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论文汇总

时间:2024-01-14 作者:储xy实用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论文汇总

实用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论文汇总篇一

摘要: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一般都是将重点放在知识的讲授以及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的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与学生学习、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新课标物理教学提出:在教学中注重渗透德育教育,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以此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

本文首先分析了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探讨了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德育工作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教学的重要内容。

初中物理教学也应充分结合物理的特点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渗透德育内容。

1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初中物理新课标指出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为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奠定基础,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而物理学的发展贯穿着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

内容包括宇宙星系、粒子,从力、热、电、光到原子物理,这也说明自然界的运动发展是遵循辩证法的。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1利用物理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涉及到较多的德育内容,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应当将德育教育引入课题,分析在教学中展开德育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以此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也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龄段,学生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教师与家长的正确引导,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树立自身的道德观念。

大多数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根据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为社会服务的思想是物理科德育工作的重点。

初中物理教材中涉及到较多的思想道德素材,教师要充分挖掘其中德育知识。

比如,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时,原理内容虽然并不是很复杂,但要让学生真正掌握与理解存在一定难度。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它感兴趣,其次要将物理意义理解清楚,最后才能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讲授阿基米德检验王冠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阿基米德定律的来源的同时,学习阿基米德不断研究的精神,以此激发学生启动自主学习的原动力,以此让学生明白通过不断努力才会得到成功。

2.2充分利用德育教育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物理教材中涉及到较多的德育知识,教师应学会挖掘其中的德育知识,在备课中引入德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精神。

爱国主义是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挖掘物理教材中的史料。

比如,讲授世界上最早记录“几何光学”的著作———《墨经》,“运动与禁止”相对性的观点……。

另外,教师还可以讲授我国古代的发明创造,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物理学家做出的贡献。

再比如,在讲授“核能”这一知识时,可以向学生介绍钱学森的伟大事迹,使学生学习钱学森为了报效国家,不畏艰难,最终返回祖国的征程事例。

在教学中渗透相关的事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了解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事例,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以此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

2.3在教学中进行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培养。

学生的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顽强意志的学生能够战胜所有困难,并树立良好的自信心[3]。

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与心理品质,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初中物理“欧姆定律”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中介绍欧姆探索科学的内容,他经过大量实验才获得了成功,让学生学习欧姆坚持不懈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许多科学家在探索科学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中途放弃,而有的科学家却孜孜不倦的执着追求,通过长时间的不断努力,终于实现了多年的梦想。

教师以这种方式渗透德育教育知识,让学生对了解这些科学家的事例,帮助学生树立奋斗意识,树立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让学生明白成功只属于勤奋的人,使学生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2.4实施课外活动渗透德育内容。

德育知识的渗透不限于课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也能培养学生的道德观。

比如,通过开展小创作比赛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相结合,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情感。

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结论。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讲授,还要培养良好的学生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新教材中,要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挖掘德育知识,将德育内容与物力知识紧密联系起来。

以此使学生在学到物力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实现素质教育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实用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论文汇总篇二

在汉字中有许多字属于同音字,有更多的字读音相近似,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这种谐音关系,赋予材料以引人入胜的意义,常能收到简便易记而又经久难忘的效果.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记忆有关知识,这里笔者列举初中物理里面出现有关谐音记忆的实例.(1)记忆滑轮组的组装时,有一定则:偶定奇动.可是时间长了容易记乱,出现“偶定奇动”和“偶动奇定”的混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建议大家把“奇动”记为“激动”,这样学生一想到“激动”就想起了“奇动”,防止了混乱.(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有些同学写成了340m/s,有些同学写成了3.8×108m/s,有些同学写成了3×103m/s.上课时,我伸出三个指头,并让大家也伸出三个指头,说:“三乘以10的‘发’次方.”

2推导记忆法。

3比较记忆法。

4“口诀”记忆法。

作者:金玉龙单位:南京市高淳区桠溪中学。

实用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论文汇总篇三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既可以实现教学目标这一集体利益,又可以让学生体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是一种兼顾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有效教学方式。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既是合作关系也是竞争关系,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但是,合作学习的实施是有一定的理念的,需要合适的情境和恰当的时机,确保合作学习能产生有效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时要掌握一定的实施理念。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识探究过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以及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初步形成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方式是学生主体的最佳体现。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主要是由教师把学习内容交给学生,学生先进行个人理解,然后在小组内讨论总结,或通过实验探究方式获得知识,整个过程学生占有主要地位,使学生充分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中,不再是被动的学习物理知识。如在进行“光的折射”教学时,我首先把折射的定义进行了讲解,然后让学生分组用所提供的材料(筷子、水、水杯)探究光的折射现象,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光的折射有哪些作用?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亲眼看到了筷子在水中“折断”的现象,然后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积极地思考,我在各个小组间指导,并及时引导他们的思路。教学活动结束,学生轻松掌握了“光的折射”知识,并能熟练进行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发展的关键期,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存在,组织能力和自觉性欠缺,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实施合作学习方式时,教师要协调好学生之间的关系,保障小组活动的顺利进行。合作学习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在小组内通过合作和协助完成学习任务,共同提高学习成绩,但同时学习小组还存在竞争关系。“没有竞争,社会就没有进步。”在合作学习小组中,竞争是促进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是学生挑战自我的勇气,是学生抗压能力的体现,当然这种竞争是和谐的,需要教师从中调和。为保证小组内存在竞争意识,教师在进行分组时要把标准相近的编为一组,让他们既要对抗其他小组的竞争,又要努力在自己小组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

新课程改革一再强调,教师要抛弃传统的师生观念,对师生之间的关系要重新定位,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初中物理教学更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师的主导地位也是不可忽视的,它直接关系着教学活动的成败,学生认知的高低。在合作学习方式中,小组的探究方式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在小组遇到困难时需要教师进行激励,在小组产生分歧时需要教师进行协调,在小组偏离主题时需要教师进行引导,虽然学生是合作学习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全程都离不开教师,教师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主导地位。当然,教师的主导地位需要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进行强制灌输或恶意指责,在合作学习中一定要体现其中的“导”,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分组是合作学习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形式的分组,相同的内容不同的班级也要采用不同的分组形式,可以按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也可以按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分组,还可以按学生间的友谊进行分组等,只要能达到分组学习的目标就是合适的分组形式。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分组学习方式前要多方搜集资料,包括全体学生的学习习惯、特长、物理素质以及所要学习的物理知识的特点等,分组时要结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最大程度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方式还存在不完善之处,也易受学习任务的影响,且在人数较多的班级不好控制小组规模等,这些都是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困境,需要我们通过研究和实践逐渐解决,使合作学习与物理教学能相互融合。但合作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物理技能等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所以教师在使用此种教学方式时要注意其使用理念和使用时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实用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论文汇总篇四

1、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许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要通过高一的学习初步形成。只有在高一阶段掌了学习物理的方法、打好基础,才能学好高中物理。

2、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有一个较大的台阶,只有跨过了这一台阶,才能有更大的发展。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最大的变化是知识要求的变化。初中物理是通过现象认识规律,有些同学在初中学习物理时,以记忆为主,而且效果也不错,但高中物理则通过对规律的认识理解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如果现在学生还以记忆的方法学习高一物理就会导致在物理学习中不求甚解,必将成为高中物理学习的一大障碍。所以,高一物理教师要对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引导学生去理解物理规律、研究高一教学重点和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二、及时了解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备好课、上好课外,还要及时了解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且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解决这些困难。在前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我遇到的一些困难,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1、学生在描述物理现象、表达物理概念和规律、解答物理问题时,文字表达能力差,不能较准确地使用物理语言。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主体,避免教师一言堂。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多给些时间给学生,让学生去描述物理现象并通过自己的抽象、归纳出物理概念。

2、高一物理一开始就遇到矢量的学习,让一些学生不知所措。从标量到矢量是学生对自然界量的认识在质上的一次大飞跃。对于已接触了十几年标量的学生,这个跨度非常大,l+l=2,1-1=0,-21,“天经地义”,现在突然变了,两个大小为1的矢量和可能等于0,而两个大小为1的矢量差反而可能等于2,-2m/s的速度比lm/s大,学生难以接受。

