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社会现象的论文 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的社会学分析论文(实用8篇)

时间:2023-10-13 作者:翰墨最新社会现象的论文 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的社会学分析论文(实用8篇)

典礼举办的场所通常是一些庄重而有意义的地点,比如礼堂、会议厅、神殿等等。在策划一场典礼前,我们首先要明确目的和主题,以便从整体上设计出符合要求的仪式形式。下面是一些典礼的成功案例,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社会现象的论文篇一

一、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影响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长期都存在着不平衡,农村剩余劳动力总规模很大,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东部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中西部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比率远远高于东部地区,中西部的劳动力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及收入水平,大量自发的流入东部地区,生产要素在各地之间流动,改变了生产要素占有水平不平衡的状况,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增长。地区性的劳动力流动在客观上加剧了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程度,但同时也有助于城乡差距的缩小,是造成地区之间的工资收入增长呈收敛趋势的主要原因。

二、利用劳动力流动促进经济增长

1.优化产业结构

劳动力归根结底是趋向于流动到收入较高、发展较快的部门或地区,所以,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的核心,就是要创造条件,使劳动力流动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为达到这一目的,有必要强调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在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村劳动力、注重农业基础的同时,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加强对流动劳动力的教育培训

大量的流动人口受教育的水平低下,无法适应产业结构升级,职业技术教育应该为劳动力流动提供支持,为此,我国政府应该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农村基础教育,优化农村教育体系,强化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新形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使劳动者具有自主保护自我合法权益的`意识,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及其专业的职业技能水平,发挥社区在劳动力教育和培训中的作用,共同服务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增强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推动经济的增长。

3.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培育劳动力市场的必要条件,政府应加快失业、养老、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加大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和监督;规范劳动力市场的用工合法性,保障劳动力的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建立住房保障制度和良好的供应体系,探索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管理和分配,建立形成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安抚和社会互助相结合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流动劳动人口的后顾之忧,保证劳动力平等地进入市场,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使劳动力资源获得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现象的论文篇二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出县跨省谋求新的发展,寻求更多的挣钱机会,这种被称之为打工经济的新型经济为发达地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也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当前全县发展的现状来看,打工经济已经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由于多种原因,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因此,解决好这些问题,促进打工经济的良性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农村劳动力为什么要外出打工

原因之一:地方经济发展不够是造成农民外出打工的根本原因。

就河口乡的情况来看,由于地处偏远,自然条件较差,农村经济发展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况,虽然近几年结构调整有了一定的起色,但由于尚未形成气候,效益不明显,农民收入依然还比较低下,尤其是现金收入很少,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生产生活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挣取更多货币收入,很多农民便不得不出去赚点副业钱,正所谓“呆在家里坐,不如出去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这是导致农民大量外出打工的根本所在。

原因之二:本地就业需求有限是造成农民外出打工的客观因素。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农业科技的逐步推广,农业耕作方式已由过去的刀耕火种变为现在的科学种田,客观上节约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同时,近几年来全县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的毕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增加。由于本县没有足够的就业空间,导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无事可干,为了谋求生计和寻求发展,他们不得不出去打工。

原因之三:外出打工是脱贫致富和寻求发展的一条很好门路。

从近年来发展打工经济的效果来看,它不仅缓解了全县严峻的就业压力,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农民收入,使他们告别了贫困甚至走上了富裕道路,他们在外积累的.资金和所学的技术也促进了自身和地方发展。就河口乡而言,仅20就寄回现金300多万元;少数人员由于外出时间长,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如今已成为公司或部门主管,月收入在几千元以上;还有部分人员通过在外辛勤劳动逐步致富,回到家乡盖起了小洋楼,办起了养猪场。由此可见,打工的确是农民增收致富和谋求发展的一条很好门路。

二、打工经济发展中存在那些问题

我县打工经济起步于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近几年来发展尤为迅速。但随着打工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甚至有少数打工人员变得更加贫困,严重阻碍了打工经济的良性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出务工人员流动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导致活难找、钱难挣。

据调查,从外出打工人员打工的渠道来看,他们大多数是通过老乡或亲戚朋友介绍到外地打工,而不是通过劳动中介机构推荐就业,甚至有少数人完全是毫无目的外出闯荡,部分人完全没有打探信息的可靠性,加之少数专门联系打工的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同时又不是有组织的劳务输出,从而导致部分农民盲目外出,毫无秩序的涌向四面八方。他们出去以后,长期找不到相对稳定的工作,即使找到了工作也大都是零杂工和苦活、脏活、累活,收入极其低下,甚至有少数人迫于无赖和上当受骗从事传销等违法犯罪的活动。

2、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导致收入普遍不高。

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来自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打工以前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外出打工之前也没有参加任何培训,更没有一技之长。出去以后,主要从事的是城里人不愿干的体力活,男工靠的是力气吃饭或者干危险活,女工主要从事手工劳动,主要分布在建筑、装饰、餐饮、搬运、玩具生产等领域,待遇普遍较低,一般只有七八百元左右,仅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已成家的通过省吃俭用有少量积蓄,少数在外打工的单身汉最多能解决温饱,而且在卫生、失业、养老、医疗保险等方面根本没有保障,工作稳定性差。同时,由于法制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工钱难讨、老板克扣工人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正因为这样,导致外出务工人员收入普遍较低。

3、农民长年外出打工导致地方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大量的农民外出打工和长年整家外出,就眼前的收入来看,或许比在家种田要强的多,却给地方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在河口乡,总劳力人口仅有400多人的朝阳村就有近200劳力外出打工,其中整家外出的有20户。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为这些地方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特别是结构调整整体推进难,公益事业建设难,人才流失选干部难,子女教育也成了很大的问题,少数地方甚至到了“人走了,田荒了,村空了”的地步。

