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论文(精选16篇)

时间:2023-12-03 作者:薇儿

范文范本可以作为我们写作的参考依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编写文章内容。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计算机教学论文(精选16篇)篇一

论文摘要:计算机学科同其它学科相比有着很大的特殊性,它不仅实践性较强,而且知识点更新快。在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中如何依据其特点高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和实践,提出了高效组织计算机课堂教学的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小学到大学,几乎每个学龄阶段都有相应的计算机课程,同其它学科相比,计算机学科存在着很大的特殊性。它不仅实践性较强,而且知识点更新快。一节课内要使学生尽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熟练操作,深刻理解,并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高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我多年来的计算机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科学有效地组织计算机课的课堂教学。

1依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

现有的计算机教材很少顾及到地区的差异、学生知识面的差异、学校实验设备的差异,所以教师必须首先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知识点进行合理取舍,选择精华、要点,避免面面俱到。这一点跟数理化等其它学科就存在明显的差别。数理化等其它学科强调的是知识点的全面性和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而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侧重于某一方面的应用,各种应用所涉及的知识点彼此间较独立,联系较少。因此,我们对计算机学科知识点的挑选存在比较大的空间。我们可从知识点的实用性和学生能够接受的程度以及学校实验设备和社会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应避免全盘照搬教材,否则学生就会因为知识点太多、太难、实验设备不支持等因素造成对知识点不能很好地掌握,或掌握了却派不上用场。如:讲授查询语句select的时候,其后面可带的参数有十余个之多。如果每个参数的意义都跟学生讲清楚,学生就会因要记太多而记不住,或因个别参数难懂而没办法理解,对这个select语句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掌握率就会降低,教师多花了时间却又达不到目的。在讲授select这个知识点时,我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select语句在实际编程的应用,挑选了教材中两个较常用、学生能够接受的参数进行讲解,其它参数一概不讲。结果学生很轻松地记住了这个语句并能灵活运用。

2以“任务式教学”贯穿整个课堂。

目前经常说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1]这里的“任务式教学”是指老师在讲授知识点时不机械、孤立地按照课本中的顺序一个一个来讲,而是先设计一个包含所讲知识点的“任务”,讲授之前先明确向学生下达这个“任务”,然后分析“任务”,分解出“任务”所包含的知识点,接着讲授这些知识点,最后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点完成“任务”。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任务”决不是指课本上的某个例子或是课后的某个习题,而是一个能够综合所讲知识点并反映各个知识点之间深层关系的较大型综合应用例子。“任务式教学”的好处是:“任务”一提出,就能使学生产生很强的求知欲;学生在学习知识点时有典型例子可以参照,理解起来即深刻又轻松;在完成“任务”时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如:在程序设计的教学中,当讲授window通讯协议这个章节时,我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设计一个网上聊天系统。“任务”一提出,学生兴趣非常高。我结合聊天实例讲授各个知识点时,学生非常容易接受。最后让学生动手完成任务时,大多数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又如:讲授数据库编程这个章节时,里面的知识点多而且细,如果脱离具体的应用来讲授这些知识点,学生很难有深刻的体会,对知识的掌握很难上升到灵活运用的层次。于是我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开发一个商场管理系统,然后在对实例的分析过程中再逐步讲授知识点,结果学生很直观地接受知识,而且对知识的运用有深刻的体会。"。

3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通过多种手段,激活课堂教学是提高每个45分钟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途径。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认为可以从下面三方面努力:课堂上巧设疑问,多用形象比喻。如:讲授操作系统原理时,可以提问学生:假设有一个图书馆,里面有阅览室和藏书室,那么你们认为应该怎样去管理呢?这样必定有同学提出要一个图书管理员,接着可以把图书管理比作操作系统,内存比作藏书室,cpu比作阅览室,管理员比作应用程序。它们统一由图书管理员管理,即由操作系统管理,这既清楚又形象;对教材上的知识点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课本上有的内容很难理解,这时教师就必须抓住重点,换一种比较浅白的说法,如果是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这些内容就要坚决不讲。如果只是机械照搬课本的内容而不顾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不但接受不了,还会挫伤其学习积极性;作业难度要适中。作业太简单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太困难完成不了,学生就没有成就感,无法体会到学习带来的乐趣,这也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设计一个难度适中的作业,让学生经过努力最后享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这无疑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接受知识。

4安排充足的练习时间。

计算机课要求教师悉心辅导,学生反复练习,体会通过某个操作所得的结果,寻找操作的技能技巧,最终达到能综合运用的目的。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追求进度,不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一味地要求学生一个操作接一个操作快速地学习,那将导致学生当时好象掌握了而课后全部忘记的结果。因此,学生的课堂练习时间要安排充足,并让学生在有限的练习时间里勇于尝试。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操作结果及时做出评价,让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及指导后,兴趣更浓,学习劲头更足,这样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更高。

5应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一种操作系统和一种软件应用的知识可以享用一生的时代已经过去,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又十分有限,因此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取,才能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学生认知水平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安排一些适合自学的内容让学生自行学习,从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始自学的内容要少而简单,等学生认为自学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且乐于参与时,再适当加大自学的难度。如:在数据库编程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已掌握三种程序结构的基本格式和功能时,我设计了一道综合这三种结构的程序题让学生自学完成,碰到问题时再和我一起讨论,这样做会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并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自学的习惯,必然会在平时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探讨,课堂上再经过教师的讲解、指点及自己的练习,所掌握的操作技术就会更快、更多,这样也使整个课堂教学更快、更高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计算机课堂教学组织是一门艺术,高效的`课堂教学组织,会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融洽的桥梁,课堂上学生学习气氛活跃,达到最优最佳效果,这样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计算机教学论文(精选16篇)篇二

模拟公司教学模式的主要特色是以学习领域课程理论建构课程内容,以项目教学法作为主要教学方法,以模拟公司作为教学组织形式并且进行三者有机融合的体系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同时融合生本理念形成一套崭新的教学模式。本文就模拟公司教学模式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讨。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岗位素质的培养。为了实现与人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我们要在教学中营造一种在工作中学习的氛围,在教学条件下通过模拟职场来达到模拟学生的学习工作环境,这也就引出了我们的模拟公司教学模式。

模拟公司教学的基本模式就是让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学习,采用的是行为导向常用的教学方法:以项目教学法为主,辅以引导文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表演和角色扮演教学法等。其共同特点有三个:一个是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性学习为主;二是学生参加教学全过程: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反馈控制、评估结果;三是老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引导者。教学组织形式可以采取自我控制独立作业,小组制定计划独立作业等多种形式。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教学法为主,多种教学方法穿插进行,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充分整合教材。

由于一般职业院校所采用的教材都比较偏重理论知识的系统化和全面化,知识点多而细,而且有时一门专业课所涉及的软件不止一个,比如在flash动画设计课程中所涉及的软件不仅仅限于flash一个软件。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对教材进行了精简、整合,对与专业技能联系不强的知识点进行了一些删减,相应增加了一些如片头片尾处理软件、ps图像处理等与开展模拟公司教学活动相关的内容。实践证明,通过对教材的整合和扩充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更愿意或乐于配合老师开展教学活动,使得教学活动操作起来更为顺利,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2.合理组建模拟公司。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由组队建立模拟公司(每组6~8人),在组建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强弱合理搭配。模拟公司组建后,由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分配角色,比如在“flash动画设计”课程中,我们让学生分别担任剧本创作、原画(场景)创作与收集、中间动画、合成场效、影视特效、音效处理、片头片尾等工作。当然,在组建公司前,我们就会要求学生进行轮岗,以便于学生熟悉各个岗位的工作流程,提高学生的综合操作技能。我们还会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布置公司环境,体现企业文化,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更有真实感,更能投入到角色中去。

3.各模拟公司制订可行性实施计划。

通过各模拟公司内部的讨论,共同制订好可行的实施计划,由每个学生拿出自己的角色任务并提出自己的具体工作需求。在这一阶段,老师要注意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工作流程的完善,使其工作方向更真实。

