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课沉与浮教案(模板16篇)

时间:2023-12-14 作者:琴心月

中班教案是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的教学过程,通过实施教案,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和学习成果的展示。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中班教案的实例,希望能够给教师们提供一些思路。

中班科学课沉与浮教案(模板16篇)篇一

1、明白蜜蜂与蜂蜜的关系。

2、了解蜂蜜的味道及其在生活中的用处。

3、认识养蜂行业。

1、《养蜂人家》。

2、挂图《蜂蜜是怎样来的》。

3、蜂蜜、可做果汁的蔬果,如胡萝卜、黄瓜等。

一、将蜂蜜放在碟子里,请幼儿尝尝味道,然后猜一猜:

1、这是什么?

2、你们明白它是哪里来的吗?

二、观察挂图《蜂蜜是怎样来的》,介绍蜂蜜的由来。

1、蜂箱是养蜂场里养蜂的地方。

2、收蜜时,采蜜人先戴好面罩打开蜂箱盖;然后用喷烟器喷一喷,让蜜蜂飞走。

3、再取出一片片蜂巢。

4、用刷子刷下还留在蜂巢上的蜜蜂。

5、最终将一片片蜂巢放到机器上旋转,把蜂蜜甩出来。。

6、流出来的蜂蜜,经过处理,就能够装瓶上市了!

三、大家一齐来榨果汁啦!

请幼儿选择一中事先准备好的蔬果,放入果汁机,加入适量的水,盖好盖子,开始榨果汁。

四、品尝果汁,并进行比较。

1、把榨好的果汁倒出来,请幼儿品尝,说说是什么味道。

2、加入蜂蜜后再请幼儿品尝,并说说又是什么味道;加蜂蜜前后哪一种更好喝。

3、大家一齐享用好喝的蜂蜜果汁。

中班科学课沉与浮教案(模板16篇)篇二

1. 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及爬行方式,并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

2. 体验观察探究蜗牛的乐趣,萌发关注、喜爱蜗牛的情感。

3. 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及爬行方式,并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

蜗牛视频、关于蜗牛ppt。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见过蜗牛吗?你见过的蜗牛是什么样的?

——谁能把你见过的蜗牛画出来,并告诉我它的身体名称吗?

——我们先看个小短片,再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画的完不完整。

二、请幼儿观看视频,了解蜗牛外形特征。

——观看完视频,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总结:蜗牛背上有一个壳,头上有触角,眼睛长在触角上,身体是软软的,有点透明。

三、出示ppt《蜗牛》,介绍蜗牛的身体及名称。

——关于蜗牛的壳,你有什么发现呢?(蜗牛壳上有旋转的线——螺线)

——出示蜗牛壳图片,观察(从蜗牛壳中间的螺线向右顺时针旋转的螺线叫右旋,从蜗牛壳中间的螺线向左逆时针旋转的螺线叫左旋。)

——我们再来看看蜗牛的头,它有几对触角?它的眼睛在哪里?——蜗牛的嘴巴在哪里?你知道它喜欢吃什么吗?(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它的嘴大小和针尖差不多,但是却有26000多颗牙齿。在蜗牛的小触角中间往下一点儿的地方有一个小洞,这就是它的嘴巴,里面有一条锯齿状的舌头,科学家们称之为“齿舌”。)

——蜗牛是怎样行动的?(蜗牛利用“足腺”分泌粘液,减少摩擦,蠕动腹足移动。)

四、分享寻找蜗牛的经验,并讨论蜗牛喜欢居住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小朋友,你没有有抓过蜗牛?你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

——教师总结:早晨潮湿的树丛中、下雨过后的草丛或墙面、,潮湿的墙角、潮湿的的花盆下都可以找到蜗牛,看来蜗牛待在比较阴暗潮湿的地方。

——最近小朋友有见到蜗牛吗?你一般都是在什么季节见到蜗牛的?(蜗牛要冬眠和夏眠)

——请幼儿观看视频,了解蜗牛是怎样冬眠、夏眠的。(蜗牛分泌一种黏膜把壳的开口封起来,此膜硬化后便形成一道保护身体躯体的膜,可防止外物侵入。这层硬膜具有轻微的透气性,使蜗牛能够呼吸而生存下去。同时,任何水分都很难经此而散失。)

和孩子们一起寻找夏眠中的蜗牛,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本节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观察视频、图片,来了解了蜗牛的外形特征及爬行方式,并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本来本节课打算带孩子们一起用放大镜观察蜗牛,但因为现在是夏季,大部分蜗牛已经夏眠,不好找到了,所以没有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

改进措施:

在区角中投放放大镜与小蚂蚁,请幼儿观察放大镜下蚂蚁的样子,并把观察到的蚂蚁画下来。

小百科:蜗牛并不是生物学上一个分类的名称,一般是指腹足纲的陆生所有种类。一般西方语言中不区分水生的螺类和陆生的蜗牛,汉语中蜗牛只指陆生种类,而广义的蜗牛还包括巨盾蛞蝓。

中班科学课沉与浮教案(模板16篇)篇三

1、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2、能够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记录操作结果。

