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范文(18篇)

时间:2023-12-18 作者:MJ笔神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自己的写作行为和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

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范文(18篇)篇一

虽然生物实验教学在初中阶段实施较早,但是当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课时不足,实验设计不够完善,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生物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实验经验不足,动手操作能力较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初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一直得不到提高,所以,要深入分析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找出其中的问题。

1.1实验教学模式陈旧教学观念落后。

现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模式多为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只重视对相关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不论是教师的教学目的还是学生的学习目的都还是为了考试,往往在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有老师将实验内容演练后,要求学生记录实验原理、步骤以及结果等,而动手操作的机会却很少,动手能力也难以提高。这种重知识轻技能的应试方式的教与学,并不能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也不有利于初中生物实验课程的发展。

1.2实验教学过分注重教师对实验演示。

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下,过于注重演示实验,并将其当做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课程形式比较单一,而且老师对实验的演示然后再由学生自己操作,使得实验结果本身不具悬念,这样不仅导致学生失去了对于实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失去了对于生物实验操作的兴趣,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可见,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不仅不利于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掌握和生物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而且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内容的探究。

1.3实验科考核模式不合理。

目前,初中生物实验课程的评定一般是有两部分组成,及生物学科理论部分和实验部分的评定,而且要求也不是很严格,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对学生实际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核,考试形式多为笔答,而很少以实验操作为主,只要学生记住了实验的结果,基本就能通过实验课的考核。虽然这种形式的考核形式下,学生的生物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得到了考察,但是生物实验操作能力却不能获得提高。

2、如何改革初中生物实验的教学方法。

针对上述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问题的分析,探究有效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提出下的改革建议:

2.1改革实验课教学内容,注重实验过程。

改革试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生物实验能力的提高,将原有的实验课授课重点由演示实验转向实验过程,增加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探究机会,不以验证试验和证明已知的实验结果为实验课的目的,增加探究性质的实验课程,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老师的简单讲解和原有的实验原理的指导下,自主的完成实验,获得实验结果,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思维想象力。

2.2改革初中生物实验课程的考核模式。

对于初中学生的生物实验课程的考核要一改以前的重理论轻操作的模式,不以学生的实验结果的正确性为确定成绩的标准,加强对实验操作能力的考察,例如以某一实验为统一考核实验,从学生对理论重点的掌握、实验操作的准确性、以及结果的合理性等角度考察学生的实验课程,其中实验操作所占分值比例要适当的增加,总之,要注重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核。

3、总结。

初中阶段一般是生物学科的重要教学起步阶段,学生在此阶段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将来对生物课程的学习,生物实验作为生物学科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改革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方法是提高生物学科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因此,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究是一项值得进行的工作,只有在合理生物实验教学的指导下,才能有助于初中学生掌握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学生的生物实验动手能力以及综合能力才能得到提高,获得有用的实验经验,从而更加有助于今后的生物学习。

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范文(18篇)篇二

不管是传统课堂还是创新课堂,导课是课堂教学的必须环节。常言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课,能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现将初中课堂中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略作整理,与大家分享。

常用的几种化学教学方法:如讲授、演示、实验、练习、讨论和自学辅导等.

1.提倡以实验为主的“引导发现法”或“边讲边实验法”进行概念、理论知识的教学.

课堂上一般以实验创设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意识,以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以探究问题为学习动力,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进行分析问题、揭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从而发现、形成概念.例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首先由教师演示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变化的实验,然后由学生分组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通过多组学生的实验事实导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从微观去分析化学反应,揭示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这样,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自然形成,学生学习起来兴趣高,学习内动力大,对理论问题认识清楚.

2.提倡采用“边讲边实验法”及“对比迁移法”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把一些实验引入课堂中,采用“边讲边实验法”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这种方法是教师在传授某种物质的性质时都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实物,教师演示实验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自觉观察的积极性,并要求观察时认真细致,逐步培养观察能力.有条件的要在演示实验后,再让学生亲自做一遍实验.例如在“氧气的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做好c,s,p和fe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是学生认识氧气化学性质的关键.当教师演示实验后,可让学生把学生实验“氧气的性质”放在课堂上做,以增强感性认识.当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可用“对比迁移法”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

3.提倡用“讲练结合法”进行化学用语、化学计算等的教学.

化学用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化学用语和化学计算是初中的难点,教材在编排上注重难点的分散.因此对这些难点的教学适宜采用分散教学,宜采用教师精讲、学生勤练的“讲练结合法”,这种教学法避免教师“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教学活动.在化学用语的教学中,教师精讲,提出练习任务,说明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并经常地让学生写每一个元素符号或化学方程式时要会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现象.在化学计算的教学中,教师要讲明练习的方法并作出必要的示范,由学生独立练习,教师进行分别辅导,练习之后学生相互交流或讨论,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最后教师要在检查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纠正和讲解.另外化学计算的练习还要目的明确,题目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巩固,技能逐步完善.

4.提倡用以自学为主的“导读法”、“讨论法”进行叙述性内容的教学.

新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文字表述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且图文并茂,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可以自己学懂,对于这种类型的教材内容,采用以自学为主、阅读、讨论、演讲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事先编制自学提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学提纲自行阅读,读后解答自学提纲中提出的问题、练习题,然后学生互相讨论矫正,教师在学生自学时巡回辅导、重点指导、释疑解难、收集信息.在学生相互矫正后,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共性问题进行点拔、启发或讲解,最后也可让学生演讲、小结.这种方法,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进行阅读训练.通过不断地培养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可得到逐步提高.

5.灵活处理“家庭小实验”和“选做实验”、“常识性介绍”和“选学内容”等内容.

由于学校及家庭的实际条件限制,使一些“家庭小实验”学生在家做时会产生困难.在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采取课内、学生与家庭相结合的方法,克服了困难,充分发挥“家庭小实验”及“选做实验”的优势,又发挥了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范文(18篇)篇三

摘要:作为地生考试之后的新增学科,化学的突然介入,或许会让一些孩子措手不及,而短短一年的化学学习,如何让已经初三的学生尽快的适应,并融入其中,最终取得一个满意的分数,不仅是一项考验老师的技术活,也是为学生以后在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过程,这个阶段需要化学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从而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化学学习成绩的提升。

关键词:化学初三适应技术活主动参与。

在目前的教育大纲下,作为进入初三之后才开始学习的化学课程总体上来讲,并不是很难,关键是在这短短的一年,如何引导学生从陌生到熟悉,并进而产生兴趣,获得化学成绩的提升,虽说“学习是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但是根据孩子们天性爱玩的特点,这种学习方式只适用于一些自控力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对于化学老师来说,如何提升学生的总体化学水平,是一件辛苦却又是值得探索的事情,在此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供大家交流。

1利用首因效应,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所谓的首因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提出的,主要是指通过交往双方的第一印象影响以后的交往关系,也即“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利用首因效应,在刚开始教授化学时,通过给学生留下一个好印象,能够更好的推进后续的教学。那么如何发挥这个效应的良好作用呢,这需要老师与化学这本学科本身魅力的完美结合,当然如果老师长得帅或者美,效果会更好,但是最重要的是老师本身的人格魅力,刚开始上课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可以设置一些趣味的小实验,如:“蛋壳刻画”,“将鸡蛋放入白醋中观察变化”等实验,通过趣味小实验的引导,适当的提出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留下余留的空间,鼓励学生通过后续的学习,来解释这些奇妙的化学现象。老师可以利用引起学生浓厚兴趣的期间,趁热打铁,介绍一下化学的发展历程和为化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的伟大事迹,激励学生们学习化学科学家孜孜不倦攻克化学难题的精神,和借鉴他们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最后简要介绍一下初三化学学习的大致内容和学习要求,让学生们在较短的时间里,对学习化学心里有个大概的了解和适应过程,并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为后续的课程跟进营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2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化学的学习,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上,虽然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对短期的成绩没有太大的影响,但考虑到学生将来的发展,老师应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化学实践的机会。根据实际调研情况,虽然目前大部分初中学校,都已配备化学实验室,但还是有一点“僧多粥少”的尴尬,而且学生每进行一次实验,相关的成本也不少,在实验室调剂不过来的情况下,老师应尽可能利用手上的资源,在课堂上为学生实际演绎实验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书中的知识,产生对化学的浓厚兴趣。著名的思想家蒙田曾说:“教育的目的不单是让孩子们适应环境,而是让他们学会丰富自己”,他强调教育要顺应孩子的天性,而法国当代教育家也指出“教育的任务不是纯粹的传授知识,而是传授使我们据以理解我们的地位和帮助我们进行生活的文化”,我想其中的思想所散发的光辉点是值得我们每个老师深思的,我们除了履行教师的职责,为国家培养高知识分子人才的同时,也应在自己专业的基础上,尽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学习与向上发展的空间,顺应学生学习的天性,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实际生活的思考,从而进一步提升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