3、在解题的时候审题不清,解题不规范、不严谨,缺乏条理和逻辑。为了培养学生的解题规范,课堂上进行例题分析时,应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物理习题做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从高一一开始就训练学生作示意图的能力。如运动学习题要求学生画运动过程示意图,动力学习题要求学生画物体受力与运动过程示意图,并且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物理是一门科学,只有有着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才能学好物理。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现在的学生学习习惯非常差,所以我们有必要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一些基本习惯必须要养成。一是严格作图。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规范作图,然后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也养成一个规范作图的习惯,并且善于把一个物理问题准确地用图表示出来。二是努力提高数学运算能力。三是规范解题过程。四是做作业时独立完成任务。

四、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程在高一阶段学生要面对八大领域,14个科目,每个科目的时间都比较少,学生课后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也较少。物理科目每周只有四节课,如何在较少的时间内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让学生接受所学的知识,提高课堂效率尤其重要。例如在讲解人走路所受摩擦力时,应用flash动画讲解起来非常容易,用很短的时间就能把问题讲清楚,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为了避免物理课堂的枯燥乏味,课本上有的实验我们必须做,课本没有我们要创造出一些演示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应注意设置实验情景,提出实验问题,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的设计,进行实验操作,分析总结得出结论。那么,实验的思想意识就会形成,实验的方法就会掌握,实验的设计和操作等综合能力就会真正得到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六、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主动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动力,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的源泉。只有对物理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学习,发掘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这点很重要。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创造良好的物理情境,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和浓厚的兴趣去学习物理知识,应用物理知识。如在讲“超重和失重”之前播放神舟六号发射过程的视频和费俊龙太空翻跟头图片,这样的引入,能迅速激发学生兴趣。总之,教师应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在新课程理念下研究高一新生物理学习特点,以及针对物理学习上的困难提出相应的对策,不仅对高一新生渡过这一转折点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整个中学物理教育也有一定的启发和促进作用。

文档为doc格式。

实用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论文汇总篇五

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的主要用处是用物讲理,将问题实际化,情景化,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例让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分析,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物理概念、了解更多的物理规律。学生的主要用处是要自己动脑、动手,然后得出结论,从而了解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价值表现在细心准确地指引,学生的价值主要表现在思考和联想。如果有个实验做成功了,或有些想法得到证实了,学生必定会有一种成就感,这也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物理更有自信,激发其学习物理的兴趣。

正是因为有兴趣,才能一直坚持物理的学习,才有利于探索研究,因为学生的大胆联想,从而能够激发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其创造力。教物理的过程中,老师们也能够通过多媒体将问题情景化,清楚形象地表示一般的课堂不能够表达的教学情景,例如学习物态变化这个知识点的时候,老师能够通过多媒体展现出冬天草原的大雾、屋顶上的白霜、南极的雪山、冰棱等,展现出春天来临的时候冰雪融化,冰水相混的现象,炉子烧水过程中水壶上冒出的白气、壶盖上的白气变成小水滴等物理现象,让同学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学习,使学生养成勤思考的习惯,开发思维,让他们联想雾、霜、雪、冰的产生过程,水变成白气之后又变成小水滴等一系列物理现象,让学生在联想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经过老师的指导从而解决问题。

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一些相关经验以及生活环境均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初中生的思维正是处在由形象到抽象变化的过程中,他们还不会从一些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因此,初中的物理老师们就应该把学生们的个人生活、一些直接经验以及生活环境等每一方面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在上课的时候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意义。比如:学习平面镜成像的过程中,学生们很难明白平面镜成虚像,由于他们的直觉经验告诉他们,他们的确可以在镜子的后面看到一个相同的自己,为什么又会是虚像呢?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做这样一个游戏:学生两个人分为一组,在光线比较暗的房间里面,通过玻璃进行成像实验,某一同学当作物体,与此同时观看自己在玻璃镜里面的像,另一个学生用白纸屏在镜子后面,让镜子前面的学生指挥,直到白纸屏和像的地方刚刚在一块,由镜子前面的学生去猜白纸屏上有没有清晰的像显示,并且由镜子后面的学生观察白纸屏上有没有像的存在,之后让两个学生互相交换位置进行上述游戏,游戏结束以后由老师解释为何眼睛可以观察到,却不可以在纸屏上显示像,这一像叫做虚像,上课的时候经常进行相关的游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并且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相符合,使学生保持“童心”和“童趣”,如此便能使学生们对物理的学习时刻有着高昂的激情。

实验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且是了解分析物理现象最主要的一个方法,实验不光可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变强,还能证实学生联想的正确性,合理性,进行物理实验的时候能够发现更多真实生动、直观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中学时期的物理实验包含教师的演示和学生的实际操作两方面,进行物理实验能够指引学生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进步,可以使学生由实验获得启发,更好地了解物理,以致产生更大的兴趣。进行实验的时候,学生一般会在观察老师的演示之后积极的自己操作。进行了实验,会让学生们知道一个崭新的物理世界,会知道更多有意思的物理现象,并且在他们的脑海之中与此同时会产生更多的物理问题,因此,可以激起学生们浓烈的求知欲,然后将兴趣慢慢转变成对科学知识的探究。

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概念是学习的基础内容。因此,可以利用深化事物理念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改善,更加深入地对事物的主体进行描述。比如在讲到“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时,很多学生都没有办法完全理解,都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很难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实际案例。在授课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概念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让学生对“铁块的质量比木块大;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这些问题展开讨论,进而加深对密度的认识和理解,尽可能的将概念简单化,让学生懂得密度只是一个概念,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并不是实在的物体,因此不需要考虑密度的外形、体积大小等情况。

总的来说,初中学生是第一次了解物理,都会对物理有很强的好奇心,这个时候所有的学生都会渴望揭开物理的神秘面纱。老师们应该合理利用这一情况,使学生们对物理产生浓厚兴趣,发挥联想,徜徉在物理的海洋之中。

实用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论文汇总篇六

摘要:素质教育不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在教学中要适时对学生渗透德育。

关键词:适时、渗透、德育。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因此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德育,要适时地对学生渗透世界观、道德情感意志方面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的德育和智育同时发展,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正确的思想基础。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对学生渗透以下几方面的思想教育。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青少年时期正是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学生渴望了解认识缤纷多彩的物质世界,如果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不加以引导,将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在物理教学当中就有必要对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进行必要的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具体情况对他们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如:在学习电热、摩擦力的知识点时,指出电热、摩擦力有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同时也有不利的一面,它们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不便,甚至危害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举例说明),进一步分析指出看问题不能片面,要一分为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实事求是的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说其重要性更为突出,但实验不仅仅只是为了获得几组数据来验证课本的结论或培养学生的技能,在实验过程中还要注意学生表现出来的一些不良现象,如:试验组之间相互核对数据甚至有个别学生抄写别人的数据、有的实验数据是错误的但结论仍然正确等等,对于这种不良的作风和态度老师要要严肃批评,在讲清道理后还要作必要的引导,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这不只是学好物理,而且会受益一个人的一生。

三、适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爱国的优良传统,对于这一传统美德,我们要把它发扬光大,所以有必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渗透这方面的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例如:在讲“热机”这一节时,我就指出,火箭是我们老祖宗的发明,但是到了现代我们却落后了,现在我们的科技工作者经过艰苦努力慢慢赶上来了,于是有了今年“神七”的成功发射,使我国挤身于航天大国之列,为我们国家赢得了荣誉。但跟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希望同学们加倍努力,好好学习,将来建设好自己的家园,使我们祖国更强大起来。

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主要问题之一,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也是中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有目的、有步骤的渗透这方面的教育,逐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如在讲授“热机”时可结合现在出现的能源危机对学生进行节能意识的教育,在学“电压”可适当讲讲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在讲到“声学”“光学”时教育大家不要制造“声污染”和“光污染”……这样把环保问题不断的渗透到实际教学当中,从而不断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使他们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五、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影响学生。

