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多媒体在诗歌教育中的运用论文(优质15篇)

时间:2023-12-14 作者:紫衣梦

范文范本中通常包含了丰富的表达和论述材料,能够帮助我们扩展思路和提升论述能力。阅读范文范本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我们的审美和艺术鉴赏能力。

最新多媒体在诗歌教育中的运用论文(优质15篇)篇一

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更有活力。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为学生再现更直观、形象的古诗意境,把学生带进诗情画意的情境中去理解诗歌,领悟作者的作诗技巧,让枯燥的诗歌教学变得充满情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本人认为多媒体技术用于古诗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诗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诗歌。

用声音图像描绘诗文,用形象的画面诠释抽象,让有声的语言替代无声的文字,把苍白的文字变得更加精彩,让学生在学习诗歌时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直观而深刻地理解诗意,体会感情,起到激趣生情的作用。学生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即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例如学习《我们爱你啊,中国》第二节时,首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出桂林山水、杭州西湖、黄山庐山、长江黄河的景色,生动、逼真地再现了课文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祖国风光的明媚可爱、山河的雄伟壮观。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最想到哪一景点,为什么?最后读课文说说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这样本节学习难点便在欣赏与说中迎刃而解了。学生不但理解了“清奇俊秀、浓装淡抹、云雾飘渺、波澜壮阔”等词语,而且感受到词语的准确形象。又如学习本课第四小节迷人的民族风物时,先让学生读读,提出自己不理解之处后,观赏傣家竹搂的美丽别致与佛教圣地布达拉宫的藏式风格,尝尝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瓜,听听悠远的牧羊曲与戈壁滩的驼铃。学生明白了为什么点到傣家竹搂前如水的月色,同时也感受到我国民族的多样及魅力无穷。再如学习朱熹借景喻理《观书有感》一诗时,为了突破难点,让学生领悟其中蕴含的哲理。首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清澈明镜的方塘,将天光云影映现其中,纤毫毕现。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再出示课文,学习课文,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让学生较好领悟诗情、诗意、理趣。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将信息网络中与诗歌教学有关的.海量资源有效搜集整理融为一体,帮助学生更深层次了解和理解诗歌内涵以及诗人的创作情境。例如教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时,简介安史之乱及安史之乱时诗人的痛苦经历,出示其间「三吏」、「三别」及《春望》、《月夜》等,让学生体会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及诗人在国家**中的忧虑。再学习安史之乱平定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学生明白了诗人之所以那么激动、欢喜,不仅仅是自己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国家从此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同时学生也明白此诗为什么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又如学习陆游《示儿》一诗后,再次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化静为动,想象陆游临终时叮嘱儿子的情景,感悟诗情,加深体会。最后有感情练习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启学生思维闸门,掌握作诗技巧,提高学生的仿写能力。

如学习《我们爱你啊,中国》后进行拓展练习:仿照这首诗第二至第六节写一到两节。学生想到的很多,但写得较少,语句干瘪。于是便利用多媒体展示我们宿迁名胜特产与风俗人情,学生不但感觉要说的太多了,而且都能写出其景其情。如“我们爱你———运粮河畔的湄翠柳悬,骆马湖的千顷银光,嶂山公园的瑶草奇芭,马陵山的星明灯海。”“我们爱你———乾隆贡酥的酥脆,洋河酒的醇美,泗洪大米的光洁亮丽,水晶楂糕的晶莹剔透。”“我们爱你———烟波浩淼的骆马湖,千帆逐浪的洪泽湖,鸟语花香的虞姬溪畔,笑语频传的马陵山。”“我们爱你———骆马湖的万点浪花,嶂山森林的一派涛声,运河五桥的驾雾腾云,河心岛公园的柳暗花明。”

通过教师的努力和学生的参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教师和学生欣赏到文本直观的美,享受教与学和谐交流、思考的乐趣,让枯燥的诗歌教学变得充满情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师享受教学的乐趣,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各得其乐而又师生同乐。

最新多媒体在诗歌教育中的运用论文(优质15篇)篇二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育技术与化学教学充分结合和巧妙运用,不仅可以优化我们的课堂结构,还可以优化教学信息的传递途径。可以将化学实验比较直观地展示在大屏幕上,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化学教学更有声有色,让学生更热爱化学。因此,作为初中化学老师,我们要肯动脑筋,积极参加多媒体教育技术方面的培训,提高自己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努力奋斗。

一、多媒体教育技术应用到化学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我们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参考开展教学,有些时候,我们往往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分数,甚至会把学生困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他们与丰富的学习资源、现实相隔离,致使学生的学习化学兴趣渐渐衰减。我们应当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育技术融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教学内容集于光、声、形、色于一体,能动会变,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比如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这一课的时候,新知识讲授前我用课件放了氧化实验,立刻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对氧气的探索热情。后在介绍氧气对环境的影响时,又利用多媒体的技术进行全方位的图像讲解,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空气中氧气对我们赖以生存环境的重要性,从而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觉到其重要性。通过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把我们的教学内容变得非常直观形象,从而可以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激起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科学实验为主的学科,实验操作特别多,课堂上经常要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以往我们都采用巡回展示实验结果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看清楚。然而,这种巡回展示实验结果的过程,浪费了很多课堂时间。另外,有些化学实验现象在实验中是较短时间内或瞬间产生的,所以如果采用巡回展示的方式的肯定达不到我们想要的结果,甚至还没巡回展示,实验现象就结束了。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完全可以克服这些缺陷,极大地提高化学实验的演示可见度,从而可以强化实验的演示效果。比如在做点燃镁的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把镁的燃烧瞬间拍成视频,然后通过多媒体把镁的燃烧过程投影到大屏幕上,每个学生都可以很清楚地观察到镁的燃烧的瞬间情况。这样不仅能够方便学生观察化学实验现象,还能鼓励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比较单调呆板。一支粉笔、一本书,老师从头讲到尾,满堂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显然,这种教学方式的效率很低,有时甚至会影响教学进度。然而,当我们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把教学内容变得简单化,使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容易化,借助多媒体可以给学生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感知,不仅可以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程,而且缩短了学生对同样内容的接受时间。合理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还可以增加我们的课堂教学容量,可以让我们的学生有比较富余的时间进行练习和检查,可以让我们的教师有更多和学生单独交流的时间辅导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例如播放视频信息的时候,我们可以充分利用ppt中提供的超链接技术,很快地播放视频文件,能够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非常紧凑,从而使整个课件的展示过程是非常生动形象及可以连续演示的,与此同时,会给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节省很多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指导交流并且对整个课堂进行巡视。

在我们上课之前,备课这个环节是肯定少不了的,而且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往往要阅读大量相关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往往会花费很多时间,尽管如此,有些地方还是准备得不尽如人意。然而,自从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以后,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我们准备很多教学资源,为我们的备课工作开辟一条捷径,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就能很快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或资料,极大节省了教师的备课时间,同时可以减少书写板书的过程,很显然就减轻了我们教师的“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总之,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优化了我们的课堂,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我们的传统课堂开出了一片新天地。所以,我们所有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工作的老师,都要不断地学习多媒体技术,不断运用新技术完善我们的教学模式,创设适宜学生特点和教学特色的新的教学模式,让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化学多媒体cai的应用评价及前景展望》.化学教学.

[2]《新课程化学教学方式的基本特征与有效设计》.中学化学参考.

最新多媒体在诗歌教育中的运用论文(优质15篇)篇三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培养全面发展和具有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每个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高中地理多媒体教学。

20世纪末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随着国家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育水平已成为各类学校所关注的大事,把多媒体用于教学已成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流。一些有条件的学校相继建立了一整套电教设备,要求教师充分利用,以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在这样的一种发展形势下,各学校相继开展了各种教学软件设计的培训活动,以提高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能力,为多媒体广泛运用于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基于教育形式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多媒体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

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地理知识涉及面广,有很多理论性的知识,学生难以掌握,抽象性知识也不少,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感,从而对地理课不感兴趣,甚至产生畏难的情绪,对知识的学习极其不利。利用多媒体技术进入地理课堂进行教学,通过制作地理教学软件,使讲授的知识具有动态感,图文并茂,再配上音乐,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上来,学生不必十分精通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即可获取大量地理知识,这对地理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

2.有利于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是要求学生把地理事物的位置落实到地图上,并能在空白填充图上填写出来。多媒体通过软件控制,可把地图任意放大、缩小,既能看到全图,也可突出某个地点,做到点面结合,便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如讲到青藏高原,首先显示一幅中国地图;然后点击青藏高原的位置,图上出现青藏高原在中国的位置及其范围,让学生一目了然,再点击放大,在高原上出现高大山脉,直观地反映出“远看是山、近看是川”,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的景象;接着设计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在电脑上做练习,即时检查学生是否掌握这部分内容。

3.有利于突破地理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地理课中一些难点,如地震的产生、地震波的传播,地壳运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恒星日和太阳日的不同等,内容较抽象,即使有模型也难理解。而通过看电脑模拟过程,学生能直观地反映这些地理现象,那么难关就可以攻下。同样道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可运用电脑软件,突出重点的知识,便于把握重点知识。也可通过练习,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

