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玩安昌古镇范文(13篇)

时间:2023-12-05 作者:念青松

优秀的作文不仅是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解决的体现,还是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回顾和反思。3.这些优秀作文展示了作者的才华和独特的写作风格,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

游玩安昌古镇范文(13篇)篇一

今年寒假,我随我的老爸游览了许多景点,最让我流连忘返的地方则是离绍兴不远的古镇安昌。

有一天,我在游玩古城之余,觉得游兴未减,于是我爸说带我去看看安昌,听了老爸的介绍,我到蛮感兴趣的走进了古街,一到街口,我被眼前四个大字“师爷故里”吸引了,于是迫不及待的想问个究竟。原来啊,安昌这个小镇,在晚清和民国时期出了许许多多的文人秀才,这些文renda都被朝廷衙门招募过去供职,专门为当朝的官老爷出谋划策,称其为“师爷”。古街真的很古,任何一个角落用来拍古装戏,根本不用布置道具,我随处看到的一切,就像回到了电视里常常看到的明清朝代或是解放前的样子……让人回味无穷啊。

我听镇上的一位老者说,这里的习俗很多,比如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们到腊月时节因不能回家,安昌的百姓就用各种当地的习俗来宽慰四方客人的思乡之情,至今依然能在安昌老街上看到裹粽子、灌腊肠、舂年糕、扯白糖等20多项传统美食工艺,以及每年古镇临河戏台上上演的社戏、越剧、莲花落等。于是,这腊月的各种民俗被一直保留了下来,直到今天当地的百姓也把腊月当成一个盛大的节日。

还有一位婆婆看着我说:“闺女,我再给你讲讲这里最有特色的东西吧。在腊月里,当地人一定要吃腊肠,腊肠是安昌的特产,四季都有,又以冬季所制的为佳。”我在的时候正好是寒冬季节,漫步在街上,浓浓的腊肠味,让我垂涎欲滴。腊肠都是当地居民手工制作,香肠灌好后就挂在自家房前的河边,这里通风,可以很快吹干水份,便于保存。一到了腊月里,一串串腊肠挂在门前,好像棕红色的彩带,自然就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了。

古镇的老街沿着河而建造,整整有1500多米长。河的南面住着民居,河的北面是商市,两岸之间相连。河的南面有带着顶棚的长廊,遮阳挡雨,各种传统特色的店铺作坊错落有致。河对岸则是青石板小路,古朴旧貌的民宅,狭窄的小弄。现保存有旧石板路、店铺作坊、拱桥、台门弄堂等,风貌古朴依旧。沿街的各式传统老店密密麻麻,千姿百态,叫卖的当地土特产品琳琅满目,尤其是百姓现场制作的传统食品,如香肠、扯白糖等,风味独到。

在古街上有着风格一致黑瓦白墙的深宅大院,有保存完好的师爷馆、有收藏古旧的钱币馆,石臼馆等,都让我沉浸在浓浓的水乡风情之中。

安昌的小桥也非常有特色,“拱、梁、亭”各式,千姿百态,古朴典雅,素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的美誉。其中最著名的是名为福禄、万安、如意这三座桥。

古镇的景致和特有的民俗着实令人回味无穷,小小古镇有着许许多多可看的内容,你就身临其境去走走吧,让我们跟着课本游古镇吧。

游玩安昌古镇范文(13篇)篇二

年初六早晨,我和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来到绍兴安昌古镇寻找过年的气氛。

这是一座沿着小河而建的小镇,河的两岸是古色古香的民宅,一个个随着柔风飘动的红灯笼,织成了一条红丝带,在寒风中给我们带来了温暖,仿佛在等着我们编织“中国结”呢。家家户户的大门上贴着倒着的“福”,象征着五福临门、福到我家!

街上尽是各种琳琅满目的小商品。最吸引我眼球的是居民们亲手做出来的泥人、面人、糖画……一个个活灵活现,颇像几个小孩子在一起玩呢!这些小商品可不容小觑,这可是我们中国民间艺术家一点一点地捏出来的,可不是机器做的哦!