三、促进打工经济的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客观上制约了打工经济的发展,但在近几年农民增收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打工经济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并且出现了一些好的发展趋势。但是,真正要实现打工经济的良性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尤其是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结合地方实际,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对此,特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正面宣传,正确引导。

打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但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农民应以农为本,打工只能当作副业来抓。但由于多方面原因,事实上造成了部分农民的隐性失业,农村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没有“工作”可做,而外出打工是他们谋生的一条很好门路,也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对于打工经济要进行正面宣传和正确引导,要教育广大群众摒弃对打工经济的传统认识,尊重外出打工人员并积极鼓励支持农民外出打工;要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做到打工挣钱与农业生产两不误,合理安排外出;外出打工人员要克服自卑心理,破除“金饭碗”的思想,把打工当作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副业,甚至把它当作事业来干并力争有所作为。

(二)、积极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各种服务。

在积极引导、鼓励支持农民外出打工的同时,还必须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各种服务,主要是针对当前农民外出打工遇到的如就业信息不灵、打工技能较差、劳资纠纷较多等问题,抓好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中介、培训和法律服务等工作。

1、加强劳动就业中介机构建设,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信息服务。当前绝大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就业信息主要来源于本地外出打工人员,信息渠道少、信息面窄,因而加强规范性的劳动就业中介机构建设刻不容缓。要在健全现有劳动就业中介机构职能的基础上,积极组建一批服务面较广、有较强就业推荐能力的中介机构,并建立与经济发达地区的长期劳务关系,及时掌握各种就业信息,甚至可以将外地劳务中介机构引进来,定期或随时在本地招工,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外出农民提供源源不断的就业信息,尽量减少农民盲目外出和无功而返现象的发生。

2、加强对外出打工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外出打工农民素质。随着外出打工农民的增多和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加之外出农民素质普遍不高,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在外出打工时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因此,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对一般农民开展一些最基本的技能培训,以提高他们在外出打工时的就业几率;对于有一定文化功底的农民和刚毕业的学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把他们从低素质、简单型的打工人员培养成高素质、复合型的打工人才,为外出打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3、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好外出打工人员的“远虑”和“近忧”。外出打工人员最主要的“远虑”就是长时间在外打工长远发展的问题,而“近忧”则包括子女教育、老人赡养、自身权益的维护等多个方面。对于这些问题,关键是要从政策和制度入手加以解决。对于造成土地荒芜的问题,在不改变土地经营权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实行有偿转让,或与外出户签订协议,暂由村将土地收回,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并按统一规划发展经济项目,如果农户返回土地升值,由农户给予一定补偿;同时,积极呼吁争取,改革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对于户口和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与城里人同等待遇,让有能力的人进城居住;劳务输出地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和老人院条件,对无人照顾的老人和孩子实行全托和有偿服务;尽量减少外出人员办证环节,取消办证收费;提高外出打工的组织化程度,在同一地方打工人员相对集中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建立流动党支部,通过组织来管理和服务打工人员,同时,积极扶持发展针对打工农民的法律服务,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法律支持以保障外出农民的权益。

(三)、积极鼓励支持外出打工农民回乡创业。

部分外出打工农民通过在外打工期间的辛勤劳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少数人通过刻苦钻研学得了一技之长。他们返乡以后,有的将资金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有的用于生产性投资发展产业,有的回乡办厂当起了老板,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是打工经济的一种很好的发展方向。因此,对于他们回乡创业,应该积极鼓励并给予大力支持,重点在政策上予以一定扶持。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他们原居住地所在村要优化各种服务,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各种手续,为他们回乡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并通过他们发挥“双带”作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四)、充分发挥打工能人在打工经济中的优势作用。

一些在外打工时间较长的打工人员,由于在工作中踏实肯干,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突出的工作业绩,深得企业老板的信任,逐步站稳了脚跟,成了外地企业的技术骨干甚至是部门和公司主管,每年回乡探亲总会带动一大批老乡外出打工。对于这类打工经济中的典型,应该大力进行宣传,加强和他们的联系,建立打工人才资源库,并通过他们随时掌握本地外出打工人员在外工作状况,提供各种有价值的劳务信息,适时请他们回乡交流经验,用他们的经验来指导本地打工经济的发展,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促进打工经济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社会现象的论文篇三

论文摘要:道德教育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占有主导地位。国内外社会环境的变化给中国的道德教育带来较大冲击。对经济体制改革思想准备不足、学校教育滞后、家庭教育单一、社会道德教育偏弱等是导致中国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呼吁全社会重视德育教育,努力营造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经济文化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目前,中国的道德状况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分析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而且参加讨论的人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大,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人们把种种不道德或归于市场经济,或归于社会环境,或归于法律法规不健全,或归于学校教育不得力,或归于个人自我修养差,等等,众说纷纭,观点不一[1]。笔者认为,导致中国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人们对突如其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面对“繁荣”的局面,表现出一种本能的接受,而不是主动“拿来”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始终在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这个过程中,运动与建设相生,整顿与生产相伴。而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被解放了的人民更是带着极大的热情,带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党的无限忠诚,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的建设大潮之中。这一时期,人们的思想极其单纯,大家并不认为经济收入少、加班加点、商品供应匮乏不对,相反,在做好分内工作的同时,还做了大量的分外工作,可以说,为了工作人们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近乎疯狂。在人们的思想深处有一道铜墙铁壁似的防线,以传统的和时代的道德观自觉地抵制着所谓的资产阶级思想。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在中国人面前展开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中国人耳目一新。面对突然的变化、豁然的局面、繁杂的环境、飞速发展的经济和反差极大的生活,人们来不及思考,对某些社会现象没有时间去做本质上的分析,而是以自己工作、学习、感觉上的需求,简单而武断地否定过去的体制和传统的道德观,并迅速地从一种单纯的思想进入另一种单纯的思想,而且带着这样的思想又一次投入到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之中。这一时期的思想领域,旧的东西被丢掉,而新的东西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处于一种迷茫的状况,加之紧张的生活工作节奏,人们也就自然放松自我道德修养。可以说,这一次,中国人民打了一场思想上的无准备之仗,结果也付出惨重的道德代价。