4.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扩大课堂的容量,可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巩固练习,通过练习反馈的信息得知,学生已较好地掌握了这方面知识。

二、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注意点。

1.多媒体运用不能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多媒体是现代化教学工具,在教学中确实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所以许多教师把多媒体看成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致使学生感觉是看老师演戏。多媒体是一种教学手段,但不是唯一的,作为教师首先应当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多媒体发挥最佳教学功能,避免出现,教师成多媒体课件的解说员的现象。

2.多媒体教学应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不能取代板书。

由于多媒体教学的`推广和运用,很多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已经脱离了粉笔和黑板,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的教学功能是现代化教学媒体无法取代的。黑板即时重现能力强,随写随看、随擦随写,内容可以方便地增删,教师在教学中时有灵感突来,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结合传统教学手段,恰当运用好板书和多媒体的结合,能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3.根据教学需要恰当选择多媒体。

在地理教学中并不是每框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应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处理好用还是不用,或是怎么用的问题,避免出现由于学校的鼓励而运用多媒体的“盲从”误区。如在进行“三圈环流”的教学时,运用多媒体动画不一定就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运用板书板画更能够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理解三圈环流的基本原理。

4.课件的制作应适用,避免出现“画蛇添足”。

部分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片面追求课件的完整性,将教材中浅显易懂的内容大段大段原封不动地搬到投影屏幕上,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做成幻灯片,甚至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打在幻灯片上,整堂课是在教师不断地敲击键盘中完成,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多媒体课件是突破难点和重点的一种手段,不一定每个教学环节都得用多媒体。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适合用多媒体动画、展示自然景观图进行突破。如在讲“沼泽地”时结合沼泽地的景观图,讲“太阳高度的变化”时用多媒体动画,能形象再现抽象的教学内容。几张简单的幻灯片照样可以上好一堂课,幻灯片之间不一定都得联系在一起。另外,在幻灯片的空白区域很多教师习惯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很花哨的动画,这样做是不可取的,与教学内容相比,它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注意力分散。

5.解决好课件的播放速度与学生记笔记的关系问题。

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板书的同时学生也完成了记笔记的过程。在多媒体教学方式下,由于教师很少板书,就可能出现学生记了笔记忘了听课,听了课又忘记了做笔记。教师最好能事先把课件以讲义的形式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专心听课而不用再想着记笔记的事情了;或者尽量调节好演示课件的速度,留下学生思考与记录的时间,绝不要一味赶时间。

学辅助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最新多媒体在诗歌教育中的运用论文(优质15篇)篇四

摘要: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高速发展,多媒体课件和更多的网络资源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课堂教学,课件的制作和运用成为教师必需掌握的一项技能。大量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技术,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方法、手段的束缚,为语文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但是,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随着多媒体走进课堂,其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实践中,教师对多媒体的运用在目的、方法、效果方面都存在诸多误区。教师只有以学生为中心,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才能消除多媒体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语文教学;课件。

陶行知曾说过:“时代是继续不断前进的,我们必须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否则,再过几年又要成为时代的落伍者了。因此,我们必须拿着现代文明的钥匙,才能继续不断地去开发现代文明的宝库,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化。这个钥匙便是活用文字的符号和求进的科学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正在一步步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这是时代不断发展变化的结果。在教育领域,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正逐渐扩展教育的场域、更新教育手段、完善教育方法,对提高教育效率和质量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学资源有限,只是简单的一本书、一根粉笔、一块黑板,这样传授给学生们的知识不够直观、形象,束缚了学生的思想、见识,不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学到更多书本之外的东西。而多媒体可以提供课文中所需要的场景,化无声为有声,声情并茂地展示丰富的画面,创造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营造和谐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刺激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引导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在积极愉悦的情感中分析、领会、接受知识。例如,在学习画家吴贯中《画里阴晴》一课时,用传统教学方式单纯讲解有关中国水墨画与西洋油画的内容,必然枯燥乏味,也会使学生难以理解并接受那些抽象的事物。因此,笔者在课下做足功课,利用网络收集各类中西名家名作,如中国画家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吴昌硕等;西洋画家米开朗基罗、达芬奇、高更、莫奈、达利、毕加索等。然后把相关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欣赏大家名作,讨论中西画家对于阴晴的`不同审美表达,油画和水墨画的不同表现力,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水平。这样比单纯讲课文效果好很多,学生的专注力也更强,收获更多。

(二)化静为动,增强直观性。

教师可以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化无声为有声,变静止为运动,使无声无息的教学内容鲜活生动起来,从而形象地展现教师无法用语言准确描述的情景,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与课文相关的画面和内容,品味其中的韵味、情感,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感悟。

(三)合理运用,突破重难点。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遇到难点时,很多教师往往依靠反复讲解,但效果并不理想。利用多媒体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把难懂的句子变成生动的画面,把拗口的文字变成跳动的“音符”,既有特色又有新意,教学重点、难点迎刃而解,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悦。如在教学《风筝》时,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把弟弟的风筝踩坏就是对他精神的虐杀?为解决该问题,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具有春天气息的音乐,展示人们轻松放风筝的图片,并用舒缓轻柔的语言描述人们放飞风筝时的自由、自在、悠闲与快乐,使学生“身临其境”、沉醉其中,尽情享受放飞风筝的轻松与欢乐。突然,音乐骤变,一个个漂亮的风筝被撕烂蹂躏得不成样子,学生的欢快心情瞬间低落,体会美好事物被毁灭的失落与悲伤,从而感悟当时弟弟的风筝被作者弄坏时的痛苦与伤心,同时体会到作者为什么现在看到风筝内心感到悲伤,为什么认为这是对弟弟一种精神的虐杀。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扩充信息,提高效率。

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无论教材的更新多么迅捷,也难以跟上信息飞速发展、知识迅猛更新的步伐,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仅靠传统口耳相传、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很难使学生及时了解新知识、把握新理论,同时教学效率也大打折扣。多媒体教学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展示知识的细节,展示知识产生的过程,展示教材无法呈现的逻辑关系,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意义和发展变化趋势,从而发挥扩充信息资源、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二、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缺陷。

现在,多媒体课件已经普及,很多教师都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等同于教学水平,认为每节课都应该用课件来教学,有的甚至认为上课不用多媒体课件就是因循守旧,就是思想落后,跟不上社会的节奏。很多教师都把重点放在课件制作上,为了达到活跃课堂的效果,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课程特点,盲目运用多媒体。课堂上,声音、图片、视频……接踵而来,学生目不暇接,但学到的东西少之又少。多媒体本来是课堂的辅助性工具,但滥用导致本末倒置,达不到教学目的。

(一)阻碍了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多媒体的运用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教师可以把课堂上的教学内容都做成课件,点击鼠标展现出来。这虽然克服了传统板书繁琐的缺陷,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师生交流。语文课堂是学习知识技能、交流情感的场所。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引导学生、感染学生。教师神态、动作的运用、语言声调的变换不仅可以渲染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理解,而且可以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而现在,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地播放已经准备好的课件,让学生跟着课件走,缺乏肢体语言的辅助表达。课堂教学成了“人机交流”,原本的情感交流变成了单一的机器灌输,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另外,课堂状况往往千变万化、无法预设,而多媒体课件都是事先准备好的,课件内容都是事先设计的,是一成不变的,任何改变或打断都会使原本预设好的教学流程支离破碎,偏离原本的方向;而教师为了按照多媒体的主线实施教学,保持连贯性,往往要紧随课件,不敢偏离中心,所以,教师随机应变的能力会慢慢减弱。

(二)学生“看客”心态普遍,偏离了使用多媒体的初衷。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符合社会发展潮流。多媒体集声音、文字、视频、动画为一体,不仅可以传达更多信息,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但由于教师观念存在偏差、认识不到位、技能存在缺陷,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运用的初衷早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对多媒体真正感兴趣的只是好看的动画、有趣的视频、优美的音乐……对课件的新鲜感使他们在课堂上异常兴奋,却忽略了课件使用的初衷,不了解课件传达的内容。学生对课件抱有一种“看客”的心态,只是感觉“好玩”,追求新奇,而忽视了它的本质。这样虽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却没有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三)不利于教师能力的提高。

教学的主体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只有教师的能力提高了,才有可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备课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会接触很多新的知识,教师会为了了解一些新知识而去查阅更多资料,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师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也会接触到更多新知识。但目前,互联网高度发达,一个合适的课件几秒钟就可以搞定,只需点击一下鼠标,复制、粘贴瞬间完成。这样,很多教师不愿意循规蹈矩地去查资料,而是过分地依赖多媒体课件。长此以往,教师的能力随着多媒体的引入不进反退,前景堪忧。

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正确使用多媒体课件。

网络社会的发展使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多媒体课件的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各语文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它正确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使语文课堂教学进一步优化。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把传统教学方式和多媒体教学方式合理整合在一起。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样东西,优缺点都是同时存在的,正如硬币的正反两面。多媒体是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能够创造优美的意境,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只是一本教材、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但课堂互动性比较好,沟通性也比较好。教师良好的表达能力、抑扬顿挫的音调、合理的肢体语言,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准确而及时地发现学生的情绪变化,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合理把握教学进度。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方式,课堂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只有将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学方式完美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适当地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

