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通用17篇)

时间:2023-12-03 作者:笔尘

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学习不同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以下是一些经过精心挑选和整理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总结有所启发。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通用17篇)篇一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对传统教师角色的最好概括。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单纯的传递和接受关系,由于师生关系单一,教师的角色也单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师作为文化传承执行者的基本职能没有改变,但教师的角色却越来越向多重化方向发展,不再是以往具有权威身份的单纯的传递者,而应该同时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和合作者,成为新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等等。只有教师角色的全方位更新,才能以优异的素质去主动适应并深入开展好创新教育,才能实现新课程标准要求我“应以培养有创造精神、有实践能力的人才”的这一主要目标,也就能最终实现科学发展观在教育工作中的全面贯彻落实。笔者根据从事数学教研工作的实际,结合当前形势,就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转换谈几点初浅的认识:

一、教师应成为新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新课程倡导的是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发挥主体性作用,不能再只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而就摒弃“惟书”、“惟师”的“盲从”与“偏见”,让多样性的知识成为学生提高认知能力的途径;让学生能从自己所处的周围社会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使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同时,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应在创设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开发校本教育资源上下功夫,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锻炼并具有开放校本化课程的能力。

如在教学“第几”这一小节内容时,可以利用学校的小礼堂(或直接在教室进行也可),每个小朋友根据手里的“电影票”来对号入座,教师做查票员,提出问题:“某某小朋友在第几排第几号?”“第几排第几号是那位小朋友呢?”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形式,使学生不仅切实的感受到自然数的序数含义,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又如在“分类”这一小节的教学时,课前可以先让孩子们从家里带一件自己最喜欢的小物件,上课伊始,把所有小物件都堆放在一起,教师引导学生把这些杂乱无章的东西收拾、整理,分类摆放好,然后指导学生们按小组按类别整理,如生活用品类、学习用品类、食品类、玩具类,等等。再提出要求每个小组将自己组中所整理的物件再更仔细雨地清楚的分类放好,操作后小组汇报“你们小组是怎么收拾的?”出现的情况会是将生活用品类可能是将衣服与用品等分开,学习用品类是将书籍与学具等分开,玩具类将小猫、小狗等分开……。这样的设计,暗在教材提供素材的基础上,扩大了取材范围,从生活中出发增加了孩子们喜爱的玩具、书籍、衣物、食品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泛的思考空间。

教师通过类似以上形式的课程开发,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出活动,使学生从充满操作性、探索性、创造性、愉悦性的实践活动中获得学习的快乐,既强化了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又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是生活,数学就在身边。

二、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在信息技太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课本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途径了,“传道、授业、解惑”不再是教师的唯一角色了。好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应该教会学生怎样去学,怎样去做,教会学生发展他自己的精神世界,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所以,教师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正如古人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1][2][3]。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通用17篇)篇二

国家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颁发的《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课程纲要(试行)》,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春天的到来。它是我国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领域中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这次课改一再倡导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反思,从而更好地及时地完成角色的转变。《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该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快乐地学习。这是素质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必然要求,也是“寓教于乐”的历史回归。由此观之,面对新的课程标准,我们不能只会做“经师”,更要去做“乐师”,要及时的转变自己的角色,积极投身于改革的大潮,把自己锻炼成为一名真正的水手。

多少有识之士曾呼吁“诗意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其本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要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的参与进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两千年前的孔子的讲学,往往是先生居中间,弟子团团坐。传道授业、释疑解惑,各抒己见,其乐融融。大家都知道,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即师生的互动过程。它以课堂为主阵地,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在传统教学中,教学活动大多是教师唱“独角戏”,想方设法把密密麻麻的教案文字变成语言传授。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老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渐丧失。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变得黯淡无光,一个个成了吸收知识的`“机器人”。新课程标准则倡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强调学法与教法在教学活动中的最佳组合。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引起师生感情的共鸣,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由重“传授”向重“指导”转变。

有这样一句古话:“授人以鱼,可解一餐之饥;授之以渔,则可终身享用。”它启示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尽可能的传授给学生现成的东西,而重在教给他们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途径和方法。换句话说,就是少给孩子一些唾手可得的“金子”,多给他们“点金术”!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学生很容易从课外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主要不再是信息的传递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而应成为发掘资源的向导、寻求真知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学习服务,建立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应成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寻求真理。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实现教书育人的回归,也只有这样的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才能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的发展。

(三)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叶圣陶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谈到“生活的本质不仅包括我们得到。

[1][2][3]。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通用17篇)篇三

中学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育学生,陶冶学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汲取了诸如人本主义教育的理念,教育民主的理念,教育公平的理念,主体性教育的理念,个性发展理念等。但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数学教师,关键在于教师的观念能否真正转变。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新课程的教学观,才能使中学数学课程改革能够深入下去,使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能够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的。

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教师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建立完全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寻找当前问题与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并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答案展开讨论。要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成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想法,不断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重要方面,及时揭示那些出现在学生中的新颖的、有意义的交流实例。

首先,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其次,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从课程改革来看,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识内容。有些内容是教师学过的,也有内容是教师没有学过。为了适应教学,中学数学教师首先应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一些培训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数学文化课的开设,综合课程的开设,要求中学数学教师要了解数学史,了解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了解数学在其它相关学科的应用等。也就是说数学教师不仅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扩大知识面,对跨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

三、教师施教能力的提高。

课程中新内容的增设,也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新课程中,增设了“数学建模,探究性问题,数学文化”这三个模块式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增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这些内容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教学,教学不仅是为了掌握知识的结论,更重要的是经历求知的过程。教学的目的不只是掌握现存的知识结论,其最重要的目的是将习得的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也就是要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英国哲学家认为,人类大脑中的知识分为明确知识和意会知识。明确知识是指能言传的,可以用文字来表述的知识。意会知识是指不能言传的,不能系统表述的知识,意会知识是镶嵌于实践活动中的,是情境性和个体化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例如,无论你掌握了多么丰富的游泳的明确知识,但从来没有在水中折腾过,那么你永远也学不会游泳,因为你脑中缺乏游泳的意会知识,游泳是在游泳的实践活动中学会的。这就要求数学教师放弃以前的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让学生获得一种与具体知识相对应的稳定的产生式,即一看到条件信息,相关的活动就会自动产生。所以新课程特别强调过程教学,让学生参与并体验。

