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法律教育路径探析的论文(热门14篇)

时间:2023-12-03 作者:雅蕊

在写作过程中,参考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拓宽思维,避免陷入刻板和俗套的写作模式。下面是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诊所法律教育路径探析的论文(热门14篇)篇一

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教育也逐渐实现现代化,素质教育是当前各个院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趋势。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应该要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为目标,法律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对于学生法制观念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校教育是一种综合性教育,对于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校教育中应该要不断渗透法制知识,帮助高校学生提高法治水平,能够为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提供更多的保障。

1.法律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高校学生面临的学习和生活压力都比较大,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很多学生自身的分辨能力较差,对于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危险不能有效地应对。加强法律教育对学生法律意识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在法律教育过程中,对高校学生宣讲一些法律常识,使得学生在遭受类似的侵害时有一定的防范意识,可以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2.法律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弘扬与升华。

法律教育与人文精神是两个相互影响的主体,法律教育有助于对各种人文精神进行弘扬和升华。当前我国正在提倡法治中国建设,法治的精神在于实现社会公正与平等,使得人可以成为一个独立、有尊严的个体。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加强法律教育,可以对人文精神进行弘扬,有利于高校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当前,高校学生对法律教育的认识还不够。面对多元化的环境时,加强社会主义法律教育显得十分重要,但是当前很多高校教育管理者对于这部分教育的认知程度还不高,教育理念还比较老旧,在教育过程中,法律教育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育,往往容易被忽视。对此,要积极加强对高校法律教育的认知。

二、如何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渗透法律教育。

法律教育属于人文教育,当前有的高校已经开设了专门的法制课程,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教育,但大多数高校依旧没有开设相应的课程,因此在高校教育过程中,进行法律教育就延伸到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

大学生经过了多年的学习和经历,对外界各种突发情况有一定的应变能力,但毕竟还是很少有机会在现实社会中经历一些违法事件,因此对社会上各种犯罪行为、危害的辨别度不高,应对能力较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社会犯罪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法律教育是对大学生的法律观念和意识等进行教育和引导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教育过程中各个学科的教师应该要注意的一个问题。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法律教育在高校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很多时候,法律教育渐渐演变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由此可以看出法律教育在高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高校教育是灌输各种理论、意识,帮助大学生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过程。而法律教育的主旨是要让大学生不断提高自己对法律的认识,从而能够为自己的生活以及学习提供更多的保护,当自己遭受侵害时可以找到保护自己的武器。在高校教育过程中融入法律教育,应该要积极加强教师对法律教育的全新认识,比如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法律意识,在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加入一些法律教育知识,不断改变法律教育理念,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的法律辅导。

2.结合新媒体平台,为法律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在现代化教育理念下,大学生的法律教育受到多方面影响,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保障,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于大学生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以及行为的影响,在高校教育过程中,为了提高法律教育的水平,需要结合各种现代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手段,帮助大学生提高法律意识。现代化媒体平台的种类十分丰富,比如网络媒体等,这些现代媒体平台恰好可以很好地发挥引导和宣传的作用,各种正面、积极消息的宣传可以为法律教育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所以,在新时期,政府和社会要积极合作,起到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方面的导向作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要积极利用各种现代化媒体,使得高校教育过程中对法律教育的重视程度更高,为法律教育奠定一定的基础,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此外,也应该要结合新媒体进行法律教育。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对一些法律知识进行宣传,使得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加强对各种法律问题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媒体平台,组织大学生参加相应的培训,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教育和引导,以一种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态度进行高校教育,同时进行法律教育。

3.加强法律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教学力度。

法律教育不仅是各种理论知识的传递过程,更重要的是各种实践教育,累积更多生活中的素材,帮助大学生对各种法律事件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切忌使用一些纯粹的理论教育,以防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恶的情绪。在高校日常教育过程中融入法律教育,应该要加强大学生主动创新能力的发挥,一个重要的过程就是在法律教育过程中要加强情境设置,在进行情境设置时,应该要以日常生活为原型,让大学生能够对教师所拟定的场景比较熟悉,从而可以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程度。比如在大学法律课程中,可以在授课之前,组织大学生进行表演,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兴趣,帮助大学生更快地融入到课堂中,表演的内容可以与法律教育相关,涉及一些不良事件,比如对当前社会常见的一些偷盗方式进行表演和展示,使得学生可以意识到在自己的身边就存在这样潜在的危险,而且能够对比较常见的犯罪方式进行发掘,使得自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做好防范,保障自己的利益以及人身安全。

4.加强教师的引导。

高校教育的核心人物是教师,教师在大学生的法律教育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在高校教育过程中要做到各个学科的教育与法律教育的融合,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水平,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对此,应该要加强对教师能力素养的培养,建立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在教育过程中,要组织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得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识,能够对各种法律知识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找准时机、找到机会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教育,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结语。

对于大学生而言,各种社会危害频繁出现,对大学生的伤害越来越大,因此法律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法律教育,加强对法律教育的全新认识,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以及法律水平,从而实现对大学生的正确引导。

诊所法律教育路径探析的论文(热门14篇)篇二

摘要:高校学生创新创业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学生创业过程中在企业注册、企业管理和企业纠纷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系列法律问题,传授相关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创业就业。

当前,高校创业教育比较注重学生创业信心的树立、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创业技能的提升,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法律素养的教育,让他们了解与创业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防范意识,提高处理法律问题的能力,以规避学生创业法律风险、减少法律纠纷,助力其顺利创业。

目前,多数高校比较重视法律教育,毕业生都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但是在毕业之后创业之初,仍面临一些与法律相关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非法律专业的教学安排中,法律知识只在大一的公共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较少涉及与创业相关的法律课程,对学生开始创业所需要的法律知识课程开设不足。部分学生法律意识相对淡薄,意识不到学习法律对个人生活、就业创业的重要性,更认识不到法律对现代市场经济的支撑作用。在加强法治观念,全社会致力于用法律保障、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进程,让社会全体成员都能够在法治观念指引下分享改革红利的时代,进一步强化高校学生的法制观念,让进入创业环境的学生拥有较强的法律意识,以减少创业受挫所带来的损失。

二、高校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一)企业注册相关法律问题。

创业需要平台,也会呈现一种企业形态。就目前的经济形势来说,除了加盟连锁经营的店铺和开网上店铺以外,创业者都要选择一种创业平台开始经营活动。选择不同的企业形式,对投资者的债务承担、经营模式等要求都是不一样的,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才能按照自身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创业形式。确定企业形态后,会涉及与企业登记有关的问题,不论何种企业形式,都应该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注册登记,在取得营业执照后才可以进行经营活动。遇到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等项目变更时,需到工商部门进行变更登记手续,不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变更登记则要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资金的筹集、场地的选择、设备的购买都可能涉及法律问题。在学生创业案例中,虚假出资是比较常见的违法行为。当前,国家对学生创业出台了系列政策[1],如提供贷款、提供免税、提供免费办公场地等等[2],了解这些政策,势必会使学生创业事半功倍。

(二)企业管理相关法律问题。

1.企业章程。

企业一经成立,行之有效的企业章程必不可少。有的学生创业者认为公司文件千篇一律,随便照搬一份就可以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按照这种方式操作,如果企业运行遇到纠纷,文件里的内容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起相反的作用,因此,企业章程必须按照企业情况制订,使之具体、明确、行之有效。

2.用工合同。

怎样选择对企业有用的员工,企业对员工应该提供哪些法律必须的待遇,尤其是女职工劳动保障权益怎么保护等问题,是创业者必须考虑的。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既不能侵犯企业员工的劳动权益,又要使企业利益最大化,这需要创业者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就必须明确规定。

