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图(案例15篇)

时间:2023-10-31 作者:飞雪热门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图(案例15篇)

通过参考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实用的总结写作技巧。值得一读的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启发。

热门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图(案例15篇)篇一

中国近代史以一八四〇年的鸦片战争作为开端,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仍处于“威加四方,万邦慑服”的天朝大国的幻想中,但很快这种幻想就被列强的炮火轰碎,中国被列强用铁甲舰拖进了世界舞台之中。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市场,其实质是对中国的一场侵略,但从客观上来说,中国打开国门与世界交流并逐渐融入其中乃至在国际舞台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与鸦片战争不无关系。鸦片战争不仅仅是一场关于鸦片贸易的战争,更是两种不同不同文明的撞击,甚至是中国开始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契机。

自清朝初期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仍然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但这强盛国势,从乾隆末年就呈现出江河日下之势,封建制度已严重阻碍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在鸦片战争之前,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思想上,吏治败坏,封建专制达到了顶点,清政府用四书五经束缚人们的思想,对评议时政者进行残酷镇压。对外,清政府长期实施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中国的对外贸易和政治、经济的发展。同时,清政府内部也是一团散沙,国防空虚,军备废弛。

随着清朝统治的日益腐败,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中国的封建社会走到了尽头,而与此同时,西方的工业化进程却在迅速发展。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由于各国工业的发展,其工业产量急剧上升,“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蒸蒸日上,列强为了扩大商品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加紧了征服殖民地的活动,而古老的中国幅员辽阔,成为了他们狩猎的对象。简言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使其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苦难,但同时也使中国由闭塞走向开放。不仅如此,鸦片战争还加速了社会内部的改革,先进的知识分子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思潮,西学东渐局面逐渐形成。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开始兴起。前期,清廷官员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在全国开展工业运动,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增加民用工业部门。在两次鸦片战争失利后,请听为解决内忧外患,形成了“顽固派”与“洋务派”两大阵营,其中洋务派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工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利用官商合办等模式发展近代工业以增强国力,维护统治。虽然洋务派在学习西方文化时仍不够大胆甚至有所抵制,但与顽固派相比,他们对中国近代化进程无疑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他们迈出了近代官方对外文化交流的第一步,其意义在于其引进的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帮助了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其培养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也引发了中国的文化结构的变化,可以说,正是洋务运动时期对外来文化的接纳和吸收,才导致了旧知识分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思想的萌发。虽然洋务运动最后不了了之,但其深刻揭示了在旧制度和旧思想下要依靠自身发展现代化产业是无法达到“自强求富”这一美好愿望的事实。政治上的失利也让国内的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想富国强民,必须从政治体制上下手,否则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度,并第一次把西方政治主张同救亡图存的实践结合起来,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试图对旧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改革,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尝试。它的失败让广大的爱国人士意识到,清廷是不会接受西方先进的制度的,要想救亡图存,就必须推翻清王朝的统治。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枪声宣告了清王朝统治的灭亡,从此结束了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古老的中国开始了历史的新纪元。这次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之一,它不再是以往那种循环式的封建王朝的改朝换代,而是在世界的东方升起了第一面民主共和的旗帜。

“扫除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体,脱去数千年种种奴隶之性质,诛绝五百万有奇被毛戴角之满洲种,洗尽二百六十年残惨虐酷之大耻辱,使中国大陆成干净土„„惊数千年之睡狮而起舞,是在革命,是在独立„„中华共和国万岁!中华共和国四万万同胞的自由万岁!”(邹容《革命军》)蒙昧的国人中有部分志士渐渐觉醒,他们不再满足于换汤不换药似的朝代更迭,他们追求的,是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等真正能够挽救民族危亡的先进思想。

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一直有着不同的议论,笔者认为,过去的认识常常过低。辛亥革命虽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问题,但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倒,为此后的革命打开了一条道路。辛亥革命在一定意义上是我国近代史上影响最大的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的统治,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所以说,辛亥革命在一定意义上是成功的。

1937年,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经过中国人民的顽强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不懈努力,二战获得了胜利,国共两党通力合作,维护了我国的领土完整,但在治国方针上,国共两党发生分歧,重庆谈判后,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于1946年6月爆发全面内战。三年多的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多次击退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进行了规模空前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等,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解放了全中国,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

笔者认为,过去的是历史,但历史并没有过去。历史,以他巨大的惯性连接未来,又以他可贵的经验给后人以借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今日之中国发展蒸蒸日上,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仍然不能忘记近代中国的屈辱。日军的侵华行为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但在社会变化的过程中,抗战最宝贵的精髓信念——自强奋进、团结民主、逆境求胜、和平博爱等,对今天的人们同样具有巨大的感召与秉承意义。事实上,如果把物质作为生存的基础,信念才是人类的灵魂。如果一个国家失去灵魂,无异于行尸走肉,同样的,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灵魂,不仅会丧失凝聚力,还会失去前进的方向。

爱国主义从来都不是夸夸空谈,无论在任何时代,实力才是硬道理。当今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面临着社会进步、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挑战。将满腔热情化作牢固的发展信念,将对现实的不满足化作对奋进努力的原动力,让有限的人力物力发挥无限的社会价值,真正从自己做起,这才是爱国情怀的最正确的表达,也是抗战精神在当代的应有体现。

我们的同胞中,对战败之耻的了解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一个民族,若是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也就丧失了民族的记忆功能。失去了记忆的民族是可怕的,他会在当今风云变幻的世界潮流中迷失方向,随波逐流,更会不断重复自己的错误。“历史的灾难无不以历史的巨大进步来补偿。”只有揭露侵略者的罪恶,叩问冷漠者的良知,历史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真正效用。对历史不断触摸和反思的过程,就是文化沉淀的过程。历史是永不间断的长流,人们真正经历的只是其中的一段。司马迁说“述往事,思来者”,历史可以随时摄取、揣摩乃至反刍,这对人类的现在、未来的发展不无益处。叩问历史,掩卷太息,这种情怀不仅仅是简单的怀旧,更多的是对过往的反思。

时间的流逝有可能会磨灭很多记忆,但这些往事将永远警醒人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描述与记录,回忆与解读,是人类不会放弃也不能放弃的权利。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是人类前进的行囊,虽然沉重,但却必不可少。

参考书目:孙立平,《中国近代史现代化努力失败原因的动态分析》,(《学习与探索》,1991)。

龚淑铎主编《中国通史》第十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一版。

朱维铮《重读鸦片战争》。

1999年3月。

热门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图(案例15篇)篇二

[摘要]近代中国宪政之路异常曲折。在追求宪政的路上,有林则徐、魏源、袁世凯、段祺瑞、孙中山等人为追求宪政的一次次努力。近代中国的宪政史可以说是一部为强国理想奋斗的历史,一部夹杂着屈辱与不懈奋斗的悲壮史。

[关键词]近代中国;宪政;民主;独立。

一、中国社会宪政化的源泉: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昭示的不仅是典型的现代与传统两种社会体系的冲突,而且揭开了西方与东方两大文明体系在中国冲突的序幕。正是在两大文明的撞击中,中国艰难地开始了宪政化的历程。

林则徐是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在《四洲志》中辑录了一些关于美国政治制度的资料:“君国大事,关系外邦和战者,均由议会定之,设所见不同,则三占从二。升调文武大吏,更定律例,必询谋和同。”这些介绍虽然过于简单,但已接触到了西方近代宪政制度的最核心的一些东西:实行议会制,少数服从多数,元首任期制。魏源的《海国图志》在林则徐的《四洲志》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对西方民主、宪政制度的记载比《四洲志》更详尽。该书已经涉及到了议会的地位,议会与国王的关系,议会、国王与各级官员之间的关系,议会与国王的权利界限等制度。关于美国,作者表达了对美国宪政制度的向往。

鸦片战争使得一部分如林则徐魏源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抛却“天朝上国”的幻想,开始睁眼看世界,在与西方人的交流中接触到了西方先进的宪政制度并且著书立说介绍引进,为后来对西方宪政制度的进一步理解打下了基础。

二、中国立宪的初次尝试:甲午战争与百日维新。

在近代国际环境中,对中国宪政化历程起决定性作用的是1895年的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及1895年的《马关条约》是近代中国宪政化进程的转折点。甲午战争最终使中国社会进入宪政化阶段。甲午战争对中国体制内外刺激之大,远远超过鸦片战争。这场战争中国被一个过去视为属国的小邦所击败,而这个小邦从事现代化改革甚至比中国还晚约20年。而且,这场战争中国人是被西方人之外的黄种人击败的。

1898年6月11日,在遭受了甲午战争惨败的打击之后,在维新派的极力劝说之下,在经过长时间的思想和人事准备之后,清光绪帝毅然下诏“明定是国”实行变法。可以说,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宪政化历程起了决定性作用,而百日维新则是中国立宪的初次尝试。

戊戌变法的中心内容之一是体制内的开明派与维新派精英集团合力进行的推动宪政化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资产阶级改良派向清政府提出了“立宪法,开国会”的要求,第一次把资产阶级改良的政治理论运用到政治实践。随之在一系列的内忧外患的压力之下,镇压维新运动的当权者被迫开始了全方位开放,君主立宪作为一种政治和变革思潮在中国开始兴起。“变法”、“新政”和德日宪法模式的抉择。立宪、官制改革、责任内阁制、中央及地方准议会的建立及试验这一系列新观念和新事物在眼花缭乱之中纷纷在中国社会登场。

由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和光绪皇帝和康有为自身的局限性,维新运动昙花一现,“立宪法,开国会”也只停留在口号上,没有真正实施。但是“百日维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光绪皇帝规定的“许官民上书言事”是“百日维新”在宪政建设上所取得的最大成就。“百日维新”是中国以日本为参考下的立宪的初次尝试,但在顽固派的阻扰下,中国失去了实现宪政的绝好机会。

三、抵制革命的幌子:清末预备立宪。

“百日维新”失败以后,中国的宪政历程并未终止。逃亡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继续鼓吹君主立宪制,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坚定的走从暴力推翻满清建立民主共和国。

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抛出“预备立宪”的丑剧,派出五大臣出国考察,不久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虽然清政府只是把它作为抵制革命维护自身统治的幌子,“一曰皇位永固,二曰外患渐轻,三曰内乱可弭”、“使我满洲朝基础永久确固,而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消灭。”但是《钦定宪法大纲》第一次将宪法作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来源,使得中国在通往宪政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可是这种纯粹的“皇族特权”当然不会被人民接纳,也无法挽救穷途末路的腐朽清王朝,辛亥革命爆发后,四面楚歌、风雨飘摇中的清政府发布了近代中国的第一部成文宪法――《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该“信条”同样声明“大清帝国皇统万世不易”,“皇帝神圣不可侵犯”,但是与《钦定宪法大纲》相比,皇权得到一定削弱,国会权威有较大提高,“皇帝之权,以宪法规定者为限”;“皇帝继承顺序,于宪法规定之”;“宪法由资政院起草议决,由皇帝颁布之”;“宪法改正提案权属于国会”;“内阁总理大臣由国会公举,皇帝任命”;“皇族不得为总理大臣及其他国务大臣,并各省行政长官”;“皇帝直接统帅海陆军,但对内使用时,应依国会议决之特别条件,此外不得调遣”;“年度预算,须经国会议决”;“国务裁判机关由两院组织之”。以历史的眼光看,《宪法重大十九信条》是一部比较中立、平衡的宪法,含有“虚君共和”的因素,宪法文本规定的国会之地位,足以与皇权分庭抗礼。