3、初步大胆尝试,探索让下沉的物体上浮。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能够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记录操作结果。

初步大胆尝试,探索让下沉的物体上浮。

1、经验准备: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会记录实验结果。

2、物质准备:

a、各种实验材料(瓶盖、橡皮泥、雪花片、泡沫、回形针、橡皮泥、木块、钉子、记录表、操作盒子)人手一份。

b、自制幻灯片。

一、激发幼儿兴趣,感知物体的沉与浮的现象。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做实验了,这里我为大家准备了很多的操作材料有:水、瓶盖、橡皮泥、雪花片、泡沫、回形针、橡皮泥、木块、钉子、记录表。请小朋友试一试,看一看哪些物体会沉下去?那些物体会浮上来?用符号标记。

2、师:在操作时请小朋友注意以下几点:a、请小朋友把你的记录结果记录到记录纸上;b、操作时请小朋友尽量不要把水洒到桌子上;c、每一种材料都要尝试。

3、师:教师巡回观察幼儿的操作结果,并对于个别操作较慢的幼儿进行指导和鼓励。

4、师:并现场验证幼儿猜测的`正确与否。对不同意见(如同一种物体,有的幼儿认为沉,有的幼儿认为浮)通过实验验证,统一认识。

5、师小结:我们通过操作后发现金属类的物体放入水中会下沉像(回形针、钉子、硬币)木质和塑料类的物体放入水中会上浮像(泡沫、筷子、木块、雪花片、瓶盖)。由此可见,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本身的材料有关。

二、尝试探索如何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

1、师:刚才的结果中我们都看到了,物体在水中的现象都是不一样的,接下来老师要加大难度了,请小朋友尝试操作,如何让下沉的物体上浮?看看有什么样的办法。(有的是通过借助外力,还有的是改变自身形状)一起来探索。

2、师:鼓励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师小结:我们发现橡皮泥浮起来了,实心的橡皮泥放入水中会下沉,但是我们通过改变它的形状,由原来的下沉变成了现在的上浮。橡皮泥在自身比重不变液体密度不变的情况下,它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了。它就会浮在水面上了。在此环节中渗透了有关浮力的知识,引导幼儿对浮力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潜移默化地熏陶幼儿对有关浮力的了解。

三、迁移生活经验,寻找生活中的浮力现象。

观看课件,轮船、游泳圈、竹筏等。

师:小朋友们,我们知道改变橡皮泥本身的形状可以让原本下沉的物体上浮。那你找一找你的身边还有什么物体也可以这样来操作?大家搜集一下,然后通过实验的方法自己来试一试,看一看吧。

1、通过幼儿亲手操作,大胆尝试,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

2、在活动中提供了适宜的材料让幼儿人人动手,满足了中班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动手操作前利用猜一猜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从而增强了活动的目的性。

4、实验结果评价中我给幼儿了充分的肯定。

5、本节课的不足在于拓展延伸时由于准备不足,孩子没能答出人们利用水的神奇力量都做了哪些事情。

6、以后还要多探究,并及时引导孩子为以后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操作和用语言较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引导幼儿尝试用简单的图画记录观察和探索的结果。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1、小泡沫板、石头、玻璃珠、雪花片、小球、塑料瓶、操作盘放在桌子的中间。

2、记录表、笔、水盆。

1、教学活动的导入。

幼儿进入课室室后,坐在座位上。

老师:小朋友,我们来看看托盘中都放着哪些东西?

2、猜测物体沉浮状态并记录。

老师:请你把猜想的写到记录表上,记录表已将托盘中的材料画好,表示下沉,表示上浮。

请你在相应的位置上画上勾,等会我们再来比比,你猜的和操作结果到底是不是一样的。

3、实际操作物体,并记录沉浮状现象。教师给予指导。

老师:小朋友刚才都将自己的猜测记在了记录表上,那小朋友的猜得到底对不对呢?请小朋友对照记录将材料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并将这个材料是沉还是浮记录在记录表相应的位置上。

4、幼儿对自己的实验总结及与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教师给以鼓励。

本次科学活动《水的沉与浮》,小朋友在操作中感受,并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状态,幼儿兴趣浓厚,喜欢动手操作,大胆的讲述自己的想法,我在上课时思路清晰,活动中每个环节都有小结,小结语言还是很精准有效,帮助孩子理解沉与浮的秘密。

但是作为一个科学活动,需要老师的提问时语言简练,在这方面我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在小朋友猜想记录时,可以记录小朋友的猜想时的个数,并现场做实习,科学活动并不是一定要让所有的小朋友都要动手,还可以结合已有的经验,切记不误导孩子。

总之,每次活动都有不同的收获,希望下次活动会更好。

中班科学课沉与浮教案(模板16篇)篇四

1、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用不同的事物测量同一个物体,结果是不同的。

2、大胆尝试,初步进行自然测量。

3、激发幼儿对测量的兴趣乐意对测量进行探究。

活动重点:

大胆尝试,初步进行自然测量。

活动难点:

发现用不同的事物测量同一个物体,结果是不同的。

活动准备:

道具蛋一个,故事ppt,蛋图片人手一张,测量小工具(盖子、纸条、丝带等。

活动过程。

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

师:“老师今天带来一个蛋,小朋友看看,这个蛋是什么样的?这个很大很大的蛋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下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很大很大的蛋》。

(此环节开门见山,通过实物导入活动,结合孩子们的已有经验,通过提问:这个蛋是什么样的?让孩子们说出蛋的种类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为下面的`测量蛋的大小做铺垫。)。

二、看课件讲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小松鼠在池塘边找松果,骨碌碌,不知从哪滚出一个蛋,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蛋呢?小松鼠决定用松果测量这只蛋究竟有多大。

小松鼠会怎么量呢?(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方法)。

小结:你们的方法很独特,小松鼠在测量蛋的时还有个小秘密,想知道吗?“小松鼠测量的时候,先把蛋横着放平,然后把第一个松果和蛋的一边对齐,一个挨着一个摆的整整齐齐。1、2、3、4、5,这个蛋有5个松果那么大。”

这只蛋究竟有多大?(蛋的长度等于几个松果的长度?)。

小结:原来小松鼠测量一个蛋长度时,要和蛋的一端对齐,然后把松果一个一个紧紧挨着排整齐,一共排几松果,但就有几个松果那么长。

(此环节,结合有先前经验说出自己测量单的方法,然后通过小松鼠测量蛋的方法,知道测量的基本方法,为后面自己亲自操作做准备。)。

2、松鼠跑进树林里,朋友们朋友们,池塘边有个很大大的蛋,好奇心最大的狐狸说:“真的,我的去看看”。狐狸跑到池塘边,但是那里只有一只普通的蛋,不大也不小,“这个蛋很大吗?”只有我的两只手那么长啊。

孩子们狐狸觉得蛋怎么样?

他是用什么测量蛋的?

他测量蛋蛋有多大?

3、狐狸回到朋友那里,小熊问:“真有很大的蛋吗?“没有,只不过是一只很普通的蛋,不大也不小”小松鼠不服气的说:“你不要胡说,多大的蛋啊。”于是小熊说:“那我去看看吧。”

小熊来到了池塘边,只有一只很小的蛋,“什么啊,只有一只小的蛋,只有我的手掌的一半那么大。”小熊放在手里看了又看。

孩子们,小熊觉的那只蛋怎么样?

他是用什么测量的?

他测量蛋有多大?

(通过小狐狸和小熊对蛋的认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亲自进行测量的欲望,让孩子们思考,为什么同样的蛋,测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呢?)。

4、过了一会儿,小熊回来了,小松鼠问:“小熊,我说的对吧,是不是有个很大很大的蛋?”这时候狐狸插嘴说:“什么呀,那只是一只很普通的蛋。”小熊没好气的说:“你们都错了,那只蛋很小很小。”好朋友争吵起来。

(此环节,通过故事中小动物们的争吵,再次激发幼儿亲自测量的欲望,并且自己愿意通过自己的方法,验证为什么蛋是一样的,会测量出不一样的结果?)。

三、操作、体验。

1、“奇怪!蛋是一样的,为什么它们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呢?”

(他们用的工具不一样)“真的吗?老师把这个蛋画在了纸上,我们一起来量一量,看是不是这样?”

a组幼儿用盖子量。

b组幼儿用纸条量。

c组幼儿用丝带量。

(分组操作,引导幼儿用生活常见的盖子、纸条、丝带等进行测量,激发幼儿测量兴趣,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初步进行自然测量,完成了本次活动的重点。)。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你测量的蛋的时候用了什么东西?用了多长?

3、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记录。

你量的蛋有多大?

师:“我们用的蛋是一样的,我们测量结果一样吗?”(不一样)。

小结:原来,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同一个物体,结果不一样的,但是测量的长度是一样的,只是我们用的标准不一样。

(通过老师提供的材料,亲自测量蛋的大小,并在老师的帮助下记录结果,得出答案,发现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同一个物体,结果是不同的,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测量概念,从而解决本次活动的难点。)。

4、小松鼠狐狸也用我们的办法,放在一起比对,原来,5个松果、狐狸两只手和小熊的半个手掌是一样长的。

四、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真能干,今天又学会了一个新本领,今天回家后,小朋友们就可以找一些自己喜欢的小工具来量家里的书、茶几。

中班科学课沉与浮教案(模板16篇)篇五

1、经过观察,发现秋天的树叶是多种多样的。

2、学习给树叶分类或排序,体验玩树叶的乐趣。

1、人手一个小筐、分类盒。

2、电教设备:电脑。

一、教师和幼儿一齐观赏秋天落叶的自然景色,引发幼儿拾落叶的兴趣。

教师带领幼儿来到有多种不一样树木生长的草地上,观看地上的落叶。

教师:小朋友的脚下都有些什么?咦?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落叶?(秋天来到了。)。

引导幼儿观察秋风吹过的落叶景色:一阵秋风吹过,树上的小树叶怎样啦?

它们是怎样落下的?我们一齐来学学。

二、幼儿边拾落叶边观察。

1、教师:在场地的四周,有许多大小不一样的树,它们的叶子一样吗?