4.实施项目计划。

在这个阶段,学生根据项目实施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进入模拟实训时学生按照之前的角色分工进行配合,开展每一个工作程序,通过集体的协作来完成项目任务。教师则应本着“以学生为本,老师为主导”的理念,引导每个学生参与并进行评论,充分体现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教学氛围,并记录好学生操作中的优点与不足,为课后总结做好准备。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形成如何合作研究的工作和思维方式。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学生以完成公司项目为目标,以公司为学习单位,通过讨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项目任务完成后,由模拟公司负责人向老师和同学进行公司总结汇报,以便交流与改进。

5.评价综合化。

在一个项目模块完成后,通过模拟公司负责人的汇报展示,我们要对每个公司作出综合评价。当然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评出成绩,而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更是为了改良项目以便更好地应用。所以在评价时,我们采用了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提出独特见解,允许学生多种操作方法并存,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在教学活动中是以模拟公司为单位,结合模拟训练课题的书面方案或报告、实践活动表现及演示成果进行综合评价。通常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师生综合评价方式,多采用表扬鼓励性评语评价学生。

在确定每一个公司项目模块时,一定要根据市场需求分析得出,并不断了解市场,以此来确定项目任务,以确保项目任务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从而提高模拟公司教学模式的实效性。在组建公司时,老师一定要做好引导分组,实现强弱合理搭配,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项目实践中去,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老师应该在每个模块项目完成后,将实训过程做好记录,作为模拟公司教学模式的教学产品,将训练的过程和出现的问题做好归纳和总结,以便能够运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

计算机教学论文(精选16篇)篇三

摘要:随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推进,计算机教学受到各高职院校的重视。由于高职院校受办学条件所限,计算机实训设施和场地严重不足,给计算机教学带来较大影响。虚拟技术的应用,能够较好的解决计算机教学资源紧张等问题,有效提升计算机教学质量。本文从虚拟技术概述入手,探讨虚拟技术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以供参考。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的支撑平台,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高职院校开设计算机教学,不仅是落实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根本要求。然而,许多高职院校由于办学资金和场地有限,导致计算机教学设备、设施严重不足,使计算机实践需求与现实设备不相匹配的矛盾日益突出,实践表明,虚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解决计算机教学矛盾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着重探讨了虚拟技术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对于推进虚拟技术应用、提升高职院校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2虚拟技术概述。

3.1计算机型号不统一。

由于教学需要,高职院校计算机室需要适量购置一些新设备,但限于资金困难等原因,一般只是进行部分更替,形成新旧计算机共同使用的局面,导致计算机型号不统一。同时,由于计算机更新换代较快,使新旧计算机在配置上存在代差。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对计算机难以实现统一管理,学生在实际操作时,容易出现操作失误,从而破坏了计算机实训教学的一致性,直接影响了计算机教学效果。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招生人数持续增加,对计算机教学形成了较大的压力。一方面,高职院校办学条件有限,不可能另行建立多个计算机室;另一方面,计算机教学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主课之一,现有计算机数量难以满足教学需要。计算机数量相对较少,使计算机实训课只能压缩课时,计算机网络实验也难以有效实施,直接制约了计算机教学质量和效果。

3.3部分科目难以展开。

虚拟技术具有硬件容量扩大、软件配置简化、设备维护方便等特点,教师可根据计算机实验教学需要,利用虚拟技术来建立相应数量的虚拟机和虚拟网络环境,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直观性和有效性。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虚拟技术在一台计算机上虚拟出多台计算机或者多种不同的计算机环境,使这台计算机可同时供多名学生进行系统操作实验,或者兼具服务器和终端机的职能,使学生能在服务器与终端机之间进行转换。

一是可实现维护实验教学。原来不允许在实体机上进行的格式化、磁盘分区、操作系统安装等实验,现在可以通过虚拟多台计算机进行虚拟维护实验,而不会对实体机硬件产生任何伤害。二是可实现操作系统实验。虚拟技术通过对实体机硬盘、内存等进行虚拟,可虚拟出多台相互独立的计算机,每台都拥有完整的cmos、硬盘和操作系统等,学生可以进行操作系统的相关实验,而不用担心系统崩溃。三是可实现网络实验。原来受设备和场地限制,难以开展计算机网络实验,但虚拟技术可以虚拟网络环境,让学生在一台计算机上就可完成大部分网络实验任务。四是可实现网络安全实验。在实体网络环境中,进行网络安全实验容易受到网络设备性能和网络环境的影响。而虚拟网络环境,则可以方便的虚拟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数据加密系统应用、hacker工具使用等网络安全实验。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率。而虚拟技术的成功应用,对于解决问题、改善计算机教学环境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在虚拟实验环境中,院校、教师和学生能够各取所需,使计算机教学向着虚拟化、体系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计算机教学论文(精选16篇)篇四

文章重点分析了中技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和麻烦,基于“互联网+”的理念,从专业的市场化调整,教学的“云”空间,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学习氛围,实践拓展,教学分类,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这一专业教学模式的优化。

“互联网+”的发展理念已经深入社会的各行各业之中,中技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重要途径。随着“互联网+”理念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专业开始更加具备发展活力。“互联网+”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育既是一个教学手段,可以实现学生参与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也是一种教学内容,是这一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现代化知识,更加具有实用性。

1.1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缺失。

计算机网络专业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很多知识都是具有抽象性,学生接受难度较大,教学课件的演示等现代教学手段的缺失使得这一专业的教学没有更多的创新手段,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不能满足现代这一专业的基本需要。

1.2教学方法单一。

这一专业教师没有更多的教学资源,在教学方法上也是难以实现多元化,因为现代化的教学方法都是需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支撑。例如,我们开展案例式教学,就需要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多媒体设备的缺失,使得我们开展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也是难以开展。

1.3学生基本素养不高。

中技教育的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内容相对都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他们对这些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较大,学习的效果不好。少数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更多地沉迷在手机上,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同时还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因此解决学生学习困境是这一专业教学的难点。

2.1专业培养进行市场化调整。

中技教育需要在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设置上和人才培养计划上不断融入人才市场的需求,因为一个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专业,就需要其毕业生在进入人才市场之后,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校的就业率。例如,现代职业教育学校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就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是对人才市场需求的科学研判,只有不断提升实践能力,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中才能更快上手,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另外就是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与同事的协作能力也是现代中技计算机网络专业重点培养的方向。

2.2构建该专业教学的“云”空间。

由于“互联网+”渗入职业教育领域,微课教育的发展就是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各个中技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资源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各个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可以进一步提高该专业教学的教学水平,同时这种教学“云”空间的拓展也进一步践行了这一专业的现代化的专业理论,即实现了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具体应用,给学生做出了一个应用型的教学案例。网络教学更加具有多元化的教学特点,学生可以在相关知识的学习中更加具有选择性,由于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时间较短,学生学习起来更具效果。

2.3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应用性较强,中技教育更加突出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教师进一步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更新升级,这种“互联网+”引发的信息化技术使得网络下载专业性的教学动画、短片更加方便,这些都可以成为该专业教师的教学素材,更好地满足现代教育的基本需要。同时教师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构建这一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例如翻转式教学,就是实现相关课程的内容前置,首先布置一些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的问题答案,在课堂上,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开展相关内容的讨论,这种教学方式只有学生具备上网查找资料的基本条件,才能实现,因此,随着学生笔记本、手机等普及,这些教学方法便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2.4延伸学习效率,营造学习氛围。

信息技术平台,可以进一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实现学生通过自媒体的联系。该专业的教学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引导学生开展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他们今后岗位的适应性。只要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就可以实现学生学习的良好氛围营造,在学生中不断树立学习风气。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被进一步激发。这种信息平台可以实现匿名的交流,教师可以进一步鼓励学生学习,学生也不必担心老师知道自己是谁,可以放下包袱,与教师交流学习专业知识的心得,不断提升专业学习水平。

