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价值断想论文(专业14篇)

时间:2023-12-11 作者:FS文字使者

范文范本是对某一类文本的见解和经验的总结和归纳,可以提供给读者参考和借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范文,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

法的价值断想论文(专业14篇)篇一

在中国古代文化语境中,作为一种文体,“散文”的内涵和外延一直相当模糊。在《中国散文通史总序》中,我曾经对“散文何谓”这一问题做过简要分析,最近又有更多的思考,想再做一些补充。

首先,以韵律作分类标准,“散文”可以与“韵文”相对称。古人曾经在“韵”“散”区别的意义上,界说“诗”与“文”两种文体,有时称为“韵语”和“散语”;有时称为“诗律”与“散文”;有时则分辨押韵与不押韵,将不押韵的文本称为“散文”。但是,在中国古人的文体辨析中,是否有韵律,并不足以区分“诗”与“文”,我们既不能说散文是非韵文,也不能说非韵文即散文。

其次,以语体作为分类标准,“散文”可以与“骈文”相对称,排比俪偶为“骈文”,散行直言为“散文”。“散文”与“骈文”相对称的文体意义,到南宋时开始逐渐确立,并大量使用。如吕祖谦认为:“散文以深纯温厚为本,四六须下语浑全,不可尚新奇华巧而失大体。”他说的“四六”即指骈文。但是,奇偶相生、骈散相杂,原本就是汉语文章的特点。因此在历*写作实践中,骈散之分,从来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骈文容有散行之气,散文也不乏骈偶之语。周必大早就认识到:“四六特拘对耳,其立意措辞,贵浑融有味,与散文同。”所以今人也常常以“散文”统称散体文与骈体文,甚至统称赋,并从学理上探求其相通相融,认为古典散文的研究应该包括骈文和赋在内。

第三,以典籍目录作为分类标准,“散文”隶属集部典籍,经籍、史籍、子籍之文不属于“散文”。南朝梁萧统编纂《文选》,基本上采取了这一选文标准。但是谁也无法否认,经籍、史籍、子籍之中包含着大量的散文(或称“古文”)。经籍如《尚书》《春秋左氏传》,后人称为“史传散文”;《论语》《孟子》,后人称为“诸子散文”;即便《礼记》中的诸多篇章,也进入后人的“散文”视野。所以刘熙载说:“《六经》,文之范围也。”在中国古代典籍文献中,早就形成一个以经部为源头与规范,史部、子部分流殊派,集部蔚为大观的“散文”世界。

第四,从中国文学源流变迁来看,对“散文”的认知原本涵容在对“文”的认知之中,而“文”的内涵与外延本身就一直包容广泛,而且变动不居。从先秦至六朝所说的“文”,仅仅以“文字书写”的意义论,大而言之可以指称“文”(或称“文章”“文辞”)与“学”(学术),中而言之可以指称诗、赋、奏、议、论、序等各种“文”(如《文心雕龙》《文选》所谓“文”),小而言之可以指称与“笔”相区别之“文”。从中唐开始,“诗”与“文”成为两相对称的“文类”,“文”才渐渐特指“散文”(包括“古文”与“骈文”)。中国古代“文”的内涵与外延的包容性与流动性,形成一种相当独特的“泛文学”或“大文学”的体制与观念,而最能鲜明地代表这种体制与观念,并长期延续、至今不变的文学体裁,非散文莫属。

因此从整体上看,中国古代散文历时久远,歧义纷呈,旁枝杂出,的确难以“正名”。“散文何谓”,这恐怕已经是,并且永远是一个难以准确回答、也不必准确回答的问题。

当然,中国古代散文的体制、语体、体式无论多么纷繁,多么变动,就其内涵而言,应该有着一脉相承的审美对象和精神结构,借用萧统《文选序》的概括,就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我觉得,这一概括,虽然模糊,却也实用,不仅可以指称古代的散文,也可以指称现当代的散文。至于“散文”的外延,完全可以是流动性、开放性、包容性的,因时不同,因体不同,甚至因人不同。“定体则无,大体须有”,这是文体的特质,其实也是“文学”的特质。

因此,从汉语文章的实际出发,“中国古代散文”不能仅限于那些抒情写景的所谓“文学散文”,“而是要将政论、史论、传记、墓志以及各体论说杂文统统包罗在内,不仅如此,而且连那骈文辞赋也都包括在内”(郭预衡《中国散文史·序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而且不能仅限于集部之文,还应包容经部、史部、子部之文。这种广义的“散文”观念,超越了20世纪以来学术界对“散文”的内涵与外延的纷繁歧异的辨析,更为符合中国古代文学的实际面貌。

“研究”何为。

当然,无论“散文”概念如何变动、宽泛、灵活,无论“散文”有着什么样的文化属性,“散文研究”还是有着明确的学科归属,学术界大都约定俗成地将它划归文学研究范围。

我曾经指出,中国古代的文学研究大致包括三个相互联系而又各自独立的结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中国古代对文学的资料整理与考订,第二个层次是中国古代对文学现象的记述和评论,第三个层次是中国古代对文学规律的探索和总结。

在这样的“文学研究”结构中,中国古代的散文研究表现出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由于散文较之诗歌,具有更为鲜明的“实用性”特征,在古代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发挥广泛而巨大的实用功能,所以大量散文专集、别集、选集、总集、评点盛行于世,上自文人学士,下至书生塾师,通过编选笺释、教育讲授,促进了散文研究的普遍化;二是从“知人论世”的研究方法出发,重视散文史料的搜集与编撰,从作家传记、作品评论到目录编制、资料汇编,形成了一个庞大丰富的散文研究资料宝库,为散文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受中国传统的随意性、领悟性的思维方式所制约,散文研究大多采用随笔式、杂感式的研究方法,散文研究成果多为随思、随感、随录的札记体文章,散见于文人的交谈、书信、序跋、笔记、杂论等形式之中,有的甚至隐含于文人的哲学、史学、子学著作之中;四是散文研究特别注重文本内涵的丰富性,注重文本与社会生活、学术思想、文化习俗的密切联系,散文经典在不断的阐释中被赋予生命,成为文学、文化、思想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呈现,从而构建了宏阔的散文研究格局;五是由于散文具有实用性的“书写”功能,古代对散文体式(或表达方式)的研究数量庞大,内容丰富,论析细致,包括文体、篇体、语体、修辞、体貌等“散文写作学”的认知,足以构成中国古代“文章学”的完整体系。

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散文研究观念和研究格局是相当宏通,也相当开阔的。但是,20世纪以来,由于受到西方文学观念和现代文化思想的影响,传统的散文研究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学术界普遍倡导进行散文批评史与散文理论史的建构。但是,由于在根本上中国古代并无西方意义上的纯文学以及与之相伴而生的'纯粹的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散文批评史与散文理论史研究无论何等细致深入,也难免与中国文化传统及散文史风貌方枘圆凿。这种主动地将丰富多彩的古代散文研究狭隘化的学术视野,限制了散文研究的拓展与深入,一方面切断了与中国古代丰富文学世界的联系,另一方面中断了与传统学术文化思想的对话,从而导致散文研究长期以来一直陷入难以形成自身独立的价值体系、学术概念和研究方法的尴尬局面。

