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精神的论文(实用5篇)

时间:2023-09-26 作者:文锋最新中国精神的论文(实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精神的论文篇一

摘要:“中国古典舞”是我们各民族代代流传至今的古代具有典范意义的舞蹈,?是历代舞人经过不断实践演化和提升而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舞蹈。中华五千年丰硕的文化底蕴,自古就有歌舞的传布,以其美妙之旋律,美丽之舞姿,让人心旷神怡。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身韵特征;古典舞与书法

中国古典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结晶,在中国舞蹈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堪称为中国舞蹈的艺术典范。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宫廷舞蹈或更为遥远时代的民间舞蹈,它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从戏曲舞蹈、武术身法和芭蕾舞步中提取精华,并结合中国古代舞蹈美学以及当代审美观点和原理,经过历代表演家的调整、提炼和创新,长期流传下来,具有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的舞蹈。它的诞生与发展,反映了人们对民族舞蹈文化的尊崇,显示出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独特风韵。中国古典舞经过不断的发展,从外形到内涵突破局限,整理和创造出了许多别具一格的古典舞。

一、中国古典舞的技巧的特点

中国古典舞在技巧上一般默示为弹性节奏和点线连系的特点。表此刻节奏上多为附点(抻――赶)或切分(赶――抻)或是两头抻中心赶,或是两头赶中心抻,或是紧打慢做,或是慢打紧做等等。是以,所形成的动作的内在节奏,诸如则柔、动静、缓急、放收、吞吐……顿挫顿挫、点线连系等,中国古典舞根基练习中的扭转技巧,以拧倾形态的舞姿结构为首要特色。

二、中国古典舞的身韵的艺术特征

中国古典舞经过不断的发展,从外形到内涵突破局限,整理和创造出了许多别具一格的古典舞,更创建了古典舞的身韵。“身韵”即“身法”与“韵律”的总称。“身”即身法,指中国古典舞的外部表现技法;“韵”即韵律,指中国古典舞的内在气韵。俗话说“无韵则神死,少韵则风格无”,身韵是中国古典舞不可缺少的标志,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所在。“身韵的主要特点有:一是在形体动作上要求以神似为主,主张将身法与韵律集中在“变其形而扬其神”上;二是展现出神形兼备的审美特点,集中体现古典舞的形神统一。

三、中国古典舞与书法的联系

书法与舞蹈之间也是不无联系的,《明皇杂录》说怀素和尚看了公孙大娘舞剑器后,草书大为上进,由于他从这种舞蹈中受到抑扬之势的启发。在这里两者之间就有着美学共性的四个方面。其一,力的运动与平衡。舞蹈是通过提炼和美化了的、有节奏的人体动作,来表现现实和人的思想感情的艺术:而汉字的书写在进进书法这个审美领域以后,也就是表现作者思想情绪和审美情趣的合于某种规律的笔墨的运动中透发出来的。这种力不是一种直线的冲力,而是那种“以锥画沙”的、逶迤宛转而前进的力。这种力不是单向的、光滑的而是不断内聚和逆着内聚的矛盾运动的力。所以,舞蹈和书法的相通的美学特性,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不断平衡和不断打破平衡的力的运动。其二,生命情调。舞者身体的韵律,造成舞蹈强烈的生命情调;同样,书家渗透个性而又合乎法式的笔墨运动,也使书法表现出郁勃的'生命感。其三,感情的外化。我国古代舞论早就指出,舞蹈是表达感情的极致和最高形式。舞蹈的这种功能,书法同样是具备的。舞蹈和书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找出了美化了的人体动作、笔墨线条与所需要表达的感情、情绪的结构形式。其四,抽象性和表现性。舞蹈艺术和书法艺术以抽象美为特征,其根源正是由于他们要把本来不具备形式的感情、情绪,孤立地、无所依傍地抓取出来予以表现。这种表现又不是写实地再现事物的外在形貌,而是给出从生命运动中体现出来的一些精神概念塑造出丰富的、可以感受的动态形象。

