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论文(大全5篇)

时间:2023-10-02 作者:梦幻泡水污染论文(大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水污染论文篇一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而是人类社会正面临的紧缺资源。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困扰着国计民生,而且也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国家已达四十多个。我国同样面临水资源紧缺的现实。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2700m3,仅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1/4。近年来,生产和生活用水需要量不断增加,因此甚感水资源之不足。

一、我国水污染的状况

1.1地表水体污染。我国污水的年排放总量已达600多亿吨,其中80%以上是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水域的污水。污水排放量的加快,使地表水体环境质量急剧恶化,江河湖海普遍受到污染,全国7大河流经过的主要大城市的河段,大部分水质污染严重,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有的已经不适宜作为饮用水源。

1.2地下水体污染。地下水污染的特点“三氮”污染,硬度升高,酚、氰化物、砷、汞、铬、氟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升高。这类物质不易分解,不易沉淀,并且容易被生物体富集转化成毒性更强的有机化合物,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

1.3降水酸化日趋突出。全国已有不少地区降落酸雨,并呈由北向南扩展之势。近年来,全国降水年平均ph值低于5.6,导致酸雨地区城市地下水的ph值也明显下降。水质酸化造成地下水总硬度增加、重金属污染和有机物污染加剧。

1.4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按照国家卫生部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规范》和国家建设部颁布的行业标准《城市供水水质标准》,我国有近一半的城市居民在使用不合格的饮用水。饮用水安全问题严重威胁到居民身体健康,成为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造成我国水资源破坏和水污染的原因

2.1工业废水污染水在工业上主要是用于洗涤产品、冷却设备、产生蒸气、输送废物和作为生产原料以有稀释等方面,几乎没有一种工业能够离开水。而且工业的用水量非常大,要占人类整个用水量的80%左右,这么大量的`工业用水,相应也有大量的废水产生,工业废水排放量约占总废水量的三分之二左右。

2.2城市污水污染随着工业的发展又带来了城市化,大量人口和工业高度集中于一些很小的地区,人们日常生活所产生的生活污水,据统计每人每天约有数百升左右,污浊负荷量为几十克bod。这些污水除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动植物脂肪、尿素和氨、肥皂及合成洗涤剂等物质外,还含有细菌、病毒等使人致病的微生物。

2.3农业回流水污染农业上最大用水是灌溉,其中60%-90%蒸发损失,其余10%-40%渗入地下或从地表流走。由于耕种、喷洒农药、施肥等工作,使这种灌溉回流水中含有较高尝试的矿物质、富养肥料的有毒农药,也会使水体污染。

2.4固体废物污染及其它污染农业废物、工业废物和城市垃圾的数量和种类都非常多,如果转入水中,也会污染水质,这类污染情况相当复杂。

三、针对原因采取的对策

3.2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为了控制水污染的发展,工业企业还必须积极治理水污染,尤其是有毒污染物的拜谢必须单独处理或预处理。随着工业布局、城市布局的调整和城市下水道管网的建设与完善,可逐步实现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使城市污水处理与工业永治理结合起来。

3.3产业结构调整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是有限的,合理的工业布局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自然能力,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起到发展经济,控制污染的作用。关、停、并、转那些耗水量大、污染重、治污代价高的企业。也要对耗水大的农业结构进行调整,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要走节水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4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包括农村生活源、农业面源、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的污染。要解决面源污染比工业污染和大中城市生活污水难度更大,需要通过综合防治和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等措施进行控制。

3.5开发新水源我国的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节约潜力不小,需要抓好节水工作,减少浪费,达到降低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用水量。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于缓解山东华北地区严重缺水有重要作用。修建水库、开采地下水、净化海水等可缓解日益紧张的用水压力,但修建水库、开采地下水时要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3.6加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水资源规划是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工农业发展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应与其他规划同时进行。

四、结束语

水是一种资源,取之于自然,用之于社会。过去由于人类活动的规模小,因而水资源相对较丰富,使人们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是,由于经济建设的发展,人类活动的规模的范围扩大,水资源短缺与需求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无偿采取,用之弃之,既是一种落后的社会观念,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人类依赖水而生存,水环境亦需要人类的保护而完成循环,两个方面相互依存。保护水环境、珍惜水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水污染论文篇二