3.工商税务。

企业正常经营后,工商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管理企业的经营行为,组织监督管理商标注册工作,负责合同监督管理工作和查处合同欺诈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组织查处侵犯消费者权益案件等,这需要创业者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接受工商部门监督,避免因为违法违规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税务部门主要对企业征收国税、地税,按规定纳税是每个企业的义务和职责。企业合理避税,妥善进行税收筹划,可以促使企业利益最大化。但是,不了解税法知识,由于避税而触犯税法规定,导致企业利益受损,将面临法律的制裁。

(三)企业纠纷相关法律问题。

创业纠纷风险存在于创业的整个过程,如创业初期合伙企业中与合伙人产生的法律纠纷,创业过程中与企业员工产生的劳动合同纠纷,与其他企业的知识产权纠纷,在企业解体后还可能存在债务偿还纠纷等等。创业者首先必须了解在创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法律纠纷,针对这些纠纷,学习相关法律知识,以防患于未然。在不同的法律知识背景下,产生的效果必然会不同。创业者有相关法律知识储备,才有可能避免相关纠纷的产生。

(一)提高认识。

1.强化自我认知。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知识讲座以及知识竞赛等方式,让学生接触相关法律问题,并引导学生分析调查结果,使他们真正了解自己在创业方面拥有的法律知识以及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创业问题能力的欠缺,引导他们进一步提升创业法律能力。

2.了解法律现状。

引导大学生剖析现行创业政策,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治对创业的支持与约束。正确分析我国当前的法治环境及法治现状,深入了解我国法律对大学生创业给予的特殊政策等等。国务院办公厅2014年10月9日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3],明确规定了各地区、各部门要建立健全与大学生创业相关的工商登记及税费减免等制度。

3.明确创业风险。

学校可以举办创业风险展示活动,或邀请创业经验丰富的企业法人或资深律师,以讲座的形式分析创业案例,展示其中的法律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在创业前了解创业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防患于未然,规避创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即便在创业过程中出现了法律问题,也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个人利益。

(二)传授知识。

传授创业法律知识是大学生法律素养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培养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途径之一。

1.企业注册相关法律常识。

(1)企业形态选择。

企业形态不同,投资者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也不相同,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合伙企业中的`一般合伙投资者需要承担无限责任,而有限责任公司和合伙企业中有限合伙的投资者承担的是有限责任。显然,无限责任投资者承担的法律风险相对较大,而有限责任风险较小。企业形态不同,管理和运营模式不尽相同,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合伙企业投入成本较低、运营效率较高;而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程序较繁琐,管理模式更复杂,投入成本较高。引导创业学生明确各种企业形态的概念、设立需具备的条件、企业的优势和劣势等,从而使创业者能够根据自己的现有条件选择合适的企业形态。

(2)企业注册。

在企业注册环节,需要按照企业登记管理办法中对不同形态的企业登记注册,明确不同形态的企业注册登记需要准备的材料和登记手续。另外,在企业重要因素发生变更时,根据变更事项,需提供相关文件材料。

(3)税务登记。

税务登记又称纳税登记,是指税务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对纳税人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进行登记管理的制度,也是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定手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要求,创业者领取营业执照后,应向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税务登记手续。

2.企业管理相关法律常识。

(1)制订章程。

合伙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需要制定合伙协议和公司章程,应特别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关于协议和章程签署的注意事项。如合伙协议中合伙组织的名称、合伙经营的项目、合伙组织财产份额分配、合伙人权利义务,以及公司章程中公司经营范围、注册资本、股东的权利义务、议事方式、表决程序等。

(2)招聘员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对用人单位在用工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等方面都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创业学生应熟悉相关规定,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既不能侵犯劳动者权益,又要保护好企业的利益,把企业用工风险降至最低。具体涉及员工工资福利、工时制度与休假制度、社会保险等诸多环节。

(3)签订合同。

经济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经济合同的管理,对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展和经济利益的取得,有着积极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经济合同的签署有诸多注意事项,首先,应对签约的相对方进行资格审查;其次,要正确评估自己的履约能力,以免承担缔约过失责任;最后,应签订一份尽可能规范、严谨、细致的合同,将法律风险降到最低。合同签订后,一定要按照合同内容履行合同条款,避免承担违约责任。同时,除了履行合同条款外,还需履行通知、保密等附带义务。

(4)企业事务管理。

企业正常运营时,内部事务纷繁复杂,涉及到的法律问题主要有税务管理、商标注册管理、债务管理、财务管理等,所有企业事务管理,均应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企业要做到内部管理有序、高效,积极推行依法治企。

3.企业纠纷相关法律常识。

(1)合同纠纷。

在正常的企业经营活动中,签订合同是企业运营的重要模式,企业在签订合同和履行合同条款时,往往会因为自身经济业务原因、合同另一方违约、合同责任条款不明确等而带来商业纠纷。这就需要学生在创业之前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各类合同签订的注意事项,同时,还需要明确合同纠纷产生后应该如何解决此类纠纷。解决合同纠纷有多种方式。其一,合同纠纷产生后应该选择协商和解,因为和解纠纷简单、省时、省财,有利于维护合同双方之间的合作关系;其二,选择调解,在有关机构或团体的主持下,使双方能够做出让步,从而解决合同纠纷;其三,就是采用仲裁的方式,将纠纷交给仲裁机构裁决,这种方式必须签署仲裁协议;最后就是诉讼,诉讼是最下策,是合同双方请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审理双方之间的合同争议。

(2)知识产权纠纷。

在学生创业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纠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创业初期,企业由于缺乏一定的技术和资金,又不太了解知识产权法的相关规定,擅自使用别人的专利;另一种就是没有及时到有关部门注册登记自己企业的商标或者是专利技术,而后期可能会被别的企业抢先注册了相同的商标或者专利。这两种情况都会产生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因此,创业学生需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中与创业相关的内容。

(3)用工纠纷。

企业的正常运营需要招聘员工,招聘员工必然会与其签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既能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能维护企业权益。学生创业,多数会由于缺少用工经验,而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对有关内容在合同中未能进行明确规定,导致在后继的用工过程中产生一系列法律纠纷,使企业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因此,需要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的学习。用工纠纷产生后,创业学生应该选择合同纠纷中所提到的解决办法,不能违法损坏劳动者权益,争取将企业利益损失减少到最低。

(4)企业终止纠纷。

企业终止是指企业停止经营活动,清理财产,清偿债务,依法注销企业法人资格。学生创业企业终止后产生纠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债务承担纠纷,另一种就是没有对企业名称依法进行注销,有时被其他企业盗用该企业名称进行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从而产生的法律纠纷。选择个体工商户或合伙企业的创业学生,创业终止后,也需要对经营活动期间尚未偿还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选择有限责任公司的学生创业者在企业终止时可以通过破产清算来使自己免于承担企业尚未偿还的债务。对于未注销企业名称而被盗用的法律纠纷首先可以向国家工商管理部门提出申请,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参考文献:

诊所法律教育路径探析的论文(热门14篇)篇三

诊所式法律教育(clinicallegaleducation)是一种把法学理论知识与法律实践结合起来的法学教育模式。

它最初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法学院兴起的一种法学教育新模式,借鉴了医学院利用诊所培养实习医生的形式,让学生在一个真实或虚拟的“法律诊所”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处于困境中的委托人提供咨询,“诊断”他们的法律问题,开出“处方”,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亲自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

此种教育以学生为主导,以法律援助为手段,以培养与提高学生思考能力与实践能力为目的,通过参与实际的法律运用过程,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对法律的深入理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重视培养适应未来生活、学习与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与素质。

当法学教育引入这种教学方法时,法学院引用了“诊所”的称号,就产生了“法律诊所”这一法学领域特有的名称,现已成为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趋势。