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尽管它们的门类各不相同,载体各异,但是贯通它们之间的美学本质是相通的。它们与今天的舞蹈艺术是一脉相通的,它们在动势动态及审美价值取向上都有许多的共性。舞蹈在吸取这些姊妹花的时候,或取其形,变其神或取其神,变其形,将他们更加细微的与之相融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另外,我国的文化艺术,在辉煌的历史朝代中曾经播及周边的邻国。因此,在继承和发展我国古典舞蹈时,还可以从当今朝鲜、韩国等国的舞蹈中看到某些传承下来的中国古代文化痕迹,亦可为我们所借鉴。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专家、学者们的研究也进人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势。中国古典舞走入了一个多元发展的阶段。人们在追求创新的角度上都会对某一事物进行仔细认真的分析,而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切入点。我们知道宋明清以前歌舞结构之丰富,留给研究者们的是多视角的着眼点。因此,中国古典舞也应该向多元化趋势发展,只要是有利于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发展的元素,我们便应采取积极的态度拿来。这里的“拿来”并非原封不动的硬搬。而应有一定的原则。这原则应当是、立足于本民族和舞蹈本体的基础上,以“我”为主的进行借鉴和吸收,强调“我”化“它”的原则、目的明确的进行吸收,去掉盲目性。也就是说,吸收“它”是为了解决“我”的问题。在吸收过程中,要注意吸收它们的本质和精髓,而不是无目的简单地模仿外形。吸收“它”应是为了弥补“我”之不足。在多元素的吸收之后,必须经过消化、融合,统一在中国古典舞的、民族的主体风格之中。总之,运用民族的原则与价值为取向来丰富它、发展它、雕刻它。从而,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具有多层面的特点。

中国精神的论文篇二

宗白华先生在其着作《美学散步》中谈到有关中国美学的问题时说:“中国各门传统艺术不但有自己独特的体系,而且各门传统艺术之间,往往互相影响,甚至互相包含。因此,各门艺术在美感特殊性方面,在审美观方面,往往可以找到许多相同之处或相通之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中国古典舞和中国传统美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一联系较为鲜明地体现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圆满”的思想对中国古典舞蹈的影响上。

传统文化里的尚“圆”思想与华夏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密切相关,追求“圆满之美”不仅是一种潜在社会心理的反映,也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审美心理的真实写照。这种“圆形”思维的形成不外乎三个原因:第一,远古先民的求知欲,是中华民族宇宙生命意识的体现。先民最初怀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对天地日月的崇拜,开始了探索与研究“圆”的时代。因此,“圆”反映出中国古代人对宇宙运动的认识,即一种循环往复的环形运动。第二,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思想。由于受“中庸”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阴阳调和、求圆占中。差异的、对立的方面互相弥补,在一起构成一个高度协调、平衡、统一的整体―――“圆”。第三,中华民族追求“大团圆”的民族心理。尚“圆”心理是一种审美趣味,同时也是一种处理矛盾冲突的结构形式。尚“圆”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追求,对其他的文化艺术样式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典舞蹈自然而然地也在影响之列。中国古典舞无论是在具体的动作、造型,还是在连贯的舞蹈表现上,都呈现出“回旋”的状态,即“圆”的状态。这可看见是尚“圆”的美学思想在造型和动作艺术中的体现。

“行云流水、龙飞凤舞、曲折婉转、闪转腾挪”等词语常常被用来赞赏中国古典舞,这就是中国古典舞“圆、曲”之美的形象化体现。中国古典舞舞姿圆润自如、动作柔和流畅,形成“圆、曲”的形体美,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气质与韵味。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可用八个字来概括,即“圆、曲、拧、倾、收、放、含,仰”。从这八个字明显可以看出,中国古典舞不同于西方芭蕾的“开、绷、直、立、弧、长”的审美趣味,而是“万变不离其圆”,是典型的“圆形艺术”,“圆”的特征贯穿了中国古典舞的所有舞姿、造型以及身韵动律。“转之一字为众妙之门”是对中国古典舞美学特征的高度总结。中国古典舞的“圆”的审美元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圆曲之味―――姿态中的“圆”

