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遗产圆明园大全(16篇)

时间:2023-11-12 作者:笔舞中国文化遗产圆明园大全(16篇)

优秀作文能够展示作者的才华和个性,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心灵震撼。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几篇优秀作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帮助和启迪。

中国文化遗产圆明园大全(16篇)篇一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

圆明园曾经多么地辉煌,是由清朝从康熙第六代帝王历史150多年集中大量人力、物力筑成,堪称“万园之园”。里面珍藏着珍贵的古代典籍、文物、奇珍异宝,均为无价之宝。圆明园是富丽堂皇、规模宏大的东方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是多么的美啊,但好景不长,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掠夺了许多珍贵的东西,搬不动的用车运,实在搬不动的,就只能销毁,放火烧了三天三夜,实在太令人气愤了,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古代的人们真幸运,他们可以看到圆明园被毁灭之前的景象,同时我觉得他们是不幸的,因为他们眼睁睁的看着圆明园被毁灭,而自己却无力保护圆明园,如今大家要保护好文物。

中国文化遗产圆明园大全(16篇)篇二

“泰山”,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趣味的民间传说,在世界的文化遗产中都占有必须的地位。所以,请让我们在“云旅游”一次,来体会泰山的壮阔与宏伟吧!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安市之北,为我国五岳之东岳。古以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之誉。早在夏、商时代,就有72个君王来泰山会诸侯、定大位,刻石记号。秦始皇统一中国封禅泰山后,汉代武帝、光武帝,唐代高宗、玄宗,宋代真宗,清代康熙、乾隆等也都相继仿效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所到之处,建庙塑像,刻石题字,为泰山留下了很多的文物古迹。

历代著名的文人学士,也都慕名相继来此,赞颂泰山的诗词、歌赋多达一千余首。杜甫的《望岳》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诗。

泰山同时又是佛、道两教之地,因而庙宇、名胜遍布全山。所以泰山不仅仅有雄奇壮丽的山势,并且有众多的文物古迹,也是一座道教名山。山顶更有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实乃一处名冠世界的文物宝库和游览胜地。1987年底,世界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委员会已将泰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也正因为泰山的名气大,居住人口多。所以也有着很多民间传说。

因为盘古开天辟地,造就了世界,后人尊其为人类的祖先,而他的头部变成了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称为至高无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

泰山的建筑也令人称赞:泰山保存较好的古建筑群有26处、还有寺庙58座、古遗址128处、碑碣1239块、摩崖刻石1800余处,主要分布在岱阳、岱顶、岱阴及灵岩。泰山有我国惟一保存下来的秦代刻石"李斯碑",有我国最大的宫廷式古建筑群东岳神府岱庙等。

同时,泰山的自然风光更令人称奇。泰山的山在清晨烟雾缭绕,宛如仙境;山峰高耸万仞,像一把锋利的宝剑直播蓝天里去,险绝异常……所以,泰山也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文化遗产。

泰山,是中国文化的宝库,更是中国人的宝贵遗产。在泰山中,有着珍贵的历史纪录,更有着中国人一向以来的努力和骄傲!

中国文化遗产圆明园大全(16篇)篇三

出了清华,我们来到了万圆之园的圆明园。

圆明园曾经是那么宏伟,那么辉煌。他们花了150年才创建成的,建筑有16万平方米,那可是世界上无人能比的园林,里面都是珍奇宝物,可惜的是在1860年,由于清政府的无能,国家的衰败落后,八国联军攻打中国,掠夺了圆明园所有宝物,还烧毁了圆明园三天三夜,所有建筑都要毁于一旦。

如今的圆明园,都变成了一片废墟,许多建筑都要躺在地上,好像向人们说“振兴中华,勿忘国耻”

离开了圆明园,我感受到了国家如果不强大,就会受到了别人的挨打。我下了决心,只要我们从小好好学习,长大经后为国家做出贡献。只有我们国家强大,就不会受到欺侮。

我相信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加美丽,更加强大!