最有趣的要数画糖画了。我观察了很久,了解了糖画制作的过程。首先,舀一勺熔化的麦芽糖,然后小心翼翼地一条一条画出凤尾,再画身子,最后就是头了,加上竹棒后,一只翩翩起舞的凤凰就画好了。还有糖龙,看它那健壮的身子和威武的龙头,一看就是条英勇的龙在空中飞舞。“龙飞凤舞”预意着新年里安昌古镇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繁荣昌盛!

浓浓的年味包围着整个古镇,欢迎大家到安昌来过年哦!

游玩安昌古镇范文(13篇)篇三

安昌是古城绍兴中带有地方特色的小镇。我相信很多人都去过那,每年腊月前后年味非常浓郁,偶有晾晒的腊肠增添气氛,特别是廊下向阳处挂着酱鸡酱鸭像极了训练有素而随时准备起飞的鸽子。

雨中的安昌,蒙蒙胧胧的,所有的房子、河流,都很模糊,还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像仙境一样,使古镇更加充满了神奇色彩。晴天的安昌,太阳照亮了她的每一个角落。特别在夕阳里,古镇变成了一座“金子做的城”啦!

一条时而窄时而宽的河流贯穿古镇东西,每天都有无数条乌蓬船在河面上划过,与古镇相映成趣。腊月期间,临河的廊檐下挂满了腊肠,别有一番趣味;而腊肠散发出一股酱香味,还蛮好闻呢。人们望着这些腊肠,口水都快引出来了。河旁走廊用古老的石板铺就,岸上边的房屋是一些店铺,运气好时还能看到师傅在廊下纯手工制作扯白糖,那股甜味着实诱人。可我最喜欢卖麦芽糖的铺子,麦芽糖有金色、粉色、白色……还很甜,令多数小孩喜欢吃。古镇的房子很漂亮,上面的屋顶是黑色的砖瓦,偶尔还会停一两只白鸽,墙壁是纯白色的,没有一点污渍。房前走廊上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我第一次来古镇东望望西望望,觉得什么都好看,还品尝了棉花糖呢。

古镇真美。其实绍兴古城哪里都美,我喜欢这里――绍兴,我的第二故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游玩安昌古镇范文(13篇)篇四

那天一早,刚吃好早饭,女儿就打来电话问,“今天有没有兴趣去绍兴安昌古镇一游?”

安昌古镇?我好像从来没有听说过,再说今天是月底,又是星期六,我还要将下个月全公司的考勤卡填写完毕,而且窗外的天色也是阴沉沉的,梅雨时节,说不定又是阴雨连绵。我有点犹豫地问:“去绍兴。一天能回来吗?”“很快的,开车走高速一个多小时就到,吃了中饭就能回来。”女儿看来热情很高,不可以扫她的兴吧,我自己做主给自己“调休”一天,考勤卡明天再填。“好吧。”我就爽快地答应了。“赶快起床!”电话那头传来她的命令,那是她在叫我的外孙快快起床。

很快,她的小mini就停在了我们公司的门口,带上相机,轻装出发。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个多小时,由柯桥出口,根据指路牌的指引,没多少时间就到了古镇牌楼下。

一路上时阴时雨,到了目的地雨就停了,真是天公作美,太阳居然还时不时地露出淡淡的笑脸。

古色古香的水乡古镇,不像其他一些所谓很有名气的地方,她没有过度开发,见不到游人如织,也没有大幅的广告,只见一条小河穿镇而过,古朴的店铺、民居沿河而建,陈旧而厚重。镇口广场边就是售票处,详细地标明了所有的景点和票价。女儿说:“我们先坐船游览,然后从最里面出发,沿着水街一路往回走,参观各个景点。”

于是一行三人就上了一只乌篷船,付了四十元船费就出发了。

游船是典型的绍兴乌篷船,两头尖尖呈橄榄形,三爿乌篷可开可合,既可遮阳蔽阴,还能挡风避雨,前后帆坛以及中舱放着的小凳都可以坐人,精致的小茶桌,上面可以让游客放一些休闲食品或茶水,后艄是船工的座位,他背靠着一块窄窄的木板靠背,腋下夹着舵把,双脚划桨。船头的乌蓬顶上还结着一个大红的彩球,古朴中透着喜气。