孔子曾说过,做事“过犹不及”。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适得其反。多媒体课件固然有直观性、形象性强等多种优点,但若盲目使用,就会达不到目的。很多学生在观看多媒体的过程中只注重它的形象性、生动性,而忽视教师设计多媒体课件的初衷,从而导致预定的教学任务完不成。所以,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注意实效性,切忌华而不实;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多媒体的运用程度,使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得恰如其分。

(三)要紧紧围绕课堂重点、教学目标运用多媒体。

一个人只有正确把握自己做事的重点,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也是这样。多媒体的运用不是为了追求新奇的教学方式,而是要在追求新奇的过程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不管是多媒体的运用还是传统教学方式的运用,都要“万变不离其宗”——准确、高效,围绕课堂教学的重点和目标来展开教学。在课堂上播放一段配乐诗朗诵,听一段音乐,不仅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陶冶其情操、净化其心灵,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情感教育。学习老舍的《我的母亲》时,笔者给学生播放或找同学演唱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和毛阿敏的《烛光里的妈妈》;学习《我愿意是急流》时,笔者就让学生欣赏赵咏华的《最浪漫的事》;学习《琵琶行》时,笔者就把琵琶乐曲带进课堂,让学生理解课文中描述的“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同时,感受中国民乐之美。

(四)要根据学生可接受的范围进行课件拓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接受范围,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盲目地追求自己想要达到的效果,在课件中穿插自己能接受的东西而忽视学生的接受范围,那么多媒体只会被学生当作一场表演,一场自己不能接受的表演,演完之后,或许学生们都不会去讨论它,因为它不在学生的思想范围之内。所以,在进行课件的制作和演示时,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的接受范围来定位,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洛阳诗韵》这篇课文时,教师根据文章主旨,指导学生收集相关材料,然后剪辑成视频,配上解说词,这样既生动形象,又使学生兴趣浓厚。

作者:许华单位:开封市成人教育教研室。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版)[s/ol]。

[2]王志强,蔡平.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最新多媒体在诗歌教育中的运用论文(优质15篇)篇五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解决教学与发展问题的理论基础,该理论指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两种水平:现有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在维果茨基看来,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引导发展。文章概述了最近发展区的的概念、内涵,着重探讨最近发展区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维果茨基是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苏联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建构主义理论的先驱,主要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与语言、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他在对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历史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在其理论思想中,最近发展区是核心内容。最近发展区创造性地阐述了教学、学习与发展之间的辩证的关系,教学对发展的促进,成人对学生认知的作用、同伴合作对提升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儿童能力发展的潜在性,这些思想对教育学和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思想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了支架式教学的教育模式。日本学者对最近发展区概念的理解主要集中在两点:在学习者发展中强调教育的主导作用;教学必须与最近发展区相适应。日内瓦大学心理学教授林达认为,“对最近发展区概念的两种不同的解读产生了两种不同取向的动态评估:一种取向是侧重于评估的教学整合;一种取向是侧重于教学的评估整合。”在国内,最近发展区也受到高度的重视,10月成立了维果茨基研究会。我国对于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研究成功主要有:钟启泉在其《最近发展区新解及启示》中提出了对最近发展区的新解,即由最初的外部教育性影响逐步转换成为个体自己的东西,挖掘出了最近发展区思想中所蕴含的”内化“。麻彦坤()在其《最近发展区理论影响下的同伴合作研究》中探讨了影响合作效果的因素,分析了教学、技术和教师在同伴合作中的作用。王颖在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探讨了最近发展区对学生内部言语的促进。她认为,“最近发展区和内部言语在发展中相互制约,当儿童发展时,他们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里与他人互动,建立自己的内部言语,成人为儿童发展自己的内部言语搭建各种支架和提供帮助”。

本文拟从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的角度,对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概念、内涵进行阐述,并从儿童学习能力的动态评估、因材施教和教学观三个方面探讨最近发展区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一、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内涵。

最近发展区是维果茨基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也称潜在发展区,指儿童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能够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在维果茨基看来,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儿童的潜在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现有水平”指由于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潜在水平”则指正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强调教学与学生的发展不能等量齐观,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学校中各学科的教学对心理过程的引发表现在以下三个事实上:

(1)各学科教学的心理基础具有相当大的共同性;。

(2)教学对高级心理机能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3)学科教学可加强各项心理功能的相互依从和联系高级心理的发展是学龄期的一个主要的发展成果。它的提出说明了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因此,教师不应只看到学生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那些仍处于形成状态,正在发展过程中的水平,这样就为教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最近发展区强调学生的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中,通过教学,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就会转化为现有水平;在新的现有发展水平又会出形成高于原来最近发展区的新的最近发展区,如此循环往复,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潜能不断得到挖掘。

最近发展区注重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个体的发展有他自身的内部逻辑,教学与发展的速度不一致的,如果教学内容超出学生潜在水平,教学效果是无用的;相反,如果教学仅仅满足于学生能力发展的现有水平,那就是保守落后的做法,也就难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就是指教学内容应该略高于儿童现有水平,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这样才能带动学生发展。

最近发展区的关键在于确定学生学习的关键期。所谓关键期指最容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动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维果茨基认为,每一种能力的学习都有其关键年龄。在关键期内得不到有效的刺激就会导致认知能力、言语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低下,且难以通过教育与训练得到改进。印度狼孩就是关键期缺失的典型事例。因此,在维果茨基看来教学的时间非常重要,任何一种能力的教学应以儿童的成熟为前提,在相应能力的关键期内进行相应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儿童学习能力的动态评估方面。

20世纪初期,智力评估与测量运动正式发起,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它作为一种指导教育实践的诊断和预测工具得到广泛应用,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反对智力静态测量的基础上提出的,在他看来,西方对智力测量只能测得智力发展的已有结果,无法反映学生智力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无视学生潜能的发展。教学不仅主导着儿童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教学决定着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最近发展区理论引入教育领域后,促进了对儿童学习能力的动态研究,激励了研究者们朝着这一方向进行深入研究。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博德欧夫(bodoff)的研究发现,许多智力分数较低的儿童只要得到适当的训练,他们与智力分数较高的儿童一样表现出较高的学习水平;前苏联心理学工作者卢博夫斯基(lubovskii)的研究表明,学习障碍儿童在获得帮助就可以顺利地解决问题,并且能较熟练地将学习经验迁移到测验情景与课堂行为中;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学者詹姆斯.弗林(james)在对文献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个重要的趋势,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所有发达国家年轻人的iq指数(智商测量分数)都出现了持续增长。这一发现受到广泛的关注,被称为“弗林效应”(theflynneffect),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较多的人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这些研究都是对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智力动态评估的目的在于发现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揭示儿童学习潜能发展。

(二)在因材施教方面。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不同的小学生因其年龄、性别、需求、动机,教育背景、文化背景和所处的社会环境等不同,其最近发展区也不同,正因为他们具有这些个体差异的特点,所以在教学原则上一直强调要“因材施教”,具体地说,因材施教的本质就是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个人的能力、兴趣和爱好,这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只有了解了自己的教育对象,才能确定教学的起点、要求和方法。在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面向中间,兼顾两头。即在教学的速度、难度等方面应以中等学生的水平和能力为依据.同时.对优等生和后进生给予个别指导。通过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来审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使教师更清楚的知道,在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时,教师不仅要了解小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更要了解小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

(三)在教学观方面。

设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在教学之前,预期教学之后学生将从教学活动中学到什么,它既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所谓目标是指尚未实现、没有达到的结果。如果目标设定在已达到的范围,则失去了设定目标的意义,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要高于小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实现“教学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但是,在确保教学目标高于儿童现有水平同时,注意目标设定不要过高。用一个形象地比喻,就好比儿童摘桃子,桃子置于的高度需要儿童踮起脚尖就能摘到的位置,在这里,教学目标就如同桃子一样,设置的位置要恰当,既不太高,也不太低,儿童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才是最好的,所以教学目标要设定在儿童最近发展区的范围内。

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教学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教师在设计和选择教学内容时应遵循各年龄阶段的儿童在认知、态度、能力、社会性、个性等方面的一般发展规律。最近发展区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刺激了儿童的发展。他的“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的观点主张教学内容应该略高于儿童现有的水平,这样教学才能促进发展。他高度重视教学的作用,认为教学决定着儿童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

开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指在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下,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是一种结构化的、系统的学习策略,由2-6名能力各异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学习目标。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思想体现的合作学习思想包含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多向而丰富的交流和探讨,取长补短,并完善和深化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正如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生在与比自己水平高的成员的交往中有利于将“潜在的可达到的水平”转换为“现有水平”。

总而言之,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发展、教学及其学习的见解独到而深刻,它能给我哥小学教育教学带来活力,随着这一理论的不断丰富、完善,也势必给教育、教学带来更有益的影响。

最新多媒体在诗歌教育中的运用论文(优质15篇)篇六

余江县第一小学  金铁汉。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自然教学,应如何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解决教学中的一些抽象的问题,多媒体的运用可将学生带进大自然,带进日常生活。恰当运用多媒体可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在自然教学过程中,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教育各自的优势,建立适应时代需求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我们的教学达到最优化。

