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游记感言(通用5篇)

时间:2023-09-22 作者:文轩敦煌游记感言(通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敦煌游记感言篇一

每一次游学经历都是人生中非常难忘的时光,参加游学的学生能够全面感受体验这个国家的文化及生活环境,先检验自己的国外生活能力。

出发时,孩子们心中除了对游学生活的向往之外,难免也会有对亲人的依依不舍。飞机上睡不着的时候,我也暗暗告诉自己说,一定要把孩子们照顾好,不辜负家长的委托。但后面行程中发生的事情,让我对孩子们有了新的认识。

孩子们带给我的第一个惊喜是到达悉尼的第二天早上,大家办理退房手续的时候。开始以为他们收拾行李都要很长时间,但没想到从收拾行李到办理退房手续都是大家自己完成的,而且做好自己的事情之后,有的小朋友还主动给其他成员帮忙。真是有条不紊,我呆住了。

在分到寄宿家庭之后,孩子们难免会有害羞,不敢开口说话的情况。洋爸妈们为了能让孩子们能更快融入家庭,为他们准备了很多节目:骑马,看海,包饺子…一系列活动下来,不到一天,孩子们就和各自家庭的洋爸妈们融洽相处,玩在一起了。

成长,也许只是一瞬间的事。

后面发生的事情证明,我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在一个有趣的破冰游戏之后,大家很快和当地学校的小朋友熟络起来,各自交到了外国小朋友,午饭休息的时候他们还会和外国朋友们一起聊天呢,好不热乎!

让我印象深刻是在澳洲坚果园的时候。能够和澳洲的袋鼠、羊驼亲密接触,孩子们兴奋不已。当然其中也出现了一个小插曲,考验大家的勇气。看到工作人员手中拿着的蟒蛇,很多同学惊呼起来,接下来就是勇气大爆发的时候了:谁敢也像工作人员那样上前去拿蟒蛇吗?开始我以为,有一两个人敢上前,就很好了。

的确,开始的时候大家虽跃跃欲试,但都不敢上前。过了一会,才陆续有人上前,表情虽万千,但终于,他们克服了恐惧心理,一一上前体验着勇气之战了。

成长,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不怕。

插班当地中学的生活,在角色扮演了解澳洲购物习惯,小镇漫步、篮球运动、板球运动等兴趣活动课中,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便到了在校的最后一天了。最后一堂课的主题是“感恩”,孩子们用精美的贺卡表达了对寄宿家庭的感谢,一张张精美的卡片,寄托着他们对寄宿家庭的美好祝福。成长,是学会感恩。

经过这一次的澳洲游学之旅,除了收获了沿途美丽的风景之外,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成长。或变得独立了,或变得开朗了,或变得自信了,或变得目标清晰了…这样一次有意义的游学,于我,于孩子们,终生难忘。

敦煌游记感言篇二

旅行,或许是人类欢迎的活动之一了。无论一个地方记载的多么详细,我们总要亲自行万里路,一睹其真容。甚至说我们越是了解一个地方,就有着越强烈的向往。正因如此,才会诞生旅行家这个自由职业。他们或是将照片编成册,或是剪辑成视频,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与众人分享。然而在照相机远没有发明之前,也毫不影响旅行家的出现,从晋代山水诗派的鼻祖谢灵运,到明朝“千古奇人”徐霞客,抑或意大利的马可波罗??这些名字,早已成为了旅游的代名词。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写游记。这是当时仅有的记录方式,但古老并不代表落后。图像固然能直观的传达我们看到了什么,但在表达感悟中就略逊一筹了。而文字则是作者与读者的一次心灵交流,即使历时三百七十六年,现在看《徐霞客游记》,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弘祖当年遍览华夏16省大好河山的豪迈。当然,文字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主观因素往往代替了客观景物,别说是不同的人,就连一个苏轼,都能看出六种庐山。但在很多时候,这恰恰正是其魅力所在。今年1月底,我跟随生环学院的团队,展开了宝岛台湾的10日游学。足迹所到,南起高雄,北至台北,中临台中、南投,可以说游历了宝岛大部分知名的景点;时间跨度上,既参观了始建于民国的慈云寺、故宫博物院里唐宋的窑瓷书画这些蕴藏着历史积淀的载体,也见识到现代化台湾地标——台北101大楼以及辉煌熠熠的夜景。来到这里,我们总会想要留下些什么。笔者纵然不敢以旅行家自居,但仅仅成为每年三百万游客之一,也似乎有点流于平庸了。从我开始创作道路的那一天起,边走边写就成了我旅游的习惯,“诗行天下”不仅是一部央视的纪录片,也是我的梦想。尤其是台湾这个几乎是无处不成诗地方,它赐予了我太多的灵感。于是乎,众人眼里看见山水与人文,而我看见的,则是诗句的雏形,大有一种“无奈诗魔昏晓侵”的感觉。

此次游学,一共创作了8首格律诗,几乎是每天一首。虽然篇幅不大,但我们走过的地方都有涉猎,而且并不流于机械的记录,每首诗最后两句赋上了当时的感想心境。将其排成组诗,起名为“诗行宝岛墨韵台湾”。其中较为工整的作品投稿到杂志《当代校园文艺》中,也算为台湾做个宣传。回杭以后,还饶有兴致的为它写了开头语,这里也无妨献丑,权当是引玉之砖吧:

山是诗,水是诗,台湾无处不成诗。四面环海的宝岛台湾,有着别具一格的独特风貌。其秀美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人文底蕴,注定让游人神往不已。游山玩水,就免不了要吟诗咏赋。如果你想了解这个神奇的地方,就请跟着笔者的脚步。你会发现,台湾与我们,不过是一首诗的距离。