船工大爷是一位很健谈的老人,一路划行,一路介绍。让我了解了不少关于古镇的事情。

安昌古镇说起来在很早以前就有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家”就在此地,他的夫人涂山氏在大禹治水的中,一直就住在安昌古镇。

我们在这条小河中缓缓行进了一点七五公里,河水虽然不能说是清澈见底,比起去年在绍兴鲁迅故居前的那条小河干净了许多许多,一阵阵清风吹拂,微波荡漾,街市和垂柳的倒影在河面上不停地摇曳起舞,一座座古老的石桥小巧精致,拱、梁、亭,栏,各式各样,千姿百态,古朴典雅。向前瞧桥下有桥,朝后看桥上建楼,抬眼望桥沿攀藤,低头见船在“月”中,真不愧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的美誉。

船儿缓缓前行,老船工娓娓道来,指点着两岸的一处处景点以便我们回程时进去参观,岸边不时有路人和老人家热情地打招呼,河道上对面来船的船工也是笑脸相迎。船到终点,大爷连忙戴好乌毡帽,手捧紫砂壶,熟练地摆出了一个pose让我们为他拍照。他说他不但给游客拍照,还给中央台、浙江台的记者拍过照呢。(后来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此言不假,很多网友的博文里,果然都有他这样的照片)临别,老人家让我猜猜他的年龄,我从六十、七十、一直猜到七十五,他都摇摇头,最后还是他告诉我,今年他七十又九了,说完一脸的自傲。他说:“为人一定要知足,知足然后就开心,开心身体就硬朗。”

是啊,我的信条也是“知足者乐,常乐者寿。”

再见,大爷,祝你笑口常开,健康长寿。

离船上岸,我们继续自己的旅程,开始游览古镇的各个景点。

第一个景点是“师爷馆”,绍兴师爷全国闻名,此馆自誉全国唯一。听起来似乎名气很大,其实门面很小。我们三人进去买票,被告知可以买整个古镇全部景点的联票。我,七十岁以上免票,他们二人每票五十元,女儿付了一百元,拿了票,准备进去参观,售票员叫住了她,说还有二十五元可找,原来她将外孙当成了儿童,想想也对,外孙虽然身高一米五十以上,但毕竟还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与其他地方斤斤计较不同,这儿的人显得特别大方。

“师爷馆”展示的是清末山阴孙云章师爷所遗幕学,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绍兴师爷揭幕佐治的真实情况。前后几进房子简单朴实,但又不失浓厚的书卷之气;“石雕馆”则显得单薄多了,大约只是本镇上收集的一些石雕工件:石窗、石凳、石臼、石磨和石狮子之类的,和我们宁波的“南宋石刻公园”不可同日而语,不过一个小镇能收集、保存这些民间遗存,也实属不易。

我们遗漏了“民俗风情馆”,直接去了“百年中行”,这儿好像是一座清末民初的建筑,单间条石门框的油漆门面给人以厚重的感觉,里边除了接待室、账房以及后院的生活用房外,还特别设有金库,账房内的挂式时鸣钟、台式电风扇,让人好像又回到了从前;后院几间楼房错落有致,绿树成荫。我外孙坐上了帐台体会了一番当账房先生的美好感觉。

前面就是全国闻名的“仁昌酱园”了。说他全国闻名是因为去年风行一时的央视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经对他和安昌的腊肠做过专门介绍。酱园就在河边,一进大门就是它的展示厅,往侧门进去,我们看到了很多酱缸,一排一排,好多好大的七石缸,上面都盖着白色的尖顶的盖子,远远望去蔚为壮观,这就是纯天然太阳晒出来的酱制品吧!

