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运用论文范文(14篇)

时间:2023-12-12 作者:文锋

范文范本能够为我们提供写作思路和结构,使我们的作品更加规范和有条理。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通过阅读它们,我们可以拓宽我们的写作思路和技巧。

数学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运用论文范文(14篇)篇一

1.赏识教育的实施要求师生之间保持良好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赏识教育的实施要求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准确把握学生的动态。

3.赏识教育的实施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保持家校教育的一致性。

4.赏识教育的实施需要一定的艺术性,应把握好时机和环境。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一定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这时教师给学生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次安抚等等,都能表达教师对学生的赏识,使学生更能真实的感受到教师的鼓励,达到更好的效果.总之,在教育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的运用赏识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又可以培养学生优良的数学素养,锻造坚强的心理素质,为以后更好的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运用论文范文(14篇)篇二

摘要:赏识教育是一种更符合人性的教育理念。通过对贺州市三所农村小学的调查显示,赏识教育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运用中存在评价模式单一、教育者未能全面把握赏识教育的精髓、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能力较弱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及理念,采用多样性的教学评价方式,正确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以及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关键词:赏识教育;农村小学课堂。

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来进行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它建立在尊重、平等、信赖、和睦的根基上,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起其潜能发展,并最后达到学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因此,它是一种更符合人性的教育理念。那么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运用现状如何?本研究以贺州市三所农村小学的150名学生和50名老师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赏识教育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运用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传统评价模式单一。

本次调查中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评价学生主要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心灵需求。在评价学生学习质量时,有50%的教师主是要看其平时作业成绩及期末成绩,仅有8%的教师看学生个性学习中的其他收获。即使在学业成绩评价中,也存在重书本理论知识,而对学生的知识运用分析、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重视不够。由于学生在评价中比较被动,不能积极参与,这不仅限制了其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导致教师不能全面地看待学生,并且也不能准确地发现其在成长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二、教育者未能全面把握赏识教育的精髓。

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虽然老师们基本能认识到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拥有一定的赏识教育素质。有68%的老师听说过赏识教育,他们试图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学生。而也有80%的教师表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地运用过赏识教育,他们认为在教育学生时应采取经常表扬与鼓励方式才最有效,并且,他们也认为应用赏识教育的确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只是表面上是以“赏识”为名,对学生从来不批评,连缺点和错误也指出,不加辨析地加以肯定与表扬,实际上是违背了“赏识”的初衷。

三、受教育者自我赏识能力较弱。

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其身心发展极其不平衡,他们的`心理发展滞后于生理发展,虽然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但是他们却不能顺利地达成自我同一性,最终导致行为表现冲动、偏激,缺乏自信,他们也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而在无法对自我进行肯定的前提下,无论父母和老师再怎样对其进行尊重、理解、宽容的,赏识教育也是收效甚微。在调查140名学生中,有85%的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是较差的,而仅仅有5%的学生认为自己优秀,此外,有65%的学生对待生活和学习的态度是悲观消极的,20%的学生则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和学习。针对赏识教育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才能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更好的进行赏识教育提出以下对策:

1.采用多样性的教学评价方式,正确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

逐步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评价模式,这种模式把课堂评价的关注点由教师转向了学生,其中包括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一系列情感体验、协作交流、行为表现及知识获得等方面;同时,还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如何启发学生思考、如何组织其讨论交流以及教师如何评价学生的行为表现等。

赏识的实质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不怕失败,其主张对学生进行多肯定、多鼓励、少批评,但并不等于学生犯了错误就不去批评,依然采取不断地赏识。事实上,在赏识教育中,我们不但可以批评,而且应该大胆地批评,因为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特别在学生犯错误的过程中也是其接受成长磨练的过程,教师必须在尊重学生及坚持做事的道理和原则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但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应注意要对事不对人,不能因学生做错了一件事,就否定了其整个人。在赏识教育中进行批评,应给学生这样的感觉:犯错或失败不要紧,我相信你一定能改正,只要改正了错误,孩子还是好孩子。

3.提高学生的自我赏识能力。

“天生我才必有用”,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潜力和价值,建立自信心,肯定自己的发展潜力与价值,并且心中始终要有“我能行”这个信念,能够科学地正确地认识自己,及正确地评价自己,接受自己,以形成对自己的赏识,这是建立自信的基础,也是促使学生树立起自信感,并培养其自我赏识能力的重要方法。而锻练学生的自我赏识能力及自尊自信的有效渠道则是通过对其进行引导与鼓励。

参考文献:

[1]金晓华.浅谈赏识教育[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

数学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运用论文范文(14篇)篇三

以赏识为核心的“赏识教育”,是以学生学习和活动为载体,抓住教育的契机,优化课堂氛围,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使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全方位地受到赏识,并在不断获得赏识的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自信心,勇于探索、创新,逐步完善,超越自我。在语文教学中我尝试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创设展示才能的舞台,让学生在赏识中树立自信心。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儿童的自信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活动。缺乏自信心的人,往往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制约学生的行为,束缚学生的思维,使学习有始无终。而小学阶段正好是学生树立自信心的有利时期,如果不把握好这个教育的契机,学生日后所面对的困难将束手无策,甚至气馁。为此,我通过创设展示才能的舞台,让学生在赏识中树立自信心。

1.从课堂中入手,为学生创设被赏识的环境。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渠道。教师应该从课堂入手,为学生创设一个被赏识的氛围,让他们在受到赏识的同时,树立起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我很注重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即使学生说得结结巴巴,我都给予肯定的赞扬,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如在教学《麻雀》过程中,我设计了让学生进行颂读比赛的环节,让学生朗读相关段落,自我表现出“最可怜的小麻雀”和“最勇敢的老麻雀”,这样一来,同学们感到新奇,都跃跃欲试,那只孤独无助的小麻雀可怜兮兮的样子以及那只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英雄人物”在紧张的比赛中逐渐为同学们所熟悉、牢记,同时节省了背诵的时间。在这表现自我的舞台中,同学们不但提高了自身的朗读水平,而且在无形之中增强了自信心。又如在教完《小珊迪》后,我让学生当一回慈善机构里的一员,让他们把小珊迪那催人泪下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让所听者感怀身世,予以援助……一方面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前提下有感情地叙述,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多一次锻炼自我的机会。而在识字教学上,我采用请学生当“小老师”的做法,让他们领读、为同学改正错别字等等。这些做法都为学生创设了不少被赏识的环境。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全方位地受到赏识,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自信心。

2.从课外作业着眼,让学生感受成功的滋味。

“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动力。”因此,在每一个环节中,我都注意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尝试成功的滋味,特别是后进生。

一次在习字课上,我巡堂时向全班表扬了某后进生写字姿势正确,第二天,在呈上来的作业本中,我意外地发现那后进生的字写得非常工整,我不失时机表扬他的同时,还把他的'作业和其他优秀同学的作业一同贴在学习园地上。自此,该生的自信心再次重拾,成绩也明显提高了。又如,在作文教学上,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在分别寻找合适资料的基础上,共同讨论、研究,然后让其中一人执笔攒写文章,最后我把好的文章贴在学习园地的“成果展”中,受到表扬的小组里,每一成员都为自己出了一分力而感到骄傲,同时,我不失时机让他们用同样的方法自己亲自攒写文章。从而让学生体验成功,让他们在赏识中不断完善自己。

托尔斯泰指出:“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做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写。”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创新。再者,在科技一日千里日的二十世纪,更需要具有探索、创新能力的人。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根据语文科的特点,充分利用课堂这个有利的环境,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原则,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在赏识中教会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展开丰富想象,为培养新一代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1.以导促探,以探解疑,让学生在赏识中完善自我。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指导学生,应像对待问路的人那样,只指示他的方向,而不牵着他走;只鼓励他前进,而不压迫他赶路;只有开始时给予指导,而不送他到终点。在教学上,我以引导为主,促使学生探索,在赏识中自主解决问题。

如教学《麻雀》时,首先在多媒体软件中显示了一只无助的小麻雀,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段落,通过朗读体会,鼓励学生质疑,有学生提出:“小麻雀为什么会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另一位学生则问:“'我'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小麻雀的?”还有的问:“小麻雀的命运会是怎样的呢?”于是,我不失时机,对他们进行表扬:“很好!同学们都能开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令老师意想不到的问题。现在,我看谁最醒目,能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自己找出相应的答案。”学生在受到老师表扬后,都情绪高涨,于是很快就自主解决问题。这样,教师只是作了引导,学生们的脑子里就拼发出无穷无尽的点子来,从而训练了学生求知探索、质疑问难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趣促思,以思求异,让学生在赏识中升华自己。

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不能只局限于沉。

[1][2]下一页。

相关专题:尚无数据

数学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运用论文范文(14篇)篇四

摘要:赏识教育是以人性为基础,通过调动受教育对象的如动机、意志和情感等非智力因素,以赞扬和鼓励为前驱,以制造受教育者尝试成功的条件和机会为手段,以因材施教和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的一种教育方式。省属高师院校免费师范生群体在自身建设、人生规划、职业定位、培养模式及就业方向等方面都存在其特殊性。本文浅析了赏识教育对该群体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探讨了在省属高师院校免费师范生中如何更好地运用赏识教育。