因此我认为,今天重提我们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中独创的“研究史”概念,不仅大有必要,而且适当其时。这一“研究史”概念,以其开放性和宽泛性的结构,更切合中国的“大文学”、“泛文学”观念,有助于打破以往用西方文学观念和文学理论来框范中国古代文学现象的陈规陋习,全面而深入地审视中国古代的文学研究成果,透视文学研究与经学、史学、子学以及文献学研究结下的密不可分的因缘关系,从而给中国古代的文学研究做出更为准确的定位和生动的描述。就中国古代的散文研究而言,这种宏通而开阔的“研究”概念,显然更为切合文体形式庞杂多变、文化含量丰厚深邃的散文文体,也更为切合包罗万象、种类丰富的散文研究文献。

“文献”为何。

从先秦至清末,散文的基本文献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散文文本文献,包括历代书写的散文篇章、专集、别集、选集、总集等;二是散文研究文献,即历代研究散文的成果,既包括校勘、标点、注释、考证、编纂、辑佚、编目、典藏、检索、翻译等文献整理的成果,也包括批评、鉴赏、技巧探讨、理论思考等文献阐释的成果。

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散文文本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成绩极其显著,历代散文专集、别集、选集、总集的整理成果蔚为壮观,散文史研究专著层出不穷,各种断代研究、专题研究、作家研究也已形成规模效应。

相形之下,中国古代散文研究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现状却不容乐观。最可称道的是王水照主编《历代文话》,收录宋以来至民国时期(19)的文评专书及别集中成卷的文章评论部分,以论古文者为主,兼及部分论评骈文、时文者,共计143种,627万字。该书是系统整理“文话”的开山之作,卷帙浩繁,编撰精当,可与《历代诗话》《词话丛编》鼎足而三,堪称迄今为止散文批评文献的代表性总集,沾溉学林,厥功甚伟。当然,《历代文话》在所确定的收录范围中,尚未能“涸泽而渔”,其后余祖坤编撰《历代文话续编》三册,便补充其未收录的明清和民国时期文话27种。而且限于编选原则,《历代文话》亦有其不足之处,如只收成书,不收散见材料;只收宋以后,未及宋以前。所以吴小如在充分肯定《历代文话》的编纂实绩后,不无遗憾地指出:“自南北朝以迄唐五代,具文章学评论之内容而未成专著者,实连篇累牍不胜枚举。即以两宋历元明清乃至于‘五四’前后而言,凡散见于书牍、序跋、随笔、小品中涉及文章学或文评文论之文字,诚如天上之繁星、地面之渊海……倘不加以搜罗辑录,则将永如恒河之散沙,未采之巨矿。”

的确,中国古代的散文研究发端于先秦,延续至清末,奉献出极为丰富的成果,累积成汗牛充栋的典籍文献。这些丰富的散文研究文献,固然以集部文献为主,但是却决不仅仅限于集部文献,举凡经部、史部、子部文献中,也都包含着众多与散文研究相关的资料;固然有略成系统的文评专书,但是潜藏在各种典籍文献中的散文研究资料,更如散金碎玉,难以计数。

因此,中国古代的散文研究文献是一座含金量极高的富矿,亟待人们全面、系统而深入地开采。这一学术工作至少具有如下几方面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第一,全面而系统地梳理、编纂、辑录中国古代的散文研究资料,可以为中国古代散文史、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学术研究奠定更为坚实的文献基础。丰富而完备的中国古代散文研究文献,暗含着历史变迁的脉络和发展演变的过程,足以客观地呈现中国古代散文写作与散文研究的多重面相,如实用与审美、继承与创新、观念交叉融合、文体生成演变等等,从而为古代散文史、古代文学史研究提供极为充足的学术资源。

第二,全面而系统地梳理、编纂、辑录中国古代的散文研究资料,可以为中国散文学(中国文章学)、中国文学理论的学术建设奠定更为坚实的文献基础,有助于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梳理、思考、总结中国古代散文研究的观念、对象、范围、方法等一系列学术问题,进而建构中国古代散文研究理论体系。中国古代散文研究本质上属于历史研究,必须回归古代散文世界,回归古代散文所依存的学术思想世界,在宏观、整体的视野下重新审视古代散文,才能建立自足的理论体系。

第三,全面而系统地梳理、编纂、辑录中国古代的散文研究资料,有利于实现古今文化融合,开创崭新的散文文化,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古往今来,从经世济民、思想创造、传递情感,到描写社会、塑造历史、表现社会习俗,散文展现出一个多元并存的世界,承担着其他文体无以取代的巨大的社会作用。中国古代散文研究文献的系统整理,必将对当代社会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第四,全面而系统地梳理、编纂、辑录中国古代的散文研究资料,有利于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整体战略目标。散文具有丰富而深厚的精神内涵,特色鲜明的表达方式和审美特征,是中国文化精神价值的重要载体。因此,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语境中,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古代散文在国际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法的价值断想论文(专业14篇)篇二

摘要: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高校开始全面扩招,这一变革在其提出后的二十年里,逐渐造成了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高膨胀的局面,从而导致了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变大。大学生作为高素质、高教育、高文凭的代名词,一直被视为就是祖国栋梁,此时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建设者,因此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作为一名百年老校和陈毅母校电子高专的学生,我觉得十分的光荣,但就是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和沉重的就业压力也让我有些彷徨。时光荏苒,如今我已经迈入大学二年级,在收获了两年大学给我带来的成熟之后,我也开始努力地去思考我今后的道路该如何去走。

1、我的理想和目标。

如果我们想要在未来的就业中获得成功,首先应该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就业定位和就业目标,并把目标进行分析,然后设计出合理的就业规划图,并付出行动,经过不断的努力和调整,最终达到我们的目标,取得人生的成功。

自入学以来,我已经在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习了整整一年半,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完成了从对市场营销什么都不懂到懂的了许多专业知识技能的蜕变。同时,我发现我对市场营销的兴趣也就是越来越浓厚。

从我自身的条件来看,我的思维比较活跃,心思也很细密,此时学会了市场分析,市场调查,学会了如何去运用学到的营销知识。

学市场营销不就是一味的怎么去营销某种商品,去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就是学会如何去了解市场,了解我们的目标顾客,不就是让市场慢慢的来适应某种商品,而就是要主动的去让顾客了解,通过消费行为学的角度来分析,主动的去占领市场,扩大市场。更重要的就是掌握这种营销理念,从顾客,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来实现产品的消费话。生产决定了消费,消费也能反作用于生产。

目前我正处在大学二年级,毕业将即,摆在我面前的一共有三条路:工作、升本、考公务员。今年暑假我认真地思考了这三条道路之后,我决定选择工作这条道路。

在从业方向上我的初步计划就是,在工作的前四年里主要从事营销方向,因为在才毕业的四年里我还很年轻,思维活跃,而且体力也比较好,在这期间我要自己加强营销知识的学习,在第四年后我已经二十七八岁,这个时候我会逐步向商业领域发展,在慢慢的区适应创业,去尝试着自己去组建一个公司,去学会去拼搏,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下有遗憾,此时哪怕失败也要去闯一闯,尝试打下自己的一片天地。

从自身的品质素养方面来说,我就是一个喜欢钻研的人,不畏艰苦,喜欢挑战喜欢和人交流,我相信这些品质对我今后的职业生涯绝对就是一个有用的条件。

3、我目前的水平分析。

承前所言,我已经初步学习了关于市场营销知识,此时并且掌握了一些营销方式和策略。但就是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也发现了一些自己的问题。

比如专业知识不全面,技能不全面,不能让专业知识更好的适应与实际商业场合。社会经验不足,还没有很好的适应社会,必须在实践中去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还有待磨练。

4、和目标的距离分析。

我的职业规划的跨度比较大,具体涉及四个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也就是我的近期目标那就就是参加社会实践;第二个层次就就是前四年向营销管理人员方面发展;第三个层次就就是四年后逐渐向商业方向发展;第四个层次就就是三十岁之后向创业发展。

