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教师素质论文(热门15篇)

时间:2023-12-24 作者:字海

范文范本可以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帮助我们开展更多的写作实践和探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论高职院校教师素质论文(热门15篇)篇一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组织者,是学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骨干.班主任具备良好的素质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孔焱作者单位: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221140刊名:今日财富英文刊名:fortunetoday年,卷(期):”“(12)分类号:g635.1关键词:班主任素质高职学生

论高职院校教师素质论文(热门15篇)篇二

讨论外语教师的`基本素质不应该离开教师的神圣职责,即培养学生爱国家、爱人民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个人品格。作为教师,其自身应当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为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事业做奉献的精神。

广义上讲,一个人的素质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二是个性或品格,两者互相作用,相辅相成。一个人有了知识(广义的知识),同时又具有良好的个性,如谦虚、好学、热情、开朗、坦诚、善解人意、认真细心等,这就能为获得更多和更新的知识提供了可能。对教师来说,素质的这两个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知识是教的内容之一,而品格却能影响教的方法和教的效果。教师的人格素质和知识素质必然会体现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上。

(l)。人格素质。

[1][2][3][4]。

论高职院校教师素质论文(热门15篇)篇三

摘要:本文从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化发展与创业素质培养的内涵和现状入手,提出加强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并针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特点,进行相关的要素分析,探讨创业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策略。

高等职业教育的一切活动都是针对特定的职业岗位(群)而进行的,具有很强的职业针对性、实践性和开放性。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化发展正是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实施人才培养活动,使学生在未来从事某项工作过程中,形成由职业意识、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所构成的职业素质,并符合职业标准和规范,获得职业资格的过程,核心是职业素养的养成和强化。创业素质作为职业素质的重要方面,是学生职业化发展教育的关注重点。有效强化创业素质培养会提升学生职业化发展水平,学生的职业化发展程度和实效性可以在创业素质培养环节中得到体现,从而为学生走上创业之路奠定基础。

2基于职业化发展要求的创业素质培养内涵与现状分析。

创业素质是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人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全面地、较稳固地表现出来并发挥作用的身心组织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它既是人的'职业化素质中有待开发的创业基本素质潜能,又是已经内化形成的人的创业基本素质。创业素质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性素质;第二层次为发展性素质。基础性素质包括文化基础知识、认知策略、态度;发展性素质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精神、创新精神。

创业素质培养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创业教育这一理念的提出,它倡导和注重实际创业能力,要求把创业素质培养提高到与职业性教育同等的地位。这一理念最先被美国所接受,设立了国家创业教学基金,广泛实施创业教育。欧美各国主要大学在创业素质的培养教育方面起步也较早,倡导创业管理教育。此后,这种趋势在亚洲各国得以传播,中国国内陆续出现了大规模的创业大赛,高校也陆续开设了创业相关课程。

高职院校虽然近年来正逐步引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和创业实践环节,但是绝大多数高校对此并没有表现出特别关注。即使将创业教育引入校园,也只停留在第二课堂活动层面,效果不明显,实施创业教育的广度、深度不够。就创业教育的重要方面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而言,尚未形成系统性体系。

3实施创业素质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关键。

(1)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经济的环境看,创业时代已经到来。新经济环境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广阔舞台。高等职业教育肩负“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之使命,引领大学生走向创业之路,是时代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2)创业教育走向高等学校,已成为国际化趋势。国家经济和文化的整体实力,要依靠成千上万的创业者来支撑。创业素质的培养要以人才培养的立意,去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这些创业者,不但能经营经济,也能经营文化、教育、科技,甚至用经营理念来理解政治、人生和国家。

(3)创业素质培养会增强学生职业化发展内驱力。创业素质能力作为大学生“第三本护照”,不仅要求学生的掌握一定创业知识和技能,并且要求加强创业素质培养及创业个性品质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因此,开展创业教育,培养良好的创业素质,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作为高职教育特定群体高职学生创业素质能力的培养,无论从时代发展看,还是从经济发展看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看,都是当前促进学生职业化发展必须研究的课题。

4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路径和要求。

尽管人们对于创业是否可以培养的问题已形成一致意见,但对创业应提供什么样的课程和培养方法问题尚存在分歧。早期创业素质培养内容是围绕创业、商业计划撰写,其理论依据是创业成功是人格特质的成功;构建新的创业素质培养体系应遵循学生职业化发展规律,以创业行动为导向,同时要求引入人格、技术或行业经验,建立创业领域特有的体系及创业素质培养模式或方法。

创业素质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可以说,创业素质培养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素质教育的过程,它包括创业思想的确立、创业氛围的形成、创业技能的培养和创业认证。按照基础性素质和发展性素质两个层面的分析,需要对高职院校学生特有群体的特征进行阐述,确立高职院校创业素质培养的基本组成和结构性特点。

高职学生创业素质培养体系的要素可以描述为,培养学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创业精神及创业理想;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如独立性、敢为性、适应性、合作性、坚韧性、自律性等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经营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业的社会交往能力、创业的财务管理能力、金融理财能力、资本运营实务操作能力及开拓创新能力。创业素质是基础性和先决性的因素,归纳创业素质的范围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创业动机、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创业能力、创业心理、创业知识等等。

创业素质的培养机制构建的理念可以从三方面理解其含义:一是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自谋职业、创业致富的能力和本领;二是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的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心理品质;三是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开创的个性和社会变革的参与者。其目标是在于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

根据创业素质培养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目标,按照理论整合的特定要求和结构法则组织起来,确立创业素质培养的目标体系、结构体系、方法体系和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创业素质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模型体系。一是创业基本素质框架,主要从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和创业社会知识结构方面的构建;二是创业素质培养基本模型,主要从创业素质培养目标和内容、领域和范围、方式和途径等方面展开;三是创业实践活动模型,注重创业实践活动的系统化、职业化和强化实践驱动性等方面;四是创业素质培养评价模型,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和实施评价的可操作性办法。

参考文献。

[2]李新仓,杨晓非.国外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探索,(9).

[3]赵志军.关于推进创业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06(4).

[4]涂娟娟.大学生创业教育支持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08(5).