2学校德育教育滞后是导致“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

1978年高考制度的恢复,给教育界吹来一股浓浓的芳香,10年中人们对知识的极度渴望如火山岩浆迸发而出,校园沸腾了,又安静了。教师学生都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攻克高考这座堡垒。学校的中心工作也非常明确,就是教学,说透了,实际上就是应对高考,就是提高升学率。“升学率”“就业率”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对各级学校评估的标准,在这一标准的导向下,学校的教育目的就更明确。因此,多年来,学校教育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略教育的育人功能,更多地在关注学校的升学率和学生就业率,教学成绩成了学校唯一的追求,甚至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当然学校教育也在始终如一地不断地完善着理论、追求着实效,在对学生进行着道德教育,但这些尽乎理想的理论,似乎触及不到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落差,有时也难以解答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面对如此纷繁的社会大环境和繁重的教学、课业负担的重压,真可谓杯水车薪,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和无奈[2-3]。其实,在应试教育之下大谈德育教育,也只是空谈,因为学校无暇也无力更多地顾及德育教育,德育起着点缀或应付检查的作用。

3家庭德育教育的单一对孩子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社会德育包含的范围极广,如今,媒体导向、通讯手段、现身教育、现实生活状况等都对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媒体宣传是社会教育的一种极重要的手段,一个学生从他懂事的时候起,接受广播、电视、杂志、唱片的影响和教育要多于学校,这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要比教师和家长的说服教育更具实力,更有说服作用。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歌星、影星、运动明星,每个学生心中都有自己的崇拜偶像,或者是某颗“星”的粉丝,但对其他知名人士却知之甚少。诚然,每一次的宣传活动都有很好的主题,但这些主题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被形式所掩盖,从而使得学生更多地关注宣传的形式,而忽略内容。如今在青少年中间出现的“崇拜危机”与媒体宣传不无关系。其实,在社会教育方面从未放松过,如1981年由第四军医大学学生张华因救落入粪池的老农而英勇献身的事迹引发的关于人生价值问题的大讨论、“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倡导、社会主义八荣八耻荣辱观的提出、英模的演讲、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等,然而,学生更多的是相信自己的眼睛,现实生活中不变的事实,给学生带来的是“事实胜于雄辩”的影响和教育。其他如电脑、手机的影响、长辈和朋友的现身教育、金钱的诱惑等,这些“事实”现象使学生对道德教育失去足够的信任[4]。

5经济发展对德育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

经济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社会物质财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与此同时,许多社会现象在学生思想中形成的不可更改的事实也直接影响着学生道德观的形成。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展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发生巨大的变化。从社会表象上看,在学生的眼里,看到更多的是人们头脑中利益多了,理想少了;见利忘义的人多了,见义勇为的人少了;骗子多了,老实人少了;奸商多了,标兵少了;假的多了,真的少了;索取的多了,奉献的少了;贪官多了,公仆少了。而且,一些奉献社会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面对如此缤纷的社会现象,那些理想的、理论的、书本的德育很难改变学生眼中的信息,这种大于任何一种教育作用的“事实”教育,对学生良好道德观念的形成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既不必做危言耸听式的假设,也无需做杞人忧天般的推理,但历史和现实已经反复证明,一个没有良好道德修养和道德规范的民族,不可能有一个繁荣、强大、兴旺发达的美好前程。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道德荣辱的礼仪之邦。如果把中国每一时期的教育作一个比较,不难看出,无论是哪一个历史时期,德育教育都占着主导地位。其实,孩子就像一张没有被涂抹的白纸,开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为他们打好底色,涂好和谐的色调,为其将来挥毫泼墨奠定基础。因此,希望全社会对教育给予更多的关注,勇于面对现实,找出不足,承认错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因为这关乎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强盛。

参考文献

[1]李萍。中国道德调查[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

[2]丁丁。陶行知教育思想12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

[3]苗相甫,杨浩文。道德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张世杰。道德与人生[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社会现象的论文篇四

一、加强软土地基换填管理法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

软土地基中的换填管理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是一种最常见的方法,顾名思义,换填管理就是将地基中的松软土质进行替换,在具体的施工操作中,施工人员一般会将基底一定深度下的土层挖出来,然后用中砂、粗砂、碎石或者卵石等不容易被流水侵蚀的低压缩性材料进行填充,在完成换填之后还需要进行有效的夯实。但值得注意的是,换填管理的方式并非各种情况下都能使用,施工人员首先应该对实际水利施工项目进行精细的勘测,通过研究与分析后,看其是否能采用换填管理的方式来加大承受压力。而在换填管理的实际施工过程中,也应该根据工程项目的相关需求来开展,一般来说,换填土中包括砂和砂垫层,灰土和素土垫层,碎石和矿渣垫层,不同的材料作用也并不尽相同,因此,施工企业要选用那些抗剪强度高、压缩性小的材料进行填充,这样就能有效提高整个地基的负载能力。除此之外,在换填垫层时,一定空隙的出现不可避免,但是这也为加强地基抗压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施工企业可以有效利用垫层的空隙加快排水,使软土地基上层的松软土质快速固结,这样便能在一定程度卜降低地基上层所传递的压力,从而提高整个软土地基的抗剪强度。