摘要:地下水核试验会产生放射性核素,人们非常关注它造成的环境危害。这种危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理和化学机理,这些机理控制着放射性核素如何进入地下水并将它传播给生物圈内的各种物种。在内华达州南部和美国其它的试验基地,相关的环境包括地下水中潜在的污染、它们对环境或农业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它们对那些可能会发生间接生态影响的地方的地表水源的极限排泄的环境。在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岛的海洋试验区,人们还对地下水中渗漏的放射性核素进入海水以及由此引起的对渔民和其它生物所产生的影响表示关注。

关键词:地下核试验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核试验会产生放射性核素,人们非常关注它造成的环境危害。这种危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理和化学机理,这些机理控制着放射性核素如何进入地下水并将它传播给生物圈内的各种物种。在内华达州南部和美国其它的试验基地,相关的环境包括地下水中潜在的污染、它们对环境或农业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它们对那些可能会发生间接生态影响的地方的地表水源的极限排泄的环境。在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岛的海洋试验区,人们还对地下水中渗漏的放射性核素进入海水以及由此引起的对渔民和其它生物所产生的影响表示关注。

在内华达州的试验基地,进行了800多项核试验,其中约有1/3在地下水位下。仅在地下水位以下进行的试验中,放射性核素就有超过108居里的放射能,由于大部分的地下试验都位于地球表面之下几百米甚至更深处,因其特性很难获得数据,所除去的放射性污染物很少,很难评价其向公共水井或私人水井的流动走势。结果是对进入或移向地下水放射性核素的潜能的评价。尽管这样的模型设计得很容易理解放射性核素迁移过程所包含的复杂机理,但是它仍然能很好地对一些确实存在的特殊数据进行解释和综合评价。也有利于今后确认设计数据及其特性应用。本文作者在这样的模型研究中,讨论了几个更为独特的、需要相关步骤的,而且重点在地下水位下扰乱了的环境附近的试验。分析中,第一步要理解“扰乱的”环境自身――它是如何形成的,放射量在试验的工作地点是如何分配的。大部分的讨论是概念性的,考虑到了物理、化学和其它属于传统的传输模式范畴的、受较为复杂的相关冲击的影响。接下来,作者会讨论在放射物最终进入水中的过程,哪些是更重要的过程,以及将来放射物从试验基地移走的问题。最后,作者主要讨论根据这些工艺而设计的流线模拟设施,并对将来这个地方能进行什么样的工作进行讨论。

一、核试验影响测试

地下核设备的引爆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使得试验点周围区域内相关的地质和设备材料发生蒸发。实验产生的高温和压缩的震动波会使试验点生成空隙和裂隙或者改变洞壁上的结构。孔穴是汽化作用和原始的地质介质的压缩所造成的。孔穴的大小(或半径)可以根据爆破能的作用力、埋藏的深度以及地质介质的强度而估算出来。孔穴最大尺寸在爆炸发生后的1/10秒内即可达到。在接下来的几秒钟,发生爆炸、温度冷却、气压消散、孔穴内气体的成分开始按顺序冷凝,冷凝顺序按相对蒸汽压或沸点进行。首先,岩石和重放射性核素元素,同墙内壁上的熔融岩块一起,在洞的底部积聚成熔融的泥胶土。试验几小时或几天后,上面的材料坍塌进入洞内,形成一个垂直的“碎石”竖井,这个“竖井”随着地面的扩大而扩展,在那里形成一个弹坑。部分倒塌的材料会落入熔融胶泥体内。如果最初的爆炸点位于地下水之下,则地下水此时会再次涌入洞内。

