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孔子精彩段落(实用18篇)

时间:2023-10-13 作者:MJ笔神2023年孔子精彩段落(实用18篇)

青春是探索自我、实现梦想的时期,我们应该珍惜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青春总结需要给自己设定新的目标和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青春是拥有无限可能的时期,我们应该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孔子精彩段落篇一

孔夫子喝卤水——明白人办糊涂事

孔夫子当教授——古为今用

孔夫子的砚台——黑心

孔夫子推磨——难为圣人

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孔夫子掉进河里——诗书长流;尸书长流

孔夫子的面孔——文绉绉的;纹绉绉的;文绉绉

孔夫子朝武当——大圣下降

孔夫子不识半字——谁信他说

孔子精彩段落篇二

1、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2、孔夫子打哈欠——(满口书生气)

3、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4、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5、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6、孔夫子门前讲论语——(自不量力)

7、孔夫子挂腰刀——(不文不武)

8、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9、孔夫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材)

10、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

11、孔夫子卵脬(音抛)——文诌诌

12、乡下人不识孔夫子——读书老爷(独输老爷)

13、孔夫子擐搭裢——两头书(两头输)

14、孔夫子背书箱——尽是输(书)

15、孔夫子打哈欠——一口书生气

16、孔夫子的嘴巴——满口是理

17、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18、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19、孔夫子门前讲《论语》——自不量力

20、孔夫子挂腰刀——文不文,武不武

21、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22、孔夫子教《三字经》——大材小用

23、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

24、孔夫子卵脬(音抛)——文诌诌

25、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比喻总是失败。)

26、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比喻注定要失败。)

27、孔夫子的褡裢——两头输(书);书呆(袋)子

28、孔夫子的弟子——闲(贤)人

29、孔夫子的手巾——包输(书)

30、孔夫子的箱子——净输(书)

31、孔夫子的砚台——黑心

32、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33、孔夫子挂腰刀——能文能武;文武双全

34、孔夫子喝卤水——明白人办糊涂事

35、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36、孔夫子门前卖《论语》——自不量力;不自量

37、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冒充斯文

38、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比喻过分地斟酌词句。)

39、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40、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孔子精彩段落篇三

《诗经》很有名,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内容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但到后来,《诗经》变成了贵族的音乐书。秦始皇时期曾经焚毁过包括《诗经》在内的所有儒家典籍,但人人都熟悉《诗经》,因为《诗经》很有名,所以到汉代又得到流传。孔子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可见诗经非常有名。

我从小到大也背过一些经典的诗,我从咿呀学语时就开始背诵,一直到我幼儿园、小学,目前我已经可以背诵100多首了。我不光把他们背下来了,而且还熟练地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有一次我旅游,结交了一个朋友,我们离别时我给他写了一首诗作为纪念,这首诗是仿照李煜的《相见欢》来写的。诗文是这样的:

《送别》

一声别,朋友走了。

无耐朝来孤独晚来悲。

不知联系,又不知姓名。

只望下次能再见。

这也充分体现了“熟能生巧,巧能生精。”以后,我一定要多读诗、多背诗,多作诗,继续把经典传承下去。

孔子精彩段落篇四

2、孔夫子的`箱子——净输(书)

3、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4、乡下人不识孔夫子——读书老爷(独输老爷)

5、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礼

6、孔夫子擐搭裢——两头书(两头输)。

7、孔夫子的手帕——包输(书)

8、孔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9、孔夫子门前卖文章——自不量力

10、孔夫子肚皮——书橱(舒徐)。

11、孔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12、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13、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1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15、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

16、孔夫子下凡——一输到底(地)。

17、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18、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19、孔夫子拿扫——斯文扫地

20、孔夫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材

21、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22、孔夫子的手巾——包输(书)

23、孔夫子的砚台——黑心

24、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25、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26、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27、孔夫子打哈欠——(满口书生气)

28、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29、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30、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31、孔夫子门前讲论语——(自不量力)

32、孔夫子挂腰刀——(不文不武)

33、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34、孔夫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材)

35、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

孔子精彩段落篇五

电影《孔子》在各大影城首映。影城继阿凡达上映期间一票难求的火爆状况后,又迎来了新一轮的票房热潮。近几天,影城1号厅排期基本为《孔子》,上座率达90%,据影城工作人员透露:有很多老人前来观影,也有很多人带着孩子前来观看。可见,孔子在中国是深得人心的,《孔子》的号召力也是值得肯定的。