中国文化遗产圆明园大全(16篇)篇四

我攀登过景色秀丽的华山,欣赏过气势宏伟的长江。可是我从来没有看过被的大火烧得不成样子的圆明园了!

这次“北京科技之旅”夏令营,让我目睹了圆明园的凄凉。一走进圆明园,眼前到处是一片荒凉:有的柱子竖在那里,好像正在诉说英、法联军的种种罪行;有的柱子斜着,似乎随时都有倒下的危险;还有的柱子躺在地上,好像正在苦苦地呻吟。远处,风吹着枯树叶,树叶打着旋落在地上,更让人充满了忧伤。

我们走进了圆明园展览馆,看了圆明园以前的模型后,发现以前的.海晏堂是多么漂亮!那蔚蓝色的屋顶,白色的墙壁,两种颜色互相映衬,再加上花儿的点缀,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可现在,什么都不见了,只剩下两个大贝壳!还有一座“万”字方和殿,这座建筑悬浮水中,屋顶和古代的“万”字一样。这种建筑是世界上仅有的一个特例。可是屋子塌了,水也干了。让我们看见的只是残梁断壁。

我心想:这英法联军真是人面兽心,他们竟然抢圆明园里金银珠宝,拿不动的就用车和牲口搬运。较大的物品任意地破坏掉,这些联军还嫌不够,放了一把大火,把圆明园烧得一干二净。而且,那些可恶的外国人竟然将从圆明园里抢来的珠宝放在自已国家的展览馆里。看到这里,我的小拳头捏紧了,心中也升起了怒火。

英、法联军敢烧我们的圆明园,就是因为那时的政府太无能了。只有国家繁荣富强,才能免遭别人的侵略。我们现在应该认真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献上一份力,那么不久后的将来,中国将会走上世界的强列!

中国文化遗产圆明园大全(16篇)篇五

据说圆明园是看荷花最好的地方,于是上个暑假我来到了圆明园。

圆明园里的荷叶和睡莲很美。一开始,我以为它们是一样的植物。但是一个阿姨跟我说“它是不一样的,你认真看看,肯定能找到其中的区别。”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最终发现了它们的不同之处。

荷叶就像一把小伞,但是睡莲只是漂在水面上。我忽然觉察到一片睡莲里的缺口,让我想到了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一句诗:二月春风似剪刀。会不会这也是调皮的风做的呢?再看看碧绿的荷叶,它们非常整齐,一眼望去好像一条又绿又长的龙。

公园里的荷花也很美。这里的荷花各式各样,有的开得已经很旺盛了,有的只开了两三片花瓣,还有的只是花骨朵,饱胀得好像马上要破裂似的。荷花的颜色很独特,有一个渐变色,从粉色,到淡粉,最后是白色。一阵风吹过,它们摇晃起来,好像在迎合着风的音乐舞动。有一朵开得最旺盛的荷花,跳得最引人注目。不过快乐的时光肯定会有结束,花是会枯萎的,但是那些已经凋谢的花很勇敢,它们一点也不怕,这真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被称为“万园之园”。虽然我没亲眼见过它曾经的辉煌,但我也能想象出它曾经是何等的壮丽。一把大火把圆明园烧得面目全非,令人愤怒与惋惜,我希望通过我们这一代的努力,可以把国家建设得更强大,去守护祖国的大好河山。

这就是圆明园,一个看荷花的好地方,我有机会还会来这里看荷花!