[1][2]。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通用17篇)篇四

《新课程标准》已经在全面实施,它的重要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的平台。学习方式的转变期待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模式的转变期待教师角色的转变,所以教师首先要反思自己的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和地位。其次,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在新课程目标下,教师应由教育教学管理者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共同学习知识的参与者,由课堂教学控制者变为帮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的帮助者。对于课程发展及教师素质的提高来说,要由传统的教书匠变为各种新课题的研究者,由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者变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者。

1.由教育教学管理者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

以往,很多教师认为:教师与学生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服从管理的是好学生,不听话的是坏学生。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其首要任务是营造一个接纳性、支持性、宽容性、倾听性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氛围。

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困难与过重压力有关,解除这些压力,明显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开发。当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丰富,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能可以得到更大发挥。关于教师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成长环境对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性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在上七年级unit9《howwasyourweekendsectionb》时,我通过用学过的句型“whatdidyoudo?”要学生单独上黑板,用画简图的游戏形式来操练,表达一些动词过去式短语,而另外一些同学则用“didyou...?”这样的句型和动词词组去猜,当时整个课堂都“动”起来了。这个“动”有两方面的意思:第一是每个学生都参与了这个活动,画了图,写了动词词组;第二是每个学生兴致都很高,课堂气氛活跃。而我只是坐在台下欣赏学生的活动,在恰当的时候点评、纠错。在同学们都兴致勃勃的时候,我的教学任务及内容(特殊疑问句“whatdidyoudo?”,一般疑问句“didyou...?”及答语“yes,idid.”“no,ididn&apost.”,否定句“ididn&apost...”)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纳了,并运用得十分自如,我非常有成就感。

2.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共同学习知识的参与者。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由注重表演的传授者变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作为参与者,教师必须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构建民主、合作的“文化生态”。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做到师生平等,和学生一道去找真理、规律,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感情、观点,应把学生尊重为“主演”、“主人”。我认为教师讲授得越精细、充分就越好的思想是错误的,那种认为学生要安静,老师讲、学生记的观念也非改不可。因为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有教科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也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接受各种新的信息,以满足学生的知识需要。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做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与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3.由课堂教学的控制者变为帮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的帮助者。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用“心”施教。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是关注自己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能否按部就班地传授,也不应是小心翼翼控制整个课堂局面,怕出现异常情况,令自己措手不及,作为一位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合作伙伴与帮助者,在学生有疑难问题时,差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有困难时,随时准备伸出帮助之手。要非常注意课堂上持不同意见、看法的同学,非常欣赏有创新精神的同学,当他们在创新、探究和解决问题中有困难时,要是他们友好的帮助者。

4.由传统的教书匠变为新课题的研究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只是把专业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教学活动大多都是墨守成规的,教师几乎不参与教学研究工作。这种做法存在一定的弊端,教师教学活动没有创新,得不到提高和深化,教学与教研相脱节,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发展极其不利。新课程要求教师应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因为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将产生新的课题,等着我们去探究和解决。教师应该不仅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课题的研究者,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总结自己的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形成自己的课改,推出自己的教研成果,并运用于实践,做名副其实的教育者。

5.由《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者变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者。

调查表明,现在有不少教师离开了教科书,就不知教什么;离开了教参,就不知道怎么教。教学与课程的分离,使教师丧失了课程的意识和能力。《新课程标准》的特点是:具有开放性、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在运作上有较多的空间。新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因此,教师不仅应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更应具备创设校本课程的能力和开发校本教育资源的能力。校本课程要求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应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它从根本上转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由被动接受或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发展学生专业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通用17篇)篇五

