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介语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论文(优质8篇)

时间:2023-10-16 作者:文轩2023年中介语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论文(优质8篇)

青春是一朵盛开的花朵,我们要努力让它绽放出绚丽的光彩。青春需要我们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这些是一些青春充满智慧和故事的书籍,推荐给大家一起阅读。

中介语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论文篇一

摘要:有无必要将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语言学界的意见并不一致。本文立足于中学语文教学,认为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与中学语文教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把二者区分开来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文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不同的角度,结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性质、目的、方法以及词汇、语义、语法教学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在语言研究中区分语言和言语的必要性。

中介语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论文篇二

周忠新

(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摘要]通过参与英国牛津大学外语教学的各项活动,了牛津大学外语教学和管理的方法及理念,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希望对国内正在进行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的英语教学有所启发。

中介语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论文篇三

1.好口才是能说会道的,但绝对不能瞎扯,这就需要我们平时要多读书,多看书,多体会。所以,要想有一个好口才我们就要付出努力,要不然别人跟你说话,你自己都不知道人家在说什么,那你自己得有多尴尬。

2.要想拥有一个好口才,你就要自信一点,多尝试站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比如从团队内积极发言开始,到部门内积极发言,再到整个公司内积极发言,不要胆怯。

第一次发言时可能会有点不安,但要学会战胜自己,这样每一次发言的时候舞台都是属于自己的。

3.在工作或学习中,我们都有可能会被安排即兴发言,这听起来确实有点不合理,觉得这么短的时间任务量又这么大,觉得自己根本无法完成。

但越是艰难,我们就越要抓住每一个机会,即使在非常艰难的时刻,我们也要从容不迫地把主旨讲清楚。

4.要想练好口才,需要我们经常去实践,比如对着镜子自己朗读文章,既要声音洪亮,又要注意自己的语调和肢体动作。经常练习总结说话的技巧,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技巧就成了你讲话的思路。

5.好口才不是打草稿,需要我们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尴尬时我们要幽默地讲话;严肃时我们说话就要有理有据;高兴时,我们讲话就要激情澎湃。

6.会说是练成好口才的第一步,但缺乏讲话思路的话同样不是一个好的演说家,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说话、做事时要注意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

中介语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论文篇四

网络不仅是一种技术与社会现实,更是一种文化现实.网络本身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其文化极大影响和改变着网络用户的行为准则、思维模式和求知途径.通过对网络文化及其基本特征的介绍,本文旨在引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概念,进而应用于外语教学实践.

作者:付一岑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2008“”(2)分类号:h3关键词:网络文化建构主义外语教学

中介语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论文篇五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经济全球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市场对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标准和要求进一步提高,学术界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范畴更广、程度更深。大学外语教学实际上就是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学习外语知识、掌握外语运用技巧,了解国外先进文化和民俗风情,以此来从根本上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基于此,文章通过概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分析了大学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大学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途径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

[关键词]大学外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途径

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的快速发展,国际市场竞争格局的日益变革,使得国际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国教育主管部门、高等院校十分重视对学生外语文化的教育,部分高等院校在原有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日语、俄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等小语种,广泛、深入的外语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外语知识的同时,对外国特有的文化有了详细具体的了解,进而达到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可以说,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是当今经济社会大势所趋,只有对异国文化背景、文化知识有所了解,才能更加合理、准确地运用语言。国家文化差异并不是体现在字面意思,而是体现在文化内涵当中。因此,大学外语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引导,注重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语言与文化的关联十分紧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外语教育及学术界的共识。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

由于跨文化交际能力涉及到的`层面广、内容多、要素全,所以学术界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含义及内涵的概述多从某个特定角度和层面出发,也就是作为一种狭义、微观层面的概述和总结。bennett&allen研究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含义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概述,分别为:超越民族主义的思想能力、鉴赏其他文化的能力以及能够在某个或多个文化中表现的能力。其中:超越民族主义的思想能力,就是以本土民族文化为参照依据和衡量标准,对其他民族文化进行审视和判断,涵盖到了其他文化习俗、生活方式、交际形式、价值观念以及管理模式等,只有客观认识到本土文化与异国文化的差异,正确理解和对待其他文化,才能具备超越民族中心主义的思想能力。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基础上,以宽大的胸怀来接受其他文化,分场合、对象、方法来调节文化,方可增强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bennett&allen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概念和内涵的研究较为抽象,对大学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具备指导和实践的可行性。相对而言,学者fantini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含义及内涵的概述更为准确,对大学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来讲,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和价值意义。他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衡量标准和依据为是否灵活、开放、包容,是否具有好奇心、耐心和容忍心,跨文化能力较强的人,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能够快速建立和形成良好而稳固的关系,便于人与人之间友好关系的建立。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包含了四个层面的内容,分别为知识、形态、技能和意识,从发展过程层面可以分为由低到高的四个阶段,即:短期旅行者、旅行居住者、职业者和跨文化专家。