就目前而言,我的自身条件和我的目标之间的差距还就是很大的,若光看专业知识,我现在掌握的知识根本就无法满足我的目标的要求。

正如我上面分析的那样,我在营销知识掌握方面就不够好,市场调查所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这些在今后的职业生涯里面肯定就是不被允许的。而且我的专业知识现在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在校的两年里面,我并没有自己做出什么实体的东西出来,所有的一切都还只就是纸上谈兵。

5、我的具体计划。

所有的理想只有付诸实际才有意义,只有一步一步地去开拓才会成就自己的成功之路,否则就算理想再美丽,它也不过就是一座海市蜃楼。

经过我的认真思考,我的具体计划如下。

大三上学习着手准备英语六级,由于我大二下学期的时候参加过一次英语四级的考试并且顺利通过了,我发现我的薄弱环节在作文部分,因此我把这次的复习重点放在作文上面,保证一个星期背三到四篇英语作文,努力将这次的四级成绩提高到500分以上。

大三上学习的寒假里面我希望可以去学驾照,并着手三月份准备中级口译的考试。大三下学期我的主要目标就就是学习好学校的专业知识,并且开始着手考研的复习,在这个阶段里面我主要就是自己复习加多做练习。针对我自身的条件,去应聘工作,准备实习。在这一年的暑假里面,我希望可以找到一些专业对口的兼职,以此来提高我的专业技能。。同时我将会迎来我大学阶段里最为重要的毕业论文。在明年我将开始准备我的毕业论文。大三下学期,这学习我的主心骨就放在了毕业论文和毕业答辩上面,我将御用我大学这三年里面所学的所有知识和百分百的心血去完成这份毕业论文,争取给我的三年大学生活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6、我对大学生形势政策的评价。

的9月份我才进入大学的时候,对于就业就是一片茫然,但就是现在我已经可以较为完整地写出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应该说这种巨大的进步和形势政策这门课就是密不可分的。由于大学生涉世不深,社会经验不足,对国情和社会缺乏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以至于对就业问题缺少科学的分析和判断,以致在就业面前无所适从。

然而大形势政策课却很好地填补了这个空白,它告诉我们在面临就业的选择,应该怎样分析主客观条件,怎样看待不同工作岗位的利弊得失,如何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下,把握机会,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岗位,以便能心情愉快地走向社会。

形势政策还可以促进我们的学习和自我完善。这门课程在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竞争的激烈的同时,也给我们指明了本专业学生今后就业的方向,这促使我们不断进行知识、技能和心里承受能力的积累,为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为重要的就是,大形势政策课其实就就是学校和社会的一个转折点,它在提前为我们指明了就业的道路和方向的同时,也提前为我们做好了就业的心理准备,让我们在校学生提前知道了以后工作中的种种事项,就是我们不至于一走上工作岗位就感到社会和学校的巨大差距,从而差生巨大的心里落差,导致自身优势发挥不出来,影响今后的发展。

可以这么说,形势政策课就是一门让学生受益无穷的课程。

法的价值断想论文(专业14篇)篇三

【论文摘要】设计价值观是直接影响设计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设计市场纷杂多变,设计价值观有着多元分化的趋势,树立正确的设计价值观,对设计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正确的设计行为也是设计价值实现的必要保证,设计师在完成商业价值的同时,还应完成其作为设计师执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代表着一个人对周边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对于设计师而言,在其设计行为过程中对设计的价值、设计的社会责任和荣誉、设计工作趣味等的个人价值追求及其相互关系的分量比,就形成了个人的设计价值观。由于对设计行为价值取向的不同以及设计师所处的角色差异,也就形成了差异化的设计价值观。这种差异性的设计价值观直接影响着设计师个人的设计行为,甚至于整个设计业市场的良性生存与发展。设计师的设计行为、责任义务及其设计理念等都与设计师设计价值观有着直接的联系性,设计行为同时也是设计价值观的行为体现。设计艺术之所以是一门实用艺术,是因为它以实用功能为本质目的而存在的,是为解决商业行为及实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存在的。首先设计要面临的问题是解决客户的市场问题和提供市场策略,同时,设计定位于市场及受众的需求,最后这些需求都需要在设计产品上得到体现或解决。

在市场环境下,客户的需求显而易见,就是要通过设计来达到商品的利润最大化,这种利润最大化所需要的设计行为具体体现:塑造品牌形象,或通过设计增加产品视觉美感,或通过设计加强消费者购买动机和需求等等。客户的设计价值观,是建立在设计所能带来的附加值价值和市场评价的基础上的。在此评价过程中,社会大众文化程度以及审美观的提升越高,对设计的重视程度就越高。那么群体在满足于事物基本需求的同时,就越注重设计和接受设计附加值。

设计师设计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多重因素,同时,也会随着社会阅历以及经济地位的转变而变化。在社会角色中,设计师也和芸芸众生一样,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也在寻找和实现着自我价值。影响设计师设计价值观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对设计的价值认可,具体的体现就是设计的市场价格。同时,正确的设计行为也是设计价值实现的必要保证。设计师在完成商业价值过程中,还应完成其作为设计师执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一、设计市场价格与设计价值观。

设计如果脱离艺术层面创作后,其本身是一种有责任和目的的有偿服务行为。它与业主之间还是一种被雇佣的商业关系。这种服务性的设计行为是以满足业主的商业需求或解决设计问题而进行的设计创作,并最后主要以设计报酬的形式来体现设计劳动价值。

在影响设计师设计价值观的诸多因素中,设计价格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设计的价格回报是设计师生存、发展以及自身劳动价值的重要体现。

目前,设计行业存在着缺乏行业自律,恶性低价竞争,导致低下的设计价格市场。这种低价竞争的起因往往是由于生存危机而失去了正确的设计价值观。设计市场的廉价竞争,往往导致降低设计要求,产生大量快速重复低要求的设计品,并直接影响到市场整体审美水平的低下。缺乏设计师市场行业自律,本身就是一种扭曲的设计价值观的体现。影响着市场价格的因素很多,有设计师从业的市场经验,设计任务的技术难度,及其设计市场需求关系,设计任务的影响面,设计的可复制性等等。但设计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也有着设计行为本身的特性因素。

1.首先是设计价值评价的不确定性设计成功往往是依附于整体商业行为之中的,设计价值要在商业行为的运作之中或最后成功后才得以体现。商业行为的最后成功与否具有诸多的相关因素,所以设计本身的成功及其价值的体现有着太多的不自主性和制约性。如商业行为的资本状况、管理及营销的能力等等,这些看似设计行为以外的商业行为能力,都直接影响着设计行为的最终价值实现。

2.设计行为往往是针对性、量身定制的因其独特性,它的行为后果没有准确可针对的成果价值参照。而设计行为价值的最终体现往往是不可预估的。每次的设计后果因机遇、市场等因素变化,结果也不相同。而设计师对这种后果价值的估量往往来自于案例的操作经验以及对市场的定位准确度。

3.设计行为是非时间工作量所能等比计算的创造性脑力劳动。

思维性的劳动,同时又带有设计成功的偶然性和积累性。工作价值就不能完全以工作时间来量化。设计师的创意和思维需要有生活阅历、经验来厚积。这样的创造性劳动价值需要有共同价值观的认可。