论高职院校教师素质论文(热门15篇)篇四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龙头。高职教育要想既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又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使两者有效融合,就必须更新办学观念,坚持以“成人成才”为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办学方向,以“企业满意”为质量标准,以“实用性、复合型、国际化”为培养特色。努力践行项目实训、能力培养融合一体的发展模式。从高职院校目前发展来看,如何在实践中塑造与传播良好形象,提高与增强社会竞争能力,其有效途经思考如下。

一、在办学理念上坚持“以育人为根本”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育人。所以高职院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要提高高职院校社会竞争力的关键就是要育好人,育能人,育社会需要的人;始终把“以育人为根本”的理念贯穿于高职院校管理、教学的全过程。

“教育的核心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要学会做人。”因此,学校里任何一位教职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去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以人为本”教育观的根本目的就是广泛调动所有老师的积极因素,充分激发老师的创造能力,最大发挥老师的主观能动性。“所有的孩子都是我的孩子”是每一个德国人的育人观念。而在高职院校更要强调这个观念,要求所有的老师胸怀全局,把“所有学生当成自己的儿女、弟妹”,牢固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意识,做到不是儿女胜似儿女,不是弟妹胜似弟妹;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无论是否是你系的学生,只要你碰到学生出现问题时,就要确保这个问题得以解决,真正保证“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和时效性,真正做到人人育人,处处育人,事事育人,时时育人。以全体老师的良好行为来教育学生、感动学生、培养学生。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质量越好,用人单位就越欢迎,高职院校的美誉度与知名度就越高,高职院校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就越佳,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提升就越快;反之亦然。高职院校只有通过长期坚持“以育人为根本”的理念来塑造学校形象,推动学校的快速发展,努力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在学生管理上坚持“以感情为纽带”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给传统学生管理带来新的问题。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影响。网络正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是一项工程,也是提高高职自身竞争力,实现教学目标和体现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以感情为纽带”就是用“爱心”贯穿教育的全过程。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直接导致进入大学的新生无法快速适应大学生活,特别是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中学可能就是不被学校看好,被经常冷落和批评的对象。如何在他们进入高职院校后进行有效的管理?如果还沿用中学的眼光和办法,只会把学生推向反面;如果采取简单的“管”或以“加强管理”为名的“堵”,还会引发意想不到问题的发生;所以在管理上要用爱心和尊重去融化学生的自卑,用成功去激励学生的自信。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有适度地加以疏导,变管理为服务,变管理为关心,用爱心去关怀学生,用情感去打动学生,缩短学生和老师的心理距离,消除部分学生过去养成的对老师的戒备、抵触心理,强调“赏识激励”,寻找学生身上哪怕是与学习毫不相关的优点,把它作为药引子、作为催化剂,来实现学生的转化和进步。

对学生的管理也要有的放矢,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将严格要求与真诚关心有效融合,不放过任何教育学生的机会。让学生在高职院校“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有信心”,也就是以课程教学为载体,既令学生学业提高,更令他们精神面貌振奋,积极向上,使学生在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成为他们一生前进、成功的转折和起点。

三、在学校经营上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要在“以服务为宗旨”中塑造高职院校良好形象,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把学校当作企业来经营。通过经营学校,使学校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来使高职院校吸引更多的人才;通过经营教师,使教师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来使老师获得学生的信任;通过经营学生,使学生更好地为用人单位服务来使学校得到社会的认可。要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努力为社会培养、输送急需的高技能技术人才,以体现高职院校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其主要做法如下。

第一,学校通过“订单培养”,为企业和用人单位输送急需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主动走访企业,加强校企合作,了解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对人才层次的需求,对人才技能的需求,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对部分学生进行“订单培养”,这样既增加的学生们的实际技能,又节省了用人单位岗前培养的费用,促进学生一进入企业就能很快适应,很快上手,使得学校和企业双收益。

第二,学校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打造一个开放、灵活、可选择的职业教育“培训超市”。学院可利用已有的人才资源和设备资源,积极面向企业和用人单位开展社会培训,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职工短期培训和职工继续教育,这样既可得到企业和社会的好评,又可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三,推行灵活的弹性学制,适应部分学生的培养需求。全球经济、政治、科技、社会、文化都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必将对各级各类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为此,“刚性”的学制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特别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弹性学制就是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未来的学习计划进行不同的设计,通过分阶段学习达到最后完成学业。即允许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在保留学籍的基础上去创业、打工和实践,实行课堂教学与就业市场互补的运作机制。

四、在教学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国家稳定、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学校生存发展的大事;是每一所学校都高度关注和高度重视的问题,也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高职院校就业好不好,已经成为考生和家长选择就读学校最主要、最现实标准,也成为教育主管部门检验高职院校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因此,把高职院校教学的重点放在推进就业上将是高职院校提高社会声誉、增强竞争能力、加速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培养模式的创新上、教学质量管理上要适应社会需求、促进学生就业,应努力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在教学组织上进行分层分类。职业院校的生源相对质量较低,且实际的学习起点很不整齐,有相当多的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存在着很大的缺漏;一部分学生运用原有基础难以接受新的知识,给教学计划整体推进带来了困难。所以要根据社会对学生技能的不同需求,对低年级学生按基础进行分层、高年级按专业进行分类组织教学,因材施教,综合培养。

第二,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务实心态”的培养。很多企业对学生就业时的技能要求并不高,可以通过短期集训达到,但学生综合素质和良好心态的培养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所以学校要通过每一门课、每一个教学环节来培养学生们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们眼睛向下的务实心态;培养学生们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团队精神,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第三,有效推行“多证书”培养,实现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微软、思科等认证证书的合一,以加大毕业生的就业筹码,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底气。

从以上可以看出,只要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理论去指导实践,以“以生为本”为教育的出发点,以社会需求为实践准则,就能不断增强高职院校社会竞争能力,就能快速提升高职院校的发展,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谢祁.高职高专院校品牌竞争力.湖北社会科学,2006,(01).

[2]谭红翔.构建高职高专院校核心竞争力.中国冶金教育,2006,(04).

论高职院校教师素质论文(热门15篇)篇五

摘要:高职院校虽然不属于企业的范畴,但在人才市场不断完善以及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自主选择的情况下,如果把毕业生看作是学校的“产品”,那么用分析企业竞争力的方法来分析高职院校还是比较合理的。依据波特竞争理论的框架,分析“双师素质”教师对高职院校竞争力的影响。分析发现“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为高职院校带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吸引高素质学生报考、增加学生学习满意度、减少替代品和潜在进入者的威胁等好处,因此,“双师素质”教师可以大大增强高职院校的竞争力,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应加快建设自己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作者简介:韦晓军(1968-),女,广西柳州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李庆文(1966-),男,广西北流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双师素质’教师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影响的研究”(编号:jgb188)的阶段性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初,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提出了“国家钻石”理论,这一理论被学术界公认为迄今为止最有影响的竞争力理论。波特的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竞争力主要是指企业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尤其是企业在激励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相对于竞争对手所具有的市场吸引力。同时,该理论还指出了企业竞争力主要来自五个方面,被学术界称为“波特五力”模型。“波特五力”模型确定了竞争的来源主要来自以下五个层面:一是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二是顾客讨价还价的能力,三是现有同行业内企业间的竞争,四是替代品生产者的威胁,五是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据统计,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660万.而“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占据“半壁江山”的高职高专院校的初次就业率在高等教育中是最低的,就业的难题变得无比严峻和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国内许多学者提出要借鉴国际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经验,鼓励国内高职院校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因为“双师素质”教师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有助于高职院校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徐朔()对德国职业教育研究指出,师资是职业学院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职教师资的培养必须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完善的培养体系。发达国家重视高职师资队伍的建设体现在培养培训的正规化与优厚的待遇上(王毅等,;付菊,),尤其是重视对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重视对兼职教师的聘用(陈祝林等,),并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和变化(郑春荣,2000)。在国内,学者们指出,我国“双师素质”教师存在实践锻炼的场所和机会缺乏等问题(卢晓春等,),高职教师可以通过参与生产实践、参与教学科研、承担技术项目等途径,达到“双师素质”教师的要求(王义澄,1990;王荣成,),从完善标准与认证制度人手,是“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张社字,;孙泽文,,刘子真,2009,詹宇河,2010)。贾俐俐(2009)认为,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高职院校的办学实践证明,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其人才培养水平和各项职能的发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其是否具有竞争力以及具有多强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也就是说,谁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谁就拥有了在高职教育市场上竞争制胜的关键法宝。