2.5多元化的考证,拓展实习的范围。

由于中技教育都是需要学生不断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基本技能,这些掌握程度的主要体现就是国家组织的各类职业资格考试,通过资格考试的学生,就可以拿到相关的证书,这些证书可以进一步体现出学生在该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性和专业技能。因此,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也需要进一步重视考证学习,不断武装自己,增加自己在找工作过程中的筹码,针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练习,最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同时生产实习也是提升学生本专业生产阅历的主要途径,可以实现更为突出工作问题的解决。具体来说,首先,学生需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规划。学生找准自己今后几年时间里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开展生产实习的目的,实现自我学习目标的确定。其次,持之以恒,学习专业知识。学生需要拓展自我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还需要努力钻研、虚心请教的学习态度,这些都需要学生付出更多的学习精力和时间。最后,掌握技巧,提升考证、实习效率。找准考试、实习技巧,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这样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地保证考证、实习的效率。

2.6以学生为本,分类教学。

学生的有效分类是开展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接下来主要就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案例,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可以理解相关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优化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学生之间的讨论分析可以进一步提升班级学生整体对相关知识点的有效认识,这样就需要不断拓展知识点的认识。在分组进行讨论合作学习的时候,需要进一步拓展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配合,一个学习小组中既有优等生、也有一般学生,还需要有一部分学困生,他们的有机组合,可以实现同学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实现共同进步。教师在课程上需要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机组合,形成不同学习小组。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知识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理解难度较大,需要学生不断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开展主动学习,这种主动学习的最为有效的形式就是小组讨论,当遇到一些抽象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根据班级学生整体的表现,适当地停下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进一步优化他们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实现相互帮助,班级学生整体的学习认识将进一步提升,牛角尖问题将被有效绕开,更好地满足他们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2.7实现课程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这一专业课程设计好坏直接关系到中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课程教学的评价,是否具备学生的满意度,传统的考核形式化较强,没有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查找出来,更多地需要从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着手,不断提升信息网络技术的作用,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进入专业班级建立的微信群,到了课程结束之后,可以借助这种平台,将学生对课程设计的满意度设计成一个表格上传的平台上,让学生对教师进行打分,最终就可以得出这一专业课程设计的学生满意度,这样的考核参与的学生也就更多,更加具有实效性。

中技教育培养的主要是专业技能型人才,需要学生更加具有动手能力,因此需要学生在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中实现教学的互动性。“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中技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进一步更新该专业教学内容,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

计算机教学论文(精选16篇)篇五

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虽然重要性不及医卫类专业课程,但其毕竟是一门基础课程,是学好其他课程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过程中,许多教师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只是单纯地从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出发进行改革,没有联系其他课程实际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出要求,导致改革成果无法符合其他学科发展,引起学科之间出现不协调。

制定改革方案是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重点环节。但是在实际改革过程中,改革方案的制定往往比较草率,没有经过多方论证。不仅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与未来发展更是出现背离的趋势。总的来说,改革方案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改革方案整体思想前瞻性不够,对医卫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未来发展考虑不到位。第二,改革方案全局观缺乏。没有对计算机基础以及医卫类专业课程进行全局考量,导致改革方案存在偏差。第三,对改革方案的论证乏力,没有对改革方案的可行性、发展性等进行论证,导致改革容易出现失败。

3.计算基础教学改革执行力度较弱。

执行力度较弱是医卫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改革存在的根源性问题。执行力度较弱首先表现在现阶段大部分医卫类专业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不关心,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思想、方案以及其他工作都表现出漠不关心,只是简单地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同时,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方案执行不到位,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是注重如何完成教学计划和提升教学效果,完全没有在教学中执行改革方案,导致方案难以实施。

强化教师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认识,端正教学态度,对促进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首先,明确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对课程发展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改革,不断调整教学目标、教学思想,才能确保计算机基础课程一直处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其次,明确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教学改革,才能完善教学内容和手段,使计算机基础教学和专业课程更加贴合,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

优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方案主要应该从优化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入手,这是因为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所以,在改革方案中,应该明确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革新措施,每隔一定周期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进行更新,确保教学内容保持全新状态。同时,广大医卫类专业院校应当优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手段,减少理论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将理论知识在实践背景中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3.加强改革执行力度扩大改革成果。

加强改革执行力度,扩大改革成果,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改革执行力度,首先需要明确改革制度,按照切实的制度执行改革措施。其次需要加强对改革工作的监督,确保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相关改革措施能够落到实处。最后,加强对改革工作的评估,按时对计算机基础改革工作进行评估,审核改革成效,并实时对改革方案进行调整,确保其发挥出最大效用,扩大改革成果。医卫类专业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对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中,需要强化教师认识、优化教学改革方案、加强改革执行力度,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改革成果。

计算机教学论文(精选16篇)篇六

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高职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不足。本文对多媒体技术如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更有效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首先简要分析了当前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

随着高职计算机教育教学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更好的开展高职计算机教育教学工作,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创新性举措。尽管从总体上来看,多媒体技术已经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对此广大高职计算机教师应当引起重视,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着眼解决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使多媒体技术能够更加科学的应用于高职计算机教学当中。

多媒体技术是基于计算机的一种技术,对于高职计算机教学来说,能够将多媒体技术更好的应用于教学当中,进而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尽管当前绝大多数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已经应用多媒体技术,但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最为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这主要是由于一些高职计算机教师认为计算机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强的相融性,因而过多的应用多媒体技术,而自身的教育教学模式没有得到体现,教师由于过多应用多媒体,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情感等方方面面无法实现,进而制约了计算机教学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存在一定的“制约性”,这主要是由于一些高职计算机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认为多媒体技术应当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因而在实施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让学生对多媒体课件进行学习,教师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讲解,特别是教学进度过快,导致不生接受能力不足,同样会制约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科学应用。

对于高职计算机教学来说,尽管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同样需要注意把握好“度”,特别是要从高职计算机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及学生的基础出发,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强化多媒体技术的融合性。对于高职计算机教学来说,要想使多媒体技术得到更有效的应用,至关重要的就是要提高二者之间的融合性,特别是要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融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性作用,高度重视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有,特别是要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使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发挥更大作用。比如教师在开展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课件的制作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对于某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分别制作课件,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完善,最后进行一些评比活动,这样能够使学生既有效的掌握计算机知识,又能够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二是强化多媒体技术的适度性。高职计算机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要切实把握好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度”,既不能过多的应用,也不能过少的应用,而是要更好的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辅导作用,而不是主导功能。这就需要高职计算机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要根据计算机课程的需求进行多媒体教学,能够应用的要尽量应用多媒体技术,不能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则不应用多媒体技术。比如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要对视频、音乐、图片等进行科学的设置,提升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切忌盲目应用。三是强化多媒体技术的实用性。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应用多媒体技术必须以实用性为主。这就需要广大计算机教师在开展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其作为辅助教学,对于那些难度较大的内容则不适合应用多媒体技术,而对于那些具有较强操作性、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则要更多的应用多媒体技术。要高度重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合,使其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和演示性功能,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要提升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性,强化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教学内容的统一性,提升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可操作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尽管从总体上来看,多媒体技术已经在计算机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计算机教育的实效性。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以及广大计算机教师要对多媒体技术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提升计算机教学实效性出发,进一步强化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融合性、适度性以及实用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提升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庄开宙.谈谈多媒体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08).

[2]王昌艳.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实施[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12).