四、中国宪政路上的短暂春天:辛亥革命的成功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得“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民主法制”的观念深入人心,古老的中华民族站在了新的历史阶段,开始新的征程。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实施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众多宪法中最具民主性的宪法之一,它的制度模式仿效美国模式,其民主性体现在“主权在民”的宪政原则和程序性规范两个方面。《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种“主权在民”的宣示,从根本上否定了“主权在君”、“主权在国”等反民主的政治原则以及世袭君主制的合法性。其次,从内容上看,该法的主要部分是涉及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国务员、法院组成及选举的程序性规范。虽然迫于当时的情势,有“因人设法”迁就个人的迹象,但是总体上并未规定任何个人和团体的“先定”统治地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使命止于中华民国政府正式成立之时,1913年国会成立,正式的制宪才被提上议事日程,此时袁世凯早已就任正式大总统。先选总统并成立政府,后制订宪法,这决不是一个简单的顺序问题。早在美国革命时期,潘恩就指出宪法必须先于政府由人民制订,否则先成立的政府必定干预制宪,谋取“私利”。潘恩的话不幸在中国得到验证,事实上袁世凯不仅篡改宪法,而且最后完全抛弃宪法复辟帝制。袁世凯当政期间,产生过《天坛宪草》和《中华民国约法》,前者因无法满足他的权力欲望而被其废弃,后者是在袁世凯直接干预和授意之下制订的,史称“袁记约法”,它的真正宗旨就在于增加总统权力,削弱议会对总统的牵制,完全是满足其私欲的“作弊”之作。袁世凯的称帝以及后来的军阀混战是中国的宪政之路戛然而止,中国再次与机遇失之交臂。

五、结语。

近代中国的发展处处是血与泪,悲伤与苦难伴随着古老的中华民族。中国人一次次的在最关键的时候错过了发展的机会。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出现过两次难得的机遇,曾经“闪现”出培育“健康”宪政的契机:一次是辛亥革命之后,另一次是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这两次机遇性的时刻,有许多共同或相似的历史迹象,对宪政的“生长”是适合的,例如,都存在几种势均力敌的政治势力,政治上呈现出一定的均势状态;都出现了掌控着较强政治权力,也享有较高政治权威的“强权人物”。如果这些强权人物能够将其势力真正地用于推动中国宪政的发展,那么他们一定会名垂青史(而不是贻害于历史)。可惜的是,他们都逆历史潮流而动,将其有限的政治权威和合法性用于追求反民主的专制独裁政体,从而耗尽自己的政治资源,最后都落得身败名裂、遗恨万年的可悲下场。他们的失败,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客观的历史文化背景,有意图地追求“极端”的个人、集团和阶级的政治权势,是使得他们“权欲熏心”,无法把握历史机遇的主观原因。

百年中国宪政史昭示人们,容忍不同的价值取向,分享共同的政治利益,协商解决政治冲突,是宪政制度走向健康成熟的最终途径,而极端的党派利益和意识形态,则是宪政发展之大碍。

宪政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表明,宪政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在于它如何才能与社会、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何才能引起民众真正关注,如何成为权力的制约而不是工具并值得人们奋不顾身的捍卫与服从。

[参考文献]。

[1]张生。中国法律近代化论集[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2]徐祥民。中国宪政史[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

[3]王文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m]。法律出版社。1997.

热门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图(案例15篇)篇三

一实践目的。

二行程介绍。

(1)白玉山(2)万忠墓纪念馆。

三思考与讨论。

四心得与感悟。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的发展,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思想觉悟。为了进一步陶冶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加强自己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思想上和感情上奠定爱国主义的基石,切实把深入学习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行动落到实处,今年五一,我们到旅顺白玉山和万忠墓进行实践活动。

旅顺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东临黄海,西濒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依大连,群山多姿,风景秀美,物产丰富。旅顺在清朝时期就已经成为重要的军事要塞,但在中国近代史上却是一个备受外国列强蹂躏之地。近百年来曾被沙俄和日本这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占领,长期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近代历史中的战争在这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战争中的种种遗迹,使得旅顺成为一座战争博物馆。这些遗址既是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惨无人道的殖民统治的铁证,也是记载了旅顺口在近代史中悲惨的命运。

(一)白玉山。

白玉山是大连市十大风景之一。光绪六年,李鸿章陪同光绪皇帝的父亲醇亲王视察旅顺口时说,旅顺有黄金山,也应有白玉山。从此得名“白玉山”。山顶有白玉山塔和高达110米的电视塔及海军兵器馆。登上白玉山顶,旅顺口军港及市区风光尽收眼底。日俄战争结束后,在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和陆军第三军军长乃木希典的倡议下,殖民当局决定在白玉山顶修建“表忠塔”,以表彰在日俄战争中为天皇效忠的官兵。该塔高66.8米,塔内有螺旋形阶梯273级,塔尖为弹头形状(也有说是蜡烛形状,表示长明不熄之意)。1985年,旅顺口区政府将塔名依据山名改为“白玉山塔”。

白玉山开启了那段痛苦历史的回忆,一个旅顺口,中国半部近现代史,给我们强烈的启示就是落后就要挨打。这段惨痛的历史不但值得我们深思、反省,也时刻告诫我们,只有国家强大,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生活幸福。

(二)万忠墓纪念馆。

旅顺万忠墓纪念馆是中日甲午战争旅顺殉难同胞的墓地,万忠墓纪念馆是侵。

华日军旅顺大屠杀的铁证。是为纪念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惨遭日军杀害的近2万名中国同胞而于中日甲午战争100周年之际新建的。该馆陈列内容包括“甲午战争前的旅顺口”、“甲午战争与旅顺口的陷落”、“震惊中外的旅顺惨案”、“旅顺万忠墓”四部分。该馆真实地反映了中日甲午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在旅顺制造惨无人道的大屠杀的罪恶行径,提醒着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由于清政府的腐败,虽有爱国官兵奋勇抵抗,清军仍是连连失利。11月21日,日军攻陷扼守京津门户的战略要地旅顺口,开始了震惊世界的旅顺大屠杀,近2万名旅顺同胞惨死在日军屠刀之下,旅顺市区内仅存36人,留做抬尸之用。1895年春,旅顺大屠杀遇难者尸体被集中焚烧后,骨灰丛葬于白玉山东麓。1896年,清政府主持为旅顺大屠杀殉难同胞竖碑修墓,建立享殿,题“万忠墓”三字。1994年,重修万忠墓,文物工作者在清理万忠墓墓穴时,发现了大量死难同胞遗物和遗骨,仅老百姓衣服上的铜扣就有成千上万个。这一发现为揭露日军的暴行提供了更加确凿的物证。

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具影响的重大事件,这场战争,加速了中国社会向殖民地,半殖民地沦陷的进程,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旅顺口作为北洋海军的重要基地,是这场战争陆地战的主要战场之一,有近两万无辜同胞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万忠墓就是这段历史的有力见证。当人们从血泪斑斑的甲午痛史中走出,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浪潮中时,会深刻地体会到:只有繁荣富强才能捍卫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

经过这次的爱国主义教育旅顺行,我们受益颇多,引发了我们的许多思考与讨论。

这次的实践除了收获愤怒、震惊,我也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要学中国近代史。

古人讲:“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可以看见我们民族的前世今生。看见我无辜倒在外国列强枪口的同胞;看见三元里人民的拼死抗争、“致远号”二百五十名将士以舰殉国的英勇悲壮,看见“戊戌六君子”、“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以及无数革命先驱舍生取义的爱国之举。

看见是为了不要忘记。

《南京条约》、《望厦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这些条约就像一个无底的深渊,把中国深深的拉入半殖民半封建的历史中。

苦难的中国近代史是一本滴血的书,翻阅其间,字字句句写满中华儿女的屈辱与不甘,也许只有血的教训才能让人真正明白:无实力无以言尊严、不自强无以论实力、不变革无以图自强这三句话的真正意义。

无实力无以言尊严。近代中国是与外国列强签署不平等条约最多的时期。所谓谈判,实则是不谈只判,除了割地赔款外,别的免开尊口。为什么是这样?因为谈判桌后面是一字摆开的兵舰和大炮。朝廷的腐败,国力的空虚,助长了列强的专横。应该记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人高呼“公理战胜强权”、要求从德国人手里收复青岛时的情景。然而,列强们完全无视中国人的要求,竟拿着中国领土做起了交易。事实教育了中国人:公理是存在的,但是面对列强,没有实力做后盾的公理是多么的不堪一击。今天我们仍能看到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的余风,但和一百年前相比,当年列强的耀武扬威不复存在。因为今日的中国已不是昨天的中国,从各方面实力来看,我们不再无足轻重。尊严不是乞求来的,是自己拼搏来的,“弱国无外交”永远是不变的真理。

不自强无以论实力。人们很难理解,以中国幅员之大,人口之众,文化之灿烂,怎么会沦到虎落平原被犬欺的悲惨境地。是因为朝廷腐败,军阀混战,国家分裂,民不聊生,躯体虽大却弱不禁风。古人云:“政亡,则国家从之。”一个无法团结起来、凝聚起来的民族,一个处于分裂和动荡之中的国家,虽地广人众、高城深池,却不足以为强为固。中国近代史告诉我们,要使中国强大起来,首先要靠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十三亿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才能屹立不倒。

不变革无以图自强。中国向何处去?这是一百多年来无数志士仁人苦苦思索的问题,因而变法图强构成了近代史最为动人的一章。一棵树的树叶腐败了,只需要修修剪剪,但如果它的树干腐败了,就只能把它铲除,而清王朝就是这棵腐败的树,这就是变革,中国只有变革才能自强。

热门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图(案例15篇)篇四

如何针对当前高校学生特点,通过改进世界近代史教学方式、方法等,达到通过世界近代史的教学,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成为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通过目前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改革对策,旨在为教学提供参考。

一、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型教学思维下使世界近代史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近几年,学校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在课程设置进行了不小的改革,除增加了适应当前社会要求的应用型课程外,还增加了与之相匹配的社会性课程、实践等,这虽然增强了学生综合素质。受这种应用型学习思维的影响,许多教师将关注点放在对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热情上也对这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相比之下,虽然世界近代史课程同样也培养学生能力,但受学生、教师的关注度不够,这也是造成世界近代史课程的教学时间受到压缩。世界近代史课程被严重压缩,但是,教学大纳及教学要求没有改变,这就要求世界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所有内容全部讲完,这必然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形成教学质量下降、学习关注点降低一系列的恶性循环。

(二)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陈旧。

世界近代史课程的教学应以教师阐述历史为主,通过对人类历史进程中的真实历史事实、历史人物活动的阐述,通过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反思,研究,达到对其科研能力的培养的目的。但是,目前高校世界近代史课程仍以政治性分析为主,学生对于历史学习,仍以背诵标准答案以应付考试为主要目的,学习过程僵化,无自主能力,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流于形式,失去对学生分析能力、总结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的作用。

目前,部分高校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仍像高中教学一样,以教师课上讲解,学生被动听讲、记笔记的方式为主,教师只重视课程内容的灌输,而忽略了对学生主观能力的培养。单一、重复的教学方式,易使学生对课堂产生厌倦心理,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世界近代史教学与中国近代史等相关学科断层。

部分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师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课本上的内容,而忽略了与本时代历史事件相关连的中国近代史的讲解,与相关历史知识断层的问题,使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在分析历史事件时,仅将之作为一件独立的事件来看待,缺乏连续性、全面性的思考,使历史事件、人物分析相对片面。

二、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改革初探。

(一)教学内容与形式多样,课堂重视学生参与度。

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不仅以教授知识为中心,更重要的还是要重视对学生查阅史实、分析史实的能力培养为主,因此,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注意将课堂多放给学生,通过布置资料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要学习的历史时期的全部史实,由学生向学生讲解的方式,达到学生间相互学习的目的,这也是对学生查找资料、分析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工具选择的多样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图册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历史图册可以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画展示,向学生讲解相关历史。在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历史图册向学生展示所要讲解的历史史实的脉络,引导学生清晰地了解当时世界各国、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面貌,与此同时也可与中国近代史相联系,使学生能够建立全面性、系统的历史观。

