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育的论文大全(16篇)

时间:2023-11-11 作者:LZ文人优秀教育的论文大全(16篇)

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了解到优秀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经典范文范本,供大家欣赏学习。

优秀教育的论文大全(16篇)篇一

学前教育在本质上应当是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素质教育,是旨在促进婴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学前教育要促进婴幼儿的智力发展,但是也不能忽视人的其它方面的发展,尤其是人的主体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学前教育。

社会性、人格品质是个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通过社会化的过程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学前期是个体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在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与周围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婴幼儿逐渐形成和发展着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奠定着行为、性格、人格的基础。研究和事实均表明,6岁前是人的行为习惯、情感、态度、性格雏形等基本形成的时期,是儿童养成礼貌、友爱、帮助、分享、谦让、合作、责任感、慷慨大方、活泼开朗等良好社会性行为和人格品质的重要时期;并且,这一时期儿童的发展状况具有持续性影响,其影响并决定着儿童日后社会性、人格的发展方向、性质和水平;同时,儿童在学前期形成的良好的社会性、人格品质有助于儿童积极地适应环境,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尤其是对人我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身体和感觉意识的发展,也包括情绪情感的发展。孩子很早就能照镜子,并开始区分自己与别人,但很多3岁幼儿对身体各部分关系的理解还很肤浅。

对自己的外部形象的认识是值得注意的。有研究表明,外表吸引人的幼儿和其貌不扬的幼儿相比,前者被认为更富于自信和独立性,而后者则被认为有更多的非社会性行为。即使3岁的孩子,在选择图片时也更倾向于选择漂亮的幼儿。漂亮的幼儿更招人喜欢,容易与他人建立起良好关系;不漂亮的孩子往往受人忽视。这些又反过来影响着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对年龄的意识,在幼儿身上也是较有趣的。理解身体随年龄变化这一点对幼儿来说是较困难的,甚至那些已经有了婴儿小弟弟(小妹妹),并知道小婴儿也会长得和自己一样大的幼儿,仍难理解妈妈和教师从前也是小孩子。幼儿对生命、生长、死亡等概念的理解是逐渐产生的,他们试图用简单的办法来处理这类复杂问题,例如,把静息和死亡联系在一起,因而变得害怕睡觉等。

关于性别意识,许多4-5岁幼儿仍然不能完全知道性别的恒常性。2-3岁的孩子倾向于把积极方面(如外表漂亮)归于女孩,而把消极方面(如自私、好战)归于男孩。一旦儿童确定了自己的性别,他们会很快学习成人期望的行为和性别角色。

幼儿生活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别人相处、受到他人评价等,因而会产生一定的情绪情感。幼儿的情感体验也是其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由于受皮亚杰观点的影响,我们一直认为幼儿是自我中心的,难以从别人角度考虑问题。但近年来有研究表明,3-4岁幼儿已经显示出对成人或同伴的理解和同情,即使经常捣乱的孩子,当看到老师难过时也会主动安静下来;5岁幼儿,还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发展幼儿自我意识,是学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学前期是人的认知发展最为迅速、最重要的时期,在人一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同时,学前期还是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想像力、创造性等重要的非智力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处于学前期的儿童虽然发展变化迅速,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但是这种发展特点只是说明了婴幼儿具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要将这种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需要成人提供适宜于儿童发展的良好环境,尤其是良好的教育影响。已有研究证明,早期教育对于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单调、贫乏的环境刺激和适宜的学前教育的缺乏,会造成儿童认知方面的落后;而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并给以积极的引导、帮助和教育,则能够促进其认知的发展。另一方面,学前教育的质量还直接关系到儿童能否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对个体的认知发展和终身学习产生重大影响。而不适宜的学前教育如单纯对儿童进行机械的学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不但会损害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内在的学习动机,降低其自我效能感,而且会使儿童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产生长远的消极影响。

近年来中国关于孤儿院儿童与正常家庭中成长儿童的比较研究则进一步表明,如果在婴幼儿时期缺少了恰当的抚育与学习机会,将会使儿童的智力发展受到压抑、迟滞。研究发现,在孤儿院的单调环境中成长的婴儿,与生活在一般正常家庭环境中的婴儿相比,不仅情绪行为表现异常,而且智力发展水平低下。此后,研究者将这些婴儿分成两组,第一组迁居到丰富多彩的正常环境中,并有成人很好的照顾和引导;而第二组仍处在孤儿院单调的环境中。一年后,这两组儿童的智力水平出现了明显的差异:第一组儿童的智力远远高于第二组;随着在不同环境和教育影响中生活时间的延长,两组儿童智力发展的差异愈加显著。

总之,学前教育是人的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科学的有计划的高水平的学前教育必将对受教育者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为受教育者的人生发展奠定终生受用的基础;而失败的学前教育也将对受教育者的一生产生消极、难以弥补的影响。

优秀教育的论文大全(16篇)篇二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精神素养的体现。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学会感恩,就是让学生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使其心灵深处受到感动。教育学生认识到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将课题感恩教育之研究开展情况作如下小结:

我每周都给学生布置爱心家庭作业,开展为父母多做事,对父母多说知心话,为父母过生日,给父母送礼物,体会和感激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养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在3月8日妇女节和5月母亲节、6月父亲节期间,组织感恩活动,要求学生为父母洗一次脚,或帮助父母进行做饭、扫地、洗衣服等家务劳动,以此来树立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父母的辛劳,从而感谢父母,尊重父母。我们还号召学生亲手为父母制作贺卡,并写上发自内心的祝福或者以写一封信的形式,与父母谈心,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使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更加融洽,避免孩子逆反心理的产生。同时,开展“亲子共读一本书”活动,将感恩气息和信息带给家长,通过开家长会,家访等途径让家长感受到学校的感恩文化,积极支持感恩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得到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评价,许多家长在家长会上要求学校继续开展类似的活动。

生老师管理班级的成功经验引入各班,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让班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老师工作的辛苦,不仅懂得了尊重老师,更培养了做班级小主人的责任感。在九月份教师节来临期间,我们教育学生,要感谢老师的付出,不需要什么礼物,只要能勤奋学习,争取好成绩,遵守纪律,讲文明,懂礼貌,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

经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进一步懂得了“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一个人对社会、对父母、对亲朋好友,要永存感恩之情,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

开展感恩父母活动,使学生明白了要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感恩师长的教育,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园丁,是人生道路的灯塔,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无私奉献,懂得了如何尊敬老师,感恩祖国的教育,让同学们深刻地认识到,祖国让我们摆脱了贫穷和屈辱,拥有了尊严,享受安宁幸福的生活,拥有美好的明天,要努力学习尽己所能为建设祖国出一份力。

然而,在少数学生身上依然存在一些不良的现象如生活上攀比、追求享受、学习上不求上进,课堂不专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还没养成习惯内化为素质。以上这些告诉我们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

优秀教育的论文大全(16篇)篇三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幼儿教育已经在我国普及开来,其教育小学化持续蔓延,一些幼儿园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上均向小学化倾斜。该种教学已经脱离幼儿教育的本质。本文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幼儿教育小学化源头,从多个方面入手推动幼儿教育制度改革,促进幼儿教育科学化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对策。

教育是国家发展至根本,只要保证良好的教育才能为国家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教育过程需注重科学性和合理性,幼儿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的起点,也是奠定人生基础的最初阶段,该阶段教育应该注重教育方法,而加强学习负担。当前对于幼儿教育已经逐渐趋向小学化,该种教学方式无疑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影响幼儿健康成长。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

