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模板18篇)

时间:2023-11-09 作者:紫衣梦最新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模板18篇)

通过比较范文范本和自己的文章,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最新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模板18篇)篇一

以赵巨涛为代表的自贡果核雕经历了艰难的生长期,赵巨涛从自1996年起在自贡东方广场、檀木林街等地摆地摊儿开始了艰难的果核雕生涯。1992年,他创作的《八骏图》在自贡市彩灯公园举办的民间艺术品展览上荣获一等奖,他创作的根雕艺术品逐渐被人们关注和接受。1997年,赵巨涛的作品《八仙过海》、《核舟记》参加在青岛举行的中国雕刻艺术大展赛获得优秀奖,并被组委会收藏。2000年4月,经罗绍文的介绍,赵巨涛参加了中华民族民间工艺(含收藏)美术大展,之后赵巨涛还陆续参加过几届中华民族民间工艺(含收藏)美术大展。

(一)选材——果核。在进行核雕创作之前,对于果核的选择是一项艰巨而缜密的任务。果核的选择是进行构思和创作的基础,构思和实践都是因果核而异,不同形状、纹理、大小、色泽的果核会激发创作者不同的艺术构思,最终会产生形态各异、别具一格的作品。

(二)构思(题材)。要根据所选原材料确定雕刻题材,借鉴某一图画、或资料(关于佛教和道教的神话和民间传说、典故等),并结合果核大小适当削减图画内容,也可结合雕刻者的主观构思增减内容,待作品雏形在脑海中初具形态后便可操刀。

(三)操刀。赵老师操刀的时间一般选在深夜,深夜安静,易于集中精力雕刻而不受外界打扰,基本上是从晚上十点左右开始,雕到早上六点左右。现在因为工艺要求较高,雕刻者对自身技艺也有较高的追求。一个单子作品成型基本上三天左右。成串的一般是一个月之内完成。

(四)抛光。先是手工抛光,用砂纸由粗到细地打磨,然后再用电布轮抛光。抛光时要注意保护好作品,掌握好力度,防止作品被打坏。

自贡果核雕自1992年正式与世人打交道至今也不过22年的时间,一时间还无法令所有人接受。自贡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地区,交通相对闭塞,地域交通较差。在交通上形成了一定的障碍,不利于自贡果核雕的对外传播。从自贡果核雕兴起至今,工艺传承人稀缺,只有赵巨涛和他的五个弟子,势单力薄,根本不利于自贡核雕在本土的发展乃至在全国的推广。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自贡核雕逐步打开了与国人接触的大门。因自贡处于西南内陆地区,交通相对闭塞,远离核雕基地,在核雕市场上显得孤立无援。但是,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自贡核雕的对外传播和发展不再受交通的牵制。只要在互联网上开辟出自贡核雕的市场,自贡核雕便能初步站稳脚跟。对此,赵巨涛不断学习互联网知识,为自贡核雕打通了一片天地。但是,对于目前自贡果核雕在业内取得的成绩,赵巨涛没有表现出一点点骄傲和满足,他仍然在不断钻研学习,不断超越自己,他是自贡果核雕的创始人,他肩负着高擎川派核雕大旗的使命。为了发扬光大川派核雕,能使之与江苏、上海、北京等地的核雕交相辉映,赵巨涛先后接收了5个热爱核雕艺术的美术专业的大学生为徒,经过他的口传身教和学生们的刻苦学习,这5个徒弟如今都能够独立完成创作了,其中有2人在国内核雕界已经小有名气。赵巨涛希望这项工艺能在自贡传承下去,并希望在以后能把这门工业产业化,像苏州的舟山村一样,能在自贡也打造一个“核雕村”,将其建成独特的文化产业基地和旅游商品基地,并使之与自贡龚扇、扎染、剪纸并称自贡四绝。果核雕与象牙雕刻和红木雕刻等作品不同,它把玩时间的增长而生值。其原因是象牙雕件长时间把玩后会越来越黄,失去洁白的本色,对外观有影响;红木雕件佩戴或者把玩的时间一久,也会慢慢失去红润的光泽,颜色会慢慢变黑。相反,核雕工艺品经过收藏家的不断把玩后,表面的色泽会越来越红,给人一种通透的质感,有点类似于玉雕饰件的特性。

对于此刻民间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是对传承人的保护,一是保障传承人的物质基础。二是核心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特色进行创新。三是从人类精神意识形态出发,人们自主保护的意识增强。针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最关键的是生产性保护,可也需要多方的努力与思考,也需要更多的学者来号召和保护,提出更多具有更切实际的作用和措施。

[1]张镛.藏中逸品果核雕.中国医药报,2001.

[2]殷毅军.苏州核雕.检察风云,2011.

[3]高密.核雕:方寸天地绘出广阔市场.农村百事通,2012.

[4]叶志明,崔建.苏州橄榄核雕赏玩.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5]张英.微雕史话.收藏家,2003.

[6]龚伟.中华手工.2004.

[7]袁牧.刀尖上的艺术——苏作核雕.上海艺术家,2013.

[8]李涵.道器融合意趣天成——苏州核雕艺术与技术新论.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9]张力澎.核雕的世界.新农村商报,2013.

[10]李乡状.雕刻技法与指导.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

最新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模板18篇)篇二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农村发展概论》。

论文(作业)题目平山县上东峪村农业发展与展望姓名王艳专业入学时间教学点。

2016年4月10日。

平山县上东峪村农业发展与展望。

——从传统农业改造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视角。

摘要:通过对平山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针对该县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该目前国内外现代农业前景和经验的借鉴,提出了平山县上东峪村突破目前现代农业发展瓶颈的发展方向。

关健词:平山;农业;发展;旅游。

一、平山县农村农业发展现状。

平山县位于河北省西部、太行山东麓、滹沱河上游,距石家庄40公里,距北京300公里,东临鹿泉市,南接井陉县,北靠灵寿、阜平,西与山西省接壤。全县总面积为264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288万亩,耕地46万亩,水域46万亩,俗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70万亩左右。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深入,平山县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一方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基础设施全面加强。通过“项目投入、政府支持、群众自筹”的方式,实施了标准粮田建设、中低产田改良、病险水库加固、农村沼气推广等项目,同时完善了农村路网、电网、广电通信等设施,农业生产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另一方面,以往粮食种植“一头沉”的局面得到了切实改变。特色作物种植和旅游农业得到了很大发展,核桃种植已经初具规模,并且获得了“中国核桃之乡”的美誉,配合西柏坡、驼梁、天桂山等景区的旅游观光采摘农业得到了长足进步,许多观光采摘园都已经建成迎客。以“农家乐”形式发展的乡村旅游业,每年接待游客上万人次,已成为边远乡村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二、平山县农村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少且规模不大,缺乏具有示范带动和品牌效应的基地典型,产业竞争力弱。农业生产依然以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区域布局滞后,科学规划不足,且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撑,科技含量不高。个体经济实力弱,难以抗拒自然灾害和市场所带来的双重风险,导致收入增长困难,经济效益不明显。

(二)龙头企业发展不力。主要是企业规模小,品牌效益差,缺乏市场竞争力,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的发展优势不明显,导致引进的龙头企业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难见成效,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

(三)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目前,虽然农村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仍然不能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的要求。如:田间机耕道建设滞后,加之小丘块农田居多,大型农机具作业困难,从而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造成整体农机化水平不高;用于防汛抗旱、排灌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还不到位,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四)农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民中以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为主,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很少,从整体上看素质较低,农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对于新型农业发展十分不利。

三、上东峪村农业发展现状。

上东峪村位于平山县中部苏家庄乡境内,岗南水库上游,是岗南水库移民村,村中土地大多为高岗次地。多年来,上东峪村民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依靠传统农业勉强维持着生计。近年来,随着全县农业的发展和县委、县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强,上东峪村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积极发展核桃种植、木耳种植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民收入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受传统农业经济的影响,小农意识、自然经济在广大农户中根深蒂固,农户市场意识、规模意识不强,在种、养、加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技术和市场理念,优质高效农业意识淡薄,导致农业管理水平不高,农产品质量也上不去。同时,由于大量农民外出务工,致使农田出现抛荒现象,耕地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四、对上东峪村未来农业发展的谋划。

目前,根据平山县农业发展的大致方向,结合上东峪村农业发展现状,我认为,可以坚持“两手抓”发展战略,一方面继续做大做强已有一定规模的核桃产业,一方面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方向发展,培养农家乐等休闲观光采摘旅游业。

(一)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近年来,随着对核桃营养、保健、医疗、生态功能的逐步深化认识,其开发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重视和珍爱。核桃不仅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更拥有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双重作用,是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多功能产业,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平山是全国闻名的“中国核桃之乡”,具有气候温和、水热条件较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气候优势。良好的前期产业基础,广阔的市场前景,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核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山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自2009年以来,上东峪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通过成立富峪农业专业合作社,对农户实施“以地入股,按股分红”,将村中的核桃树地统一集中起来,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销售,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群众收入,带动了群众参与生产的积极性。目前,村里已建成了千亩核桃基地,核桃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临近的下东峪村是全县乃至全石家庄市闻名的核桃加工产业聚散地,为上东峪村的核桃不出乡就找到了销售地,为核桃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加优越的条件。

另外,黑木耳俗称木耳、云耳、光木耳,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真菌,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元素。它的胶体有巨大的吸附能力,能起清胃和消化纤维素的作用。因此,它不仅是烹调高级菜肴必备的佐料,也是纺织工人不可缺少的保健食品。而且,黑木耳是一种腐生性很强的腐生菌,其水分、温度、空气、光照等生长环境而言,非常适合林区大面积种植,进行产业化作业,形成规模效益。平山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县实际情况,立足于开辟农民新的增收渠道,设置专门的扶持政策,在全县大力推进木耳种植。上东峪村紧紧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在村内发展了几十亩的木耳种植基地。未来,有必要把这一基地继续做大做强,丰富群众的收入来源。