近几年,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得到不断的应用,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影像资料的展示,向学生展示更为真实的世界历史,有利于学生记忆。如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课程学习中,我们通过播放关于二战史实的资料影片,配合教师前期的讲解,加深学生对二战的认识,同时向学生布置作业,指导学生通过到图书馆自行查找资料,分析二战对当今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远影响,许多学生在分析这个问题时,甚至提出了如果没有发生二战,当今世界的社会、经济、文化又将如何的反思。

(三)介绍学术界相关研究信息与成果,让学生自行分析。

通过向学生介绍世界近代史当前的相关研究信息与学术成果,丰富教学内容、深化历史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对这些学术信息与成果进行质疑,发表不同观点,教师也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告知学生,通过抛砖引玉的形式,由学生向这些学术信息与成果提出问题,通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是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在此教师应注意对学术信息与成果进行合理筛选,选择适宜学生理解的问题。

总之,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可通过改革教学形式、应用多种教学工具,通过对现有的学术信息与成果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科研的能力,从而从真正意义上提高教学质量,使世界近代史课程真正达到其教学目的。

热门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图(案例15篇)篇五

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拥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然而在其漫长的历史中,始终与之伴随的却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制度。在专制统治下,广大民众始终局限在有限的土地里,过着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而在历代统治者的眼里,华夏大地更是天朝上国,无需与外夷通联。到了十九世纪中后期,也就是统治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的后期,这种封闭性与落后性更加突出。与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时的世界正在飞速发展,特别是在欧洲,自工业革命之后,经济发展的速度已经超越了以往任何时期。先进的技术和现代文明,不仅给欧洲民众带来了生活上的改善,而且还给欧洲民众带来了民主和自由。

随着资本主义如雨后春笋般的迅猛发展,欧洲大陆已经远远满足不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所以,西方列强将目光不约而同的投到了一个地方:那个曾经被马可波罗称之为遍地是黄金的古老东方国度-中国。通商请求屡遭清政府拒绝的情况下,西方列强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此时的中国,由于统治者长期以来坚持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已与世界特别是欧洲有相当之大的差距。与西方列强的几次战争,中国均已失败而告终;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已经成为当时对清政府最形象的描述。与战争失败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致使中国成为了长达一个世纪之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面对着亡国的危机,一些爱国之士,纷纷献言献策,想要变法图存,拯救这个危亡的国家。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的公车上书。康有为在奏折《上清帝第六书》中明确反对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极力请求维新变革,富强国家。

在这封奏折中,康有为列举了世界各国兴亡盛衰的原因和教训,充分说明了变法的重要性,敦促光绪皇帝痛下决心,尽快确定国家的基本方针和前进方向。康有为提出了四项解决办法:(1)下诏鼓天下之气;(2)迁都定天下之本;(3)练兵强天下之势;(4)变法成天下之治。康有为指出前三项还只是权益应敌之策,只有第四项才是立国自强的根本大计。他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总结,提出了变法的三条纲领,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开制度局,试图以此作为指导全国变法的中枢机构。排除守旧派官吏的干扰和抵制,发现并选拔天下的维新人才,使新政得以顺利推行,以此达到国富民强。

然而康有为所倡导的戊戌变法仅仅维持了百天就失败了。究其原因除了有慈禧太后等守旧派的大力阻扰外,其本身的可实用性及实际影响也是有限的。

首先,人民群众至始至终都没有参与到这场政治变革中。无数的历史经验证明了: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他们在充当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的角色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康有为及其变法者却没有注意到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因康有为幼年时经历过太平天国革命,懂得农民起来造反有多大的威力。所以从变法的一开始他们就站在害怕和反对革命的立场上,不敢设想通过人民革命来推翻封建统治,只是希望帝国主义、封建统治阶级能够向资产阶级让一点步,吸收他们参加政权,实现资产阶级专政。出于此原因,康有为在变法开始时就实行自上而下的模式:一方面自然是鉴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另一方面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希望他能够以身作则,带头变革,从而达到全国的改变;再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面则是鉴于下层人民群众起来造反的危机。出于以上种种对人民加以防范的动机,其影响力也不可能深入群众,从而使革命失去了最有力的依靠。

其次,资产阶级改良派具有软弱性,妥协性。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个初步的发展,这是这场运动的经济基础。但是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阶级力量相当弱小,不具备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变革的基本条件。

资产阶级由于其历史的局限性,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认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国家,本国封建主义会应允,西方列强会赞成。康有为等人认为只要说服了光绪皇帝,便可以自上而下的改革,维新变法就可以大获成功。但它们却放过了最主要的敌人,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一大批守旧官员,他们是利益既得者,改革会让他们失去好处,所以他们是改革的一大障碍。再有,就是在华的西方列强,他们也不愿看到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强盛起来,所以千方百计的要阻止中国进行改良变革。因此,维新派对内不敢和封建主义决裂,对外不敢同帝国主义进行正面斗争,幻想以妥协和退让来得到本国封建主义、外国资本主义的同情与支持。资产阶级的如此妥协,改良实难继续下去,结果却被中外反对势力所绞杀。

再次,维新派的影响有限。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鉴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亡我之心日盛。维新派打出了救亡图存的大旗,以唤起群众的爱国热情。但由于维新派自身的缺陷,认识上的不足,严重的脱离群众。所以,维新派所能影响的基本人群只是对当时政治现状不满,朦胧地要求新出路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化的地主绅士。

维新派通过强学会、保国会、南学会等把这些人员组织起来,并把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变法主张灌输到这些绅士中间去,希望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他们的主张一度得到某些当政的官僚支持。例如强学会成立时,帝师翁同龢、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新建陆军督办袁世凯等清朝大员纷纷捐款资助,并列名于会籍,使强学会一时间名声四起。但这并不代表所有入会的人都真正支持变法,如张之洞是想拉拢康、梁,借他们的名望,壮大自己的实力。而当他发现维新派的言论主张超出了他所能接受的范围时,他不但领导了反对维新派的论战,而且还破坏了维新派的舆论机关。袁世凯起初也是维新变法的积极支持者,谭嗣同曾一度只身前往袁世凯的寓所,托以出兵重任,说服其举兵起誓。但是,袁世凯是个两面派,他看到慈禧的势力远远超过光绪皇帝,决定投靠后者。他随即向荣禄告密,出卖了光绪皇帝和维新派。随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守旧派官员,发动了宫廷政变,囚禁了光绪皇帝,大肆捕杀维新党人。

光绪皇帝虽然支持变法,但也不能算是维新派的皇帝。光绪皇帝只是把维新派当洋务派的后起之秀来使用。在同慈禧太后的争权过程中,光绪皇帝把维新派引以为援,企图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取得权力,这样的历史现象是很常见的。这些人都不能说是真正的维新派。

综上所述,戊戌变法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虽然冲破了封建守旧主义迂腐沉闷的空气,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它毕竟只是在资产阶级化的和企图资产阶级化的知识分子中引起了波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政治改革。其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经济基础,再加上领导这场改革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所以这场改革的失败也在情理之中。维新派遭到残酷镇压后,随着社会阶级斗争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旗帜越来越褪色,终在历史的长河中淹没,不难看出戊戌变法的实际影响是极其有限的。

热门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图(案例15篇)篇六

《中国近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如何把“80后”大学生的思想带回到近代,让他们从历史中有所感悟,接受先进思想,激发爱国之情,成了任课教师肩上的重任。

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我更加深刻了认识了中国近代的这段血写的屈辱和抗争史。这是一段有关民主生死存亡的整容抗争岁月,无数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中华民族的自强和复兴做出了艰辛的努力和巨大的牺牲,我们应该牢记历史,牢记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我也明白了今天幸福生活得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珍惜历史的人民的选择。关于建党90周年:

首先,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中国要独立和自强就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和历史的必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选择的符合国情的唯一正确道路,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唯一正确道路。

从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人民进行了近80年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其中包括太平天国革命、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维新等,这些斗争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统治,但最终都失败了。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辛亥革命没有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进行到底,最终以同旧势力妥协而告终。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给人们以重要的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革命取得最终胜利,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必须有新的阶级领导和新的思想指导。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迅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来考察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两者走向结合的初步实践,表明建立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已经具备,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他与以往任何政党不同,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表示自己是中国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也是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代表。他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并且把被外国列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由此可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选择了共产党的领导,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道路是中国的必然出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与其历史发展走向密切相关的,都有其历史决定性。

如今拥有中国共产党已经拥有7000多万名党员的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了适应新的时代要求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来,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问题上来。

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和战略高度,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鲜明地提出来,自觉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与时俱进的先进的政党。

由此可见,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无论是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建立西方式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努力,都无法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对近代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都没有结合中国国情,因为近代对中国出路的探索都是想把中国发展成为英国式的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而没有考虑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走不通资本主义路线的,所以注定要失败。

在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个时期,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外过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后来又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农民仍然是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主力,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新的社会力量发展了起来;而工人阶级则代替资产阶级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历史经验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绝大多数人,经过实践的教育,确认了中国共产党关于通过建立人民共和国、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主张的确定性;认识到只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有效地发挥积极作用,才有光明的前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这种崭新的政党制度的确立,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意愿。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曲折的斗争,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上完成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从而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创建,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这就为中国人民集中力量进行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历史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下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

通过学习中国近代仁人志士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我深刻地了解了国情,坚定了信念: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了国家富强做出了不朽的牺牲,使我深感肩负的重任。当代社会要求我们有开阔的眼界和博大的胸襟,又要求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迷惘,不惶惑。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便是这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相信年轻的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通过不断完善自己,一定能能够肩负起历史赋予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当磨洗认前朝。”这一首咏史诗,或许很多人在谈到中国近代史的时候都会用一杜牧的这首《赤壁》来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感慨。也不免俗的套用一下,让它带领我们看看近代中国翻天覆地的时光。

运动的热情点燃了星星之火——中国共产党人的诞生。这燎原之火点燃了华夏大地的热情和生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之下,风雨飘摇了许久的中国人终于看到了希望的光芒,在经过了艰苦卓越的抗战以及各种各样的考验之后,中国共产党人终于带领了中国走上了一条光明的道路。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终于在经历了这段屈辱的近代历史后可以抬头挺胸的向前迈进了。

对于近代史,我没有太深刻的见解,但是对于近代史的前半部分特别的有感触,每每读到这段时间的历史都会令我扼腕痛惜,沉浸于纷繁复杂的心情中去。

热门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图(案例15篇)篇七

考察历史人物:毛*东毛*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创立者。从1949年到1976想。毛*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被尊称为毛*席。毛*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关键词:早期发展马克思主义毛*东早期的政治思想。

毛*东从小就有一种不屈的反抗精神,从《毛*东自传》可以看到,不服父亲管教的他甚至又一次以离家出走来表达自己的不满,随后父亲的态度也有所缓和,这次出走也让他尝到了反抗的甜头;但更为重要的是在他的脑子里埋下了了一种思想,一种不屈不挠的品质,可以说这为他日后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埋下了伏笔。幼年的毛*东还有另外一个思想特点,那就是他同情贫苦农民,虽然这也受到父亲的反对,但对已尝到些许甜头的他几乎不起任何作用,对农民的关心可以说为他日后对农民革命问题的研究打下了一定的思想上的感性基础。

但青年时代毛*东的思想并不是也不可能是健全的,他最初崇拜资产阶级改良领导人康有为和梁启超,随后便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人孙中山,继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陈独秀和胡适与党的早期缔造者李大钊,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青年时代毛*东的思想还是有着一定的可塑性,而且还有选择性的接受他人的主张;不过随着思想的成熟以及对马克思理论的学习,他逐渐成为一位忠实的马克思主义者,并沿着这个思想之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也标志着毛*东思想的成熟。