关键词:赏识教育;高师院校;免费师范生。

赏识教育的基本方法是赏识,最终目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育。赏识教育是一种立足于“人”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它是源于对学生的爱,发现并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1]。赏识教育最初是由一位普通的父亲周弘在教育他的聋童女儿时发现和提出的,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杨海波将周弘和赏识教育誉为“伟大爱的实践,科教兴国的精华”,周弘所著的《赏识你的孩子》等书更是引起了教育界的轰动[2]。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赏识就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笔者认为: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爱的教育,这就要求教育者要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赏识教育不是盲目的赞扬和夸耀,要以辩证的目光看问题,赏识亦可有批评,在批评中体现赏识、渗透期望,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早日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2省属高师院校免费师范生群体的现状。

2.1大都来自省内较偏远的农村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落后。

省属高师院校免师生大多来自省内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当地的教育水平也相对落后。很多同学从家乡考入大学,周围新的环境、新的事物对他们以往的价值观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加上教育水平的相对落后,这些都会使他们不同程度存在自卑、敏感等问题。存在以上问题,会大大影响这部分同学今后的学习生活,更会严重阻碍其各方面进步和发展,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2.2理想信念自信缺失,专业自信缺失。

来到大学这样一个思想和学术百花齐放的高地,很多免试生以往坚信的理想和人生追求或多或少遭到了动摇。很多同学开始怀疑,毕业后到偏远地区做一名人民教师是否是成功?其他同学毕业后可以马上继续深造,而自己却没有这样的选择机会。因为省属高师院校免试生专业的特殊性,就使得很多同学进校后,接触新的思想和事物后,容易对自己当初的选择产生怀疑,对自己的专业前景表示怀疑,造成理想信念缺失,若不正确引导,更容易造成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

2.3职业定位特殊,学习动力不足。

省属高师院校免师生的职业定位就是毕业后回签约地做一位人民教师,相对其他同学来说,他们就业面较窄,就业压力相对较小,这就使得很多同学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觉得不用非常努力学习,能正常毕业就行。因为职业定位的特殊性,学习动力不足已经成了常见的问题,所以抓好班级学风建设也就成了免师班需要急迫解决的关键问题。

3赏识教育对省属高师院校免费师范生的重要性。

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是信任的教育,更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省属高师院校免费师范生因其自身建设、人生规划、职业定位、培养模式及就业方向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得很大一部分人存在交际自卑、专业不自信和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教育者要求,尤其是面对这样的受教群体。

赏识教育是以信任为基础,是双方感动和被感动的过程,在省属高师院校免师生中运用赏识教育首先是能够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尊重,尽快打开学生的心扉,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步就牢牢站稳,当学生被批评时理解为帮助,被赞扬时理解为鼓励,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省属高师院校免师生中运用赏识教育,能够极其有效的解决该群体中普遍存在的自卑问题,肯定学生的选择、肯定学生的努力,在一次次暗示中,提升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专业归属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运用赏识教育能更好的实现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才能,为每个人的成长成才提供好的、适合自己的条件。

4如何在省属高师院校免费师范生中运用赏识教育。

4.1理想信念引领,助力专业自信养成。

思想是指导人行动的原动力,理想信念更是贯穿人成长的主线。省属高师院校免师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容易产生理想信念自信缺失,专业自信不足的问题,将赏识教育运用在对学生理想信念的认同上,运用在对学生职业生涯选择的肯定上,对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自我归属感的养成有积极的作用。我们首先要对学生选择为祖国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觉悟表示赞扬,为他们甘愿在基层发光发热的信念表示肯定,要将赏识教育体现在学生主观选择的方方面面,将专业自信和职业生涯自信牢牢扎根心底,为其内生驱力的养成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4.2因材施教,先识后赏。

切不可盲目地对学生采用统一式的、格式化的赞赏,学生不尽相同,比如对待自卑的学生和叛逆的学生,所采用的方法和切入点应该不同。但无论对象是谁,老师都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全方面认识学生,清楚其优点,有依有据地进行赞扬,这样更有说服力,更能使其产生认同感。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赏识教育,赏识不代表不能批评,不代表迁就,要牢牢把握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原则,要提前建立好牢固的沟通桥梁,在批评中体现赏识、渗透期望,使学生将批评理解为帮助,将赞扬理解为鼓励。

4.3无形渗透,自我成长。

教育的目的在于早日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长,赏识教育亦是如此。省属高师院校免师生最缺乏的是自信、是追求更高目标的动力,赏识教育恰好能很好的缓解这些问题,但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应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赏识不是一直抓住某一方面翻来覆去赞不绝口,而是要把握关键节点,比如出现自我批评、自我解决问题、自我努力发展等时刻,要及时地、毫不犹豫的运用赏识教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者一定要将学生的自我成长、自我发展视为最高目标,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赏识教育的运用务必要把握正确的度,要恰到好处,赏识教育不是虚伪的教育,不是捡好话捡空话,我们要运用赏识教育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保持自信,敢于迎接挑战对于战胜困难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黄艳.赏识教育与“后进生”教育问题的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

数学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运用论文范文(14篇)篇五

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规律的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的好理念。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还孩子金色的童年。在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充分地运用赏识教育,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卓有成效。

一、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望远镜看学生的缺点。

曾经有人问孔子对自己的弟子的评价,孔子说:“颜回比我贤明,子贡比我善辩,子路比我勇敢。他们认我为师,不是因为我比他们更贤能,而是我能让他们更好地去掉缺点,发扬优点。”这便是孔圣人的眼光!面对三千门徒,总能看到最亮的闪光点,尽管每个人身上都有种种不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难免会遇到孩子调皮、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的情况,而以往我们教师是抓住学生错误的“小辫”不放,慢慢地学生变得没有自信,而教师也成了学生最讨厌的那个人。教师要学会发现并赞赏学生的优点甚至是微弱的优点,不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在批评指正的过程中分寸适度、实事求是,决不过分夸大,能肯定的要尽量肯定,不要一竹篙打死一船人。只有充分地调动学生自身积极的因素,才能使学生克服自身的缺点和弱点,才能更好地发扬自身的优点和长处,才能时时刻刻取得进步,快乐自觉地改掉自身的缺点。

二、巧教育,齐分享,引导学生学会赏识。

作为教育者,除了会赏识学生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赏识。这一方面对学生的成长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只有学会了赏识,懂得肯定别人,懂得为人着想,才会成为一个大方大度的人。关于这一方面,我觉得首先要引导学生赏识自己。让学生学会赏识自己,并不是盲目地孤芳自赏,而是引导学生能悦纳自我、体现自我,勇于自我实现,相信自己能行,树立坚定的自信心。为了增强教育的合力,为了达到长久的效果,我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在班级里开展了“我能行”教育。在家长会上我组织家长讨论“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家长献计献策;同时,要求家长在家里配合老师多肯定孩子的优点、进步,少批评,少指责。其次,在日常学习中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经常使用“你能行”这种激励性的语言,并教育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让集体中的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再次是引导学生赏识他人,包括赏识同学、朋友、老师、家人等。学生在赏识他人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看到他人的长处、他人的努力,从而信任他人、欣赏他人,相互间多了理解、羡慕、竞争,少了反感、嫉妒,他们不仅自我激励,更能相互激励,不断吸取他人之长来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三、尊重学生的人格。

教育家艾玛逊指出:“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有助于学生身心发展。对于已具有一定独立意识的中小学生,教师既是学生的老师,又应该是他们的朋友,在人格上要与学生平等相待。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主动蹲下身来,平视学生,尊重学生,乐于并善于和学生交朋友。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位学生:在校学习毫无兴趣,经常逃课、打架、捣蛋,十分令人头疼。通过仔细调查,我发现该生的一切不良习惯均产生于其生活环境,因父母离异,他跟着年过八旬的奶奶生活,无人管教,也无力管教。对于这个学生,我并没有采用训斥的方法,而是在谈心的过程中找到他所具备的照顾老人、自尊心强等方面的优点,在班会课上大力肯定,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让他表现自己的优势,并在重阳节这天组织班干部去看望他奶奶。在尊重他的基础上适当地给予鼓励,通过不懈努力,该学生在成绩逐渐提高的同时,不良习惯也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改正了。只有充分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诸如他们的性格、特长和家庭状况等,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教师才能避免工作中出现失误,给学生以尊重和关爱。

