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运用论文(优秀16篇)

时间:2023-12-08 作者:纸韵

范文是写作的参考标杆,通过对比范文和自己的作品,我们可以找出不足之处,并进行针对性地改进和提升。4.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经典范文范本,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写作技巧和写作思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运用论文(优秀16篇)篇一

1、人文理念的内涵。

谈到人文理念,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人文?人文实质就是指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文化,从人类自身角度出发去思考客观世界或现象的发展规律的一种认识。正如文艺复兴时期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用“日心说”颠覆了“地心说”的传统观念,英国哲学家洛克用其撰写的《政府论》打破了“君权神授”的桎梏,建立了“个人本位论”的伟大学说。该学说的部分观点认为,教育要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而进行,使人得到自由发展。

2、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需要人文理念。

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历经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仍旧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培养出艺术设计从业者存在着知识面窄、审美力差等问题。随着社会对优秀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与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构建更加合理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式迫在眉睫,而人文理念恰好能够弥补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需要人文理念的融入。

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人文素质塑造。

人文素质是指人在人文方面所达到的发展程度或拥有的综合品质。人文素质,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对艺术设计人才的人文素质的塑造,不仅仅会改变一个人本身,还会改变他的艺术设计创作风格,甚至改变他的未来。

1、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是爱因斯坦的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很多学生在进入艺术设计专业学习前并不了解这个专业,有的人选择艺术设计专业是按照家长的意愿而来,有的人选择艺术设计专业是为了就业机会多而来,还有的人选择艺术设计专业是因为文化课不理想迫不得已而来。这些对艺术设计缺乏兴趣或天赋的同学,往往都缺乏学习动力和乐趣,毕业后走入社会时常常面临失业或者转行的窘境。因此,培养兴趣在提高艺术设计人才人文素质中首当其冲。那么什么是兴趣呢?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兴趣包括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对事物或活动本身的兴趣,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结果的兴趣。例如,在讲授《平面构成》这门课程时,不仅让学生看到《平面构成》课程知识能够构成各种漂亮图案,激发他们的直接兴趣,还要给他们看康定斯基等人的作品,让他们知道平面构成在绘画和艺术设计中的意义和作用,从而激发他们的间接兴趣。实际上,艺术设计是个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专业,但是教育教学方式的传统呆板是无法吸引学生注意的。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充分引入课堂授课中以打破传统课堂授课方式:采用图片、文字、声音等课件演示方式,多采用具有互动性质、甚至是带有游戏性质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加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个性。

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有一句名言——成为你自己!兴趣的产生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还应该塑造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个性,并把个性带到艺术设计风格中去。那么什么是个性呢?个性就是个别性,就是每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就像每个人有不同的名字一样。培养艺术设计学生的个性在艺术设计教育中非常重要。艺术设计这样一个专业需要个性,当个性产生了,作品就多变了,或是张扬,或是含蓄,亦或是色彩强烈等等,独具特色的作品会吸引别人,会让别人注意到你的作品,会让别人承认你的价值。那么个性从何而来?显然要从艺术设计教育入手,杜绝学生作品相似度高或者抄袭的现象,采取符合学生个性的教学方法,多去鼓励学生去做一些与众不同、别出心裁的设计,在布置作业时要求每个学生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同样的图片、文字可以出现不同的排列方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3、提升审美层次。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审美需要是高层次的需要,创造美与欣赏美是自我实现的重要目标。所以提升艺术设计学生的审美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是人类情感的最直接体现。“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是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最著名的一句名言。那么什么是美呢?美一般是指使人感到心情愉悦的事物。而审美指的是领会事物的美。作为艺术设计的学生,是需要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够创作出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的,那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其一,在艺术设计学生培养过程中要多鼓励学生去观察我们周围的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培养其对美的洞察力。其二,要鼓励学生多去欣赏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从中发现美,感受美,从而能够在艺术设计作品创作中表达这种情感的冲动。其三,审美能力是需要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的,不能够急于求成,需要激励学生多去提出问题,并且多多思考,一步一个脚印去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再创造自己的作品。

4、丰富知识结构。

没有登过山峰之巅,就无法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恢宏气势;没有遨游于大海之上,就无法感受大海的波澜壮阔;没有纵马于草原之上,就无法享受策马奔腾的自由洒脱。同样,没有丰富知识结构的艺术设计从业者,也就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界。那么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需要掌握什么样得知识呢?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艺术设计学生所需要掌握得知识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而是应该博览群书,集百家之长于一身,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加优秀得艺术作品。然而,现实情况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高考以前都是绘画能力比较强,并不重视文化课程的学习,而在后续得艺术设计教育中又只是注重素描、色彩等专业课程学习,缺乏其他知识的学习,所以在艺术设计创作上颇受局限,作品往往缺少内涵和文化积淀。因此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多多鼓励学生学习更多的专业课以外的知识,老师应该多做学习上的引导,尤其应该学习历史、文化等对设计大有裨益的相关知识,甚至可以了解一些宗教、迷信等可以提炼为艺术设计所用的极端内容。“存在即使合理的”,掌握的知识越多越杂,在做艺术设计创作时就越会有的放矢。

5、营造人文氛围。

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的,环境能够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每个人,良好的人文氛围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僵化呆板的传统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教师应该与学生多多交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念,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如按组来讨论学习),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营造学习的氛围。例如:采风就是一个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增进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协作的契机,并且还能走入大自然,对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融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学习氛围正是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人文理念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长沙,.

[2]盖尔哈特马蒂亚斯.看上去很壮观,1990~的中国设计教育[n].美术报,.5.

作者:唐帆单位:黑河学院。

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运用论文(优秀16篇)篇二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指的是在维护社会正常运转与人们正常生活、工作的前提基础之上,经由对环境空间的设计、规划与调整,来让其空间资源得到最为科学、合理的配置,并实现其资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进而降低其能量与资源消耗,达到生态环境保护与促进其生态系统稳定循环目的的设计理念。生态理念是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友善共处发展思想而逐步形成的,将其运用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能在其具体设计、规划的各个方面与环节上,体现出人与自然良好相处的理念特点,对任何一个环节有所忽视均无法构建起有效、和谐的空间生态环境体系。因此需要艺术设计者基于能量与物质低消耗与稳定循环的角度,进行相应空间环境的设计、调整工作。以此保证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得到充分的贯彻、突显,进而建设起稳定的生态环境体系,进而保护本区域的生态环境并促进其开发壮大。

2.1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体现

(1)使用、开发新能源。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因缺乏有效的生态保护意识,常常会使用能量较强但消耗率高、污染严重的资源材料,例如各类化石燃料等。将其运用到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若无法有效解决其原料污染的隐患,自然也就无法体现出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与环境保护目标。所以将生态理念实践运用到环境艺术设计活动时,首先就需要艺术设计者主动、积极得去寻求新能源,替代原有的高消耗与高污染的能源材料。即使必须使用部分传统能源材料时,也应尽可能选取污染性较低的原料进行空间环境设计,以此减少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能源消耗过高与污染问题,凸显出设计中的生态理念。

(2)设计应凸显出舒适感。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在于让人感受到相应空间环境的舒适与自然,因此在其设计工作中应始终将在其空间内生活、工作的人的感受作为设计要点。进而将其各类需求进行设计规划与体现,所设计出的空间环境就应足够自然环保,并体现出安全、舒适的环境氛围,以此实现人们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满意与舒适的感受、体会,达到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目的。同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也应注重对特殊人群,比如老弱病残等群体的环境需求考虑,而不是仅关注普通人群的环境设计要求。以此达到其设计成果满足各类群体需求、进而充分发挥出设计环境的作用与生态理念的`目标。

(3)设计应尊重自然、维护自然正常发展。尊重自然准则也是环境艺术设计应用生态理念的一大重点内容,通过在艺术设计中尊重自然、让自然生态环境发挥出其自身的自我修复与调节能力。以此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为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升其自然生态环境的自我平衡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成效。因此在实际设计、实践中应本着促进自然发展优先于人为干预的思路,在做环境艺术设计时减少对生态系统的过多保护性规划,尽可能让自然生态环境通过自我进行修复与调整。

2.2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构建思路与凸显

(1)生态设计与生态保护。生态设计是基于生态理念,通过其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指引与规划,来实现其艺术设计具备对自然生态环境平衡、修复作用,进而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体系与生态健康,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也维护人们自身的生存条件。伴随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方面工作的进展,人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也在逐步加强与提升,相应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与设计的接受程度也在提高,因此生态设计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范围正逐步扩大,并且进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伴随生态设计的应用与手段的改进、发展,其通过在自然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使用、实践,能相应降低人为原因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与破坏,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免受外界不利影响的同时,也能维护其系统自身的循环、平衡与发展。

(2)生态资源的使用、开发。生态资源是环境艺术设计在生态理念影响下,进行设计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设计与开发各类可再生、低污染、低消耗的生态资源原料,并将其资源应用到具体的空间环境设计环节之中。以此发挥出生态资源自身的优势与作用,减少诸如化石燃料等非生态资源的利用,降低相应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的发生可能。具体在环境艺术设计对生态资源的应用设计上,就可基于各类生态资源的作用特点进行规划与实践。比如化石燃料在其燃烧进程中,所生成的硫化物与氮气,散播在空气中就会逐渐形成酸雨层,进而给当地的生态环境系统带来严重损害。因此就必须对此类非生态资源的应用进行严格管控,并尽量减少对其的使用。同时对于各类低消耗、低污染的太阳能、风能等生态资源,则需加大对其的开发力度,将其应用到人们生活、工作中的各个领域。比如太阳能热水器等形式,进而通过生态资源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使用与开发,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和谐,促进其生态系统的稳定循环和平衡。同时针对现代社会生活与工作所生成的废弃物逐渐增多的局面,在对其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还可基于生态理念,进行对废弃物的资源开发与再利用作业,以此实现各类生态资源充分使用、开发的目的。并进而减少废弃物的处理成本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影响,保护其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健康。

伴随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发展提升与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提高,相应的生态理念也成为环境艺术设计的一大趋势与指导性思想。这就需要艺术设计者通过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体现生态理念,以此提升其设计的生态保护作用,实现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维护与发展,并促进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和谐共处。

