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学生职业道德的论文范文(21篇)

时间:2023-12-22 作者:书香墨

范文范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类作文的写作结构和内容要点。现在,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独家收集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和创造力。

最新大学生职业道德的论文范文(21篇)篇一

从现阶段范围来看,确有一些在创业教育课程设计方面开展得较好的院校。虽然如此,还是不得不承认,在整个教育领域,与就业教育相比,创业教育始终处于从属地位。与这一现实相对应的,大多数职校的创业课程设置也就出现了“从简、从泛”的特征,将创业知识浓缩在一本教材中,期望以概论的方式让学生对创业有初步的认识,最终导致创业教育淹没在众多的为素质教育开设的选修课中,其重要地位无从体现。

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创业教育课程浓缩为概论性质的教材本也无可厚非,毕竟有些高校还是以“就业导向”为主,要求他们建设一个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安排大量教师来进行传授是不现实的。然而,问题就在于如今这种概论性质的课程,其内容组织体系是否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一些创业相关的实用知识和技能?读过一些创业教材感觉该教材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一)教材中陈述性知识过多。满眼净是概念、定义及分类。有的书写到决断能力又细分为决策的基本原则、决策程序和决策能力的培养,如此层层叠叠的结构恐怕会让学生学得不胜其烦,而且学完之后还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难道背下这些定义和分类的人就具备了创业者应有的个人素质?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二)教材虽也有案例提供,但仍没有脱离“名人名事”的'窠臼,让人读过感到一时振奋,可又觉得和自身情况相距较远,实际获得的启示有限。虽然案例主人公其应变力确实令人起敬,然而这样的大企业家的大手笔与我们现实生活的情况似乎差得太远,指望学生从这种案例中获得可迁移的应变力也是不现实的。

二、创业教育与工程任务课程化相结合。

“工程任务课程化”这一新名词由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提出,从应用型本科出发,集合自身实际特点,即将达到学以致用新目标。何谓“工程任务课程化”,就是将实际生活中的每个完整的工程任务作为一个教学单元,通过学生亲身经历,以及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中进行讲解,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完成了此工程任。

鉴于目前创业教育在职校中的地位,两者不必分开教授,可融入具体的创业项目中一并传递。具体可视情况采用以下方案之一:

(一)创业概论课程的工程任务课程化。课程开发的过程应该严格遵循项目课程开发的过程,首先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筛选出通识教育中学生最需要的创业知识,然后再进行课程结构的设计。项目的选取方面应注意精心挑选贴近学生生活的小项目。企业初创时往往规模较小,创业之初的理想也未必宏大,较易实现的小项目符合这一创业规律。除此之外,只有贴近学生生活的项目才会给学生以深刻的感性认识,并使其有更高的热情参与其中。具体内容选择可从学生生活中寻找素材,可以是一些开拓性的创业项目。例如,如何开办一个家教中心,如何针对学生需求开设一些便民小店等;也可以是现有的校内经营机构的管理项目,比如,一些类似“如果我是化妆品店负责人,我将如何增加创收”等换位思考的项目。

(二)创业项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渗透和整合。在有一些根本没有开设专门创业课程的学校,可考虑将创业项目融合至其他尽可能多的课程当中,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掌握一些创业基础知识并培养创业意识。这样做的好处是省去了开发专门课程的投入,但同时也需要各科教师的积极配合。

(三)开办校办公司或工厂,有助于学生创业实践。把“工程任务课程化”升华到“课程任务工程化”。也就是把理论变成实践。把计划变成现实。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创业平台,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创业的风险与收获。同时要建立创业导向的评价体系,大力培养创业导师抓好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保障。

要加快在大学中开设系统的创业课程,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课程设置从创业项目计划书、融资、到资本利用再到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等要有专业性和层次性,更要有实践性。通过目标管理和项目式教学等手段来完善学生的创业基础知识,积累创业实践经验。创业教育的课程一定要坚持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紧密相结合的原则,并且要充分利用多样化形式,如创业计划竞赛、模拟创业等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积极投入创业实践。

创业教育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培养创新人才是当今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工程任务课程化”是创业教育良好实施的平台。未来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知识创新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毕业生“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在招聘时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更加重视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特别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但是,我国高等教育多年形成的传统培养模式使学生缺乏社会所需要的良好创业能力、鲜明个性和创造型思维,给大学生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高等学校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确立正确的办学定位和服务定位,围绕办学目标创建自办学特色,打造教育品牌。

最新大学生职业道德的论文范文(21篇)篇二

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一部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涉及到目标、原则、内容、方法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在德育工作中,德育原则是德育的基本问题,在职业道德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原则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问题。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有以下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要求大学生将职业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并外化为适当的道德行为。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只有充分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原则,才能实现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大学生接受什么教育或不接受什么教育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教育,往往取决于他们内在的自我教育因素。增强受教育者的教育主体地位,使教育过程转化为自我教育过程,是实现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的关键。因此,我们在教育中在注意引导和不断培养受教育者学习职业道德,进行自我职业道德教育的积极主动性和自主能动性,把大学生自我学习职业道德教育和自我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实践作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中心环节,注重启发教育和激励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大学生亲身投人到职业道德实践中去,让大学生自己去面对现实的职业道德问题,让大学生自主地确定自己价值取向、职业理想、职业选择,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增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由于机制和传统的影响,教育一直重视理论的讲解,而忽视职业道德的实践,从而造成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脱离实际,造成其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削弱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并影响到大学生正确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必须坚持职业道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激发出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才能使大学生获得对职业道德的完整认知。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要注重把职业道德教育生活化、实践化,也就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应该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关注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职业道德需求,创造机会使大学生通过生活和实践的体验来理解社会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要求,切忌把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空洞化教条化,使职业道德教育失去生机和活力。由于实践教学具有社会性、现实性、综合性等特征,它能使大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能够亲自进行职业实践,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所积累的经验去切身体验职业生活,从而使大学生有机会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使大学生把理论上学到的职业道德原则、规范等内容应用到实践、生活中去。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大学生深化对职业道德理论知识的理解,能把对职业道德的认识自觉外化为职业道德行为,并在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真正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合作奉献和艰苦奋斗。

三、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

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我国目前实行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制度,在分配制度上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资本要素、知识要素在分配上占很大的比重,并且在改革中,我国经济体制和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革,造成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这些都导致大学生在职业道德认知和职业道德实践上存在差异。有的大学生,特别是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能严格要求自己,坚持集体主义职业道德原则,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能爱岗敬业、艰苦朴素、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多做奉献。但是普通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只是符合社会主义公民的职业道德要求,他们只是能够按照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基本要求来要求自己,与先进性要求还存在差距。因此,我们在教育中要以广泛性要求为基础,提高大学生的整体职业道德水平,但是在广泛性要求中不能放松先进性要求。在职业道德教育中,要大力弘扬先进性,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倡导普通大学生向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学习,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总之,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一定要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以先进性带动广泛性,根据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实际情况制定教育目标与内容,实现先进性与广泛性教育的有机结合。

四、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中把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去,根据大学生的专业情况讲述相关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和规范要求,使大学生明确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掌握本专业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在此同时,还要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让大学生了解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懂得其社会价值和社会功能,增强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在大学里面,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了解,尤其是对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以及自己在职业生活中的地位、权利与义务不清楚,导致厌学情绪产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感到失望,从而大大降低学习效率,浪费教育资源。因此,大学老师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向学生介绍这一专业的概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发展历史和前景、性质和特点等,使学生对这个专业有一个较为宏观的了解,从而增强他们对从事自己所学专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职业意识。所以,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综合任务,它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把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本学科的教学中去,使大学生时时刻刻都感受到职业道德教育的存在和影响,从而使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取得实效。

五、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我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由于受传统的影响,注重校内教育而轻视校外教育,存在着教育的封闭性片面性、空泛性、过时性、能力培养功能的缺失等特征。因此,很有必要借鉴国外职业道德教育模式,特别是校外职业道德教育模式。在长期的职业道德实践中,国外一些国家有着悠久的职业见习和实习传统在其职业道德教育中,实践课程时数占很大比例,他们充分利用校外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侧重于学员职业道德情感和意志的培养,同时也兼顾学员对职业道德的认知,教师将学员职业道德表现列入见习、实习评价体系,与就业相关联。因此,学校应充分利用大学生教学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在校外教育中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走访,让大学生到优秀企业和单位走访有突出成绩的先进模范人物、优秀企业家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此外,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比如看望福利院老人,定期帮孤寡老人做事等。通过这些校外教育活动,把校内教育中所学到的知识与校外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从而使大学生受到良好教育,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

总之,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它需要社会的参与,只有全社会都重视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我们的教育才会真正取得成效,才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六、长期性原则。

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是在一个人原有的思想品德素质基础上,经过学习和道德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并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将很难改变,并将影响到他的一生所以,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性,甚至是终身性的过程,它需要连续不断的教育和实践。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大学生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大学阶段对大学生进行长期的职业道德教育很有必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可持续性才能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道德知识教育,才能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进行有效评估,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否则,我们的职业道德教育将失去效果,将与我们的教育目标相背离。职业道德教育的长期性,对大学生群体而言是一种长期教育,对大学生个体而言是长期学习,也是终身学习。在大学阶段,对大学生要进行长期性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由浅入深,由宽泛到系统的教育使大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有一定深度的理解和掌握。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对教育规律的运用,做到教育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这就要求在职业道德教育中,要根据大学生的不同阶段特征,合理安排其教学内容与实践,使职业道德教育符合不同阶段大学生的需求,从而使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真正发挥其功效。

七、开放性原则。

社会不仅需要高文化水平的大学生,还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因此,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必须坚持开放性,否则我们培养的大学生将是不合格产品,不能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他们将会被社会淘汰。只有让学生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接受锻炼,才能树立起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大学生只有到开放的社会实践中才能领悟、体会和感受到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内涵,只有在开放的社会实践中才能领悟到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对个人的发展以及所在企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在坚持开放性的职业道德教育中,我们要紧跟时代的变化,把社会职业道德建设中的要求融入到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来。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把就业融入到职业道德教育中来,紧密联系职业道德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把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要求引进到职业道德教育中来,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在职业道德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择业能力,提高学生认识和规划自己的能力,确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并注重在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为重点,突出实践教学的同时,着力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艰苦奋斗思想方面教育学生,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端正就业思想,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建立基层意识、职业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使大学生进一步增强服务祖国、奉献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把个人志愿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主动积极地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到西部、到基层去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最新大学生职业道德的论文范文(21篇)篇三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国家及社会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的教学课程、传统的教学体系已无法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法律素质教育融入到学生教学培养的过程中去,促进教学模式的全面化、多样化已成为高职教学的改革趋势。高职院校一方面应当明确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从多个维度展开探究,提升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应当明确影响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发展的因素,积极做好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匡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价值取向。

关键词::高职院校;法律素质教育;价值取向;匡正策略。

高职院校是我国开展教育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应用人才的任务,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但是,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学生的职业教育,轻视甚至忽视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这与我国当下的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的差异,容易造成学生法律素养的缺失,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当重视法律素质教育,将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纳入到教学体系,对法律素质教育的开展方式进行匡正,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的学生法律教育质量和水平,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

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法律素质的价值取向要从职业素养这个方面开展,职业素养具体指的就是个人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一些道德品质,比如职业道德、行为以及技能等,而法律素质是指公民拥有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以及法律能力等。高职院校的法律素质教育要在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开展,从以下三个方面就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首先是职业素养中的意识层面,高职院校特殊的教学模式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半职业人的角色,而职业意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清职业中的'利害关系,所以高职院校要对学生展开法律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其次就是职业素养中的能力层面,新的课程教学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规范学生的行为和工作,保障学生的劳动权益,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最后就是职业素养中的素质层面,职业素质可以帮助学生在职场中调整好自己的角色,在法律素质教育中学生提升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二、高职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实施的现状。