一、运用多媒体,可化静为动。

二、运用多媒体,可将抽象变为具体。

三、运用多媒体,可将大自然带进教室。

化静为动       将抽象变为具体      将大自然带进教室。

【正文】。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采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多媒体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它打破了“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在自然教学中,常用的仪器、标本、模型、挂图、实物、黑板、学具等,都是传统的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常用的手段有幻灯、投影、录音、电影、电视,以及多媒体电脑这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科技产物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教育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教学手段中采用了各种先进设备,具有效率高、效果好、范围大、规模大、生动形象的优势,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性。

一、运用多媒体,可化静为动。

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变静为动,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例如:在学习《彩虹的秘密》一课的课前2分钟。可以播放有关彩虹的一段影视片段,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来,一段影视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就这样,让学生处于一种身临其境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运用多媒体,可将抽象变为具体。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不好静,如果在教学中,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努力发掘教材中适合于学生活动的一些因素,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在讲《日食和月食》这节课时,考虑到学生虽然能听懂但却难以真正掌握,为了使教学更加形象具体,我在上这课前找到有关日食和月食的影视资料,在课前几分钟进行播放,让学生来感知日食和月食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一种探索自然奥密的欲望,然后再把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过程课件演示给学生看,学生通过课件的演示,很快了解太阳、地球、月亮三者之间的关系。过后组织学生根据模拟课件和课本中的插图进行示范表演:将开着的灯光当太阳,让一个学生举着小球当月亮,另一个学生站着不动以头当地球。然后让举着小球的学生在灯泡与另一个学生之间转,当灯光、小球、与另一个学生的脸在同一直线上时,另一个学生说他看不见“太阳”。其它学生也从阴影中看到了这一点。通过示范情境的创设。学生为他们能真正掌握月食知识而高兴,感到学习是一种轻松,充满乐趣的事。从而对自然这门课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可将大自然带进教室。

自然课是培养学生能力、传授学生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阵地。特别是新课程的实施,在小学自然教学中,我们不能只重视课堂上知识内容的传授,而应把大自然带进教室,让学生深入到大自然中,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学会主动观察、主动思考、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如在教学《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一课中我就制作了一个有关相对运动的课件,前进中的车与车里的人和车外的树、山等,车内的人与车的运动是静止的,车内的人与车外的.树和山是运动的。由此课件让学生来理解地球的自转。再用制作的模拟昼夜形成课件进行演示,使学生了解到是地球的自转形成了昼夜的变化。最后用制作的模拟地球公转的课件来理解四季的形成,使学生知道是地球在自己不停自转的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公转的轨道面(黄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交角为23°27’,称为黄赤交角。如居住在北半球的人,当地球转到北极的地轴偏向太阳的时候,太阳的高度大,北半球就进入了夏天,当地球转到北极的地轴远离太阳的时候,太阳的高度小,北半球就进入了冬天。就这样,让学生处于一种自身在大自然的情境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在自然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教育各自的优势,建立适应时代需求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我们的教学达到最优化。

最新多媒体在诗歌教育中的运用论文(优质15篇)篇七

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更有活力。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为学生再现更直观、形象的古诗意境,把学生带进诗情画意的情境中去理解诗歌,领悟作者的作诗技巧,让枯燥的诗歌教学变得充满情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本人认为多媒体技术用于古诗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诗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诗歌。

用声音图像描绘诗文,用形象的画面诠释抽象,让有声的语言替代无声的文字,把苍白的文字变得更加精彩,让学生在学习诗歌时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直观而深刻地理解诗意,体会感情,起到激趣生情的作用。学生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即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例如学习《我们爱你啊,中国》第二节时,首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出桂林山水、杭州西湖、黄山庐山、长江黄河的景色,生动、逼真地再现了课文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祖国风光的明媚可爱、山河的雄伟壮观。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最想到哪一景点,为什么?最后读课文说说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这样本节学习难点便在欣赏与说中迎刃而解了。学生不但理解了“清奇俊秀、浓装淡抹、云雾飘渺、波澜壮阔”等词语,而且感受到词语的准确形象。又如学习本课第四小节迷人的民族风物时,先让学生读读,提出自己不理解之处后,观赏傣家竹搂的美丽别致与佛教圣地布达拉宫的藏式风格,尝尝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瓜,听听悠远的牧羊曲与戈壁滩的驼铃。学生明白了为什么点到傣家竹搂前如水的月色,同时也感受到我国民族的多样及魅力无穷。再如学习朱熹借景喻理《观书有感》一诗时,为了突破难点,让学生领悟其中蕴含的哲理。首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清澈明镜的方塘,将天光云影映现其中,纤毫毕现。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再出示课文,学习课文,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让学生较好领悟诗情、诗意、理趣。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将信息网络中与诗歌教学有关的.海量资源有效搜集整理融为一体,帮助学生更深层次了解和理解诗歌内涵以及诗人的创作情境。例如教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时,简介安史之乱及安史之乱时诗人的痛苦经历,出示其间「三吏」、「三别」及《春望》、《月夜》等,让学生体会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及诗人在国家**中的忧虑。再学习安史之乱平定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学生明白了诗人之所以那么激动、欢喜,不仅仅是自己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国家从此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同时学生也明白此诗为什么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又如学习陆游《示儿》一诗后,再次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化静为动,想象陆游临终时叮嘱儿子的情景,感悟诗情,加深体会。最后有感情练习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启学生思维闸门,掌握作诗技巧,提高学生的仿写能力。

如学习《我们爱你啊,中国》后进行拓展练习:仿照这首诗第二至第六节写一到两节。学生想到的很多,但写得较少,语句干瘪。于是便利用多媒体展示我们宿迁名胜特产与风俗人情,学生不但感觉要说的太多了,而且都能写出其景其情。如“我们爱你———运粮河畔的湄翠柳悬,骆马湖的千顷银光,嶂山公园的瑶草奇芭,马陵山的星明灯海。”“我们爱你———乾隆贡酥的酥脆,洋河酒的醇美,泗洪大米的光洁亮丽,水晶楂糕的晶莹剔透。”“我们爱你———烟波浩淼的骆马湖,千帆逐浪的洪泽湖,鸟语花香的虞姬溪畔,笑语频传的马陵山。”“我们爱你———骆马湖的万点浪花,嶂山森林的一派涛声,运河五桥的驾雾腾云,河心岛公园的柳暗花明。”

通过教师的努力和学生的参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教师和学生欣赏到文本直观的美,享受教与学和谐交流、思考的乐趣,让枯燥的诗歌教学变得充满情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师享受教学的乐趣,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各得其乐而又师生同乐。

最新多媒体在诗歌教育中的运用论文(优质15篇)篇八

首先新课程决不等同于多媒体的使用,使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并不一定实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不一定实现不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必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构建教学目标体系,必须大力提倡主动学习、互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多媒体的使用在某些方面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多媒体是指文字以外,能调动人的多种感官参与和接受的媒介形式。而多媒体教学又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这个教学手段,使教学设计中的信息以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现出来。

一般而言,多媒体手段又指教授者将讲授内容制成课件展现给学生,通常这些课件的类型有powerpoint、flash、frontpage、authorware、几何画板等。

古今中外,任何形式的教学手段都是为自己特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也即更好地将自己的教学目的用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得以更好地实现。在中学教学阶段其教学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审美情趣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它的普及利用更是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的必然方向,何况多媒体教学在某些方面又有传统的教学手段黑板粉笔等无法比拟的优势。下面就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诸多优势归结如下:。

首先,多媒体课件可以大量包括文字和图形、动听的声音、精彩的动画和录象的视听信息,课堂容量相对可以设计的教大,直观节省板书或画图时间。面对动画图片视频等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

其次,它可以将一些学生难以想象而且教师又无法拿出实物等对一些抽象的内容作一详细而深刻的讲解展示出来,使学生容易接受。比如在有机化学部分的教学中,有机反应中的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过程,以及断键的部位等往往是学生难以理解掌握和记忆的,有这些又是有机部分的重点,多媒体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

此外,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好些危险的或难以实现的或耗时太长的实验。比如氯气的制备等,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做,风险大耗时长,笔者了解到,这个实验几乎被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教师所省略不做,但这个实验又是高中化学气体制备第一实验,在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又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呢?多媒体课件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与方式。

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有以上诸多优势,更何况新课程改革在中国大地上又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某些教师看来,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就是赶上了时代的步伐,就是实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孰不知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如果应用不当,得到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他们更将传统的教学手段,比如黑板、演示实验等丢到一边,弃置不用,排斥之。似乎实施传统教学就是与时代落伍了,笔者指出新课程改革决不等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更何况的不合适宜的应用,也有很多的劣势。现也归结如下:。

首先,为追求课件的声色具佳,课件装饰内容过多,虽然大量图片、动画、声音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学生往往可能被精美的图画,动听的声音所吸引,而对所要揭示的问题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被忽略,结果课件效果适得其反。

其次,由于教师为追求课件设计的系统性、程序性,所以不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变数,教师要根据课堂不断出现的新情况调整教学行为,既要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这种课件的设计的机械化等就很难实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

第三,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多种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它的可参与性和成就感是多媒体教学手段难以具备的。作为教师一定要重视化学实验,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整个实验过程,从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激发灵感,培养能力。如果以课件过多的代替了化学实验,即使再逼真也毕竟是虚拟的,更何况理论往往与实践有一定的差异,课件制作又往往是理想化的,这样不利于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