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运用论文(优秀16篇)篇三

陶瓷文化具有地域性,它在特殊的文化氛围内产生、发展并逐渐完善起来,除独具特色外,还兼具艺术特质和民族精神。作为艺术类学科的环境艺术在广义上包含有内部陈设、外部景观等诸多学科,它与陶瓷文化本身没有什么交集,但陶瓷艺术被运用于环境艺术的例子比比皆是。

陶瓷文化与环境艺术在工艺、文化内涵、民俗性上都具有一定的共性,两者都为文化服务,彼此可以相互学习、借鉴、融合。

作为中国古代陶瓷工艺重要文献之一的《陶冶图说》一书,既体现了中国古代工艺造物的理念,也反映出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识。工艺活动和文化因素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那么陶瓷工艺不仅是陶瓷文化的基础,也是陶瓷文化与环境艺术结合的基础。中国古代陶瓷从陶器发展到瓷器,由“南青北白”到宋代的五大名窑,再到明清精美的青花瓷和彩瓷,几乎都体现了这一理念,它是中国古代瓷器文化发展壮大的基础。丰富高超的制瓷工艺中,如:拉丝、印花、雕塑、上彩等等繁多的装饰工艺手法,体现了工艺是中国古代陶瓷文化的一个核心。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工艺技巧的发展,带动了诸如建筑、家具和园林的发展。建筑上历经木质结构再到砖瓦结构,而明朝时工艺水平很高的家具制作工艺,不用胶钉用桦卯等结构。在中国古代多部介绍工艺技术的著作中,将这些体现了工匠智慧和水平的工艺技巧进行了总结,并使之达到顶峰。时至今日,有些所谓追求感性的设计师们却只强调现代艺术和感觉,忽略了中国传统的工艺技巧,甚至在环境艺术文化领域有些人放弃了对传统工艺技巧的重视和研究,这需要我们反思现今环境艺术的发展,重新找回那些曾经创造中国古代环境艺术辉煌的工艺技巧。

(二)陶瓷文化与环境艺术文化内涵的相同性。

如果说陶瓷工艺是陶瓷文化的核心,那么陶瓷文化内涵就是陶瓷文化的灵魂,在文化内涵这个层面上,陶瓷文化内涵支配着其他文化因素,是文化结构中的精髓。早在魏晋南北朝时,佛教之风盛行于世,当时很多瓷器在外观上都反映了这一特点,例如反映佛教境界的莲瓣花纹,还有工艺水平更为复杂的莲花尊。随着时代的变化,瓷器文化内涵也随之变化,到了宋代,代表当时最高工艺水平的五大名窑得到士大夫的青睐,瓷器文化内涵与士大夫精神巧妙结合,体现了安静、含蓄、隽永的特点。发展到明清时,官窑瓷器的精神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既有宣德、成化时崇尚理学、信奉藏传佛教的倾向,也有世宗、神宗时崇拜道教的印记。中国园林是环境艺术典型的应用,一直以来也都在追求着与精神文化的完美结合。寄情于山水的魏晋士大夫们,在向往自然、无拘无束的精神追求下,使当时的园林设计体现了自然闲情的精神追求。到了唐宋时,受无比辉煌的诗歌词赋影响,更高的审美标准也把此时的园林设计推向了更高的层次,如同诗人和词人笔下的作品,把意境渗透进了园林设计中。代表古典园林设计最高水平的明清园林,以其瘦、漏、透、皱的美学观念不仅在园林设计史上具有极高的价值,也在美术史上具有极高的价值。陶瓷艺术也好,园林艺术也好,他们对美的不断追求是相同的,这也使两者具有了共同的文化内涵。

陶瓷的民俗性从陶瓷诞生那天起便已经存在了,它是陶瓷艺术文化融于民间生活的一种形式。陶瓷的民俗性更多地体现在民间陶瓷中,随着社会风俗的缓慢变化而持久存在。农民在耕作的同时,也是陶瓷制作的手工业者,这些朴实的农民把接触到的民间乡土文化,诸如地方戏、年画、剪纸、刺绣等传统乡土形式融入陶瓷制作中,农民制瓷者往往以直接、淳朴的想法来想象和构思陶瓷的造型和装饰,不仅仅创造出朴实的中国瓷器民俗文化,而且在内容和形式上也保持了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在广袤无垠的中华大地上,像陶瓷文化一样孕育着丰富民俗文化的环境艺术设计中也有很多,像在传统建筑、园林设计中我们也很容易能够找到设计者关注地方民俗文化的痕迹。同样是普通民居,北方展现着它的博大宏伟,而南方更注重它的婉约灵巧,但毫无疑问,都表达了对地方传统生活方式的尊重和创新。因此,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实事求是地规划设计,充分展现地域文化特色是地方民俗文化保护的重中之重。抛开过去那些浮夸的理念,脚踏实地地弘扬民俗文化,不致于让我们传承几千年的民俗文化失去光彩乃至消失。或许是我们长久以来对地方民俗文化的冷漠态度,让今天的人们已很难从丰富精彩的地方民俗文化中找到借鉴。从这个意义上看,充分挖掘和提炼陶瓷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民俗元素既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更是对优秀民俗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一)陶瓷文化的优越性。

1.陶瓷的色彩装饰优势。

陶瓷艺术已经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它有着给人们各种视觉美的色彩。其中陶瓷包含白瓷和青瓷两类,陶瓷的色彩和艺术结合在一起,独特的创造力,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和历史的面貌。陶瓷是古代人民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创造的。人们都追求美,它体现了人们憧憬的一种生活方式,也可以作为一种艺术品给房间做装饰,同时也是空间最能够撑的起场面的主要所在。制成陶瓷的原材料主要是天然的矿物和粘土,将二者粉碎混炼,然后制作成型,通过煅烧之后,在制作成各种陶瓷成品。陶瓷的色彩一旦煅烧成型之后就会具有耐腐蚀,不褪色的特点,它天然的原材料、精细的纹理不仅表现了历史悠久和沧桑感,更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在江西,产陶瓷的主要地区有景德镇、丰城、萍乡等,其中景德镇的金属釉,通过金属和瓷器的结合,材料不同,也无法媲美。陶瓷的颜色种类也十分丰富,不同的颜料能够装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陶瓷使陶瓷艺术家对艺术有着无穷的想象。

2.陶瓷的造型优势。

陶瓷作品风格多样、色彩丰富,它的可装饰性以及独特性是无法替代的。其造型简约、釉色纯净、有着它自身别具一格独特之美。在制作过程中通过摞泥、拉坯、印坯、修坯、捺水、画坯、上釉、烧窑最后形象精美的陶瓷艺术品。它还具有很高的容错性,在没有烧炼而成之前都是可以被修改的,但是,一旦烧制而成,硬度也很高,就无法改变。陶瓷的耐腐蚀性,不变色特点有着特殊地位。瓷都景德镇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座落在西客站街心花园中的雕塑“昌江之水”,也是景德镇地标之一。表现了我国悠久的瓷器历史文化,它就是使用混凝土和陶瓷结合而成的。它首先使用混凝土制作成型后,在使用不同颜色的瓷片拼凑于表面,形成一个水滴的形状,造型灵动美感丰富。

3.陶瓷的实用性优势。

陶瓷构成的要素就是水、泥土和火。在早期的时候,人们制作陶瓷是为了生存,把它当作生活器皿使用,后期逐渐在使用中人们发现它不但可以盛水和食物,也可以塑造成各种形象,由此上升到了审美的层次。后来人们制作防火盛水的大缸,养鱼,养花。再后来也成为了一种装饰的点缀。由于原料和制作技术不同,故泥质灰陶碗也有成色、质地的区别。较好的'器物烧制温度在1000度左右,呈现出均匀稳定、质地坚实的特点。作品中不仅再现了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而且,一些俑形神兼备,成为雕塑史上的不朽的杰作。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物质文明的重大贡献。陶瓷文化是唯一贯穿中华文明发展进程而未中断的物质文明。

4.陶瓷的传统文化优点。

陶瓷证明了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陶瓷艺术,现代生活甚至科技发展仍然离不开陶瓷,当代艺术领域更是活跃着大批以陶瓷作为创作载体的艺术家。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大殿、寺庙都喜欢使用玻璃瓦片作为装饰品,因为它色彩鲜艳,耐腐蚀性好,不褪色。后来又有了青花,瓷砖画,深刻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内涵。陶瓷对于中国有着重要的代表性。在景德镇的主干道都有青花绘制的陶瓷柱,它代表了景德镇的历史文化形象。通过陶瓷和青花的结合,不仅环境优美,而且也是文化的宣扬。陶瓷从中国古代到当今社会有着悠久的象征性,陶瓷代表着中国。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早已经成为了文化的一种符号。当前陶瓷艺术也运用到了很多设计当中,由于陶瓷材质的各种优势,近几年来很多建筑中都使用了陶瓷艺术,不管是从国家传统的文化传承上,还是它自身的优势,陶瓷的材质对于设计家来说也是很有好处的。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民间陶瓷艺术。将陶瓷艺术运用到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对环境艺术氛围来说,是有点睛价值的,对环境和传统文化来说,也都有着重大意义,能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陶瓷就是中国的代名词,它代表着中国的地域特色文化更证明着文化发展,更延伸对未来发展的新道路。

现代陶瓷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而又时兴的传统艺术,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从文化的观点来看,人、社会、自然构成一个有机系统,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生活。在形式感和语言表现上都非常适合室内装饰环境。现在大家对陶瓷艺术的审美意识和所处的社会状况以及对美的表达都提高了,因而被广泛地运用于室内外环境装饰中。同时和某民族的文化特征都有一定的关系,它与社会文化交融渗透,体现了民族的独特的美。因为现在的陶瓷经过长期的发展,在花色,造型和色调上有了很大的变化,更趋向于现代年轻人的审美。而且又具有民族特色,特点比较鲜明,又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很大的底蕴。所以陶瓷艺术和室内设计的碰撞是必然性的。但是用这种艺术需要参考房间空间的整体大小,选用的主色调,偏好的装修风格等多方面的要求。用文化创意理念来迎合人们对房间的整体要求和审美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功能性和艺术性的特征。