计算机教学论文(精选16篇)篇七

在近年高校的教学改革中,计算机网络的课时有了很大的缩减,如何在有限地时间里,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成为教师面临一大挑战。另一方面,面对智能手机的诱惑,课堂上低头一族的学生似乎越来越多的趋势,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之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成为教师面临的又一个严峻挑战。

本文在分析近年来新出现的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慕课与翻转课堂的问题驱动式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方法,并对其具体实施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慕课是一种基于在线视频、作业、讨论和考试的开放式网络学习系统慕课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基础知识点的视频短片进行在线讲授,并结合在线讨论、在线练习、互评作业、在线测验等教学手段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慕课解构了传统课堂人与人面对面交流体系中的“教与学行为链”,并通过流程再造,重构了基于互联网的交互体系慕课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室是第一学习场所的模式,让学生的学习在时间上更加灵活。学生可以选择性地反复观看,适合于个性化学习。

单纯的慕课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慕课对于学习者的自我激励能力与自律性要求较高。每个学习者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一个人在单独前进,如果自主性和自律性稍有不足,可能就难以坚持到最后。其次,学习者疑问解答的及时性上得不到保证。因为慕课学习者之间相互时空隔离,在相互沟通和相互影响上比传统课堂教学相差了很多。疑问得到不及时解答时,往往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热情。

翻转课堂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课前通过学生看视频完成知识传授,课堂通过作业及问题i并解完成知识的内化[7k8]。翻转课堂可让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一种有力的教学方法。

翻转课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首先、翻转课堂是以学生对教学内容已有一定程度了解掌握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一无所知,那么在翻转课堂上很难深入参与讨论与分析。其次,当翻转课堂将主动权交给学生时,学生却不善于提问和主动性不强,会造成课堂的沉寂。

通过分析慕课、翻转课堂的特点,我们发现如果学生课前进行慕课学习,可以减少理论讲解课时、让出史多的课时用于解决问题与讨论;翻转课堂可以激励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将学生的注意力从手机转移到教学内容上来。基于此,我们重塑教学流程,提出了基于慕课与翻转课堂的问题驱动式教学改学方法。

3.1重塑教学流程。

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授课,学生作业、教师批阅作业得到反馈信息,然后再分析讨论。这种模式课时主要用t理论讲授,分析与讨论相对少;学习及反馈周期长。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随着课时的减少,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于是我们将教学流程重塑为:课前教师将教学内容问题化并分发给学生,学生在问题驱动下进行慕课学习与作业,教师从慕课作业得到反馈;课堂上,从教师问题引导到学生构设问题的翻转课堂教学;强化过程考核的成绩评价机制。

在这个新的教学流程中最大特点是问题驱动、先学后教、学生为主。将原来的占用大量课时的理论教学由学生通过自主地在线慕课来完成,课堂时间可以更多地用于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对学生的思维与能力训练。

3.2教学内容的问题化设计。

教学内容的问题化设计,是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层次递进式地进行问题设计。既要有能考查教学内容的以基础的概念、原理、技能与应用型的问题,以此来指引学生进行慕课学习;又要有开放性的拓m问题,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知识拓展应用与创新能力。

好的教学内容问题设计,既会有力推动学生课前慕课的自主学习,也是翻转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只有问题能够引发学生在翻转课堂前,进行了广泛地查找资料与深入思考,翻转课堂上才学生会有更深入、更广泛的提问、讨论与分析。

3.3问题驱动的慕课学习。

教师要在学生进行慕课学习之前,将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问题下达给学生,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与驱动下进行在线的慕课学习,并完成作业。教师应该特别要求学生注意拓胰性问题思考,这将是在翻转课堂中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参与分析与讨论。

教师必须及时地对学生完成慕课作业的情况进行查看,收集存在的问题,这是既是教师进行下一环节的基础,又可作为对学生慕课学习的一种督导。

3.4以思维拓展训练为主线的开放式翻转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是以解惑、思维训练、能力拓嵌为目标的。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理念,还课堂于学生;重视师生的角色定位,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

问题设计者咖教师向学生转换。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设计情彔,提出问题,以及用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质疑、批判、讨论、辩驳,逐步一教师提问引导,过渡到让学生主导课堂、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将课堂变成一个自由、灵活的交流平台。通过这种思想的碰撞与交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拓展、创新能力。

通过开放式的翻转课堂教学,激励推动学生主动成长,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充分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努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拓胰思维空间,提升思维高度,培育创新思维。解放学生的手脚,使他们主动探究;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从容学习。

3.5强化学习过程考核的成缋评价机制。

强化学习过程的成绩评价,就是加大对学习过程中的考核力度,增大平时考核成绩在课程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避免出现少数学生平时不用功,期末突出式地死记硬背以求考试过关。

强调学习过程的考核方法,反过来也会进步推动学生平时的慕课学习,作业的完成,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翻转课堂的讨论与分析。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基于慕课与翻转课堂的问题驱动式教学方法。并对教学内容问题化,问题驱动的慕课学习,开放的翻转课堂,强化过程考核的成绩评价方法等进行了探索。通过实践表明,基丁?问题驱动的慕课与翻转课堂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有利丁?学生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计算机教学论文(精选16篇)篇八

专业课程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重要的部分,对教学起着督促、引导等重要的作用、和明确的目的,科学、严谨开展教学评价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起显著促进作用,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特别能提高技工学校学生技能水平。

1.2专业课程评价是技工学校教学活动重要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多方面作用,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着教学活动向预定目标前进并最终达到该目标。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检验教学效果。都必须通过教学评价加以检验和判定教学效果,是了解教学状况,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通过教学效果反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目标确定得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手段运用是否得当,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否讲清,也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发现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1.3专业课程评价在技工学校教学活动中发挥着多方面作用。

检验教学效果、反映教学问题,因此说教学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学评价要对教学效果做出评价,教学效果的好坏,是反映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体现,对教育有着激励作用,激励着教师学生发展,促进教学的不断反思和改进;引导着教学方法和目标稳步推进。保证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教学评价可以检教学效果,有效地评价教学,促进教学的发展。不单纯在某个教学阶段和教学时刻检查指导,在教育教学中,对于培养的不同教学对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教学要素都围绕教学评价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

2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技工学校专业课程教学与大学教学模式相比,没有体现出明显的优越性,在社会竞争中,技工学校相比大学生就业存在诸多不适应性,改变技工学校专业课程评价尤为必要,引领教学专业技能是必由之路,对于技工学的教学评价存在诸如以下问题。

2.1应用性评价体现不明显。

突出应用型技工教育最突出的特点,也就是重视技能培养,在教学中加强操作技能,到企业就能顶岗生产。这也是技工学校与普通中专和职业高中的最大区别点。技工学校专业课程教学,受大学专业教学模式的影响,技能教学的核心地位在部分技校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出现专业理论课教师、技能指导教师缺乏,偏理论教学、而显得实习教学有脱节等方面。因此,应加强技校的课程教学特点,满足生产实际需要,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来适应市场化、社会化需求。

2.2单一专业课程评价对教学指导作用不强。

专业课程评价是以学习者的学习的主体,按教学的主要目的为向学习者提供学习的内容、途径、资源和方法,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使其专业素质得到提高。因此,对学习者的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及效果的评价,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另一方面做出评价和反馈,为下一轮的教学提供依据。于技工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来说,过依赖于考试对教学评价方法,这种单一的以考试为评价形式,过于单一,几乎对教学没有任何的知道作用。

2.3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探究。

评价不能有效体现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来说,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能够玩游戏和上网等,学习态度不端正,多数学生意识不到学习的必要性,使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的探究评价不能有效体现。

3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评价方法的创新。

3.1建立符合技工学校教学特点的评价方法。

在技工学校中,加强实践极强的专业课评价,专业课程极具应用性。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注重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基本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教学中,大量采用了任务驱动式开展教学,开展学生的自我评价,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显得相当重要,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评价,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较为出色地完成任务。所以,评价方法要与技工学校突出实践环节的教学特点相符合,是技工院校教学质量得以保障的关键。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评价体系建立要以学生为基础,符合社会需要为目标,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3.2评价形式要以丰富多样为基础。

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不能注重考试结果这种评价形式,还要充分抓住学生对问题理解和认识深度以及老师在课堂讲授中引导的做出评价。开展不同激励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例如组织技能比赛,观摩和参与一些大型比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强与社会企业的联系,帮助企业完成必要困难等形式,从而避免学生人数多,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往往难以开展,流于形式。可以让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划分小组,让每个小组其他组完成的任务作出评价,最后由老师作出总结性评价。通过多形式的学习引导活动,来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和改进课堂教学实践。

3.3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探究评价是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对学生情态度、价值观和科学探究的教育培养,对学生情态度、价值观和科学探究的教育培养,要关注学生发展过程中行为的表现,包括学习兴趣与动机、大胆想象与创新、尊重证据,严格严谨、善于探索,能够坚持、乐于合作与交流、关心科学技术,参与有关活动等。在评价中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赞许,使学生处在一种愉悦的。过程体验之中,也能唤起学生学习的情感世界。学生受此激发,其学习的态度取向会更加积极,学习的情感动力会越来越强,产生自信。在教学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感,用合理的言语对学生做出指导评价,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计算机教学论文(精选16篇)篇九