第四,多媒体课件的播放,使信息的出现及消失往往很快的快速,不能够较长时间的保留下来,使得学生很难记好课堂笔记,对于某些难理解的内容,缺少必要的思考时间,导致一堂课下来,学生难以将信息消化吸收,脑海中一片空白。

此外,课件的广泛使用,使不少教师在课堂上无一字板书,黑板空空如也,不断助长教师的惰性,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会逐渐减退。

由以上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弊分析,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在教学工作中不可迷信于多媒体教学手段而忽略传统上以化学实验黑板等为基础的教学手段。据此,笔者认为要合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多媒体教学不是教学的全部,而仅仅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更不等于新课程改革。

2.要因材因时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制作出高质量高水平的课件,提高自身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

3.要使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互协作,在课堂教学中,交互使用,弥补各自的不足之处,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仍然不能动摇。

总之,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积极大胆并且合理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相得益彰,更好地为基础教育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浅谈对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认识的几个误区.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2)。

2.王兴军.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几个误区.基础教育参考,2007,(03)。

3.《化学教育学》。

最新多媒体在诗歌教育中的运用论文(优质15篇)篇九

重庆市南岸区110中学谢德志。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放眼现在的各级各类公开课、优质课、观摩课,几乎没有不使用多媒体的。如果有谁不循此道,则大奖、好评可能就会与之失之交臂,而一提到传统教学,很多人不屑一顾。可是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反思一下,就会发现在这股潮流中我们丢掉了很多传统教学中优秀的东西。笔者并不是说因此而不使用多媒体,甚至否定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而是希望我们能正确地看待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本文拟就多媒体技术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原则、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等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教育教学也只有真正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和手段,把当代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才能让我们的教育事业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否则,我们的教育事业就不能实现“三个面向”,就不能与时俱进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就不能实现。

笔者认为,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有其无法达到的优势:

1、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课堂容量大大增加,学生单位时间所获取的知识和信息量得到更大的拓展。众所周知,单位时间内多媒体给我们展示的知识容量是传统教育教学无法相比的。通过多媒体技术,我们教育工作者可以把自己所掌握的东西尽可能多地教给学生,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知识仓库。

2、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能得到更好的体现。由于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在教学手段上比较单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感,学习兴趣自然会受到一定影响。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因为画面的不断切换和信息量的大幅度增加,学生的情绪一般说来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得到可能。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作用无论是在多媒体技术教学还是在传统教学中都不可缺少。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方式、手段等无疑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使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上能得到很好的熏陶和教育,增强其在各方面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有的教师认为,这是一个信息时代,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越多,则其教育思想和观念则愈先进。这本身就是一种对多媒体无知或者至少对多媒体的本质和作用不甚了解的表现。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我们在应用多媒体时存在一些误区。具体表现有如下几种:

1、简单的把多媒体作为黑板的替代品。我们经常看到有的老师常常是把平时应该板书的内容全部搬上了多媒体,整节课没有亲自板书。这种做法失去了教师书写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个性难以发挥。教师的基本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2、课件过于花哨,杂而不精。有的教师认为课件越漂亮越好,于是过于重视课件的观赏性,导致课件颜色过多,背景过于复杂,整堂课课件画面变化频繁,其结果极易使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对画面的欣赏上,而忽视知识和能力的接受和培养。

3、重视人机对话,而忽略了师生对话。有的教师的多媒体课往往是这种模式:教师把指令输送到多媒体,然后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画面进行思考、学习,然后教师又通过多媒体画面来提供答案。这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发挥语文人文特点,忽略了教师生动的演示作用和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交流的能力培养。

4、答案的单一性使原本丰富活泼的课堂变得简单划一。由于教师事前已经把答案输入计算机,教师为了求得“最佳”答案,让学生的回答尽可能与自己一致,就会想方设法把学生往既定的思路引导,其结果把应该是活泼丰富、学生主体的课堂变成”唯师独尊”的一言堂。

总之,在多媒体的使用上,我们存在一定认识上的偏差,这种偏差对我们的语文教学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忽视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审美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缺陷。

四、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中应用的原则。

笔者认为,要真正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使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中发挥其功效,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整合性原则。所谓整合性,简而言之是学科之间课程教学相互渗透,互相补充。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不可能完全独立于其它学科的,语文学科也不例外。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必须进行有机整合,才能使语文学科教学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才有利于学生更大限度地获取新的知识,使语文教学的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所以,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和优势,让二者有机、融洽地整合。

2.服务性原则。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势在必行,但并不是说语文教学就完全可以由多媒体代替。在当前条件下,多媒体技术有其致命的缺陷:缺乏人文性、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对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明显不如传统教学……。因此,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必须完全服务于语文教学,根据语文课程的目标、内容、形式设计相应的多媒体课件,绝不能因为多媒体使用而改变语文的教学常规,否则,就是本末倒置,无法实现语文学科功能。

3.工具性原则。中学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是通过听、说、读、写等训练,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其中包括了对信息的查找、筛选、归纳、概括、删改和编辑等能力,在这些能力的培养中,多媒体技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多媒体作为一种知识、信息传递的载体,在语文教学中如能得到合理的使用,就能更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使用和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

4.合作性原则。前面已经说到,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形成了新的课堂模式--人机对话。这种人机对话直接明了,但缺乏情感交流,因此,在语文课件制作时,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在制作课件之前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要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谈对课文学习的看法,甚至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件制作之中来,让学生认识到在多媒体教学中,他们不仅是接受者,还是制作者,参与者。

5.探究性原则。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信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把与课程有关的信息和知识存入资源库,让学生带着问题到资源库进行查阅,并在教师设置的留言板上留下自己相关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意见。这既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

基于上面这些认识,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多媒体教学的一些尝试和探索,现附一堂《愚公移山》的课堂教学设计于后,与大家一起学习和探讨,权作引玉之砖。(这篇设计8月刊登在《基础教育》第四期,下面的设计在其基础上有所删改。)。

《愚公移山》课堂教学设计。

1.教师导入。

多媒体flash播放江涛演唱的通俗歌曲《愚公移山》(没有出现“愚公移山”四个字样),听完后屏幕出示两个问题:(1)歌词中“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中的“你”是指谁?(2)“无路难呀开路更难”中的“开路”是指什么事?学生回答出“愚公、移山”后,电脑屏幕出现课文标题。教师提问:愚公移山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后来人要感叹呢?现在进入课文学习。(由寓言故事衍化而来的通俗歌曲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面的教学开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用铅笔勾画出自己预习中不能理解的词、句,以备全班讨论。(学生为探究竟,阅读时的兴趣非常高)。

学生朗读后,提出一些不能解决的词、句,找同学帮忙解答,教师订正。投影仪出示教师备课时着重指出的一些词、句。(略)。

指明学生讲解故事大意,师生共同订正,指明学生再次朗读。

3.屏幕出示讨论题,学生逐一进行学习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多媒体提问有助于节约时间,又能使学生对问题比较清楚,简约的提示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理解课文)。

(1)文中的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原句“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后,投影仪显示愚公居住示意图,以帮助学生理解。

(2)愚公移山遇到了哪些困难?

a.妻献疑: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b.人力少:子孙荷担者“三夫”

c.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旁人笑: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

讨论明确:不同,其妻是在“杂然相许”后献疑,是关心爱护愚公,而智叟则是嘲笑、讽刺。

(4)请同学们自己出问题讨论,可以指明回答,也可以交给全班同学讨论。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a.愚公移山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吗?表现在哪些方面?

b.愚公为什么不搬家而要移山呢?

c.愚公、智叟的名字有何含义?

d.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教师在学生讨论时适时加以引导,让学生展开讨论。)。

4.重点研读:引导学生研读愚公与智叟的对话。(1)学生朗读讨论:愚公与智叟对话的逻辑关系?(2)明确:愚公移山有人不但不帮忙,反而来嗤笑他,“甚矣,汝之不惠”表现了智叟极尽讽刺之能事。“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智叟认为愚公移山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根本不可能实现。愚公对智叟的话先进行了痛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在愚公看来,智叟是一个顽固不化的保守的老头。紧接着愚公耐心地解释了自己认为移山能够成功的原因:“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增?”从这些话里,我们可以看出愚公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表现了他“人定胜天”的信念。最后智叟在愚公一番义正辞严而又充满自信的话里“亡以应”。

投影仪逐步显示:

(投影仪的逐步显示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比较高,对课文的理解也越来越透彻)。

5.引导学生讨论愚公形象:

(1)学生讨论(2)总结明确:

a.愚公是一个为子孙后代着想的人。他“年且九十”,在“残年余力”时想着“毕力平险”为子孙后代造福,这种精神值得学习。

b.愚公是一个不怕困难,敢于迎难而上的人。愚公面前的太行、王屋二山,对愚公来说移走何其难!但是愚公在困难面前没有逃避,没有绕开,而是迎难而上,勇敢挑战困难。

c.愚公具有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他的“人定胜天”的信念是使他决定移山的精神支柱。“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良好愿望和坚定信心。

