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论文参考文献(热门16篇)

时间:2023-12-05 作者:碧墨

范文范本可以激发我们对于写作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写作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台湾问题论文参考文献(热门16篇)篇一

台湾同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的早期住民大部分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索到公元230年,三国时期,吴王孙权派遣大将卫温、诸葛直率领一支船队到达夷洲(即台湾),是大陆先民开发台湾的开始。唐宋时期,两岸往来频繁。元朝在澎湖设置澎湖巡检司,进一步加强对台湾的管理。明末,大陆居民开始大规模移居台湾,给台湾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台湾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然而,由于明朝长期实行海禁政策,中央王朝对台湾事实上的管辖力度较弱。

农产品产量大幅提高。但日本对台湾的建设是建立在殖民统治的基础上的,不可能真正为台湾人民的利益服务。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作为战胜国,重新对台湾及澎湖列岛恢复行使主权。而后,国共内战爆发,国民政府战败迁台,两岸陷入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分峙对抗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大陆的改革开放,两岸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总的来说,近二十年来,两岸关系是在波动中不断向前发展,尤其是2008年马英九率领的国民党重新执掌政权,两岸人民期待已久的“大三通”得以实现,标志着两岸关系进入了一个互动发展的新时代。

二、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形势。

马英九执政时期,虽然两岸关系有所发展,但由于台湾内部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尤其是长期以来“台湾优先”的洗脑教育,使得大部分台湾青年对中国缺乏认同感。而且两岸之间经济贸易往来的成果也大都被台湾的“买办阶层”所窃取,使得两岸人民之间的感情非但没有亲近,反而更加疏远。2014年3月18日,反中反服贸的太阳花学运爆发,大陆人民在惊诧于台湾青年群体过激反应的同时,也开始反思多年来对台让利政策的成效。2016年1月16日,蔡英文赢得台湾地区“总统”大选,使得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平添了诸多变数。

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形势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三,两岸关系发展中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首先是岛内分裂主义势力奉行的“去中国化”政策使得岛内青年对中国缺乏认同感。不仅是民进党的“台独”,国民党内部也存在着大量“华独”势力,放任独派势力在岛内做大,使得统派的呼声日渐衰微,对两岸和平统一造成阻碍;其次是台独势力与国内其他分裂主义势力,如:港独、藏独、疆独等相勾结,妄图通过分裂中国来遏制中国崛起;最后是外国反华势力的干预。如美日等国就通过操纵台海议题来防范中国崛起,试图将中国的势力范围封锁在第一岛链。台湾是美国维护其亚太霸权的重要一环。

三、两岸关系发展的未来趋势。

中国数千年的历史留给我们后人宝贵的经验财富。历史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两岸关系的决定因素在中国大陆。历史上,每当中央王朝强盛时,边疆地区的归属感就强烈;反之,中央王朝衰落时,边疆地区就会产生分离主义倾向。现阶段,台湾问题不应成为中国大陆工作的重心,大陆当局的工作重心应继续放在经济建设上,通过经济建设来推动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准备。而两岸实现终极统一只是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而已。中国大陆应坚信“发展才是硬道理”,通过和平发展来不断壮大自身实力,唯有如此,方能对岛内分裂主义势力和境外干预主义势力形成有效威慑。与此同时,一个朝气蓬勃、不断奋发向上的大陆也会对暮气沉沉、经济发展停滞的岛内形成强大的吸引力。此外,青年是两岸的未来,大陆地区应继续向有志于登陆发展的岛内青年开放,降低岛内青年登陆门槛,出台优惠政策。加强两岸经济、社会、文化的全方位互动交流,增加两岸人民友谊,培植两岸人民感情,一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相信,只要中国大陆地区保持目前奋发向上的发展态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届时,两岸必将实现和平统一,共同为助力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词条:台湾。

台湾问题论文参考文献(热门16篇)篇二

[1]董西明.客户关系管理及其应用[j].学术交流,2004(8)。

[2]-企业管理理念新发展[j].经济论坛,2003(9)。

[3]崔京波,陈颖.论crm及应用[j].科学与管理,2005(6)。

[4]田丹.浅析供应链环境下的客户关系管理(crm)[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3)。

[5]左臻.浅谈客户关系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5)。

[6]徐辉.浅析客户关系管理[j].商业经济,2008(10)。

[7]姚德全,于冬梅.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8)。

台湾问题论文参考文献(热门16篇)篇三

文献资料是多类型的,包括是学术著作、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研讨会论文、政府部门的资料与数据汇编、国家政策文件等。

当前,很多毕业生写论文参考的文献主要集中在期刊论文、学术著作和学位论文,对国家政策文件、研究报告、研究会论文等关注不够,因此参考的文献类型较少,出现比较片面、或研究不典型的情况。

从学术研究上来说,这两者是同等重要的,但是对于一些特殊专题来说,研究后者可能更有价值。

比如国家政策不仅包含过去的研究成果,也包含目前研究的热点、前沿问题,是研究中不可忽视的文献。

所以,文献综述要尽可能参考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料,做到全面有力。

二、过度依赖已有的研究成果。

学术研究是渐进的过程,新的研究要依赖于过去已有的'研究成果,但是,过度依赖就成为一种简单的重复。

目前,不少研究生写文献综述时,很难跳出别人的研究思路框架,不自觉的重复别人的观点,或者用目前已有大量参考文献的研究领域作为选题,这些都是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过度依赖的表现,这也导致很难有学术创新成果。

所以,写文献综述时,我们首先要明白一点,文献综述是为了找到的研究起点。

在文献综述写作过程中,不能过度依赖已有的研究理论或观点,大胆的做出突破。

三、否定已有研究成果。

有些研究者在表达自己观点时,热衷于否定已有研究成果,并以此来凸显自己研究的原创性。

要知道,文献综述要坚持全面性原则,批判与肯定同时进行,当方面的批判或肯定都是不理性的,也是不客观的。

目前,很多毕业论文总是喜欢说自己的研究填补了空白,对别人的研究不能给予客观的评价。

然而,其所谓的空白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研究意义重大但实在太难没人研究;二是研究没有意义或价值所以没人研究。

其实,从根本上来说,这样的研究空白是有风险的,更何况,为了凸显自己而极力否定他人研究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不理性的,没有价值的。

所以,我们在写文献综述时,应该客观的评价已有的研究成果,避免对其局限性大做文章,这是对研究者的尊重,也能保证自己研究的客观性。

四、简单罗列文献。

文献综述应该是通过寻找各种文献的内在关联来实现学术增值,而不是对已有文献的简单罗列。

有些研究者在写文献综述时,会不自觉的将文献罗列在一起,将各种没有关联的文献罗列在一起确实会比较容易,但这只能是一种低水平的描述型文献综述,很难获得审稿人的认可。

由于文献繁多,很多原始文献是比较凌乱无序的,所以,作者写文献综述时,首先要对原始材料进行整理,即订正那些错误的材料,补充那些缺漏的材料,区分哪些材料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哪些是过时的。