2、教师:你喜欢这些落下的树叶吗?

请幼儿每人拿一个小筐和同伴一齐去收集自我喜欢的、不一样的落叶。

三、互相交流各自收集到的树叶。

1、教师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发现树叶是多种多样的。

2、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描述自我捡来的落叶。

四、利用落叶进行分类、排序和拼贴等趣味的游戏活动。

教师:大家收集了这么多漂亮的树叶,打算怎样玩呢?

幼儿尝试用自我想出的方法“玩”树叶。

请幼儿在团体前展示、讲述自我的玩法。

比如:给树叶分类(按大小、颜色、形状等)、排序(从高到矮或从大到小等),

用树叶拼贴图画等。

教师鼓励幼儿自我的创新玩法,进一步增强幼儿在玩树叶中产生的进取感受。

中班科学课沉与浮教案(模板16篇)篇六

1、明白萤火虫的特征,并用发光物模仿萤火虫。

2、仿照故事结构编故事。

1、"故事":调皮的光光。

2、手电筒。

3、萤火虫发光的原因及方式介绍,1~10的数字卡数套。

一、结合幼儿用书,运用故事大书与幼儿分享故事《调皮的光光》:

1、提示幼儿注意故事画面的变化,猜想故事的资料。

2、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彼此的想法。--让幼儿边看书边欣赏故事。

二、与幼儿一齐展开讨论,帮忙幼儿理解故事资料。

1、故事里有谁?说了什么事情?

2、你喜欢光光吗?为什么?

3、如果你是光光,会把发光的本领用在哪里?

三、见到说明萤火虫发光的特征、原因及方式。

1、谁见过萤火虫?(如果有幼儿看见过,请他讲述他的经验。)。

2、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

玩"萤火虫找朋友"的游戏:

3、将幼儿分为数组,每组6~7人,当雄萤火虫。

4、将数字卡分给各组,每组数字卡的张数、数目相同;同时每组发一只手电筒。

5、拉上窗帘,关上灯,教师持手电筒当雌萤火虫,一明一暗地打光数下。

动作最快且正确的一组表示找到了朋友,请一名幼儿"飞"到教师身旁。

四、仿照故事《调皮的光光》的结构,创编故事《我的昆虫朋友》。

请幼儿结合个人的经验,想象一个自我与昆虫朋友的故事。

指导幼儿用画面的方式把故事表现出来,做成一本自我的故事书。

中班科学课沉与浮教案(模板16篇)篇七

一次,我随手将一面镜子放在窗前的桌上,从窗外透过的阳光照在镜子上,在天花板上形成了一个光斑,这引起了孩子的兴趣,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为了让孩子们对光的反射现象有个初步了解,同时顺应孩子的兴趣,挖掘幼儿兴趣点中的教育价值,于是组织了一次探索光斑的活动。

1、积极主动地探索光斑的形成,初步了解光的反射现象,能将反光的物体归类并概括,知道亮度强的,照人明显的物体,其光斑的亮度也强。

2、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发现,体验探索的乐趣。

3、在探索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1、每人一面平面镜。

2、准备若干可以反光的和不可以反光的物品摆放在活动室周围,如:不锈钢拉链、调羹、茶杯、脸盆、光盘、手表等其他各种表面光亮的.金属或玻璃物品。

3、本活动应在晴朗的天气下进行,室内有户外射进来的阳光。

4、区域中提供:各种电筒和台灯。

2、幼儿拿镜子到外面自由探索。

3、组织幼儿交流:

师:你们用镜子做游戏时,发现了什么?

幼1:我用镜子一照,发现了亮亮的东西跑到墙上去了。

师:是吗?哪些小朋友发现了这个现象?(幼儿全部举手)。

师:那这个亮亮的东西是什么?(光斑)。

幼2:我还发现我晃动镜子,光斑也会动。

师:那光斑是怎么样形成的呢?

幼3:镜子将光照到墙上去了……。

幼4:不是的,我刚才在走廊上就没有发现。

师:这是为什么呢?

幼4:因为走廓上没有阳光。

师:观察真仔细!

1、引发幼儿回忆、讲述已有经验。

幼1:我发现光碟可以的……。

幼2:我看见我家爸爸的表可以的……。

幼3:我送点心盆时,发现点心盆也可以……。

2、幼儿寻找可以反光的物体。

b:幼儿探索,教师观察和指导。

3、组织幼儿交流。

师:你们找到了哪些?

幼:有自行车铃、光盘、茶杯……。

师:为什么这些东西能够在太阳光下一照就会在墙上形成光斑呢?他们有什么秘密呢?

幼:它们都是亮亮的,都能照见人的……。

1、师:小朋友!你们再去玩一玩镜子和刚才小朋友找出来的东西,你们还会发现什么呢?

2、幼儿再次去探索,教师引导。

3、组织幼儿交流。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1:我发现镜子的光斑很亮……。

幼2:我发现光碟上的字也跑到墙上去了……。

幼3:我发现小小的东西照出的光斑也小……。

幼4:我发现茶杯、脸盆的光斑是一圈一圈的……。

1、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幼:手电筒。

师:那手电筒照在镜子上是不是也会有光斑呢?(幼儿猜测)。

师:这里有手电筒和台灯,你们去试一试吧!

