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勤洗手实施方案(优质5篇)

时间:2023-09-07 作者:紫衣梦最新勤洗手实施方案(优质5篇)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方案来实现这些目标。方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方案呢?以下就是小编给大家讲解介绍的相关方案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勤洗手实施方案篇一

——总体情况

2014-2016年,我省批复校舍建设类项目3816个,新建校舍面积万平方米,占规划总面积的。截至11月底,已开工项目数2290个,已开工面积为万平方米,占规划总面积的67%;已竣工项目数1649个,已竣工面积为万平方米,占规划总面积的47%。设备类项目已完成设备购置60441万元,占规划设备采购资金总额的。其中,生活设施98307台/件/套,价值万元;图书199万册,价值万元;数字教育资源45957gb,价值万元;课桌凳22万套,价值万元;计算机、教学仪器设备872,079台/件/套,价值万元。

2014-2015年我省批复校舍及设施类项目1073个,批复校舍面积47万平方米,占规划总面积的;已开工项目数658个,已开工面积47万平方米,开工率100%;已竣工项目数1083个,已竣工面积万平方米,竣工率95%。设备类项目已完成设备购置19051万元,占规划设备采购资金总额的。其中,生活设施20137台/件/套,价值万元;图书461990册,价值万元;课桌凳20900套,价值万元;计算机、教学仪器设备207549台/件/套,价值14953万元。

(二)成效及亮点

我省围绕全面改薄“二十条”底线指标,坚持“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大力实施全面改薄项目,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稳步推进,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1.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办学条件。3年共批复新建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厕所等校舍面积万平方米,批复体育场地、围墙等附属设施亿元,批复课桌凳、学生用床、信息化设施设备及计算机、饮水、洗浴设施等设备购置金额亿元。所有实施项目的学校,建设后整体办学条件明显提升。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校容校貌整洁美观,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教学教辅用房质量整体提升,室内采光良好,照明设施完善,保证1人1桌1椅,黑板、图书按标准配备,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设备齐全;寄宿制学校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学校宿舍、床位、厕所、食堂、饮水等生活设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留守儿童学习和寄宿需要得到基本满足。

2.拓展优质学校资源,确保质量提升。针对我省基础教育质量不高的现实,我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拓展优质教育资源。一是全力推进“一县两校一园”工程。即在“十三五”期间,全省每个市县通过引进省外先进的管理理念、优秀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队伍等优质教育资源,至少办好1所优质中学、1所优质小学和1所优质幼儿园。省教育厅积极牵头,主动对外推介,穿针引线,分别于今年7月底省政府组织的北京招商会、8月初贵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9月8日厦门国际投资洽谈会议上对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工程进行重点推介,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并洽谈和签订了多项协议。截止目前,全省已有14个市县24所学校相继落地办学,其中已招生的学校共10所,正在建设的有2所,已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的有12所,另有25个项目正在洽谈。二是大力实施教育扶贫移民工程。在已建成24所思源实验学校并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3年以来,促成前两期16所思源学校在所在市县选择1所薄弱学校结对子,选派校长和骨干教师,复制思源学校在管理、教学等方面的经验,拓展优质资源。目前16所被帮扶学校教育教学面貌已大为改观,学校管理日益规范。三是启动学区制管理试点工作。积极推广联盟办学、集团化办学,采取“委托管理”、“联盟校”、“一体化管理”、“结对子”等方式,带动了一批薄弱学校的发展,义务教育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3.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确保水平到位。一是启动实施了中小学“好校长、好教师”引进工程。从2015年起省财政用亿元在三年内面向全国引进300名校长教师。以优厚的安家费、年度补贴吸引省外优秀骨干人才,目前已招聘校长、骨干教师共208名,其中在乡村学校任教147名,占比为。二是实施海南省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从2016年起,用五年时间,每年分别为我省公办乡村小学、乡镇幼儿园定向免费培养师范生约200名和100名。三是加大乡村教师培训力度,实施乡村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国培计划重点面向乡村教师,省财设立“海南省边远乡村教学点小学教师培训计划”专项,每年对全省3000名以上的乡村教师开展集中培训。四是开展为乡村学校及教师办实事活动。自2013年起,省教育厅开展了为偏远乡村学校办十件实事活动,包括解决生活费补贴、送图书、报纸、送教、体育器材、语音教具等,稳定了农村教师队伍。五是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对全省在乡村学校从教20年(含)以上教师均颁发荣誉证书。同时,设立“优秀乡村教师”、“优秀特岗教师”奖项,表彰优秀的乡村教师和特岗教师。