我国由于教育体制的问题,高职生的水平相对于高中生、大学生总有理念上的差距,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缺少会导致高职生的思维认识、基础修养的不均衡现象,然而计算机的专业比较枯燥难懂,在学生潜意识里便会生成难懂难学的惧怕心理。因此,高职院校对高职生的教育培养很难统筹兼顾,因材施教。

计算机专业的学习需要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与基础积累,因此多半在高学龄才能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在高职之前的学龄阶段,多半以语数外文化课为主体,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机会也仅限于课余聊天、玩游戏,而专业的计算机能力接触锻炼是比较欠缺的。而当学生步入高职的高等教育大门,接触的是专业深入的计算机知识,这会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形成无形的挑战,另外部分高职院校忽视针对新生的心理接受程度,盲目地安排课程计划,由此造成在教育管理方面的紊乱与困难。

1.2高职学生学习动力欠缺。

造成动力欠缺的原因有一部分是来源于中国的教育考试体制,因为应试教育的因素,中国奉行根据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升学的优劣,而高职生多半来源于考试分数不如意的层级,久而久之,在人们心里会形成对高职学生的.蔑视,认为高职的学生都是学习不好的差生;另外是高职学生的自身心理反应,他们在外界有色眼光的压力下,会形成一种自暴自弃的姿态,对自身的目标追求以及管控规划不是很明确,许多人进入高职的原因是没有选择的余地,进入院校不是为了好好学习技术,而是积累学龄学分获得毕业文凭而已。高职学生的负面姿态与心理对院校和老师的教育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1.3院校教学方式偏差。

高职院校为了抓标准抓体制荣誉,开设了很多不符合高职学生发展的课程专业,有些院校为了追求领先,新潮,不经验证实践盲目开设新技术专业,只图其名,一昧追求热门行业、新兴行业,从而忽视教育质量的提高,校方的老师也会因此跟不上稳固教育的步伐,大量精力用探究新兴技术,其教育质量也会因此下降,过于超前的技术理念对于基础薄弱的高职学生来说一种负担,形成反感厌学心态也是自然的。

我们的确是按照当初确定的方针积极开展工作,围绕高职高专院校it专业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和产学结合等中心问题做了大量工作,学会的工作方向正确,内容精彩,成绩丰硕。归纳起来,分会主要在组织校际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企业合作、技能竞赛、课题研究、教材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上做出显著成绩。

2.1以学生为本,注重特色化培养。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教育的实施对象,因此对高职学生实施教育必须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规律与习惯等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根据不同的学生阶层实行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在打好基础理论的同时,更应重视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2.2教育内容从实际出发。

高职院校多是以技术培养为主的院校,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新兴专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部分院校为了追求热门、追求高生源,专门设置新兴技术专业,然后在教育培养方面达不到配套的技术要求,教育内容换汤不换药,使得许多专业经不起时间的磨砺,达不到实际工作的要求,最终落寞收场。

2.3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计算机网络专业始终走在时代的风尖浪头上,从事该行业的人需要有灵活的头脑,准确的判断以及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在工作能力之外对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因此高职院校在抓基础课程的同时,需要为学生开设特色化的课程,激发培育学生全面成长的环境氛围。

2.4鼓励创新,动手实践。

计算机行业最大的特点便是实践性动手性很强,高职院校帮助学生培养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实践创新,创造出富有自己思维的作品,学生在创新研发的过程中,能够更多地思考、判断、规划,对于人格的塑造有益无害,下这样环境中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更容易适应实际的工作环境。

目前,高职高专it类专业学生的培养基本上沿袭着本科相近专业的培养计划、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这种培养模式显然是对高职高专教育课程模式和科目改革应遵循的策略认识不清,因此致使计算机行业相关人才的培养教育的预期目的与社会就业环境存在偏差,从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由于缺乏实际操作能力或者掌握技能单一浅薄,不能很好适用于实践为主的公司单位,从而有缺口大却无对口人才的尴尬局面。

高职计算机教育要突破当今的尴尬局面,应该以社会需求为主,结合实践能力培养,力图“锻造”全面全能的复合型人才,学校教育在抓住学生学习、技能的基础上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对于毕业面临择业的学生很有必要,因此高职学校以市场需求为方向,培养全能型的学生是最为宏远的目标宗旨。

计算机教学论文(精选16篇)篇十

早在2008年教育部便提出了,当前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只有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的人才才能称得上是是真正的人才,如果人的道德素质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那必将对社会造成危害。当前是信息时代,通过网络我们可以更快速的了解更多的信息。我们每个人接触到的信息量都是爆炸性的。计算机是网络一个很重要的端,所以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当前的初中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正处于一个黄金的可塑阶段,但由于他们道德素质浅薄,对不良信息和诱惑缺乏判断和抵制的能力,容易对其成长造成影响,这个阶段对于学生心性的成长至关重要。所以要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不仅要提高计算机教学水平,还要从中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在培养学生获得计算机技能,跟上时代潮流的同时,规避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对青少年成长造成的`不良影响。所以如何在计算机教育中融入道德教育是当今教育界的一大难题。

计算机技术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同步进行可以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但实际工作中由于教师能力水平不足造成了很多问题。

(一)教师没有很好的将道德教育渗透到教学工作中。

传统的计算机教育,教师只注重学生能力技术的培养,并不重视在教学中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所以从思想上很多教师并没有多高的觉悟,这就造成了教学工作难以进行。或者说教师没有足够的能力在计算机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学生在网络道德素质的提高,而且学生本身而言缺少自我保护意识,暴露在网络混乱的环境下也是十分危险的。

(二)学生本身没有对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引起足够的重视。

很多学生一味的学习,并没有把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看重,实际上只有将知识和道德有机的结合才能练就真正的人才。如果学生没有将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放在重要位置,那将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对计算机网络素质没有清楚的认识,会造成学生无法辨别网络上的信息是否健康,这些信息会对学生的思想造成极大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误入歧途。此外很多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偷工减料,没有对这门课程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更加影响了其自身能力的提高。

在这个人方面,只有教师素质的提高才能在教学中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身份是不可替代的,但当先我国大部分的计算机教师的网络道德素质还有待提高,无法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这使得当前这一难题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

三、当前将道德教育渗透到计算机教育的具体做法。

(一)学生应对自身道德方面的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真正让学生认识到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才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学校可以组织相应的活动,使学生从心里认识到思想道德素质,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的重要性。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对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的现实意义,激发他们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热情。

(二)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教师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思想道德教育在日常教学中的渗透效果。教师自身除了计算机知识过硬外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样在日常的教学中便会对学生言传身教,从而达到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通过交流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充分发挥网络健康光明的资源。

当今的学生通过网络认识外面的世界,做为教师要充分应用网络上积极健康向上的资源。这些推荐可以让学生得到正确的引导,从而学会如何正确的使用网络。发挥网络的正面作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四)注重网络环境下的感情教育。

要去除教育观念中重知轻情的观念,通过网络资源,使计算机教育与心理教育进行结合。在教育中融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加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和思想的参与,通过正确的引导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五)处理好网络与现实的关系。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做到正确的引导。在用网络进行教育的同时也要注意网络的弊端,及时发现同学的问题,防止学生沉迷与网络。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网络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计算机教育对于国家的发展尤为重要,关系到未来社会人才的发展和走向。

在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鼓励学生在网络上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通过着这种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在培养人才时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仍是一大难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使我国的人才培养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使科教兴国的战略得以更好的实行。

计算机教学论文(精选16篇)篇十一

摘要:通过分析艺术类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状,提出一些相应措施。首先,通过展示计算机在各方面的应用实例体现计算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其次,实际教学中,采用演示教学法、分层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最后,科学制定考核办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相长。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不但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更是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合适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利用有限的课时学到更多更实用的计算机知识,增强就业竞争力,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

1.1艺术类高职学生特点。

由于所在学校的师资、对信息技术重视程度不同,再加上学生个人家庭经济、爱好等不同原因,学生刚入学时所具备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艺术类学生平时重视个人在专业方面的学习,而对于公共基础课,尤其是计算机基础课,大多存在无所谓的态度,导致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学习热情不高,重视程度不够。