(一)高职学生法律素质教育边缘化。

目前,高职院校中的法律素质教育在整个教学体系架构中处于一个边缘的地位,附属于德育教学,而且在很多的思想课程教学中都有一定的渗透,导致高职法律素质教育的内容非常混杂,无法发挥出有效的作用。

(二)高职学生法律素质教育需求不对等。

高职院校现在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在进行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只是对一些法律基础知识进行教学,没有对法律知识进行深入的解读,造成学生的法律素质不高。还有一些高职院校由于师资、教学条件的限制导致学生法律教育很难有效的实施,无法在专业教学中渗透法律素质教育,学生对于法律素质教育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三)教学体系与法律素质教育对冲。

现在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的教学都是围绕职业教育以及专业教育展开的,他们迫切的希望学生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这个层面表现学校的教学实力,促进高职院校竞争力的提升,如果引入法律素质教育就会和现有的教学体系在时间、师资等方面出现对冲。

三、高职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匡正策略。

首先高职院校要明确教育的本质属性,设置有效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教学体系中纳入法律素质教育,有序的开展法律素质教育教学,充分认识到法律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从职业形态上对学生展开法律素质教育,给高职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充分的帮助和扶持,培养出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学生。其次就是要细分好法律素质教育的作用,直接纳入到职业素养培养体系中,根据实际的社会需求对学生展开职业素质教育和法律素质教育,做好职业素质教育和法律素质教育之间的结合,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的对学生进行法律素质教育。最后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理念,并且在每一个课程中渗透法律素质教育的内容,深化学生对于法律素质教育内容的理解,让法律观念深入人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应当将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纳入到教学体系中,对法律素质教育的开展方式进行匡正,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的学生法律教育质量和水平;还要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法律素质教育融入到学生教学培养的过程中去,促进教学模式的全面化、综合化发展,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最新大学生职业道德的论文范文(21篇)篇四

【论文摘要】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课堂教学、常规教育活动、社会职业实践体验、职业生涯设计与实施、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导向职业道德教育。

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就业后被“炒鱿鱼”,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忽视了大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忽视了成长和企业对人才道德素质的要求。在大学生中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道德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一、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道德教育,是指高校教师以培养大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为导向,以职业道德教育课为主渠道,通过对职业道德教材的再加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布置有效的课后作业,采用发展性的评价方法,来提高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合作。在备课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目标,而职业道德课教师也应了解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情况,将之设计成职业道德课教学的价值情境,让大学生在学习职业道德基本知识的同时,明确在职业实践中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的道理,加深对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理解。这样,使得职业道德课和专业课相呼应:一方面通过职业道德教育课教学设计让大学生形成道德认知,产生道德情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把这种道德认知和情感转变为道德行为,进而养成道德行为习惯。而另一方面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认真学习各项技术的操作规范,遵守职业纪律,在专业活动中严格照章办事。这正是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真实检验,从而提高大学生形成良好职业道德品质的自觉性。

二、常规教育活动。

常规教育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是大学生职业道德品质养成的重要途径。为此,大学生的常规教育活动应成为高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先导工程,以抓常规教育为重点,以建立健全职业道德教育运行机制为保障,形成重参与、重过程、求实效的良好职业道德教育的新特色。

1.在生活管理中育人。生活管理主要有对校园环境的管理,对大学生公寓、食堂、活动场所的管理等等。充分发挥各种舆论工具在宣传先进典型、树立文明标兵、弘扬正气、鞭挞歪风方面的作用,使大学生在文明创建活动中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加强修养,规范言行,从而推动学校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

2.党团、学生会教育活动。通过党团活动的熏陶,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品德,从而适应所从事的工作。同时在大学生中开展党、团活动,不仅可以为社会输送大量的德才兼备的优秀职业人才,而且还能壮大一线党、团员的力量,为企业单位培养核心和骨干力量。

3.班级常规教育活动。辅导员结合班级具体情况(专业特点、大学生职业道德品质实际)将实施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重要目标列入,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使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道德教育有计划地开展。通过创设职业情境,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班级活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帮助学生进人职业角色。

4.家庭教育活动。教师要积极争取和依靠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道德教育。要经常与大学生家长保持联系,通过家长了解大学生在家的表现,了解家长对学校和教师工作的意见和要求。要向家长宣传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计划等,并通过家访、书面与通讯联系、家长会等方式与家长保持经常的联系,以便家长配合学校提升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提高就业质量。

三、社会职业实践体验。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道德品质的养成离不开社会职业实践,社会职业实践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道德教育实践的根本途径。通过社会职业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敬业、乐业、守业、诚实守信的职业品质,帮助大学生明确自己所学专业和将来从事的职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按职业的需要塑造自己的形象,履行角色义务,将职业道德逐渐内化为自身的职业要求与精神力量。

1.社会职业实践调查体验。社会职业实践调查是大学生结合本专业的行业特点,以行业在经济社会中发展的地位、行业发展的前景、所取得的成就、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技术发展、行业技术人员的素质等情况为主要内容,本着“客观分析”的原则,在大学生做、听、看、思、谈、写的基础上加以正确引导,使大学生对职业技术工作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增强对行业的认同感。

2,职业技能实习实践体验。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实习阶段是大学生第一次择业上岗的大练兵。职业技能实习过程中的态度是大学生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道德品质的真实体现,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对大学生在职业技能实习中的道德行为规范提出具体的要求和规定,重点培养大学生爱岗敬业等职业品质。

3.暑期岗位职业实践体验。大学生通过岗位职业实践体验,可以亲身经历、体验岗位生产的各项规范和要求,加快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大学生的岗位职业实践体验根据大学生职业特点,以专业技能实践体验为主要内容,增强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辨能力,将自身的职业品质外化为职业行为,帮助大学生对新技术的学习与应用,激励大学生在新兴工业化进程中进行知识更新,在实践中掌握新技术。

4.社区职业实践。精心设计和组织大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和为社会献爱心活动,组织各专业大学生走上街头、深入里弄,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一技之长,开展社区性的便民服务。大学生在便民服务的职业实践中,即可以看到市场及人民群众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的需求,又可以看到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一技之长一经发挥所产生的社会效果,从而锤炼大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的思想品质和团结、自强、向上的奋斗精神,从而进一步促使他们更坚定自己的.职业信念,乐业、勤业和敬业。

职业生涯设计与实施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本人实际,制订并落实职业生涯阶段发展规划的过程,是对个人职业前途的阶段规划与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设计,引导大学生在了解就业政策、就业机制、就业渠道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基础上,形成“先实习、再就业、后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生涯规划;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职业生涯实施,引导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充满自信,既能坚定不移地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付出努力,又能善于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客观条件变化,及时调整自己各阶段的职业生涯阶段发展目标,形成富有朝气、实事求是的发展观,真正体现职业生涯各阶段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职业生涯实施活动要在全校各专业、各年级同时展开:一要与新生人学教育相结合,向新生介绍专业知识、发展方向、专业前景,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情趣和职业情感。二要与课堂主渠道结合。结合职业指导课或者有学分、纳人教学计划的选修课,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与策略的系统讲授。三要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大学生通过加强技能训练,找到自己的差距,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四要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以就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为主题,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交流会、咨询会等。通过职业生涯设计,让大学生在了解自己、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形成真正的职业意识,确立实事求是的职业理想;制定具体、可操作的阶段目标及其相应措施,不断培养兴趣、调适性格、提高能力,主动适应即将从事的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提高学习自觉性;明确自身素质与职业要求相符、差异之处,形成对未来职业生涯的积极心态;懂得珍惜在校生活,自觉提高自身素质,主动接受职业道德教育,自觉养成职业生涯发展所必须具有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实施的重点是引导大学生深人社会、了解职业、分析市场、自主定位。通过职业生涯阶段性规划实施可以使大学生更加了解各种职业的特点,了解某种具体职业的实际情况,或者了解某种具体的技术操作过程,这种直观形式较之知识灌输形式更能增进大学生对职业世界的了解。同时不定期参观与访问职业道德教育基地,聘请行业、企业中的职业技能标兵和专家能手担任校外职业指导辅导员,通过他们成功的典型事例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进一步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实施的实效性,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和就业观。

五、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

高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是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注重信息、知识、人才、环境等软件要素的主导作用,将企业文化追求潮流、创造先进、领导行业的理念溶人职业道德教育之中。可以突破原来陈旧的教学理念,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引人教学之中,充分考虑大学生在未来就业中对企业的适应能力、对改革和竞争的适应能力,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要优化大学生对企业、对社会的认知结构,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实现大学生从“校园人”向“企业人”的转变。

首先,重视大学生的校园创业锻炼。高校根据校情,开辟一些适合大学生创业的场所。例如在学校帮助和教师指导下,让大学生自主创业,自主经营,自我实践,独立核算。每期结束,每位参与者都要写感悟心得,向其他同学谈体会。

其次,可以试行“公司制”班级管理。例如,在宾馆、旅游、电子、计算机专业等班级试行“公司制”的管理方式,设置“经理—主管—员工”的管理框架,所有经理、主管均实行竞聘上岗,大学生穿套服挂胸卡进出班级、实习基地;班级内部管理实行德育学分量化管理制度。

第三,按照企业文化的特点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例如,高校、教室、实习基地、楼道的墙壁上可以布置国内外知名企业家寄语、优秀毕业生图片、灯箱等,突出先进的企业理念、管理规范、行业质量标准、专业的特点等内容的宣传。注重开展企业设计比赛、专业技能竞赛、作品展示活动等,让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体验,增强企业理念、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积极创设良好的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可使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在情感陶冶中潜移默化地升华,为大学生的成功就业搭建一个平台。

最新大学生职业道德的论文范文(21篇)篇五

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一部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涉及到目标、原则、内容、方法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在德育工作中,德育原则是德育的基本问题,在职业道德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原则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问题。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有以下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要求大学生将职业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并外化为适当的道德行为。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只有充分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原则,才能实现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大学生接受什么教育或不接受什么教育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教育,往往取决于他们内在的自我教育因素。增强受教育者的教育主体地位,使教育过程转化为自我教育过程,是实现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的关键。因此,我们在教育中在注意引导和不断培养受教育者学习职业道德,进行自我职业道德教育的积极主动性和自主能动性,把大学生自我学习职业道德教育和自我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实践作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中心环节,注重启发教育和激励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大学生亲身投人到职业道德实践中去,让大学生自己去面对现实的职业道德问题,让大学生自主地确定自己价值取向、职业理想、职业选择,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增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由于机制和传统的影响,教育一直重视理论的讲解,而忽视职业道德的实践,从而造成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脱离实际,造成其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削弱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并影响到大学生正确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必须坚持职业道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激发出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才能使大学生获得对职业道德的完整认知。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要注重把职业道德教育生活化、实践化,也就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应该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关注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职业道德需求,创造机会使大学生通过生活和实践的体验来理解社会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要求,切忌把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空洞化教条化,使职业道德教育失去生机和活力。由于实践教学具有社会性、现实性、综合性等特征,它能使大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能够亲自进行职业实践,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所积累的经验去切身体验职业生活,从而使大学生有机会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使大学生把理论上学到的职业道德原则、规范等内容应用到实践、生活中去。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大学生深化对职业道德理论知识的理解,能把对职业道德的认识自觉外化为职业道德行为,并在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真正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合作奉献和艰苦奋斗。

三、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

这些都导致大学生在职业道德认知和职业道德实践上存在差异。有的大学生,特别是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能严格要求自己,坚持集体主义职业道德原则,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能爱岗敬业、艰苦朴素、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多做奉献。但是普通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只是符合社会主义公民的职业道德要求,他们只是能够按照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基本要求来要求自己,与先进性要求还存在差距。因此,我们在教育中要以广泛性要求为基础,提高大学生的整体职业道德水平,但是在广泛性要求中不能放松先进性要求。在职业道德教育中,要大力弘扬先进性,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倡导普通大学生向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学习,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总之,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一定要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以先进性带动广泛性,根据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实际情况制定教育目标与内容,实现先进性与广泛性教育的有机结合。