3预习与温故知新相结合,不断强化巩固。

在每次课堂末尾,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下次教授新内容时,对课文进行预习,从而在新内容开始后,让学生有一个缓冲的`时间,帮助学生更深化的理解一些自己在课本上存在的疑难问题,并及时的在课堂提出,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分享,补充学生在知识方面的不足和欠缺,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灵敏度。孔子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也告诉我们,知识的学习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巩固,那么一开始学的再好也是“黄粱美梦一场空”,除了平时的每课巩固外,在完成一个小单元时,应适时的进行小单元总结,通过对比,画树形图等方法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大体的脉络框架,加深他们对本单元学习的印象,还可以进行小单元随堂测,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比较突出的知识遗漏点进行进一步的讲解,争取让学生有条不紊的向前走,“不欠账”,同时通过一定的奖励与小惩罚,唤起学生的适度紧张感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化学学习的时间在初中阶段只有一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既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争取课堂时间效用的最大化,通过预习与温故知新双管齐下,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争取让学生学的轻松,学的有成效。

4小组合作,以优带劣,共同进步。

进入21世纪,团队合作思想变得越来越重要,拥有团队意识的人更具有同理心,也更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也许还能收获坚固的友谊,团队合作的默契与高度的协调配合能力,能够促使任务更好的完成。老师可以以相邻座位和适度的调节的方式,将学生分成大致的4-6人小组,并且以小组为考核单位,每位学生轮流当两次任务的小组长,老师布置的任务通常有常见元素在周期表上的分布与识记,每次课文小结后化学方程式的理解与默写,以及课堂练习的检查,并且进行随机抽查,检验小组长是否确实履行职责,设立奖励考核制度,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参与度,也能帮助老师更好的管理班级学生的学习进度,提升他们的学习水平。

因为化学做实验的关系,小组分工合作更加考验学生团队合作和分工意识,而小组长则在其中起到一个领导和协调的作用,小组内部之间经过不断地磨合与碰撞,更能形成自己本小组鲜明的特色,而通过定期的小组座谈会,也能帮助老师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存在的问题,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根据实际生活,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研究小课题,设立奖励小项,让小组学生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互相交流和实际调研,鼓励小组团队合作和拓展自己的学习思路,加深对化学学习的理解和思考和提升自己学习的能力。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和团队责任意识,更能发挥群体的带动效应,以优带劣,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范文(18篇)篇四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制度也在进行着改革和发展,在我国目前所提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政策下,如何打破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寻求适合当下国情以及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教学方式尤为重要。而情景教学便是其中发展的新型教学方式,而将情景教学的理论运用到现实的教学活动的中,便是本文所需要讨论的问题所在。

因为化学知识所涉及分子等不可观察的范围,有许多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导致了化学教学的局限性,而在目前我国所进行的化学教学模式十分的单一枯燥,这样的教学困境导致了教学课堂的气氛十分压抑,学生对于化学的的兴趣不大,对于化学的课堂参与度也不高。因此在课堂上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情景的设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化学学习的教学活动中来,更加深入地了解化学、理解知识。

与其他学科如语文,英语等相比较而言,化学学科的内容十分的抽象难以理解,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无法理解的地方时只能通过讲解以及想象来解决问题,这样会导致学生对化学产生抵触以及烦躁心理,从而阻碍了化学学习的进度以及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同时化学也是各个学科实验中比较危险的学科,这也导致了化学实验在范围、安全等问题上的局限性,限制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知识的机会,使得化学教学偏向单一的理论讲解,让化学教学的形式更加单一化,整个化学学习内容也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

2、情景教学感情不当。

化学的特点导致了其教学的枯燥性,而建立合适的情景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度,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所提高。但是建立一个良好的、合适的教学情景,不但需要考虑教学的内容安排,同时需要教师的情感投入,若二者缺一,便会使教学情境显得十分的枯燥及单调。而目前在我国,教师都普遍存在着情感运用不当的现象,有些老师在创建情景时只关注形式,而忽略了情感,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对于化学的不熟悉程度,导致情景教学没有作用。而另外部分教师了解到情感对于情景的重要性又过分渲染情感,导致情景脱离化学知识。因此在情景创建中情感运用十分需要注意。

3、情景创建质量不高。

部分教师对于自己的责任认识不够,只是在参加教学比赛或公开课时才会创建情景,又或者没有关注到初中学生对于化学的认知程度,以及当代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仅仅为了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才会创建情景。这样的做法不并没有注意到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也没有关注到初中学生化学学习的长久发展,这是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情景教学的运用。

1、联系知识,创建问题情景。

教师应当根据知识点,创建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的问题,尤其是有趣的问题,会使学生去思考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将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自发地寻求知识。这样的问题情景的创建,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增加课堂的效率。例如:学习关于水的性质时,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在介绍水的性质时,只是教师通过书本的文字,图画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十分枯燥,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教师可以在教学的.开始时,进行提问:“在电影《穿越火线》中,一位科学家被困在了完全密闭的密室里,而科学家在密室中通过遗留在密室中的收音机和一小滩水成功制造出了氧气,解救了自己,请问她是如何使水变成了氧气?”在此这个问题中,教师将电影激动人心的情节和化学知识联系在一起,面对如此新颖的问题,学生也会在心中存有谜团,同时愿意自己寻找答案,增加了对于化学的兴趣。

2、联系实验,创建实验情景。

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出学习的知识的真实性、正确性。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理论和动手能力相结合起来,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了解和认同,并在实验过程在再一次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深化;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化学实验的结果一般是肉眼可见的,可以将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化成为可以直观感受的图像,使得化学教学不再枯燥而变得丰富。同时化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亲身经过了化学实验,才能体会化学的魅力以及化学的实用性,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建实践情景。例如:在讲解酸碱性的过程中,在进行酸碱性的实验时,学生可以自己用ph试纸进行酸碱性的测定。此时教师可以让同学们直接将学生身体的体液,如唾液等用安全科学的方式进行酸碱性的测定,体会化学实验的美妙,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的关系;或是教师让学生自己选择试剂,然后猜测试剂的酸碱性,然后再进行手动实验,亲自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将所测试出的酸碱性的不同的试剂进行混合,观察后续的实验结果,这样在实验过程中,将许多知识进行相互的交叉,使学生得到了更加丰富的知识。

3、联系生活,创建生活情境。

化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学科,跟我们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知识的学习最终会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因此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增加化学和实际的联系。在初中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寻找出跟现实生活的关联点,创建生活情境使化学的教学内容不再枯燥单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而在授课过程中,创建生活情境可以使学生明白化学的实用性,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性,这样也消除学生对于化学的抵触情绪,提升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得进行化学的学习。例如:在讲解二氧化碳时,教师可以告诉同学们,二氧化碳就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的空气中,同时我们的每次能呼吸就是将体内的二氧化碳置换成氧气;然后让学生们憋气,直接在学生呼出的气体中直接收集二氧化碳进行试验,这样直接将化学的教学直接与现实生活先联系起来。

三、总结。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需要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化学的教学,而创建合适的教学情景,可以将化学的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实用性,改变了化学在学生心目中枯燥单调的形象。同时在课堂上的各种情景,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寓教于乐的目标。

作者:杨淑芳单位: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范文(18篇)篇五

21世纪是创新型人才社会,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将来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时更具有竞争优势,提升学生自身综合实力。在传统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只是机械地传授给学生知识,涉及知识面窄。化学学科涉及知识面广,学生本就处在青少年成长阶段,对一切未知事物都充满浓郁的好奇心。然而,部分教师习惯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在教学内容上缺乏创新性,反而抑制了学生对未知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思考原因、提出对策和验证结果。所以,教师应积极落实初中化学探究教学,引导学生不断钻研化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化学知识认识水平。

探究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索化学学科知识,能立足于所学化学知识思考特定化学现象或反应产生的原因。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知识,尚不能适应化学课堂教学内容,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生,遇到不懂的知识点也不敢向教师指点问题。教师应加强课堂提问,将课堂话语权转交给学生,鼓励学生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与想法,增强学生对化学问题的推敲性。比如,教师在上《水的.组成》一课时,教师先介绍氢气的化学性质。教师播放一段燃烧氢气的教学短视频,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氢气燃烧时的现象。教师再提问学生氢气燃烧时的特征,有利于学生根据气体燃烧现象判断气体组成中是否含有氢气。然后教师播放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动画短片,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正负两个电极上的现象,并提问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学生经过观察可知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且负极气体体积为正极气体的2倍。教师再在动画短片上点击燃烧按钮,模拟火柴在正、负两极的状态,提问学生通过火柴在两极上的火焰特点有什么实验发现,引导学生发现“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的实验结果,以此来验证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教师根据教学进度,逐渐提高问题深度,促使学生一步步触摸到问题的本质,加强学生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教师应善于利用提问,引导学生自觉思考问题,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

二、组织学生在实验室操作化学实验。

教师不仅要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论学习,巩固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还要培养学生具备优秀的化学操作能力,利用化学实践增强学生对化学原理和实验知识的理解程度。由于教学任务紧张,大部分教师只要求学生记住化学实验的步骤和注意点。学生没有经过实际操作过程难免对实验会有生疏感,也丧失体验实验乐趣的机会。教师应尽可能利用已有实验条件,多组织学生到实验室,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比如,教师在上《走进化学实验室》一课时,教师事先让学生预习教材内容,了解各个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避免学生打坏、损伤仪器。教师组织学生按照秩序进入实验室,要求学生自觉遵守实验室规则,听从教师指挥。教师分别拿起实验桌上的试管、酒精灯、烧杯、铁架台、集气瓶、量筒、试剂瓶、水槽、试管夹、玻璃棒、石棉网,介绍实验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在介绍仪器的同时允许学生拿起自己实验桌上的仪器就近观察,鼓励学生遇到不解的地方直接向教师请教。然后教师再随机拿起其中一个仪器,提问学生该仪器的名称和用途,检验学生对仪器名称和用途的掌握能力。教师应积极向学生提供化学实践机会,让学生能近距离观察实验操作,有利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实验细节,规范自身操作技能。