春秋割据,各国战乱,孔子的年代就穿插在这样的乱世中。他跟他的弟子们颠沛流离,周游列国十几年。一直未曾放弃的是礼义仁跟。

我带着并不是很高的期望去看这部影片。两个多小时,跟场内的观众一起,很安静地看完。正如胡玫所说“《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让你记住很多故事情节的影片”。但孔子带给我的,不仅是故事跟情节那么简单。他留下的,是一个形象,一种精神,连同他身后的弟子一起,或许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读书人。但你感觉到的必定是如海涛般的千军万马,统领着一个时代。

周润发饰演的`孔子是影片的主线跟灵魂。不管在何境地,自始至终坚定淡定的眼神,礼义娓娓道来的神韵,仿佛孔子转世。

颜回、子路、冉求,性格各异,但爱师如命,遵循礼仪仁跟的精神如命。子路助卫国,冉求回鲁国效命。最牵动人心的是颜回,颜回是孔子最钟爱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却机智灵活、意志坚定。他死得那一幕,有很多人给出了负面的评价:矫情、假、搞笑。但我被感动了,我相信颜回不顾生命,甚至都没有想到生命,反复潜入水中挽救竹简的那一刻,很多观众也落泪了,我也相信当孔子一直抱着死去的颜回不肯放手的那个场面,震撼了万千人。

周迅演出了南子的神韵,她天生就是一个好演员,扮演的角色能逼真到骨子里。南子这个角色也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重要的角色是它存在,你觉得可有可无,它一旦不存在,你会觉得缺了很大一块。孔子其实是惊艳跟动心于南子的美貌的,但他终以一句“可有些人就是好德如好色”决然截断了即将升华为暧昧的一种情愫。南子让世人看到了孔子并非神,孔子同时也是一个普通人,南子虽然简单出场,寥寥的情节铺陈,但巧妙地反射出人物在本性跟信仰之间的取舍,实为一个看点耐人寻味,又怎么会是可有可无呢。

孔子说:后人理解我,后人误解我,都因为—《鲁。春秋》

不难预料,《孔子》也一样,会在不同人心里留下不同的印象,在不同人的内心埋下不同的种子。

但不可否认,胡玫是成功的,他抓住了孔子的神,抓住了那个时代的症结点,表现起来就不会像看历史书一样晦涩难懂跟索然无味。这部影片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好的,故事情节跟表现手法都没有打水漂。

媒体的担忧,在现在看来有惊无险,《孔子》并不会因为阿凡达遭到票房威胁。中国的历史深得人心,孔子的礼义仁跟备受推崇,胡玫的实力也得到 baihuawen.c n见证。

孔子精彩段落篇六

尊敬的孔子先生:

您好!

我是一名普通的学生,您是我国伟大学者,是儒家学派的创立者。相隔千年,我壮胆写信给你,虽然相隔千年,但是您的儒学思想,学识却流传千古,你的事迹我们耳熟能详,在此我向您您致上我崇敬的问候。您生于鲁国,游历于各诸侯之间,弟子三千,桃李天下,学富五车,经验丰富。您的儒家思想主张是:“温、良、恭、俭、让”。您有一套自己的思想体系和政治见解,您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是提倡“仁”。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您将自己提倡的文化知识先及到人民中间去,受到了推广。君王汉武帝刘彻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更是将儒家思想变为正统思想学派。

