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范文(16篇)

时间:2023-12-03 作者:曼珠

单位是指在某个范围内有统一管理和组织的社会经济组织。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优秀单位的管理策略和经验,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教训。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范文(16篇)篇一

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相邻面积间的进率是100,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能力及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生生合作的学习精神,乐于助人的集体精神。

重点:

难点:

教具:

有关的动画课件。

过程:

一、激情引趣,猜想导入。

出示动画片,一个胖嘟嘟的小熊,可是它满脸愁容。

出示练习:1米=分米1分米=()厘米。

我们学过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它们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这几个问厘都是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的,练习这几道题,即复习了旧知识,也激起了他们的兴趣.学生们都摩拳擦掌,准备新的挑战。

二、自主探讨、发现规律。

同学们,胖熊嘟嘟的问题,你们解决得真好。那么你能不能也帮助一下它的朋友小蟋蟀呢?

这个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便继续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电脑出示小蟋蟀的家及屋里的地板即边长是1分米(10厘米)的正方形。

1分米(10厘米)。

师问:小蟋蟀想装修它家的'地板,你能告诉它地板的面积有多大吗?

出示边长是1厘米(地砖)的正方形。

1厘米。

设计这个问题,既让学生感知和比较了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在面积上的大小,同时又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估计一下1平方分米里到底含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

提问后,可以组织学生分组相互交流,体会并进行反馈。

进行电脑演示,1平方分米里含有100个1平方厘米。

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小蟋蟀家到底铺多少块地转这个故事来验证1平方分米就是100平方厘米。100平方厘米就是1平方分米。明确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这样在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及同学们相互探讨中很自然地突破难点。

三,激发欲望,巩固练习。

在这里我先向同学们挑战;问他们能不能帮助老师解决一个难题,就是书上的想想填填。同学们自然非常高兴。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平方分米。

这样设计既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让他们亲自探索知识的形成并尝试成功的喜悦,从而明确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然后让学生接着做p101做一做并让学生说出推理过程,从而巩固新知。

1、1平方米=()平方分米。

3平方米=()平方分米。

2、1dm2=()cm212dm2=()cm2。

3、100dm2=()m2400dm2=()m2。

100cm2=()dm2900cm2=()dm2。

四,反思体验,归纳总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到底有什么收获。并从小蟋蟀铺地砖这一小故事体会出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它不仅来源于生活,还适用于生活。

以上设计均在新课标指导下安排的,新课标中提到数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强调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实际问题抽象咸数学模型。象本课中安排的小蟋蟀铺地砖这一小故事及小熊带来的复习题,这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让学生充分体会出数学与人类社会紧密联系,了解了数学的社会价值。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范文(16篇)篇二

(三)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认真观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理解并掌握.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每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师: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板书课题:)。

出示例1:

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正方形,(拿一个同学的学具与老师手中的正方形比较一下,认定大小是相等的,老师把这个正方形教具贴在黑板上)用直尺量一量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后计算出它的面积.

计算后订正,有的同学以分米为单位,量得边长是1分米,面积是1平方分米.

有的同学以厘米为单位,量得边长是10厘米,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用的单位不同)。

师:那么我们讨论一下,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因为1平方分米和100平方厘米都指的是这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另外,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又因为1分米=10厘米,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10=100(平方厘米),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师:请你左手拿着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右手拿着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看一看这两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想一想:1平方分米里面含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100个)。

那么,我们可以知道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板书)。

师:下面我们继续研究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

出示例2:把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贴在黑板上.

师: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平方米)。

如果把它分成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可以分成多少个?怎样分法?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两个同学讨论一下)。

(把1平方米分成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可以分成100个.100个1平方分米,是100平方分米)。

师:请归纳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板书)。

我们了解了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又知道了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下面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例3.

一块正方形水泥砖,砖面的面积是25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较大、平方厘米较小)。

师:要把25平方分米化成多少平方厘米,应该怎样想?