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曾经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的规模,而在它一代一代的教师质量,一个学校要能立足,教师一定要有特色。”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其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因此高职院校是围绕“能力为本位”而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为了更好地达到教育目标,高职院校普遍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而这种教学模式客观上要求教师一方面必须具备教育教学方面的基础能力,另一方面又必须具备职业技术方面的专业能力,也就是说,要求这些教师不仅要掌握高等教育基本教学规律,而且还应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总而言之.就是要求教师要具备“双师素质”。

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以及《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都明确提出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因此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一项重要工作。那么,“双师素质”教师是否可以提高高职院校的竞争力呢?“双师素质”教师又是如何影响高职院校的竞争力呢?高职院校虽然不属于企业范畴,但在人才市场不断完善以及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自主选择的.情况下,如果把毕业生看作是学校的“产品”,那么用分析企业竞争力的方法来分析高职院校还是合理的。因此,按照“波特五力”的框架,分析”双师素质”教师对高职院校竞争力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在企业视角下,供应商主要是通过提高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应用到高职院校而言,高职院校的“供应商”就是为其提供学生的家庭。那么家庭是如何影响高职院校的办学效益的呢?高职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来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家庭把孩子送来就读是为了将来能较好地就业。如果家庭觉得该校的培养水平不高,那么,讨价还价能力强的家庭,即有其他选择的家庭就不会让他们的孩子来报考这个学校。一般而言,考生的知识水平以及家庭经济条件是决定家庭讨价还价能力的关键因素,因为考生的知识水平决定他的高考成绩,而家庭经济条件影响着他对报考院校空间以及学费等各种收费的考虑,这样对于那些竞争力不强的院校,只能招收到高考考分相对较低的和家庭经济条件相对困难的考生,从而使这些院校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对学生进行培养,所以作为供应商的家庭的讨价还价能力对高职院校的收益是影响极大的。高职院校建立起“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之后,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降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因此也就提升了高职院校自身的竞争力。

首先,“双师素质”教师扩大了高职院校的“进货”范围。高职院校培养了足够的“双师素质”教师之后,就可以按需要开设为了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各种实训课程,从而使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大大提高,自然也就提高了学院与“供应商”的谈判能力,降低了“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从而吸引更多的“供应商”一家庭让他们的子女报考这些院校。

其次,“双师素质”教师提高了学校的社会资本,从而增强了高职院校的影响力。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时,一个主要的渠道是招聘具有企业实操经验的人员,因此“双师素质”教师往往具有更多的社会资本,除了能把专业课上好之外.还能利用自身以往的工作背景为所在院校增加更多的附加价值,比如为学校联系校外实训基地等,进而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

再者,“双师素质”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贴近实际的求职和职业生涯指导,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而提升了学校的竞争力。“双师素质”教师由于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历,相对于其他那些“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而言,对企业招聘、企业用人制度等都更熟悉,因此能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都更强的指导,从而使学生的求职成功率更高,同时也就加强了高职院校的竞争力。

三、“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

顾客购买商品时,往往都要货比三家、讨价还价,通过压低价格和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从而影响企业的赢利能力。因此,如果顾客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就会在买卖谈判中处于优势地位,卖家(即企业)就会陷于被动,被逼让利而减少收益。对企业是如此,对高职院校又何尝不是如此。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现在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教育”,对于高校的“产品”――大学毕业生,“顾客”即用人单位具有了越来越大的挑选余地。而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中属于职业性质的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经营和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因此用人单位更为挑剔,“顾客”具有极强的讨价还价能力。建立”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之后,一方面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由于得到了针对性的培训而大大提高,从而增强了在“顾客”面前的谈判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双师素质”教师实际工作能力强的优势,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进行教学改革,从而使高职院校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更有效地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从而提高了竞争力。

四、行业内现有同行间的竞争。

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数据显示,,我国高职院校总数为1215所,因此,高职院校同行之间存在无比激烈的竞争。竞争一般在师资、教学设施、价格、广告、服务等方面展开,其竞争的激烈程度是越演越烈。建立“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提高高职院校的竞争优势:

一是“双师素质”教师可以使高职院校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前面已经阐述,“双师素质”教师由于非常了解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因此可以根据用人单位需要进行更有效的和更具实操性的教学,从而培养出更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学生,因而比竞争对手更能使“顾客”满意,显示出更强的竞争力。

二是“双师素质”教师可以使高职院校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强大的高职院校可以依据这些教师原有的社会网络以及社会资源,一来可以从信息上及时了解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二来可以为学生争取到更多的实习和应聘甚至就业的机会,从而使所在院校能迅速适应市场的变化,既能抓住有利时机扩大规模,也能及时规避各种风险。

五、“替代品”的威胁。

波特指出,本来两个处于不同行业中的企业,由于所生产的产品或所提供的服务可能是互为替代的,所以在它们之间也会产生相互竞争,这就是替代品的威胁。高职院校提供的“产品”是高职毕业生,是向企业基层提供技能型的专门人才,自然也会面临来自提供类似产品的替代品威胁。提供的类似“产品”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工,他们一方面通过“干中学”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另一面通过参加社会技能培训提升了职业能力,从而可以与高职学生竞争。二是职业中专通过职业资格培训等手段拓展学生的就业空间,也来抢夺本来属于高职生的就业岗位。三是普通高等院校由于持续大量扩招,其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这些本来以掌握理论为主要学习目的的学生也开始通过第二专业或职业资格考试等强化自身的素质和技能,为了尽快就业,他们降低身价来应聘本来属于高职生的岗位,对高职学生的就业造成威胁。建立起“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高职院校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降低替代品的威胁:一是实施与企业共同培养的方式挤压提供“替代品”学校的生存空间。比如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开设“定向班”,在课程的设置和师资的配备上进行合理配置,减少学生与企业的就业摩擦。二是提供更周到的和质量更高的服务降低“替代品”对“顾客”的吸引力,三是通过实施更贴近企业实际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拉开与“替代品”之间的就业档次,减少“替代品”带来的威胁。