人可以影响人,一个人在生活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周边的人。

在教学上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很深的,一名具备良好师德的教师往往会在教学中以他的言行举止、思想品德来影响每一位学生,慢慢潜移默化,使之效仿、学习,进而修身、修心。这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提高,更好的去学会做人。作为新世纪的教育者,我们不仅要用语言来引导学生,更要用行动来感动感染学生。

就物理而言,中学物理教材的每一章节在德育方面都有渗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挖掘教材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既有一定文化知识又具备优秀品德的人,这也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根本。

实用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论文汇总篇七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同时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要求,就需要物理实践教学进行拓展。为了培养出优秀的人才,物理老师应当改变以往传统的教育方法,逐渐创造出物理实践教学的新方式,从而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并且实现专业课朝向高技能方面发展,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与一般的学校相比,中职院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是因为其是培养社会人才较为直接的场所。因此,在中职院校中,在对学生培养时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与系统性,同时应当清楚认识到学生能力发展的方向。在中职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对于物理课程来说,物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这就需要提高中职院校物理实践教学的拓展水平。物理教学不仅属于基础学科的内容,同时还属于专业学科的范围。在培养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过于强调专业化。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联系到的系统知识比较多,也是引导学生掌握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要基础,同时在中职院校教学中许多学科知识和物理都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中职院校物理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学过于专业化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应当重视中职院校物理实践教学的内容。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是将学生的专业科目作为主要内容的,对物理公共基础教学内容重视较少,很多时候只是进行简单的介绍,造成物理教学的片面性较强,不利于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2.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在很多中职院校的物理教学中,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受到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往往更加重视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其他能力重视较少,而很多学校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就会多设置理论知识的课程,对实践课程设置较少,因此,在物理实践教学中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此外,物理知识多是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的`,应当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中职院校的硬件设备较少,实验室的数量与规模相对较少,就会使得学生实践机会较少。3.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在很多中职院校中,由于教学方式比较传统,教师居于课堂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低。在物理课堂中,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很多中职院校缺乏相应的设备与实验室,在课堂上,老师更多的是按照课本来讲解知识,使得教学方式枯燥性较强。在这种情况下,有的物理专业知识比较难理解,学生不能全面地了解,更难以在实践中进行应用。此外,中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习能力相对较差,使得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困难较多。

1.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为了实现中职院校物理实践教育的拓展,就需要重视实践的作用。在物理教学中,实践是一项较为重要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主要学习方式。在中职院校,尤其是对于物理学科来说,这是一门专业性要求较强的学科,更应当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忽视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有效培养,就会使学生难以形成正确观点。因此,在进行抽象物理知识教学时,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就需要采用实践教学的方式。因此,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向学生证明知识的系统性,可以使用实践教学的方式,突破学生原有思维的束缚,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思维方式。

2.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为了实现中职院校物理实践教学的拓展,需要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在教学的过程中,物理是一门较为基础的课程,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减少理论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在设置物理课程内容时,应当按照学生的具体需求,同时结合学校的具体要求来进行制定。为了使学生所学的物理知识能够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可以对和学生专业关联性较少的内容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能够减少一定的时间,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物理知识,同时有利于加强物理实践教学。另外,中职院校应当加大相关方面的投入,成立一些实验室,同时购买一些设备。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动手进行操作,通过实践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能力。

3.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实现中职院校物理实践教学的拓展,应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物理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多注意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特点,之后进行分组讨论,将同一层次不同特质的学生组合为一个小组,从而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此外,还应当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同时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老师主要发挥辅导作用。在此前提下,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物理的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物理实践,在满足自身学习兴趣的同时,逐渐提高物理实践的能力。

综合来说,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符合时代的要求,这就不仅仅要求学生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自身的价值与作用。在中职院校的学科组成中,物理学科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学科,为了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要在教学中重视实践教学,从而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

[2]王东梅.谈职业教育语境下的实践教学内涵与外延[j].辽宁高职学报,20xx。

[3]赵宗彪.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科学中国人,20xx。

[4]赵琲琲.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设计研究[j].时代教育,20xx。

实用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论文汇总篇八

初中物理是初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是初中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其在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采用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法,能够更加直观地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信息化时代,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信息技术环境下物理实验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相关的物理实验操作,加深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进而形成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采用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物理规律。实验教学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有重要价值,其不仅能使学生对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也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物理实验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思考、分析以及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使其在乐趣的作用下能够融入物理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兴趣的培养,充分挖掘学生的物理潜能,对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极大地增加,尤其是在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更能适应实验教学的目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中,信息技术在使学生获得丰富信息资源的同时,对于学生的实践操作也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数据,消除由于人力造成的实验结果记录的误差,提高物理教学效率,消除不必要的时间。最关键的是,对于信息技术下的实验结果,如果学生存在异议,授课教师还能够将其带入实验室进行教学,消除学生的困惑;尤其是在小组讨论出现歧义时,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对比、综合等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相应的加工,为今后的学习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例如,在磁场力学的学习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指南针的工作原理,探究其存在的意义,有条件的还可以开展在线讨论。这种技术下,学生在课后或在家中也可以进行探讨学习,既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亲切,又可以获得更加理想的实验教学效果,进而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1.明确教学指导思想在对物理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采用相关的生活案例进行教学,如让学生体会惯性,为其提供相关的器材,使学生明白惯性产生的原因及其相关因素。学生应该详细观察教师的操作,以便于在自己亲身操作的过程中能够游刃有余,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补充。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合理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其根据实验结果来探究相应的理论,更有助于学生理解。2.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反馈学生可以根据信息技术的相关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借助信息技术的科学搜索方式,确保搜索实验资料的准确性,在实验过程中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事情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进行解决。在实验的过程中很容易遇到实验设备的损毁问题,给实验研究造成很大的困扰,然而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弊端。采用信息技术能够虚拟实验,将实验的内容进行计算机的微观展示,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采用信息技术记录实验过程,对于缩短记录时间以及提高准确性有促进作用,确保实验信息共享,信息交流更加顺畅、快捷,强化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信息技术将研究成果以幻灯片的形式播放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关的探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学习的顺利开展。最后,学生对自己之前的猜想与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反思自身的不足之处,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物理知识。

综上所述,在物理实验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采用信息技术的手段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效提升物理教学的质量,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均有极大的益处。物理实验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和思维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应该加强信息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带来的便利来提升教育效果,提升学生的素质,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3]张贤妙.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xx(20):16.

实用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论文汇总篇九

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分析判断能力还不成熟,自主性还不强,因此还需要给予正确的、及时的指导。在探究学习中完全放手、束缚太多都不现实,不仅不能实现教学目标,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也有负面影响。因此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既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也需要教师的必要指导,在互动中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我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一节公开课中,最初是想完全开放,自主探究。即创设情景后,由学生观察、讨论、猜想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然后自行设计方案、小组实验,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最终得出成像特点。但是,试教过程中,明显感到实在太难驾驭,有的学生甚至对我的意图也不完全明白,结果只好临时调整教学策略,效果自然不理想。通过思考,认识到只有好的愿望、好的理念,不考虑学生的现状,自然不会获得理想的效果。

上公开课时,根据初二学生的认知能力重新设计了方案,适当增加了教师的指导,针对同学们的猜想,分步实验,逐个检验,及时交流,教师也成为研究主体中的一员,效果就理想多了。由于把学习过程还给了学生,没有了教师的绝对权威,学生们依据自己的天性、智力水准,自然地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认知过程,他们的热情自然高涨,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讨论,设计不同的方案,选取不同的实验用具,积极动手实验,再思考、讨论、交流,俨然一幅科学研究的情景。除了通常一些方法(如人举左手,镜中的像则举右手等)外,学生在活动中又找到了几种很有创意的方法。例如检验平面镜成像和物体相对于镜面是否对称时,一学生在拿起点燃的蜡烛在镜前移动,发现蜡烛倾斜(开始并不是有意的)时,镜中像也发生了倾斜,但倾斜的方向与蜡烛正好相反,运用数学中轴对称的知识,便得出物像相对于平面镜对称的结论;另一学生在实验时,手中没放下的火柴盒“帮了大忙”,他发现手中的火柴盒在蜡烛的左侧时,火柴盒的像在蜡烛像的右侧,调换一下位置,像也跟着变化,于是也得出了物像对称的结论……。显然,同学们在课堂活动中已经成为了教学主体,他们为自己的发现(或称为创新)而欢欣,我想这样的亲历的探究过程他们会终生难忘。