其次,要对原始材料进行强有力的关联论证,即找出这些原始材料之间的内在关联,诸如今天的研究跟过去的研究有什么关联,未来的研究同今天的研究有什么关联。

最终在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引导下来写文献综述。

台湾问题论文参考文献(热门16篇)篇四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台湾问题论文参考文献(热门16篇)篇五

众所周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谓“台湾问题”的形成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但是,因为美国等国的反华政策,台湾问题至今得不到解决,台湾问题将如何解决?今天我们就来作一个理论上的梳理和分析。

影响台湾问题解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美国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障碍。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对中国推行的是“接触”加“抑制”政策。美国插手台湾问题,从根本上说,绝不是为了台湾,而是为了美国自己的利益。

政治上,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国际地位的提升,美国日益感到中国所带来的威胁和挑战,其防范与遏制的重点目标从冷战时期的苏联转移到中国身上来,而台湾问题当然是美国遏制中国的一张王牌。美国力图通过加强与台湾关系,控制海峡两岸局势来阻挡中国的统一与强大,维持亚太地区目前的战略均势,确保美国在这一地区的主导地位及其在这一地区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利益。

军事上,台湾海峡是美国在亚洲安全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首先,台湾可以作为美军向波斯湾、印度洋部署力量时的补给、休整地。而如果中国统一,美国失去台湾这艘“不沉的航空母舰”,将对它的军事部署带来很大的困难。其次,台湾是中国直接面向太平洋的唯一岛屿,海峡两岸的分离有助于限制中国海权的发展。战时通过控制台湾海峡,可以切断中国与海南舰队的衔接。第三,中国东南地区是经济重镇,台湾距离中国东南地区很近,美国控制台湾,可以对东南沿海构成巨大威胁。

迄今为止,美国巧妙利用各方因素,设计了一套牵制和驾驭各方的台海战略。它从大陆和台湾同时获得巨大的利益:一方面,在外交场合它公开宣称支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甚至和中国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它又暗地里怂恿台独势力,从对台军售中获取巨额利润。美国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台湾的战略牵制作用,企图遏制中国,延缓中国崛起的进程。

另外,同样处于美国保护伞下的日本也积极参与台湾问题。由于中日两国历史的宿怨和日本对中国统一台湾后将切断日本海上运输线的恐惧,日本必然积极参与台湾问题,它最希望中国天下大乱。日本因素使和平统一台湾更加复杂化和困难。

(二)台湾当局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阻力。

台湾现在有完整的“国家”架构,它设有“总统”、“副总统”,其下设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和监察五个院,这五个院之下又有许多部委;除立法院,还有国民代表大会;军队也是中央政府的建制,设有国防部长、参谋总长、陆海空三军总司令、联勤总司令;法院和监察院也是从中央到地方都配套。完整的国家机器养活了一大批既得利益者,他们不希望失去现有的统治地位,从而失去权利和利益。因此,无论国民党还是民进党,他们都在想方设法抵制“一国两制”,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阻力。

由于台湾和大陆目前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大多数台湾同胞希望两岸暂时维持现状。笔者认为,除了因为两岸隔绝的时间太长,以及台湾当局长期对大陆刻意的歪曲宣传,使得台湾民众对大陆了解不深,心存疑虑外,还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历史因素。

在历史上,台湾人民有过两次痛苦的殖民回忆。一次是甲午战败,台湾被清政府割让给日本,使他们受到50年殖民统治的屈辱。另一次是台湾光复后,台湾人民满怀希望和欣喜,但迎来的却是腐败的国民党政府的高压统治,令人大失所望。终于在1947年爆发了“二·二八”起义,最后遭到国民党的残酷镇压。由于这种任人宰割的痛苦经历,台湾人民一直盼望当家作主。而现在台湾实行的“总统”直选满足了他们多年的愿望,所以大部分台湾民众不希望改变现状。

其次,现实原因。台湾的一些“台独分子”,在感觉到“政治台独”是死胡同后,就试图走“文化台独”这条路,采取以“台语”取代汉语,削减教科书中有关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内容等手段,影响岛内二、三代青年台胞,以割断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联系的纽带,进而削弱和淡化青年台胞对祖国文化的认同和历史认同。从大陆看,我们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之而来的一些腐败现象,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等所造成的一些台商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等问题,也会有一些负面影响,使台胞对统一后的前景心存疑虑、持观望态度。

台湾问题的性质是由法理“一个中国”与分裂的中国这个基本矛盾所决定的,因此台湾问题自始至终都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今后,邓小平所提出的“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祖国统一模式仍然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在这一模式的指导之下,具体来说,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好准备:

(一)国际上,促使中美关系平稳发展,使台湾当局和日本失去靠山。

冷战结束以来,各国之间以增强科技和经济实力为标志的综合国力竞争日益加剧。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美经济贸易持续发展已经逐渐成为稳定中美关系大局的一个强有力的新的战略支点。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潜力十分巨大;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则把开拓中国市场看作是振兴美国经济的重要目标。美国政府已经把中国作为世界十大新兴市场之首,并把抢先占有中国市场作为美国发展海外贸易的战略重点之一。可以说,只要中美关系正常发展,两国之间的贸易前景将不可估量。无论是美国民主党还是共和党上台,都决不会把自己拴在“台独”的战车上,为“台独”分子流血卖命,决不会为了“台独”而丢掉大陆市场。

(二)国内,发展经济和军事力量,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及民族凝聚力。

逆差。这说明我们在经济上,对台湾有能力大有作为。其次,军事上,大力加强军备建设。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台海地区达到与美日军事势力的平衡。目前如果单独和台湾比,大陆的军事实力已经占据绝对优势。但关键在于我们要考虑美国和日本因素。如果把美日和台湾放在一起比较,中国大陆目前总体上仍然处于劣势。因此要加大军备建设。

另外,要增强民族凝聚力。一个没有凝聚力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台湾问题如何解决以及解决的好坏和人心向背有密切的关系!建国初期,我们能靠“小米加步枪”在朝鲜战场上和装备精良的美国达成平手。今天的中国人民如果不允许台湾独立,那台湾独立会比登天还难!