六、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是指,潜在的进入者希望在已被现有企业瓜分完毕的市场上再分一杯羹,从而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在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等方面的竞争,最终导致现有企业的生存环境恶化,甚至陷入生存困境。与此类似,已有的高职院校虽然具有一定的在位优势,但也照样会遭受来自社会其他力量办学的潜在进入威胁。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建立“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来减少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因为建立起“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高职院校在以下几个方面使潜在的进入者难以进入或不敢轻易进入:一是提高了潜在进入者的进入门槛。因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较大的投入,不光是师资的培养需要投入,而且“双师素质”教师授课所需的教学设施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二是降低了潜在进入者的预期收益。三是增加了潜在进入者的生存风险。“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更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从而使其投资回收期更长,意味着要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风险也就更大。

综上所述,“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立可以为高职院校带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吸引高素质学生报考、增加学生学习满意度、减少替代品和潜在进入者的威胁等好处,从而可以极大地增强高职院校的竞争力。因此,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应加快建立起自己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多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明星.职业教育学通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3]李庆文.特许经营发展加盟商的博弈分析[j].经济经纬,2010(5).

论高职院校教师素质论文(热门15篇)篇六

摘要:高职院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学生的实践水平,才能达到教学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性,分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期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水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职业技能;职业规划。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应发挥好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制订完善的引导方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增强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技能,以满足职业院校学生的发展需求。但在现实中,许多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职业引导工作不到位,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不高,无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因此,图书馆员要转变自身管理理念,做好职业技能服务,让学生感受到自身专业的重要性,认真学习每项技术,使他们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最终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论高职院校教师素质论文(热门15篇)篇七

论文摘要:近几年来,我国高校不断扩招,相应的高职教育也得到飞速的发展,但同时也给高职生带来了很大就业压力。毕业生技能素质的高低直接反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社会生存能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文分析目前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和和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素质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说明培养高职生的技能素质的必要性,同时提出相应的有效对策,以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技能素质,提供高职院校的就业率,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的开发利用,运用新技术,产业结构不断的优化升级,带动了市场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低层次的人才结构已不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社会和企业需要数以千万计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然而,当前我国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有些高职院校要么是目标定位不准、管理体制落后,要么就是培养模式不合理,更有一些实训条件不完善、管理体制落后等。这些都影响人才培养。社会、行业和企业的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越来越不适应社会、行业和企业的对人才质量的要求。

提高高职生技能素质是当务之急。高职院校要从自身做起,深化改革,转变观念,制定良策,为生产第一线培养职业能力强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

高职院校毕业生应具备的技能素质一种综合能力的反映,它涵盖的内容有很多,主要体现为专业性技能,方法性技能和社会性技能。

1.1核心技能:专业性技能专业性技能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认知能力)与技能,;前者包括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后者包括各专业和相应专业群的技术、工艺和运作技能。专业性技能是从业者的核心技能。

1.2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方法性技能它包括制定计划的步骤,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独立学习新技术的方法以及理解新事物的思维方法等。在科学进步、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形势下,企业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必定要不断更新技术、更新设备,对就业者会提出更高的技能素质要求。因此,毕业生应具较强的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以求得职业能力的促进和迁移。方法技能是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

1.3必备技能:社会性技能社会性技能包括人际交往、公共关系、社会责任感以及群体合作的协调与仲裁,参与意识、自信心、积极性、主动性、灵活性、语言文字表达技能等。从业者既是自然人,同时也是社会人,在社会人际交往中、企业的员工之间、员工与管理者等之间,需要进行思想交流、展示自我、组织协调等。因此,对于高职生来说,应培养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必要的外语阅读和表达能力,以及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社会性技能是从业者的必备技能。

培养高职院校毕业生技能素质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技能素质,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缓解人才市场需求矛盾,具有积极和深远的意义。

2.1培养高职院校毕业生技能素质是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社会对高层次的复合型,外向型和开拓型的人才需求日益迫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追求人才的数量,而是更加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更多的企业需要的是既懂技术、懂生产、懂管理、又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部分高职生敬业精神差,吃苦耐劳精神不够,不愿意到生产第一线工作;眼高手低,频繁跳槽,就业错位率高;动手能力较差,技术不够精湛,知识匮乏等,远远不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2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各类高校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也不例外。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应把培养有相应专业、有一技之长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性人才,高技能专门人才最为培养目标,应该更多地把用人单位的需要、用人部门对学生的评价作为核心指标。

论高职院校教师素质论文(热门15篇)篇八

[论文摘要]文章在了解国内教师素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环境下高职学院外语教师素质的内涵:高尚的职业道德、崭新的职业教育观念、完整的知识结构、卓越的外语教学能力、丰富的信息素养。在剖析了目前外语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培养外语教师素质的有效对策和途径。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网络环境外语教师教师素质高职院校。

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而是教学大纲的制定者、教学的设计者、教学课堂的管理者、组织者及协作者、学生知识构建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自主学习的监控者、评估者及网络导航者、学生人格的塑造者、心理协调者、具有终身学习信念的研究者等。教师所有这些角色的转变,都需要外语教师具备网络时代所要求的全新的基本素质。探讨高职院校外语教师素质是应对职业教育改革,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要求,满足知识更新的很有必要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一、外语教师素质相关概念界定和内涵构成。

“教师素质”至今尚未有统一的界定。一般认为,教师素质是教师稳固的职业品质,它是以人的先天天赋为基础,通过科学--教育和自我修养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时代特点的思想、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身心特征和职业素质。林崇德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将教师素质定义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并将教师素质分为:教师的职业理想、知识水平、教育观念、教学监控能力、教学行为和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教师素质结构模型。刘三灵根据林崇德先生的“三层次五成分”教师素质观,将高校外语教师素质的内涵概括为职业理想、知识水平、教育观念、教学监控能力以及教学行为与策略等五个方面。李影认为外语教师的素质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建立正确的外语教学专业信念,掌握外语教学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正确的专业情意,树立专业发展意识。

根据以上对于外语教师素质的阐述,笔者认为网络环境下的高职院校外语教师素质指从事外语教学的教师在保持与外语发展同步的背景下,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专业能力、信息素养等五个方面的总和。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其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简称师德。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对职业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看法,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外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教育理论知识、外语专业知识和个人实践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教科研能力。信息素养指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信息意识素养,丰富的信息知识素养,对信息进行处理、应用和交流,对教学媒体进行整合的信息能力素养和信息人格素养。