2、幼儿探索和交流。

材料是激发和维持幼儿探索兴趣的最好诱因。因此,我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并以活动的材料为载体,使孩子在与材料的不断互动中层层深入探索。在探索中,他们获得了满足,体验了探索的乐趣。同时在活动中我能够有机渗透安全教育,当发现有个别幼儿故意将光反射到其他幼儿的脸上时,我能及时制止并有机进行安全教育。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本次活动内容源于幼儿的兴趣,因此幼儿在活动中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高。为了更好地引导幼儿探索,教师紧扣目标设计了四个不同层次的探索,步步深入,有机引导,并在活动中注意创设宽松的环境,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表达探索的情况。

中班科学课沉与浮教案(模板16篇)篇八

1、了解动物不一样的睡觉方式,初步懂得动物睡觉方式的原因。

2、能大胆讲述观察的结果,体验游戏的欢乐。

3、热爱大自然,有了解动物的兴趣和愿望。

1、绘本:《一本讲述睡觉的书》。

2、ppt课件。

3、动物图片、记录表。

一、参观交流,引起兴趣。

教师:上次请大家完成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收集小动物睡觉的秘密,你收集了吗?

让我们一齐去参观一下吧。

二、交流调查情景,了解不一样的睡觉姿势。

1、教师:你收集的是什么小动物?它睡觉的姿势是什么样的?

2、小结:小动物睡觉的姿势各不相同。有的站的睡,有的躺着睡,有的蜷着睡,还有的倒挂着睡。

三、绘本阅读,了解多种动物的睡觉方式。

1、教师:教师也带来了《一本讲述睡觉的书》,里面有许多动物睡觉的秘密,请大家看一看,说一说。

2、教师:你看到了谁?它是怎样睡觉的?

生活的地方和生活的习惯不一样。

四、巩固游戏,体验欢乐。

1、问答游戏。

2、模仿体验。

五、拓展延伸,了解其他动物睡觉的方式。

教师:你还明白哪些动物睡觉的秘密?

日常活动,继续了解动物的睡觉方式,用自我的方式记录。进一步了解睡眠与人类的关系。

中班科学课沉与浮教案(模板16篇)篇九

1.了解冰融化的过程。

2.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从多角度解决问题。

3.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获取经验。

两块大小一样的冰块,托盘,每人一块冰(里面冻有一个小礼物)记录卡每人一张,笔,毛巾,缸子,热水,温水,凉水,棉被,酒精灯,小锤等工具。

1.引发问题,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1)用什么方法能让冰块慢点化?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教师这有一块冰,我不想让这块冰融化,请小朋友们帮教师想想办法。

(2)讨论用一种记号,记录下自我想到的方法。

请小朋友们把你想到的方法记到你的纸上。

幼儿能够展开讨论,互相交流一下自我想到的方法。

2.在操作中去验证自我的猜想。

(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教师给你们准备了好多的材料,请你们用这些材料试一试,看看哪个小朋友的冰融化的最慢?并把你使用的方法记录下来。

幼:教师我用被子盖起来它就不化了。

教师我把它放进冰箱里他也不化了。

教师我把它放进了凉水里。

······。

(2)总结哪种材料使冰化的慢一些。

请幼儿比一比剩下的冰,讲讲使用的方法,就明白使用哪种操作材料融化的慢了。

3.提出新问题:用什么方法使冰化的快一点。

(1)师:教师这又有一块冰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怎样使冰化的快一些?请小朋友们用周围的材料试一试。

幼:教师我把它放在热水里,冰变小了。

教师我把它放在暖气上,冰都化了,变成水了。

教师我把它砸碎了,放在水里冰不见了,变成了水。

······。

(2)请幼儿比一比谁的冰最小,讲讲它的融化方法。总结出冰化的快的方法。

(3)经过比较,让幼儿学会几种使冰融化的快的方法及保存冰块的方法,使幼儿学会探索的方法。

4.玩游戏:冰中取物。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玩个游戏好吗?教师带来了好多的小礼物,藏在冰里了,请小朋友们用你刚才学过的方法,把礼物取出来,看看哪个小朋友最先拿到礼物。

好,预备——开始。

幼儿开始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使用热水以及操作工具时注意安全,如果水洒了提醒幼儿及时地用抹布清理干净。

(幼儿开始了自我的探索,都想第一个把礼物取出了,有的幼儿就很快想到了刚才使用过的方法,有的小朋友把冰放在暖气上,静静的等待冰的融化过程,一点也不羡慕别人,就在专注自我的融化过程。

取到小礼物的小朋友能够互相欣赏一下小礼物,并向小伙伴讲讲自我是怎样取到小礼物的。

5.活动延伸:

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请幼儿讲讲在生活中是怎样储藏冰糕及融化冷冻食品的,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中班科学课沉与浮教案(模板16篇)篇十

1、乐于参与科学探索活动,和同伴合作做实验的兴趣,对实验现象具有好奇心。

2、能仔细观察实验中发生的现象和事物的变化.