中国文化遗产圆明园大全(16篇)篇六

圆明园,为清雍正年间始建,乾隆年间完工,曾为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面积是颐和园的数倍,有“万园之园”之称。可是,十九世纪中期,英法联军入侵中国时放火烧了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这座皇家园林再遭劫难。

这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圆明园。

进入圆明园,仿佛还能闻到一丝当时的火药味。可走在小路上,两旁的花草树木,道路上欢声笑语的人群,正在制作糖人的小商贩,又使人感觉那段历史根本没有存在过。我们在小路上穿行着,寻找着两处特别有名的景点——“观水法”遗址和“圆明园沙盘模型”。穿过一条条小道,走过一座座小桥,一番寻找,我们终于来到了“观水法”遗址。走在遗址之间的栈道上,那些草丛中横七竖八的柱子,那些立在地上的颜色乌黑的建筑,仿佛倾诉着当年的往事:那些贪婪的外国侵略者将园中的珍宝能抢走的抢走,还手抡木棍、大斧,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最后,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纵火焚烧,这场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望着那些断壁颓垣,我的心中充满了愤怒:我恨那些贪婪的外国侵略者,更恨只顾自己享受的慈禧太后。我暗暗提醒自己: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发奋图强,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强大,看谁还敢欺负我们中国。

离开了“观水法”,我们又来到了“圆明园沙盘模型”景点,只见模型向我们展示了圆明园中水道、凉亭、栈道、楼阁、花园等应有尽有,园内面积达几百公顷。

走出圆明园,我想:历史一定不会重演!

中国文化遗产圆明园大全(16篇)篇七

长城的规模和气势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它的总长度超过6000公里,相当于地球周长的近六分之一。更令人惊奇的是,长城经历了3000多年的风风雨雨,但它从未破坏过自己的性格。风雨不能使他卑微,炮火的洗礼不能摧毁他的身体。每当我走在长城上,触摸到因时间而变得粗糙的岩石时,我都会在心里由衷地叹息。同时,我钦佩巨人的长期坚持。

长城自诞生以来,就决定了它非凡的命运。是卫报。它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的剑,使得长城外的`铁骑兵难以前进,使中原各朝代得以继续过着和平的生活,礼貌与野蛮得以分离。它也是一个见证人,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它既听过委婉的汉族音乐,也听过寻魂的胡歌。长城经历了如此多的事件,似乎一切都已成为过去。做一堵墙只是一项使命。

古往今来,有多少学者和有志之士向往长城和长城的骄傲。他们弯下腰来,一次又一次地喊道:“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如果你不能到达长城,你就不是英雄在现代,有多少年轻士兵用血肉建造了一座新的长城,以保护他们的家园和保卫他们的国家,并最终将敌人赶出了我们的土地。因此,我认为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雄伟、端庄、乐观、不屈、团结、伟大。

如今,长城的实际功能远不如都江堰等民生项目重要,而只是作为一个风景区。然而,即便如此,不管游客们的踩踏和笑声,默默地履行他们作为一堵墙的职责,即使敌人不会出现在他的生命中,或者他不能与他在贫穷的生命中竞争。想到这里,我抬头向远处望去,隐约看到了金色夕阳映照下的长城,仿佛它比平时高得多。

中国文化遗产圆明园大全(16篇)篇八

各位游客大家好:

今天,我们将参观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以东35公里处。法国总统希拉克曾留言说过:“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987年2月,秦始皇陵及秦始皇陵兵马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

秦始皇于公元前259年生于赵国国都邯郸。3岁继承了王位。22岁举行加冕礼亲政并平息了嫪毐吕不韦的叛乱。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0xx年,用xx年的时间灭亡了东方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达500多年各诸侯国割据称雄的混乱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秦。为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认为自己“功高三皇,德过五帝”于是各取一字称皇帝,并希望子孙千世万世,于是自称始皇帝。为了巩固统一,加强统治,他建立了以自己为中心的三公九卿官僚制度,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同一法律、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统一车轨,修驰道;统一思想,焚书坑儒;北击匈奴筑长城,南平百越修灵渠,这一系列的措施,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元2xx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中,暴病死于河北沙丘,同年葬于临潼骊山的陵墓之中。

