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下语文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第五六单元复习五年级语文教案(实用5篇)

时间:2023-10-02 作者:字海最新一下语文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第五六单元复习五年级语文教案(实用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下语文第五单元复习教案篇一

1、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2、培养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

3、积累咏月的诗词。

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培养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

1、利用书籍、报刊、网络收集关于咏月的诗词、佳句,誊写在小卡片上。

2、小组评析其它咏月的诗词佳句。组长记录有价值的赏析,综合成一篇赏析短文,全班交流。

1课时

方法指导:

1、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来想象诗的意境意、体会诗的主旨。

2、学习赏析诗歌的方法,来赏析“明月之诗”,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

3、学会对关于明月进行美的想象和描写。

5、诵读、默写故事是积累古诗的重要方法。

(一)导入

“诵明月之词,歌窈窕之章”这是历代文人墨客的雅事,今天我们将通过《十五夜望月》来学会如何赏析这些名句佳作。

(二)赏析《十五夜望月》

1、我会读这首诗:

2、我会边读边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美景:

《十五夜望月》赏析

在唐代咏月的篇章中,这是较为的一首。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引入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我要补充的是:

“__”字用得好,好在:

“__”句写得好,表达了

(三)诵明月之诗

小组之间把准备好的有关“明月之诗”的小卡片,相互交换赏析,组长记录学生的赏析或评价,大家动手把有价值、有个性的见解综合成一篇赏析文章,全班交流。

(四)思维训练

用媒体展示不同角度所看见的月,(诸如:海上明月、沙漠月升、小楼新月、水中望月等)学生对自己有所感悟的图景发挥想象、进行联想。

(五)学生小结

你认为这堂课好不好?说明原因。

(六)诵读此诗,比赛默写

一下语文第五单元复习教案篇二

本次习作是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写出二十年后的家乡会发生什么巨变。如,环境、人们的工作、生活等方面有什么变化。首先要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的巨大变化;然后进行梳理,列习作提纲;再根据提纲分段叙述,把重点写具体;最后互换习作,提出修改意见,修改习作。

1、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环境、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变化。

2、梳理想象到的场景或事件,仿照例子列习作提纲。(重点)

3、按照提纲,分段叙述,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重点)

4、互相提出修改意见,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范文。

学生准备:采访了解家乡二十年来的历史和变化,思考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

1课时。

一、新旧对比,激发兴趣

1、激趣: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照片,请看——(课件出示二十年前的家乡照片。)你都看到了什么?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就是老师二十年前的家乡。那时候,房子是土坯房,路是烂泥路,吃的、穿的都很简单。(课件出示现在的家乡照片。)这是现在的我的家乡,看,变化多大啊!

2、过渡:你的家乡呢?引导学生结合课前的采访活动谈谈自己家乡的变化。

3、导入:二十年的时光,景在变,人也在变,瞧,我们身上的衣服越来越漂亮了,现在的楼房也越来越高了。二十年前,手机、电脑还未普及呢,而现在早已进入了千家万户。二十年的变化可真大啊!(课件出示问题。)再过二十年呢?我们的家乡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我们的生活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习作。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将二十年来家乡的变化资料展示给学生,丰富学生的表象,以“变化”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融入角色,同时逐步、有序地引导学生开启心路,大胆想象。

二、明确要求,指导选材

1、引导学生审题,从题目中的“二十年后”,知道这次要写的是一篇想象作文。

2、过渡:同学们,《二十年后的家乡》究竟应该写些什么呢?(板书:写什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读一读习作要求。

设计意图:小学生写想象作文往往感到茫然,要么学生在想象作文中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要么是想象不合情理、不切实际。此环节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选材,并且使学生明白要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合理想象,而不是胡编乱造。

三、举例指导,启发想象

2、教师以“街道”的变化为例,指导学生展开想象。

(1)现在的街道给你什么感觉?怎么形容?

(2)二十年后会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通过街道的样子、街道的栏杆、街道边的植物、街道边的建筑、街道的夜景等方面说。

3、继续启发,拓宽学生思维:还有哪些变化呢?