我之所以写信给您,是因为我要告诉您现在您的主张的儒学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好评。你知道么现在以您的思想为首的国学可热闹了,中央电视台每天播出的《百家讲坛》,讲的就是以您思想为首的《论语》,讲的太好了,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爱听。用我们现代语言来说就是火了。讲坛的女教授将您的《论语》,变成了一本书,每天都能卖出一万多本,非常畅销。多种语言,连在国外也很受欢迎。外国人看了都赞不绝口,称赞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不远千里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学习古人的智慧。您的思想不止在中国广为流传,您的儒学是以“礼”与“仁”为核心,治国的方略上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400多年前您的学说传到西方,传教士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开始交学。而今,您的学说已走向了五大洲,各国建立“孔子学院”,这正如您所说“四海之内皆兄弟”“和而不同”以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思想的现实实践。我这次写信不止是为了赞杨您的学识,还要提出自己的观点。您知道么中华民族在19世纪遭受的是何等的苦难。《南京条约》、《马关条约》,一份份不平等条约摆在清政府面前,他们可是您的好子孙。生灵涂炭,人民潦倒,便是如此“让”出来的。在现实生活当中,更多的时候我们必须“不让”且要“争”。当今社会日新月异,而不像你当年国泰民安,无论是经济抑或是军事,无论是社会文化还是人民道德,都可谓瞬息万变。地方性的区位联系,国家之间的合作、互利,国际互联网等迅速发展让人叹为观止。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安稳地依着祖宗的家产,对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果断的“让”字,不参与,争取经济合作,不和别国在竞争中取得发展,那么历史又将推向何处呢?我觉得凡事都不能太绝对了,做人有时要中庸一点,做事要从环境决定做人标准,不能拘泥固执,改正的时候就要争,不改正的时候就要让,表现的时候就要努力表现。

祝您身体健康!

姓名:

年月日

孔子精彩段落篇七

众所周知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的创始人。有一回他为了学习演奏七弦琴,特地去求鲁国乐师师襄子。

随师襄子学了一段时间后,师襄子留一首乐曲让他独自练十天。十天后师襄子说:“这首曲子你已经会弹了,我教你新曲子吧!”孔子却说:“不行啊!我只是记住了旋律,指法还不熟练呢!”就这样,孔子就每天从清晨练到深夜,一直埋头苦练着这首曲子,他练得手指都出血了,却还是不放弃,仍然每天坚持不懈地练习。过了一些日子,孔子弹这支曲子越来越投入,感觉完全熟悉曲子的音律、技法、内容,并揣摩出曲子作者的人品、气度、外貌,这时的孔子才觉得自己真正地懂得了曲子的精髓。孔子的好学精神让他的老师也佩服不已。

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对待学习的态度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断求索才能获得更大的收获。

孔子精彩段落篇八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学家、儒家学派的创使人。孔子三岁的时候爸爸就去世了。孔子家境贫寒,但是他非常懂事,所以每天去帮妈妈砍柴。有一天,他被美妙的琴声吸引住了,他坚持每天听琴,后来,老者看见他诚恳,聪明好学,所以收孔子为徒。孔子很珍惜这样的机会,他无论冬夏都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所以他的琴艺出类拔萃。

长大后,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政治主张,整理了《诗》《书》等古典文献,并办起了私学。

读了它,我深深地感到:我们现在生活富裕,养成了一些懒散的。坏习惯,不会去想帮妈妈做家务,不会去体贴妈妈下班回家还要帮我做饭、教我作业的辛劳,不会去想当我每晚进入梦乡时,妈妈还在为家庭忙碌的艰辛。以后,我一定要学帮父母做事,减轻他们的劳累,而且要学习孔子做什么事情都能坚持,不半途而废的精神。我长大以后也要像孔子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作为的人。

孔子精彩段落篇九

1)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出处:论语

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处:论语

5)巧言令色,鲜矣仁。出处:论语

6)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出处:论语

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出处:论语

8)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

9)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出处:论语

10)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襞也。

1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2)见父母志有不从已谏之色,则又当恭敬,不敢违父母意而遂已之谏也。

13)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14)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也。

15)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16)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1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8)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9)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20)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2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出处:论语

22)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3)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24)不学礼,无以立。

25)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26)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处:论语

2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处:论语

2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2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出处:论语

30)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孔子精彩段落篇十

电影《孔子》是很早之前就有了,为什么今天我还是要写观后感呢?因为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文化信仰。谈到文化信仰我们想到的那首当其冲的就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因其母祷告于你丘山而得名。电影中孔子的出场已经是一个大夫的身份了。但是孔子的身世是不幸的,早失双亲,所以孔子对下层百姓的疾苦特别的关注,回到电影上来。电影中的周润发给我们很好的诠释了孔子的许多东西,让你不得不佩服他的演技。

电影《孔子》里面有很多与史书记载不一样的地方,首先就是前面的孔子擂鼓为战士壮威,接着是孔子与鲁公一起出面说服齐王收复失地然后就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颜回的死,都与历史不符。史书上没有记载孔子与鲁公一起去谈判的,而记载的是孔子从天而降前来护驾的,这样一改似乎让人觉得更加真实!历史上也没有类似于有沉书入水然后颜回去捞的事情。颜回史书里面的记载是穷死的,不免有些窝囊,这样一改反倒显得他对书籍和老师的热爱,真正热爱书的人确实会不顾自己的性命去救书的,没有什么迂腐之处!