秦始皇帝陵南靠骊山,背面与渭水相邻。骊山风景如画,绿树成荫。现在我们就来到了秦始皇陵,我们看到的这个巨大的封土堆,就是秦陵了。

秦兵马俑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遗址性专题博物馆。展出的文物距今约20xx年的秦兵马俑和铜车马。秦俑坑是974年时,由西杨村的几个农民在抗旱打井时意外发现的。考古学家根据发现时间的先后,把它们编为一、二、三号坑。秦兵俑出土后,以其严密的军事组织,雄伟壮观的气势,精美的雕刻艺术,深厚的文化内涵征服了世界,被誉为“xx年2月秦始皇兵马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总面积为2万平方米。有陶俑、陶马8000多件。是一座庞大的地下军阵,也是一座重要的古代艺术宝库。秦俑坑是秦军的缩影,它生动的再现了当时秦国兵强马壮的威武场面。李白在诗中描写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即时对秦军的气势作了生动的描写。

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一号坑,它是三个俑坑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它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5米,面积4260平方米,相当于两个足球场的面积。一号坑是由步兵和车兵组成的军阵。所谓军阵就是部队在作战或驻守时的一种排队的方式。一号坑是以长方阵的排列方式,由前锋、主体、侧翼、后卫四部分组成。我们现在所看到面东而立的就是前锋部队。它一共是3排,每排70件,共20件。南、北、西端各有一排面外而立的武士俑是侧翼和后卫,他们是为了防止敌人旁敲侧击和从背后偷袭。中间有38路面东而立的纵队,是由步兵和骑兵组成,构成了整个军阵的主体。参观到这里,可能就有人要问了,他是怎样制作的呢?我们说亲用的制作可以用四句话来形容:“模塑结合、分段制作、入窑烧制、出窑彩绘。”他们是以泥土为原料,模塑结合,再辅以推,捏、刮、刻等技法。温度一般在950—050摄氏度之间。

三号坑位于一号坑以北25米处。面积为xx,但是表面并没有生锈,至今仍然是锋利无比。在它刚刚出土时,专家们曾经用它一次划透了xx年代由德国人发明。另一种是化学镀铬,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发明出来了,这一点实在是令人叹服!

下面我将要带领大家前去欣赏的是被誉为“奇中之奇,宝中之宝的秦陵彩绘铜车马。

如果说秦俑坑是大中显武的话,那么铜车马展厅就是小里透文了。前面的一号车为“高车”。总重为06公斤。后面的这辆为“鞍车”总重24公斤。

我们再来看一下二号车上的华盖。华盖最厚处为4毫米,最薄处为2毫米。铜车马采用了铸造、镶嵌、焊接子母扣连接而成的。最为广泛的是子母扣连接,也就是我们今天所采用的手表链的连接方法。像马龙头就是由一节金管,一节银管,采用子母扣连接而成的,装饰的是缨络,采用了青铜拔丝法。他们是迄今为止考古史上发现的形体最大、构造最复杂、制造最精美、驾系关系最完整的铜车马被誉为“青铜器之冠”。

我的讲解就到这里结束了,希望我有限的讲解内给大家带来无限的收获和快乐!

文档为doc格式。

中国文化遗产圆明园大全(16篇)篇九

我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化古国:有宏伟的故宫;有美丽的.莫高窟;还有蜿蜒起伏的万里长城……这些都凝结着我们老祖先的汗水和智慧,这些都是我们祖国的骄傲,其中令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栩栩如生的兵马俑了。

中国文化遗产圆明园大全(16篇)篇十

在中国文化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位于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就是其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一块石雕艺术的瑰宝!