二、大学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中国大多数学生来讲,在校期间学习外语知识的时间非常有限,除了英语之外,其他外国语种的学习时间更少,就是外语专业,也不过只有为数几年的学习时间。在短暂的学习时间内,学生完全以应付考试为目的,以简单的背诵、记忆、分析结构等为主,基本上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了解外国文化。大学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师和学生将学习词汇、语法、句式等作为学习重点,甚至视为学习的全部

这样一来,学生只是简单、重复、机械式的朗读、背诵、书写,信息获取、分析及处理能力较差,跨文化交际能力更是无稽之谈。这种教育教学背景下,学生不仅不能灵活运用外语知识,而且过于死板的学习方式,所学习到的外语知识基本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意义。

(二)大学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式陈旧

受到我国长期以来自然形成的固化思维教学方式的影响,外语教学也是循规蹈矩、墨守成规,教师将重点放在生词、语法的讲解之上,忽视了信息接受、分析和处理,致使学生以学习生词、句法为重点,基本上不了解跨文化方面的知识。

可以说,当大学生外语知识学习到一定程度,语言能力达到较高水平之后,文化之间的差异障碍便突显出来。在实际交流过程中,倘若语言表述不清,或者语言失误、文化误解,那么将会给交流双方带来不快,甚至会导致交际失败。研究表明,外语表达能力较强、表达流畅的大学生,往往隐藏着一种文化假象,让人误认为其不仅具有语言能力,而且具备文化交际能力,但是在交流之后发现语用失误问题较为严重,给人一种故意为之的感受,难免会因为跨文化交际失误而引发冲突。

三、大学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教学模式的科学设计

第一,明确教学目标。大学外语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更多的讲解外国文化特征,在交流和互动中,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跨文化交流素质。第二,改进教学模式,建立以培训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通过实践培训让学生对国外文化和外语知识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同时,可以通过研讨课的形式,让学生在探讨中深入理解跨文化知识。第三,创新教学方法。可以采取现场采访、情景模拟、课堂分组讨论、撰写报告、角色扮演、即兴演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全面思维意识和文化理解能力。例如,外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构建情景模拟,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文化角色,就所涉及到的文化知识进行分组讨论,进而来加深对本土文化和外国文化差异的认识。第四,教学主题的合理选择。外语教师通过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将外国文化与日常生活紧密关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可以通过网络数据库、学校图书馆、课外读物进行名家著作成果的归纳总结。第五,科学引导和示范。外语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基本的词汇、语法、语义等层面入手,让学生在学会词汇、语法和语义的同时,对外国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差异有所了解。由于文化存在差异,所以词汇所代表的寓意有所差别,这就需要教师的深入讲解和科学引导、示范。成语、谚语、格言等语言具有特殊的文化背景,往往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语言习惯、文化背景和价值观。能否准确使用成语、谚语和格言,将是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直接体现。倘若大学生不了解国外文化,那么极有可能在交流中造成矛盾,让外国人感到不适应。外国文化背景、民俗习惯等作为民族文化的直接体现,文化背景不同,所代表的寓意有所差别。比如:中国人认为打喷嚏是有人想或有人骂,而西方国家却认为是上帝保佑、祝你安康等。再如:中国人认为4是不吉利的数字,而西方国家却将13视为不吉利数字。政治、经济、社会等背景的不同,大学外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还体现在对外国政治、经济、社会背景的认知与理解。所以说,大学外语教师要给予学生科学引导、合理示范,多层次、多角度地讲解外国文化。