三、挖掘与生活有关的化学教学素材。

由于学生在初中学习前并未接触过化学知识,在学习生僻的化学概念和原理知识时难免无所适从,无法理解化学知识本质。学生往往更能接受熟悉的事物,也更能提起学习欲望。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挖掘与生活有关的化学教学素材,培养学生的化学联想能力。比如,教师在上《碳与碳的氧化物》一课时,教师先写下碳的化学符号“c”,向学生介绍碳元素。教师再举例说明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如金刚石和石墨。教师通过指出金刚石和石墨的主要用途分别为钻石和铅笔芯,加强学生对金刚石硬度高和石墨硬度低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根据两者在生活中的应用加强学生对两者在外观、光泽、硬度、导电性、导热性上不同点的掌握。然后教师介绍几种无定型碳,如木炭、活性炭、焦炭和炭黑。教师接着放映几组图片,第一组图片内容为火药、冰箱去味剂,第二组图片内容为食品脱色剂、净水剂,第三组图片为金属、水煤气,第四组图片内容为油墨、染料、橡胶轮胎,有利于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区分四种无定型碳的应用范围。教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帮助学生将化学概念与生活事物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学生运用化学角度看待生活。教师应立足于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养成化学思维看待问题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總之,初中化学探究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引导学生探索更高层次的知识层面。教师应避免将过多的教学主导权只集中在自己一个人身上,应尊重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形成平等、良好的互动,引导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教师讲解上。因此,教师应从教材已有内容出发,整合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改进和完善,增强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范文(18篇)篇六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实施问题情境创设能够有效地引发初中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进而产生对知识进行认知的需求,使初中生能够产生学习生物的心理倾向,激发初中生学习的动机。问题情境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是一种最简单、最常用的方式方法,问题情境教学主要将问题作为载体,使学生能够在师问过程中以及生问过程中产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动力。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的情境必须要围绕整个教学目标开展,以便能够促进学生实施定向性学习,要求初中生物教师实施教学必须提出一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并且要具有一定的思维性跨度,在创设问题情境以后必须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创设一个生活情境,促进初中生实施目标指引性学习,只有身为生物学习人员的初中生才能够正确并且清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形成,并且在初中生得到自身所期望的学习成果的时候,初中生的学习才能够是成功的学习。创设生活情境能够使初中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能对学生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甚至会引起初中生将某一个领域中的研究和分析看成是自己生活以及学习中的任务,进而使初中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能够有一个明确目标。实施初中生物教学必须要有一个生活化场景,只有拥有生活化情境才能够将学生生活与生物教育教学的距离拉近,使初中生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生物学。创设一个冲突的情境,营造一个知识建构的契机,在过去的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初中生形成一种自己对于各种现象的看法以及理解。

在生物学习过程中,课堂学习一直都是相对集中但是并不封闭的,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初中生物教师必须要通过其态度以及语言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来,支持初中学生能够发挥自己不同的意见或者建议,教师不能搞一言堂,要根据生物教材的内容和目标,采取一种讨论法、谈话法以及探究实验法等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对其实施主动的发问。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为了解答疑惑而不耻下问。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具有目的性的设疑,要引导学生能够从无意识设疑转向有意识设疑。很多初中生物科学史十分生动、有趣,将其进行充分利用,进而实施情境创设,引入新知识和新课题,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出来,引起学生对其进行注意,会使创造以及设疑能够有机结合起来。

初中生物课堂通过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学习进而达到学生自学的目的,经过学生自身的思考和体验,在初中学生个人进行探索这一个重要基础上,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见解发表出来。要鼓励学生开展讨论,互相纠正和补充,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总结和归纳指出本节生物课的内容。初中生物教师必须充分利用鼓励以及肯定的形式满足学生想要成功的欲望,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生物教师还必须注重生物课堂的调控,培养学生对新知识和新内容进行小结和归纳的能力。学生自己预习而获得的知识是片面和零碎的,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通常都是将知识点进行归纳,并不能正确理解知识点的内涵,所以,初中生物教师要在学生知识归纳的过程中起到指导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和课堂中具有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可以发挥的余地。综上所述,初中生物教师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来实现多维教育的价值。本文中,笔者主要从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要实施问题情境教学、要营造和谐的生物课堂氛围以及要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这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范文(18篇)篇七

教师把课讲清楚了,学生不一定就明白了。因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共同活动的双边过程,学生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不同,加强疏导和引导来提高教学效果。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至终严格要求,从一字一词一句抓起,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习科学知识,一定要认真;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课中注意听讲,从理解入手,课后复习并独立完成作业。

2、开拓学生思维。

教师的任务就是开拓学生的思路,把“讲懂”变成学生“想懂”,进而提高同学们的自学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注重技能培养,使学生学会取巧,变巧为快,培养学生敏捷思维。在讲授知识时,联想前后知识,比较相似概念,使知识成为一个完整的网络结构,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广阔性。

在化学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能力,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通过典型示例介绍他人学习经验或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创造出一些学习的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范文(18篇)篇八

摘要: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诸多教育工作者都在为教学模式的高效性做研究。就目前我国实际的高中教学课堂中,学生受益较深,实践价值较高的翻转课堂模式是非常有必要进行深刻的研究的。随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深入探究,发现翻转课堂对于高中物理教学课程来说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样的课堂效果对于高中学生的物理学习来说是有重大意义的。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的实践在我国是比较晚的,最开始的普及源于导学案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进入高中课堂后,效果越来越显著,才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从理论层面的分析到实践操作的探讨,都有了很大的进展,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对于翻转课堂的教学研究更是有突出的进展,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来说,单纯的课堂教学和理论知识并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需求和理解,所以从翻转课堂出发,结合高效课堂的模式,可以给高中物理教学课堂提供很大的帮助。

二、翻转课堂的特性。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大多是进行传授,不与学生进行互动探讨等环节,在逐渐演变的过程中,教师的职责慢慢的转变成了辅助学生完成学业的角色,这样的角色转化有其必然的因素,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却没办法很好的享受学习的过程。对于高中学生来说,物理知识更加的难以消化和理解,纯理论性的知识对于具有很高实践意义的课程来说,是不能完整的传递所有知识面的,所以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应该不断研究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翻转课堂的实践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环节,在传统教学固有的模式下,开拓了新的方式方法去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课后作业中教师帮学生巩固知识,这是传统的方式,而翻转课堂在此基础上,加快了学习进度。课前学习知识,在随堂教学的过程中解决学生遇到的疑难点,这也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表现,从深层次的教学体系中看,就是更高效化的教学结晶。根据高中物理教学不同课程不同内容,翻转课堂可以有效的针对每个学生在每个环节的遗漏做出相应的教学辅助。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侧重于帮助学生完善知识面的内容,而不是给学生灌输纯理论知识。这样的翻转课堂是非常有效的。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翻转课堂以知识点的切入为主,包含不同背景和概念的应用型教程都融入到课堂中,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物理学中来。在高中物理课程的力学、光学、电学和热学等内容的传统教程上,教师始终很难将所有内容都在课堂中完成,这样的课程进度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合逻辑的。传统课程中教师需要处理的内容非常多,涵盖的知识面和教学侧重点很难实现统一,这样就不得不把一节课的内容划分为两节课去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必要的课时,对教师来说还没有完全做到位,这样的教学是有缺陷的。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翻转课堂可以很好的将教学重点突出,按标准的课时进行教学,在课堂中不断强调重点,突破课程中的难点,是非常有效率的教学方式。学生在上课前的自学和预习也很好的`提升了学生在课堂中的收获。物理学历史的内容对于高中物理课程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物理学史对于学生理解物理现象,熟悉物理知识是非常关键的,物理学史在翻转课堂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让传统物理学教学的单一现象得到改善,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对于物理学的兴趣。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的判断主要来源于学生是否背会记熟了公式,而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更好的判断学生是否完整的理解了教学重点和学科内容,是否将此环节完全掌握等。这样的翻转课堂教学对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来说,才是最具价值的课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不断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在听的层面上开始想,在想的过程中实现做,在做的过程中完成练,在练的过程中完全掌握。这样的课程帮助学生能够尽快的熟悉物理学概念,习惯物理课堂教学,不再把物理知识当成单一的概念性知识,而是把物理学知识更好的利用到现实生活中,有自己的思考和应用,不仅可以很好的完成学业,还可以从根本上提升物理学的价值。学生在课后的作业中不仅可以回顾翻转课堂中的教学内容,还可以更好的重现翻转课堂的教学情景,这样为学生留下了更多的巩固知识的余地。

四、总结。

通过近期的研究和实践发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改变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学生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很好的代入自己,还非常愿意参与思考和讨论,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来说,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非常有价值的,在之后的高中物理教学常规课程中,更多的实践和检验可以让翻转课堂有更多的提升空间,为高中物理教学提供更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董辉.翻转课堂研究及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05)。