电影中孔子会见南子的绯闻也被大肆渲染,让人觉得孔子不再是一个高不可碰的圣人而是一个有感情有思想的凡人,孔子也有七情六欲,有一句台词是“吾未见如此好色如好德者”,这是我觉得全片中最妙的台词,面对一个风情万种母仪天下的女子,就算是孔子也会动容的吧!

全篇最感人的一幕我觉得是孔子和一群弟子一起回到鲁国以后,孔子跪在城门下,磕头行礼口中反复念叨着:“我的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这个时候孔子已经年过半百了,但是还是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国,尽管曾经别人赶他走,但是当祖国需要他的时候他还是选择了回国。这种胸襟不愧是我们的'圣人,这里看得出孔子的伟大!

看电影孔子,我们用平常心看他的可爱,用恭敬心看他的伟大:原来这就是我们的圣人孔子传奇的一生!

孔子精彩段落篇十一

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3、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4、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8、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9、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10、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3、寝不尸,居不容。

14、过犹不及。

15、克己复礼,为仁。

16、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18、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9、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1、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2、刚、毅、木讷,近仁。

2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5、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26、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7、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9、见得思义。

30、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31、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32、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4、巧言令色,鲜矣仁!

35、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36、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40、朝闻道,夕死可矣。

4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4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4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5、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孔子精彩段落篇十二

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论语》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1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1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论语》

1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19、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论语》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论语·卫灵公》

2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22、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23、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丘

2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

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2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丘《论语》

27、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2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29、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3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

3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3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丘

3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论语·里仁》

3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论语》

3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37、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论语》

38、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

39、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丘

40、德不孤,必有邻。——孔子《论语》

41、知耻近乎勇。——孔子

42、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论语》

4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丘《论语》

44、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论语》

45、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论语》

48、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孔丘

49、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孔子《论语》

50、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论语》

51、与朋友交,严而有信。——孔丘

52、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论语》

53、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论语》

5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丘《论语》

55、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孔子《中庸》

56、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孔丘

57、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孔子《论语·子路》

58、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丘

59、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孔子

60、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孔子《论语》

6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论语》

孔子精彩段落篇十三

尊敬的孔子爷爷:

你好!

请接受晚生的一拜。为了表达我对您的崇敬,特此冒昧的给您写封信。虽然您我相隔一条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但您的谆谆教诲一直谨记在我们的心田,时时提醒我。记一次考试,我对自己的这次考试充满信心。

我在前一天晚上没复习,试卷一下来,我三下五除二就把它解决了,可成绩一下来,却很糟糕,红叉叉几乎爬满了整张卷子。我当时非常的恨自己,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我本以为会被老师霹头盖脸的骂一顿,可老师跟我提起了“温故而知新”,并叫我好好学习。听到老师讲您的著作《论语》,内心别提多高兴了。

不瞒您说,我这个人缺点挺多。犯错误时,总得连累好几个人陪我挨罚、挨排骂、叫家长,后来爸爸告诉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告诉我:人应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记得有一段时间我的成绩直线下降,成绩滑落的可以让人大跌眼镜,老师家长一直给我做思想教育,可是怎么用心都学不下去,坚持不下去。那天晚上妈妈敲我房门,进来送了一杯水,并且说了一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悄悄地走了,听了这句话我恢复了以前的我,把自己的功课又补了上来。孔子爷爷您的《论语》我并不是全看过,但是我对你的敬仰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因为您的成就对我们后人有了巨大的帮助,您的治理名言,我们时时记在心中。虽然,我们无法见面,从早到晚可以用心灵沟通,虽然我们无法在一起说话,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论语》来见证您的伟大成熟。

在此,我感谢您,是您在我的成长道路上留下了一道绚丽的彩虹,在我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您所著的《论语》将是我人生中最好的伙伴。

此致

敬礼

孔子精彩段落篇十四

2、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3、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

4、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

5、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6、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7、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9、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10、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11、德不孤,必有邻。——《论语》

12、君子以当仁不让。——《论语》

13、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14、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15、为君难,为臣不易。——《论语·子路》