龙门石窟是由50多座大、中、小石窟组成,有万佛洞、莲花洞……敬善寺、奉先寺……石窟中共有97000尊雕像,最大的有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在中国的石窟石雕艺术中规模最大,成就最高。

龙门石窟中最优美独特的就是莲花洞了。

莲花洞显示了石刻艺术的优美独特,而奉先寺凸显的是龙门石窟石雕技艺的精湛——神韵活现。

奉先寺——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群雕。其中,卢舍那大佛雕刻得最为精致逼真。她面部丰满圆润,发纹呈波状形,眉如新月,目含慈祥,高高的鼻梁,饱满的嘴巴,双耳长且略向下垂。她身着袈裟,衣纹简朴无华。站在她的脚下,仰望她那安详的神情,给人的感觉她就像一位母亲,很有依靠感——祥和、温柔、亲切……据史记载卢舍那大佛就是武则天的形象。之后,连日本也在奈良东大寺建立了卢舍那大佛以供奉……你看,那个时候我们的礼貌就已经传向世界。

湾湾的伊河水环绕着龙门山和香山,而山上的座座石窟里的尊尊佛像俯视着柔静的河水,再加上蓊葱郁茂的原始森林,奇花异草,水烟濛濛,佛隐佛现,让你身处仙境一般。

这就是中国,乃至世界石刻艺术超然至高的龙门石窟,她的石窟之多,雕像之众,规模之大,刻艺之高超在中国,甚至世界的石窟雕刻艺术文化遗产中无与伦比,她充分彰显了华夏民族杰出的艺术创造力。

中国文化遗产圆明园大全(16篇)篇十一

秦始皇兵马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陵以东1.5千米处,不仅仅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是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

在殷商时期,奴隶主死后,奴隶就要作为殉葬品,与奴隶主同埋。周王朝很多抑制人殉,但并未根绝。到了春秋时期,人殉复燃。及至秦国,便正式废除了人殉制度,开始以俑殉葬。

一号坑缘于1974年3月被农民挖井发现。兵马俑可分为高级军史俑、中级军史俑、下级军史俑、一般武士俑。他们个个都被雕得惟妙惟肖。有的兵马俑手握青铜长剑,准备奋勇杀敌;有的手持盾牌,拼尽全力地抵抗敌方士兵;还有的手拿弓弩,正在拉弓射箭……不知不觉间,我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怪不得它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成了一张中国古代辉煌礼貌的金字名片呢!

二号坑最为壮观,分为4个单元。

第一单元位于俑坑东端,有弩兵俑220个,有的立着射击,有的跪着射击,起伏轮番射击,以弥弩张缓慢之虞。

第二单元位于俑坑右侧,由64乘战车组成方阵。车前驾有真马大小的陶马4匹,个个五官清晰可见。有的前蹄飞起,有的蓄势待发,还有的后腿踢着泥土,准备与敌人决一死战。

第三单元位于中部,由19辆战车、264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长方形阵,共分3列。

第四单元位于军阵左侧,由108个骑士俑和180匹鞍马俑排成11列。他们都站得笔挺,目视前方。似乎只要听到将军一声令下,他们就会冲出去奋勇杀敌。我不禁感叹劳动人民的妙手。

三号坑是三个坑中唯一一个没有被项羽的大火焚烧过的,所以出土的陶俑身上的彩绘残存较多,颜色十分鲜艳。从内部布局看有一个指挥部,里面还有许多将军皱着眉头,仿佛在思考军事方案。

四号坑有坑无俑,仅有回填的泥土。据推测,这可能是秦末农民起义造成的。

兵马俑淋漓极致地展现了秦朝时的辉煌,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看着这一排排的兵马俑,一股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

中国文化遗产圆明园大全(16篇)篇十二

今天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乘坐旅游大巴行驶了1个多小时后,我和妈妈来到了世界著名文化遗产明显陵。一下车,远远地看见红墙黄瓦,金碧辉煌,不愧是皇帝的陵寝,让我惊叹不已。

明显陵坐落于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建于1519年,虽说已有500多年历史,可明显陵却一直屹立不倒,非常坚固,建筑完好无损,还是那么壮观,那么气派。