1.挖掘陶瓷文化的实际用途。

在现代的室内装修中,陶瓷占用的位置越来越大。因为人们的审美开始偏向于自然和传统文化。所以当陶瓷艺术充满了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时候,人们开始大肆运用陶瓷来进行室内装修。毕竟陶瓷文化在我国占用很大的文化市场。不只是现代,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用陶瓷来装饰房间,以体现主人家的底蕴和审美。陶瓷给人一种厚重古朴的韵味,充满了艺术的气息。以陶瓷日用品为例,陶瓷艺术的使用价值在室内环境艺术中的融入主要体现在越来越多的陶瓷用品和陶瓷摆件上。例如,我们平时用的餐具,还有一些茶杯,或者一些厨房用品。最明显的是茶具,如功夫茶的茶具。特别是古代有很多有名的茶具,比较有名气的是景德镇的青花瓷。陶瓷具有简单大方、较整洁、易清理等特点,而且用于室内装修能凸显品味和格调,所以一些文艺青年最喜欢用陶瓷制品,以体现自己的高品味。

2.挖掘陶瓷的艺术价值。

陶瓷艺术的形式有很多种,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主要体现在装饰品上。把陶瓷艺术更好的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中,需要大家对陶瓷艺术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充分发挥出陶瓷艺术的装饰价值,真正体现出陶瓷艺术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形成民族特色,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不同的造型和色调,所体现的艺术气息也不尽相同。最主要的是要考虑陶瓷对室内装修的匹配程度是否一致,不然就会造成相反的效果结果差强人意。基于具体的环境类型进行陶瓷艺术的选择和融入,是非常重要的步骤。这也是体现设计人员对陶瓷文化和对陶瓷艺术的理解是否深入。因为只有对陶瓷了解得够深入,又具有良好的艺术品格,才能更好地将陶瓷艺术和室内装修融和在一起。所以在客厅中可以选用造型和线条相对比较简单的陶瓷大件,这样看着简单大方又不失品味。在卧室里就可以用一些色彩比较鲜明,造型比较独特花纹更为丰富的陶瓷来装饰,凸显出活泼可爱或另类夸张的鲜明性格特点,不过这个可以根据主人公来选择不同的陶瓷用品。毕竟大人和孩子,女性和男性的选择都是不一样的。

三、结语。

陶瓷文化创意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很多,两者融合的整体目标主要在于相互搭配的和谐性和统一性,但不能只看其中的一个方面,还应注重创意设计设计人才的培养,以及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用创意提升景德镇陶瓷产品的文化品位。当代陶瓷艺术正在走向更远的发展空间,陶瓷创意文化被广泛展示和参与到人们生活的各个空间形态中,将成为独特的陶瓷艺术的文化景观。

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运用论文(优秀16篇)篇四

古语云:“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古代先哲所强调的生态观在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时至今日仍是设计师不懈追求的目标。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在获得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问题也日益突出。西方设计界最先兴起了绿色生态设计的潮流,其包含的生态观、和谐观和美学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这对于近些年人们所追求的绿色、安全、生态的家居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生态”一词已成为环境艺术设计不可忽略的主题词,环境艺术设计不仅要突出生态特征,还要注重艺术的表达,最终将艺术美和生态美创新融合,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文,意思是指家或者人们的环境。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生态理念的本质在于满足人们空间活动基本需求和预期要求的同时,以生态和谐理念为先导,在最优利用资源和配置空间的同时,促进空间生态机制的良性循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无论是空间环境还是室外环境,除了要突出生态理念,还需要把握其艺术的基本特征。第一,是循环性。在生态环境设计中,生态理念的融入是将人类空间系统中消耗的能量进行再循环处理并重新利用,在节省成本的同时,保证资源消耗的最小化。例如,将破旧塑料瓶改制成某一艺术景观,这就体现了环境艺术设计循环性的特征。第二,是舒适性。从生态价值观角度来看,环境艺术设计的价值观取向是“人类中心主义”,舒适性则是要把这一价值取向有机体现出来。比如在色彩、采光、通风、换气和设备等设计方面,要符合人性化特点,以满足人体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需求。第三,是持续性。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持续性主要体现在设计的构思角度、布局结构类型以及各类设施的设置方面,即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对卫生间的改造,要兼顾儿童、中年人和老年人三代人不同的需求,使其效用功能持续凸显。第四,是效率性。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融入需要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杜绝浪费并以获得最高的资源效益为目标。例如,苏州园林的环境艺术设计,无论是房屋瓦舍还是假山怪石都依托当地的优势资源,融景于自然,将生态理念有机融入其中。第五,是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融入必然要体现出生态性这一基本特征。生态性在当下的环境设计中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在了设计作品中,这将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体现,主要是强调内外部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空间环境之间的和谐与有机融合。要达到这一目的则需要秉承以下四个原则,通过原则的规范,将生态理念更好地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之中。

(一)艺术设计与艺术审美有机结合的原则。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特的艺术,能使建筑物的.室内外空间体现出一定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氛围。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不仅要从艺术设计角度考虑,也要从艺术美学的角度考虑。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生态理念,既要符合设计美学原理也要表现艺术审美价值。例如,大型商场或酒店中的绿色植物景观设计,在符合空间环境设计要求的同时,也要符合大众的艺术审美品味。

(二)尊重自然发展规律的原则。

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为,事物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自然本身又有着极强的自我维护和恢复能力。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要把握好这种特性。有资料显示,在20世纪中后期,有些环境艺术设计师采用了在利用各类资源的同时加以保留的方式进行环境艺术设计,这在满足设计需求的同时也保护了资源,这实际上是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的原则。比如威尼斯水城,城市空间格局的建造并不是野蛮的填水造陆而是依水而造,对环境空间设计进行特别布局,“顺水发展”而不是“逆水而兴”造就了今日的威尼斯。因此,在对环境空间进行设计时,生态理念的注入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这样才能使设计得到可持续发展。

(三)小干预与大促进的原则。

所谓小干预和大促进即是把外界的干预降低到最小,同时使环境艺术设计取得最大效果。人是事物创造的主体,环境艺术设计同样是以人为中心。改造必然会给自然环境带来些许影响,而生态理念的运用则是以弱化这些影响为目的,并以技术为依托手段削弱存在的不利因素。坚持这一原则,要以“4r”理念为指导。所谓“4r”理念是设计过程中所遵循的四种方式:第一是reduce,即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在对原有自然景观合理开发的基础上进行再利用;第二是reuse,即在材料的选取和利用方面,要以长远的目光加以选择和利用,既保证能够用到,也要减少材料损耗,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要更加审慎;第三是renewable,即设计师要尽量减少对土地、能源等方面的利用,利用设计改造过程中留下的可回收有价值材料进行可持续建造;第四是recycle,即对一切废旧或弃用材料进行回收利用。设计师应以“4r”理念为指导,坚持小干预与大促进的原则,把握设计方向,将生态与设计有机结合。

(四)生态美学原则。

传统的艺术设计只是流于表层设计,过于追求奢华感。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生态观念的加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理念更多是强调回归自然。生态美学主张“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协调统一,以达到精神上的和谐。设计师在对室内外空间环境进行环境艺术空间设计时,以这三方面为出发点,对陈设、植物以及材料的选用方面都要突出生态美学理念,使受众在体味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美感的同时,感受到美的体验。美学家李泽厚认为:“美的本质是人的实践活动客观自然的规律性的统一,是自然的人化。”可见生态美学观的本质不是奢华而是自然。同时,生态美学原则也是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考验。这就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师不仅要有丰富的设计经验,还要具备扎实的生态美学基础和独特的艺术审美能力。环境艺术设计坚持生态美学原则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升空间审美质量。

相比于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融入生态理念的环境空间设计更能够建立良好的空间生态景观格局。合理科学的生态空间措施,一方面能够促进资源的再利用,另一方面能够在环境空间设计中增加生态服务功能。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运用举措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运用天然材料。

生态理念的特征和原则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指导,除此之外,需要在具体环境艺术设计中将生态理念有机植入,从而将这一理念真正体现出来,而天然材料的运用是体现这一理念的主要措施之一。对天然材料选用的前提之一,就是设计师对各种天然材料的用途和形状了如指掌,在把握原材料造型及其特征的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其特点。比如,在城市公园利用鹅卵石铺路,一方面体现了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美学特点,另一方面,对游人起到锻炼身体的效果。总而言之,天然材料的使用在节约资源的同时,使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凸显与加强。

(二)秉持环保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许多生态理念往往是以环保设计为载体表现出来的。近年来,设计中的环保主题已是一大趋势。因此,生态理念的融入需要充分考虑到低消耗和低排放的问题,这对环境艺术设计来说也是一项新的考验。由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对象包括物质形态要素,如陈设、雕塑、植物、阳光等,以及文化习俗、时代风尚等意识形态要素,在对这些要素进行环保设计时要注重相互之间的联系。

(三)坚持以人为本。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生态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的,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要充分以自然环境为依托,对空间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艺术设计,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比如别墅区的环境设计,通常是依托地形地势,在减少人为破坏自然景观的同时,营造出舒适、怡人的空间环境。与此同时,环境艺术设计在注重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资源的同时,也要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计过程中多关注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群体,为他们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例如,在对儿童房环境设计时,家具结构应采用边角弱化的方式,以避免儿童受伤。而老人房植物景观的选择,要在不影响环境整体艺术效果的同时,从老人身体健康状况和喜好出发加以考虑。

综上所述,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深入把握生态理念的本质和特征,尊重自然及艺术设计原则。在创造生活空间环境的同时,展现艺术魅力和生态环保理念,并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综合进行判断,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资料:

[3]霍迪.环境艺术设计生态理念与其艺术特征[j].艺术品鉴,2015(10).

[4]王萍,陈文福.环境艺术中的生态问题[j].艺术设计研究,(5).