[2]黄燕青.翻转课堂中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2013(06)。

[3]朱宏洁,朱赟.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08)。

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范文(18篇)篇九

摘要:法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我国已经是声名鹊起,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开展也促进了刑法学教学方法的改进,刑法学是教育部确定的法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每一位法学本科学生都必须认真学习研究的基本课程,其在教学方法上也需要与时俱进,进行相应的方法改革。

探索教学方法,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育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法学教育中教学方式的探索也是有必要的。

刑法学是法学科目中的核心课程,是高校法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整个法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当电脑和网络技术被引进高等教育中时,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和探索刑法学教学方法既顺应了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提高刑法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我国传统上的法学教学方法主要是“以理解法律含义、传授法律知识为宗旨的教育模式”。

不可否认在很大程度上我国的法学教育基本上以此种方式为主,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法律学科而言,此种方式是可取的,如宪法学、法理学等,而作为刑法,虽然其也具有相当的理论性,但是其更多的是实践应用,因此讲授过程中要注意采用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刑法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的“演讲式教学”,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学生缄默无语、寂静无声。

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状态,教师在教学中较少考虑学生的需求,学生也很难表现出自己的能动性,发现自己的潜在力,只是在记录。

刑法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法律学科,尽管也需要进行一些理论把握,但是理论研究主要是在研究生阶段进行的工作,大多数的法律院校在本科教育的过程中还是主要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所以在刑法的本科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刑法的具体应用。

在司法实践中,任何一个刑事案件都是复杂的,它不可能像我们刑事法律规定的那样单一化,如果只是注重知识的基本掌握,而忽视灵活的掌握知识,则会导致学生在实践工作中无所适从的后果。

现行的法学教育中,教师是教育的中心,学生是被授教的对象,教育的结果大多情况是以统一到教师的认识上为圆满。

学生较少坚持自己的观点,他们害怕因自己的观点和教师的标准答案不同而不能通过考试。

久而久之,学生便习惯于服从教师给予的“标准”,而不去考虑现实生活的丰富性和变化性,他们习惯于被动地思考而不是主动地思考,习惯于寻找“标准答案”,而不会想到所谓的“标准”只是教师在自己的法学理论基础上给出的基本论断,这样不利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当然随着法学教学方法的逐渐改观,在刑法的教学方法上也有了极大的变化,出现了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还有模拟法庭教学法等。

然而,由于习惯使然,有部分院校尽管在外在形式的授课方式上发生了变化,但是在实质上依旧没有改变过去的传统教学理念,即: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法律原理和概念,知道法律条款的含义。

如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是以自己对法律的学理认识去影响学生,一般是依照自己对法律的理解去选择合适的案例,指导学生进行讨论,然后以达到统一认识为目标。

而事实上,在我国现代畅行法治的社会中,法律条文的数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在不断增长,其修改和变化的速度也同样令人目不暇接。

在刑事法律方面也是如此,如果要把所有这些基于现行法律条文之上的知识都教授给学生,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和不必要的。

法学教育的真谛应当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和使用法律,而不是单纯地灌输某种既定的、凝固的知识。

所以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实质意义上的改进而不是形式意义上的变化。

刑法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渐进过程。

全国各大文科院校多数都在开设法律专业,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都各自有不同的要求,具体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根据各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改进程呈现了不同的状况。

作为基本专业课的刑法学在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中必定是位于前列,具体在教改中应该如何进行改进,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方面考虑。

本科《刑法学》的课程教学任务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为根据,通过对刑法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研究和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我国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各种原理、原则和制度,培养学生运用刑法规定分析和解决实际刑事案件中的问题的能力。

基于此,在刑法学授课过程中应该理论与实践并重。

法律都是立法者对过去经验的总结或对将来状况的合理预期,虽然目前的刑事法律规范比较完善,但是既成法律与一直处于绝对变动状态的社会生活相较而言,具有相对滞后性。

因此,面对社会生活中不断涌现出来的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新情况、新问题,更需要提高对刑法规定和精神的理解,以应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必需。

因此,刑法学教学中应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除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外,应提倡学生参与和师生互动型的授课模式,充分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

首先,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的作用,教师通过对刑法基本理论的讲述、解释、提问等方法唤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有关的法律规范、事实材料、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思索的教学方式。

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牢靠、更加深入,并通过这种思考和分析,学到了法律思维的方法,获取了各种技能,并使其综合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改变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消极灌输模式。

其次,案例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将刑法学专业知识和法律的实际运用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来掌握并运用法律知识的教学方式。

对于刚刚接触到法学知识不久的青年学生,在讲解刑法基本理论时要注重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通过案例分析,包括分析和辩论,使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再次,模拟式教学。

模拟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难易适当案例进行模拟法庭活动,在具体案件中由学生充当法官、检察官、原告、被告及证人等角色,模拟司法机关办理案件的教学方式。

学生通过参与真实的刑事审判的模拟演示,切身了解刑事司法的全过程,对其中的刑法问题有直观的体会。

(二)结合实际状况选择教学方法。

教材内容是教学方法的直接对象,选择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

刑法学作为一门法学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是由总论和分论两个部分构成,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上也和其他法学科目存在不同,其总论涉及原理,分论涉及具体应用,所以在教授方法上也应根据其课程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区别。

刑法总论是全部刑法理论的基础和核心,也是比较原则和概括化的内容,是学习刑法分论的基本起点,因此在总论教学中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但是也要穿插相应的案件实例,以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做到深入浅出,使学生把握理论的实质;刑法分论主要是应用刑法总论的理论来分析说明刑法分则规定中的具体罪刑规范的结果,刑法分论是对总论规定内容的具体化,其更为注意的是对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定,适用性更强,因此在分论教学中应以互动式案例教学为主,讲授为辅,这样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能够锻炼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刑法分论中,因为涉及的具体罪名在客观行为上的表现具有特定的代表性,如:金融诈骗罪,其在具体行为上涉及金融领域的部分问题,其中对于集资、贷款、保险、金融凭证等问题也需要有所掌握,即在刑法分论学习过程中除了案例教学穿插外,还需要对罪名所涉及的经济法规、交通法规等相对应的条例进行相应的讲授,以利于学生对相关罪名的把握。

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授课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其自身的素质。

因此,任何学科和课程的教学方法都必须适合学生的需要。

地区不同的学生在主体上存在个体差异,来自不同地区,就必然会存在学习方式、思维模式、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这样一来势必会存在接受能力的差异,所以应该因材施教,即对同一门课程,因为学生素质不同,在教学方法上应有所差异。

对于基础较好、接受能力较强的班级在刑法总论方面加强理论性的挖掘,可以从更深远的角度来分析这种法律理论的来源,并适当补充西方各国法学理论,在分论中则直接采取案例式教学方法;对于基础较差的可以重点以启发式教学、讲解为主,谈论和分析为辅,注重基本知识点的把握,适当加以案例穿插,这样慢慢提高其自身的法学素养,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根据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状况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是实现教学的基本途径。

不同的教学环境所能提供的教学设施和资源也有所不同,则在教学方法上也要受到一定影响。

条件相对较差的只有普通教室,无法采用多媒体,图书资源也较匮乏,这样需要教师补充的太多,为节约课时教学方法则会受到影响,学生获取的知识和信息量方面必然会有限。

反之,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比较富足的学校,学生的接触范围较为广泛,新知识容易获取,眼界也比较开阔,能够掌握的知识点也会有所增加,能及时了解到法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也会及时接触到热点法律问题,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把握刑法的精神及刑事政策的走向,领会刑事法律的精髓。

有多媒体条件的.可以按教学需要进行组织,制作符合教学需要的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中提供的声音、图像等,创造一个关于社会问题的场景,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不仅用自己的理性在分析,也运用自己的感性在感受和体验,这样有利于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匮乏的学生提高对刑事法律问题的分析能力。

便捷的资源获取为进行模拟教学留下了充裕的时间,也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有利空间。

“徒法不足以自行”。

如果只有法律规则,而没有适用规则的高素质人才,规则之治就仍然是座空中楼阁。

因此,从教学方法上来说,刑法学的教学方法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完善的过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发展的趋势。

对于日益变化的社会实际而言,教学方法的改进,不仅会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深度和广度,也会让教师有新的体验,同时也可以为社会培养出更为专业化的法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翔雁.刑法学教学方法探析.教育与职业,2004年第23期.

[3]夏凤英.“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特点和意义.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2月.