(二)着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

从全国的形势看,休闲农业已经成为横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新兴产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休闲农业点数量稳随着国内旅游需求稳步增长。同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无论市场规模还是经营效益均呈现出向好的趋势,发展前景看好。

从全县的形势看,平山县被定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大力发展红绿相间的旅游文化产业,休闲农业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新型产业、朝阳产业,是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农业结构调整的新模式、新农村建设的新样板,得到了自上而下地重视和支持,在诸如温塘、岗南、合河口等乡镇已经得到了迅速发展,为各地农民增收致富创造了机遇和条件。

从上东峪村的形势看,上东峪村位于岗南水库上游,距离革命圣地西柏坡只有不到15公里的路程,且紧邻西柏坡高速公路、207国道等交通干线,交通便利;村子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今后在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时,可以秉持“以农为本,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持续发展”的原则,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好规划,争取上级政策扶持,统筹安排项目,优化发展环境,合力谋取更大发展。例如:在村北,通过山杆农业合作社,集中经营“中华寿桃采摘+农家乐”发展项目;在岗南水库沿岸,建设垂钓设施,发展休闲垂钓产业;各处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上东峪村休闲旅游农业产业形成大的规模,融入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大的格局当中。总的来说,上东峪村虽然地处山区,但是紧邻西柏坡红色旅游圣地、岗南水库,西柏坡高速和207国道,地理位置优越,发展潜力巨大。继续坚持对该村传统农业的改造,打造核桃、木耳特色种植产业和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产业两大经济支柱,将极大增强该村的经济实力,提高群众收入水平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为最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新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模板18篇)篇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最新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模板18篇)篇四

:乡村旅游重在使人们体验民俗风情,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就显得尤为紧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两者的关系,调查了乡村旅游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乡村旅游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模式。

旅游的基本属性是文化,不管旅游的内容还是旅游的形式都承载着文化的精神。从这一层面可看出,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核心,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乡村文化的主要内容。乡村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着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

最近出现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即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相结合。这种旅游方式具有文化性、地域性、典型性、稀缺性、真实性等特点,牵动效果显著,广泛影响相关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非遗作为一种文化,包含民间文学、戏剧和曲艺、音乐、舞蹈、民俗等多个种类,这些文化状态一般存在于乡村地区,比如,以北京太平鼓为代表传统舞蹈,以成都面人为代表的传统美术等。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要深入利用当地文化特色,通过当地的特色文化来吸引消费者前来观光旅游,进而起到增加乡村旅游中文化底蕴的作用,使游客在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体验文化,最终达到乡村旅游和非遗深度结合的目标,实现在乡村旅游过程中继承和保护非遗,同时又通过非遗来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当前,已经开发利用了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的利用形式主要包括:政府牵头组织策划在传统节假日、艺术节或申遗纪念日进行一系列表演活动,市场生产经营和非遗相关产品,当地居民自娱自乐等方式。尽管当前乡村旅游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传承已经取得了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利用率低。

现在只有小部分非遗等级高,具有较大的知名度,其它极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率普遍较低,知名度不高,甚至不被外地人所熟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些表演艺术种类大多以当地居民自娱自乐的方式存在,利用率较低,一般散布在各乡间村落里,不仅没有和乡村旅游相融合,也没能较好的促进当地文化建设。

随着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步伐加快,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空间产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化活动逐渐离我们远去,无人继承发展,使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在消失的边缘。比如说,通州的运河船工号子,现在唯一的传人是位于永顺镇盐滩村的已86岁高龄的赵庆福,缺少后人传承发展。并且,依靠漕运儿存在的运河船工号子,如今已失去了载体,没有了生存空间,加上人们对他缺少足够的认识和研究,面临失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村旅游的一个新的发展创新点,可以提供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契机。针对乡村旅游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现状,结合非遗的特色和类别,归纳总结出几种乡村旅游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方式。要注意,不同地区应按照当地乡村旅游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灵活选取,选择适当的利用方式。

1.展示与体验方式。

非遗的展示与体验利用方式指的是将其进行展示,针对有条件实施体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适当让游客在现场进行文化体验,最终使游客参与到非遗的传承中来,并且通过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为当地旅游业吸引外地游客。对吸引力强、知名度高、级别高并且展示时间非固定的非遗文化项目,可以通过建造非遗文化主题博物馆的形式,在博物馆展示和非遗有关的物质载体,并在博物馆内进行定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展示。在乡村旅游中适合通过体验来传承的非遗主要包括戏剧和曲艺、音乐、舞蹈和杂技等,这些项目都具有容易体验的特性,游客可以亲自体验学习这些项目,促进文化的传承。

2.旅游商品方式。

以传统美术、传统医药和传统技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它们的技艺本身不能引起游客的足够兴趣,并不能吸引游客的到来。针对这种类型的非遗文化项目,可以利用生产非遗有关的商品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旅游商品化方式指的是把非遗项目中的有关艺术形式经过大规模集中工厂化生产加工制造出来的商品作为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在乡村游客集中的地方进行销售该商品,达到通过售卖旅游商品来增加当地乡村旅游收入,并且实现在乡村旅游中继承发展非遗文化的目标。

3.旅游节方式。

非遗与物质遗产的最大区别是无形性,要使乡村旅游充分利用这种无形的文化,就要一款合适的介质。比如,非遗文化中的民俗就需要凭借乡村旅游中的旅游节来展现起文化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来传播民间文学。另外,展示时间相对来说固定、名气不高的非遗文化,也需要通过开展旅游节活动进行展示体验,使更多的旅游者了解认识这一非遗文化项目。在旅游旺季,将当地乡村旅游资源和非遗文化相结合,举办盛大的乡村旅游节,使游客在游玩过程中有机会参与旅游节,感受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旅游节活动追溯历史,使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体验各地民俗。并且,随着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当地百姓的经济收入也不断增加,进而使他们感受到传承文化带来的好处,不断激励他们继续表演民俗,更好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旅游节发展乡村旅游中要注意,举行乡村旅游节活动时不能太片面,非遗文化项目和乡村旅游一定要结合起来,举办一系列的活动。如果不这样,会造成旅游节活动的吸引力减少,前来观光旅游的人较少,达不到定期开展旅游节的条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可以实现消费者在旅游时求知识、求不同、求美景和休闲娱乐等各方面的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旅游宝贵的文化资源。按照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内容,进行科学规划与创意设计,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实现文化和旅游相融合,有利于做出文化品牌,传扬优良的文化传统,实现乡村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共赢。

[2]侯瑞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新农村建设[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3]罗春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业中的有形化利用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7.

[4]刘敬华,王辉,郝文军.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研究——以辽宁省西安镇为例[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4,04:35-38.

最新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模板18篇)篇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口头或无形遗产,指的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其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具有浓厚的活态流变特点。

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戏曲、曲艺、杂技、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传统体育竞技和医药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的国家,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2011年我国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一直以来,在政府的主导,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各地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渐趋恶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情况相当严重,特别是一些依靠口头传授和行为传承的传统民间技艺正在不断消失,许多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

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各地政府在发展规划中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缺乏对文化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上力度不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也相对偏低。

二是时代不断在进步,传统的经济形态和生产、生活方式日益改变,许多原有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习俗逐渐退出社会生活,加之人民群众自身在现代化进程中,缺乏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自觉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所需的群众基础日益薄弱。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人类历史的真实见证,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而且较之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和传承难度更大,一旦消失,即不可再生。

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不仅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而且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

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社会转型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尤显严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是刻不容缓。

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基础”。

要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须要搞好相关知识的普及工作,创造保护、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一方面是要通过报刊、电视、网络、广播等各种媒介途径广泛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知识宣传,加强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意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人民群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知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要坚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以及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一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比重,促进经济、文化的同步发展。

二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落到实处,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其产生和延续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群众基础。

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中,不仅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还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进程中遭受淘汰而消亡的命运。

我国各地都有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构成了其有别于其它地方的特色与风格,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对提高当地知名度,促进经济建设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甚至由此而产生一个独具特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而经济建设又对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到更大的保障作用。

例如,多年来全国各地举办的民间艺术节:河南牡丹节、哈尔滨冰灯节、云南泼水节、广西民歌节等,都是以传统文化艺术为媒介,来搞经贸活动,既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开发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很好地实现了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完善“保护”的目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模板18篇)篇六

【内容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在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互联网无处不在的时代,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经验,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先进做法,从互联网背景、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计划、少年儿童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海外传播四个方面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和表现形态,一直与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等融为一体,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记忆。

近些年来,“非遗”一直是个热词,非遗的保护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在传统村庄减少、农耕方式替代的时代背景下,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也要与时俱进,创造出具有时代意义的、符合当代人审美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非遗,使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

一、非遗活态传承的意义。

非遗的活态传承是指非遗的产生、发展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中进行传承与发展,其最终目的是保护非遗。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呈现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血脉和情感的主要体现。

非遗不是文物,不是凝固的。非遗历经千百年的文化流变,是动态的、可变化的,在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各时代的传承人群在与历史、自然等环境的互动中不断对非遗进行再创造。

一方面,非遗项目需要在创新和传承相结合的良性互动中,为当代人理解和认同,真正实现活态传承。

另一方面,非遗的活态传承也要杜绝过度商业化的倾向。

例如,在一些旅游景点,“泼水节”“火把节”天天上演,那只是“表演”,而非“过节”;带有恶搞甚至低俗性质的婚庆习俗强拉游客参与,目的就是让游客为名目繁多的消费项目买单,早已失去了展示非遗项目、让游客了解认识非遗的初衷。

这种纯粹为了赚钱、改变非遗性质的.所谓创新,实则是对非遗的严重破坏,在非遗的活态传承中是要坚决摒弃的。尊重非遗,保护和传承非遗,核心是保护传承人,尊重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保护传承人群获得收益的权利,在保护和传承中实现非遗的创新性发展。