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运用论文(优秀16篇)篇五

摘要:绿色化学理念是一种孕育在现阶段社会大背景下的理念。高职院校在开展化学教育的过程中理论与实验尤为重要,积极采用绿色化学理念,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促进学生化学能力水平提升的同时,培养与增强绿色化学意识,为我国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教育;绿色化学;化学教育。

高职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都知道理论教学的重要作用。如果要将绿色化学理念运用在理论教学工作之中,那么第一步就是对学生绿色化学意识的培养。想要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则需教师先具备强烈的绿色意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产生更为积极的教学效果,更好的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指导,并能通过各种方式将绿色化学理念逐步渗入到学生心中。学会用绿色化学理念去思考所遇到的问题,促进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师们应充分了解有关绿色化学的各种知识,建立健全完善的知识系统,能将存储的知识运用到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来,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绿色观念与意识,通过授课方式的选择与教师个人魅力的影响,让学生更容易接纳绿色化学知识,这也正符合绿色化学对于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现代化需要。

1绿色化学理念在理论教学中的作用探讨。

1.1通过微量化学实验达到资源节约、有效利用的目的。

近些年,随着我国各行各业在资源利用效率等诸多方面所提出的更高要求,微型化学实验也孕育而出,成为近些年一种新兴的化学实验方法,这种实验方法主要讲求化学实验装置的微型化,由此尽可能的避免化学试剂的浪费,从而通过这种实验方法所产生的中间生产物的转移过程中也得到大幅降低。微型化学实验最大的优点就是有效降低实验材料的使用量,并且反应效果明显,其实验效果相比之下更为优异,就时间与空间而言也有则会节约实验时间与方便携带等诸多优势。通常情况下,微型实验的试剂用量一般只有普通实验的0.1%~10%,这与绿色化学的宗旨不谋而合,所以将其运用在高职院校的化学实践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作用。高职院校在运用微量化学实验方法之前,首先还是应在实验效果好、现象明显的前提下开展各项工作,在实验中虽然采用单常量试验仪器,但可以通过调整试剂用量以及降低试剂质量分数等方式达到节约效果,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微量化学实验不仅仅能够降低材料用量,把控经济成本,更能起到相应的环保价值[1]。

1.2充分发挥串联实验、系列化实验以及组合实验的效果。

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采用串联实验、系列化实验以及组合实验能够通过有序的实验组织安排,将实验中间物或产物进行有效利用与循环利用。我们可将前一个反应生产的产物当作后一项十余年的反应物,不仅能够起到减少试剂用量的效果,更能有效降低环境污染问题。例如在硅钨酸催化合成实验中,学生所合成的产品粗品能够当作基本操作实验中的重结晶,之后学生可将乙酰水杨酸精制后纯品用在熔点测定的基本操作实验之中,并且还能为薄层层析实验提供材料的,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还可通将符合条件的样品用于红外吸收光谱测定实验之中。

1.3重视三废处理,尽全力降低污染。

绿色化学的宗旨就在于对污染的源头治理,在污染源头对其进行把控,从而起到环保效果,这就要求有关工作者利用化学方法处理三废问题,通过合理科学的回收利用措施达到降低污染的效果。一方面我们绿色化学理念真正运用到实践之中,发挥其实际效果,另一放卖弄还应尽量降低实验开支,从学校的长远发展角度来思考问题。在高职院校绿色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三废处理问题,有关人员应将废物处理与污染最低当作绿色化学工作的重要前提,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较差,当然不排除中学阶段偏科的问题,很可能导致学生的化学能力水平与素养上的差异,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在刚接触化学实验室时,因为缺乏经验,并且教师不对三废问题进行着重讲述,所以常常会出现直接将不经处理的三废进行排放,这样做所造成的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应不断培养学生绿色观念的同时,着重树立危害防范意识,指引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实验习惯。如学生在对一些经常会用到的有机溶液进行回收利用、对校园内部雨水的酸碱程度进行确定并采用合理方式净化水质、废气的吸附以及对含重金属的实验废液进行分类处理等操作步骤等等。在试验选择的过程中,应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需要,选择他们喜闻乐见的元素加入到化学课程之中,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试验的过程中发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在,提升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2]。

1.4积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推进化学实验绿色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阶段多媒体教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词汇,诸多高职院校在多媒体硬件方面已经能够满足相应的授课要求,但是在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很多院校依旧不能摆脱传统授课观念的束缚与困扰,不能有效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甚至一些教师非常机械的将书本内容防放置在投影仪上,依旧不顾学生感受,在讲台上自说自话,从而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多媒体技术所采用的设备有着一定的复杂性,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不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可通过视频等方式进行呈现,不论反应速度的快慢或是操作条件的特殊性要求因素都不能阻止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将实验内容与过程生动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仅提升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更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另外针对一些易燃易爆的实验或是实验物不易操作与控制的实验亦或是一些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实验,教师可不用让学生亲操作,而是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对实验进行模拟演示,这样不仅仅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也能将绿色化学的教学理论运用到实验课程中来,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授课,实验现象明显、零污染、且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

2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化学教学工作中运用绿色化学理念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与作用,这是素质教育的选择,更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要,还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高职教育不仅仅要进行专业技能培养,更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自豪感与使命感等等,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学生环保能力的提升,借助绿色化学理念与知识从污染源下手阻止污染问题的发生,让学生抱着积极向上的心态投入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之中,在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为人类文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静.绿色化学在高职化学教育中的教学探讨[j].读书文摘,,14:55.

[2]祝昌翠.绿色化学在高职化学教育中的渗透[j].中学教学参考,,32:71.

作者:符晓曼单位: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运用论文(优秀16篇)篇六

(1)充分发挥水文工作的作用。水文工作能够为水利工程设计提供可靠、有效的水文资料,通过有效的水文工作,能够充分的发挥水文工作的支撑作用,为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提供可靠的保证。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应用的目的在于保护水资源,想要将生态理念更好的应用在水利工程设计中,需要以全面、准确以及真实的`资料为支撑,水利工程设计单位必须和水文工作单位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水利主管部门的协调下,保证两个部门能够有效的合作。现阶段,各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水文工作为了发挥最大的作用,就必须不断的完善软件和硬件设施,充分的利用先进的技术,实现对水利工程所有资料的自动化、全面化采集,进而为水利工程设计提供更加全面、详细以及准确的信息资料,更好的将生态理念应用在水利工程设计中。

(2)加强培训,提高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利工程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环节众多,为了保证水利工程安全、高效的运行,需要以高素质的设计人员为基础,在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充分的应用生态理念,不断的提高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因此,水利设计部门必须充分的认识到设计人员素质的重要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水利工程设计人员进行培训和再教育,重点对设计人员的环境保护、生态意识等进行培训,保证所有的水利设计人员都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同时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尽可能将生态理念应用到水利工程的各个环节,保证水利工程能够生态、高效的运行。

(3)应用新型生态技术和材料。现阶段,各个行业逐渐的开始推广和应用生态理念,各种生态化技术、生态材料应运而生,并且许多生态材料和技术被应用在水利领域,例如,水闸技术,包括翻板闸(图1)、钢坝闸(图2)等,上述水闸技术具有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以及效果显着等优点,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现代水利工程;护岸材料,包括植草专用砖、石笼以及膜袋等。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上述技术和材料是实现生态理念的基础,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状况,并准确、全面的掌握各种生态技术、材料的特性,然后结合实践经验,为后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和指导,这样才能够充分的发挥生态材料和技术的作用,为实现水利工程的生态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加强生态理念在堤岸设计中的应用。堤岸设计是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性环节,做好堤岸设计生态理念的应用,能够更好的实现水利工程的生态设计与建设。因此,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在进行堤岸设计时,必须摒弃传统的设计理念和知识,根据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创建一个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重点对堤岸建设中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估。基于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背景,为生态理念在堤岸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便利,在进行堤岸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对堤岸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详细、全面的调查,充分的考虑自然环境因素,科学把握堤岸设计的安全系数,防止出现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获得经济增长的不良现象,真正的利国利民的生态、优质水利工程。

(5)加强生态理念在河道改造中的应用。河道改造工程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环节,在进行河道改造工作时,必须充分的考虑各种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基于国家发展生态的要求,制定科学、可行的改造方案,保证河道安全、长效运行的同时,提高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因此,在进行河道改造设计时,需要基于生态平衡理念,对周围绿化、河道清淤、堤岸保护等众多方面进行针对性、有计划的改造,这样既能够保证河道安全、高效的运行,又能够实现河道工程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生态、环保的时代背景下,生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通过加强生态建设,能够实现人类社会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与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作为一项造福人类的系统性工程,由于受到传统设计理念的影响,在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中不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导致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必须摒弃传统设计理念,树立正确的生态设计理念,充分的利用生态理论、生态技术和生态材料对水利工程进行设计和优化,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孙翠英。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应用[j].北京农业,2014(12):209.

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运用论文(优秀16篇)篇七

摘要:现代教育改革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不断受到重视,本土工艺美术资源的运用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整合本土工艺美术资源可以丰富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内容,扩大其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立足于新时代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育,应充分实现教学内容与本土工艺美术资源的融合,拉近学生与本土文化、艺术的距离,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激发他们对本土工艺美术的热情,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设计艺术专业与学科的发展,让本土工艺美术通过现代艺术设计的教育教学,实现不断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本土工艺美术资源;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开发;整合。

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不单是技能教育,而是人文教育,其内容既有现代设计,也有文化与传统。梳理不同地区的文化与工艺美术资源,发掘其文化精髓,结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将其融入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是现代艺术教育的新方向。这有益于更好地弘扬文化传统,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

如果说本土工艺美术是技术和艺术的融合,那么现代艺术设计则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由此,将传统设计美学的功能美和技术美融合,创造出科学美,可以为艺术设计学科带来美好的发展前景。本土工艺美术是农耕文化、手工生产、地域民俗融合产生的一种原生艺术,而现代艺术设计则是和工业信息同步发展的复合艺术。现代艺术设计与本土工艺美术相比,更能够展现文化的现代性、集成性和跨学科的时代特征。本土工艺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相比,则更能够展现地域风土人情、生活实用性和文化多元性。两者各有侧重,都可以称为艺术设计的重要内容。现代艺术家与设计师们通常具有全球化的视野,他们善于从世界各地域各民族本土文化中汲取养分,将本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段结合,创作出了不少艺术设计精品。