探究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知和实践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也必须成为主体,他们各自通过自己的能动作用,履行各自的角色,并且和谐互动,只有这样,探究教学活动才能顺利展开。如果教师、学生中任何一方不能积极、能动、自主、创造性地履行自身的角色,便失去了主体的特性,那么,探究教学的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

二、探究活动应允许学生出错,不追求活动的完整性。

由于器材、环境、知识水准、操作技能等原因,学生的实验结果和结论有时误差较大。教师若以此为契机提出问题,通过分析、讨论,找出原因,改进实验方法,这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综合能力会大有益处。切不可轻率指责、否定。同时,课前分组也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状况,活动过程中及时组织交流,以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见解,从而学会携手合作以实现活动目标。当然,课后的补救也是必要的。对探究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小组或个人,教师应提供再探究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分析失败原因的基础上,改进实验方法,完成探究,消除失败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共性的问题,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措施补救,或提出新的探究课题。这很正常,正是问题或错误,才有了改进和创新。

例如,我在组织《研究串联电路特点》的一节课中,由于分组自主探究,学生的活动热情很高,八个小组中的五个都由实验数据归纳出了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特点。但是,有一个小组,实验数据几乎无规律可循,另两个小组的实验数据近似与电路特点相吻合。在交流时,由于受到有正确结论的小组的影响,后两个小组的代表说:“我们的实验数据显示:串联电路中各导体中的电流基本相等;串联电路中各导体两端电压之和基本等于电路两端的总电压。”而实验数据出现问题的那个小组的代表交流时讲道:“我们小组的实验不能验证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猜想是否成立。”这种情况的出现非常正常,由于连接电路时导线接头处接触电阻的影响或操作不当,导致实验失败。考虑到本节课的时间有限,我只做了对三个小组探究活动的肯定和对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认可,先请同学们(包括实验结论正常的同学)就此实验现象自己分析原因,留待下一节课再交流、讨论。虽然教学进度被打乱,我还要花费一节课的时间来“善后”,但能让同学们动起来,积极地探究新的、更深一步的课题,这不正符合了我们教育的目的吗?利弊互化,关键在怎样看待、怎样引导。

三、探究活动中应加强多学科知识的渗透。

随着初中学生知识的不断积累,对现象的解释和判断会有不同的方法和结论。课堂上我曾经提出过“剧烈晃动过的香槟酒瓶,瓶塞为什么会猛地窜出很高?”的问题,本意是希望学生用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的知识来回答,而一位同学却说:“晃动香槟瓶,瓶内发生了更快的化学变化,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物理引来了化学,我们可以用先肯定、再告之课后探讨、或作为新课题再研究来搪塞,但下次呢?还好,课前我请教了资深化学教师,知道了香槟酒、碳酸饮料在封装前要加入一些酸类物质(如柠檬酸等)和碱(如小苏打)。但是化学变化是加入以后就已开始,等我们开瓶时,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已经产生,只不过在密封的瓶(或罐)内,压强较大时,它们部分溶解在饮料中,达到了动态的溶解平衡。剧烈晃动后,随着我们对它们做功,内能增大,很多二氧化碳气体从液体里逃逸出来,瓶内气体压强增大,气体对瓶塞做功,将瓶塞顶出,而气体的内能则减少。

在进行《平面镜成像》教学时,当引导同学们分析、归纳实验结论后,一位同学(数学课代表)突然提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属于轴对称的关系。当时我一愣,随后意识到初二数学中已学过轴对称的知识,如果用数学语言,平面镜成像中的四个特点(虚像、等大、等距、垂直)只需“平面镜所成虚像和物体相对镜面轴对称”一句话就够了。我在感到后生可畏的同时,也意识到物理老师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各学科的发展进程,保持学科之间的联系。在学习物理时尽可能把其他学科知识作为基础和工具,同时也因其应用而深化对其他学科知识的认识,更通过相互渗透的过程开拓学生综合思考、分析的视角。

跨学科研究在学术界已司空见惯,但在中学课堂上却鲜有。除了说明我们的教育观念滞后外,作为教师,我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科学素养也必须尽快提高。否则,没有“t”型知识结构,我们真的会在讲台上站不住脚的。新的课程标准已经把传统自然科学中各学科划归到科学技术课程之中,这其实已经昭示了未来课堂的走向。

四、探究活动应成为点亮学生智慧火花的过程。

发现、创新是人的一种天性,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发展这种天性。作为教师,就是将学科知识的内容与人类文化的长链联结起来,使学科知识具有整体性和发展性,使文化富有历史感,成为学生探索真理、创造世界的动力。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一课中,有一位学生做出了“入射角与反射角之和等于90°”的猜想,有的已经做过预习的同学掩口而笑,我马上意识到这有损该同学的自尊心。于是表扬他热情高,敢于猜想,并鼓励他用实验检验自己的猜想,很多科学家都经历了像你这样的过程。这位同学一扫脸上的阴云,特别投入地思考、实验。当我希望他第一个交流时,他略显歉意、但又兴奋地告诉大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和只有在入射角为45°时才等于90°,在实验时我发现反射角与入射角总相等。”猜想本不言对错(虽要依据),可贵的是怎样在实践中检验,在实验中体验过程、感知方法。更何况这位学生在得出光的反射定律之一般规律后,又能发现反射规律中的一种特殊情况,这是对规律的再认识,难能可贵。

一位同学在猜想浮力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提出“浮力和物体的温度有关”,预习过的同学或许会嗤之以鼻,但敢于猜想、勇于回答本身就应该肯定,更何况,当物体的温度变化时,质量一定,其体积必然变化,所受浮力能不变化吗?当这位同学把浮力知识同热、密度等已有知识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后。不就有了更高、更全面的视角吗?这也许会使课堂背离教师原本的设计,也许这节课的预设任务因此而不能完成,但探究中的创新、活动中的亮点也正在此,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对科学的兴趣也许就在此时被激发,你很快就会发现,他们从此对物理有了极大的‘偏爱’。

实验时,也许有的学生会有一些看似错误的步骤,但我们切不可轻易阻止(当然特殊情况除外)或下定论,说不定智慧的火花就会在此闪亮。比如在《内能的改变》这节课中,多数同学利用气球快速的放气来感受物体对外做功时内能减少—表现为气球的温度降低,但是有的学生却把气球用力吹破。气球虽然没有了,但是他此时摸一摸气球的残片,发现温度降低的更多。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这节课中,那位用斜放蜡烛的方法证明物像对称的同学也许当初是为了让烛油流下一点儿固定蜡烛,甚至本意就为了好玩儿。玩中学,本就是青少年的特点,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其效果反而更好,学生的智慧会在玩和错中碰撞出火花,会在玩与错中逐步走进科学的殿堂。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设探究性课程是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物理教学中实现态度、价值、过程、能力与方法目标的最好载体。上好探究课的标准在于:能否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否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能否使学生体验到科学研究的真实过程和方法;能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实用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论文汇总篇十

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分析判断能力还不成熟,自主性还不强,因此还需要给予正确的、及时的指导。在探究学习中完全放手、束缚太多都不现实,不仅不能实现教学目标,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也有负面影响。因此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既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也需要教师的必要指导,在互动中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我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一节公开课中,最初是想完全开放,自主探究。即创设情景后,由学生观察、讨论、猜想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然后自行设计方案、小组实验,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最终得出成像特点。但是,试教过程中,明显感到实在太难驾驭,有的学生甚至对我的意图也不完全明白,结果只好临时调整教学策略,效果自然不理想。通过思考,认识到只有好的愿望、好的理念,不考虑学生的现状,自然不会获得理想的效果。