“圆”的审美特征显着地体现于古典舞的静止姿态上,包括基本手位和舞姿造型。无论是山膀按掌、顺风旗还是提襟、托盘,都要求舞者的手臂线条弧形弯曲,而且多数情况下是双臂双向弯曲,从而呈现出古典舞蹈的圆润的曲线美。不仅舞者伸出的手臂是略带弯曲,甚至于指部的各种造型,比如“兰花指”、“剑指”等等也需要呈现弯曲状。通过舞者从肩膀到指尖的道道弯曲,我们看到了一条条无限向外延长的曲线。这些曲线不仅有助于提升舞者的身体美感,也鲜明地体现古典舞圆曲流畅的特色。

汉唐舞是中国古典舞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汉唐画像石、壁画等古代造型艺术以及文献资料中存在和描述了着许多具有代表性的舞姿形象,如秦汉舞俑的“塌腰蹶臀”、汉戚夫人的“翘袖折腰”、唐代乐伎的“三道弯”等等。这些优美的舞姿造型极为生动地体现了汉唐舞的曲线之美。《淮南子?修务训》中曾记载楚国“弓腰舞”:“绕身若环,曾绕摩地,扶于婀娜,动容转曲,便娟似神,身若秋药被风,发若结旌,驰骋若惊。”汉朝傅毅的《舞赋》描写汉初宫廷舞女的舞姿“委蛇女冉女弱,云转飘忽。体如游龙,袖如素。”汉舞本自楚舞而来,从这两段引文我们可以发现:汉唐舞的重点在于腰部的律动,纤细的舞腰作为躯体的中心,灵活地曲折、转绕,最后定格为曲线的造型,体现出汉唐舞的柔美。一切的技巧动作都是在婉转曲折的身体姿态上完成的。

闻名于世的敦煌舞中“反弹琵琶”造型也蕴含着“圆曲”的独特韵味。“反弹琵琶”是敦煌舞中最美的舞姿,取自唐代壁画,反映了唐代乐伎歌舞技能的高超。这个历史悠久的极富美感的舞姿里面含有三个“s”形:第一个“s”是舞者自身形成的曲线。弹琵琶舞伎,发髻高耸,腰部纤细,臀部后翘,上身前倾,身体呈现出优美的“三道弯”。第二个“s”是由琵琶和舞者身体一起构成的反“s”。舞者左手置于身后,反握一把从右肩一直斜伸到脑后的琵琶,右手作反弹状,头部和琵琶一起形成造型。第三个“s”是指舞者的配饰。一条丝制柔软的帛带,从肩上绕过手臂,卷曲成优美飘逸的“s”形曲线垂落于地面。这三种不同大小的“s”形构成了我国古代最优美、最有特色的`女性姿态。而“s”形本身就是一种曲线。敦煌舞蹈之所以受到广泛喜爱,与其传递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有着很大的关系。无论是“s”形舞姿还是长绸、帛带的灵活运用,都显现出了唐王朝的包容万象、雍容华贵的气度,让后人对盛唐充满了遐想。

二、圆游之韵―――动律中的“圆”

舞蹈是一种极具美感的运动,动律所呈现出的韵味才是舞蹈真正的精华所在。作为中国古典舞的最显着的美学特征,“圆形”动律也广泛地存在于古典舞的运动轨迹中,比如说手法、步伐以及身法身韵。古典舞一直遵循着“终点回归起点”的运动原则和“起承转合”的结构原则,这种动态中的“圆游之韵”“曲折之境”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贵大气,同时又不失含蓄典雅的艺术风格。

“云手”是指左右手在身前依次做上下八字盘腕的平圆运动;“大刀花”是侧转身后做立圆运动;“风火轮”是手臂随着腰部做围绕左右横轴的八字圆运动。无论是平圆、立圆还是八字圆,其运动轨迹都呈弧线或圆线。手法的运动轨迹如此,基本步伐亦如是。“圆场步”和“摆扣步”是最典型的圆周运动,只不过加上了身体的拧或倾、含和仰、重心的留与送,而运行在弧线和圆线之中。其中,“圆场步”最为鲜明地表现“圆”的特征。舞者在走圆场时身体微向圆心内倾,行走时后脚脚掌紧紧跟随前脚脚眼,依靠圆形或八字形、s形构图线碾走。此外,“扑步”中两腿依次下蹲传递身体重心包含着弧形运动;“三倒步”更是手脚并用以三步为单位的“s”形运动,亦属于“圆形”运动的一种;“摇步”时脚经蒯到外开,实际上是划了一个以脚后跟为圆心的四分之一小圆周。总之,无论是手法还是步伐,都是在“圆”的运动轨迹的基础上加以变化,从而形成了大大小小各具姿态的“圆”或“弧”。这些“圆”、“弧”使得古典舞的动态更加圆润柔和、灵活自如,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委婉含蓄之美。