(两人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

集体讨论:因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所以,25平方分米就是25个100平方厘米.

25平方分米=2500平方厘米(板书)。

做一做:

黑板出示:

1.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因为1平方分米是100平方厘米,3平方分米就是3个100平方厘米.所以,3平方分米=300平方厘米)。

2.16平方米=()平方分米。

(因为1平方米是100平方分米,16平方米就是16个100平方分米.所以,16平方米=1600平方分米)。

以上几道题都是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这样的题首先想到进率,(相邻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有几个高级单位的数就有几个100.

1.填空.(口答)投影出示。

(1)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5平方米=()平方分米;

(3)24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4)32平方米=()平方分米.

2.在书上填空p.133(1)(2).

出示投影进行订正.

(1)1米=()分米1分米=()厘米。

1平方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3平方米=()平方分米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5平方米=()平方分米26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一张写字台的长是13分米,宽是6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合多少平方厘米?

13×6=78(平方分米)。

78平方分米=7800平方厘米。

答:它的面积是78平方分米.合7800平方厘米.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理解了每相邻两个是100,学会运用进率,把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同学们掌握得很好.

作业 :p.133第4题.

同类的计量单位之间,较小的单位叫做低级单位,较大的单位叫做高级单位.用较小的单位计量时,累积若干个低级单位的数量就可以构成一个高级单位的数量.这样表示1个高级单位等于多少个低级单位的数叫做这两个单位间的进率.例如,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它们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这一内容的关键是让学生切实理解相邻两个为什么是100,并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用进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堂上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认真观察、参与获取新知识的全过程.这样学到的知识,记忆深刻,避免死记硬背.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范文(16篇)篇三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可以算是本册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在这部分教学中面积计算和周长计算在学习的初期,许多学生比较容易混淆,面积单位的合适选择,或是什么时候用面积单位什么时候用长度单位,使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其实出现这种错误,主要还是学生在学习时自主探究的不足够。可以说学生对于面积单位的大小没有一个明确的大小概念,对于面积的计算公式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在新授课,由学生主动探究发现,更能够让学生掌握学习的重点。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这一课,内容比较简单,也比较适合学生探究发现。所以在这一课的例题教学中,我先请学生计算准备的正方形的面积(和书本上正方形一样大),在计算的过程中,出现了2种情况,有的认为是“1平方分米”,有的认为是“100平方厘米”,这就为新课的学习产生了一个认知的冲突,为什么出现2种答案,到底哪种对?接着先请学生比一比,排除计算的正方形不一样大这种情况,再来深究各自的计算方法,找到其实只是采用的单位不同,但是计算的都是正确的,这就得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这一结论。

在有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这一个认知推理的过程后,学生很容易推理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经过部分练习后,学生能很扎实的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但是这节课上面积单位的进率是十分枯燥和乏味的,在这里的练习设计,我安排的不是很合适,只是采用书本上的直接的单位换算,由学生填空,发现在教学后期,学生明显有兴趣不足,所以在练习形式上要多加改变。例如将简单的面积换算可以改变为判断题: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他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这样的题目既考查了学生的面积计算,有考察了学生的单位换算,更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与掌握。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范文(16篇)篇四

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猜想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再通过验证探索发现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教学中通过一个棱长为1dm的正方体,让学生分别用不同的单位计算它的体积。根据体积单位的定义: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而1dm=10cm,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得出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由此发现: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对于另一组相邻体积单位立方米和立方分米的进率,放手让学生根据前面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自主进行推算。并让学生根据进率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以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这节课我比较注重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发现。无论是前面的探究活动,还是后面的换算练习,以及最后的开放式应用题,都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自己观察,自己验证,自己发现,自己表达,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范文(16篇)篇五

教学内容: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一节内容属于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三部分内容。课本第70、71页内容。

学情分析:三年级共41名学生,学生基础较弱,上课动手、动脑不太积极,家庭作业有部分同学不按时完成,课堂教学若不创新,会陷入困局。

设计的教学环节:

1、下面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边长为1分米,即10厘米。

思路一: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

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0×10=100平方厘米。

因此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思路二: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想一想,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

思路一: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米。

边长为10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0×10=100平方分米。

因而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思路二: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米。

先让三名同学在教室画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在细分每一个边长为10份,将大正方形画成许多个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全班同学参与活动:将手中制成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摆放在画好的大正方形中,发现摆放了100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因而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教学反思:

1、在教学之前复习长度单位间的进率1米=10分米=100厘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00厘米。

2、从教学实施过程中看出,两个探究活动思路二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因为思路二学生真正参与活动之中,体现了主体地位,亲自体验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升。我在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活动过程,让学生理解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时,回想制作的`1平方分米的卡片中含有100个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理解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时,想一想全班同学都参与将制作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放于1平方米的大正方形中,即1平方米的大正方形中含有100个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另外,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让学生每人读一次,全体同学每个人都读,其余同学仔细听,让学生树立清晰的印象,而后自动口述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让学生跟随老师图示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

100100。

再针对具体题目进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此种教学设计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教学效益提高许多。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也会主动克服困难,训练学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范文(16篇)篇六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面积单位和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这一内容的关键是让学生切实理解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为什么是100,并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用进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所以本课教学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发现问题,提出设想,实际操作,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探索知识,让学生大胆的猜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引发问题的出现------光凭看和猜不能统一答案,同时为学生准备了必须的操作工具,让学生带着问题,满怀疑惑和好奇去探索。学生刚学习完面积的`推导,很容易想到摆的方法。但摆的方法毕竟不简便,其他的学生在讨论中找到更好的方法――量边长,因为直尺是以厘米作单位的,所以计算出来的正方形面积也是以平方厘米为单位的;也有的同学想出,不用操作,直接将1分米换算成10厘米进行面积计算。不同的方法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使不同思维程度的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到问题的解决途径。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范文(16篇)篇七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要准备好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白纸一张,一面画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小格,学生每两人准备一张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和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100多个。

教学过程。

一、猜测引入: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2:我们认为是100。……。

师:看来各小组讨论,得出意见难以一致,下面我们就来动手动脑,探究一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请同学们把学具袋拿出来。

二、探究新知。

(一)推导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师:请同学们拿出红色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分米,谁来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

生: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1=1(平方分米).

师: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四人小组合作的力量,动手做一做实验(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师:请各小组汇报实验的结果。

师:你们是用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用的“摆”的方法,主意不错!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2:我觉得这种方法太慢了。

师:有什么好的办法,请你告诉大家。

师:果然方便了不少,你们真聪明,大家同意他们的意见吗?

生3:我们还有更快的。

师:哦?说出来大家听听。

师:这种方法真妙!

生:100平方厘米。

生: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二)知识迁移。

1、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师:从上面的实验过程中,我们知道了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那么同学再想一想:边长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以分米作单位,它的面积又是多少平方分米?教师出示边长1米的正方形,并按照例题的要求提问两个问题:

(1)边长1米的正方形纸,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把它划分成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可以划分多少个?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你们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讨论,自行解决,进行汇报。

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了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板书)。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3、反馈练习:

(1)练习填空:(出示投影片)。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83页做一做题目。

8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5平方米=( )平方分米。

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订正时请学生说出想法。

(3)改错:7平方分米=70平方厘米 1800平方米=18平方分米。

三、全课小结。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范文(16篇)篇八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面积单位和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切实理解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为什么是100,并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用进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本课的重、难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学中我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提出设想,实际操作,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一、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

在复习了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后,为学生设疑:我们新学习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这时有学生说是10,还有学生说是20,也有学生说是100。谁想的是对的呢?学生陷入了沉思,产生了探究新知的动机。