上公开课时,根据初二学生的认知能力重新设计了方案,适当增加了教师的指导,针对同学们的猜想,分步实验,逐个检验,及时交流,教师也成为研究主体中的一员,效果就理想多了。由于把学习过程还给了学生,没有了教师的绝对权威,学生们依据自己的天性、智力水准,自然地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认知过程,他们的热情自然高涨,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讨论,设计不同的方案,选取不同的实验用具,积极动手实验,再思考、讨论、交流,俨然一幅科学研究的情景。除了通常一些方法(如人举左手,镜中的像则举右手等)外,学生在活动中又找到了几种很有创意的方法。例如检验平面镜成像和物体相对于镜面是否对称时,一学生在拿起点燃的蜡烛在镜前移动,发现蜡烛倾斜(开始并不是有意的)时,镜中像也发生了倾斜,但倾斜的方向与蜡烛正好相反,运用数学中轴对称的知识,便得出物像相对于平面镜对称的结论;另一学生在实验时,手中没放下的火柴盒“帮了大忙”,他发现手中的火柴盒在蜡烛的左侧时,火柴盒的像在蜡烛像的右侧,调换一下位置,像也跟着变化,于是也得出了物像对称的结论……。显然,同学们在课堂活动中已经成为了教学主体,他们为自己的发现(或称为创新)而欢欣,我想这样的亲历的探究过程他们会终生难忘。

探究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知和实践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也必须成为主体,他们各自通过自己的能动作用,履行各自的角色,并且和谐互动,只有这样,探究教学活动才能顺利展开。如果教师、学生中任何一方不能积极、能动、自主、创造性地履行自身的角色,便失去了主体的特性,那么,探究教学的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

二、探究活动应允许学生出错,不追求活动的完整性。

由于器材、环境、知识水准、操作技能等原因,学生的实验结果和结论有时误差较大。教师若以此为契机提出问题,通过分析、讨论,找出原因,改进实验方法,这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综合能力会大有益处。切不可轻率指责、否定。同时,课前分组也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状况,活动过程中及时组织交流,以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见解,从而学会携手合作以实现活动目标。当然,课后的补救也是必要的。对探究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小组或个人,教师应提供再探究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分析失败原因的基础上,改进实验方法,完成探究,消除失败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共性的问题,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措施补救,或提出新的探究课题。这很正常,正是问题或错误,才有了改进和创新。

例如,我在组织《研究串联电路特点》的一节课中,由于分组自主探究,学生的活动热情很高,八个小组中的五个都由实验数据归纳出了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特点。但是,有一个小组,实验数据几乎无规律可循,另两个小组的实验数据近似与电路特点相吻合。在交流时,由于受到有正确结论的小组的影响,后两个小组的代表说:“我们的实验数据显示:串联电路中各导体中的电流基本相等;串联电路中各导体两端电压之和基本等于电路两端的总电压。”而实验数据出现问题的那个小组的代表交流时讲道:“我们小组的实验不能验证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猜想是否成立。”这种情况的出现非常正常,由于连接电路时导线接头处接触电阻的影响或操作不当,导致实验失败。考虑到本节课的时间有限,我只做了对三个小组探究活动的肯定和对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认可,先请同学们(包括实验结论正常的同学)就此实验现象自己分析原因,留待下一节课再交流、讨论。虽然教学进度被打乱,我还要花费一节课的时间来“善后”,但能让同学们动起来,积极地探究新的、更深一步的课题,这不正符合了我们教育的目的吗?利弊互化,关键在怎样看待、怎样引导。

三、探究活动中应加强多学科知识的渗透。

随着初中学生知识的不断积累,对现象的解释和判断会有不同的方法和结论。课堂上我曾经提出过“剧烈晃动过的香槟酒瓶,瓶塞为什么会猛地窜出很高?”的问题,本意是希望学生用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的知识来回答,而一位同学却说:“晃动香槟瓶,瓶内发生了更快的化学变化,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物理引来了化学,我们可以用先肯定、再告之课后探讨、或作为新课题再研究来搪塞,但下次呢?还好,课前我请教了资深化学教师,知道了香槟酒、碳酸饮料在封装前要加入一些酸类物质(如柠檬酸等)和碱(如小苏打)。但是化学变化是加入以后就已开始,等我们开瓶时,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已经产生,只不过在密封的瓶(或罐)内,压强较大时,它们部分溶解在饮料中,达到了动态的溶解平衡。剧烈晃动后,随着我们对它们做功,内能增大,很多二氧化碳气体从液体里逃逸出来,瓶内气体压强增大,气体对瓶塞做功,将瓶塞顶出,而气体的内能则减少。

在进行《平面镜成像》教学时,当引导同学们分析、归纳实验结论后,一位同学(数学课代表)突然提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属于轴对称的关系。当时我一愣,随后意识到初二数学中已学过轴对称的知识,如果用数学语言,平面镜成像中的四个特点(虚像、等大、等距、垂直)只需“平面镜所成虚像和物体相对镜面轴对称”一句话就够了。我在感到后生可畏的同时,也意识到物理老师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各学科的发展进程,保持学科之间的联系。在学习物理时尽可能把其他学科知识作为基础和工具,同时也因其应用而深化对其他学科知识的认识,更通过相互渗透的过程开拓学生综合思考、分析的视角。

跨学科研究在学术界已司空见惯,但在中学课堂上却鲜有。除了说明我们的教育观念滞后外,作为教师,我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科学素养也必须尽快提高。否则,没有“t”型知识结构,我们真的会在讲台上站不住脚的。新的课程标准已经把传统自然科学中各学科划归到科学技术课程之中,这其实已经昭示了未来课堂的走向。

四、探究活动应成为点亮学生智慧火花的过程。

发现、创新是人的一种天性,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发展这种天性。作为教师,就是将学科知识的内容与人类文化的长链联结起来,使学科知识具有整体性和发展性,使文化富有历史感,成为学生探索真理、创造世界的动力。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一课中,有一位学生做出了“入射角与反射角之和等于90°”的猜想,有的已经做过预习的同学掩口而笑,我马上意识到这有损该同学的自尊心。于是表扬他热情高,敢于猜想,并鼓励他用实验检验自己的猜想,很多科学家都经历了像你这样的过程。这位同学一扫脸上的阴云,特别投入地思考、实验。当我希望他第一个交流时,他略显歉意、但又兴奋地告诉大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和只有在入射角为45°时才等于90°,在实验时我发现反射角与入射角总相等。”猜想本不言对错(虽要依据),可贵的是怎样在实践中检验,在实验中体验过程、感知方法。更何况这位学生在得出光的反射定律之一般规律后,又能发现反射规律中的一种特殊情况,这是对规律的再认识,难能可贵。

一位同学在猜想浮力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提出“浮力和物体的温度有关”,预习过的同学或许会嗤之以鼻,但敢于猜想、勇于回答本身就应该肯定,更何况,当物体的温度变化时,质量一定,其体积必然变化,所受浮力能不变化吗?当这位同学把浮力知识同热、密度等已有知识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后。不就有了更高、更全面的视角吗?这也许会使课堂背离教师原本的设计,也许这节课的预设任务因此而不能完成,但探究中的创新、活动中的亮点也正在此,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对科学的兴趣也许就在此时被激发,你很快就会发现,他们从此对物理有了极大的‘偏爱’。

实验时,也许有的学生会有一些看似错误的步骤,但我们切不可轻易阻止(当然特殊情况除外)或下定论,说不定智慧的火花就会在此闪亮。比如在《内能的改变》这节课中,多数同学利用气球快速的放气来感受物体对外做功时内能减少—表现为气球的温度降低,但是有的学生却把气球用力吹破。气球虽然没有了,但是他此时摸一摸气球的残片,发现温度降低的更多。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这节课中,那位用斜放蜡烛的方法证明物像对称的同学也许当初是为了让烛油流下一点儿固定蜡烛,甚至本意就为了好玩儿。玩中学,本就是青少年的特点,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其效果反而更好,学生的智慧会在玩和错中碰撞出火花,会在玩与错中逐步走进科学的殿堂。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设探究性课程是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物理教学中实现态度、价值、过程、能力与方法目标的最好载体。上好探究课的标准在于:能否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否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能否使学生体验到科学研究的真实过程和方法;能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用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论文汇总篇十一