二、加强软土地基排水预压法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

排水预压法也是软基处理技术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对地基加以压力的方式进行科学处理。

1、堆载预压法堆载预压法是在软土地基中设置一些砂井,并用塑料排水管道与之相连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有效的排水带。通常情况下,水利施工企业会在项目施工前就对场地进行加载预压,从而使基底的松散土质达到强力压缩的效果,而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更要有效利用建筑物本身的重量来对基底进行加压,通过施工前和施工中的双重堆载预压,可以让土质空隙得到最大限度的排除,整个软土地基的强度也会随之逐渐提高。当然,在堆载预压的过程中,施工企业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加压与调整,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有效提高整个项目的工程质量。

2、真空预压法真空预压法是指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在软土地基的内部设置一些竖向的排水体,然后再在上面铺设砂层并用不透气的密封膜将其覆盖,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密闭空间,而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将空间中的气体等抽出,使之达到真空状态后,就能利用负压荷载作用,对软土地基进行技术性的处理,从而达到排水固结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密封膜内的真空越大,对软土地基的预压效果就会越好,所以要尽可能加大真空面积,使之达到最佳预压效果。但是,在真空预压法的`具体操作中,施工企业应该要着重注意真空预压边缘的大小,在任何情况下,建筑物的基础应该小于真空预压边缘,因此,在进行预压面设计的时候,就要尽可能将其设置成一个大而方的面积形式,这样就能更好地将真空预压的方式应用到实际施工过程中去。

3、降水预压法降水预压的软土处理技术一般是借助井点抽水,进而来降低地下的水位。对于降水预压法来说,其在进行软土技术处理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的适用情况,根据这种方法的特点,它主要的是适用于在软土层上存在砂或砂质土的情况。我们知道,通过有效的降水降压处理,也就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了地下水位,这样一来也就可以有效的改善土的性能,从而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当然这也是很多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被有效证实的。所以,我们在采取这种软土处理技术的时候就要根据需要进行处理,从而达到治理软土、服务于工程建设的目的。

三、加强软土地基化学固结法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

对于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化学固结法来说,水利施工企业通过利用一系列的化学方法对整个地基加以固结,从而大大增强软土地基的承压能力,确保工程项目能够稳定地鼎力在地基上。具体来说,灌浆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深层搅拌法都是化学固结法所包含的方式,但在水利施工中,采用最多的还是深层搅拌法。一般情况下,施工企业都会利用水泥、石灰等材料加以混合搅拌,再将其输送到软土地基的底层,当其与水和空气结合后,便会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这样就能够使材料固化、软土硬化并形成一个整体,大大提高了地基的强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软基处理技术在水利施工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水利工程质量的有效保障之一,因此,水利施工企业应该不断改善软土基地的处理方法,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前做好整体勘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软基处理,这样就能很好地解除工程最终使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福泽后代的优质工程。

社会现象的论文篇五

0引言

建筑业是我国经济重要产业,每年所完成的工程总量排名世界前列,但与其他行业相比,建筑产出效率低下。有关数据显示,在过去40年时间里,我国建筑业生产效率下滑了10%。而建筑业项目管理低下的主要原因是信息量大、信息沟通困难等。想要提升建筑业整体效率,就必须对整个建设工程生命周期实施全方位管理,这恰好推动了bim技术的诞生。bim是一种生产工具,相关人员以建筑数据为基础,利用bim技术,在项目工程的施工、造价、管理各阶段发挥着关键作用。

1我国建筑施工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工程信息分享与配合问题

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配合部门较多,各个部门规定不统一,相互间缺少沟通,受到技术方面的限制,造价人员给出的项目成本预估,还无法和其他部门人员分享。例如在实施三算比较时,需要将设计预算、施工图预算、完工预算三个阶段的数据进行比较,但传统的`交流方式很难体现数据价值,并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而出错,进而降低工作效率。

1.2工程造价滞后性显著

当前,我国造价管理是采取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式,各个地区的社会成本价格是根据当地工程估算,并进行分阶段市场价格调整,同时依照月季度分发指导价格,不定时地发布指导性整体系数,以此来确定工程造价。而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往往又受到当地材料、型号、价格浮动的影响,很难在限定时间内给出准确估算,进而影响建筑工程有效开展。

1.3区域化问题

鉴于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自然环境也存在极大的差异化,各省市都需要结合自身情况确定不同的定额,工程估算规则也不尽相同,所以建筑业价格估算也呈现区域化。这使得某一地区造价员,对当地物料造价较为了解,但是,一旦造价员更换工作岗位,一切造价体系都要重新开始。因而,造价人员不定期的流动,也会对工程开展造成直接影响。

1.4工程缺乏精细化管理

工程精细化管理的重点在于,最大限度地使用已有资源,将其利用于整个建筑工程中。当前,我国建筑业始终存在粗放式经营的问题,这种经营方式欠缺合理的运行体制,许多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忽略了对建筑各环节的精细管理,导致预算过高的情况出现。唯有将精细化管理的精神,贯彻于整个工程生产阶段,加强对成本预算和其他环节的控制,才能将工程利益最大化。

2bim技术在建筑施工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2.1实现施工造价数据的分享

现阶段工程造价数据一般是以word、excel形式存储于硬盘中,但是随着数据量大幅增加,要想尽快查找到相关数据较为困难。在使用bim技术后,能够将所有数据整合于一个数据库内,实现施工造价数据共享。一个大型企业若能将庞大的数据库累积于bim数据库内,企业内部员工在估算新项目造价时,就可以轻松调用以往数据,进行准确估算[3]。