(二)环境法诊所式教育模式可行性分析。

环境法是近年来法学界最为活跃的领域,其作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早已走进了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和其它相关专业的教学课堂。

环境法的独特性要求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上开发出适应教学发展的新思路,同时,环境问题的新型化、复杂化也带来了更多现实理论问题。

因此,在环境法教学中使用诊所式教育模式是与环境法的自身特点相适应的:。

1.环境法的综合性。

环境法律问题的综合性明显,学科互相渗透。

因此,单一的学科背景、课程导师、授课方式、授课时间,很难适应当下环境法教学要求。

在诊所模式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师组等各个方面编织环境法教学的网状系统,由学生自主发掘知识,学生通过独立办案学习法律,老师仅仅充当监督、指引的角色。

这样,法学教育教学的过程,才能成为一个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能动、创造性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改善学习态度,学会自主发展,提高实际能力。

2.环境法的实践性。

环境法具有显著的实践导向性,教学既要传授环境法理论知识,又必须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检阅、修正和巩固已有的环境法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

目前,在已有的实践环节设计中,那些实践性较强的毕业实习、案例教学、模拟法庭等,仍然表现为师生之间的单向训练、讲演式授课方式等,学生直接参与法律援助案件被课堂授课所取代。

我国法律教育目标应当是培养具有法律实际运用能力的人才,学生们必须走出去直面社会,通过诊所式教育,在实际的环境事件中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以培养环境法专业人才。

3.环境法的社会性。

环境法以社会的公众利益为价值追求,它不同于以个人利益为本位的民法,也不同于以国家利益为本位的行政法,它将改善当代人的生存状况作为价值目标,也对后代人的生存条件给予关注,社会性始终是环境法的价值本位。

环境法教学必须回应社会演变与需求,打破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院墙”界限,编织环境法专业人才培养之“网”,诊所式教育可促使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

诊所式法律教育通过实践进行环境法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到知识,是注重体验、实践技能的教学,既可以是接待相关当事人,解答法律咨询,也可以是实际办案,作为律师出庭,除传统的接受法律知识的教育与法律技能的训练外,还包括范围广泛的其他社会活动。

它是对传统讲授式法学教育的一种突破和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适用价值主要表现在:。

(一)在教学目标上突出能力性。

诊所式法律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不论在课堂内的练习,还是课堂外的参与,都没有为问题设定明确统一的答案。

问题需学生发现寻找,法律知识分析与适用需学生自己去探索,在发现、寻找及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实践性的思维能力、开拓性的思维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判断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通过实践,学生们学会批判性地思索法律问题以及对法律的起源、目标、用途等方面问题进行探讨,调动了学习兴趣,突出了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实践性。

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

诊所式法律教育通过解决具体而实际的问题,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们在模拟练习中,培养了多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获得了许多实践方面的经验和技巧及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所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法律诊所里,接触到真实案件、当事人、司法机构和其工作人员等,会碰到许多复杂且繁琐的事要去解决,这就是对学生应用法律能力的考验。

因此,代理案件是对学生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全面考察,同时它也使学生在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获得全面提高。

(三)在教学方法上突出互动性。

诊所式法律教育将学生重新定位,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角,即在课堂上以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为主,而老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注重过程性。

学生畅所欲言,说出对知识的疑问,对学术界争论的看法等,调动主观能动性,积极参加到课堂学习中来。

老师在听取学生的意见过程中,适当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自我总结讨论,针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引导、评述,这是一种教学相长、互动交流的模式。

(四)在教学效果上突出丰富性。

诊所式法律教育采用角色模拟、互动、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体验多样性的角色,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获得多重的收获,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同时,在诊所教育中,可以看到别人的表现,自己的表现,也可以听到别人对自己表现的评价,从中可以明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别人的优缺点,通过实践经验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增强自身的情感体验。

(一)教学评价体系的重建。

一是要将诊所教育纳入已有的法学课程体系中,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

我国的诊所教育还未发育成熟,不能向所有学生普及,更适合采取选修制,而不是像美国许多院校那样作为必修课。

考虑到诊所法律教育成本的投入和效果,可准许选修诊所法律教育课程的学生以该课程代替教学实习。

二是为诊所课程设置较高的学分。

诊所教育要比一般的课堂教育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要考虑使诊所法律教育与教学实践平行展开,共同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法律援助中心的配合。

学生能否参与案件的代理,是诊所法律教育是否真正开展的标志。

根据现有的'模式,诊所法律教育中学生所代理的案件多为法律援助案件。

这就需要院校与当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得到法律援助中心的支持,从而得到案源。

当然,这并不表明诊所法律教育课程所需的全部案件必须通过法律援助中心,诊所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建立自己的声誉,从而得到案源。

诊所式法学教育是为了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而提出并实践的,它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法学教育的模式,而是对传统模式的修正、弥补和补充。

我们在积极借鉴和推动其在中国发展的同时,不应把它的作用绝对化,尤其不应把它与其他传统课程对立起来,而应该使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形成新的符合科学化和学院化的教育模式。

(三)教学方式的设计。

1.真实案例法。

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精华是要把现实经验与抽象的法律知识相结合,通过各种途径给学生提供参与案件的真实感受。

现行教育体制下的教学实践方式主要有模拟法庭、教学实习。

从开展的情况看,模拟法庭由于参与人数限制,更多同学无法参与其中。

而参与的学生也往往为了观摩效果,使模拟法庭成为了一种表演,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

教学实习中,学生往往只能作为旁观者了解,很少能自始至终参与其中。

而诊所课程的案件是有针对性和一定范围的,学生能够自始至终地办完案件,接触到真实的案例、真实的当事人,参与案件处理的全过程和细节,亲身体验法律工作者的社会角色,锻炼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能加深学生对法律制度、法律知识、法律条文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2.互动教学法。

传统的法学教育一贯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方式为主,使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者”的地位,结果造成学生分析、推理和演绎能力缺乏,面对实际法律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

在诊所法律教育中,没有教师和学生,他们的身份都是具体案件的承办人,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围绕着学生手中承办的案件而展开,教师只是提供给学生案件和阅读材料,由学生站在不同角度上去分析、理解。

同样,每一个案例、问题都没有所谓的唯一正确答案,每个人都可以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以更主动的、更积极的态度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3.角色模拟法。

角色模拟法是情景教学中的一种形式,通过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角色所面临的问题来达到教学目的。

目前社会上普遍反映法学毕业生缺乏实际运用能力,对法律实务实际运作方式不了解,应对突发事件、疑难复杂案件的能力欠缺。

而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提前进入角色、找准定位,为日后的实践积累丰富经验。

在教学形式上,组建学生法院、学生检察院、学生公司、律师事务所等队伍,由学生自行选择角色,进行扮演。

在教学内容上,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课程界限,围绕角色定位开设法院工作制度、检察院工作制度、律师事务所约见当事人等课程。

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现能力、判断能力、表达能力等出发,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点对点结合。

总之,诊所式法学教育所确立的培养目标更加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对专业技能的要求,是一种十分新颖的教学方式和更加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教学方式的引入可作为环境法学教育改革的有益尝试。

诊所法律教育仍然处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当中,在引进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才能使诊所法律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2]汤德红.浅谈高职院校的实践性法律教育.法制与社会.(5).

[3]黄锡生,李希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4]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走向世界的中国法学教育论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5]oliverwendellholmes,jr1,theoppressed58myraramostrans,1970.

[6]李芳,“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在中国的实践.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6).

[7]张惠芳.关于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反思――兼谈对美国“法律诊所式教育”的借鉴.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9).

[8]周伟.定位与分流:法科研究生教育的反思与重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0).

[9]张靖.卫生法教学方式改革与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的引进.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9(12).