二、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

学生对自己猜想的理由都进行了阐述后,学生又进入了下一轮思考。这时我启发学生用手中的学具进行了拼摆(在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上摆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很快,学生就摆出了结果:横着能摆10个,竖着也能摆10个,所以,可以摆10*10=100个,也说是说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三、引导学生思考,不停留在简单的直观表象上。

学生虽然通过拼摆得出了结论,我继续引导学生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上对操作结果进行论证。因为1分米=10厘米,所以1平方分米=1分米*1分米=10厘米*10厘米=100平方厘米。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从理论上论证了操作结果,也旨在通过这样的板书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学单位的计算。

四、加强审题能力的训练,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在练习环节中,我不仅设计单名数与单名数的改写题目,更在知识的难度上进行了延伸,设计了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范文(16篇)篇九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0—132页的例1—例3,例3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三十的第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知道,能够进行面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投影片,学生准备边长1厘米、1分米的两个正方形。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让学生说一说学过的长度单位。

2、让学生说出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教师板书出来: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师:我们知道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那么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

二、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一个1分米的正方形,让学生拿出1分米的正方形,先用分米做单位量一量它的边长,说出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然后再想一想,如果用厘米做单位,边长是多少厘米,面积又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出: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并指出:这个正方形是以厘米做单位就是100平方厘米,以分米做单位就是1平方分米从而得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接着让学生左手拿着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右手拿着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看看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想一想1平方分米里含有多少个平方厘米。

2、教学例2。

教师出示边长1米的正方形,用上面的方法教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3、总结。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教师板书:进率100。

4、比较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让学生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2)每相邻两个是多少?

通过对比,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长度单位的大小可以用线段来表示,而面积单位的大小可以用正方形的面积来表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里可以摆放100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所以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每相邻两个是100。

5、教学例3。

教师出示例3,提问:折合25平方分米是什么意思?

板书:2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要求25平方分米折合多少平方厘米,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两个面积单位哪个大?”

“1平方分米里有几个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里有100个平方厘米。2平方分米里有多少个100平方厘米?25平方分米就是25个100平方厘米,也就是2500平方厘米”

三、练习。

1、做练习三十的第1题。

2、做练习三十的第2、3题。

让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

3、做练习三十的第4题。

四、作业 。

练习三十的第8—10题。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范文(16篇)篇十

通过学生练习我发现,学生对面积单位的换算与长度单位的.换算发生混淆,对百进制和万进制的区分还很模糊。通过再次讲解发现,学生对进制关系的理解不是难点,容易出错的是,那么多单位间的换算很容易使他们判断不清了。尤其是出现像700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的问题,数比较大了,学生往往无从下手。

其实单位间的关系实质很简单,扩大一百倍或是缩小一百倍,添两个零或是减两个零。我跟学生一起总结从大单位到小单位,百进制是扩大一百倍,添两个零,从小单位到大单位是缩小一百倍,去掉两个零。此时学生就可以总结出万进制单位间怎么转换,添或减四个零。总结完毕,我让学生通过伸手指表示百进制、千进制、十进制添减几个零,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学生在理解、巩固单位间的转换后,出一部分练习让他们巩固一下,可以比较好的巩固面积单位的转换这一知识点。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范文(16篇)篇十一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面积和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结合本课的重、难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本课设计主要采用猜想、设计实验验证、迁移类推、时间应用等主要形式进行教学的。

在这个环节,除了学生自己的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资料外,我还让他们用不同的单位计量同一个图形的面积。如:对小一些的用分米和厘米为单位分别测量,如课桌、写字台等;对大一些的用米和分米测量,如教室、住室等,测量后再分别计算出面积。

学生首先猜想、悟出“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有什么关系?”然后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得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最后利用迁移类推的规律使学生明白了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学生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自己获取知识,树立了自信心,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形成了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在这部分教学中,尽量做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究,这样学生独立设计试验,在组长的组织下真正的探究。但是有一个问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做、也明白,可是自己的方法不能用语言很好的表达出来。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成功,我会注意在以后多让学生用语言自己去表达。