[4]邓中文.浅谈刑法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教育与职业,2006年3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范文(18篇)篇十

依据大纲精神,生物教学应关注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因此,我利用课余时间,一方面走访当地的养殖、种植户,虚心向他们学习实用技术,初步掌握了冬季蔬菜塑料大棚的管理,肉鸡、蛋鸡、猪等的饲养技术,而且还学会了实用菌栽培、果树嫁接、果树修剪等多项管理技术。另一方面去医院、防疫站收集有关传染病、保健等方面资料,并把媒体对sars、禽流感、甲流、艾滋病、流感等的报道整理成册。第三将小学语文、科学等课程中涉及的生物知识进行摘录……将所收集的知识整理,并结合教材内容分编,这样,积累了丰富的生活实际经验与案例,在教学工作中即可适时有效地提取应用。

2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课堂是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从三个方面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2.1引入新课时在讲新课之前,先把每章节中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提取,并设计成问题形式上课时提出来。例,在讲“矿质代谢”时,为什么种植小麦、玉米时,需要多施一些磷肥,种大白菜、菠菜时,需多施一些氮肥,种植甘薯、马铃薯时需多施一些钾肥?在讲“遗传与变异”时,提出一个小孩在五个月大时被人贩子拐卖,当警方解救时,孩子已经五岁,面对这可爱的小孩,面对这么多丢失孩子的夫妻,警方该如何为孩子找到真正的父母?(答:亲子鉴定)。亲子鉴定手段这么神,那原理是什么?在讲“生殖”时,拿一张图片,向学生介绍一株结着几个品种的果实的“奇特”的果树。等等。这就是说,在讲每个章节内容时,都会提出一个或几个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问题,使学生带着这种疑问和渴望明白其中道理的愿望去听课,通过教师的启发与讲解,让学生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样从一开始上课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探索知识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且,把生活实际中常见的生物现象以问题形式展示给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拔以使学生获得答案后,在大脑中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更容易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原理、概念。

2.2课堂巩固时在学完每章节后,结合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准备几个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具体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原理知识来解答。例,在研究“水分代谢”后,可提这样一系列问题:“一次性施肥过多为什么会出现烧苗现象?”“当你感觉口渴时,吃了一些冰激淋,结果越吃越渴。为什么?”“用盐腌制的肉为什么不易腐烂?”“输液时,为什么要用0。9%的生理盐水?用蒸馏水替代行不行?”等等,这些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和常见的生物学现象,会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引起他们激烈的辩论及认真地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式一方面巩固了知识,另一方面又能学以致用,学生有成就感,探索的兴趣会更浓。

2.3课后留作业时在讲完每章节后,除要求学生完成课本上的作业外,还可结合所学的知识,提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问题,让学生课后进行实验、调查研究,并要求以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的形式书写作业,这样不仅让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更主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科研精神。

3开设选修课、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培养学生技能。

近几年,我开设了《小学教学中的生物知识》、《青少年生理健康教育》、《种植、养殖技术》、《传染病的预防》等多门选修课,在选修课中,系统地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生理、病理现象,并介绍了很多意外事故出现时的应急措施。

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我们成立过“标本制作”、“果树嫁接技术”、“意外情况处理方法”等课外活动小组,为我校学术实验室制作标本约二百多份,有些还做为资料捐助给小学;参加吕梁市林业局组织的核桃树嫁接比赛中荣获集体二等奖,个人三等奖等好成绩。总之通过活动让学生真正动手掌握技术,培养他们的科技能力。

4建立实习基地,训练学生技能。

我认为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改变吕梁贫困状况的技术师,要真正把他们所学的知识用于生活实际,单靠学校教育这条途径还是不够的。我建议我们应当和当地的农副业大户联系,建立一些合作型示范学习基地,我们为他们提供适量的劳动力,农户为我们提供实习材料及实习用品。这样理论联系实际,学生不仅可以在实习基地中学到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更有助于将他们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为现代种植、养植业等出谋划策,提高经济效益。

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范文(18篇)篇十一

人类的兴趣与好奇心紧密联系,而科学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最直接和持久的内动力。学生只有感到有趣才会去探究,去找原因,由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改变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培养兴趣必须从多方面着手。

1.语言艺术。

教师丰富的知识内涵和机智,俏皮的语言艺术,往往能带给学生愉快的心情,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牛踩轻,马踩重,毛驴一踩一个洞”,形象阐明了压强和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2.现象有趣化。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科学。其中涉及大量演示实验,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索,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的活动,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演示“煮不死的鱼”的实验,学生看到试管里的水沸腾起来,管口冒出股股热气,而试管底部的鱼却自由自在的游动,看到这奇特的现象,难道不想解开其中的奥秘吗?这样就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外活动丰富化。

物理知识的学习,要与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充分体验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乐趣,除了课堂教学时要多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事例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观察、实验和制作。例如,利用针管、吸管、墨水瓶制成一个简易喷雾器材,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亲身感受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从而激发了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和更浓厚的物理学习兴趣。

4.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化。

不同方式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新鲜感,还能以点带面掌握知识,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在“一题多解”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自己设问,分析解答后,使学生在比较中选择较为简捷的方法,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学生根据题目的变化,将知识引向纵深,获得探求学习方法和掌握知识的甜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爱学、乐学、会学。

在为学生创造兴趣的情境下,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能力,是物理教学中的关键所在。我们需要不断对学生引导,对所研究的物理现象进行多方位、多角度观察、猜想和思考,并通过讨论、实验、分析、评估等一系列实践思维活动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能力的目的。

(1)培养自学能力。

课前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并且预习要有目的性。刚开始时教师可以列好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边学边思考,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学生就能边预习,边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2)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当主角,遇到问题让学生想办法解决,教师只是稍作点拨,启发学生思维。

总之,充满兴趣的学习活动和融洽的师生氛围,使学生满怀激情地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克服困难,获得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显示出他们多方面的正在发展的能力。充满学习兴趣的学习活动,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寓教于乐,学有所成”,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范文(18篇)篇十二

观察是通过视觉神经来对外部信息的一个接收与选择的活动,在这个环节中,观察者是否抓取到正确的信息将直接决定信息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通过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时,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准确性,而这可以通过目的启示来实现。目的启示的核心概念就是观察者在观察中要有强烈的目的性,要带着非常明确的目的去观察化学实验,从而确保观察时能够正确聚焦与定位。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为例,其中有一个实验是几种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和氧气中燃烧的比较,用于实验的物质是红磷、木炭、硫、铁丝,实际上在实验中所代表的是烟、雾、光、火焰这四种不同形态物质的实质与区别。除此以外,这个实验还说明了可燃物分别在氧气中燃烧与在空气中燃烧的不同区别,这些都是学生在观察时所要带着的目的。不难发现,如果学生带着非常强烈的目的性去观察实验,就不容易被实验中其它无关紧要的现象或因素分散了注意力,能更好地聚焦于实验原理和实验结果本身,从而极大地提高观察实验的准确性。

二、全面性———多维思考。

由于实验一般是由两种及以上的物质共同作用的一项活动。所以,从不同的物质角度出发,所观察得到的现象与结论也会不一样,这就要求学生在观察实验时应当尽可能地全面和细致,而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多维思考。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制取氧气”为例,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这一套装置中,虽然涉及到的实验器材不多,操作的环节也并不繁琐,但实验中却多有细节,一旦其中有一个细节处理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到实验结论。比如,如果药品在试管的底部堆积,那么不但加热无法均匀,而且受热的面积也因此而增大了;如果铁夹在试管的中间部位夹着,那么加热就不能均匀地进行;如果试管口的位置在设置上向上倾斜,那么水就非常容易倒流,从而导致发生试管炸裂的危险;如果导管在试管内过于长,那么对于气体的导出就非常不利,等等。对于学生来讲,假如发现实验结论与教材说的不一致,那么就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并仔细观察实验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更好地发现实验问题。由此可见,通过多维思考来培养学生实验观察的全面性,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实验的价值,另一方面也是确保实验合理性的必要能力。

三、有效性———笔墨记录。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最经常表现出来的行为是眼睛直盯着实验,这固然是注意力集中的一种表现,但由于记忆力存在的时间非常短,这意味着学生可能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看得非常清楚,但实验操作完毕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能就会遗忘。因此,对于实验的观察能力还应当培养起对记忆认知的有效性,而这离不开笔墨记录,即学生应当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及时地通过笔墨来记录好实验现象。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碳和碳的氧化物”为例,在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所涉及到的环节比较多,比如最开始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瓶中,石灰石并没有明显变化,在加入氧化铜进行加热后,玻璃管中的氧化铜就由黑色变为红色,由此导入另一个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瓶时,澄清石灰水就变浑浊了,这一个实验中每一个环节都会有不同的实验现象出现,其出现的都是与物质反应有关,对于这种涉及环节多、实验现象多的实验,学生在观察时就应当及时做好笔录,以便保证实验现象的有效性被持久地通过文字资料的方式记录下来。

四、科学性———求真务实。

观察能力中的科学性,它要求学生应当具备求真务实的精神。由于实验本身就代表着实践、检验,这就决定了这个过程会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与未知性,特别是对于验证结论的实验来讲,在还没有真正操作实验之前,谁也无法准确预知实验的最终现象与结论。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观察实验时应当具备科学性,即以一种审视、求问、求真的态度去观察实验。特别是对于实验中出现的与预期结论不一致的现象,学生更是要科学地去看待与分析,不能盲从预期的结论,也不能一味地偏信表面上的实验现象(因为操作不当或者实验资源选用不当也会影响实验现象,故不能一棒打死),而是要科学地去分析,其标准是否符合物质本身的属性、是否符合自然界的规律、是否符合人类社会的规则,等等。由此可见,实验观察能力中的科学性是要求学生应当具有较好的判断能力与分析能力,从而才能更好地鉴别实验结论的真伪性。观察是以视觉为主,以其他感觉为辅,带有目的性、计划性、方向性、持久性等多个特征的一种知觉形式,它是人类认识世界、汲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从学科角度来讲,化学本身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的学科,而这些抽象性的达成与实现就有利于实验的演练与践行。因此,观察能力就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特别是掌握实验的基础能力。为此,教师需要从准确性、全面性、有效性、科学性这四个方面去全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实验中发现规律、掌握规律。