新课程的开发,意味着教育的手段自由、开放、活泼、创新。教育已摆脱了传统说教的教学模式,分数唯上的教育目的,现在是要求广大教师大胆创新,不拘一格教人才。所以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变,必须与时俱进,学习课程,深入生活,专心教研,及时反思,认识差异,开拓创新,继承发展,也就是要努力求索,适应时代的呼唤,课改的潮流,真正成为育人的合格教师。现在的教师,挑战与压力并存。一方面,课程改革需要重新学习,重新定位;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丰富,即使在小学,师不如生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所以教师必须不断学习,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包括向学生学习,和学生共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促进自身的成长。一、让学生和自己一起备课备课,从来都是教师的事,一篇教材在手,找资料。翻教参,写教案,把教材琢磨透了再教给学生。教师就像觅食的大鸟,学生只要张嘴就行了。长此以往,教师累,学生厌。教师辛苦的劳动却剥夺了学生自己寻找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剥夺了他们自己思考、求证、体验的过程。违背了新课程自主、探究的精神。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参与老师的备课,请学生来帮助自己备课,搜集资料,提出想法。如《北京的春节》我就布置学生回去查找相关资料。学生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找到老舍的资料,描写各民族的风俗人情,一些风俗的由来。有摘抄的,有打印的,有从网上下载的。形形色色,简直可以举办一个民风民俗专集了。我经过精心选择,引导学生读文,品文,又延伸拓展,学生们在老舍酒菜的香味和人们的忙碌中体会北京春节的热闹,和老舍同感春节的爆竹声声,知道王安石“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知道许多少数民族和我们汉族一样也过春节,了解到了傣族的泼水节、白族和布朗族的火把节,欣赏到了孩子们带来的节日图片,教学效果十分理想,对这一单元的学习都大有助益。教师因为放手而轻松,学生因为动手而兴味黯然,何乐不为呢?二、和学生一起探究学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今天,学生学得知识已不全依赖教师。所以,教学中要善于和学生一起探究,不要怕丢面子。在学《两小儿辩斗》时,有学生问太阳到底什么时候离我们比较近,我还真说不清楚,于是我叫他查找资料,请教教地理的老师,我也去找,我不能留给学生一个“?”。后来他果然找到了,欢天喜地地告诉我,我就仍装作不知,让他告诉全班同学,看着学生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有点小得意的样子,我体会到教学相长的乐趣。三、和学生一起合作作文对于作文,学生向来头疼,我讲尽技巧,他们交上来还是该空洞的空洞,该凌乱的凌乱,我说作文很容易,学生说我是老师,不知作文之苦。于是我和他们一起写作文。我写开头,讲开头的方法,学生练开头;我写结尾,讲结尾的技巧,他们就练结尾;我写好开头、结尾,学生补出故事情节;我写短文,他们补充,另写结局。在合作中,学生的作文水平普遍提高了,学生知道作文怎么写,我也知道教作文,光说不练,口说无凭,学生很难信服和接受。就像教女儿滑冰,必先自己滑滑,去试试滑轮的方向掌控。身体力行才行。四、和学生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师的价值,全在于学生的成绩。所以,学生的成功,也就是教师的成功。学生在课堂上会思考,会提问,我感到欣喜;学生能自己主动阅读,写笔记,我为他高兴;学生在运动会上获奖,我为他欢呼;我学着做一个伯乐,为学生的每一点滴进步喝彩;我学会欣赏学生在作业本上的漫画和打油诗,而不再声色俱厉地指责;我试着和他们一起体验学习的压力,成功的喜悦。在新课程自由、全新的天空下,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改变,改变教学与学习的方式,改变思维的方式。为此,我愿意学习,汲取,探索,在学习中成长,在合作中成长,在实践中成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通用17篇)篇六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为了让学生能掌握知识,教师可谓是想尽一切办法。可教育的老慢差费现象却一直是一种难以根除的顽疾,对此,教师不满,学生厌倦,却又长期不能纠正。因此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中,我认识到: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为这种价值的实现创造各种条件,使其得到自由、充分地舒展。这也就要求教师的思想境界和素质同步不断提升和自我完善。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是师生不可重复的生命活动。我认为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做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一、以人为本,由对学生单纯的传授知识向提高全面素养为目标的转变。

过去的教学目标过分强调思想性文学性,强调知识的传授,滔滔不绝一堂课,到头来学生在语文能力培养上收效甚微。在新课程实施中,随着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一言堂”、“满堂灌”现象少了,但是,还有相当多的教师,他们的潜意识里仍把自己当作主体,把学生当作客体;即使承认学生是主体,却不知道怎样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此可见,在新课程实施的同时,教师应该真正更新教学观与之相适应。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注意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以及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各种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更要指导学生善于开拓和利用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重视课堂上师生的有效互动,引导学生敢于质疑问题,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教学设计意识,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工作,将“书本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

二、全方位互动,由单一研究教学方法向开放式引导学法转变。

社会是个大课堂,教材应仅作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范例。更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开辟第二课堂,挖掘隐性课程。

并在教学过程中驱动学生自己去主动介入,产生心理体验,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设计要变“教”为“导”,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有意识的强化活用,形成教与学的互相推进。以前我们研究的是“这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应该怎么安排才能把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而现在我们应该研究的“怎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知识”。我们可以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开展如课外阅读,书法训练,诗歌背诵,看电视报纸等形式都可以成为教学形式。

例如,七年级下册有一个综合性学习叫“走进戏曲天地”,我就将这堂学习搬到课外。周五,我布置家庭作业:回家学唱一段戏曲,不管什么剧种都可以,下周日班级活动时要表演。学生顿时沸腾了。到了周日,我让班长列一个表,给学生的表演评判打分。同学多多少少都会了一些,并且剧种多样,出乎我意料的是,在评判打分时,他们讲的头头是道,有依有据。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到了很多戏曲知识:比如戏曲的几个剧种;京剧的角色;每个剧种有代表行的人物,这都是他们潜移默化的学到的,真可谓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真正体现了新的理念。

三、课程评价的转变。由考察知识为主向以考察能力为主转变。

课堂教学的观念转变了,课堂教学的模式转变了,课程评价的基准也要变。以往我们对学生的评价,衡量过程中往往因主观原因而产生偏差。有的是根据一时一地的表现来评价;有的靠一俊遮百丑,用成绩代表全面。新课程提倡的评价方法,不是以点代面,以考试分数看学生,把“差生”看得一无是处,也不是无限制的“表扬”、“赞美”学生。而应采用正确、科学的评价方法,重视学生语文全面素质的提高,综合评价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随着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随着教育教学形式手段的丰富,随着我们不断的课堂创新,相信我们一定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超越自我,超越过去。让在课堂里的教师和学生,不只是在教和学,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和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通用17篇)篇七

摘要: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在过去的师生关系中,老师被认为是拥有绝对的支配权与话语权的,服从被认为是作为学生的我们所应该做的。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也被认为是真理,是不容置疑的。改变这种状况,教师不再是一种只知“教书”的匠人,就要求教师做好角色的转换。由服从变促进,由专制变引导。

关键词:促进者;引导者;赏识者。

教师是一项职业,他的主要责任来自教育教学,教师应拥有正确教育观念,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索者,而不再是一种只知“教书”的匠人。教师做好角色的转换。应由管理者变成组织者,由控制者变成帮助者,由仲裁者变成促进者,由传授者变成参与者,由主导者变成引导者。