勤洗手实施方案篇二

8、开展调查研究(分值3分,自查分3分)

开展对已在册的扶贫对象认真开展再核查、再识别,进一步核实其家庭人口、资源状况、贫困现状、致贫原因、劳力状况、技能技术等情况,逐一分析梳理出因病、因残、因学、因灾、缺土地、缺水、缺技术、缺劳力、缺资金以及交通条件落后、自身发展意愿不足等具体致贫原因,实事求是逐户登记在册。对属贫困户但不在册的,按程序补录;对不属贫困户的,按程序及时调整出册。原拟定20xx年鹅湖村贫困户建档立卡45户154人,实现全年贫困人口下降64人。通过精准再识别,确定20xx年鹅湖村贫困户建档立卡43户146人,实现全年贫困人口下降35人。

局班子成员形成调研报告。

9、大力宣传扶贫开发政策(分值2分,自查分2分)

大力宣讲《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寻发20xx7号)、《关于开展结对帮扶、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寻发20xx4号)、《关于优化寻乌柑橘产业发展意见》(寻办发20xx6号)、《寻乌县扶持产业转型发展实施意见》(寻办发20xx8号)、《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推进精准扶贫专项实施方案》(寻办发20xx9号)、《寻乌县精准扶贫315产业发展帮扶模式》(寻乌县教育扶贫专项实施方案)(寻办字20xx42号)等《扶贫攻坚文件汇编》;悬挂宣传标语,张贴宣传图片,发放宣传资料。同时,向扶贫户每户发放一本《赣州市精准扶贫农业发展百问》。

10、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分值5分,自查分5分)

认真做好贫困人口的摸底调查、识别、核实建档立卡工作。

11、扶贫规划编制情况(分值2分,自查分2分)

12、“产业扶贫信贷”工作(分值2分,自查分1分)

提交了留车村陈孝武、邝贤娇两名农户的“产业扶贫信贷”的申请(“产业扶贫信贷”享受3至5万元信贷资金)陈孝武农户已申请小额信贷;提交了鹅湖村陈长娣、侯宗奇两名农户的“产业扶贫信贷”的申请(“产业扶贫信贷”享受3至5万元信贷资金),未审批。

13、贫困村“互助资金”运行管理情况(分值3分,自查分3分)

20xx年鹅湖村存入了万元的“互助资金”开展运行管理,全部得到回收;20xx年留车村存入了30万元的“互助资金”开展运行管理,全部得到回收。

14、教育扶贫(分值4分,自查分4分)

15、就业扶贫(分值5分,自查分5分)

开展了橘橙黄龙病防控工作技能培训。鹅湖村侯乐伟的女儿侯艺娜幼师毕业,在留车中心幼儿园解决了临时就业人员的帮扶工作、鹅湖村侯国强的女儿侯艳萍幼师毕业在县幼儿园解决了全员聘用的`幼儿教师编制、留车村陈东强的女儿陈慧幼师毕业在县幼儿园解决了全员聘用的幼儿教师编制;安置了鹅湖村贫困户邝根清、庄干村陈忠仁、留车村陈琼在留车中心校临时就业人员的门卫岗位。

16、产业帮扶:落实扶贫到户一户一策项目、培育一个带动贫困户增收的产业示范基地、村“两委”党员干部、农村致富能手结对帮扶贫困户。

(1)制订一户一策贫困户家庭实际得2分,不符合不得分;帮扶措施落实到位,经验收合格资金100%发放到位得4分,其他按资金发放比例得分(分值6分,自查分6分)

(2)开展了结对帮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2分;效果一般的得1分;未开展结对的不得分(分值2分,自查分2分)

(3)有50亩以上产业示范基地的得3分,没有的不得分(分值3分,自查分3分)

鹅湖村正在坝尾自然村规划200亩的产业示范基地;留车村正在沿河附近规划50亩的蔬菜基地。

17、移民搬迁扶贫(分值3分,自查分3分)

向上争取库区移民项目资金20万元,在鹅湖村坝尾自然村实施“村庄整治”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向上争取山区移民项目资金30万元,在留车村车站附近实施“移民新村”基础建设。

18、基础设施扶贫:扶贫项目实施情况(分值8分,自查分8分)