(一)职业道德有待提高。

职业道德对于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和学生职业能力意义重大,而网络环境对外语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高职院校部分外语教师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心理,自身职业道德修养不够。如缺乏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心;缺乏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竞争意识差;热衷于第二职业,对本职工作敷衍了事,缺乏敬业精神;对课程改革持漠不关心的态度,忽视实际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等。这样带来的严重后果是教师威信下降,对学生的就业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教育观念有待更新。

尽管大部分教师对现代教育观念持认同态度,并努力更新自己的观念,但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却没有真正渗透新的理念。目前,有些外语教师还未能从根本上消除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教育理念不新,教学能力较弱,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中难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难以真正做到“授人以渔”。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于初在48所院校九百多位高校英语教师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82.5%的高校英语教师认为,只要自己的英语功底好就能教好外语了,70.9%的英语教师认为教英语并不难,60%以上的英语教师课堂活动就是“讲解课文”和“做课文练习”。

(三)知识结构单一。

教育理论知识和外语理论知识的欠缺。通过面谈,笔者及项目组成员得知教师对教育理论知识掌握较少,70%的老师认为在教学中最欠缺的知识是“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职业教育知识”。另外,教师对外语教学和学习理论知识、语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此外,教师知识面狭窄,缺乏实践性知识。通过调查显示,有些教师除了外语语言知识外,对英语国家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和网络技术方面的实践性知识了解得很少,不能满足以学生生活场景和职业场景为主线,以情景、项目、任务为形式,以丰富多彩、涉及生活和职业的方方面面为内容的外语教学。

(四)教学专业能力不足。

(五)信息素养有待提高。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外语教师虽然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意识,但整体的信息能力水平偏低。部分教师的信息观念素养不新,信息知识素养不够,信息能力素养不强,信息人格素养不够高尚。尤其是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不够,缺乏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能力,不少教师还不能熟练用计算机下载教学所需的资料,制作网页和开发教学课件,进行网络教学,更不能通过网上聊天室、电话和视频会议系统等进行同步双向或多向交流,不能开发网络课程和网络学习的平台,不能对网络学习者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价。

(一)立足职业岗位,加强职业道德培养。

第一,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开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政治理论的学习,增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感,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同时,要努力形成师德榜样的氛围,树立典型的师德榜样。第二,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教师应树立全面素质教育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育职业生涯中,通过不间断的教学实践与反思,逐步提高,“实践+反思”是新的环境下外语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一种范式。

(二)深入教育理论学习,更新职业教育观念。

第一,教师要学习和了解一些相关的职业教育观念、先进理论和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如就业导向、工学结合教学、素质基础、能力目标、项目载体、行动引导、能力实训、建构学习、学生主体、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等职业理念。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学习理论、行动导向教学等理论。如德国的双元制、加拿大的cbe、、澳大利亚的tafe、美国的社区学院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通过理论的学习,让教师真正理解职业教育和外语教育的目标内涵,并形成自己的教育信念。第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课程观。多媒体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外语教师的角色应重新定位,教学的中心不再是教师,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主体。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要坚持戴士弘教授所倡导的三条原则:能力目标、任务训练、学生主体。这也是评价职业教育课程的三条新的标准。因此,外语教师应投入到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在做的过程中,逐渐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升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

第一,重新定位教师角色,丰富教师专业能力结构内涵。教师应具有新环境下的多重角色: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促进者,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帮助者,学生开展合作和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监控和评价者,学生具有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育者,学生全面发展成长的引导者。教师要扮演好这些角色,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能力结构内涵。一要有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设计先进思想。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素质为基础、能力为目标、学生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网络为环境、信息技术和训练为手段,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以便能开发和设计优质的课程和课件。二要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和运用新型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尤其是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如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基于双主的教学模式、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自主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等。三要科学构建基于能力本位观的监控和评价体系,并应用于评价的实践中。在评价中,注重评价目标和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手段、评价方式、评价环境等方面的多元化,以监控和评价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和素质的共同提高。

第二,紧跟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增强教学研究能力。多媒体网络环境下,高职学院的外语教师应根据社会、职业和行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发展对学生的新要求来进行教学研究。外语教师首先应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丰富的职业教育和外语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同时要进行外语课程、专业知识、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研究,并以此为指导思想开发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具有职业特色的精品课程、教材、课件、教学方案、网络资源和网络学习的平台,加快外语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化进程和教师职业化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

(四)增强教师信息理念,培养教师信息素养。

第一,要加强教师信息意识和信息观念的培养。高职院校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其信息意识和信息观念的培养和形成是关键。通过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改变教师旧的教育教学理念,养成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的自我意识。第二,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实践运用能力。信息素养的提高,需要学校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比如相关常用软件的学习、网络课程和课件的制作的学习、快速上传和下载网络资源的学习。同时还要让教师在学习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实践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开发、教学设计、外语资源整合、教学课件的制作、科研资料的收集、学生网络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等信息实践的运用,以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和塑造使用信息素养的良好品格。第三,提供政策支持,营造信息素养环境。要形成信息素养环境,高职院校应提供物力、财力和人力进行学校基本的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网络教室、自主学习中心、校园网等的建设。还要在全院范围组织有关信息技术的教学比赛、教学示范和观摩,并加大奖励力度。而且还要把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和信息素养纳入教师的年终评价体系中。这样,教师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等素养才能不断提升。

(五)参加教师职业培训,提高外语教师素质。

教师培训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应多参加各类培训,培训的内容和方式及培训的评价方式是影响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所以培训内容、形式、评价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培训内容应包含职业教育和外语教育相关理论、课程和教材开发流程、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范式、现代信息技术学习。培训形式应多样化,如举行专题讲座,邀请专家作报告,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听优秀老师的经验介绍,给教师布置课程方案和教学单元设计任务,参观老师的优秀教研成果,举行各种教学竞赛等,最后以教师在培训中的作品和在教学中的实效来评价教师培训的效果。教师职业培训是提高外语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

对高职院校外语教师的素质进行研究,顺应了我国目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丰富了外语教师素质的理论内涵,有助于职业教育部门正确把握高职外语教师的素质现状,并采取措施和办法提升高职院校外语教师的综合素质,也为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推广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论高职院校教师素质论文(热门15篇)篇九

论文关健词:

辅导员工作党建思政教育德育管理指导。

论文摘要:

高职院校政治辅导员肩负重任,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应该以党建为龙头,以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德育为抓手,注重对学生的学习管理和生活指导,开展好辅导员工作,促进学生顺利成才。

高职院校在内的高校肩负着为社会进步、民族复兴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职能,是优秀青年最集中的地方。作为高职院校政治辅导员,肩负着引导学生顺利成才,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潮的重任。应该以党建为龙头,以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德育为抓手,注重对学生的学习管理和生活指导,齐头并进,促进学生顺利成才。