: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是当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内在要求。本文分析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之上,从优化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开放式实验教学、健全实验考核体系等方面,阐述了推进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发展的策略。

“改革”是当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发展的主旋律,强调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多重性改革。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之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改革进程缓慢、课程建设不到位、能力培养欠缺等改革困境,为此,在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为进一步推进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应强化创新驱动力,构建开放式、多元化的物理实验教学,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实验以验证性教学为主。

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强调扎实理论教学的同时,应注重实验教学的开展。但是,在传统应试教育等思想的影响之下,大学物理“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现状依旧十分突显,致使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被弱化,教与学的主体性存在偏差。首先,学生主体地位被削弱,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缺乏实验操作、探究的积极性;其次,实验以“验证性”教学为主,教师设定好的实验操作流程、实验现象,让学生机械性进行操作。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显然无法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让学生在对待实验课程的态度上,敷衍了事、疲于应付的进行实验操作、完成实验报告。

(二)实验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创新导向下的教学优化。

相比于中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的内容更突出与时俱进,与实际生活、科研等紧密结合。(1)从实验教学体系而言,实验课程多分布于“力、电、光、热”等课程之中,实验课程的设置存在局限性,无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物理实验训练;(2)物理实验内容陈旧,传统的经典实验内容偏重验证性、设计性,而在实验的研究性方面缺乏充分体现。实验课程的设置多为理论原理及现象的验证,枯燥、乏味的实验内容,削弱了学生实验探究的积极性;(3)实验课程考核以理论考试为主,实验领域的考核鲜有落实,仅仅是依据学生日常的实验报告进行考核。

(三)理论与实践脱节,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性不足。

物理实验是强化理论知识理解及应用的基础,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重要作用。在理论课程的设置中,学校以教学大纲进行授课;而在实验课程的设置中,受制于学校的实验设备条件、教师等外部因素,这就造成实验课程相对较少,处于压缩状态的实验教学,显然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均衡开设的教学要求,理论与实验不同步,两者处于脱节状态。与此同时,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仍以“班级”为单位,一次实验课程完成一个实验,且实验教学的层次梯度不明显,不利于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个性及其能力的全面培养。

(一)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优化物理实验教学体系。

在笔者看来,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形成以“基础性实验教学”为基础、以“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为重点、以“研究性实验”为着力点的教学体系,强化学生扎实基础实验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研究、开发应用的能力。首先,基础性实验以培养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为设计性实验的开展打下基础。基础性实验多以验证性实验和测量性试验为主,如密立根油滴实验、基本测量等;其次,“设计性、综合性试验”是在巩固基础性实验的基础之上,对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和创造运用能力的培养;再次,研究性实验是在前两个实验类型的`基础之上,以科研方式,由学生以团队(或个体)的形式,进行研究性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物理研究及开发应用领域的能力。

(二)践行“生本”理念,构建开放式、多元化实验教学。

有效物理实验教学的实现,应着力于开放式、多元化教学的构建,践行“生本”理念,强化学生为主体,学生探究学习空间大搭建。首先,进一步明确师生在教与学中的角色地位,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为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创造更多的空间;其次,教师作为学生实验学习的促进者,要引导学生拓展性思维,能够在自觉地动手、动脑中,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再次,转变师生对实验课程的认识及态度,强化物理实验课程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进而在实验的参与过程中,始终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

(三)完善实验教学方式,健全实验考核体系。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多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师生教与学的互动性不足。因此,一是完善实验教学方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增加实验课程的趣味性、实践性。例如开展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的比赛活动。用竞赛的方式,增加物理实验的探究性、趣味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能力;二是要建立健全实验考核体系,实现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综合考评。通过多种形式的考评方法,落实学生的考评工作。如将平时所做的实验操作(包括:实验预习、操作及结论等)作为考评的一部分(占总成绩的50%);将期末考试作为考评的另一部分(占总成绩50%)。其中,考试以笔试和实验操作的形式开展。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与改革,是一个过程,强调以创新为驱动,构建多元化、开放式实验教学。一方面,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应对现有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优化,突出多样化实验模式的实践;另一方面,践行“生本”理念,构建开放式、多元化的实验教学,依托完善的课程体系、考评机制,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1]张丽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策略探究[j]成功(教育版),20xx(09)。

[2]柳叶.探究教学在大学物理实验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xx(06)。

实用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论文汇总篇十二

物理教学要将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紧密的联系,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物理小实验教学.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引入生活小实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让学生了解到物理生活的本质,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积极地引入生活小实验教学,使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充当仪器,让学生独立或者是合作完成小实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教学中,很多的知识规律都是经过物理实验总结出来的,初中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只有认识到物理实验的重要性,才会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初中生的好奇心非常强,教师在课堂中进行一些小实验,他们的兴趣非常高涨,总是盼望着小实验的到来.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精心地设计物理实验,增强物理课堂的新颖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感官的刺激下增强自我意识,提高学习的热情.教师要合理地设置物理课堂实验,合理使用物理实验突破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例如,在讲“大气的压强”时,教师可以进行小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个大试管中装满了水,将口径相对较小的试管压入在大试管中倒过来,观察小试管是否会掉下来.同学们经过观察之后发现,小试管不但不会掉下来,反而还会不断地上升.学生观察到这个实验之后,就会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再加以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实验的应用原理吗?接下来,我们学习压强.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迅速提升.

物理小实验是课堂知识的延伸,也是物理教学课堂的重要组成,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很好的效果.教师做好了物理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培养出来优秀的科学能力.物理小实验的侧重点不同,有的小实验着重设计的难度,有的小实验侧重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在动手中加强思维能力.对于要求比较高的物理实验,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和讨论,让学生配合着完成物理实验.在物理小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和教材紧密的联系,让学生既能够在教材的指导下完成物理实验,又能够领悟物理实验的方法.教师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关键,所以教师要认真地探究教材的要求,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符合要求的物理实验,保证智能和水平一同提高.

教师要组织物理教学实验,做好实验形式、时间、地点的安排,让学生能够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若是物理实验的材料容易收集、设备简单、没有操作危险的话,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完成实验.教师要定期地检查学生的物理实验和实验的效果,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合理的评价,让学生充满学习的热情.例如,在讲“声音”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自制土电话;在讲“照相模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制物理相机;在讲“汽化和液化”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个“纸锅烧水”的实验;等等.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迅速提升.

初中物理的知识很难理解,教师在讲解公式定理时若是单纯的进行知识的讲解,学生就会感觉到厌烦和枯燥,若是结合着物理实验,就能够提高物理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使用生活实例,让学生主动地发现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着学生主动思考,完成物理理论知识的学习.物理实验教学必须要和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物理实验的时候能够对生活加深感悟,了解到更多的物理知识.为了让学生加强对物理实验的理解,教师可以在进行物理实验的时候加强生活应用的支撑,让学生能够通过表象看本质.

例如,在讲“力的相互作用”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入:我们在溜冰的时候向前推别人,自己就会后退;在划船的时候用船桨向后划,船就会向前走.又如,在研究“力和哪些因素有关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块橡皮泥,亲自动手选择一条小船,将沙粒、图钉等作为货物,看看哪条小船装的货物多.在动手实验的时候,学生能够理解浮力和排开水体积之间的关系.教师还可以将物理小实验和家庭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下的时候进行家庭实验,提高对物理的认识能力.

因为有的物理实验在课堂上很难完成,因此教师就可以和家长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环境.家长要保护学生实验的人身安全,主动地提供物理实验的材料,并且能够配合着学生一起完成实验.家长要主动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物理实验的方法,尽量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更好的环境.家长陪伴着学生进行物理实验,能够让学生更加投入的进入到物理实验中,还能够在同学中展示物理实验的成果,提高自信心.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恰当地引入小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物理应用能力,因此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做好小实验教学.