四、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教育者要从各种职业活动的价值与意义去论证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帮助大学生提高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履行职业道德的自觉性,从而巩固和加深大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中把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去,根据大学生的专业情况讲述相关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和规范要求,使大学生明确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掌握本专业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在此同时,还要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让大学生了解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懂得其社会价值和社会功能,增强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在大学里面,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了解,尤其是对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以及自己在职业生活中的'地位、权利与义务不清楚,导致厌学情绪产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感到失望,从而大大降低学习效率,浪费教育资源。因此,大学老师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向学生介绍这一专业的概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发展历史和前景、性质和特点等,使学生对这个专业有一个较为宏观的了解,从而增强他们对从事自己所学专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职业意识。所以,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综合任务,它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把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本学科的教学中去,使大学生时时刻刻都感受到职业道德教育的存在和影响,从而使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取得实效。

五、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我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由于受传统的影响,注重校内教育而轻视校外教育,存在着教育的封闭性片面性、空泛性、过时性、能力培养功能的缺失等特征。因此,很有必要借鉴国外职业道德教育模式,特别是校外职业道德教育模式。在长期的职业道德实践中,国外一些国家有着悠久的职业见习和实习传统在其职业道德教育中,实践课程时数占很大比例,他们充分利用校外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侧重于学员职业道德情感和意志的培养,同时也兼顾学员对职业道德的认知,教师将学员职业道德表现列入见习、实习评价体系,与就业相关联。因此,学校应充分利用大学生教学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在校外教育中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走访,让大学生到优秀企业和单位走访有突出成绩的先进模范人物、优秀企业家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此外,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比如看望福利院老人,定期帮孤寡老人做事等。通过这些校外教育活动,把校内教育中所学到的知识与校外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从而使大学生受到良好教育,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

最新大学生职业道德的论文范文(21篇)篇六

众所周知,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国家财经法规制度的执行,更影响着我们国家经济秩序健康顺利的发展。为此,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认真熟知并执行财经法规是当今社会每位会计人员的首要任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必须从学历教育抓起,在学历教育中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促使会计队伍预备人员将会计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会计职业道德品质。

我国每年有几十万学生进入会计队伍的行列,是会计行业的预备人员,他们当中大部分将进入会计行业从事会计工作。

大专院校会计类专业的学生,是会计队伍的预备人员,是未来我国会计队伍的骨干力量,他们是否具备应有的职业道德,将直接影响到未来会计工作的好坏。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必须从学历教育抓起,在学历教育中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促使会计队伍预备人员将会计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会计职业道德品质,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变成一种习惯。

把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变成未来职业活动中遵循的信念和标准,从而对潜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起着基础性作用。

当前各大专院校对会计学历中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比较重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2.1专业教学计划没有设置《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学历教育尽管增设了许多新的专业课程,例如会计电算化、人力资源会计等。

这样就会极大的影响会计类专业学生就业。

法律规定,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依广东为例,从调查了解得知,广东省大部分重点高校、二本高校、独立学院在本科教学计划里没有设置《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一门课程,如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等。

毕业生毕业时大部分是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而大部分高职高专尤其是民办高校反而在专业教学计划里开设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例如广东科技学院、私立华联学院。

在会计类专业研究生教育阶段,调查发现非常重视职业道德教育,例如中山大学mpacc专业教学计划里设置了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在当前环境下,人们普遍认为会计是一门专业学科,课程设置重视专业技能培养,而没有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没有认识到会计人员不仅仅是记记账、算算账,报报账,跟数字打交道,在执行会计准则中还需要与其他单位、个人、政府打交道,面临许多诱惑和道德冲突,设置职业道德课程,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非常重要。

会计专业毕业生在学校没有接受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走上社会后,在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时候,难免由于缺乏职业道德的系统知识、由于意志薄弱而制造虚假的财务信息,伤害使用会计报表的国家、单位和个人,同时也使自己受到伤害。

2.2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活动缺乏。

大专院校校内各种活动非常多,但是关于专业方面尤其是有关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建设活动非常少,有的也是有关毒危害、犯罪方面的展览活动。

会计专业学生较多缺乏对专业的“感性认识”,再加上由于会计专业本身风险多样性、抽象性和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等因素,本可以在学生时代即已奠定的基础却无法实现,高校没有很好地履行对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责任,而把这些责任推向社会,极有可能学生会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甚至走向违法的道路。

2.3重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目前,在高校财会教学中,注重的仍是学生的会计专业教育,而对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较少,有些学校开设了德育课程,但是大部分属于社会公德方面的内容。

由于在学校学习期间,学校不重视给学生灌输会计职业道理观念、职业道德风险意识、保密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学生在毕业工作中的道德冲突时无所适从,由于缺乏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不堪一击,误入歧途。

3.1设置“会计职业道德”课程。

通过强制性的设置《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

一方面通过学校阶段的教育,通过案例等向学生传授会计职业道德的八项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等意识,为他们毕业后进入会计职业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

另一方面修改《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对于会计类大中专毕业生免考所有科目,毕业直接申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促进学生就业。

3.2加强会计实践教学,开展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活动。

高校可以增加实训课程的课时,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真实的会计操作流程。

在实践课程中穿插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识别和判断虚假的会计信息。

加强案例教育,通过案例让学生知道哪些是可以做哪些不能做。

通过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有关的活动,组织一些公益活动,强化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和职业诚信观念。

3.3培养会计职业道德教师,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效果的评价。

要搞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会计职业道德方面教师。

高校会计专业教师教学结构的缺陷主要是缺少专门讲授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法规课程的教师,大部分会计教师也不愿意讲授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法规课程。

2009年东莞市财政局组织全市会计从业师资考试与试讲,来自东莞高校、职业学校等约100多位会计教师参加了这项测验,结果有几十位会计教师《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都不及格。

足见《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教师非常薄弱。

所以,笔者建议学校要培养专门讲授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法规课程的教师,弥补会计专业教师关于会计职业道德、法规等知识的缺陷,进而完善高校会计专业教师结构。

另一方面要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进行测试和评价,进一步调整修订大专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与方法。

参考文献:

[1]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三版)[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8.

最新大学生职业道德的论文范文(21篇)篇七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所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是一般社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特殊形式和重要补充。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本文就如何引导大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进行阐述。

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有利于促进社会生活的稳定发展,有利于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在职业道德修养上,自觉是非常重要的,人一旦有了自觉性,才能在道德活动中处处留心,时时提醒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品格。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活了80岁,一生奉献于哲学。他每天走出朴实无华的书房,徒步到大学,忙于他的哲学研究,生活规律不曾稍改,真正做到了“数十年如一日”.他对“时间”的控制,有如一位科学家,分秒不差。他每天必在早晨5点起床,晚上大约在10时就寝,这个严格的生活习惯,他始终严守不渝。康德严于控制时间的习惯,关键在于他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强烈的自律意识。良好的习惯一经形成就是终身受用的资本;反之,不良的习惯则会成为一生的羁绊,阻碍自己的发展。一个整天喜欢蒙头大睡的人.不可能在梦中成就他的事业。

大学生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相对较差,但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若能从自己内心培植职业道德的土壤,建立长效自我约束机制。就会在工作中爱岗敬业、谦逊礼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感情上,以为社会多作贡献为荣,以自己的劳动成果能为社会和他人带来幸福为乐.从而更好地在自我教育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学习职业道德理论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学习理论,首先,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只有学习和掌握了科学理论,才能坚持职业道德修养的正确方向。其次,要学习职业道德基本理论和原则规范,明确职业道德的目的、方向、原则,才能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起相应的职业道德情感、意志、信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实践证明,大学生在学校学习得越好.体验就越深刻.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就越优秀,越符合职业道德规范,并能很好地指导社会实践。

参加社会实践,是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人的道德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实践是人们养成道德品质的源泉。也是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大学生在学习职业道德理论的基础上.只有不断融入社会,把自己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相联系起来.才能更深刻地认识自身的价值所在,正确审视自己的不足,并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陶冶自己,完善自己,最终完成职业道德品质的提高。

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为人民服务精神日益发扬光大.社会职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涌现了王启民、徐虎、邱娥国、李素丽、徐振超等楷模,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修养树立了榜样。大学生不但要向这些模范人物学习,还要向身边的`老师、同学、工厂的师傅学习,学习他们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缺点,把职业道德境界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内省”,就是内心省察检讨,去除私心杂念,使自己的言行规范于道德标准的要求,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一个人只有在内心严于解剖自己,行为上善于反省自己,才能成为一个符合时代精神的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人。大学生在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同时,应该经常“内省”,善于认识自己.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敢于自我批评,自我检讨,并决心改进缺点,扬长避短,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古人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这个意思。

“慎独”,就是指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独立工作,自行其是,仍然能谨慎地遵守道德原则而不做坏事。它是我国伦理思想史上一个特有的范畴,既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又是在修养中达到的一种崇高境界。《孔子99中庸》中写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大意是,一个有道德的人,要做到在别人没看见的时候.能够谨慎行事,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能够警惕,不要以为隐蔽和微小的过失,就可以去做。因此,独自一人时,同样要谨慎行事,防微杜渐,自知自爱,把握住自己。山东省有一座四知庙,据说是纪念东汉名臣杨成的。杨成在赴任东莱太守时,路过昌邑县,县令王密,深夜只身送上黄金10斤。杨成很生气,埋怨王密不该这样做。王却说,深夜无人知晓。杨成发火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者?”王密听后,惭愧而去。杨成的故事就是道德修养中的“慎独”。作为当代大学生,能否做到“慎独”,以及“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大家是否坚持自我修养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慎独”讲究不仅在他人面前、领导面前能按职业道德行事.即使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也能自觉地做好事,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形势下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受住各种考验,模范地遵守职业道德,做一个具备高尚职业道德品质的新型劳动者。

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孟子.在道德修养方法和培养高尚道德感情上有很深刻的论述。他认为,修身养性,培养浩然之气,并非深奥玄妙之事,而是要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把内心德行修炼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避免不切实际的高谈阔论。大学生正处在培养良好职业道德和练就技能本领的大好时期,只有在平凡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从点滴小事做起,通过长期积累,才能逐步培养,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因此,在道德修养中,要从我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因为他人没有做到而原谅自己.或自己也不去做;也不能因为社会存在不正之风。还有许多不道德的现象出现而放纵自己、原谅自己,甚至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相反,更应该高标准、严要求,朝着高尚的职业道德境界去追求,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形成一种道德习惯,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信念和品质。

目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发生着很大变化.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许多新的问题。尽管如此,职业道德修养仍然是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作为当代大学生戒们更应首当其冲,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向更高的职业道德水准迈进。

最新大学生职业道德的论文范文(21篇)篇八

以美育德模式是指为解决道德教育问题,在一定的德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用以组织和完成教育任务的美感教育理论、手段、途径、程序、机制等有机结合起来的理论模型和实践范式。笔者在此提出的在“以美育德”模式下开展艺术类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指利用美育和德育在育人目标、育人内容等方面的内在统一性,把职业道德教育寓于美育之中,创设审美、体验美、创造美的条件和氛围,让学生在美和善的感知、体验、实践中受到熏陶和教育,自觉接受和认同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逐步内化并付诸道德行动,从而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新时期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如理想信念淡薄,热衷于追求薪酬和待遇,缺乏集体观念,责任意识、诚信意识有所减弱,等等。因此,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艺术类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显得尤为迫切。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人们欣赏优美的事物时,也就不能不受到其崇高的内在意蕴和精神的熏陶,这势必会促进人们内在道德和人格的进一步完善。在“以美育德”模式下,将艺术和现实生活的美与职业道德要素相融合,学生通过愉悦的审美体验获得感知、感悟,进而深化对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不断提高职业道德自律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当代艺术类大学生追求个性化发展,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传统“灌输式”、“说教式”的职业道德教育难以真正被学生所接受,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而以美育德模式具有独特的道德教育优势,正如蔡元培所说:“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在该模式下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充分发挥美育“以美导善、以情化人、寓教于乐”的特点,使职业道德教育生动形象、直观感人。把职业道德教育寓于美育之中,让学生在“美”和“善”的熏陶中陶冶情感,净化心灵,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职业道德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原则,并形成内在的道德需要,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一)以美启知,树立理性的职业道德观念。