(1)筹集帮扶资金6万元,分别拨付鹅湖、庄干、留车三个行政村,用于改善村两委办公条件。

(2)向上争取xx扶贫项目资金20万元,在鹅湖村新建老年协会活动场所项目工程。

(3)向上争取资金扶贫奖补资金项目35万元,在鹅湖村修建了“后龙岗至下林”的水泥路、春耕路为一体村庄通组道路公里。

(4)向上争取18万元资金,用于庄干小学标准化建设:围墙180米、校门、硬化操场1500平方米、值班室30平方米,解决办学难问题。

(5)向上争取资金16万元,在庄干村岌头至窝尾山道路硬化工程建设。

(6)向上争取资金20万元,装修庄干村委办公场所及建立计划生育室工作。

(7)向上争取资金40万元,在留车村上沛村民小组硬化村道800米;群丰村民小组硬化村道600米。

(8)向上争取资金15万元,在留车村野猪坑水库维修水利设施。

19、宣传报道、创新经验情况(分值2分,自查分2分)

勤洗手实施方案篇三

xx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

一、xx年拟完成情况

我区xx年计划完成1479户4071名贫困户脱贫、18个市级贫困村退出任务。

二、验收时间

xx年11月18日-11月26日。

三、验收情况

(一)制定方案、严格程序。

按照省市相关文件要求,区委、区政府印发了《xx市xx区贫困村贫困户退出实施方案》,区脱贫办下发了《xx市xx区贫困村贫困户退出验收工作指导意见》和《xx市xx区xx年度贫困村贫困户退出验收工作方案》。在验收工作中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标准进行。

(二)组织队伍、严格验收。

我区退出验收工作由两部分组织,一是聘请第三方机构(成都市沐阳市场调查有限公司)对全区x户x名贫困户和30个市级贫困村进行全覆盖验收;二是由区扶贫局牵头成立了由区委组织部、区教体局、区财政局等11个相关部门组成的区验收小组对有贫困任务的84个村全覆盖验收,每村抽取5户贫困户进行抽查验收。最后综合检查组验收意见和平时督查情况得出我区最后验收结论。

(三)做好工作、迎接检查。

我区分别接受了xx市市级组织的检查和市级组织的第三方机构检查,检查结果在全市均名列前茅,并得到了检查组的一致好评。同时在省级检查过程中也得到了省交通厅带队检查组的肯定。

(四)验收结果。

1.贫困人口脱贫

按照贫困人口退出验收标准,我区xx年拟退出的x户x名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x元的标准且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在此基础上做到户户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

2.贫困村退出

勤洗手实施方案篇四

一、毕业生较多:

据教育部统计,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xx万人,比20xx年增加了xx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还将继续增加,20xx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xx万人,比20xx年增加xx万人。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对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宏观就业形势趋紧,使得大学生就业面临很大的压力。

二、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不尽合理。在我国大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主要根据当时该专业比较好找工作、薪水较高热门而定,而没有可考虑随时间发展其专业在社会的需求。学校也是不断的增加热门专业,对热门专业无限量的招生,根本没有考虑学校现实情况,导致学校培养的专业技能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导致企业需要的具有一定技能的人才找不到。而所谓的热门专业由于人员过剩而找不到工作岗位。其热门专业也就变为了冷专业,造成该专业大学生就要让压力大,人才有所剩余。

三、应届毕业生不受欢迎:

据调查,绝大多数招聘单位明确表明不要应届生,除了他们没有实践经验、缺乏社会知识外,对工作、对同事的态度是招聘单位拒聘的重要理由。而且现代应届毕业大学生心态摆的不够正很多应届毕业生频繁跳槽,流失率较高,使得企业自己花费精力和时间以及金钱培养的人才无法为己所用,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四、大学生就业观念不对:

现在多大学生找工作很不够实际,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实力,总认为自己是佼佼者,在任何方面都很优秀,在找工作时一定是抢手的人才。在找工作时挑三拣四,眼高手低,以候补精英、候补白领自居,非大机关、大公司、薪金高不去。在找到后却对自的工作岗位根本不珍惜,根本不去踏踏实实工作,总是向往更好的工作,更高的薪水,更舒适的工作条件。从而对现有工作没有激情。这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就业。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认为现在的大学主要是重知识培养,但是轻能力的锻炼,所以有学历没能力、有文凭没水平这种情况还是或多或少地存在。与此同时,大多数毕业生都想到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大单位去就业,不愿到小企业、基层去就业。这是大学生就业一重要原因。