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范文(18篇)篇十三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化学提出新的教学目的与要求,但实际落实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在于部分学生对化学课程学习兴趣不是很浓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造成预期教学目的无法达成。因此实际教学中应该从根本原因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化学成绩的提高。本文中笔者通过创新教学方式的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虽然我国很多年前已经提出素质教育的口号,近些年来教育改革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强,但部分初中化学课堂上依然没有实行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不能提高学生化学综合能力;化学课堂上依然存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很多时候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单纯的进行知识的灌输,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长时间下来会对化学课程产生厌倦情绪。这种教学模式也会造成课堂氛围压抑,对教学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初中生对化学课程逐渐失去学习兴趣,长时间下来直接造成课堂教学效率降低。

2.激发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措施。

部分学生对化学课程失去兴趣,原因在于抽象的理论与繁琐的实验消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需要针对性的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

2.1联系生活,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初中化学教学区别于其他课程,它是一门来自于生活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在讲解的时候可以借助一些民间谚语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教学过程变得丰富多彩;教学中可以通过模型表达事物最主要特征及功能,通过简化原型各种复杂结构及功能,如此下来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还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化学现象形式多变,比如水在不同时刻其形态特征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区别。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实验现象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培养化学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

2.2创新教学,引入情景化教学法。

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成绩的最好方法,所以教师应该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将学生引入到我要学的良好循环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才能够获得发展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进而获得能力上的提升。在初中化学课堂上引入情景化教学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该方法主要营造与教学内容相似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氧气性质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实验营造相应氛围。实现准备好两个封闭的烧杯,都放入一根蜡烛,同时点燃后封闭烧杯口,观察蜡烛燃烧情况。其中一个烧杯通入氧气,另一个烧杯不做处理,再次观察火焰颜色。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明白氧气本身不燃烧,但却有助燃性能。情景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能避免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甚至可以在课堂中引入音乐,让学生在优美音乐声中学到知识;情景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想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学生不但可以听教师讲解,还可以利用情景充分发挥想象力,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2.3做好互动,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在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时,教师的问题应该具备针对性,不能进行随意提问。也就是教师设置问题的基础应该是实际教学内容,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这些问题是否合理、实用以及创新。实际授课中教师应该提前对下堂课讲解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将其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归纳;在课堂上,教师根据这些重难点问题进行提问,通常情况下一堂课需要7个左右的问题,如此才能保证对学生正确引导。教师在设置可养问题的时候,需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简单问题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下去,而问题难度过大又会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产生影响,教学目标不宜达到。因此实际中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知识水平设置问题,难度维持在比学生实际能力高一点的层次中,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课堂讨论时间、主题和空间,活跃课堂的氛围,要求学生进行自主提问,首先采取的措施是进行强制性学生提问,以此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使学生进行资料的查询,自我的思考以及自我的学习。

2.4多媒体教学,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化学概念大多抽象难懂,实际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准确理解这些概念,因此教师遇到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如何将抽象问题具体化,进而实现抽象概念生动具体化。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这是因为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画面、声音等可视形式将概念具体化,让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概念涉及内容,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概念本质。比如课程中讲述概念时,就可以通过动画展现,整个教学过程中放映两遍,第一遍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大概框架,第二遍播放过程中需要教师同时进行讲解,让学生彻底理解这一过程,最终达成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3.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目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对于初中生这个思维活跃的群体,教师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有效激发其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实际中教师充分利用实验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2]常伍祥.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浅探[j].中学教学参考,(26):101。

[3]李风平.对初中化学学习兴趣激发的探讨[j].才智,(31):45。

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范文(18篇)篇十四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学校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初中体育课程是学生锻炼身体、提升身体素养,进而提升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可见,改善学生体育课参与度低、锻炼意识不够等现状,以赶上新时代的社会需求迫在眉睫。

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参与度意义重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可以改变以往常规死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运动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学生全身心投入体育课堂,在45分钟的课堂时间内高效完成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既实现了短时间内锻炼身体的奇效,也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既有利于强身健体,也有利于大脑的血液循环,同时也能得到高强度学习后的放松,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改善睡眠质量,并且帮助学生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以及终生锻炼的品质,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初中生参与体育锻炼热情度低的原因探究。

1.初中生自我强身健体意识低。

通过调查,初中生尤其是女生对体育课的意义和作用意识淡薄,认为体育课只是没事的时候放松放松,吃点零食,聊聊天的休息时间,因此,难免课堂参度不够,其次,初中生由于自身运动水平较低,在参与体育课程的初期会非常吃力,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导致放弃。同时,我们通过全方面的调查也得知许多学校的体育老师对这一课程不够重视,不仅上课的过程死板单一,同时,在课程的'时间安排上也不够合理,安排的活动不够有趣且时间较短,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留给学生自由活动和休息了。尤其是在期末复习的紧张阶段,学生为了复习和完成作业而请假或其他科目教师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期末复习而占用体育课的事件经常发生。

2.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

新课改中明确规定,教师必须完成课堂角色的转换,由学生主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师主要起督促和引导的作用。而大部分体育教师并没有严格执行这一新课堂模式,继续延用之前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栓在死板的理论课堂知识中,最多只是让学生做几个简单的动作,草草完成任务,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3.体育成绩的期末测评方向过于单一。

体育课成果唯一的检验方式就是期末的体育测评成绩。但现阶段,大部分学校的测评制度十分单一、死板,大部分学生为了完成测评任务,都是期末的时候才抽出一些时间加紧练习规定的考试内容,单方面为了考试而锻炼,临时抱佛脚,这达不到教育制度规定的素质要求,同时,学生体育参与度低则导致了锻炼效率低,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和信心。

1.采用有趣且多元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

在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上,教师应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出符合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再往这个大框架中添加教学内容和教学细节,保证每个细节设定都生动有趣,且丰富多彩。避免单一化教学和书面化教学。例如:在讲解田径运动时,教师可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可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刘翔100米跨栏的详细视频,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认知和探索热情。然后再利用原视频重复播放,讲解跨栏过程中的运动原理与注意事项,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点并强化记忆。最后,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对跨栏动作进行演示和讲解,请同学自己体验,教师针对每个学生动作上的不足和错误进行纠正与讲解。

2.改变传统课堂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教师在设置课堂内容时应该注意增加学生的体验和运动时间,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享受其中的乐趣并提高主动性。例如:在对篮球知识进行讲解时,教师应该利用少量时间简单讲解篮球的理论知识,随后身体示范,然后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运球和传球的练习,让学生真正熟悉和掌握篮球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运动信心。

3.丰富测评方向,严格把控学生综合运动水平。

学校及相关部门应对体育测评制度进行深化改革,改变单一的分数制度,加入一些平时表现分、运动基本素质测评分、运动基本素养测试等,引导学生从平时锻炼做起,打好身体素质革命战,提高自身身体素质,提高体育课堂参与度。

结语。

初中体育课堂是学生转换思维、强身健体的重要课堂,能够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及学习效率。学生应该在新课改的环境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转变观念,体育课堂并不是无用功,它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起着改善与平衡的作用,学生应积极、自愿地参与其中。

【参考文献】。

[1]许文鑫.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05)。

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范文(18篇)篇十五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农村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意识和能力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对农村化学教师专业素养方面的话题进行研究讨论,并重点提出教师的个人素质及教学意识和能力对化学课的授课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教学;化学课;教师素养;新课改。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而国际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它不仅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为了提高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素,有关部门制定了有关“全民科学素质计划”的远景目标,该计划中指出“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并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现在社会各界都很关注关于新课标改革是否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的问题。因为该计划不仅能提升教师本身的素养,还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获得一箭双雕的效果,所以实施新课程改革、进行素质教育迫在眉睫。在此基础上,社会各界也越来越重视农村的教育问题,本文将重点探讨农村的化学教学。

一、教师专业素养的含义。

专业素养是对个人行为举止的规范,是一种内在特质的表现,是一种内在的思维模式,更是从整体上对职业人员职业技能的要求。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这个话题,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个人素养不同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人们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见解和理解。著名教育学者林崇德教授和叶澜教授就分别以不同的层面为出发点,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前者以心理学理论作为出发点,认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不同表现反映了作为一个教师的专业素养问题;后者则更加注重一个教师的专业化,教师在教学领域的学习程度。所以,不管是以什么层面的理解作为出发点,其主要内容始终是不变的,那就是以思想道德素养、教育教学技能为根本目标。所以,农村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对农村学生的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农村的化学教师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出现了严重的缺乏教学资源的问题,并且缺乏课堂学习氛围。因此农村的化学教师需要为学生准备各种授课需要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来源于生活的,也可以是来源于大自然的,只要是可以辅助学生更好完成学习目标的都可以,同时还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领悟书本中的知识。作为一名农村的化学教师,要学会从各种材料中帮助学生们发现真理以及验证真理。在教学的过程中更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程度,实现因材施教,这样,既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又能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业学习。总之,农村化学教师要尝试着将活动实践与课本精密结合起来,逐渐形成多元化、开放性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受教育机会和平台。