四、通过课堂教学实施赏识教育。

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应该把课堂变成学生表演的舞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探究,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情感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在课堂上,没有厉声的训斥,没有唠叨的说教,有的只是灿烂的微笑、亲切的话语,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触动,错误得以改正。教师要对学生解决不了困难的'方法有所肯定,决不能全盘否定。周弘老师在《赏识你的孩子》一书中曾写过这样一段经历:一个孩子在见到他的时候,在他面前写到3-2=5时,还一脸等着表扬的样子。周老师先是摸着这个孩子的头,笑着对她说:“没关系,只是把‘+’写成了‘-’而已。你是个勇敢的孩子。”然后,他把“-”改成了“+”,并告诉这个孩子“3+2=5”。从这件小事我们可以想到:如果周老师直接指出这个小孩子的错误,这个女孩以后可能会讨厌学数学了;可是周老师肯定了这个孩子的勇敢,敢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然后再告诉她正确的答案,像周弘老师讲的那样,这孩子一辈子也不会忘记“3+2=5”了。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经常鼓励、赏识孩子们在课堂中的表现,表扬的话语无处不在,要承认孩子的差异,甚至欣赏差异,允许失败,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坚信孩子第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课堂上老师一次又一次的赞赏,使学生在老师及同学们的赏识中看到自己的力量,才会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满怀信心获取成功。

赏识的本质是爱,赏识是爱的具体表现。爱是冬日暖阳,爱是沙漠甘泉。要赏识每个生命中的每个闪光点,让每个孩子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里,让他们尽情地舒展自己的心灵,不再感到压抑,尽情地享受生活的快乐和生命的美好,轻松而愉快地飞向更阔的天空。让我们每一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走上赏识教育的阳光大道,把德育教育充分落实到每一个孩子的身上。

数学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运用论文范文(14篇)篇六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已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但课堂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却不是很明显。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心理健康课中应该运用赏识教育,给每一位学生建立动态的赏识档案,构建多维度动态的心理健康课成绩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赏识教育;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从赏识教育理念下进行思考,结合高职学生教育实践,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新内容和方法,提高心理健康课的实效性。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詹姆斯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国际赏识教育学会终身荣誉会长周弘老师认为,赏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好孩子”,每一个生命觉醒的力量都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活成长规律的教育。所谓赏识教育就是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用肯定的、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给以充分的激励和引导,让他们在“我会成功”“我能做得更好”的心态中觉醒,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前进,以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赏识教育的前提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赏识教育的方式是激励与赞扬,对学生进行正面肯定。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教育以赏识为先导,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质,提高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化外力为内在推动力,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赏识教育的本质是以尊重和爱为前提,整个实施过程都围绕着教师对学生的赏识、激励来进行教学,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课存在表面化现象。

现在各高校都已把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列为必修课,但是课时设置少,一般为16课时;上课的地点固定在教室,桌椅不能移动,限制了心理团辅和相关拓展训练的开展,导致上课一般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很难在课中得到心理体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存在差距,认为心理健康课是可听可不听的不重要的课程,对这门课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二)高职院校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课教师绝大部分是辅导员兼任,缺少专业的心理学毕业的教师。虽然是只有通过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才能上岗教授心理课,但仅仅通过心理咨询师的考试,所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往往是不足以胜任心理课教师的。这种现状致使心理课教学效果相对比较单一。此外,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心理健康课往往是合班上课,8次的课程,教师都还没来得及认识所有的同学,课程就已经结束了。这样的现状与赏识教育的理念是相违背的,教师的赏识没办法在心理健康课中开展,学生也没机会在心理健康课中自我实现。

(三)心理健康课缺乏好的考核和评估方式。

当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课都是以粗放型的形式上课的,学生的成绩仅仅通过一纸考卷来评定,缺乏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过程以及学生对心理健康课教育知识反馈的评估过程,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促进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教师会习惯于侧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学生就是随耳一听,没有体验,也就没有感受,也就谈不上以后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去调控自己的情绪,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等。

(四)学生认知上存在偏差。

在学生看来,开设心理健康课没有多大意义。第一,他们认为这种课的上课对象应该是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而他们的心理很健康,不需要听这门课程;第二,学生有固定思维,认为只上8次的心理健康课就是每个人不管听不听都能及格的课程,不会存在挂科的现象。所以,学生从内心不重视这门课,不把这门课程当回事,不会以上专业课的心态来看待这门课。

(一)小班上课,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互动。

为了更好地在心理健康课中实施赏识教育,小班化上课是非常必要的。在小班上课的基础上进行分组,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5-6组,每一组选一名外向、活跃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让每一组学生都给自己的队伍取一个口号。建议学校能把可移动桌椅的教室固定为心理课教室。桌椅的摆放为一个小组围成一个圆的形状,每次上课时各组的学生都分别围坐在一起,便于讨论和分享。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并和学生互动,表现积极的小组可以得到相应的加分,加分纳入学生的平时成绩。这样的上课模式不仅可以促使每位同学都认真参与到课程中来,而且课堂气氛也会相对轻松,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提高。同时,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优点以及不足之处。

(二)给每位学生建立一份动态的赏识档案。

教师给每位学生都建立一份动态的赏识档案,用于记录学生上课的表现,摘录学生上课的感悟、心得体会以及学生的一些困惑等。通过这份档案,可以更全面地、动态地了解每位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忧,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心理困惑进行引导。教师只有贴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上好这门课,才能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

(三)把情感体验融入课程教学。

在心理健康课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体验情感,可以给学生设立一定的场景,如人际交往困惑、情绪控制、挫折处理等情境下,让学生去演绎相应的角色,然后是分享自己的体会。教师应密切观察学生对不同情境下的态度和情感变化,还要特别关注一些特殊学生的情绪和情感特征,把更多的机会留给那些内向、不敢大声言语,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学生,不断地肯定他们、赏识他们、欣赏他们,鼓励他们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敢于在别人面前去展现自己,让他们通过心理健康课的学习,恢复自信。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表现出无条件地赏识与接纳,学生才会感受到来自教师给予的勇气和力量。

(四)给学生布置自我剖析作业。

在第一次课后,就可以给学生布置心理成长报告作业,让学生回忆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包括亲情、友情以及爱情,描述当时发生一些记忆深刻的事情时自己的想法以及行为和现在的感悟等。通过这份成长报告,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经历,对学生有针对性地实施赏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成长报告的内容简要整理到赏识教育动态档案中。通过这种方式,打开赏识动态档案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每一名学生,便于挖掘学生积极的心理潜能。

(五)构建动态化、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方式。

考核学生心理健康课的成绩,应构建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以及任课教师的评价三位一体的动态多元的评价方式,三者各占一定的比例。只有这样的评价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中能积极地表现自我。同时,为了团队的荣誉,每个小组也会开展良性的竞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融入课堂,开放自己。

(六)增加心理健康课课时,提升学生重视度。

为了让学生重视心理健康课,可以增加这门课的课时,如其他专业课一样,从第一周上到期末,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这门课也是非常重要,不是随便“打打酱油”就能通过的课程。只有课时增加了,教师才能更好地在课程中实施赏识教育。另外,课时增加了,教师才能在课程中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在课堂中体验、展示自我,增强自信。让学生慢慢地感受到通过心理健康课的学习可以放松自己、愉悦心情,提升幸福指数,变被动地上课为主动地参与,让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成为人人喜欢的课程。

(七)动态赏识档案作用的持续性发挥。

动态赏识档案不应随着心理健康课程的结束而消失,心理健康课教师可以把这份档案传递给相应班级的班主任和分管该班级的辅导员,让其他教师继续充实和完善学生的赏识档案,继续积极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做一个持续的跟踪与反馈。只有这样,才充分升华了心理健康课的意义。不是为了上课而给学生上课,而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心理品质,使学生的心里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阳光的。

(八)赏识教育对心理健康课教师的要求。

在心理健康课中运用赏识教育,对心理健康课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首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积极的个性品质,身教重于言教。建议各高校重视心理健康教师团队的建设,多组织课程建设讨论会以及相关的心理知识培训。其次,心理健康课教师要改正以往以批评为主的教学观念。在一次次的被赏识下,学生就会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会自然而然地向着心理健康课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第三,心理健康课教师要充满爱,要有足够的耐心。只有这样,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参考文献:。

[1]周弘.赏识教育讲学精华读本[m].北京:北京出版社,.