3、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和同伴合作做实验的兴趣,对实验现象具有好奇心。

难点:了解“瓶子吹气球”实验的科学原理。

气球、醋瓶、(每人一个)小苏打粉、白醋、漏斗、勺子、道具,布置好奇实验室,操作过程的图片,dvd视频。

师:hi,大家好,我是好奇博士,欢迎你们今天来到我的好奇实验室,。为了庆祝你们的到来,我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礼物。

一、 吹气球比赛导入,激发幼儿玩气球的兴趣。

师:1、猜猜我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猜谜:它呀说大就大,说小就小,猜猜是什么?

师:2、提问:见到气球,你们最想干什么?

幼:(自由猜想)

3.、幼儿人手一个气球听好奇博士口令进行10秒钟倒计时的吹气球比赛。

师:请出吹气球较快的幼儿,与好奇博士比吹气球谁的更快一些,

提问:(为什么好奇博士赢了,我是用什么来吹气球)

师:你们想知道瓶子为什么可以吹气球吗?请小朋友上来试试看用瓶子吹气球。

幼:4、(教师出示一瓶子)请幼儿猜测并自由探索:瓶子能吹气球吗?可以怎么吹?请幼儿示范。

师:吹气球是一项很重要的发明,你们谁愿意参加这个发明啊,请你们一

起来完成

实验开始前,要求小朋友们,认真的,仔细的观看,

科学实验:瓶子吹气球。

认识苏打粉、白醋。

二、 交代实验要求和步骤

1、介绍幼儿认识实验所需的材料:白醋,小苏打粉,漏斗、勺子、醋瓶

2、观看dvd视频。

你们看明白了吗?首先怎么样,请那个小朋友能复述一下。

3、观看图片,加深孩子们对实验的步骤和要求。

教师(好奇博士)边讲解边操作:利用漏斗先将杯中的醋倒入瓶中,再利用漏斗在气球中装入1---3勺子小苏打粉,把气球口拉开套在瓶口上,把气球抬高使粉末全部倒入瓶子里,同时一手紧握瓶口,另一手轻轻摇晃瓶子。(提醒孩子注意观察摇晃时瓶中出现的现象和气球发生的变化)

4、请幼儿说说观察到的现象,询问孩子们瓶子上装了什么东西?放入这些东西瓶子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5、与孩子们讨论气球被吹大的原因。

6、教师简单介绍实验原理:小苏打粉(碳酸氢钠)遇到醋,会在瓶子里发生碳酸碱性从而产生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气体上升时,就会进入套在瓶口上的气体里占据空间,气球就慢慢被吹“大”了。

7、纠正或讨论,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三、 幼儿做实验

教师强调实验要求:

1、今天我们用的的材料是用醋瓶子来做实验,是玻璃的,容易打碎,请小朋友们一定要轻拿轻放。

2、告诉幼儿醋和小苏打粉可能会对人的皮肤等产生伤害,要求幼儿做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别弄到眼睛,嘴巴,避免受到伤害。

3、提醒幼儿要先把气球嘴巴张大后在套在瓶口上,注意要小心一点不要弄破气球,以免漏气造成实验失败。

4、强调在把装有小苏打粉的气球套在瓶口时注意千万别先让气球里的小苏打粉进入瓶子,要等套好密封好气球口后才能让小苏打粉进入瓶中并轻轻摇晃。

5、启发幼儿若实验时遇到困难可以找老师(好奇博士)帮忙,两两合作完成实验。

6、你气球吹的大小取决于你放的小苏打粉的多少,如果放太多小苏打粉就容易爆炸,如果放太少,气球就吹不起来。

(1)幼儿尝试自己动手操作进行实验,教师巡回观察指导,提醒幼儿注意按要求进行实验。

(2)请幼儿分享交流自己的实验结果。

五、结束活动

教师小结幼儿的活动情况,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活动感受。

通过这个小实验让我们明白了:生活中很多有趣的现象都包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睁大你们发现的眼睛,我们一起去探索把。

六、延伸活动

1、今天我们用瓶子吹气球,下次好奇博士要问问小朋友,瓶子里面可以吹气球吗?

2、区角活动:将材料投放在科学区,幼儿进一步尝试、探索、发现。

3、家园共育:带幼儿了解更多关于空气压力的科学小道理。

中班科学课沉与浮教案(模板16篇)篇十一

一、 设计意图:孩子们都喜欢种子,每天孩子们吃水果都会遇到种子,这个资源易得,种子的外形变化多而且有有趣味,种子与植物密切相关, 此主题的价值在于:种子来源于大地、自然,是很好的教育利用自然资源。幼儿可以通过寻找种子,对种子的种类、形状、颜色、构成、利用有认识,幼儿自己进行种植记录来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从而和春天加以联系,知道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了解种子的传播方式,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它的利用价值。整个活动可以使幼儿有更广阔的探索空间,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二、 预设的网络图:

三、 总目标:

1. 在生活中收集种子,感知了解种子和果实的关系,体验种子的多样性

2. 通过为种子观察、分类,培养幼儿的观察统计能力。

4. 通过观看课件与视频,感受自然的生动有趣,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案准备:

(一)、各种各样的种子的收集、种植与观察

(二)、在生活中讨论种子的来历,生长的位置,种子的差别

五、教案过程:

观察和自由谈论收集的种子

1、 从什么果实里收集的种子?