(二)教师层面的改革和创新

首先,提高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大学外语教师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主体,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要求大学外语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不断的学习外国文化作品,深入、全面掌握外语知识和外国文化,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拓宽专业知识面的同时,不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次,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教材,研究符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实际的教学法。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外语以词汇、语法基本功为教学重点,致使在文化交流中出现“休克”问题。因此,要以文化背景、民俗习惯等内容为依托,尽可能多的选取与外国文化有关的教科书和教学资料,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外国文化内涵,理解本土与外国文化差异,逐渐建立起跨文化交际意识。再次,重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基础为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情景模拟的设计,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文化角色,在身临其境中相互讨论,以此来提高口语水平,增强交际意识,培养较强的交际能力。最后,充分发挥外教优势。由于外教对外国文化的了解程度较深,理解更为全面,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利用外教的经验优势,便于学生对外国文化的加深理解。同时,基于课堂活动,开展第二课堂和课外活动,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外语竞赛活动,以此来激发学习外语文化的兴趣,在学习和活动开展中,不断增强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学生层面的要求

首先,大学生要广泛阅读有关外语书籍,勤于思考。不但要阅读与课程有关的外语书籍,而且要阅读与外国文化有关的书籍、著作,比如:外语小说、外语散文、外语文化等,从而来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其次,大学生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去学习。潜意识地去学习有关外国文化的知识内容。课本内容及课堂知识的学习仅仅是基础,还需要通过课堂之外的活动去学习和接受新知识,当然,课外学习主要靠学生的自觉,这就需要培养自我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再次,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生在深入、系统的学习之后,对外语有一个具体的认识,具备了外语使用能力和外语文化综合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不能单纯地依靠某一个方面,而是要更多地依赖于各种能力,只有具备综合能力,才能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形成帮助。

四、结语

大学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外语学习、接受和运用能力,也关系到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经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国际市场化运作能力,特别是对于出国工作和创业的大学生来讲,必须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才能够立足于国际市场,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中介语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论文篇六

参加聚会或晚宴时,不妨试着和周围的人交谈。这是打破僵局的第一步。如果你想提高你的沟通技巧,你必须找个谈话对象。

2.寻找话题

和别人聊天,你可以了解更多别人的兴趣爱好,知道对方最近都在忙些什么,找一个对方感兴趣的话题,你对这个话题了解得越多,就可以进行深入的交流。

3.适当的赞美

赞美是永远不会被拒绝的,它是增进感情最好、最简单的方法。这就要求你要有审美的眼光,要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发掘别人的长处。

4.家常式的闲聊

如果你不知道谈论什么,试着谈论一些在家里常见的事情。谈话很容易开始,气氛也很轻松,这也是一项重要的沟通技巧。

5.学会倾听

与人交流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倾听。多听少说,这样才能明白对方在说什么。如果你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而一直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没有人愿意和你做朋友。

6.读更多的书

可自己在私下多进行阅读,练习大声朗读。

7.认识更多的人

不要总是呆在家,也不要只是限制和身边那几个朋友交谈;应该多出去走走,结识更多的人,以健康的方式与他们互动。

8.和朋友交谈

多与家人聊天,快乐中提高口语沟通能力。如果你有困难,和你的家人谈谈,并得到他们的帮助。

9.把你的技能发挥出来

发挥你的技能,让更多的人受益,你的人际关系就会更好。

怎么练口才和表达能力

第一,下定决心学好自己的口才并为之付出努力,你坚定的决心也会让你看起来比较自信。你在心里一定要跟自己说,我要学好口才,一定要学好口才,学好口才才能让事情进行得更顺利。

第三,先倾听,后诉说。你去看一些名人演讲或者听一些口才好的人说话,看一下他们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吸取他们的优点,看到适合你的,就用在自己的身上。任何口才好的人会成功都是以模仿为主,然后再加上自己创新的东西,形成自己的一种风格的。

第四,主动跟陌生人交谈,比方说打车的时候,做火车的时候,餐厅吃饭的时候,跟不认识的人很友好的聊天.这是锻炼你口才和心理素质的最好方式.