一、师为生纲变成为学生的促进者。

“师严乃道尊”学生服从教师是天经地义,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也还存在。它制约新型师生关系。不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就不能建立良好平等的关系。那么,教师在平时的一言一行非常重要,教师的角色与以前的不能一样要发生改变。例如:一次上课,我刚步入教室一看,映入眼帘的是:讲台上还有很多粉笔头、塑料袋和纸片,我一下子就生气起来,难道他们不怕处罚吗?我真想用班主任的权威,拿今天的值日生开刀,来个“杀鸡给猴看”。但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吗?不是。如果我真的处罚了值日生,那么,扔碎纸片的现象可能也会有所好转,但是不会持久。于是,我亲自打扫卫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教育感化学生,不再是只有服从,言而必听,让人生畏的老师,这样同学们就能感到老师真实可信,值得爱戴,有什么话都愿意跟老师说,遇事愿意让老师帮着拿主意,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我们平时其实能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你喊学生拿东西,也许学生在家不会拿,但是学生却把你的话当做圣旨一样。你的生气往往也会转化为一种集体生气,学生把老师当做了他们一天的“心情晴雨表”。作为教师,功利主义的“权威”。不是因为有了“教师”这个“权”,就能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也不是因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威严一些,就能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权威的老师。而是通过与学生的近距离沟通,与他们的平等式的相处来建立起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而不是靠单纯的命令或者是打骂。要让学生从内心真正“服从”于老师。把以往的老师威严转变平等式的`关系,促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使他们富于冒险心、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等。不排斥学生的错误或失败,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对教育才有促进,才富有实效。

二、授受关系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我讲你听”的专制型关系的基础是等级主义,会导致学生的被动性和消极态度。对于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不利。建立在有利于学生发展意义上的严格要求和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我第一次教学,面对学生,满腔激情,讲解很多,结果学生不理解的知识也多。我奉献出我所有的真心,去传授知识给他们。学生却抱怨听不懂,我很苦恼,后来请教同事,转变方法,改变自己的角色,无论在课内课外,我努力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心理,或给予鼓励、或给予表扬、或给予安慰、或给予提醒……总是想方设法让他们快乐起来,也促使他们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学生也给了我很大的回报,他们亲近我、听从我、关心我、爱戴我。角色的转变,让上课互动气氛很活跃,教学效果很好。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教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教师不在缠绵于知识点的微观课程结构之中,而倾心于教学情况设计,教学资源的组织者。

三、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中真正的欣赏者。

现在的学生不同于以往,他们从小就开始接触许多的新鲜事物,如电脑、互联网、电视、漫画书等,这就注定了他们的思维与视野的前卫与新潮,这些因素也带给他们表现自我的胆量与勇气。因此,他们可能会在课堂上当面指出教师的错误,他们可能会为你的教育教学提出许多批判的观点,毫不保留地宣扬他们的观点与建议。这种时候,如果一位语文教师不能摆正心态,以宽容的心去听取甚至是采纳这些建议,就会为学生在课堂的“卤莽”而斤斤计较,既伤害了与学生之间的友谊,也磨灭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来的形象与威信,到最后也只会导致自己固步自封,不能前进。因此,改变角色,教师积极转变心态,在现代教育中重视赏识孩子,这是每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在课堂上,特别是课上,教师如果能奖赏孩子,孩子们会因此而兴高采烈,说明他们重视我们老师的赏识,在乎自己获取的小小成绩。在实施新课程的课堂上,我想教师要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赏识者,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既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与运用方法的优良行为,还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课程的目的。

总之,教师角色的转变,给了我们机会,也给我们以挑战,要想当好教师,我们教师要成为一个不断成长的具有综合素养的教师。

参考文献:

[2]鞠献刊《教师素质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通用17篇)篇八

新一轮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传统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应该引导教师逐步实现下列转变:

(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我们应该允许教师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教师不应该作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了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

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7)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

新的课堂中不能仅仅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便是对教师的挑战。开放的课堂中教师随时可能接受学生的挑战,而成为应战者。

(8)由“蜡烛”向“果树”转变。

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不管是春蚕还是蜡烛总是在奉献给客体的同时而毁灭掉主体。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再作“春蚕”或“蜡烛”而应该在向社会奉献的同时不断的补充营养,成为常青的“果树”,而不是在照亮了世界或吐尽了芳丝后就毁灭掉自己。

(9)由“统治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

[1][2]。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通用17篇)篇九

新的音乐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艺术为载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以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处处都要以学生为本。

一、教师是促进者和研究者。

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统的知识权威角色向教育的促进者角色转变。作为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教师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拥有一切权利,学生要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教学以知识传授为宗旨,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方面不受教师的关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等,都由教师决定和负责,学生的任务和责任就是接受“应试”教育,接受教师的评定。

在信息网络时代,学生很容易从学校外部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教师的角色不再主要是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其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知识的促进者。教师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表现有: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此外,教师还是研究者,教师应积极开展行动研究。教师的行动研究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一种研究方式。首先,它以找出一个起点为开端,这个起点是教师个人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也是教师个人希望投入精力去追求和加以解决的问题。之后,通过观察、访谈及其他收集资料的方法,找到相关资料,再通过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以达到对情境的深入透视和理解。在情境得到认识与理清之后,教师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行动策略。最后,将行动策略应用于教学实践,并对其效果加以检验。如果行动策略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那么这一轮行动研究就宣告结束,接着再进行新一轮的研究过程;如果行动策略被证明无效或者需要完善,就需要对情境进行更进一步的审视,并发展出新的行动策略应用于实践,直到问题得到最终的解决。

二、以学生为本。

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后,在音乐教学中又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呢?我认为:应当将音乐艺术融会于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音乐教育中,既以学生的需求为本,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并着眼于整体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