实用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论文汇总篇十三

新时期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很有必要,这既能够实现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融会贯通,也是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很好的培养,对于推进初中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效率无疑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教师在平时的知识教学时要让学生们意识到知识点间的相互关联,意识到在具体问题的解答时综合的应用学过的知识可以发挥的良好功效。同时,在进行实验教学时也要让大家意识到合理的发挥自己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往往能够拓宽自己的思路,能够感受到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来理解与思考问题可以带来的收获。这些都是新时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们具备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综合初中物理素养的提升将会是很好的辅助。如讲《阿基米德原理》一节时,在讲到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可先让学生猜想:可能与深度有关,也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还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等……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思维进行假设,之后再通过实验进行对比、验证,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培养他们的直觉思维能力,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们大胆的发挥自己的联想与想象,要勇于做出各种假设,并且要引导大家对于自己的各种假设进行有效验证。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有了这种有效的独立探究后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理解与体会也会更加深刻。

鼓励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展开自主探究同样是新时期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很值得采用的一种模式。教师可以引导大家针对相关的实验主题自己进行实验过程的验证,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来共同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这个过程给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学生能够非常积极的参与到自主实验中来,能够和其他同学展开很多有意思的探讨与对话。教师还可以创设一些实验竞赛来引发学生的'参与,让学生们在自主实验中来不断加强自己的实验探究能力。这些都是很好的实验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与深化很有帮助。如讲《蒸发》一节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实验设计,有的学生就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三个小实验:

(1)在手背上滴两滴相等的水滴,把一滴涂开,看哪个干得快?

(2)在桌子上和手背上涂上大小面积相同的水渍,看哪个干得快?

(3)在桌面上涂上大小面积相同的水渍,对其中一片吹风,看哪片干得快?虽然教材中未出现该实验,但实验的设计完全能够体现这个实验的基本理念。透过这个有效的自主探究实验的展开不仅使学生很好的认识到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在学生独立探究的过程中大家也很好的掌握了初中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这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实践探究能力的掌握都有极大的促进意义。

实用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论文汇总篇十四

初二学生大多处于十四岁左右,正值青春期,生理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由于生理上的变化,也开始导致了学生心理上也产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一时期,学生对任何求知事物都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对各种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好学好问并富有幻想,但是他们高昂的学习热情往往是短暂的,对任何事情都只是“三分钟热情”,缺乏毅力。而且现在的学生许多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过分溺爱,致使学生面对困难,面对失败,面对冷落时,极易“崩溃”。耐挫性较差,当然他们也有许多优点,比如个性张扬,有自己个人的见解,创新和拼博精神较强,充满活力。这些正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必需的精神元素。

二、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特点。

“物理乃万物之理”,这些道理有的深有的浅,而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历经数次教育改革,特别是现在如火如荼开展的新课程改革,使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难度一降再降,现在的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是一门以观察与探究实验为基础、增强学生创新精神为主旨,培养学生能力素质为目标的学科。物理研究起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初二物理经过教育专家认真编排后,从科学之旅讲起,从人们生活中最简单的声现象、光现象、热现象导入,再进一步讲解近现代功勋卓著的电和磁,九年级再讲解力学和现代物理常识,这样的精心编排使初二学生对物理的认知,从生活中最简单最常见的事物开始学习,完全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在声现象、光现象、热现象中有许多智趣的实验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建立学习科学,热爱科学,使用科学,创新科学的宏伟目标,从而促进学生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

三、物理教师切实做好观念转变,认真履行主导作用。

农村物理教师要认真深入学习新课程改革精神,认真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不要加重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难度,认真全面做好学生减负工作,但是我们农村物理教师应当把初二学生减小的包袱,要自觉自愿的背到自己的肩上,通过不断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博览最新物理科技动态,增长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做到“学生减负,老师增富”。在教学中紧紧抓住新课程标准,农村物理教师充分发挥物理科的实验丰富和贴进生活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我们广大农村物理教师积极转变教师职能,做好主导工作,做好服务工作,切实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不降反升。“有趣的学就是玩,有益的玩就是学”。针对初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特点。我就多年来物理教学中的体会及做法简单讲解一下,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开发智趣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玩中学,学中乐”一直是我们教育改革追求的目标。开学伊始初二的第一节课物理教师通过演示几个有趣的实验,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浓厚的兴趣,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丁肇中曾说:“自然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特别是物理学,它是在实验中产生的。”一个好的物理演示实验可使学生终身不忘。

(二)把握课堂提问的方法。

“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技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初二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这门新的课程,自身年龄较小,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常常是三分钟的热度。提问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是我们初二物理老师应该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

1.从生活中的点滴进行提问。

在讲解声音的产生时,可以让全班的同学用一只手轻轻的摸在自己声带附近,然后让学生朗诵一首小诗。学生朗诵完后,进行提问:“同学们朗诵得真好,那你们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学生回答什么的都有)然后先不要给出正确的答案接着提问:“我想知道你们放在脖子上的手有什么感觉?”通过学生平时发生在身边但又没注意的波浪层层深入提出问题,让初二的学生深切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的.同时,还让学生逐步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自己去探索物理知识,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从有趣的事物中进行提问。

例如在学习压强的时候,老师可以提问:表演气功的大师,为什么在胸前放一块石板后,再用铁锤敲打?或躺在布满铁钉的木板上睡觉,这时可让学生想,若是一根铁钉,这位大师他还敢睡在上面吗?……。这些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把学生的思维及进带入活跃状态,使学生迅速地进入角色。

(三)对学生学习的科学评价。

“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探究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对初二学生科学的评价尤为重要,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这一新学科,由于生理和心理特征影响,他们对物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兴趣。他们会有许许多多老师认为奇怪荒诞的想法,甚至是错误的观点。我们物理教师对初二学生评价时应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他们,诚恳的话语引导他们,在批改作业时常加入激励的字词,不要挫伤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步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对于他们错误的观点我们也要加以循循善诱,切不可一毙了之,更不可不了了之,对于一些较复杂的问题可以用简练的语言进行讲解。物理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不可任意胡为,从开始就要让学生求知真理,避免以后学生死钻牛角尖,延误了学生的科学发展和全面发展。

物理是一门智趣横生的科学,它充满了智慧和乐趣,让我们充分感觉物理和生活中的乐趣吧;物理是一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科学,没有物理学的发展,今天的世界就不会如此丰富多彩;物理是一门极富人生哲理的科学,学好物理有利于学生建立唯物论观点,破除封建迷信活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让学生成为农村学科学、除迷信、用科学、促生产的生力军,这对农村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这对提高我国农村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我们广大农村物理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一定要紧紧抓住初二学生的心,使他们爱物理、学物理、用物理,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增砖添瓦。他们是未来、是希望,抓住他们就是抓住未来,抓住希望。

实用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论文汇总篇十五

1.熟悉并掌握中学物理新课程总教学目标、初中课程标准、教学原则,认真学习和执行《延边州中小学教学规范》,钻研中学物理新课程的相关内容,及时了解新课改的发展趋势,时刻更新教育理念。

2.熟悉的掌握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每个知识点在教学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注重物理与其它学科间知识的联系与渗透,关心科学技术发展和新动态,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3.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个性差异等,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每个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4.认真备好每节课的课时教案。书写教案时注重教材分析、教学目的、教学方法设计、实验器材的制造和选折、科学探究活动的安排、课内外作业、板书设计、教学总结中学生的反馈等。

5.坚持每学年每周2次集体备课制度,在集体备课中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和讨论优秀的教法,交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从而得到共同发展。

二、上课。

6.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指导、提问、布置学习任务,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7.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积极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和发现物理现象和规律。

8.引导学生在课内多动口、动手、动脑,教师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让学生多参与教学活动,亲历探究过程、学会学习方法,提高创新能力。

9.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合作学习。

11.注意渗透sts(科学・技术・社会)精神,改变物理课脱离生活的情形,积极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努力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况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12.课后及时收集教学中的反馈信息,记录教学效果、教学得失,总结经验体会,以利改进教学。

三、作业。

13.布置作业分课内、课外两种形式,完成作业的方式应多样化(笔答、口答、操作、探究、小制作、小论文等),作业份量要适度,分层布置作业。

14.要求学生独立、认真、按时完成作业,书写要规范整洁。及时检查和批改,可采取全面批改、部分批改、当面批改。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15.、在及时做好作业的讲评工作。鼓励学生的独特思路和独到见解,及时纠正普遍存在的错误。