本土工艺美术资源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例如北京王府井饭店标志牌,它以传统吉祥纹饰“方胜盘长”为本,穿插组合垂直与水平的经纬直线,组成正方形格局,同时也象征着严格的管理模式,以及团结一致、热情待客的理念。又如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设计,它以奥运会标志五环作为蓝本,斜切四角,与工艺美术中的中国结相似,环环相接的纹饰形式充分展现了我国人民齐心协力、喜迎奥运,希望世界和谐、团结的美好愿景;同时它在笔墨设计上更有讲究,图案看似正在打太极拳的人形,实则标志着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其色彩为火红色,线条如行云流水,体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再如,上海举行的亚太地区国家首脑会议中,各国元首身穿以传统福寿纹饰为设计图式蓝本中式服装,令人耳目一新。可以说,中式福寿图案引领了世界新的时尚潮流,成为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图案结合的代表。上述全部是本土工艺美术资源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成功应用的范例,它们应用了常见的传统工艺美术纹饰元素,并融合了现代艺术设计的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分展现,向各国人民展现了我国的风土人情和当代人的精神风貌,受到了各国人民的喜爱。

三、本土工艺美术资源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重要性与相关实践。

(一)可行性。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教学,向学生展示特定地域丰富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制作过程与文化内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课堂的参与性,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多种教学形式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使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例如通过课堂的演示文稿展示某种本土工艺的制作过程和大师作品,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本土文化与艺术氛围,让他们感觉到工艺美术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让他们感受到工艺美术学习的快乐,从而更快更好地投入工艺美术的学习中。

(二)重要性。

在传统手工艺品、古建筑、民间美术专业教学中,包含了不少本土工艺美术的内容。相关现代艺术设计的教学内容中融入此类工艺美术要素,这样既有益于本土文化的传承,又能推动艺术设计与艺术设计教育的进步。本土工艺的美术馆、博物馆、古村古镇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考察对象,具体的艺术设计教学活动可以走到室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实际生活中观看本土优秀工艺美术的'制作过程,实地考察它的生产与销售状况。相比于教室内的知识灌输,这样做更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把握与消化。新时代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育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相关课程设计要充分考虑发掘学生的兴趣点,尤其要充分利用各种本土与传统的艺术与文化资源,在凸显艺术设计教育的人文性的同时,有助于专业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三)贵州雷山苗绣艺术设计实践课程。

学校和地方政府的合作也为我们课程提供了有益的平台。,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与贵州雷山县委县政府合作建立了“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发中心”,该中心也是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实习实践基地。雷山地区有着深厚的苗族文化传统、其舞蹈、服饰、银饰、绣品等都具有鲜明的本土文化特色。通过对当地工艺美术资源的发掘与整合,我们的艺术设计教学开发了一批旨在融入本土工艺美术元素的现代艺术设计课程,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同时也对雷山地区的历史文化建设与推广产生了积极的意义。苗绣是我国西南地区主要民间艺术之一,历史上经历了多个发展时期。在贵州,苗绣在很多地方都颇具特色,而雷山正是贵州苗绣及其文化发展较早较充分的地区之一。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将当地苗绣的制作与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相融合,同时带领学生到当地博物馆去参观苗绣艺术的精品,并让学生感受当地的地域文化景观。通过对当地苗绣文化现状的考察与调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苗绣中所包含的本土文化成分,有效地提升了他们的审美水平。学生通过具体的拍照、记录与写生,通过对工场和作坊的走访,通过与民间艺人交谈,初步了解了苗绣的制作过程,获得了大量的传统工艺美术与文化素材,随后他们对苗绣的材料、图案、色彩、针法与象征意义,以及其他当地的文化与艺术要素进行一番梳理,将之融入自己的艺术设计实践中,使得他们的创作从本土工艺美术中获得滋养。对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来说,本土工艺美术文化是一块沃土,能够提供丰厚的教学素材,具有很大的学习、研究价值。在具体的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到本土工艺美术的文化环境中去,去亲历传统的技艺,和身怀绝技的手艺人交谈,这不同于课堂上的文化理论知识的灌输,它更强调学生的手、脑、心并用,十分有益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素养。

四、结语。

总之,现代艺术设计文化的发展关键在于现代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我国本土工艺美术文化历史悠久,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中,本土工艺美术资源的传承与创新的要求将越来越紧迫。立足于新时代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育,应充分实现教学内容与本土工艺美术资源的融合,拉近学生与本土文化、艺术的距离,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激发他们对本土工艺美术的热情,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设计艺术专业与学科的发展,让本土工艺美术通过现代艺术设计的教育教学,实现不断的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韦承宗.谈民族地区美术教学与民间文化元素的融合.西部素质教育,(13).

[2]朱秀菲.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中国校外教育,2017(04).

[3]谭丽丽.灵魂和主线——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意义.美术教育研究,2017(07).

[4]陈刚.试论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美术教育研究,2017(07).

[5]黄威.美术欣赏在中职学校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析.教育教学论坛,2017(29).

[6]周围.新时期社会转型下的现代工艺美术设计研究.艺术评论,(06).

[7]黄兆功.艺术创想在工艺美术设计中的应用.科技展望,2017(23).

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运用论文(优秀16篇)篇八

摘要:传统茶文化美术元素的理念、创作手法及创新点,与自身的传统元素交融,形成具有独创艺术的审美观感。在现代环保理念及仿古风的兴起下,各茶楼茶社甚至非茶场所,都在借鉴传统茶文化美术元素进行环境艺术的设计与应用。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传统茶文化美术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及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茶文化;美术元素;现代环境艺术。

1传统茶文化美术元素。

1.1传统茶文化美术元素内容及特点。

传统茶文化美术元素包含了在点、线、面、光色等各个元素下的关于茶文化的雕塑艺术、绘画艺术和建筑艺术。在传统茶楼中,为营造清新舒适的饮茶氛围,室内的光色应用都比较柔和。为了契合传统山水画的古朴质感,古时人们都会用真正的树根雕塑成桌椅,用山石刻成摆件模具。随着现代仿古茶楼的兴起,为节能环保、节约成本,人们开始用假石做茶楼的摆件。设计师在并非真石的材料上,首先进行雕塑,将不必要的地方去除。雕刻完成后,再进行造型色彩的明暗刻画及线条塑造。将密度较低的物品绘成密度较高的山石,并借助茶楼中的灯光效果,将假石的凝重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在进行美术创作时,传统茶文化美术元素的会交叉同时进行。茶文化下的美术元素并非独立的个体,而是能够互相促进、互相交融整合,以达到环境设计最优效果的整体。综上,传统茶文化美术元素最大的特点便是其内容斗争性下的同一性。

1.2传统茶文化美术元素现代化发展。

现代茶楼茶社甚至茶主题酒店的兴起,促进了传统茶文化美术元素的广泛应用及发展。为营造传统氛围、在全国多地茶楼中凸显出自己的个性,各茶场所设计师利用美术绘画与雕塑相结合,在茶场所的外围及内壁都进行壁画根雕艺术的设计。为契合全球化的流行趋势及外国友人的审美观感,部分茶场所还会将西洋油画与中国传统茶画相结合,发展出茶场所独特的艺术。传统茶美术元素的应用,让全国的众多茶场所成了本地茶乡旅游业的“地标建筑”。而现代茶场所的'覆盖式开展也促进了茶美术元素的创新。由此可见,在千篇一律的主题场所中找到具有独创性的发展方向及设计构思,是茶传统美术元素在现代应用时的首要考虑问题。

1.3现代环艺设计的传统茶美术元素。

茶传统美术元素不仅在茶场上有所发展,随着美术元素的成熟及应用的创新性,茶美术元素也逐渐开始应用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各个方面。一方面,除了涉及茶文化较多的“景观艺术”及“茶场所艺术”,其余非茶环艺设计也开始逐步应用茶美术元素进行装饰。现今各民宿、饭店甚至大型商场,都会将茶画、茶具摆件及具有茶元素的物品进行展示,以提高场所的艺术性。另一方面,在茶美术元素的思维影响下,现代环艺设计不仅开始考虑内部整体视觉观感和使用性的协调,还对外部墙壁进行修饰,以契合街道文化。茶美术元素的黄金分割构图法、三度空间量感率及体积明暗透视法等美术创作方法,也作为主要设计思路被广泛应用。

2.1环艺物质形态艺术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下的物质形态部分,指的是在原有设计基础上的进一步实体操作。不管是装饰、绘画、雕塑还是建筑元素的设计,最终目的都是为现代环境艺术服务,都会将图纸进行实体创造。前文提到,为追求创新发展,现代环艺物质形态中对于茶元素的应用不再千篇一律,而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思维想象。然而经过数据分析可知,现代环艺的美术设计图纸太过注重茶元素的想象和新奇,忽视了其转换成物质形态后的实际效果。除了部分仅具美感而不具实用价值的美术设计,更有许多本身是实用目的的美术设计质量不达标。在此设计下,物品的使用年限大大降低。有些设计师仅考虑美术元素的创新应用,但没有考虑到后期修复与当地的气候湿度。

2.2环艺意识形态艺术分析。

环境设计艺术下的意识形态艺术指各类环艺设计的主题理念及创作思维方式。一方面,受传统茶文化美术元素的影响,不管是哪类场所的环境艺术设计,尽管其使用价值和主题价值不同,但都开始围绕“环保节能”及“弘扬传统”这两个宏观理念开展;另一方面,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创作思维中,设计师将传统茶美术元素的构图方式作为参考,将美术元素下各个方面的融合作为借鉴,应用在环境艺术中。经过传统茶文化的意识形态思维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现代环艺逐步多样化,各类主题场所取代了千篇一律的楼房与景观,雕塑、建筑、绘画的融合发展也更为娴熟,部分环艺设计师甚至在进行传统与现代设计融合的体系建设。

2.3室内外陈设元素光色分析。

室内外陈设元素光色,是基于环艺物质艺术形态与意识形态的共同作用发展下而形成的整体视觉传达观感。室内外陈设元素的光色设计材料及色彩限定多有不同。室内因灯光颜色和灯光位置的固定性,灯光对陈设物品的光色有增强作用。因此其陈设材料的色泽度可以不高,陈设材料的色彩置顶也大多不需做过多处理,直接本色为主。然而室外陈品物品因受多变天气影响,因此,色彩饱和度要求较高,运用的美术材料也是可以通过光热变化而变化,以此契合天气变化的高级材料。通过室内外不同材料及色彩的应用,能够让进入场所的人产生一种循序渐进的代入感。综上,室内外陈设元素通过茶文化美术元素的合理应用,其设计的使用体验感日益加强,其场所的主题意义及价值塑造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3现代环艺设计中的传统茶美术元素发展策略。