快到景区出口,我们进了这个小镇的城隍庙,因为只是一个小镇,所以“城隍庙”规模不大,大殿前有一个古戏台,据说大家称之为“万年台”,戏台正上方挂有“古今鉴”的扁额,两边是“天地大舞台,舞台小天地”的对联。记得这两句是鲁迅先生非常欣赏的早年间中国戏园子里的对联。另外,我觉得庙堂中有一对盘龙柱的确很有特色:

连接各个景点的是那条长长的沿河古街。其实,长街比这一个个景点更能反映安昌古镇的风貌。

据资料记载:安昌镇,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人沿河而居,直至北宋时期才渐成规模,后因战乱,多次焚毁,至今仍保留着的建筑大部份为明清时期所重建。其建筑风格传承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一依带水,数里长的依河古街市精彩纷呈:古色古香的店铺、凝重古朴的台门,别具地方特点的作坊,错落有致的翻轩骑楼,曲折幽深的石板小弄等等。因而古镇就成了浙江省重点历史保护地。

从乌篷船上或站在河边一眼望去,河沿的翻杆蜿蜒连绵,林林总总的商铺、摊贩和作坊鳞次栉比,廊檐下挂着的腊肠随处可见。没有翻杆的地方放着店主或居民的桌椅板凳,人们在这儿喝茶聊天,打扇乘凉,吆喝买卖……他们的生活是那么的悠闲舒适。

街市以店铺为主,也有几处很有特色的老作坊,还有规模不大的小商品市场。市上卖的基本上全是安昌本地土产:霉干菜、腊肠、麦芽糖、裙带面、乌毡帽、黄表纸,还有各色小镇生活用品,就是很难见到有人在推销旅游纪念品。

我们选择在“乌毡帽酒店”用午餐。

酒店就在河边,翻杆里边放着一溜木板制作的方桌,每张桌子四周是简易的木制长凳,就像我们家中过去的桌子、长凳,在此落座,不由我产生了一种回到老家的感觉。一位三、四十岁的大嫂,热情地招呼了我们,在她们的店堂内,两张大方桌子上放满了菜肴的样品:大白鹅、白斩鸡,清蒸腊肠、盐水河虾、红烧河鲫鱼、清炒螺蛳、青菜蘑菇、臭豆腐、苋菜等等,旁边还有一只颇具绍兴特色的大酒甏。

女儿根据我们三人的喜好,点了几个菜,再三向大嫂强调,份量不要太多,以免造成浪费,我们点的菜有:腊肠、大白鹅、清炒螺蛳、盐水河虾、臭豆腐和苋菜。我女儿还给我舀来了一壶绍兴老酒。外孙喜欢吃腊肠和大白鹅,我喜欢老酒咪咪,螺蛳啄啄,女儿就爱吃素净的。不过这清蒸臭豆腐和臭咸菜炒的碧绿生脆的苋菜真的是“臭味十足”,将外孙熏得捏着鼻子连说难受。我倒是好像又吃到了当年母亲煮的'“下饭”。我们各取所需,基本上是做到了“光盘”。

用完午餐,继续我们的旅程。

一家“箍桶作坊”吸引了我的眼球。箍桶师傅是我们乡下人的叫法,城里人称他们“圆木师傅”,因为他们做的全是圆形的木器,当然乡下人也有道理,因为所有圆形的木器都得有“箍”,这“箍”材质多样,有竹子、铁丝,还有铜质的。如果没有“箍”,桶不就散板啦!所以叫“箍桶师傅”还是名符其实的。

你看,这位师傅,当我们饶有兴趣地站在他的作坊门口指手画脚说个不停时,他还是专心致志地在干着自己的活,他的身边放着用来打洞的拉钻子;这正在操作的圆刨子不但可以将木板刨平,还能把整个木桶刨平,还有斧子、大刨子、小刨子、粗刨、弓刨、平刨等多种工具。过去这些师傅不但在作坊里箍桶,而且还经常挑着担子走街串巷为乡亲们修桶、打箍(我们宁波乡下叫“打串”);可惜现在由于塑料制品的出现,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如今他们制作的提桶、蒸笼、水桶、浴盆、锅盖等等基本上都无人问津,只有那些怀旧的人们才在婚丧祭祀时还会来买一些子孙桶、祭盘之类的木器,人们日常用的圆形容器大多都是塑料制品,也就不必修补、箍桶啦。