以美启知即用美的艺术启迪学生,使其在对“美”的鉴赏、感受和体验中,获得职业道德规范、原则的认知和理解。任何艺术教育和艺术作品都富有独特的内涵和人文情怀,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来认知和理解艺术形象,在分辨善恶美丑的同时自身的思想也得到感化。在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要从德育的角度充分挖掘美育资源,利用艺术教育和艺术作品的直观性、形象性、愉悦性等特点来陶冶和教化学生,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活力。(1)要充分利用艺术类专业课程的优势,发挥艺术教育本身特有的德育功能。利用美术、动画、摄影等艺术形式在专业课程中有目的、有计划的介入职业道德规范的指导,用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产生对是非、善恶、对错的认识判断和评价,提高大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了解;(2)要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在美的艺术学习中加强对专业、职业、行业的理解,增进对未来职业角色的认同。例如,开设各类艺术选修课、组建各类艺术社团、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等,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觉参加,由被动的“知之者”变为主动的“好之者”,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深化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理解。

(二)以美怡情,激发崇高的职业道德情感。

以美怡情以艺术类大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审美情感体验为切入点,借助一定具体、有形、可感的审美对象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寓教于形,以形悦目,以情感人,使学生在认识、理解、践行某一职业道德观念时获得内心积极的情感支持。

1.高校要努力营造美的教育环境。“大学是一个‘大染缸’、‘泡菜坛子’,其构成的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作用。”高校可以在工作室、艺术展厅、作品陈列室等艺术专业场所中植入职业道德要素,渗透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荣誉感、耻辱感等。另外,充分发挥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优势进行校园环境化设计。如美术、艺术设计类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栏、教室走廊、宿舍等进行手绘创作,开展“图说职业道德”系列活动,将乐业、敬业、勤业、精业精神教育融入精美的画作中,使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得以形象化、生动化、立体化,能够极大地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2.完善教师形象,以美好的人情人性浸润大学生的心灵。“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和道德示范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特别是艺术类专业教师往往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深受学生的尊重和敬仰。加上他们与艺术生接触多,关系密切,学生容易“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对艺术理想的追求、崇高的敬业精神、严谨治学的态度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专业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更应该以身作则,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在言传身教中激励学生积极进取,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

(三)以美炼意,培养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

以美炼意,即在情动于衷、辨识道德的基础上,通过“美”和“善”教育和感化学生,提高他们的道德自觉性,锻炼道德意志,使其能够在处理职业生活矛盾和问题时产生支配行为的力量。学校可以将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充分挖掘艺术类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广泛吸引学生参与。学生可以从中受到教育、熏陶和锻炼,逐步培养对活动或事业的责任心、荣誉感、使命感。参与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磨砺职业道德意志的过程。如邀请知名企业家、艺术类行业领军人物、优秀校友举办职业道德专题讲座,介绍有感染力的成才、成功的典型事例,让大学生在聆听“真、善、美”的过程中去发现和感受崇高的职业道德情操。大力开展音乐、舞蹈、书法、摄影、漫画、海报设计等课余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知美、爱美、创造美的热情,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有意识地将“诚信”、“责任”、“创新”等职业道德理念渗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和感化。另外,针对艺术类大学生成长特点,将职业道德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通过开展心理工作坊、心理咨询、心理讲座等形式,帮助他们克服实用至上、个人至上、物质至上等不良社会思潮和职业道德观念的影响,提高分析于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引导他们在择业、就业以及职业发展过程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四)以美导行,调控自觉的职业道德行为。

以美导行即在一定的职业道德认识、情感、意志支配下,在社会实践中自觉主动地以美的标准约束和调节自身行为,促进职业道德由他律向自律转化。高校在对艺术类大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意识与行动相结合,让学生通过体验美、实践美来领悟职业道德的真谛,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1)要充分利用校内艺术专业实践平台。利用版画、漆画、陶艺、摄影等艺术工作室进行创意项目设计,将职业道德教育与素质教育、企业文化教育贯穿在整个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学生在创造作品、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性、合作性、责任心、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2)要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帮助艺术类大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接受职业道德的熏陶与锻炼。可以利用社会实践构筑学生审美、创造美的舞台,组织学生到农民工子弟小学、敬老院、社区等地开展文艺演出、艺术创作等形式的志愿者活动,促进其践行责任、奉献、服务、合作的职业道德理念;(3)可以选择一些本地区的企业、博物馆、美术馆、文化创意园等作为艺术类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践基地,将学生的专业实习、毕业设计、教育实习等与各类职业道德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将专业美、职业美的体验升华为精神美、道德美的理性认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达到“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中求发展”的良性教育状态。

最新大学生职业道德的论文范文(21篇)篇九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其群体凝聚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大学期间,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不断提升大学生群体凝聚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行之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大学生群体成员在情感上融合,在思想和行动上一致,从而发挥整体的功能,为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凝聚力的原意是物质内部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又叫内聚力。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认为,群体凝聚力是“使群体成员留在群体内施加影响的全部力量的总和”。笔者认为,凝聚力是群体对其成员吸引的向心力,即群体成员愿意为群体出力的一种倾向。大学生的群体凝聚力,是大学生群体共同意志和行为的结果与表现,是一种促进大学生在群体活动中团结互助,自觉维护整个群体生存和发展的力量。大学生群体由来自不同文化、环境和背景的青年人组成,他们性格迥异,兴趣多样,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创新能力强。大学生独立个体在向社会化角色转化时,有着强烈的被集体认同的需求,他们希望获得来自群体的肯定。然而,由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应试教育的现状,在中学阶段学生的群体凝聚力往往被教师及班集体所忽略,造成个人的自信心不足、集体归属感缺失和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另外,大学阶段的管理比较自由,加上同学之间地域文化不同,家庭背景不同,部分大学生常常陷入深深的孤独感,从而脱离集体活动,很少与人交往,造成大学生集体意识薄弱、团队协作能力差、缺乏沟通能力等现象。此外,大学生个人面临学习困难、人际交往、就业等问题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时,往往也容易削弱大学生的群体凝聚力。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群体的凝聚力强度还不高,应通过各种方式,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群体凝聚力。

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各种能力的发展。一方面,大学生群体凝聚力有助于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大学生群体凝聚力可以使大学生获得情感归属,减少在校生活和学习的孤独感,使大学生融入群体,获得自信心和责任意识,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凝聚力有助于大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注重增强大学生的群体凝聚力,重视学生的需求,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学生既能自觉自愿地学好专业知识,又能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集体活动,锻炼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自己在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2.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建设有凝聚力的大学生群体是高校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加强大学生群体凝聚力建设,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鼓励和共同进步,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校风。具有凝聚力的群体还能够通过沟通、交流解决大学生在成长道路上的困难。在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不可避免地遇到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难,一些学生由于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这些压力,就会对身心造成伤害。有凝聚力的群体可以使他们获得心灵上的慰藉,消除心理压力,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此外,形成导向正确、富有凝聚力的大学生群体还有助于学生个人借助群体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对学校而言,增强大学生群体的凝聚力便于学校与学生的沟通、协调,有利于提高学校管理服务的实效性,有利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完善和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3.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般而言,社会和谐程度取决于社会群体之间的和谐以及各群体内部的和谐。大学生群体是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其凝聚力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在思想上一致,情感上融洽,行动上协作,实现整个群体的和谐发展,将有利于社会的和谐进步和稳定发展。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群体凝聚力。

1.通过积极职业态度教育强化群体目标。加强大学生积极职业道德教育的首要内容就是以爱岗敬业、艰苦奋斗为核心的职业态度教育。职业态度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积极进取的职业态度和工作作风。形成群体凝聚力的基础是群体目标,它对群体凝聚力的质和量都有着重要影响,明确并能广泛被群体成员所接受的群体目标会使群体具有较强的凝聚力。例如,通过职业态度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理性制定职业规划,有助于强化就业这一大学生群体目标。2.通过积极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和谐人际关系。群体凝聚力取决于群体成员间人际关系的好坏,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使群体更加具有吸引力,使群体凝聚力增强;紧张的人际关系会使群体成员感受到来自群体的人际压力,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削弱群体的吸引力,使群体凝聚力下降。积极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诚实做事、不说大话空话、注重承诺、守时守信的职业品质,以及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这些都为群体成员间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奠定了基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激发群体成员对群体工作强烈的义务感和责任感,使群体成员保持一致,诚实守信,通力合作,从而具有高度的群体凝聚力。大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相关的职业活动,接受以诚实守信、团结合作为核心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有利于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自觉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降低社会生活中的风险因素。3.通过积极职业操守教育提高管理绩效。加强以遵纪守法、知荣明耻为核心的积极职业操守教育,有利于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有利于管理绩效的提高,从而增强群体凝聚力。遵纪守法、知荣明耻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大学生职业道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就要不断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自律能力,使大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筑起职业道德的防线,有效防范职业犯罪。培养遵纪守法、忠于职守的大学生成员,有利于保障群体组织的有效运行,组织成员的组织纪律性和忠于职守、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保障了群体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使个体的工作效率提高,从而使整个组织的管理绩效得到提升。较高的管理绩效反过来又会激发群体成员工作的热情,强化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增强群体凝聚力。4.通过积极职业责任教育增强责任感。积极职业责任教育的核心是服务大众,奉献社会。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责任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职业责任教育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也是大学生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因而更加有必要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的教育,使他们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职业责任。职业责任教育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其履行职业义务,规范职业活动,主动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大学生群体成员责任感的增加可以使群体成员感受到公平,有利于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群体成员在良性竞争中实现更好的合作,在团体合作中提升群体的凝聚力。大学生个体责任感的增加可以促进群体责任感的增加,使个体获得在群体中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这种荣誉感像磁石一样吸引着群体成员,增强群体成员的凝聚力。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群体的凝聚力。职业道德教育不应只是用人单位的责任,应在大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就结合专业特点和用人单位需求提前开展。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增强大学生群体凝聚力的基础。只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指引下,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引导学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个社会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大学生群体只有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奋斗目标,才能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才能保持行动上的一致性,从而表现出较高的群体凝聚力。因此,高校应提高对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确立职业道德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应有地位,使职业道德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培养符合时代要求、团结奋进、全面发展的建设型人才。2.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建设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群体凝聚力。首先,要在课程设置中注重职业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不仅要注重显性教育,也要注重隐性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通过社团活动、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使职业道德观念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并自觉践行。其次,在集体活动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校园中各种社团、组织应积极开展文明班集体、文明宿舍的创建评比活动,广泛开展以礼仪、礼节、礼貌为主要内容的“三礼”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通过团体评比等形式提高大学生的群体意识和责任心;另一方面,通过对学生行为举止的规范,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最后,要积极借助现代化教育手段,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和途径。将校园广播、院报学报、学生自办刊物等传统手段与学校学院微博、微信平台、qq群等现代化传播手段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宣传职业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氛围。3.教管结合提高大学生职业道德认知。第一,要采取激励措施,发挥群体内部的榜样作用,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自身道德素质。要广泛开展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优秀青年志愿者、十佳青年、三好学生等一系列评选活动,树立优秀典范,以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引领广大学生;开展优秀毕业生讲座,请有亲身经历和工作经验的优秀毕业生对在校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职业道德教育更加切合实际,提高大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知。第二,要强化制度管理,用外在的制度来管理和约束人,同时要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要严格学籍管理制度和学生违纪处分条例,把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公德教育结合起来,抑制大学生的不良行为,强化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认知。将职业道德教育的成绩纳入量化管理和各项考评之中,通过表扬先进、批评落后巩固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在学校管理上,要建立专门负责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相关部门或工作小组,以保证职业道德教育有计划、有目的、有实效,并长期稳定地进行下去。部门或小组的成员应该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养和较高的职业道德声望,并且善于教育管理,具有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4.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强化职业道德行为。通过实践形式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不仅可以实现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还可以培养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群体凝聚力。人的智力、能力的提高与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是相互促进的,在实践中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发掘大学生各方面的潜力,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学习、就业的目标,增加其喜悦感、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提升大学生群体的凝聚力。高校应不断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将职业道德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需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检验大学生已有的职业道德认知是否正确,还可以促进大学生从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鼓励学生参加勤工俭学,使其树立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群体凝聚力。让大学生顶岗实习,在实习实训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适应真实的职业环境,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提高大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及职业技能,在工作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参考文献]。

[1]高洁.浅谈如何增强大学生群体凝聚力[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6).