1党建引路。

“在高职生中发展党员,是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职院校政治辅导员,要切实按照十六大的精神,做好学生党建工作,以之为龙头,引导其他各项辅导员工作顺利开展。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笔者把培养关口前移,较好地保证发展新党员的质量关,发展一批优秀青年成为党员,在班级中起到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具体做法是:。

1.1抓源头.开展“早教育,早发规,早培养、早选苗”

入党积极分子是学生党员队伍的源泉和后备军,做好人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是提高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首要环节。两年来,我指导学生党支部注重把教育、培养工作的重心前移,把人党申请人作为党的组织建设的基础工程,抓好基础培养。从一年级开始,组织新生学习党史、党章,开展以学习党章为主题的团日活动;以团支部为单位组织申请人,进行党的性质、宗旨、地位和作用等教育,指导新生写好申请书,激发学生的人党激情。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兔心屯、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教育,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学生入学当年,就有8仍耘的学生向党支部递交了人党申请书,早教育、早培养、早发现、早选苗,为党支书日后的组织推荐、考察、培养打下宽厚的基础。

1.2强化教育,认真考察.规范发展程序。

发展党员要严格按党章要求,规范发展程序,保证发展质量.才能切实起到党建的引路作用。两年来,我指导学生党支部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傲到有计划,有目标,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发展一个,合格一个。一是坚持科学理论武装人。在日常管理中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勤奋学习,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崇高理想。二是坚持标准,择优发展,严格预审关。为了提高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我指导的党支部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坚持预审制度,严把预审和转正的“入口关”。三是落实责任,充分发挥培养联系人,人觉介绍人的质量把关和榜样的示范作用。在发展前,党支部要分别组织有联系人、介绍人和普通学生对发展对象进行评议和座谈,这既扩大了考察对象的认可范围,增强了对考察对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老学生党员也在发展新党员过程中得到党性的锻炼。

2多策并举。

高职院校政治辅导员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靠一两项工作是不足以胜任的,不能满足引导顺利成才的需要。在抓好党建,充分发挥其引路作用的同时,笔者注重结合高职学生的具体特点,采取多项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促进他们成才。

2.1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引导。

高职院校政治辅导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也是设置政治辅导员的初衷。学生政治辅导员的教育引导功能主要体现在学生政治辅导员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引导学生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引导青年学生进行正确的政治选择。

2.2注孟发挥德育的作用。

德育是使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阵地,政治辅导员不是专职的德育教员,且有着专职德育教员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学生的信翰。政治辅导员无论是否担负德育教学任务,一定要充分利用德育这一有效手段,在班会、集体活动等场合,利用课上课后与学生“亲密接触”的时机,发挥德育效能,服务自身工作。

德育教育要产生教育的最佳效果,必须通过学生受教育后内心对自我的自觉要求。因此,政治辅导员同时应做一名“心理咨询者”,应从各方面洞察学生,善干倾听学生内心的“宣泄.,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智模式,使学生以理智的方法来改变自己的心态,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社会和人生,从而实现由道德要求向品德和行为的.转变。政治辅导员应更新德育观念,从心理健康教育中吸取有益成分,少一点说教和灌输,多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为有效实施德育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另外,还可以从心理健康教育中移植一些方法作为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来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效。譬如,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来改变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的知识,客观地了解学生个性的状况、长处、不足以及发展趋势,使德育工作更有针对性,也可以采用会谈、沟通分析等心理辅导中常用的方法,服务于德育工作,以减少思想工作的阻力,从而为学生接受德育影响、实现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德育教育的内容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德育内容只有贴近高职生的生活实际,符合高职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伦理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和个性创新意识养成纳入政治辅导员德育的视野之中,进一步深化德育所具有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双重内涵。同时还要注意创新德育方法,要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引导学生在自我教育中成长,要鼓励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不满足现状,对现成的答案敢于提出疑问,善于思考,勇于向权威挑战,有创新的想法。学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道德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具备了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人格,才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3执行对学生的教育管理。

辅导员工作任重而道远,不能简单的对待,只有以学生成才为着力点,以党建为龙头,以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德育为抓手,注重对学生的学习管理和生活指导,齐头并进,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的探索,寻找适当的方式方法才能促进学生顺利成才。

论高职院校教师素质论文(热门15篇)篇十

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我国的高职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就业率成为衡量一所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主要核心评价指标。当前“人才高消费”现象的出现,同时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使高职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在此形势下,高职学生尤其显现出很多就业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学生的就业心理,加强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素质等的协调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高职院校教师素质论文(热门15篇)篇十一

目前,在校的高职医学生多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接受新生事物能力较强,但与在校医学本科生相比,文化素质相对不高,直接制约着信息素养的形成与提高。另外,由于目前高职院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多以文献检索课形式进行,往往只开设一学期,只能传授一些最基本的检索知识和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课程结束以后,学生往往最多只能掌握一些基本软件的操作和一些基本信息工具的使用方法,导致高职医学生的信息素养普遍不高。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意识不强。目前高职医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主要是教材、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微博、论坛、微信等新兴网络媒体。由于当前信息素养课的教学缺陷,高职医学生还没有养成自觉利用网络来搜集和利用信息的习惯,上网获取信息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无目的性,多是以消遣和娱乐为主。而通过传统媒体获得的信息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及时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高职医学生主动通过网络获取专业信息意识的不足,制约了他们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提高。二是信息能力不足。当前,高校的.文献检索课教学侧重点在于基本文献检索知识介绍和基本检索工具的使用,而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真正的提高,导致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准确加工和利用信息。

1.2信息素养教师自身条件影响信息素养教育开展。

目前,高职医学院校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多由图书馆具有长期参考咨询经验的资深馆员兼职任教,专职教师较少,且在教学中一般注重检索理论的传授。但由于缺乏医学专业背景,使得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缺乏针对性,理论与实践脱节,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游离于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之外。

1.3教学内容局限和配套资源不完善制约信息素养教育发展。

由于高职医学院校所用信息素养教育教材各自为政,多以“文献检索”“信息检索”为题,教学内容仍然以文献检索与利用为主,很少涉及信息素养教育,因此教学内容相对陈旧,不能紧跟信息技术发展步伐。同时,各院校所采用教材缺乏专业性和层次性,在教学内容设置上也不能充分考虑医学特色,而且同一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使用相同的教材。另外在配套资源方面,由于客观条件所限,高职医学院校电子资源发展不均衡,各校购买中文数据库较多、外文数据库偏少,循证医学、引文数据库更少。相对本科院校,学生上机实践课时较少,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上机实习的需求。

论高职院校教师素质论文(热门15篇)篇十二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分析,为建构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科学性提供一些实质性的思考,让高职院校在有效开展人文教育的过程中不仅成为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的技术人才的场所,而且成为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较强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的殿堂.