以学生的需求为本,它的核心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这种教育既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又可使他们的情感更为丰富。通过细致入微的情感陶冶,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同时利用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并有创造性地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参与音乐活动,让他们在美的感染中获得美的教育。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要加强基础能力的培养。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培养他们的感知能力,包括对音乐、音响各要素极其细微变化的敏感性及对音乐作品、音乐形象的感知和把握等;二是培养他们的表现能力,让学生在音乐艺术的表现中进一步感受、理解音乐,同时又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创造性和成功感;三是培养鉴赏能力,因为音乐欣赏不能停留在感官愉悦的阶段,它还必须有相关知识和文化背景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宽广的视野;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具体表现在课堂上的即兴演奏、演唱和小品表演,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能力,给学生以自主发展的广阔天地。只有这样才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目标,也才能提高学生整体的音乐素养。

综上所述,在音乐课改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共同学习、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一个协调人,其作用是为学生的学习尽可能多地提供资源,营造一个积极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通用17篇)篇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和教育功能的变化、课程结构内容等方方面面的改革,是一次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乃至教育界的全面改革。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新型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生产者。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效果。目前,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最根本的是对角色的挑战,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转换自己的角色,必须对新型教师的角色进行认真思考和重新定位。

一、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指导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作为促进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积极地旁听。

俗话说,旁观者清。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的观察或讨论,从中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为学生主体活动展开和整合的过程。

2.给学生心理的支持。

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在实验失败或讨论出错时,教师做到的不是责备,或任由学生取笑,而是理解和鼓励,使学生敢于行动,继续不断地探索和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教师以一个促进者角色出现时,并不是一味的给学生放任自由,同时也要注重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培养合作精神。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强调:“只有对自己能自律的人,能负责的人,我们才说,就按你说的去做吧,那样可能是对的。”因此,教会学生自律会更好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促进他们的.学习,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

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处于“你教我学”“我讲你听”的地位。学生完全任教师摆布,受教师灌输,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有位教育家对这种教育状况描述的很逼真,他说:“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立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个颠倒―站者的先生占据着至尊的地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都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的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

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同时教师的教学也受到严重的束缚。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应由权威者变成合作者,从知识的传递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从课堂的统治者变成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互相启发,开拓思维,协助学生从各种信息中提取有用成分,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激发学生进行探索未知领域。因此,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与学生共同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相互交流协作,在交往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交流情感体验,从而实现共同成长。

三、教师是新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

首先,课程改革就是改变过去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做法,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课程内容的弹性加大,教材、教参留给教师更大的创新空间,课程由统一变位多元。这就要求教师要大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把自己的经验、探索和思考融合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去,更好的实现教育目的。其次,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加大了课程中不确定因素。新课程知识是由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三个方面。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个人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比重加大,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识的过程。第三,新课程改革妥善处理了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把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提上日程,逐步将一部分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权利下放给地方和学校,让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更多参与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机会,强化了课程意识。教师既是课程的设计者,又是课程的实施者,将在地方课程设置,尤其是在校本课程设置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现代教师应具备课程设计意识、实施意识、开发意识、创新意识。

四、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探究者。

以往的教学方式与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教师要探索教学方式的新途径,以使教学方式与新课程理念有机整合。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从“教书匠”的角色中挣脱出来,成为科研型教师。“教师即研究者”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同时也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审思、研究;针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批判改进并提出最贴切的改进建议。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天然地带有创造性的特点,一个教师完全有可能也完全应该在这种创造性劳动中创造出具有个人风格的教学方法,创造出新的教育学知识”。教师要以研究者的精神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是时代的要求,新课程呼唤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必须尽快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为学生成长的指路人,学习知识的促进者,智慧的启迪者,情感的建构者,心灵的塑造者,健康向上的激励者。作为当代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必须以丰富的创造性和敏锐进取的改革精神,为培养新型的优秀人才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杜华。浅论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j]江苏:江苏教育学院学报,。4。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通用17篇)篇十一

我庆幸,我赶上了新课程改革,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颗颗充满活力的教学弄潮儿,一个个充满生命张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民主衣袂飘飘,楚楚动人,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款款地向我们起来。我们激动得想,新课程真好。新课改在铜陵已有两岁了,如果现在谈到新课程改革还仅仅是“新课程真好”,那课改在铜陵就真的要停止呼吸了。可喜的是,我们在一批老师已经开始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开始用批评与反思赋予铜陵教研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真的精彩。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一次调查中,有位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2、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车的世界》后,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小小交通警》、《洒水车》、《让车》等十余首儿歌,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车、交通规则方面的知识,而且无形中又认识了许多生字。另外,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3、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通用17篇)篇十二

上学期在学习气温变化一节时,我所教的初二(4)班的课,一位同学突然举手问:“老师,您说海拔越高,气温就会越低,可我想,喜马拉雅山的海拔那么高,应该比别的地方离太阳更近,气温怎么会低呢?”气候一章刚刚上完,这个学生及时提出疑问,说明他上课时认真听、认真学,也认真想了,确实,这个问题在书上是肯定找不出答案的。我想了一下,用最浅显易懂的话解答了这个问题,并当众表扬他爱动脑筋,敢于提问。这件事提醒了我,书本没有讲到的知识,可能有的学生会去想,也可能有的学生心存疑问,苦苦思索又觉得与书本无关,就放弃了,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我很快在别的班级上课时举出这个事例,并鼓励同学们大胆质疑。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很注意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来积极思维与想象。

如:每节课的`开始,我总是对学生说:“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研究,一起探讨有关……的问题。”我觉得过去经常讲这节课学习或今天上第几章……,总还有点居高临下,我教你们跟我学的味。上课期间,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课堂提问经常问“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看?”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也经常以“很好!”“太棒了!”“很有新意!”“你真会动脑筋!”等语气来及时赞扬鼓励,所以在以后的地理课上,学生都非常爱思考,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通用17篇)篇十三

摘要:从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导者、激励者和教师要成为教学的研究者三个方面阐述了新课改中高中语文教师如何进行角色的转变。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师角色;学生的引导者;学生的激励者;教学的研究者。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着高中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在新课程逐渐推广之际,准确认识与全面把握教师新角色已成当务之急。