……(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6.投影仪出示课后探讨作业:

我们正进行西部大开发,摆在我们面前的“王屋、太行”(困难)很多,请结合现实谈谈“愚公精神”的重要意义,字数300字左右。

(注:这一次作文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有的同学还给愚公一家出主意:王屋、太行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愚公应搞一个环保游或者农家乐之类的,把当地的经济搞活。)。

7.多媒体再一次播放江涛《愚公移山》,加深对课文内容和愚公形象的理解。

综观这一堂课,教师充分发挥了多媒体声色并茂的特点,把用语言不容易表达清楚的东西通过多媒体来进行直观展示;同时又不完全依赖多媒体,行课中间融入了教师的身体语言、师生的共同讨论,结尾又利用多媒体与开头呼应,既重视课堂的生动、活泼、有趣,又重视知识的传授,达到了人机互动的效果,课堂教学效果好。

总之,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教育教学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会用、善用多媒体,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多媒体的优势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各取所长。诚如此,我们的教育教学会有长足的发展。

作者邮箱:xdz921@。

最新多媒体在诗歌教育中的运用论文(优质15篇)篇十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其中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多媒体技术通过多样的媒体手段,在改革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上所起的功效,有目共睹,确实给教学带来了便利和意想不到的效果。现笔者就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自己的浅见:

一、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如果能够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学习效果肯定好。一次听一位教师讲《圆明园的毁灭》一课,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描写的是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该让学生读出骄傲和自豪,而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不甚太长,连续读了几遍,就觉得乏味啦!眼见学生没什么兴趣了,甚至个别学生在下面做小动作,此时,执教者及时地把课文中所提到的景观,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同学们看,同学们一下子来了兴趣,一边津津有味地欣赏课文中的景观,一边发出啧啧的赞叹--“真美呀!”我相信这并非学生在作秀,而是发自内心的感受。接下来,执教者又重新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学生经过画面的熏陶,感受加深了,明显比以前读得好多啦!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应用在课堂上,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裨益。

二、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我们知道,多媒体技术可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这些材料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比如:我在教学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新型玻璃》一课时,讲到夹丝玻璃的特点时出现了一个词“藕断丝连”,如果只凭教师空洞的说教,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就较大,于是,我采用多媒体技术,把生活中的藕被切断后里的丝还是连着的画面呈现给了同学们,同学们看后心境豁然开朗,对夹丝玻璃的特点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三、多媒体应用于语文辅助教学,弥补了其它教学媒体的不足。

以往教学中,我们应用的录音机、幻灯机、投影仪、录像等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们在教学中显得极其单调,现在正在被多媒体技术所代替。传统的教学多媒体在教学演示或单调、或间隔,甚至不能演示一些声像结合的教学程序,而多媒体就弥补了这些媒体的不足之处。它能设计出图形、图像或动画等手段,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艰涩的内容形象化,枯燥的内容趣味化,从而便于学生的学习。同时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课堂既减轻了教师在教学时的劳动强度,又增加了教学密度,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应用多媒体还能帮助教师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进一步搞好课堂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以收集到最新最好的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源,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教学动态的信息,可以掌握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可以方便地根据教学效果对教学进行动态组织和修改,对学生也可根据掌握程度调整进度,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最新多媒体在诗歌教育中的运用论文(优质15篇)篇十一

一、创设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我们旧式的传统教育,是语文为知识课,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讲解课文,传授知识。这种教学完全是以教师为中心,其特点是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台下忙忙碌碌,根本谈不上思考和想象,知识机械的学,往往兴味索然。

如果介入了多媒体,情形就不一样了,电化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能引起学生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和注意。我们都知道“百闻不如一见”,好的教学媒体总是能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下去学习知识,而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如: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草原》一文时,利用2分钟的时间播放草原的美景激动听的音乐,学生看着优美的画面,听着婉转的乐曲,有辱身临其境,迅速融入课文之中,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二、培养能力,发挥主导、主体作用。

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能保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很早我们就提出了素质教育,它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当的引导方案,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在学习《人人都要了解信息》一文时,我设计了“导读铺路——设疑引路——解疑行路——迁移拓路”的课件思路。这样就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的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因此在进行多媒体教学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这样就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变学会为会学。

三、容量大,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加大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省时增效。据有关实验证明,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要比传统的教学“多学三倍的材料”。很多时候,往往要两三课时才能完成的教学,运用了多媒体后,仅仅一课时就能轻松解决问题。尤其是我们接触一些古典文学时,需要全面的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等,这些又离学生生活较远,我们就可以运用课件帮助学生进行想象、思考。倘若只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的。

四、直观形象,化难为易。

在语文课堂上,抽象、难于理解的知识比比皆是,学生把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能充分发挥其直观、形象的优势,在课堂教学释疑解难中立竿见影。现代教育技术能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变为形象可观的图画,往往会使学生茅塞顿开。如:《草原》一文,学生理解草原的美景时,仅仅让学生借助几行文字去凭空想象,很难达到效果。采用多媒体课件,会让学生游玩于实景之中,既便于理解课文,又能使学生对祖国优美的自然风光留下深刻的印象。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运用了图画、声音、文字等多种信息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让他们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去。

五、结合影视作品比较鉴赏,加深理解。

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教材让学生学会的过程,而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现在的小学教材,尤其是高年级教材中不乏名家名篇,其中有一部分都改编成了影视作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借鉴运用这些资料,引导学生在比较欣赏中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并充分体会文学作品能激发人的想象,利于读者对人物形象进行再创造的特点。这样课内外结合,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认识了文学作品的魅力,从而更乐于走进文学。

研究表明,由于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再现性和形声性的特点,在学生接受的语文信息总量中,视听结合,有助于学生获取94%的语文信息;视听结合记忆,三小时后学生能记住90%,三天后学生还能记住75%。同时,多媒体又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思考动机和求知欲望,开发学生智力,有利于增强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的现代化不仅是大势所趋,而且也已成为语文教师面临的现实课题。因此,现代的语文教学必然追求语文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而现代语文教学区别于传统应试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正是语文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最新多媒体在诗歌教育中的运用论文(优质15篇)篇十二

目前大部分初中学校的教学仍是以语、数、外、物理和化学学科为中心,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学科时中考的重要科目以及未来应用的较广泛,所以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就被学校和老师所轻视,只是把音乐课当作给学生放松的学科,而没有把音乐当中美好的艺术内涵教给学生,学生不懂得如何去欣赏音乐。

而部分音乐老师也因为学生对于音乐教学的轻视,所以自己在课堂教学时,也是敷衍了事,并不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情况,基本取决去自己是否努力。

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没有结合学生的特点,来使用科学性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对于音乐有一个更加清晰和深刻的理解与认知。

(二)学生的问题。

小学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态度,大致可分为两种,分别为积极型和被动型。

积极型的学生对于音乐自身拥有较大的兴趣,在课堂上不但会仔细听取老师所讲的内容,并且还会自己思考音乐知识与相关问题。

在实际操作时(乐器的使用),会自主性的去练习与摸索,并且自己会尝试理解音乐知识中更深层的含义。

被动型的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方面则基本依附于老师的吩咐,当遇到难题、问题时,基本放弃努力和思考解决的方法。

这种类型的学生无论是对于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音乐,都不会去思考和分析音乐中的含义。

(一)更加直观的体会。

音乐是情感的表达,其中曲调可以理解为情感起伏、变化的具体体现,而多媒体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则可以更加直观更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

普通的音乐教学只是教导学生如何演唱歌曲以及学习认识乐谱等与音乐相关的技巧、技术,但由于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有限,从而会影响小学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效果。

在音乐的歌词中,很多会涉及到不同的风俗文化,这对于小学学生来说是个盲区,而运用对媒体技术,则可以将歌词所体现的情境、景象直接呈现在学生的眼线,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更形象的带领学生体会音乐中文字的含义,将更加有助于学生对于音乐知识整体的运用。

如在讲到民歌部分,民歌中含有不同少数民族的'歌曲,老师民歌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呈现出的画面,可以全面讲解其中所表现的少数民族的习俗和美丽的风景,其中民歌中的风景不单是山、树、水等静态景色,还有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劳动和庆祝的动态景色等,这些都是民歌的内容。

因此运用多媒体呈现出的视觉效果,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不同民歌所表达不同的民族风情,可以令学生发现更多不同于自己生活环境的“美”。

而歌曲中文字内容的情感变化,往往是与音调的变化相符合的,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让音乐的动态画面与曲调的变化相互配合,这样将更有助于学生感受歌曲整体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在赏析音乐含义的时候,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去感受,而不是让学生通过听取老师单方面的讲解而去理解歌词的含义,因为不同学生的性格、思想等都有所不同,对于音乐中情感的体会也不相同。

当人们听到声音的同时,脑海中往往会出现相应的图像,如海浪声,风吹动树叶的声音,而且当人们听到不同情感的音乐时,脑海中的画面也会不同。

当听到轻快的歌曲时,脑海中则会回想起家人、朋友等之间的趣事,而听到伤感的歌曲时,则会想起自己伤心的往事。

歌曲中的词与曲可以让学生脑海中产生不同的画面,但小学学生因为自己的生活经历有限,所以对于音乐表达情感的联想方面有所不足,但多媒体技术则可以把音乐中曲调所表现的情境更加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则可更清楚、更全面的体会到歌曲中所阐述的美好事物与纯美的灵魂。