二、日本非遗活态传承的经验。

日本是世界上文化遗产保护走在前列的国家,重视非遗的活态保护,他们的许多做法都值得借鉴和学习。

(一)创新求变的传承之路。

以传统手工技艺为例,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的传统金属工艺、漆艺和陶艺制作时使用天然材料和传统技法,对器物形制、色泽、纹样进行改良创新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和人们审美取向的改变。

1974年日本颁布了《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法》,1992年国会进一步修正该法律,加大了扶持力度。日本的传统手工艺坚持创新求变,因此多年来发展良好。

(二)“人间国宝”的认定和保护。

非遗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是“活”的动态文化,其声音、形象和技艺存在于从事它们的人身上,传承人是确保非遗“活态性”的核心因素。

日本在非遗的保护中非常重视传承主体,强调对传统文化持有人的保护。非遗保护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对传承人的认定。日本将那些具有高超技能,能够传承某项文化的“身怀绝技者”,称为“人间国宝”.日本的这些“人间国宝”对所传承的技艺予以记录、保存并公开。

日本政府每年给这些“人间国宝”200万日元补助金,用来培养和传承继承人。因此,政府监督该笔款项的使用情况,“人间国宝”每年要向政府报告该笔款项的用途。日本对“人间国宝”的认定和扶持有力推动了日本非遗的传承发展,“能乐”、“歌舞伎”、“狂言”这些日本传统的艺术表演由此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三)非遗保护中的儿童意识。

非遗的活态传承不仅是少数核心传承人的保护,还关系着培养传承群体,特别是传承群体中的少年儿童。日本非常重视对传承群体中少年儿童的培养,为中小学生提供体验传统艺能的机会。

例如“歌舞伎”,开始举办以中学生为对象的“歌舞伎讲习会”,从起,“歌舞伎讲习会”拓展到小学生,并且每年都予以实施。日本中小学在课程设置上也非常重视日本传统文化的学习,设立了传统工艺品课程,加深中小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培养他们从小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亲近之情。

三、我国非遗活态传承的策略。

(一)互联网背景下非遗活态传承。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借助互联网技术,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更加贴近年轻人、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被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接受与选择,拓展其生长空间,以真正实现非遗的价值。

微信推送、淘宝开店、视频课程,是许多非遗项目都在尝试的互联网背景下活态传承的新途径。以桐乡竹编的传承之路为例,竹编传承人钱利淮和他的团队开创了竹芸工坊,让竹编从小众作坊走向大众传承。

他们根据受众的年龄和基础编写了生动直观的竹编网络课件,开设竹编私房课的网络直播教学,并在“竹芸”微店上推出竹编diy商品。钱利淮开创的“互联网+竹编”的传承形式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普通大众可以根据需要在网上选购竹编材料,按照网络课程自己在家学习竹编。

浙江桐乡推出了非遗项目专题传习班的微信公众平台,包括剪纸、桃核雕刻、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木雕、麦秆画,最大程度地满足公众对非遗以及传统文化的需求。

非遗项目通过互联网汇聚人气,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人到非遗项目实体店;通过非遗项目实体店的展览、展示,创造一种审美的情感体验,以及对于传统、对于历史的敬畏,形成互联网与实体店的良性互动发展。社交媒体公众账号、移动终端应用程序这些途径让非遗越来越进入普通公众的视野。

例如,浙江象山的非遗订阅号“象山非遗”,信息发布频率很高,阐释质朴而到位,策划很接地气。

中央美术学院发布的《中国古典家具》app大受欢迎,这个app运用游戏的手法,实现明代榫卯家具的完成过程,在带给人们娱乐游戏的同时,使人们了解到中国传统木作的“灵魂”---榫卯的技艺。这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明代榫卯家具app,是数字化背景下将现代新技术与非遗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的成功典范。这个明代榫卯家具app,使用户短时间内能够直观的认知榫卯家具的结构和组合,让非遗真正走进现代生活,实现了非遗的活态传承。此外,通过开发非遗游戏软件来扩大非遗在儿童、青年人中的传播。

例如:南通蓝印花布的游戏软件收录了近千种蓝印布典型图案,该软件还可用在苏绣、云锦等非遗项目中。

(二)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的支持和培训计划。

人是非物质文化的载体,传承人是确保非遗活态传承的核心问题。除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之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29条规定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目前,文化部已命名了4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自起,补助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8000元,起提高为每人每年2万元。

非遗的传承仅靠为数不多的代表性传承人作用甚微,还需要积极培养非遗持有者、从业者等非遗传承人群,通过非遗传承人群来推动非遗的活态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正式启动,该研培计划是文化部联合教育部专门针对非遗保护发起的。

研培计划有助于提高非遗传承人群的技艺能力,有助于非遗传承人群深入领会传承项目的文化内涵,从而增强非遗活态传承的持久动力。

(三)非遗走进少年儿童。

非遗的活态传承要在少年儿童中扎根。聘请民间艺术家走进课堂为中小学生常年授课,教授传统手工艺课程,为学校里的少年儿童讲好民族文化的每一课。

在符合条件的中小学建立传统文化基地,将非遗烙印在少年儿童心中,鼓励中小学生从小就树立保护传承非遗的意识。充分利用民俗、节日,让少年儿童在非遗实践环节参与技艺体验,在体验中培养少年儿童对非遗的兴趣爱好。建立非遗博物馆,展示非遗项目的图文及实物,举办非遗项目展示展演互动活动,点燃少年儿童非遗教育的火种。通过深入认知和参与非遗项目,使少年儿童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后备力量。

(四)非遗的海外传播。

将中国的非遗向世界传播推广,是进行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以非遗项目剪纸为例,剪纸在中国多地广泛存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也有剪纸。以剪纸为媒介,可以很好地起到文化交流沟通的作用。

在中国剪纸推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央美术学院通过剪纸与世界进行沟通交流,十多年间与不同国家进行以剪纸非遗为主题的创作合作,将剪纸作为国际间交流共有的文化背景。

这既推动了中国剪纸走出去在海外的传承,也促进了世界对中国剪纸艺术的认同与接纳。从营销策略来看,将非遗产品上传到网络平台,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远销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为非遗的传播提供了极为宽广的领域。

【参考文献】。

最新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模板18篇)篇七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农村发展概论》。

2016年6月23日。

目录。

一、农村改革30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效…………………………………1。

(一)、加大农村经营体制和服务体制改革……………………………1。

(二)、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1。

二、当前制约农村改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2。

(一)、智力因素…………………………………………………………2。

(二)、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2。

(三)、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2。

(四)、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低…………………………………………2。

三、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对策与建议…………………………………2。

(一)、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改革………………………………………3。

(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3。

(三)、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3。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体制……………………………………3。

内容摘要。

深化农村改革,是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村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一根本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农村各项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深化农村服务体系改革,农技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我们把搞好农村服务体系改革、完善农村服务体系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的一件大事。深化农村地改革,农村土地经营逐步规范。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因此,我们要把改造传统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跃作为现阶段我国农村改革的首要任务来抓。

关键词:现状。

开发与利用。

措施与前景。

遵化市夏庄子村农业的发展与展望。

一、农村改革30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效。

深化农村改革,是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村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一根本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农村各项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加大农村经营体制和服务体制改革。

1、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一是进一步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取消了粮食准运证,粮食市场化经营平稳有序。二是全面完成了粮食企业改革。三是全面落实了粮食补贴政策。根据上级要求,制定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的实施办法,按每亩109.5元的标准发放到户,到位率达100%。

2、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深化农村地改革,农村土地经营逐步规范。近年来,我村严格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要求,认真落实了二轮土地延包政策,积极引导农村土地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上合理流转,以经营大户为龙头带动流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深化农村服务体系改革,农技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我们把搞好农村服务体系改革、完善农村服务体系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的一件大事。一是改革涉农服务模式。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采取县直涉农部门及各基层农技站所及其技术人员与农户或农业企业签订有偿技术服务合同等形式,调动农技人员服务农业的积极性,增强责任心,变农技人员的“被动应付式服务”为“主动热情服务”。

(二)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

1、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为了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我们把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作为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从2003年开始启动,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一是强化了政府的指导、服务职能;二是理顺了管理体制,实行乡镇“七站八所”“四权”(人权、财权、物权、事权)由县级下放到乡镇,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只负责业务指导和培训。是对乡镇“七站八所”实行“职能分设、机构独立、定编定岗不定人”的人事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七站八所”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四是逐步对从事经营性的基层站所完全脱离行政管理体制,使其按市场经济规则独立运行。

2、农村工作“村为主”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将农村工作重心下移到村组,强化村干部在农村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是我村工作改革的一项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改革总的原则是对村级工作实行“县指导、乡领导、村为主”。其目的是通过实施“村为主”,进一步加强农业,稳定农村,推动农村工作的健康发展,密切党群干部关系。一是改革农村工作管理方法,变农村工作“乡干部包打包唱”为“村干部唱主角”。二是改革村干部报酬兑现方式。提高“村为主”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建立和完善“村为主”村干部的保障和激励机制,采取“基础工资+考核工资”的报酬兑现方式,加大考核力度,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变村干部“被动管事”为“主动干事”,实现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计划生育、综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等各项工作“村为主”。

二、当前制约农村改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

近年来,我县在农村改革上虽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还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

(一)智力因素。

农民整体素质不高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智力因素。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高产业化程度。据调查,我村的农村劳动力总数有7000人,在农村劳动力中,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6.5%,低于全国9.1%的平均水平。在2007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8.3%,低于全国18.6%的平均水平。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不仅影响了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影响了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水平的提高。

(二)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制约因素。

(三)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因素。突出表现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之间缺乏稳定的利益连结机制,对农民的带动能力较差,农民发展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的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水平低,农业生产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

(四)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低。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突出表现在优质农产品比重小、特色农业规模不大、标准化农业生产推进缓慢、农业生产的外向度不高、农产品缺乏品牌等方面。

三、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对策与建议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因此,我们要把改造传统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跃作为现阶段我国农村改革的首要任务来抓。

