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浅谈教师职业素养论文范文(24篇)

时间:2023-10-30 作者:薇儿精选浅谈教师职业素养论文范文(24篇)

好的范文不仅可以激发我们对学习的热情,还能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经典的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够有所帮助。

精选浅谈教师职业素养论文范文(24篇)篇一

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是适应现代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适应当前激烈的竞争和未来社会竞争必须具备的个人品质积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文化素养,这不仅是体育运动能健康有序的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的建设人才的道德要求,更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体育文化素养的各个方面是有机联系的相辅相成的整体。体育知识是基础,运动技能和技术是重点,是体育文化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在体育知识的基础上灵活运动技能和技术,才能做到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

第一,在体育教学中采取各种措施,改进教学方法,运用丰富多彩、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增强体育学习的兴趣。

第二,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体育与爱国主义相结合从体育历史、现状、未来等方面引导学生建立体育文化认知体系。让学生了解体育的起源、发展、基础知识,以及体育伴随社会进步而发生的变革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第三,在体育教学中使学生了解体育不仅仅在学校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社会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体育不仅能满足人们对健康、娱乐的需求,还是人类挑战自我、挑战自然、挑战人体极限的不可缺少的载体,帮助学生增强信心,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勇敢地向困难挑战。

第四,在体育教学中施于广泛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教学,以发现学生的个体特质,加以引导,培养兴趣,促其发挥特长,以提高个体的体育文化素养。

第五,在体育教学中把教学内容贯穿于有趣的.教学形式,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他们在轻松、和谐、有趣的环境氛围中达到锻炼身体、掌握体育知识的目的。

4结论。

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即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无论是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所以,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其次要端正教学思想,从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出发,树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树立学校体育为健身、益智、育德、促美的观点。体育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多项技能。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化,符合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教师除对所任学科知识的融汇贯通之外,还要对相关学科有一定的造诣。同时还要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等。这样,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就会得心应手,提高教学效果。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要从对教育负责、对国家负责的角度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重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自我生存的能力,教育学生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最终达到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颜军.体育教学心理学.神州出版社,1993.5.

[2]王勇慧.试论体育文化素养的建构.中国学校体育,.4.

[3]钟秉林.进一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中国高等教育,1999.23.

[4]高焕祥.人文教育:理念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5]陈仲平等.对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本质特征及途径的研究.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6]梁燕.谈艺术教育对高职学生素质的影响作用[j].辽宁高职学报,2007(12).

[7]张科海.推进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

[8]李小刚.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再认识[j].时代教育,.9.

精选浅谈教师职业素养论文范文(24篇)篇二

昨天聆听了校长的专题讲座《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基本内容》通过学习,让我对教师职业角色的定位和素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教师是一个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需要我们有较高的素养,才能使学生有更好,更远的发展。下面我就学习后对教师素养的认识浅谈一下:

首先,要有足够的知识素养,俗话说的好,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正是说明教师知识素养的重要性。所以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积累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

其次,要有较高的能力素养,和学生相处,也就是人与人相处,要想达到好的教育效果,我们必须学会和他们沟通交流,以及恰当处理他们出现的问题,协调好自己与学生的关系。

最后,教师要有较高的道德素养,人们常说,教师就是良心活。这句话说的非常有道理,也正说明了教师要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它决定着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有了较高的道德素养,我们就会有较强的责任心,会有更大的耐心去教育学生,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去提高我们的职业素养。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实践告诉我,要当好一名教师需要真心付出,真情倾注。既要做好学生知识的引路人,更要当好学生思想品质的造就者和领导者。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绽放异彩!

精选浅谈教师职业素养论文范文(24篇)篇三

近年来,高校师资队伍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不断增加,成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学历高、干劲强、个性鲜明,承担着高校的主要教学任务。这一群体的职业素养以及整体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育水平和发展潜能,关系着高校发展的未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未来,关系着教育事业的未来。然而,从当下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状况来看,其自身的职业素养也有待提升。

职业素养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多方面。高校教师职业素养主要体现在职业道德、学术知识、教学科研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教师的全面发展表现为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自由发展,体现在教师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的发展和完善,以及各种素质之间的均衡和和谐发展。

教师职业素养与教师全面发展都是为了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教师职业素养是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基本要求,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门槛,是教师内化的一种职业特质。教师的全面发展是教师的内在需求,是教师培养的一种模式,也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所要最求的目标。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依托。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是实现教师全面发展的动力和着力点。

三、提高职业素养,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的途径。

教师职业具有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和多变性、学生成长的导向性和示范性、工作内容的超前性和创造性、教师职业的崇高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特点,是一种良心工程,青年教师职业素养的高低决定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对青年教师全面发展起主要作用。因此,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已成高校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高校领导必须给予高度关注,要有计划、有目标地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健全一些有效制度,帮助青年教师提升职业素养。同时,高校青年教师也要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及高校发展的需要。

(一)高校提高青年教师职业素养,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的途径。

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青年教师提供良好的精神环境。

2、加快教师评价激励机制改革,为青年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平台。

目前,我国高校对教师的评价大都由名目繁多的教学科研量化指标来衡量,这种定量性的评价机制虽然有利于管理的简便易行,但却很难将教师的个人成长、全面发展与学校育人事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一定程度上反而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别是对从事教学工作时间短、科研积累尚不深厚的青年教师来说,为了完成岗位目标千方百计的发表缺乏深入研究的论文,追逐科研立项,把大量精力用在应付完成工作量上,而对教学质量、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师德品质、社会工作、管理服务等设计教师职业素养的内容则很容易被忽视。这种量化考核、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的管理方式,虽然有利于鞭策教师去奋斗但却会扼杀最优秀教师的发展,不利于教师全面发展和学校拔尖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高校育人事业的发展。改革高校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延长对青年教师考核与评估的时间和周期,克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短期行为,实现高校教师管理机制的去官僚化、民主化、平等化、人性化,建立重师德、重教学、重育人、重贡献的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势在必行。

3、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教学科研能力是青年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师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工作,依托教师发展中心,对每位青年教师进行专业发展规划,确定适合青年教师个人的发展目标,制定专门的培训方案,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及教学科研能力。同时,对青年教师进行长期的跟踪培养,及时发现青年教师的短板以便及时通过培训等手段进行干预和提高,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二)青年教师加强自身职业素养,全面发展的途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基础,外因是条件,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影响内因。高校教育工作是“树人”工程,要求高校青年教师必须自觉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不断学习、认识、实践、体验,把对职业道德的认识逐步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转变成个体的道德需要,进而外化为自身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坚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神圣职责,将社会条件与自身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努力实现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1、青年教师应自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青年教师要深刻理解教师职业的内涵与职责,实现准确的自我定位。选择了教师职业,就负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责和使命,就要热爱教师岗位,就要耐得住清贫,坐得住冷板凳,对自己所司职的事业做出总体规划,而不是一个接一个物质化的目标,而是要靠自己过硬的本领塑造职业威望和职业自豪感。同时,要自觉加强职业素养,严格职业操守。教师的角色形象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职业形象,对教师素质的形成起控制与推动作用。崇高的职业道德、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观念和良好的个性修养,是现代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青年教师应以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2、青年教师应努力提高业务能力。

渊博的知识是教师职业素养的主体内容。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大学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努力地扩大自己的知识内涵,熟悉国内外最新的学术动态、先进的研究方法,满足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需求。课堂教学是青年教师的主要工作场所,也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课堂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青年教师除了渊博的知识,还需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活波生动的语言、良好的形象和气质与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是职业素养的完美体现。青年教师应从以上方面出发,自发地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3、青年教师应完善自身生理与心理素质。

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青年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青年教师应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以便能更好地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青年教师还应注意保持健康的心理环境,良好的心态,不要总是抱怨自身的职业,学会缓解压力,避免产生职业倦怠。能够神采奕奕地站在讲台上对学生侃侃而谈是教师职业素养的美好体现,是教师全面发展的保障。总之,青年教师职业素养影响着高等学校未来的发展,不仅学校应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措施来提高青年教师职业素养,而且青年教师个人也应积极主动地通过努力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实现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青年教师的人生理想。基金项目:本文为西安工业大学重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16jbz11)。

参考文献:

[1]易方.试论教师职业素养的构成[j].长沙大学学报,(2)。

[2]乔南.提升高校新近教师职业素养的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2)。

[3]陈牧川.加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素养的若干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11(12)。

精选浅谈教师职业素养论文范文(24篇)篇四

摘要:良好的科学素养不管对幼儿、社会还是对教师本人,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幼儿教师必备的科学素养包括: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能够有效地组织科学教育活动以及具有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一、科学素养及其重要性。

美国学者赫德在《科学素养:它对美国学校的意义》的文章中最早提出科学素养这一概念:科学素养代表个人所具备的、对科学的基本理解。国际上普遍认同公众科学素养的三个标准:对科学技术术语和概念达到基本了解;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了解;对科学的社会影响达到基本了解。

科学素养是现代公民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科学素养一经形成,就代表一个人已经形成了他所特有的看问题的视角、处理问题的方式、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而这些方面都预示了其最后所能达到的人生高度。从大的方面讲,一个国家整体的国民科学素养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

(一)对幼儿及社会的重要意义。

曾经有人调查世界上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您认为是在哪所大学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一生中最重要的本领?”答案几乎是一致的:幼儿园。可见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关乎幼儿科学习惯的养成,是幼儿将来成为科学工作者的前提。《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关于科学教育的定义是这样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幼儿园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幼儿进行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教学活动。其宗旨就是对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对于幼儿教师而言,他们面对的教育对象具有极大的.特殊性——他们具有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但他们却是最缺少经验的群体,他们最善于模仿,幼儿教师是他们最好的榜样。这决定了幼儿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作为幼儿科学教育的直接引领者和启发者,他们更应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他们自身的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幼儿未来的科学生活态度和探究能力,影响着国家潜在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而影响国家的未来。

(二)对其自身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观念中,科学教育仅仅限定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层面上,人们把教师等同于“教书匠”,社会在发展,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如今,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化,各种教育科研活动正在热烈地进行,幼儿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其中,掌握基本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通过教科研引领教学工作,只有富于探索精神的创新型教师才能紧跟时代的潮流,脱掉“教书匠”的帽子,成为有思想的教育家。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必须发展和完善教师研究能力,其核心和关键因素就是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一)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

科学知识是基础,具有奠基性作用,科学能力、情感、态度是在知识的掌握、建构、内化、运用的活动中铸就的。幼儿教师的科学知识包括以下丰富的内容。

首先,教育教学的知识,如: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史、幼儿卫生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是教育活动科学化的基础。

其次,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常识性的知识,如:人体的知识,生态与环境的知识、自然现象的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等等,这些是科学教育活动得以有效进行的保证,只有这些常识性知识的储备作为前提,才会避免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常常出现的教师带着孩子们去探究的问题,教师自己却不懂的现象。例如,教师对眼前的植物除了名称之外几乎一无所知,却有声有色地引导着孩子们进行观察和探索,有时还会出现基本概念的错误。

最后,幼儿教师还应该了解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方面的知识,如:观察的方法,分类的方法,实验操作的方法,测量的方法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幼儿才能自主地进行探究,这就要求教师自己首先要对这些方法的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

过去常说,“老师要有一桶水,孩子才可能有一碗水”,这种深入人心的观念受到了来自信息化时代的巨大挑战,报纸、电视、网络……都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知识信息,“一桶水”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应该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要有好学爱问不断学习的精神,应该敏锐地向生活提问,向生活学习,老师应和幼儿一起成长,时刻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查阅搜索等手段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让自己不再是一桶死水,而是源源不断的河流。同时,教师也应把这种获取知识的方法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教给幼儿,如,在回答幼儿的问题:“我从哪里来?我是怎样长大的?”这样的问题时,教师遇到了困难,教师就通过让幼儿观看中央电视台的科教纪录片《婴儿日记》的方式进行巧妙地、直观地回答。

(二)能够有效地组织科学教育活动。

过去在科学教育方面我们注重的是教育的即时效应,组织一个活动就希望实现一个预定的外显的目标,如孩子学会做多少计算题,认识多少动植物,这里我们强调的科学活动的有效性是着眼于幼儿的长远发展的。

1.观念的准备。

幼儿教师首先应该具备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才能设计出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教学活动,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去组织活动,在教育中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的幼儿为本,注重教育教学、课程对儿童多样性发展的适宜性、选择性,强调儿童的主动实践、探索探究学习等一些基本理念应该成为幼儿教师进行科学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

2.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

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直觉行动性的特点,不通过操作材料就完成科学教育是不可能的,所以操作材料的投放在幼儿园中显得尤为重要。所选择的活动材料与环境要丰富多样、要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使他们亲身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体验发现的乐趣,同时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不断变化。如,在自然角,不仅饲养着孩子们带来的乌龟、蚕宝宝等小动物,而且还根据季节的变化随时丰富内容。春天到了,就种上各类小植物,养蝌蚪,抓蚂蚁,挖蚯蚓;到了秋天,就收集种子、捕捉秋虫等。在区域活动中,则提供了大量的便于孩子们操作的科学材料。如:平面镜、放大镜、望远镜等有关光的材料;各种形状的磁铁、木块、橡皮泥、纸、塑料等有关沉浮的材料……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与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索欲望,让孩子们在实验的操作中了解各种有趣的科学道理,孩子们百玩不厌,兴趣盎然。

3.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和发现。

没有幼儿自身的探索活动就没有幼儿的学习,只有在幼儿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才能产生独特的体验,同时应给予幼儿尽可能多的自由表达自己认知情感的机会,这样孩子们学习的潜能才能被发掘。