从毛*东发表的第一篇正式的政治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开始,他便以自己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眼光来表达对中国这个自古以来最庞大的群体的特殊的关注。文中,毛*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实际现状,综合分析了中国现存的各阶级特点,论述了“谁是我们的朋友和敌人”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团结农民的主张。这在当时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机会主义都忘记农民的背景下是很有必要的,也反映出他远见卓识的眼光以及独到而重要的思想。次月,在经过三十二天的实地考察后,毛*东发表了专门针对农民运动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直接将农民作为对象,足见他对农民的关心和重视。文中,毛*东热情赞扬农民运动为“四十年乃至几千年未曾成就过的奇勋”,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若否认他们,便是否认革命”,并描述了农民在农民协会领导下做的十四件大事。这些不仅科学地分析了农民各阶层,成功地预见农民运动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作用,而且进一步印证了毛*东的思想的正确性和实用性。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基于对农民的研究。

《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的发表标志这毛*东对农民问题的研究又上升了一个水平,文章开篇便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便被提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他也更深层次的讨论了革命与农民之间的密切关系。

毛*东在发表政治文章的初期便表现出对农民的极大关注,这并不是偶然,而是中国现状的真实写照与他结合中国实际国情灵活运用马克思原理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也反映出中国国情与农民的重要关系,这不仅在八十余年前是这样,在今天更是这样。农民始终是中国最庞大群体(至少到目前还是这样),关注中国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关注农民问题,而这也促成了毛*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毛*东在发表对农民的紧密关注后,随着国*党对共产党的迫害加剧,便开始了下一轮的思考:党的未来究竟该往哪个方向走?《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发表提供了初步答案——“工农武装割据”,文章指出“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更不能造成长期的和日益发展的割据局面”,在主要研究农民问题后,他又将工农问题同武装割据联系起来,开启了又一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创举,这个大胆的创新不仅给党指明了方向,而且挽救了濒临绝境的中国革命,并为毛*东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而在他的另外一篇思想经典《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毛*东理性的提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审时度势地提出在农村建立红色根据地以及游击的战术。这可以说是将他对农民的关注和战速思想完美的结合起来,从此中国革命便从本质上焕然一新。

毛*东并非天生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他曾经是一个具有自由主义倾向改良主义者。这一点不难从他创办的《湘江评论》的“创刊宣言”中看出:自‘文艺复兴,思想解放,人类应如何生活?’成了一个绝大的问题。从这一问题加以研究,就得了‘应该那样生活’‘不应该这样生活’的结论。

一些学者倡之,大多民众和之,就成功或将要成功许多方面的改革。经过实践探索,毛*东彻底告别了杜威和胡适的自由主义和改良主义,从思想和行动上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的过渡。

由此可见,毛*东思想既是实用的,又是超前的;既是马克思理论的,又是与中国实际的完美结合;既是个人的,又是全中国的。他在发展思想是所用的方法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去借鉴,尤其是实地考察和实事求是。更值得学习的还是那种创新精神,马克思理论虽然不是毛*东首创,但他通过学习和研究,结合具体国情,发展出毛*东思想,是使中国革命为之一新,并最终挽救了革命。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乃革命发展之本!

参考文献:

《毛*东传》,(美)特里尔著,2006;。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东,1925;。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东,1928;。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东,1930。

热门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图(案例15篇)篇八

你们好!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七一建党节,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各位优秀的党员汇聚一团,庆祝中国共产党97周岁的生日。

首先,我谨代表向各位劳动在各条战线上的共产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同时也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各个单位和优秀个人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回忆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了97年的光辉历程,在这97年的风风雨雨中,我们经受住了来自外来世界的考验,维护了祖国的和平和主权。在这97年的人事变动中,我们坚持着最初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联合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家园!这是坎坷的92年,这也是辉煌的97年!

随着十九大的召开和“中国梦”的提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途中又增加了两盏明亮的指引航灯。我们的计划要有大局观,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的工作要更加细化,让各行各业各司其职,各处的成就拧成一股绳,这样才能更快实现“中国梦”,并使之更加牢固。

在这里,我回顾这一年来我们的工作,感觉既欣慰又惭愧。

首先,一年来,党委带领着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xx”重要思想和党的“大”精神,在“中国梦”蓝图的指引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使全镇各族人民思想认识得到了统一和提高,极大地推动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农村经济的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发展了一批有觉悟、有潜质的年轻党员,为我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强了我党的生命力和生机。

其次,市党委在抓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同时,也绝没有放松基层组织的建设。

我们不仅坚持以党建目标管理为龙头,带领着农牧民全面奔小康,而且以村级党支部“五好建设”为基础,狠抓落实,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双带”作用和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让我党的战斗力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再次,市党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团结和带领全镇各族人民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抗震捐款、实施“两基”工程,扶贫帮困,使农牧民的人均纯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各族人民的民族团结意识显著增强,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不过,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要实现“中国梦”是不能一蹴而就的,我们还面临着更加严峻的任务和重要的责任。为此,我特别点出这样几个建议,希望能与诸位共勉:

第一,进一步加深对党的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全面了解十九大思想和精髓,发挥榜样的作用。

作为党员一定要自律自戒,做人民群众的表率,一定要以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学在前面,用在前面。

第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同务实肯干的作风相结合。

远大的目标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才能实现,因此,我在此希望同志们能够保持住现有的成绩,在此基础上对自己做出更高的要求,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不遗余力。

第三,做好群众工作,执政为民。

无论想问题办事情,都心系群众,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指导个人行为的标准。同时,我们要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意见,彼此促进,为建设更好的城市而努力!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热门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图(案例15篇)篇九

摘要:高等院校中国近代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学用书。推进中国近代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打破现行传统教材单一的局面,编写与出版与教材相配套的系列用书势在必行。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教材改革;系列用书;培养创新思维。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并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近些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高等院校历史专业的中国近代史教学(1840―1919年,即中国近代史前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但我们在看到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还应看到它存在不足的另一面,即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所存在的实质性问题,长期以来,未能引起有关部门的真正注意,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中国近代史教材改革,未有实质性进展,许多新的学术方法和研究成果未能融入教材。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虽然出版了许多不同版本的中国近代史教材,这些教材虽然编著者不同,出版社不同,但这些教材的体例、内容、所引文献资料、所持学术观点等,基本皆为同一模式,均未能从传统史学观念的框框中超脱出来,真可谓众人一面。教学实践已经充分地告诉了人们,以传统史学观念为指导所编写的中国近代史教材,现在已经不能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形势需要。为了更好地贯彻与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战略目标,全面提高历史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对此,笔者认为,要提高我国高等院校中国近代史教学的质量,努力发挥中国近代史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的功能作用,必须对现行的中国近代史教材进行改革。否则,中国近代史的教学方法就不会有实质性的改进,教学质量也不会得到显著的提高,学生们的理论水平和创新思维也不可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是教学的根本之所在。由于我国目前未对中国近代史教材进行实质性的改革,这是导致中国近代史教学方法陈旧的最根本原因。教学实践说明,中国近代史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内容的创新,之所以举步维艰,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没有从中国近代史教材上去对其进行改革的结果。与高中的中国近代史教材相比,高等院校的中国近代史教材的老化程度极其明显。

这正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曾经指出的那样:“我们的大学和中学还存在许多几十年如一日的‘爷爷的教材’,这明显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也落后于国内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和科学技术发展形势。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中国教育落后的最重要部分。”可见,要使中国近代史的教学适应于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对中国近代史教材体例、内容、所引资料、所持学术观点等方面的改革,已成为当前中国近代史教学创新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然而在距瞿振元先生提出教材落后的意见十余年后,高校中国近现代史教材改革却依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由于历史专业的大学生(包括有关开设中国近代史课程的文科学生)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都已学过中国近代史的知识,并对其中的有些史实和内容背的“滚瓜烂熟”。又由于高校的中国近代史教材,其中相当部分的基本知识和观点等内容与高中阶段所学的一样,因此,大学生们对这种“炒冷饭”的现象也极不满意。高中阶段,学生们为了高考去被动地死记硬背中国近代史,大学阶段,学生们为了中国近代史课程的过关,仍然要死记有关的内容。

这种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的被动教学方法,至今也未得到根本的改变。但随着大学生们知识面的不断扩大和理论程度的不断提高,他们迫切需要教师改变中国近代史教材中的陈旧内容,要求教师讲授新的史学观点、新的史料和介绍新的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方法等。因此,要满足学生们更新知识的正常要求,仅靠教师在课堂上所作的点滴介绍,是远远不够的。要适应学生们的强烈求知欲望,我们必须改变目前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使用“单打一”教材的局面。即我国有关的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地去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等编写和出版有创新内容的中国近代史教材外,还需要编写和出版与中国近代史教材相配套的系列用书。

笔者认为,系列用书应包括一份指导学生们学习中国近代史教材的大纲和编写教材的说明书,让学生们从中了解到,编写中国近代史教材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其中包括编者们筛选史料和观点的标准和原则,编者是如何处理编写中的重难点等,对这些内容的说明,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去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有关问题,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这些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们明白编写中国近代史教材的一整套构思,及其编写手法,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们学习到这些构思和方法,这对学生们智力的发展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还应编写一份供学生们阅读的参考书目,在这份参考书目中,必须注明书籍的作者、出版社地点及名称、出版时间及著作的内容提要等。由于种种原因,因此,历史系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狭窄,史学信息不灵,在中国近代史领域里有哪些应该读的著名书籍,学生们则很少知道。这当然不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史学理论水平和拓展专业知识面。要改变这种局面,向学生们提供一定的参考书目,就显得十分必要。

譬如在参考书目中列出由苏双碧主编,山东齐鲁出版社1985年出版发行的《建国以来中国近代史若干问题讨论举要》一书,这样,学生们就能根据参考书目中提供的线索,去借阅该书。通过阅读,学生们就会从书中清楚地了解到建国后的30余年中,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者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北洋军阀统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情况,从而使学生们基本上可以了解到中国近代历史的复杂本相。这无论是对学生们进一步深入地学习中国近代史,还是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等,都是大有益处的。有了中国近代史的参考书目,学生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有的放矢地查找自己所需的书籍,从而减少了学习中的盲目性,节省了有限的学习时间。

热门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图(案例15篇)篇十

(1)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从鸦片战争的惨痛教训中,认识到必须冲破闭关自守的牢笼,改变盲目排外的态度,向西方国家学习,以实现富国强兵。他受林则徐之托,编成《海国图志》。在《海国图志序言》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知识,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2)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在洪秀全直接指导下颁布的。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各方面的政纲,集中体现了他对社会改革的思想。在土地制度方面,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土地公有,均天下田地给农民耕种,并制定了颇为详尽的分田方案。其目的就是实现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

(3)资政新篇:1859年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提出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它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思想文化上建议设立新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陋习,提倡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外交上,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但严禁鸦片输入。《资政新篇》是中国第一个系统的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它虽然得到天王的赞赏,但因缺少施行的多种其他条件而未实行。

(4)百日维新:在维新派的推动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终于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正式宣布变法。从正式宣布变法开始,到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止,共计103天,故称“百日维新”,也被称为戊戌变法。这是维新运动的高潮和集中表现。在此期间,根据维新派的建议,光绪颁发了数十道推行新政的诏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和军事、文教等各个方面。

(5)清末新政:清朝末年,列强大举入侵,面对列强的政治压力,要求清政府迅速改变当前的无/17能状态。当时的清政府和军队已经无法应付当时的政治局势,财政上也出现了严重的亏空,这使清朝统治者感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已经开始动摇。因此,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成为统治者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于是,1901年,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新政”。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用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上谕,命大臣就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等问题详细议奏。4月21日,又下令成立了以庆亲王奕劻为首的“督办政务处”,作为筹划推行“新政”的专门机构,任李鸿章、荣禄等为政务大臣总揽一切“新政”事宜。1901年到1905年,清政府连续颁布了一系列“新政”上谕。