二、放射性核素的分布

放射性核素同地下水的核爆炸有关,核反应与爆炸有关,并在地质介质中生成活性产物。在爆炸后几秒到几小时的时间内发生的复杂的动力学过程,控制着最初的化学成分以及空间的分布。大多数放射性核素蒸汽在孔穴扩张时存留在孔穴内。这是因为在周边的介质内的压缩处于均衡状态,这种均衡状态是由于流出的震动波和随后地质介质回弹到爆炸点,压缩空气趋向封闭和封密状态,潜在的驱动压力从旁路流失的结果。要注意还有一例外情况,会导致少量的放射性核素蒸汽从洞区流出,发生“即时性注入”在冷却和冷凝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沸点的重放射性核素,如241am和239pu,首先发生的冷凝在正在凝聚的熔融玻璃体中变为一体。沸点较低的放射性核素,如氚(3h)、36cl、22na、129i,稍后冷凝,尽管有一些在熔融相中也可以找到,但通常沿着洞壁和洞内的碎石表面以及竖井的较低部分进行。理论上放射性区域总是视为一个以试验点为中心的球体,从地震井内的观测来看,其半径在1.5m之间变动。其它的放射性核素,如85kr、90kr、137xe,可在无压缩的气体内存在,如果环境允许,还会在体积变化中产生运动。总体来说,气体的置换会促进蒸发的重新分配,置换作用与洞体坍塌、浮力、分子扩散有关,在气体可以进入的、不饱和空隙空间内进行。一些放射性核素,90sr、137cs,都会在熔融区外面发现,它们是一些只能短期存在的物质如85kr、137xe等衍生物的产物。对试验所产生的放射性核素的总量,通常用试验的设计和放射性核素的特征性数据进行估计。对熔融玻璃体内物质的区分、置换体积、不压缩的气体分数,也可根据多次实验所得到的特征数据以及元素的热力学能估算出来。作为实验产生的函数,可以用来估算试验中所产生的熔融玻璃体的总量。olsen(1993)建议,每千吨的试验场地可以产生约700吨的熔融玻璃体。放射性核是如何在熔融玻璃体内进行冷凝的,以及冷凝后在岩块和回流的地下水中化学状态,人们知之甚少。已经知道熔融体相是混合了气泡和大块玻璃体的各向异性的角砾石,通常内部混合物有落下来的碎石,这些碎石的物化性能和放射性核素的含量是不同的。大部分玻璃体保留了母体岩块的化学组成。在碎石内,当蒸汽冷凝或地下水回流到洞里时,冷凝的放射性核素会从空隙中溶入回流的水。它们会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形成液体核素,也可能根据地下水的速度返回并接近不饱和区,从洞内或竖井区移出。对一些放射性核素来说,尽管已经对钻孔内的.水样进行了测定,但是仍需要对它们真实的含水量以体积交换的空间分布作出更为精确的评价。

三、影响放射性核素迁移的因素

1.模拟分析的原始条件

严格地讲,放射性核素在试验中的相对移动,在试验一爆炸时就发生了,或称为“零时间”,这是因为它们的蒸汽在洞内和变换体积时分布和冷凝所造成的。然而,放射性核素在地下水中的迁移似乎应发生在“零时间”几天或几个月后,当地下水回流到洞和竖井内之后才更合乎逻辑,且由爆炸所引起的、复杂的动力学变化在这个时间已经结束。假定放射性核素的数量可以预算出来,则“原始”状态可以假定为熔融玻璃体内各组分平均分配,洞周边发生置换的体积为理想球形。这种假定方法对熔融玻璃体和置换容积的尺寸的估计值是有效的,放射性核素在这些区域内的含量的变化在计算过程中不属于重要的参数。另外。guell注意到,在这种方法中,不冷凝的放射性核素的初始分布大体上是近似的。放射性核素从这种“原始”状态进行释放,受下列因素的影响:地下水流动及传输过程、不同温度、熔融玻璃体的分解、与物种、吸附作用或沉淀反应相关的地球化学性质。这些观点将在下面进行讨论。

2.地下水的流动

相对于试验的前提条件,地下水在洞和竖井内的流动可能会因为岩层渗透性的变化而变化,渗透性的变化可能会发生在坍塌的竖井内,也可能发生在与洞体和竖井相邻的新鲜的介质上。在坍塌的竖井内,这些变化与坍塌材料的类型及其填入洞内的途径有关。较硬的岩块一般会裂成较大的碎块,这种大型碎块在一起空隙大,渗透性强。相对试验前,这样的条件适于加强地下水在这些区域的流动。在淤积系统内,坍塌的材料更多地“跌落”于自然界中,导致相同的更低的渗透性和空隙体积。在一次实验中,坍塌现象总会伴随着失败,从而导致更大范围的当地地下水流的变化。