教师应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如在进行有关“风”的教育活动时,教师提出“风是怎样产生的”这一问题后就让幼儿自己尝试“造风”,有的幼儿通过扇硬纸板产生风,有的幼儿发现教室里的风扇能产生风,甚至有的幼儿说跑得快了就感觉有风在耳朵旁边吹等等。幼儿在这样的过程中参与积极性高,思维活跃,他们仔细的观察,认真地思考,大胆地表达,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奥的科学概念被他们理解和掌握,他们也从中不断养成了科学探究的习惯。

4.为儿童制造鼓励科学探究的良好心理氛围。

首先,教师应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幼儿所处的心理阶段决定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他们会问“为什么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太阳能不能晚上出来”、“为什么小草不会说话”诸如此类的怪诞不经的问题,教师如果对他们的问题避而不答甚至嘲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会慢慢消退甚至对自己产生怀疑。一切科学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如果好奇心都没有了,科学的发展便也就成了一纸空谈。

其次,教师应该培养幼儿在探索活动中的自信心,要给予幼儿出错的权利,要尊重和接纳每一个幼儿的观点,不能因为幼儿的探究行为与其他幼儿的行为或教师期望不一致,就命令他放弃。如教师讲有关“对称”的概念时,一位幼儿说“屁股是对称的”,教师很生气地说“就你会想,坐下”。教师的行为不仅使得学生原本正确的关于概念的理解变得模糊不清,更挫败了幼儿探索和表达的信心。

最后,教师在评价时应考虑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应看到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进步,让每一个幼儿在每一次探究活动中都有所发现、都有成功地体验,避免由于教师不恰当的评价造成幼儿的紧张。

5.教师应具有反思的能力。

幼儿教师自己要有一定的思考、反思能力,“科学活动进行的是否顺利”、“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得是否积极和快乐”、“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在反思中教师才会不断提高其组织活动的能力。同时幼儿教师还要引导培养幼儿思考、总结和评价。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目的不只是让幼儿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科学经验,重要的是教幼儿在科学探索过程中发展其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应具有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幼儿期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幼儿情感态度的培养尤为重要。幼儿总是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言行举止的影响。所以,教师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是幼儿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建立的关键所在。

同时,不断学习培养自己创造的能力和品格。在工作中不断解放思想,勇于突破现状,在内容上、形式上和手段上创新,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使其成为创新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实事求是、不主观臆断、不弄虚作假;严谨踏实、勤奋努力、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谦虚谨慎、乐于并善于合作:高度责任感;果断坚持性等方面。也能够使幼儿教师很好地对待工作、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4]石长年,程为文.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思考与实践[j].甘肃教育.

精选浅谈教师职业素养论文范文(24篇)篇五

良好的教育思想素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教师的工作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示范性、情感性的劳动。因此,教师拥有一颗真挚的爱心显得尤为重要,教育是爱的事业,惟有爱,才能建立深厚的带有浓厚亲情意味的师生情谊。常与学生交谈,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分享他们的快乐,分忧他们青春的烦忧,这样,学生更愿意亲近自己的老师、也更相信自己的老师,“亲其师,信其道”是毫不费力的。也更有利于教师研究学生,把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公正对待每个学生,充分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包括学习有困难,行为有过失的学生,让每一位学生从老师的尊重和信任里去获得身心的自由。教师的奉献精神、为人师表、爱心、公正、平和宁静、责任精神等等,这些都是永恒的,而不是暂时的,是内在气质的真诚流露,而不是虚伪的矫揉造作,这样学生才能心悦诚服,终身受用,达到“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教育效果。

其次,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必备条件,自己不但要有一桶水,更要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努力学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成为教师之需,身教之本,育人之道,须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有比较渊博合理的知识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学习永远是社会过程,不应抱怨“社会复杂了,学生难教了。”只能抱怨自己“知识陈旧了,方法滞后了。”因此,抱着开放的心态,接纳新知识、转换思维方式,养成开阔的科学视野,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水平,形成一种开放的知识体系态势,才能在教育领域中成为常青树,也才能准确无误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在学生心灵中播下崇尚科学、尊重事实、追求真理的火种。教师这种职业,本就没有先忙之分,也没有淡忘之季,更没有中场休息。

最后,我们说知识不能改变命运,只有能力才能改变命运。教师自身工作能力的高低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掌握教育的技巧便是我们教师能力的体现。“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好好学习,自觉刻苦地从事学习这种脑力劳动,并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成就会给爸爸、妈妈及亲人们带来喜悦是一种高尚的情操,这就需要教师赋予他们的脑力劳动以人情味,即我们常说的人性化、以人为本的真实教育,着眼未来的教育。

因此,“小心翼翼呵护学生的心灵,就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并不反映对学生道德面貌的评定,违背了这一点,会给学生带来深刻的痛苦。”甚至,会使学生把自己定格在能力差的范畴,对其人生轨迹的走向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正如这位伟大的前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所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显而易见,教师教育技巧的娴熟应用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因而,这种充满高度创造性的繁重脑力劳动的教育工作,还需具有一定的能力素养。

作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要有一种素养、一种风格、一种胸怀、一种洒脱、一种心态、一种境界;要有一颗平和的、积极的、健康、向上的心面对自己的学生;要有一种“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胸襟与同行相处;要有一种精神、一种担当,为社会培养的不仅仅是学富五车的人,更要紧的是培养一个个心智健全、人格高尚的社会人,教师甘做学生心灵的“牧羊人”。

教师培养职业素养的要点:

面对没完没了的检查,我始终保持平心静气的心态,不让外面纷繁芜杂的世界影响我的教学。我坚持:任你大张旗鼓、轰轰烈烈搞得欢,我自岿然不动,安下心来教我的'书,育我的人,平心静气按自己的计划完成教学工作。我的力量太微弱,无法也不可能影响左右,唯有不改教书育人的初衷,保持自己清高的姿势,寓教于乐,在教的过程中感悟人生、感悟生活的不易,感悟平民百姓平淡生活的真谛。

教师的情感既影响学生的情绪,也影响教学效果,更影响学生心态的正常。每天保持良好的心态,微笑着面对学生,面对当今的社会和恼人的社会关系。我们不是圣人,言行再检点也难免出格,情绪再控制也难免爆发。面对领导、同事、家人或许牢骚,或许有所发泄,但理解的人少,吹风的人多,脆弱的情感难以控制,长久以往必造成心理疾病,这样教师自己损失太多,唯有一忍再忍,时时告诫自己:为了自己的健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穷达皆为身外事,荣辱不计为自身。不在乎领导的批评和表扬、不在乎同事的冷漠和误解、不在乎家的羁绊和无奈、不在乎学生的淘气和闹心,保持自己每日心情舒畅,只要踏进教室,便放弃一切成见,以真诚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哪怕是流泪,一旦进了教室,摸一把鼻涕擦一把泪,把微笑给学生。

当今社会,教师各方面的压力太大,积极健康的心理是教师取胜的法宝。有了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态,何愁教学工作没有成效。教师只有自己健康了,才能积极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撑起教育半边天。其他可以随风来去。

对于父母而言,每一个孩子都是自己的宝贝。教师平等对待所有学生,是为师者的第一师德。作为教师,或已为人父,或已为人母,或将为父母。因此,教师面对学生将心比心,退一万步想:如果自己的孩子是差生或是学困生,我将如何面对?面对他们无助的神情,是举起惩罚的戒尺还是伸出温情的双手?抉择虽不难,但私心会使人失去公正公平。或许有的花儿开的不够鲜丽,诱人,但教师不必考虑它是否结果,但呵护是我的职责所在。

精选浅谈教师职业素养论文范文(24篇)篇六

摘要: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更应该在各方面为人师表,不仅对学生的专业教学一丝不苟,同时,也应该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与道德培养,使之成为一个既有责任心又有事业心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青年教师;道德培养;沟通交流;

一、引言。

作为教师,“教书育人”这个词语往往会被反复提及,而教书育人这个词中,可以得到两个含义,其一是“教书”,另一个是“育人”。所谓教师职业素养,是来自于教师这个行业群体中包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作为青年教师,更应该注重这种职业化的素养潜移默化的转化成学生的职业素养,成为除专业教育的另一类重要的教育品质。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所谓创新型高等教育的人才需求骤增,高等职业教育也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而获得巨大的发展动力。虽然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巨大,潜藏机会,但是也应该注意到大多数的职业院校优质生源稀少。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更应该在各方面为人师表,不仅对学生的专业教学一丝不苟,同时,也应该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与道德培养,使之成为一个既有责任心又有事业心的专业人才。职业高校的青年教师应该认清楚自己的职业角色,做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专业教师需要不断的提高专业的素养。

培养高级的专门人才,是高职院校与生俱来就具有的基本职能,高职院校的教师,便是实现这个职能的关键群体。而职业技能不仅仅只专业的技能,专业的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课堂对于学生产生的影响因素,不是社会上通行的权力,而是以学识为基础的教师威望,和在此基础上教师对于对待专业的风格和品行,高职教师的职业修养就显得十分重要。有些专业教师上课迟到早退,或者上完课后直接拿起教案走人,上课期间一心两用,一边处理私事,一边管理教学,认为教育学生是班主任的事,自己只管专业课。久而久之,教师便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也会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带来不良的因素。上课会迟到早退,没有组织性,不关心他人,不关心集体,在专业学习上,由于没有和教师有长期顺畅的沟通与交流,导致很多学生的专业技能缺少与老师交流的机会,专业水准不高。[1]在这个亟需发展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的教师重担在肩,应该加强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修养,及时了解专业最新的动态,根据学生专业素质的需要,为人师表,体现出教师应有的职业素养,倡导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对学习一丝不苟,让学生在社会中立足。做一个既有专业能力和渊博知识,又能善解人意,深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

三、高职青年教师应有将高尚的思想道德融入课堂的义务。

德国学者鲍尔生指出“理想的大学教师,一方面应是某个特殊学术领域中的原创思想家和富有创造力的探究者;另一方面,应能通过淳淳教导使科学精神内化到学生的思想之中并将天才学生吸引到科研工作室中来。”墨子也曾说过“士量有学,而行为本焉。”从这些先人的思想中,可以看出,教师的行为,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方向。如今正是社会主义经济大发展的时期,市场经济的观念正在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的思想,而教师的行为,也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所以,高职青年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并在课堂上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2]一个内心里对学生充满热爱和尊重的教师,在一些教学细节当中会很自然的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导。在讲授知识的时候,会穿插一些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人生心得,指引学生按照有专业、品德的`方向去走。可能就在身边的事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借以教育学生,并引入规范的教育。长此以往,学生会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怀和良苦用心,达到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相互信任的良好氛围。同时这样的教学也会大大提高专业技能的汲取程度。

四、生活中的高职教师也需要和学生相互沟通交流感情。

从小学到大学,很多孩子从养尊处优的家庭环境进入到了大学这个“小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自己独立完成,独自面对集体宿舍的生活。生活方面带来的变化,也会给学生的心理上带来一定的反应。不少学生因为对大学学习期间由于生活的不适应,导致影响了学业,从而影响到人生前景。在这个从学校走向社会的特殊时期,教师在生活上也需要对学生的情况加以了解和帮助,使他们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为今后走向社会做准备,不为生活上的问题而影响职业技能的学习。[3]这需要生活上应多和学生沟通交流感情,以得到学生心理的第一手资讯,对他们及时的进行心理疏导。

五、不断培养教师的道德是对个人品德修养的提升。

教师的道德品质、无论是职业素养、还是对学生的道德情感、以及道德意志,想要自发的培养职业品德的素质,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化不仅仅是来自于社会道德意志的体现,而且还要在个体的品德行为中体现出来。如果一个人受到社会道德压力的约束而不去行动,不去履行满足对学生道德义务,那么,他就只能说有道德意愿和动机,但并不具备实际的道德品质。教师在生活的实践当中行程的道德品质,需要自我的完善与提高,无论在治学态度或言行举止来说,对学生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严于律己的道德修养,也应是作为青年教师所应该注重培养的。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一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首先应该做到的是“慎独”。所谓“慎独”是一种修养方式,是人们在修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道德感情和道德信仰。这种道德感情和道德信仰在教师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之下都必须坚持按照教师道德规范去行事,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表现。这要经历一个由不自觉到主动自觉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思想斗争和锻炼的过程。所以每个教师都应该自觉地、不断锻炼和改造自己,以达到“慎独”的境界。其次不断的自我反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古人有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说的是人难免都有过失。通过自己不断地反省,回顾和总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古人亦云“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第三需要正确认识自己,虚心向他人学习,主动同他人交流。高校教师要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善于向他人学习,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进而进行积极的自我完善,推动自我修养的提升。最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可行的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教师确立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奋斗目标和教师修养目标,既为教师指明了今后前进的方向,又成为不断推动和鼓舞教师向更高目标前进发展获得巨大的力量。

总之,人的成长离不开教育,大学时期脱离了小学、中学的灌溉式教育,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对社会、个人前途命运等问题感到迷茫和敏感的时间节点。面对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学习压力之下,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他们的心理问题、素质教育也不容忽视。作为高校的青年教师,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正是我们释放精力,实现人生价值的阶段。每一个学生未来的走向是教师未来的晴雨表,所以,应该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来帮助学生专业技能和思想品德的教育和指导,使他们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晓舟.王烨.高校班主任工作探索与实践[j].河西学院学报,.

[2]张华.对教师职业道德定位的反思[j].法制与经济,(01).

[3]李光彩.热爱学生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j].保定职业学院学报,(02).