2.2拟定合理资源计划,实现精细化管理

在应用bim技术之前,工程师只能依照过去经验对工程总量进行预算,随后再分派人员、材料、设备。而在bim动态模型中,工程师能够根据施工动态数据,来针对性地分配物料。比如借助动态模型能够在任意时间段内了解工程量和工程造价,适时进行量与价的调控,使资源分配更加合理,规避超出预算的情况出现,实现精细化管理。

2.3工程量估算

以往工程量的估算,是根据人工经验与市场考核进行。鉴于工程量的统计工程较为繁琐,若单凭人力统计,则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容易出现错误。而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将原本繁琐复杂的工程量技术变得简单,同时工程造价文件能够存档,将最终的工程总量和成本数据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造价方法,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数据的准确性,减少了人力资源浪费,并提升了数据的准确性,提升工程开展效率。

3结语

bim技术的出现,为建筑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若能充分有效地加以利用,整个建筑行业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bim技术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障碍,其中包括社会认知不足、政府推广力度不够、起步较晚等。如何发挥bim技术巨大优势,克服当前所面对的问题,是整个建筑业需要思考的问题。随着政府部门的日渐重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bim技术将引领我国建筑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社会现象的论文篇六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语言交流工具的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训练学生正确、得体、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我认为阻碍农村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主要因素有:“恐讲心理”的影响,缺少口语表达的氛围,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的“惰性心理”。我们又该如何提高农村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呢?本文就从以下四个方面说起:立足课堂,营造民主气氛;巧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农村语文教学阻碍口语表达能力的因素解决的方法

一、阻碍农村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因素

1、“恐讲心理”的影响

农村的孩子一般都比较胆小,羞于说话。很多学生怕开口说错,受到老师的责备和同学的嘲笑,这种恐惧心理导致学生口语表达时显得焦虑和紧张,影响他们正常的思维和顺利的表达,说话时吞吞吐吐,结结巴巴的。而造成恐惧心理的原因就是学生平时缺少足够的口语练习机会,在平时没有一种自主感,同时又过多考虑所说句子的对错,因而阻碍了口语训练的顺利进行。

2、缺少口语表达的氛围

交际教学思想的倡导者欧莱特认为语言学习的成功在于将学生放在一个需要用目的语交际的环境之中,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得体与否做出判断的能力和结合语境理解语言形式与意义的能力。但是我们农村学生接触真实口语表达的机会非常有限,因为在家中和父母交谈主要靠方言,很少说普通话。他们的语言学习和习得的主要环境就是课堂,而且由于受师资力量的局限,老师在课堂上的用语用得较少,往往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言堂、一板书的形式,口语练习也局限于书本上机械的操练,缺乏师生和学生间思想上、信息上、情感上有意义的交流,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仅在于课堂,伴随着下课优美的铃声口语表达已经和他们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3、重视程度不够

在农村,仍有许多家长认为学习语文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以笔试的成绩来衡量语文学得好坏,甚至有的家长说“反正不做官,好不好无所谓”,根本不重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大家都对口语表达能力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教与学都仍停留在语言知识点上,对教材中口语活动也只是浮于表面,做做形式而已,结果造成学生只会读、写不会讲。

4、学生的“惰性心理”

语文学习不同与其他学科,它具有其独有的特点,需要学生课后花时间去听、去说、去写,要勤奋好学。但有部分学生懒学,课后对语文不闻不问,只是局限与课上的一点时间,口语表达受到了严重的局限性。认为会说不会写是在浪费时间,所以懒惰的他们只好把仅有的时间放在写上,而忽视了语文的本质。

二、提高农村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

1、立足课堂,营造民主气氛

口语表达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活泼的、生动的、有趣的言语交际过程。大部分学生胆小不愿意说话,是处于一种胆怯心理,尤其在课堂上,不敢回答老师的提问,羞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生怕说错被老师批评,同学嘲笑。课堂是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主阵地。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交际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自由度和自主权,使作为主体的学生愿意说,敢于说,乐于说。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口语表达训练,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复述课文或看图说话,教师要认真指导读,坚持指导说,特别是对一些叙事类文章或图片,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要求他们进行创造性复述,但要围绕主题;对一般学生要求按课文复述。

2、巧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口语表达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产生的言语活动,口语表达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口语表达的内容应联系学生的生活,从他们的生活经历出发,让他们敢于说自己的真心话和亲身经历。可以事先布置一些诸如“一件难忘的事”、“我喜爱的故事”、“我的烦恼”等联系学生生活的话题去训练,说话的内容是具体的,可感的,可操作性的,同时有时灵活的。让学生进行推测可能出现的情形,这样一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欲望,使其临场发挥,随机“说话”,又可活跃课堂气氛,做到“活而不乱”,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发展。

3、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

口语表达的训练既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生活实践进行,还可以根据需要组织专门的训练活动,它的训练方式是丰富多彩的`,训练的时空也是不受限制的。介绍以下几种常见的训练方式。

课前演说。每节语文课前利用两分钟的时间进行口语训练,让1到2名学生上台,就一个话题,如自我介绍、介绍朋友、介绍家庭等进行演说,全班轮流进行,人人参与,对口语能力进行训练。

模拟对话。利用实物或多媒体创设情景与角色的模拟对话活动。训练打电话、购物、借物等对话的技巧。

讲故事。利用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表演课本剧。这是一种既能增添学生情趣,又能训练艺术语言,还能训练形体语言的综合训练方式。