数学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运用论文范文(14篇)篇七

摘要。

赏识表扬是矫正孩子品行的有效方法之一,能够帮助孩子区别好与坏。正确地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巩固孩子的品行,让孩子养成情愿而积极听话的好习惯,对孩子来说,赏识表扬的话是良好品行自我肯定的动力,是对自己才智充满信心的动力。适时而巧妙地说出称赞的话,能在孩子心中唤起强烈的自尊心,迟钝的孩子会努力设法成为敏捷的孩子,不认真执行任务的孩子会力求上进,做好一件事。

关键词。

一、幼儿教育必须坚持赏识为主。

我们教育者面对的是一群受教育者――全班幼儿,而不是单个的个体,赏识表扬的手段要面对全体幼儿,让每个幼儿都有经常受到表扬奖励的机会,教师要用心去爱每个幼儿。

如果一个幼儿经常受到表扬他自我感觉就好,对自己充满自信心;相反,如果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的幼儿,他就可能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对自己丧失信心,活动时,表现不积极或者有意捣乱。

对于那些能力稍差或行为方面存在某些问题的幼儿,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身上的每一个值得赞赏的地方,这样幼儿将会从老师肯定的眼神中得到支持和鼓励,使本来微小的优点得到放大,表现会越来越突出,进而不断进步。

人都是愿意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的,何况是幼儿?教师的一句表扬有时会影响幼儿的发展,幼儿都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关爱的。教师的表扬就是对幼儿的肯定和期待,()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要有一颗博大的爱心,用心地教育每一个幼儿,无论是调皮的、文静的,还是漂亮的、不漂亮的,多表扬奖励,多肯定赞美,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养成环境。

一次,老师正组织幼儿进行“认识小乌龟”的活动,当小乌龟被展现在幼儿面前时,许多幼儿开心得手舞足蹈,活动室里的.气氛沸腾起来,许多幼儿不由自主地聚拢到小乌龟周围,争先恐后地欲先睹小乌龟为快。

此时活动组织者不是因势利导,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而是沉下脸来厉声斥道:“你们要干什么?快回到位置上去,你们看××小朋友多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没有离开。”

求知欲旺、好奇心强的幼儿受到批评,而对活动表现得无所谓的幼儿却得到了老师的赏识和表扬,被视为“榜样”。这样的赏识表扬会误导幼儿的行为,结果是抹杀了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不利于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在活动中,教育者的教育观念要端正,表扬手段的运用要恰当,该表扬谁,不该表扬谁,老师心中要有一杆秤。教育观念要改变,千万不能不该表扬的表扬了,该表扬的没表扬。

评选“好孩子”的标准要改变,不能把听话的、不乱动,遵守纪律的作为评选“好孩子”的重要标准。而对那些聪明的、好奇心强、表现欲旺盛的幼儿却强加抑制。

在幼儿园里,在班级里,难免有一些调皮的好动的,经常犯些小错的幼儿,老师应该恰到时机地运用赏识表扬手段,正确引导他们健康发展。不能因噎废食,因为一些小错就全盘否定这些幼儿的优点,而应正面引导,扬长避短,因势利导,通过适当的赏识表扬,树立自信心,改正小错误,让每个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必须让幼儿知道赏识的原因。

表扬的目的在于为幼儿将来的行为指明方向,使幼儿得到鼓舞而更加进步。对幼儿表现的令人满意的具体行为,教师在表扬时要指明,指明得越具体,幼儿对一些好的行为就越清楚。例如在游戏活动结束后,老师让幼儿把积木收拾好,有些掉在地上的积木,被两个幼儿同时看见了,一个小朋友视而不见,另一小朋友见了主动把那些积木收拾整理好。如果老师看到后,笼统地说:“你今天真乖!”幼儿往往不明白“乖”是指什么?这时如果这样说:“你今天帮助大家收拾玩具,看到掉在地上的积木,也能主动地收拾好,你做得很好,老师真为你高兴。”这样既肯定了幼儿的行为,又培养了幼儿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良好行为。

四、赏识教育必须和养成教育相结合。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教育者为了让幼儿听话,往往采用事先许诺的表扬来奖励幼儿,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在课间活动时,为了不让幼儿乱走,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就对幼儿说:“今天下课了,谁不跟别人乱打闹,老师就奖励他一颗五角星”“今天的点心全部吃干净的,老师评他做好孩子”“谁画的画漂亮,老师请他做值日生。”……老师的许诺也许会在短时间内有作用,幼儿得到老师的许诺后,也许会出现某些好的行为,在表现上积极了、主动了。

但如果老师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这种表扬的方式用多了,会滋长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做什么事带有明确的功利性,没有好处就不做。长此下去,对培养幼儿做事的责任心和利他行为很不利。因此,我们在赏识表扬时,不可滥用事先许诺。

五、赏识表扬要与其他手段优化整合。

赏识表扬是教育者对幼儿各种行为施加影响的诸多教育手段中的一种,不能单一地使用它。如果能有机地与其他教育手段(批评、谈心、榜样示范等)结合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其实赏识表扬只是一种外部的强化,过多过频地使用这一手段,只会让幼儿对赏识表扬存在依赖性,做什么事就是为了得到表扬,有表扬奖励的才去做,没有表扬的应该去做的也不做,过多地赏识表扬还会削弱活动本身对幼儿的吸引力。因此,在使用表扬手段的同时,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得到快乐。

活动过程带来的快乐是激励幼儿不断进步的主要动力,只有活动本身引起幼儿的兴趣,才会养成持久的习惯,幼儿的行为发展绝不能仅仅依靠外部强化来实现,要知道,内因是行为养成的根本。

赏识表扬是成功的催化剂,赏识表扬比批评和强迫的效果要见效得多。

文档为doc格式。

数学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运用论文范文(14篇)篇八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现阶段高中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数学在高中阶段是一门难度较高的学科,在班级中许多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会存在较多的问题,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通过分层教学方式能够在班级当中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质量,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更加感兴趣,因此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一下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数学;应用探究;

引言: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的一个阶段,数学学习更加看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高低。在学习的过程中数学成绩同学之间的差距是比较大的,在班级当中能够学生的数学成绩层次区间会有较多的差距,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学会引导和鼓励学生,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当中做好自己的工作,帮助学生可以更好地提升和锻炼自我。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是非常具有实质性作用的。对于刚进入高中学生的学生而言,较大的学习量、更加抽象和难懂的知识体系,对学生在高中学习适应发出了挑战。对于学生而言在刚刚进入高中,自身必然会受到一些思想上的冲击,高中阶段的学习与初中学习差距是较大的,学生的学习量不仅仅是简单的几章知识点,而更多是一种系统性的学习体系。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掌握看似难度较高的知识点。大部分学生进入高中数学初始阶段,会表现课后练习题难度比较高,基础性的知识应用是较少的,更多是变式训练,学生在课后习题中也会发现难度不仅高而且题量还是比较多的,许多学生在课后的时间都是不够用的,当然这是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少部分学生对于高中学习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应用分层教学法,将对于数学学习抱有不同态度的学生进行分类,让高一学生都能够对数学学习抱有积极性,通过分层学生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中进行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前数学学习的节奏。高中三年的学习不仅是一次自我努力拼搏上的竞争,更是方式方法应用的比拼,数学学习不能仅仅通过知识点的堆砌,课后进行题海战术的训练,初中知识相对来说是较少的,在毕业考试前学生能够对知识点进行反复的训练和学习,而高中时间非常紧迫,学生并没有较多的时间去巩固和反思,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学会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拥有自己的学习节奏,通过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式方法,通过教师指定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去突破自我,而不是盲目去提升自我,最后导致学生整体学习节奏不适合自己当前的认知水平。最后分层教学法更多是鼓励学生去不断提升自我,激励学生能够在学习阶段去努力提升自我,高中三年是可以比喻成一次长跑运动,而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就需要不断坚持,不断努力提升自我,最后才能在高考中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二、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应用的方式。

(一)根据学习成绩进行分组。

学习成绩是评判学生自身水平的关键因素,这样分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在自己同层次的组里学习,分层的目的是让学生给自己一个方向和目标,学习成绩是检验学生近阶段目标质量有效的证据,在学习的过程中同组的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学习经验以及方式方法的应用,教师还可以在班级根据学生表现进行一次晋升制度,让学生不断提升自我。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初始成绩进行分层,前20%的学生是第一层次的学生,这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自身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教师所讲述的基础题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掌握,并且在课后习题当中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应用方式和方法。20%――50%的学生更加注重自身方式方法的应用,在学习中能够有着自己高效的学习方式。50%――80%的学生更加注意自身题目的出错率的问题,在课后习题中能够保证基础性的题目不错,一些变式训练完成基础部分。最后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熟练掌握一些基础性的题目,保证基本的知识点能够熟练应用。以上的要求都是可变化性的,许多学生自身的逻辑思维是比较强的,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固定的学习方式,依靠自身的判断就能敏锐发现题目的答案,同时对于一部分中等学生,其往往是喜欢去挑战一些高难度的题目,而自己却在一些基础性题目失掉分数,这样的学生教师更多是去引导其做好基础工作,同时在一些高难度的题目上教师能够给予一定的引导,让其能够更好地稳固自己的学习成绩。最后晋升制度的应用主要根据学生每个阶段测试进行评判,学生在考试成绩超出自己原先的范围后学生能够进入到更高的层次,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意味着学生应该更加严格要求自己,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去不断激励学生,许多学生进入到一些层次比较高的阶段其往往会不够适应,一部分学生通过坚持最后能够突破自我,而另一部分学生在坚持中不愿意调整自身的一些学习方式,最后适得其反,成绩再次退回到以往,所以晋升制度不仅能够激励学生朝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是警惕学生在学习道路上应该不断努力,稍微的松懈就会落后。

(二)根据学习态度进行分层。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成立一个学习小组,一个好的学习小组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往往会发现部分学生自身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是在课后是非常喜欢与其他同学讨论题目,而一些成绩较好学生在课后却不愿意沟通和交流。其主要原因是学生自身的认知范围并不在同一个层次上,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对于一道难度较高的题目已经看到瓶颈处,而学习一般的学生却才发现题目的思路,所以这就导致一部分学生不愿意交流。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分层,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去提升自我。