(1)小组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变化。

(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通过“追问”“补充”的形式,引导学生围绕情节说具体,使自己的想象更丰满。(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具体”的想象。)

设计意图:教学这篇作文,引导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是首要任务。本环节着重从此入手,通过举例引导,丰富学生的表象,以“变化”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后面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从而让学生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写作中去。

四、列出提纲,理清思路

2、讨论交流:如何列好提纲。

3、交流总结,确定大致的写作思路,仿照编写提纲。

4、集体交流,适当修改,教师适当指导。

设计意图:写作之前列提纲具有重要作用。“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提纲,就好比盖房子有了一个框架,墙怎么砌都不会歪倒了。这一环节,重在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列出自己的写作提纲,以便能写出好的文章。

五、动笔写作,完成初稿

1、根据编写的提纲,自主写作,独立完成作文。

2、教师巡视,并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做个别辅导。

设计意图: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困难,教师的巡视就是要对遇到困难的同学进行启发指导,帮助他们遣词用句,把作文写得生动具体。

六、展示作文,交流评点

1、自查自改:文章写完后,朗读自己的作文,把自己的习作初稿写得更完美。

2、邻座交流:与同桌或邻座交流作文,提出建议。

3、小组评议:大家把作文交流一下,看看谁的习作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谁的习作富有个性,推荐优秀习作在全班交流。

4、全班点评:小组评议,每组都评出优秀习作。展示佳作,共同评析,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在交流中聆听,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分享。通过交流,提修改建议,思考如何写作,如何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另外在交流中,取长补短,提高写作能力。

一下语文第五单元复习教案篇三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书写。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被信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公路边的告示是引导旅行者的线索,也是全文的线索,理解这条线索的真正意义;从桃园主人没有出现,却只写了狗和猫中理解文章的主旨。

对文中“线索”的理解

一、题目入手,初度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初读课文,回答问题

(1)《信任》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你对课题是怎样理解的?

(3)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二、围绕线索,深切领悟

1、公路边的“桃子自采三里路”是如何引导作者招待桃园的?

3、公路边的公式把人们引向什么样的地方?

4、桃林中出现了一张纸、狗和猫,桃园主人没有出现,你怎样理解?

[通过学生长谈,使学生认识到,信任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不需要监督的行为。]

三、提炼中心,悟情明理

1、桃林主人不在,看到纸条上的字时,作者会怎样想?假如是你,又会怎样想?

2、付款时,你怎样理解“我”和丈夫的对话?

3、你如何理解信任和被信任这个问题?

四、拓展延伸

生活中,你有过不被别人信任的经历吗?当时你的心情怎样?如何才能做到心人与被信任。

[信任与被信任是相互的,在信任别人的前提下,也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五、体会文章的写作手法

1、文章是怎样叙述的?与我们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文章还有哪些地方的叙述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四、作业

缩写《信任》

一下语文第五单元复习教案篇四

1、认知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生字“焚”,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了解作者生平事迹。

2、能力目标:学生能凭借诗歌语言文字,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结合作者生平及当时时代背景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并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一、谈话激趣,走近古诗。

1、同学们,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朝气蓬勃,弥久不衰。我们从小一直学古诗,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还记得哪些诗?(指名吟诵两至三首古诗)

2、贺知章写了一首《咏柳》,大家会背吗?(齐背),诗中的“剪刀”可以换成“菜刀”吗?(学生说说理由,教师用“推敲”和“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典故引导学生体味诗歌语言的精炼及韵味)

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石灰吟》(板书课题),齐读诗题。

2、了解诗人:《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于谦(1398-1457),浙江杭州人。明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公元1421年,考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山西、河南巡抚,兵部尚书等职。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公元1457年,被奸官诬陷杀害,1465年,明朝政府为于谦平反昭雪,并赐谥号为“忠肃”

3、释题:吟:吟诵,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头吟》等。

4、质疑:作者为什么要吟诵石灰呢?大家了解石灰吗?

课件出示《石灰的.自述》,引导学生了解石灰的相关知识。

三、初读古诗,抓字眼,明诗意。

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正确。

2、指名读,正音。学习生字“焚”,描红。

3、范读,明确节奏。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4、指名读,要读出韵律美。

5、默读,想一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集体交流:(预设)

(1)“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板书:千锤万击、烈火焚烧)

煅烧。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板书:粉骨碎身、清白留世)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三、再读古诗,品悟诗情。

1、讨论交流:读1、2两句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情景?“千、万”说明次数多,这个词说明了什么?(抓住“千锤万击”引导学生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见到此情此景,你体会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不怕磨难、不畏艰险)齐读1、2两句。