精选浅谈教师职业素养论文范文(24篇)篇七

教师是人类学习的楷模,是道德规范的化身,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首先必须具备高于其他职业人群的道德素养。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教师的职业素养的重要意义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良好的教育思想素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教师的工作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示范性、情感性的劳动。因此,教师拥有一颗真挚的爱心显得尤为重要,教育是爱的事业,惟有爱,才能建立深厚的带有浓厚亲情意味的师生情谊。常与学生交谈,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分享他们的快乐,分忧他们青春的烦忧,这样,学生更愿意亲近自己的老师、也更相信自己的老师,“亲其师,信其道”是毫不费力的。也更有利于教师研究学生,把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公正对待每个学生,充分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包括学习有困难,行为有过失的学生,让每一位学生从老师的尊重和信任里去获得身心的自由。教师的奉献精神、为人师表、爱心、公正、平和宁静、责任精神等等,这些都是永恒的,而不是暂时的,是内在气质的真诚流露,而不是虚伪的矫揉造作,这样学生才能心悦诚服,终身受用,达到“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教育效果。

其次,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必备条件,自己不但要有一桶水,更要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努力学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成为教师之需,身教之本,育人之道,须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有比较渊博合理的知识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学习永远是社会过程,不应抱怨“社会复杂了,学生难教了。”只能抱怨自己“知识陈旧了,方法滞后了。”因此,抱着开放的心态,接纳新知识、转换思维方式,养成开阔的科学视野,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水平,形成一种开放的知识体系态势,才能在教育领域中成为常青树,也才能准确无误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在学生心灵中播下崇尚科学、尊重事实、追求真理的火种。教师这种职业,本就没有先忙之分,也没有淡忘之季,更没有中场休息。

最后,我们说知识不能改变命运,只有能力才能改变命运。教师自身工作能力的高低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掌握教育的技巧便是我们教师能力的体现。“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好好学习,自觉刻苦地从事学习这种脑力劳动,并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成就会给爸爸、妈妈及亲人们带来喜悦是一种高尚的情操,这就需要教师赋予他们的脑力劳动以人情味,即我们常说的人性化、以人为本的真实教育,着眼未来的教育。

因此,“小心翼翼呵护学生的心灵,就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并不反映对学生道德面貌的评定,违背了这一点,会给学生带来深刻的痛苦。”甚至,会使学生把自己定格在能力差的范畴,对其人生轨迹的走向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正如这位伟大的前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所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显而易见,教师教育技巧的娴熟应用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因而,这种充满高度创造性的繁重脑力劳动的教育工作,还需具有一定的能力素养。

作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要有一种素养、一种风格、一种胸怀、一种洒脱、一种心态、一种境界;要有一颗平和的、积极的、健康、向上的心面对自己的学生;要有一种“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胸襟与同行相处;要有一种精神、一种担当,为社会培养的不仅仅是学富五车的人,更要紧的是培养一个个心智健全、人格高尚的社会人,教师甘做学生心灵的“牧羊人”。

一、保持平心静气的心态。

面对没完没了的检查,我始终保持平心静气的心态,不让外面纷繁芜杂的世界影响我的教学。我坚持:任你大张旗鼓、轰轰烈烈搞得欢,我自岿然不动,安下心来教我的书,育我的人,平心静气按自己的计划完成教学工作。我的力量太微弱,无法也不可能影响左右,唯有不改教书育人的初衷,保持自己清高的姿势,寓教于乐,在教的过程中感悟人生、感悟生活的不易,感悟平民百姓平淡生活的真谛。

二、保持欢畅愉悦的情感。

教师的情感既影响学生的情绪,也影响教学效果,更影响学生心态的正常。每天保持良好的心态,微笑着面对学生,面对当今的社会和恼人的社会关系。我们不是圣人,言行再检点也难免出格,情绪再控制也难免爆发。面对领导、同事、家人或许牢骚,或许有所发泄,但理解的人少,吹风的人多,脆弱的情感难以控制,长久以往必造成心理疾病,这样教师自己损失太多,唯有一忍再忍,时时告诫自己:为了自己的健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穷达皆为身外事,荣辱不计为自身。不在乎领导的批评和表扬、不在乎同事的冷漠和误解、不在乎家的羁绊和无奈、不在乎学生的淘气和闹心,保持自己每日心情舒畅,只要踏进教室,便放弃一切成见,以真诚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哪怕是流泪,一旦进了教室,摸一把鼻涕擦一把泪,把微笑给学生。

当今社会,教师各方面的压力太大,积极健康的心理是教师取胜的法宝。有了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态,何愁教学工作没有成效。教师只有自己健康了,才能积极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撑起教育半边天。其他可以随风来去。

三、保持公平公正的心理。

对于父母而言,每一个孩子都是自己的宝贝。教师平等对待所有学生,是为师者的第一师德。作为教师,或已为人父,或已为人母,或将为父母。因此,教师面对学生将心比心,退一万步想:如果自己的孩子是差生或是学困生,我将如何面对?面对他们无助的神情,是举起惩罚的戒尺还是伸出温情的双手?抉择虽不难,但私心会使人失去公正公平。或许有的花儿开的不够鲜丽,诱人,但教师不必考虑它是否结果,但呵护是我的职责所在。

精选浅谈教师职业素养论文范文(24篇)篇八

科学精神和态度是培养幼凡科学素养的关键所在。基于幼儿特有的精神生活和精神文化特征,即幼儿表现出来的对大自然的好奇、对万物的探究热情及爱思考、爱发问的天性,培养儿对科学的情感和态度将对幼儿一生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敢于挑战困难,追求事业执着不渝,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来影响幼儿。这是职业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3.2对科学知识的重新认识。

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从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中摆脱出来,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地获取最新的科学信息,引导幼儿了解最新的科学发展,掌握关于科学的初步概念,逐渐形成对科学的正确认识。比如,幼儿常常对地球的常识、动物、植物等方面的知识很感兴趣,她们经常会提出一些令人惊疑的问题。作为幼儿教师,不仅仅是利用已有知识回答幼儿的问题,重要的是保护他们爱发问的天性,激励幼儿的求知欲望,帮助幼儿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取信息,不断地积累知识。

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的能力,设计组织良好的科学教育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保持幼儿好奇、善于探究的天性;而且对于教师本人也是科学教育能力的增长,同时也是推动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笔者曾经观摩过刘占兰老师的教学活动,刘占兰老师通过介绍法国幼儿教师的科学教育活动,展现了法国幼儿教师较好的科学教育设计与组织能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也我们国内幼儿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方面还很欠缺,这一点值得国内幼儿教师学习。需要幼儿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力,以更好地胜任幼儿科学教育。

精选浅谈教师职业素养论文范文(24篇)篇九

摘要:高职学生是我国未来新增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其职业道德素养,直接关系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健康发展。当前,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由于缺少有效的实践路径,因此,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职业生活在人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学作为学生步入职业生活的准备阶段对其职业生活起着重要作用。高技能人才是生产、服务岗位的一线工作者,职业素养教育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备环节。职业素养就是职业人在从事职业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工作做好的素质与能力。其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从表现形式上分为显性素养与隐性素养。显性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专业技术素养,隐性素养属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的产物,更侧重于一个人的德性。因此,作为职业素养中的关键内容,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对学生求职、就业与发展起着积极作用。目前,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大多依靠学生的思想政治课中的道德教育,在形式与内容上,不能体现出高职教育不同专业的不同要求,存在片面地将道德教育等同于职业道德教育的情况。另外,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量化标准,往往简单地把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职业道德培养混同。课题组对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显示,52.3%的单位认为高职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48.6%的单位认为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有31.2%的单位认为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水平低”。这就直接导致在就业中出现求职者与企业互相“吐槽”的现象。一方面企业普遍认为当代高职院校毕业生眼高手低,没有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另一方面广大求职者认为大多数企业对自己不够重视,安排给自己的工作技术含量低,不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因此,我们必须从合格人才培养的高度,认识到高职院校开展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为培养更多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国家企业转型与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保障。

高职院校学生个体职业道德素养参差不齐,从课题组对在校高职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能够意识到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与诚信精神的重要性,但在身体力行方面存在欠缺。总体来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主要在以下方面存在问题:

(一)团队协作精神缺乏。高职院校学生合作意识淡薄,缺乏团队精神。在问到“你是否是以个人为中心去完成实训”时,有36.1%的学生回答“是”,另外18.3%的学生回答“偶尔是”,能够与同学一起协作完成实习实训的学生占被调查的学生总人数的45.6%,不过半数。

(二)遵守纪律意识薄弱。部分同学在中学时期因成绩较差而受到学校与教师的冷落,养成了懒散、纪律意识淡薄的习惯。当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被问到“面对所在集体或工作单位的规章制度,你如何做”时,仅有16.9%的学生选择了完全遵守规章制度,13.9%的学生选择了自己认为合理就遵守,不合理的视情况而定。

(三)诚实诚信意识缺失。一些同学把诚实守信看做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但他们认为在实践中坚持诚实守信很难。比如在问到“如果你要申请减免学杂费或者困难补助,你会对你的家庭怎样描述”时,71.4%的学生选择了“基本照实说”,只有34.3%的学生选择了“如实说”。

(四)个人社会价值实现认知与实践能力不平衡。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知识水平与职业道德素养实践能力相比,后者远远低于前者,这与对用人单位调查中,认为高职大学生缺乏吃亏耐劳的实干精神是一致的。部分高职学生在价值观上存在功利主义倾向,重视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的学习,忽视职业道德素养的实践,更谈不上内化为价值追求,外化为行为习惯;重视物质价值,忽视精神价值;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表现在求职上,他们对工作地点是否在大城市、薪水是否丰厚更关注,对社会价值实现,为国家与社会发展作贡献关心不多。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从培养对象上分析,高职学生自我认同感差,导致漠视职业道德教育。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还处于起步阶段,突出表现在现阶段我国没有形成系统的分层次分类别的高技术人才培养学校,而且在人才选拔上也存在重分数轻能力的问题。高职院校学生在社会中的认同感偏低。加上高等教育扩招,生源大战,导致高职院校在高考录取中面临大量低分录取的现象。与普通高等学校比较,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自认为是高考的失败者,多数成绩较低,如河北省2013年高职录取分数线仅180分,多数学生存在自卑感。有些同学高中时期学习中等,进入职业院校以后表现出强烈的“失落感”,因不甘心进入职业院校而苦恼,又因前途渺茫而迷茫,最终形成得过且过的心理。有些同学高中时期由于成绩较差而受到教师的冷落,致使这部分学生纪律意识淡薄、自主学习能力很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进入职业院校后,普遍存在厌学、逆反情绪,对自己将来要选择的职业缺乏应有的尊重与荣誉感,形成功利性思想,以致对自己人生的规划、职业生活的选择中将学习技能当成唯一目的。以上种种原因便形成了对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与养成不重视的现象。

(二)从培养主体上分析,高职院校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体系不健全。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职业道德素养培养课程体系不健全。现有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两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完成,由于课时限制,存在仅传授理论知识,缺乏有效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载体,不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理论与社会实践脱节现象。此外,高职院校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主要依赖有课时安排的显性课程,没有或忽视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等课外隐性课程在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中作用的发挥,还未形成健全的课程体系。二是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教育方法单一。现有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仅由“两课”课堂教学完成,受课时限制,教师大多以讲授为主,主要注重职业道德知识的传授,授课内容枯燥、方法单一,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程度不高,课下缺少实践指导,导致他们普遍认为职业道德素养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职业道德素养没有更深的认知。三是从事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人才不足。高职院校大多忽视对思政工作者的培养与投入,专门的职业道德素养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有的学校即使开设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方面的课程,大多是由“两课”教师完成讲授,但教师的学科理论背景与工作经验都与高职学生的职业选择有较大差距,且不能参与学生实践培养,因此无法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实训与实习工作中面临的思想问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养成方面更是无从下手。

(三)从培养观念上看,传统的职业教育观念注重职业技术教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实践,忽视了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仅有知识、没有技能的高职生是废品;仅有技能,没有知识的高职生是次品;仅有知识、技能,没有职业道德的高职生是危险品”。就用人单位回馈的信息来看,企业招聘学生时,不仅注重学生的现有职业技能,更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利于企业的培养重塑,长期发挥作用。部分学生被用人单位退回并非他们的职业技能不合格,而是因为其职业道德素养总体水平较低。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通过有计划地对学生职业意识、团队精神、爱岗敬业、遵守纪律、市场竞争等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实践,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外化为学生的自觉习惯,才能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培养出合格的高级技术人才与高素质的劳动者。

高职院校毕业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增劳动力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业道德素养直接影响个体就业与企业发展,影响社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课题组经过在学生中的实践,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工作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转变学生培养中重技能轻德育,更轻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观念。把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与职业技能培养结合,同等看待。只有高职院校真正意识到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才能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所需的人、财、物的投入,为构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途径创造条件。

(二)加强培训,提高从事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工作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更新教师的培养理念,不仅向学生传授关于职业道德素养的知识,而且向学生传授职业道德素养与职业能力同等重要的理念,传授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方法,帮助学生制订培养方案与养成计划,要求学生将职业道德素养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外化为行为习惯,为高质量就业与个人成长成才打下基础。

(三)拓宽思路,形成系统的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途径。课题组经过研究与实践,感到要提高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必须拓宽思路,形成系统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途径。首先,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全程开展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新生入学后,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除教材内容外,专门增加高职生涯规划内容,把职业道德素养作为成才的必备内容,教会学生如何规划,掌握修养方法。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把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要求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实现个人价值尽快成长成才结合,让学生从理论上掌握进行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其次,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实践平台。一年级上学期开展篮球比赛、拔河比赛、迎元旦长跑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集体荣誉感;一年级下学期开展唱红歌比赛、25公里远足,值周义务劳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与吃亏耐劳精神;二年级上学期,开展拓展培训、高职生涯规划比赛,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队精神与诚信意识;二年级下学期,开展国旗下的演讲、心理健康培训,创新技能大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精神价值追求与敢为人先的精神。三年级,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等方式,开展企业顶岗实习,用企业环境培养学生与企业要求的职业道德素养实践。再次,开展传统文化、区域文化、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如:通过素质教育课堂讲授“弟子规”等传统文化、图片展览、红色参观等方式、介绍古今中外,特别是学校所在区域的名人职业道德素养方面的事迹,先进企业在职业道德素养方面对员工的要求与纪律等,让学生切实感受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是社会永恒的要求,从而提高修养自觉性,并不断外化为行为习惯。还有比如订单班、企业冠名班等形式,校企共同育人,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拓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途径。