敦煌游记感言篇三

你是否也幻想过有一天能静静伫立在英国这片安静的土地上,感受英国的人文情怀。本篇将为你讲述真实的英国游学感想,看看这些从英国游学后回来的人的英国游学感想,看看这些人在英国的真实见闻是什么,是怎样自信的说出英语,打开一扇面向世界的窗的。

一、英国游学感想:课堂文化

英国的课堂看起来是自由灵活的,但是实际上每一堂课都有这堂课的教学指标,学校比较注重学生各方面技能的培养,并且学校有独特的授课方法和教学手段。很多英国游学感想提到英国的课堂内容丰富有趣,有一定的创造性并且学生大多数人可以参与到其中,这是中国教学还比较欠缺的一些方面。另外英国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关系融洽也是课堂文化的一大特点,师生之间是平等友爱的。

二、英国游学感想:建筑风格

英国的城市一般都保留着有古典气息的建筑,一次又一次的维修翻新但是都没有改变属于英国的人文气息,属于英国的传统风格。去了英国回来的学生在英国游学感想中说道:“英伦风格的建筑大多数都有很浓厚的教堂元素,给人的感觉是神秘、庄周、严肃,英国的教堂为哥特式,教堂顶端为彩色玻璃,显得很古朴动人。”

三、英国游学感想:人文情怀

“英国人的文明礼貌真的让我感到赞叹和由衷佩服。不论在哪里,都可以听到excuseme、sorry、thankyou等词。在路上陌生人总是用微笑与你示意,在公共场合大家都自觉排队。”从这些真实的英国游学感想可以看出文明礼仪的意识已经融入英国人的血液中,英国人大多数比较严谨谦虚,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透露着平等的思想,尊重每一个人。这对去英国游学的学生的教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回想起来,我能够有这个机会到英国去感受真正的英伦文化,真的要感谢我的父母。临行前,爸爸跟我说,你没走出去过,你会以为你看到的就是世界。”从国外游学回来后有人在英国游学感想中感叹道。确实,孩子需要在新的环境,遇到新的人,遇见新的风景,然后成就新的自己。

敦煌游记感言篇四

在这次的旅途中,铭刻在我心底的就是广州的“笑翻天乐园”、香港和处于深圳的华大基因了。

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国。我们前往香港时,要过几个关口,当乘坐的大巴车驶入香港时,我们发现香港使用的是繁体字,并且每个标牌都有英文,因此可见香港发达的经济。香港即使山地多,但是它是一个极其繁华的特别行政区。在绿油油的山坡上,不时就能看到几栋高大的建筑,香港是被海水包围着的,这就好像一片绿叶丛在蓝色的背景的衬托下不时被几朵白花点缀着,格外美丽。

在香港,真的能学到许多。总有那么些人整天想着要找谁依赖着,可事实上又有哪些人能够让自己一直依赖下去呢?只不过是一时罢了,自己的路,总要靠自己永远走下去,不留遗憾!

华大基因成立于1999年,是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到里面进行参观,在里面的多功能厅里,刘欢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许多有关基因的知识:可以通过基因来复活古老物种,可以通过转基因来研制出新奇的生物,而且现在科学家们正在尝试着用好的基因研制出有利于人类的生物,工作正在进行时……我现在才知道原来基因是那么奇妙,还有许多我们陌生的事物,有数之不尽的生命等待着我们去了解探索。而我们现在需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学习未知事物,增长见识。

通过这次游学,我收获到的不只是知识,还有一路上的老师同学们的陪伴和关心,增进了我们的情谊,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真是受益匪浅啊!

敦煌游记感言篇五

为了贯彻落实学校倡导的多样化办学理念,我们班率先响应学校游学活动,跨班级组织学习。在葫老师的指导下,各班班长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迅速组织一支强而有力的领导团队,从发布通知、自愿报名到联系食宿地点和组织同学安全乘车,各班班长都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和安排,使同学们高高兴兴出门,安安全全归家。

在这支60来人的队伍中,没有出现任何的疏漏和瑕疵,体现了几位班长平时的素养,以及组织能力和协调安排上的到位。在这里我们全体同学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向各位班长道声谢谢!你们为大家无怨无悔的操劳,你们辛苦了!

在这次活动初期,我们低年级的同学中,都有一些疑惑和担心,和高年级混搭在一起,确实存在很大差异,能否合拍,心中无底。

作为葫老师来讲,尽管从教多年,教育数以千计学员,也有同样的压力,在构思选材上既要有教学的知识性,又要兼顾趣味性,还要将娱乐性揉合在一起,葫老师因地制宜,下足了很大的功夫和安排,巧妙的规避缩小高、低年级学员的差异,把教学调到同一频道上,使新老学员有动力而无压力,为轻松穿插进去做了大量铺垫工作。

在学习中,葫老师至始至终都精神饱满的指导大家练习,并认真负责的指出问题的难点和解决的技巧,反复练习直到大家掌握为止。

为了20xx年建党百年华诞,出于一个老兵朴实的情怀,葫老师组织学员们唱红歌、吹红歌,并编排了一支红歌队列。在葫老师的言传身教不断的示范下,参加者很快领悟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在较短的时间间内,出现一支整齐划一队列的出场,在这里为我们队列参加者点赞!

通过这次游学活动,增加了同学们的感情和凝聚力,敬业且无私奉献的葫老师更加值得尊重和爱戴,此次活动同时也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掀起学习葫芦丝的热情,让我们努力奋斗吧!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