(三)做好对台工作。

一方面,解放思想,增强信心,积极主动地做好台湾同胞的工作。据统计,目前在大陆的台商及其家属、技术人员达40多万人,来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有3500多名,在大陆定居的台胞有3万多人。两岸日益密切的广泛交流为我们争取台湾人民的支持提供了空前的机会。台湾与大陆有着五千年中国文化传统,两岸文化同根、同宗、同源、同脉,其根深蒂固的影响维系了台湾同胞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因此,我们要按照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指示精神,解放思想,增强信心,继续做好台湾同胞的工作。不论什么阶层、什么党派、什么团体、什么人,只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拥护祖国统一,我们都坚持同他们的联系,达到瓦解“台独”势力、争取“观望”民众、扩大“统一”力量,实现早日解决台湾问题的目的。

另一方面,坚决遏制台独。台独不等于台湾,台独分子不等于台湾人民。对台独势力决不能姑息容忍,要坚决打击和消灭。这方面我们国家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是非常好的举措,它从法律上规定了台独行为的违法性。真有台独分子敢踩红线,我们有法可依,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我想这其实很简单:台独之日就是统一台湾之时!中国高层早就在几年前说过:奥运会对于中国就像“锦上添花”,锦都没有了,还要什么花啊?台独分子真要敢触犯底线,那我们武力统一就有理有据,任何外国的介入就是侵略中国。

台湾问题的解决,一定是中美日三国的博弈中中国胜利后的结果。只要我们有坚定的决心和意志,统一台湾的时间表就掌握在我们手中。只要我们的军事实力上去了,我们就有能力控制台海局势;只要是我们的经济和政治文化水平提高了,我们就能处理好统一后的治理问题。

我们坚信,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不断提高,两岸的分歧一定会越来越小,外部条件一定会越来越有利于和平统一,台独势力一定会越来越受到压制,两岸的和平统一也一定会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台湾总览[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

台湾问题论文参考文献(热门16篇)篇六

摘要:台海危机的实质是中美之间的危机。一个中国,是中美共识的基础。和平统一,是中国的目标;不独不统,是美国的目标。为避免在双方不情愿的情况下因第三者挑动而误判发生军事冲突,中美正在并将继续就台湾问题以及其他国际危机管理交换政策,加强沟通。中国政府近年来采取多重措施,推动两岸交流,两岸统一虽然任重道远,但两岸稳定的趋势在未来几年很难改变,并且还会有更大的发展。

一、台湾分裂势力膨胀造成台海局势紧张。

台湾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看:第一个方面就是分离主义或者叫分裂势力。二次大战以后,成立了许多新独立的国家,他们当中为数不少的国家都面临着国家统一问题或者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冷战结束后,分离主义加剧成为国际政治中显著的现象和问题。前不久,塞尔维亚的科索沃省也闹出了独立。分离现象加剧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世界上的国家数量越来越多:比如苏联解体后,原来的15个加盟共和国一转身就变成了15个独立的国家;还有东帝汶,2002年从印度尼西亚独立出来;尽管前面提到的塞尔维亚的科索沃的状况还不确定,但是冷战后南联盟解体之下也分成了克罗地亚、波黑等好几个国家。第二个方面,就是国家的统一问题。这在二战后亚洲涌现的新兴民族国家中比较突出,像20世纪50年代以来朝鲜半岛就一直处在分裂状态;像越南也是,从二次大战结束以后到1976年才完成国家统一,十几年间,经历了抗法战争、抗美战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总之,普遍地来讲,二战后出现的新兴民族国家中有不少国家都存在着分离和统一这样的问题,而且,总的趋势是国家的数量在增加。

与其他国家不同,台湾问题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台湾问题是在国共两党内战打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结果,由于外国势力的介入,使得当时败逃到台湾岛的国民党存活了下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两岸的中国人在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一根本问题上具有共识。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台湾内部出现了沿袭至目前的台湾和中国分裂的趋势,他们在寻找国际上的事件、趋势包括对原有国际条约的歪曲,并寻找一些台湾在历史上与中国大陆的特殊关系,还利用所谓的民主自决权,作为自己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合法理由。台湾内部分裂势力的恶性膨胀是造成台湾局势紧张的主因,当然其背后也有着国际政治势力的支持,主要就是美国的介入。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中国政府来说,就出现了反对台湾独立的问题。

二、台独是不是只能用战争遏制。

那么,台独的问题是不是只能用战争遏制?从目前来看,战争是手段之一,大陆方面现在也在做各式各样的准备。没有强大的武力做后盾,其他的都很难做。但军事手段并不是惟一的手段。对中国大陆来说,所谓台独涉及两个层面的东西,第一个是从中国内部来讲,海峡两岸之间的博弈有很多层次的问题,中国大陆近一段时间采取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多重措施:反分裂国家法的制订,加大经济贸易的往来,扩大两岸交流的渠道、方式,对台湾民众到大陆发展采取激励的措施。大陆利用这样的方式,迫使台湾的台独势力受到来自台湾内部的抵制。第二个层面是从国际上讲,通过外交的手段,如双边的、多边的各种活动,遏制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

至于说到两岸会不会爆发战争,有一种说法认为不会,他的看法是战争会影响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他有这样的疑问:如果对台湾使用武力,那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否还能维持?因为背后有一个美国军事介入的可能性存在。我觉得,这种说法有他一定的根据,因为我们国家要长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百年不动摇。其实,就大陆的基本政策来说,无论是最后统一还是遏制台独都是争取用和平的政治的方式来解决。但是,台湾问题涉及国家的统一,威慑手段自然是防止最坏情况出现的一种必要的准备,对所有的国家来说,为了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使用武力是最常见的手段。因此,我觉得那种完全没有使用军事手段解决的可能的说法,根据不够。这里面的问题太复杂了,但很多人只是简单地把用军事手段解决理解为解放军几十万人打过海峡。其实,所谓用军事手段解决,本身就有好多种:军事威慑、军事封锁、局部的军事打击,等等。在当今时代,作战方式的变化越来越大,特别是在高科技的条件下,不像过去一般老百姓想象的,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那样开着大船就过去了……再一个,随着我们国防力量的不断发展,使用军事手段解决也未必就会从根本上改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大局,关键就看你的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比如,美国在世界上打了那么多年的战争,也没有说其国家经济就怎么样了。再比如,朝鲜战争打了三年吧,但是在战争开始大概半年以后,中国的工作重心就回到经济上来了,朝鲜战争很快就局部化了。总之,战争是否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绝非简单的一加一减,而是取决于国家的综合力量、军事能力和指挥艺术,使用军事手段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军事行动并不必然会使国家经济建设陷入停滞,什么现代化也不能实现了。

三、台海危机实质是中美间的危机。

台海危机背后美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换句话说,台海危机实际上是一种中美之间的危机。从历史的经验看,台湾问题长期延续下来,与美国介入国共内战有很大关系。如果1950年不是美国宣布封锁台湾海峡,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国民党政权在台湾也支持不了多久,台湾问题早就解决了。在冷战时期,中美处于敌对状态,美国支持蒋介石,包括支持蒋介石反攻大陆(那时候还不是支持台独),主要是反对大陆,防止中国共产党完成国家的统一。到了冷战结束以后,我觉得一般地说美国支持台独有点太笼统,因为美国国内有一些政治势力是支持台独的,但是美国的总体政策还是维持“不统不独”的状况。所谓不统不独,也就是说既阻止中国大陆完成国家统一,也反对台独发展到严重危害台海地区和平的状态。事实也是如此,历届美国政府都反对台湾内部极端的台独势力,包括一些主张和活动。同样,美国内部的确也有一些政治势力是支持台独的,并和台独勾结在一起。