(6)保路风潮: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与四国银行团订立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借“国有”名义把铁路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同时借此“劫夺”商股。这激起了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的保路风潮,其中以四川为最烈。清政府在铁路权问题上采取的政策,进一步激起了民众的愤慨和反抗,保路风潮使人民感到反侵略的迫切性,并加深了对清政府卖国政策的憎恨,加速了革命的爆发。

晚联合发动。驻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军一夜之间就占领武昌,取得起义的胜利。武昌起义吹响了辛亥革命的号角,腐朽的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随之覆灭。

(9)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17动。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和白话文,反对封建旧文学和文言文。初期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解放思想的启蒙运动,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在客观上准备了思想条件,但是,它并未超出旧民主主义的范畴,没有给中国人民指出彻底解放的道路。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10)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这次运动表明,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工人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三种类型:

1、首先,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除李大钊以外,就是陈独秀。

2、其次,就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其代表为毛泽东等。

3、再次,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其代表为董必武等。

二、简答题/17(1)鸦片战争为什么是近代史的起点。

答: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是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

答: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很软弱,发展很缓慢,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3)洋务事业兴办的企业有哪一些。

答:

第一,近代企业:

a、军用企业(官办):

1、1865年曾国藩支持、李鸿章筹办的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李鸿。

章在南京设立的金陵机器局。

b、民用企业:少数采用官办或官商,多数采用官督商办的方式。其中。

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

第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第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兴办近代工业、训练新军,需要懂得西方先进技术的专业人才。为此,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堂。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30多年间,创办新式学堂30多所。主要有三种:一为翻译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主要培养翻译人才;一为工艺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专门人才;一为军事学堂,如船政学堂等,培养新式海军人才。在创办新式学堂的同时,还先后派遣赴美幼童及官费赴欧留学生200多人。

(4)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的原因。

答:失败的原因:

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

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历史的作用: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给中国带来新的知识(引进自然学科和官派留学生)。

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5)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答: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2、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

义/17。

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4、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主观上,维新自身的局限性也是这场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具体在局限性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3、惧怕人民群众。

(6)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

答:“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大主义。

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17民权主义: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就是孙中山说的政治革命。

民生主义: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说的社会革命。孙中山主张核定全国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地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国家还可以按原定地价收买地主的土地。

(7)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势力乱了政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的阀门。

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8)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原因:

a、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b、从主观方面上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

误。/17主要是:

1、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在理论上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在行动上不愿也不敢正面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推翻封建势力。在思想上识别不清真正的朋友和真正的敌人。

2、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

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

心。

教训:

1、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国的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

胜利。

2、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3、中国革命不能依靠少数人,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起来革命,革命才会胜利。

4、推翻任何制度或者都要先充份准备,要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答:大革命是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进行的,在这场革命中,中国共产党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大革命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政治口号下进行的,而提出这个。

共产党正是国共合作的倡导者和统一战线的组织者。

第三,大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空前广泛儿深刻的群众运动,而中国共产党正。

第四,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革命战争,共产党人不仅帮助和推动了国民革。

命军的建立,而且在军队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积极提高国民革命的素质,增强他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共产党员在战争中更是身先士卒,骑着先锋作用和表率作用。此外,共产党人还是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配合正规军作战,而上海工人的起义武装更是充当了解放上海的主力。

(10)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与教训。

答:

一,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实施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方针,实现了对抗日战争的正确指导。

二,中国共产党开辟抗日根据地和领导游击战争确立了正确的战争方针。

(12)怎么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执行路线以及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答:

期的战略防御阶段。

3,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在抗战个阶段中表现不同,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同。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政府积极抗战,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战中起了重要作用。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其实行片面抗战,制造反共摩擦,在抗战中的地位、作用明显下降。在战略反攻阶段,其虽坚持抗战,但对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作用十分有限。

(13)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意义。

原因:

第四,中欧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

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意义:

精神。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

界和平的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14)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17答:原因: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基本经验: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15)遵义会议解决的问题。

答:

1、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2、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

3、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

(16)资本——帝国对中国军事侵略有那些。

答: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2、侵略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17)资本——帝国对中国政治控制的方式有那些?

答:

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扶植、收买代理人。

(18)资本——帝国对中国的经济掠夺的方式有那些?/17答:

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4、操控中国的经济命脉。

(19)资本——帝国对中国的文化渗透的方式有那些?

答:

1、披着宗教外衣,进行着侵略活动。

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20)新文化运动历史作用与局限性。

答:局限性:

1、认为离开对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根本改造,仅仅依靠在思想文化领。

域内的斗争,就可以根本改造国民性。

2、没有揭示孔学的社会根源并进而指出改造中国现存社会制度的必要性。

3、有对工农群众的痛苦表示真切的同情,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4、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着形式主义的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

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

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

答:

历史特点:

合./17爆发过程:

1、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首先,是新的社会的力量的成长、壮大。

3、其次,是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4、再次,是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22)二战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出现了那些重要的新情况?

答:

1、在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中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战胜国英法也被严重削弱;美国则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2、苏联经过战争考验成为足以与美国抗衡的世界环强国。欧洲东部,中南部和亚洲东部东南部出现一系列由工人阶级政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冲破一国范围在多国赢得胜利。

3、占世界陆地面积2/3,人中3/4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南太平洋地区,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许多原殖民地,附属国争得了或正在争取政治上的独立,殖民主义体系急剧瓦解。在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影响显著增长,工人运动有新的发展。

(23)/17。

热门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图(案例15篇)篇十一

摘要:孙中山的思想和业绩是中国近代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在处理国内民族问题时,孙中山和谐思想正是基于对中国社会不和谐的原因而形成的。他赞成“五族共和”,反对民族歧视,主张各民族和谐共处,促进各民族发展,不仅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统一的自觉认同意识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也是构建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重要思想基础和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参照标准,同时是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孙中山;民族和谐;和谐社会。

翻开历史,不难发现人类古往今来所有世俗的、宗教的思想学说,以和谐理念为其终极与归宿,以和谐社会蓝图为目标和旗帜,号召人们为之实现而努力奋斗。回顾并总结孙中山的民族和谐思想,对于21世纪如何对待民族和谐问题无疑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一)形成的背景。

孙中山民族和谐思想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大动荡的年代。在此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孙中山之所以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1]正是孙中山对社会的不和谐认识基础上提出的。这不和谐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在政治方面,孙中山痛感“中国现行政治,可以概括之曰:无论为朝廷之事,为国民之事,甚至为地方之事,百姓均无发言或与闻之权。”[2]第二,在经济方面,针对因中国的生产力落后、区域经济不协调、经济结构畸形、经济秩序混乱等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而造成的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障碍,孙中山提出建立生产发达、区域协调、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的和谐经济。第三,在文化方面,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形成冲突,多元文化和各民族的精神文化存在现实差异。不同的人文及文化背景,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不同的行为方式,都需要创新文化和主流价值观进行对话、融会、整合与引导。最后,在个人经历方面,与孙中山的民族和谐思想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孙中山学习中国经史,不但对孔孟的忠恕之道和仁义思想情有独钟,而且完全继承了孔子所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早年在海外学习、流亡,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崇尚西方民主。他为了民族和谐,一生为之奋斗。

(二)孙中山的民族和谐思想的发展过程。

1894年11月,孙中山成立资产阶级早期的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要“驱逐鞑虏,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中指出,“这样看来,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3]他明确地提出要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就必须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但这一时期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还是处在狭隘的排满状态。1905年同盟会成立,同盟会的章程中规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4]为盟会的政治纲领,同盟会成立以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思想已经渐为人知、深入人心,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这个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三民主义,后来统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则是孙中山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纲领和原则。“满洲以一民族宰割于上”的民族压迫制度,实现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完成祖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实现“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5]。由狭隘的革命的民族主义变成民族同化的民族主义。

新三民主义时期,孙中山的民族观产生了新飞跃,在反帝为首要任务和民族自决原则上,同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基本上达成一致,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孙中山先生高举起民族主义的大旗,从“民族自治”到“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1]。为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为克服民族自卑感、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孙中山的和谐社会思想依据中国国情而形成并不断发展的,并经常将其作为论证和谐社会的依据。

(一)政治领域。

政治领域分别体现在政党和政权方面:第一,政党问题。孙中山不仅领导资产阶级为代表的人民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仿效了西方政治,他指出“要知文明各国不能仅有一政党,若仅有一政党,仍是专制政体,政治不能有进步。吾国帝皇亦有圣明之主,而吾国政治无进步者,独裁之弊也……要皆为利国福民者也”[6]“夫法久必弊,施行者终有不适之时,学勤益精,研求者自有特优之点”[6]。力图把政党政治引入到中国的轨道,推进了中国资产阶级的政治现代化进程,以促政治日日向上。第二,政权问题。孙中山抨击了其黑暗现状,专制政体的种种弊端。他对民国的政治蓝图作了精心规划,高举“废除专制,实行共和”的大旗。通过权力的分解、制约而达到社会和谐,是其核心部分。

(二)文化领域。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很早就具有了“和谐”的意识。道家宣扬的“天人合一”说是其最高理想境界,古代人们向往和追求友善、和睦相处、平等对待,社会财产为公共所有,孙中山先生“天下大同”的社会,对以后国家政治生活和民族性格的形成,均有广泛的影响。与我们今天所倡导建设的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民族共和下,在这个意义上,“民族共和”类似于现代人们所说的文化(宗教信仰)多元主义体制,就是说,在同一个体制下,各种文化和宗教和平共处。文化多元主义的本质不是让各种文化的载体居住在特定的空间,而是在同一空间里,各种民族或者族群共同生活和互动。各民族之间的日常互动会发展出一系列的行为规范,有助于和谐状态的达成。因此,继承发扬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应当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国家有机结合起来。

(一)正确理解孙中山的民族和谐的内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民族自治”到“中华民族为统一体”等这些民族和谐思想。孙中山先生提倡的“民族必须独立”、“祖国必须统一”、“天下为公”等思想文化,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文化层面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对孙中山文化思想在新时代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

(二)民族和谐的内涵是构建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重要思想基础。

民国建立以后,孙中山更是重视一个和平的环境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多次呼吁各方力量“以和平方法促成统一”,表示自己一定要尽心竭力,实现敦促和平统一,并倡导南北议和,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但是,恰在祖国大陆迅速崛起的时候,在海峡对岸“台独”势力最为猖獗的时候,“台独”不但不承认自己是中华民族,甚至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我们必须从正反两面提醒中国人。在对待“台独”的态度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从构建和谐世界的大视野出发,本着两岸的互赢共生,用和平的手段,极大地改进了两岸关系的生态。对等、对话、对流,代替或部分代替了对立、对抗、对垒。因此,孙中山的民族和谐思想,是构建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重要思想基础。

(三)民族和谐思想是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参照标准。

孙中山在就职演说中庄严宣告:“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则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7]民国成立,他强化民族和谐,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这对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提供了借鉴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我国少数民族、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以雄辩的事实印证着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主旨:在统一的中华民族大家庭里,进行多民族间的多维交流与对话、健全民族和谐的制度保障,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观念将有助于我们实现民族和谐,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中国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民族政策对民族和谐发展的促进作用。

考虑民族问题的同时,不能无视宗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7]。这对中国共产党处理宗教问题提供了借鉴意义。1957年1月,周恩来同__在印度新德里谈话时明确表示:“我们欢迎发展宗教联系,不但和印度,而且和东南亚各佛教国家均要发展这种联系。但是,我们反对那种以宗教为外衣而以政治为内容的活动。……如借宗教名义向我们进行颠覆活动,那我们就要坚决反对。”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再一次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民族和谐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前进方向,继承“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确立牢固的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是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思想基础。孙中山崇尚以人为本,重视人生价值,倡导自由、平等和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下大同”、“中华民族和谐统一”等文化思想传承了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与智慧文明,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一种不断地丰富发展、兼容的文化集合。它的内在含义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先进理论有着众多不谋而合之处,是以科学理性精神、人文价值精神为支撑的现代文化精神主流,是社会主义和谐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孙中山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75.