1、家庭。

幼儿处于懵懂状态,其认识不足,自我意识不够完善,因此在生活遇到一些问题和决策均由家长代为完成。从家长角度而言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习到更多知识,因此众多家长都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因此认为孩子越早接触小学教育越好。一部分家长甚至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受到的教育越严厉越好,因此为幼儿园小学化奠定了家庭基础。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直接“客户”就是家长,因此会从满足家长意愿入手,受到家长观念的影响,学校边在教育模式上开始转变。家长主观意识过强导致幼儿未得到良好的教育,幼儿在不适当的年龄接受到其年龄阶段外的教育,幼儿缺少家长的陪伴,在幼小的时候便托付于幼儿园,缺少家庭关怀,其成长环境不完整,幼儿从小便不敢接触于社会,养成孤僻性格。

2、社会因素。

幼儿教育的最佳方式就是回归自然,在适当年龄给予适当教育。当前众多幼儿园反其道而行,很多幼儿教育并非顺其自然,而是将众多家长干预和社会影响掺杂其中,因此导致幼儿教育与教育大纲出现偏差。该种模式不仅会导致家长出现较大压力,也会个幼儿教育带来较大难题。当前国内的.幼儿园数量日益增多,但其中公立幼儿园数量仅仅占少数,民办幼儿园及公立幼儿园数量远远出超出公立幼儿园。不同于公立幼儿园按照教育规范展开教育,民办幼儿园与私立幼儿园在设置教育模式和引进教育资源时并未从幼儿良好成长角度考虑,一些幼儿园在引进教师时要求较低,一些幼儿园的教师甚至是尚未毕业的大学生,这些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存在众多幼儿教育问题,这也是当期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之一。

3、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也是导致我国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年龄段主要集中在3—6岁,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的幼儿社会经验不足,对很多事物缺乏主观认识。另外幼儿的天性是玩耍,大多性格较为活泼,因此在进入幼儿园时难以快速适应幼儿园模式。当前幼儿教育缺乏教育工作的衔接,幼儿园在教育过程中缺乏对幼儿的人文关怀,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小孩并未制定针对性教育策略。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对策。

1、教育思想的传播。

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要原因就是思想观念存在错误,从而导致行动出现偏差。当前无论是家长还是学下在幼儿教育上均存在一定偏差。为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现状首先必须在思想上进行改变,通过思想改变行动。首先需加大对幼儿教育的宣传工作,为家长和学校树立正确的思想,采用外部施加干预的方式转变传统教育思想,其次为降低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需加大监督力度,培养幼儿教育争取的入学观念。当前幼儿教育中对教育监督的部门主要是政府机关和相关教育部门,针对当前幼儿教育存在的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培养正确的入学观念。幼儿教育中的政府部门应该做好相关监督工作,对幼儿教育进行不定期突击检查,对幼儿园出现的小学化问题进行有效分析,找出有效改善对策,以便于对帮助幼儿园教学提供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幼儿园教育应该遵守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实际需求,设置与其年龄段相适应的教育方式。当前幼儿园在教育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教学理念和教育能力不足,针对这一现象,国家相关部门应该注重对师资力量的培养,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设定幼儿园任职资格要求,提高幼儿园师资力量,实现教育思想的不断进步,促进幼儿教育拜托小学化影响,使得幼儿教育自然发展。

2、倡导轻松教学文化。

轻松教学文化主要指在当前教育化境下针对幼儿教育改革环节,综合幼儿成长期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该阶段注重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可为幼儿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幼儿属于认知阶段,对外界事物吸收力极强,该阶段接受到的思想和教育方式将会影响幼儿的一生。若教育方式不当将会影响幼儿对新鲜事物的学习热情,因此为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奠定未来发展基础,必须在幼儿园教学中创造轻松教学文化环境。幼儿园时期属于发展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该阶段的有效培养可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和开放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同时有助于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助于为后期小学文化的学习打好基础。

3、通过教育法规加以限制。

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育法规对相关问题并未作详细规定,缺少法律法规的管控,幼儿教育便出现一定问题,且出现愈演愈烈的情况。为促进幼儿教育合理性和科学性,需不断完善幼儿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实现幼儿教育的有效变革,促进后续幼儿教育向正确方向发展。例如目前针对幼儿教师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可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实现对人力资源的综合性发展,做到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调控、利用。其次对当前幼儿园存在的小学化问题进行规范,相关部门制定科学的教育大纲,为幼儿教育指明方向,其次通过法律法规对幼儿教育进行规范,当幼儿园出现小学化教育问题时应及时制止并给与一定惩罚,为幼儿教育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三、结束语。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幼儿教育是为我国幼儿奠定思想和行为基础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存在的问题,需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未来发展制定最佳幼儿教育方式,未幼儿未来更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2]孙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与对策[j]。学园。20xx(8):67—69。

优秀教育的论文大全(16篇)篇四

教育实习是老师教育的重要一部分,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师范类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必经之路。教育实习主要有教学工作学习、学校管理实习等方面的内容,教育实习能够有效的锻炼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做充足的准备。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经验,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全面人才。

(一)学生缺少专业认同感。

有很多大学生是按照父母的意愿选择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自己本身缺少对所学专业的热爱,缺少对专业的认同感。他们认为小学教育专业毕业后只能去城镇当一个小学老师,没有出息,导致学生在教育课堂上不能认真的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在实习期间不能认真的对待教育实习的工作。还有一些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没有认识到老师的职责,缺少对小学生的关爱,缺少对实习工作的重视度。

(二)缺少实践经验。

很多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教育实习前,都缺少相关的实践经验,学校也没有组织过教学实践活动,造成学生不了解教育实习的具体内容,使得学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缺乏教学经验,和小学生不能有效的沟通,没有达到预期的实习目的。此外,由于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还是在校学生,在实习前没有接触社会的经历,人生阅历比较浅薄,导致在教育实习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处理所面对的社会问题[1],从而打击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三)不被实习学校重视。

由于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实习之前,学校缺少对学生的实习培训,常常出现学生在实习学校所教的学科与所学专业的课程知识不相符的情况,造成学生无法发挥出自己的专业优势,长此以往,会打击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积极性。还有一些实习学校不让学生在教育实习期间上课,给学生安排其他的工作,比如批改学生的作业,帮其他老师处理一些琐事。实习学校缺少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重视,学校认为他们没有实践经验,不给学生讲课的机会,造成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提高。

二、影响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习质量的原因。

(一)高等师范类学校自身的原因。

1、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缺少实践性。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才能在教育实习中顺利完成实习工作。因此,学校要积极的开展实践教学,尤其是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课堂实践教学技能方面,预防学生在实习期间可能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活动组织能力。

2、学校缺少对学生教育实习的重视。首先,虽然一些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包含着教育实习的设置,但仍缺少对学生教育实习的重视,没有认识到教育实习对学生就业的重要性。其次,学校在学生实习前没有向学生讲教育实习的重要性,造成学生在实习期间工作不够认真,没有达到教育实习的目的。最后,由于学校的实习考核制度不严格,造成学生不够重视教育实习,学校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考核主要是通过书面总结或者报告的形式,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对于学生的具体实习情况不够了解,缺少对学生实习的关注。

3、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当前,学校在教育实习方面采用集中位置的实践管理模式,虽然对于教育实习的组织管理有一定的帮助,但却无法确保学生的实习质量。带队老师没有充足的时间了解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得老师对于学生的实习管理无法落到实处,只能与实习学校的负责人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间接的对学生进行管理[3]。此外,有些带队老师缺乏管理学生的经验,造成实习工作散乱,学生的教育实习达不到实践的目的。

(二)实习学校方面的原因。

1、实习学校指导老师缺乏工作热情。师范类学校学生的教育实习是为了让学生把在学校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转化为实践教学。师范类学生是教育实习的主要力量,是我国未来老师的新生力量。指导老师在学生实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学生的教育实习过程中,写教学文案、讲课、听课都离不开指导老师的指导,如果指导老师认真负责的对待学生,会提高学生教育实习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目前一些实习学校的指导老师缺乏工作热情,没有强烈的责任感。