(四)创新机制,完善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考核与保障办法。建立科学的考核与保障办法,把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水平作为毕业成才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实现他律与自律的结合,既是衡量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要求,又是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评估需要。从高职学生入学开始,给学生下发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手册,在职业责任、职业道德意识、职业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竞争意识、遵守纪律、集体荣誉感等方面设定分值,细化到每项活动,每学期进行检查总结,学生毕业时,把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养成情况作为取得毕业证书的重要依据之一。学校通过健全专门机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项经费、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制度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保障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实施。

总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水平将影响未来社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对人的素质要求日益提高,这不但反映在科技进步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反映在企业文化、制度、职工的职业认同、职业精神等软实力因素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科学研究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成因,找出解决办法,对形成系统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与技术技能人才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精选浅谈教师职业素养论文范文(24篇)篇十

摘要:要想成为有素养的教师要有自我提高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必须要不断学习,善于研究总结,要加强自我修养,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关键词:素养教师;心理素质学习;提高基本功;教师忌语。

时代变了,人也会改变,教育的思想观念、教育的方法等,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使之与时代发展合拍,与学生发展变化相适应。应当如何做一名有职业素养的教师呢?值得我们思考。

一、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教学基本功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教学基本功,如教学语言、板书板画等;另一类是现代教学基本功,如信息技术技能等。戏曲讲究唱、念做、打,相声讲究说、学、逗、唱,教学也有说、书、做、画、导、演等六门功课,可谓六大教学基本功。说即语言技能,书即书写技能,做即操作技能,画即绘画技能,导即组织调控技能,演即表演技能。教学基本功的主要功能有:一是工具性,乃教师履行职责、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二是示范性,即教师要为人师表,处处起到模范作用;三是教育性,即其本身所具有的教化作用等。教学基本功是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发展和科学进步,随着时代发展和进步,新教学理论的产生,新教学理念的确立,催生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不断赋予教学基本功新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注意自身教学基本功的不断更新,以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要有“教师忌语”,使用干脆的教学语言。

教师是一种非常特殊职业,他的工作对象是心理和智力都尚未成熟的孩子,面对这些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未形成的孩子面前,教师所说的每句话,所做的每件事情都会影响到这些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教师的语言具有示范性,你的一句鼓励、一个真诚的微笑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教师要做学生的表率,这点在教师的语言上有所体现,不是有些学生说话与自己的教师有几分相像吗?有人说“学生是以教师为模板来塑造自己的”,此话也是。教师说话切忌重复太多,一个问题尽量不要翻来覆去的讲,恐怕学生听不懂。这样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语言要言简意赅,表达准确,问题讲清楚就可以了。语言啰嗦主要表现在跑题,没有中心,漫无边际,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车轱辘话,语无伦次,颠三倒四,满头淌汗,满嘴冒沫,最后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讲的是什么了;说话不利索,满嘴的口头禅;节外生枝,无事生非,过于敏感,把学生当做出气筒。教学语言啰嗦病,也并非什么疑难杂症,不可救药。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改正:一是认真备课,备课是上好一堂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一堂课所有要讲的话都应在脑海里过一遍,精心设计,细心组织每一句语言。讲完课之后在进行总结,修改,逐渐完善起来。二是我们可以请其他同事来给自己挑毛病,甚至也可以问我们的学生哪里讲的不合适,只要放下架子,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向一切值得我们学习的人去学习,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三是热爱自己这份最神圣的工作,对待工作要有敬业精神。不管生活中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都不要带到课堂去,当看到这些孩子时,所有烦恼都应抛到九霄云外去,全身心的投入到孩子们中去。其实做任何事情都应投入其中,这样才是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四是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努力做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前辈们常说“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看来还不够,“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且还要长流水”。

三、教师必须自学苦练、拜师学艺,并且善于研究、总结。

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须不断学习,广泛涉猎,在书海中采珠,在学海里拾贝,逐渐使自己的教学业务仓库充实起来。苦练内功,完善自我。要想成为有素养的教师,登堂入室,就必须苦练教学基本功。十年磨一剑,功到自然成。青年教师还必须不断在风口浪头上摔打,不放过任何可以使自己提高的机会。拜师学艺,提高自我。有素养的教师首先是一位有心人,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前辈学习,向同行学习,向自己的学生学习。这些来自各方面的学习,可以帮助你攻克教学中的道道难关,引导你登上一个又一个台阶;为你指点迷津,助你走出误区。有素养的教师应该充满自信但不自负,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心态,做一个自信、阳光、快乐的人。我们的心态会影响到我们的孩子,我们要向他们传播正能量的东西。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无论是古今中外的名人,还是普普通通的人,每个人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的。我们所应该做的就是努力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自己的岗位上能够尽自己所能把它做好,在对待自己的家人尽到应尽的责任,在这过程中我们同时会得到更大的收获和快乐。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要勇于探索,勤于总结。有些教师从教多年也没有多大长进,这些教师可能抱怨太多、或不思进取这些教师只是把工作当做养家糊口的差事;而有些教师刚进入这个岗位就能取得非常大的进步。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在于教师本身,在于教师在实践中是否勇于探索,是否勤于总结:把备课当成一项研究性工作来做;认真做好课后教学小结,这是在备课的过程;随时扑捉灵感,一个好的想法刚露头,马上把它记下来。

四、教师必须尽职尽责,尽心尽力。

教师比其他行业的.人员更要重视自己的职责,这是因为教师承担着培养和个人才、促进社会进步的神圣职责。尽职尽责,尽心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最低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是教育工作的下限而不是上限,是最低标准而不是最高标准。没有做到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的教师,就是不称职的教师,就是不合格的教师,就是失职的教师。实践告诉我们:教师的责任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既是对每一位教师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作为每一位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五、教师必须加强自我修养,做德才兼备的人。

教师要一边做学问,一边学做人。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给予别人以真诚,别人也会真诚待你。这样就连反对你的人,当他良心发现时也会说“某某人不坏”。化对手为助手,减少了对立面,也就减少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法国大作家雨果说得好,“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有素养的教师襟怀坦荡,光明磊落,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如此,方能忍得了诸般挫折,百炼成金。独木不成林,伟大的事业,需要千万人为之奋斗。带动、影响周围的人,共同提高,这正是有职业素养教师的价值所在。不自私、不保守,乐于助人,是一位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品德。其实,帮助别人、指导别人的过程,也是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快乐自我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魏景荣.论隐性职业素养与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j].职业教育研究,,(03).

精选浅谈教师职业素养论文范文(24篇)篇十一

职业道德修养,就是从业人员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的自我锻炼及自我改造中所形成的职业道德品质以及达到的职业道德境界。下面为大家分享了职业道德素养的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高职学生是我国未来新增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其职业道德素养,直接关系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健康发展。当前,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由于缺少有效的实践路径,因此,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更多职业道德论文相关范文尽在top期刊论文网。

职业生活在人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学作为学生步入职业生活的准备阶段对其职业生活起着重要作用。高技能人才是生产、服务岗位的一线工作者,职业素养教育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备环节。职业素养就是职业人在从事职业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工作做好的素质和能力。其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从表现形式上分为显性素养和隐性素养。显性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专业技术素养,隐性素养属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的产物,更侧重于一个人的德性。因此,作为职业素养中的关键内容,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对学生求职、就业和发展起着积极作用。目前,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大多依靠学生的思想政治课中的道德教育,在形式和内容上,不能体现出高职教育不同专业的不同要求,存在片面地将道德教育等同于职业道德教育的情况。另外,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量化标准,往往简单地把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培养混同。课题组对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显示,52.3%的单位认为高职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48.6%的单位认为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有31.2%的单位认为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水平低”。这就直接导致在就业中出现求职者和企业互相“吐槽”的现象。一方面企业普遍认为当代高职院校毕业生眼高手低,没有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另一方面广大求职者认为大多数企业对自己不够重视,安排给自己的工作技术含量低,不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因此,我们必须从合格人才培养的高度,认识到高职院校开展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为培养更多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国家企业转型和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保障。

高职院校学生个体职业道德素养参差不齐,从课题组对在校高职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能够意识到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诚信精神的重要性,但在身体力行方面存在欠缺。总体来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主要在以下方面存在问题:

(一)团队协作精神缺乏。高职院校学生合作意识淡薄,缺乏团队精神。在问到“你是否是以个人为中心去完成实训”时,有36.1%的学生回答“是”,另外18.3%的学生回答“偶尔是”,能够和同学一起协作完成实习实训的`学生占被调查的学生总人数的45.6%,不过半数。

(二)遵守纪律意识薄弱。部分同学在中学时期因成绩较差而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冷落,养成了懒散、纪律意识淡薄的习惯。当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被问到“面对所在集体或工作单位的规章制度,你如何做”时,仅有16.9%的学生选择了完全遵守规章制度,13.9%的学生选择了自己认为合理就遵守,不合理的视情况而定。

(三)诚实诚信意识缺失。一些同学把诚实守信看做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但他们认为在实践中坚持诚实守信很难。比如在问到“如果你要申请减免学杂费或者困难补助,你会对你的家庭怎样描述”时,71.4%的学生选择了“基本照实说”,只有34.3%的学生选择了“如实说”。

(四)个人社会价值实现认知与实践能力不平衡。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知识水平与职业道德素养实践能力相比,后者远远低于前者,这与对用人单位调查中,认为高职大学生缺乏吃亏耐劳的实干精神是一致的。部分高职学生在价值观上存在功利主义倾向,重视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的学习,忽视职业道德素养的实践,更谈不上内化为价值追求,外化为行为习惯;重视物质价值,忽视精神价值;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表现在求职上,他们对工作地点是否在大城市、薪水是否丰厚更关注,对社会价值实现,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贡献关心不多。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从培养对象上分析,高职学生自我认同感差,导致漠视职业道德教育。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还处于起步阶段,突出表现在现阶段我国没有形成系统的分层次分类别的高技术人才培养学校,而且在人才选拔上也存在重分数轻能力的问题。高职院校学生在社会中的认同感偏低。加上高等教育扩招,生源大战,导致高职院校在高考录取中面临大量低分录取的现象。与普通高等学校比较,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自认为是高考的失败者,多数成绩较低,如河北省高职录取分数线仅180分,多数学生存在自卑感。有些同学高中时期学习中等,进入职业院校以后表现出强烈的“失落感”,因不甘心进入职业院校而苦恼,又因前途渺茫而迷茫,最终形成得过且过的心理。有些同学高中时期由于成绩较差而受到教师的冷落,致使这部分学生纪律意识淡薄、自主学习能力很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进入职业院校后,普遍存在厌学、逆反情绪,对自己将来要选择的职业缺乏应有的尊重和荣誉感,形成功利性思想,以致对自己人生的规划、职业生活的选择中将学习技能当成唯一目的。以上种种原因便形成了对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和养成不重视的现象。(二)从培养主体上分析,高职院校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体系不健全。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职业道德素养培养课程体系不健全。现有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两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完成,由于课时限制,存在仅传授理论知识,缺乏有效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载体,不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理论与社会实践脱节现象。此外,高职院校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主要依赖有课时安排的显性课程,没有或忽视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等课外隐性课程在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中作用的发挥,还未形成健全的课程体系。二是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教育方法单一。现有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仅由“两课”课堂教学完成,受课时限制,教师大多以讲授为主,主要注重职业道德知识的传授,授课内容枯燥、方法单一,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程度不高,课下缺少实践指导,导致他们普遍认为职业道德素养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职业道德素养没有更深的认知。三是从事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人才不足。高职院校大多忽视对思政工作者的培养和投入,专门的职业道德素养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有的学校即使开设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方面的课程,大多是由“两课”教师完成讲授,但教师的学科理论背景和工作经验都与高职学生的职业选择有较大差距,且不能参与学生实践培养,因此无法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实训和实习工作中面临的思想问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养成方面更是无从下手。

(三)从培养观念上看,传统的职业教育观念注重职业技术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实践,忽视了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仅有知识、没有技能的高职生是废品;仅有技能,没有知识的高职生是次品;仅有知识、技能,没有职业道德的高职生是危险品”。就用人单位回馈的信息来看,企业招聘学生时,不仅注重学生的现有职业技能,更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利于企业的培养重塑,长期发挥作用。部分学生被用人单位退回并非他们的职业技能不合格,而是因为其职业道德素养总体水平较低。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通过有计划地对学生职业意识、团队精神、爱岗敬业、遵守纪律、市场竞争等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实践,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外化为学生的自觉习惯,才能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培养出合格的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

高职院校毕业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增劳动力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业道德素养直接影响个体就业和企业发展,影响社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课题组经过在学生中的实践,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工作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转变学生培养中重技能轻德育,更轻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观念。把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和职业技能培养结合,同等看待。只有高职院校真正意识到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才能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所需的人、财、物的投入,为构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途径创造条件。

(二)加强培训,提高从事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工作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更新教师的培养理念,不仅向学生传授关于职业道德素养的知识,而且向学生传授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能力同等重要的理念,传授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方法,帮助学生制订培养方案和养成计划,要求学生将职业道德素养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外化为行为习惯,为高质量就业和个人成长成才打下基础。