身韵是古典舞训练的重要部分,是手法、步伐以及身法的综合,“提、沉、含、腆、冲、靠”是身韵的六大元素,均是通过腰部的运动来完成。由此可见,腰的运动为中国古典舞的各种姿态、韵律得以完成的基础。“云肩转腰”是在这六大基本元素基础上形成的身韵组合,是中国古典舞中代表性综合训练动作,也是古典舞身韵训练的基础。光从“云”“转”这两个字,我们也能推测其动律必然是和“圆”有关。“云肩转腰”以“三圆”路线为运动轨迹,要求舞者严格地围绕着“点上划圆”的动律进行展开,主要是上身的运动:在盘腿原地坐固定的基础上,上肢以腰为轴进行前、后、左、右的平圆动律,配之以出肩、冲肩、移肩、靠肩、裹肩的环动,形成一个以腰、胸、肩为整体的平圆运动。其圆润而优美的路线,形成了古典舞中具有典型性的磨式平圆,它的产生既是动作韵律的出发点,也是上肢表现力的重要手段。以此为基础,在各式各样的手、眼、身、法、步里都采取曲线弧线,讲究流动自如、如云如水;重视收敛含蓄、富有弹性,因而动静都有韵味,呈现出圆熟状态。如此看来,“云肩转腰”极为精准地诠释了中国古典舞蹈的“圆”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的旋转和翻身技巧,也是“圆”之特征的完美诠释。翻身主要是以腰为轴,身体在倾斜的状态下进行翻转,极好地体现了“立圆”的美感特征。古典舞中旋转种类繁多,与芭蕾舞的旋转相比,最大特色是身体形态在拧倾的舞姿造型上的转。“拧、倾”造型本身就是体现了曲线美,再加上“平圆”或“立圆”的旋转变化,大圆套小圆,环环相扣,变化无穷,让人欣赏到“回旋”之美。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舞蹈是“划圆的艺术”,“圆”的审美特征一直贯穿其中。这种圆曲之味、圆游之韵,最终体现出一种“圆满”之美。“圆满”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追求,在古典舞蹈的发展历程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的尚“圆”思想实则是一种民族文化的“立场”与“姿态”的象征。而古典舞蹈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舞蹈艺术,足以担起宣扬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的重任。

中国精神的论文篇三

有着五千年漫长岁月的中华,积淀出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在这一块孕育悠久历史文化的沃土上,孕育了袖舞这一朵奇葩。作为服饰道具的“袖”,作为表演形式的“袖舞”源远流长。袖舞是中国舞蹈文化精神与民族审美观的体现,经过历史各时代的艺术加以选择、创造,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赋予它们新的气韵、新的品格。袖舞成为了独立的舞蹈肢体语言,体现中国古典舞的精神与风貌。

一、水袖、袖舞

(一)水袖、袖舞的概念1.水袖的概念水袖是演员用来进行舞蹈表演的一种服饰文化的舞蹈道具,它既有服饰功能,又兼有道具的属性。水袖通过舞者身体的舞动来带动,就像道具一样具有可操纵性的特点。袖包括袖身和袖体两部分。袖身是指穿在身上的服饰部分,袖体是指接在衣服袖口处向外延长的长袖部分。2.袖舞的概念袖舞是以独具特色的袖作为道具的舞蹈,是一种能够代表中华传统审美特征的典型舞蹈样式之一。袖舞综合了观赏性、技艺性、表现性,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气质精练地反映出中国舞蹈独具韵味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从而具有了独特的审美品格和艺术价值。