[5]孙中山.建国方略之一:孙文学说——行易知难[c]//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87..

[6]孟庆鹏.孙中山文集(上)[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

热门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图(案例15篇)篇十二

摘要:辛亥革命中一些接受西方思想的妇女开展了参政活动,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运动最终归于沉寂,但是参政运动的开展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分析了辛亥革命时期妇女参政运动兴起的原因,对妇女参政的活动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妇女参政运动归于沉寂的原因,从而可以更好的了解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参政运动。

关键词:辛亥革命;妇女;参政运动。

辛亥革命时期妇女参政运动的开展从民族发展以及自身解放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妇女也要参政”的口号,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拉开了妇女参政的大幕,从此女性为了自身的合法权利走上了顽强拼搏和充满坎坷的抗争之路。

(一)革命活动拓展了妇女的眼界。

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比较多,妇女基本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力,辛亥革命的爆发摧毁了在我国延续上千年的封建帝制,明国强调男女平等,女性的地位得到极大的提升,这样就为妇女参政议政工作的开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辛亥革命的爆发促进了思想的传播,很多国外的民主思想传入到国内,促进了国民民主意识的觉醒。

(二)“天赋人权”思想为参政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

妇女参政运动的开展还离不开思想基础,“天赋人权”则是其中的代表。在20世纪初,西方女权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出现了很多女权运动领袖人物,这就为我国女性树立了学习榜样,造成妇女参与到参政活动中。妇女吸收了“天赋人权”思想,同时辛亥革命的爆发为妇女提供了平台,参政运动开展中妇女采用办报刊的方式进行宣传,扩大女子参政的影响力。

(一)外部原因。

辛亥革命妇女虽然参与到政治活动中,但是相对于男性而言,妇女参政的人数比较少。在当时的社会中“男尊女卑”的观念依然存在,即使妇女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但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甚至很多辛亥革命的参与人员也对妇女存在歧视心理,这样就导致妇女参政活动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不仅如此参政的妇女主要为革命参与人员、官员,这些人员理应具有相同的目标。妇女参政运动中受到了抵制,这些人员在面对抵制时采取不同的应对手段,参政妇女之间不够团结,导致参政运动的失利。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妇女参政活动的开展也没有得到社会的支持,请愿活动受到舆论反对。

(二)自身原因。

导致妇女参政运动归于沉寂的原因还包括妇女自身的原因,辛亥革命虽然提升了妇女的地位,但是在当時的社会上妇女的地位仍然比较低,妇女在经济方面不独立,这是重要的原因。妇女在经济上不独立,需要听从男性的指挥,在表达意见时自己的主张不敢轻易的表达出来。其次妇女的素质也比较低,很多妇女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对于政治空有参与热情,但是对于政治的了解比较低,参政的影响力比较小。在参政中不能有效的表达自身的观点,虽然参与到政治活动中,但是效果比较差,这些原因都对参政运动的开展带来了阻碍,最终导致参政运动沉寂下来。

(一)经济独立是参政的基础。

封建时期的妇女在经济上严重的依赖男士,这样就导致妇女受制于人,不能真正参与到参政活动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就说明经济发展对于政治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因此要想使妇女真正的能够参与到政治活动中,需要妇女在经济方面处于独立。经济独立可以使女性拥有自己的选择权,表达自身的观点,反之若女性在经济方面处于依赖的状态,则会处处受制于人,辛亥革命中妇女参政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妇女在经济方面不独立,因此要想妇女真正参与到政治活动中要做到经济独立。

(二)参政运动的开展需要妇女的共同参与。

辛亥革命妇女参政的人员数量比较少,绝大多数的妇女没有参与到政治活动中,同时参政人员之间也没有建立共同的目标,从而导致参政运动的失败。这就说明参政活动的开展需要妇女的共同参与,扩大妇女参政的影响力,在社会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为参政活动的开展奠定一个良好的社会基础。妇女要想参政还需要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准确的表达自身的观念,加快参政活动的开展。参政运动中要广泛的动员群众的力量,让更多的妇女参与进来。

(三)参与革命是妇女获得权利的重要手段。

封建社会下妇女的权利比较少,不能表达自身的观点,发出自己的声音,因此必须开展革命,获得自身的权利。辛亥革命爆发前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此时妇女将自身的权利与国家的利益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参与到辛亥革命中,这样就使得妇女参政运动不断高涨。政治局面比较复杂,资产阶级不能引领革命走向胜利,因此也就不能满足妇女参政的需求。虽然妇女参政运动最后归于平静,但是妇女参政的思想和主张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新中国成立后女性政治权利的获取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辛亥革命时期出现了妇女参政运动,妇女参政运动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然而辛亥革命妇女参政运动最终归于沉寂,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既有外部原因,也有自身原因。妇女参政运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启示,经济独立是参政的基础、参政运动的开展需要妇女的共同参与、参与革命是妇女获得权利的重要手段,可以说辛亥革命时期妇女参政活动的开展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热门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图(案例15篇)篇十三

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拥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然而在其漫长的历史中,始终与之伴随的却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制度。在专制统治下,广大民众始终局限在有限的土地里,过着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而在历代统治者的眼里,华夏大地更是天朝上国,无需与外夷通联。到了十九世纪中后期,也就是统治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的后期,这种封闭性与落后性更加突出。与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时的世界正在飞速发展,特别是在欧洲,自工业革命之后,经济发展的速度已经超越了以往任何时期。先进的技术和现代文明,不仅给欧洲民众带来了生活上的改善,而且还给欧洲民众带来了民主和自由。

随着资本主义如雨后春笋般的迅猛发展,欧洲大陆已经远远满足不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所以,西方列强将目光不约而同的投到了一个地方:那个曾经被马可波罗称之为遍地是黄金的古老东方国度-中国。通商请求屡遭清政府拒绝的情况下,西方列强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此时的中国,由于统治者长期以来坚持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已与世界特别是欧洲有相当之大的差距。与西方列强的几次战争,中国均已失败而告终;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已经成为当时对清政府最形象的描述。与战争失败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致使中国成为了长达一个世纪之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面对着亡国的危机,一些爱国之士,纷纷献言献策,想要变法图存,拯救这个危亡的国家。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的公车上书。康有为在奏折《上清帝第六书》中明确反对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极力请求维新变革,富强国家。

在这封奏折中,康有为列举了世界各国兴亡盛衰的原因和教训,充分说明了变法的重要性,敦促光绪皇帝痛下决心,尽快确定国家的基本方针和前进方向。康有为提出了四项解决办法:(1)下诏鼓天下之气;(2)迁都定天下之本;(3)练兵强天下之势;(4)变法成天下之治。康有为指出前三项还只是权益应敌之策,只有第四项才是立国自强的根本大计。他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总结,提出了变法的三条纲领,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开制度局,试图以此作为指导全国变法的中枢机构。排除守旧派官吏的干扰和抵制,发现并选拔天下的维新人才,使新政得以顺利推行,以此达到国富民强。

然而康有为所倡导的戊戌变法仅仅维持了百天就失败了。究其原因除了有慈禧太后等守旧派的大力阻扰外,其本身的可实用性及实际影响也是有限的。

首先,人民群众至始至终都没有参与到这场政治变革中。无数的历史经验证明了: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他们在充当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的角色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康有为及其变法者却没有注意到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因康有为幼年时经历过太平天国革命,懂得农民起来造反有多大的威力。所以从变法的一开始他们就站在害怕和反对革命的立场上,不敢设想通过人民革命来推翻封建统治,只是希望帝国主义、封建统治阶级能够向资产阶级让一点步,吸收他们参加政权,实现资产阶级专政。出于此原因,康有为在变法开始时就实行自上而下的模式:一方面自然是鉴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另一方面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希望他能够以身作则,带头变革,从而达到全国的改变;再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面则是鉴于下层人民群众起来造反的危机。出于以上种种对人民加以防范的动机,其影响力也不可能深入群众,从而使革命失去了最有力的依靠。

其次,资产阶级改良派具有软弱性,妥协性。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个初步的发展,这是这场运动的经济基础。但是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阶级力量相当弱小,不具备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变革的基本条件。

资产阶级由于其历史的局限性,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认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国家,本国封建主义会应允,西方列强会赞成。康有为等人认为只要说服了光绪皇帝,便可以自上而下的改革,维新变法就可以大获成功。但它们却放过了最主要的敌人,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一大批守旧官员,他们是利益既得者,改革会让他们失去好处,所以他们是改革的一大障碍。再有,就是在华的西方列强,他们也不愿看到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强盛起来,所以千方百计的要阻止中国进行改良变革。因此,维新派对内不敢和封建主义决裂,对外不敢同帝国主义进行正面斗争,幻想以妥协和退让来得到本国封建主义、外国资本主义的同情与支持。资产阶级的如此妥协,改良实难继续下去,结果却被中外反对势力所绞杀。

再次,维新派的影响有限。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鉴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亡我之心日盛。维新派打出了救亡图存的大旗,以唤起群众的爱国热情。但由于维新派自身的缺陷,认识上的不足,严重的脱离群众。所以,维新派所能影响的基本人群只是对当时政治现状不满,朦胧地要求新出路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化的地主绅士。

维新派通过强学会、保国会、南学会等把这些人员组织起来,并把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变法主张灌输到这些绅士中间去,希望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他们的主张一度得到某些当政的官僚支持。例如强学会成立时,帝师翁同龢、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新建陆军督办袁世凯等清朝大员纷纷捐款资助,并列名于会籍,使强学会一时间名声四起。但这并不代表所有入会的人都真正支持变法,如张之洞是想拉拢康、梁,借他们的名望,壮大自己的实力。而当他发现维新派的言论主张超出了他所能接受的范围时,他不但领导了反对维新派的论战,而且还破坏了维新派的舆论机关。袁世凯起初也是维新变法的积极支持者,谭嗣同曾一度只身前往袁世凯的寓所,托以出兵重任,说服其举兵起誓。但是,袁世凯是个两面派,他看到慈禧的势力远远超过光绪皇帝,决定投靠后者。他随即向荣禄告密,出卖了光绪皇帝和维新派。随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守旧派官员,发动了宫廷政变,囚禁了光绪皇帝,大肆捕杀维新党人。

光绪皇帝虽然支持变法,但也不能算是维新派的皇帝。光绪皇帝只是把维新派当洋务派的后起之秀来使用。在同慈禧太后的争权过程中,光绪皇帝把维新派引以为援,企图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取得权力,这样的历史现象是很常见的。这些人都不能说是真正的维新派。

综上所述,戊戌变法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虽然冲破了封建守旧主义迂腐沉闷的空气,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它毕竟只是在资产阶级化的和企图资产阶级化的知识分子中引起了波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政治改革。其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经济基础,再加上领导这场改革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所以这场改革的失败也在情理之中。维新派遭到残酷镇压后,随着社会阶级斗争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旗帜越来越褪色,终在历史的长河中淹没,不难看出戊戌变法的实际影响是极其有限的。

热门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图(案例15篇)篇十四

新乡地处河南北部,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在历史上是传统的北方内陆城镇。晚清时期,新乡与沿海城镇相比受到西方文化冲击较小,社会形态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到了20世纪初,随着京汉、道清两条铁路交会于新乡,使新乡城市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新乡的历史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深深影响到新乡近代建筑的发展,因而对于新乡近代建筑的研究有助于探究新乡近代城市发展和近代建筑史。有鉴于此,笔者结合相关材料,对新乡近代建筑发展过程进行分期研究,总结各发展阶段的特点,探究其发展规律。