(三)拓宽思路,形成系统的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途径。课题组经过研究与实践,感到要提高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必须拓宽思路,形成系统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途径。首先,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全程开展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新生入学后,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除教材内容外,专门增加高职生涯规划内容,把职业道德素养作为成才的必备内容,教会学生如何规划,掌握修养方法。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把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要求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实现个人价值尽快成长成才结合,让学生从理论上掌握进行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其次,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实践平台。一年级上学期开展篮球比赛、拔河比赛、迎元旦长跑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一年级下学期开展唱红歌比赛、25公里远足,值周义务劳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吃亏耐劳精神;二年级上学期,开展拓展培训、高职生涯规划比赛,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队精神和诚信意识;二年级下学期,开展国旗下的演讲、心理健康培训,创新技能大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精神价值追求和敢为人先的精神。三年级,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等方式,开展企业顶岗实习,用企业环境培养学生和企业要求的职业道德素养实践。再次,开展传统文化、区域文化、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如:通过素质教育课堂讲授“弟子规”等传统文化、图片展览、红色参观等方式、介绍古今中外,特别是学校所在区域的名人职业道德素养方面的事迹,先进企业在职业道德素养方面对员工的要求和纪律等,让学生切实感受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是社会永恒的要求,从而提高修养自觉性,并不断外化为行为习惯。还有比如订单班、企业冠名班等形式,校企共同育人,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拓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途径。

(四)创新机制,完善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考核和保障办法。建立科学的考核和保障办法,把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水平作为毕业成才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实现他律和自律的结合,既是衡量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要求,又是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评估需要。从高职学生入学开始,给学生下发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手册,在职业责任、职业道德意识、职业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竞争意识、遵守纪律、集体荣誉感等方面设定分值,细化到每项活动,每学期进行检查总结,学生毕业时,把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养成情况作为取得毕业证书的重要依据之一。学校通过健全专门机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项经费、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制度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保障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实施。

总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水平将影响未来社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的素质要求日益提高,这不但反映在科技进步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反映在企业文化、制度、职工的职业认同、职业精神等软实力因素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科学研究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成因,找出解决办法,对形成系统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精选浅谈教师职业素养论文范文(24篇)篇十二

教师对学生的爱体现在平日里的点点滴滴中,学生进步时,与他一起开心;学生退步时,与他一起分析;学生气馁时,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学生犯错时,教化他而不是责骂他……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人们常常把我们教师比做蜡烛,这就要求我们应该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这就要求我们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献身教育是一种精神境界,教师必须具有伟大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每到教师节,总可以看见毕业的学生来校看望老师,这时我们感觉到很欣慰,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我们老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伸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以自身之言行给学生以楷模之影响。青少年具有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师生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要求学生文明修身,自己就要讲礼貌,谈吐文雅;要求学生衣着朴素、大方,自己就要端庄、整洁;要求学生言行一致,自己就要说到做到;要求学生说话诚实,自己就要表里如一。动之以情、以情育人,晓之以理、以理塑人,导之以行、以行正人。

传统意义的传道、授业、解惑是对为师者业务职能的概括,今天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从“传道”者转向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从“解惑”者转向发现问题的启发人,从“授业”者转向解决问题的参与人。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精选浅谈教师职业素养论文范文(24篇)篇十三

小学阶段在人的一生中是启蒙智力与能力、培养优良品德和良好生活习惯的最佳学段。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尤为重要。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浅谈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文章内容。欢迎阅读!

1热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必须有老师的“大”爱来呵护学生的成长。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教育根植于爱,爱心是打开小学生心扉,开启小学生道德和智慧,塑造小学生美好人格的金钥匙。在和蔼可亲、笑容可掬、民主宽容、公平无私、刚柔相济的教师面前,小学生会觉得自由愉悦,与教师心灵相通,情感交融,小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面对升学竞争、面对分数第一的教育现实面前,老师一碗水端平,赏识好学生,喜欢“坏”学生。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倾注自己的全部情感,换回学生真心的拥护和爱戴。对暂时学习困难的学生,更要持宽容的态度,不厌弃,诲人不倦,耐心帮助,期待进步。爱学生就不会发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事情。

2理解是热爱学生的基础。

理解学生就是要走进学生的心里,洞悉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应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理解学生就是不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学生,教师以孩子的心态看待孩子,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需求和期望;理解学生就是不对学生的所作所为求全责备,而是对学生的一点点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学生的学习或者生活出现困难时及时送上精神和物质的援助。教师真正理解了学生,在学生学习成长中出现困难时给予理解和帮助,就能化解学生一时的焦虑和胆怯,学生也必定会把教师视为自己永远的朋友。

3尊重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小学生是公民,他们有一定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尊重学生首先要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也就是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一种文化存在,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蹲下来跟学生说话”,要少一点教育者的威严,多一点慈母般的温和;少一点公众场合的批评指责,多一点两人世界的情感交流。要满腔热情地给予鼓励和肯定,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尊重学生还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彻底改变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使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要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给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自己安排学习时间的机会。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习的主体地位的交往,才是真正的平等交往。

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形象”。模仿是小学生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教师的“偶像”示范作用影响学生的一生。学校里的小学生、小事、小节,必须用教师的大德来哺育和感染,才能培养出参天大树。因此,无论是数学教师的简单的加减乘除,语文教师的听说读写,美术教师的画画写写,体育教师的蹦蹦跳跳,音乐教师的唱唱笑笑等等,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当成为楷模。首先是仪表示范,教师随时随地都要给学生留下端庄的仪表、朴素干净、整洁大方的形象。其次是语言示范,脸上表情写满了一个人的情绪。

我们工作对象是有生命、会思想的孩子,教师应时时要以饱满的情绪、高涨的热情去感染每一个学生。再次是性格示范,教师良好的性格是积极的教育因素,性格是身教的重要方面。教师对现实生活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尊重他人的品格。教师有稳定的情绪,有助于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师坚韧的意志,有助于学生形成坚毅的品格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然后是行为示范,教师的行为应充分表现其教育性,在讲课时应体现语言美,操作时表现出协调美,板书时表现出文字美,教态中展现气质美,运动、劳动和其他活动中的动态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最后是人格示范,学生是教师的镜子,教师的人格时时处处影响着学生。教师要做到诚实守信,求真求直。要按照我校的教师行为准则的要求。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凡是学生能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凡是答应学生的事情一定保证做到、做好,决不失言。小学教师的事业就如同泰戈尔说的“: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我们教师对待小学生就应像对待那最早露出泥土的一片嫩叶一样呵护学生,在点点滴滴中体现教师的高尚师德,促进学生的健康的发展和成长。

精选浅谈教师职业素养论文范文(24篇)篇十四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传承思想文化培养人才的专业人员。正因为如此,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有过种种的评价:“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韩愈的《师说》则强调“传道”、“授业”、“解惑”,表明教师在各方面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把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生产劳动经验、科学文化知识以及一定的思想观点行为规范,传播给下一代,使他们成为能接替老一辈革命事业、推动之社会向前发展的新一代。故教师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前进不可少的神圣职业。

教师的劳动与一般的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又不同。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能动因素很强的人,因而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科学的、长期的,也是创造性的。教师劳动的手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科书。教师在讲课前,先要理解、掌握教材。把凝聚在教材中的只能、情感和世界观,甚至超越他们。二是教师自身的人格和言行也是教师劳动的重要手段。如教师的思想观点、治学精神、劳动态度、品德修养、仪表风度、语言表达等都对学生起着师范作用,也都受着最严格的监督。正是“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一、提高忠诚于教育事业的素养。首先要认识教育事业对祖国、人类和未来的巨大作用。它要培养出两支队伍:一支是数以百万计的科学家、医学专家、工程师,能制造操纵现代化机器设备的人,能在科学上、生产技术上有所发明创造的人;另一支要数以亿万计的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科学水平的劳动大军。今天的教育决定着明天科学的发展与后天的生产水平。既然教师肩负着如此重任,当然就要在从事这一伟大事业中,自觉地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

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首先体现在“爱生”上。爱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把学生视为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位置上去认识的。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人民的希望”。教师则是园丁,要用自已的心血、汗水去浇灌他们。无论优等生、差生,教师一律要给以爱,使他们健康成长。象对待弱苗那样,不是单纯地“间苗”,而是特殊护理,使它茁壮成长。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的,与旧社会的师徒关系有本质上的不同。打骂学生是非法的,嘲讽挖苦等变相体罚和损伤人格的行为也要绝对不容许的。教师对学生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教书育人”,充分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

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主要职能是传播人类的精神文明,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修养。当前,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无论经济、科技、文化都以超前的速度向前发展着。各种新思想、新成果不断涌现,因而教学内容也不断充实、更新。学生课外学习的渠道广泛,这一切都需要教师更加勤奋刻苦地学习,才能了解、吸收新知识、新成果,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完善改进自已的教学。这给教师的心理意识带来一系列特点:在认识上表现出求知识,重科学,好思考,一般地说比较容易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师的文化修养又使他们具有爱国主义的思想感,只要晓以国家民族的利害,就能识大体顾大局,情感易激发;富有正义感、同情心,待人处事比较讲道理,敬佩有理想、有知识、有才能的人。

由于新的历史时期的要求,教师要自觉地不断更新自已的知识结构。知识是联结师生双方的纽带。教师应具有下列知识结构:

1、精通一门或几门专业基础知识。这是教师师德最集中的体现。中小学教师应熟悉自已所教学学科的全部教材。并由此而延伸到有关的课外知识,广泛的文化知识。教师对学生所发生的影响,绝不限于某学科的基础知识。教师的工作使得他往往要深入到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中去,这样必然涉及到广泛的知识领域,天文、地理、历史、科技、英语、音体美……要求教师要有较为广博的基础知识。

2、教育和心理科学方面的知识。做为教师应当系统地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原则。不仅掌握它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更主要的是从具体实践当中去运用这些知识,使理论联系实际。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又不断丰富理论知识。

三、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修养。知识和能力是教师在教育舞台要赖以立足的两根支柱。前面谈过教师的知识结构,而这专业知识主要靠组织能力去体现。当今,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智力的开发,这都说明教师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性。

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应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独立钻研教材的能力。首先从全局即整体出发,了解全册教材内容,熟悉并掌握它。接着从不同角度去钻研它、感受它的知识内容、思想内容、表达方式、结构、语言特色等。然后确切地把握重点难点,最后,选择恰当的方法去运用它。

2、驾驭教学的能力。教学是双边活动,既有教师教的积极性,还有学生学的主动性。教师要调动几十名学生学的积极性,还得组织他们同步前进。这要靠统一的教学常规、正常的教学秩序。紧张、愉快而又有节奏地开展教学活动。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有效地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使学生在课上精神饱满、思维活跃、发言踊跃,处于主人翁的地位。

3、对各种影响进行教育加工的能力。教育影响是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等而言。教师首先要判断、选择最有教育价值的影响,然后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已有的发展水平进行组织加工,使学生易于接受,使学生有主动接受教育的愿望。

4、对教育的影响有进行传导的能力。语言是思想的外壳,语言又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它包含了人类世代积累的精神财富。

5、组织管理的能力。?@是指对学生进行组织、领导、监督和调节的能力。这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组强保证。这对于各门学科的教师尤其做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尤为重要。

6、教师的语言修养:教师的语言应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高于一般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教师是靠语言组织学生、教育学生、传播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师要通过语言把握住学生。

教师自身的语言应达到口齿清楚,清晰、明确、通俗易懂、富有启发性和鲜明的感情色彩。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不仅使学生易于接受其内容,而且能铭刻在心头,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教师的语言还应悦耳动听。起伏的语调、适宜的节奏,这是对教师语言外壳的要求。美的外壳可以激起学生对美的内容的追求。这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因素。教师要自觉地对语言进行刻苦的锤炼,严格用词用语,努力掌握语言的艺术,使自已的语言准确、生动、形象、感人。

四、摆正合作与奉献素养的关系。学生在校受教育,来自各门学科、各种活动,是诸多教师辛勤劳动的结果。没有教师集体的努力,教育教学的任务就无法完成。因此,教师要正确地估价自已的作用,要尊重他人的劳动。

五、教师要具有“美”的形象综合修养。教师,无论思想品德、学识才能,还是语言表达、举止风度……都应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又是美育的实施者,因而必须使自己具有美的形象。一位优秀的教师应当是美的发掘者和传播者。

前面已谈过教师的语言美、教态美,这里说说教师的仪表美。教师,无论年老与年轻,无论是男还是女,都应衣着朴素大方、美观整洁。头发整齐自然而不蓬乱,面容应当是精神焕发而不是萎靡不振、昏昏欲睡的样子。如果衣装不整,邋里邋遢或服饰华丽、浓妆艳抹,都会给学生以不端庄、不稳重的感觉。甚至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或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

记得老教育家孙敬修说过几句这样的话:“……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是很有影响的。孩子的眼睛是‘录相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计算机’里储存起来,然后指导行动。”所以老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已,言行要符合“美”的规范。用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仪表、美的心灵来影响教育孩子。

精选浅谈教师职业素养论文范文(24篇)篇十五

转眼间,我在教师的岗位上又平凡地走过了一年。追忆往昔,展望未来,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教训使自己迅速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无愧于这一称号,我现将2017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在师德方面:加强修养,塑造“师德”。

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师德”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我始终坚持给学生一个好的师范,希望从我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学生,都是一个个大写的“人”。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表率,同时也是使自己陶冶情操,加强修养,课余时间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水平。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师德方面的修养,力争在这一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精选浅谈教师职业素养论文范文(24篇)篇十六

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含义。

教师职业道德规是教师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中各种关系、矛盾行为的准则,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注重礼仪,遵守公德;尊敬家长,团结协作;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结构、特点、功能、基本原则和评价。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结构。

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特点。

使用的针对性,要求的双重性(教师和育人),内容的全面性,功能的多样性(示范性),行为的典型性,影响的广泛和深远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功能。

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基本原则的含义。

它是一定阶级和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提出的根本要求,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调节和评价一切道德行为的根本准则。基本原则包括教书育人原则、乐政勤业原则、人格示范原则和依法从教原则。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评价方式。

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养的含义和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养的含义。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培养是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道德内化的活动,它是通过外部教育督促和个人努力,将外在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教师个人道德品质并付诸行动的活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养的内容。

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师职业道德内化。

四、进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养的原因。

进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养的原因。

之所以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规范的培养,是教育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国家需要,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完善人格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目前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现状。