一、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

传统的语文教学,总是先制定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评定,然后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让学生回答教材中的问题,记课堂笔记,这样就造成了信息交流的单向传输,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彻底的“应试教育”,使教师成为知识的.拥有者,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因而,要促进新课程条件下的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重传统向重发展转变,通过相互矛盾的事物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引导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活动,监测他们发现后的反思。教师引导并适应学生的观念,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探究方法和步骤。

在讲授《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先给学生抄写生字、词语解释,接着给这篇课文分段,写出段意;然后,逐字、逐句、逐段地讲述整篇课文,再归纳中心思想,最后讲解课后练习题,整篇课文到此结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知识传授为重点,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程条件下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说理互动,共同发展。同样以《记念刘和珍君》为例,应让学生先预习课文,解决以下的问题:读不准的字、词查字典,课文哪几节是记念刘和珍的,学生通过预习对课文内容加深了了解。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作者为什么将写作动机放在前面,它们的顺序能否调换,让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总结。这样,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教师成为学生的激励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激励者。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部分教师存在霸王作风,动不动就大动肝火,轻则用言语挖苦讽刺学生,重则体罚学生,这些恶劣的做法,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激励者。教师要由关注学生学问性知识学习转变为关注学生体验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的学习。在与学生课堂的相处中,教师要适时地鼓励和称赞学生,用鞭策、激励和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帮助学生开发潜能,建立自尊与自信。要不断地为学生提供锻炼、提高、创造的平台,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语文课的独到与快乐,让学生在充满激情和新鲜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知识,陶冶情操。

在教学中,我常采用下列方法激励学生:(1)破题激趣,先声夺人,把学生最不感兴趣的课程变成向往的乐园。要达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拥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在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年龄特点。这样让学生感受到课程魅力四射,自身乐在其中,受益无穷,学习欲罢不能。(2)根据教学内容而定,如,一些看似很枯燥的说明文,学生不愿意看,可引导学生说,学生对说感兴趣,自然就想说,想说就会多说,多说就得到多的练习。练习越多,自然就会说得越好。

三、教师成为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好实践教学,也要。

为理论发展作出贡献,还要在实践中体现自身的理论反思。在新课程的实施中,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更加关注具体的教学情境,把教学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提高实施新课改的效率。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更加注重教法的研究,这就要求教师由凭经验转变为凭科学,这样才能完成由“教书匠”“语文傅师”向“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转变,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偶然性的联系,能够在教师那里不断地形成新的专业知识。作为专业人员,教师在这种情境中能够体验到理性释放的愉悦和创造性冲动的欣喜。语文教师应从传统的教学中走出来,加入到研究者的行列中,研究学校职能的变化,研究教师评价的变化,研究学习方式的变化。教学的这种多样性、变动性,最终让教师成为一个决策者,而不再只是执行者。

今天,整个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新课程条件下的语文教师应以更开放的思想、更广阔的视野和更细致的态度来推动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从而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石鸥,刘丽群。课程改革中的若干问题[m]。广东教育出版社,.

[2]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江西省金溪县第一中学)。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通用17篇)篇十四

摘要: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在过去的师生关系中,老师被认为是拥有绝对的支配权与话语权的,服从被认为是作为学生的我们所应该做的。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也被认为是真理,是不容置疑的。改变这种状况,教师不再是一种只知“教书”的匠人,就要求教师做好角色的转换。由服从变促进,由专制变引导。

关键词:促进者;引导者;赏识者。

教师是一项职业,他的主要责任来自教育教学,教师应拥有正确教育观念,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索者,而不再是一种只知“教书”的匠人。教师做好角色的转换。应由管理者变成组织者,由控制者变成帮助者,由仲裁者变成促进者,由传授者变成参与者,由主导者变成引导者。

一、师为生纲变成为学生的促进者。

“师严乃道尊”学生服从教师是天经地义,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也还存在。它制约新型师生关系。不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就不能建立良好平等的关系。那么,教师在平时的一言一行非常重要,教师的角色与以前的不能一样要发生改变。例如:一次上课,我刚步入教室一看,映入眼帘的是:讲台上还有很多粉笔头、塑料袋和纸片,我一下子就生气起来,难道他们不怕处罚吗?我真想用班主任的权威,拿今天的值日生开刀,来个“杀鸡给猴看”。但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吗?不是。如果我真的处罚了值日生,那么,扔碎纸片的现象可能也会有所好转,但是不会持久。于是,我亲自打扫卫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教育感化学生,不再是只有服从,言而必听,让人生畏的老师,这样同学们就能感到老师真实可信,值得爱戴,有什么话都愿意跟老师说,遇事愿意让老师帮着拿主意,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我们平时其实能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你喊学生拿东西,也许学生在家不会拿,但是学生却把你的话当做圣旨一样。你的生气往往也会转化为一种集体生气,学生把老师当做了他们一天的“心情晴雨表”。作为教师,功利主义的“权威”。不是因为有了“教师”这个“权”,就能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也不是因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威严一些,就能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权威的老师。而是通过与学生的近距离沟通,与他们的平等式的相处来建立起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而不是靠单纯的命令或者是打骂。要让学生从内心真正“服从”于老师。把以往的老师威严转变平等式的`关系,促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使他们富于冒险心、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等。不排斥学生的错误或失败,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对教育才有促进,才富有实效。

二、授受关系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我讲你听”的专制型关系的基础是等级主义,会导致学生的被动性和消极态度。对于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不利。建立在有利于学生发展意义上的严格要求和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我第一次教学,面对学生,满腔激情,讲解很多,结果学生不理解的知识也多。我奉献出我所有的真心,去传授知识给他们。学生却抱怨听不懂,我很苦恼,后来请教同事,转变方法,改变自己的角色,无论在课内课外,我努力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心理,或给予鼓励、或给予表扬、或给予安慰、或给予提醒……总是想方设法让他们快乐起来,也促使他们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学生也给了我很大的回报,他们亲近我、听从我、关心我、爱戴我。角色的转变,让上课互动气氛很活跃,教学效果很好。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教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教师不在缠绵于知识点的微观课程结构之中,而倾心于教学情况设计,教学资源的组织者。

