座桥。轻抚雕纹的桥

    同学之间的那些事范文(16篇)

    优秀作文通常具有逻辑清晰、观点鲜明、情感真挚等特点,给人以强烈的思想冲击力。接下来是一些写作大神们的优秀作文范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嘿!真起劲,我们班这学

    寒假开学的六年级(热门18篇)

    优秀作文往往能够把握好文中的节奏和节拍,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到愉悦而流畅。聚焦于优秀作文的精华部分,让我们一起来品味文学的魅力。时间过得真快呀,立刻又要开学了。心境

    写不出论文时的感想(优秀17篇)

    范文范本是我们学习和进步的重要资源,我们应该善于利用它们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方面的参考和帮助。

    创和谐校园(优秀16篇)

    写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有良好的写作计划和组织结构,合理安排篇章的起承转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欣赏。保护环境共创同学们:你们好!现在保护

    搞笑的妈妈(优秀20篇)

    爆笑网站是专门收集和分享各种搞笑内容的平台,让人们在网络世界中畅享快乐时光。搞笑的文字是调剂疲惫生活的最佳良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精选篇章,让我们一同品味快

    追着梦想出发(通用20篇)

    梦想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是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展望和追求。我们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梦想实现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让您更快地实现自己的目标。清晨的微风拂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