望受尊重的矛盾,教师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与实际言行的失范矛盾。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职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不受重视,教师岗前职业道德培养没有形成成效的模式。

五、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养的任务和途径。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养的任务。

提高职业道德认识,陶冶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磨练教师职业道德意志,确立教师职业道德信念,培养教师职业道德习惯。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养途径和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培养途径主要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这是培养教师社会主义师德品质重要环节,是纠正不良教风、校风有力手段,也是加强教师队伍的迫切需要。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有:职业针对性、自教互教性、同时多端性和渐进重复性。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方法包括:说理疏导法,榜样教育法,对比教育法,个别教育法和实践锻炼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主要分为职前和职后两个环节。

一、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

理念之一:“学生为本”

按照《教师专业标准》中的“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能总结、反思,改变教法,由习惯于批量生产形成的固定课堂模式,转型为以满足个性需求的分类意识,尊重学生人格,启迪心智,改教为育,变单纯教授知识为既传授知识也传播探究、创造的方法。

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对每一个学生深入了解,包括:知识基础、生活习惯、个性脾气、兴趣爱好、结交人群、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个人优势等等,有针对性,有层次性,要有育人理念与本领。理念之二:“师德为先”

《教师专业标准》中的“师德为先”,首先对老师在理念上要求:有理想,有职业道德,有准确的价值观,爱自己的事业;其次在行为上能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有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只有这样,才会尊重学生、对学生有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才能做好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与学生共享生命历程。理念之三:“能力为重”

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不但要教书育人,并且还要用自身形象影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自身拥有育人能力,才能培育好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使学生成人,必须把学到的知识能运用于实际。

《教师专业标准》对具体教学工作的能力要求,特别强调要“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找到新意、找到乐趣、找到灵感,才能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才能为学生“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才能找到不足、找到短板、找到漏洞,才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让他们成材。

《教师专业标准》要求对学生的成长规律进行研究,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了解他们的个性形成过程,提供合适的教育,促进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教师要做好真正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让学生今后能够走上成功之路。

当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三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就能使学生真正成人、成材、成功。理念之四:“终身学习”

《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终身学习”理念要求有三点:一是学习国内外先进教育理论、经验和做法;二是学习新鲜知识及注重文化含量;三是秉持持续发展意识和能力,成为终身学习典范。作为教师,要终身学习的观点,向大自然学习、向社会学习,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学习《教师专业标准》,可以体会到《教师专业标准》是健全教师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从整体上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保障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具有科学有效的指导作用,对教师的观念、知识、行为等提出明确要求,教师按照这些要求,不仅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也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教师专业标准》突出了师德为先,要求教师要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做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教师专业标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要求教师遵循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促进每个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强调实践能力,要求教师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教师专业标准》体现时代特点,要求教师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文化修养,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对照《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与《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它们的四个基本理念是大致相同的:以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在这四个基本理念中,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教师都要把学生为本放在首位,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始终围绕着学生的发展而开展,我们的教学不能以老师的利益为目标,心中时刻装着学生,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没有把学生放在首位,就谈不上师德、能力等。在师德为先中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关爱中小学生,尊重中小学生的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然后做好自身,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能力为重、终身学习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多思考、多反思、多探究,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同时在四个基本理念中也存在一定的区别:这种区别就在于“以学生为本”中,《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增加了对中学生进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我个人认为增加这一句是有原因的,因为处在成长期的中学生,他们的独立性和自制力确实在迅速发展,他们希望成年人把他们当作社会的一员,得到成年人的尊重和重视。他们也愿意承担比较艰巨的任务,并渴望社会对他们的“工作”给予认同。但在实际生活中,由干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还未完全脱离稚气,因而他们的某些日趋成熟的个性特点,往往会被我们教师或家长所忽视,总觉得他们还是孩子。因此中学教师就要处理好这一矛盾让学生的自我意识很好地发展,向真正的独立性社会成员过渡。反之,如果这种矛盾不能恰当地解决,学生的成人感就会受到挫折和压抑,就会影响学生个性的正常发展。所以作为一名中学教师除了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还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发展,树立其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基本内容。

(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3.认同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第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1、关爱学生,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2、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1、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2、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3、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4、勤于学习,不断进取。5.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二)专业知识。

学生发展的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

第五,教育知识;

1、掌握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3、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4、了解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5.了解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

6、了解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第六,学科知识;

1、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2.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3.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4、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第七,学科教学知识;1.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

2、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3、了解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

4、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第八,通识性知识;

1、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3.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4、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三)专业能力。

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

第九,教学设计;

1、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

3、有效调控教学过程。

4、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5、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第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2.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1、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3、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第十三,沟通与合作;

1、了解学生,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2.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3.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发展。4.协助学校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第十四,反思与发展:

1、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2.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3.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三、教师素养内容和特点。

教师素养指教师的修养,包括教师思想素养、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身心素养。

首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具体有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

其次是教师的智能结构,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及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教育机智。

再次是良好的心理素养,主要包括良好的意志品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特征和清晰的自我表现意识。教师素养的特点。

整体性、稳定性、普遍性、社会性和自觉性。

教师的能力素养包括基础能力素养、职业能力素养和育人能力素养。教师的基础能力素养基本结构。

教师基础能力素养包括迅速而准确、细致而深入、全面而客观的智能素养—观察能力,具有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条理性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丰富、合理、新颖的想象能力,准确、迅速、持久、系统的记忆能力,言语能力素养和教师体语能力。教师的职业能力素养基本结构。

教师的职业能力素养包括教学能力素养、课堂管理能力素养和课堂施教能力素养。教师育人能力素养基本结构。

教师育人能力素养包括心理沟通能力素养、行为辅导能力素养、班级管理能力素养和教育科学能力素养。

教师的心理素养包括教师的认知素养、教师的情感素养和教师的意志素养。教师的身体素养培养方式。

精选浅谈教师职业素养论文范文(24篇)篇十七

新时代下的教师,既要做学生求知的引路人,又要做学生进步的引导者。教师的人格、德操和思想素质无疑在无形中会给学生以极大的影响。作为一名刚踏上工作岗位没多久的我来说,对“教师”的理解可能还不是很深,在这里我只能结合这两年的工作,浅谈一下我对教师职业素养的认识和感受。

一:要热情主动。

人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采取主动并不表示要强求,惹人讨厌或具有侵略性,只是不逃避为自己开创前途的责任。当困难的“大山”不主动挪位时,面对困难,人应该主动走近它们。与其等待造势,不如立马借势。当我们无法使山向我们靠拢的时候,我们采取的最好的办法便是主动向山走近。

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为自己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价值观,而非情绪和外在的环境来做出决定。积极主动地选择创造自己的命运,而不是选择被动的逆来顺受,面对现实,我不再一味的埋怨的等待,从自身开始积极的思考和行动来创造新的未来。这是从教师的内心方面去培养乐观的人生观习惯,从而使教师用自己的热情去影响学生学习的态度和热情。

二:要端庄大方。

风度仪表是一个人气质性格、文化素养、审美观念的外部表现,是美好心灵的表露。教师优雅的风度、脱俗的气质、整体的衣着、端正的外表、和谐的动作表情,工整潇洒的板书、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谦逊宽容的态度,对学生的心灵有很大的影响,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使学生由受其师而乐于学,师生友好合作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作为教师,在穿着打扮这些细节习惯中要有所讲究,要得体,大方,符合教师的身份。我们的衣着、表情举动、姿态等等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而且对学生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教态优美,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温文尔雅、彬彬有礼。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礼仪的本质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教师教书是育人的工作,首先,教师自己要学会做人的基本礼仪修养,尊重学生。当我们对学生做了对不住的事时,我们有时或许为了所谓的面子问题而难以向学生启口道歉。其实,此时我们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教师能做到敢于真诚地承认错误,那么可能会受到学生更加的尊重,而且学生也会效仿这样的做法。

四:要宽容公正。

美国作家房龙说:宽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陶行之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平时学生犯错是免不了的,学生这时的思想、心理、现状等实际情况都需要我们老师设身处地的为他考虑考虑事出肯定有因,从细节中帮助学生寻找“病因”,并以宽容公正的心去面对它。

严是一种爱,但宽容也是一种爱。宽容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仁慈。爱是一种公正,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常言道:“不患贫患不均”,没有绝对的公正,但公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以上就是我对教师职业素养的初见,我觉得一旦做到这些就会给我们的工作、学习、人生带来极大的积极影响,将终身受益。

精选浅谈教师职业素养论文范文(24篇)篇十八

摘要:随着电视传播业的发展和受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对节目本身的要求和对播音主持人格魅力的关注几乎相提并论。本文从人格魅力的基本概念出发,就播音主持人格魅力和节目的互动关系、如何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作出分析。

播音主持人作为社会公众人物,其言、其行无不受到大家关注。主持人对节目的驾驭力、表现力和亲和力等,对所主持的节目,甚至所属的广播电视台在广大观众听众心目中的感受等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人格魅力。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罗京老师不幸英年早逝,广大网友自发地在网上设立灵堂,寄托无限哀思,折射出罗京老师深为广大观众喜爱的独特的人格魅力。因此,具备什么样的人格魅力、节目与人格魅力如何相互影响,怎样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越来越为广大播音主持人所关注。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人格魅力的概念、内涵。

播音主持人的人格魅力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首先是对节目本身的驾驭能力。即按照节目的要求,通过主持人的诠释、解说、评论以及情感的投入,使节目达到或超过预期的效应。这是塑造主持人格魅力的第一步,试想,如果节目主持得一塌糊涂,再谈人格魅力,那必然是舍本逐末。其次是主持人节目外的品质表现和生活价值观。主持人是社会公众人物,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很容易被媒体捕获并加以放大,使得主持人的个人生活也不可能完全属于自己。三是对文化的沉淀和表现力。主持人必须要有足够的文化底蕴,这是最基本的职业要求。没有文化的沉积,对节目的诠释上就不可能做到得心应手、厚积薄发。从这一点上讲,主持人的形象需要靠文化来支撑。

二、人格魅力与节目的关系。

1.人格魅力与节目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说,主持人是同节目共成长、共荣辱的关系。主持人个性的生命力和人格逻辑密不可分,节目主持人要想把节目做出品牌,使观众喜爱,就应当要在人格和节目的关联上下工夫,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依存的关系,进而追求节目与个人人格的完美统一,力求形成某种自己特有的风格。

2.主持人的张力以人格为基础。

主持人的张力是在节目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在完成节目内在要求的前提下,自我能力的发挥和扩张。我们经常说,某某人的气质适合某某类型的节目。只有按照主持人的气质和风格,打造与之相适应的节目,这样的配合才会“默契”,节目才会有观赏性和艺术性,如果让李咏去主持《文化访谈》,让白岩松去主持《非常6+1》,未必能够表现得像今天这样“火暴”。

三、怎样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

1.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价值取向。

主持人的思想是否纯洁、道德是否高尚,直接关系着对节目本身的影响。罗京老师之所以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和爱戴,与其金属般的声音,严肃、庄重的播音形象,以及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风范,所综合形成的独特人格魅力有着直接的关联。节目之外,他资助穷困山区的孩子上学,一同下地种田,他诚挚的话语发自内心,凝重的表情没有任何造作,这些无不是其人生观、价值观的自然流露。因此,作为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的典范,他的英年早逝引起那么多人的惋惜和悲伤,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以自己独特的语言能力为个性特征。

独特的语言能力首先要做到语言运用得规范和得体,语言的发音和情感准确、放松;其次是用心播音,以情感人,有自己的个性化特征。再次是始终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良好的工作状态是把节目做好的必然要求,主持人在走上镜头前的那一刻,他的情绪应该与自己的喜怒哀乐告别,真正做到“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因为这个时候,主持人已经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节目、属于所有观众。

3.以审美意象架起与受众之间的桥梁。

高质量的节目和优秀的主持相结合,给受众传达的就一种审美意象,通过画面、声音的传播把节目的内涵和主持人的情感一同传达给受众,让受众在观看和聆听的过程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通过审美意想,架起与受众之间沟通的桥梁,桥通了,受众才能了解你,喜欢你;拥有完美的意象。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李咏和高博,分别在《幸运52》和《购物街》中大量运用肢体语言,张扬而不夸张,成为节目的招牌式动作,从而为他们赢得了较好的人气。

当然,播音主持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是在长年累月主持节目中积累和形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过硬的业务技能、成熟的工作心态,善于挖掘和培养自己的优势,并运用到节目主持之中,才能逐渐在节目中锤炼和升华,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从而为广大受众熟悉和喜爱。

参考文献:

[]田超颖,商务社交礼仪全书[m],地震出版社..01。

[]王梓橙,论播音主持艺术[j],科技文汇,.03上。

[]吴丽菲,浅论新闻播音风格的个性化及其技巧[j],中国科技信息..8。

精选浅谈教师职业素养论文范文(24篇)篇十九

这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对待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基本态度。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的一种道德信念,它是以共产主义理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对教育价值的深刻认识为基础的,它是教师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献身教育事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内驱力。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事业心和较强的荣誉感。教师的事业心和荣誉感在教育工作中有着重大的意义,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当他们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不可缺少的职业时,他才能满腔热情地投身到培养学生的教育工作中,并为培养人才贡献自己的一切。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还要求教师发扬蜡烛精神,甘为人梯,做辛勤的园丁。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一心扑在教育工作上,终身献身教育,并用自己的智慧钥匙,打开学生踏入科学文化宝库的大门;用自己的崇高品德和健全人格,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还要求教师自觉服从党和人民的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无私地奉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

二、热爱学生。

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也是教师对待自己的劳动对象的基本态度。

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道德情感,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千方百计地去教育好学生。孔子所说的“爱之,能勿劳乎?忠言,能勿诲乎?”就是这个意思。

师爱不同于母爱,师爱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在履行其培养人的职责时所产生的感情,它根植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发源于教师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高度责任心,因而这种爱已经超出了个人情感的狭小圈子,而与整个社会事业联系在一起。