(二)培养农村化学教师的个人素养。

农村化学教师个人素养的提升对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教育问题,教师的社会地位也在不断地提高。所以,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这样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

化学教学主要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现代公民生存的基本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此外,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很重要。因为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化学知识会越来越多,老师的任务也会越来越重,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化学教师需要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

(一)强化教学反思的作用和功能。

所谓反思,就是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活动以及产生的结果进行的分析。通过反思能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增加教学经验,这不但要求教师做出正确的选择,还要有勇气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一个老师只为了教学生而不对教育进行反思,那么他也不会有多的发展空间。

(二)加强教师可持续发展教育及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

所谓可持续发展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所以为了适应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师需要转变旧的观念来适应新的教育改革。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量会越来越多,世界变得日新月异。所以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继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长期以来,教师只是课堂教育的执行者和化学知识的传播者。因此,为了增强教师教科研究创新能力,首先学校要有科研兴校的意识。如果教师都有争当骨干教师、做学科带头人的意识,那么就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所以,教育科学研究不但有利于教育改革,还能提高教师素质。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现代教育学基础[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周积宁.教师专业素养与优质教育的理性思考[j].广西教育,(1).。

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范文(18篇)篇十六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特别是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更是让许多教师无可奈何。因为农村小学的学生很多都是留守儿童,伴随他们日常生活的都是年龄偏大的爷爷奶奶,生活范围很窄,很多时候就是家与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即使是周末,也只能猫在家中看电视。正是由于他们没有更多的生活方式,所以写作文时,没有生活经历作为基础,写出来的作文要么空洞无物,要么就像记流水帐似的不知何去何从。其实,虽然农村孩子的生活圈子比较小,没有过多的生活经历作为作文素材,但是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增设了许多与学生作文有关的内容与活动,这些都可以成为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促进剂。我们在教学作文时,就要有提前意识,把教材中的这些内容与活动提前组织起来,让学生去经历,去感受,去积累,这样,农村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来也就不是一件难事了。下面,笔者就结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部分习作教学,来谈一谈农村作文教学如何做到“提前意识”。

一、口语交际:激活学生作文表象。

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把“口语交际”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而提出来,但是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却往往被语文教师所忽略。许多语文教师总认为,反正考试不考学生的说话能力,那么这一部分内容教与不教都不影响学生的考试。其时不然,俗话说:“言为心声。”一个学生如果不能完整地把一个人,或者一件事、一种现象说得有条理了,说得清楚了,那么他的内心思考也是混乱的。当学生没有一个有序的思维时,他们又怎么能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呢?所以,要想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就要利用教材中的口语交际,来提升学生的说话能力。学生的说话能力提升了,他们的语文思维才能得到发展,才能写出条理清晰的作文来。同时,在语文教材中,许多口语交际与作文教学都是有一定关连的,甚至作文内容就是写口语交际的内容。如果我们在作文教学之前,认真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那么学生的写作思维就会慢慢被梳理出来。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与表象,而且可以让学生的作文有条理,有详略。比如,在教学这一册《习作7》时,这一次习作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找一找语文书里的故事,选一两个写下来,也可以写写自己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而这一单元的“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就是向同学们推荐一本书,并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说一说喜欢读这本书的理由。这样,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就会把自己最喜爱读的书的理由给梳理下来,并与别的同学交流。当学生交流时,能够有条理,有主线,有中心了,那么他们在写这一篇作文时也就显得容易了。因为学生前面已经在口语交际中掌握了如何介绍自己最喜爱的一本书了,在他们的脑海中也就形成了这一次作文的表象,就可以模仿口语交际的形式来完善自己的作文。

二、教材积累:提升学生作文表达水平。

三、融入想象:引发学生作文创新意识。

学生写作文,要融入一定的想象。只有学生学会在写作文时想象,在看到现实中的某一景观或者某一人,就可以迅速把这一事物进行想象,那么他们写出来的作文才能更具文采。20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要写“想象性作文”,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当学生的想象力提升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培养,才能写出别具一格的作文来。比如,在教学这一册教材的《练习5》中的“诵读与欣赏”时,(《秋》湖波上荡着红叶一片,如一叶扁舟上面坐着秋天。———沙白)由于这一首小诗其实就是一句话,把湖面上的红叶想象成一叶扁舟,上面坐着的不是人,而是秋天。这样的想象与描写可以给别人一个无限的`遐想空间。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直到把自己融入其中的场景,感悟这首小诗的写法,然后让学生仿照这样的句式写出一首小诗来。学生就会开动脑筋,去寻找身边的一些事物,并通过想象,写出与其格式相近的小诗来。这一部分内容本来只是让学生进行诵读与欣赏的,但是我们提前把它作为一种作文素材来写,学生就会在想象与写作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创新意识,在以后的作文撰写中,就会努力通过想象,写出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作文来。

四、关注细节:培养学生作文刻画能力。

细节决定成败。在作文教学之前,我们要提前让学生关注写作的细节,可以在阅读教学时,让学生去揣摩课文中的描写手法与用词技巧,让学生通过更换词语来感受作者的用词之精妙。这样,才能让学生养成用词意识,而不是随意而为之地用词,从而培养学生刻画文字的能力。如果能够长时间坚持下下去,学生的作文表现水平就会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在这一册教材中,有的课文是写人的,有的课文是写景的,也有的课文是叙事的,它们在进行语言刻画时,各有特点。如果我们在平时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去关注他们的描写细节,那么时间长了,学生的作文刻画能力就会得到更好的提升。总之,在农村学校开展作文教学,要有一种“提前意识”,提前谋划,提前积累,这样才能让农村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作者:张芸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石杨镇绰庙中心小学。

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范文(18篇)篇十七

初中化学是实验科学,需要大大小小的实验来印证化学知识,加深学生印象。然而当前的化学实验教学依然存在种种问题,需要我们改进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效果。具体而言,本文将从利用疑问提高实验效率、实验过程中关注学生主体性、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把控实验过程,注意实验安全几个方面着手探究。

一、利用疑问提高实验效率。

实验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有些迷茫,不知道如何做,也不知道实验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所以在操作实验时便会茫然无措。为此,教师可以利用疑问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有一个目标和方向,带着问题去具体操作实验,使实验更具目的性和计划性。例如,二氧化碳提取的实验,一般情况下,我们是用石灰石和稀盐酸作为原材料进行实验,在实验开始前,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用石灰石和稀盐酸?难道我们就不能用其他的物质来制作二氧化碳吗?同学们,你们想想,还有别的物质吗?”问题刚刚提出,就有学生开始小声议论,互相探讨,慢慢地,学生会发现,曾经学过碳的燃烧、碳酸钙高温分解等,这时教师再带领学生逐一分析,碳的燃烧不方便收集所产生的气体,而碳酸钙高温分解对温度的要求又很高,经过这样一排除,学生发现,只有石灰石和稀盐酸才能作为最优的实验原材料。

二、实验过程中关注学生主体性。

虽然化学实验中很多都是演示实验,是由教师操作,但是实验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印象,因此还需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中来,观察实验,操作实验,从机械地看到实际操作,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都能得到快速发展。为此,教师要多为学生创设实验机会,利用学校的实验室使学生切实利用正规的实验仪器设备进行实验,或者布置家庭实验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利用可以找到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真正体会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此外,即便是教师演示实验,也不能只顾着为学生演示,也要多向学生提问,要求学生思考,发现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规律等。这样,学生才能够通过实验而有所得。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

多媒体技术可以说是现代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它对于教学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而在实验教学中,由于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可以降低实验难度,使实验现象更为明显,并且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需要的信息收集、选择、处理的能力及人际交往的能力。同时,由于传统的实验教学,遇到一些要求高、难、设备贵重的实验,往往难以进行,多媒体正好可弥补这一缺陷。例如:(1)物质条件受限制的化学实验;(2)爆炸、毒性较大且不易控制的一些危险实验;(3)易出错误的实验,多媒体模拟一些错误的实验,可使学生亲眼感受错误操作的危险性,从而避免错误的发生;(4)微观物质结构及其运动的实验,有时通过语言描述比较困难,结构模型的使用又不方便,而借助多媒体三维图形功能则可以有利于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理解,有利于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应该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演示这些易燃、易爆、易出错、难呈现实验结果的实验,以达到既加深学生印象,又确保实验有效的最终目的。

四、把控实验过程,注意实验安全。

化学实验都是化学物质的反应,稍有不注意,就可能会导致生成有害物质,或者释放有毒气体,甚至操作不当会发生爆炸等危险事故,虽然概率比较低,但是只要发生就会对师生的身心健康产生重大影响,使其受到威胁。因此实验安全事故也是我们不得不预防的。为此,教师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应该严格把控实验过程,确保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把环境污染降到最低。再以“硫燃烧”实验为例,硫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硫,它是一种有毒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会形成酸雨。所以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可以用一张在碳酸钠中浸泡过的纸片来代替放在集气瓶口的玻璃片,这样二氧化硫就会与碳酸钠反应进而被吸收,避免了排放到大气中产生污染。

当然,在很多实验中,看起来是比较安全的,学生也经常不注意规范操作,教师还需多提点学生,多指导他们规范操作步骤,保障实验安全。

五、结语。

以上,我们从利用疑问提高实验效率、实验过程中关注学生主体性、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把控实验过程,注意实验安全这四个方面对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性的提高进行了论述。化学实验是比较复杂的教学内容,教师只有充分考虑学生身心特点,考虑化学教学特点,凸显实验效果,注重安全问题,才能算保障了实验的有效性。而更多的问题还留待我们研究,在实验教学的路上,希望诸位同仁能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雷宇,张文华,彭慧。“中学化学实验研究”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渗透微格教学原理的探究教学模式[j].化学教育,(7)。

[3]秦成翠,熊言林。安徽省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化学教育,(12)。

[4]李淑丽。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及思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

[7]赵良彦。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d].陕西师范大学,.