(一)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改革。

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引导和鼓励土地进行合理有序流转,为发展规模农业奠定基础。一是要切实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换发工作,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二是建立规范土地流转秩序,切实保护农民群众在土地流转中的积极性,通过流转促进土地向种植大户和龙头企业集中,促进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三是建立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的激励机制:对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按当地产业布局规划,成片集中从事土地规模经营开发建原料基地的,在税收上给予一定减免,并由政府给予一定奖励;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大户从事种养业规模经营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在项目安排、产品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对经营主体在其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投资兴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免收相关规费。

(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着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产结构的调整,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品种和品质结构。一是大力培植主导产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目前,我村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低,主要是由于在农产品加工滞后,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低。农产品是进行粗加工或根本没有进行加工就直接进入市场,势必造成竞争能力不强、价格低,影响农民收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将成为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必须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使之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要围绕本地主导产业,有计划地办好各种类型的加工企业。

(三)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品种、质量的竞争,是科技含量的竞争。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依靠科技,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走集约经营的路子。一是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提高科技人员的待遇,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逐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农业科技竞争能力。二是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普及适用农业技术等示范技术。三是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举办各种类型的农业技术培训班,兴建农民技术学校,发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创造条件。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体制。

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体制。增强农业发展后颈,必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是加大投入。要继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各级政府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向农村倾斜和延伸,国家财政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体制以当前农民投入为主向以政府投入为主的转变。

参考文献。

3、《现代社会调查方法》作者:风笑天出版时间:2005-3-1。

最新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模板18篇)篇八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活动的结晶,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时间遗迹。

但近年来,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呈现令人堪忧的局面,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从地球上消失。

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国,在对其的保护上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重庆巫溪“巫文化”为例,试图探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措施。

最新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模板18篇)篇九

【内容摘要】在“非遗”赖以生存的原生态环境被外界介入之后,原汁原味的非遗传承变得愈加困难和不切实际。文章以非遗本身的相对稳定性和活态流动性特征为基础,总结了两条非遗传承发展的共生之路,即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汁原味的传承之路和适度地创新发展之路。

与城市文化相比较而言,“非遗”一般来自于文化相对封闭、落后,经济发展滞缓的地区。值得思考的是,从非遗概念提出之时,就预示着其赖以生存的原汁原味的生态土壤已被人为地介入和干涉,即对非遗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包括行政措施和商业驱动等。由此,人们必须正视非遗传承因人为的介入性保护所带来的双重后果。一方面,非遗因介入性保护得到了发展;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地使非遗传承的原生性遭到无意识的改变和破坏。

一、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汁原味的传承之路。

(一)原汁原味的非遗生存环境消失。

只有在具备生存环境和活态族群这两个先决条件下,才能称为原汁原味的非遗传承,才能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按照历史流变的规律以其该有的姿态延续文脉。因此,满足非遗传承原汁原味的先决条件是维持其赖以生存的农耕经济的纯粹性和封闭的村寨环境的独立性,以确保非遗传承土壤不会在城市文化的冲击下,成为现代信息和大众传媒的接收地和交流场所。然而,伴随着非遗传承保护的不断深入,任何形式的中介作用,包括政府行为、调查者和研究者行为、商业行为等,都作为一种人为介入的形式不断渗透到原生态的封闭环境中。非遗赖以生存的环境、族群、个人因外界信息的不断渗入而受到干扰,从而或多或少地影响和改变着其原生性。国家发起非遗保护的初衷源自于其濒临灭绝的困境,是一种保护、抢救手段。同时,介入性的保护措施势必造成对非遗原生性的干涉,政府强力的行政主导和商业利益的驱动在一定程度上使非遗母体的纯粹性变得模糊和难以界定。因此,非遗传承保护似乎陷入了一个悖论循环圈,即各种形式的介入性保护措施,同时也是对其纯粹性进行消解的过程。纯粹的原汁原味的传承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因此,笔者提出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汁原味的传承之路这一概念,是对这一矛盾的正视,也是对非遗保护中传承与发展这一目的的强调,更是对非遗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积极回应。

(二)保持非遗原汁原味的传承方法。

第一,要提高公众对非遗的保护意识,特别是培养当地百姓的自觉和自信,使其积极参与到非遗的日常生活应用中,从而建立起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自觉意识的可持续发展的非遗传承群体。同时,加大对传承人群的保护和培养力度,给予传承人必要的生活保障,改善其生活状态,以保障传承人尽快走出生存与坚守之间的困境。非遗项目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如说唱艺术“莲花落”被认为是门“要饭”的技艺,传承这样的艺术形式被当做“不务正业”,普通群众瞧不起,传承人也不愿意学,造成了这种寓教于乐、淳化民风的方言说唱艺术濒临灭绝。鉴于此,政府可以给予传承人一定的社会名誉,这样既能鼓励身怀绝技的传承人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非遗的传承之中,又能激励和促进非遗的多样性发展。当然,在鼓励政策和保障机制的推行过程中,难免有部分传承人受利益驱使或商业影响,在传承过程中有粗制滥造、应付公事等消极行为。因此,适时、适度地推出相关监督管理政策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行政手段。2016年,为帮助非遗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鼓励传承人群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的学习和交流,增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由文化部、教育部联合启动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即是一个覆盖面广泛的培训模式和范例。第二,专家的介入和倡导也是最大限度保持非遗原汁原味的方法。在偏远落后的农耕社会和村寨环境中,老艺人、老工匠虽有精妙技艺,但由于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加之语言差异,导致非遗传承的障碍和局限。专家的介入可以弥补非遗因口传心授而无完备文字资料记载的缺陷,可通过充分搜集和整理非遗技艺最核心的文化资源,为其建立详实可靠的档案,从而将非遗传承落实到具体、科学的方式、方法上。同时,专家介入还可以在最大程度保留民俗精华的基础上,对非遗传承的工艺、工具进行科学分析和改良,赋予其新的形式和时代内涵,以此更加有效地保持技艺的本真性,从而达到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

二、适度地创新发展之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和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提倡保护非遗的同时,强调在文化传承过程中要保持创造力和活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要求传承人群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实现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阐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提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因此,把握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是非遗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事物客观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流程来看,如果一味地注重对非遗本身稳定性的延续,以及对非遗样式一成不变地保存,而忽略唯物辩证法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就会割断非遗传承的文脉,使非遗传承偏离其宗。因此,要正视非遗的历史流变性,正视其在不同阶段的传承和变化。那么,今天的非遗传承如何既不辱其传承使命,又能保有文化和经济的双重价值?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贾京生提出:“要分清传承与创新的界限,要创新就不能叫非遗,而只能叫‘非遗创新’。因此,非遗的保护与发展应‘两条腿走路’,传承和创新都要重视,但不能彼此混淆,否则就乱了。”

(一)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创新发展之路。

传统技艺类的非遗项目本身就是一种世代相传的“生产力”,有着明确的生产目的和实用性。传统技艺只有在动态的生产过程中才能得以继承和保存。非遗作为人类创造力的载体来自于生活,有着强大的使用价值和明显的功利性特征。因此,在尊重传统、立足当下的基础上,为了让非遗重新走进生活,可以通过适当的创新手段将传统技艺导入现代生活中,采用“生产性保护”的手段,继续发挥其经世致用的生产能力,使之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中得到有效的传承和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马文辉曾提出:“我们要对非遗进行生产性保护,非遗传承人要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活进行创意提升,然后再进入市场。”生产性保护要求以服务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对传统技艺进行适当的转换和创新。在实践中,为防止生产性保护质变为产业化开发,应提倡手工制作式的重复生产,反对以数量、规模化取胜,要求以“为日常生活需要而生产”取代“为赢利目的而生产”。因此,这种生产方式规模较小且比较灵活,无需高精尖的技术投资,只需利用当地天然的原材料和本土的生产技艺进行生产制作。这种小规模、物美价廉的生产方式,不仅可以聚集当地松散的劳动生产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地人口的就业问题,并且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发展。在生产过程中要明确生产目标,针对现代社会的消费人群从原有的生产目标中转化出来,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以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要;要确保手工技艺真正融入当代物质财富的创造中,从而使非遗项目达到生产性自救的目的。非遗只有服务于日常生活,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

(二)非遗设计文化的创新发展之路。

非遗设计文化创新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肤浅理解,而是将非遗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正视非遗存在的时代语境以体现其时代特征。通过对非遗文化精髓的提炼,从审美内容、象征寓意、文脉传承、教化意义等层面进行适当的创新设计,既可以是观念上的创新,也可以是形式上的创新。通过提炼产品的民族文化特色来体现非遗的历史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凸显其丰富性和多样性,再现传统文化底蕴,满足文化主体与文化客体的精神或物质需要,以达到提高社会效益和教化公众的目的,从而使非遗无形的文化价值得以在现代社会中得到良好的保留和传承。在非遗设计文化的创新上,如刺绣、云锦、髹饰、雕镌、织染、烧造等,较多采用生硬的“拿来主义”,忽视了非遗的人文取向和人文内涵,为获得短期经济利益而肢解民俗、迎合市场。在艺术形式的创造上,随意嫁接大量传统的、流行的、外来的元素,进行生硬的删减和随意的拼凑,丧失了非遗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消解了能够体现非遗核心技艺和文化内涵的艺术元素。因此,设计师必须在考虑当代生产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从艺术、技术、使用等层面创造性地展开设计,使民族文化特色和现代设计手段相融合。在艺术上,注重多层次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和文化需求,强化产品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民间艺术情趣;在技术上,将现代科学知识融入非遗的研究开发,以严谨的科学数据弥补一般经验传承上存在的不足;在非遗使用上,既要培养本土消费市场,又要扩大使用人群,开拓海外市场。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其传承和发展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在农耕社会快速消亡、封闭的村寨环境遭到破坏的今天,追求原汁原味的非遗传承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因此,在农耕经济向现代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唯有通过非遗传承与创新的协调发展,通过对传统与现代的有效整合,才能回应时代的需求和挑战,才能保障非遗在当代社会得以活态保存和常态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其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贾京生。中国现代民间手工蜡染工艺文化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吕品田主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研究专题[eb/ol].