其实木头做的东西虽然笨重,但是耐用,并且环保,据说还有保健作用,不是吗?当今市面上出售的木制洗脚桶就很行销!而且价格不菲。

这位师傅作坊里摆设的除了极少数的生活实用品外,大多数全是“袖珍型”的,就像那只“子孙桶”,只有成人手掌那么大,看来是给有兴趣的“遗老、遗少”们买回去留作纪念或是做女儿陪嫁的。我想师傅是即使不用吆喝,也有游客自己想买的缘故吧,这儿陈列的样品真的不少哦。

为了打破沉默,我打趣问师傅:“师傅,你女儿是不是九斤姑娘?”,他抬起头笑了一笑,没有回答。爱好越剧的人都知道聪明伶俐的九斤姑娘,她的父亲就是诙谐幽默的“张箍桶”。

告别“箍桶”师傅,我们沿着街市又见到了几家理发店。

这儿的理发店就像我们过去乡下的“剃头店”。不像城里有些所谓的“美容美发a”,门窗半遮半掩,几个“美女”在那儿搔首弄姿,里边全是“现代化武器”,吓得我们乡下人望而却步,这里是大门正开,一排大镜子挂在墙上,一溜木制长柜上放着理发工具,几把转椅上坐着正在理发的顾客,理发师一边忙忙碌碌剪剪、轧轧,一边和顾客说东道西,另一边墙根的长凳上坐着等待理发的人们,他们正捧着茶杯喝茶,有的在看报、有的在看电视,店堂里热热闹闹,一片和谐。

听说这儿的“扯白糖”很有名,我们一路寻访,终于见到了现做现卖的糖摊,一位身板壮实的大嫂正在那儿大显身手,可是她做的不是扯白糖,这种糖就是过去在我们乡下叫“生姜糖・糖饼”中的糖饼,其实就是饴糖(麦芽糖)。很多兑糖担与小孩子换废品用的就是这种糖。

这儿最有名的扯白糖,可能是我机遇不好,没有找到,有点可惜。

这儿虽然没有名山大川,也找不到什么名胜古迹,但是古镇那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的人文风情却令我们久久难以忘怀。我们的脑海里一直浮现着古镇那条幽幽小巷,宁静中透着无限的雅韵。

游玩安昌古镇范文(13篇)篇五

新年的第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安昌古镇体去感受浓浓年味。

到了古镇,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片人山人海的景象。安昌古镇的人气这么高呀!我们汇入了这人的海洋,走在沿河的走廊里感受它的魅力。

每一个小店铺的屋檐下都挂满了腊味,有腊肠、腊肉、酱鸭……犹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炉灶里煮着热气腾腾的腊味散发着诱人的味道,让我垂涎欲滴。

我让爸爸给我买了一根大大的腊肠,一口咬下去,香香甜甜又带点辣味,好吃极了!这里的腊味果真是名不虚传呀!

游玩安昌古镇范文(13篇)篇六

假期里的一天,我跟着爸爸妈妈,走进了绍兴四大古城之一的安昌古镇。

刚走进古镇边,就看到了一条奔腾的小河,发出“哗哗”的流水声,仿佛跟周围的游客在热情的打招呼。小河清澈见底,调皮的小鱼们在水中你追我赶,时不时还跃出水面,似在欢呼我们的到来。大而粗壮的古树还是那样碧绿、那么茂盛,虽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可是它还在茁壮成长。

沿着小河边,我走上小桥便停了下来,这里的路和这里的桥,都是用古老的青石板做的,深深浅浅刻满了岁月的印记,我不由得轻轻地抚摸小桥。

这时小股香喷喷的热气飘进鼻子。我们跟随着热气,走下小桥,便来到了一家腊肉店。哇!窗口上挂满了腊过的肉呀,鸭子啊,鸽子等等,琳琅满目,诱人极了!我忍不住买一只小鸽子来啃啃,满口留香。

吃着吃着便闻到了浓浓的黄酒香。顺着味道细细追寻,原来这里还是黄酒的故乡,真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走在街头都能闻到巷子里的酒香。神奇的是,这里会拿各种各样的黄酒来做棒冰!妈妈尝了一下说:“这绝对是原汁原味的黄酒做的,真有一股醉人的美味!”我也小心地舔了一口,哇塞,差点就醉了!