二、规范的设计行为是价值实现的必要保证。

1.设计行为的流程规范。

设计行为的流程规范是由设计合约、设计工作流程,以及设计执行几部分组成。在一般设计行为程序中,我们往往强调设计的工作流程科学性,如目标市场的调研,市场定位,设计创意与表现等等。而往往忽视了设计行为的合约程序及设计后的执行程序。在商业活动中,设计合约是一种先行行为,它规范了设计活动的工作任务、时间以及劳动报酬等。在没有行为成果或预估评价成果不确定的情况下,设计报价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它也是设计师价值观与雇主价值观的直接碰撞。目前,设计市场竞争激烈,设计师往往背离了这一与客户间平等对话的正确途径。在没有合约约束或保证金的情况下先执行设计或进行设计竞标。而这一行为的结果就是造成设计师和客户之间关系的不平等,设计价值的贬值化或设计师人格尊严的损失。客户在没有付款或没有合约约束的情况下看设计师的稿件,他的心态是没有责任的,设计师往往处于被动局面。设计师生存与发展及其自我价值的实现,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在行为过程中,强调先签订设计合同再进行设计工作程序展开。用合约程序进行自我行为价值的保护。

设计师必须以正确的设计价值观来处理设计行为过程中形式与功能的相互关系。设计形式是设计形式美的体现,是设计具有艺术审美性的重要因素,但某些设计师往往在追求设计形式感的同时,削弱了设计的本质功能属性。任何以损失设计的功能性,过度以形式美为上,是设计功利主义价值观的体现。

设计行为的展开是有局限性的,它受到了功能、价格、材料工艺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书籍的基本功能是阅读,如果书籍装帧的设计形式破坏了基本的书籍阅读便利,成为阅读障碍,那么,这种设计形式是为设计而“设计”,是最终不被人接受的。在书籍材质及其工艺的选择上,生产成本超越了读者所能接受的.价格范围,那么,也是不被市场所接受的。形式和功能的和谐统一,是设计行为成功和价值实现的基本要求,也是正确的设计价值观的体现。

3.设计行为的功能自我夸大与自我满足。

设计的自我夸大就是盲目地扩大设计的功能性,也是盲目自大设计价值观的表现。在商业行为中,设计虽然作为重要因素存在于整个流程之中,但不可否认,它始终是从一个从属的服务性商业行为。设计的成功或者商业价值的体现是依赖于整体的商业行为成功之中的。它就像中医疗效中的“药引子”功能,在整体效果的发挥中起到了引导和催化剂的功能作用。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装修设计精美的酒店,虽然从设计的角度讲,非常的到位,但是由于其它的经营原因,导致商业行为失败,再好的设计也无法挽回败局,更谈不上体现设计价值。设计在商业行为中的功能是有局限性的,而不是万能的。其次,任何脱离市场定位的自娱自乐的设计行为,也是不正确的以自我为中心设计价值观的表现。设计不是拿来做着玩的,设计价值观必须贴近现实社会,应该是一种责任,体现的是为客户负责,为市场经济行为负责。

三、设计行为的隐性责任与设计价值观。

设计行为除了它的商业价值功能体现之外,设计师的设计价值观以及在设计行为中还应具有社会的责任因素。这种隐性的责任来自于对美的形式的创造和传播,对社会大众审美和大众时尚消费具有引导性的功能和责任。并且做到适度合理的利用设计资源,节约社会资源,正确的设计价值观和良好的设计行为是设计走上良性发展道路的重要因素,也是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下,设计真正体现其价值的重要保障之一。

同样设计除了它的商业属性,产生市场的设计价值以外,还因设计所具有的形式美创造以及设计理念的传播,而成为一种非商业的艺术表现形式手段。很多设计师从设计趣味和设计的交流中体验着创作带来的快乐,他们不追求商业的丰厚回报,而通过设计来表现自我的精神理念和艺术追求。所以从价值观的层面上讲,设计还具有自我实现和审美满足的功能属性。这也是设计行为之所以是艺术创作行为之一的原因吧。

设计是商业行为的利器和市场策略手段。设计因为有着市场的商业因素和个人的价值利益关系而变得复杂,树立正确的设计价值观是保障设计师在设计行为过程中追求商业价值并兼顾设计师社会责任的关键因素,也是设计师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保障,并以此达到设计市场与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

工艺的选择上,生产成本超越了读者所能接受的价格范围,那么,也是不被市场所接受的。形式和功能的和谐统一,是设计行为成功和价值实现的基本要求,也是正确的设计价值观的体现。

法的价值断想论文(专业14篇)篇四

价值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从一般意义上讲,价值是指客体的作用同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即客体对主体存在的意义。价值观就是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人们的行为对个人、社会的意义。

职业价值观反映了人们的需要与社会职业属性之间的关系。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对于职业评价、职业选择、职业价值取向等的总体看法,反映了大学生的需要与社会属性间的关系。它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有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不仅是大学生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极其活跃、极不稳定的部分,由于直接受到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生活转型和就业体制改革的巨大冲击而呈现特有的变动性。

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特点。

(一)从消极依赖型向积极进取型转换。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当代青年大学生职业心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调查中,90%以上的学生都认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一就业形式,在“实现就业的关键因素”的调查中86.1%的学生相信自身的综合实力是实现就业的关键因素,只有7.8%学生认为社会关系也很重要。在“择业方式”的调查中,78.3%的大学生选择通过参加各类人才交流会现场招聘这种求职方式,10.3%选择通过各类媒体广告介绍包括网上求职的方式,只有5%的选择通过各种社会关系介绍的方式。可见,当代大学生的求职主动性、自主择业意识明显增强。

(二)“先就业,后择业”的择业观逐步形成。

计划经济时代,人们进入到某个职业就基本终生不变,人们视调动工作比登天还难。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存环境。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根据职业的工作性质、地理环境、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劳动强度等综合价值和个人的兴趣爱好、发展要求等进行多次双向选择,直到找到自己最合适、最喜欢的职业为止,就业过程正从过去的“一步到位”到“逐步到位”,这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一种现实的.择业方式。调查中有52.4%表示自己将“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他们对“短期过渡性择业”,“寻求性失业”、“工作后再回炉”的观点普遍认可。这是在现阶段就业形势严峻情况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理性的表现,是大学生合理定位的表现。

(三)择业倾向逐渐从权力崇拜向金钱崇拜转化。

(四)强调自我价值,重视自我发展,个人本位价值观凸现。

调查中居于“职业价值取向”前四位的分别是“为使自身价值得到承认”,“为享受高水平的物质生活”,“为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为实现个人抱负”;在对“你奋斗的主要动机”的调查中居于前四位的依次是“适应社会找个好工作,生活得更好”,“证明自己的价值”,“出人头地”,“回报父母和家庭”,而选择“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比例最低;虽然当国家突然遭遇危险或灾害时,89.99%被调查的大学生表示“国家需要可以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和“尽自己最大力量给予帮助”,表现了大学生爱国主义的真挚情感,但是在正常状态下,被调查的大学生90%选择自己交费上大学是为了“自我发展”和“多挣钱报答父母”,只有3.o4%的调查对象选择了“个人追求应该服从国家需要”。由此可见,大学生择业时优先考虑的是个人需要与兴趣的满足,追求自我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在当今大学生群体中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

(五)求职意向呈多元化趋势。

注重职业的等级性是传统职业价值观的一大特点。表现在人们选择职业时是按照先国营后集体,先大集体后小集体的顺序排列的,就业的岗位是本着先机关后生产一线来排列的。当代大学生对就业单位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等都成为大学生选择工作时的主要目标。而且近几年随着国家政府的支持,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及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倾向自主创业,这种从就业到创业,既是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一个根本性转变,也是传统职业价值观的一个根本性转变。