近代新乡建筑发展的萌芽期。

(1840年至1900年)。

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在1840年至20世纪初,新乡的当地建筑仍以传统明清建筑为主,建筑材料以传统的土、木、砖、石为主,延续着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体系。但随着西方宗教的日渐传入,新乡出现了一批教堂建筑,其建筑形式多为西式和中西结合式,这也是新乡最早的新式建筑。这些新建筑对新乡建筑面貌的改变并不明显,当时建筑仍以传统民居为主。

這一时期新乡最具代表性传统的民居应为位于今原阳胜利路的夏家民居,宅主是当时阳武县(今属原阳县)最大财主夏家。夏家民居至今仅主院保存完整,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主院是北方民居传统的四合院建筑,有三进院落,房屋74间,皆为硬山顶灰瓦建筑。院落规划整齐,坐西面东,屋顶上有五脊六兽,古朴典雅,浑厚庄重,夏家民居是典型的对称式布局。除夏家民居外,新乡现存的清末民居还有位于凤泉区前郭柳村的宋家民居,位于红旗区北关一带的付家大院、游家大院,以上各处民居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1882年的卫辉南门里天主堂是新乡最早的教堂,意大利神父白玉华于1897年进行扩建。该教堂规模宏大,房屋百余间,为中西结合式建筑。该教堂主殿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中国庑殿顶式的殿身实体,二是仿古罗马柱廊的殿身虚部,这是西方建筑样式第一次出现在新乡。这一时期新乡还有建于1884年的新乡县牧野乡天主教堂,1901年建成的原阳县天主教堂和1902年建成的获嘉县中和镇天主教堂,这些建筑均为中国庑殿顶与古罗马柱廊的结合。虽然这些建筑数量少,但对周围建筑影响较大,模仿者日渐增多。

近代新乡建筑的繁荣期。

(1900年至1937年)。

20世纪初,随着京汉、道清两条铁路通车,新乡成为两条铁路的交会点。交通的便捷拉近了新乡与天津、汉口、武昌等城市的距离,人员和物资的快速流动极大促进了新乡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和新文化的传播。同时,这一时期外国资本大量进入河南,大量外国企业直接在河南投资设厂,进行工矿业生产。在以上因素的推动下,新乡兴建了大量新式建筑,近代建筑类型、技术、材料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中西建筑风格不断得到融合、混存,城市面貌得到很大改变,当地出现了近代建筑的繁荣景象。

一、住宅建筑。

这时新乡的住宅大多是传统形式的延续,依旧保持四合院的样式,但有些住宅采用了新的建筑工艺。在传统住宅中也分化出新式的住宅,这些住宅不仅使用了新材料、新技术,而且在建筑形式及功能上有了明显改变。

徐世昌公馆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住宅,现位于辉县牌坊街,创建于民国初年,为徐世昌在辉县活动期间(1909-1911年)的办公场所,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馆“原有建筑占地十余亩,左中右三穿三进,九院相连,皆为四合院,主院穿厅……青堂瓦舍,朱门丹窗,方砖铺地,回廊相连。”(《辉县文史资料》第9辑)。

新乡北关劳动路上的李家大院是新乡市区规模较大的中西结合式住宅,为民国时期新乡商人李裕达及其三个儿子的私宅,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建筑群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如墀头、梁枋、雀替、如意头、莲花束腰柱础等饰物,又掺杂较多的西方建筑设计手法,如精美线角、雕花、门旁扶壁假柱上的涡卷等。”(《河南近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282页)该建筑使用油毡沥青豆粒砂屋面,为新乡地区最早使用新型防水屋面材料的住宅。

卫辉城内健康路丽湖花园内的王家大楼,建于民国初年,为近代民族实业家王锡彤私宅。大楼为砖木结构,青砖墙基,具有明显的西式建筑风格,是新乡近代住宅建筑的代表作,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家大楼整体为正方形,前面有半月形凉台,四周有双柱走廊。穿过凉台是宽敞的会客厅,客厅东西各有一室相对。绕过影壁有南北走廊,南北走廊和东西走廊成“t”字形,所有房间在“t”字形走廊两边,室室相对,20余间,上下两层基本相仿,上下楼梯均在后部。该建筑样式精巧,美观大方,是独具一格的近代优秀建筑。

二、工业建筑。

新乡的近代工业自20世纪初起步以来,逐渐兴建了一批纺织、面粉、冶铁等工业企业,这些企业的厂房多为单层砖木结构,内部空间宽敞,车间有适宜的生产环境。同时,新乡也出现了多层的厂房和数十米高的烟囱。工业建筑的发展充分说明建筑的发展适应了新的工业生产技术发展的要求。

这期间新乡兴建的大型工业企业,主要有通丰面粉公司和宏豫冶铁公司。通丰面粉公司位于新乡卫河北岸,西临京汉铁路,主要建筑为一栋五层砖木结构制粉楼,砖墙承重,木梁木楼板。木梁板在震动较大的面粉车间可有效地吸收一部分动荷载。宏豫冶铁公司建于1923年,位于新乡市卫河北岸黄岗,东临京汉铁路,是新乡最早且规模最大的一家私人冶铁企业。该工厂建筑布局、房屋结构、造型都依照工业生产所需而设计,其标志性建筑为一座30米高的烟囱,外形修长,粗细得体。宏豫冶铁公司的烟囱与通丰面粉公司的五层制粉楼相互呼应,构成当时新乡卫河北岸的一大景观。

三、公共建筑。

伴随着新乡近代化城镇的发展,医院、文化场所、学校、车站、办公楼等新式公共场所开始出现,展示出近代社会变革中的新乡面貌。始建于1903年的博济惠民医院,旧址位于卫辉市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内,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为西式风格,后于1920年完成扩建,为砖、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主楼为四层内廊式双面病房楼,中厅设楼梯,两侧对称布置,并设有暖气和隔火墙。该建筑集中体现了中西合璧的风格,西洋古典建筑的砖石结构再加上传统样式的屋顶,是中国建筑从传统建筑到现代建筑过渡的一个典范。同时,这一时期新乡还有同善医院和国光医院,这些医院布局合理,造型简洁,为近代医疗卫生建筑的代表。 新乡文化建筑出现较晚,直到1927年冯玉祥主豫,文化建筑才有一定发展。1927年以后,新乡新建的文化建筑主要有惠祥戏院、中山图书馆、新声戏院、河朔图书馆等,而1934年建的河朔图书馆当属这一时期代表性的文化建筑。河朔图书馆位于新乡市卫滨区一横街北头的卫河公园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4年,一期工程即三层宫殿式办公及阅览大楼动工,1935年8月竣工并投入使用。河朔图书馆为近代著名建筑大师杨廷宝设计,是一座“工”字形宫殿式三层砖钢筋混凝土建筑,为新民族形式建筑,具有中国民族特色与西方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特点。主楼外观为民族建筑风格,里边是西式设施,光线充足,馆内有新闻杂志社、文物陈列室、演讲室等,可容纳300余人在此阅览。

自20世纪20年代,新乡的近代教育有了快速发展,一大批近代教育建筑发展起来。1913年建造的卫辉中学堂教学楼,是新乡地区现存最早的教学楼。该教学楼为二层砖木结构,“采用了上下拱券外廊、突出的女儿墙、推拉式玻璃大窗、附墙壁柱等近代建筑处理手法,使用玻璃、红机瓦等新建筑材料”(同上,121页)。1930年建成的私立静泉中学(今新乡市第三中学),位于新乡市姜庄街今市卫生学校院内,该学校续建的“廿一”教学楼为砖木结构三层双面楼房,门厅地坪使用了水磨石。建于1933年的获嘉县中和镇天主教堂学校,为两层砖木结构楼房,“教学楼门窗过梁、基础圈梁和雨篷,均使用了钢筋混凝土材料,其中全悬挑钢筋混凝土雨篷建筑,在新乡是第一次出现。此外,还采用了單斜梁两侧双悬挑踏脚板式的木楼梯,亦属本地少见”(同上,121页)。

道清铁路新乡车站于1904年建成,后为方便旅客,于1910年新建车站票房一座。该票房位于新乡车站北端,今建国路西侧,为英国人设计。站房9间,坐东向西,设厕所、月台、风雨棚,仿西欧票房样式。票房由四个功能区构成,功能区内部开门,相互通达。四个区中北区办公、调度,南区售票、后勤,中间两区候车。

建于1933年的新乡第四督察专员公署办公楼,位于今新乡市东大街路北,该建筑为新乡行政管理机构和最高行政长官的办公场所。办公楼坐北朝南,为二层砖石结构房屋。主楼为东西走向,东西两端有南北走向的端楼,因而整个办公楼为中轴对称的“h”形。主楼正面立红漆柱四根,鼓石柱础。楼内为双面内走廊,楼上楼下平面布置相同,每间房设两个平开玻璃窗。整座建筑布置紧凑,造型朴实清新,堪称佳作。

四、市政建筑。

由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铁路沿线城市集中,新乡原有的城区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需要,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开始突破城墙的制约,向人流、物流比较方便的火车站附近发展,形成新的城区。新乡新城区的建筑多数放弃了传统设计和规划,多采用西式或中西结合的建筑样式,使用更为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其功能也更为多样。

在铁路没有通车前,新乡的商业街区位于临近卫河的北门一带。随着铁路的通车,这一情况发生了改变,老城北门外沿卫河商业区开始向旧城西部方向的火车站发展。于是在1915年前后,在新旧商业区中间开辟了一条通道,从北门外沿河街,经石榴园、姜庄街、新华街至火车站。这个区域逐渐被民宅和商铺填满,形成了以中山大街(今新华街)为主的新城区。人口增加、店铺林立,商店多为高门脸和门窗洞口加线饰等西式建筑风格,采用水泥饰面和玻璃橱窗等新材料。民国10年(1921年),由火车站至水阁门,修西站马路。民国20年(1931年)后在火车站东、卫河南岸建中山大街、保安街、斜街、疏河街、姜庄前后街、菜市街等街道。这些街道条块结合,构成卫河南岸街区。同时,在1933年成立城关马路工程委员会,专门整修道路,又将新城区西站马路、中山大街、姜庄街、石榴园、民族路等马路修筑成碎石碎砖路面,还为中山大街、民族路、建国路等马路安装了路灯。通丰面粉公司于1919年在卫河上修建了一座桥,取名为“通丰桥”,此桥原为简易木桥。1933年国民党华北办事处将此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改名为华北纪念桥,为新乡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桥长35米,宽6.6米,石墩、水泥梁,内衬道轨为筋,棱形红石铺面,8根1.5米高铸铁杆桥灯,为新乡市第一座现代化桥梁,方便了卫河南北交通。在今姜庄街与胜利路交叉口处,民国年间还有一座下方上圆最上为尖顶并镶有机械钟表的装饰建筑,当地人称之为“钟楼”,用以报时之用。华北纪念桥、钟楼与同一时期建造的河朔图书馆、第四督察专员公署办公楼,被新乡百姓称为新乡20世纪30年代的“四大建筑”。新式市政建筑的大规模修建,使城市面貌也相应发生变化,马路宽阔,洋楼林立,门窗也均刷油漆。

五、园林建筑。

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城市内园林建筑也有所发展,这一时期新乡出现两座公园,分别为1924年修建的暴张公园和1927年修建的道清公园。暴张公园是为了纪念暴质夫、张宗周而建,两人为民国初年豫北的革命者。暴张公园位于新乡姜庄街,园内设有暴张纪念堂、衣冠冢、八角亭等。暴张纪念堂建在公园迎门处,是公园重要建筑,现位于新乡市卫滨区武警支队院内,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纪念堂坐北向南,“单檐歇山顶,正脊、垂脊、截脊用灰瓦砌成,四面建回廊。四壁用青砖砌墙,檐柱抱在墙内”。暴张纪念堂建筑式样别致,与之类似的近现代纪念性建筑并不多见。1927年修建的道清公园位于火车站东边的建国路,为爱国将领吉鸿昌所建。道清公园虽规模不大,但环境优美,具有现代城市公园的雏形。入门处为直形长廊,左右种植翠柏,长廊左右,还各有一圆形花坛,有小径将其分作十二尖角形,构成了国民党党徽图案。