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应该做好学生的调查工作,了解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像是a+、a、b。这种方式的评价,然后让学生之间可以自主进行探究和交流,教师可以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学习任务,像是在学习数列知识点的过程中,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数列的不同解题方式进行出题,学生通过练习能够掌握不同数列解题方式,然后在课后教师出几道难度较高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解答,这样的题目往往是变式训练,学生需要通过自我应用和分析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所以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几天的交流和探讨的时间,前提是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答题目,其他同学完成题目后不可以分享答案,数学更加注重解题的过程,答案在学习中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思路和方式方法,这样的学习方式才是高效有效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答完题目,在课后几名同学通过交流共同分享自己在解题中的思路以及方式方法,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加高效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学习态度的分层,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善于交流和分享,在分享和交流中不断提升和锻炼自我。

(三)课堂提问以及课后作业的分层。

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都是巩固学生所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教师能够了解到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紧张度,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专注听课。课后作业的应用,使学生能够经过一天的学习后,将大脑的记忆进行刺激和应用,许多学生在课后作业中会有自己的新的发现。但是在提问和课后作业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其表现必然是不同的,相对来说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课堂提问上会有较为出色的表现,而在课后作业的完成效率和质量上也是比较好的。所以作为教师应该须学会如何进行分层,从而让学生通过两者来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在实际应用和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分层,在课后中学生在时间上来不及,会去选择一些基础性题目进行解答,而主动放弃一些进阶型的题目。这样的学习方式显然是不正确的,而教师可以在课后作业布置中对这部分学生减少一部分基础题目,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解答难度较高的题目,让学生能够提升自我。对于一步敢于挑战自我的学生,在课后喜欢对一些难度较高的题目进行解答,而忽视基础题目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增加基础题目的数量,同时在难度较高的题目上进行增加难度,让学生将更多的经历投入到难度更高的题目上,在打好自身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对于课堂提问工作,教师应该注意提问的目的性,提问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同时教师能够对于学生的反馈做好调整工作。所以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成绩进行分层,成绩较好学生教师可以提问一些课堂上一些变式题目的答案,而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提问一些基础题目,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习更加高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专注程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本文中主要对于高中数学的分层教学进行探究,分层教学是一种高效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应用能够激励学生,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最终使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在本文中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层,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在学习态度上的分层,使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提高自身学习积极性,最后在提问和课后作业上入手,使教学效果更加显着,帮助学生在课堂上不断提升和锻炼自我。

参考文献。

[2]罗磊.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分析[j].才智,2020(08):171.

[5]岑敬晓.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0):103.

数学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运用论文范文(14篇)篇九

赏识教育作为积极、激励性的教育方式,与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相吻合,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从表层上看,可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上发挥良好的作用。从深层上看,可以挖掘各层面的学生潜能,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一种被激起的兴奋状态,使得教育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小学教育;班主任;学生。

笔者工作的单位是农村小学,学生入学前基本没有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相对于城市的学生来说,学生普遍基础差,在学习习惯和品性方面都有较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在通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者往往在学生犯错误或学习成绩显著下降时,不分场合、不计方式地找缺点、挑毛病,甚至疾言厉色地进行批评,这种毫无创意地采用责备、训斥、命令、强迫方式,简单粗放,令学生反感,收效甚微。只能造成学生丧失自信,心态进一步变得更自卑、更胆怯,从情感和心理上给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摸索和改进,尝试将赏识教育法运用在教育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一,寓教于乐。一是把笑容带给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孩子的童趣渐渐淡去。反思之后,努力在工作中把微笑带到孩子面前。有了笑容就有了亲切感,无论学习优劣、活泼还是文静,学生们逐渐把自己的心里话都讲给笔者听,笔者对学生加深了了解,沟通更有成效。二是和孩子们一起活动、一起做游戏,把自己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每天带领全班同学晨跑,课余之时跳绳、踢毽子,仿佛自己就是一名孩子,童心和快乐成为师生共同的瑰宝。三是自己更注重读孩子喜欢的书,注重教者组织主题班会及各项活动时使用语言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参与被教育过程。

第二,欲擒故纵。一是让好动不爱学习的学生在学习上也动起来。有一部分学生爱劳动、爱运动,就是不爱学习,不喜欢动脑子。笔者觉得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孩子,不能把循规蹈矩、不想歪点子、不贪玩等等命题为好孩子。童心未泯、好奇、好动,才像一个真正的孩子。爱玩是人的天性,笔者在课下和他们一起玩,又在课上对他们的优点进行表扬、鼓励,让他们在班级乃至学校的相关活动中当主力,同时,对他们学习中的缺点,提出阶段性目标,就像小马戴上了缰绳,沿着指出的方向奔跑。

二是对于一些只注重成绩却看不起后进生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班里的各项活动,让他们感同身受,那些被他们忽视的同学仍然有很多闪光点,“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第三,以褒代贬。以褒代贬就是用表扬的方式指出孩子们的缺点。赏识教育不是不要批评,关键是怎样的批评更让人心悦诚服。以褒代贬与其是一种方法,不如说是一种智慧。怎样强化学生的优点弱化学生的缺点呢?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比如,常迟到的孩子,迟到次数减少了,表扬他迟到次数少了;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有了点滴进步都及时给予表扬,对于学习成绩好而阶段性退步的学生,要给予正面鼓励,这种对于错误的表扬性的批评,达到了激励和鞭策的双重效果,远远好过正面的批评说教。

从欣赏的角度全面了解尊重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上,用热情点燃孩子的激情,在十分融洽的氛围中完成课堂互动,游戏一般快乐的教与学,道理很简单:同一事情,放在一个你非常欣赏的人身上和你非常讨厌的人身上,会折射出完全不同的感受。

因为爱,所以尊重。欣赏教育通过对学生情绪的调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肯定来激活学生沉睡的天份,进而增强其自信心。第一,诗化的语言。这里说的诗化的语言,不是让教师在教学当中用诗句来跟孩子们交流,而是希望教师使用像吟诵诗歌一样的动听语气来赞美孩子或者是表明正确的方向,而不是以往在教学当中泛泛出现的“你们别以为我低头批作业就不知道你们在说话,某某同学,你站起来说说我刚才问了什么”“你的书写怎么还是这样呢”……不管你是出于关心还是想更好地教育孩子们,说出了这些比较刚性的语言。或许正是因为你的这些语言,恰恰伤害了学生们正在成长的自尊心,进而抹杀了孩子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灰暗了孩子们来不及光明的未来,都是想表达同一个意思,如果采用赏识教育的方法来表达,会出现怎样的一种现象呢“?某某同学,你今天的书写进步了,比之前干净、工整了许多。”“你是不是以前就学过书法啊,太棒了,你现在的楷书跟柳公权的如出一辙啊。你在哪里学的啊?”采用这样的赞美,再提出书写要求,相信孩子的书写一定会更有进步。将赏识教育运用到教育教学中,通过近些年的探索,在孩子们身上感受到了教师职业的乐趣。

[1]张忠艳.解析语文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4(02).

[2]许晶.浅谈赏识教育之我见.科学大众,2009(03).

[3]李伏玲.赏识教育——开启封闭心门的金钥匙[j].科学中国人,2015(01)。

数学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运用论文范文(14篇)篇十

当代教育实践证明,赏识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本文简单介绍了赏识教育,结合高校体育教育的特点,深入分析了赏识教育的应用策略,并进行了实证检验。

赏识教育是以尊重人的差异性为基本出发点,以人性化教育为基本理念,关注每一个人的特点,发掘每一个人的优点,在教育人员与被教育人员相互尊重和相互欣赏的状况下进行相互鼓励和实施教育的一种方式。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生命的教育,它是将学生当作独立的个体,学生与教师之间是平等而相互尊重的关系,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地方,都有自己闪光点的存在,通过发掘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孩子都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构建自我认同感;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爱的教育,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当学生在学习或者生活中出现困难时,要细心和耐心地对学生进行帮助,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不要急于批评他们,而要以宽容的心态来指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他们进行鼓励,以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赏识教育理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要想使赏识教育顺畅地贯彻下去,就需要体育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观和学生观,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拿有色眼镜看待那些体能稍差的学生,要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当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出现错误时要善意地提醒他们,而不能当着全体学生的面来当场责罚。教师本身要具有强烈的进取心,要增强教育责任感,有着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有效的教学,鼓励学生要进行自我赏识,让学生明白自身的独特性,看清自身存在的潜力和价值,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找回自尊。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挖掘体育教学资源中的赏识因素。