三、如何引导大学生建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

如何促进大学生形成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要求的职业价值观,促进他们完成好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真正从源头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摆在高校广大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发挥高校的教育作用。

大学毕业生是高校的产品,因此,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顺利踏上就业岗位,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要与学生进行沟通,沟通是指可理解的信息或思想在两人或者两人以上的群体中的传递或交换的过程。首先,在沟通后要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价值取向和合理的就业目标。合理的就业目标是指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既要符合个人的特点、能力,也要符合社会、企业发展的需要,即达到人职合理匹配。其次,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人的综合素质,要求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强烈的敬业精神、认真的工作态度、过硬的专业技能、诚信品质等。因此,大学教育不仅要注重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更要注重加强大学生职业品质的提高和培养,要重视专业课程与职业素养教育相结合。再次,要充分发挥就业指导的作用。求职择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大学生就业是关系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高校要以帮助学生顺利就业为宗旨,充分发挥就业指导的作用,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高校在指导学生就业时必须以学生为本,实施个性化的指导,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真正把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开展得富有成效。

(二)重视家庭的引导作用。

家庭教育要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家长与孩子之间要建立平等、和睦的关系,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多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以宽容的心态,尊重他们的选择。在引导学生正确择业时要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强、自理的精神,积极配合学校,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准备定位,合理评估,降低期望值,教育和引导孩子树立适应市场经济下的职业价值观念。

(三)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

政府作为社会的组织管理系统,要积极利用各种经济、行政和法律的宏观调控手段来不断调节由市场经济造成的过大的收入差距,推动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形成,为营造良好的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社会氛围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和导向。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公平的就业市场。公平的就业市场是市场经济良好运行的前提之一。在全社会树立一种公平竞争、实力至上的理念,对于大学生合理职业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就业监督和法制建设,完善就业法规建设,将就业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三是以政策为导向,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来发挥政策利益的调节和刺激功能。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大毕业生择业的地域自由度;简化就业程序,减少就业限制,保证就业渠道的畅通;运用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到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国家建设最需要的地区去工作;建立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建立相应的奖励机智和基金,为学生创业提供优惠。另外,政府还要利用大众传媒这一宣传喉舌,大力弘扬主旋律,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法的价值断想论文(专业14篇)篇五

【论文摘要】高职大学生人数已经占据“半壁江山”,他们担负着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任,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使青年学生的生活方式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进而也使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本文通过对在校学生生活方式的调查和分析,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进行了探索。

【论文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多元化生活方式;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是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周围的人、事、物及行为等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评价及看法,它是一个人对事物的总体评价标准,是世界观的核心,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应。它驱使着人的行为,同时又通过人自身的行为取向、态度等反应出来。价值观是后天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起着决定作用。家庭、学校、工作环境等群体是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关键因素,个体价值观在社会化过程逐渐形成并趋于稳定,但是又随着客观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而改变。

当今社会,在市场经济的需求导向影响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迅速变化。而作为时代文化的引领者,作为担负着国家建设和发展重任的接班人,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正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他们的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高职大学生人数已经占据“半壁江山”,从学生性质上看有其“特殊性”,因此作为高职院校,我们应该认真分析高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现状,对他们的生活方式问题进行探讨,把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作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笔者就目前高职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动态在校内对300名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目的在于通过了解和分析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现状,探索积极有效的价值观教育方式和途径,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高职大学生生活方式呈现多元化,积极与消极并存。

大学生生活方式不再单纯,告别了过去“三点一线”的模式,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内容丰富多彩,生活方式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和消极颓废的生活方式并存。其中,有50%以上的学生认为“生活充实,有意义有目标”,有25%的学生认为“生活茫然,没有目的,很被动,很消极“,有20%的学生认为“貌似很充实,其实内心矛盾重重”。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休闲方式和消费方式进行了解和分析。

1.学习方式多元化,而学习态度不容乐观。

调查结果显示,课堂学习是学生的学习主要方式,但除了学校安排的日常教学和选修课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上网、看电视、看报纸、参加社团、社会实践、素质拓展、考证、兼职等实现课余学习。55%的学生对于考试存在“临时抱佛脚”的想法,45%的学生对于老师上课的内容持“完成任务”的态度,65%的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时经常借助网络搜索,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一半以上的学生在团队作业时滥竽充数,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意识。能自觉经常去图书馆看书查阅学习资料的学生只占25%,认为使用工具书或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加知识量的学生有92%,但每周能坚持阅读学习的不到20%。对于继续学习,有不少学生选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选择自学考试、远程学习、本校参与合作的专生本课程班和全日制专生本等,少数学生计划出国留学。从这些结果可以看出,在高职院校,一些学生客观条件逐渐优越,自主选择的机会多、面广,但缺乏理性和科学性,拥有资源却不能有效利用,对于网络过分依赖,严重影响学习自主性和创新性。

2.休闲方式多元化,上网成为重要的娱乐方式。

从调查情况看,高职大学生的休闲方式有玩电脑游戏、聊天、听音乐、逛街、看电视、旅游、休息和健身体育活动,而上网位居第一,并且主要集中在“浏览网页”和“看电影”、“玩游戏”上,网络已经成为这些“90后”大学生“最为亲密的伙伴”。在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高职大学生的休闲状态其实是比较“单调空虚”的,无论是上网、逛街、聊天闲谈等,他们的主要动机主要还是为了消磨时间。”

3.消费观念多元化,消费差距增大。

调查结果显示,有66.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提倡“勤俭节约”,认为“不必要”、“看情况“和“其它”的分别占13.3%、13.3%和6.7%。除了生活费用,高职学生支出项目中娱乐和游玩比重最高,用于购买书籍资料的较少。表示经常透支的学生占13.3%,从不透支的学生占35%,总体还行的学生占40%,偶尔透支的占11.7%。在对“攀比”风的看法上,有31.7%的学生认为追求好的物质生活互相攀比很正常,43.3%的学生觉得无所谓。这些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高职学生消费观念整体比较理性,大部分学生能“量入为出“,而在消费结构上除了生活必需开支,娱乐游玩是主要支出,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明显,攀比心理较重。

二、与时俱进,高职院校必须加强价值观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1.多元化生活方式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带来的影响。

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一个人的价值观从出生开始逐步形成。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所处的经济地位以及周围群体宣传的观点与行为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高职院校目前在校生大多是“90后”,一方面很多学生所处的家庭经济条件非常富裕,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学生还处于经济贫困、要依靠助学贷款和助学金等完成学业的境况中,差距明显。但是,这些学生又具有共性,他们伴随着网络成长,接受最前沿和西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他们彰显个性,标新立异,对新事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接受能力强,喜欢赶潮流求时尚,一些传统的价值观正在逐渐消退。进入大学阶段,他们重视人际交往,喜欢朋辈交流,希望通过交流沟通接受新信息新思想。但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保护意识过强,缺乏交往经验和技巧,依赖虚拟的网络世界,再加上生活习惯不同,一些学生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一直处于被动状态,通常感觉到“孤独”。

生活方式的好坏,对人的行为和思想观念都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从学习、消费、休闲和人际交往等角度去分析,当前高职大学生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已促使这个特殊群体的价值观呈现出明显的“务实”特点。他们一方面有积极拼搏奋进的理想,善于创新创业,对学习和工作有高效率的要求,另一方面他们集体意识淡薄,缺乏团队协作精神,过分追求“自我价值实现”,追求较高的物质享受,喜欢横向对比,希望有轻松体面、条件优厚且安定的工作。自信与自卑、进取与焦虑、机遇与挑战、追求与茫然,是当代高职大学生始终要面临的考验。