诊所法律教育路径探析的论文(热门14篇)篇四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无到有,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主要还是基于“解决心理问题”为目标,其定位也仅仅局限于预防和治疗上,其对象为有心理问题或有问题倾向的学生,对于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关注不够。而20世纪末兴起的积极心理学,由于其“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培养人类的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每个人获得良好的生活”的新视角,为我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野、启迪和思路。基于这种背景,笔者尝试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应用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导广大学生积极接纳自己、他人和社会,挖掘潜能,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大幅度提高学习和生活的满意度。

一、开设积极心理教育课程。

基于积极心理学观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着眼于学生心理疾病的预防和矫正,还应拓展到促进全体学生的心理品质积极发展。而最近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中,也提到了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把积极心理教育引入学生的心理教育中,既是教育的目标方向,也是达成教育目标的有效方法。而关键是要转变心理教育理念,并据此改变心理教育课程设置的内容,将积极心理教育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在现行的心理教育中加入积极的部分,突出积极心理教育的主旨。

积极心理教育涉及的领域和内容十分广泛,它不仅涉及人的个体心理发展,也涉及与其相关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领域,而且涉及同学、教师、家长、社会等多个对象。所以,积极心理教育的实施过程不可能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所以除了要设置积极心理教育的课程外,还要注意积极心理教育中隐性课程的影响。除定期开设有针对性、具有心理教育意义的主题活动,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学校管理工作、班级活动中,都应当注重进行积极心理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积极的影响,使學生在活动中培养积极向上、健康的人格。同时将积极心理教育融入多种活动课程中,不仅可以使广大学生拓展思维、丰富想象,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陶冶情操,锻炼意志,训练技能,大幅度提升心理素质。

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教育。

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学校教育中的任何一门学科不仅具有知识、技能的价值,还具有能力、方法价值,以及兴趣、需要、动机、态度、意志、品格等心理素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加强心理训练活动,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塑造均有无可比拟的功效。

从教学情境创设来看,教师需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合理地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营造一个学生乐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环境,激发学习的兴趣,获得相应的积极情感体验,使学生积极动起来、活起来,在活动中掌握知识与技能、生成情感。从具体的教学过程来看,教师需要通过引导、暗示、感染等多种方式,给学生更多的参与、表现的机会,推动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挖掘潜力,进而增强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从学习评价来看,相比于传统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能力、重知识轻情感的片面性评价方式,教师更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良好表现、是否积极参与学习,是否有所成长,潜能是否得到开发等,重在激励性评价。此外,模仿性是学生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而模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性格的塑造过程。学生常会以自己崇拜和爱戴的教师作为模仿的对象,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具备愉快、乐观、积极进取、自信、自尊、自爱等良好和积极的心理品质,用自己得体的举止、积极稳定的情绪、高尚的情感、健全的个性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在模仿中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开展学生自我教育和心理互助。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积极心理学也认为“反思是一种思考,一种对事物的关注,一种对人性的倾听,周全的反思是对生命、生活、生存意义的探寻”。学生只有通过自我教育,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教育目的在他身上才能真正实现。要充分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尽可能地挖掘自身潜能,有效调节自身情绪,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努力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从而使自己能够更加积极、健康地生活。

四、促进家庭与社会协同开展积极心理教育。

教育作为一项涉及千家万户利益的社会事业,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不可能仅仅是学校的事情,需要家庭、社会的有效配合。所以,在开展积极心理教育时,要建设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协作的一体化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将更有利于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健全的人格。学校可以开展一些针对家长的关于积极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适当地引导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帮助家长拥有积极的心态,给予孩子独立自由的空间,倾听孩子心声,与孩子一起幸福成长,提升家庭教育的品质和效果。同时,学校要尽可能充分合理地运用一切积极的社会力量,尽可能使学生得到来自家庭以及社会的积极、正向的影响,使学生的心理潜能得到有效开发,个性得到和谐发展。此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教育。如建立心理网站、创建qq群、微信群等,不仅可以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也便于师生、生生、家校之间传递讯息,互通有无,沟通情感。

21世纪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和实现人的发展,积极心理学理念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不但有利于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而且有利于整个社会心理素质的提高,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诊所法律教育路径探析的论文(热门14篇)篇五

1、学生宿舍是当代大学生的“第一家庭”、“第二课堂”,是学生工作、学习、休息和娱乐的主要场所。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宿舍中度过,宿舍里的学习气氛浓,整个校园的学风自然也会好起来。因此宿舍内的读书学习状况是衡量一个学校学习风气的重要指标。为了响应学校文明素质养成的号召,加强在校大学生在公寓中素质文明教育,促进广大青年学生健康成长,高校中大学生公寓管理工作重心必须前移。

2、宿舍内的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宿舍不仅是休息睡觉的地方,而且更是一个温馨和睦的大家庭。如果宿舍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独特个性,再加上学习的压力、就业的压力等,极易造成宿舍成员之间关系不和睦、互不理睬,就会产生孤独、难受、内心彷徨的情绪,甚至还会产生一些矛盾,情况严重后会产生许多危险事件,例如近几年的高等院校投毒事件。所以如何解决他们的这些问题,使得他们和睦相处,并能很好的发展自身,这是十分关键的,为了丰富大学生宿舍生活,使学生在寂寞之余感受到家的温暖,加强学生宿舍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大学生宿舍管理存在的问题。

1、高校大学生宿舍存在的安全问题。

火灾每年发生在学生宿舍里的火灾可达数千起之多,烧毁同学们的财物,烧伤烧死学生的事例屡见不鲜。由于现实原因,学生宿舍的电线线路很多有上百年或几十年的历史,学生宿舍年代久远,其中的电线线路老化严重。以及学生私自乱接乱拉电线,无视学校规章制度,使用电饭锅、电水壶、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有的宿舍还会利用酒精炉做饭,在宿舍晚上十一点断电之后有的点蜡烛,在夏天有的点蚊香,宿舍成员经常吸烟这些现象几乎在每个宿舍都存在。以上这些情况极易引发火灾,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偷盗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在办学模式和管理模式上都有很大的变化,社会化程度愈来愈高,校园内人员越来越复杂;宿管员不可能认识所有的住在本栋宿舍的学生,不可避免的会让一些社会外来人员进入;以及在学生内部,有些学生受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而监守自盗、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和学生宿舍盗窃案件的低破案率等,导致了大学生宿舍的.盗窃发案率居高不下。

2、高校大学生宿舍内务卫生问题。

宿舍卫生差是所有高校宿舍管理面临的共同问题,尤其是男生宿舍,普遍存在早晨起床后被子不叠、鞋袜乱扔、衣服乱挂、地面不扫、烟头满地、垃圾成堆等状况。虽然各个高校都会定期检查宿舍卫生,但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宿舍整体卫生状况差的现状。主要原因是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自己动手打扫卫生的习惯,另外也有些学生的思想认识不正确,认为宿舍是自己生活的地方,学校没必要管理自己的生活习性的自由;也有很多同学认为打扫完之后很快又会变脏,感觉没必要保持那么干净;少数同学也会认为打扫宿舍卫生必须所有成员一块干,要不就会不公平,认为自己干了会吃亏。

3、高校大学生宿舍网络管理问题。

目前,高校学生宿舍都铺设了网络,这拓宽了学生学习信息的来源,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隐性安全问题”,如在网络聊天中致使部分学生上当受骗甚至堕落犯罪,而且很多学生上网时间过长,沉溺于网络游戏。在检查学生宿舍时,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埋头电脑前专心游戏,对于外界的事情不闻不问,一心专注于虚幻的网络游戏。很多自制力弱的同学沉溺于网络,不节制地长时间上网,经常逃课躲在宿舍内上网,导致部分学生精神涣散、无心学习,也无心进行正常的社交与集体活动,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对于宿舍网络存在的这些弊端,一定要引起重视,积极想办法解决。