学生探究出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后,有一种应用的期待,“我努力的结果究竟能解决什么问题呢?”马上引入实践应用。我把导入时的问题设计成第一道练习,将20平方分米直接转化成平方厘米,学生在这时已经可以解决了,通过他们的独立思考,积极的将问题加以解答,是对知识的一次实践应用。这种“学以致用”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程的最后总结时我设计了一个题目:1平方米=( )平方厘米,有一定的难度富有挑战性,同时又是对原有知识的综合利用。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融会贯通,应用自己探究获取的知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总之对这节课的教学,我尽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合作探究、体验成功!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范文(16篇)篇十二

本节课是第一次尝试使用导学案上课,整体感觉没有预想效果好。不论是从学生自主学习还是从师生配合方面均不理想。

导学案的设计是将预习放在了课前,课堂上重点是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并进行整理和测评。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找到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进率的规律,建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关系。本节课的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先让学生重点研究“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推导出“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最后再拓展出“平方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在重点探究“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我主要让学生结合刚刚学习的正方形的面积进行“做数学”——让学生将1平方分米平均分成100个1平方厘米,从而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了这个先画、再分最后想的过程,学生深刻理解了之间的进率。在这一过程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合作意识不强,即使是在小组合作中进行的,学生个体表现的意识也较强,没有体现出团结合作精神。

本节课虽然教学内容完成了,但很明显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还有待继续加强。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范文(16篇)篇十三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初步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同时它也为学生在四年级学习的小数与复名数和与面积有关的应用题及在生活中解决与面积有关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相邻面积间的进率是100,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能力及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生生合作的学习精神,乐于助人的集体精神。

教具:有关的动画课件。

过程:

出示动画片,一个胖嘟嘟的小熊,可是它满脸愁容。

出示练习:1米=()分米1分米=()厘米。

我们学过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它们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这几个问厘都是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的,练习这几道题,即复习了旧知识,也激起了他们的兴趣.学生们都摩拳擦掌,准备新的挑战。

同学们,胖熊嘟嘟的问题,你们解决得真好。那么你能不能也帮助一下它的朋友小蟋蟀呢?

这个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便继续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分米(10厘米)。

师问:小蟋蟀想装修它家的地板,你能告诉它地板的面积有多大吗?

出示边长是1厘米(地砖)的正方形。

1厘米。

设计这个问题,既让学生感知和比较了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在面积上的大小,同时又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估计一下1平方分米里到底含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

提问后,可以组织学生分组相互交流,体会并进行反馈。

进行电脑演示,1平方分米里含有100个1平方厘米。

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小蟋蟀家到底铺多少块地转这个故事来验证1平方分米就是100平方厘米。100平方厘米就是1平方分米。明确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这样在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及同学们相互探讨中很自然地突破难点。

在这里我先向同学们挑战;问他们能不能帮助老师解决一个难题,就是书上的想想填填。同学们自然非常高兴。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平方分米。

这样设计既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让他们亲自探索知识的形成并尝试成功的喜悦,从而明确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范文(16篇)篇十四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面积单位和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这一内容的关键是让学生切实理解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为什么是100,并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用进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本课教学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发现问题,提出设想,实际操作,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探索知识,让学生大胆的猜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引发问题的出现------光凭看和猜不能统一答案,同时为学生准备了必须的操作工具,让学生带着问题,满怀疑惑和好奇去探索。学生刚学习完面积的推导,很容易想到摆的方法。但摆的方法毕竟不简便,其他的学生在讨论中找到更好的方法——量边长,因为直尺是以厘米作单位的,所以计算出来的正方形面积也是以平方厘米为单位的;也有的同学想出,不用操作,直接将1分米换算成10厘米进行面积计算。不同的方法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使不同思维程度的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到问题的解决途径。

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抓住了如下几点:

1、在学习长度单位进率的基础上引发本课内容,这样有助与学生以后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采用小组合作形式,体现了合作精神。

3、重点突破了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间的关系,先让学生通过计算面积总结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然后利用规律很简单地总结出1平方米与100平方分米的进率关系。

4、练习有由浅入深,结合身边的事物,体现新课标精神,学生活中的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不足之处:学生毕竟是首次接受面积单位的进率学习,所以在兼顾中下生方面做得不是很好!这是概念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部分学生需要提醒!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范文(16篇)篇十五

1.经历探索面积单位进率的过程,记住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会进行面积单位的简单换算。

2.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思考能力和学习兴趣。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知道有哪些面积单位?

哪个是最大,哪个最小?你能比划出它们的大小吗?那么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又等于多少平方厘米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1.探究1平方分米等于100平方厘米。

拿出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问它的面积是多少?

问:边长1分米也就是多少厘米?那它的面积怎么算?

两个答案难道不是同一张纸片吗,讨论。

问:从刚才的学习过程里你发现什么没有?

老师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探究1平方米=100平方厘米。

问:你能猜出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

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厘米。

3,做试一试。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和第2题。

讨论:两题在思考方法上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完成第3题。

四、总结全课。

布置作业:

1、想做第4题和和补充若干。

2、完成思考题。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范文(16篇)篇十六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这部分知识,表面上看内容较简单,但真正掌握起来又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时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发现问题,提出设想,实际操作,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量一量,再通过面积计算的方法得到了不同单位的面积分别是1平方分米和100平方厘米,然后通过比较得到了这两个答案都表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自然而然的总结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整个环节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了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知识,记忆深刻。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地记住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热情高。但也有少数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主要体现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上,这些学生容易将面积单位间的'关系弄反,由小单位变成大单位时,前面的数字应该变小,而个别学生弄不清楚,有单位变大数字变大,单位变小数字变小的情况,后面的教学中要注意这个问题。课后要引导这些学生观察、总结,形成技能。

课中体现出教学机智还不够,有些学生出现的问题没有能够及时进行纠正。

相关范文推荐

    鲁迅社戏读后感(通用14篇)

    通过读后感的写作,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对于文字的理解和感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几篇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范文内容各有不同,有的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和观

    高三我和我的故乡范文(16篇)

    优秀作文应该在题材选择上有独特性和广度,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接下来是一些我精选的优秀作文,借此展示写作的魅力和力量。“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

    高二班主任教学工作总结(热门24篇)

    班主任工作总结是我们表达自己观点、倡导改革的重要途径。在下面的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中,作者细致地分析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表现和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和建议。

    修坟建祠募捐倡议书(优秀20篇)

    范文范本是写作的重要参考,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了解该类文章的写作结构、语言风格以及表达技巧。以下是一些写作范本,它们展示了不同层次和不同风格的作品,可以帮助我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分类(汇总15篇)

    大班教案的编写应该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个性化调整。掌握好大班教案的编写要领,将会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活动目标:1、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实用租房合同简单(模板18篇)

    在租房中,我们要考虑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等方面的因素。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租房范文和一些建议,供大家在租房过程中参考借鉴。出租方(以下简称甲方)。产权证号:承租方

    月份工作心得体会大全(21篇)

    工作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工作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的思考和总结。这里整理了一些在不同领域工作的人所提出的工作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迪。作为一名年轻的教育

    民法典宣传活动心得体会(优质17篇)

    总结是我们对过去的回顾,是我们对自己的认真思考和总结的过程。下面是一些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心得体会范文,对于我们写作时的思路和表达方式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的大学演讲稿范文(21篇)

    演讲稿范文需要注意语言简练、条理清晰、逻辑严谨,以及语气感人、声情并茂,以提升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演讲稿范文的资源,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

    新七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4篇)

    教学工作计划包含了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确定,是教学准备和实施的重要依据。范文二: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这份教学工作计划拥有完整的教学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