2.加强价值观教育,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丰富教育形式。大力加强对高职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的信念;引导学生坚持把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结合,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把个人成就和社会责任相结合。

在教育引导过程中要讲究创新工作方式,体现“以生为本”,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色和灵活多样性,避免“教条主义”、“走形式”。比如开展集体主义精神教育时,我们可以通过素质拓展的形式把团队协作、艰苦奋斗、体验生活和奉献意识等融入各个环节,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其中的价值,通过总结使学生学会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加强自主学习和主动思考的引导,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改善,同时也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引力。

(2)丰富校园文化教育活动,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环境。

校园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各类文体活动、素质拓展活动、学术科技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创新创业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拥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动员力,具有潜在的教育功能,是我们开展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径和阵地。校园文化活动涉及学生在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影响广泛、润物无声的效果。通过充满人文气息、优美高雅的校园“硬环境”和积极健康、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公益服务、文体比赛、网络论坛等“软环境”,让学生感受到社会责任、勤劳勇敢、节约朴素、团结合作、关心友爱、努力奋斗等“健康”词汇的真正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和熏陶,让主流文化活跃在我们广大的青年学生当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倡导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活、消费和人际交往方式。

(3)开展职业理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青年学生最关注、最忧心的问题。高职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弱,面对的社会压力也更大。开展职业理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使之具有为国家昌盛和民族兴旺奉献一生的远大理想,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观念。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更愿意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愿意承担社会责任,通过自我学习和锻炼提升自身素质,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生活方式的选择,调整心态,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成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法的价值断想论文(专业14篇)篇六

法是人的创造物,法与人性之间就必然地具有这样那样的联系,简直就是人性发展的产物。法学中的价值研究必须将人性与法的价值联系起来。因为,“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地有些联系,任何学科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

人性问题是人类关于自身认识上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在时间不断流逝的长河中,在人类生活的千变万化后面,传统哲学家们总是希望发现经久不变的人本性,曾提出了各种各样而又相互歧异的定义。”具体地说,在西方,人性问题上最大的争议是人性的理性与非理性的问题,即究竟人是理性的或是非理性的;在中国,人性问题上最大的争议是人性的善与恶的问题,即究竟人性是善良的或是邪恶的;马克思主义主要从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三个方面揭示了人性的内涵.在人性上的不同认识往往会导致不同法律学说的产生与形成。换句话说,不同的法学学术主张可能是导源于不同的人性认识的。这些学说具有或多或少的科学性,为了全面探讨法的价值的人性依据,有必要对这些主要的人性理论进行评说,并肯定其中科学的'部分。要探讨法的价值问题,就必须关注从人性角度进行的法的价值诠释,并应力争对法的价值与人性之间的基本关系作出科学的结论。法与人性的关系问题,法与人性的关系问题一直为许多学者所关注。中国古代的荀况、古希腊的柏拉图都是将法与人性联系起来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法学家。荀况在《荀子。性恶》中提出,法是以人性恶作为其产生的基础的。他说,“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性情而导之也。”柏拉图在其《法律篇》中指出:“人类必须有法律并且遵守法律,否则他们的生活将像最野蛮的兽类一样。……人类的本性将永远倾向于贪婪与自私,逃避痛苦,追求快乐而无任何理性,人们会先考虑这些,然后才考虑到公正和善德。这样,人们的心灵是一片黑暗,他们的所作所为,最后使他们本人和整个国家充满了罪行。如果有人根据理性和神的恩惠的阳光指导自己的行动,他们就用不着法律来支配自己;因为没有任何法律或秩序能比知识更有力量,理性不应该受任何东西的束缚,它应该是万事的主宰者,如果它真的名副其实,而且本质上是自由的话。但是,现在找不到这样的人,即使有也非常之少;因此,我们必须作第二种最佳的选择,这就是法律和秩序。”

1.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是法的价值的人性基础。

[1][2][3][4]。

法的价值断想论文(专业14篇)篇七

前不久,在全国第二十六届书博会上,一本工具书《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第二版)被作为重点图书推荐。实际上,20xx年1月《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第一版)已经出版,短时间内销售过万册,此次修订出版又引起众多媒体关注。一部普通的语文工具书,搅热了图书市场,并形成了新闻热点。

辞书编撰和文学艺术创作一样,是一个文化产品生产的过程。一部辞书能否成功,和任何一种文化产品一样,取决于是否有其自身特色。一部辞书既要有检索性、参考性、资料性等共性,更要在语言、学科、规模、性质、功能等方面呈现鲜明的个性,才有可能在众多辞书中脱颖而出,并引起业界和学界关注。在彰显个性方面,《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做到了。

这部辞书,除了信息密集、检索便捷等辞书共性之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以讲故事的形式为中外词语溯源。该辞典中的绝大多数条目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众多中外词语的“前世今生”和趣闻轶事,让通常情况下以严肃为风格特色的辞书变得生动可读、活泼有趣,为该书平添了吸引力和感染力,颇具创新意义。时下,文艺创作和新闻宣传等领域都在倡导讲故事,用好故事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这部辞典的面世,无疑给讲故事的书如何提高可读性和吸引力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辞书的编撰有不同于文学创作的地方。编撰辞书,要求作者对浩如烟海的资料进行选择认定、阐释编排,整理、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然后将特色鲜明、检索便捷的最终成果奉献给读者。此种艰苦毫不亚于文学创作。

17世纪意大利的历史语言学家斯卡利格曾经感慨,编辞典这项工作“包含了一切折磨和痛苦”。然而,就是在这种“折磨与痛苦”之中,王占义30余年间笔耕不辍,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完成了《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的编撰。爬梳文献,整理资料,打磨词条,每一步都是艰苦自知。他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工作状态就是推掉下班后的所有应酬,窝在办公室或者回到家中翻阅材料。其实,这是一种很寂寞的状态。”但他也在编辞典的寂寞烦闷中找到乐趣。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打磨出一部精品辞书,并在本书第一版出版之后,又广泛征集意见,立即着手对辞典进行修订。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让人佩服。

法的价值断想论文(专业14篇)篇八

赫胥黎说: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笑,欢迎雷霆与阳光。

希望跟厄运是一对好姐妹,当你承受苦难时,只有那一点希望才会然你绝处逢生,让你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有人跟我说:世上有三种鱼,第一种是那种非常漂亮给人观赏的鱼,起初它会因为不同人的观赏和主人的精心呵护而感到高兴。但是久而久之,人们会渐渐遗忘,它就只能独自穿梭在鱼缸里,天地之大,留给自己的却只有这一片水域。第二种是在池塘里的鱼,它们的生活很规律,就好似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却又没有上班族的压力跟劳累,它们只要饭来张口就好,直到有一天,渔网洒向了它们……第三种鱼是在海里的鱼,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挑战跟未知,就好似现实中的创业者,海中的世界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弱肉强食的道理在哪里都很适用。可是尽管这样,它们还是很快乐,它们失去了安全保障,却得到了别人都得不到的自由和它们早已失去的本能。尽管生命随时有危险,可这才是生活呀,只有雷霆与阳光同时出现,人们才会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如果给你一次机会,你会愿意做哪一种鱼?有的人会选择第一种,尽管失去很多,可是也得到了快乐和被人认可的美丽;大多数人应该会选择第二种,因为第二种鱼是幸福感最强的鱼,它们的眼界不宽也不高,每天无忧无虑,自是最幸福的。可如果是我,我宁愿做海里的鱼,可能我下一秒就会被吃掉,可是那有什么关系?至少这一秒,我是快乐的,自由的,我在大海里看见许多风景,体验不同海域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即使危机四伏,也不枉走一遭人生。

生活的乐趣在于你从不会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所以不要在意。未知才是充满挑战,一关一关地创下去,你的人生才会丰富多彩。温室的花朵最经不起风雨,就是这个道理,温室花朵看似美丽高贵,其实,它们是所有花中最可怜的了。它们一无所有,直到生命走到尽头也找不到此生的意义。

生命,只有经历了风风雨雨,才会变得有意义。生活,只有承受住风吹雨打,才会懂得它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高低贵贱,而在于你是否愿意经历。

少年,勇敢一点,去探索未知吧!