(二)水袖、袖舞的来源“袖”在舞中可以用简约的“长袖善舞”四个字说明。华夏民族的宽衣大袖是袖的源头,经过历史的沉淀,在追求美的同时加以延长与夸张,独具特色的“水袖”就形成了。我们都知道,中国古典舞中的袖是提炼中国戏曲的“水袖”而成的。那么,“水袖”名称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水袖的最早的叫法是“水衣”,水衣的袖子随着发展逐渐变长变宽,便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水袖。因为袖舞动的形态像水波荡漾,所以叫“水袖”。袖舞在这块历史文化的沃土上,不断吸收和继承精华部分再加以创新,才得以发展成熟与完善。

二、水袖的历史发展及当代表演形式的演变

(一)原始时期水袖的发展在舞蹈艺术起源的远古时期,原始宗教和舞蹈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舞蹈艺术是宗教仪式的一种手段和活动。中国远古时期的典型的例子就是巫舞,在中国古文中,“巫”和“舞”两者是相通的,“”字是古代“袖”字的写法,从这可以看出,“袖”最初是献祭的仪式舞蹈中一种手执的舞具。从“”字看出了以“手”摘“禾”的形象,体现了“禾熟拔其穗”的动态。原始“袖舞”中所执的稻穗是宗教活动中具有明确意义指向的器物,舞蹈的形态受到了影响,道具和服饰成为中国舞蹈的一大特色。

(二)汉代时期水袖的发展袖舞在汉代迎来了发展的高峰。史料里记载着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在汉代,长袖的形状分为细长的舞袖和喇叭形状的宽大长袖这两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袖舞”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个是长袖的纵向延伸,在袖口端接一长飘带;另一个是袖式稍短,是“水袖”演化的由来,后来成为中国古典戏曲不可缺少的艺术表演形式之一。也有手执巾而舞的形态,它的舞名被称为“巾舞”。从“罗衣从风,长袖交横”“表飞毅之长袖,舞细腰以抑扬”“君似飞鸾,袖如回雪”这些漂亮的词句中,我们可以看到汉代袖舞的动人之处。它一脉相承于细腰长袖的“楚舞”,经过进行加工创作,使它更纯熟更精美。在汉代的袖舞中就有了精湛的技艺,例如加长的巾袖舞在挥洒间自然会增加难度,巾越长,要求舞者的臂力、技巧越高;例如大幅度横向折腰的动态对身体的柔韧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注重的是腰功与袖式的变化;例如追求赵飞燕“掌上舞”那样“机迅体轻”等等。

(三)隋唐时期水袖的发展隋唐时期,封建社会上升至一个鼎盛时期,乐舞艺术尤其是宫廷乐舞也随之进入一个繁盛的阶段。袖舞成为了一种中原乐舞文化的传统,滋养着舞蹈的发展。袖舞在唐代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方向是长袖的发展,“纤腰弄明月,长袖舞春风”说明了唐代对前代传统长袖舞的继承。另一个方向是广袖的发展,“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说明了“广袖”的形态。从广袖中,我们看到了唐代袖舞的华贵与大气。运用舞巾、风带、长袖以及腰肢的软功,柔曼婉畅、具有浓厚的抒情性。时而长袖拂垂翻飞,时而慢舞双袖,时而扬袖、转袖,时而飞舞长袖,时而急翻双袖,各种舞袖的姿态和技法,是“细腰长袖”的舞风在唐代乐舞中的延续和发展变化,即使袖的形态有所改变,但是袖舞身体动作的`韵律已经根深蒂固地流传下来。

(四)明清时期水袖的发展从宋元市民文化的潮流可以看到舞蹈发展重要的现象,戏曲艺术脱颖而出,创立了独立地位。明清时期,戏曲舞蹈已逐步发展成熟和流行起来。在这一进程中,袖舞不断适应戏曲的表演程式与要求,袖舞融入到了唱、念、做、打的戏曲艺术当中,成为一种高度凝练的表现手段,“水袖”也成为了一门独特的技巧。在前代袖舞的基础上,戏曲的水袖着重发展和丰富了袖技,将袖作为一种专门的技巧来发展,并服务于戏曲中人物和情节的表现。戏曲的水袖不仅在袖舞的传统审美上发生了改变,而且复杂和丰富了表现技巧和手段。也可以说,因为戏曲水袖技巧的集中发展,袖舞有了较强的“语言性”。