热爱学生,要求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这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要多方面来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在多方面了解学生”。

热爱学生,还要求教师要尊重和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和严格要求学生并不矛盾,这两者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热爱学生,还要求教师要公平地对待学生。俄罗斯有句谚语:“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爱,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宽宏的胸怀爱护学生,力求做到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所付出的努力能得到教师的公正评价。

三、团结协作。

团结协作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又一个方面,是教师对待其所属的劳动集体的基本态度。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群体性和个体性相结合的劳动,学生的成长主要是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果。因此,为了搞好教育工作,不仅要求教师要正确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要正确处理与教师集体之间的关系。只有团结一致的教师集体,才能保证教育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才能使教育工作有效地进行,才能使教师集体给学生集体以良好的道德影响。

团结协作就要求教师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用集体主义原则来调节教师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其他教师的关系。

团结协作还要求教师要相互尊重、密切配合,要善于肯定同事取得的成绩,虚心向优秀教师学习等。

四、以身作则。

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待自己的基本态度。

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教师劳动最有影响力的手段是“言传身教”,也就是说,教师是用自己的学识、思想品质、人格以及言行举止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都自觉不自觉地以教师为榜样,教师是学生学习做人的重要参照对象。人们常说的“教师是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就充分说明了教师的言行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诚如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是教师完美人格的一种表现,这种完美的人格要求教师要带头践行自己所提倡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

以身作则也要求教师要使用文明语言。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是教师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因此教师的语言一定要文明。语言美不仅要求语言要文雅,而且要健康、高尚、准确、生动、富有教育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语言修养上多下功夫。

以身作则还要求教师要仪表端庄、朴素大方。教师的仪表包括衣着、发式、教态等,都有较大的示范性,教师的仪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个人的修养、品德、作风和气质。因此教师在这方面一定要注意和检点自己,否则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精选浅谈教师职业素养论文范文(24篇)篇二十

世界是在变化中发展的,语文教育教学也是如此,所以语文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转变、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一)语文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理念。

一方面,我们要纵览古今、放眼世界,分析总结过去,明确应试教育的利与弊;另一方面,我们应明确高中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而不是为了考试,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二)正确认识语文,承担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

目前,很大一部分教师都单纯地把语文看成一门工具学科,实行功利主义应试教学,以练代讲,以考代练,大搞题海战术,学生因此变成了应试的机器。其实,我们的语文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是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所以,教师必须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积累,健全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修养,把育人成人放在第一位。

(三)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关爱学生,以情动人,而不是高高在上地压迫、威吓学生,这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教师还应主动完成由知识权威向对话伙伴的角色转变,积极适应“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在与学生平等对话和合作学习中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与学生情感相通、心理相融,学生才会亲近老师,才会喜欢语文。

西方的“知识折旧定律”称:“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会折旧80%。”更有资料显示,以每年6%到10%的速度更新知识、更新思路,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人才学的`“蓄电池理论”也说,一块高能电池的蓄电量是有限的,只有不断进行周期性充电,才可能持续地释放能量。而在一个知识更新越来越快、陌生领域越来越多、对创新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这一说法仍具有振聋发聩的现实意义,“本领恐慌”正逐渐成为当下人们生活的常态。

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国民阅读率低于50%,每年每人平均阅读图书不过4.5本。一位阿里巴巴的销售人员透露说,中国人从学校出来以后,平均每年读书不超过三本。很多教师也没有时间静下来读书学习,学校出于经济利益考虑给教师提供的培训机会也很少,致使教师的知识储备很难满足工作的需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创造机会,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丰富的学识和宽广的视野去引导教育学生。

三、语文教师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在当今的应试教育中,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以学生被动接受为辅的传统教学方法仍然占据着主体地位,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及人格的全面发展,以至于许多高中生对语文学习态度冷漠,认为可学可不学。但从语文学科的重要作用来看,高中生应该重视语文学科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自觉、愉悦的氛围中提高语文成绩。

(一)教师要精心选择教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教师是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的课堂教学沉闷,学生的积极性自然不会高,要想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教师必须首先让学生喜欢自己。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学生特点,采用适当的方式,精心选择教法,激活自己的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用激情导入、分角色朗读、巧设疑问、多媒体教学、课本剧编演、辩论讨论、声情并茂的讲解、联系现实生活的引申探究、作文竞赛等不同的教法,使语文课堂千变万化,多姿多彩。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多样、有序的,所以教师应不断优化教法,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教材和学情选择适当的教法。

语文教材选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同的教材特点不同、目标不同,教师的教法也应不同。另外,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施教时应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促进学生的发展。比如对于语文成绩较差的学生,如果他们是因为基础差而成绩差,教师就应给这类学生系统地补充基础知识,并结合练习达到巩固知识、提高成绩的目的;如果他们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当而成绩差,教师就应时时关注、积极引导并对他们的作业进行跟踪,然后个别辅导,以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其实教师的人格魅力包含很多因素,它也许来自饱经风霜的沧桑经历,也许出于对事业的执著,是对工作的投入,对人生的乐观、淡定和从容,这些都对学生有着难以言说的吸引力,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所以,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打动并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你,喜欢你的课,喜欢你教的学科。

精选浅谈教师职业素养论文范文(24篇)篇二十一

摘要:本文基于对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本质涵义的剖析,以校企合作的角度,从学生自身和学校两个方面,着重分析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针对问题所带来的思考。并且针对以上问题提高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效实施路径――充分发挥企业在职业素养培养中的作用。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实施路径。

目前,高职院校的重要办学方法就是学校和企业合作,但是限于其固有的教育形式,高职院校仍然停留在层次浅、水平低和单一散漫的层次中,这样的话就不能形成好的紧密型合作关系,如人才共同培养、教育过程共同监管和教育成果共同享有以及出现问题或者应付责任共同承担的发展前景。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在院校不能主动向企业提供价值。专业设置与实训科目不匹配;“双师型”教师能力难以保障等之外,学生职业素养难以适应企业需要成为制约校企合作长效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教育部在出台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必须对培养人才的方式进行改革,对学生的持续成长能力进行提升,将学生素质培养放在首位。

劳动者在职业发展中的能力的总体概括下就是所谓的职业素质,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执业行为等很多方面。职业素养也可以称之为职商,能够反映出个人在社会中发展所积累的智慧和修养,所有个人行为累加就形成了职业修养的概念,内在是职业素养的体现,外在是个体行为的表现。

二、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对职业精神认知比较模糊。根据前面进行的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对高职毕业生能力和素质要求的调查发现,企业最看重高职学生素质中的几个指标分别是:诚实守信、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团队合作能力。企业看中的个人能力或者素养中,敬业和责任心是排在前列的,也是企业认为现今社会大多数人所不具备的.。企业在招聘人才时,非常强调敬业精神。事实上,我们所强调的敬业,就是对工作是否有责任心。所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还没有真正的面对社会,首先要学习的就是不积跬步无以行千里,从点点滴滴做起,逐渐完善自己,增强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为以后步入社会和职场提升累计经验和教训。

1.2缺乏经验的学生没有正确的对自己定位。职业定位的真正意义就是真确看待自己,在对自己有一个正确认识的前提下在进行职业规划,从而制定发展计划和通过努力去实现。这样就要不能盲目选择和制定发展计划,只有避开这些,才能最快最有效的达成目标。现阶段很多应届毕业生没有正确的看清自己,将自己放在很高的位置上,这反应的就是毕业生的自大以及盲目的特点,就像上面提到的,做事从小事做起,不管你将来发展的如何好,都要一点一滴的积累。事实上,不管自己定位在何种层级上,必须以自己的特长和经验为前提。再者,也要充分考虑工作性质和家人期望等很多因素,所以毕业生一定要理性的评价自己,并且结合社会和工作需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3毕业生欠缺对自己将来的规划能力。现阶段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是毕业生毕业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会干什么,兴趣爱好是什么,这样就反映出了毕业生职业发展意识淡薄和方向的不清晰。毕业生应该全面了解自己的特长和发展方向等,对自己全面认识,这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崭露头角。

2.学校在职业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重视职业技能培养,忽视培养自己的职业意识。有一种理论叫做素质冰山,其理论阐述,个人的素质犹如在水中独立漂浮的一座冰山,我们能够看到的水上的冰山这是表象,看不出好坏,而我们看不到水下的那部分才是关键的因素,代表着责任、态度等很多内涵。现如今的高职院校虽然都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了各种方式的培养,但是细分培养过程,我们发现,职业技能是培养的重点,职业意识的培养完全不够,这也是目前职业培养的一大缺陷。很多在校学生自认为证明就是找到好工作的象征,往往忽视了企业最重视的职业素养等因素。

2.2关注就业率、忽视素质培养。目前,高校培养学生的方向很确定,那就是提高就业率,帮助学生尽快就业,认为这个是显示一个学校发展好坏的标准。其实这样的想法不能说是不对的,但是如果站在教书育人的角度上去思考,我们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学校为是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的,而不是单纯的提高就业率。高职教育的目的不只是培养或者输送对对国家发展有利的实用性人才,更重要的是为国家教育出素质高尚,人格健全,道德意识强的优秀人才。

2.3培养只局限于学校,缺少社会意识。我们都知道高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学生进入社会公国发展,适应并且融入大社会的大环境中去,通过发挥自己的技能来与同时相处,从而为公司创造价值,为自己赢得荣誉和物质。所以,要想达到以上效果,就需要学生在学校就要步入社会,进行社会实践和交流,通过实际的生活和时间来培养自己的独立性和适应能力。但是观察我们现阶段学校培养学生的主要方法,还是以学校的课本教育为主,即使这种培养能够起到一定效果,但是要做到真正的素质教育,距离还是比较远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要想实现学生高素质培养,就要让学生走出去,融入到社会实践中,通过切身的体验来感受社会,提高自己。

三、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实施路径――发挥企业在职业素养培养中的作用。

1.企业在制定人才教育方案时参与进去。现阶段社会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毕业生找不到适合的工作,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和不正常的现象,证明企业要求和学校的培养是脱轨的,不一致的。所以基于以上考虑,企业应该参与到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方案中,这样一来,首先企业可以提供用人标准,让学校有方向的培养学生,其次,对于学校教学制定也要参与其中。学校应该到企业中深入查看,了解行业的发展和缺陷,然后将企业优秀人才请到学校带班授课,培养合适人才,这样的做法更加实际可行。

2.学校和企业深入沟通,对学生采用订单式培养。高职教育中以职业活动为目标是教育改革中必须坚定地原则。学校和企业联合是学校培养素质人才的根本基本方法,通过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实践型人才,多种培养方式同时进行。首先,建立实际的教学情境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采取多种实践方式进行培养,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想进行熏陶。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逐渐感悟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使学生尽快适应职业角色。其次,将企业文化引进,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学校应该聘请专业的企业员工到学校进行宣传教育,以自身的经历来讲解书本的理论,更加生动易懂。让学生产生兴趣尽早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

3.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融合。学校应该举办各种校企联合的活动,邀请社会企业经营和进步人士进行宣导,更近的了解事件理论。通过成功的人士来让学生有期望有目标,从而建立学生学习进取的理念,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的感受到成功人士的人格修养和与自身的差距,从而逐渐提升,完善自我。4.邀请公司中高层人员到学校中到学校进行讲授。企业的成功人士都具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职业素养较高,要求他们到学校进行讲授,让学生感受企业分为和企业家的人格魅力以及职业修养,通过学生与企业家的亲身交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树立典型来摆正心态,进而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1〕12号.2011年9月.

[2]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言:措施与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11(28).

[3]程淮中.财经职业素养教育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精选浅谈教师职业素养论文范文(24篇)篇二十二

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范围。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a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b和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分不开c主要决定于一个人以有的知识经验和知识领域)(2)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能够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集中而稳定的注意,是搞好学习和工作的必要条件。培养集中稳定注意的方法:a注意对象的特点b有无坚定目的c个人的主观状态。2.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1.主动性2.独立性3.独特性4.体验性5.问题性。

20世纪后期以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有哪些特点?1.