3.1提高设计工程质量。

基于现代环艺设计过分注重茶美术元素的创新性而忽略其实用性的问题,必须提高设计的工程质量,以达到使用体验和审美体验的平衡。首先,在不同新提出的创新美术元素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模拟实验,进而判定在此设计下的最佳制造材料。通过不同创新美术元素设计的特殊性,找出其普遍性规律,进而通过已经制定好的材料制作工程,制定出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材料应用体系。其次,在设计时,考虑到不同的外部环境影响。特别注意室外的天气和人为影响。对于在室外创造的环境艺术,要高度应用美术三度空间元素及高阶设计材料,保证室外环艺的持久性及可行性。最后,不能一味追求固化美感而忽略质量指标。在设计美感的前提下进行实体制作时,根据制作过程中新出现的问题,可以在不改变原有主题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适当修缮,以保证最终工程的高质量。

3.2美术意识思维融合。

传统茶文化美术元素下,茶场所运用了各个美术部分的意识思维,将其即兴融合发展以便创新。然而现阶段的茶美术元素已经应用到了除茶场所外的各个方面,基于现代环境艺术范围的广度与深度,必须进一步加强美术意识思维的培养,以便其思维意识在非茶场所的环艺设计中得到最优发展。一方面,全国各省市的茶文化美术元素研究机构,应当以茶场所为例,将各个部分的美术意识思维进行模拟整合,制定出美术意识思维融合后的结果体系,以便其余环境艺术设计能够有所借鉴。另一方面,将已完成的美术意识思维融合体系进行试点应用,成功后逐步进行推广。以循序渐进的模式将茶文化的美术思维意识普及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避免直接应用时的设计思维误区。

3.3协调装饰比例美感。

对于茶美术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场所陈设光色分析可知,目前大多场所过于追求“个性化标签”而导致整体装饰过于杂乱,无法平衡。根据传统茶文化美术理念可知,在杂乱无章的装饰环境下,如果想保持原作者的创作理念,不舍得丢弃任何陈设,可以通过空间置换、物品视觉叠加的方式协调装饰的比例和美感。设计者首先将顾客需求的理念及陈设一一罗列,面对罗列陈设庞杂的情况,设计者对可以删减的部分进行删减协调;对于不能删减的部分,设计者可借鉴茶美术的光影理论进行空间置换,将杂乱的物品模拟场景,排列演习,通过规律性的美术思维意识,找出最适合场所环境的陈设方式。

4结论。

传统茶文化美术元素创新发展了现代环艺设计的思维理念及创作的手法方式。通过提高茶传统美术元素下的环艺工程质量、普及茶美术思维模式理念等策略,传统茶文化美术元素逐步在现代环艺设计中普遍应用,并以自身的优势保持着良性循环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运用论文(优秀16篇)篇九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各类企业及工厂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增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国的环境质量却在逐渐变差,当今的环境问题也成为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环境工程的建设是构建生态城市的重要前题,所以城市的政府部门应当重视对环境工程的建设,基于此,文章首先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进行阐述,然后对环境工程建设在生态城市的应用进行介绍,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环境工程;生态城市;意义;措施。

1.1环境保护的需要。

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人口数量与日俱增,这就加大了城市的资源消耗,城市压力越来越大,同时城市的环境问题也逐渐地突出,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每天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电能、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这些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难以实现循环利用,再加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对城市生态环境和资源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环境过程建设,对于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减少城市大气、土壤、水资源污染等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城市环境污染具有一定的蔓延性效果,很多城市为环境保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但是收效甚微,只能在短时间内起到缓解的作用,而对城市的长远和持续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通过采取有效的工程建设行动,能够提高城市的环境保护效果,改善城市生态脆弱性的局面,提高城市生态能力。

1.2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城市环境问题会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加强生态城市建设,对于城市经济发展也会带来积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生活中不仅重视物质保障,同时也更加注意精神上的追求,追求精神上的愉悦。生态城市能够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为人们提供接近大自然的机会,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生态城市还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减少环境对于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特别是随着人们公民权利意识的提高,“健康权”等权利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加强生态城市建设,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能够有效地吸引人才,吸引相关的产业投资等,从而达到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目标。

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运用论文(优秀16篇)篇十

第一,多采用一些天然环保的材料。为了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以及和谐的自然环境的营造,人们对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对于天然环保材料的应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要更加重视天然材料的不同性质,从而更加客观地认识天然材料的性能和优劣,以便更好地将其应用到环境艺术设计当中。除此之外,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还要重视在具体实施加工时如何实现对天然材料的最优设计要求。这样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就能通过对环保材料的应用,实现对环境的保护。

第二,加强对污染小和无污染的能源开发。为了实现更多无污染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要在环保工作中多尝试、多开发,以达到开发环保资源的目的。尽管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在开发环保资源时还不能立刻达到无污染的程度,但是向无污染进军是最终方向。就目前来讲,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先从开发污染小的能源开始,最终实现开发无污染能源的理想目标。在开展环保工作的同时,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要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尽量实现科技材料的广泛应用,避免高污染材料的出现和再应用。

第三,把先进的科技理念植入环境设计工作。科技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在以其特有的形式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状态。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初期要利用高科技,可以将高科技材料应用到工作当中,这样便可以减少很大一部分能源浪费。总之,将先进的科技理念植入环境设计工作,不但减少了对于环境不必要的破坏,而且减少了对能源的浪费。除此之外,现代高科技材料还可以实现对原材料的有效利用和回收。

第四,以天然环境为背景实现对自然生态的“零破坏”。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始终离不开低碳节能的要求和目标,所以要力求将破坏降到最低点。如,可以通过具体的实地考察进行地形与地貌的设计工作,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设计与自然生态的结合,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客户的费用支出。为了使自然生态环境免遭进一步的破坏,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要以现代形势下的自然环境为基础,实现环境艺术设计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同步。

第五,打造高效率的设计理念。对于现代文明社会而言,人们心理上的舒适与成就感显得异常重要,不亚于人们原先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最终的工作目标是为人提供舒适的环境,所以其要满足人的精神与物质的需要,而不是片面地追求所谓的设计效果。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需要牢记以人为本的理念,让人们不但精神上能够愉悦,物质上也尽可能少付出。环境要给人以美的享受,也要兼顾人们的安全与健康。在设计工作中,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需要通盘考虑功能、美观等诸多的因素,不但要满足人的一般需要,还要照顾到人的个性化需求。

第六,多实施环保化的理念设计工作。环境保护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是对当时工业化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一个反思与抗议,是为了反对高度工业化的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和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而提出的口号。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贯彻环境保护的理念,尽可能减少对于生产资料的损耗,提倡环保、无污染的生活理念,将人们的生活环境打造成处处鸟语花香的场所。这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的益处。

社会经济发展在带给人们优越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给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重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烈,更加意识到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的重要性。所以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一定要贯彻生态理念,秉持环境艺术设计的系统思想、人性化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及多元化思想,这样才能建立更加完善的环境体系,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运用论文(优秀16篇)篇十一

我们通常所说的儿童美术教育是由儿童、美术和教育三部分组成的,美术教育的对象是儿童,也是美术活动中的主体。美术可以有很多方面的理解,最客观也最容易理解的解释是用含有美的价值的活动,如绘画、泥塑、手工等培养儿童对生活的感知,对艺术的理解。艺术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是人类独有的价值产物。而美是艺术的核心,没有美就没有艺术,这也就繁衍到我们现在所说的美术。要培养一个人对艺术的理解,那么最佳时候就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投入,更是一种实践,是儿童用全身心去感受的活动。它更是儿童对外界事物有了感知后,对事物产生情感,借用一定的媒介塑造出具有某种形象的活动。

二、学前美术教育发展现状。

当今社会,素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学前美术教育也越来越受欢迎,但教育仍还存在着误区,使得孩子们不能正常地享受美术教育的快乐。

(一)家庭教育的误区。

越来越多的家长为孩子们选报兴趣班,这本是好事,但有些兴趣班打着培养孩子特长的幌子,吸引家长和孩子们。但真正的学习效果就不得而知了。众所周知的是,艺术教育的核心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并不是为了达到专业水准而训练。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总是拿孩子的作品、排名来衡量孩子学习的成果。使得孩子对美术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的信心减少,同时也在潜意识里给孩子设下束缚。

(二)学前美术教育的误区。

1.教育方法不对。

很多美术教育学校为了显示教学效果,通常要求孩子使用一样的线条,一样的画笔,甚至一样的角度去完成一样的'作品。与在字帖上练字的效果一样,这样的教学效果甚微,但却严重影响了孩子自主能力的表达、学习的兴趣和对生活感知表达的信心。

2.指导思想落后。

许多美术教育培训学校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已经形成一套以艺术能力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把很大部分的精力放在训练上,而忽略孩子本身的兴趣培养。还有一种教学是要求孩子们跟着老师做,这种教育模式更是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完全遏制了孩子自主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三、自然发展角度下的教育探讨。

学前美术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儿童的兴趣,坚持以儿童自身发展为本,为儿童提供对生活亲身实践的机会。这种“自然发展”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引导儿童去接触周围生活环境中的美好事物。

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生活审美情趣,激励他们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

2.针对每个儿童的不同特点和需要。

全面开展艺术活动,让每个孩子都在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

3.为儿童提供表现自由的机会。

引导他们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尊重每个孩子的创造和想法,对他们的表达和创作能力给予肯定和鼓励,传播他们的快乐。

4.支持鼓励儿童参加各种艺术活动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自己的勇气和信心。

儿童美术绘画能力的发展提升是儿童智力开发的标志。通过美术教育,对培养人类的智能、情感和社会性有着重要作用。儿童美术学前教育,不仅能激发孩子潜能,还能陶冶孩子性情,使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所以学前美术教育尤为重要。但新时期的学前美术教育应坚持自然发展的理念,消除教育误区,给孩子的美体发展提供一个可靠的保障。

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运用论文(优秀16篇)篇十二

农田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健康发展的物质保障。随着国家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完善以及国家对农村的扶持,对农田水利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农田水利设施也将更好地发挥出防汛抗旱的功能。

1.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现状。

无论是水田还是旱地,水资源都是保证其发展的根本要素。但是在我国,水资源在农业应用中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1.1人均占有量不足。

从整体来看,我国的水资源储蓄总量十分可观,在世界各国中的排位也很靠前。但是现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我国的人口基数过于庞大,人口的增长也非常迅速,导致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率处于世界的末位。这种情况严重影响到农业的发展和进步。