作者:王静王媛赵倩作者单位: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601刊名:管理观察英文刊名:managementobserver年,卷(期):“”(12)分类号:g71关键词:人文素质高职学生调查分析

论高职院校教师素质论文(热门15篇)篇十三

由于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在开设之初就是以文献检索课面目出现,而信息素养教育等同于文献检索课的误解在广大师生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但两者的教学本质却完全不同,信息素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利用、分析与生产信息的能力,因此是一种能力教育;而文献检索课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搜集和整理文献的能力,因此是一种资源教育。高职医学院校图书馆应该加大信息素养教育宣传力度,使广大师生明确两者的异同,转变观念,并进行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改革,使信息素养教育嵌入到专业课程学习中。

2.2完善教学内容和配套资源建设。

信息化时代的医学科技日新月异,陈旧的文献检索教材和落后的配套资源建设越来越不能满足信息素养教学要求,因此,高职医学院校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鼓励信息素养教师积极编制纸质版、cai课件、网络版多种形式的教材,以满足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教材编写要有针对性,体现专业特色,重点介绍本专业的信息源及其特点和质量,以及本专业信息获取、整理、评价的特殊性等。二是图书馆应加强实体和虚拟馆藏建设,不仅要根据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需要,购置学科专业所需的纸质文献资料,还要通过购买网络版数据库、自建专业特色数据库、组建专题化虚拟馆藏,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师生的需求。三是重视实践环境建设,不仅要通过强化电子阅览室建设,解决学生上机实践要求,还要通过构建书目检索终端、移动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机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环境。

2.3加强多元化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高职医学院校信息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多由图书馆资深馆员组成,但由于他们的医学专业背景不足,制约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到学生专业课程学习中去。为改变这一局面,必须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首先,图书馆信息素养教学教师要加强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图书馆也应为他们多提供与本院专业教师或兄弟院校同行交流、学习的机会,提升他们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其次,积极引进医学专业教师进入信息素养教育师资队伍,使信息素养教学更好地嵌入到专业课程学习中,使其向专业性、学科性发展。而信息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多元化发展,一方面可以使师资队伍形成专业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可以让信息素养教学更好地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对信息素养课程的学习热情。

2.4构建多层次多形式信息素养教育体系。

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教学对象的教学需要,信息素养教育应该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立体式教学体系。纵向上,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由下至上依次提供基础信息素养教育(针对大一新生,提供有关基础图书馆应用技能和基础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培训)、通用信息素养教育(针对大二学生,提供学术与日常生活问题信息的检索、评价能力培训)、专业信息素养教育(针对大三学生,提供基于相关专业的专门信息素养知识和技能培训);横向上,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第二课堂(入馆教育、读者培训、讲座培训等)、第三课堂(科研实验、社会实践、临床实践等)、在线信息素养教育为辅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主体,第二、三课堂及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既是正规课堂教学的有利补充,也是课堂教学成果的充分检验。

3结语。

总之,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要求高职医学生作为未来医护领域的骨干,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而且能够将最新的医学技术及时应用到工作中去。因此,医学高职院校必须充分重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以培养出合格的信息型医学创新人才,来应对信息时代医学发展的挑战。

论高职院校教师素质论文(热门15篇)篇十四

慕课这种开放性的教育方法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国际上很多知名大学的开放性公开课程不断的发展,对提高全世界高等教育的质量有很大的帮助,我国十三五时期的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就有“开放共享”这两个理念,这也体现了新时期国家对于慕课的认可,这种教育模式所面向的对象不仅仅是在校的广大学生,也可以说社会上的在职人员和务工人员,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主要体现在与时俱进,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而慕课环境下学生能够了解全世界各地对于信息技术发展的不同见解,对于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推动行业的发展,有跨越性的意义。

1慕课的定义。

慕课这一词最早源于麻省理工大学,他们将课程免费公开在互联网上,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认可,与此同时国内外的一些知名的大学也纷纷效仿这种教育模式,甚至一些企业也参与到这种互联网在线教育的模式,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公开课、网易公开课、百度课堂、腾讯课堂等,都是以互联网在线教育为主要模式的教育机构,在慕课环境下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教育不断的改革,对于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慕课环境对于传统教育的影响。

2.1对职业教育有新的认识。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自我认知不断提升,为了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更多的人认识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并把它应用到终身教育的规划中,在职业教育中虽然传统教育的体系比较完善,但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升,慕课概念的出现,影响并改变着传统教育的方法,在信息技术教育中,传统的教育不能满足他们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渴望,而慕课环境下,他们能够获取到技术更新的内容,并且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学生结构复杂。

高职院校的教育中,学生的学生能力差异很大,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各不相同,这给教师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也不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慕课环境下,虽然课堂内的学生数目,不断的`增多,但是这种环境下,可以让学生反复的练习,不断的思考讨论,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

2.3资源获取途径多样化。

在传统的高职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和老师获取信息技术知识的途径,主要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渠道,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今天,对于传统的知识渠道来说,微博微信聊天软件等资讯更加方便快捷,并且能够提供最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慕课在我国教育中不断的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传统教育模式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互联网教育,很多教育工作者对于慕课教育改革认识不够。

3慕课环境下高职信息技术教育。

3.1移动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全面应用到移动客户端,很多的青年学生利用手机浏览网站,像是百度课程、腾讯课堂、网易云课堂、中国人民大学公开课等都搭建了手机客户端平台,这些企业和学校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各大院校企业应笑话他们那儿教育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基础上不断的创新,除了网络课程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微信课堂等新生物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满足自己的教育目的。

3.2教师正确认识教育技术对于自身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化程度不断提高,只有将最新的教育技术融入到课堂教育当中,并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才能胜任,慕课环境下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才能向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不突破自己固步自封终将会被淘汰。信息技术系的老师在线教育参与率处在较高层次,可以表现出教师对于在线教育的认可度很重要。3.3信息技术在线平台的搭建在大数据背景下收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老师的教育习惯来搭建在线教育平台,这个教育平台主要分为课程管理、平台首页、课程内容、课件内容、讨论区域、师生互动区域、问题回答区域、学习笔记区域等模块,充分利用这些模块,在学习的过程汇总记录、讨论、互动、练习等达到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

3.4做好课堂教育设计。

慕课教育环境下要做好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在课堂内容上,根据学生的需求制定相应的视频,视频的时间要在15分钟左右,在网络教育中要加入笔记区域、师生互动模块(教师通过网络利用音频和视频与学生进行互动)、课后讨论区、以及相应的练习课件,信息技术的教育在于多实践,而在线的练习与互动,并在课程完成后设置结业证书,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在网络上要利用好互联网第三方平台。例如yy、qq语音、百度课堂等,充分利用好他们的平台来设计信息技术课堂。4结束语综上所述,文中对慕课的定义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分析它对传统教育的影响,例如对于职业教育的影响,学生结构的复杂化,知识获取的渠道丰富化,在幕课环境下,对高职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慕课教育模式其开放性的特点,能够让学生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学习,对于课堂上的知识能够查漏补缺,是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不断的丰富自己在信息技术领域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朱俊军.汪.慕课时代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探讨[j].交流,(11):177.