在邻近洞体和竖井的原始介质中,可能会发生两种类型的渗透性变化。在洞体边缘和底部周围的区域内,在“压碎区”的上方会形成一个剪切断裂增加的区域,该区的渗透性和空隙增加。在这些区域之上,渗透性可能会增加,但是会随着距离半径的增加而迅速减少。总之,作者对环境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对隧道和地上凿洞等杂乱区域的观测,也不再局限于对“竖井”上表面的气体渗透性的测试。

除了对少量的熔融玻璃体片断进行实验室测定,人们对原位熔融玻璃体区内的渗透性和空隙知道的并不多。这些区域呈现明显的不均匀性和潜在的断裂,并拥有一定程度的裂隙渗透性。相反,熔融玻璃体的分散会形成变化的物质,这些物质充满裂隙的空间,减少可渗透性。

3.热力学影响

爆炸后核试验所产生的残留热量,当地下水回流到竖井系统之后,会再存留几年的时间。试验热量的存在会改变周围的地下水的流动,减少或增加纵向的、受浮力驱动的流动,热值超过天然地热。更高的温度会增加放射性核素从熔融玻璃体中的释放速度。流过这些地区的地下水的流动速度和导热系数受控于试验热量的流失。因为热的传导速度相对较慢,热量存留在系统中的时间长度可用来计算地下水在热量区的整体流动速度,通过推理,还能得出该地区的渗透性。该事实已被maxwell和其助手(),在内华达试验场进行的cheshire实验中开发,用于推断熔融玻璃体、洞体、竖井以及原位的火山岩的渗透性。cheshire核试验模拟了一系列的温度曲线,该曲线用斜孔试验中所收集的3种温度录井资料进行校准。这些录井资料数据表明残留的热量最初集中在熔融的玻璃体内,火山岩内热量仅比熔融玻璃体稍高。模拟实验表明残余的热量在试验50年后才能散尽。

四、结论

评估放射性核素从地下核试验释放到地下水的速度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附近区域的淤积层表明:洞体、竖井和熔融玻璃体都是性能优异的放射源,其放射性会持续几百年、几千年甚至更长时间。控制放射性核素进入地下水的速度,这一重要过程包括熔融玻璃体的溶解、与吸附活性矿物质有关的化学抑制的影响。洗提对活性矿物质在系统中的含量和分布以及熔融玻璃体的溶解速度是非常敏感的。对大型区域模型中这些因素应该理解透彻,准确定位、模拟。证明流线型方法是研究这种课题的一种非常有用的、灵活的技术。它可将较高的溶解三维活性物传输难题分解为大量的,但却易于处理的一维活性传输问题,再将其结果组合为三维的结果。结果由计算机用最短的时间组合起来,可以更迅速地来解决问题的各个方面。对一维结果的初步分析,是快速作出特殊敏感性问题和设计问题的基准,也可在流线型试验进行之前,用来证明和解释特殊的传输和反应行为。通过熔融的玻璃体样品和模拟火山岩的玻璃体,来测定活性玻璃体的表面面积,以及矿物性质和淤积层不同成分,这些都刚刚起步。作者认为数据收集方面的努力更能确定原位放射性核素的浓度、可以更好地确定吸附性和胶质的传输性能。这一领域的数据对更好地了解系统中物理、化学过程,校正和确定预定的模式,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水污染论文篇三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均采用传统的二级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而高额的工程投资和运转费用则制约了其推广和应用,尤其是对我国欠发达地区,资金和能源短缺问题普遍,许多中小城镇仍没有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在资金有保障的前提下,仅靠建立污水处理厂对点源进行处理,也很难使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通常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忍耐土壤中高浓度的污染物,植物的这种抗毒性作用,为植物对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吸收和降解奠定了基础。该技术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对于解决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水生植物的生态效应

水生植物除了直接吸收、固定、分解污染物外,通常只是间接地参与污染物的分解,通过对土壤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调控来进行环境的修复,植物在水污染控制中生态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物理作用