1.2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我国地大物博,受到不同气候的影响较大,水资源在时间上的分布不均匀。大部分地区受到季风性气候的影响,在春夏季节的降水量十分庞大,甚至导致严重的洪涝灾害出现。一旦到了秋冬季节,全国的降水量普遍减少,河水与地下水的水位下降,给农业生产灌溉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1.3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第三个现状就是严重的空间分布不均。整体上呈现东南水资源多、西北水资源少的现状。某些地区出现严重的水资源缺乏,在西北地区,大量的土地因为缺水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而被荒废,与我国人口的发展现状不相适应。

2.农田水利管理和防汛抗旱的关系。

2.1减少和避免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出现。

由于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严重不均,自然灾害的出现很频繁。农田水利设施对于农业生产的意义显得尤为重大。如北方在夏季会在出现长时间的高温和干旱天气时,抗旱的难度巨大,任务也十分艰巨,此时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如果过于脆弱而无法承担抗旱的责任,会使农业生产蒙受巨大的损失。在洪涝出现的时节,完备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合科学的管理方式,及时的进行排涝、储水的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2.2强化防洪排涝工程管理水平。

防洪排涝工程在农田水利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与灌溉设施不同的是,防洪排涝工程带来的更多是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这样公益性的水利设施,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起到重大的影响,具体体现为促进农业的生产和发展。所以,防洪排涝是农田水利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加强农田水利的建设和管理,同时就是强化农田防洪排涝工程的管理水平。

3.我国农田水利的管理现状。

3.1缺乏对农田水利管理的重视。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推行农田水利设施,各地政府也逐渐开始进行农田水利的建设工作。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就目前农村的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现状来看不容乐观。市级政府往往更为重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忽视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的工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在政府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少之又少。而地方政府的情况更甚,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的工作蜻蜓点水,湖光掠影。农田水利的防汛抗旱的作用难以发挥。

3.2农田水利管理中的基础设施老化。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最根本目的就是防洪、排涝和抗旱。所以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政府逐渐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而实际上我国的大部分灌溉、排涝、储水设施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立的,在经过长时间的运行之后,开始老化、变形,逐渐不适应现代的社会生产。以灌溉为例,从相关的数据可以看到,我国约18.26亿亩的耕地中,只有约8亿亩具备有灌溉的条件。但是在这8亿亩有灌溉条件的耕地中,大多数的灌溉设施十分落后,存在严重的老化和年久失修的问题,灌溉水平和效率都十分低下,对农村农田水利的发展十分不利。

3.3农田水利的管理环节薄弱。

在农田水利的管理环节中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首先表现的就是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中的产权关系不明确。一般来说,农村农田水利设施应该归由基层乡镇中的水利管理服务站进行管理,但是在农村乡镇体制发生改革之后,水利管理服务站这一职能被严重弱化。再者没有及时成立相应的农民用水协会等机构,使农田的水利设施无人管理,其运行质量也得不到保证。并且,由于灌溉时需要使用相应的水泵等机具,耗电量大、水费较贵,多数的农民不愿意花费大量的资金使用相应的设施。

4.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管理办法。

4.1推广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对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于发展现代农田的水利事业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使用节水灌溉技术,可以以最小的水资源使用量获取最大的农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这表明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单位面积的灌溉水量以及农作物的产量和产值。其灌溉措施主要分为为:渠道防渗、低压喷灌、管灌以及灌溉管理制度。

另外,加大农田灌溉的节水力度,减少灌溉过程中水资源的浪费,不仅是增加农业收入的重要方法,也是解决农业污染问题、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所以,节水灌溉技术必须作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以现代的科学力量为根本,不断将灌溉技术推向节水、节能、优化调配、监测与管理一体化的道路。尤其是在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已是当务之急。同时使用配套的设施设备,完善节水灌溉的结构流程,保证农田水利管理的科学与高效。

4.2提高灌排的标准。

随着国家对农田水利管理的重视,农业产业的结构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现代社会对于农田的灌溉、排涝、储水一体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大对灌、排等技术的改良力度已成为必然的选择。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务必要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满足农业产业的需要,切实的提高农田的供水保障率和排涝能力。

4.3保护农村的水资源。

农田的水资源减少和污染带来的问题十分严重,滥砍滥伐严重影响到生态的平衡,而水环境发生恶化将会影响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因此一定要加大对农田水资源的治理,保护农村的水资源。杜绝滥砍滥伐的现象,严格监管农田中药物和化学肥料的使用,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创造良好的水资源生态环境。

4.4解决政策和资金的问题。

制定扶持政策,提高服务的水平。加大对农田水利管理的物资投入,财政上可以将农业的周转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新和维护。对于农民因为电费、水费高而不愿意使用设施的情况,相关部门应当制定相应的农田用水、用电的倾斜政策。

5.结束语。

现代社会的进步要求农业的发展是可持续的,而进行农田水利管理正是达成该目标的重要条件。农田水利设施无论是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还是农田的防汛抗旱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新政策的扶持,农田水利设施将摆脱老化和资金缺乏的问题,在今后的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敬伟。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抗旱水浇农业[j].才智,,(21)。

[2]周长春。浅谈农田水利管理与防汛抗旱[j].建材发展导向(下),,(2)。

[3]塔桂花。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管理措施[j].吉林农业,2014,(10)。

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运用论文(优秀16篇)篇十三

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基本上还是老套的程序与方法,即教室上课,讲课—作业—辅导—完成。这样的基本模式就可能产生教室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学生对完成作业有着很强的应付心理,结果是作业都能交上,但是质量不高,不能发挥创造性思维去完成。艺术设计类专业对学生与教师的要求远不止这些,要求我们创新培养方式来适应时代和专业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我们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的教学真正的落到实处,在创新的思维方面有时候年轻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能够带动课堂秩序。实际上启发与讨论就基本打破了多年来班级概念,打破讲台概念,这就要求我们以工作室来代替班级那种传统的教学手段,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明确,这种设计教学需要一种平等交互试的授课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工作室教学体系下,采用两种教学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其一是课堂教学课题制,在我们艺术设计类的各专业中,很多专业课程是一个完整的设计,这就可以以课题的形式来进行要求和教学,大家在做每一个课题的时候,基本就能做到基础课程与最后设计课程的统一。其二就是深化了的启发与讨论教学,起一个名字叫“头脑风暴与白板教学”,这行可以形象的说明这种教学的基本模式,头脑风暴是很多设计公司中采用的一种方法,就是要激发创新性思维,我们这样的课堂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就是同学们在一个课题的要求下集体“风暴”中产生新的设计想法不断的在预先设立的随时可以更改的白板上快速表达。记录通脑中的一瞬间灵感,然后再进行讨论将想法丰富成方案,这种交互式沟通下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这种工作室引入课堂教学后所得到的很多新教学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课堂教学“课题”制,交互式讨论引发的“头脑风暴与白板教学”都能激发学生最大的思维创造,有了这样的思维习惯,才能为将来走出校园奠定基础。

实践教学中的.“项目”教学实践。

真正意义上的实际项目接触很少,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就不能达到目的,为了达到创意产业的要求,在实践教学中,采取“项目”教学的办法,将学校艺术设计资源进行精心的整合,提供项目载体。在多地的实践中都看到了一种模式,即建立创立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或与社会中的创意产业园对接,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校园之间搭建一个互联互通的人才培养通道来提高完成人才培养的能力,做到院校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无缝化对接将项目直接移植到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这样可以一举两得,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中得到锻炼,也可以将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直接在项目中实现,可以说是双促进的作用,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根据公司的模式进行虚拟的公司制结构,让项目教学带动思维转变,在培养市场型实践人才的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运营意识,让领军人才在院校与市场之间良性循环中不断的涌现出来,这就有利于我们培养高端创意产业人才,可以说这才是教育资源整合是关键。

艺术设计类专业大平台教学。

艺术设计类人才在很多方向是相通的,有着同样的思维方式、同样的艺术规律,因此大平台教学有可操作性。这种大平台教学就是将不同专业的学生打破重组,在一个课题或项目下共同的完成任务。例如一款手机的开发和推广,可以将3—5人组成一个项目组,这些学生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有环境设计、有产品设计、有平面设计的,在共同的课题下,协调分工地进行设计开发,共同做市场调研,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其他两位学生建议下开发产品,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对产品进行包装、宣传,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设计形象店等,分工下的课题就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分工也有合作,协调统一。这个过程中学生互相学习到了自己专业领域得不到的知识,也锻炼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因此这样的大平台教学应当在创新的人才培养中不断地完善。文化创意产业说到底也是一个对人才要求复合型的产业,因此这种大平台的教学模式就起到了重要作用,艺术设计在相对独立中有着巨大啊的联系,在创意产业中这样的联系任益紧密。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让我们看到了市场促进下的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接近于市场服务于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就是正确的。总结文化创意产业在新时代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样的机遇下院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模式,实现课堂教学课题化、实践教学项目化和平台教学综合化,努力的适应市场的需要,培养两类关键人才,为推动产业产业的蓬勃、健康发展助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运用论文(优秀16篇)篇十四

对于生态城市来说,加强资源的回收利用,一方面能够减少城市环境的污染,同时又能够实现城市资源的循环使用,从而减少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污染主要体现在水体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等方面,因此应当重视污水等资源的防治和回收,对于污水处理来说,应当坚持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的策略,从而实现城市内部水循环使用,通过将污水进行分级别处理,提高城市污水的利用效率,近年来部分城市加强对雨水的回收利用,不仅减少了城市在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减少了城市的水污染。同时近年来一些城市将污水处理之后用来灌溉城市草地,或者作为城市公园用水等,对于减少城市水资源的浪费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要加强对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处理,这样对于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城市水资源的消耗具有重要的意义。