比如,在讲到军歌方面的歌曲时,学生很难理解该类型歌曲的意义,这时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与中国军队相关的内容,内容上可以是行军中遇到的困难和军兵坚毅的身姿、面孔等,从而发现并体会军歌的美,同时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音乐与画面的同步进行。

在讲到与歌颂祖国类型的歌曲时,首先让学生通过歌曲中的“词”在脑海中联想出第一个初始画面,然后随着画面和歌曲音调的变化,让脑海中的画面灵动起来,使不同的静态图像组成一个美丽而形象的故事,从而增强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会,提高小学学生对不同类型音乐的兴趣。

三、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进入到现代小学学生的生活中,而把多媒体技术与音乐教学相结合,一方面将会让音乐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即音乐课堂的生活化,另一方面有助于开发小学学生思想上心灵上对具有中国特色音乐的理解。

现代小学学生,对中华民族歌曲、军歌的兴趣不大,很大原因是小学学生无法体会民族歌曲、军歌所表达的含义,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在生活上也没有多少联系,但多媒体技术则可以打破两者之间的隔阂,将两者之间的情感联系在一起。

四、结语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时,老师需要特别注意对其的合理运用,音乐教学应以音乐知识为核心,多媒体为辅助,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音乐相关的画面时,注意结合课程内容的讲解,避免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注意力完全被多媒体设施多吸引,从而忽略了音乐知识的学习。

作者:王洁单位:吉林省四平市第二实验小学校。

最新多媒体在诗歌教育中的运用论文(优质15篇)篇十三

微生物学是在生物技术向多学科交叉渗透中,将微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到制药工程与环境工程等学科中,为微生物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解决目前人类所遇到的人口、能源、医药等问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显示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微生物学课程作为制药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它将课程的重点放在了介绍微生物的生态与微生物在实际工程问题的应用上,在教学内容上与其他的专业课程相比,有一定的独特性,所以在教学方法上也有相应的独特性。

多媒体教学是将图形p图像p文本p动画p视频和声音等多种媒体技术,通过计算机处理后,以单一或集成的方式用于教学中,表现为辅助教师完成教学的手段[1]。多媒体的出现对教学模式的改革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怎样将多媒体技术有效p合理地应用到微生物的日常教学中,是该课程教学目前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多媒体的采用推动了教学手段的改革,对改变传统的教师“一张嘴巴,一支粉笔”的单一教学方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等方面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1.1多媒体教学能创造良好的直观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微生物学的前面几个章节主要讲述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及生化过程,具有概念多、微生物种类多、形态多变的特点,而且由于微生物形体小,无法从日常生活中得到直观的印象,学生普遍感到“看不见,摸不着”[2]。

针对这种情况,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将一些典型的微生物做成幻灯片或三维动画形式,描述其形态与生化过程,这样既利于讲解又生动活泼,利于学生理解,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给别的同学,让学生有一种亲自参与科学实践,自己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的成就感,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使教学效果有了实质性的飞跃。

开设微生物学课程的重点是为了介绍微生物在制药工程、环境工程等领域的实际应用,而这些知识与后续课程关系非常的密切,因此该课程除了要讲授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及生化过程等知识点,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在工程中应用,所以向学生传授的信息量比较大,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板书方法很难达到要求,使用多媒体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增加信息量,而且可以将大量的新技术、新发展介绍给学生,尤其是讲到微生物在制药工程中的应用时,目前利用微生物生产药物的常用流程有很多种,虽然不是每种流程都要求学生掌握,但是流程更新的过程,以及更新后流程对药物产量、品质的改善所起的作用通过多媒体就可以全面地向学生介绍。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多媒体的优势就显现无疑。

1.3多媒体教学能促进教师提高素质,改善教学质量。

教师上课质量的好坏,不仅仅是一个教师口才p仪表p讲课艺术等的反映,更是教师有没有认真备课的具体体现。多媒体的使用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查阅大量的资料,将一些先进的技术与学科的前沿知识引入课堂,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任课教师就必须查阅大量的资料,首先把相关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再在这些知识中进行筛选,把合适的内容做到多媒体上,在这样一个吸收p筛选p制作的过程中都加强了教师对讲述内容的了解,提高了业务水平。

同时,在制作多媒体过程中教师除了要了解讲课的内容,更需要熟悉课件的制作,这个过程其实也是教师不断吸收新知识p新技术的过程,对提高任课教师的基本素质大有裨益。

1.4多媒体能提高实验指导的效果,强化学生技能训练。

微生物学的实验与一般的验证性、综合性实验不同,它注重的不仅是观察微生物形态与结构,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掌握独特的实验基本技能,比如无菌操作技术、纯种培养与分离技术,与其他的课程实验差别很大,学生对这些操作的基本技能几乎无法从先修课程实验中得到锻炼。所以如果将一些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如切片的观察与显微镜的使用等基本内容通过多媒体演示出来,就可以让学生在操作之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提高实验效果。

此外,我们还可将pcr等新技术内容充实到实验教学中,因为像pcr等实验要做到让每个学生都亲自动手,大部分高校无论从经费上还是实验条件上都很难保证,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实验过程用动画的.形式演示出来,演示过程中学生兴趣高涨,思维活跃,自然地将理论知识和实验过程联系起来,从而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

2环境工程微生物学采用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正是由于多媒体在微生物学的教学中具有比较大的优势,所以在国内各高校微生物学的课程教学基本上都在使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使用过程中存在学生主动思考的机会减少p套用别人课件的现象普遍,却又值得我们重视和进一步思考。

2.1缺乏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思考过程被削弱。

多媒体的使用,使部分教师认为只要课件制作的精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就可以吸收大量的新知识而忽略了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其中包含了教师对教育思想的理解以及教学实施过程中微妙的师生互动的过程。

实践表明传统的板书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肢体语言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来[3],尤其是教师边板书边启发学生思考的过程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而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一味地考虑它的优势而忽略了学生主动思考的重要性,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2.2缺乏课件制作的主动性,套用现象严重。

一般来说,不同的教师对微生物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讲课方法都会有所不同,所以会很自然地将自己的理解和讲课风格带入到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中,如果别的教师使用,那么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作适当的调整甚至是大量的改进,将别人的东西转化成为自己的知识。

但是有许多教师由于对多媒体制作的不熟悉而且工作量也比较大,干脆就直接套用别人的多媒体课件,这样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3小结。

为了提高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多媒体在该课程中的应用,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等院校最近几年在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p多媒体的制作技术等方面已经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的不断深入p多媒体制作技术的不断提高,一支高素质的微生物学教学队伍正在不断成长,我们相信,随着该课程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多媒体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会更大p更有效。

最新多媒体在诗歌教育中的运用论文(优质15篇)篇十四

摘要: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助于体会古诗的意境;有助于品词析句,体味古诗的语言美;有利于体会古诗的情感美;有助于启发想象,运用语言表达美,可以有效提高古诗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论文。

一、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古诗是古人创作的,它用的是古汉语,节奏强、跳跃大、文言语多、意义浓缩性大,不像现代的儿歌能一读就懂。有的学生见到古诗就很茫然,对古诗望而生畏,还没学首先就有了畏惧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畏难情绪。

我在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播放动画:诗人在西湖游宴,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十分美丽。后来天空下起了雨,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看到这样的美景,诗人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位非常美丽的女子。学生看了课件的展示后明白了,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不论西湖是晴还是雨,其姿态都是非常美好奇妙的,令人心驰神往。我相机在旁边说道:“画中的`女子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也叫西子。西湖由于其景色秀美,诗人把她比作西子。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诗人为它所倾倒,不知他们写下了多少的名篇佳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赞美西湖的诗句,好不好啊?”学生为这美丽的景色所陶醉,不禁齐答道:“好!”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不仅使学生先前的畏难情绪一扫而光,又为后面课文的学习作了有效的铺垫。

二、巧用多媒体指导朗读,深入挖掘古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中声音与图像的合理运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能使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揣摩诗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在指导朗读《望庐山瀑布》时,我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让学生初步感知,紧接着再播放抑扬顿挫的朗读录音,为学生做朗读示范。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写香炉峰的烟雾不断地慢慢向上升腾,因此“生”字要读得重而缓。第二句“遥看瀑布挂前川”,这里的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突现了远望中瀑布的静态感,因此要重读。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诗人通过“飞流”“直下”两个极有气势的动词和“三千尺”这个富于夸张的数量词,把瀑流之湍急、冲力之猛烈、声势之宏大,展现于读者眼前,因此要读得强劲而响亮。第四句中“疑”是诗人大胆而新奇的想象,诗人巧借银河自天而降的比喻,渲染瀑布飞动的气势,此处的“疑”字分外传神,它既真切地传达了诗人仰观飞瀑时一刹那间的心灵感受,又符合瀑布高接云大的实际,应该重读,以突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在我的讲解和多媒体朗读的示范下,学生很快掌握了读的技巧,再让他们跟录音试着读,学生很快就读了诗的韵味,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体会到了诗人昂扬激进的思想和他对祖国锦绣山河的热爱,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对诗的含义会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意会。而合理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则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熟读成诵。