[8]费明军。农村教学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4.

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范文(18篇)篇十八

摘要: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随着社会和人类的前进,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培养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传统化学教学方法显然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那么当前的初中的化学教学应该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呢?文章重点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精讲多练;小组探究。

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在现实的高中化学教学中,笔者通过观察,并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得出结论,由于很多学生对化学这门课程不够了解,认识不足,阻碍了他们的化学学习。有的学生认为化学很深奥,只有进行实验才能涉及到,所以觉得化学很难,产生了抵触心理,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化学知识的学习之中。有鉴于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重要性形成正确认知,而是想此种教学目的的有效方式便是依托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笔者在化学课程授课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践,对现实生活中的相关化学问题进行认真观察和思考,进而依托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实现对此类现实问题的解决,如此一来,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并非空洞的理论知识,而是重要的生活实践技能,从而效度化地提升了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增进了对化学知识的学习热情。比如,课堂上我会提问,为什么很多钢铁都会生锈,什么状态下的钢铁生锈速度更快?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会发现,跟水接触过的钢铁跟空气接触后便会加快生锈。由此,我引出了铁与空气作用会生成氧化铁,在纯氧气中能生成氧化亚铁的课题,再用化学方程式表达出以上过程,学生们便了解了钢铁生锈这一实际生活中时常发生的现象以及发生这种现象的前因后果。

二、注重构建化学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创设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对化学知识点的精准理解与应用。结合以往的初中化学课程授课经验能够发现,对于初中年龄段的学生而言,化学知识的学习能够使其养成细致观察、缜密思维以及大胆创新的能力,而欲使学生具备这些能力,则化学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质,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具体而言,教师应当注重对化学知识采取精讲的方法,以便使学生能够掌握重点知识,领会难点知识,同时,教师应当给予学生亲身实践操作的契机,使学生们亲身体验实践,以此来帮助学生实现对化学知识的习得与内化。如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过碳元素的知识内容后,为学生演示了氧化铜还原实验,在实验中分别应用了氧化碳与碳进行还原,并将二者进行比较,让学生清晰二者之间的区别,以及可燃性和还原性,进而加强了学生对碳元素化学性质的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计算组成了初中的化学知识。比如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面很广,跟几十种元素及化合物以及诸多的化学方程式相关联,根本不可能单独讲授某个知识点,那样的话不仅教师传授不清楚,学生更是学不明白。如果将他们结合起来,找出他们的关联以及差异,而后进行分析比较,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思路清晰,掌握知识更有成效。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对教材进行不断的摸索、创造,将知识点进行总结、补充,对化学实验进行提升、完善,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实验,让学生自主完成,并检验结果。有的课堂实验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让学生对化学有更近距离的认识。由此对学生化学概念的形成有很大帮助,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观察、思维、实验以及自学的能力。大量的实践说明,正确安排知识系统,而后精讲多练,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自觉、主动。并且集中了课堂教学的目标,能够有效找到学习的疑难点,进行突破,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助推作用。

三、小组探究,有效提高群体的总体学习质量。

(一)分层次分级编组。

要进行分层教学,就一定要摸清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了解他们在课堂提问以及平时测试的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各方面情况汇总,因地制宜。在此基础上,将实验班的学生分成含有好、中、差学生的层次学习小组,为了避免由于分级分组造成学习不良学生受歧视而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采用班级内异质分组做法,这种分组不打破学生座次,不宣布学生等级,只宣布每组学生姓名和对每组人员的分别要求。这样的分组法避免了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让优生没有了骄傲自大的情绪,中间生没有敷衍了事的想法,更不会打击差生,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不仅让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更产生了学习的荣誉感,激励各组之间相互学习和竞争。让学生之间加强学习和沟通,鼓励学习进步的学生,适时调整进步大的学生的学习目标,提升对其要求,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注意力、意志力等。

(二)按级定标异步达纲。

教学目标要具有客观性和可测性,教学过程才能更加全面、科学的展开。制定分层目标具有三个必要前提:对教学大纲的深入研究、对教材的透彻分析、对学生的充分了解。要明确好层次目标,从教材内容来看,可以分为记忆性目标、理解性目标以及运用性目标三种。在制定目标时做到保“底”而不封“顶”,保证每位学生的求知需要得到满足,改变过去“一刀切”、“一步到位”的做法,及时掌握好每类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比如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化学底子不好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掌握好几个基本金属如铁、锌、镁的性质,金属的活动顺序要熟记,教材中的化学方程式要能书写下来;对中间生,要求他们能够理解更多的金属与酸、盐、氧气反应的性质,可以进行活泼金属和盐酸作用产生氢气的实验,化学方程式熟练书写;化学学习的优生,不仅要学习好以上知识点,更能经过自身实验,将金属的活动顺序排列出来,如用铁、铜、盐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来检验铁、铜、银的活动顺序。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使得他们可以掌握好自身所能够承受的学习重量,让每个学生学习起来都游刃有余。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的就是良好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让化学教学产生趣味,让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产生兴趣。让多媒体介入化学的教学当中,有的知识就可以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学生就更加理解知识点,掌握知识更加轻松、快速。多媒体还具有娱乐的功能,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使学生的精力更加集中到知识的学习当中。例如,在《自然界的水》中涉及到“水的电解”,在实际进行的电解水的实验中,学生所能了解到的就是水在电解时生成了氢气和氧气两种物质,并不能了解电解时水具体发生的变化。此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了解水在电解时发生的肉眼看不到的变化过程。可见,多媒体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物质的结构以及变化过程,更能让学生集中精力,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更加积极的学习化学。

参考文献:

[1]孙燕萍.优化问题链,提高化学教学效率[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11).

[2]孙信军.浅谈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2(11).

[3]高建萍.学到高效课堂――浅谈新课程标准与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2(6).

[4]李木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7).

[5]李灯发.初中化学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试析[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2(12).

[6]张瑞科.浅析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3).

[7]张允岭.激情――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体现[j].理科考试研究,(12).

[8]温会敏.以问题为导向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j].学园,2016(7).

[9]康忠逊.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数理化学习,2011(8).

[10]曾琦.学生课堂参与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对学生主体参与观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8).

[11]徐志强.初中化学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报告[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z1).

[1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10).

[14]秦丽丽.化学课堂教学板块边界划分问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相关范文推荐

    职场德语自我介绍(汇总19篇)

    自我介绍是一个展示自信和积极态度的机会,我们应该以积极面对和自豪自己的特点和成就。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以看到不同年龄、不同背景和不同目标的人们是如何写自我介绍的

    我最熟悉人(精选21篇)

    优秀作文需要用恰当的词语、准确的语法和流畅的结构来表达作者的意思。随后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汲取写作的灵感。说起,当然是我的姐姐。我的姐姐是全世

    学习教学总结(汇总16篇)

    学习总结有助于我们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方法。请大家仔细阅读以下学习总结范文,相信对你们的写作会有所启发。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

    旅店春节放假通知范文(16篇)

    通知是一种正式的书面通信方式,用来告知、通告或提醒特定的人或群体。小编整理了一些通知写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各部门、科室:20xx年春节将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心得体会例文文本大全(19篇)

    党的积极分子是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为党的事业积极贡献力量的党员力量的源泉。接下来是一些入党积极分子的先进事迹,他们的奋斗故事鼓舞人心。很荣幸能够参与这次的培训,通

    我爱我的妈妈初二大全(20篇)

    优秀作文是在文字表达中展现出的独特思维和深入分析的成果,它不仅仅是一篇文章,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优秀作文是作者通过文字向读者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一种艺术表达形

    形容母爱的抒情大全(15篇)

    优秀作文是一种艺术创作,它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推荐一些有关优秀作文的相关书籍和文章,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能力。有人说,母爱是一股温泉,温暖着儿女的心;也许

    幼师如何自我介绍范文(14篇)

    自我介绍是一个展示人文素养和修养的机会,可以展现你的素质和品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自我介绍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学习吧。研究生复试自我介绍分为中文和英文

    新版中学生守则读后感范文(21篇)

    读后感是一种对书中情节、人物、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评价和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这些读后感是针对某些热门作品的,希望能够大家提供不同的视角和观点

    食堂承包计划书优选(热门15篇)

    承包是指承揽特定工程或任务的过程,通常伴随着一定的责任和权益。接下来是一些承包项目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总结,供大家学习和借鉴。2、贵公司免费提供水、电、燃料费用或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