沿着小街继续往前,我却被扯白糖给吸引住了。一个老艺人把透明的糖块放在一根柱子来回拉扯,然后再拿下来,切成一小段一小段装进袋子里。好想吃,但我补过牙不能吃,只好恋恋不舍的走开了。

安昌古镇真是个迷人的古镇,各种传统老店,各式水乡建筑,真希望下次我还能来,感受更多的历史,品味更多的美食。

游玩安昌古镇范文(13篇)篇七

趁着满天旬日的阳光,我们全家三人决定在农历大年初五去安昌古镇感受一番别样的过年风情。

不知不觉间,我的脚步已把我带到了“绍兴师爷博物馆”前。满怀的好奇心,把我领进了这饱经沧桑的住宅。首先,映入我眼底的是一个透出四角天空的天井。在这小小的天井两旁分别摆置着石化架和石凳,还有一口半遮掩、深不见底的石井。再往前,便是正厅,在以前通常是用来接待客人的地方。两旁便是偏房,是主人用来藏书或是取其一间用来做卧室的,在正厅后背还会有一处在光线明暗混杂的楼梯。我小心翼翼地登上了这个历经沧桑和时代变迁的楼梯,踩动中发出吱呀作响的声音,让我不得不依靠这楼梯旁那几根弱不禁风的细小柱子,缓慢向上爬去。不过,直到上楼后。我还有着隐约空虚感。楼上陈列着各种古色古香的家具。

在安昌镇像这样古老陈旧的楼房还有许多如:“当店”,银楼,钱庄,仁昌酱园,作坊等等。由于傍晚的来临,我们没有去观看过大年的作福展览,实在非常遗憾。

游玩安昌古镇范文(13篇)篇八

秋十月,天高云淡,丹桂飘香,学校组织了秋季社会实践活动。相约在“长桥短桥杨柳,青石小巷人家”的江南第一水乡——甪直。

上午八点多,我们满怀激动之情,乘着大巴车前往甪直古镇。一路上,大家欣赏着美丽如画的风景,无比惬意。

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我们来到了景区门前,只见用鲜花摆成的”甪直”二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丝绒般的光芒,似乎在微笑着欢迎我们。踏入古色古香的园门,一看就让人有一种古朴、幽静的感觉。只见一条荡漾着绿色涟漪的小河,穿梭在一座座亭台楼阁之间;走过长廊小道,亭台水榭;再往前走,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还有各种特色小吃,香气扑鼻。畅游在这美轮美奂的“人间天堂”里,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听导游姐姐说:“甪直是一座与苏州同龄,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水乡文化古镇。”接着便带领我们去参观了“保圣寺”、“叶圣陶纪念馆”、“万盛米行”、“沈宅”等。

首先,我们去了“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保圣寺”。据说它至今它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虽然它历经沧桑,但它仍然庄严神圣,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它千年的历史故事。

在夕阳暗红色光环的笼罩下,我们就要告别甪直了,大家纷纷在唐风子遗、神秘幽静的景区前合影留念。夕阳之下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人群构成了一幅壮丽的风景画。甪直,真不愧是个充满诗情画意,使人流连忘返的人间仙境啊!