覆盖于湿地中的水生植物,使风速在近土壤或水体表面降低,有利于水体中悬浮物的沉积,降低了沉积物质再悬浮的风险,增加了水体与植物间的接触时间,同时还可以增强底质的稳定和降低水体的浊度。此外,植物的存在削弱了光线到达水体的强度,阻碍了植物覆盖下的水体中藻类的大量繁殖,尤其是在浮萍类植物的湿地系统中比较常见。植物的存在对基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温带地区的冬季,当枯死的植物残体被雪覆盖后,植物则对基质起到很好的保护膜作用,可以防止基质在冬季冻结,以维持冬季湿地系统仍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植物对基质的水力传导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植物的根在生长时对土壤具有干扰和疏松作用,当根死亡或腐烂后,会留下一些管型的大孔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基质的水力传导性。淹没于水中的水生植物的茎和叶形成的生物膜,为大量的光合细菌、藻类和原生微生物等在植物组织上的生长提供了一定空间,埋藏于土壤中的根和根区也为微生物的活动提供了巨大的物理活动表面,植物根系也是重金属和某些有机物的沉积场所。因此,植物地上和地下的生物膜对于湿地中发生的所有微生物过程都具有重要作用。

1.2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作用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离不开营养物质,水体中的相当部分的营养物被植物转化或保存在植物体内。对于不同生活型的水生植物,普遍认为漂浮植物吸收能力强于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最差。与木本植物相比草本植物对污水中的污染物则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如有芦苇的湿地对nh+4-n的去除率接近100%,而无芦苇时,仅为40%~75%.定期和持续地从湿地系统中收获成熟的植物,并能妥善处理收获的植物,是保证污水中的养分被有效去除和防止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的唯一途径。植物的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是植物吸收和微生物综合作用的结果,植物的存在有利于硝化、反硝化细菌的生存。张鸿等研究表明,在种植水芹、凤眼莲的湿地中,硝化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均高于没有植物的湿地,水芹湿地的细菌数量多于凤眼莲湿地的细菌数量,但前者对氨氮的去除率却低于后者,说明人工湿地系统中对n的去除植物的吸收占主导地位。吴振斌等在进行的上、下行流的复合人工湿地系统的研究中,分别种植不同植物的湿地对cod、bod5、tn、tp的去除效果均好于没有种植植物的对照湿地。湿地植物直接吸收和利用可利用态p,起到去p的作用,并且植物的生长状况直接影响到植物的去除效果,植物的良好长势是对p去除的保证。

1.3植物根系释放

湿地系统具有明显的缺氧环境,湿地中氧的传播速率约为陆地环境氧的传播速率的万分之一。水生植物则具有适合在缺氧条件下生存的结构与特征,包括茎肥大,茎和根的中心具有较大的组织,茎中空,具浅根系等。植物的这种特殊结构,有利于氧在其体内的传输并能传递到根区,不仅满足了植物在缺氧环境的呼吸作用,而且还可以促进根区的氧化还原反应与好氧微生物的活动。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传递到根区,在根区的还原态的介质中形成氧化的微环境,根区有氧区域与缺氧区域的共同存在为根区的好氧、兼氧和厌氧微生物提供了各自的小生境,使不同微生物都能发挥各自的作用。氧在植物根部的释放主要取决于植物内部氧的浓度、周围基质的需氧量以及植物根壁的渗透性。植物通过吸收而在根部释放氧是由其本身的结构所决定的,植物的结构阻止了其在径向的泄露,并努力使释放到根区的氧的损失减少到最小。氧的释放率一般在根的亚顶端区域最高,并随距离根尖的增大而降低。水生植物具有对流型通气组织,其根区和根部都具有较高的内部氧的浓度,这种对流型的气体的流动明显增加了可供氧根的长度,同时还可以通过氧化和脱毒减少根部一些潜在的有害物质。除了根系可以释放氧外,根系还可以释放其它物质。一些植物的根系分泌物能杀死污水中的细菌和病原微生物,湿地运行过程中对细菌的高去除率,验证了上述结论。一些植物释放的克生物质对其它植物的生长产生抑制或促进作用,表现植物间的相生相克作用。凤眼莲、水花生、水浮莲、宽叶香蒲等可以分泌出克藻物质,对水体中藻类的繁殖具有明显的克制作用。同样藻类也可以对高等水生植物产生克制作用,尤其是当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时,高等水生植物的生长率和叶绿素均呈下降趋势。