三、大学生宿舍管理需要创新。

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事关安全文明和谐校园建设,事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要站在全面育人的高度重视宿舍管理,改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突出大学生公寓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等职能,全面提升学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探索出学生公寓管理的长效机制,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全面推进我校公寓管理工作更加合理有序的开展。

1、开展创新活动强,加强宿舍文化建设。

爱心公寓建设:以“小宿舍,大爱心”为主题,收集废旧书报等变卖成现,设立爱心募捐箱,并在全校招募爱心宿舍。学校定期举行宿舍思想交流活动,各宿舍长针对宿舍成员的思想动态及时交流,同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在宿舍大厅设有便民服务台,杜绝违规用电现象,增强服务意识;为加强宿舍秩序的管理,成立楼管会,主要负责宿舍秩序;以“畅想青春,风采寝室”为主题,同学们齐心协力,共同动手装饰自己的宿舍,设计出属于自己宿舍特色,共同营造一种“家”的温馨;宿舍原创文体活动,对个人或集体创作的书法、篆刻、绘画、剪纸、十字绣等艺术作品均可,展现特长,挖掘潜能,反映学生宿舍文化特征,衬托宿舍生活环境。通过文化建设活动,给全校宿舍文化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

2、加强宿舍网络管理,增进宿舍网络文明。

对于宿舍网络存在的这些弊端,一定要引起重视,积极想办法解决。通过调查我校公寓中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基本情况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以学生公寓为平台,探索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疏导的有效方法。研究大学生浏览网络信息的关注焦点。再通过思想教育等一系列活动,转变学生们对网络利用的方式,让更多的同学把网络变为一种学习的工具。

3、重视学生宿舍自主管理组织建设。

学校可以设立考研宿舍、就业宿舍、科创宿舍、党员宿舍、团员宿舍等。考研宿舍门前贴出休息时间和个人目标,并与学习部联系交流;就业宿舍成员明确自己兴趣,确定就业方向,并与就业服务部紧密结合,为毕业时就业做好准备;科创宿舍成员与科创部紧密结合,并做出宿舍成员的科创计划,展示已获得的科技成果;党员宿舍培养学生党员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发挥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通过宿舍的挂牌活动起到模范宿舍的带头作用,充分尊重学生、贴近学生、依靠学生、保护学生、服务学生,并且推动全校的宿舍建设活动。

4、大学生融入宿舍促进自身心理健康。

促进学生把宿舍当成学校的“第一家庭”。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新生要自觉努力,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把宿舍当成自己的家,因为宿舍将伴随你度过整个大学时光,用实际行动从“我”做起,从“家”做起,维护自己家庭中的成员,从一点一滴做起。注重个体行为与集体规范的一致,正确处理个体行为与集体成员之间的矛盾,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维护寝室成员的集体利益,要与舍友的正确行为相适应,和谐相处,从而激发全体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并努力维护这种荣誉感,形成互帮互学、团结亲切的良好氛围,共同营造和谐、健康的宿舍人际关系。

总之,宿舍是大学生进行自律、自理的重要场所。和谐校园首先应从和谐宿舍做起,所以我们应该共同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以发挥出宿舍教育管理服务的整体功能,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同时宿舍建设也是一种宿舍文化,只有加强宿舍文化的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才有更丰富的内涵。因此我们需要探索出学生公寓管理的有效机制,创建成为“标准化学生公寓”,开创学生公寓管理工作新局面,全面推进学校公寓管理工作更加合理有序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刘铁英.浅谈高校学生宿舍管理[j].锦州医学院学报,1998,19(2).

[5]侯文华.大学生公寓与学生思想教育[j].江苏高教,2002。

诊所法律教育路径探析的论文(热门14篇)篇六

为了纠正长期以来我国法律教育过程中的“重理论、轻实践”问题,不少法学院纷纷借鉴国外优秀经验,引入了“诊所法律教育”模式,通过仿效医学院的诊所实习方式,指导学生参与到法律诊所实践中,以提升其法律实践应用能力。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其在我国本土化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等问题。因此,还需结合本地教育理念及模式逐步改良、完善之,以充分发挥其优势,提升法律教育的实效性。

根据我国部分法学院实施诊所法律教育的实践效果显示,诊所法律教育的确有助于促进我国法律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升学生的应用实践技能,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的优秀人才。因此,在我国促进诊所法律教育本土化发展很有必要。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扎实的法律素养。

该教育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使学生成为真正的教育主体。由于诊所法律教育需要借助于真实的案件,因而学生能够更有动力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此外,该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多层次思维能力。对于诊所法律教育而言,学生需要立足于委托人的视角进行思考,探寻最有利于当事人的解决方案,而非以法官视角探讨案件的是非黑白。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其不仅要判断案情,更要结合事实、证据,展开全面、综合的分析,推测法官、对方律师的想法。此外,还要求学生必须对各个案件细节进行科学推测,即便其对于案件并无意义。不仅如此,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与应用能力。学生需要亲自接待案件当事人为其解答相关的咨询,帮其拟定案件的处理思路,为其调查、取证,甚至出庭来应诉,充当案件当事人的辩护律师。如此一来,学生通过实习掌握了实践技能,提升了案件分析、处理的能力,便于更顺利地踏入社会。

(二)有利于打造多层次、全方位的法学实践体系。

一直以来,法学教育都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教学过程上,教师多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填鸭式、满堂灌等方法枯燥乏味,封闭的教学过程引发了众多学生的反感。而诊所法律教育模式的应用,极大地转变了这一传统灌输模式,有助于打造多层次、全方位的法学实践体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直接接触社会各形各色的案件、当事者,积累了大量处理具体案件的技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也培养了其职业素养。如今,法学教育领域及工作者越来越感受到法学教育强大的实践性功能,为此,单纯的学术型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应用实践型人才方能适应市场需求。因此,各大法学院校纷纷寻求实践之有效路径,旨在推进实践教学方法的多元化,而诊所法律教育为各大院校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学生无需模拟,可以结合真实的案件展开推理、判断,遭遇多种突发情况,学会科学地与当事人互动、交流,锻炼自身的应变能力。

(三)有益于为社会输出大批优秀的法律人才。

理性源自于逻辑思维,并非一定符合现实生活。但实践理性不一样,其必须结合人类的具体行为加以推理、归纳、总结。因此,实践理性需要从实践中获得。对于技能而言,很难采用语言全面地传达出来,还需借助于实践获得理论,继而内化为一种能力、经验。就像工匠高超的工艺手法,亦或医生丰富的诊治经验等。法律也是如此,传统教学模式所传达的只是单一化的理性知识,学生难以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之、内化为能力,还需借助于实践加以补充。就社会所培育人才而言,自身存在着“先天性不足”,而诊所法律教育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融合,有效地填补了这一缺陷,能够为社会培养大批优秀、合格的法律人才。

鉴于诊所法律教育本土化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还应制定完善的发展策略。具体而言,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上文已经提到,诊所法律教育属于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因此,要求还需相关教育工作者转变传统观念,切实深化“以人为本”新理念,转变学生被动式灌输这一现状,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处理真实案件,将诊所搬到课堂,教会学生科学地处理具体事务,使其在研读法律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挥所长,得到举一反三之效。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充分发扬民主,与学生平等地互动、交流,达到“寓教于理、寓教于乐”之目的,实现情与理的结合,使学生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深化实践技能,提升职业素养。