游玩安昌古镇范文(13篇)篇九

今天,外婆、妈妈、表姐和我,我们一早起来,要乘车去苏州玩。

坐了几个小时的车,总算到了我们玩的第一个景点:锦溪。

导游说:“锦溪宛若一幅动人心魄的绝妙画卷,被沈从文喻为睡梦中的少女。”

锦溪的大门口,左边是一个很大的莲花池,上面有一座“古莲桥”;进了锦溪的大门,我们跟着导游去了一个小码头,上了摇摇晃晃的摇撸小船,摇船的是当地的居民,她们一边摇船一边唱着歌谣,不唱歌谣时,就介绍着绵溪。

细细的河水就象一根锦带缠绕着这个小镇。

下了小船就到了琳琅满目的古街,我和姐姐怎可放过,每人都选了一把漂亮的折扇。

之后,我们又乘车来到了周庄。

周庄是中国第一水乡,小桥,流水,人家。这里有曾经富可敌国的沈万三的的家,他家的墙壁上面有介绍他的铜铸的文字和图案。去了富安桥,还逛了热闹的老街。

今天真开心,明天一定更开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游玩安昌古镇范文(13篇)篇十

久闻安昌古镇是一个品味“酱”的世界,冲着美食的诱惑,寒假里我来到了安昌古镇,寻找浓浓的年味。

初升的暖阳,空过屋檐,洒落在整齐的青石板路上,家家户户的屋檐下,挂满了一排排香气迷人的腊肠和酱鸭,门前的长木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小吃,对面的河岸上炊烟袅袅,一只只乌蓬船静静地停在河岸上,不时迎面走来一位位戴着乌毡帽的老人,说着浓浓的绍兴话,明亮的河水倒映着古朴的房屋,小桥,流水,人家,组成了一幅幅典雅的水墨画。

沿着青石板路,我慢慢地走着,不时看见早起的人们拎着自家的腊一串串的腊味,熟练地挂在长长的竹杆上,一串串腊肠就像一道道独特的“帘子”。一排排酱鸭,酱鱼在阳光下亮晶晶的,闪烁着橙色的光芒。措味连在一起,仿佛没有尽头,小狗惬意地躺在河边,晒着太阳,望着游人,长长地打着哈欠。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到处都是腊肉的香味,忍不住口水直流,恨不得拿起一根香肠塞进嘴里。我们兴致勃勃地去买腊肠,纯朴的店家热情招待我们品尝自家的腊肠,每家都说自家的腊肠是最好的,吃了自家的,再也吃别家的。我好奇地接过,一尝,咸咸的,一股鲜浓的酱香弥漫在嘴里,都挺好吃,怎么办?妈妈笑着说:“商家为了招揽生意,肯定会用心做出最好的口味,好不好吃,只是口味合不合适的问题。”我认同地点点头。

当我幸福地拎着一袋诱人的腊肠离开安昌古镇,整个人都沉浸在浓浓的酱香里,仿佛把安昌浓浓的年味也带回了家!

游玩安昌古镇范文(13篇)篇十一

过年的时候,我们去安昌古镇玩。

我们先乘大巴车来到了另一个车站,就这样来来回回我们终于来到了安昌古镇。哇!古镇真是名不虚传啊!来来往往的游客人山人海,我们就这样走着走着。突然我们看见了一幢又一幢古老而精致的房屋。我们迫不及待地走了进去。我们看见了很多漂亮的古玩,琳琅满目眼花缭乱。

最多的东西要算特产了。比如有扯白糖,龙须糖,色香味俱全的腊肠或者酱鸭等,最有趣的是算扯白糖。别看它听上去普普通通,其实做起来可麻烦了。

扯白糖的制作过程可算是复杂的很呢!首先要把白糖熬成浆,再等它干了之后就会变成一块晶莹剔透的糖泥了,再把糖泥放到大锅里,把大锅和糖泥放在烧滚的水里,再放一根小木棒,像是做拉面一样把融化了的白糖丝缠绕在棒子上。最后就把它搓成长条用剪刀再剪成小段,这样就大功告成了!