2、水生植物对水污染控制的影响因素

大量实践证明,水污染的控制与植物的类型、群落构成、覆盖度、水体透明度等因素相关。

2.1植物类型和群落构成

在提高植物处理效果研究方面,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和确定不同植物的组合。漂浮植物是人工湿地中常用的一类植物,就去除效果而言,凤眼莲的净化效果最好。挺水植物芦苇、香蒲的使用频率最高。很显然,不同的物种或同一物种在不同湿地环境中的净化效果都会有较大的差异性。作者在宜兴进行的以多种植物构成的人工湿地系统净化河水的试验结果表明,多种植物合理的搭配较单一植物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混合种不仅使湿地的净化率提高,且净化效果更稳定,夏汉平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且混合种有可能解决no-3-n的净化问题。吴振斌、邱东茹等利用在武汉东湖建成的大型围隔生态系统,对水生植物特别是以沉水植物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对水质的改善作了定性、定量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沉水植物可以显著改善水体的`理化性质,在不同营养级水平上具有维持水体清洁和自身优势稳定状态的机制,水生植物有过量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可降低水体富营养化水平。水生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关键取决于其自身的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而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又取决于稳定的和优化的水生植物群落的形成。沉水植物群落的是建立草海优化生态系统的基础,草海历史上长期以来,沉水植物就是湖泊中最主要的生产者。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沉水植物大量消亡,草海的水生植物群落的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漂浮植物凤眼莲成为草海的单优势群落,致密生长的凤眼莲使湖水复氧受阻,水体中溶解氧得不到补充。凤眼莲虽具有很强的吸收n、p的能力,但过度繁盛的凤眼莲腐烂造成的二次污染反而加重了水体的富营养化水平。

2.2植物的覆盖度、污水浓度

菹草对水体和底泥中的n、p、pb、zn、cu、as等有较强的吸收、富集作用。吸收能力的大小与其生物量和群体的覆盖度有关,当菹草的保持覆盖度为50%时,生物量最大,净化效率也达到最大。陈国强等研究了不同磷浓度对睡莲和菱叶片生理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磷营养盐水平的提高,叶内无机磷的含量也逐渐增加,而叶绿素则随磷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综合考虑磷对两种植物各指标的影响,认为菱的最适宜的浓度为0.1mmol/l,睡莲为0.5mmol/l,超过或低于该浓度,都会对其生理活性产生不利影响。该研究结果间接反映了不同植物对磷的吸收作用,为去磷植物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2.3环境因子

影响水生植物去除率的因素有光照、水温、溶解氧、ph、营养盐和风浪等因素有关,不同生活型的水生植物对这些因素的敏感性不同。所有水生植物都有其适合生长的季节和适宜的温度,水体的透明度则成为沉水植物的限定因子。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水体的一定深度存在光补偿点和补偿深度,只有在光补偿(点)深度以上,沉水植物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植物才能生长。

植物在水污染控制中的作用已在很多水体恢复试验中得到验证,但水生植物在其中的作用,国内外目前还存在一些的争议。绝大多数的室内和现场试验都表明,水生植物的作用是高效的或有效的。水生植物能否发挥其最大的净化及应用潜力,关键在于植物种类的选择和植物群落的搭配,特别是通过试验选择耐污性强、净化效果好、适宜其生存环境的物种是一项优先考虑的工作。多个物种的合理搭配无疑会增强系统的对水体的净化效果,而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进行植物筛选和系统观测研究,则是选择理想物种,发挥植物最大潜能的有效途径。利用水生植物对污水的净化作用对污染水体的修复过程,很少有废物和排放物产生,无疑为我国日益恶化的水环境修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应用前景。

水污染论文篇四

论文摘要:通过分析建筑学专业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的改进方法和思路:在题目设置上,变“类型设计”为“空间设计”;在内容要求上,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基于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在评价模式上,变“结果控制”为“过程控制”;在日常训练中,注意多学科的融合;在设计手段上,处理好手绘和计算机绘图的关系;在毕业设计指导方面,采用和设计部门合作的“双师制”。