16、不知言,无以知人。——《论语·尧日》

17、惟上知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

18、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19、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20、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孔子精彩段落篇十五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2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2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26.三思而后行。—《论语》

2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29.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31.知耻近乎勇。—《中庸》

32.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34.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52、学不可以已。—《荀子》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58、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

59、好学而不贰。—《左传》

6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秦伯》

6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6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6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6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6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66、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宋·陆九渊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

6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6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7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7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83、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语

8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8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8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89、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

9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9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97、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9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9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史记》

10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孔子精彩段落篇十六

1)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3)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5)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7)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9)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10)学而知不足,思而得远虑。

孔子精彩段落篇十七

曾经总觉得,《诗经》之于我太晦涩、太难懂,于是总想逃避,更不要说对它有什么感觉。然而今日读《氓》,却陡然让我的心灵为之一颤。我也不知是从何而来的莫名的感动,但可以肯定的是,我被震撼了。

一遍又一遍地轻声诵读,四字一句地,朗朗上口,越发竟觉得余音绕梁。这是来自一个幽怨而悲惨的妇女的灵魂深处的哀叹。几千年前的她和她的刻骨铭心的愁恨,就浓缩在这几段稀稀落落的文字里,经不得挖掘,因为一挖就是痛彻肺腑的悲哀。

一切婚姻都是从美好的爱情开始的。而诗歌开头所描绘的那令人心驰神往的两情相悦,竟是为悲戚的结局埋下的伏笔。在年轻的姑娘眼里傻得有点楞的小伙子,眼里带笑地抱着布来换丝,她就在窗前等着。一不小心四目对视,小伙子的眼里满是最纯真的热情,而她的眼里是遮掩着的爱意,突然又觉不好意思了,含羞地笑着低下了头。

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一转睛一回眸之间,都四溢着无暇的纯情。我的眼前似乎浮现出了正处花季年华的两个主人公的形象:他如何腼腆地说,她如何婉婉地辞以秋期;他如何依依不舍地走,她如何望眼欲穿地盼。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爱情悲剧的真面目终于原形毕露。自从她嫁给他,清苦贫寒她任劳任怨。悠悠的淇水啊,你能为我作证么?你有眼么?我对他的控诉,你都听到了么?淇水不言,只是依旧默默地将船帷沾湿。

后面的句子实在太残忍了,默读之时,心中总有隐隐的绞痛。三年的凄苦生活,她任劳任怨,“承受”就是她生命意义的全部。“言既遂矣,至于暴矣”,最残忍的是郎心。日日夜夜的亲密无间,最终将美好的感情慢慢消磨,留下的只有空洞、乏味和枯燥。而这一切对于任劳任怨的她,是不是太过不近人情了呢?“静言思之,躬自悼矣”,我似乎又看到了那个孤单的身影,那个只能对镜黯然自伤的悲惨女子。

她的恨决不能用“后悔”形容得尽。她无力地质问:淇水都有岸,洼地都有边,为什么你,我的士郎,却没有行止?于此时,镜头又切到曾经年少的一幕幕。当初的怎样的海誓山盟,到头来竟全部在岁月的消磨中无影无踪。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面对这样的爱情,面对这样的婚姻,手无缚鸡之力的她能说些什么呢,又能反抗些什么呢?从来不会有,也永远没有。等待着她的只有无尽的承受、承受、再承受。

这就是封建制度下的婚姻。在我看来,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爱情悲剧。

孔子精彩段落篇十八

今天晚上,我在家中读了一篇《孔子学琴》的故事,心里很受感动。

故事是这样的,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为了学习演奏七弦琴,他特地求教鲁国乐师师自襄子。孔子学了一段时间后,师襄子留了一首乐曲让他单独练十天。十天后,师襄子说:“这首曲子你已经会弹了,我叫你新曲子吧。”孔子说:“不行啊,我只是记住了旋律,指法还不熟练呢。”就这样,孔子仍旧弹着这首曲子,直到弄懂曲子的指法,完全理解曲子的内容,才请师襄子教他新的曲子。

孔子经常教育学生对待学习应精益求精,不断求索。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孔子自己就是这样做的。我读了这篇文章后,也应该像孔子一样,在学习上千万不要刚懂了一点皮毛,就以为什么都会了,应该不断认真学习,完全弄明白为止。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