4、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不可急于求成,而应在坚持培养学生口头交际能力的前提下,有阶段、有步骤、系统地去训练。在初始阶段,应设置一些简单题目去训练,诸如采用“自我介绍”、“我的父亲(或其他家人)”、“我的愿望”等“介绍类”“独白类”话题。允许学生在日记本上先“写话”,有准备而说话。训练一个阶段后,可设置一些“表演类”或“交往类”的话题去训练。如设置情景对话“道歉”、“借物”、“回到家后”等话题,有广泛性。在有一定的基础后,可设置一些随机性的话题去训练他们的临场发挥的随机交流能力,达到真正“表达”的目的。在每次训练时,还要适时进行思想教育,如上台的同学会受到其他学生热烈掌声的欢迎,而鼓掌的学生亦会受到上台同学的鞠躬致礼。教师要要求观众以期待的目光对说话者表示鼓励,使他们懂得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总之,我们应该加强在课内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提高的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说多练,提高运用的频率,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社会现象的论文篇七

钢骨梁的加工制作是整个施工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施工环节,是保证劲性钢筋混凝土柱施工质量的中重要因素在钢骨梁的制作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工程的质量、施工工期以及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等等。具体来说,进行钢骨梁的制作和加工,主要应该体现出以下几点重点:第一,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最终的施工依据就是设计图纸,要对图纸进行分析,找到其中的注意事项。对图纸的形式和要求铭记在心,同时在实际的施工中得到应用;第二,在图纸分析工作中,少不了要进行缜密地计算。只有在施工之前做好计算工作,才能够在实际的施工中按照比例尺来进行放样;第三,保证工程的质量的重要因素就是材料的下料。在这一环节中需要严格地按照施工的规则来进行,尽量避免出现任何错误,因为下料的误差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第四,在施工的过程中,选择专业性较强。操作能力较强的施工人员是保证施工工程高效进行的重要方面如果施工单位缺乏这样的人才,就需要从其他地方调来。并且要经过专家的知道,提升施工的质量;第五,在钢骨梁加工制作完成之后,就需要严格地按照施工的标准来进行检测。最重要的是保证材料不受到温差的影响。因为钢骨梁材料如果在受到持续高温或者是持续低温的时候很容易产生热胀冷缩的现象,导致变形。

2.2劲性钢筋混凝土柱施工

2.2.1模板施工

模板工程是劲性混凝土施工工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施工环节,一般来说可以分成多个部分,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部分就是柱模和底模底模的树立是模板施工工程需要首先进行的,在此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规范和施工要求来进行,模板的大小要经过控制。由于模板的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需要采用脚手架结构。这种方式主要是提升底部的承受能力,同时对侧模进行加固。

2.2.2加工和绑扎钢筋

2.2.3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也是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又一重要因素,而且这一施工环节对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施工之前所做的准备工作较多,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第一,原材料筛选:在材料选择的过程中,需要对碎石的粒径尺寸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可以接受的范围就是0-20mm,无论是水泥还是粗砂都要经过检验之后才能够投入到施工工程。第二,原材料准备:所需的材料包括碎石、砂、水泥等等,做好准备工作是提升施工质量的重要内容为一次性浇筑做好准备;第三,准备好备用电源并调试好;第四,根据实际工程量的多少准备好相应的小型振动棒,并有备用;第五,由于钢骨上翼缘板较宽,为了在浇注混凝土时能使其中气泡释放出来,不致出现空洞,在上翼缘板上左右两侧每隔600mm各打一个适宜的气孔,应注意避开对结构和施工有影响的部位,如加劲肋和次梁处。

2.3技术准备和材料准备

根据劲性钢筋混凝土柱高度,为安装及运输方便,将钢骨加工时分为相应段。由厂家预制成型后运输至工地进行安装。由于为保证钢柱的材质,设计要求梁钢筋穿孔不得在现场烧孔。所以在加工钢柱前,要对所有穿柱的梁通长钢筋的位置和标高关系仔细分析,并设计相应的深化图纸,保证钢柱上钢筋孔在工厂内能加工准确。现场拼装时,用垫板将连接耳板用高强螺栓固定并校正轴线及垂直后,将上下柱之间进行焊接,待焊接完毕后可将耳板切割去除。

3结语

总而言之,施工企业的主要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提升劲性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使其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因此在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施工方法和技术的重视,并且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则来进行。同时要做好各道工序的施工工作,保证每一个环节的施工质量。在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劲性钢筋混凝土柱施工技术定会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参考文献

[2]吕波.建筑工程中劲性钢筋混凝土柱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7).

社会现象的论文篇八

薄膜结构一经问世便以其新颖的造型、巧妙的构思、经济的造价得到青睐,并成功地应用于体育场馆;娱乐商业中心、展览馆、候机大厅等大跨度建筑物中,被誉称为“21世纪的建筑”。薄膜结构以建筑织物——膜材为张拉主体,由于材料自身性能的改善,现代的薄膜材料已具有防水、透光、阻燃、化学和机械性能稳定等优点。

1.薄膜材料的材料性能

薄膜材料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基布(编织物)和涂层。材料的强度和弹性性能主要取决于基布,而进一步的性能如防火、防水、抗紫外线侵蚀以及对机械、化学等因素的不敏感性都必须依靠涂层来加强。

1.1基布材料

大部分基布的编织方向呈直角,亦可有所偏移,属于各向异性材料。在编织过程中,经线拉得较紧,柔性较纬线差。基布材料主要有聚酰胺、聚酯纤维、玻璃纤维、芳酰胺纤维。

1.1.1聚酰胺

聚酰胺一般称为尼龙,其耐磨性、强度较高,能耐低浓度酸,耐强碱,但易吸湿,其电性质和机械性能会受到吸湿的影响而降低。如果温度较高,可能发生氧化而变黄、变脆。此外,聚酰胺抗紫外线能力较弱,强烈的阳光照射会降低它的强度。