论文关键词:课程设计引导改进

建筑设计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培养建筑设计能力的最主要途径。

目前,各高校建筑设计课程的设置,基本采用按照建筑类型进行训练的模式,题目由易到难,规模由小到大,渐次深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于各种常见的建筑类型一一尝试,在对比之下,对于把握不同类型建筑的设计重点非常有效。但是,随着现代生活对建筑功能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建筑类型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单纯依托类型的设计训练方法暴露出许多局限性,如学生思维易受限制,设计手法灵活性、适应性差等。

因此,我们需要对课程设计的训练思路进行调整改进,取长补短,使建筑设计课程的设置更加合理化。

第一,在题目的设置上,变现行“类型设计”为“空间设计”。

强调“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将空间设计作为课程设计训练的主线,具体建筑类型作为辅线。从单一空间、复合空间到组合空间,训练学生对空间的感知与创造能力;建筑类型作为题目载体,起着辅助的作用。

同时,具体进行题目设置时,应真题、假题结合设置。

真题具有真实的基地环境,便于学生结合具体情况找寻设计切入点,获得构思灵感。对训练学生的空间感知、把握空间尺度等也大有裨益。但实际项目往往条件限制较多,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全面的设计训练。假题的设置往往可根据训练目标“量身定做”,能够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展开训练。但易失之于空泛。因此,应二者结合,扬长避短,以达到最优的训练效果。

第二,在内容要求和评价模式上,变“结果控制”为“过程控制”。

传统的设计课程的'内容要求多是以最终成果要求的形式出现,基本上就是最终正图的版块内容,于是设计课程成绩就基本依据成图所传达的设计水平来进行判定。这直接导致学生重视设计结果,而忽视设计过程,往往设计周期内几番推倒重来,设计变成“撞运气”,运气好抓住灵感就发挥好,运气差没想法就一塌糊涂,非常不利于设计方法的掌握。

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能动性,将设计过程掌控好,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深化方案。过程的控制需要具体体现在每一阶段的详细要求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各阶段应解决的问题、理解步步深入的重要性,并将各阶段的表现纳入到整个评价体系中,促使学生体会到完整的设计过程,逐渐掌握系统的设计方法。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应达到“掌控全局”和“把握个体”的效果。

在大的方面,发挥群体的带动、激励作用,通过设计组、讨论组掌控整个设计的进度。将全班划分为若干设计或讨论小组,引导小组内进行交流和互评,发挥群体内各成员的相互激发、激励作用,带动整个小组深化设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设置专门的、开放的讨论空间,以满足小组讨论和个人深化方案的不同要求。指导教师聆听、参与小组讨论,适时提出问题、引导方向并作出评价,使讨论避开弯路、沿着可发展的方向进行。

在细节方面,教师要适时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标准细化到个人。针对每位同学的具体情况,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使其在自身水平上获得提高并多加鼓励,更利于学生获得自信心与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设计内容和主题选择上,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反映现实,引发其对现实问题的思考,鼓励其从点滴细节尝试解决之道,以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务实精神。一名合格的建筑师,不仅要有处理建筑功能与形体的能力,也要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与职业道德感。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渗透在设计指导中,好的设计离不开对现实中人的处境、行为的研究与关注。欧洲一个教授来国内游访,有感于天桥下露宿的打工者,遂于归国后拟出设计题目,要求学生设计适用于此类人群的轻便、易装拆的临时建筑。这启示我们,基于现实思考进行的设计训练才真正体现了设计的本质:以人为本,为人服务。

第三,需要加强快速构思能力的训练。

一个设计周期内,虽然有进度的控制与要求,但学生往往感觉“前松后紧”:入手慢,进度滞后,后期深化时间紧张、不够用,最后熬夜、拖图,又影响到下一个设计,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以训练快速构思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快速建筑设计(快题)不可或缺,是建筑设计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贯穿在课程设计中。快题训练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便于快速找到设计的切入点,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非常有帮助。