2、 种子的不同样子?

谁知道种子是什么样子的?

结合幼儿带来的种子一起观察与讨论

1. 幼儿自由猜想,相互交流经验

2. 教师总结幼儿的想法:尤其是谈到的传播方式,重复幼儿的问题,引导幼儿注意大家的不同认识。

例如: 香蕉种子、菠萝种子是怎样的。 最大的种子是什么?

播放种子的相关课件:种子的样子和成熟后传播的方法

向中心型、发散型、无序型

1. 讨论:刚才看到了哪些种子?

2. 他们分别长在植物的什么地方?

小结,种子的传播方式,种子的多样性,成熟后是怎样传播的?

延伸活动:

1. 实验(种子发芽:师生共同进行)

2. 种植活动(幼儿和家长共同种植)

3. 讨论种子的食品有哪些

中班科学课沉与浮教案(模板16篇)篇十二

1.观察并聆听雨落在物体表面发出的节奏声。

2.发现不同容器与装水量、装水速度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重点:观察并聆听雨落在物体表面发出的节奏声,发现不同容器与装水量、装水速度的关系。

难点:观察并聆听雨落在物体表面发出的节奏声,发现不同容器与装水量、装水速度的关系。

最好选择一个有雨的日子,如果没有下雨就自制下雨。收集废旧易拉罐、瓶子等作为盛雨的容器,幼儿人手一个;4个面盆,幼儿每人一个杯子。

一、聆听“水滴交响乐”。

1. 下雨天组织幼儿来到走廊上(如果没有下雨,也组织幼儿在走廊上活动,以免地板弄湿)。

2.教师将收集来的瓶罐倒扣在露天地面或栏杆上,底部朝上。

3.幼儿站在不会被雨淋到的屋檐下,闭上眼睛听一听雨下在地上,下在不同瓶、罐上的声音。(如果没有下雨,教师用杯子舀水自制下雨。)

4.你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听到的下雨声。(叮叮咚咚、沙沙声)

5.一同面向天空感谢雨:“谢谢雨给我们带来那么多好听的声音!”

二、 收集雨点

1.我们带点雨回去吧。幼儿4个人一组,每人一个大小不同的瓶罐,幼儿将倒扣的瓶罐反转,瓶罐口朝上作为乘雨的容器。

2.观察雨水滴入容器的过程,引导幼儿注意观察瓶罐里面的雨水渐渐盛满的过程。(如果没有下雨,请幼儿将4个装水的面盆里的水舀到罐子里)

3. 一组幼儿相互比一比哪个容器最先装满水,评选容器中的装雨大王。

4.交流:为什么有的瓶罐最先装满水,有的瓶罐装得慢?

得出结论:瓶罐大的装水多,也装得慢;瓶罐小的装水少,装得快。瓶口大的装水快,瓶口小的装水慢。

三、带回雨水

1.教师组织幼儿运回雨水,将各自收集到的雨水倒入一个大桶里。

2.感受雨水越来越多的欣喜感,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中班科学课沉与浮教案(模板16篇)篇十三

1.了解几张常见树的名称及特征,能用调查、分类的方式通技术的种类。

2.领养小树,并尝试做记录。

1.提前参观幼儿园里的树,对树产生兴趣。

2.园内的树木图片、统计表、调查表。

1.谜语导入。

头上长着千条辫,迎风摇摆在路边。(柳树)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除了见过柳树,还知道哪些树木?

2.室外观察,了解常见树木的名称及特征,激发幼儿对园内树木的兴趣。

(1)整体观察:带幼儿去室外观察幼儿园里的树,鼓励幼儿说出有哪些树木,他们种在哪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局部观察:选择一棵树,引导幼儿从下到上,从树根到树冠及不同部位的粗细、大小、长短等进行仔细观察,并怀抱大树,感知其粗细。

3.学习统计记录,鼓励幼儿用不同方式记录所观察到的'树种。

(1)出示统计表,教给幼儿分析记录的方法。

表中第一行代表什么,怎样记录,用什么来表示。

(2)幼儿分组记录,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进行记录。

(3)介绍自己的调查表,说说观察到的树有什么特点。

(1)讨论说说自己喜欢哪些树?为什么?

(2)协商讨论怎样照顾树木,每天要做什么事情。

中班科学课沉与浮教案(模板16篇)篇十四

1.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了解其基本特征。

2.比较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之间的异同,初步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ppt《图形找朋友》、正方体、长方体、九宫格操作板

1.创设情境,引导幼儿探索由形到体的变化过程。

小结:6个正方形可以变成一个正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

2.引导幼儿通过比较、探索,得出正方体6个面一样大的特征。

提问:你觉得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吗?你是怎么比较的?