2、实习学校在思想上不愿意接受实习生。现在大多数的学校都把升学率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有的学校领导认为,让实习生去给学生讲课,是拿学校做实验,会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因此,一些实习学校不愿意让实习生给学校里的学生上课,即使给实习生讲课的机会,也不让实习生讲新的知识,害怕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所以,有些实习学校大多是让实习生去教室里听其他老师讲课,让实习生间接的掌握实践经验。

3、学生在实习学校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教育实习中,一些实习学校把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分配到不同的教研组,由实习老师负责学生的实习情况。有的实习老师会把自己的工作让实习生去做,导致出现工作量分配不合理的情况。此外,有的实习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实习评价只是依照自己的想法做出决定,没有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做出科学的评价,有着很大的随意性,影响学生的实践效果。

(三)实习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1、实习生的综合素质不高。老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教学质量,从而影响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所以,老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未来老师的雏形,所以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如果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学生的素养不高,会影响教育实习的质量。

2、学生的角色转变不正确。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实习前还是在校学生,对老师持有尊敬的态度。在教育实习期间要由学生转变为老师,教育专业的学生一时无法适应,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角色转变,无法给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

三、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实习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管理,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很多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实习期间对实习工作不够热情,缺少对教育实习的重视。因此,学校要从学生的自身专业出发,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的重要作用,还要通过专业课的教学设置提高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专业,才能更好的在教育实习中认真工作,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二)加强学生对教育实习的重要性的了解。

教育实习是成为正式老师的准备阶段,是把在学校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教学的过程。所以,学生的教育实习要受到学校的重视。在教育实习之前,学校要召开实习动员大会,让学生认识到教育实习的重要性,端正学生的实习态度,从学生自身开始进行教育,才能有效的提高教育实习质量,确保学生在实习期间都能有所收获,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4]。

(三)提高实习老师的工作热情。

教育实习是师范类学生的重要实践课程,关系着学生以后就业的情况。实习老师要发挥出自己的职责,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对实习生进行认真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提高指导工作效果。

首先,学校要明确指导老师的职责。在学生教育实习期间,指导老师要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教学知识,从而让学生适应教育实习工作。其次,学校还要改变指导老师的传统观念,让指导老师认真的对待学生。最后,学校还要鼓励老师多参加实习工作,让老师认真的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为教育实习工作的开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五)改革学校的课程设置。

随着我国对师范类学校的重视,学校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突破了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所以,学校要加强开设实践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

四结语。

教育实习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它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教学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伴随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师范类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教育实习,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教育人才。

优秀教育的论文大全(16篇)篇五

梅里亚姆的著作《音乐人类学》是该领域中最重要的文献之一,他主要是从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音乐和他赖以生存的文化之间的关系。

音乐教育学的研究包含了音乐哲学、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等学科,此后又将目光投向了音乐人类学。

从最基本的“人”的角度出发,研究音乐、人、文化的三重特征。

本文拟从音乐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探讨当今音乐教育学在理论和实践中的观点和方法。

21世纪的音乐教育学,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理应成为一门涵盖多种门类的学科。

随着音乐学将研究的目光转向了人和文化,音乐教育学作为音乐学的分支,也逐步意识到文化、社会在研究中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照本宣科的机械化教学。

音乐教育的核心应该是或很有可能是音乐,是人类文化中的音乐、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体。

音乐人类学不仅包含了对音乐本身的研究,还包括音乐与之相联系的文化之间的研究,人类学的视野可以为我们挖掘更多的音乐内涵,从而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灌输到整个音乐教育活动中。

“田野工作”(fieldwork),是指人类学家或民族学家在特定区域或社区中进行的调查工作。

作为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田野工作也是民族音乐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方法。

我们平常所说的人类学中的“田野工作”,是一种以达到人和人之间交流为目的的现场工作,研究者是构成这一交流的媒介,在考察的同时也把自身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部分,从而在互动中认识和阐释音乐文化现象。

当然,这里的“田野”并非指的是“乡村山野”,而是指一种音乐实践方法,即对音乐对象文化背景相关的研究。

巴西人类学家佩雷诺对“田野”的解释为:“只要存在差异,存在于自己的不同,那里就是人类学的田野。

”音乐教育中的“田野”,一方面是课堂,即教师的田野。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课堂行为中去,进入学生的世界,和学生形成一定的互动,以期寻找到更好的现场教学效果,而不是高高在上、照本宣科式的教学。

其次,“田野”的另一方面则是课外。

通过走出教室,走进社区,探究周围的音乐世界,实践性地接触民间音乐文化,教师才能更好地进行音乐教学活动。

“田野工作”的意义还在于,在音乐教育中贯彻中国音乐本土化的思想,融入民族的概念,体现了音乐教育的民族性。

柯达伊说过:“民族文化是表明民族本性、民族尊严、民族意志的标志,民族音乐具有民间意义,而且更具有民族意义的一项财富,它是属于全体人民的。

”民族音乐作为音乐教育的第二课堂,同时也是我国音乐文化的宝贵财富。

通过对民族音乐体验式的教学,不仅对音乐教学有着直接的帮助,还能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我国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情感。

把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带进课堂,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

“要面对现存的传统音乐中的社会以及生存问题,就不能仅仅是一种闭门造车的态度,而必须走进‘田野’。

”“田野工作”不仅是人类学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是音乐教育学的.基本方法。

他给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研究视野,也提出了一种对音乐事项本质探究的要求。

人类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始终是人,因此要把研究“人”的音乐、“人”的文化放在首位。

音乐是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生活,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几乎没有哪一种文化不包括人类。

在基础教育的艺术课程改革中,《艺术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内容“艺术与文化”中也提到了艺术与多元文化的内容。

“艺术是各种不同文化的符号载体,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

通过艺术与文化的连接,可以增进对多元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了解,加强文化认同感和多元文化意识。

郭乃安先生也说:“人是音乐的出发点和归宿。

把目光投向人,不仅意味着在音乐学的研究中关注人的音乐行为的动机、目的和方式等,还意味着在各种音乐事实中去发现人的内涵,或者说人的投影。

因为,人的音乐行为,不仅表现为有意识的活动,也可以表现为潜意识的或者无意识的活动。

”由此可见,对人的研究是音乐教育学研究的根本。

最早由德国哲学家亨德提出的“人类学”观点,是指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

音乐教育的研究也是应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研究,而不仅仅依靠对书本、对课堂的教学。

其目的是通过音乐来培养性格品质,陶冶情操,使人的身心得到益处。

众所周知,经常参加合唱、合奏排练的人不容易得孤僻症。

正如周杰伦在《放牛班的春天》中所说:喜欢音乐的孩子是不会变坏的。

在音乐教育中,广大的教育者应秉承着“人文关怀”的宗旨,将“人”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现在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无非是人的教育,在教育中应注重人的心理和情感。

一个教师的教学价值追求必将最后落实在学生身上。

在这个的舞台上,音乐教育是非常公平的,没有行业的偏见,没有性别的偏见,没有年龄的偏见,也没有种族肤色的偏见。

只要你愿意,人人都可以来表演,人人都会得到一份尊重。

人类学主张注重个体,平等地对待一切文化。

音乐是人类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了人的创造,音乐也将不复存在。

教师和学生之间要互相学习、互相切磋、互相启发、互相帮助。

对话视域下的音乐教育学,讲究的是平等和包容。

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本位,虽一直提倡以学生为主,但总改不了教师居高临下的局面。

在大多数的音乐课堂中,教师完全是依据教材照本宣科式地教学,很少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和计划。

从而使原本活泼生动的音乐课堂,变成了学生枯燥无聊的硬性任务。

音乐教学,本是一种美育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

同时他也融合了乐理知识、民族文化背景等内容,是一门工具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的学科。