赏识教育从形式上看是一种群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相互联动的教育方式;从目标上来看,它是指教育者针对被教育者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对被教育者进行激励,以激发被教育者的内动力,使所有被教育者的潜力和优势都能得以充分发挥。如:对于身体素质好但是对体育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鼓励他勤奋;对于那些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要给予其自信心,使其能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对于胆小、懦弱、意志薄弱的学生要激发其意志,让他相信自己能行。赏识教育针对每位学生的弱点进行策略性的教学,给每位学生营造了一片充分发展自我的天地。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赏识教育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情感交流方式,注意情感交流的对象、时间和场合。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发现某个体育基本技能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可以对全体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表扬,如“你们真棒”;对于在平时体育课上表现良好、自尊心强,但偶尔犯错误的学生,教师可在课下同他进行情感交流,维护其自尊心。即便是有些学生的体质稍差,反应能力弱,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教师也不能盲目地批评他们,而要继续给予一定的鼓励。

3、以赏识为载体,构建体育人文教育平台。

课堂教学是实施赏识教育的主渠道,由于赏识教育的思路是从结果到目标,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遵循赏识教育的流程,要扮演好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以朋友的心态来对待所有的学生,致力于营造一种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大纲,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发现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要能够敏锐地发现每一个学生独有的特点,并发掘出其中的优点,通过了解学生,并对他们的优点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赞扬,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确实有着优点,并且能够认同自己的优势,这样就会使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想要在所有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的优点,慢慢地积累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样会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慢慢地,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建立起来,行为习惯、思想表现也会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关注学生的进步,当发现学生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赏识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与结果分析实验前对两个班进行调查问卷,对学生的体育基本运动技能、基本技术进行测验,为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并不告诉实验对象属于哪个班。实验结束后,再次对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进行测验,同时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教学效果的提升、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访谈。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并采用excel和spss进行实验效果分析,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各项测试成绩一览表。

通过表1可以发现,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体育基本运动技能、基本技术并无明显性差异,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动机、学习效率也无显着性差异。实验结束后,两个班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基本技术有了显着性差异。在对学生访谈时发现,对照班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上无明显改变,而实验班超过50%的学生表示开始喜欢体育课;关于“体育课后,你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是否有进步?”这一选项,对照班中35%的学生认为自己进步较大,47%的学生认为有一点进步,4%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进步,而实验班的学生中进步较大的所占比例达53%,认为有一点进步的为34%,3%的学生认为没有进步;关于“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尊重你,是否发挥了你的主动性?”

这一问题,对照班中有22%的学生表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感受到了教师的尊重,自己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38%的学生选择偶尔感受到了教师的尊重,40%的学生表示在教学的过程中自己从未受到过教师的表扬和鼓励,练习的积极性不高,实验班中有57%的学生表示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27%的学生选择偶尔会,16%的学生表示从未受到过鼓励。

这些数据表明赏识教育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中不仅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体育技术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而且还能够使学生将体育的需求转化为内动力,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从而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体现着人文关怀的精神。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赏识教育运用到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激发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够主动进行学习,让他们懂得主体意识的重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2]唐蜜:《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赤子》(上中旬)2015年第3期,第197页。

数学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运用论文范文(14篇)篇十一

我国传统教育中讲求“严师出高徒”,但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鼓励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赏识教育在体育课程新标准要求下应运而出,其应用于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成果优势越发明显,受到广大师生认可。

赏识教育,指的是在教学中教师采用鼓励赞扬的方式提高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创新意识。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由于受到身体自身条件限制,很多学生对体育课失去信心,所以此时来自教师的鼓励和认同显得尤为重要。

(一)因材施教。先天素质对体育能力有一定影响,但是这些不足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来弥补。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人能力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区别采取不同鼓励方式。特别是由于个人原因对体育课缺乏自信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帮助引导他们挖掘自身潜力,对每一阶段的进步都要给予鼓励和支持,从而引起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体育精神。

(二)纠正错误思想。由于大部分学生经过应试教育,对体育课认知单薄,认为其可有可无,因此不喜欢上体育课甚至对体育课有排斥心理。对此,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并纠正其错误思想,使学生意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除了在于增强个人体魄,学会体育项目技能之外,还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个人能力,从而使学生对体育课有新的认识[1]。

(三)挖掘学生潜能。赏识教育的教学应用关键在于发现学生优点,挖掘学生潜能,只有充分关注学生,找到学生身上的长处,才能顺利进行赏识教育。在课堂授课中,教师不应对学生抱有偏见,只关注学习能力强或自身优势明显的学生,还应看到虽然体质不好但很努力的学生,对这部分学生的赏识教育更为关键。

以奥运冠军邓亚萍为例,小时候虽然努力但因为个子矮胳膊短被省队拒绝,身为其乒乓球启蒙教练的父亲鼓励她不如别人就要加倍努力,前奥委会主席萨满兰奇说:“一个自身条件不好的女孩长久称霸乒坛,在她身上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

(一)激发学生兴趣。体育课区别于其他课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但其考评也具有硬性指标,期末考试对学生也会带来一定影响,而达不到体测标准也会阻碍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对每一阶段学生的进步进行鼓励,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女生在篮球课上比较吃力,受身体多方面限制,但教师如果在训练中对学生进行鼓励,执导其进行适合女生的三步投篮练习,就会让学生找到打篮球的乐趣。

(二)树立学生自信。体育作为竞技运动,体育精神本身就包括勇于挑战、永不言弃,所以体育课在培养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综合能力。学生在自身努力之外,还需要获得同学和教师的认可,才能从鼓励中得到肯定和满足。所以赏识教育在尊重学生自尊心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在放松愉悦的心情中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三)加强师生交流。在传统学生观念中,体育课老师都比较严厉,对体能项目训练也视作惩罚,有诸多抱怨。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会影响教学任务和教学质量,同时还有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例如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学生参加长跑导致休克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自身体质下降,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教师和学生没有进行及早的沟通,使得教师不清楚学生自身的身体状态,盲目安排体能测试。所以赏识教育在体育课中的应用价值就体现在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可以通过鼓励的方式了解学生的状态,学生也可以在鼓励中拉近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从而达到教师和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双赢[2]。

(一)适度应用。赏识教育虽然已经在教育教学中被认可,并且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其使用一定要遵循适度的原则。过多的使用会导致学生由自信变为自满,认为自己对所学知识已经掌握的很好,不需要再努力了,一旦没有再收到教师的赞扬,会形成心理落差,产生厌烦情绪。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应该与其他教学方式配合,灵活且适当的应用,才能达成最佳效果[3]。

(二)诚恳鼓励。赏识教育的初衷是对学生的优点进行发掘,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所以在赞扬时应该是针对学生的进步和优点进行的,不应该为了让学生努力而盲目赞扬,可能会造成学生对教师的误解,认为教师虚假,从而产生厌烦心理。在进行赏识教育时,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充分了解,掌握赏识方法和尺度,有针对性的进行鼓励,才能使学生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

(三)提高教师能力。赏识教育的前提是建立在学生对教师专业度和个人能力信服的基础之上的,优秀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可以让学生产生心理满足和努力意识,但如果学生对教师个人能力产生质疑,就会对教师的赞扬不屑一顾。所以教师应该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的培养,对自己所授专业课程应该达到精通并且有一定资历,个人品德也应该值得学生信赖,才能促使赏识教育产生有益的影响。

综上所述,赏识教育的应用应基于教师的专业程度,使学生对教师的鼓励信服。同时教师在进行赏识教育时应灵活适度且有针对性,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认知,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信心,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使高职体育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推动体育教学发展。

[1]王姗姗.赏识激励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1(35):206.

数学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运用论文范文(14篇)篇十二

摘要:对于赏识教育可以理解为一种教育理念,也可以理解为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教育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高校的排球课程也正在历经着改革,现有一部分高校已经将赏识教育应用在高校的排球教育中,这一措施推动了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增加高校排球体育课程的课堂质量,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排球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文中就赏识教育在高校排球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展开分析。

关键词:赏识教育高校排球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整体素质偏差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也引起了各高校对大学体育教育工作的反思。我国的大学生身体素质较差的主要原因为在校期间睡眠不足、体育锻炼不充分,学习与就业压力大等,所以要整体提高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就应该以高校的体育课程改革为突破点,找出当前大学体育课程教育工作中的问题所在,并进行深入分析,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大学生特点的体育教学模式,提高体育课程质量,促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健康成长。

1.1、排球普修课结构现状。

排球教学是高校体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丰富了教学内容,强化了体育课程结构。从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现状来看,近年来各大高校已经陆续调整了技术课与理论课的课时占比,与调整之前相比,课时数下降约25%左右。从高校排球课程教育大纲来看,教学大纲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并没有改变。学生应通过体育课堂学习来掌握大纲要求的专业理论知识、基本的专业实战知识、竞赛知识、裁判知识等,除此之外还要培养身体素质及接受训练的能力等。

1.2、教学内容现状。

我国的高校体育排球普修课教学内容繁多,所以对教学内容的精简优化成为了现在排球课程改革的主要项目,也是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和提升课堂效率的必然途径。在排球普修体育课内容中,对于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该普遍具备的,但是从以往的体育课程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都忽略了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育知识学习后,虽然已经掌握了大量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却不能将这些知识很好地运用。另外由于排球课程涉及到的场地设施知识较少,一部分专业认为这些知识完全可以在业余时间通过自学就可以掌握,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排球普修课堂内容的改革造成影响。