(五)当代水袖表演形式的演变在当代,袖舞的追求与发展需要超越历史传统,成为一种语言机制,一种能够营造中国古典文化意象、能够表现中国人感情、能够向现代审美趣味延伸的语言机制。这对于中国传统袖舞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中国古典舞”正式确立后,在中国古典舞创新的同时,袖舞技术也得到了突破,尤其是古典舞身韵的产生,水袖发展为独立的道具身韵,借助舞蹈表演,才让我们体会到今天袖舞的魅力所在。盛培琪教授为袖舞注入了新元素,给予袖舞新的气息和温度。她还提出袖与腰、重心、步伐之间的“三节六合”的关系要贯穿于身法的要求中,让舞者身体和袖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结合体。袖舞的完善与成熟,是中国古典舞民族文化精神的当代延伸的体现,也是传统舞蹈风貌的当代建构。

结束语

浅析中国古典舞水袖的历史发展是在宏观上分析和概括水袖的发展,历史发展演变,水袖的技术技巧表现以及美的体现。丰富而绚丽的袖舞经过漫长的艺术长河的沉淀,吸取了许多优美的动态和静态舞姿,在圆转、回荡与流动的曼妙风韵中,展示奇崛雄肆、清婉柔丽的无穷魅力,创造出灿烂辉煌的东方艺术。袖舞就像一股清泉,清新,淡雅,婉丽。凝聚着中国特有的线的艺术追求,丰富的舞蹈语汇,折射出变化、演化、幻化的无穷意境。

中国精神的论文篇四

一、悬鱼的功能及文化内涵

1.悬鱼的功能

悬鱼构件是实用与装饰的结合,具体的表现为装饰、防水、寄寓三种功能。首先,悬鱼的主要功能是建筑装饰,根据悬鱼的不同形态样式,漆上黑、白、红、黄、蓝等颜色。其次,悬鱼还可以启到保护木结构的作用。最后,悬鱼寄托了人们“趋吉”“祈福”的美好夙愿,祈求神保护的精神追求。

2.悬鱼的文化内涵

悬鱼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利用悬鱼的纹样谐音表达了其装饰意义,即鱼,余也,欲也,取吉祥之意,“鱼”也象征着多子多孙。悬鱼的文化内涵同时表现在祈吉文化、祈喜文化、祈财文化以及易经八卦文化上。

二、从形式美法则的角度看悬鱼的发展

1.单纯齐一

单纯齐一是形式美当中最基本、最和谐的一种表现法则。在整体形态中没有明显的差异,通过把复杂的结构简化为容易让人的视觉心理接受的形态。例如,江苏扬州古建筑的山墙砖雕,装饰着些许唐草纹样,主体唐草纹与周围的唐草纹完美结合,表现出了形式美法则中的单纯齐一法则。

2.对称均衡

对称是同形同量的形态,如果用直线把画面空间分为相等的两个部分,它们之间不仅大小相等,而且距离也相等。在悬鱼的装饰构件中,大部分雕有两条鱼尾部相离相接或相交对称的鱼,寓意着“双鱼喜庆”。例如,云南丽江地区的“双悬鱼装饰”能够清晰地体现出形式美法则当中的“对称”。均衡是同量不同形的形态,指的是一定空间范围内,形式要素之间保持视觉上力的平衡关系。例如,山西砖雕悬鱼,从总体的形式上看不是对称的,但是给人的视觉感受是生动优美、富有韵律的图案。对称均衡所体现出来的都是一种平衡美,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视觉上的平衡感,另一方面是人的心理总是追求一种稳定而安全的感觉。