[3]王逍。人类学视野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式保护[a].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一辑)[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4]马知遥。非遗保护中的悖论和解决之道[j].山东社会科学,2010(3).

[5]《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最新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模板18篇)篇十

在“非遗”赖以生存的原生态环境被外界介入之后,原汁原味的非遗传承变得愈加困难和不切实际。文章以非遗本身的相对稳定性和活态流动性特征为基础,总结了两条非遗传承发展的共生之路,即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汁原味的传承之路和适度地创新发展之路。

与城市文化相比较而言,“非遗”一般来自于文化相对封闭、落后,经济发展滞缓的地区。值得思考的是,从非遗概念提出之时,就预示着其赖以生存的原汁原味的生态土壤已被人为地介入和干涉,即对非遗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包括行政措施和商业驱动等。由此,人们必须正视非遗传承因人为的介入性保护所带来的双重后果。一方面,非遗因介入性保护得到了发展;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地使非遗传承的原生性遭到无意识的改变和破坏。

(一)原汁原味的非遗生存环境消失。

只有在具备生存环境和活态族群这两个先决条件下,才能称为原汁原味的非遗传承,才能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按照历史流变的规律以其该有的姿态延续文脉。因此,满足非遗传承原汁原味的先决条件是维持其赖以生存的农耕经济的纯粹性和封闭的村寨环境的独立性,以确保非遗传承土壤不会在城市文化的冲击下,成为现代信息和大众传媒的接收地和交流场所。然而,伴随着非遗传承保护的不断深入,任何形式的中介作用,包括政府行为、调查者和研究者行为、商业行为等,都作为一种人为介入的形式不断渗透到原生态的封闭环境中。非遗赖以生存的环境、族群、个人因外界信息的不断渗入而受到干扰,从而或多或少地影响和改变着其原生性。国家发起非遗保护的初衷源自于其濒临灭绝的困境,是一种保护、抢救手段。同时,介入性的保护措施势必造成对非遗原生性的干涉,政府强力的行政主导和商业利益的驱动在一定程度上使非遗母体的纯粹性变得模糊和难以界定。因此,非遗传承保护似乎陷入了一个悖论循环圈,即各种形式的介入性保护措施,同时也是对其纯粹性进行消解的过程。纯粹的原汁原味的传承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因此,笔者提出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汁原味的传承之路这一概念,是对这一矛盾的正视,也是对非遗保护中传承与发展这一目的的强调,更是对非遗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积极回应。

(二)保持非遗原汁原味的传承方法。

第一,要提高公众对非遗的保护意识,特别是培养当地百姓的自觉和自信,使其积极参与到非遗的日常生活应用中,从而建立起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自觉意识的可持续发展的非遗传承群体。同时,加大对传承人群的保护和培养力度,给予传承人必要的生活保障,改善其生活状态,以保障传承人尽快走出生存与坚守之间的困境。非遗项目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如说唱艺术“莲花落”被认为是门“要饭”的技艺,传承这样的艺术形式被当做“不务正业”,普通群众瞧不起,传承人也不愿意学,造成了这种寓教于乐、淳化民风的方言说唱艺术濒临灭绝。鉴于此,政府可以给予传承人一定的社会名誉,这样既能鼓励身怀绝技的传承人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非遗的传承之中,又能激励和促进非遗的多样性发展。当然,在鼓励政策和保障机制的推行过程中,难免有部分传承人受利益驱使或商业影响,在传承过程中有粗制滥造、应付公事等消极行为。因此,适时、适度地推出相关监督管理政策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行政手段。2016年,为帮助非遗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鼓励传承人群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的学习和交流,增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由文化部、教育部联合启动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即是一个覆盖面广泛的培训模式和范例。第二,专家的介入和倡导也是最大限度保持非遗原汁原味的方法。在偏远落后的农耕社会和村寨环境中,老艺人、老工匠虽有精妙技艺,但由于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加之语言差异,导致非遗传承的障碍和局限。专家的介入可以弥补非遗因口传心授而无完备文字资料记载的缺陷,可通过充分搜集和整理非遗技艺最核心的文化资源,为其建立详实可靠的档案,从而将非遗传承落实到具体、科学的方式、方法上。同时,专家介入还可以在最大程度保留民俗精华的基础上,对非遗传承的工艺、工具进行科学分析和改良,赋予其新的形式和时代内涵,以此更加有效地保持技艺的本真性,从而达到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和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提倡保护非遗的同时,强调在文化传承过程中要保持创造力和活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要求传承人群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实现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阐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提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因此,把握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是非遗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事物客观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流程来看,如果一味地注重对非遗本身稳定性的延续,以及对非遗样式一成不变地保存,而忽略唯物辩证法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就会割断非遗传承的文脉,使非遗传承偏离其宗。因此,要正视非遗的历史流变性,正视其在不同阶段的传承和变化。那么,今天的非遗传承如何既不辱其传承使命,又能保有文化和经济的双重价值?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贾京生提出:“要分清传承与创新的界限,要创新就不能叫非遗,而只能叫‘非遗创新’。因此,非遗的保护与发展应‘两条腿走路’,传承和创新都要重视,但不能彼此混淆,否则就乱了。”

(一)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创新发展之路。

传统技艺类的非遗项目本身就是一种世代相传的“生产力”,有着明确的生产目的和实用性。传统技艺只有在动态的生产过程中才能得以继承和保存。非遗作为人类创造力的载体来自于生活,有着强大的使用价值和明显的功利性特征。因此,在尊重传统、立足当下的基础上,为了让非遗重新走进生活,可以通过适当的创新手段将传统技艺导入现代生活中,采用“生产性保护”的手段,继续发挥其经世致用的生产能力,使之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中得到有效的传承和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马文辉曾提出:“我们要对非遗进行生产性保护,非遗传承人要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活进行创意提升,然后再进入市场。”生产性保护要求以服务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对传统技艺进行适当的转换和创新。在实践中,为防止生产性保护质变为产业化开发,应提倡手工制作式的重复生产,反对以数量、规模化取胜,要求以“为日常生活需要而生产”取代“为赢利目的而生产”。因此,这种生产方式规模较小且比较灵活,无需高精尖的技术投资,只需利用当地天然的原材料和本土的生产技艺进行生产制作。这种小规模、物美价廉的生产方式,不仅可以聚集当地松散的劳动生产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地人口的就业问题,并且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发展。在生产过程中要明确生产目标,针对现代社会的消费人群从原有的生产目标中转化出来,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以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要;要确保手工技艺真正融入当代物质财富的创造中,从而使非遗项目达到生产性自救的目的。非遗只有服务于日常生活,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

(二)非遗设计文化的创新发展之路。

非遗设计文化创新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肤浅理解,而是将非遗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正视非遗存在的时代语境以体现其时代特征。通过对非遗文化精髓的提炼,从审美内容、象征寓意、文脉传承、教化意义等层面进行适当的创新设计,既可以是观念上的创新,也可以是形式上的创新。通过提炼产品的民族文化特色来体现非遗的历史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凸显其丰富性和多样性,再现传统文化底蕴,满足文化主体与文化客体的精神或物质需要,以达到提高社会效益和教化公众的目的,从而使非遗无形的文化价值得以在现代社会中得到良好的保留和传承。在非遗设计文化的创新上,如刺绣、云锦、髹饰、雕镌、织染、烧造等,较多采用生硬的“拿来主义”,忽视了非遗的人文取向和人文内涵,为获得短期经济利益而肢解民俗、迎合市场。在艺术形式的创造上,随意嫁接大量传统的、流行的、外来的元素,进行生硬的删减和随意的拼凑,丧失了非遗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消解了能够体现非遗核心技艺和文化内涵的艺术元素。因此,设计师必须在考虑当代生产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从艺术、技术、使用等层面创造性地展开设计,使民族文化特色和现代设计手段相融合。在艺术上,注重多层次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和文化需求,强化产品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民间艺术情趣;在技术上,将现代科学知识融入非遗的研究开发,以严谨的科学数据弥补一般经验传承上存在的不足;在非遗使用上,既要培养本土消费市场,又要扩大使用人群,开拓海外市场。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其传承和发展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在农耕社会快速消亡、封闭的村寨环境遭到破坏的今天,追求原汁原味的非遗传承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因此,在农耕经济向现代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唯有通过非遗传承与创新的协调发展,通过对传统与现代的有效整合,才能回应时代的需求和挑战,才能保障非遗在当代社会得以活态保存和常态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其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的目的。

[1]贾京生.中国现代民间手工蜡染工艺文化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吕品田主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研究专题[eb/ol].

[3]王逍.人类学视野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式保护[a].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一辑)[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4]马知遥.非遗保护中的悖论和解决之道[j].山东社会科学,2010(3).

[5]《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最新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模板18篇)篇十一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吗?下面,请大家看看我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了解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或场所。其中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传统美术、音乐、书法、舞蹈、戏剧、曲艺、杂技和手工制作品。这是我在周五下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上,从老师那里学到的新知识。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知道了香包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我国传统节日五月初五端午节时人们佩带的,香包以纳祥祈福、消灾避邪。香包中的香料用雄黄、艾叶、冰片、麝香、苍术等中药材,碾碎,装入香包,方可做成,香包才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让我认知更深刻的是,我以天中晚报小记者的身份在学校学制作香包。制作香包时我学着老师的样子,先从最简单的开始,剪一块正方形的布,沿两角对折,从左边拿针缝起来,到右边留三公分,可以装棉花和香料;再从没缝的洞里把布反过来,再装入棉花和香料就可以了。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有幸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感受到一股古朴的风格,我细细品味着这一拥有着浓厚的民间色彩的物品。让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的了解,我觉得非物质文化是中国五千多年来的民间艺术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值得夸耀的历史,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不到的知识,也是历史上的最高见证!