近代新乡建筑发展的停滞期。

(1938年至1949年)。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迅速由京津地区南下,新乡于1938年2月沦陷。日伪政权在新乡7年多的殖民统治,致使新乡原有的生产关系被打破,百业凋零,经济衰败,社会倒退。

日军占领新乡后,大力修建军事工程和为其服务的设施,“日本帝国主义在新乡修建飞机场、军政机关及为其服务的金融、商业、邮电、娱乐设施,共建项目58个,建筑面积61799平方米,其中军政设施建筑面积达80%以上”(《新乡市建筑工程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38页)。这一时期代表性的建筑为位于新乡市人民路上的日本领事馆,该建筑平面为长方形,二层混合结构,木质地板,红砖墙,大灰红瓦,四坡式屋顶。该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在房屋的基石上有21个通气孔,通气孔直通屋顶四个方形通气孔,通风防潮。领事馆北是领事住处,为日式建筑,开关式门窗,内门和壁柜皆为推拉门,木地板上铺有榻榻米,全部木隔扇,布设讲究。领事住宅路东为三栋日式平房住宅,造型相同。除此以外,在新乡市卫滨区的金家营和八里营现存十座飞机掩体工事,该建筑为拱形,为水泥混凝土结构,异常坚固,很像倒扣地上的大锅,当地老百姓称之为“飞机窝”。这些飞机窝为侵华日军所建,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日伪政权在1943年开始修建引黄济卫工程,计划将黄河水引入卫河。至日本投降时,只将50余公里的总干渠挖掘完成。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该工程加以改造,命名为人民胜利渠。

同时,日伪政权重视新乡的城市建设,曾将新乡列为华北八大城市之一加以规划。“本市于事变后跻于重要地位,人口剧增,拟使成为军事上要点及商工业都市,而策其发达。并应作为政治交通文化经济之地方中心都市,加以计划。”(《北京档案史料》1999年第4期)因此,日伪政权编制《新乡都市规划大纲》,进行为侵略战争服务的城市建设。新乡规模拟为20平方公里,以京汉铁路东侧为主,从新乡车站往东四五公里,往南三四公里,往北约二公里,包括车站西侧一部分。本区范围东起土马路西至铁路线,南至城南庄,北至中兴街,为一正方形新区。并以孟姜女河为分界线,南面为行政区、住宅区,北面为街市混合区,卫河北岸为工业区。同时,新开6条道路框架,即安城街(今自由路)、中央大道(今解放路)、土马路(今胜利路)、安民街(今平原路)、道尹街(今人民路)、中兴街(今宏力大道)。这一时期,新乡完善、新修大小街巷45条,道路长度11.47公里,面积9.27万平方米。日伪政权按照这个规划大纲对新乡经营多年,对新乡城市建设与规划布局产生较大影响。

1945年秋至新乡解放,兴建的较大工程只有1945年秋国民党新乡县政府为迎接蒋介石路过新乡暂住而建的中正堂。该建筑坐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形,北端设讲台,南端正门有台阶,门厅为三柱拱券,纵墙两侧设休息走廊,间间有高大的砖粉砂浆红廊柱,两端间有传统的倒柱连龙,墙面使用水泥摔毛、拉毛工艺。

结 语。

新乡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出近代新乡的社会变迁,是由当时的经济与社会条件所决定的,是科学技术、思想文化与社会历史发展结合的产物。新乡近代建筑总的来说是把西方建筑风格同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相结合,产生符合现实需要的新建筑。同时,新乡近代建筑局限性很大,在有些建筑类型、技术、材料方面相对单一,高质量建筑少,这表明新乡近代建筑的发展并不充分。

热门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图(案例15篇)篇十五

每当提到孙中山,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是振奋,是热血,虽然他所在的年代离我们很远,但他对我们国家、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所做出的贡献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他是一个伟人,他的伟大是任何人都无法取而代之的。

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说:“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也想发表一下个人对孙中山先生的感受,斗胆对这位伟人做一下评价。

一、伟大历史地位。

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说:“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这段话已经大概反映了孙中山的部分伟大贡献。具体来说,他的伟大贡献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1、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光辉旗帜。他系统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并为之奋斗了终生。先生刚强不屈,连遗言都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2、推翻封建帝制,捍卫共和制度。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先生最大的历史功绩。为了维护之后的共和,从护法到北伐,孙中山先生时刻都没有停歇。

3、孙中山先生晚年更加进步,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成立,直接推动了国内第一次革命高潮的来临。他对三民主义作新的解释,成为了国共合作的基础。在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政府支持下,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孙中山与工农日益接近,他参加工农群众的集会,称赞工农是革命的先锋和基础,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

他是全面推动中国进入现代化的先驱,是对中国经济现代化进行总体规划的开山祖。他是中国政治经济现代化之重要阶段性人物。他较全面地整合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重要成分,包括宪政民主,人民主权,权力分立制衡,与社会主义等等。

孙中山先生作为革命的先行者,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极具意义的。他的人生都在为人民而奋斗,他最后留下的政治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让人心酸心痛,但是国人更加热血沸腾,为之更加努力!

二、高尚的思想修养。

孙中山先生常以“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自勉;修身,是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而我们的孙中山先生就是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断修身以齐家,治国。胡适先生曾说过,中山先生所以能至死保留着他的领袖资格,正因为他终身不忘读书,到老不废修养。可见中山先生是很重视自身的思想修养。

命也是救人。治病只能救少数的几个人,而革命能救千千万万的天下人,在国家危机的时候正需要有人站出来,而孙先生就是这样的人。孙中山先生所处的时代,正是国家危难之时,无人知晓国家的命运将会如何。他敢于用自己的力量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他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但他敢于站出来,这是挺身而出的精神,这种敢于担当历史国家重任的宝贵精神值得学习。他启迪我们当代大学生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必要时候挑起国家重任。

孙中山先生拥有坚定不移的信念。中山先生积极投身革命,然而革命道路总是充满曲折的,极其需要坚定的意志才有可能成功。广州起义失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然而,挫折面前,孙先生没有丧失斗志,而是愈挫愈勇。孙先生在谈到自己的革命经历时说道:“文奔走国事,三十余年,毕生精力尽于斯;精诚无间,百折不回,满清之威力不能屈,穷途之困苦不能扰;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用能鼓动风潮,造成风潮。”他的政治遗愿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可见他的信念有多么的坚定。他这种坚定不移,不达目标势不摆休,屡败屡战的精神令我深深感动。

中山先生的良好思想修养是很有口碑的。他的崇高思想修养让世人折服,让后人深深感动,让我们都敬仰万分。纵观孙中山的一生,他的全部优良品质可用“天下为公”四个字来概括。他是一个真正的民主主义者,一个真正以国家、社会、民众、民族利益为重的人,一个真正以建设性的立场推动社会改革进步的人,一个言行一致、表里一致、真正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三、不足与缺点。

在我看来,每个历史伟人都摆脱不了众多正、负面的评价。孙中山政治生涯中,因固执以至与同志反目。例如同盟会时代之章太炎、中华革命党时之黄兴、护法时之岑春煊,皆曾为孙之股肱,而后来反目不相往来。此外,孙对革命的奉献也许很大,但未必如官方所说般远远超过其他革命人士的贡献。但不可否认孙中山在倡导革命思想,组织、领导革命团体都是处于领导者的地位。孙中山为推翻帝制所付出的牺牲与贡献也为多数人所认同。

一些人认为,孙中山在民国建立以后,有多次作为未能贯彻民主、自由、法治等。

精神,例如:二次革命时力主使用武力使中国出现分裂;护法战争时召开非常国会的合法性;组织中华革命党采行秘密会党形式,皆存在曲解、损害民主及法治的表现]。而后孙中山因为不满西方列强不支持其广州政权,党内实行集权之外,转向师法列宁俄国,推动联俄容共,国民党组织机构采行列宁式体制,遭到党内右派与党外西化民主派颇多批评。孙中山逝世时有三份遗嘱,其中一份遗嘱乃是致函苏联。中国国民党也曾于第一次代表大会后,甚至考虑国民党加入共产国际,只是未为莫斯科同意。另有一些研究认为孙中山对日本的态度有权宜投机的嫌疑。孙中山为换取日本支援革命,曾主张把中国东北,也就是满族的发源地-满洲,让给日本。此种看法与内地十八省“驱除鞑虏”后放弃满蒙西藏的情绪相契。(革命党在长江中游等地使用之旗帜即为十八星旗)然而此类主张虽然在辛亥革命前后的革命组织中相当普通,但今日观之缺乏远见。

孙中山为讨袁,企图争取日本反袁。曾在致日本有司小池张造私函中提出与二十一条相匹敌之不利条件。事实上,孙中山革命时期曾颇受日本友人资助,流亡时也曾避居日本。建立共和后企图推动中日合作,曾首先提出大亚洲主义,成为日本大东亚战争的思想根源之一。惟此一战略后来不受日本日趋激进的扩张派势力欢迎,孙中山转向俄国。近代史中,中国领导人于混乱局势下,企图以权宜手段对列强在华权益让步的案例甚多。李鸿章的中俄密约,重庆与延安对德苏互不侵犯、雅尔塔协定、苏日中立友好条约、外蒙古争议性的公投独立等等的沈默,国民政府为求美国支援的让步,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保证苏联支援的让步,后来皆颇多学者批评。

孙中山先生作为革命的先行者,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是极具意义的。他的人生都在为人民而奋斗,他最后留下的政治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让心心酸心痛,但是国人更加热血沸腾,为之更加更近!更加努力!孙中山一辈子就干一件事----奋斗与救中国。他具有乐天的人生态度,博爱的人生境界,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敬仰!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五卷》,1977年,人民出版社。

2.《中山书信手迹选》,1986年,文物出版社。

3.《伟人孙中山》,2001年,出版社。

4.《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

5.《孙中山选集》。

相关范文推荐

    专业汽修创业心得体会(汇总22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深入挖掘自己的思考和体验,提升自我认知。接下来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汽修是一门需要高超技术的职业,我从事这个

    热门参加社团心得体会(汇总20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过程,提高我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如果你对写心得体会感到困惑,可以看看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够帮到你。

    实用学生军训演讲稿(案例19篇)

    撰写一篇精彩的学生演讲稿,可以让我们在演讲比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和效果。学生演讲稿是学生展示才华和表达思想的一种形式,每个学生都应该学会撰写和演讲。如何撰写一篇主

    热门网络舆情心得体会学校(汇总14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深入思考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到提升自己的方法和机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第一段:引言(100

    最新乐曲的心得体会和感想(通用15篇)

    总结是一种对自我进行反思和审视的方式,它不仅可以概括经验,还能够发现错误和改进之处。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精选安全冬训总结范文(18篇)

    总结提供了一个机会,使我们能够审查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方法,并发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些总结范文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内容充实,可供大家参考和学习。1、通过组织学习

    精选同辈交流心得体会(通用17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实现自我反省和成长的方式,有助于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做得更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的

    热门二手货车合同协议书大全(22篇)

    合同协议一旦签署生效,双方应严格按照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如果您对合同协议的范文有任何疑问,请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卖方(以下简称甲方)。身份证

    2023年江苏高考语文语言(汇总22篇)

    江苏是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多、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江苏省博物馆参观指南,一起来开启文化之旅吧!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唐太宗虚怀纳谏,

    最热做好环保工作的心得体会(汇总17篇)

    不怕挑战,勇于尝试新的工作方法和思路,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优秀的工作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今年8月22日,我来到了太原理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