四、辅导。

16.组内教师齐心协力,帮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明确分工进行学生开放实验、社会调查等活动。

[1][2]下一页。

实用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论文汇总篇十六

当前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显性教育,它是指通过有直接的、有意识的、外显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自觉受到影响的教育。显性教育具有目标明确、过程可控、效率显著等特点和优势,由于它高效、可控,所以成为平时教育最常用的方式。但显性教育也有其自身的弱点那就是显性教育的意图过于明显和外显,倾向于集体灌输,它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所以单纯的显性教育容易让学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对于科学素养的培养,显然单纯依靠显性教育是不够的,它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加入隐性教育。隐性教育是通过间接的、无意识的、内隐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潜移默化受到影响的教育。它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比较,它具有教育途径的开放性、教育方式的隐含性、教育影响的间接性、教育主体的自主性等特点。正是由于隐性教育的这些特点使得它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有不可获缺的作用。

一、科学方法。

一般地说,科学方法的教育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方式。显性方式重在让学生模仿和应用有关科学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对科学方法的操作训练中有意识地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策略。而隐性方式重在让学生感受科学方法并受到科学方法的启蒙和影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科学研究的策略和方法有初步的认识。

由于显性方式需要学生对所学科学方法有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和一定的理性认识,这就决定了在初中阶段学生通过显性方式所学的科学方法是十分有限的,隐性方式在科学方法的教育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原因有:

一、科学方法大多隐含于教材中,例如对于一些微观物质或抽象物质的研究经常隐含着转换法,而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的讲解又经常用到类比法。这就需要教师自觉地挖掘教材中的方法教育因素,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接受到科学方法的教育。

二、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生思维的批判性有了显著发展。他们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不满足于老师简单的说教和书本现成的结论。所以初中阶段科学方法的教学应该是显性和隐性相结合一方面培养学生能模仿和应用部分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更广泛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策略有一定的认识。

二、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灵魂,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财富,也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主要包括求实精神、求证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等。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一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际上就是科学精神。所以素质教育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外还应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内涵决定了其培养方式是间接的内隐的,即隐性方式。我们可以在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开掘出科学精神培养的有效资源,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在讲解经典实验时增加有关物理学史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曲折、艰辛和科学成果的来之不易,从而受到前辈科学家怀疑、求实、创新等科学精神的熏陶。

我们还可以在科学方法的教育过程中渗透科学精神的培养。例如在教育过程中鼓励学生猜测和质疑,培养他们的索求精神;在教育过程中安排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多动手,培养他们的求证精神和探索精神等等。

科学觉悟指对于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的认识,也指对科技成果的亲近感。这样的亲近感并不要求对相关科技成果有深刻的理解,它是一种内心愿意接近它,了解它的心理趋势。比如对层出不穷的电子产品,有些人表现出的是巨大的热情,他们对产品的型号、功能了然于胸甚至对简单的维修也无师自通。而有些人却漠不关心,甚至对新兴的科技产品内心存在抗拒。对科技成果的这种亲近感的和中学的物理教育密切相关,如果教学的内容能注重和现实生活相结合,教学的方式更灵活多变则有助科学觉悟的启蒙;如果教学的内容一味强调主干知识而忽略其他,教学的方式是单纯灌输式,那么这种教育则是对科学觉悟的扼杀。

由于科学觉悟是一种心理趋势,所以它的的培养不可能被量化而只能是渗透式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应用隐性教育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扼杀一个民族的希望。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相互交织共同对人的成长产生作用的,两者缺一不可,其中隐性教育在科学素养的培养上更是有不可获缺的作用。如何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做好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转化和渗透是教育的艺术,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实用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论文汇总篇十七

物理教学要将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紧密的联系,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物理小实验教学.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引入生活小实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让学生了解到物理生活的本质,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积极地引入生活小实验教学,使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充当仪器,让学生独立或者是合作完成小实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教学中,很多的知识规律都是经过物理实验总结出来的,初中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只有认识到物理实验的重要性,才会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初中生的好奇心非常强,教师在课堂中进行一些小实验,他们的兴趣非常高涨,总是盼望着小实验的到来.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精心地设计物理实验,增强物理课堂的新颖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感官的刺激下增强自我意识,提高学习的热情.教师要合理地设置物理课堂实验,合理使用物理实验突破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例如,在讲“大气的压强”时,教师可以进行小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个大试管中装满了水,将口径相对较小的试管压入在大试管中倒过来,观察小试管是否会掉下来.同学们经过观察之后发现,小试管不但不会掉下来,反而还会不断地上升.学生观察到这个实验之后,就会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再加以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实验的应用原理吗?接下来,我们学习压强.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迅速提升.

物理小实验是课堂知识的延伸,也是物理教学课堂的重要组成,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很好的效果.教师做好了物理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培养出来优秀的科学能力.物理小实验的侧重点不同,有的小实验着重设计的难度,有的小实验侧重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在动手中加强思维能力.对于要求比较高的物理实验,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和讨论,让学生配合着完成物理实验.在物理小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和教材紧密的联系,让学生既能够在教材的指导下完成物理实验,又能够领悟物理实验的方法.教师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关键,所以教师要认真地探究教材的要求,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符合要求的物理实验,保证智能和水平一同提高.

教师要组织物理教学实验,做好实验形式、时间、地点的安排,让学生能够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若是物理实验的材料容易收集、设备简单、没有操作危险的话,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完成实验.教师要定期地检查学生的物理实验和实验的效果,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合理的评价,让学生充满学习的热情.例如,在讲“声音”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自制土电话;在讲“照相模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制物理相机;在讲“汽化和液化”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个“纸锅烧水”的实验;等等.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迅速提升.

初中物理的知识很难理解,教师在讲解公式定理时若是单纯的进行知识的讲解,学生就会感觉到厌烦和枯燥,若是结合着物理实验,就能够提高物理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使用生活实例,让学生主动地发现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着学生主动思考,完成物理理论知识的学习.物理实验教学必须要和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物理实验的时候能够对生活加深感悟,了解到更多的物理知识.为了让学生加强对物理实验的理解,教师可以在进行物理实验的时候加强生活应用的支撑,让学生能够通过表象看本质.

例如,在讲“力的相互作用”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入:我们在溜冰的时候向前推别人,自己就会后退;在划船的时候用船桨向后划,船就会向前走.又如,在研究“力和哪些因素有关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块橡皮泥,亲自动手选择一条小船,将沙粒、图钉等作为货物,看看哪条小船装的货物多.在动手实验的时候,学生能够理解浮力和排开水体积之间的关系.教师还可以将物理小实验和家庭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下的时候进行家庭实验,提高对物理的认识能力.

因为有的物理实验在课堂上很难完成,因此教师就可以和家长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环境.家长要保护学生实验的人身安全,主动地提供物理实验的材料,并且能够配合着学生一起完成实验.家长要主动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物理实验的方法,尽量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更好的环境.家长陪伴着学生进行物理实验,能够让学生更加投入的进入到物理实验中,还能够在同学中展示物理实验的成果,提高自信心.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恰当地引入小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物理应用能力,因此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做好小实验教学.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实习总结3000字(汇总十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那么下面

    2023年小区车位租赁合同最长 小区车位租赁合同简单版15篇(通用)

    现今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合同协调着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关系。合同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合同范文

    最新产品质量保证书英文 产品质量保证书(通用10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

    司法所个人工作总结和计划十四篇(模板)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

    2023年电力公司年终工作总结汇报(3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

    房屋抵押合同九篇(通用)

    合同是适应私有制的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而出现的,是商品交换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合同是适应私有制的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而出现的,是商品交换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那么大家

    2023年草莓大棚租赁合同 大棚租赁合同应该(通用15篇)

    在人民愈发重视法律的社会中,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它也是实现专业化合作的纽带。那么合同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合同该怎么写,我们一起

    最新解除租赁合同起诉状(大全十五篇)

    现今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合同协调着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关系。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合同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合同模板

    最新对老师感谢的话短句 学生感恩老师的话句子(大全8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

    最新农村供水心得体会(大全8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他人、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悟。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借鉴他人的经验,规划自己的未来,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那么下面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