由以上数据和资料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不容乐观

由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共同努力。但是,归根结底,大学生自身才是主要原因。因此,我认为大学生需做好以下工作,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

一、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

二、要有良好身体素质:

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身体健康是我们能够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身体是我们革命的本钱。

三、注重能力培养:

能力才是判断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最为有力的标准,只拥有一纸文凭在当今这个社会是难以的生存的,因此必须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四、加强社会实践:

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五、正确就业定位:

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z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六、设定调整方案:

在竞争如此激烈,生活节奏如此快,生活过于紧张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我们都知道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在不断的发展,人生也是一个动态,所以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根据实施结果的情况以及因应变化进行及时的评估,不断地自我探索和对职业的探索,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要在实施中去检验,看效果如何,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对规划进行调整和完善。来修正和完美我们现在的选择及自己的职业规划。

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以便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勤洗手实施方案篇五

2012年,在、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教育局的具体指导下,全县教育工作者围绕“一年调整、工程部工作总结三年突破、六年争先”的工作目标,按照“抓班子、带队伍、整合资源、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牢固树立“质量是第一要务,管理是第一责任”理念,转变作风,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县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教育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012年工作总结

一、2015网名大全基础教育工作

(一)“普九”工作巩固提高。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2012年全县共投入公用经费5517万元,免教科书730.6万元,享受“一补”资金281万元。“三保”政策进一步落实,编制内教师工资都能按时足额发放。投入资金1096万元,安排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5个,新建面积 13955平方米。

止目前,我县的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初中阶段儿童入学率101.9%,7―15周岁残疾儿童入学率100%,15周岁完成率100%,15周岁文盲率0%,17周岁完成率100%,初中辍学率1.7%,小学辍学率0%。

(二)幼儿教育蓬勃发展。目前我县有幼儿园56所,入园儿童8671人,其中乡镇政府所在地幼儿园入园率90%。有学前班270班,入班儿童9844人。我县已建成省级示范幼儿园1所,市级示范幼儿园2所,乡镇中心幼儿园17所,各类幼儿办学点22个,幼儿教育初步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多种办学模式并进的发展格局。

(三)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建立了师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师德教育工作网络;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对在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2、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对高中教师进行了新课程远程教育培训工作,并成立了高中新课程培训领导小组和汝南县高中新课程学习中心。进行了初中班主任培训和小学教师班主任培训;并进行了小学教师新课程培训。3、加强了教师的学历教育和高学历教育,鼓励在职教师参加全国成人高招、自学考试等学历深造考试。4、配合省、市教育局进行了骨干教师培训,共培训省级骨干教师2012年辍学率、中招录取报到率、中招优秀率、中招平均分),普通高考上线人数到教师素质提升等各项指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三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充分挖掘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用先进教育理念引领新的教学模式。四是组织开展初中、小学学科竞赛活动。乡镇组织初赛,县里组织决赛,并表彰奖励优胜者及辅导教师。五是建立立体式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在原有评价的基础上,县局对初中,乡对所辖小学分别实施质量评估和质量监控。六是强化对教育质量的督导和考评,实行教育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对教育质量年活动中开展的各项活动全部纳入对单位和个人的年终评价,并实行严格的奖惩。

(六)体育、卫生、安全工作常抓不懈。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工作意见》,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切实开足、开齐并上好体育课,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下发了《汝南县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了责任,分解了任务,建立了晨检制度,建立健全了信息报告制度和应急处置机制;下发了《学校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关于在全县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通知》等文件,召开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专题会、预防校园暴-力安全工作会,加强了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组织开展了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作大检查、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和全县学校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全县幼儿园用车专项整治、全县学校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等活动,有效地预防了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二、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工作

职业教育工作。多方协调,争取政策和资金,统筹县域职业教育资源,调整职业学校布局,将马乡职业高中(汝南县第一职业中专)、老君庙高中、县卫校、县农机校、农广校、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及其它公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资源整合,总投资1亿元在实验中学原址建立12012年6月首期招生1500人。

民办教育工作。一是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校车管理制度,规范了校车管理。二是加强民办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积极组织民办学校校长参加市局组织的校长培训班,并积极开展民办学校教研教改活动,努力探索课改新路子,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三是加强民办学校的设置、审批及年审工作。严格按照规定的设置审批程序及各级各类民办学校的设置标准审批学校,分五个检查组对全县的各级各类培训机构及民办学校进行了排查,取缔了没有办学资格的学校。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