法的价值断想论文(专业14篇)篇九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每当听到这首令人感动的歌,我就仿佛看到了绿色的小草,看到了那坚强,默默无闻的小生命,也看到了生命价值的存在。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坚强的生命。

暴风雨在突然间倾盆而下,黄豆般的雨点‘啪啪’地落下,万物都垂下了它们高傲的脑袋,失去了以往的生机,但唯有一种小生命--草,它们倔犟的仰着头,用藐视的目光看着暴风雨,以柔弱娇小的身躯奋力抗争着。没有人为它们遮风,也没有人为他们挡雨,尽管雨很大,但它们屈服了吗?向暴风雨求情了吗?没有,它们用一种顽强的毅力拼搏着,奋斗着。用各自的体温和热情感染着整个整体,仿佛在说:“加油啊!伙伴们,风雨之后见彩虹!”终于,他们坚持到最后,它们胜利了,它们以最坚强的精神驱走风雨,迎接彩虹。你看!小草们在雨后仿佛换了一身新装,脸上得意地微笑着,欢呼着,庆祝它们的胜利。从小草身上,我第一次那么深刻地感悟到坚强这一伟大的生命价值。

如果你说小草是坚强的,那它更是默默无闻的。

草原上,山坡上,田野里,小草都是如此普通,普通到甚至可以忽略掉,但是,他对生命的渴望,对生命的珍惜,甚至比人还要多,他们坚强,所以他们成功了。

法的价值断想论文(专业14篇)篇十

如花蕊吐露芬芳,如树木新生翠绿,如一泓清泉沁人心脾,信任让人与人之间相处得和谐、融洽。信任是缕缕春风,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信任,衍生感激,源于无意。

战国时期,争乱纷纷,英雄辈出,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亦是其中之一,他的成功并非偶然,时势造英雄,然而英雄亦需要把握时势,具有常人所不具有的品质,他的品质,源于信任。一次对外战争中,庄王得胜回朝,大宴群臣,并令爱妾敬酒,忽然灯灭,一位将领偷偷摸了这位爱妾的手,却在慌乱之中被那位爱妾摘去帽缨。有人将这件事告之庄王,庄王却令侍从暂不点灯,群臣皆摘去帽缨痛饮,如此圣恩,那位将领自是感恩戴德,尽欢而散。三年以后,晋国与楚国交战,这位将领奋勇争先,五场战斗冲杀在前,最后楚国大败晋军。

信任,千金价值,源于真心。

信任使人如沐春风,化作清泉荡涤心灵,仿佛芬芳使人精神振奋,产生无可估量的价值。

明代被称为“木匠皇帝”的朱由校,因为对其师孙承宗的信任,在那个魏忠贤一手遮天的时代,他的这份信任,使明王朝得以延续,使努尔哈赤及皇太极在辽东绞尽脑汁却无计可绝,使明王朝内忧外患而不至灭亡。

古人曾言:得千金不如得季布一诺。

信任,是刘备于白帝城托孤诸葛亮之时的:“阿斗若可为,便辅之,不可为,君可自为之”时的毫无保留,是明光宗对给事中杨涟的临终顾命,若不推心置腹,何令别人感恩戴德,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项羽因受刘邦反间之计,怀疑亚父范增,却落得四面楚歌,曹操因怀疑蔡瑁张允,将其杀害,赤壁之战险些亡身。

敢信则得国,失信则失国。

没有信任,便不会有诸葛亮的六处祁山,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没有信任,便不会有姜尚古稀之年,而佐武王伐纣,没有信任,项羽失天下,曹操则兵败回,纵观历史长河,多少名将因受猜疑而功败垂成。

就如花香能使人迷醉,泉水能使人清爽,无畏带给你勇气,诚实带给你高尚,而在人与人相处中最重要的是信任。人生乐在相知心,信任,总会在不经意间带来力量。

让我们以信任之名,对待人生。

法的价值断想论文(专业14篇)篇十一

德国青年卢安就是这样找到了实现人生價值的正途的善良的人。他从万里之遥的汉堡来到中国偏远山村支教多年,无私奉献,默默付出,并不求回报。他燃烧了自己青春年华温暖了他人。成为了那群留守儿童最亲的亲人。(文首开门见山扣材料点题启下)。

奉献之始,甚是艰难。(分论点一)。

卢安克支教之初感到最困难的是,除了偏远山区物质匮乏,大抵是那些村里人戒备的目光吧,那真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这种精神上的孤独是需要信仰来支撑的。我们人性的弱点里,该有这样一条:不肯轻易相信别人的好意并予以质疑。(例证奉献不容易,需要信仰来支撑的)。

面对这样的质疑,唯有用行动证明自己。(分论点二,奉献需要行动来证明)。

陈光标就是这样的人,有心去做善事,却被指责过于高调、炫富,但他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做下去,最终得到了认可。他是全中国五年来捐款最多的实业家之一,这就是陈光标的人生价值:善是可以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的。

卢安克也是如此,他不只是单纯地教孩子知识、开发他们的想象,最重要的是用长达十几年的陪伴,来完成了这场最长情的告白,最终大人们明白了他,小孩儿们把他当作亲人,当他们的唯一最可亲的亲人,这就是卢安克的人生价值:爱是可以超越国界的。(将陈光标与卢安克对比分析)。

卢安克不是唯一的。(分论点三,进一步深入分析)。

在留守儿童眼里,父母迫于生计而外出打工,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谁来弥补?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困扰国人的一个问题。

幸运的是,许多地方出现了卢安克这样的人,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来到了偏远地区,和留守儿童们亲密相处,关爱他们的心灵,呵护他们的成长。

不幸的是,中国之大,有更多的留守儿童在一日又一日的空虚、等待中长大,长大后的他们性格中亲情的缺失、自卑而不自信的种子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正反对比分析,指出卢安克等奉献精神的可贵)。

所以社会需要更多的卢安克,他们的“陪伴”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了可行的一例,可是这样的牺牲精神在我们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缺失之严重,已不是一日两日能弥补得了的了。

我要呼吁:让我们在对社会的奉献中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吧,这是一种正途,我们需要通过一个又一个卢安克的实践推行下去。(提出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更多卢安克的建议)。

你看,一道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曙光,不正在升起吗?