1.1.2聚酯纤维

聚酯纤维一般称为涤纶,与聚酰胺相比,其抗拉强度较低,抗紫外线能力稍强,不易吸湿,因此尺度稳定性好,价格较便宜,应用较广泛,可用于一般性的膜结构建筑物中。

1.1.3玻璃纤维

玻璃纤维由各种金属氧化物的硅酸盐类经熔融后抽丝制成。玻璃纤维拉伸强度高,耐水,耐腐蚀,化学稳定性好。但一般玻璃纤维耐酸性好,耐碱性却较差。依据玻璃成分的改变可以制得有各种特殊性能的玻璃纤维,如耐高温、优良电性能、耐酸碱、抗拉强度高和刚性大以及吸收有害射线耐老化等。玻璃纤维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易脆裂,在荷载条件下伸缩性很小,裁剪精确度要求很高,其强度因表面缺陷而削弱,因此在加工使用过程中需采取保护性措施。由玻璃纤维制成的膜材通常用于永久性建筑中。

1.1.4芳酰胺纤维

芳酰胺纤维是一种优良的有机纤维,比玻璃纤维质量更轻、刚性更大、强度更高,密度小,有良好的电性能和绝热性能,更能吸收机械振动和声音的振动。具有低的蠕变性和高的抗冲击性,极低的缺口敏感性和优良的抗蠕变断裂性。

1.2涂层材料

1.2.1有机硅树脂

有机硅树脂是高分子量的半有机聚合物,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低温、憎水、防潮、电绝缘、耐辐射、氧化稳定等特性,常用作玻璃纤维的涂层,其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较高,具有很好的透光性。

1.2.2聚氨酯树脂

聚氨酯树脂是一种较新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粘合性,涂层光泽度高,耐磨、耐候性好。有良好的耐化学性、电绝缘性质,弹性好,透气性低。但是由于其耐水解、蒸汽和高温性不良且价格较贵,所以采用不多。

1.2.3合成橡胶涂层。

合成橡胶(如丁腈橡胶、氯丁橡胶)韧性好,对阳光、臭氧、热老化稳定,且具有突出的耐磨损性、耐化学性和阻燃性,可达到半透明状态,但由于容易发黄,故一般用于深色涂层。

1.2.4聚氯乙烯(pvc)

由于原料丰富、价格便宜,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好,加工方便,颜色多样化且透明度高,所以在欧洲90%以上的合成织物(聚酰胺、聚酯纤维)均采用聚氯乙烯(pvc)作涂层。

1.2.5聚四氟乙烯(teflon)

聚四氟乙烯触摸起来像蜡一样光滑,一般采用粉末冶金的加工技术,依据加工条件通常呈白色或带蓝灰花纹琏点。由于其使用温度范围很宽(-100~300oc)而且耐老化、耐化学侵蚀性能优于现在的任何其他有机聚合物,再加上优良的电绝缘性能以及低的摩擦系数,使其成为各工业部门都十分感兴趣的'材料。

1.3常用建筑膜材

1.3.1涂聚氯乙烯(pvc)的织物

尼龙织物、聚酯织物通常以聚氯乙烯(pvc)为涂层,这种pvc涂层织物的造价相对较低,抗折性能好,运输方便,颜色多样化,但抗腐蚀能力较差,易老化,使用寿命短,自洁能力差,可用于一次性投资不高的建筑,当薄膜污染破坏后可修补或重新更换。也有以pvc为涂层的玻璃纤维织物,1970年日本大阪国际博览会美国馆首次采用该膜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常规定pvc涂层在织物经纬线交点上的厚度不能少于0.2mm,但若涂层太厚,在价格及膜材重量上都是不经济的。若pvc色淡透明,则宜加0.5%紫外线吸收剂(如tinuvin或uvinul晶牌的紫外线吸收剂);若涂层的颜色较深(可加碳黑),那么可提高膜材的抗老化能力和耐久性。如果需要,还可在涂层上面加一层极薄的金属薄膜或喷射铝雾,用云母或石英来防止表面发粘和污染,防止pvc涂层褪色,这种表面平滑有光泽,可减少污染,有利于排水。

1.3.2涂聚四氟乙烯的玻璃纤维膜材

由于聚四氟乙烯涂层和玻璃纤维基布的优良性能,其膜材是目前建筑薄膜材料中综合性能最优的膜材。它的优点是抗拉强度很高,抗化学侵蚀性能好,耐温差,抗老化,自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但抗折能力较差,运输安装要格外注意,裁剪加工精度要求高,加工困难,价格昂贵。这种膜材适用于永久性建筑物。

1.3.3涂橡胶的聚酰胺织物

涂橡胶的聚酰胺膜材造价低,耐磨损,韧性好,但重量大,且橡胶容易发黄,影响美观,一般可以在深色的膜结构中使用。

2.薄膜材料的强度性能

2.1膜材的抗拉强度

膜材抗拉试验有单轴抗拉试验和双轴抗拉试验。在实际结构中膜材处于双向受拉应力状态,所以应对薄膜的双轴张拉试验进行充分的研究。

由于膜材织物的织线没有明显的可测截面,最好的测定方法是对材料进行重量和断裂试验。编织物的拉力通常按kp/5cm计。膜材的断裂强度一般是指膜的单轴应力状态下的极限拉断强度,这不符合膜双向受拉的实际情况。一般编织物的受拉强度取决于每厘米中织线的数目、织线的登尼尔(900cm长度的线的重量)以及编织方式。高压结构中对几毫米厚的膜材强度需要超过1000kp/5cm;而低压结构对强度及延伸性能要求较低,通常0.7—1.2mm的膜材达到200-600kp/5cm的强度即可。也可通过爆破试验测定材料的强度和伸长,对周边夹住的试件用气压或液压充胀至爆破点,爆破压力通常以kp/cm2表示。例如,某种经纬向都具有400kp/5cm拉力的聚酯织物其爆破压力为20kp/cm2。