[2]朱妍洁,冯倩,荆晓艳.我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以重庆高校为例[j].重庆与世界,(9).

[3]曹洪军.加强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j].江苏高教,(5).

最新大学生职业道德的论文范文(21篇)篇十

教师在教育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我个人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这是教育工作者应树立的基本观点。因为教师的特定活动对象是学生们,他根据一定的社会委托,对学生们身心施加某种影响,他跟学生们的关系是据此而产生的。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主要通过教师来体现,教师是一定社会教育方针、政策去培养人,使学生们的身心朝着社会的要求方向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其次,教师术有专攻,受过专门的教育训练,教师知之在先,知之较多,在知与不知的矛盾中教师处于矛盾的主导方面,教育计划、大纲主要靠教师去组织实施。而学生们则知之在后,知之较少,教师要针对学生们实际,对前人的文化成果,加以消化,进行一番取舍、组织、加工、转化为学生们的知识、能力和观点,教师不仅用丰富的知识观点哺育学生们,还要教给学生们获得知识能力的正确方法,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路者。美国的心理学家科克实验证明:“学生们的成优劣与指导多寡成正比,指导越具体、细致,成绩越优,缺乏指导,成绩最差,各组的成绩均因指导的增加而上升。”

第二,教师又是年青一代心灵的启蒙者和塑造者。加里宁曾说过:“教育是什么意义?这就是影响学生们的心理和道德面貌,要在整整十年的学生们期间内,从一定方向上影响学生们地就是说,要把学生们造就成人。”

儿童步入学校后,他的知识,智力的开拓和发展,道德观、人生观,个性的形成都与教师的启蒙和塑造密切相关,不仅如此,教师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也有重要作用,教师是塑造学生们心灵的工程师,是使学生们健康成长发展的保健师,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者,这种建设者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物质文明的建设,正因如此,党和国家对教师寄予莫大的希望。

此外,“凡是学生们都感到自己是学生们,都有一种‘向师性’,都会产生‘学生们感’,他要学习,要听教师的指挥。”这种属性,在学生们的学习、生活起着主导作用,这有客观上也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是教育起主导作用并不属于教师说的算,教师可以包办、代替,教师可以把学生们当成“白纸”、“瓶子”、“罐子”,将前人积累的文化科学成果移植到他脑中去,因为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具有主动性、积极性的学生们,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意味着否定学生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相反,学生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精心培育的结果,所以,学生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观点的重要标志。

可见,无论从教与学的全过程看,或者是从认识的角度上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都起主导作用。这就是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显然那种认为教师应该放弃主导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然而,教师主导作用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其主导作用能否发挥或发挥多大,与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思想水平、工作水平和客观的工作条件密切相关。

教师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的作用,是和教育这一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密切相关的。人类要把历代长期积累的社会精神财富,包括文化科学知识、文学、艺术、社会思想、哲学思想等一代地传下去,不能没有教育,没有教师,否则人类文化遗传的传递就在中断,人类社会也就无法延续和发展。

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和社会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的传播者,他在人类社会有继承和发展中启着承先启后的桥梁作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师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而伟大人物跟新一代的中介……他感到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人类由于有了这个环节,才有光辉的未来。

但是,由于一定社会的教育总是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因此,在阶级对立的社会里,教师对社会所起的作用,同样体现了一定阶级的要求。教师在客观上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为当时的统治阶级的需要培养他们所需要的继承人。尽管这样,我们也不能因此从总体上否定教师在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中所起的作用。

在人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教育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的作用也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教育在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批的人才,而“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在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所以教师的工作将直接影响着社会四个现代化的成败,影响着民族的素质和祖国的未来。

教师对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永恒的,这是由教育的永恒所决定的。列宁把教育现象称之为永恒的范畴,因为只要人类社会的存在,就需要教育,教师的职业出就不可缺少,即使阶级消灭,教师职业永存,教师的职业与社会其存亡。

教师的劳动任务和劳动特点,决定了教育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才能完成任务。

教师的职业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模和道德准则,它是教育道德结构中的主体部分,它在调节教师全部道德品质中起重要的作用。教育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有: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教师的基本教育准则。如前所述,教师的劳动特点是长期复杂的,它不是单凭经济招待会手段、行政命令及立法措施所能奏效的,教师为认识自己的劳动对象并能掌握和改变他们,所需付出的社会必要劳动是无法估量的,它的工作量往往超过社会规定的时间和空间,甚至有时还要超越他们自身的负荷,倾注了全部精力和心血,而所得的劳动报酬却往往和他们的劳动支出不相适应。因此,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革命理想和献身精神,充分认识自身工作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才能树立从事教育事业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以自己的知识和修养去点燃学生们智慧的火花。

热爱学生们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具体表现。热爱学生们与否是对教师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不热爱学生们的教师决不是好教师。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热爱学生们,是基于学生们是革命的后代,他们的成长,直接关系着民族的素质和祖国的未来,正因为如此,教师热爱学生们应该表现在对学生们的全面关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倾注到每个学生们的身上,对他们做到既严格要求,又尊重信任。不侮辱学生们人格,不讽刺,挖苦学生们,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具有不同性格的学生们,使他们发展各自正当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不只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们的唯一标准。教师对学生们要做到严慈相济、情理结合,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提高。

一所学校要强而有力,首先靠的是团结一致的教师集体,学生们的塑造也靠教师集体的劳动智慧。教师集体是一个由共同的教育任务组成复杂的整体,要使这一集体能够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有效地进行工作,所有成员力量的协调一致非常必要。集体中的每个成员不仅要对自己的本份工作负责,同时,彼此之间还要对整个“事业”负责。如教师所教的每门学科都是形成学生们完美的个性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各科教师就不能采取贬低其他学科的方式来提高本学科的威信,每个教师劳动的显著特点之一,教师钻研教材主要依靠个别劳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也往往是面对学生们单独进行,这就容易造成一种假象,似乎工作的成绩仅仅取决于教师个人的努力。可是这种个别性劳动的形式更需要教师确立正确的产物道德观点,这样正确处理好教师之间以及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做到彼此尊重,相互支持,心理相容,通力协作。

教师的劳动始终具有示范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以自己的知识,技能去影响学生们,他的品德修养、道德情操、作风仪表,治学精神以至劳动态度都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表率作用是任何其他教育因都无法代替的。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固然许多事有赖于学校的一般规章,但是重要的东西永远取决于跟学生们而对面交往的教师个性,教师的个性对年轻人的心灵影响所形成的那种教育力量,是无论靠教科书、靠道德说教、靠奖惩制度都无法取代的。”可见教师自身的修养和业务的提高显得特别重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于律已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应该在自己的一切行为举止中,以身作则地成为学生们的表率,成为其有高尚的共产主义品德、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广泛的文化修养和渊博的知识的楷模。只有这样才能说服学生们。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只有不屡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智能素养才能做好教育工作。

最新大学生职业道德的论文范文(21篇)篇十一

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坚定信念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教师就是无尚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就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就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就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就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道德就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就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就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就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二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现今社会就是知识社会学习的社会知识更新加快。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以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就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目标。

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个空洞的思想外壳它就是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与执着的敬业精神的结合点。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教师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面对挑战和机遇我在教育教学中树立起了“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要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为教育事业不停攀登终生奋斗。在工作实践中教师应十分注重自身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拓宽知识视野以此来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最新大学生职业道德的论文范文(21篇)篇十二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特殊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作为特殊教育事业中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而当前,我国并没有对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结合特教工作实际,对当代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无歧视性、客观准确、保护隐私、注重合作、提高专业水平、与时俱进、为人师表等规范性建议。

教师职业道德(以下简称师德)是一般社会道德或职业道德在教师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在教师的职业实践中形成,反过来又指导着教师正确地处理教育工作中的各种关系,成为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20xx年,教育部修订颁布了新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了在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等新形势下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然而,截止当前,我国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并没有出台具体的法律法规。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求不一,标准不一。因而出现了诸多师德问题。随着时代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特殊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给予了重点关注。如何建立和完善当代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笔者结合特教工作实践,认为特教教师职业道德应当具备以下几点。

一、无歧视性,以人为本。

特殊教育的对象是特殊儿童,他们或在生理上、心理上和行为上存在差异性和特殊性。这就对特教教师提出了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无歧视性、公平公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在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不以种族、肤色、信仰、性别、国籍、年龄、政治活动、家庭、社会背景、性倾向或异常方面的不同而歧视特殊人群;(2)在测量和评价过程中,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儿童,而非因人而异,随性而为。

二、尊重人格,维护儿童自尊。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有尊重的基本需要。每个人都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其中当然包括特殊儿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可以说特殊儿童对于自尊和尊重有更加明显的需求。在教育实践中,特殊教育教师应该更加关注特殊儿童的尊重需要和心理需求,保障他的人格和尊严,切忌简单粗暴对待、讽刺挖苦、冷漠、无耐心、管教过严等行为。

三、客观准确,实事求是。

特殊教育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对特殊儿童的成长、发展和评价具有重要影响。这要求教师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客观准确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在教育训练、管理和咨询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事实资料、准确数据为依据,客观准确地对特殊儿童进行评价,向行政部门、同仁和家长提供资料。

四、保护隐私,坚持原则。

我国法律规定,个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权利。隐私权是一种基本人格权利。特殊儿童的个人隐私更应得到应有的保护。因此,特殊教育教师的一个重要操守是保护特殊儿童的隐私,对特殊儿童的各项资料进行严格保密,绝不向任何商业机构、非法团体或个人泄露特殊儿童的隐私信息,或以非道德的方式以特殊儿童的隐私来获利,而是在尊重彼此隐私的基础上,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

五、注重合作,畅通渠道。

特殊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特教事业的发展,服务特殊儿童和特殊群体。特教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也离不开特殊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因此,特教教师应和其他专职者、相关人士、特殊儿童家长和社会机构等,相互合作,相互鼓励,共同努力,不断提高特殊教育质量,畅通特殊教育服务渠道,促进特教事业发展。

六、提高专业,激发潜能。

特殊教育教师是一个专门化的职业,也是一个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要求不断提高的职业岗位。特殊教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营造合适的环境,采用恰当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向特殊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生活和学习的潜能。这也就要求特殊教育教师必须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以更好地适应和促进特殊学生的发展。

七、终身学习,与时俱进。

为保证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特殊教育教师应通过参加专业培训、研讨会、专业会议等继续教育计划,参加专业学术团体的活动等来保持对特殊教育和相关教育领域先行研究和文献学术动态的了解,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八、为人师表,爱岗敬业。

在特殊教育工作中,教师的道德水平集中体现在对待特教事业的态度上,这既是党和国家对教师的根本要求,也是根本的师德要求。因此,热爱教育事业是特教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也是搞好特教工作的前提和动力。特殊教育教师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职业操守,用行动践行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准则,绝不容忍、也不做违纪违法违规、有损职业操守的事。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区别于其他行业,究其原因是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特殊学生作为参与主体,其自身的特点直接决定了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性质和要求。如何更好地促进特殊学生的发展,规范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和思考,才能不断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最新大学生职业道德的论文范文(21篇)篇十三