第四、融会各专业基础课程,为设计课程所用。

如果说低年级阶段的建筑设计主要强调功能合理、形式美观,满足“适用、美观”的话,随着年级渐高,“坚固”也将成为设计要求的一部分,即,我们要将建筑结构、构造、材料等纳入设计范围,关注到可操作的细节,使设计深度更进一步,为业务实践及就业铺平道路。低碳、节能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反映在建筑行业就是对节能建筑的倡导。建筑的节能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反映在建造过程中的节地、节材,更重要的是为使用过程中的低炭、节能提供支持、打下基础。建筑方案设计阶段虽然不可能有很具体的体现,但却需要建立概念、综合考虑。这就需要很多建筑技术方面的知识作支撑,甚至是一种从技术出发的全新的设计思路。

同时,注册建筑师考试制度的施行,也为建筑学专业课程训练指引了方向。与建筑师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的训练应该引入、贯穿到设计课程之中。

《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等看似理论的课程,也要激发起学生们的思考,听闻历史,思之当下,由此及彼,探究不同历史文化下的建筑反映对于今时今日的建筑设计的启示。不仅要有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也要有仰望星空、思虑文化的眼界与胸怀。

第五、计算机辅助设计对设计课程的影响。

身处数字化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电脑和网络带来的便利,建筑设计领域也毫不例外。随着电脑的普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手段,绘制图纸、计算日照和节能等指标、建立三维模型等,大大地提高了效率,基本已取代传统的手绘、手算方式。

建筑学高年级的学生需要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并在设计课程中运用,进行计算机绘图的实践。这也是在为设计院实习和就业作准备工作。计算机绘图的准确、直观与高效是毋庸置疑的,但需要强调的是,设计前期尤其是一草阶段的构思最好手绘表达,这是由它们各自的特点决定的。手绘手段,灵活、方便,表达起来速度快,利于激发、捕捉灵感,适合于充满变数的前期构思阶段;计算机手段,严谨、准确、快捷、高效,适合于基本定稿的后期绘图阶段。学生往往易沉浸于计算机的各种便利,忽略手绘表达的必要性,这是需要警惕的,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手绘草图进行构思是掌握设计方法的重要途径,绝不可忽视。计算机辅助设计是把双刃剑,需要我们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和设计的不同阶段,区别对待,合理引导,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第六、毕业设计指导“双师制”。

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往往是紧随设计院业务实践之后的,为了增加实践机会,许多学生愿意选择一边在设计院继续实习,一边进行毕业设计。这种局面下,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机会减少,毕业设计的质量难免受到影响,因此大部分学校持谨慎态度,造成“毕业设计”和“提前就业”之间的矛盾。学生出于增强就业竞争力等因素的考虑,往往会千方百计来应对,甚至“舍弃”毕业设计,即只求及格、顺利毕业,而选择“提前就业”。

为应对这种越来越突出的矛盾,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与其“堵”,不如“导”。既然学生愿意选择设计院的环境来完成毕业设计,那就把实践部门的优势发挥出来,学校可以聘请设计院中具有一定职称或资历的建筑师(如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等)担任相应学生的第二指导老师,配合学校的指导老师,共同参与到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中。学校通过开题报告、调研报告、中期成果检查、毕业答辩等不同阶段的要求,对毕业设计进行进度控制和成果检验。

这种双师制的模式非常适合于和实践紧密联系的建筑学专业。它能够充分发挥不同环境的优势,使毕业设计系统、规范、有序,同时立足现实可行性,深入、全面。

以上种种思考,都是基于建筑学专业课程设计教学的特殊性而引发的,是在教学实践中的切身体会,希望能够对广大建筑学专业师生有所启发,大家共同思考,促进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锦绣,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的建筑教育,建筑学报,/3

[2]刘抚英、金秋野,国内高校建筑教育发展现状探析,华中建筑,2009/7

水污染论文篇五

随着我国城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技术的'不断完善,近几年在环评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除了运用一般工业类项目的环境评价方法及原理外,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地质和地球化学因素的影响,预测地质介质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

作者:张华云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刊名:南北桥英文刊名:southnorthbridge年,卷(期):“”(9)分类号:p64关键词:地面沉降水污染影响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