对于诊所式法律教育内容的优化而言,可以参考思政教育内容。一方面,在法律专业知识教育过程中,注重增加职业素养教育,这是学生持身之本、立足之源。就法律专业的学生而言,所需培养的职业素质,主要集中在科学的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学生一旦踏入社会,若职业道德缺乏,则难免会受到金钱的诱惑,拒绝弱势群体的诉求,严重者甚至会助纣为虐,如此下来,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不仅如此,法律专业的学生有别于其他学生,其在实践中所接触案件都是真实的,若职业素质不高,很难真心实意服务当事人,这样一来,办案效果、实践效率都将大打折扣,也不利于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诊所式法律教育中,学生面对的是当事人的疑难杂症,若无强大的心理素质,很难有效地帮助其处理案件。就心理健康教育而言,主要包括四大部分,一是科学地认识自我,二是有效地掌控情绪,三是强大的适应力,四是客观而理性的处事能力。教师应分别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诊所式法律教育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模式,其自身的优越性已经极大地弥补了传统教育模式的缺陷,再辅以多元化、灵活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法律教育的实效性,促进诊所式法律教育的本土化发展。具体而言,可以借鉴如下应用效果较佳的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方法。该方法属于传统教学法,即教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展开法律理论知识教育,引导其构建较为全面的法律理论知识体系。可采用讲授、宣传、培训、研讨等形式开展,旨在帮助学生科学地理解和认识问题。当然,这并非一味强制性“灌输”,还需充分调动一切有利的教学因素,坚持理论、实际的联系,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提升教学的实效性。(2)激励教学方法。该方法是以鼓励为动力,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其自发、主动地汲取知识,提升职业素养的'过程。教师可以利用自信心、语言暗示等途径激励学生。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强大的自信心,鼓励其在未知领域不断开拓、探索;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暗示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的信心和期待,采用恰当的方式给予学生赞赏和鼓励,使学生树立不畏困难、再接再厉的信念。此外,在教师理性教学的同时辅以感性教学元素,以启发和引导为基础,通过领袖式代表的熏陶、感染来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心态,开放师生平等交流探讨的渠道,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心理层面、精神层面的需求和感受,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潜力,在课程设置中采用从易到难的方式,让学生在稳定进步的过程中建立自信。

(四)构建一支稳定而优秀的教师队伍。

对于诊所法律教师来说,当前我国教师的考评制度方式显然不太合适。因为其工作内容繁琐,无法具体量化,且费心劳神,压力巨大,因此,诊所法律教师的构建工作任重道远。一方面,建立完善的激励体系,使诊所教师专注于其法律教学范畴的内容,对诊所法律教师采用区别于旁系专业的职业考评方式,依据其对学生案件处理过程中给予的帮助和指导,作为计量教师工作体量和薪酬的标准。适当降低诊所法律教师考核标准,例如关于科研数量、质量等指标,鼓励法律专业教师在诊所任教,可以通过与职称晋升挂钩,以提升其积极性。另一方面,选聘法律领域具有较高权威的专家或学者前来任教,专门负责诊所法律教学工作,对于现有教师队伍,应加强教育培训,深入社会法律团体、机构、组织等实践学习,还可深入国内外优秀法学院“取经”,就往届优秀学生而言,可以重薪使其“留任”诊所指导员、助理讲师,协助诊所式法律教师共同开展教学工作。此外,学校还应积极邀请业界专业人士,诸如优秀律师、法官、检察官等前来授教,或开展专题学术会议,全面提升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的应用效果。

三、结束语。

一言以蔽之,当前,各大法学院几乎遍布全国各个地区,但是受到差异化的教育环境、社会需求、区域经济发展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导致各大法学院有关诊所法律教育的本土化发展困难重重。因此,必须充分了解诊所法律教育的特点,结合本土法律教育具体情况,实现因地制宜,打造出与本土法学院实际相适应的特色化诊所式法律教育体系,促进各法学院诊所式法律教育的本土化发展,推动法律职业教育模式的逐步成形,继而不断推进国家法学教育的改革。

参考文献:

诊所法律教育路径探析的论文(热门14篇)篇七

信息素养教育是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为宗旨的一系列教育,本文介绍了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和信息素养教育的'积极意义,并从构建我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入手从四个方面提出了高校在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建议.

作者:王旭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学院图书馆,吉林长春,130032刊名:信息系统工程英文刊名:chinacionews年,卷(期):“”(12)分类号:g64关键词: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诊所法律教育路径探析的论文(热门14篇)篇八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内容完整、并且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等方面完整而协调,对周边环境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并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甚至有部分高校为数不少的学生出现心理精神疾病,从而不得不退学和休学。

如何遏制这一不良趋势,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创新,已经成为人们广为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在立足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际的基础上,应大力推进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更好地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一、构建综合治理的教育机制。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切入,形成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综合治理的教育机制。

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建立预防检查机制。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因此高校应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防检查机制。在这一机制下,心理咨询机构会定期对高校学生进行心理状态检查,包括人生观、情感体验、人格特征等多方面的测试。测试的结果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心理状态并进行自觉的调整。而且在此基础上,教育者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给出建议和帮助,把一切不好的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真正起到“防微杜渐”的预防作用。

其次,建立和完善以心理健康咨询档案为中心的全程跟踪制度。为了能及时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必须加强针对性,建立和完善以心理健康咨询档案为中心的全程跟踪制度。这一制度通过对每一个学生建立完善而科学的心理健康咨询档案,及时发现需要关注的心理健康异常的学生,并根据其异常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从而有效缓解其心理危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再次,建立综合管理的预警和应对机制。预警机制主要针对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某些特殊大学生群体,比如单亲家庭、偏远贫困地区、能力较为薄弱、残疾或家庭变故等特殊群体学生。规定辅导员、班干部以及其他和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人员应当对这一类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教育引导,在发生心理健康问题时能及时预警。与此同时,还应建立和预警机制相结合的应对机制,即对学生心理健康异常可能导致的各种后果做好相应的处理预案,在问题发生时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应对,以最大程度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

最后,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善后制度。对于发生过心理健康危机经过教育得到暂时缓解的学生,高校还应当建立相应的善后制度。应当规定辅导员以及其他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通过重点跟踪了解学生心理康复的具体情况,及时为其纾解心理困扰,并帮助其与同学乃至家庭成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善后制度可以有效避免这些学生重新出现心理危机,从而使前期的努力化为乌有。

二、优化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方法。

首先,发挥大众媒体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大众媒体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0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就是讯息”.

因此,应充分利用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传达提高健康心理素质的方法与措施。这些可以利用的大众媒体既包括专门针对高校师生的学校广播站、校园报刊,也包括各大电台、电视台、报纸等。积极运用大众媒体宣传心理健康常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其次,提倡心理教育活动的多样化,拓宽心理咨询的渠道。除了目前广泛采取的开设心理咨询室、定期的`班级心理辅导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部门还可以联合学生社团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减轻其心理负担。另外,可以不定期地举办心理健康知识以及法律知识的讲座和竞赛,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心理健康问题。

最后,还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个别教育,如设立心理、知心电台线、心理咨询信箱等。利用这种教育方式的私密性,真诚、热情地为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诊断和矫治。

再次,利用互联网开展网络心理教育。互联网便捷性、保密性和隐蔽性的特性,更易让人快速放下戒备、吐露心声。心理上存在问题的大学生在对自己的隐私进行保护的同时,还能通过网络直接获得其所需咨询与帮助,可以有效减轻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压力。

因此,应当在互联网上建立心理健康在线教育的网站,并应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创设不同的处理板块,如求学、恋爱、就业、人际及在线咨询、心理测试及专家问答等,为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提供新的平台,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提高。