那么,中美危机怎么处理?目前,中美两国之间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即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双方的政策基于“一个中国”:1972年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讲得非常清楚,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所以美国对台独势力的发展也还是尽量采取遏制的态度,这也是客观的事实。但是,也应该看到双方的目标是有差异的:和平的方式对中国政府来说就是统一,但是美国只是在口头上讲,只要海峡两岸都同意用和平方式,美国就没有自己的意见,但是美国通过它的实际行动,包括对台湾内部的政治操作,对台湾承担所谓的安全义务,销售武器,等等,表明其实际上还是想维持两岸处于分离的不统不独的状态。这样,在中美之间就存在着危机:就是在台湾,特别是在台湾内部台独势力还在发展的情况下,很有可能是因为台独势力的挑动,或者双方对台海地区形势的误判,或者对对方协同能力的误判,导致双方在缺乏交流的情况下发生战争,这就是这个地区为什么被视为热点地区和高危险地区的重要原因。近年来,中美两国已经不断就台湾问题交换政策,包括在不同层次上对国际危机的管理进行交流、研究,其原因就是双方都看到了这样的危险:在双方都不情愿的情况下,因为第三者的挑动,对对方意图和决心的判断错误,导致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这是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

那么,我们能不能预先设计出有效地预防和美国发生军事冲突的措施?这个问题我们国家的有关机构都在进行研究,两国之间也有很多交流,比如继两国最高领导人之间的热线电话建立之后,最近两国国防部部长的热线也建立了,再加上两国频繁的政治交流,这种可能性在降低。这中间,有一个情况值得双方重视:因为意外发生军事冲突以后的管理,这也是对双方很严峻的考验。

结语。

无论是国际危机管理还是国内的公共危机管理,我们国家都还重视得不够,研究得不够,也缺乏有效的手段。相对而言,我们处理国际危机的经验比处理国内危机的经验要丰富一些,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更重视一些。这可能与国际危机的特殊性有关,国际危机比国内公共危机种类少一些,无非就是防止一般的冲突上升为军事冲突,或者发生了军事冲突防止它扩大成更全面的战争。而国内公共危机就太复杂了,包括大规模的传染病像sars、今年南方的大雪灾,等等。有人认为,今年南方大雪灾,暴露出我们国家在必要的石油、电力、煤炭的储备上做得非常差,并且据此判断说,我们缺乏对台湾军事摊牌的应变能力。我觉得这个问题是不能和台湾问题相比的,只能笼而统之地讲,我们公共危机管理的水平低。但是公共危机的种类太多了,要说南方雪灾严重也严重,但是死人的数量还不如1998年的洪灾多呢,实际上1998年的抗洪救灾还算可以吧,所以做这种联想比较不太合适,我觉得差别太大了,太不是一类问题了。我想,如果台湾地区真的发生军事冲突绝不会存在没水没电的问题。

最后,关于台湾问题的未来,我想强调的是:两岸关系未来稳定这个趋势是很难改变了,在未来的几年还会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实现国家统一还需要花很长时间。总之,要维持两岸目前的状态,我觉得应该可以做到,而且还可以做得更好。因此,我觉得从目前来讲,台海发生危机的可能性不是很高。

(作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台湾问题论文参考文献(热门16篇)篇七

文献综述是一种重要的学术论文,它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课题申报与撰写和科研写作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掌握这门写作技能对于提高科研能力大有裨益。只有依照文献综述的基本特点,重新建构文献综述相关知识的理论体系,才能撰写出思路清晰、内容翔实、语言简练的文献综述,并为开展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为此,根据文献综述的概念和特点,笔者提出了撰写文献综述的若干要求。但是在撰写文献综述时,需要先回答以下基本问题:

第一,国内外研究者对某一主题(或内容)进行了哪些研究?回答“研究了什么”的问题。

第二,对于某一主题,国内外研究者是怎样进行研究的?这是回答“怎么研究”的问题。

第三,对于研究结果,国内外研究者的研究之间有什么关联性?即是回答“相关性研究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的问题。

第四,该研究有何突出性的贡献或效果?后世对该研究做出了何种评价?回答“研究怎么样”的问题。

上述的问题是构思文献综述中最核心的问题,如果能比较清楚地回答,那么这篇文献综述的主体内容就基本形成了。但是还要注意以下的若干原则,才能写出高质量和高水准的文献综述。

(一)选文献的“三最”原则。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收集和选用文献是前提。根据笔者的经验,总结出选用文献时的“三最”原则,即“最权威、最经典和最新的”原则。“最权威”是指当下某个研究领域内最有影响力和最知名的国内外学者、专家和教授的著作、论文、会议论文等各类文献资料,主要是学术论文;“最经典”是指在中外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那些经历了历史和社会的检验的世界名著等,主要是书籍;“最新的”是指近几年来(一般默认为5年)发表的各种文章,而“最新的”资讯主要体现在报纸上,因为报纸信息更换速度和信息承载量都比较大,每日都在更新。

下面以撰写“高等教育学”专业等方面的文献综述为例,“最经典”的文献就是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年出版的12本汉译世界高等教育学名著丛书,比如约翰·s·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诸如此类的名著就是经历过历史和世人的考验的学术专著,那么他们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知识价值就比较大。如果你在思考和撰写文献综述中,连这种非常重要的文献你都没有收集到,那么,你的研究就缺乏重要的理论支撑,其研究结果就可以预想而知了。“最权威”的论文就是《高等教育研究》和《教育研究》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它们代表着这个领域研究发展的现状和最前沿的学术动态。“最新的”的文献就是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在线、教育报、教师报等报纸上传递的教育类的知识或报道。恪守这“三最”原则,就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最珍贵和最有价值的文献资料,有利于研究所用。

(二)读文献的忠实原则。

在选择好文献之后,就是读文献。文献既是研究的.材料,也是评论的对象。阅读文献时,可以采取“史-著-论”的顺序展开阅读,才能更接近于对原文的理解,才能分清谁是作者的观点,谁是前人的观点,哪些是描述性的文字,哪些是议论性的文字。特别一提的是,有研究者提倡“史论著”的阅读法,笔者在此讲三者的顺序略微做了一下调整,提倡采取“史-著-论”的顺序展开阅读。理由如下:“著”和“论”的存在显著差异。著作类原创性更强,知识覆盖面更广,逻辑关联性更强,而论文类知识涵盖量有限,更多作品只是对著作类的解读或释义,算是比较二次性的作品。它研究的基础已经是建立在别人的文献基础之上,而著作类,特别是学术专著,更多地体现出作者的原创性,它更多依赖于长期的教育生活实践,它的研究成果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和作用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研究过程中,某些研究者为了多快好省地发表论文,在对文献资料收集不全的情况下或者对文献资料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涵义的情况下就开始写作,这就违背了对研究中的客观性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忠实于原文原观点。尤其是一些外文资料。要做到忠实原则并不容易。某些主题或学科专业类的文献并不是普通研究者或人士可以获得的最原始或一手的资料。造成这种研究的原因有:一是研究者的身份和地位;二是文献资料的珍贵程度;三是学科专业的特性。由于上述原因,所以来执行和落实忠实性原则时就会大打折扣。