[2]孙明.慕课环境下告知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分析[j].信息化教育,(19):132.

论高职院校教师素质论文(热门15篇)篇十五

摘要:在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期,如何完善中职教育体系已经迫在眉睫了,尤其是在专业开发、课程设置、办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都要随着市场与企业的要求而不断变化。

关键词:校企合作;项目开发;实践操作;过程评价。

的专业课程改革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下面以车工工艺课程改革为例,从四个方面论述如何以就业为目标,培养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的。

一、校企合作论证调研。

从开始,我校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了专业的论证调。

查,每年都会深入企业调研,撰写出详细的论证报告,还召开机电专业群建设论证研讨会,邀请区教育局姜蕙副局长、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院长肖小亭教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张伦珍教授、中等职业学校国重评估专家组资深专家郑伟光先生、广东圣都模具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刘文红经理等出席了会议,进一步推进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步伐。12月26日,我校隆重召开了“顺德陈村职教校企联盟”成立暨“20技能节”成果展示会,参加本次盛会的有来自广东省行业、企业及兄弟学校的180多名代表,校企联盟成立后,将搭建起行业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平台,全面实施“八个共同”(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培养师资;共同实施教学;共同进行学生评价),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实现学生、学校、企业、行业多方共赢。本人也参加了中职教师企业实践项目为期6个月的活动,通过这一阶段的实践,我熟悉了学生未来就职后的工作环境和企业范围,可以有效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水平,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重要的是我们要了解市场现在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因为企业在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而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和技术往往是“过去时”,所以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给学生打下一个职业能力的基础,再通过不断和企业接触进行弥补。

二、适度进行项目开发。

根据调查报告、岗位需要、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反馈建议,按照理论知识适用、够用,注重实际动手能力的原则,将生产过程转化为教学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进行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习质量。20开始,教研组引入了德国先进的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工作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订计划,分工合作,完成整个项目。我们先后确定了《斜口钳》《手电筒》《螺旋压力机》等项目,主要包括的基本技能有:车平面、阶台、切槽、滚花、锥度、钻孔、扩孔以及内外螺纹等。

开发出符合企业用工需求、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实用项目,在教学中势必会事倍功半。通过企业实践,与工人师傅了解,教学中改进项目会向工装夹具方面尝试,例如气动齿条翻转装置,可以实现多课程的融合,这是下阶段的工作重点。

三、加强践行实际操作。

项目确立后,在教学实施中,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整而有顺地完成车工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我校在近两年教学中尝试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模块式,让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实行小班制授课,采用并行排课的方式,即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同时进行。通过项目介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最终总结出相关理论,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显乏味。所有的理论、实践均以此为核心展开,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实现从学习到工作的平稳过渡。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每人完成一件作品,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均符合技术要求。具体实施:首先学生学习基础内容,如识图与公差以及车床的基本操作、简单车削等。这些内容是基本功,只有掌握了才能上手进行生产训练。其次,根据项目加工内容将教学分成模块,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每个学生完成每一模块并考核合格后,才可进入下一个模块。这一过程根据生产工艺追溯卡,从车削端面到外圆、从钻孔到攻螺纹、从控制总长到车削螺纹,逐步提高技能水平。最后,将技能较好且愿意考取车工证书的学生,集中培训,使其达到中级水平,也正因为如此我校学生中级过级率几乎100%,并选拔出高水平的选手进行重点培训参加区、省技能大赛的角逐。近两年我校车工、铣工项目均有选手参加广东省中职技能大赛的竞技,成绩很理想,詹泽建同学更是代表广东省参加了全国技能大赛,获得第八名。

四、注重过程评价提升。

在整个过程中,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建立一个对学生的动态的评价体系,其目的.就是对每一个学生在技能训练、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能力及技能掌握的程度,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也体现出一切为学生发展,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边学理论,边进行技能训练,互相支撑,交替进行。模块中每个任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均进行考核,注重过程运用表现性评价。而课程的最终性评价以项目加工的精度为技能评分标准,以完成项目报告相关内容为理论评分标准。达到合格要求的学生给予学分,录入学校学分制系统。

总之,通过以上方式,我校近三年毕业生双证率达100%,三证率也能达到60%以上,而其就业率以及专业对口率均达到85%以上,在本地企业中,圣都、浦项、申凌、科达等大型企业我校学生表现均得到认可。由于市场与企业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中职生的就业也必然会有新的挑战。作为一名青年专业教师,其专业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摸索前行,希望能够与职教同仁找到符合我国国情的培养模式,真正将职业教育的功用发挥出来,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方展画。切实推进专业课程改革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内涵。职业技术教育,2008(33)。

[2]杨孚春。中职数控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学园,-05.

[3]王伟伟。数控专业实训课程评价方法的改革探索。科技信息,2011(11)。

相关范文推荐

    垃圾分类校园在行动活动方案(模板20篇)

    活动方案是活动成功实施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效果和效益。阅读以下精选的活动方案范文,了解如何制定一个完善的活动方案。为宣传普及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和法律法规

    上半年个人总结与下半年工作计划范文(15篇)

    工作计划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工作进度,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计划,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小编为大家找来了一些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捞彩虹三年级(热门18篇)

    优秀作文是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它可以激发人们对美好的追求和向往。下面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选段,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者的才情。发生了多少波折,发生了多少意外,又过去

    学习师德师风教育月的心得体会大全(16篇)

    师德师风是衡量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标准,直接关系到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师德师风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

    船公司年度总结计划(优秀21篇)

    通过年度总结,我们可以评估自己一年来的成长和进步,找到不足之处,并制定新的目标。以下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年度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今年以来,通过我局积极争取,

    我学会了做菜三年级(热门20篇)

    优秀作文在结构和论述上都能够体现出作者的逻辑严密和思维敏捷。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看看别人是如何运用语言魅力和观点独特性来打动读者的。

    党支部工会年终工作总结(模板13篇)

    工会工作总结是围绕工会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职责,对工作过程、效果和影响进行系统梳理和评价的过程。下面是一些经过精心挑选的工会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清理校园垃圾方案(优秀16篇)

    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学校组织下参与有关社会生活的活动和实践。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社会实践的经验和启示,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伴随着《浙江省志愿服

    公司保安工作总结(优秀16篇)

    月工作总结是我们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保持积极的工作状态和良好的工作效果。尽管每个人的工作环境和内容不同,但我们都可以从以下范文中获得

    员工颁奖表彰大会主持词范文(19篇)

    主持词需要有节奏感和起承转合的结构,让听众在会议或活动中能够一直保持关注和参与。接下来,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场精彩的舞蹈表演,让我们一起感受舞蹈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