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5篇)

时间:2023-10-12 作者:LZ文人2023年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5篇)

条据书信的写作目的可以是请求帮助、表达感谢、发表意见等,具体取决于写信人的需求。如果有需要,可以提供相关文件和附件,以便对方了解和核实交易细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条据书信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一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课堂教学首先是情感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知识成长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本节课我以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知识。教学中理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淡化教师的主观影响,确保教师的首席地位。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二

1、提出要求,引导初读。

(1)课文中写到了哪些亲人?

(2)从哪些事情中能够感受到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3)找出能直接体现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段落,放声朗读。(四-六自然段)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三

二、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读为主线

三、学习步骤:

1、媒体展现当年自愿军回国时的情景,同时播放课文录音,感知课文内容。

2、抓住对朝鲜人民的三个代表人物的具体描写,多媒体展示有关内容,学生合作学习,了解各自然段的具体内容。

3、按“话别——回忆——赞扬”的顺序理清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4、学生感情朗读。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2、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2、这篇散文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语言富有感染力,那么你在读课文的时候,读到哪,让你特别感动。

3、读书最重要的就是要读出自己的味道来,这节课我们就来品味书中的语言文字。感受志愿军和朝鲜人民难舍难分的情感。

二、激情引读,理解课文

1、放录象片:志愿军离开朝鲜,人们送别。

从这段录象片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小结:

以上三名同学在读的过程中注重抓住重点的.词句,而且在读的过程中有轻有重,有急有缓,抒发了自己的情感,我们在朗读的时候也要像他们学习。

4、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找出课文中那句话最能包含志愿军和大娘之间感情深厚?

5、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这比这句话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怎样读才能把这种情感读出来。

6、如果把它转化成陈述句,应该怎样表达?比较一下,这两句话那句情感更强烈一些?

7、读书,贵在思考,聪明的你们能不能根据这两句话提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么?

8、总结学生的问题为什么大娘对志愿军的情感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9、默读课文,用笔边读边找课文中那几件事能够说明大娘对志愿军的情谊。

板书:送打糕缝补衣服救伤员

三、读中感悟情感

1、八年的相处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太多太多,此时此刻,随着列车的移动,难舍的泪水模糊了亲人的眼睛,望着大娘那一次又一次挥动的双手,又使我们的志愿军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2、出示还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

4、对于大娘这种行为,课文中用了一个成语来形容同雪中送炭。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学生说)

5、第一个同学讲的是这个词的本义,第二个同学讲的是这个词的比喻义。再请同学们考虑,读大娘送打糕时,怎样才能突出雪中送炭的艰难、危险?读时应突出大娘带着、顶着、冒着、穿过等词语,这样能突出大娘爱护志愿军的精神。请同学们练习读读。(配乐)(生读)

6、学生评价,教师抓住值得学习的地方进行鼓励。

7、大娘在志愿军最需要帮助时,冒着生命危险,帮助了志愿军,事迹动人。但最感人的是哪个事例?大娘丢下小孙孙,救出了志愿军伤员,这个事例最感动人。

9、唯一亲人:

10、(配乐)教师范读,学生读,抓住课文中你认为最能表达情感的词句,有感情的赛读。

12、小结:

我们在学习这一段中是抓住了课文中重点的词语,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来抒发斤自己情感的,希望同学在学习下一段时也要按照这种方法来学。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讨论,理解课内容,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2、能抓住重点句子进行有感情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3、深刻领会并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

4、结合句子理解“唯一、雪中送炭”的含义,能用“雪中送炭”造句。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

教学准备:

投影片(分别场面图)、磁带(二胡曲《还乡行》)、火车汽笛声录音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提示训练点。

1、学生读书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板书:中朝友谊鲜血凝成)

2、快读全文思考:作者围绕这个中心选择了哪些材料?

(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

3、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只选择了这几个材料来写?

(板书:围绕选择典型材料)

二、研读课文,体会训练点。

1、引导学第一段,体会学习方法。

指读课文,出示思考题(投影)

听读要求:

a、用简洁的话,说这段写了几件事?

b、认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几件事来写?

c、边听边划,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标出来。

学生听读后讨论,教师启发生回答问题。

(板书:洗补衣服送打糕救伤员)

(结合思考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大娘与志愿军战士之间结下的深厚情谊,进而领会作者选择材料的用意)

齐读本段的最后一句(这比山还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怀?)进行句式的变换(变成陈述句)体会反问句的表达作用。

结合句子让学生理解“唯一、雪中送炭”的意思,练习用“雪中送炭”造句。

置疑问难。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配乐范读----学生练读----个别读文)

2、结合学第一段的思考题,遵循学习第一段的思路,分组自学第二、第三段。

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体会出小金花和大嫂与志愿军之间结下的深厚情谊进而领会作者选材上的特点。(板书:救老王挖野菜)

抓住表现人物性格和品质的语句,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师在前三段学习的基础上,运用激情语言,放录音,投影,创设情境,和学生一起齐读第四段。通过感情诵读,把文章的感情推向高潮,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

4、针对全文进行置疑问难。

三、概括学习过程,深悟训练点。

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认识这一写作方法的好处。(板书:突出中心)

四、课外延伸,指导背诵。片段练习,运用训练点。

1、向学生介绍《谁是最可爱的人》一书,选读精彩段落,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让学生自由选择背诵。

2、结合课后的练笔内容,让学生进行构思。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