(三)写作时的综述结合原则。

撰写文献综述时要“综”“述”结合。文献综述应有述有评,对所引述文献应做提炼、分析,尽量避免对所引述文献只做一般性简介。在广泛收集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对已有研究成果作出合理性地评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和依据。有些研究者不是系统化地回顾现有的研究文献,找适合研究的问题或可预测的假设,却宣称某种研究缺乏文献,从而自认他们的研究是探索性研究。这样有选择性的综述文献就带有明显的主观偏见。

“综”即收集“百家”之言,综合分析整理;“述”即结合作者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对文献的观点、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只有把两者合理地融合在一起,才算是一篇合格的文献综述。如你所研究的主题是关于德育方面的,通过检索知网、万方、维普、人大复印资料、百链图书馆和goolge学术收索等网站,发现关于德育方面的文献资料就收集全面了。殊不知还有一些重要的文献未能进入你的视野。如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网中关于德育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该网站论文主要是由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主办的《道德教育研究》期刊发表的论文,而这一部分论文及研究成果就不能在上述我们常说常用的网站上查阅到。

(四)写作时的读者意识。

文献综述属于学术论文中的一种,它的读者群体具有特殊性。主要供高校、科研机构、期刊社、研发中心、企事业单位等科研人员或教学人员阅读,简言之主要供同行交流。鉴于这种特殊的读者群体,撰写文献综述时就需要考虑该群体的文化需求,学会换位思考,在恪守学术规范和职业道德的前提下,用专业和平实的语言写作,这样才能让读者理解和明白作者的真实意思。

所谓读者意识,就是写作过程假想读者对象,写作过程倾诉或交流的目标人群。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隐在读者”,这一“读者”存在于作者创作的任何一个环节。写作中的读者意识另一层含义就是学会换位思考。如果我是读者,通过读某人写的文献综述,我能从中收获什么呢?这篇文献综述的新颖和独特之处在哪里呢?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有时,你去读别人写的文献综述时,常常能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这类文章多半属于低水平高重复的文章。如果在读别人的文献综述时,能找到眼前一亮或者拍案叫绝或读完之后意犹未尽之感,那么这类文献综述就算是比较上乘之作。换位思考,就是在理性分析和对比分析中,站在读者的角度体验自己写出的文献综述是怎样的感觉,试想,它将给读者们留下怎样的第一印象呢?如果我们善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就为文献综述的修改找到了方向,从而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论文水平和质量。

综上,撰写文献综述较为妥帖的处理方式就是保持“中庸”———不偏不倚。因为没有人可以完全肯定地说自己的研究是十分完美的,也没有人可以评价他人的研究一点价值都没有。当然,这种“中庸”之道也要注意适度,如果掌握了翔实可靠的文献资料,并且对研究问题做出了理性分析,那么就要勇于打破“中庸”式的平衡。

台湾问题论文参考文献(热门16篇)篇八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写文献综述,所选题目宜小些,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影响实习,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

选定题目后,应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问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有多种,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台湾问题论文参考文献(热门16篇)篇九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3]吕艺生.舞蹈学导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4]吕艺生.舞蹈学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年版

[5]滕守尧.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年版

[7]滕守尧.艺术与创生[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王福阳.综合艺术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9]牛晓牧.生态式艺术教育案例与解析[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年版

[10]廖哲勋.课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2]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贺志朴姜敏.艺术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台湾问题论文参考文献(热门16篇)篇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逐渐朝着数字化、新信息的方向发展,物联网、互联网以及云计算发展十分迅速,导致社会充满数据,因此,使得数据成为了新的信息资源,需要人们进行适当的利用,以此来满足人们的实际生产生活要求。基于此,导致呈现指数形成增长,并且变的更加复杂化,使得大数据区别与传统的数,增加了内涵。可视分析实际是一种融合了信息可视化、科学可视化、数据挖掘、人机交互、信息论、认知科学等方面的新方向学科。可视化分析实际上是一种能够利用交互式可视化界面来对复杂数据进行分析的技术,可视化基本流程为数据、知识、循环数据,主要包括可视化技术以及自动化分析技术。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实际上是一种利用自动化分析进行数据挖掘的时候,在使用能够进行分析的人机交互界面和能够进行信息可视化的界面来融入自身的认知能力和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从而可以有效地得到观察大数据的能力[1].

2大数据可视化分析。

2.1文本可视化。

作为大数据时期文本可视化数据的一个典型文本信息,实际上也是最主要的互联网数据信息,与此同时,也是物联网通过一定的传感器收集到的信息类型,在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最多的就是文本形式的电子文档。文本可视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直观的体现文本主要优势和特点,例如,逻辑结构、动态演化规律以及主体聚类等。最基本和典型的文本可视化就是标签云,依据词频来合理的把关键词进行排序和归类,然后利用一定的颜色、大小等属性来进行文本可视化。

现阶段,最主要的就是利用字体大小展现的关键词使用在互联网中主题热度的`识别。随着关键词数量的不断增加,如果不能合理的进行设计阀值,就会出现重复覆盖以及局部密集的问题,这样就需要提供一定的交换窗口来操作[2].

2.2网络可视化。

在大数据分析中最常见的关系就是网络关联,例如,社交网络和互联网。实际上层次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网络信息。依据连接拓扑和网络节点之间的关系,可以非常直观的体现出网络中隐藏的关系。例如节点,实际上是进行网络可视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怎样在大规模边和节点的网络中利用有限空间进行一定的可视化,是现阶段大数据研究的重要和难点。除了能够可视化静态拓扑关系,还具有相应的动态流动演化性,所以对动态网络进行一定的可视化也是不容忽视的内容。随着网络中边和节点数目的增多,很容易出现覆盖、重叠以及聚集等问题,不能很好的进行可视化,影响效果。因此处理大规模可视化的主要方式就是图简化。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利用多尺度和层次聚类进行交互,把大规模数据变化为具有一定层次的树结构,然后利用多尺度进行不同的可视化。另一种是对边进行适当的聚集,保证具有清晰的可视化效果。这些都是简化的主要方式,也可以看出引入交互技术,是可视化技术未来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方式[3].