音乐课堂除了让学生学习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外,还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启发学生,形成一种互动、平等的课堂情境效果。

对话视域下的音乐教育学,小的方面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中,往大了说也能体现在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的话语权上。

“欧洲文化中心论”一直传播至今,被冠以世界通用的文化标准。

在此标准理论下,许多音乐工作者往往持有西方的价值观和方法去研究中国音乐。

近年来,随着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欧洲文化中心论”思想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质疑和反驳。

音乐人类学把音乐作为文化来研究,即从音乐的文化背景和生成环境入手,进一步观察它的特征,探索它的规律及其独特的审美标准。

受音乐人类学影响,“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局限性已经被当代音乐家们所关注,许多音乐学家开始走向世界各地,发掘、搜集了大量的世界民族音乐,将其制成录音、电影、录像,并写出了大量的论文、专著,在不少国家“世界民族音乐”已被纳入音乐教育体系中。

在音乐教育学理论中,多元化的音乐教育已普遍成为人们的共识。

在中国的传统音乐理论体系中,大量地学习和模仿西方音乐理论,造成了我国传统音乐的日益衰微。

正如管建华教授在前几日的古琴研讨会中提出:中国音乐及文艺诗学注重语义、语境、意义的表达。

而西方音乐分析则注重语态、语法形式的分析,这是中西方音乐最大的不同。

在人类学讲究“话语权”的当代,音乐教育学也应倡导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平等对话,而不是文化殖民。

音乐教育学是研究音乐教育过程中教育现象的一门学科,他兼具音乐学和教育学的性质。

音乐人类学,则是把音乐置于文化和社会的语境中来研究。

教育的目的本是为了更好地研究人,人类学的观念和方法更好地为音乐教育打开了人的视角。

面对多元化的当今社会,唯有守护好自己的文化传统,才能和西方文化平等对话。

[1][奥]沃尔夫冈马斯特纳特,余丹红,张礼引译.音乐教育学导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萧梅,齐坤.音乐人类学的实地考察[a].洛秦“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c].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3]梁丽.从音乐人类学角度谈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j].艺海,2014(1).

[4]杨曦帆.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文化人类学视野[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3).

[5]管建华.21世纪初: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音乐人类学在中国[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1).

[6]郭乃安.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j].中国音乐学,1991(2).

[7]王玉玺.音乐教育学中的人类学观念和方法[j].北方音乐,2013(12).

[8]张樵.走出西方重建基础—析音乐人类学视野中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j].艺术教育,2008(8).

[9]管建华.溪山琴况与“品味论”的文化哲学美学解读[j].文化研究,2015(1).

优秀教育的论文大全(16篇)篇六

摘要;在当前高职财经类教育实施过程中,虽然经过长期的发展财经类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改革和进步发展,但是通过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现阶段针对一些理论性知识的教育仍然存在弊端。特别是在将经济学、管理学这类理论性比较强的知识如何转化成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成为教师重点研究方向。因此,本文针对高职财经教育管理中现存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措施,为财经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水平提升提供有效保障。

关键词高职财经教育管理问题对策。

高职财经类专业在经过多年的发展,无论是在专业教育水平或者是在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与此同时,高职财经类专业改革和创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在现阶段科学技术不断大力发展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教育模式被应用到教学当中。比如工学结合、实训基地的建设、学分制等不同模式的落实对学生的学习和教育水平提升而言,具有实质性影响和作用。但是,在财经教育过程中,如何将经济学、管理学这些理论性比较强的知识转化成为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无论是对学生或者是对教师而言,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即使是操作性知识或者是技能,但是由于专业对其产生的限制作用,所以也会导致学生很难投入到真实的环境当中去进行实践。如果长此以往地按照这种方式进行教育,财经类学生的核心能力以及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很难得到有效保障。所以针对这一现状,财经类专业的改革和发展必须要与时俱进,提出新的思路,为学生的日后就业、高职院校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高职财经教育管理的实施特点分析。

课程的设置上要根据学生不同专业细分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而任意选修则是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进行规划设计。总而言之,如果从财经类各个专业课程的实际设置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课程的设置与本科院校之间在某种程度上是能够呈现出一致性特征的。但是这种状态就失去了高职院校的价值意义,高职院校主要是为了为社会输送专业性人才,人才的技能素质、实践操作技能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等需要达到一定标准和水平,但是在当前的财经类课程设置上却并没有将这些特征充分体。除此之外,如果将专业方向作为出发点进行分析,在现阶段学生能够选择的范围比较小,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职业技能发展而言,会产生一定的阻碍性影响。

2高职财经教育管理中现存的问题分析。

2.1目标不明确,缺乏进取心。

在针对当前高职财经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某学校的调查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现阶段学生对自己上学的目的并不是很清楚,严重缺乏进取心,甚至有很多学生给出的回答是因为家长的要求,所以才进入到高职院校就读。很多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后,马上就有“解放”的念头,另外还有很多学生进入到高职院校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取证书。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放低了对自己的要求,不仅没有日常学习的紧迫感,而且还不思进取,好像对任何事情都抱有积极性,但是唯独对学习呈现出迷盲、消极状态。

2.2学生自主性不强,成绩不理想。

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后,无论是学习方面或者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方面,都少了家长和教师的严格管制,也不会再有初中、高中的考试压力,所以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主动性。与本科生相比,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意识和观念并不强,很多学生不仅没有及时转变自己的学习角色,养成良好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反而将中学时代的一些不良习惯代入到现阶段的学习当中。由于高职院校的生源本身基础都比较差,所以在知识的学习和接受上要比其他学生慢一些,这样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而且还会导致学生的压力过大[5]。高职院校补考率当前已经达到15%至20%,并且仍然有上升趋势。

3提高高职财经教育管理工作的途径和对策。

3.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在针对高职财经教育管理中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要结合学生、学校各自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与学校的教育理念进行有效结合,这样才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为了提高高职财经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具体操作中,可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对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的行为道德能够规范化、标准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就是将正确、科学的理论逐渐转变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可以接触到的理论,只有在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下才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帮助学生树立其远大的奋斗目标。

高职学生本身的思想比较活跃,无论是生理或者是心理发展都比较成熟,但是在针对某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缺少全面性。针对这一现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对学生树立正确“三观”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这样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学习意识,养成自主学习习惯,而且还能够有利于教师的日常管教。但是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的应用,要利用真实情感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感化作用,如果只是单纯的说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同时,可以开展一些与学生思想意识比较贴近的主题活动,实现寓教于乐。比如邀请一些成功人士举行一些专题报告会,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而且还能够增强学生的信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比如开展“走进社区,关爱他人”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意识到责任感的重要性,让学生的思想意识得到提升。

3.2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

高职院校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为社会输送专业性人才,满足现代社会对不同人才的个性化需求,特别是对财经类专业而言,更是如此。在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开展过程中,由于高职学生本身存在很多特点,同时缺乏教师指导,所以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时缺乏主动性和创作性,不仅自己的目标不够明确,而且还不善于规划。因此,针对这一现状,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除了要将职业生涯规划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之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完善人才培养的措施和方案,聘请一些资历比较高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课程讲解。这样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对自己的日后就业定位提供合理帮助,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

4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高职财经教育管理实施过程中,会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其问题很多,但是高职院校是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的专业性院校,所以在针对财经类教育管理问题进行处理的时候,要与专业特征进行有效结合,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能够帮助学生开展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日后就业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容.高职财经院校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xx,6.

[2]赵佳丽.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成本研究的历史演进[d].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xx,5.

[3]黄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教育经费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昌:东华理工大学,20xx,6.

[4]苏杰.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研究———以武汉市高职院校为例[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xx,5.

[5]雷培梁.人的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发展问题研究———以福建省为例[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xx,5.