1.2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结合不够。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分为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应用基础几大块,这些内容理论性强、且实际操作多,对于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的艺术类学生来说,无形中增加了压力,导致学生兴趣降低、主动性不强。另外,艺术类学校的学生多是表演类专业,平时学习中较少用到计算机,计算机基础课程与学生专业课衔接不够,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学生积极性不高。

2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首先要明确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掌握能力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明确制定教学的三维目标。即为知识与能力(knowledge&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steps);情感态度和价值观(emotionalattitude&values)[1]。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计算机操作的掌握能力,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计算机与各行各业都有紧密的联系,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使现代社会要求各个专业的大学生都应该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能力作为一项基本能力越来越被用人单位重视,所以计算机能力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第一堂课,用多媒体展示并讲解计算机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尤其是在学生所学专业的`应用,通过刺激学生感观,告诉学生计算机的重要性以及与自身专业的相关性,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2运用多媒体网络系统进行“广播”演示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仅仅通过“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会使计算机教学活动毫无生气,显示不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计算机基础课程偏重于操作能力的培养,所以,最好的教学法就是演示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系统教学软件进行“广播”演示,每一步操作都清晰明了,使学生能够快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讲解完毕后,通过网络系统可以将操作任务及相关素材快速地发送到学生电脑供学生练习,极大地节约了传送文件的时间。利用多媒体网络系统教学软件,可以实现教师机对学生机的监督、演示、操控等操作。教师可以对个别有问题的同学进行辅导,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提高了教学效率。另外,教师可以将某个学生机上的内容展示给其他学生,通过让学生来示范讲解,增加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展示好的作业,让学生看到自身差距,激励学生做得更好。最后,课程结束前,利用网络系统收取学生作业,可以及时地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2.3实行分层教学。

由于新生入学时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基础好的学生在中学时代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而来源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生,几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对于高强度的教学内容难以接受。针对学生客观存在差异,采用分层教学。分层教学不但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而且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新生入学时做一次摸底测试,根据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组,同组学生座位靠近,便于集中指导。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重点讲解基础,由教师带领学习,完成每次课的基本操作任务,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对于基础好的学生,除了完成课堂基础操作任务外,提高任务难度,多给他们创造独立学习思考的机会,注重培养他们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采用项目教学法。

只进行单纯的演示教学,学生没有压力和动力,很难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要运用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近年来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上得到广泛应用的方法,采用学生工作和生活有关的项目,利用任务驱动式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完成任务得到清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在讲授新的内容时,可以展示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好作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在当前所学专业的应用领域,还可以让学生事先预习,寻找一些优秀作品上交给老师进行展示,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制作并演示,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认真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2]。要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要考虑基于什么样的载体,即选具有职业特征的典型工作任务[3]。在选择项目案例时,考虑与学生专业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不同专业布置不同的任务,比如,在布置“powerpoint2010”项目作业时,要求旅游管理系的学生以“介绍一个旅游胜地”为主题完成ppt制作,而对于舞蹈系的学生,要求学生以“舞蹈”为主题完成ppt制作。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每个人的思路、方法不尽相同,对于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在讨论中通过对比不同方法的优劣,取长补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

3合理制定考核办法。

考核评价对老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一方面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一方面检验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根据学生特点和课程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有助于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学生计算机课程的考核,以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主,采用考勤、平时作业、和机试三项计算期末成绩,其中考勤和平时作业占30%,期末成绩占70%。考勤制是避免学生自由散漫,首先从形式上引起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视,平时作业主要是每一部分知识对应的项目案例练习,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针对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独有的操作性强的特点,期末考试采用上机形式,重点考查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时采用计算机考试系统,学生随机抽题,系统自动评分。一方面避免抄袭现象,一方面避免评分过程中出现人为误差,体现公平公正。

4结束语。

艺术类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与艺术类专业融合进行创新教学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学模式及其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研究――以《c语言程序设计》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13(6):1-64.

计算机教学论文(精选16篇)篇十二

摘要:

针对传统课堂模式应用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所产生的教学效率低、难以满足教学对象个体差异等问题,探索了基于“混合学习”的教学模式创新。在构建课程学习的平台的基础上,利用微课和翻转课堂模式,结合传统课堂模式尝试构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对于推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混合学习;翻转课堂;微课。

一、基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

高校计算机基础是一门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入门课程,属于公共基础课。随着社会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程也不断发展变化,帮助学习者对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系统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课堂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教学对象的需求。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相关知识量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和更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想对不断更新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地学习,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高校设置的计算机基础课时有限,为了能完成授课,师生间在课堂上仅有少量的互动,甚至采取满堂灌的模式,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疲惫不堪,忽视了学生学习内在动力的激发,影响了学习的效率,降低了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二)教学难以满足教学对象的个性差异。

大部分高校计算机基础目前采用的教学模式依然是每堂课以固定45分钟,老师讲学生听辅以讲练结合的方式,而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显然忽视了教学对象的个性差异。首先,教学对象掌握的初始计算机知识参差不齐。如果高校安排计算机基础教学不加区别对待,教师只能在上课的时候采取就低不就高的办法,结果常常使那些基础差的学生迷惑不解,基础较好的学生感觉倦怠。其次,不同专业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不同,通常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相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而“一刀切”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并不能满足学生们各自的需求。

二、基于网络技术的混合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通常是指捷克教育家johannamoscome-nius在《大教学论》中提出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及班级教学的传统教学流程。目前,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依然扎根在我国的大学教育领域。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最初是由美国林地公园学校的两位化学老师jonathanbergman和aaronsams提出并加以实践。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看教学视频,而课堂上,学生们完成练习并与老师进行交流。显然,翻转课堂颠倒了传统教学模式—上课老师讲授,课后完成作业。伴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微课也成了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微课是指通过短小的视频对课程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具有时间短、教学目标明确和反复学习的特点。微课可以看作翻转课堂的主要载体,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改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了教学效果。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如果完全依赖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会使学生的知识掌握碎片化,对计算机体系缺乏系统化的认知。harvisingh等学者认为混合学习是通过在适当的时间对适合的对象采用恰当的学习方式满足不同对象的学习风格,令他们掌握适当的知识技能,进而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优化。文章主要研究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学习模式综合了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把面对面的传统课堂教学和基于网络的在线学习两种学习模式整合,以形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模式由于教学效果良好,已成为了本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的主流。学生通过自主终端学习和面对面课堂讲授学习相结合的混合模式进行学习,教师利用课程平台发布教学资源,并对学生进行作业辅导和学习评价。该混合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课下利用手机、笔记本等移动终端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疑难知识点讲授和作业辅导,调动学生利用课余间隙进行碎片式学习。在网络覆盖的环境下,营造一个随时随地可以获取学习资源,进行普适学习的氛围。

三、计算机基础课程平台设计。

为了解决计算机基础课程在传统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考试通过率,经过学院教学改革项目组的多年努力,建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该课程平台基于jsp页面,后台数据库则采用了mysql,并使用jsp、ado、mysql等技术使数据库与网站页面进行交互。它主要在windows7系统下使用dreamweaver和mye-clipse来进行页面设计、网页实现以及运行测试等等。web服务器使用tomcat7.0作为支持。服务器端需要安装tomcat7.0和mysql,及正确的配置,就能使用网站正常运行。客户端使用移动设备中的浏览器即可对网站进行浏览和查阅,当中显示效果以ie8.0浏览器最佳,构建的课程平台界面。根据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和岗位工作的需求,学习任务采用网络终端学习为主,将微课作为主要传授方式支撑翻转课堂,以课堂面授为补充,充分体现了传统课堂———翻转课堂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该课程平台开设了微信公众平台和微信交流的群,在这里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有效交流;学生能在平台上完成作业,所有参与学习互动的活动系统将自动添加到“学习评价”下,计入平时成绩,实现了学习过程的考核。为了及时发布课程动态,开设了通知公告,提醒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则需要负责课程平台的各类教学资源管理、学生作业和成绩管理等后台维护工作。四、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到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意义翻转课堂很好地解决了学生个性化差异和教学内容繁多的问题,通过短小优质、内容丰富微课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讲解,提高了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学习的效果,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课堂则明确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互动,解决了知识碎片的系统化问题,突出了课程重点知识,对教学和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高效解决。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结合的新型混合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上的应用,不仅解决了传统课堂模式存在的问题,而且令教师的教学方式更加丰富,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自由度和兴趣,对于推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xx.