2.3时空数据可视化。

时空数据主要是指具有一定时间标签和地理位置的数据。

移动终端与传感器发展非常迅速,因此,使得时空数据逐渐成为大数据发展过程中典型的数据类型。充分结合地理制图学以及数据可视化技术,分析和研究空间和时间对于可视化表征之间的关系,能够很好的展示空间和时间以及规律模式。大数据时代发展模式下,时空数据具有实时性和高维性,同时这也是数据可视化的重点。为了能够更好的体现信息随着空间和时间位置发生一定的变化,一般可以利用信息对象来逐渐实现数据可视化。流式地图是最典型的可视化方式,充分融合地图和时间事件流。为了可以打破二维数据的局限性,出现了时空立体方,是利用三维模式来展现空间、时间、事件[4].

2.4多维数据可视化。

多维数据可视化实际上就是说拥有很多个维度的数据变量,在数据仓库以及数据库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商业智能系统、企业信息系统。进行多维数据的主要目的就是不断发现多维数据的模式和规律,合理展示不同纬度之间存在的关系。多维数据可视化具有多种方式,主要包括基于图标、基于图结构、几何图形、基于层次结构、基于像素、混合方式。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的不断发展,几何图形是研究多维数据可视化的重点。

最常用的多维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就是散点图,二维散点图可以适当利用多维度中的两个维度综合的体现映射到两条轴上,利用不同的图形在二维平面内合理反映维度信息。例如,可以利用不同颜色、形状等来表示一定的离线或者连续性。投影是从多维度方面来体现可视化的一种方式。能够很好的体现出维度的属性值的分布情况,还可以体现多维度之间的关系[5].

3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大数据分析的重要方式,可视化分析可以有效的弥补计算机自动化分析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和缺陷。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可以很好的融合计算机的分析能力和人们对信息的感知能力,在依据数据挖掘前提下进行的数据分析。

文档为doc格式。

台湾问题论文参考文献(热门16篇)篇十一

[4]甘汉,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博士论文,.。

[12]n.伯拉斯著,戴国瑞等译,水资源科学分配,水利电力出版社,1983年.。

[15]华士乾主编,水资源系统分析指南,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

[22]安徽省水文总局,.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送审稿),1982.。

[23]北京中水新华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合肥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

[25]肥东县发展计划委员会,2009年肥肥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用用公报,.。

台湾问题论文参考文献(热门16篇)篇十二

[2]由然,赵旭,仲兵.国外非油品业务渐趋成熟[j].中国石油企业,(07)。

[3]钟成索,由然.美国非油品销售领域宽阔[j].中国石油企业,2012(1).

[4]吴金林,毕港峰土编.加油站经营与管理[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3s}240.

[5]张海潮.中国加油站非油品业务发展策略研究[j].当代石油石化,2010.(06).

[6]陈青松.非油品业务成加油站新利润点[n].中国企业报,2011.2.2(11).

[8]刘冀生.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清华人学出版社,2010.

[9]田景惠.加油站营销理论与实务[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10]田景惠.中国成品油行业十一五发展回顾与十二五展望[j].国际石油经济,2011(04).

[11]马兴芹.构建加油站非油品业务新机制[j].中国石油企业,2011(07).

[12]任征兵.石化双雄:非油也忧[j].中国连锁,2011(02).

[13]韩祥峰.北美成品油零售经营特点及其启示[j].理论学刊,2011.(06).

[14]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编著cei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一汽车服务业「r].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03).

[15]王旭东.便利业务[j].中国石油企业,2008(1).

[16]董仕华.连锁便利店快速成[`期的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5).

[17]李秀山.加油站便利店顾客需求分析与运行模式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16).

[18]悉早加油站媒体户外传播新蓝海[j].市场观察,2011(os).

[19]杨波.7-i1连锁业真经[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朱明.我国石油加油站便利店的现状与发展探析[j].知识经济,2011(o1).

[21]闵志民.中石油终端销售策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大津人学,2004.

[22]刘宇.中石油沈}i{加油站便利店营销案例研究[di.硕士学位论文.大连理i一火学,2009.

[23]彭未然.中石油s销售公司1h油品业务发展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石油人学,2011.

[24]景仲林.加油站非油品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兰州人学,2011.

台湾问题论文参考文献(热门16篇)篇十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强化银行内部风险控制为我国经济长远发展提供金融保障。依据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强化会计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管控运营风险的重要内部手段。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运营管理特点在商业银行会计内控管理工作中已经取得明显改进。但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大多属于国有控股或集体控股的股份制银行很多商业银行行政化管理特色较为明显。因此商业银行会计管理工作中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干扰相对较多尤其是上级金融主管部门有时直接干预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地方商业银行缺乏足够的运营管理独立性。这导致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会计内控管理工作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制约性问题。部门岗位职责定位不清晰、重经营轻管理、侧重事后追责忽视过程监管等因素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在会计内控管理中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改革。我国商业银行应当进一步研究当前会计内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之策。

2、商业银行会计内控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商业银行会计内控管理工作一直是商业银行防范运营风险的重要手段。结合我国当前商业银行运营管理实际,会计内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2.1会计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部门岗位人员职责定位不清晰。

会计内控制度是做好商业银行内控风险的重要制度保障。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出台制定了较为详细可行的银行业会计内控管理制度。但是,目前很多会计内控制度并未有落到实处,部分岗位人员职责定位也不清晰。以商业银行借贷业务为例,应当做好授信方财务状况的调研工作。但是,部分商业银行营业网点把这项工作完全委托给办理借贷的工作人员,银行内部会计人员并不直接参与。这容易导致信用资质作假现象。其实,我国商业银行很多规章制度等已经明确规定了会计人员在借贷业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是一些商业银行营业网点未能贯彻落实这一制度,导致会计人员在借贷业务中职责定位不清晰。

2.2过于追求营业利润,重经营轻管理现象比较突出。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不断发展,我国原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的商业银行体系已经转变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为主的全新商业银行体系。商业银行也称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这迫使商业银行也需要参与市场竞争,获取营业利润,以实现自我进一步发展壮大。过去几十年,我国商业银行一直把提高银行营业利润、降低银行坏账率等当作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导致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重经营轻管理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商业银行评价下属部门、员工的主要指标是看其是否给银行带来客观的利润。这种维利润至上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让商业银行忽视了会计内控风险管理等工作。

2.3侧重事后追责忽视会计内控过程性监管。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会计内控领域还未能建立有效地风控管理机制。这导致当前很多商业银行侧重于事后追责忽视会计内控过程性监督的现象比较常见。,浙江萧山某商业银行营业点发生几名银行出纳做伪账侵吞挪用客户资金的问题。事情败露后,该商业银行对参与人员进行了严厉的追责,并追究其法律责任。但是,此事件导致的客户数百万元存款损失的弥补难度非常大。其实,早在该商业银行上级主管部门在内部巡查中就发现了上述苗头,但是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更没有采取有效地过程性监管措施。