赏识教育中,赏识在一般情况下来说是对人的才能以及个人价值的赞美与奖励。所以赏识教育就是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个人优点等方面的赞美与认可,通过教师适当的表扬鼓励来促使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长期的赏识教育让学生逐渐融入体育课堂教学中,逐渐改变学生内心的认知,逐渐发展为课堂学习的主体。通过赏识教育促使学生积极地进行学习,在提升课堂质量和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体意识,最大程度地发掘学生在排球领域的潜力。

从赏识教育的内涵来看,赏识教育好像只在对未成年学生的教育中运用比较合适,因为高校学生的心智已经逐渐发展成熟,所以人们难免会去质疑赏识教育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大学生的心智已经发展较为成熟,对于事物的认识能力以及个人价值观都发展成熟,所以一些人担心大学生会不会接受赏识教育。

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大学生已经成年,心智也正在发展成熟,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心智还会逐渐发生变化。他们不希望别人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进行指点,但是又想得到别人的赞扬和认可。所以针对大学生的内心特点分析来看,赏识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有极大的可行性。排球专业的赏识教育,应该在尊重学生差异化发展的基础上进行,通过正确引导,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价值、自尊自信、积极发展,通过正确的赏识教育途径,逐渐把学生转变为教学主体,增加学生的课堂兴趣,为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改革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1、赏识教育要给学生一个才华展示的平台。

赏识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把学生当成主体来看待,则赏识教育也就发挥不出真正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排球普修教学中进行充分地角色转换。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多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负责对整个课堂进行设计和知识传播,在赏识教育中教师应该摒弃以往的角色,在课程中更多地是对课堂安排以及适当地引导。把课堂当成学生才华展示的平台,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排球知识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这个平台也为教师提供对学生赞扬以及认可的机会,使得赏识教育在应用中显得不生硬,以免引起学生的反感产生负面作用。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给足学生观察、思考的时间,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来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再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使学生可以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

4.2、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

排球是一个团队运动,只有在比赛中队友互相合作才能赢得胜利。所以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团队精神。在教学中应该积极组织学生之间进行练习、讨论,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在合作学习中找到自身的价值。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也可以当作学生之间的互相展示,学生通过发表自身的想法及建议来获得其他同学的认可及赞美,找到自身的价值所在,自尊自信地发展。教师通过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提升课堂质量。

(1)首先授课教师要对赏识教育有一个正确深入的认识,赏识教育不代表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赞美与批评一直以来都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赞美和认可,还要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对学生进行批评。

(2)赏识教育要适度,教学中不能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表扬,这样极有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骄傲及自负等心理,另外还会引起其他学生的反感,导致赏识教育产生负面作用。所以在进行赏识教育时,教师要对学生充分地进行观察,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化,并进行适当的赏识教育,关注学生每一个小小的进步,让学生意识到原来老师一直都在关注着自己,从而不断地进步。

在社会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应该跳出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积极寻求教育变革,满足社会建设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该文对赏识教育在高校排球普修课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对赏识教育的内涵、赏识教育的可行性及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展开论述,笔者在文中的见解较为片面,还希望可以和相关学者共同努力,推动我国高校排球普修教育改革工作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数学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运用论文范文(14篇)篇十三

:赏识教育是世界著名的教育方法之一,赏识教育的含义是指,教师要充分地肯定学生的能力,通过心理方面直接或间接的引导,加强学生的自信与积极性,并能够以一颗积极进取的心投入到学习当中。本文从中职化学教学的赏识教育出发,分析赏识教育对于中职学生的积极作用,并对其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讨论。

:中职;学生;教师;化学教学;赏识教育。

对于中职的莘莘学子来说,他们其中有不少是中考的失意者。并且其在初中阶段,在教师与同学的心中地位也不会很高,这就致使了他们缺乏良好的自信心与学习的积极性。怎么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信心,成为了每一个中职教师的首要任务。中职的化学学科知识的理论性与逻辑性都较其他学科有更高的要求,致使不少学生由于其学习难度过高,而丧失了学习的信心与积极性。基于这种状况,中职化学教师可以通过赏识教育来提高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为其在成材的道路上奠定基础。

1.1通过赏识教育,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犯一些错误。而教师应对学生所犯的错误,会给予较为严厉的批评。从表面上看,批评教育效果良好,但殊不知这会给学生的心理埋下消极的“种子”,久而久之学生会对教师以及化学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出现裂痕。如果教师在学生初犯错误时,以赏识教育的角度介入那就不会产生这种后果。赏识教育所倡导的教师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去看待学生,对其所犯的错误给以安慰,并分析其错误的本质,让学生正确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通过赏识教育,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信任,使师生的感情更加稳固。

1.2通过赏识教育,能够挖掘学生的潜能。

中职化学教学,有很多知识点是建立在初中化学基础知识之上的。有些同学因为其在初中时对于化学基础掌握的好,所以对于中职化学的相关知识点掌握的比较快。但是,还有很多的学生基础不牢靠的,他们对于中职化学的知识学习就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这就需要教师挖掘那些差生的学习潜能。教师可以从赏识教育的角度出发,要懂得欣赏差生的优点,通过适当的激励手段,加深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获得教师的鼓励以及激励后,对于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大提升,从而提高学习的动力。

1.3通过赏识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现今中职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都缺乏足够的独立性与主动性。他们认为化学难学,并对其产生了抵触心理。而这种抵触心理,往往会影响其毕业后的工作。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强调学生学习独立性的培养。针对这种情况,通过赏识教育能够有不错的效果。赏识教育其主旨是在于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尊重让学生获得足够的学习下去的决心,从客观的角度加强学习的兴趣,减少学生学习中的困惑,从而树立化学学习的独立性。

2.1教师要学会充分尊重学生。

教师想要尊重学生,首先就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和学生树立和平友好的关系。外国的一位著名心理学家曾说过“学生只有在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下,才能够感受到安全感,并且还能够展现学生真实的一面,同时又能够充分的发挥其自身潜力。”中职的一些学生可能由于其受教水平的不一样,或是所处的生长环境情况不同,造成他们的个体差异。教师要懂得尊重这种差异,要对学生进行同等的看待。不要因为学生的某些作为或成绩的好坏,影响对于学生的态度,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一种“朋友”的关系,这能够从更多的角度帮助学生解决其学习与生活的困难,让学生在教师的关怀与赏识下进行学习,同时又能够身心健康地发展。

2.2教师要学会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从以往的教学中可以看出,过多的批评与指责只能让学生产生叛逆心理,而中职的学生大多都处于十六七岁叛逆心理高发的状态下,以赏识教育替代批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懂得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能够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拥有更强大的自信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任何学生都有着相对的优点与缺点。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期间,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赏识的角度加强学生的自信,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满足。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的一点点进步,比如说,有的同学的成绩进步或是化学实验操作规范等。教师要肯定他们的优点,让他们获得被鼓励的喜悦,满足学生对于平等与认可的心理需求,让学生产生对于化学学习的积极性,投身到化学知识的学习中。

赏识教育并不是一昧地鼓励学生赞扬学生,这样只会促使学生产生骄傲的心理。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的批评应该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进行说教,要让学生明白错误的本源问题,这样才是正确的赏识教育。在对学生表扬时,为了达到赏识教育的最大效果还要遵从两个方面。

一是注重表扬的公开性与及时性。学生在学业上取得成绩的时候,教师要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肯定与表扬。这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受到及时的表扬与肯定也会对教师的赏识产生倾向与惯势,并能够进一步强化他们的学习动力,有利于化学学科的学习。教师如果不把握表扬的实质,就会丧失表扬的本质,其效果也会不够明显。教师的表扬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但是最为重要的就是抓住表扬的公开性质。教师要在学生或公众面前进行表扬与肯定,使赏识教育达到最大化。

二是表扬的长期性。每一个学生都喜欢教师的鼓励,对他们来说教师激励的言语能够催发他们学习的动力。所以教师要注重表扬的长期性,这种表扬不用非要用言语来表达。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赞赏的眼神都能够让学生感到鼓励。教师要把这种表扬的方式与自己的教学方式融合到一起,从而让学生能够长期产生学习的动力,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总的来说,在中职化学教学中开展赏识教育,不但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有着足够的信心,而且通过赏识教育的教学渗入,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也能够得到提高,这值得我们教师去深入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运用论文范文(14篇)篇十四

摘要:本文对面向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根据对大学生自修时间的影响,对网络舆情进行分类的思想。只有明确了哪些网络舆情需要抵制,哪些网络舆情需要宣传,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定向“免疫”辅导,从而扩展网络舆情的外延,向学生传播正能量。