[2]harvisinghandchrisreed,achievingsuccesswithblendedlearning[db/ol].].

作者:毛莉杜威单位:广东警官学院计算机系。

计算机教学论文(精选16篇)篇十三

摘要:高职教育以实用性为特色,高职教育的教学方式也具有自身的特色。在生物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案例教学法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它的实用和实践性比较强。案例教学法是教师以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分析生物学知识,也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具体分析的是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医专院校生物教学中的作用,同时也分析了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职教育;生物教学。

高职医专的生物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学习的难度也比较大。而案例教学能够较好地减轻学生学习的难度和压力,它的特点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些信息让学生去分析这些信息并找出解决的方案。学生在分析之后,获得的是新的知识和内容,这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好很大的好处。但是,从高职生物教学的课堂看,案例教学法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分析原因,根本还是在于,教师和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认识不足,对其产生的作用认识不清。再次,本文对案例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做一个具体的分析。

一、案例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二、案例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施过程。

1.理论准备阶段学生在上课之前首先要对即将学习的章节内容和知识原理做基本了解,对书中的基本内容和原理了解的程度与即将进行案例分析、解决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学生应当重视和做好理论的准备。例如,在书本的练习中要求学生分析《黄豆和花生的长势问题》,学生需要了解“细胞的结构、生长环境”、“生物的基本特征”等等。2.独立思考阶段教师和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前,教师要对书中的'原理知识进行讲解。在实施案例教学法时,教师将具体的案例呈现给学生,并留出大概5分钟左右的让学生独立思考案例中的问题。案例教学一般要遵循以下几点顺序:一、确定案例的主题,即理论知识与涉及到的案例内容向对应;二、确定案例分析的知识点,即在案例分析时有明确的分析点,这个点针对的是学生理论理解不到位的地方;三、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分析方法;四、学生在分析时要有明确的理论依据。仍以案例《黄豆和花生的长势问题》为例,案例分析的是黄豆和花生的长势,这两种作物在相同的环境下生长的问题以及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问题可以应用到生物书中的哪些知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解释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3.讨论探究阶段学生在思考案例后,最重要的就是与其他同学交流探讨案例分析的结果和思想。在讨论阶段,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为使讨论能有效进行,教师则需要进行及时的引导,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如果学生在讨论时不能达成统一的意见,教师则可以让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教师对学生的分析思路作过渡性的引导,让学生回归讨论的主题。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4.课堂总结阶段在课堂的最后,教师首先要对本节课的理论知识大致归纳总结,其次对本节课中学生的案例分析与讨论总结。总结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清楚案例分析和讨论时存在的有点和缺陷,并以此鼓励和激励学生在以后的案例教学过程中表现能越来越好。例如在进行案例《黄豆和花生的长势问题》的总结时,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等行为予以肯定,并对这两种作物生长态势的分析方向和技巧等简要提炼,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三、结语。

在高职生物教学中,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它使得生物医学知识能与生活实践向融合,给生物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因此,案例教学在高职医专院校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更为普及,并且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教学论文(精选16篇)篇十四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社会对专业性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考查标准也越来越高。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存亡。现如今,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在教学模式上有很大改观,但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高职院校在教学上仍有较多问题。主要针对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模式的现状,提出了几点问题,并分析了改革教学模式的创新方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成就了很多计算机人才,从而导致企业在选择计算机专业人才时尤为苛刻,不但要在技术上符合用人单位要求,还要有企业实战经验。但这些要求对刚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来说可谓是难乎其难。另外,随着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逐渐增加,就业率逐年下降,给高职院校造成了很大困扰。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创新教学模式,应用不同手段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

一、我国高职计算机教育教学模式的现状。

近年来,高职院校始终以学生就业率为主要评价方式,随着其教育规模逐渐扩展,计算机专业在高职院校的存活率几乎为100%,高职院校培养计算机技术的水准也快速提升,成为目前社会上的主力军之一。尽管如此,与高等院校的大学生相比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校期间成绩名列前茅的毕业生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明显不足,这种现象泛指所有的应届毕业生。笔者根据从事计算机行业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如下几点问题。高职院校近两年统计结果显示,各个学科的学生对计算机都不陌生,若非对计算机专业性要求强的工作单位,其他学科学生也都能够应对,使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环境更加艰巨。然而,这并非关键因素,主要还是因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与用人单位要求脱节严重。传统的教育方式、老套的教学方针加上计算机书本知识严重跟不上时代的脚步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无法符合用人单位要求,另外,高职院校学生一般都是统招遗漏生,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且其都有强烈的叛逆心理,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较困难。

(一)转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

教师在高职计算机学习中尤为重要,是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所学知识的关键因素,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基于上述原因,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模式需不断转变,以学生为本,适应社会发展,推动计算机专业的更新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学生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育人先育己。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需不断提升自我,增加知识储备量,夯实自己,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模式。计算机教学主要利用远程技术进行教学,通过远程技术使学生在自己的电脑屏幕上看到教师的操作平台,加之教师的讲解进行教学。笔者认为,计算机教学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和新型技术进行教学,相互结合,开创新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应注重教学氛围。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很大程度地提升教学效果,转变教学观念,打破教师主导课堂的理念,转变成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辅助、引导。例如,在学习计算机软件ps中的快捷键命令时,通常会由教师先行陈述ps中快捷键命令的理论知识,由此,笔者将其改为由学生陈述(学生陈述之前留有时间熟悉课本),教师辅助,学生陈述的同时按照书中操作动手实践。在高职院校中,动画专业的学生会涉及ae、pr等软件的学习,对计算机的使用率为100%,此类软件与word、photoshop相比,操作更为繁琐,难度性较大。因此,在学习此类软件时,学生实践操作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软件界面,在专业书籍和教师的讲解下,熟悉界面,简单了解各个图标的功能及操作方式,最后由教师现行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视频特效,引导、锻炼学生,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发掘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倡导学生发现更加快捷、简便的制作方法,在实践中发现、解决问题,并总结其中的规律。采用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进行计算机教学,主要是由计算机教学难度而定,计算机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具有较强的差异性。因此,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转换教学模式。

(二)小组课外锻炼。

近几年,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可谓是姿态百出,各种教学方式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但也容易使学生产生眼花缭乱的即视感。因此,笔者仅针对小组练习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模式进行了分析。由于小组学习可在课外学习,没有课堂学习的局限性,因此,能够对计算机教学起到较大作用,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放开思维,明确此次活动的重点、难点,有效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热度,但是,课外小组活动不可脱离计算机专业课程。例如,高职院校在教授学生学习软件编程时,展开小组活动,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便是开拓学生见识,深化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培养学生发掘问题的能力。分配组员时,教师可让学生自行分配,如若遇到问题,可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讨论或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困惑。在这样的模式下,能充分激发起高职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冲动。山西某职高的教师便提出了由学生制作多媒体教学短片的教学模式,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都是住校生,因此,教师以寝室为单位分配组员,要求每组学生分别利用ppt、pr等视频短片制作软件为语文教师制作教学短片,学生可自行选择软件,最后进行评比,教师分别讲解各个短片的优势和弊端,选出最佳短片应用在教学中。这一重大转变既能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自行学习、研究所学专业,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对软件掌握的熟练度。

(三)深化了解计算机性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利用试题简析,培养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计算机教学中颇具效果。利用试题分析,创建数学模型、总结并确定算法,实践操作。利用这样的方式更能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程序化性质的了解,缜密学生逻辑思维。

(四)迎合企业需求,适应市场环境。

高职院校广告专业的学生会经常使用ppt进行项目软件制作,学生需要对项目方向、目标、方案、文案等都熟练了解,尤其是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更应以实践操作水准为主,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是就业,更应充分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但是目前高职计算机教学中与企业实际情况的结合相对偏少,教师更加注重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讲授,对案例重视的程度较小。笔者认为教师在讲授项目时,应要求学生调查此案例中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根据该企业的数据、资料、设计方案等进行项目ppt编写。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快速适应目前竞争激烈的社会,迎合市场要求,在熟练专业课的基础上,充分掌握企业实际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生想要提高改变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一定要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转化教学模式,迎合企业需求,适应市场环境,深入对计算机性质的了解,在培养学生专业性的同时,缜密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师也要做到育人先育己,师生共同努力,深化计算机专业知识,为社会和学校创造更多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真正意义上达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董淑英。试析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优化[j].才智,2015(25):252.