中介语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论文篇七

【摘要】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入手,分析了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随之探讨了当前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几种途径及应当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素质

很多学生爱学英语,却无视、漠视或轻视英语赖以存活的文化。拿跨文化交际学的行话来说,就是缺乏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和意识,脱离英语文化来学或教英语是学不到或教不了英语精髓的,也违背了语言的自然属性:跨语言交际是为了跨文化交际。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合适地使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不仅要培养人才的外语素质,而且还要培养其文化素质,进而提高综合素质。

一、交际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涵盖了用母语及外语进行交际。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可能性,即是否符合语法规则,是否在形式上可能。

(2)可行性,即某些语言是否能够付诸实施以及实施的程度。

(3)恰当性,即话语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得体,以及得体的程度。

(4)有效性,即话语是否已经付诸实施以及已经实施的程度(hymes,1972)。

因此,“交际能力”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合语法性、适合性、得体性和可操作性,其中适合性和得体性的实质就是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文化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可分为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前者包括: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策略能力。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工作。后者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从交际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来看,文化能力是组成交际能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因此,促进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和沟通是现代语言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

二、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1.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看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体现在语言之中,是语言形式所负荷的内容,离开了语言,人类文化是不可想象的;另一方面,离开了文化,语言也失去了内容与意义。语言和文化互为条件,互相依存。它们之间不分主次,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因此,在外语教学实践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也应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2.从外语的功能来看

外语最终被看成是一种交际工具。既然是交际工具,就应该既强调语言的结构形式,又要强调它的功能体系。在语言教学中既要注意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又要知道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现在人们认识到,语言至少有两套规则:一是结构规则,即语音、词汇、语法等,二是使用规则,即决定使用语言是否得体的诸因素。一句完全合乎语法的话,用于不恰当的场合,说得不合说话人的身份,或者违反当时当地的社会风俗习惯,就达不到交际目的,有时甚至会造成不良后果。若要实现有效得体的交流与沟通,就需要我们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学者还把外语水平定义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学习和运用外语必须了解与其密切相关的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3.从外语教育的根本目的来看

外语教育应体现文化素质教育。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是学校教育的关键,也是外语教育的关键,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

三、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几种途径

1.创设条件努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学习不是一个孤立的学习过程,还必须学习文化。学习外语更是如此,如果不懂得外语的文化,违反了语言的使用规则,那么说的外语即使语音语调正确,语法规范,词汇搭配无误,表达也流利,但对方听了仍然不知所云或感到别扭,还是达不到交际的目的。同时由于外国文化不可能自然习得,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用文化语言观去指导教学活动,有意识地加强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帮助学生克服使用外语交际时可能产生的文化障碍,努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2.把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教育相结合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胡文仲,)。它是一种双向活动,交际的双方只有互通有无,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如果具有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活动中既熟悉对方的文化,又能向对方介绍自己国家的文化,这样的交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因此,要进行跨文化交际,不但要充分了解目的语文化也要充分了解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本国文化知识,让其与相应的外国文化知识进行对比,寻找本国与外国文化的异同。或是选择适当的练习,比较中外文化的特点。只有这样,学习语言者才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不同民族的文化,理解宽容异国文化并加以借鉴和吸收,传播本国文化。

3.鼓励学生在交际实践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日常谈话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这些差异不是由于词汇、语法引起的,而是社会概念、社会心理、人们的价值观和风俗习惯的不同而引起的。例如,在打招呼方面,中国人见面爱问“你上哪儿(whereareyougoing)?你吃了没有(haveyouhadyourdinner)?你多大了(howoldareyou)?你结婚没有(areyoumarried)?”等等,而英美人士会觉得是在审问他。中国人随便问随便答的问题,他都看成是侵犯他个人的隐私。因此要鼓励学生培养跨文化意识,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在实践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交际能力,使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书面教育的形式。外籍教师是外语教育的一大特色,从外语学习的角度来看,和讲这种本民族的人接触是十分必要的。

四、教学时应遵循的原则

1.外语教学中社会文化知识的难度应与学生外语语言水平相当,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2.社会文化及其类型都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社会文化教学的内容不仅应包括历史事实,更应注重当代社会文化中出现的新现象。

3.在比较和分析两种文化特征时,应树立文化平等观,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特点,而不应歧视任何文化,或对某些文化抱有偏见。

五、结束语

我们学习外语,不仅仅是为了掌握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一种有用的工具,吸取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获取各方面有用的信息,进行跨文化交际,参与国际活动,使外语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对外开放的有力武器。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决不能忽视对文化的教育,决不能忽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扩大知识面,当好主导,把握新的机遇,迎接好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张正东.外语教育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2.

[3]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12.