最新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模板18篇)篇十二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吗?下面,请大家看看我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了解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或场所。其中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传统美术、音乐、书法、舞蹈、戏剧、曲艺、杂技和手工制作品。这是我在周五下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上,从老师那里学到的新知识。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知道了香包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我国传统节日五月初五端午节时人们佩带的,香包以纳祥祈福、消灾避邪。香包中的香料用雄黄、艾叶、冰片、麝香、苍术等中药材,碾碎,装入香包,方可做成,香包才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让我认知更深刻的是,我以天中晚报小记者的身份在学校学制作香包。制作香包时我学着老师的样子,先从最简单的开始,剪一块正方形的布,沿两角对折,从左边拿针缝起来,到右边留三公分,可以装棉花和香料;再从没缝的洞里把布反过来,再装入棉花和香料就可以了。

最新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模板18篇)篇十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在于对传承人的保护,合理有效的认定制度是传承人保护的前提和首要步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说,明确其应享的特定权利与应担的义务责任,既是对传承人进行保护的理论前提,也是对传承人进行监管的合理依据,建立一个以代表性传承人为核心的政策措施、法律法规和科学长效的保护机制是保护传承人的有效举措。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历史中形成世代相承的、相对稳定的文化传统或文化模式。作为一种无形的、以人为载体的“活态”文化样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永远处在“活体”传承与“活态”保护之中。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传承人的存在根本上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传承人的价值集中地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从功能论的角度看,传承人的延续有效地保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1]。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在于对传承人的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展开研究就是迫切而重要的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指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与技能或利用、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鉴于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传承人的认定与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是传承人保护的基础与前提。只有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认定制度,才能遴选出能够真正代表民族文化的传承人[2,3]。要合理认定传承人,前提是了解传承人的内在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单一性与综合性两种形态,相应地传承人被分为单个传承人与群体传承人。单一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人具有无需群体合作单凭个人技艺就能独立传承的特点。对于这类传承人的认定,我们在制订可操作性的技术指标时,就需要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分别加以考量:从纵向的传承历史看,应该把所传习的技艺是否具有久远的传承谱系、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精神内涵作为认定传承人的标准;从横向的传承分布看,应该把是否为该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代表作为认定传承人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选出政府、专家、公众都认可的代表性传承人。综合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是群体性活动,与特定群体、场所与社区关联。对于这类传承人的认定就需要考虑非某一人就能掌控全局这一事实,挑选出其中具有传承技艺并能主动组织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一些关键人物作为传承人。只要将这些人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获得活态传承的保障[4]。对于传承人的认定还得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空间特性,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性、地域性等特征决定了传承人只有在特定的时空中才能更好地传承,一旦脱离其生存空间和文化土壤,传承必然走样甚至异化。因此对于这类传承人的认定,要以传承人是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存在的时空中坚持传承来考量。否则,传承人离开了文化传承的空间,就会切断传承人与传承土壤的联系,传承必然会走向无源之水的窘境[5]。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说,明确其特定权利与义务责任,既是对传承人进行保护的理论前提,也是对传承人进行监管的合理依据。权责分明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传承人的传承热情,促进传承人的保护工作。对于单一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传承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有者、掌握者、使用者,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者。而对于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传承人就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有者、掌握者、使用者,并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者。尽管如此,传承人依然享有其自身的权利。确定权利是保障、落实、行使传承人权利的基础与前提,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顺利传承的重要条件。

(一)传承人享有的权利。

具体来看,传承人享有如下权利:(1)传承权。传承人有权依据传承技艺的特征、传承对象的特点以及传承空间的特质等综合因素来选择自认为最有效的方式进行传承。(2)署名权。传承人有权在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获得肯定和认可其价值的署名,但这种署名只是一种精神上的权利或身份权,不能买卖出让。(3)改编权。传承人有权在不损害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特质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有益的改编,无需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者的同意。(4)表演权。传承人有权对属于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进行表演,以便弘扬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要在合理范围内则无需许可与付费。(5)获助权。传承人有权获得国家的经济资助与政策支持,政府也应尽力为传承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提供便利条件[6]。

(二)传承人享有的义务。

当然,作为传承人同样拥有相关的文化传承义务。具体来看,应承担以下一些义务:(1)自觉传承。传承人有义务对其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进行展演、传播和传承,同时也有责任对其所掌握的知识、技艺及有关的原始资料、实物、建筑物、场所等进行保护。(2)培养传人。传承人有义务依照一定的程序严格选择、培养新传承人,有条件的还应讲述自己的口述史或留下书面著作,以便后人更好地学习传承,以免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与中断。(3)积极创新。传承人有义务在尊重传统、沿袭传统的基础上,在不改变传统文化根本价值与意义的前提下,依据时代变化与时俱进地创新,以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地得到活态传承。(4)服务社会。传承人有义务用自己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更好地发挥其内在的社会与经济价值[4]。

既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着力点在于保护“传承人”,那么建立一个以保护代表性传承人为核心的科学长效机制就是当务之急。

(一)加快完善传承人的经济保障。

政府应完善传承人生活保障政策,按照传习年限给予传承人相应补偿,使其在无生活之忧的情况下能尽心传承。同时,政府还应针对农民和老弱病残等弱势传承人群体,就最低生活保障、养老医疗保险等出台特殊政策,以保证他们有充裕的时间与精力开展传承工作。此外,政府还可设立专项资金,对学习非遗技艺的学生予以学费资助或减免,以便加快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二)加快完善传承人的培养机制。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示范基地,免费为传承人提供政府兴建的传习场所,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农村祠堂、城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进行传承;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把非遗技艺、绝活、民间文学、民间故事等编入教材,开展多层次、多学科、多形式的活态教育培训。鼓励传承人通过公益讲座、现场技艺传授,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技艺,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出版社创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子期刊,加强宣传与研究,提高传播力与影响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研究者的培养。

(三)加快完善传承人的平台保障。

新型城镇化导致传承人背井离乡,其传承的文化土壤不断缺失。应创建文化生态保护区,支持民间资本结合文化旅游、民俗节庆活动等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展示馆、传习所等基础设施,鼓励传承人参加本地原生态的民俗活动、节庆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大赛。鼓励文化部门或传承人个人开办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宣传。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技艺档案库,对非遗传承人技艺进行完整录相归档,并以传承人个人姓名命名制作光盘进行传播或传习。

(四)加快完善传承人的法律保护。

对传承人的保护最终要落实到法律制度上来,从国家层面来看,要通过立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法律制度。从地方层面看,地方政府应加快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地方性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传承人保护做出进一步细化、补充和完善的具体规定,在传承人培养、传承人认定、创新奖励、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做出更加明确的具体规定。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传承者、创造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就是保护传承人。由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经济发展不够均衡,法律制度不够完善,传承人保护面临着诸多难题,要加强对于传承人的保护,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最新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模板18篇)篇十四

【内容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在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互联网无处不在的时代,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经验,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先进做法,从互联网背景、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计划、少年儿童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海外传播四个方面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和表现形态,一直与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等融为一体,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记忆。

近些年来,“非遗”一直是个热词,非遗的保护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在传统村庄减少、农耕方式替代的时代背景下,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也要与时俱进,创造出具有时代意义的、符合当代人审美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非遗,使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

一、非遗活态传承的意义。

非遗的活态传承是指非遗的产生、发展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中进行传承与发展,其最终目的是保护非遗。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呈现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血脉和情感的主要体现。

非遗不是文物,不是凝固的。非遗历经千百年的文化流变,是动态的、可变化的,在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各时代的传承人群在与历史、自然等环境的互动中不断对非遗进行再创造。

一方面,非遗项目需要在创新和传承相结合的良性互动中,为当代人理解和认同,真正实现活态传承。

另一方面,非遗的活态传承也要杜绝过度商业化的倾向。

例如,在一些旅游景点,“泼水节”“火把节”天天上演,那只是“表演”,而非“过节”;带有恶搞甚至低俗性质的婚庆习俗强拉游客参与,目的就是让游客为名目繁多的消费项目买单,早已失去了展示非遗项目、让游客了解认识非遗的初衷。

这种纯粹为了赚钱、改变非遗性质的所谓创新,实则是对非遗的严重破坏,在非遗的活态传承中是要坚决摒弃的。尊重非遗,保护和传承非遗,核心是保护传承人,尊重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保护传承人群获得收益的权利,在保护和传承中实现非遗的创新性发展。

二、日本非遗活态传承的经验。

日本是世界上文化遗产保护走在前列的国家,重视非遗的。活态保护,他们的许多做法都值得借鉴和学习。

(一)创新求变的传承之路。

以传统手工技艺为例,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的传统金属工艺、漆艺和陶艺制作时使用天然材料和传统技法,对器物形制、色泽、纹样进行改良创新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和人们审美取向的改变。

1974年日本颁布了《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法》,1992年国会进一步修正该法律,加大了扶持力度。日本的传统手工艺坚持创新求变,因此多年来发展良好。

(二)“人间国宝”的认定和保护。

非遗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是“活”的动态文化,其声音、形象和技艺存在于从事它们的人身上,传承人是确保非遗“活态性”的核心因素。

日本在非遗的保护中非常重视传承主体,强调对传统文化持有人的保护。非遗保护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对传承人的认定。日本将那些具有高超技能,能够传承某项文化的“身怀绝技者”,称为“人间国宝”。日本的这些“人间国宝”对所传承的技艺予以记录、保存并公开。

日本政府每年给这些“人间国宝”200万日元补助金,用来培养和传承继承人。因此,政府监督该笔款项的使用情况,“人间国宝”每年要向政府报告该笔款项的用途。日本对“人间国宝”的认定和扶持有力推动了日本非遗的传承发展,“能乐”、“歌舞伎”、“狂言”这些日本传统的艺术表演由此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三)非遗保护中的儿童意识。

非遗的活态传承不仅是少数核心传承人的保护,还关系着培养传承群体,特别是传承群体中的少年儿童。日本非常重视对传承群体中少年儿童的培养,为中小学生提供体验传统艺能的机会。