三、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中真正的欣赏者。

现在的学生不同于以往,他们从小就开始接触许多的新鲜事物,如电脑、互联网、电视、漫画书等,这就注定了他们的思维与视野的前卫与新潮,这些因素也带给他们表现自我的胆量与勇气。因此,他们可能会在课堂上当面指出教师的错误,他们可能会为你的教育教学提出许多批判的观点,毫不保留地宣扬他们的观点与建议。这种时候,如果一位语文教师不能摆正心态,以宽容的心去听取甚至是采纳这些建议,就会为学生在课堂的“卤莽”而斤斤计较,既伤害了与学生之间的友谊,也磨灭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来的形象与威信,到最后也只会导致自己固步自封,不能前进。因此,改变角色,教师积极转变心态,在现代教育中重视赏识孩子,这是每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在课堂上,特别是课上,教师如果能奖赏孩子,孩子们会因此而兴高采烈,说明他们重视我们老师的赏识,在乎自己获取的小小成绩。在实施新课程的课堂上,我想教师要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赏识者,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既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与运用方法的优良行为,还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课程的目的。

总之,教师角色的转变,给了我们机会,也给我们以挑战,要想当好教师,我们教师要成为一个不断成长的具有综合素养的教师。

参考文献:

[2]鞠献刊《教师素质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3]刘琼萧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现代企业教育18期。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通用17篇)篇十五

摘要: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基于网络环境条件下的教学基础平台,它是典型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微观教学模式的实现形式。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深化对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和研究,科学地规范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远程教育模式;小学语文教师;角色转变。

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基于网络环境条件下的教学基础平台,它是典型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微观教学模式的实现形式。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深化对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和研究,科学地规范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过程。一些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观点还存在着误区,不适应远程开放教育的需要,一些教师的专业素养尤其是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反思能力都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也制约着教师的角色定位。

一、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内涵以及角色转换的必要性。

教师角色指的是在与学校课程有关的关系中所变现的一种身份并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称,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特殊角色。它是具有社会规定性、规范性和示范性的行为特征,教师扮演着的社会角色,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命运,而且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气。研究教师角色问题既可以帮助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领导正确的评估教师,提高他们做教师思想工作的水平,也可以帮助教师增强角色意识,帮助教师认清自己的地位、任务,顺利实现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研究式教学模式下角色的新定位是刻不容缓的问题。1.教师角色代表的是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地位也就是教师权力和责任的集合。这里的教师权力指的主要是作为专职教育者所拥有的自由权,教师责任指作为专职教育者所必须履行的特殊社会责任。2.教师角色蕴含着对教师的期望,某种社会地位一旦被承认,与它联系的角色就会出现,同时逐渐产生了社会或者群体对角色行为的期望即角色期望,作为具有特殊地位的教师,社会对其期望值较高,甚至过于苛求。3.教师角色行为的产生。教师角色行为是指教师按照教师角色规范所实施的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在某一时刻担当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对他相应的角色期望时,便会产生角色意识,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这一角色。4.教师角色是一种心理需要,当教师产生了相应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认同并亲身实践后,大部分的.教师都能够充分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将社会的角色期望要求化为自己的心理需要,形成教师职业特有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南,外化为符合社会期望的角色行为。5.由于不同的时代里面,教育这种特殊的社会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在变化发展,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展。随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变迁,基础课程改革从根本上变革着教育这种特殊社会活动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导致教师的角色正在产生根本的变化,要求教师角色实现转化。语文教师角色从属于教师角色的范畴,语文教师的角色期望以及角色行为不仅要符合教师角色期望和角色行为的规定,更要作为远程开放教育课程的子概念,有着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必须服从语文学科的特征,掌握语文学科的性质,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了解学生对语文的情感、态度等。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班级内实行民主性策略。

民主的师生关系和民主的教学方式能够有益的开发学生的潜能,有助于学生在充满信任、宽松以及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扬个性。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如果不细细的体察,是无法感受到这种情感的,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走进学生中间,走进他们的内心,成为他们最可靠的朋友。在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形式的确定以及活动的产生、班干部的决定要以民主的胸怀,充分尊重学生的集体决定。

2.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行自主性策略。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以及参与性,在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自我评价、自我完善,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应该自己去动脑来获取知识,才能发展聪明才智,发挥自主性。

3.关注学生发展,实行激励性策略。

赞赏是一种接纳、认同以及肯定,要求教师看到学生人性的美好,看到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平常的对待孩子的每一个长处,肯定他们的进步。这样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向上的健康心境。要及时表扬由创新意识的学生,来激励他们的成就感和进取精神,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启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远程开放教育中研究式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师无论是从教育思想、教育理论,还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上,都要依靠教师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努力更新教育观念及时转换教师角色。教师应该谨记因材施教、因人制宜这一教学理念,把学生当作独立、鲜活的个体,变通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通用17篇)篇十六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很快的,一个学期已过大半,回首过去的日子,反思这一段的教学经历,也有一些收获和问题。在反复研读《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有所感悟,把理论运用到课堂实践上,有很大的收获。

我尝试借鉴了几个做法,发现效果还挺好的。

1、语文的课堂上,把肢体运作学习活动和语文科联系起来,让学生搭一搭、动一动、演一演、说一说,将使学生觉得学习语文也是容易的事。在在语文教学中,我一方面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进行讲解,化难为易。另一方面大胆的运用肢体语言,形象而又夸张的进行表演,从而让学生既觉得活泼,又变得生动。学生不仅兴致盎然,而且也容易掌握。

2、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的发现和提出,经常意味着一个新领域的开辟”。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不仅可以提些问题,如: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懂得了什么?你会怎么做?让学生联系自身回答问题,提高内省智能,同时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内省智能、交际智能得到了培养。