三、创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第一,以“五学”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五学”即“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所谓的健康不仅是心理的、也是社会与教育的,学校教育要培养的是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变化的心理健康的人。“学会生存”指的是使学生能够很好地适应周边环境的变化;“学会生活”指使其能够妥善处理自身事务;“学会关心”,指需要教育其关心自己所在的国家和社会,关心朋友,体谅父母,珍惜友谊,善待爱情,以热情、积极、主动的态度介入社会生活中;“学会学习”则指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书本知识,而且要学习观察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将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学会发展”则指需要教育学生具备对未来发展进行计划和设计的能力,并能为此坚持不懈地努力。

第二,树立包括学校、学生自身和家庭互相协作的大教育理念。目前,高校普遍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部分高校甚至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中,使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然而,与此同时,人们经常忽视学生自身和家庭教育对于其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从而使高校单方面的心理教育不能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必须树立包括学校、学生自身和家庭相互协作的大教育理念。

第三,树立以发展咨询为核心的大咨询观念。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仅停留在心理疾病的治疗上。事实上,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学生面临的是成长与成才、情感与事业、日常生活事件的处理等方面的普通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一般并不构成心理疾病,但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关注这些普通心理问题的发展咨询应当成为教师教书育人职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发展咨询贯穿于学生成才教育的始终,对其心理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建立高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在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创新的过程中,高校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育工作队伍,才可以更好地适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

首先,必须从学生基层做起,建立包括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生干部、骨干和党员等在内的学生教育队伍。学生之间日常接触最多,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能够被这一队伍及时发现并找出解决的对策,这对心理教育的顺利展开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次,建立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研究表明,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学校应当以科系、班级及社团等为单位,设立相关的生活与心理辅导人员,以一对一的形式帮助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使其摆脱心理健康问题带来的困扰。

最后,配备高素质的心理咨询工作者。高素质的心理咨询工作者不仅应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其可以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心理辅导方法,并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解决其存在的烦恼与困惑,缓解其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万瓅媛。个体不健康影响因素研究[j].价值工程,,(30)。

[2]张芳。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学习(上),,(12)。

[3]袁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才智,2014,(31)。

[4]方黛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创新路径研究[j].职教通讯,2014,(17)。

[5]代东航。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5)。

诊所法律教育路径探析的论文(热门14篇)篇九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创新教育对高职学校发展以及人才培养十分重要。国家近年来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法规,各地高校也开始开展创业教育试点工程,如增设创业教育课程,组织大学生参加创业竞赛等,高校的创业教育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由于起步较晚、经验不足等原因,我国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缺失。高职院校大学生大多是非法学专业的,一般不具备充足的创业法律知识,这成为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短板。很多高职院校也没有足够重视创业法律教育,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备、师资力量不足、实践教学条件不具备等,这将会给高职大学生创业活动增加很多困难和法律风险,甚至容易导致创业失败。因此,法律教育应成为创业教育过程中重点完善的部分。目前,我们国家的创业教育起步晚,仍有很大的差距,教育理论尤其是创业法律教育的理论还不够成熟,缺乏实践经验,只有以实战的创业经验为基础,才能提炼出具备可行性、操作性强的创业法律教育理论。本次研究笔者会在理论研究较为成熟的前提下,在笔者任教的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尝试创业法律教育实践教学,经验教训,希望对于广东省乃至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法律教育在理论探索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对其进一步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在现实意义层面上,一方面,对于大学生个人来说,通过创业法律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创业过程中必备的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能够灵活运用法律知识来降低创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能够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和企业的合法权益,防止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因缺乏相关法律知识、法律意识薄弱而创业失败,提高了自主创业的成功率。而在企业今后的运营过程中,良好的法律意识可以让创业者们学会运用理性思维看待和处理各种市场经济关系,制定合法有效的企业经营战略,采取合法手段创造竞争机会和积累财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一系列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业法律等综合性创业教育,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创业人才,形成全社会良性的创业环境和氛围,最终也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生机勃勃的原动力。

诊所法律教育路径探析的论文(热门14篇)篇十

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大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而且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然而,当前大学生却面临着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等压力,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也明显增多,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重要载体,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拓展职业心理素质的主渠道,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主题与思路。

1.项目的实施背景。

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重要群体,有其特有的心理和行为特点。许多高职学生存在自我效能感低,对学校课程缺乏热情,厌学情绪滋长,缺乏自信心和价值感,情绪调节能力较低等情况,这些都急需心理辅导或治疗。此外,由于高职教育学制较短,在人才培养上以职业技能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而对学生的发展性心理引导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开展、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2.项目的性质和思路。

在教学内容上,采用模块教学,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以“工程思维”理念为指导,以学生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为前提,以项目设计为重点,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评价体系中,遵循以任务评价为主,强调过程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团队合作、讨论分享、情景模拟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方法与过程。

(1)体验—互动式教学模式。

体验—互动式教学模式是通过学生实践活动来体验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强调课程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和反馈机制。在体验—互动式教学中,教师更像是一个引导者和陪伴者,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陪伴学生一起探索心理的奥秘,面对自己的问题,完成心灵之旅。

(2)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

在教学形式上,除了教师的课堂讲授外,更包括小组活动、个人分享、集体讨论、专业设备体验、心理剧编演、案例分析、电影赏析、心理测试、心理游戏、冥想练习、放松训练等多种方式。还可以通过课后作业、建立课程qq群、微信群、微课、教学资源库、云班课、微电影制作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到课程互动中来。

参考文献:

[1]孙英.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黄群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路径探析[j].新课程(中),

[4]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诊所法律教育路径探析的论文(热门14篇)篇十一

(一)完善了教学内容。

(二)更新了教学方法。

(三)创新教学模式。

二、新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应用的方向。

(一)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

(二)利用网络构建网络课堂。

(三)利用网络建立交流。

三、新媒体技术在利用时要注意的问题。

(一)不要过度依赖新媒体。

(二)防止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总结。

【参考文献】。

[1]王勇.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实践高中数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9):93.。

[3]杨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探讨[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3):129-131.

诊所法律教育路径探析的论文(热门14篇)篇十二

摘要:本文从高职项目的特点出发,通过对高职项目课程教学的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所存在问题的思考,探讨了高职项目课程教学效果路径的具体方式方法,并明确了高职项目在当今社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潜力。

关键词:高职教育;高职项目;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不可或缺且发展潜力巨大的教育类型类型,既要满足高等教育所赋予的基本能力的培养,又要着重于职业技术教育自身优势特色的培养。因此,也决定了高职项目课程必须具备以下特性。

(一)职业针对性。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的在第一线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研发的应用性人才,就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岗位的需要,要求高职项目课程必须具有专业性。当然在具备岗位需要的专业素养同时,对教育对象职业道德的培养和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样不可或缺。

(二)应用实践性。

首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实践教学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的基础上,不但能够加深专业知识理论的理解,也为进一步迎合岗位需求、适应岗位工作做好充分准备。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

(三)技术创新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品科技含量的不断增加,以及生产工艺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要求我们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立业能力的培养。这包括多方面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总结,在高职项目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新鲜的讯息与动力,融合更多领先该领域、突破该领域的.新鲜元素。

一般高职项目课程选择和培养的对象,在文化素质方面,文化知识基础不牢,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在思想道德方面,他们并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习惯;在心理素质方面,自卑心理严重,缺乏对自我和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和理解;在行为实践方面,缺乏自我约束力,但思维活跃,适应力较强。这些特点,要求我们要更加注重基础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培养,给以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高职教育在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过程中,地位不断得到提高,规模迅速扩大,高职项目日趋多元化和成熟化,成为我国培养新型专业化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通过不断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逐渐探索更适合我国岗位职业要求和技术要求的教学途径,积累了足够的办学经验,明确了积极的办学方向。与此同时,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对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社会的认知度明显得到提升,从而也为高职项目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与平台。

2.高职项目的困难与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高职教育事业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关注,适应我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高职教育体系正在逐渐形成,但是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面临和解决。