[4]张正东.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

中介语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论文篇八

[作者]谢亚群

[内容]

一、培养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

我们进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学习、研究语言本身,还是掌握语言这

个工具?大家知道,语言具有社会交际功能,是一种交际工具。我们外语教学的

目的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进行认真严格的听、说、读、写训练的基

础上,培养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这一教学目的被明确写进了国家教委颁

布的英语教学大纲。

几十年来,我国的外语教学走过不少弯路。解放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种种原

因,我国的外语教学只是偏重语言形式(语音、语法、词义)的讲解传授,培养

出不少的学生,他们精通语法规则,却只会认读,不会听说,不能真正具备交际

能力。改革开放以后,国外先进的语言教学理论与教学手段得以引进,我国的外

语教学水平提高得很快,尤其是明确提出了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

际能力,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二、交际能力与交际文化的提出

那么什么是交际能力?它的内涵是什么呢?交际能力是一个语言学术语,它是针

对语言能力而言的。语言能力通常是指语言规则内在化的体系,即语音、词汇、

语法等语言规则体系;而交际能力的概念不仅包括语言能力,还包括语言运用,

说通俗一点就是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看来要完成某一门语言的交际能力

的培养,就不可避免地要对使用这种语言的国家的文化进行了解与学习,因为语

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文化是一个涵义极广的概念。《辞海》里对文化是这样定义的:从广义上说,文

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但为便于

区分,人们习惯上将文化分为两类,把社会、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历史、

哲学、科技成就等称为知识文化;把社会习俗、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行为准则

等称为交际文化或常识文化。本文着重探讨的是交际文化。

当然,人类文化中有着许许多多共性的东西。但也不可否认,不同的民族、不同

的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尤其是在交际文化方面,东西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

异,这给我们学习与正确使用英语带来一定的困难。有时对同一个词汇,对同一

个称呼,对同一个手势,对同一句话,英美人的理解与中国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样。

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学,几乎是从第一天起就开始接触东西方两种交际文化差异这

个难题。

三、要注意识别和了解英汉两种交际文化的差异

交际文化涉及面非常广,从日常见面问候、称赞、致谢、道歉到了解掌握委婉语、

禁忌语乃至体态语言等,所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

力的同时,更多地让同学们识别和了解英汉两种交际文化的差异。

中国人见到老师总是称呼:“老师,您早”;而像我们中学英语课堂上常用的“good

般不用作称呼,应改为”goodmorning,sir“或”goodmorning,madame“。

“小张、小李”在汉语里是很亲切的称呼,而用“小米勒”称呼一位英国青年却

是不礼貌的;用汉语称呼“张老、李老、老人家”,中国老人听得心里美滋滋的,

很自然地接受年轻人对他们的尊敬和照顾。可是英美老人对此却不习惯。

几年前一个美国退休教师讲学团来我系讲学十天,我们的接待工作热情周到。有

个人均讲究独立,老人也不例外,否则他的自尊心将受到伤害。

他总是笑着回答:”oh,thankyou!“,其实他只会说一点极简单的汉语;而

但谦虚是美德嘛。然而如果这样回答英国老师的赞扬,就不太得体了,因为在这

种场合他总是希望得到thankyou这样一类肯定的答复。

反之亦然。英美学生学汉语也要首先了解中国的交际文化。笔者一同学在某大学

给外国留学生讲授汉语。一天,他请新同学作自我介绍,一位同学很认真地用汉

语说:“我没结婚,没有孩子。”这句话中国人听起来总觉得那么别扭。老师纠正

他说,汉语只要说没结婚就够了,在中国人印象中没结婚一般是不会有孩子的。

这位留学生对中国的交际文化了解不够。

禁忌语和体态语言也属于交际文化范畴。我国电影的“金鸡奖”,先译成golden

cockprize,谁料到cock一词除”公鸡“外,还有”雄性器官“的意思,在英

表示”二“,可美国人表示v(胜利);我们用大拇指和食指表示”八“,可我

们的”八“字造型在美国人的眼里却是”二“,就这个”二“和”八“,在中美

交往中闹出过不少笑话。

英汉交际文化上的差异很多,这里只信手拈来几个例子,不--赘述。

四、关于中学英语交际文化教学的几点建议

1、要明确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时刻不忘培养学生的为交际初步运用外语

的能力这个根本目标。

2、《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1990)对英语交际文化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

求,即教学大纲的附表一--功能意念项目简表。我们的英语教师要充分意识到

这个附表的重要意义,努力完成教学任务。

3、教师要理智地对待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在介绍一种文化内容时,要持中立态

度,不要轻易他说别人的如何不好,我们的如何好。反之亦然。

国文化与英美文化交织在一起,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交际文化差异的教学。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