2.4会计内控监管人员自身风险意识不足,监管力度不到位。

会计内控监管人员是做好商业银行会计内控工作的重要防线。但是,我国很多商业银行会计内控监管人员自身风险意识不足,监管力度不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分析原因:会计内控监管人员多由商业银行内部人员兼任,并未有设立专门负责机构。即便是一些商业银行设立专门机构,也相对不受重视。这使得会计内控监管人员自身风控意识也相对不高。同时,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控监管工作行业准入门槛低,使得一些不具备相关监管资质的人员也进入这一领域。这也是导致会计内控监管人员自身风险意识不足,监管力度不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3、加强商业银行会计内控风险管理的建议。

3.1强化会计内控制度的执行,明晰部门岗位人员职责。

强化商业银行会计内控制度的执行,明晰部门岗位人员的职责,是做好会计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保障。我国商业银行下属各营业网点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会计内控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会计内控制度实施的步骤、程序和工作标准等内容。同时,要明确不同部门岗位人员在会计内控管理中的地位和职责。要出台制定一些针对会计内控管理方面的评价条例等。要对内控制度执行中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厉的追责等。

3.2强化会计内控管理理念,实现内控管理与营业利润的双赢。

我国商业银行要改变重利润轻管理的做法,要把会计内控管理工作当作商业银行的重要工作。要在追求营业利润的同时,不能忽视会计内控管理工作。从本质上看,会计内控管理工作本身也是商业银行获取更多营业利润的内部保障。商业银行营业利润的提升,与会计内控管理工作存在正向关系。西方商业银行运行管理数据显示,会计内控管理水平没上升1个百分点,可以增加0.3个商业银行盈利点。因此,强化商业银行会计内控管理理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内控管理与营业利润的双赢。

3.3建立过程性内控监管体系,把终结性追责与过程性防范有机结合。

建立过程性监管体系,改变以往侧重于事后追责的滞后性做法,实现终结性追责与过程性防范的有机结合。这是做好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控管理工作的外在保障。因为很多商业银行运营风险隐患都可以通过过程性监管予以化解排除。如果单靠终结性追责不能真正发挥会计内控监管的效力。我国商业银行应当深入思考如何建立有效地会计内控过程系监管体系,把各种会计内控风险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过程性防范监控可能会导致会计内控工作量的增加,但是却可以有效防止各种风险的发生,进而保障商业银行有序健康的运营发展。

3.4提升会计内控监管人员风险意识,增强监管能力。

要提升会计内控监管人员的风险意识,增强监管能力。这是做好商业银行会计内控管理工作的人力资源保障。我国商业银行应当重视会计内控监管人员工作业务、职业能力的培训工作,让他们能够始终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会计内控监管工作的需要。同时,应当适当提高商业银行会计内控监管行业的准入门槛,让一些具备更高监管素质的人员进入这一行业领域。对待一些不适合这一工作岗位的人员,应当及时为其调换其他岗位甚至脱岗。

4、结论。

会计内控风险管理工作,应当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工作之一。只有强化会计内控风险管理工作,才能为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提升营业利润,推动自身做强做大提供内部管理层面的保障。

[1]李海霞.商业银行会计内控风险防范解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07)。

[2]张安扶.我国商业银行会计运营中常见的内控风险、问题及对策[j].管理观察,2017(11).

台湾问题论文参考文献(热门16篇)篇十四

招商引资的目标任务分解到不同层次,职责明确。各单位招商工作1月份通报,第一季度排队,年终严格兑现奖惩。切实转嫁招商引资压力,充分调动全县关注项目、关注投资、关注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人人关心投资、人人热心投资”的浓厚氛围,服务投资意识进一步增强。县财政将300万元的招商引资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有效地为招商引资提供了保障。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扩大我县的对外影响力和吸引力。

(二)、针对重点,实施敲门招商。

一是以经济发达的北京、天津、上海、长三角、珠三角为重点,集中力量突破,开展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小群体敲门招商,主动走出去宣传xxx,推广xxx,邀请客户进来考察。第二,在每一次敲门,我们设定时间、项目、企业、责任单位、人员、谈判对象,细化分工,明确责任,这样每个月都会有招商活动,每个单位都会有招商任务,介绍招商项目,寻找合作机会。

今年以来,全县外出敲门招商180多次,县领导去台湾省、江苏、北京、上海、天津、安徽、广东等地敲门招商30多次,成效明显。江苏好孩子集团、xxx达尔投资有限公司、石家庄850电子有限公司、江苏安腾集团、天津玉泉工贸有限公司、武汉凯蒂集团等龙头企业已成功入驻,上海凤凰集团、江苏ab集团、霸州北科思乐器有限公司、xxx中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一批战略投资者正在紧张洽谈中。

(3)发挥优势,实施产业招商。

经过几年的发展,xxx县工业园区已经初具规模,投资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同时,自行车主导产业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水平,产业支撑环境和产业集群效应日益明显。为了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实现资源的有效对接,我们重点发展自行车产业、机械制造、城市建设、农业产业化等。,瞄准上下游配套产业链,瞄准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高起点高标准开展“产业招商”。

(四)利用平台实施展会招商。

精心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展会,充分利用汇聚知名大企业、商会、协会的绝佳机会,加强与各商会、协会的联络,争取他们的大力支持,利用商会、协会的广泛熟悉开展各种活动,宣传xxx,扩大影响,提升知名度。

(五)突出载体,实施企业投资。

第一,充分发挥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载体作用,通过各种方式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帮助督促企业进行项目打包,走出去寻找合资伙伴,或者拉长产业链,扩大规模,把自己的产品推向上品、上规模、上水平。并利用其信息和多种渠道,鼓励和引导企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捕捉关联企业的投资信息,引进资金和项目。第二,通过做好引进商家,把他们作为xxx的名片和最好的广告,充分挖掘他们的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让他们展示自己,推荐xxx,介绍商家入驻。第三,为了调动企业参与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选择了6位对支持全县招商引资工作有突出影响的企业领导担任招商局名誉副局长。

(6)优化环境,实施服务投资。

一是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加大对工业园区的投入,进一步完善交通、电力、供水、绿化等配套设施,合理划分园区产业功能,努力为外商创造优质投资硬环境。二是主动为重大投资项目提供“保姆式”跟踪服务,落实县领导分包责任制,严格执行已制定实施的投资优惠政策,加强跟踪管理服务,努力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三是建立健全政府与企业联系制度,定期走访沟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为企业有效解决问题,促进盈利,进而通过企业扩大xxx投资环境和政策的宣传。

三。启示。

(a)领导层的关注是做好吸引投资工作的重要先决条件。

领导重视是把所有工作做好的前提,招商也是。领导的参与,方便了政府和企业的互动,使得招商引资更加方便快捷。在引进好孩子的过程中,市县领导和相关部门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市长刘大群亲自带领相关部门到好孩子集团对接洽谈,为项目顺利签约做出了贡献。县委、县政府甚至将其视为全县“第一工程”,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并指定专人负责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个细节,真正做到全程代表,全方位服务。