3.比例尺度

比例尺度是平面构成中一切视觉单位的大小,以及各单位间编排组合的重要因素,恰当的比例与尺度能给人们带来心灵的`愉悦和美的享受,所以悬鱼的比例尺度也是有严格的要求的。在李诫的《营造法式》中记载了悬鱼的尺寸,“垂鱼长三尺至一丈,其广厚皆取每尺之长积而为法。垂鱼板,每长一尺,则广六寸,厚二分五厘。”可以从记载的数据中得知,拥有恰当比例的悬鱼有一种协调的美感,迎合了人们的视觉感受,符合形式美法则中比例尺度。

4.联想意境

联想是思维的延伸,它可以让读者看到一事物后将思想引领到另外的事物上,是一种观念和心理上的延伸,而意境是联想的一种结果。如“鱼”形悬鱼,悬鱼装饰中最简单的“鱼”形悬鱼,可以由雕刻的鱼联想到水里的鱼,再由水里的鱼联想到其寓意,表达出富裕吉祥之意,象征着配偶、合欢、生殖和繁衍。有的鱼形上配以牡丹,寓意着“富贵有余”,还有的配上莲花,以祈“年年有余”。另外,再譬如“太极八卦纹”形悬鱼。太极图是一种简单的几何形状,是由黑白两个逗号一样的图形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图。太极图表达了一种相互转化、相对统一的形式美。由于太极八卦为道教所用,认为它能震慑邪恶,将太极图纹运用到悬鱼装饰构件上,想必也是出于其意。综上所述,联想与意境在悬鱼装饰构件中运用地淋漓尽致。悬鱼装饰与各种不同事物的结合运用,不仅使得悬鱼形式更加和谐、美观,更让人们通俗易懂的了解到其表达的内涵。

三、结语

悬鱼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构件发展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从其形态样式到文化涵义的不断发展,从最开始的防水、防雨的功能到后来的吉祥寓意、廉洁清明的标志,它的出现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悬鱼在形式上遵循着形式美法则中的单纯齐一、对称均衡、比例尺度和联想意境的原则,达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的统一。总而言之,这些独出心裁、形态各异、雕刻精细和构思精妙的悬鱼,使得中国传统古建筑显得更加整体、亲切和自然,更能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中国精神的论文篇五

摘要:声乐作品中蕴含着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于怎样能更好地塑造声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剧情;形象;情境;语气

以形象反映生活是一切艺术的特征与宗旨,每一部声乐作品都有它需要表现的形象。人物是作品的主体,如何塑造人物形象,是每位歌者在演唱作品前需要思考、认清的问题。

一、了解作品剧情

声乐是一种传情艺术,需表现的不同的歌曲具有不同的创作背景和艺术内涵,要做到很好地传情,引发听众共鸣,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是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演唱者拿到一首声乐作品,应了解其主题思想,确立基本情感,用剧中人的感觉去行动、去思考、去表现。例如,莫扎特的歌剧《唐璜》中采莉娜的咏叹调《鞭打我吧》。唱这首曲子之前要了解故事的背景,采莉娜是谁?她具有什么样的性格?和马赛托什么关系?弄清这些,就容易唱了。采莉娜非常漂亮,还比较活泼、动人。她在与马赛托结婚前遇到了唐璜,唐璜是个风流小生,还是个有地位又风度翩翩的城里人,见到美貌的采莉娜就想方设法引诱她,结果他成功了。当采莉娜认清唐璜的为人而要和马赛托相会时,她极力想平息马赛托的怒气。这段咏叹调就是以此为背景,采莉娜哄劝马赛托的一段唱。

要想塑造一个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果不知道人物在作品中的定位,就如同在大海中目标不明确的航船,这种航行会失去任何价值和意义。只有正确地理解作品的全貌,才能正确诠释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二、把握人物形象

演唱作品要尽可能地把握住人物的性格、思想,认识其灵魂,才能进一步理解他对周围事物的具体态度,获得人物特有的性格表达方式。要唤起听众的情感,使其与自己同喜同悲,则必须仔仔细细地体味作品,进入角色,进入情境。