:会计从业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必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会计职业道德为工作准则。人的道德素养并非天生所具有,而是后期的自身修养和监督教育所形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工作在整个经济建设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重,其中会计职业道德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谈起;其次介绍了会计职业道德所具有的特征:政治性、原则性、科学性、时代性、无私性、廉洁性、规范性、约束性等;再次从四个方面简述了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最后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指的是在会计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所进行的经济关系行为规范的总称。具体表现在会计进行经济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能够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行为规范。在进行会计活动利益关系时,会计职业道德可以对其进行调整,以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当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与经济主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会计职业道德可以结合相关法律条款,对其进行调整。

2.1鲜明的政治性和原则性。

会计职业道德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原则性。具体表现在政治性特征,会计的各项工作与国家政治息息相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会计工作的经济目的和政治目标都很明确。会计工作本身是政策性较强的工作,所以会计工作具有原则性特征。因此,在会计的具体工作中,更要求会计人员能够遵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会计相关法规办事,做到秉公执法、公正不阿,只有这样才能跟上经济时代发展的方向,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2科学性和时代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计工作也有着相应的变化,其道德的标准也有所差异。如何发挥会计的社会职能,这就要求会计工作能够跟上社会的发展,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这正是体现了会计职业道德的科学性和时代性的特征。

2.3无私性和廉洁性。

会计工作与钱分不开,所以对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有较高的要求,要求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要秉公执法、公平公正、严谨自律。要能够以企业和国家的利益为上,不以权谋私,要坚持己见,对于领导的授意,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保持会计的独立性,无论何种情况,要保持公平公正的工作态度,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困难,要用专业的技能去解决,而不是投机取巧。

2.4规范性和约束性。

会计工作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显著,所以对在会计工作中进行操作的会计人员,要有制度的约束和规范。约束其工作行为时,对其画出一定的界限。这正是体现了会计职业道德的规范性和约束性的特征。

(1)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是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补充内容。会计职业道德的最基本的内容是要遵守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任何一项法律法规都无法将其代替。(2)会计职业道德从根本上对会计工作中一些会计行为进行规范,这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工作作了如下的要求:公平、公正、真实、准确、诚实等,引导会计从业人员有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社会观。(3)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会计目标的前提条件。会计目标的内容是在会计工作的各种关系中的对象提供真实、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如果一旦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目标就会偏离实际,会计信息使用者使用虚假的会计信息,就会造成决策失误,给企业和国家带来损失。所以,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人员有约束,同时也是会计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内容。(4)会计职业道德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具有高素质的会计从业人员,应该在工作中勤勤恳恳、爱岗敬业、踏实苦干等,这是会计职业道德中所要求的,同时也是会计工作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人员在会计工作中所必须遵守的,对会计行为的一些规范。会计行业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必须从根本上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2)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追求利益心切,在会计工作中,一些人员的道德观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偏差。会计工作在企业中所占的地位举足轻重,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观的偏差,其价值观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变。在实际工作中,具体表现在会计资料的不真实性,会计信息失真,假账坏账频出等现象。所以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必须加强,从会计人员自身抓起,提高其自身的素质,规范会计工作行为,进行定期培训,抵制道德偏差带来的隐患。

(1)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完整的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体系制度。定期的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培训,培养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标准,时刻以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工作,认真对待会计的每一项工作,在工作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利益和权势所左右。形成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监督评价体系,对每一个阶段的职业道德动向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及时纠正。与此同时,要实行对职业道德标准评价结果,采取相应奖励和惩罚的方式。(2)对会计人员定期培训,加强专业知识理论的培养,提高会计道德水平,使其加强法律意识,从而在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标准。加强对注册会计师队伍的继续教育,规范其工作行为,有效提高社会审计监督。(3)实行岗位轮换制度,避免贪污行为的发生。使会计工作具有独立性,会计工作明确责任落实到人,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5.1敬业爱岗,刻苦钻研。

会计从业人员,不仅应该认识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要提高自身的修养,端正工作的态度。首先,会计从业人员要有职业的自豪感,意识到会计工作的重要地位和在企业中所起的作用;其次,会计工作人员要能对工作一丝不苟,在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保持认真钻研,不断学习的精神,养成敬岗爱岗的工作精神和习惯。

5.2熟悉法规,依法办事。

为了保证会计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国家制定了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会计的一切经济活动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一旦违背,对企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就会有很大的伤害,对市场的经济秩序也有一定的干扰。会计从业人员肩负的责任重大,在熟知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必须依法按照各项会计法律法规制度办事,同时要能够维护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敢于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

5.3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无论任何行业都需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也是我们国家一贯坚持的思想路线。会计工作者,要求必须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能够将企业经营情况真实准确地通过会计数据反映出来,同时会计还应具有维护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职责,在对会计数据进行收集、归纳、处理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和判断,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

5.4熟悉情况,提高效益。

会计人员在干好本职会计工作的同时,要能够了解企业的发展方向,掌握企业的经营内容和各项经济活动的情况,为企业的管理服务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运用适当的会计方式方法改善企业的管理,提高效益。对已经发生的会计信息和会计经济活动,预测企业的经营规划,为企业提供有战略规划意义的建议,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5.5搞好服务,保守秘密。

会计工作的接触面广泛,不仅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各级领导,还要涉及社会的一些政府部门和群众。作为会计人员,要能够在工作中时刻保持热情的态度,解决各种问题,对于一些难题,要尽量用制度说话,以理服人。与此同时,会计的一些工作内容属于隐私内容,要做好保密的工作,对于企业领导、投资人以及法律规定的人可以公开外,其余人员一律对其做好保密工作。

总而言之,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应该保持正义的精神,一切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待工作要一丝不苟、公正不阿、客观认真,敢于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也敢于说不,要有自己的职业道德观,不谋私利、刻苦钻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为企业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为企业的决策出谋划策。

[1]李思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探析[j].财会学习,2017(10).

[2]马玉博.完善中国会计职业道德的对策[j].北方经贸,2017(05).

最新大学生职业道德的论文范文(21篇)篇十四

:近年来药品行业事故频出,公众对药品行业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药品行业事故的背后,往往反映了个别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缺乏。如何提升药品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高职院校作为药品行业从业人员的摇篮,其德育工作对未来药品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十分重要。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应更新德育理念、营造德育氛围、通过改革教育方法、深化校企合作等手段来提高药学专业学生德育水平。

药品行业的质量水平不仅仅关乎其从业人员的事业发展,更关乎全人类的文明建设。因此,药品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要有更高的道德水准,药品行业从业人员必须要时刻严于律己。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猛,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学生已经成为药品行业潜在的第一大劳动力来源。高职院校作为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必须肩负起做好学生职前道德培训的重要责任。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忽视对药学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工作。具体表现为德育工作形式化、学生本身不重视、外界干扰太频繁等等。许多高职院校对德育工作缺乏监管、德育手段缺乏新意,导致教师经常弄虚作假、敷衍了事。而许多学生由于课业繁忙,无暇关心自身职业道德建设,有些药学专业学生甚至没有职业道德的概念,这对我国未来药品行业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是极大的隐患。

3.1更新理念。

只有学生、老师、领导都不断地更新理念,才能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且更新理念的工作应由上之下的开展,首先是高职院校负责药学专业学生德育工作的领导要更新理念,领导要了解学生整体德育水平,把握德育工作开展力度,领导也要知晓时事,引导德育工作开展方向。最主要的,领导要重视对药学专业学生的德育工作,真正地把德育作为自己的职业,只有领导的思想正确了,学校整体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教师作为德育工作具体执行人,其理念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德育工作的质量。学生也迫切地需要更新理念。许多学生认为德育工作仅仅是一种形式,自己不必投入太多精力,有些学生盲目自信,认为自己不至于在职业道德上出现问题,结果事实证明药品行业因职业道德问题造成事故的案例基本都是起源于一时的贪念、一时的疏忽。

3.2营造氛围。

针对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要求更高,因此对高职院校相关工作的要求也越高。院校不仅要重视硬性的品德培养,还要重视软硬的德育熏陶,通过在校内营造出德育氛围,让药学专业学生时刻提醒自我,把提升自身职业道德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3.3丰富德育手段。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设立德育典型,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通过先进个人,带动其周围同学的德育风气,达到以先进带动后进的效果。学校亦可完善相关的奖惩制度,对于德育表现良好的学生,学校应给予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奖励,这不仅对其个人有激励作用,还能在校内造成更大影响,促使其他同学加强自身德育工作。对于品德表现差的学生,学校应作出适当的惩罚,以此展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决心,给学生起到警醒作用。通过奖惩分明的制度,可以在校内形成良好的德育风气,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形成内部良性竞争。学校也可以开展各类德育活动,或者把德育元素融入到现有活动中,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4.1深化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为了加强药学专业学生的德育工作效果,应当大力拓展相关活动,尽量模拟从业实况,给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现今高职院校往往忽视德育活动的质量,搞形式化、套路化,不能给学生真切的体验,就不能引发学生深层的感悟。而高职院校又普遍缺乏模拟环境的能力,这就需要学校学会利用校外资源,尝试与企业等单位合作,提高德育工作效果。

4.2改善教学方法。

许多高职院校没有设置专门的针对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学些学校名义上把一些思想政治类课程、公共基础类课程划分到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中,其实他们的内涵有很大差别。高职院校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开设相关课程,把德育课程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素质要素之一。开设课程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形成德育体系、提高学生重视、加快德育工作的进展速度。

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德育档案的建立,如果高职院校能够为药学专业学生设置职业道德档案,将其在校期间所有与职业道德培养有关的表现全部记录到档案之中,必然会提高学生对德育的重视程度。学生会害怕自己的不良记录进入档案,这既损害其自尊,又可能影响其日后在业内的发展,所以学生会敬畏德育工作,自然也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德育工作之中。

提升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需要全校的重视,需要丰富的手段,需要长久地规划、需要社会各界通力合作。高职院校虽然职前道德培养,但只要德育方法得当、德育体系完善、德育手段新颖,一定会给药学专业的学生奠定良好的职业道德基础,为其日后在药品行业的良好表现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

[3]郭祖炎,刘雪影.领导干部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基本构成[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xx(04):85-87.

最新大学生职业道德的论文范文(21篇)篇十五

我想,大家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那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随;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大家教师若不是路标,纵然你的理论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构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

我从小就喜欢教师这一职业。此刻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从教至今已经有几个年头,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的物质生活相对清贫,但精神生活却无比充实。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不由得让人身心激动,似乎融入到无比圣洁的情境,生命也因此赢得了壮丽的升华。大家的奉献虽然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课堂内外淳淳的教诲,一点一滴,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师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是的,教师的职业是平凡而琐碎的,教师的生活清贫而艰辛的。但是大家也看到了,老师们脸上却永远挂着晨曦般的笑容,正是因为老师们都愿自我像一片绿叶,默默地去成就果实的辉煌,才有这天的桃李满天…有一个曾做过教师的人说:教师这工作是少有的净土,如果能在光荣感之余再多点幸福感,是值得一向干下去的。

但是,即使是再关心我的好友,也无人问及,你幸福吗?

我幸福吗?