(二)项目的充分准备是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

没有好的项目,就吸引不了大资金;没有科学包装的项目,对投资者不会有任何吸引力。为了提高招商的针对性和及时性,增强项目推广和招商的可操作性,确保项目在招商过程中能够获得、提出和讨论,必须认真结合行业优势和特点,根据行业发展战略的需要,认真规划招商项目,进行认真的调查、规划和论证。与凯蒂集团谈判的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在xxx县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项目顺利签约。

(三)引入战略投资者是做好招商引资的有效途径。

引进战略投资者可以带来大量的资金,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和营销理念,甚至可以带来一批相关的项目,带动一个行业,产生巨大的聚集效应。因此,要把引进战略投资者放在首位,以主导产业、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为重点,以引进战略投资企业为重点,大力加强与大型企业和国内知名企业的联系与合作。

(4)环境建设是吸引投资的重要基础。

优秀的投资环境能有效提升招商竞争力。在交通日益发达、信息更加畅通的今天,除了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产业优势等不可改变的因素外,区域发展之间的竞争,尤其是招商引资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服务质量、工作效率等软环境的竞争。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对一个地区的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5)建立一支懂招商、爱招商的专职队伍是招商的保障。

成败的关键在于人。通过组织招商专项培训,对专职招商人员进行招商技能、知识、政策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整体招商能力和素质,打造一批熟悉xx优势、懂得推广宣传、能热情介绍、能帮助搭建的专业招商团队。只有这样,才能创新方法,高效推广,吸引人才。

台湾问题论文参考文献(热门16篇)篇十五

[1]蔡霞.论舞蹈意境的生成[j].大舞台.2014(02)。

[2]汪薇.我国舞蹈艺术的美学特征[j].大舞台.2014(01)。

[3]李娟.论舞蹈意境的审美特征及创造[j].音乐时空.2013(13)。

[4]靳珺.舞蹈意境随论[j].齐鲁艺苑.2012(01)。

[5]易菲.艺术意境论探微[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6]王小平.舞台服装设计是舞蹈艺术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j].美与时代(上).2010(11)。

[7]江欣.舞蹈艺术意境探究及其创设[j].文学教育(中).2010(04)。

[8]李晶晶.浅析舞蹈中情感的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8)。

[9]王菲.浅谈舞蹈表演的情感世界[j].大舞台(双月号).2009(03)。

[10]魏冰.情感浸润中的舞蹈艺术[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

[11]崔鹏.光与色的舞蹈--舞台灯光设计应用浅析[j].戏剧文学.2007(10)。

[12]张春河.舞蹈意境及其创造[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

[13]肖艳华.论舞之意境美[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01)。

[14]欧阳晓芹.论舞蹈艺术的形式美及其特征[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15]龙健才,李映山.论艺术的形式美及形式美的创造[j].湘南学院学报.2005(04)。

[16]陈春.论中国舞蹈的意境及审美特征[j].台声.新视角.2005(04)。

[17]黄汉华.音乐符号、舞蹈符号律动形式与生命情态律动之同构[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02)。

[18]孙倩.舞蹈创作中的意境创造[j].美与时代.2003(03)。

[19]蓝凡.舞蹈形式导论[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01)。

[20]黄明珠.意境与舞蹈艺术鉴赏教学[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4)。

[21]何群.舞蹈意境的生成与人物关系的确立[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8(02)。

[22]袁禾.论舞蹈意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7(04)。

[24]任颖.舞蹈在中华文明中的文化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1。

[25]张想想.执着地追求大胆地探索[d].河南大学2011。

[26]许恩.吴地舞蹈文化源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

[27]安家彤.瑜伽训练对舞蹈技能训练的补助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1。

[30]冷英嘉.族群文化与舞蹈审美的探索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31]张会改.高师地方舞蹈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

[32]李辉.当代城市广场舞蹈调查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2。

[33]章梦.舞蹈艺术中静态造型的艺术美[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

[35]余梦露.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d].中央民族大学2013。

[36]白雪.民族民间舞蹈作品之意境创造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38]吴婷.新媒体舞蹈艺术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

[39]冮毅.舞蹈艺术内涵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40]李恒子.舞蹈纯粹性内涵实质研究[d].延边大学2012。

[41]洪艳.舞蹈艺术与身体的审美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7。

台湾问题论文参考文献(热门16篇)篇十六

生境、生命、习性与组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5.

[2].李传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54,101.

[3].王侠.发展可再生能源[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7-9.

[4].杨平.环境美学的谱系[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1-162.

[6].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60.

[7].(美)阿摩斯·拉普卜特.黄谷兰译.建成环境的意义。

--。

[8].潘知常.我爱故我在:生命美学的视界[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9].(德)鲁道夫·奥伊肯.生活的意义与价值[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68.

[10].俞孔坚.以土地的名义:对景观设计的理解[j].建筑创作,2003(07):28.

[11].裴丹.绿色基础设施建构方法研究评述[j].城市规划,2012,36(5):84.

[12].陈洁萍,葛明.景观都市主义谱系与概念研究[j].建筑学报,2010(11):3.

[15].秦书生.复合生态系统自组织特征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08,16(2):45.

[16].俞孔坚.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2002(1):16.

相关范文推荐

    工厂实习期心得与体会(精选22篇)

    实习心得是对实习经历进行总结和概括,可以对实习成果进行评估和分析。以下是一些实习心得的精选范文,每篇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观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不同的思考。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论文(热门13篇)

    范文范本能够展示出写作的规范和技巧,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案小学语文(优质15篇)

    小学语文教案的编写应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设置合理的教学环节和任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1.找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

    走出来就好(精选16篇)

    优秀作文是一种对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考察,它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洞察力。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分享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

    冬季国旗下讲话(优秀18篇)

    国旗下是我们追求自由、平等和公正的起点,只有在这里,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国家的发展成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旗下纪念活动的范例,供大家参考。不明白从什么时候起

    孙子兵法选修课论文(实用18篇)

    2.范文范本可以为我们提供写作的参考和借鉴,使我们在写作时更有思路和灵感。推荐给大家一些经典的范文,从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写作技巧。目录基本信息汉阿对照基本信息。

    家乡的杨梅(热门22篇)

    作文是一种能够展示作者思维和表达能力的重要写作形式。阅读这些优秀作文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拓宽思维,丰富语言,提高写作的功底。我的家乡无锡盛产杨梅,这水果与众不同,

    小学学会感恩的国旗下讲话稿(通用17篇)

    国旗下讲话稿的结束要给人一种思考和反思的余味,以引起听众对自身情感的思考。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分享一些精彩的国旗下讲话稿,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国家的热爱。

    小学运动会心得(热门18篇)

    运动会是锻炼体能和培养年轻一代的运动员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选拔优秀的运动员,还可以提高整个体育事业的水平。下面是一些精选的运动会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

    酒店员工离职个人申请书(优秀18篇)

    在撰写更多申请书时,我们需要确保内容准确无误、全面有力,以增加被接受的可能性。以下是一些经过精心筛选的更多申请书样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尊敬的各位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