三、巧用多媒体帮助理解,体会古诗语言美。

古诗语言凝炼,意境优美,思想深刻,读起来琅琅上口,充分体现了文章的语言美。但小学生阅历浅,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对于一些精练、浓缩度很大的词语,一时难以理解,感悟不到作者用词的精准,这就需要我们借助多媒体课件制作的音频、视频兼备的画面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难懂的词句。在教学《咏柳》时,我制作了直观具体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诗中的“碧玉”“妆成”“一树高”“绿丝绦”“裁”等词语,学生难以理解、把握。如果不疏通这些障碍,学生就无法领略到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学生观赏屏幕上的画面,感受春风吹拂中柳树的色彩美和形态美,获得整体印象;对于“碧玉”“绿丝绦”,让他们观察柳树的嫩绿枝叶的特写镜头,体会诗人比喻的准确;对于“妆成”“一树高”,则把镜头推远,再现柳树的整体形象,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同时学生也能真切感受蕴涵在字里行间作者对春的热爱之情。这样的教学,多媒体课件充当了激活思维、锤炼语言的桥梁。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通过相互交流体会到了古诗的语言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任务中,古诗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我们以认真、理性、严谨、热情的态度来面对她。在古诗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让生学得兴趣盎然,学得扎实有效,更能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最新多媒体在诗歌教育中的运用论文(优质15篇)篇十五

【论文摘要】写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优化写字教学,奠定扎实基础,对今后语文教学,甚至学生的终身教育都是大有益处的,而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的写字教学提供了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写字教学有效整合。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也出现了加快发展、加快改革的势态。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增加,教学设备得以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变得更加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大特色。

一、运用网络进行写字教学特点。

1.教学资源的共享性。

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较好地发挥了优秀师资对学生教学的作用,在培训师资和辅导学生方面都体现了资源共享的网络教学优势。虽然在录制时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物力,但最终既减轻了写字教师的辅导负担,节省了重复劳动的时间,又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方法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2.教学的趣味性与示范性。

在多媒体中进行教学时,我们将写字教学节目以学生较感兴趣的卡通形式进行制作,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在教学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利用播放写字教学节目进行写字教学,在欣赏优秀写字作品和写字教学片段、放大书写过程、突出笔画结构以及进行写字教育教育等方面,比普通写字课堂教学更具有其示范性。尤其在技法传授时,许多笔势和指腕的运动方式,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而多媒体则能以其特有的再现特征,形象、直观、全方位地展现事物全貌,极大提高教学效果。

二、如何运用多媒体,辅助优化写字教学。

1.利用电脑直观优势,培养正确的姿势和执笔方法“凡学写字,必学执笔”。正确的执笔,是写好字的前提。而正确的姿势能使学生平心静气,沉浸于写好字的氛围中,培养沉稳,认真的个性。但现在大部分学生已在没有严格的要求下,形成了一些写字的不良习惯,如写字时歪着头,下巴抵在手背上,身子紧贴桌沿,手指紧握笔尖等等。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纠正学生不良的姿势和方法至关重要,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先示范一遍,然后让学生模仿。但由于儿童感知觉不全面,抓不住特征,注意和兴趣短时性,因此学生往往不得要领。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模糊,费时,费力。如果设计一个软件,利用电脑直观演示,有针对性地演示,进行规范训练,再个别纠正,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执笔方法”为例,鼠标先按全程图,就出现放大的正确“执笔图”,让学生整体感知怎样执笔,然后再在子目录下,分步讲清执笔要领(图和解说结合):一捏,拇指、食指的第一节相对捏住笔杆;二托,中指第一节由下向上托住笔杆;三垫,无名指和小指垫在中指下,增加中指的托力;四靠,笔杆斜向右后方靠在虎口上约45度。指关节均向外凸出,手掌成中空,握笔杆处约距笔尖一寸左右即可。教学时,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操作鼠标,分步学习执笔步骤要领,仔细模仿,规范训练。

2.利用课件辅助的写字课教学模式,优化掌握笔法技巧。

由于有多媒体多媒体作为教学媒体,可以编制大量课件,如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结构要领五十法等,扩大学生的求知量。可利用多媒体网络的学生终端,让学生进行人机交互学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用适合自己需要的写字材料进行看、摹、学、比照。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热键查询对各种笔法运用,(包括轻重提按,运笔方法转换,行笔长短,各部分比例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书写步骤的解剖等),这种自主的教学方式,可以按照个别化方式进行,也可以将课堂教学中的集体授课和个别学习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讲清本课内容的重点,突出重点、难点,逐个步骤地解剖,让学生仔细观察,反复体味,切实掌握指导自己的练习,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竖的运笔法教学为例,设计这样一组软件,先设计各种竖画,让学生仔细看屏幕,认清竖画的`种类和形态,随着鼠标移动,讲解竖画的形态特点,指出何以称为垂露竖,悬针竖,它们区别在收笔形态的不同,再按鼠标,进行具体剖析垂露竖,悬针竖的运笔方法。电脑出示垂露的运笔路线图,根据此图,剖析笔法动作f提笔向左上起笔;转锋向右按笔;转锋向下按笔铺毫力行(保持中锋行笔);驻笔作轻顿,提笔回锋向上收笔),然后按线路图分解动作,慢速示范,可以让学生根据需要反复观察、体味,然后书空练飞和复述,再在作业纸上进行实际操作,(摹、临)操作过程中,若需要,可按鼠标再回到上一步进行观察、体味和自己的操作进行对比,教师巡回指导,根据学生书写情况,以具体指导,及时纠正。(悬针竖教法略)。这种教学模式,关键是要有优秀的辅助教学课件的支持。教学优点是比传统教学清晰,易于理解、掌握,学生眼、耳、手、脑并用,思维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认知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学习效果好。

3.电脑在作业批改、讲评和课外教学中的动用。

作业批改,一要及时,二要注重质量,三要符号规范统一,要改中有批,批中有改,改正错处,通俗扼要,指出存在问题的原因。作业讲评,一般在写字课的前几分钟进行,可以利用扫描仪,把有典型性的作业扫描进课件,进行讲评,对予优秀作业,进行观摩表扬,树立榜样,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予以纠正。

写字是一项长期的功力训练,只有坚持每天练习,才会保持进步,所以,小学写字课教学除课堂教学外,还应注意课外教学这一块,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优势采取各种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广泛开展课外书写活动。

三、运用电脑进行写字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循序渐进性原则。教学时要由浅入深,先基础后变化地进行教法,要让学生一点一点地感知,一点一点地理解掌握,不能一股脑儿地倾倒出来,使学生不知如何是好,而且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2.示范直观性原则。即要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表象,又认识事物的本质,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创造条件。

3.适龄陛原则。根据学生身理条件和心理素质地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编排教学秩序,设计课件时,对新授的设计,要尽可能利于学生反复观察、体昧,加强记忆。

4.简便实用性原则。设置的教学课件要通俗浅显,简单明了,配制的教学语言也要浅显易懂,让学后听后马上能理解。随着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现代教学媒体在写字教学中也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我们将在实践中对之加以进一步完善,使它更为科学,更为合理,更有实际价值。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特殊教育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优质18篇)

    培训心得体会的写作过程可以激发我们对学习和成长的动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出色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

    最新药店年度工作总结店长(通用18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个月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的重要方式。了解别人的工作总结也是一种学习和进步的方式,下面是一些他人的优秀月工作总结范文,希

    2023年水电工程师工作总结水电工程师工作总结(优秀14篇)

    通过写月工作总结,我可以对自己的职责和工作目标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自己在正确的方向上努力。随着各行各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写一份出色的月工作总结变得非常重要。下面是

    最新工程团员个人总结(精选20篇)

    通过个人总结,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为今后的发展制定更合理的目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个人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在写作

    2023年义工协会年度总结(模板17篇)

    年度总结是一个反思和反馈的过程,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目标和计划。这些年度总结范文通过全面、客观地总结过去的一年,展现出了作者的成长和变化,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一

    2023年高老头读书心得评论高老头读书心得(专业18篇)

    在写读书心得时,我们可以回顾书中的主题,挖掘作者的用意,分享阅读的收获。读书心得是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和领悟书籍深层含义的重要环节,希望以下精选的读书心得范文能够对

    老师的那双手(精选18篇)

    优秀作文是通过对主题的深入思考和精彩表达,展现出作者扎实的语言功底和独特的观点。永远的朋友:朋友是一辈子的财富,他们就像阳光一样,永远温暖着我。到了星期二,我总

    最新应用写作课程个人总结(汇总20篇)

    个人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和素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个人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应用写作,作为人们的日常交际、沟通、传递信息和传播

    2023年医院妇产科的述职报告(热门13篇)

    述职报告是一种反映个人工作表现和成果的书面材料,对我们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总结和评估作用。希望以下这些述职报告范文能够帮助到你,指导你写出出色的述职报告。

    2023年幼儿园教师班工作计划(优质16篇)

    幼儿园工作计划的编制需要根据教育目标、学期安排和课程要求等进行详细规划。以下是一些幼儿园工作计划的典型范例,供教师们参考借鉴,提高工作水平和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