2.2积极应用节能减排技术。

节能减排技术在构建生态城市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加强了环境保护的力度,特别是对于企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染加强了监管,对生态城市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在城市环境污染中,企业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污染物,近年来在我国很多环境污染严重的城市,具有钢铁、水泥等污染型企业规模大、数量多的特点,通过积极地应用节能减排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工业对于城市环境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节能减排技术的投入,一方面重视对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从而促进了我国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同时对于企业积极应用节能减排技术的,也加强了对企业的奖励,或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技术的生根落地。对于生态城市的发展来说,应当积极地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和利用,降低企业的能耗,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保障,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不断地完善城市的产业结构,加强对城市能源结构的调整,例如近年来不少城市推进的“煤改气”工程,不仅减少了城市对煤炭资源的消耗,同时也减少了城市的污染,受到了越来越多城市的欢迎。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环境问题也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环境工程的建设是实现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目前我国环境污染愈发严重,已经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阻碍了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只有积极做好环境工程的建设与应用,才能真正构建科学生态文明城市。

参考文献。

[2]王千.基于生态城市理论的塘沽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运用论文(优秀16篇)篇十五

我们所了解的大美术,尹定邦先生有一个定义:由美术把图案、工艺美术、实用美术和现代设计收编组成美术大家庭。现今社会,美术所涵盖的范围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与原来建筑、绘画创作、工艺和雕塑这四大类了,还包含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物品,比如说画笔。书桌、电脑美术还有书法等等,这其中都包含了美术的成分。从更大的方面来讲,大美术也包含设计的公共艺术和纯艺术。在这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艺术创作者或者说是教育的需要,艺术创造和保存的媒介也有很大的改变,比如现在市面上出现的一些光学材料,数字和网络储存,这些媒介的发展带给美术的就是美术和艺术个门类之间的相互吸收和转化甚至是重新组合。对现在国家美术人才的要求一般就是体现在大美术观念的提出和落实。要求这些美术人才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掌握更多的知识,不管是艺术本身还是现在现在的网络技术。都要具备过硬的学识涵养,还要拓宽自己的艺术兴趣范围。大美术这种观念的提出,有利于国民教育素质的提高,也是对国家素质教育方针积极响应的一种体现。在现在的美术教育体系里面,美术教育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比较常见的综合性大学,里面要求掌握的面比较宽,像美术专业学校和师范类的学校;而另一种就是工科院校模式。综合性大学和工科工科院校模式的生源都是针对广大考生筛选而来的,在这上面并没有什么不一样。在接受高等艺术教育之前就已经接受了大美术的教育了,但是仅仅是停留在一种观念式的应试教育里面,在专业上没有本质的区别,更别说艺术理论这方面的教育。学习美术艺术要从基础的教育做起,在面对一群什么都不知道的启蒙学生面前,基础教育就会显得尤为重要。

二、重构与置换。

对于刚刚踏进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来说,对他们之前所认识的艺术结构要进行重构,也就是让他们对大美术的环境和艺术设计进行新的理解和学习,快速的置换他们之前的大美术概念。并向他们灌输学习目的。要完成这一过程其实并不复杂,一般三个步骤就可以完成。首先是做这一群刚入校的学生来一趟专题讲座,深化他们对大美术的理解;其次呢,是让学生做一些学术报告,这样就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最后可以来一场座谈时的谈论,相互交流心得和学习经验。在老师的配置方面,其实可以参考一下包豪斯学院的做法,用艺术家和设计师的理论结合教学,会起到不一样的效果。在美术学习中,启发学生这一环节是特别重要的,要有抛砖引玉的作用。格罗佩斯创办包豪斯,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就抛开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没有让学生学习素描和色彩练习,就他本身是世界一流的设计师这一身份,是应该走创新的道路。

三、回顾历史和构造未来。

在包豪斯学院,美术专业的学生都必须要求学习基础课程,这是作为专业前的必修课,在美术当中是非常严谨的,在这个学校,教学规格非常高,就连代课的老师,都是大师级别的大艺术家,这是这个学校难能可贵的一面,这种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的学校值得学习。过多的'注重层次的丰富、造型的准确、技巧训练和制作精细是今天基础教学的通病,其实这些不会真正起到基础教学的作用,创作是需要循序渐进的,这是目前美术教育最缺乏的。由于初学学生的创作思维狭窄,对于创作没有很好的灵感和欲望,更别提让他们有创作的积极性了。一般基础课程具有主要有三个课题,第一是解放学生的创作思维和艺术天赋;第二是让学生自己把握自己的职业生涯;第三是作为以后成为艺术家的学生,要把创造性的构图原则展示给他,让他自己体验和观察。由此看来,目前亟待解决的是美术的基础教育的革新。这个问题已经很迫切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代替不了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应该用与现今社会同步的新观念、新技术和新手段来赋予教育的新内容。目前,人们已经开始关注艺术教育方面的教育改革,对于艺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一个首要的人物,也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要设计出新的教学理念。广州的美术学院近期推出了一套教材是关于构成的,这本书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三大知识体系,另外把一些新的理念加入其中。比如形态构成光色构成动画构成等这些是传统教育所没有的。这些能够向学生传授创新的技能和新的思维方法。要知道,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那么相应的美术设计教育也应该跟随时代的潮流随之进行改进,并且始终保持与时俱进。

四、结语。

所谓艺术设计究其原因就是科学和艺术的合成手段,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创新,带来新的发现。这俨然成为了一种文化。因此,如果说一个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经典一无所知或是知之甚少,那就不会成为一个艺术家或是设计师。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怎么可能懂得创造。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就有很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所以世界上才有了一个卓越的设计师。当然,历史学家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人都不是历史学家,也不可能让学生把过去的历史都背下来,但是,要以历史的角度来指导他们学习,知道真善美、知道老子和庄子、还知道孔老夫子。这些伟大的人物可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学生可以以这些思想作为创造的价值导向。进行观念更新,思维的创新,构造时代需要的基础教育。

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运用论文(优秀16篇)篇十六

环境工程中的城市污水处理作为一项重要课题,关涉到多方面要素影响,是一项相对繁琐、复杂的工程。作者基于上述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环境工程中的污水处理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2.1加大资金支持。现阶段而言,资金短缺是造成环境工程中城市污水处理问题的关重因素。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新时期,为了营造城市美好环境,应逐步加大对污水处理的投入与支持,满足城市化发展需求。在具体的践行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引导职能,建立更加完善的投资管理机制,引导资本向环境工程方向的流向,并制定科学的政策体系,支持城市污水处理事业发展,缔造城市美好明天。可积极借鉴国外先进运行管理模式,创新融资机制,将环境工程中的城市污水处理项目放入到经济市场中,并规范竞争行为,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功能,加大宣传力度,吸纳更多的资金资本建设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同时,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而言,亦需创新内部项目管理思想及方法,制定科学的发展建设规划,并设计满足自身内部发展与外部投融资管理需求的新型运营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2.2引入创新科技。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是行业产业发展的恒动力,对提升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尤为重要。在环境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紧密关注污水处理创新技术发展动态,积极引入先进工艺,最大限度地发挥污水处理厂效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在具体的践行过程中,管网设计在整个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良和优化,尽可能降低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目前来讲,大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厂依旧采用一级处理或一级强化处理的运行方式,对除磷脱氮的考虑不足,未有设置出水环节的消毒工艺,不能满足循环利用需求。建议城市污水处理厂在现有工艺流程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引入先进处理工艺技术,如臭氧氧化、安全消毒、膜分离等,提高工作能力及效率。2.3合理规划设计。在传统城市发展建设模式下,由于对污水处理认知不足或偏差,导致厂区设置不合理。据相关调查显示,以往的污水处理厂多居于城市下游,借助水流重力以及管网拦截,将污水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在经一系列工艺处理之后流入到自然水体中。这种布局方式相对集中,为了满足再生水循环利用需求,则需在城市内部重新铺筑管道,通过分局提升举措,将再生水输送到用户家中,无疑增加了运输建造成本,同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土地资源浪费,相应的投入较高。由此看来,无论从经济价值上还是实际使用上考虑,此种设计均不建议采纳。对此,可对城市污水处理排放布局进行重新规划设计,采用循环、分散、小型方式,遵循就近实用原则,在城市内部建设污水处理厂,从而提高再生水的利用率。总而言之,环境工程中的城市污水处理十分重要和必要,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在具体的践行过程中,受多重因素影响,城市污水处理表现出了资金不足、能力较低等问题,是未来提升改善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王志刚.对环境工程中城市污水处理问题的探讨[j].农家参谋,(17):218.

[2]王明明,王静.城市污水处理在环境保护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8(7):79+82.

[3]罗奕.城市污水处理在环境工程中的重要性和优化建议[j].居舍,2018(18):177.

相关范文推荐

    经典述职报告参考(专业17篇)

    述职报告不仅是向上级展示工作成果的机会,也是自我反思和成长的机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实用的述职报告范文集,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紧张而又忙碌的__年转眼已

    有效评价课堂教学论文(实用22篇)

    阅读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于写作规范的掌握和理解,培养我们的写作能力。这些范文范本来自于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的优秀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写作水平。在体育游戏中,游

    我喜欢小狗小学生范文(18篇)

    一篇优秀作文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阅读一些优秀作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阿姨家一条小狗,名字叫汪

    税责任演讲稿大全(16篇)

    演讲稿范文是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桥梁,通过精心组织的语言和逻辑,使得演讲更加生动和有吸引力。以下的演讲稿范文是经过精心挑选和整理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实用性。

    梦幻的童年(热门19篇)

    优秀作文的特点包括语言准确、结构合理、内容充实、观点独到等。阅读优秀作文是培养自己写作素养的有效途径,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那段美好却又可望不可即的日子,总会

    第一次玩电脑(通用19篇)

    优秀作文可以通过感人的语言、精确的描述和独特的观点,打动读者的心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你一些启示。说起电脑,大家一定不陌生。可说起电

    客房培训教案九(通用20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管理教学过程所制定的具体方案。以下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范文,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有所启发和帮助。培训计划按中级客房服务员技术等

    忠诚与背叛心得体会大全(18篇)

    我们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做法,从而提升个人能力和素质。【示例文本七】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我体验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也收获了对他人需求的更

    局长在全市交通公路工作会议讲话(模板16篇)

    编写演讲稿范文需要考虑到言之有物、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等方面,使得演讲更加生动有趣。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脍炙人口的演讲稿,体验一下其中的魅力吧。同志们:这次会议

    记生命并没有结束(通用16篇)

    优秀作文具备深入思考的思维能力,能够以独特的视角触动读者的心灵。以下是一些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展示出的高超技巧和独特见解的优秀作文,让我们一同体味其中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