在演唱歌剧《江姐》选曲《红梅赞》时,有些不了解作品内涵的人唱这首歌,往往会停留在歌曲表面,认为是歌颂红梅。其实,这首歌歌词内容一语双关。虽然歌词描绘出在“三九严寒、冰天雪地”中“昂首怒放、丹心向阳”的红梅,实际上在隐喻革命党人不畏艰难、忠心向党、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具体一点讲,作品是揭示江姐外柔内刚、坚贞不屈,犹如盛开在山上的红梅一样的性格。尤其后面的几句歌词,强烈地表现出江姐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对革命事业成功的热切盼望和坚定信念。

三、把握人物所在情境

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时,演唱者应张开想象的翅膀,使作品内容在自己心中、眼前活起来,身入其境才能使己动情,其演唱才能声情并茂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确立作品中人物所在情景包括时间、地点、环境等多个方面。情境是人物的思想、行动和唱词产生的根据,它决定着人物演唱的方式及分寸,只有对作品规定的情境认识清楚了,才能增强人物塑造的准确性。比如前面所提到过的.歌曲采莉娜的咏叹调《鞭打我吧》。开始的歌词“鞭打我吧”实际上是采莉娜装可怜,求马赛托责打他,这里有乞求的成分,但更多是撒娇。后面三拍子的唱段速度加快,表现了人物活泼的性格。如果不了解剧情,用很强的力度唱的话,这个形象就不符合作品的要求了。

四、体现人物的语气

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性格差异,不同的声乐作品中的人物都有独特的特点,也就有了各式各样的语气,不同语气其唱词也相应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正如《乐府传声》中的论述:“唱曲之法,不但声声宜讲,而得曲之情为尤重。盖声者,众曲之所尽同,而情者,一曲曲所独异,不但生旦净丑,口气各殊,凡忠义奸邪、风流鄙俗、悲欢思慕、事各不同,使词虽工妙,而唱者不得其情,则邪正不分,悲喜无别,即声音绝妙,而与词曲相背,不但不能动人,反令听者索然无味矣。”例如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凯鲁比诺的咏叹调《你们可知道》。这段唱表现了年轻人对初遇爱情时的懵懂,一看见女人就心跳,不知所措的心情。如根据人物的年龄性格特点,我们就会体会到作品中人物语气的变化。开始的几句如对话一般说着唱出来,到后面诉说心情时,随着人物的情绪波动,演唱就要做出强弱对比、顿音连音的对比。如唱到“兴奋”一词时,要用琢磨不定的情绪的轻声处理和唱到“消沉”时烦躁情绪的重音处理;以后部分则要用“火样热情”与“寒冷如冰”强弱力度来体现作品中人物的语气变化。所以,作品中一连串十六分音符的旋律突出需要用急切的、自言自语的语气唱出来。到后面主题的再现部分,和开始的主题旋律语气要有所变化,开始的唱段情绪显得困惑、惊慌、羞涩,而后面这段唱在经过心里话一吐为快后,此时,连贯、稳定的情绪占主要地位,用的是甜蜜的、自我陶醉的语气,就仿佛主人公经历了一场爱情一般,对一切充满希望,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唱词用怎样的一种语气方式表达,对于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与行为有着重要意义,要做到准确、贴切,歌者应善于从各种语气方式中选择出最适合那时那刻的人物心理状态来表达,这样才能把歌词中包含的情绪、情感充分表现出来。

五、怎样更好地塑造人物

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一定能够正确地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好地感觉它。歌者除了唱功外,还要注重台风、表情、神态、肢体语言等辅助手段的配合来共同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

如何体现作品中各式各样人物性格特征呢?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演唱者要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注重生活素材积累,并把这些体验吸收到作品演唱创作中来,这是创造完美的艺术形象所不可缺少的。只有这样,表演者才能对所要诠释的人物形象有着丰富的想象和准确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内外和谐统一,使演唱以形传神、以神活形、形神兼备,创造出鲜明生动、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

结语

面对新作品我们最初看到的人物形象只是一张白纸,演唱者要用心地勾勒出人物的轮廓,再勾出他所处的环境、情景,再涂上声音色彩,最后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形象才是立体的。只有在此基础上对角色不断修改、不断润色、不断丰富,才能逐步创造出有情节的、富有生命力的、鲜活的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郭澜.话剧台词艺术教程[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

[3]侯寄南.演员的形体动作和形象创造[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