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良好意志品质的特征: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

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3根据学生的一致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如何调节和控制情绪?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态度2丰富学生的情绪经验3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问题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

语交流训练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5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

如何调节和控制情绪: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

课堂教学口语的基本要求:1符合规范,内容科学,合乎逻辑2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富于启发3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4赋予创造性,有独特的风格。

教态语言的基本要求1身子稳重端庄,自信得体2表情真实自然,适度适当3衣着朴实整洁,美观大方。说课的内容:说教材、说目标、说学情、说教法(3)注意的分配:a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成熟;b同时进行几种活动都已经成熟;c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4)注意的转移:a原来注意的强度;b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c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d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职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对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

“耶克斯——多得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率。(1)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学习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2)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动机。(3)动机水平与行为效率呈倒u型曲线。

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1)学习动机的培养:a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b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c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d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2)学习动机的激发a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b设置合适的目标,控制作业难度;c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d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e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教师在运用竞争时需要注意一下几点1.教师要教育学生认识竞争的利和弊,教给学生公平竞争的手段。2.按学生的能力等级进行竞争;3.进行多指标竞争,让每个人都获得成就感;4.提倡团体竞争;5.鼓励个人的自我竞争和团体的自我竞争。

别差异性;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劳动的特点: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a教育目的的全面性;b教育任务的多样性:c劳动对象的差异性;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a因材施教;b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c教育需要“教育机智”

现代学生观: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里相容。

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特点):

(三)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掌握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1.知识是思想品德的基础2.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提供动力3.贯彻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时,必须注意的问题;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

观察力的培养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的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此外,教师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和优良的性格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还应教会他们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

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1遗传与营养2产前环境和早。

期经验3学校的教育4社会实践5主管努力良好性格的培养: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5一句性格倾向因材施教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1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家庭因素4学校教育因素5个人主观因素。

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1场依存与场独立2冲动型与沉思型3具体性与抽象性型4发散性与复合型问题解决的特点1目的性2认知性3序列性学习策略应遵循的原则:主体性、内化性、特定性、生成性、有效监控、个人效能感。

简述精细加工策略: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运用背景知识并联系客观实际。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认知发展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它的本质是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2认知的建构过程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不断平衡认知图示的过程3她提出了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并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岁——7岁)、具体运算阶段(7岁——11岁)、形式运算(11岁——成人)。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1问题情境2定时与功能固着3原型启发4已有知识经验5情绪与动机。此外个人的认知结构、个性特征以及问题的特点等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管理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策略:1摸清非正式群体的性质2对积极的非正式给与鼓励和帮助3对消极的非正式群体给与适当的引导和干预。

心理健康标准:1自我意识正确2人际关系协调3性别角色分化4社会适应良好5情绪积极稳定6人格结构完整。

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1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2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和学生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3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1教师职业道德适应的针对性2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双重性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5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6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按照一定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以及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所达到的道德境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仅是培养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环节,也是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迫切要求。首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促进个人进步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次,只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才能发挥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课程导入的类型:直接导入、温故导入、直观导入、问题导入、实例导入、情境导入。

课堂板书的类型。

(一)文字板书:提纲式板书、语词式板书、表格式板书、线索式板书、演算式板书。

(二)图画板书:示意图板书、简笔画板书。

教育的基本任务:1.是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2.是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3.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4.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5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班级管理的功能:1有助于实习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精选浅谈教师职业素养论文范文(24篇)篇二十三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媒体全新发展提供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人们开始更多地选择数字化媒体来获得信息,作为出版业的重要一员,技术编辑对于书刊的出版发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时候必须提升并有效发挥技术编辑的专业素质,应对全新的挑战。因此,新媒体时代下的技术编辑,除了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职能。

1.1要具有专业性。

技术编辑作为一类专业技术人员,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就是要具有专业性,要使自己永远处于技术发展的前沿,要熟练掌握不断发展革新的印制、装订等技术。并且,技术编辑还要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经验,发展出为其他编辑人员推荐符合某些类型书刊特殊生产制作技术的能力,比如刊物类型、装订形式等的选择等。此外,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编辑,还要具备拥有主见、坚持自我的能力,不能随波逐流、没有主见。例如,有些编辑人员想要节约生产成本,要求技术编辑在制定印刷方案时选用六十克一般类型的双胶纸来印制四色书刊。这时候,假如技术编辑缺乏自我坚持,最终发行的书刊质量肯定会下降,必然引起书刊质量下降而影响销售。某些编辑人员之前节省成本的想法不但实现不了,作为技术编辑由于没有坚持专业底线,也难以推脱责任。

1.2要具有责任心。

技术编辑在工作中还应具有责任心。例如,在进行付印样的最后审核过程中,一旦缺少责任心,想着既然前面已经有了各级部门的确认,应该不会出现意外情况,粗略一扫就算做完了自己的工作。却不知道,之前的所有确认也许只是内容方面的审核而未涉及技术方面,这就意味着存在极大的问题隐患。具有责任心的表现则是,认真检查送审稿子;仔细确认封页、环节所需成本,尽力实现高性价比的书刊出版。例如,印制某书刊的封页,既能够选择大规格纸张印制,也能够选择小规格纸张印制。此时,就需要从纸张成本、印制成本等各个方面考虑选用哪种方式更能节省成本,且不影响书刊质量。

1.3要具有创新意识。

时代在发展,技术编辑必须具有创新意识。不管身处哪种行业,没有谁是能够一成不变而不被淘汰的,技术编辑更是要求新求变,要让自己一直处在技术发展的前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印刷、出版等技术都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作为书刊出版行业的技术工作者,技术编辑绝对不能因循守旧、顽固不化,要不断学习研究新技术、新工艺,要在创新实践中升华自我。技术创新是一方面,思想更需要创新。当前,技术编辑在之前几十年所应用的介质都在发生变革,许多人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技术革新的真快,一不小心就会被甩在后面。当然,也不是要求所有人都拥有最前沿的印刷、出版等技术工艺,不过必须要有经过认真学习能够获得新技术的想法和能力。特别是在数字出版迅速发展的今天,假如有一天实现了书刊无纸化,那么当前模式下的技术编辑是不是还需要存在都是一个问题。在技术不断革新的当下,只有保持创新意识,才能实现工作能力的不断提升。

2.新媒体时代技术编辑的管理职能。

2.1对图书的装帧设计或版式设计进行管理。

如果想要真正地落实设计方案,精准实现工艺要求,这就需要技术编辑对图书的装帧设计或版式设计进行管理。首先,技术编辑对书刊的装帧设计、版式设计等需要提供明确的样式以及详实的说明,对材料品类以及工艺水平也要准备好样张,对最终的书刊状态更要了然于胸。其次,要注意设计的实现,管理好设计、编排、印制及装订等的完成情况,仔细确认开本、标题、图表等的形式是不是与最初的设计统一,所需材料是不是及时到位,印刷工艺能不能实现等。最后,要确保印刷、装帧等环节的顺利实现,即时了解书刊的印制情况,对出现的任何意外情况都要迅速地给予处理,保证书刊装帧、出版的顺利完成。

2.2对图书的质量进行管理。

作为出版物,图书的质量是最为重要的,可以说关系到出版社的生存及发展。图书质量涉及到很多个方面,而设计以及印刷的质量就需要由技术编辑来保障,所以说技术编辑对图书的质量负有很大责任。想要管理好书刊的设计、印刷质量,技术编辑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了解并熟知与书刊设计、印制有关的工艺标准,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要严格依据标准完成;二是,要依据工艺流程进行生产,确保应有的生产流程,不能想要节省时间而缩减某些环节,核红、审核样书等关键环节更是要认真检查,不能抱有侥幸思想;三是,对每一环节都要设置质量把控点,利用对所有质量把控点的有效控制,确保生产的质量;四是,重要环节必须要亲自确认,即时检查印刷、装订等环节中的质量把控点,迅速发现问题并马上处理,尽可能地将任意质量风险掐灭在萌芽期间,不将任何的质量隐患带到下一环节。同时,技术编辑还要对油墨、用纸等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有效管理,为图书的高质量提供保障。

2.3对图书的印制成本、印制周期进行管理。

图书的印制成本是出版行业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对图书的印制成本进行管理,减少图书的生产成本,也是技术编辑的重要工作。作为负责任的技术编辑,要熟悉图书印制成本的组成、计算方式等,对图书印制各个环节的花费必须要心中了然,对原材料市场行情以及生产厂家的最新动态也要密切关注。在实际中,对印制成本的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整理生产企业印制工价、书刊印制市场情况等制订出符合自身实际需要的成本结算标准,从根本上对生产成本进行管理;二是,按最优流程安排排版、印刷等工艺,保证最合算的印制数量,增强质量管理,防止由于质量问题而重制带来的浪费;三是,熟悉并灵活利用印制成本核算中的各类技巧,尽量地缩减不必须的花销。图书的印制周期也是印制成本的重要一方面,对其进行管理,指的是对设计、印刷所花费时间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确认好各个环节的进度,实现书刊印制周期的最佳化。在实际中,因为要尽量快地投入市场,印制周期就会被不断缩减,给技术编辑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也会影响到图书的质量。管理好印制周期,也是技术编辑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这就要求技术编辑注意到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技术编辑要依据出版要求,对书刊的进度时间做到认真仔细的筹划,对每一环节的生产周期给出明确要求,并留出相应的缓冲时间,尽量地减短印制周期;其次,要灵活机动地分配生产,科学安排生产工艺,确保原材料的及时到位等,保证书刊按计划或提前完成;同时,技术编辑还要不定期下一线检查,掌握生产情况,如果发现问题马上处理。在书刊印制好后,还要做好书刊的进栈、数量确认等工作。此外,技术编辑的管理职能还包括对印刷厂家的监督,如果印刷厂家生产人员、生产设备、工艺水平等发生变化,要迅速调整和应对。

3.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下,图书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多年来的生产方式不断发生改变,这也对技术编辑的个人素养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还要有一定的管理职能,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技术编辑的职业素养与管理职能对于图书的质量影响巨大,只有充分发挥技术编辑的作用,才能以最短的生产时间、最低的生产成本,在新媒体时代下生产质量最好的图书。

参考文献。

精选浅谈教师职业素养论文范文(24篇)篇二十四

摘要: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读教材,读参考,更重要的是博览群书。学无止境一个语文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推行课改,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语文教师必须确立超前的教育观念,语文课程改革将提升语文教师职业工作的技术含量,重建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也将重建教师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渊博知识;文学作品;课程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影响着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变,而教学模式的转变决定着教师的角色转变。这样的转变过程就会给语文教师带来许多困难与问题,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应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从而适应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系统,随着教育目标和要求的变化调整而不断发展。语文教师要有素养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学工作,我认为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1、渊博的知识。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语文教师要想做好本职教学工作,除了有丰厚的专业文化知识外,还要具备更高语文教学基础。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读教材,读参考,更重要的是博览群书。书籍是人类知识和智慧的'宝库,是人类最珍贵的财富。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的好奇心强烈,在课堂中却有很多的问题,有的是我们平时想都想不到的。教师只有从各方面充实自己,努力学习,提高文化素质,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得到学生的尊重。推行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崭新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师既要有精深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又要打破学科专业间的间隙,吸收各学门课程的精华,这样才能在新课程背景适应新课标大容量、高难度的教学。学无止境一个语文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推行课改,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2、流畅的语言。

在语文课上,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任务。教师的语言不仅词汇丰富、逻辑严密,而且需要语速流畅、语音纯正。紧密联系教材,准确传达出语文课中文学带来的独特美感,让学生不仅在思想情感上受熏陶,更受到美的感染,达到知识、能力、情感的全面发展。既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情感,更需要敏捷的思维、准确的反应。教师是通过口头语言来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我们要多读文学作品、观摩名师讲座,汲取其中的精华,积累语言,丰富自己,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训练。语言需要简练、准确,字逻辑严密,条理性强。语文是情感的语文,一个教师要充满激情的关注孩子,在语文教学中和学生们共享着学习的快乐。点燃激情,需要教师的不断自我完善。不仅注意自己的语言,也要注意学生的语言,抓住时机规范或矫正学生的语言。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能提高。小学教师还应该自觉地加强教态的修养,以落落大方、优美高雅的体态语言来影响、陶冶和启迪学生,使之产生情感共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们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把最亮丽的自己展现在孩子面前。

3、热爱的激情。

语文课不仅教学生学语文知识,更要传承祖国文化。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一篇文笔优美的散文,一首意境悠远古诗,一句蕴含哲理的名言,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所以说,语文是情感的载体。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去解读文章、用一颗爱心去感染、熏陶学生,训练语言文学的同时,对思想教育也进行渗透。我们要有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来自于对作品的解读,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悟,更是来自于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热爱。语文教师必须确立超前的教育观念,语文课程改革将提升语文教师职业工作的技术含量,重建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也将重建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始终保持学习的激情和动力,增强学习的毅力。要把学习当作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一种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教书育人‘须能做到以情激情。老师用一颗爱心感染孩子,孩子学会感恩、用优异的成绩、优秀的品质去回报父母,回报社会,那将是教师最高兴的事。激情需要点燃,需要走进文本与读者的内心。有位教育家这样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语文教学,热爱学生才能教好语文。

4、专业的技能。

组织与管理好学生进行教学是保证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手段。要使语文教学过程得到最大程度发挥作用,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师自身的素质条件,精心设计教学。面对新的挑战,语文教师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教师要有课程意识,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创设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性的课堂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文教师的工作更富有创造性和内在魅力,教师要有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地驾驭调节课堂和驾驭调节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必须对学生和教材进行深入了解,随时随地观察和总结,积累教学经验,因势利导地进行教学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真正让学生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启。对学生来说,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学会反思,要从自己亲身教学实践和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这些现象挖掘出这些问题的实质。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的习惯,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的认识。

总之,进入二十一世纪,语文教师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现代小学教育课程的整体化、综合化趋势,要求新时期的语文教师不仅是语文学科方面的专业人员,更要力争成为一个具有广博学识和开阔眼界的学者。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推进,只要我们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学习科学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就一定能成为一名高素质的语文教师。

参考文献。

相关范文推荐

    精选民族进步工作条例心得体会(案例18篇)

    通过工作心得体会,我们可以记录下自己在工作上的成长轨迹,并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和技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工作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对大家的工作能

    2023年员工慰问活动方案(模板23篇)

    活动方案还需要考虑到时间、场地、人员和资源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活动方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

    精选幼儿园体罚师德师风培训心得(模板19篇)

    建设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师德是教师品质的重要体现,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所在。如何做好师德师风建设是当前教师们思考的重

    专业中药房的心得体会(案例14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经历和感悟的一个记录和抒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第一段:引言(100字)作为一名中

    优质军事建言心得体会军事的心得体会范文(20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有意识地改进自己。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一起学习和分享。做为一名军事工

    优秀干部考试心得体会(汇总18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某个领域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接下来,小编将分享几篇关于心得体会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道路桥梁工程实习报告(汇总18篇)

    通过撰写实习报告,我们能够对自己实习期间所面临的各种情况作出准确的分析和评估,找到问题并改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实习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大学迎新心得体会大一大全(16篇)

    通过写下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记录下自己的成长轨迹和经验教训。接下来是几篇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第一段:迎新季的意义与重要性(

    专业劳动体验活动心得体会范文(15篇)

    心得体会是反映学习和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的重要方式。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写心得体会时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写出更好的作品。第一段:引入劳

    最优短跑活动总结(案例14篇)

    在撰写活动总结时,应注重客观分析和明确整理,以准确反映这次活动的真实情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活动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欢迎大家阅读和分享。活动时间:活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