一、案例介绍。

苏某,女,安徽人;该生入学后各方面表现良好,并未引起班主任太多关注。然而,新生心理健康普测结果里其scl-90量表显示高达300多,其中躯体化、强迫症、人际敏感、郁闷、焦虑、恐怖、偏执等因子都较高,通过交谈,该生一开始相当抗拒心理辅导,但依旧静心与我分享。据了解,该学生出生几个月左右就与父母分离,从小与爷爷奶奶生活,父母不经常回家,与母亲的交流常常被其打断,与父亲基本无交流,有个比自己小6岁的妹妹,妹妹从小与父母一起生活,与妹妹关系陌生。高二的时候曾经因恋爱问题,遭受父母的强烈反对以及爷爷奶奶的默不吭声而选择自杀,未遂后至入学前和父母出现争吵时也有过该念头但并未再次付诸实践,目前在校与舍友关系融洽,周末时光经常在周边逛逛,情况基本稳定。

二、案例分析。

国内外研究都表明,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及人格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其教育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是态度和行为所表达出的情感气氛的集合体,良好的家教背景对人类一生的发展都大有裨益。那些在单调、贫乏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心理发展更容易受到阻碍,他们潜能更多地受到了抑制。

从根源上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是不良的心理素质在遭遇到现实问题时出现某种症状影响到其健康心态,即其个人没办法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来应对心理危机。所以说,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我们可以追溯到其成长的轨迹,它不会因为上了大学离开父母或者说到了成年的年纪而弱化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所以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巨大影响。

1.早期教育抚养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上述的案例中,学生从小与父母分离,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关爱,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心理成长是不完整的。在心理学说中,有一个名词叫做“父爱缺乏综合症”。因为父亲长期不在家极少关注到孩子,会影响孩子人格发展的全面性,与母爱的细腻不同,父亲相对来说会更趋于理性,逻辑思维和情绪的稳定性上更高于母亲,所以缺乏父爱的孩子更容易逃避,苏某从小到基本上与父亲无交流,在某种程度上说父亲对她而言是个陌生人,在谈及父亲的时候,她基本是无任何情绪起伏,一笔带过。然而母亲对孩子而言,从有记忆开始在言语上就是不准、不允许来限制其生活,所以苏某在内心深处极度缺乏安全感,当提及是否会想念母亲时,其嘴上倔强地说着不想,却已饱含泪水。所以,苏某的内心是矛盾的,她渴望被关注又害怕关注,缺乏安全感,渴望被人疼爱,但又害怕被爱,抗拒亲密关系,又不敢表露自己的情感,过度自我保护,久而久之玻璃心和悲观的人生态度。

沈阳大学任春凤老师在《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及对策》中统计过,结果显示6岁之前抚养人是父母的,他们在scl-90量表中显示的总分和其他所有因子都低于6岁前的抚养人是隔代家长和寄养家庭的,所以说6岁前由父母抚养的孩子心理健康状况是最好的,然而案例中的苏某从6个月开始就由爷爷奶奶抚养,其早期的家庭教育对其心理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其scl-90量表数据不容乐观。

2.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由于从小与父母分离,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父母的角色,从小苏某对爷爷奶奶很是依赖,在自己和父母的观念出现分歧的时候,苏某第一时间想找爷爷奶奶求助,然后对于某些事情而言,主导与决定权依旧在父母手里,爷爷奶奶爱莫能助,在这样的情况下,家庭争吵频繁出现,心理承受能力过低的苏某选择了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好在未遂,事后母亲帮其找心理医生被孩子拒绝,但母亲也因为这件事受到了打击,开始试着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请求身边的心理咨询师给与自己意见,慢慢开始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不再强迫孩子,学会弥补在以前岁月里孩子缺失的那份母爱,渐渐地孩子开始接受母亲,会与其分享在校的生活点滴,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但父亲依旧自显得陌生。

在任春凤老师的调查中还显示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其心理也产生了影响。基本上父母教育孩子分为严厉、民主、放任和溺爱四种类型。在父亲的教养方式上,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总分显示最低,说明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而言心理健康状况是最好的,与上述案例中苏某的行为相吻合。

三、基于以上分析对教育的建议。

沟通是指通过谈话或者其他方式进行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了解。家教是人类教育的起点,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所以,在家庭教育里,家长和子女能否顺畅沟通对于孩子的性格形成以及人际关系起这十分重要的作用。

(1)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平等和尊重意识的养成。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家长作为一家之主,常常处于居高临下的状态,总是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所作所为,对于想法较多的子女常常以强制的方式要求其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善于倾听与交流,久而久之孩子失去了与父母沟通的勇气和能力,也难以把握何时能够精准表达自己想法,进入大学后,也不太乐意与人交流,形成孤僻的性格。所以,父母应该以平等的心态与孩子交流,学会倾听,善于引导,用自身的经历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其经过苏某自杀未遂事件以后,好在其母亲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并求助心理医生来帮助其解决问题,尝试用平等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尊重孩子的某些想法和意愿,学会倾听,其实多数孩子与父母之间存在代沟,与父母有隔阂有叛逆,他们会排斥会抗拒,所以父母对孩子要有明锐的洞察力,找到孩子愿意接受的能够沟通解决问题的方式,做智慧父母。

(2)创造稳定家教环境:温馨和谐家庭结构的建立。

温馨的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父母在家庭环境中应当遵循以以德治家、勤俭持家、家和万事兴的理念和思想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家庭的和谐程度。苏某正是因为没有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其心理阴影较大。首先,父母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工作的艰辛与兼顾孩子上家长取得应当取得平衡,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当前社会上越发明显,缺少家庭陪伴是主因。其次,每个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要符合自己的形象,当孩子的心理出现偏差时,要充分发挥父亲的理性思维和母亲的细腻心思,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与关怀,班杜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观察模仿的过程,是将榜样的行为照搬到自己身上来,从中来总结经验行成自己的行为风格,对孩子来说,其思维的可塑性大,模仿力强,家长会是孩子模仿的主要目标,孩子会从家长的日常相处中总结出自己独特的思想意识、生活习惯,以此来衡量自己的道德规范。

(3)强化家校联动机制:多种沟通渠道的畅通。

对学校而言,要充分发挥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和班主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联动机制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家校沟通,引导家长正确对待自己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应该承担的监督义务和参与责任。高校应当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为家长提供理论联系和培训的机会,将家长的力量整合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家里学生家庭档案的方式记录,特别是纳入心理咨询预警库的孩子,从而形成家校联动合力。对家长而言,要配合学校老师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正式孩子出现的问题,并努力从自己及身边寻找原因,帮助孩子能够尽早地面对问题,寻找适合的解决途径,保持与老师之间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

家庭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需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家庭对于学生的影响力是任何其他空间都无法替代的,缺乏父爱与母爱,孩子的心理是不完整的,只有让学生从家庭生活中深切感受到真正的温暖与爱,其心理才会更加健康,人生的路程才会更为顺畅。21世纪对大学生来说充满机遇与挑战,但是21世纪又是属于青年的时代,家长更应该在家庭教育中树立标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与学校形成合力,学会用科学的方式教育子女,做好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其成为有为青年。

参考文献。

[1]龚永坚、王芳、李苏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

[2]马珺.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13(1)。

[3]任春凤.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及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1(38)。

[5]庄美金.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联动机制的建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12(31)。

[6]王爱玲.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8。

相关范文推荐

    一个年龄一个世界(优秀23篇)

    通过写优秀作文,我们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接下来是一些来自优秀学生的作文佳作,让我们一起欣赏他们的才华和努力吧。也许别人口中的自己反而是最真实

    漫话中医养生读后感范文(18篇)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挖掘书中的深层意义,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作者的用意。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真理总是朴素的,平淡的文字总会发

    武当山旅游心得感悟(实用19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激发内在的动力和热情,让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面对挑战和困难。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写心得体会的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旅游是人们生活中

    幼儿园课堂教学设计(热门20篇)

    教学计划的编写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理论知识、教学设计能力和实践经验,同时也需要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分享经验。下面是一些经典的教学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

    初中军训的一些心得体会(优秀18篇)

    军训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军训期间累积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在成为更好的自己的道路上的引路明灯。以下是一些军训心得体会的分享,希望能为大家的军事训练带来一些启发和借鉴。

    我和读书有个约定(实用19篇)

    我和书有个约定,约定我们永远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并且我永远不会把你抛弃.你也会一直提供给我需要的东西。当我第一次看到你的时候.你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带给了我获

    大学生毕业个人自我鉴定版(优质14篇)

    自我鉴定是大学生发展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必备能力,它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规划自己的未来方向。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大学生自我鉴定样本,希望对大家进行启发和提供一些写作参考。

    中秋节社区领导精彩致辞(专业21篇)

    通过致辞,我们可以向听众传递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影响和激励他们思考和行动。希望这些范文可以给你带来灵感和启示,让你在发表致辞时更加自信和成功。尊敬的各位领导、各

    党员个人学习工作总结(汇总18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自己工作态度和职业态度的一种反思和总结。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写一篇月工作总结,不妨先来看看以下的范文,相信会有所收获。在大一入学时,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

    防疫工作实施方案(优质16篇)

    工作方案的制定需要团队的共同努力和沟通合作,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掌握编写工作方案的技巧和方法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之一,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