2、过渡:石灰还受到了什么磨难?读3、4两句,这时你看到了什么画面?这两句写出了石灰的什么特点?(勇于献身、清白留世、洁身自好)齐读3、4两句。

3、小结石灰的高贵品质并指导学生练读全诗,读出对石灰的尊敬。

四、三读古诗,升华情感。

1、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他要做个像石灰一样清清白白的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齐读全诗,读出赞扬之情。

2、于谦是个怎样的人呢?(出示于谦生平事迹)了解于谦生平事迹及当时时代背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朗读古诗,深入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1)(出示)于谦:明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民族英雄。公元1421年,考中进士,他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救济灾荒,关心百姓,深受人民爱戴。于谦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这样的人值得我们景仰吗?齐读全诗,读出景仰之情。

(2)(出示)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持英宗亲征导致英宗被俘,震动朝野。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京师防御。当时朝廷中有些人主张南迁,于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反对南迁,并拥立景帝,率京师群众击退瓦剌军,使千百万人民免遭涂炭,局势转危为安。景泰八年,景帝病重,英宗复位,于谦却遭受诬蔑被定为谋逆罪,判处死刑。

此时,于谦后悔了吗?他会对自己说些什么吗?引读第3、4两句。

(3)(出示)于谦被杀之后,按例应该抄家,可抄家的官员到于谦家时,才发现于谦家里什么也没有,除了生活必需品外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财。于谦死的那天,阴云密布,天下百姓痛心疾首,齐声为他呼冤。

看到这儿你有什么感想?于谦的一生正像他诗中写的一样:(引读全诗)。

3、这样的古诗就叫言志诗,诵读古诗,并试着默写。

五、总结拓展,布置作业。

1、小结古诗意境,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深化对古诗及诗人的认识。

2、补充阅读于谦的《入京》以及郑燮的《竹石》。

六、板书设计

石灰吟

千锤万击不怕磨练

烈火焚烧清白留世不畏艰险

粉骨碎身勇于献身

一下语文第五单元复习教案篇五

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蒋健

单元学习目标:

1.欣赏课文中生动的描写和故事情节,增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2.初步了解联想和想像的作用,能运用联想和想像扩展文章内容,丰富课文内涵。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和看法。

4.体味和推敲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学会婉转拒绝。

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皇帝的新装2课时

七颗钻石1课时

语文活动:讲故事比赛1课时

蔚蓝的王国1课时

天上的街市2课时

.写作:想像3课时

口语交际:婉转拒绝1课时

单元小结1课时

学习资源:

1.图书资源:

《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爱丽思漫游仙境》《爱的教育》

2.网络资源:

/zwid/

/

3.影视资源:

《牛郎织女》《哈里波特》《国王的新衣》《海的女儿》

教材分析:

想像,是指对已知的事物形象经过思维加工,而创造出新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奇妙的想像能给人类心灵世界以自由,让思维的触觉上天入地,涉古历今,从而求新立异,为人类创造出新形象、新思想、新启迪的翅膀。本单元主题词激发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材料,驰骋想像的热情,4篇名家手笔既是植根于现实生活,又视通八极,心游万仞,并且把深刻的哲理告诉给大家。

《天上的街市》是一首成熟的`现代格律诗。诗作写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诗人郭沫若感到极大愤怒。他在五四时期对祖国的憧憬归于破灭,一度的兴奋激动陷入苦闷厢澹但他依然不倦地探索和追求,诗人在对生命的沉思中调动起丰富的审美想像力,以新的灵感的方式改变视觉感应中的秩序。不仅用眼睛眺望,而且以心灵感受星空,从地上的街灯到天上的街市,由街市上的物品到街市上的人,虚实交错,展示心目中的天国乐园,特别是牛郎织女的幸福美满、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情调,更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劳动人民命运的同情的进步思想。诗歌清朗仪隽美的立意想像及和谐悠扬的音律,使人在神异的幻景中感受到悠远的真情。