优秀教育的论文大全(16篇)篇七

3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研究。

4词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5大学生选择教育类专业的心理相关研究。

6大众媒体对小学生的影响分析。

7当代儿童对儿童文学的期待与要求。

8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

9东西方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研究。

10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11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2儿童课外文学阅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13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地位及意义。

14改革开放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多元现象研究。

15改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16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17关于文学欣赏的研究。

18合格教师基本标准的探究。

19缓解教师心理问题的措施、途径的研究。

20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优秀教育的论文大全(16篇)篇八

苦者,乃五味之一,引申为劳苦。最早约见于《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亚圣此言自古以来被作为修身的金玉良言。

如今时兴“苦难教育”(一说“挫折教育”,义同),其施教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大力倡导的做法之一是创设挫折情景,让他(她)们经历一番“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锻炼。还有一个与“苦难教育”殊途同归的活动叫作“忆苦思甜”,大人们用他们的苦难观教育我们,说他们那个时代是如何苦难,缺吃少穿,没钱读书,云云。

其实,每一时代都会有各自的苦难,只不过不同时代对苦难的感受不相同罢了。父辈们认为挖野菜、捡煤渣是苦难,有书念才是幸福。但现在的孩子却觉得只要能不被考试所累,宁愿去捡煤渣、挖野菜。大人们觉得现在的孩子生在好时代,长在蜜糖罐里,因而,总想让他们也体验一下自己儿时的苦难,诸如吃窝窝头,喝黑面粥,咽菜糊糊……然而,在孩子眼里,这些都不算苦难,反而从“忆苦饭”中尝到了刺激和新鲜感。如果可以交换,让大人们去体验现在孩子们学习的重压,对他们来说,重温童年,弥补学识的不足,何尝不是一大快事。

可见,苦难有它的时代性。这个时代是苦难的东西,下个时代或许成了游戏;上个时代的苦难,放在今天不一定是不幸;下个时代的幸福,放在上个时代也不一定就意味着好运。每个时代的人都在体验着各自的苦难,完全没有必要用自己时代的苦难去磨砺别人。因为他们都有各自的苦楚。

对父辈那个时代所经历的苦难,只要知道就够了,不需要重复。苦难对每个人来说,既不是生命的运气,也不是生命的不幸,它只是一个事实。人生在世,他的任务仅仅是在体验自己的那一份并在忍耐中清除它,而不应人为去制造它。倘若把孟老夫子《告子下》的话引向极端,进而视“苦难教育”为万能,其结果便是给下一代人增加了双重苦难。

我们应当走出这一误区。

优秀教育的论文大全(16篇)篇九

摘要:在实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教学问题。经过了解,知道了学生数学成绩不好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学生是因为根本不喜欢数学这门课,有的学生是不喜欢数学老师,有的学生是没有掌握到学习数学的方法......针对这些现象,作为数学教育的实习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需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关键词:学生兴趣自主学习。

材料,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试着能够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1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兴趣产生的心理基础。

2.2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孩子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怎样才能创设出和谐的课堂氛围呢?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保持良好的情绪,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态与教学语言也是吸引学生注意的重要条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教师保持良好的情绪,不断吸引学生注意。

2、老师的语言动作尽量诙谐,幽默。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都不会喜欢没有精神的老师,如果一个老师上课没有精神,学生会认为他在唱催眠曲,所以很有可能就在课堂上睡觉。相反,如果一个老师激情澎湃,那么学生就很容易集中注意力听课,如果再加上老师的语言幽默风趣,学生听起课来自然就心情愉悦,教学效果也会好起来。再配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喜欢上这个学科了。2.2.1充分利用教具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

察—惊叹—疑问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做好演示实验。同时还就充分利用模型、流程图、投影、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数学教学内容形象化,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理论、书本知识和具体实物联系起来,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般的学习,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2.2.2密切联系生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数学内容,密切联系生活中的数学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例如,我在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那一节的时候,先让同学们回忆小学时候学过的平行四边形,就用了他们学校校门口伸缩门的照片。学生一看就知道是他们学校的例子,而且还经常见到,感觉非常的熟悉,所以效果非常好。数学教学中,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可以更好地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从而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从而更深刻地了解数学学科的价值,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2.3尽量让学生动手。

些都将会成为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未来的动力。

2.3体验数学的魅力,真正树立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有其特殊的美,如符号美、抽象美、对称美、形式美等等。初中生,年纪还太小,自己很难体会到数学的这些美,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要注意体现这些美。然而数学美与其它美的区别还在于它是蕴涵在其中的美。打个比方来说,大家一定都有这种感觉,绝大部分同学对音体美容易产生兴趣,而对数学感兴趣的不多。我认为,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音体美中所表现出来的美是外显的,这种美同学们比较容易感受、认识和理解;而数学中的美虽然也有一些表现在数学对象的外表,如精美的图形、优美的公式、巧妙的解法等等,但总的来说数学中的美还是深深地蕴藏在它的基本结构之中,这种内在的理性美学生往往难以感受、认识和理解,这也是数学区别于其它学科的主要特征之一。二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教材过分强调逻辑体系和逻辑推演,忽视数学美感、数学直觉的作用,长此以往,学生将数学与逻辑等同起来。一味注重数学的逻辑性而忽视了数学本身的美,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兴趣。所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就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让学生更好的去认识数学的美,从而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在具体的教学中“自主学习法”可以从以下几点得到体现:即课前环节、上课环节、课后环节、课外环节。

3.1课前环节。

课前环节积极备课。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备学生。要使自己的教学思路和学生学习思路达到默契,就需要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摸清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教材知识结构以及大纲要求,选定哪些媒体、实物模型等,然后确定教学思路和方案。

3.2课堂环节。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自主学习的主渠道,是教学的中心环节。要使教师和学生成为教学情景中的角色,相互作用达到最佳状态。这样,既不把知识讲厌,又注意引导学生探讨,教学过程有张有弛,高潮迭起,在紧张又愉快的氛围中,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方法,形成了良好的思维品质。

3.3课后环节。

课后是学生思维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在知识拓展、思维启迪方面,教师可给出一些与后续课有联系的问题,或者有挑战性的问题,让感兴趣的学生课后思考探索。通过问题,会激发学生相互之间深入讨论探索,既是对教材内容的深化理解,也是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的拓展,开掘了学生的潜能。

3.4课外环节。

学生的课外空间很大,数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就不应该仅仅限于课堂上学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它的内容应该是丰富多彩和不断更新的。这样才能使数学课外活动真正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上所具有的特殊作用。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研究能力、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态度的培养,可以选择小科学实验和小论文的内容等等。

4.实习感言。

实习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学习并不是自愿的,他们处于一种被动的消极状态,有的学生甚至出现了厌学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作为数学教育的实习生,我在讲课时注意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运用数学学科的优势,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我想,只要每位老师都愿意用心去帮助学生,真诚的和他们交流,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决疑惑,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能够学好数学的。

优秀教育的论文大全(16篇)篇十

过去看到电视剧的一个片段:晚上,一个美国富人把自己刚出生的孩子放在另一个房间里,让他单独睡。别人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只是说:“我迟早都会照顾不到他”看到这一电视剧的时候我还小,并不理解话是什么意思。但人都是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后来的我,终于明白了这一个道理。

现在很多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却不会心怀感恩。也有很多孩子与之相反,他们随父母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家庭经济贫乏,渴望像别的孩子一样吃好的穿好的。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开始是无法感知的,只会随着几年后慢慢拉开这一个差距。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距,家庭情况是一个主要的因素,这就比如温室里的花朵和外面风吹雨打的小草,它们成长的环境决定着它们对抗外界压力的能力,所以形成了最后的境遇。在这里,我想说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过去的穷孩子早当家,在爸妈的带领下早早结婚生子,而过去的富孩子呢,他们娇生惯养,被父母宠着护着,最后宠出了一身的毛病,但由于社会还算安定,这也并没有什么问题,也都像穷孩子一样成家了。这两类人的生活差不多,也都以“过日子”为主了。只是,同样的公式不能应用到所有的问题里面。如今,社会变了,养孩子、教育孩子这一套题的答案也变了。