幸福是什么?也许大家记住了许多快乐。

的场面,可幸福却是一种自我灵魂的问答。

当然,你完全能够选取爱自我的亲人和朋友,获得幸福。但当你身为一名教师,就有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那就去爱你身边的孩子吧,像宽容你亲人的小脾气,和原谅你的孩子的恶作剧一样,去接纳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关爱别人,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日子久了,它就会萦绕成一团幸福,紧紧裹住你的心灵。

几年的工作经历,使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一样于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不是吗?母爱容易出现溺爱,友爱需要回报,情爱是专一、自私的爱。而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用心主动的爱。这种爱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职责感。

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虽然有时也感到很累,很烦,但这时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职责感: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的书。这强烈的意识不断激励我以真诚去拥抱每一个学生。与孩子朝夕相处,我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家长把天真烂漫、聪明伶俐的孩子交给大家培养,这是对大家的极大信任。我又怎样能不全身心地去爱他们呢?我坚信,大家也必须能以一片至真至诚的爱心感动我应对的全体学生。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是大家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但是,我既然选取了这个职业,就会无怨无悔,当清晨走进校园,应对一个个标准的队礼,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早”;当走进圣洁的课堂,看到一双双渴求甘霖的双眸,一颗颗等待塑造的无邪的心灵;当课间跟孩子们泡在一齐,看到一个个生龙活虎的身影,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我又是那么激动,那么满足,终而丢不下九月的承诺,离不开那笑靥的花朵。

这天,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并驾齐驱为教育赋予了全新的内涵,“育人”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传授知识,而是要教在这天,想在明天,以明日建设者的素质要求,做好今日的教育教学工作。我能够培养他们扎实的自学潜力、独立思考的潜力、探求新知的欲望、动手实践的潜力和创造的本领。我愿以一个平凡教育工作者的诚挚,投身于教育改革的风尖浪头,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地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赢得世人的尊敬,社会的肯定,努力实现我真诚的育人理想。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大家的教育事业是常青的。我的生命在学生身上延续,我的价值在学生身上体现。我无悔于我的生命,更无悔于我的选取,在这三尺讲台上,阅历春秋,苦苦耕耘,用我的爱心、诚心、细心、耐心、操心去换取学生的开心,家长的放心,祖国的振兴!

最新大学生职业道德的论文范文(21篇)篇十六

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1)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热爱会计工作、安心本职岗位、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2)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执业谨慎、信誉至上、不为利益所诱惑、不弄虚作假、不泄露秘密。

(3)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

(4)客观公正:要求会计人员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

(5)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

(6)提高技能:要求会计人员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不断进取、提高业务水平。

(7)参与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相关业务、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

(8)强化服务: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制度正常运行的社会和思想基础,会计法律制度是促进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形成和遵守的制度保障。两者有着共同的目标、相同的调整对象,承担着同样的职责。

1.性质不同:会计法律制度通过国家机器强制执行,具有很强的法律性;会计职业道德主要依靠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觉性,具有很强的自律性。

2.作用范围不同:会计法律制度侧重于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和结果的合法化;会计职业道德则不仅要求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还要调整会计人员内在的精神世界。

3.实现形式不同:会计法律制度是通过一定的程序,由国家立法机关或行政管理机关制定的,其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正式形成文字的成文规定;会计职业道德出自于会计人员的职业生活和职业实践,其表现形式既有明确的成文规定,也有不成文的规范,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信念之中。

4.实施保障机制不同:会计法律制度主要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会计职业道德既有国家法律的相应要求,又需要会计人员的自觉遵守。

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法律的主要表现:做假账。造成会计人员做假账的问题,具有多方面的复杂原因,客观表现为违反《会计法》等,私设帐本,目的是千方百计为逃避财政、税务、审计、外汇、海关等部门的监督,为企业或个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从会计人员方面分析,做假账的'成因主要有二:一是屈从领导的压力,被动做假;二是会计人员个人自律意识不强,为谋私利挺而走险。从企业及单位方面分析,促使会计人员做假账的动机有三:一是企业本身的利益所需;二是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公司利益的需要;三是监督机制和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

四、加强会计道德建设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

会计人员道德的内部环境依赖于本单位严格的管理制度的建立,其外部环境则要在全社会营造出新的道德价值趋向,并不断赋予鲜明时代的道德特色加以规范。一方面,要大力宣扬敢于“求实讲真”的先进人物的事迹和经验,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他们的安全和利益不受损害;二方面,还要使做假账等违纪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的、有力度的惩处,加大违纪违法的机会成本,保证这种惩处远远大于其违纪违法所得的利益。

(二)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及其评价体系。

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目的,就要将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固化为会计人员的观念和信念,并对其行为选择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进行会计职业道德评价,首先要确立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其次要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其评价方法应包括社会评价方法和自我评价方法两个方面,而社会评价方法又包括社会舆论评价与传统习俗评价两个方面。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执行不仅受制于外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会计人员的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调节、自我约束来体现道德规范的内容及要求。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自律性要求我们必须强化会计职业道德的社会性和非强制性。比如:第一、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跟踪监测系统,及时判断会计职业道德的状况及所处的阶段,发现会计职业道德演进的新动向;第二、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考核制度,把职业道德标准作为会计执业的必备条件,严格执业资格验审制度,凡是有做假账行为并依纪依法受到严重处分和刑事处罚的,一律取消其执业资格;第三、建立由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多管齐下的监督机制,对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情况经常进行检查和督促。

参考文献:。

[1]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2]冯金娣.浅谈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02。

最新大学生职业道德的论文范文(21篇)篇十七

在当前严酷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压力之下,一些学校出现了明显的“偏向”,把资源和精力倾斜向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忽略了职业道德的教育.高职的学制又比较短,校方就更加把有限的时间都集中到“看得见”的那些上面.相对之下,对于“看不见”的,就不那么重视.人才培养上,重技能,轻道德;重知识,轻品质;重实践,轻素质.课程设置上更加偏重专业技术的学习和技能实践的训练以求更高的实效.学校只在一些不重要的“边角料”时间分给职业道德教育开设很少的一点课程,而且可能还是选修.考核也比较宽松,学生只要来上课,大部分都能过关,学生根本不会认真对待.

1.2专业师资欠缺。

很多高职院校是由以前的中专学校直接或者整合后升级而成,基础不够坚实,文化底蕴不够丰厚,师资力量也是参差不齐.至于专业的科班出身的道德教育老师就更少了,从事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的老师更是少上加少.有的学校,职业道德教育课是由其他课程的老师在本学科课程之外兼授职业道德教育课,其道德教育理论不够完善,道德教育实践也不够丰富,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授课的质量如何,是个值得怀疑的问题.

1.3教育方式刻板。

大部分的高职学校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仅仅停留在象征性的开几节课的层面上,用的还是教师“满堂灌”的讲述的方法.这样刻板的教育方式,用在严格考核的、直接用得着的、与学生切身利益关系密切的科目上,学生还可能认真听讲努力学习;但是用在与学生切身利益关系不那么密切、考核又比较宽松的课上,他们学习的热情就没有多少了.学生本来对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就没有热情,加上纯理论的讲述缺乏变化,又调动不了他们的积极性,上课的效果就大大地打了折扣.

1.4学生认识不足。

在经济大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注重的是自身实际的利益,对传统的道德观念是不太重视的,甚至是淡漠和排斥的,社会公德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很多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庸俗化、功利化倾向,唯私利是求,只注重眼前的个人利益,过分注重实际的待遇,职业视角完全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有的高职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频繁“跳槽”,究其原因,就是敬业精神不强,职业道德操守缺乏,集体意识不足,吃不得苦,受不了气,忍不了暂时的困难.随之而来的就是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不满意和低评价.长此以往,高职学生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和竞争力都会大大下降.不仅会影响学生自身的前途和利益,也会对高职院校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2.1学校给予职业道德教育应有的足够重视,开设常规的职业道德教育必修课程。

作为高职学生的培育者和引导者的校方,应该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思想上充分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把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到和职业技能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宏观上,引领职业道德教育的正确方向;在政策制定上,向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倾斜;在日常行动上,加大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活动的频率和力度;在制度上,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并将其作为常规课程、必修课程来开设,严格把关.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调整课程内容,并针对专业特点对毕业生进行各自的就业指导,在平时就着力培养他们养成正确的就业观.

2.2培养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教师,并提升全体教师的师德素养。

要培养一批专业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的教师,提高教师理论和实践的水平,用最先进的理论、最科学的方式、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同时还要加强对学校整体师资的锤炼和整合,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尤其是师德素养.身教胜于言传,教师的言行是对学生最好的示范.教师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比如认真的敬业精神、谨严的工作态度、不计回报的付出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要抓好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道德影响力.

2.3丰富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改进和完善职业道德教育方法。

职业道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抽象的概念,如果仅仅把职业道德的要求,以刻板的课堂讲授的方式灌输给同学们,效果是大打折扣的.同学们的感觉就是这是干巴巴的理论学习,而不是和自己切身相关的品质锤炼和提升.要想职业道德教育取得好的成效,还需要我们丰富和创新其教育的形式,使其具有多样性、灵活性.还需要我们把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实践结合起来.在职业实践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得二者的紧密关系为学生所正确认知,也使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在实践中得来的经验教训更深刻,也更实际,实践中认识到的职业道德更能引起他们的重视和思考.如组织学生实地实习和观摩学习,切身体会职业道德重要意义.组织学生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时间到学校合作的各个实习工厂单位去实习和观摩学习,在实实在在的工作中去切身体会行业的魅力,以及职业道德对于行业和从业者的重要意义.更加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密切学校和企业的联系,努力形成一个良好的长效机制.

2.4正确地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才能学好.尤其职业道德是形而上的问题,不像法律有明文规定,职业道德靠的是行业要求和从业人员的内心认同,它的施行更多的是依靠个人的自律.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从业者自身做出很大的努力.学校要在平时就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需要加大力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动起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成长.

2.5营造良好的氛围,搭建实用的职业道德教育平台。

丰富学校的文化建设,加强校园的学风建设和道德建设,营造校园良好的道德氛围,为职业道德教育创设良好的校园大环境.良好道德氛围的影响和熏陶下,学生明辨了是非,明确了取舍,养成了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寓教于无形.积极开展与职业道德学习有关的校园文化娱乐活动,如知识竞赛,有奖问答,才艺比拼等,寓教于乐.同时,搭建实用的职业道德教育平台,比如:校方可以设置专门的部门和协会来负责职业道德教育这一块,学生会内部可以设立负责这一块学习和交流的学习部,学校定期举办讲座等.也可以邀请一些本校毕业的在各行各业表现出色的职业道德模范代表来学校里做交流,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用榜样的道德品格力量来激励学生.

2.6和其他的人文素质教育学科结合到一起,互为支撑。

高职院校多为理工科,国家对理工科学生的培养目标上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提出更高的人文素质要求:更宽的知识面,更新的知识结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审美和形象思维的训练,重视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对学生价值观导向和思想品德的教育引导.职业道德教育是从属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大类,要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政治、美术、历史学、心理、哲学、社会学等这些其他课程结合起来.哲学和历史学能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经济社会学法学等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文学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美术音乐摄影等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心理学则可以训练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这些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学习和养成,都是可以为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一个坚实的内部的“软件”支撑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这些人文教育学科家合起来,势必将形成一个巨大合力,收到相互促进,和谐统一的良好效果.