例如“歌舞伎”,2001年开始举办以中学生为对象的“歌舞伎讲习会”,从2002年起,“歌舞伎讲习会”拓展到小学生,并且每年都予以实施。日本中小学在课程设置上也非常重视日本传统文化的学习,设立了传统工艺品课程,加深中小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培养他们从小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亲近之情。

三、我国非遗活态传承的策略。

(一)互联网背景下非遗活态传承。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借助互联网技术,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更加贴近年轻人、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被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接受与选择,拓展其生长空间,以真正实现非遗的价值。

微信推送、淘宝开店、视频课程,是许多非遗项目都在尝试的互联网背景下活态传承的新途径。以桐乡竹编的传承之路为例,竹编传承人钱利淮和他的团队开创了竹芸工坊,让竹编从小众作坊走向大众传承。

他们根据受众的年龄和基础编写了生动直观的竹编网络课件,开设竹编私房课的网络直播教学,并在“竹芸”微店上推出竹编diy商品。钱利淮开创的“互联网+竹编”的传承形式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普通大众可以根据需要在网上选购竹编材料,按照网络课程自己在家学习竹编。

浙江桐乡推出了非遗项目专题传习班的微信公众平台,包括剪纸、桃核雕刻、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木雕、麦秆画,最大程度地满足公众对非遗以及传统文化的需求。

非遗项目通过互联网汇聚人气,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人到非遗项目实体店;通过非遗项目实体店的展览、展示,创造一种审美的情感体验,以及对于传统、对于历史的敬畏,形成互联网与实体店的良性互动发展。社交媒体公众账号、移动终端应用程序这些途径让非遗越来越进入普通公众的视野。

例如,浙江象山的非遗订阅号“象山非遗”,信息发布频率很高,阐释质朴而到位,策划很接地气。

中央美术学院发布的《中国古典家具》app大受欢迎,这个app运用游戏的手法,实现明代榫卯家具的完成过程,在带给人们娱乐游戏的同时,使人们了解到中国传统木作的“灵魂”---榫卯的技艺。这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明代榫卯家具app,是数字化背景下将现代新技术与非遗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的成功典范。这个明代榫卯家具app,使用户短时间内能够直观的认知榫卯家具的结构和组合,让非遗真正走进现代生活,实现了非遗的活态传承。此外,通过开发非遗游戏软件来扩大非遗在儿童、青年人中的传播。

例如:南通蓝印花布的游戏软件收录了近千种蓝印布典型图案,该软件还可用在苏绣、云锦等非遗项目中。

(二)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的支持和培训计划。

人是非物质文化的载体,传承人是确保非遗活态传承的核心问题。除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之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29条规定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目前,文化部已命名了4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自2008年起,补助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8000元,2016年起提高为每人每年2万元。

非遗的传承仅靠为数不多的代表性传承人作用甚微,还需要积极培养非遗持有者、从业者等非遗传承人群,通过非遗传承人群来推动非遗的活态传承。2015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正式启动,该研培计划是文化部联合教育部专门针对非遗保护发起的。

研培计划有助于提高非遗传承人群的技艺能力,有助于非遗传承人群深入领会传承项目的文化内涵,从而增强非遗活态传承的持久动力。

(三)非遗走进少年儿童。

非遗的活态传承要在少年儿童中扎根。聘请民间艺术家走进课堂为中小学生常年授课,教授传统手工艺课程,为学校里的少年儿童讲好民族文化的每一课。

在符合条件的中小学建立传统文化基地,将非遗烙印在少年儿童心中,鼓励中小学生从小就树立保护传承非遗的意识。充分利用民俗、节日,让少年儿童在非遗实践环节参与技艺体验,在体验中培养少年儿童对非遗的兴趣爱好。建立非遗博物馆,展示非遗项目的图文及实物,举办非遗项目展示展演互动活动,点燃少年儿童非遗教育的火种。通过深入认知和参与非遗项目,使少年儿童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后备力量。

(四)非遗的海外传播。

将中国的非遗向世界传播推广,是进行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以非遗项目剪纸为例,剪纸在中国多地广泛存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也有剪纸。以剪纸为媒介,可以很好地起到文化交流沟通的作用。

在中国剪纸推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央美术学院通过剪纸与世界进行沟通交流,十多年间与不同国家进行以剪纸非遗为主题的创作合作,将剪纸作为国际间交流共有的文化背景。

这既推动了中国剪纸走出去在海外的传承,也促进了世界对中国剪纸艺术的认同与接纳。从营销策略来看,将非遗产品上传到网络平台,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远销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为非遗的传播提供了极为宽广的领域。

【参考文献】。

[1]王英杰。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j]理论界,2013(4):67。

最新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模板18篇)篇十五

今年第xx届世界遗产大会,于6月28日至7月14日在苏州举行。这是我们年轻人应该义不容辞参加的活动,这对我们年轻人来说,能够更加了解这世界遗产,同时也能学会怎样保护这些世界遗产,为保护世界遗产作出更大的贡献。在中国众多的世界遗产中,我觉得兵马俑是最灿烂的一个,如果让我参加这次活动,我会首先为客人简单地介绍一下秦始皇的兵马俑。

秦始皇的兵马俑为三个坑,一号坑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坑,长有230米,宽有62米,四周各有五个门道。坑东西两端有长廊,南北两侧各有一边廊。军阵主体面向东,在南、北、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担任护翼和后位。哦,对了,你现在看到的哪一个俑,说不定就是古代时的一名工兵,或将军,这真是奇迹。这就是第八大奇迹。二号兵马俑坑遗址大厅,位于一号兵马俑坑遗址主厅东端北侧。三号兵马俑坑中部,出土木质战车一乘,车已朽,仅存残迹。车后有陶俑4件。前排的一件为军史俑,后排中间一件为御手俑,御手俑两侧的俑为车士。此组陶马位于三号俑坑中部是车马。

介绍完了秦始皇的兵马俑,客人们会为这第八大奇迹而感到骄傲,也会为这个世界而感骄傲。同时我会呼吁大家为保护世界遗产而共同努力!因为这世界遗产是属于全世界的,也是属于全人类。大家肯定还记得泰山吧,有些人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他们不惜代价,随意建造高级住宅楼和高档大酒楼,被世界文化遗产组织发出警告!

让我们年轻人共同参加这一次世界遗产大会,更加了解这些世界遗产,以便为保护这些世界遗产尽自己最大的一份力。

最新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模板18篇)篇十六

【内容摘要】在“非遗”赖以生存的原生态环境被外界介入之后,原汁原味的非遗传承变得愈加困难和不切实际。文章以非遗本身的相对稳定性和活态流动性特征为基础,总结了两条非遗传承发展的共生之路,即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汁原味的传承之路和适度地创新发展之路。

与城市文化相比较而言,“非遗”一般来自于文化相对封闭、落后,经济发展滞缓的地区。值得思考的是,从非遗概念提出之时,就预示着其赖以生存的原汁原味的生态土壤已被人为地介入和干涉,即对非遗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包括行政措施和商业驱动等。由此,人们必须正视非遗传承因人为的介入性保护所带来的双重后果。一方面,非遗因介入性保护得到了发展;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地使非遗传承的原生性遭到无意识的改变和破坏。

一、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汁原味的传承之路。

(一)原汁原味的非遗生存环境消失。

只有在具备生存环境和活态族群这两个先决条件下,才能称为原汁原味的非遗传承,才能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按照历史流变的规律以其该有的姿态延续文脉。因此,满足非遗传承原汁原味的先决条件是维持其赖以生存的农耕经济的纯粹性和封闭的村寨环境的独立性,以确保非遗传承土壤不会在城市文化的冲击下,成为现代信息和大众传媒的接收地和交流场所。然而,伴随着非遗传承保护的不断深入,任何形式的中介作用,包括政府行为、调查者和研究者行为、商业行为等,都作为一种人为介入的形式不断渗透到原生态的封闭环境中。非遗赖以生存的环境、族群、个人因外界信息的不断渗入而受到干扰,从而或多或少地影响和改变着其原生性。国家发起非遗保护的初衷源自于其濒临灭绝的困境,是一种保护、抢救手段。同时,介入性的保护措施势必造成对非遗原生性的干涉,政府强力的行政主导和商业利益的驱动在一定程度上使非遗母体的纯粹性变得模糊和难以界定。因此,非遗传承保护似乎陷入了一个悖论循环圈,即各种形式的介入性保护措施,同时也是对其纯粹性进行消解的过程。纯粹的原汁原味的传承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因此,笔者提出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汁原味的传承之路这一概念,是对这一矛盾的正视,也是对非遗保护中传承与发展这一目的的强调,更是对非遗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积极回应。

(二)保持非遗原汁原味的传承方法。

第一,要提高公众对非遗的保护意识,特别是培养当地百姓的自觉和自信,使其积极参与到非遗的日常生活应用中,从而建立起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自觉意识的可持续发展的非遗传承群体。同时,加大对传承人群的保护和培养力度,给予传承人必要的生活保障,改善其生活状态,以保障传承人尽快走出生存与坚守之间的困境。非遗项目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如说唱艺术“莲花落”被认为是门“要饭”的技艺,传承这样的艺术形式被当做“不务正业”,普通群众瞧不起,传承人也不愿意学,造成了这种寓教于乐、淳化民风的方言说唱艺术濒临灭绝。鉴于此,政府可以给予传承人一定的社会名誉,这样既能鼓励身怀绝技的传承人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非遗的传承之中,又能激励和促进非遗的多样性发展。当然,在鼓励政策和保障机制的推行过程中,难免有部分传承人受利益驱使或商业影响,在传承过程中有粗制滥造、应付公事等消极行为。因此,适时、适度地推出相关监督管理政策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行政手段。2016年,为帮助非遗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鼓励传承人群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的学习和交流,增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由文化部、教育部联合启动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即是一个覆盖面广泛的培训模式和范例。第二,专家的介入和倡导也是最大限度保持非遗原汁原味的方法。在偏远落后的农耕社会和村寨环境中,老艺人、老工匠虽有精妙技艺,但由于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加之语言差异,导致非遗传承的障碍和局限。专家的介入可以弥补非遗因口传心授而无完备文字资料记载的缺陷,可通过充分搜集和整理非遗技艺最核心的文化资源,为其建立详实可靠的档案,从而将非遗传承落实到具体、科学的方式、方法上。同时,专家介入还可以在最大程度保留民俗精华的基础上,对非遗传承的工艺、工具进行科学分析和改良,赋予其新的形式和时代内涵,以此更加有效地保持技艺的本真性,从而达到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