大门前有一片非常明净的湖,这方水塘因为处在风水学中“外明堂”的位置,故称“外明堂”,湖水衬着大门,遥相呼应,让人们感觉到现世安稳,岁月静好。青绿色的湖水在微风中泛起层层涟漪,给静谧的大门增添了几分动态之美。我们吃力地爬上陡峭的楼梯,来到明显陵大门前,大门有数十米高,一共分为三层,第一层用砖石铺成的像长城一样的城墙,中间有一个拱形的大门;第二层用红砖拼成的墙面,亮得发光,也是有一个拱门;第三层也是用红砖瓦拼成的墙面,顶上有两个用石头雕刻的龙头,寓意龙凤呈祥。第二层和第三层可供欣赏观景,俯瞰世间万物。

我们穿过残破的古石道,来到一座单檐山式建筑新红门处。新红门是整个显陵的门户,传说起到护卫陵宫的作用,它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东临纯德山,西接外明堂,两侧与外罗城相连,建筑四周紧密相连,真是块风水好地。

新红门没有三道拱卷式门洞,与明十三陵中朱厚璁的永陵格外相似,门前东西两侧各有一方汉白玉制成的下马碑,碑的前后都刻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楷书大字,是按嘉靖权臣严嵩的手书而刻,象征哪怕皇帝到了阴间,九五之尊至高无上的皇权也不容侵犯。

我和妈妈走着走着,看到了横跨于九曲御河的三道并列的单孔石拱桥,尽管历经了500多年的风雨沧桑,石桥柱头和栏板上的雕刻依然清晰,依然漂亮。每个柱头上都有一个石狮子,它们形态各异,有的摩拳擦掌,有的欢乐摇滚,有的似乎在向我们打招呼。有的狮子身上还有幼崽在玩乐,不亦乐乎,在它们的俏皮活泼中还透露着几分庄严与神圣,让这座皇家陵寝显得更加肃穆。

历经五个多世纪的战乱沧桑,陵墓的封土上已经长出了许多橡树,这些橡树对保护宝顶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书上说大树的树冠有多大,树根就在地下占据多大地方,想象一下,这一颗拥有巨大树冠的橡树,树根在地下,纵横驰骋,交错缠绕,紧紧地扒住封土和周围的城砖,这对偌大的宝顶何尝不是一种荫庇?因此,橡树在明朝皇陵的宝顶上的出镜率极高,就像宝顶的一张名片。

傍晚的陵园内,除了我和妈妈,再无一人。我和妈妈走出陵园,站在祾恩门、恩祾殿遗址前,高大的方城明楼在夕阳下依然辉宏壮丽,四周的茂林修竹充满着生机。这绝妙的风景,为日暮下的明显陵又增添了几分古朴庄重。面对这座陵墓,我仿佛看见了明显陵全盛时辉弘壮观的宫殿建筑,又看见了明末显陵因战乱而冒起的滚滚浓烟,听见了木梁坍塌,砖石崩裂的呻吟,这呻吟的发出者不仅是战火中即将被毁的明显陵,更是无力回天的大明王朝。

余日落晖,结束了一天的游玩,我仍然意犹未尽。坐在返回的大巴上,我的心情一直很激动:这样气势辉宏的建筑凝聚了匠人们的智慧,它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当之无愧。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将在世界遗产目录中永远光彩夺目。

中国文化遗产圆明园大全(16篇)篇十三

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部,是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颐和园有许多,我就先讲讲颐和园名字的由来吧,它原名是清漪园,公元1886年开始重建,公元1888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修复此园。

进入颐和园的大门,走一段路,就来到了十分有名的长廊。这条长廊可不一般,他被评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全长728米,分成了273间画廊,每幅画上画着人物、花草、风景,最震惊的是几千幅画,没有一幅是相同的。长廊的两旁栽满了花,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吹上来,让人感觉十分凉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从上向下看,颐和园的.景色,尽收眼底。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了,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湖水碧绿,景致极佳,我们吹着春风坐在湖旁边,舒舒服服地观赏着周围的风景。在十七孔桥的旁边有一头用铜的牛,我非常好奇地摸了摸,它的表面十分光滑。湖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每根柱子上都刻着一只小狮子,没有一只是相同的,金色的阳光,撒在这些狮子身上,像是给了他们生命力。