最新大学生职业道德的论文范文(21篇)篇十八

育是以人育人的事业,教师作为这一特殊的职业,直接负担着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因此,教师职业道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不断进取,赢得成功的力量所在。下方就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树立教师新形象谈一谈自我的点滴感受。

在眼下这个社会,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素质越来越有点让人寒心了。每当看到新闻某某老师亵渎学生是在是太让人们干到寒心。家长有心送孩子去上学却不想羊入虎口。由此可见当今社会充分认识提高师德师风的重要好处。教育关乎我们国家、民族的未来,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要认识到自我身上肩负的社会职责。当前受当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教师的社会认可度有所下降,教师自身职责心显得不足。因此,提高学校师德师风十分必要。

教师作为广大学生的启蒙者和培育祖国的花朵和栋梁之才的引导者,就务必具备好的职业技术道德和搞得素质。在中国这种教育制度里,教师不仅仅代表学校的形象更在必须程度上代表着祖国的素质形象。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老师就必须要具有职业道德规范认识。要做到爱国守法。热爱祖国,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学生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组成的,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个性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别,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进展。只有这样,才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有革新潜力的人才。这要求每一位教师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信任学生、热爱学生。教师对事业的热爱就是透过倾注在对学生的热爱上,教师对民族、对人民的感情融汇于对学生的培养上,教师对社会的职责与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关注是息息相关的,教师把自我的才智、精力、热情献给社会是以献给学生开始的,又落实在桃李满天下的伟业中。教师对学生感情的加深,一方面不仅仅会激励自我更加精益求精,而且会为了学生而更加注意锤炼自我的品德素养。师徳最重要的资料之一就是谦虚和无私奉献,教师对学生的感情会促使教师把各种完美的道德在教学过程中以隐性的或显性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感情是促使教师教书育人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用心感情也会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缩短教师与学生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使教师更准确地认识学生、把握学生、亲近学生,以而沟通知识传播的渠道,使之更加通畅。

师生心理相通、感情相融,学生也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还有应对日新月异飞速进展的世界,教师不能够墨守陈规,固步自封。现代社会、现代教育的急剧变革向教师提出挑战,要求教师承担多重主角,要求教师具有多方面、综合性的潜力,因此,教师应树立起"终身学习"、"永远探讨"的思想,在教育实践中,潜心学习论述,运用论述,钻研业务,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发扬探讨和革新精神,为教育事业不断攀登,终生奋斗。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师德的养成,除了教师本身的基本素质决定外,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教育引导。要透过岗位培训、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法、教师法等相关知识的学习,采取集中学习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师德师风教育与业务活动相结合、师德师风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等不一样方式,使教师明确自我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明确自我在培养未来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中所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自觉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来。

教师都理应是社会公德的楷模,然而良好师德师风的持续和提高,光靠教师的自觉性还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应制定必须的规范,从制度约束方面来保证提高师德师风措施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师德师风规范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行为指南,制定出贴合我校实际状况的师德师风规范,对教师提出具体可行的要求。同时,还应出台一套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体系,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师中存在的师德师风问题,表彰激励先进模范。

所以我们要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努力营造构成良好师德师风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职业道德氛围人是在环境中存活的,环境对人的价值观构成与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营造有利于高职生职业道德构成的校园环境,务必推进以良好师德为重点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不仅仅要在提高教师待遇方面继续努力,扩大受益幅度,努力减少与其它职业的差距;而且要为学校教师在教书育人、教学科研等方面用心营造健康向上的干群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大局意识和职责心,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把自我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才能够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托起明天的太阳!

最新大学生职业道德的论文范文(21篇)篇十九

在当前的会计学专业教学中,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属于一门专业必选课程。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囊括会计工作相关的金融、财税和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且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研究方面的理论思维。通过提升《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水平,能够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经济中的交易事项,并且有利于学生从多思维视角思考会计问题,提升学生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教学特点和学科体系等因素,导致当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的教学水平依然较低,学生职业能力低下。

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求老师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整合有效教学资源,其中有效教材资源主要包括下列几项:

其一是校本资源。

再次,充分利用学校内部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让学生共享有用教学资源,并利用该平台提交电子作业,进行电子在线考试,有效提高学生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

其二是学生资源。要求学生利用课前时间,结合教学内容搜集大量真实的资料信息,并进行归纳分析,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其三是社会资源。学生可充分利用网络、图书和媒体等多种平台,广泛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案例,真正实现多种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合理地将课堂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堂教学之外,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网络课程的教学效率。

在当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课证融通是必经之路。其中,“课”表示专业课程体系内容,“证”表示各个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网络课程新修订的考试大纲中,对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求老师结合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创新,并坚持以《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网络课程为主要基础条件,以便有效提高会计核算能力、税务处理能力和决策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应对岗位需求。在新修订大纲的背景下,老师应该合理调整课堂教学内容。

例如:针对“增值税”的内容进行合理调整,尤其是在“营改增”政策的出台过程中,合理增加“增值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税率、征收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点,这便要求老师不断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并合理地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网络课程内容与多种教学方法有效结合起来,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水平。

最后,充分利用多种平台,搜集数据来验证假设的问题,从而总结归纳出结果,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新知识。通过采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在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掌握新知识,系统全面地理解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效提升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作为考证过程中一门必考的课程,《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非常突出。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断探究、不断总结和归纳的,促使学生进行学习之后顺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引导学生养成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办事和经营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修养,从而为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需求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新大学生职业道德的论文范文(21篇)篇二十

职业道德是档案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的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档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忠于和热爱档案工作,维护档案安全;树立和强化服务理念,提高利用水平;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遵守档案法律法规,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服务;创新;团结协作。

一个人对职业的态度是他志向的表示。在这个世界上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如何对待自己的职业,是一个关于生命意义与价值的问题,我们的职业应能够引导我们逐步实现自己的才能和性格。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活动中应自觉遵守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档案人员的职业道德,是由档案工作的性质所决定的,同时担负着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职业修养水平。从当前社会实际情况来看,档案工作仍然存在着服务意识不牢固,服务主动性欠缺,服务手段较落后,服务效率太低的问题,档案利用率低。解决好这些问题,除了用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进行调节外,还必须从加强档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的方式、方法进行调节解决。对档案工作者在职业活动的行为进行规范,要有针对性和适应性,要从端正服务思想,改变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入手,促使档案工作者适应社会主义新形式的要求。档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尤为重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

一、忠于和热爱档案工作,维护档案安全。

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以档为凭,以史为证,维护历史的真实面貌,在特定历史时期分析特定原因。因此,要做好档案工作,必须具有对政治的敏锐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较强的职业道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政治敏锐是理性的,是能发现未来的走向及态势,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要不断提高政治业务水平,并与日俱增。事业心和责任感是一个人的精神寄托,是一生执着追求的目标,作为档案工作者应具有默默奉献,耐得住寂寞,有强烈的敬业钻研精神,对工作有责任、有兴趣、有热情,严细认真的工作作风,把档案工作作为一项光荣、神圣的事业来做,热爱档案工作,自觉献身档案事业。职业道德是要求档案工作者要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且要勤奋学习专业知识,自觉地搞好档案工作,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文化素养是一个人的涵养和含量,决定了对世界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相互交流、交往的层次和品味。档案工作者要改变工作作风,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率先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时刻维护档案的实体完整与安全,这是档案保管工作的基本任务,也是档案保管工作的主要目的。档案工作者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卫生习惯,从档案的整理、排列、编号、保管、库房等都要保持清洁、整齐和安全。这样既能保护档案延长档案寿命,又使档案充分发挥利用价值。

二、树立和强化服务理念,提高利用水平。

利用档案是档案工作的永恒主题,是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标准的核心,也是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有助于扩大档案的影响,增强全民档案意识。而树立和强化服务理念,有利于打造一支思想境界高、服务意识强、工作能力硬的高素质档案工作人员,更好地奉献于社会、帮助于他人。只有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热爱本职工作,才能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因此要求档案工作者要为利用者提供方便,在工作中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同时做到热心、细心、耐心,讲文明,有礼貌,处事通情达理,注意与对方沟通、交流,遇有分歧要有气度,能忍让,不争吵,说话和气,急利用者之所急,想利用者之所想,帮利用者之所需。在工作方法上,不单一、不死板,不墨守成规,要注意适用性、灵活性、主动性。对待服务者的态度体现出档案工作者的道德修养,高尚的道德修养是对自己品行的锤炼和陶冶,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三、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知识性和科学性强的工作。档案的特殊性决定了档案工作者要具有一定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配合意识、法制意识、创新意识和奉献意识。随着全国档案事业的快速发展,档案工作正面临着新时代的挑战和严峻考验,知识经济的挑战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冲击,以及出现的许多新型载体的档案和全新的管理手段,急需一批专业能力强、适应时代新变化,工作具有创新精神的档案人员。因此要求档案工作者要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将档案学习作为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来对待,以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把档案知识学好,让档案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同时把自已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档案工作者,也是为档案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遵守档案法律法规,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档案具有唯一性、真实性和不可再生性,档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价值的体现不在当前,而是若干年后。档案是反映历史活动的客观过程,是真实、可靠的,因而档案管理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是国家体制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档案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档案工作者应遵守纪律,严守机密,尊重历史,珍视档案,用法律约束自己,保护档案原始性、社会性、真实性。团结协作是做好档案事业成功的基础。团结是超越个人的局限,取集体智慧,发挥集体的协作能力,只有依靠团结的力量,才能把个人的愿望和工作总体目标结合起来,将档案工作做好。新型档案管理下必须引入团队协作,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和优势,认真协调各业务环节的工作,才是搞好档案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是档案工作者所应有的职业道德标准之一。职业道德不是一夜之间能够养成的,是长期积累的过程。档案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工作量大且面广,事情具体又琐碎,要求从事档案工作者既要有扎实的业务功底,熟悉各个环节、各个步骤,掌握各门类档案、各种载体档案的管理方法,又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团结协作、职业道德修养和服务意识。档案按实体管理来分,可分为收集、整理、编目、鉴定、保管、统计、检索、编研和提供利用档案等工作。虽专业分工细,但各业务环节却存在着相互联系,这就对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档案工作者要能适应新形势,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善于提出新办法和新思路,来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在档案业务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同时认真搞好各业务环节的团结协作及部门内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协调。使档案工作者在业务知识、科学知识以及管理水平、操作能力、品德修养等方面成为岗位优秀能手。

【参考文献】。

[1]郑锦霞.百年档案定义略论——兼论我国文件与档案关系问题[j].档案管理,20xx.1.

[2]杨英才.档案法制与职业道德建设[m].20xx.

[3]谢鹏.高校部门档案工作者队伍现状及改进对策[j].20xx.6.[4]十堰市档案局.创新跨越[c].20xx.

最新大学生职业道德的论文范文(21篇)篇二十一

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老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老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坚定信念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老师是无尚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老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老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老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小学老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老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老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老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老师队伍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二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现今社会是知识社会学习的社会知识更新加快。因此老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以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老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目标。

老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个空洞的思想外壳它是老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与执着的敬业精神的结合点。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老师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面对挑战和机遇我在教育教学中树立起了“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要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为教育事业不停攀登终生奋斗。在工作实践中老师应十分注重自身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拓宽知识视野以此来作为老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房地产项目销售实习报告(热门18篇)

    通过编写实习报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示自己的实习成果和能力,给未来的雇主留下深刻的印象。接下来,我们将阅读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实习报告范例,希望能够启发大家对写作的

    最新指导初中写作指导(专业20篇)

    优秀作文的语言要准确、流畅,能够给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小编特意找来了一些优秀作文的摘抄,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启发。小学语文教材所选课文,体裁全

    最新计算机专业学生个人实习报告(汇总18篇)

    写实习报告是对自己在实习期间所经历的各种事情进行回顾和总结,有助于提升个人职业素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实习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和借鉴。尊敬的老师:您好!初踏社

    2023年简单店面房租赁合同(专业18篇)

    租赁合同是一种具有合法效力的书面协议,用于规定租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租赁合同可以用于各种租赁场景,包括住房、车辆、办公场所等。租赁合同是一种

    2023年租房凭证合同范文(20篇)

    对于刚刚独立生活的年轻人来说,租房是一种经济实惠的住房选择。我们为大家找到了一些租房网站和平台,方便大家在线浏览和查询相关租房信息。经甲乙双方平等协商同意达成如

    最新校园创业项目策划(通用21篇)

    项目策划需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随着社会发展和竞争加剧,项目策划在各个行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风险:技能要求:口才、勇气,一些大品牌往

    最新中职班主任开学工作计划大全(20篇)

    班主任工作计划是班级管理者为了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而制定的具体工作措施和计划。如果你正在编写班主任工作计划,不妨先参考一下下面的范文,或许能给你带来灵感和

    2023年小学学生评选方案(专业17篇)

    一个好的计划书应该具备明确的目标,合理的时间安排,科学的方法和适当的资源配置。通过阅读下面的范文,你可以了解到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帮助你撰写出更具有影响力的计划

    最新铁塔工作心得体会范文(20篇)

    工作心得体会是一种反思和思考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升自我价值。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成功的工作心得体会范文,或许能给您一些灵感和启发。

    2023年学校教导处教学的工作计划(热门18篇)

    教学工作计划还应该包括对教师个人发展的规划,帮助教师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写可能是一项有挑战性的任务,但只要你坚持并不断改进,定能取得好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