其实,只要是个人都会有自尊心和虚荣心,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子。而人的虚荣心就好像是一捆干柴,星星之火一点即燃。穷孩子的父母一般缺乏社会经验,跟不上形式,只想让孩子不要吃自己吃过的苦头。他们怕委屈了孩子,便对他们关爱有加。富孩子的父母往往更懂得教育孩子,他们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他们教育孩子着重在孩子的心理和学习上,而不是在物质上。大家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而过去的确是这样。现在呢,不一样了,现在很多是穷人的富二代了。而我刚刚说的,或许就是这两类家庭问题的根本原因。

父母的爱,虽然都是无私的,但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让孩子变成“败类”,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希望天下的父母在争取给孩子幸福生活的同时,也能够让他们有独立的人格。

优秀教育的论文大全(16篇)篇十一

儒教经典《三字经》中有言,“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中国自古以来是重视教育的国度,这是文明千年来代代相传的根基。准确说,这种严而有力的教育更是对人品性的教化。步入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我们所需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而非父母师长权威化的灌输。

在儒家学说看来,教化是为了让子孙更好地适应社会关系,从而达到社会稳定繁荣的目的,因此,五伦五常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如今虽然教育的内容与时俱进,但教育的形式、目的仍得以保留。对于父母,可谓将教育重视到了极点,毕竟谁能忍受“父之过”的耻辱呢?然而家庭教育就此陷入了怪圈。“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教育错位化现象,早已被社会所诟病,然而促使这发生的,就是在父母之间广泛存在的完美主义。孩子成为体现父母意志的提线木偶,殊不知这样会造成严重的依赖,丧失独立性,包括如今最宝贵的独立思考。于是很多情况下没有创造力的大学生只有请应试教育背锅,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来说说老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现代,老师的存续也是为了将某一学科的毕生所学传授给后人,而教学的主体应该是老师吗?如果是这样,我们的文化会得以完好保存,但非进步。现代社会不需要重复着同样知识与思维的呆子,而需要有个性和闪光点的个体。所谓教育之“严”,实际上是以牺牲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和主观能动性作为代价的。体罚作为过去司空见惯的现象在今天已得到极大改善,但鼓励让学生打破学术权威,提出更具批判性的意见更需将师教中的“严”尽可能地去除。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初衷相同,两者密不可分,地位对等。但我眼中的现代教育追求的可不是“严厉的教化”。为实现育人的目标,关键的也不只在于家长和老师,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儒家的教育理念固然重要,但学生的自由意志是教化不了的。

我想像《三字经》这样的“国学经典”实属文化瑰宝,可是毕竟每种理念都有自己的时代局限性。同样《三字经》在现代也是争议颇多,这是西方人本教育思想的冲击下必然发生的。文化自信,信什么最重要。我们不妨以批判地角度来审视它,去芜存菁后,更深刻地认识这一财富。

优秀教育的论文大全(16篇)篇十二

看过这样一则漫画:在树下,儿子在看书,爸爸在树上往儿子头上砸苹果,儿子的头上已经被砸出了一个肿块,和妈妈的手里还高高举着一篮满满的苹果。这幅漫画的标题是:不信把儿子砸不成牛顿第二。这个深刻的嘲讽了当今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的错误。我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应与时俱进。

在这幅漫画里,最引人深思的是孩子头上的肿块,它代表的旧时教育方法对孩子的伤害,这启示着父母不应该采取偏激的旧教育方式对孩子进行管教,偏激的教育方式会使孩子渐渐产生叛逆心理。所以我认为,父母应当引导孩子,而不应当约束管教孩子。

更令人惊心的是这幅漫画的标题:不信把儿子砸不成牛顿第二!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我能理解,但过于远大的目标直接压在孩子身上,只会把孩子压得透不过气来。父母应当引导孩子达成一个一个小目标,从而步入成功的殿堂,而对于这些小目标,也应当是根据孩子的梦想来定,不应该强制性要求孩子。

而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这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巨大的伤害:社会上的各类人才不能得到发展,孩子们都会陷入“苹果”危机当中,从而不能发展理想,最终只会导致社会上的多元化人才消失。

而在教育孩子上,孟母无疑是成功的。她在发现孩子喜欢模仿后,他做的并不是管教,不是强迫孩子改正,而是迁去学院附近,引导孩子成为一个有修养、饱读诗书的人。从而,孟珂也不负厚望,成为了继孔子之后的“亚圣”。

请不要再用“砸苹果”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了,照搬来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每一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梦想,请不要掐灭他们的梦想,教育方式应当因人而异。

或许,现在有许多父母都是以“砸苹果”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或许许多孩子还处在被“砸苹果”的痛苦中,孩子们不应该压抑自己的梦想,强迫式的教育方法毫无作用。同时,父母们应该多向孟母学习,理应尊重孩子的理想,并加以正确引导,引领孩子走向成功的殿堂。

每个成功人的背后都有懂教育的父母,愿天下父母都能正确教育自己的孩子,成就孩子最美好的人生!

优秀教育的论文大全(16篇)篇十三

化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我们学化学,学什么?这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要学好化学毫无疑问应该要首先注意实验和生活中的化学。举个例子来说:大家都知道碘遇淀粉会变蓝!可是你是否知道什么是蓝色?它是什么样的蓝色?和我们用的纯蓝墨水有何不同?其实实验并不是那么简单。你以为书是什么!它说蓝色就是蓝色吗?有时我们会发现绿色或更深的颜色!为什么?大家都知道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成立的。对实验来说也是一样的。碘和淀粉反应会变蓝,这个蓝很特殊。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检验化学是不是一个真正的玩意儿的标准。对于学生来说实验是获取化学经验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在这个时代里,知识性工作与创新必然使其与学习合二为一,当人们在从事知识性工作时,就是在学习,人们将终身与学习为伴,只有终身不断学习,才能有效地从事知识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生存的手段。由此,笔者认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学习观念应该是把学习从单纯的接受学校教育的学习中扩展开来,从阶段性的学习扩展到人的终身,从被动学习发展到主动学习,并使学习民众化,使学习真正成为所有人终身的行为习惯和自觉行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学习是以学校学习为学习基础和指导、以终身学习为学习的最高目标和境界的学习。化学教育是学校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化学知识既可以掌握化学等自然学科方面的知识,又可获得人文知识教育,树立正确的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控制污染。同时,从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还可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思维能力,这一些都有助于终身学习。现代化学教育要求通过学习化学养成正确的自然观和科学态度,树立终身学习观和具有自学能力等。在知识经济时代,化学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现代化学的快速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广泛的影响,对人才培养和社会公民的化学素养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xx年,在第8届国际化学教育会议(icce)上,著名化学家皮门蒂尔做了题为“人人有关的化学”的总结报告,他说:“普及全民的化学知识是当今最迫切的需要之一,我们身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为提高公民的化学知识水平作出贡献。”xx年的国际化学教育会议上,盖里斯督教授的报告指出:“每一个化学家,必须关注目前化学教育的公众化问题,使全社会公民都具有化学素养。”后来,美国化学会给国会送一份白皮书,提出对全国实行化学教育的实施方案,要从幼儿园、小学、中学乃至成人形成一个化学教育网。许多美国化学家还身体力行,着书、演说,向公众宣讲化学科学。这一切充分说明了公众化学教育对于发达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化学实验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原始的化学实验其实大多数都是炼丹,是人们为了追求长生不老的仙药而从事的一种活动。只是到了近代它才变为一门真正的学科。现在有同学们做实验的时候老是把它当成“耍杂技”或“玩魔术”。做实验时“玩魔术”也是同学的一大爱好,大家喜欢一到实验台就乱兑药品。其实我也很喜欢兑药品,不过我不喜欢这个乱字。没有一个对实验的认真的态度是无法做好实验的,而做不好实验则会影响你对化学的学习。要做好实验可分为三个阶段:实验的准备阶段;实验的实施阶段;实验结果的处理阶段。老师可以定量的评价学生的表现只是在第三阶段。目前学校里做实验只要求预习实验内容,即只要求学生确定化学实验问题,而不要求学生设计化学实验方案。在第二阶段也就是做实验的时候,控制实验条件是实验的灵魂;全面、准确的观察是实验的关键;测定是对实验对象量的特征进行研究的重要方法。第三阶段也就是写实验报告了,这有一个准则就是严格遵守原始数据,千万不能“瞎掰”。