我们看到沿河停着很多小船,它们静静的漂浮在河面上,看的我们眼馋死了。经过老师的同意,我们乘上了船,在水面上自由自在的漂来漂去,可开心了。

时间过得真快啊。到了中午了,我们该吃饭了。骆老师带我们来到一家饭店,老板热情的招呼我们,还提议我们去桥上吃饭,我们异口同声的答应了。等了一会,一盘盘美味佳肴出现在我们面前。有小黄鱼,青鱼干,满满的三鲜汤等,看的我们直流口水,于是就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最后,我们兴高采烈地回家了。

游玩安昌古镇范文(13篇)篇十二

里长的依河古街市,古色古香的店铺、民居,别具特色的作坊、错落有致的翻轩骑楼、曲折幽深的石板小巷、古老小巧的小石桥,使得安昌古镇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此游览观光。

小桥非常有特色,“拱、梁、亭”各式,千姿百态,古朴典雅,素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的美誉。

资料。

据师爷故居等古民居整修而成的“绍兴师爷馆”、“安昌民俗风情馆”和“安昌文史馆”等景点的开馆迎客,给古镇又凭添一份浓浓的人文气息,使古镇真正成为“水乡文化的长廊”、“市井习俗的长卷”、“特色商品的长街”。

然后从绍兴客运中心或汽车北站乘坐安昌中巴车,从早上6点至晚上5点,每5分钟一班。因为安昌距离绍兴较近,所以推荐住在绍兴。

游玩安昌古镇范文(13篇)篇十三

一路上我们有说有唱,心中有着无限对安昌的想象。走出车门,就与清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腊肠的清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绿的耀眼的小河,清澈见底。河面上有着一条条乌篷船。是我又想做乌篷船的冲动。经过一番的砍价还价,我们终于如愿的坐上了乌篷船。坐在船上看周围的风景真是别有一番韵味。那潺潺的流水,顺着船的行驶开始跳舞。伸手摸一摸,那水像淘气的小家伙一样从你的.手中逃走了。

下了船最先看到的便是那一根根挂在棒子上的的腊肠。过节了,每家每户都走起了腊肠,这可真是安昌的一道风景线。“卖扯白糖了!卖扯白糖了!”老板们都开始吆喝。那边做龙须糖的也不敢落后,一边说着龙须糖的做法一边说着龙须糖的价格。老板们可真忙。

相关范文推荐

    动员员工的讲话稿(优秀23篇)

    讲话稿不仅要具备逻辑性和说服力,还需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和措辞的得体准确。如果你正在寻找一些独特又精彩的讲话稿范文,不妨看看以下这些精心整理的例子。

    我希望妈妈对我笑笑(优秀18篇)

    一篇优秀作文能够让人产生共鸣,激发读者的思考和创作欲望。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断,它们的观点新颖,结构紧凑,希望能给大家一些灵感和启发。记得有一次,我的英语考试

    体育拍皮球教案(模板21篇)

    教案模板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和安排的一种规范化工具。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教案模板,供教师们在备课时参考使用。1.引出课题,提出要求。师:今天

    教育党课心得体会(专业14篇)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并分析问题的根源,进而提升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精心挑选的心得体会范文,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段落一:引言(150字)。

    医院消费者权益日活动方案(通用13篇)

    活动方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安排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以下活动方案范文的阅读,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灵感。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就要到了,这一天我们不

    鸟的可爱的玉鸟(热门13篇)

    优秀作文是对写作者思想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种综合评价标准。以下是一些备受好评的优秀作文,通过阅读和学习这些作品,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和水平。我性格外向,是个心直

    小学生演讲稿爱国(热门19篇)

    在学校举办的演讲比赛中,小学生们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艺和独特的见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篇优秀的小学生演讲稿,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亲爱的同学们:佟麟阁:(1892

    新同事欢迎会主持词(优质22篇)

    大家好,很高兴能够与各位相聚在这里,共同参与这个意义非凡的活动。下面是一些成功的主持人的经验和技巧,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新领导干部即将上任,我们总得为他开

    春节后同学聚会的通知大全(21篇)

    在现代社会,通知的作用不可忽视,它可以用于学校、公司、社区等各种场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通知范文,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光

    概念说课稿(优秀21篇)

    教案模板是教学过程的详细计划,它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重要信息,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的教学框架。下面是一些基于不同教学目标的教案模板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