法的价值断想论文(专业14篇)篇十二

长江大学的学生手拉手,筑成人梯救助落水少年的事件已经过去很久了,几位英雄苍白的身体和同学们盈满眼眶的泪水的画面,仍历历在目。之后媒体对此事件进行了报导,社会上也议论纷纷。有赞叹他们英勇无畏的,有惋惜他们年轻的生命的,甚至也有人认为他们有勇却无谋,相当愚蠢。这一系列的评论,不禁引起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我曾想,一块石头,它是愿意在山野中默默,享受清风呢,还是愿意在红尘之间经历百年,喧嚣蒙垢呢?它是愿意经受刀刻研磨成为艺术品,供人观赏呢,还是愿意只做荒野中的一块石头,却安然自在呢?这是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也是对生命的选择。

我认为,三位大学生的生命的失去并不是愚蠢的代价,而是生命价值的体现。他们平凡,却不平庸,这早已是许多人无法企及的。面对波涛汹涌的江面,面对暗藏危机的漩涡,身后是同伴温暖的手和有力的心跳,前面是两名少年危在旦夕的脆弱生命,这一刻,早已不是“值得”、“不值得”的问题,而是“去做”和“不去做”的选择。

我相信,这三位大学生已经体现了他们的生命价值。在这个逐渐冷漠的社会里,在这个趋向于用金钱来衡量一切的社会里,他们的生命换回的不仅是两个少年的生命,他们唤回了一种精神,一种爱。他们让我们记起了缺失已久的一种感动、热情和冲动。他们更是90后少年们的道德标杆,让社会看到了下一代的热血和热心。

很多人会为他们感到惋惜,不值得,就象当年为钱学森等科学家抛弃一切毅然回国感到不值得一样。对,没错,他们对自己是“不值得”,他们对不起自己,但对于整个社会,那是“值得”的。那就够了,孰轻孰重,大家都能掂量。

面对别人的困境,总有人冷眼旁观,无动于衷,也有人瞻前顾后,无所作为,但是也总会有人义无反顾,挺身而出。确实,这难分对错。这是对生命的不同选择,对价值的不同认知。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永远会是人类社会的话题,也将永远得不到结果。但愿人人心中有一杆秤,用道德、勇气和爱心做砝码,秤量出生命最大的价值,谱写华丽的生命篇章。

法的价值断想论文(专业14篇)篇十三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从书店,或在书摊旁经过,看到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书籍,你是否有了如同在商店面对琳琅满目,精美华丽的商品而不知如何抉择,对每样都爱不释手的感觉呢?书也一样,我们要读书,既要读自己感兴趣,容易理解的书,更要读对自己有益,有价值的书。有多种形式:漫画书,教材书,课本。

说起读书,有莫大的好处:读书使人增长知识,丰富头脑,增加智慧;读书开阔人的眼界,陶冶人的情操;读书给人以安慰和鼓励,帮助我们消除疑惑;读书使人提高修养,明白是非于(与)善恶。读书好处多多,我们应该多读书,古人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就十分爱读书。因为自幼家境贫困,没法买书,他便借别人的书来抄。在冬天的时候,天气寒冷,连砚都冻得像冰那样坚硬,手指也冻得无法屈伸,可是他并没有放弃,在寒冬中坚持不懈,直到书抄完,反复多次,他也就博览群书了。

在酒缸中,经过漫长的发酵,经过长时间的存储,融入了岁月的味道,酒的香味会更加浓厚。而读书也如同酿酒的过程,读书需要我们读有价值的书,去一点点一滴滴的积累,去逐渐丰富我们的阅历,不能一口气吃胖子。在这点滴的积累中,我们会吸收许多有益的知识和优美的语句,同样有利于我们写作文,那时,功到渠成,自然会在洁白的卷子上妙笔生花。

我们在书海中遨游,在书辽阔的天空中翱翔,在书中了解大千世界,更需要的,是我们对书的辨别,对好坏书之分的清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学会读书,在有价值有意义的书中,不断的成长。

法的价值断想论文(专业14篇)篇十四

古时,宗教给人们带来信仰,而如今,则是由偶像散发着信仰的力量。从作用上来说,偶像是可以与宗教画上等号的,因此,纵观古今,偶像为我们带来的利远大于弊。

偶像的价值在于助人追求梦想。这一点最好的体现在于治学一方面。贝多芬作为名震天下的“交响乐之王”,拥有无数崇拜他的人,而在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的人都在音乐方面有不小的造诣,而贝多芬本人又很崇拜莫扎特,尽管这一众音乐家之中很多人都没有见过面,但这种对音乐的热情加上对伟人的崇拜仍是欧洲古典主义直至浪漫主义时期涌现大量名作的原因。由此可见,当偶像作用于个人时,它为追随者同时提供了动力与目标。

偶像的价值在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在这个情况下,偶像有时会是一种精神力量,自从人类开始了农业革命便已发现了这种力量,他们将变幻的风云归功于天神,只有一心努力地劳作才能受到神的恩赐。这种信仰在当下看到是如此荒唐可笑,但正是因为这个名为“神”的偶像的存在,使得中国从原始的石器时代进化到青铜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等等。

偶像的价值还在于凝聚起民族意志。中国由于神话系统杂乱没有一个清晰的体系导致数千年没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信仰对象,而在如今成为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家,在这时,千年以前的儒家文化便起了大作用。以“仁”为核心的十种中心思想在历朝历代的王朝中流传,将这种成为国家需要的人的思想深深地烙印在了中国人地血脉之中,也许今天儒家已不再是“偶像”地位,因为它已成为每个中国人心中最为根本的一道法则。一个强大的偶像的统率能力是无法想象的,它可以使一个名族变成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亦可以将一个缺乏向心力的势力在瞬息间毁灭—这是曾经一代代帝国兴衰的根本原因之一。

但是,偶像有时也会随时间变质,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有清晰的明辨是非的能力,而打破偶像则往往会开创出一个新世界,因为一个被世人所崇拜的偶像必然会固化人们的思想,于是“打破偶像”便成为了打破常规。伽利略的木球铁球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偶像依旧拥有其价值,新的“偶像”为人们带来了新的思想,而老的“偶像”则时刻提醒着人们不能一味地墨守成规。

在我看来,偶像应当是指引大部分人前进地源动力,他们或是一种精神,或是一介凡人,他们不是无暇地碧玉,甚至有墨迹于其上,但正如“三人行”的那句老话一样,他们既然是所谓的“偶像”,那么他们身上必然不缺值得我们学习的能力以及更值得我们吸取的教训—这便是每个“偶像”的价值。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五年级想象未来的学校大全(14篇)

    学校是每个同学都需要去的地方,它承载了我们的求知欲和成长。借鉴他人的学校总结经验也是一种学习方式,下面是一些优秀的学校总结范文,请慢慢参考。转眼之间,就来到了2

    家乡新变化小学生(汇总14篇)

    作文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对文字的处理,可以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每篇范文都经过精心编辑和润色,结构合理、语言优美,堪称经典之作。我的家乡在庄边。它虽然没有美国

    2023年到村任职心得体会范文(19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在思维和语言上都有积极的影响。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写心得体会的技巧和要点,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小学英语我的宠物猫(热门21篇)

    在国际交流和旅游中,通过使用英语可以更顺利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提供一些优秀的英语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我有一只宠物,名叫“黄逗”。

    就本月工作计划(优质12篇)

    工作计划书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思路、分析问题,提前预判和解决可能遇到的困难,为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支持。希望这些工作计划书范文能够对你的工作计划书写作提供一些帮助

    写家乡的小溪小学生(优质18篇)

    作文是一种创作的过程,我们要用心去体验,用心去表达,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以下这些优秀作文范文,展示了不同写作者的风格和思维方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语文老师工作总结范文(18篇)

    月工作总结是我们反思和自我调整的重要机会,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和能力。想学习写一份精彩的月工作总结吗?那就来看看以下范文吧。

    大班清明防火安全教案(汇总16篇)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看看下面这些大班教案,或许能给您提供一些有用的创意和灵感。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知

    登长城教案(精选21篇)

    在教学工作计划中,教师可以设定明确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由收集的有关长

    共享单车不乱停放倡议书(热门21篇)

    范文范本是一种能够激发我们写作潜能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启示我们在写作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技巧。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范文范本,大家可以参考借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