昆明湖真清澈啊!清澈的像一面镜子,湖面上有许多小船,仔细听,还能听到船桨划过波浪涌动的声音。船划过水的声音,让我想到了一首首钢琴曲,回荡在我的耳边。

颐和园也有许多传说,比如“七孔桥头说铜牛”。颐和园昆明湖东堤岸边,十七孔桥桥头不远处,有一只神态生动、栩栩如生的镀金铜牛,昂首安卧于岸边。

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风景,说也说不尽。

中国文化遗产圆明园大全(16篇)篇十四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的壁画艺术是龙门、云冈石窟所没有的,是世界上任何石窟寺所无法相比的,它是莫高窟艺术的精髓。如果把45000平方米壁画一张张连接起来将长达25公里,要把这些壁画放在路边的话,可以构成从市区到莫高窟的一条长长的画廊。其规模之宏大,题材之广泛,艺术之精湛,被日本学者称之为“一大画廊”;法国学者称之为“墙壁上的图书馆”;正如一位学者看了莫高窟后感慨地说:“看了敦煌石窟就等于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千”这个数字在这里不指具体的数目,而是喻指很多,因为这里有许多佛教塑像、壁画的洞窟,所以俗称为“千佛洞”。

自古以来,这里的人们笃信佛教,地方的官吏、豪门贵族、善男信女以及贫苦的老百姓都拿出银两来开窟、造像、绘画作为自己的家庙来供养佛和菩萨;来往于丝绸古道的商人、使者、僧侣等为了祈佑自己能平安越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或取福佑,死后进入天国的投资。于是在鸣沙山的崖壁上,大大小小的窟龛不断涌现。

莫高窟现存洞窟492个,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每个洞窟里面都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婀娜多姿的飞天,精美绝伦的壁画,构图精巧的花砖,构成了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佛国世界。

敦煌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珍贵的价值,有“人类文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

中国文化遗产圆明园大全(16篇)篇十五

世界上有几大不可思议,而中国就占了其中的两个,其中一个便是长城。

长城又被称为万里长城,主要的作用是用来阻隔敌骑的行动。曾有诗誉之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它不单单只有城墙,还有许多的屏障、亭。标相结合的军事防御体系。

从它刚刚开始修筑时就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自镐京,然后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了,它的修筑就进入了第一个高潮时期,也是第一个高潮,虽然修筑的进度较短。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才开始修缮以及连接,所以才故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我们大家所看到的长城多半是秦和明这两个朝代的。它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天津、北京等等五个省、区、市。其中河北境内长度大约为20xx千米,陕西省的长度为1838千米,加起来总共约8851多千米。但是,秦汉及其它更早的长城长度约为一万多千米,总长度至少为2至3万千米内。

直到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之一。

现在看到长城时,真是钦佩祖先们和劳动人民的团结。

文档为doc格式。

中国文化遗产圆明园大全(16篇)篇十六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来西安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小李。

今天,我们将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秦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35公里处,在进入景区之前,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是2000多年前秦始皇陵园的一处大型兵马俑陪葬坑,它以恢弘磅礴的气势,威武严整的军阵,形态逼真的陶俑向人们展示出古代东方文化的灿烂辉煌,无论建造年代建筑规模与艺术效果无不堪与世界七大奇迹媲美。在1974年3月西杨村农民们在打井的过程中发现的,这一发现发现震惊世界,1987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目录。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