建筑膜材在双向受拉时,其应力一应变关系呈明、显的非线性性质,且随两轴之间应力比的变化而变化。复杂的非线性材料规律很不实用,应用近似线性化的材料应力一应变关系导致的误差很小。因为模型制作的误差、裁剪式样的变形、接缝处刚度的增大以及产生的皱折,常会进一步改变应力的分布,加之老化和永久荷载所引起的强度降低等,这种种因素都是很难测定的。所以在对膜结构进行设计时,通常仅考虑结构的几何非线性性质,认为膜材是弹性材料或正交各向异性的材料进行设计计算。

2.2膜材的抗撕裂强度与粘结强度

可以用中间有小洞或一边有缺口的试件对膜材进行撕裂试验,以取得抗撕裂一延伸性能。粘结强度(kp/cm)是指由于材料受拉时涂层与编织物之间的粘结力。将两块5cm宽的试件用较小的压力叠合,再将其脱开,这种试验被称为“剥皮试验”。与粗纤维织物比较,光洁纤维织物的涂层机械附着能力较差。

膜材的撕裂破坏是由初始的小洞、裂缝及缺陷引发的,应保证建筑膜材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产生微小的裂缝或缺陷,但不会迅速扩展导致更大面积的撕裂破坏。膜的抗撕裂能力与其粘结强度有关。粘结强度增加时,抗撕裂一延伸性能会减小。因为膜材的抗撕裂破坏能力主要取决于初始裂缝形状的改变,应调整布丝的受力,而不应限制它的滑移,所以粘结强度不宜过大。此外,抗撕裂一延伸性能还会受到基布材料、编织方法及涂层的影响。

2.3膜材的强度性能关系

膜材的抗拉强度、粘结强度与抗撕裂强度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基布编织紧密的膜材有很高的抗拉强度,但抗撕裂强度相应较低,这是由于其很高的弹性模量及基布与涂层间的粘结强度较大的缘故。高的弹性模量限制了基布的拉伸、延展,而粘结作用又阻止了基布和涂层间的滑移,进一步限制了膜材的拉伸延展,这种特性使高抗拉强度膜材实际可用的抗拉强度大大降低,因为在实际工程中,膜材的破坏主要是抗撕裂强度不足引起的撕裂破坏。

膜材的疲劳强度比抗拉强度小得多,接缝的强度通常比材料强度小,且由于紫外线的照射会老化、变质,因此需对膜材在外部气候条件下进行性能试验,进行长期的观测。从经济的角度看,膜材的耐久性还是令人满意的。微小的损伤可以修补,除稍加清洗改善透光度外,不需其他的养护和维修。

3.薄膜材料的裁剪和连接技术

薄膜材料像服装一样需裁剪,再缝合、胶接或焊接。在欧洲市场上制成的商业半成品薄膜或涂层薄膜材料的门幅宽度通常是150cm,也有120cm、140cm、160cm或200cm的膜材。目前对标准形体的膜结构的裁剪式样,已可以用程序控制标绘器来完成,用计算机操纵自动样片切割机进行裁剪,节省了制图步骤。但是,对于多种多样的膜结构,要根据具体的几何形状确定与之相适应的裁剪式样,尽可能地简单、经济。有时几何形状不同的单片膜材接合在一起,出现多向薄膜拉力,很容易出现皱折,这时需制作尺寸精确的模型来估计薄膜拉力并确定裁剪方案。根据所采用的连接方式,膜材两边需重叠2-4cm。裁剪方式的选择应遵循以下规则:

(1)单片形状规则、面积大的裁剪式样比小而不规则的裁剪式样好,接缝清晰、美观;

(2)接缝长度要尽量短,以减少浪费;

(3)对于无法避免的重叠接缝,应尽量使最少的接缝集中于一个地方;

(5)沿薄膜表面最陡方向的接缝使雨、雪易于滑落,保持表面的干燥,防止出现由于大的雪载引起陷落。

单片的薄膜需通过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为保证膜结构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接缝的强度应与主要膜材的强度接近,接缝处平整,韧性好,弹性尽可能大,保证几何曲面的美观。此外,接缝处无破损,在安装使用过程中无硬褶,表面不能渗水,对于充气薄膜要保证不漏,接缝要能具有一定的耐化学侵蚀能力。主要的接缝形式有缝制、粘合、焊接、铆接和夹钳。其中前三种是最经常使用的接缝形式。缝制和粘合接缝的强度可能因受紫外线和高温作用而降低,有效的保护办法是在接缝处涂一层保护性的上光涂层或在薄膜上喷铝雾。焊接是最佳的接合技术之一,焊接处的强度比膜材的强度还要高,焊接方法有热气、热烙以及高频热压。铆接是很少采用的方法,而夹钳一般用于临时结构。所有这些接缝都属于不可分接缝。有时膜建筑比较庞大,对此可制造分段标准构件,根据不同需要进行组合。建筑物扩建需增加或减少构件时,使用可分接缝来连接。可分接缝形式有拉链搭接、加压搭扣、套环连接、栓接和联系带连接等。可分接缝也可具有很好的气密性,但与不可分接缝相比,其造价昂贵,应尽量减少使用。

4.结论

薄膜材料属于柔性极大的高分子化学建材,它的材料性能、强度性能不同于一般的传统建筑材料,并需通过特别的裁剪和连接技术才能应用于膜结构。薄膜材料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系统及部门的共同努力。几十年来,全世界膜结构发展迅速,建筑膜材的销售额每年已达到30多亿美元,我国目前每年大约有10万m2的膜结构工程,基数很小,发展前景广阔。但在膜材的开发制作方面我国同国外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市场上尚没有合乎标准可作为永久性材料的建筑织物,很多膜结构建筑要依靠国外进口膜材,造成建筑造价进一步提高。对此必须引起重视并深入研究。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