化学教学不再是传授知识,教育重点应在“育”字上,我们学校课堂上应该多涉足实用、生活、科学前沿。面对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其他学科迅速发展的挑战和人类对认识和改造自然提出的新要求,化学在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物质和品种来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造福国家,造福人类。当前,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与治理、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口与健康和:请记住我站域名人类安全、高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等向我国的科学工作者提出一系列重大的挑战性难题,迫切需要化学家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化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发现和创造出新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并从学科自身发展和为国家目标服务两个方面不断提出新的思路和战略设想,以适应21世纪科学发展的需求。最后我们的化学教育由学校转向全民,转向终生。让化学成为我们每个人生活所用,而不是作为一门神圣的科学。

优秀教育的论文大全(16篇)篇十四

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及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问题。本文阐述了与大学生素质相关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专业)素质、人文素质、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等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指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较高的参考价值。

素质知识能力素质教育。

素质一词我们并不陌生,在教育教学中经常被提起。自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表后,全国上下,在教育领域引发了一场大的革命。素质教育成了根本的教育理念,并不断在推进、发展。在我们的教学中,常常提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在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素质教育为根本。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及实施素质教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学习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1.素质的内涵。素是表示本来的意思或本色。而素质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在心理学上,素质是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素质用在一个人的内在品格上是指父母先天给予的基因状态,通过后天的社会影响和教育后所形成的内在品格。是人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表述。素质是一个人的内在品格,并通过知识和能力表现出来。

2.素质的内容。素质是一个人的内在品格,是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表述。因此,对于不同的人群,素质的内容也有所不同。这里我们以大学生为对象,其总体素质要求笔者认为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思想道德素质、专业(业务)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

针对大学生五个方面的素质内容进行教育和影响,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全面得到提高的过程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整体的、全方位的、不是单一的。

(一)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对于大学生来讲,树立坚定的政治观,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良好的道德观,勤奋的劳动观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五个基本部分中,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比较关键的,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尤其重要。

在实施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应明确:。

1.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基础内容。对于大学生来讲主要是学习如何做人,做怎样人的问题。即行为准则——如何破除自私自利、明辨善恶是非、开朗大方、热爱集体、吃苦耐劳、尊师重友、遵守纪律、爱护公物、注重公德、保护自然、行为文明等。

2.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主体内容。即思想准则——破除迷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热爱祖国、有理想、有远大抱负等。

3.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主导内容。即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及为社会、为人民贡献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的观念。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学生。

4.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构成系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系统是多渠道、多方面综合因素构成的,主要包括:一是主导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系统。即“两课”、各总支、辅导员、班主任等专门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系统。二是学科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系统。即学科知识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学科施教活动中的德育因素、学科学习过程中的德育因素等。三是养成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系统。即学科之外的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校园文化等。

5.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对策。笔者认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对策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研究探索。一是贯彻实施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重在建设的方针;二是建立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工作体系;三是通过创建示范工程建设等办法促进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四是运用现代传播手段,推进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五是自主式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二)业务(专业)素质教育。

大学生的业务(专业)素质教育是教育的重点。业务(专业)素质主要表现在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和职业岗位技能等方面。针对不同的专业其内容有所不同。

1.专业知识的教育。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科学认知和经验总结。也就是说知识是从社会实践中得来的对事物的认知,是人们对社会实践成果的积累和存贮。对大学生知识的传授主要是依据专业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及选用合适的教材,通过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和业余时间的各种活动,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师生双向活动,来传授并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知识。也就是学科理论及实践知识。

2.专业能力培养。能力是指人们应用已有知识,认识并解决实际问题所具有的品质。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就不可能具备能力。能力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存在于社会中每个独立存在的事物中。人有多少活动领域就应有多少能力。随着知识,信息量的增加,其能力也发生变化。人的活动领域增多,使人的能力也增强。技能,存在于能力之中,但它有别于通常所说的能力,它是指人体各器官产生运动后所形成的能力。例如,操作技能、表演技能等。技能的提高同样是从课堂、实践等各教学环节来实现的。从传授知识中培养能力,从而达到提高素质的目的。实践教学环节,更突出体现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在专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广大教师应该成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忠实工作者。

(三)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相对于科学知识、专业素质而言,是一种基础的社会文化素质。其实质是如何做人的问题。人文是指人性和教养。这是每个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人文素质教育正是在这方面给人以指向并授予人以能力和方法。

人文素质的培养与发展,不仅需要通过专业教学计划去实施,更要通过个人爱好和自我发展,通过校园文化和社会影响去熏陶,通过哲学、语言、文学、艺术、音乐、体育、历史、哲学、法学、论理学等学科领域受教育,受感染,获得人格的塑造和教养的提高。

(四)身体素质的教育。

身体素质是对一个人体质、体魄上的完美要求。身体素质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构成:体质——完美的构成和健康的质地;体魄——健康和强壮;技能——体育运动的技能和技巧;卫生知识——人体解剖学常识、防治病常识等。只有在体质、体魄、技能、卫生常识等方面得以健康发展,才能实现身体素质的完美要求。

(五)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对大学生来讲至关重要,心理素质是非智力因素,需要在家庭、社会和学校的教育影响下逐渐养成,形成品格。健康的心理素质应具有坚强的毅力、持久的耐力、乐观的态度、稳定的情绪、较强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敬业精神、竞争意识、宽容的态度、友好往来、和睦相处等一些非智力因素。

通过心理素质的培养、教育、养成,使自己更好的适应社会、适应生活、适应未来。否则,将产生心理变态,人格扭曲,思维混乱,行事盲目,做不好应做的事,甚至做了坏事。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的素质与素质教育的分析与探索得出:(1)确立了素质与素质教育的内涵,明确了概念;(2)确立了对大学生素质要求的五项内容;(3)提出了对当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人文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渠道。并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意义予以论述;(4)对研究及实施素质教育具有较高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资料汇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xx:8.

[2]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z].国发[20xx]16号.