1号坑东西长330米,南北宽62米,面积4260平方米。坑的最东端是面向东的武士,每排7个,共210个捅。他们是部队的前锋。前锋部队的后面为部队的主体,他们被排成38路纵队,站在11个坑道里。,在坑道的南、北、西三面备有一列面向外的武士。他们分别是部队的右翼、左翼和后卫。现在,1号坑已出土1000多件陶桶。根据推测。全部发掘完后。仅1号坑就将出土6000多个兵马桶。2号坑。它是由车兵、骑兵和步兵构成的曲尺形方阵。占地6000平方米。3号坑,它位于2号坑西边25米处。这个坑是1976年发现的。占地520平方米。

秦兵马俑一经面世,就以它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倾倒了现代人。无论武士还是军吏,都留有胡须。说到秦俑的美,千人千面的陶俑形象之美,使人回味无穷。他们中间有气宇不凡、魁梧稳健的将军;有威武刚毅、身经百战的军吏;更有神情各异、生动传神的士兵。他们或年轻幼稚,或老练深沉,或憨厚质朴,或聪明机警,或开朗洒脱,或神情凝重。他们身穿战袍的轻柔,衣褶的飘动,飞扬的胡须,丝缕可辨的发髻,粒粒可数的鞋钉,都会使你感受到真实生活中的气息。

大家看,瞧这位,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战胜敌人;再看这一位,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分明在暗下决心,誓为统一天下而战;再看他,紧握双拳,待命出征……啊,快来看看这位战士,双眼凝视远方,像不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一点,来,小朋友,有没有听到他轻微的呼吸声?”秦俑坑中陶马形象的塑造同样逼真传神。马头方正,棱角分明,四蹄躜地,矫健有力,两耳短促,张口嘶鸣,十分神俊。

法国总统希拉克曾留言说过:“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美国前副总统蒙代尔也说:“这是真正的奇迹。全世界人民都应该到这里看一看。”从这些高度凝练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秦俑的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

秦始皇——赢政早已去世2000多年了,但是,他的伟绩,以及现存的兵马俑留给人们的思考是什么呢?或者说,我们能从上述事物中吸取些什么呢?我想,敢创历史先河、为国家统一不惧死亡的铝赂和勇气是我们应该吸取和仿效的。一代伟人赢政横扫六国、统一中国的非凡气度和魄力仍不失为我们今天克服前进路上的障碍的巨大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想要富强,没有这种气魄是不行的!

相关范文推荐

    新入职教师入职自我介绍(模板20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工作场合,自我介绍都是我们了解彼此的第一步。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自我介绍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思想政治教

    开花和结果说课课件(优秀15篇)

    在写作过程中,参考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要点。推荐给大家几篇范文范本,供大家在写作过程中进行参考和学习。《开花和结果》是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

    独院房屋买卖合同(实用18篇)

    买卖的发展促进了市场经济的繁荣,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生活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选买卖范文中包含了一些买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经验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驾校招生工作计划(优质15篇)

    工作计划书是一种对自己工作的规划和安排,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清任务的轻重缓急。下面是一些成功人士编写的工作计划书,希望对大家的工作计划起到启发和引导的作用。

    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心得(优秀13篇)

    范文范本是指作为参考样本的一篇优秀作品,它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标准,让我们写作更有依据。小编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它们可供大家参考和模仿,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我的好朋友说课稿(汇总20篇)

    教案模板的编写需要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的要求进行定制。老师们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的教案模板范文,为您的备课提供更多参考。书是我的良师益友,它教给我做人的

    运输车辆合作经营协议(模板16篇)

    运输的效率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生活的便利程度。运输行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或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以下是一些成功的管理经验和案例分享

    放射科的个人总结(模板23篇)

    通过个人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个人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检

    教师访万家活动总结(实用19篇)

    活动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参与的各种活动进行回顾和反思的一种方式。在以下范文中,大家可以看到一些成功的活动总结案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些许灵感。家访是老师们的利用

    毕业聚会致辞(热门18篇)

    在致辞中,适当的幽默和趣味可以增加听众的兴趣和参与度,使整个场合更加愉快和活跃。这些范文展示了不同人群的才华和独特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青春易老,岁月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