《七颗钻石》是19世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关心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童话。作者观察自然界在北天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姑娘和她的母亲出于爱心而让出了如生命般珍贵的水,她们的爱心升腾到空中,幻化成普照大地的钻石般夺目的星座,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蔚蓝的王国》是“欧洲俄罗斯的第一位小说家”屠格涅夫的一首散文诗。作者以真挚的爱心饱蘸激情地描写了“梦中”的平静、安详、美丽的大海和快乐、幸福、年轻的人们,在自由、活泼、清新的行文中赞美青春,歌颂爱情,追求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表达岁月已逝的人生慨叹,用梦幻手段把作者充满爱的内心世界在充满神奇、美丽、爱情的蔚蓝王国里展示出来。从而激励读者在行云流水中去感受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美情怀,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想象的魅力。

《皇帝的新装》是丹麦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力作之一。作者从纯洁的童心出发,用大胆的夸张和想象来反映生活,用带有强烈动作的语言来展开情节,叙写了一个愚蠢的皇帝被骗子愚弄,穿上一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赤身裸体地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激露了皇帝及大小官员的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启示人们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说真话。使学生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教学设计:

第1学时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第一块:了解单元内容,制定学习目标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组织教学反思

1明确任务。导入: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以及发展性评价手册。

2浏览目录、课文等。巡视,指导。

4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布置任务:根据单元内容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

第二块:制定活动方案,组建活动小组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组织教学反思

1谈感受(自己最感性趣的内容,印象最深的内容)。问题情境:哪些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哪些内容是你最感兴趣的?请同学们随便谈谈。

2自由交流,确定自己的专题。自由组合专题研究小组。针对这些你感兴趣的内容,确定自己的单元活动方案。同和你有相同志趣的同学组成自己的专题研究小组。

3制定活动.计划、方案。巡视指导,给予一定的提示、帮助。

第2学时《皇帝的新装》(一)

学习目标:1.能用小标题概括童话各段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顺序。

2.能理解童话的寓意,从中受到启示,敢说真话。

课前学习:1.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利用网络或书籍收集有关作者安徒生的资料。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组织教学反思

1倾听,讲述。导入:你喜欢童话吗?你读过哪些童话作品?

2仔细阅读课文,归纳概括。布置任务:整个故事围绕皇帝的新装展开,如果课文第一段用小标题“皇帝爱新装”概括,请也用类似的小标题给课文故事拟个提纲。

3交流,评价,补充。组织交流评价。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组织教学反思

2全班讨论交流。组织交流评价。

4各抒己见。学了这篇童话,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第三块:语文活动――《皇帝的新装》课本剧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组织教学反思

1学生分成两大组,大家讨论,把课文改写成课本剧。推选演员和导演进行排练。巡视,指导。

课后学习: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并组织排演。

第3学时《皇帝的新装》(二)

学习目标:1.把童话改编成课本剧,在课堂上表演。

2.通过对演员的评价,体会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3.发挥想像,续写童话。

课前学习:改编、排演课本剧《皇帝的新装》。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本剧表演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组织教学反思

1表演课本剧――《皇帝的新装》。组织、观看课本剧表演。

第二块:精读课文:揣摩人物性格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组织教学反思

1评价两组学生的表演,在评价中分析各人物的性格特征。组织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a.剧本编写的评价;b.人物表演的评价。

第三块:迁移拓展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组织教学反思

2全班交流。组织交流评价。

3思考,想像,.写作。游行大典完毕,皇帝回宫后,事情将会怎样呢?大家展开想像,续写《皇帝的新装》。

4全班讨论交流。组织交流评价。

课后学习: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如《海的女儿》、《丑小鸭》等,并讲给附近的小朋友听。

第4学时《七颗钻石》

学习目标:1.能感悟到“爱”的神奇力量,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2.初步了解想像的作用,并试着在阅读和.写作中运用想像。

相关范文推荐

    保险公司近期工作汇报总结(汇总5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

    2023年物业工作个人年度总结(通用8篇)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优秀的总结都具

    员工简易辞职申请书(大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

    2023年工厂工作实习汇报总结通用

    知识点总结是对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提炼和提纯,使得知识更加系统化和全面化。军训总结:军训是一次磨砺心灵的过程,在军训中,我学会了坚持和坚强,更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

    最新职工在岗工作辞职申请书(通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

    最新幼儿园教学工作月总结表 幼儿园教师月度工作总结(实用5篇)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优秀的总结都具

    企业员工述职报告阅读感悟(精选5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感悟,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我们写心得感悟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感悟范文,

    幼儿园国旗下讲话我爱我的祖国 我爱我的祖国国旗下的讲话稿(优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

    2023年测试工程师简历(大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023年贵阳景点导游词(精选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