二、适度地创新发展之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和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提倡保护非遗的同时,强调在文化传承过程中要保持创造力和活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要求传承人群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实现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阐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提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因此,把握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是非遗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事物客观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流程来看,如果一味地注重对非遗本身稳定性的延续,以及对非遗样式一成不变地保存,而忽略唯物辩证法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就会割断非遗传承的文脉,使非遗传承偏离其宗。因此,要正视非遗的历史流变性,正视其在不同阶段的传承和变化。那么,今天的非遗传承如何既不辱其传承使命,又能保有文化和经济的双重价值?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贾京生提出:“要分清传承与创新的界限,要创新就不能叫非遗,而只能叫‘非遗创新’。因此,非遗的保护与发展应‘两条腿走路’,传承和创新都要重视,但不能彼此混淆,否则就乱了。”

(一)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创新发展之路。

传统技艺类的非遗项目本身就是一种世代相传的“生产力”,有着明确的生产目的和实用性。传统技艺只有在动态的生产过程中才能得以继承和保存。非遗作为人类创造力的载体来自于生活,有着强大的使用价值和明显的功利性特征。因此,在尊重传统、立足当下的基础上,为了让非遗重新走进生活,可以通过适当的创新手段将传统技艺导入现代生活中,采用“生产性保护”的手段,继续发挥其经世致用的生产能力,使之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中得到有效的传承和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马文辉曾提出:“我们要对非遗进行生产性保护,非遗传承人要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活进行创意提升,然后再进入市场。”生产性保护要求以服务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对传统技艺进行适当的转换和创新。在实践中,为防止生产性保护质变为产业化开发,应提倡手工制作式的重复生产,反对以数量、规模化取胜,要求以“为日常生活需要而生产”取代“为赢利目的而生产”。因此,这种生产方式规模较小且比较灵活,无需高精尖的技术投资,只需利用当地天然的原材料和本土的生产技艺进行生产制作。这种小规模、物美价廉的生产方式,不仅可以聚集当地松散的劳动生产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地人口的就业问题,并且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发展。在生产过程中要明确生产目标,针对现代社会的消费人群从原有的生产目标中转化出来,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以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要;要确保手工技艺真正融入当代物质财富的创造中,从而使非遗项目达到生产性自救的目的。非遗只有服务于日常生活,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

(二)非遗设计文化的创新发展之路。

非遗设计文化创新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肤浅理解,而是将非遗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正视非遗存在的时代语境以体现其时代特征。通过对非遗文化精髓的提炼,从审美内容、象征寓意、文脉传承、教化意义等层面进行适当的创新设计,既可以是观念上的创新,也可以是形式上的创新。通过提炼产品的民族文化特色来体现非遗的历史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凸显其丰富性和多样性,再现传统文化底蕴,满足文化主体与文化客体的精神或物质需要,以达到提高社会效益和教化公众的目的,从而使非遗无形的文化价值得以在现代社会中得到良好的保留和传承。在非遗设计文化的创新上,如刺绣、云锦、髹饰、雕镌、织染、烧造等,较多采用生硬的“拿来主义”,忽视了非遗的人文取向和人文内涵,为获得短期经济利益而肢解民俗、迎合市场。在艺术形式的创造上,随意嫁接大量传统的、流行的、外来的元素,进行生硬的删减和随意的拼凑,丧失了非遗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消解了能够体现非遗核心技艺和文化内涵的艺术元素。因此,设计师必须在考虑当代生产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从艺术、技术、使用等层面创造性地展开设计,使民族文化特色和现代设计手段相融合。在艺术上,注重多层次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和文化需求,强化产品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民间艺术情趣;在技术上,将现代科学知识融入非遗的研究开发,以严谨的科学数据弥补一般经验传承上存在的不足;在非遗使用上,既要培养本土消费市场,又要扩大使用人群,开拓海外市场。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其传承和发展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在农耕社会快速消亡、封闭的村寨环境遭到破坏的今天,追求原汁原味的非遗传承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因此,在农耕经济向现代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唯有通过非遗传承与创新的协调发展,通过对传统与现代的有效整合,才能回应时代的需求和挑战,才能保障非遗在当代社会得以活态保存和常态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其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贾京生.中国现代民间手工蜡染工艺文化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吕品田主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研究专题[eb/ol].

[3]王逍.人类学视野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式保护[a].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一辑)[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4]马知遥.非遗保护中的悖论和解决之道[j].山东社会科学,2010(3).

[5]《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最新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模板18篇)篇十七

人们曾经越来越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但是如何保护能力到达较好的实践效果呢?通常状况下为了很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遵照以下几个原则:

(一)生命原则。作为一种人类精神发明的。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本人旺盛的生命力,这终身命力的存在包含很多条件的存在。所以假如想要不时维持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就必需经过调研等手腕,寻觅到这终身命的存在基本,把握其精神灵魂。即贯串其中由特定民族精神(心理)凝铸的中心价值观,从而在源头和基本上精确认识,精心保护。

(二)创新原则。从逻辑上说,这是第一项原则的必然延伸。既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生命存在,它就不可防止地在与自然、社会、历史的互动中不时发作变异。这种变异,有正负两个方向:其负向为畸变――走向扭曲变形,招致本身基因谱系的损伤以致断裂;其正向便是创新――它是非物质文化本身生命在面对新的生存环境时,吐故纳新,顺应异化,自我调理革新的结果。这种积极创新,促使保护对象得以应时而变,新陈代谢,生生不息。

(三)整体原则。有两重意义:一是生态整体――这是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性特征决议的。二是文化整体。一个具有长久历史的民族,她所发明的非物质文化,是多种多样、丰厚多彩的,固然在详细内涵、方式、功用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该民族精神情感的衍生物,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是同源共生、声气相通的文化共同体。我们所要保护的,正是这样一个文化整体。

总之,假如保护工程能在这样的原则下进行,能够肯定,保护力度越大,就越有益于对象生命力的恢复与发扬,同时防止新的毁坏,真正完成“有效保护”。

最新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模板18篇)篇十八

今年第**届世界遗产大会,于6月28日至7月14日在苏州举行。这是我们年轻人应该义不容辞参加的活动,这对我们年轻人来说,能够更加了解这世界遗产,同时也能学会怎样保护这些世界遗产,为保护世界遗产作出更大的贡献。在中国众多的世界遗产中,我觉得兵马俑是最灿烂的一个,如果让我参加这次活动,我会首先为客人简单地介绍一下秦始皇的兵马俑。

秦始皇的兵马俑为三个坑,一号坑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坑,长有230米,宽有62米,四周各有五个门道。坑东西两端有长廊,南北两侧各有一边廊。军阵主体面向东,在南、北、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担任护翼和后位。哦,对了,你现在看到的哪一个俑,说不定就是古代时的一名工兵,或将军,这真是奇迹。这就是第八大奇迹。二号兵马俑坑遗址大厅,位于一号兵马俑坑遗址主厅东端北侧。三号兵马俑坑中部,出土木质战车一乘,车已朽,仅存残迹。车后有陶俑4件。前排的一件为军史俑,后排中间一件为御手俑,御手俑两侧的俑为车士。此组陶马位于三号俑坑中部是车马。

介绍完了秦始皇的兵马俑,客人们会为这第八大奇迹而感到骄傲,也会为这个世界而感骄傲。同时我会呼吁大家为保护世界遗产而共同努力!因为这世界遗产是属于全世界的,也是属于全人类。大家肯定还记得泰山吧,有些人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他们不惜代价,随意建造高级住宅楼和高档大酒楼,被世界文化遗产组织发出警告!

让我们年轻人共同参加这一次世界遗产大会,更加了解这些世界遗产,以便为保护这些世界遗产尽自己最大的一份力。

相关范文推荐

    优秀体育课听课评课总结(通用22篇)

    范文范本的创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并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本,供大家阅读和学习。音乐学科全员性活动到目前,有五个年级的音乐教

    优质村支委心得体会范文(17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个反思和自我反馈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这里有一些精心挑选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阅读与学习。第一段:引言(100字)。

    精选清明节社会实践心得(模板24篇)

    社会实践是学生与社会接触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会实践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寒食节第三天才清明节唐朝禁

    实用图书馆看书的心得(通用16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灵感。今天是星期日,我和妈妈去图书馆看书。

    2023年跨年心得短文大全(15篇)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总结是一种对自己的反思和思考,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升自己。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身成长过程的总结和评估,它可以帮助我们发

    2023年安妮日记第二章读后感(汇总16篇)

    读后感是对于所读书籍的个人评价和感受的总结和概括,可以帮助读者梳理自己的思路和观点。4.以下是一些值得一读的读后感范文,每篇都有独特的观点和角度,希望能给大家带

    专业心得体会通报范文(16篇)

    心得体会是通过对经历、经验或学习的总结和概括,以达到提高自身能力和思考力的一种书面表达形式。我想我们都应该积极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吧。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一些个人成长

    最热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心得体会(模板15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激发我们的创新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途径。6.以下是一些独特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引发大家对写作风格和技巧的思考。不歇春夏,不休秋冬,皮

    优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心得范文(17篇)

    爱国是对国家荣誉和利益的关注和追求,我们应该为国家争光。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表达爱国情感和思考爱国意义的精选作品,希望能给大家启发和思考的力量。人民不仅有权爱

    专业房屋拆迁情况证明(案例13篇)

    情况汇报是在工作过程中对具体情况进行概括和反馈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作进展情况。以下是一些行业内专家撰写的情况汇报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