3、“以人为本”,这是新课程教育思想的体现。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内容。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法。把宝贵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广阔天地里,享受阳光,吸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学目标。

4、把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融合起来。如把作文教学与各学科融合起来如在音乐课中,让学生记一记自己是怎样学习歌曲、舞蹈和当时的心情。在美术课中写一写自己是怎样画出一幅幅优美的图画的,及看到自己画的感受。

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它使我得到了很多的启示,也让我真正体会到作为一位教师“润物细无声”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们的品质,张扬他们的个性,和他们一起茁壮成长。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更是一位班主任,不仅要抓好自身的教学工作,更要肩负起班级的管理和学生的教育工作。

社会、家庭把一个个天真活泼,充满朝气的孩子送到学校,交给我们老师,这是对我们当教师的多大信任啊,那么我们就应该懂得如何去爱我们的教育事业,乃至于爱我们眼前的每一位学生。有了对教育事业的爱,有了对班级、对学生的爱,才能凭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用恰当、灵活的工作方法教育好、培养好学生,尤其是后进生。

工作中,我虚心向他人学习,努力积累教育教学经验。经常阅读教育教学杂志报刊,学习《新课标》,积极参加校本培训,认真备课,教法力求灵活有实效,让学生自主性地参与学习,培养他们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在上好课的同时,细致地批阅作业,并帮助学生及时订正。课外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

让学生学好文化课的同时,我努力培养学生能力,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与建设中。与学生合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一个决策者,而不再是一个执行者。”对于班级管理,我们不能“一手包办”,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全员参与,以教师为主导、协助管理的合作关系,建立一套自律的班级管理模式。通过民主、自主的竞选后,在班干部上岗前,要作好岗前培训,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工作范围,以及要达到的目的(或效果)。学生在工作中总会表现出稚嫩的一面,需要老师去指导、去组织。因此,在班干部日常管理中,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解决。同时,通过每周的班会和其它渠道,对班级现状了如指掌,做到活而不乱、严而有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下一步决策。

柏拉图说:“教育者的品质为教育成功的因素。”身教重于言教。我努力从小事抓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低年级儿童缺少自主意识,教室里有时粉笔掉地上或地上出现果壳纸屑,很多学生都不会自觉地去捡,于是我就以身示范,自己捡、自己扫。学生看到后,纷纷跑来帮忙,我就趁机表扬、引导,让他们意识到维持环境的洁净是大家的责任,是大家的光荣。以后,学生都能很自觉地保持教室的洁净。

班主任的工作是琐碎的,却更需要耐心和细心。我热爱每一位学生,他们和我是平等的,我尊重他们,也努力地去了解他们。平常课前课后,尽量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聊天,听学生反映,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和情绪变化。谁进步了,给予表扬和勉励;谁退步了,给予点醒和鞭策;谁生病了,给予关心和爱护;谁有困难,给予帮助和安慰。让学生亲近自己,使自己成为他们的朋友。在工作中,我发现与学生交谈,特别是进行思想教育时,需要把握学生心理,运用一定的谈话技巧。这一点受自身年龄、教学经验影响,我还稍嫌稚嫩。因此,我正潜心研读相关的心理学和教育教学资料,学习他人宝贵经验,努力使自己做得更好。

孩子就如同一张白纸,上面的五彩斑斓总是慢慢积累,现在的底色将注定其基础色调。红则愈红,黑则愈黑。而我希望我带给学生的的一片晴空、绿地、清水......这些最纯洁、最美丽的画面摆在我面前时,我会更加努力地迈好每一步。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通用17篇)篇十七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很注意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来积极思维与想象。如:每节课的开始,我总是对学生说:“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研究,一起探讨有关……的问题。”我觉得过去经常讲这节课学习或今天上第几章……,总还有点居高临下,我教你们跟我学的`味。上课期间,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课堂提问经常问“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看?”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也经常以“很好!”“太棒了!”“很有新意!”“你真会动脑筋!”等语气来及时赞扬鼓励。

这样做,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这样就会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从而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达到学习的目的。

相关范文推荐

    级学生开学代表发言(优秀16篇)

    优秀学生在课堂上能细心聆听,认真完成作业,并时常发问与老师进行交流。借助下面这些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优秀学生的表现和特质,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

    年度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述职报告范文(19篇)

    述职报告通常包括对工作任务、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个人成长等方面的总结和阐述。接下来是一些成功的述职报告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灵感和启发。2021年以来,***

    儿科医师年终述职报告范文(14篇)

    述职报告是一种与领导交流的重要途径,可以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价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几篇优秀述职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我认为:一名好的儿科医生要为人谦和正直

    书虫和他的书读后感(汇总18篇)

    读后感是我们阅读的结果,它记录了我们对于书籍的理解和感悟。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反思。假期里,我不知不觉的长大了,书,只有书,

    三大条令心得体会(通用19篇)

    我发现,通过对过去的经历和体验的总结,我对自己的认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某一特定经历或事件中的感受和领悟的总结。在生

    我的理想初一教案(专业13篇)

    教案不仅是教学行动的掌握工具,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初一教案是教师制定的指导学生学习的计划和方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初一教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

    就业创业课程心得体会(热门20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总结学习的经验和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有效的参考。在下方,我们为大家提供了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写作上的启发和

    离职申请书个人离职申请(热门22篇)

    创新和独特的申请书往往更容易引起审阅者的兴趣,提高我们的申请成功率。大家一起来看看以下的更多申请书范文,相信对你们的写作会有所帮助。尊敬的某某总经理:自20xx

    小学数学教师个人进修工作计划(通用23篇)

    通过编写教师工作计划,教师可以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地进行工作安排和时间管理。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教师的工作计划,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大学生个人思想学习总结(优质18篇)

    通过个人总结,我们能够发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挑战,并思考如何面对和克服这些困难,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个人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