从方面来看,在政策上的扶植力度还远远不够,而在教育经费的安排和与政策的契合度上也存在着滞后现象。

因为高职项目培养目标的专业性,高职项目的课程内容必须符合所处社会环境和行业环境的标准要求,同时,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间的融合与独立的现实情况重视知识的灵活运用和专业动向变化趋势。

高职项目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注意区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而内容的组织要注重知识模块的合理分布和有机结合,理论知识要形成完整严谨的知识体系,在实践过程中,要做到追根溯源,知其所然,知其所以然。.新的开发机制应该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在高职项目开发过程中,注重行业和院校的合作,建立多元开发机构,借鉴和学习国内外的先进方法,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二)建立面向行业设置专业的、适合职业学生特点的、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的课程体系。

高职项目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要真正理解其实质,理解其内涵,不断树立正确的高职教育课程观,做好学生、院校、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构建适合学生特点,适合职业教育发展、适合教育需求的合理规范的课程体系,得到真正的共赢。

高职项目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特点和道德素养特点,重视心理的辅导,进行正确的引导,有理有序的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适时地进行知识的整合,形成脉络清晰的知识网络,有力地把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的课程体系。

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观念,专业性的人才更能适应社会的人才专业划分趋势,也更能实现自身价值同时为社会创造财富。而良好的师资团队,有利于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有利于打破传统的教育方法,有利于高职项目专业化的增强和信任度的提升。所以,加强师资图案多的整体质量和综合素养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并且应当充分鼓励师资团队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主动探寻高职项目教学的科学方法,不断创造更容易被认同和理解的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专业兴趣。

高职院校应做出投入和配合,鼓励教师参加相关专业职业考试,提供深造机会,提高专业素养,提升师资教学水平。同时,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不断建设和完善实践教学的辅助配套设施,并与企业积极合作,为实践操作提供保障。政府也应当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帮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结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以及对人才专业性需求的不断提高,高职项目已成为时代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高职项目课程作为新兴潮流,在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项目课程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其理论与设计研究,对其教学效果路径进行充分的分析探讨,形成其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4]张平.对高等职业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职业技术教育[j].1988,(5)。

[5]徐鸿涛.论高职教学的观念与模式[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

诊所法律教育路径探析的论文(热门14篇)篇十三

内容摘要:

关键词:

法学教育体制精英模式通识教育理论教育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司法考试法学教育宗旨。

法学是治国之学、是强国之学、是正义之学、是权利之学。因而没有人也不应当有人忽视法学的存在。一个法治的社会才是一个理性的社会,而这样的社会也需要无数理性的社会成员去维持,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简单的道理,法学教育从其诞生的那一天起,便注定了她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个知识霸权的时代,教育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社会发展的中间力量,而人才的培养促使着各高校“超负荷”运转。那么在法律学人共同体的队伍日渐壮大的今天,当前法学教育体制下孕育出来的法律学人是否真的能人尽其材、物尽其用呢?有多少人在扮演着维护法律、追求法律价值的'角色呢?又有多少人在这场世界性的人才战役中幸存下来,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呢?或许我们能够从以下数据中寻求答案。

各国法律家人数的比较。

单位:人。

国名人数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律家人数国民人数与法律家的比例。

英国51820000317021327375179053656:1。

德国8153860022134537585105112614724:1。

法国580273004591136729397353551641:1。

日本1261660002113127416853202406233:1。

[1][2][3]。

诊所法律教育路径探析的论文(热门14篇)篇十四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要么过分强调创业法律教育的理论性,要么将创业法律教育工具化,对创业法律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准,从而导致很多高职院校的创业法律教育的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要探讨高职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实施路径,首先就要明确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目标定位,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目标应该是重在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增强其法律思维能力。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这个目标从低到高再细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给大学生传授创业相关法律知识,再次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最后才是培育和激发大学生的法律能力和创造能力。只有明确并且理清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三个层次目标之间的层层递进关系,不仅给大学生讲授创业法律知识,培养其解决创业中法律实务问题的能力,更注重大学生法律理念的培育,回归教育的“育人”本质,才能最大程度地提升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忽视了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对受教大学生进行细分,然后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我们面向的大学生可以分为三类:1.完全没有创业意向的;2.有一定的创业意愿的;3.已经组建团队创业或个人创业的。根据这三类大学生的不同特点,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差别化的创业法律教育。对于第一类大学生,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让其掌握基本的创业法律知识,做到遵纪守法;对于第二类大学生,可以对他们的创业想法、创业计划进行法律分析和指引,帮助他们抵御法律风险;而第三类大学生,则可以结合他们目前创业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法律教育,提升他们的法律思维和法律能力,做到依法创业。

从事创业法律教育教师必须同时具备创业理论和创业实践经验,才能够满足创业教育实践性强的要求。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大多是从引入行业企业兼职教师一方面进行论述,不够全面。笔者认为优化创业法律教育的师资力量可以从校内和校外两方面入手:一是校内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通过参与到真实企业的生产运营,老师可以发现企业在创业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法律风险和涉及到的法律知识;二是行业企业专家到学校兼职,可以邀请成功的企业家进校园给大学生做讲座、讲课,讲解企业运营中如何有效控制法律风险及遇到法律问题如何解等,让学生最大限度地了解和接触到真实的创业环境和活动。

2.4深化高职院校现有的政行企合作模式,拓展教学渠道。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创业法律教育的指导方式也多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方面比较薄弱,这样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很难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为此,笔者探讨深化现有高职院校的政行企合作模式,拓宽教学渠道,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建立大学生创业法律实习基地、校外创业实训基地;在校园内建立专门的创业服务咨询机构,如设立大学生创业法律指导援助中心;在校园网站上设置专门的创业网络平台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帮助有创业理想的学生塑造法律理念和培育法律能力。

参考文献。

相关范文推荐

    市长在全市政法工作会议上讲话(通用17篇)

    演讲稿可以让我们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思考能力。演讲稿范文的魅力在于它能够感染听众的情感,引发他们的共鸣和思考,激发他们追求梦想和改变现状的动力。

    我笑了小学(实用18篇)

    优秀作文是作者用文字创造的艺术品,能够打动人心、留下深刻印象。优秀作文是一种能够展现作者内心世界和感受的艺术形式,它能够以文字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如何调整自

    老扁叔叔小学生大全(15篇)

    通过写一篇优秀的作文,我们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赏。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精彩片段,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品味。这几天老扁叔叔甭提有多高兴,人前

    古城建筑管理研究式探究论文(热门17篇)

    建筑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结合,注重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接下来是一些建筑总结的范文,它们讨论了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和挑战。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之后,

    写人文章写人(汇总16篇)

    优秀作文通过恰当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艺术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写作参考。我有一个弟弟,他十分可

    小学教研活动的实施方案大全(16篇)

    活动方案的制定过程需要经过充分的调研和分析,才能够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和目标要求的方案。看看下面这些活动方案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和灵感。教研周是我校教师全员参

    学校帮扶共建活动总结范文(16篇)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作出改进和进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写作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写总结提供一些启示。为充分发挥城区学校的示范

    青年教师导师制的体会范文(17篇)

    心得体会是个人对学习或工作中的重要事件或经历的深入思考和领悟。不同人的心得体会有不同的见解和收获,我们可以在中找到共鸣。尊敬的领导:你好!很庆幸成为xx区第x届

    一分钟幽默的自我介绍大全(20篇)

    自我介绍可以帮助我们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与他人建立共鸣。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搜集了一些独特的自我介绍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大家好!我叫-,有句话说“相聚

    学校世界无烟活动总结(精选18篇)

    活动总结是对活动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反思和探讨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我们积累经验和提升能力。【活动总结】这次活动的成功得益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希望能够写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