计算机教学论文(精选16篇)篇十五

根据计算思维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运用相应的基础概念,可以使问题和设计系统得以解决。计算思维涉及一系列思维活动,利用约简和转化等方式和方法,可将难以理解的问题更好地为我们所理解。教师在讲授关于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时,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思维,将计算思维提升到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的高度。

1.1重视实践。

对计算思维的重视并不意味着对实践持排斥态度,因为二者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计算思维的培养与丰富的实践活动息息相关。可以说,计算实践有利于计算思维的培养。举例而言,该课程中的上机操作环节看似繁琐,但事实上不可或缺。对实践操作内容进行筛选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对软件和应用层面的掌握和了解以及技术由来是十分重要的。

1.2融会贯通。

大学计算机课程涉及内容繁多又庞杂。所以教师想要将所有知识面面俱到地传授给学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根据相关调查表明,杜绝面面俱到的讲解是一种正确的教学方法。虽然大学计算机课程内容繁多,但是各个知识点十分明确,并且知识点之间联系也很紧密。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各个知识点时有选择性,同时应该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层层展开知识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对大学计算机课程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1.3深入讲解概念。

一般而言,思维活动需要对概念进行理解,原因不仅在于理解概念是思维活动的基础,而且还在于恰当准确地理解概念有助于计算机教学。大部分高校计算机教师在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往往直接告诉学生该知识点的定义,而不对该知识点进行举例说明或更深入的拓展,这种现象当前十分普遍。对于本课程而言,知识点繁多,概念自然也很多,所以直接讲解概念,而不进行相应的拓展,就会使许多学生不能深刻地理解概念的真正含义,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出现各种厌学情绪。

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必须掌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妨对计算思维的训练课程进行设计,虽然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和挑战,但同时也可以给大学计算机课程领域带来一缕清风,促进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笔者就大学计算机教学的问题与现状进行了概述,同时据此对计算思维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对大学计算机教学这方面起到一定帮助。

计算机教学论文(精选16篇)篇十六

计算机网络日益成为个人日常活动和企事业单位不可缺少的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无限的前景。在高等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的基础课程中,计算机网络课程是必不可少的。计算机网络以往都是以理论为主的教学内容,有抽象的概念和枯燥的内容,所以必须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入手改革,在教学活动中,把新应用与新技术融入计算机网络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认知能力。

1.1陈旧的教学模式。

1.2薄弱的实验教学环节。

1.3不完整的教学体系。

随着通信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的快速革新,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体系在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方面比较缺乏,知识更新和新技术脱轨,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比较缺乏,培养目标偏离,对实际问题的指导性比较缺乏,而对技术原理方面却过多地强调,且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造成网络理论知识不能和现实的网络世界相联系;另一方面,技术的验证性过程被过分地重视,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却比较贫乏,且缺乏网络应用的系统性,这样就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基于以上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2.1分层次教学模式。

分层次教学是真正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对各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项目要求,区别对待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和知识,以满足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需求。[3]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和个性差异。我们在每个实训项目中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分为内容相对简单的基本要求和扩展知识两个层次,基本要求指的是基础知识和技术,所有学生必须完成;扩展知识部分主要针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这种教学模式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以满足,学习的积极性得以调用,创造性得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以全面提高。

2.2实验教学环节的规范。

为了在实践教学中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加以调动,主要采用让学生直接参与和体验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的亲身实验来理解网络原理与技术知识,从而动手实践能力得以加强。教师在每个理论教学模块之后,都安排与其对应的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得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对理论知识感到畏难甚至厌烦,感觉很单调很枯燥。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选择方法要恰当,实验方案和教学计划要合理。另外要给学生提供必需的实验条件和实验所需资料,这样学生可以自己动手亲自做一些实验,通过查阅浏览资料来寻求答案。促使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海量的信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较大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自学的能力,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互相合作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2.3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换。

2.4考核办法的改革。

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殊性,我们改革了考核办法。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各项指标进行考核,采用百分制,平时考勤和上课时的表现是为了提高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给出10分;项目的不同要求通过设置不同比重,照顾普通学生的同时,又鼓励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从而实现更高要求的完成,如果完成了项目的基本要求给出50分,完成了项目的扩展要求给出20分;设置分工合作是为了考察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的情况,实践能力是为了考察学生所分配任务的实践情况,创新能力考察部分是为了鼓励学生发挥其创造性,从而更出色地完成整个项目的解决方案,分工合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共给出20分。采用这种考核机制,既提高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都得到了较大提高。

2.5课程设计的增加。

由于实验课的课时有限,我们增设了课程设计环节,这一环节的增设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们增加了很多综合性实验,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之一。这些综合性实验是对之前所学技术的综合运用,并且增加了一些新的技术和新的应用。课程设计的增加,使得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另外,我们还在课余时间安排了一些开放性实验供学生选择,这样对网络技术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知识得到了扩展,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应该遵循教学和网络发展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真正适合学生的教材,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一些跟不上时代的教学内容要及时删除,在实践过程中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及时增加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授课的同时,更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适应多媒体教学的方法,以及通过互联网自主学习,更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长期而艰苦,任重而道远,需要新旧知识、新老教学手段的磨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探索和总结,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基金项目:河南省重点攻关计划项目(122102210507)。

[1]肖衍,龙娟.《计算机网络》课程研究性学习的改革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xx(10):70~71.

[2]李康乐,李岩,韩劲.《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xx(11):249~250.

[3]吴战英.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探讨[j].硅谷,20xx(20):161~162.

[4]徐琦,王猛.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探讨.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xx,23.

相关范文推荐

    骨干教师个人培训计划(优质14篇)

    通过培训计划,可以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求。培训计划是指针对员工的职业发展需求和岗位要求,制定一系列培训活动和学习计划。如何制定一

    昆虫记读书心得小学(实用21篇)

    每次读完一本书,写读书心得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成果展示。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提供了一些读者分享的读书心得,希望能够给大家写读书心得提供一些思

    通信工程师英文简历(实用23篇)

    学习英文可以为我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机会和选择。欢迎大家阅读以下的英文写作范文,从中学习和借鉴优秀的写作技巧。一年以上工作经验|男|25岁(1991年5

    端午节活动通知幼儿园(模板21篇)

    通知的传递方式应该根据受众的特点和情况做出适当的选择。这些范文涉及了各个行业和职场,适用于不同的写作需求。各旗县区文明办,市直各有关单位:端午节即将到来,为进一

    四年级班主任教学工作计划(优秀20篇)

    班主任工作计划的贯彻执行需要班主任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和领导力,同时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可以给班主任们

    生命因笑容而美丽(模板20篇)

    优秀作文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能够让读者按部就班地展开阅读。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写作的灵感和创造力。当指尖再次描摹上那段日渐陌生的回忆,

    项目开发合同协议书(热门24篇)

    在商业领域中,合同协议是保障各方权益的基础,非常必要。如果你想了解一些经典案例和合同协议范文,请看下文的收藏。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启发。甲方:乙方:(个人)身份证

    幼儿园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大全(18篇)

    教案的编写需要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学习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通过参考这些幼儿园教案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习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优质21篇)

    综合实践能够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以看到一些优秀的综合实践成果,相信会给你带来一些灵感。如何使教师们很

    美学散步读书心得(优质20篇)

    读书心得是在阅读过程中对书中观点和思想的深入思考和解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籍的内涵。请大家仔细阅读以下这些读书心得范文,试着从中找到与自己共鸣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