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正方体是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

3.创设情境,引导幼儿探索长方体的组成

(1)正方体的朋友,需要找到6个密码才能出现。请你记住九宫格里闪动的图形和它的位置,找出密码。

(2)提问:密码是什么?一共有几个图形?几个长方形?几个正方形?请你们拼出新朋友。

(3)认识新朋友---长方体。

提问:长方体的身体里藏着哪些图形?

小结:有4个面是长方形,2个面是正方形的形体是长方体。

(4)认识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长方体。

小结: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形体也是长方体。

4.游戏《送朋友回家》,巩固认识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之间的异同。

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朋友找不到家了,请按照地图上的位置帮它们找到家。(教师用语言引导幼儿将各种形、体摆放在幼儿操作板上)

5.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认识了正方体和长方体,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正方体和长方体,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中班科学课沉与浮教案(模板16篇)篇十五

电教设备:投影仪、电脑。

制作树叶标本过程的录像和做好的树叶标本若干。

到户外观赏落叶,并捡回自己喜欢的各种落叶,要求树叶完整、平整。

制作标本的前期准备工作所需要的工具与材料:抹布、较厚的旧书(幼儿自带)、皱纹纸。

了解制作树叶标本的基本方法与主要工具、材料。

感受树叶的多样与美丽,对植物产生探究的兴趣。

知道制作树叶标本的前期准备过程:采集、清洁与干燥,初步了解树叶标本在生活中的作用。

一、引发幼儿观赏树叶标本的兴趣。

1.教师和幼儿一起唱歌曲《小树叶》。

二、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并欣赏树叶标本,了解制作标本的意义。

1.引导幼儿观察树叶标本与落叶的区别。

教师:这些树叶和小朋友刚捡回来的树叶一样吗?这些树叶还有什么好听的名字?(树叶标本)

2.幼儿观赏树叶标本。

(1)教师引导幼儿认识树叶标本:你们见过树叶标本吗?在哪里见过?

(2)教师:为什么有人要采集树叶做标本?标本有什么用?

3.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标本就像照片一样,它能让大家更清楚地认识许多不同的植物,非常方便。树叶标本不会枯掉、也不会腐烂,因此可以存放很长时间。

三、播放录像,让幼儿了解制作树叶标本的简单方法。

1.让幼儿猜猜、说说制作树叶标本的方法。

2.观看录像,教师肯定幼儿的已有经验。

3.重点讨论制作树叶标本需要做哪些前期准备工作。

四、教师和幼儿一起整理树叶,为制作树叶标本做准备。

引导幼儿按照以下程序完成制作树叶标本的初步工作:选择完整、平整的树叶—用抹布清洁树叶—用皱纹纸干燥树叶—用较厚的旧书夹压树叶。

区域活动:在科学活动区提供各种树叶标本,供幼儿认识。

日常渗透:带领幼儿定期为树叶换皱纹纸,待观察若干天树叶完全干燥后,就可进行标本制作。

中班科学课沉与浮教案(模板16篇)篇十六

1、幼儿用手指与手掌同时挤压气球两侧。

2、记一记我的实验过程。

3、说一说我的发现。

(1)用手指压的地方深深地凹进去。

(2)用手掌压的地方没有变化。

小鸡要过河,可是它的脚太尖,刚下河就把冰踩碎了,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小鸡过河?

1、给冰上铺上 薄板,让小鸡踩着板过河。

2、给小鸡做一双大鞋,让它穿着大底鞋过河。

上下两张纸都能留下深深的字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大班语言我从哪里来教案(模板20篇)

    幼儿园大班是培养孩子们基本礼仪和社交技能的关键阶段。接下来是一些幼儿园大班的活动实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1、能从"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

    学生校园安全实施方案范文(19篇)

    实施方案的关键在于明确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合理安排资源,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实施方案的成功离不开领导者的正确引导和团队的积极参与。为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安全工作会

    写人物英语(专业19篇)

    英语是一门广泛使用的语言,掌握它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提高英语口语的实用方法和技巧,欢迎大家借鉴和尝试。院子的中央立了一株老槐树。弯

    难忘军训七年级(汇总20篇)

    作文是一种综合性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写作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范文,通过阅读它们,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写作技巧和风格。

    母亲节为妈妈洗脚(通用22篇)

    优秀作文是一种能够描述生活、诠释人生哲理的文学作品,它能够让人感悟生命的智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作文范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

    放飞梦想的初中演讲稿(精选23篇)

    梦想是灵魂的指南针,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引领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成功需要付出,以下是一些努力和奋斗的梦想实现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梦想,一个迷人

    中学生志愿者活动方案范文(17篇)

    活动方案的编写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实践操作。小编整理了一些精选活动方案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在编写活动方案时提供一些参考与思路。

    命运的小学(通用18篇)

    优秀作文是一种创作过程,是通过思考、积累和琢磨,才能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准确地传达给读者的艺术表达。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

    我有一支神笔(实用17篇)

    优秀的作文需要一定的创新和独特性,不能沿袭常规的思维方式。这些优秀的作文范文都是经过认真评选和整理的,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其中的优点与经验。我要给人们画出一条

    清明上河园游记(模板16篇)

    一篇优秀的作文不仅能让读者读后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深度和观点独到,还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接下来是一些优秀作文的实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借鉴。清明上河园是中国