优秀教育的论文大全(16篇)篇十五

每次回国,我常看到以下情景:年轻的父母带着四五岁的孩子出来聚会,孩子完全不理会在场的人,到处乱跑,大声喧哗,父母对我讪讪一笑:“我们现在也学欧美国家,让孩子自由发展,少点儿规矩,多点儿个性。”

欧洲是一个非常重视社交礼仪的地方。在家庭聚会上,孩子被教导要积极参与和融入交流,而当着大人的面不管不顾地玩手机是不被允许的。

我先生的家庭是个大家族,孩子众多。每次家庭聚会时,我们会给孩子们安排他们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在绝大多数时间,孩子们都必须参与亲人之间的互动。自由活动时间没到或大人没有允许,他们不能做自己的事情。

上次先生的表哥一家4口从美国回荷兰探亲,家庭聚会被安排在一家自助餐厅。表哥的大儿子,14岁的brahim当晚想看美国队在世界杯的比赛,他爸爸却拒绝了:“我也很想看比赛,可是大家更希望和我们聊天。你可以每隔15分钟起身去看一下比分,两分钟内必须回来。”brahim没有讨价还价,回到自己的位子上,还站起身给大家幽默地声明:“我在以后的30分钟内,身心全是大家的,可是之后,我每15分钟会去看一下美国足球队的赛况,如果谁对比分感兴趣,举手,我负责给你们更新。”

我的对面刚好是brahim10岁的弟弟armin,还没等我开口,孩子说话了:“蔻蔻,你更喜欢用哪种语言交流?我知道你肯定更想说中文,可是抱歉,我只会用中文说几个菜名。”接着我们用荷兰语交流,姨妈、表舅和两个姨婆开始聊宗教发展与变革对欧洲现在政体的影响。没想到armin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提一两个问题,再讲讲美国的宗教情况。

后来我和表嫂聊天:“你们在美国住那么大的房子,家务一定很多吧?”她说:“前几年有点儿累,不过4年前,他俩一个6岁、一个10岁的时候,就好了。他们的衣服都是自己洗、自己叠,每周一人打扫一天卫生,一人做两顿晚餐,所以一点儿也不累,因为大家都在共同分担。”

这种教养,其实是对自律和公众责任感的培养,也是一种对形式感的尊重。想想看,在一个社交场合,最重要的不就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自我约束力吗?而这种能力是从耳濡目染的家教和社会环境里一点一滴学到的。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不具备一些基本的礼仪和约束力,不要再说“那是欧美的自由和素质”。把放纵当自由,把任性当个性,这在任何地方都不是素质教育。

优秀教育的论文大全(16篇)篇十六

信息素质是信息产业发展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名词。一个人具备信息素质,就必须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和具备查寻、评估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而且这种素质是终身学习的结果。信息素质可以理解为在信息化社会中个体所具有的各种信息品质,包括信息能力(信息知识和技能)、信息道德、信息意识、信息觉悟、信息观念、信息潜能、信息心理等。信息素质是个综合意义的概念,它不仅蕴涵着个体具备的,带有客观性、发掘和利用社会信息源的基本技能,还包括了个体最基本的更具有主观性的认识和判断信息的基本品质。

二、加强图书馆员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现代社会信息化的需求。

信息素质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和主导因素,它要求人类具有获取并征服它的能力和意识。作为专业从事信息资源管理的图书馆员,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才能较好地开展工作,有效提供信息导航、信息组织、信息开发服务。

2.现代图书馆工作对管理人员的要求。

首先文献信息的载体形态从纸质逐渐向电子介质过渡,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不一定以正式出版的形式出现,而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图书馆员要进行文献信息的收集,就要深入到不同形态的信息中去判断其价值,决定其取舍。其次,用户的信息消费更趋智能化、个性化、多样化,图书馆员在进行信息服务过程中,要更多关注用户的需求特点,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心理、习惯、能力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图书馆作为信息的集聚地,不仅是文献的汇集、信息的集散而且是信息的加工、创新思维的孕育。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加强信息素质教育,熟练掌握在复杂的信息中获取有用资料,为不同用户的信息消费者提有效服务的能力。

3.图书馆员终身学习的要求。

现代图书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对信息的获取、理解、转化并生成新信息的方法。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获取信息、创造信息的方法,才能提高获取与创造知识的能力,才能使学习不再受时空的限制,自由地进行知识的整序、分析、研究和利用。通过信息素质教育获得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信息能力,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进行终身的学习和自我完善。

三、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

1.信息意识教育。

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对信息的思想观点和人的信息嗅觉程度,是人们对社会产生的各种理论、观点、实物、现象从信息角度的理解、感受和评价能力。信息意识表现为个体对信息的敏锐度,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自觉程度。信息意识强的人可以自觉产生信息需求,可以在众多的信息中捕捉到有用信息。图书馆员是信息的传播者和教育者,他首先要有敏锐的信息意识,才会有自觉利用信息的内在动力,对发现和传递信息才有一种积极的应对态度,是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核心。

2.信息道德教育。

信息道德是指个体在整个信息活动中具有的道德。在信息活动中要坚持公正、公平原则;尊重他人知识产权;正确处理信息创造、信息传播和信息使用三者之间的关系;恰当使用和合理发展信息技术,不非法摄取他人的秘密,不制造和传播伪劣信息等。对图书馆员进行信息道德教育,要学习、了解信息社会应遵循的法律法规,自觉抵制违法信息行为,随时以道德准则来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与行动,预防在信息收集、加工、传播过程中发生信息泄密、信息犯罪等问题。

3.信息能力教育。

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员要学会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要建立和掌握信息源,掌握信息检索的技术、方法、途径;能指导用户使用各种信息源和信息技术找到必要的信息;了解信息分析研究及成果评价的程序、方法,使之成为具有科学价值的新信息并传递、交流。

四、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1.有针对性的进行岗位培训。

对从事技术管理与应用者,开办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应用与网络维护等培训班,使他们真正能肩负起图书馆的技术管理重任;对中级业务骨干,要对他们开展一些启发式培训,为他们创造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的机会,不断优化其知识结构,提高信息利用能力。

2.举办多种形式的文献检索专题讲座。

开展文献检索专题系列讲座,使图书馆员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步骤;学习现代信息检索技术的新发展、新动向,使图书馆员既能通过传统工具书为用户提供信息,也可通过信息网络和计算机系统获取信息。

3.边实践,边研究,不断探索图书管理有效办法,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图书馆员要充分利用每一次信息服务的工作实践,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其中,提高对信息服务的理解度和操作能力。培养获取信息的敏锐性和洞察力,强化信息收集、加工、传递能力。培养信息意识、改善信息道德、提高信息能力、完善信息素质。

4.发挥高等教育作用,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一是加快高校图书情报专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为图书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打好基础。二是图书馆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有针对性地培训图书馆工作人员,使之全面系统的掌握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提高信息意识和能力。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党代会的心得体会(通用14篇)

    心得体会是对于过去经历和遭遇的一种思考和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

    最优电大行政自我鉴定(案例16篇)

    行政人员应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能够与各个部门和个人进行有效的合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行政效能提升的方法和经验,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本人就读于惠来电大

    优秀论文保密证明(案例19篇)

    范文范本是指在某一领域或某一类别中具有典型性和指导性作用的范例材料。在此,小编为大家分享了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借鉴。自己教历史有六年

    热门加强思想纪律作风心得体会(案例15篇)

    心得体会是通过对自身经历和感悟进行归纳和总结的一种写作方式,它有着深刻的思考和反思意义。在面对各种学习和工作生活的挑战时,我们常常需要借助心得体会来提高自己的认

    最热定位心得体会(案例19篇)

    心得体会的写作过程可以让我们对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观念进行梳理和整理。下面是一些成功人士的心得体会,让我们从他们的经验中获得启发和教益。在商业世界中,定位是一项非常

    最热初中英语教学心得体会(案例14篇)

    心得体会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记录,也是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有效工具。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在写作心得体会时有所帮助和启发。每一个英语初学者总

    护林活动实践报告范文(17篇)

    实践报告的撰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可以不断修改和完善报告,以使其更加完整和准确。在阅读实践报告范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同作者对实践经验的不同理解和精彩表达

    一周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16篇)

    社会实践是一次实践和学习结合的机会,对我们的未来有重要的影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社会实践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作为大学生志愿者,我时时刻刻为我是大学

    热门防诈骗培训心得体会(汇总13篇)

    培训心得体会是对培训经历和感受的一种记录和反思,对于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筛选汇总的培训心得范文,希望能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新的

    最热行测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通过参加培训,我学会了如何有效地管理时间和任务,提高了工作效率。培训讲师的授课方式深入浅出、生动有趣,使我在学习中感到非常轻松和愉快。作为一名培训者,参加最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